校园文化研究范例

校园文化研究

校园文化研究范文1

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要集中在对学生“三观”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校园育人环境的营造上,大部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与课堂教学脱节,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不紧密,导致师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现阶段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大文化观”理念引领下,把专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打造出能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凸显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

关键词:

大文化观;专业文化;校园文化;融入;路径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环境,是一所大学是否具有独特魅力的重要标志,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专业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具体表现,脱离专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肤浅的,没有生命力的。目前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集中在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校园育人环境的营造上,忽视了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大部分活动与课堂教学脱节,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不紧密,导致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如何在“大文化观”理念引领下,把专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出能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凸显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是现阶段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大文化观[1]。大学之大主要在于其有“大楼”、“大师”和“大文化”。“大楼”是大学的物质基础,“大师”是大学发展的智力基础,而“大文化”则是一所大学具有独特魅力的核心标志。“大文化”不仅包含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还应包含专业师生共同创造的能体现学校学科专业特色的“专业文化”。“校园文化”和“专业文化”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构成了现阶段大学特有的“大文化”。

2.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一致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校园文化可以细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网络文化五个方面,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是核心,行为文化是展示,网络文化是载体。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3.大学专业文化[2]。大学专业文化与高校的所属学科、专业、行业和学校的办学特色息息相关,是大学各个专业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文化体系,包括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标准和基本规范等。目前,专业文化还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认为,专业文化是指专业师生长期创造、积淀并共享的,影响作用于职业生活的氛围、环境、传统、价值观、行为习惯和标准的总和,是师生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继承创造的物化并可视的条件保障系统,它是本专业所有成员共同的理念与追求的体现,潜移默化地指导与规范专业中每一个人的行为。

二、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重硬件建设,搞形象工程,校园文化建设缺乏顶层设计,缺失学校特色,忽视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精神的培养,对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效果亟需提高。

1.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目前很多学校没有站在长远性、全局性和整体性的战略高度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导致很多校园文化活动随意性、随机性较强,碎片化严重,校园活动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2.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性缺失,专业师生参与度不高[3]。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是学校宣传和团委等部门联合开展的文体娱乐活动,活动内容与课堂教学脱节,与学生所学专业关联度不大,作为活动主体的大部分学生和专业教师很少参与其中,很多校园活动成了少数文体骨干学生表演的舞台。由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对象缺少普遍性,活动内容缺少专业文化作支撑,导致校园文化活动普及性不够、层次不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渗透、引领和激励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没有得到更好体现。

3.校园文化建设趋同现象严重,缺少特色[4]。大学因办学历史、所处地理位置、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特色的差异应该建设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然而,当前很多大学却忽视了自己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和专业文化背景,只是盲目效仿,千篇一律,缺少核心理念引领,缺少本校专业文化精神的提炼,使校园文化建设停留在低水平的大众化建设阶段,缺少特色和灵魂,广大师生对校园文化缺乏认同感,感觉不到校园文化的存在,因此很难融入其中去做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推动和传承者。

三、大文化观视阈下专业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大文化观”教育理念引领下,把专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专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指能为学校发展带来竞争优势、不易复制,能支撑学校现在和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资源。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学校录取、就业率的高低,不在于教授职称人数的多少,不在于学校办学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优劣。只有把专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使校园文化鲜明地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特色,凸现广大师生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标准,才能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和质量,从而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专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增强师生对学校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有效手段[5]。师生对学校的认同、归属感,主要是指师生把自己融入校园文化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对学校认同、热爱和依赖的心里感觉,并最终表现为对学校各项工作地理解、认可和支持。只有把具有学校学科特色的专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才能吸引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让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逐渐理解、认可学校的专业历史和文化,从而把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看成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自觉地把学校的专业发展理念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3.专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调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最佳途径[6]。专业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专业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专业学习的氛围。专业文化是专业课程的载体,具有强烈的导向、约束、规范和陶冶性。只有把专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使校园文化具有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功能,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师生积极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校园文化具有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四、大文化观视阈下专业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将专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活动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重要延伸,是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将专业文化全面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网络文化建设全过程,才能使校园文化真正体现专业文化精神、彰显学校特色。

1.将专业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将专业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前提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校园硬件环境建设做好整体规划,使校园环境的硬件建设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建筑风格、色调都要反映学校办学理念和专业特色,使校园里的每一尊雕塑、每一幅壁画、每一处标语都是一张宣传学校的名片,都有一段学校专业发展的历史,都有一段催人奋进的故事。(1)将专业文化融入校园的公共环境建设。学校可以在学生经常出入的公共区域因地制宜的打造走廊文化、橱窗文化、公寓文化和教室文化,把学校的专业历史和文化及专业师生在教育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实训设施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师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观念在浏览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2)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学科特色打造学院专业文化展示平台。二级学院要系统规划和设计专业文化综合展示平台,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历史发展区:主要介绍专业发展、行业发展、学院办学历史、专业领域杰出专家简介及专业相关领域最新发展前沿等;专业实物展示区:主要展示本专业有代表性实物标本、生产工具、工艺流程等;专业成果展示区:主要展示本专业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重要理论发现和相关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奖等;人才培养展示区:主要展示本专业杰出校友事迹,学生各类获奖证书、教学科研项目、、专利及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等。

2.将专业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将专业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就是要求学校在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时能紧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以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和利于师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将专业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把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及专业师生共同遵守的专业学习行为规范等专业文化制度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中,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专业发展的灵魂,使师生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自觉融入学校,实现自身价值。

3.将专业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而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将专业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就是要将学校的专业历史和文化融入到校风、院风、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建设中。将专业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专业精神的概括和凝练。专业精神是专业文化的核心,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特有的专业文化精神,如食品科学专业是“诚信、质量、安全”,土木工程专业是“安全、质量、文明”,信电工程专业是“可靠、创新、卓越”。广大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时刻受到专业文化的浸润和熏陶,自觉的将专业理念、专业精神融入自身的思想和灵魂,从而形成专业文化价值取向,对学校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4.将专业文化融入校园行为文化建设[7-8]。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师生在学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开展的活动,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专业文化精神在每个人身上最直接的展示。将专业文化融入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以人为本、紧扣专业、实践创新”的原则,大力开展以专业学习为导向、融入专业文化精神的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1)大力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适应大学专业学习生活的重要开端。对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意识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除了做好新生入学时的专业思想教育外,还要四年不间断的对学生进行专业导论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学术讲座、专业学习生涯规划等内容的教学和培训,使学生在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反复实践中真正理解、认同专业,最终融入专业、热爱专业。(2)精心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在进行校园文化活动设计时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活动,要将专业思想、专业内容和专业行为规范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使校园活动既生动活泼又紧扣专业学习,如机电专业的“机器人设计大赛”、食品专业的“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大赛”等形式多样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活动。学生在专业活动中自觉规范专业行为、传承专业精神、培养专业气质。(3)科学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引领学生创新发展。根据学生专业发展需要,科学组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能有效吸引专业教师、凝聚专业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如环境专业的“水污染监测与治理”团队、土木学院的“地震监测与预警”团队等,学生在专业科研活动中培养了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将专业文化融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目前专业文化在校园网络专题建设和推广方面几乎是空白。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将专业文化全面融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学校层面要精心设计和打造专业文化专题网站,系统介绍和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科专业特色。二级学院层面要在学院主页上开辟专业文化专栏,专题介绍学院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规划和专业精神。学院通过在网络上推出专家教授、优秀校友专业文化系列访谈、举办专业文化网络征文比赛、及时报道各种专业相关校园活动等形式,全方位宣传学院专业文化,让师生在专业氛围的熏陶中形成专业价值观,增强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结语

将专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既需要学校的顶层设计,又需要各相关部门的紧密协作,更需要全体师生的广泛参与。目前对专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还属于初级阶段,融入过程中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具体、执行不得力等问题。因此,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凝聚智慧、创新思路,对专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融入原则、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黄刚 张娇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食品(生物)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新科.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四个定位[J].天中学刊,2015,30(5):120-123.

[2]张新科,邓虹.论高职教育专业文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77-81.

[3]李冠芳.建构主义视角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7(4):88-91.

[4]杨叶平.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路径[J].商业经济,2013,(6):32-34.

[5]刘清玲.如何加强地方高校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J].文学教育,2010,(09):29-31.

[6]陆迎真.校企合作开展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12):22-23.

校园文化研究范文2

本文以荷兰心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价值维度为理论依托,以校园文化视角为切入点,将中韩两国的校园文化置于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权力距离、阴性社会与阳性社会、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等五个维度中加以比较;并结合作者在韩国高校进行中文教学的亲身经历,对文化价值量表的异同之处予以解释和说明,梳理中韩校园文化特点,以期对在国内进行整班制韩国班教学,或赴韩汉语教师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有所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

霍夫斯泰德;文化价值维度;中韩;校园文化

一、引言

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近年来,随着两国交往的深入,在韩或来华学习中文的韩国留学生数量日益增加,我们得以透过丰富的交流形式,获悉两国极为相似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然而,受历史、地缘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当具体到校园文化这一范畴涵盖的特定群体时,二者在同源不同流的文化背景下异同并存,相应地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师在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中的难度。综观国内现有研究成果,关于中韩跨文化比较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列举文化差异的表象;二是从历史、社会环境、民族心理等角度归纳两国文化的总体特点。研究方法多基于文献材料的思辨,缺乏成熟的理论框架支持。因此,笔者出于上述考虑,拟结合在韩国高校进行中文教学的亲身经历,将中韩校园文化置于荷兰心理学家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价值维度理论中加以比较,对文化价值量表的异同之处予以解释和说明,以期清晰把握二者特点,对在国内进行整班制韩国班教学或赴韩进行中文教学的老师有所参考和启发。

二、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价值维度论

1980年,荷兰文化协会研究所所长吉尔特•霍夫斯泰德,对分布于66个国家的10余万名IBM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调查,总结出一套广为引用的文化价值取向模式。该模式最早包括四个维度,即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权力距离、阴性社会与阳性社会①。后来,加拿大心理学家迈克尔•哈里斯•邦德集中远东地区的研究成果,又发展并补充了第五个文化价值维度———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或称之为儒学动力。其中,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表示个人与群体间的关联程度;不确定性规避表示当社会成员遇到混乱不清、难以预测的事件,或处于非常规环境时感到的不安程度;权力距离即在一个社会或组织当中权利的集中程度,以及地位较低成员对于权力在社会或组织中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阴性社会与阳性社会维度表示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社会角色如何分配的认识;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维度,则以东方文化构面为基础,内容包括社会地位关系、节俭、容忍、“面子”文化、尊重传统、礼尚往来等子维度。

三、中韩校园文化异同比较

根据霍氏的研究成果,虽然中韩两国在上述五维度中的差异并非东西方文化间那般显著,但程度上仍有高低之分,若简单地以偏概全,必然会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隔阂甚至误解。下面笔者将以五个文化价值维度为理论依托,结合实例对中韩校园文化加以比较和阐述。

(一)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

中韩两国同属集体主义文化且程度接近。该文化将合作、和睦、服从等精神视为价值所在,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人们期望得到集体的照顾和保护,有明显的圈内(in-groups)和圈外(out-groups)之分。虽然整体属性相近,但笔者认为中韩校园文化在个体意识和个人发展方面仍存在差异。韩语中常用“我们(●●)”表达“我”的概念,如韩国学生用中文表述时会说“我们国家”、“我们大学”、“我们家”,甚至在表达“我丈夫”时也会用“我们丈夫(●●●●)”,可见韩文化中强烈的合群意识和集体意识已在语言中得到体现。同样在课堂中,面对较容易的问题,即使汉语水平再好的学生,也不会在其他同学保持沉默时主动举手,更希望老师用点名提问的方式,尽可能避免在群体中凸显自己。此外,他们会受到韩国眼色文化的影响,在群体中察言观色的能力较强。中国人虽然性格内敛、含蓄,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比起韩国学生的集体意识,中国学生的个体意识更加突出。尤其近年来,中国校园内竞争氛围日益浓厚,大家越来越注重抓住一切机会提高和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技能,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敢于在集体场合表达观点、表现自我,在稳定中谋求个人发展。

(二)不确定性规避

根据霍氏的文化价值取向量表结果,韩国社会的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较高,且远远高于中国社会。该文化中的人们往往依赖有形的、明确的社会规范和计划以指导行为,重视准确性,也会尽力避免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如第一节课,教师就需要明确告知学生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如果要进行听写或随堂测试,教师就必须提前向学生说明,若心血来潮临时安排,则可能会遭到韩国学生集体反对,教师的威信也会受到影响。反之,若师生间对教学计划达成一致,只要按计划进行,学生就会欣然配合,因此无论师生普遍都有一种紧迫感和进取心,倾向于有计划、有规律的生活工作节奏。中国学生较容易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对非常规事件的容忍度高。如大部分学校虽有校历,但很少制定月历或周历,因为我们无法预知短时间内的活动安排,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再如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师也会视教学进度和授课团队的日程安排调整,大部分中国学生对此习以为常。虽然中国学生的低不确定性规避在处事时具备较强的灵活性,但我们在主动性、冒险精神等特点上表现不明显,还是依赖于一定的规则约束,以保证工作、生活的稳定和秩序。

(三)权力距离

中国总体属于高权力距离社会,韩国社会的权力距离虽在中上水平但仍明显低于中国。该文化往往认为“上级拥有的特权是理所应当的”。因此,无论在中韩校园我们都会按对方的职务以姓相称,如“董校长”、“高教授”、“李会长”等,以此表达对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的尊重和礼貌。处理工作时,下级虽然可以提建议,但仍以维护上级的主导思想为主。然而校园文化中的权力距离内涵丰富,不仅包括师生关系,还包括师师关系和生生关系。笔者认为上述三种关系并非完全符合文化价值量表呈现的结果。首先,关于师师交往,中国校园的上、下级之间通常保持一定距离,上级享有绝对权威;在韩国,尤其一些德高望重的校长或教授,他们会经常组织下属外出聚餐、登山、看球赛,或来自己家做客,上下级间地位更平等,关系更融洽。其二,中韩两国虽然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但近年来,韩国高校的师生权力距离要远高于中国。韩国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体现在方方面面,如任何时候都必须对老师使用敬语和谦称;见面时要鞠躬礼让,否则会被视为无礼。而在中国,高中以前教师更具权威感,经常批评、约束学生;进入大学后师生关系则更为民主,教师受尊敬的程度和名气、成就、人格魅力成正比。其三,生生间的权力距离亦是韩国高于中国。在韩国校园,前辈和后辈间有鲜明的等级,在说话方式、餐桌礼仪上都有所体现;而在中国,我们除了以“学长”、“学姐”相称外,往往仍以对待同龄人的方式进行交往,关系亲密时无论年龄差距多大都可以结为朋友。尽管有所差异,但笔者认为,随着微信、微博、kakaotalk、band等现代社交媒介的出现,评论、点赞、朋友圈等功能在拓宽着大家的交流渠道,有助于我们发展共同兴趣爱好,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因此权力距离在未来或许会逐渐缩小。

(四)阴性社会与阳性社会

中韩两国并非典型的阴性或阳性社会文化,但中国相对于韩国更偏向阳性社会。具体表现为对性别角色往往有明确的划分,我们更赞扬竞争、雄心、成就、权力,重物质上的成功;而阴性社会中的性别角色会有所重叠,男女都应谦逊、温柔、关心他人,强调生活质量和对后代的抚育。在韩国校园中,女生无论长相如何都会化妆,衣服每天不重样,在校园里辨识度较高;男生同样重视自己的仪表,穿着打扮十分精致,追求时尚。而在中国校园,高中阶段以前都要求穿宽松的校服,男生和女生的打扮相对朴素,即使到大学阶段女生也多素颜上课,人们对外表的要求并不高。另外,在对男生和女生的教育方面,虽然两国都已推行男女平等的政策,但根深蒂固的传统儒家思想仍在当今社会占主导地位。中韩社会“男主外,女主内”和“男强女弱”的心理依然普遍存在,尤其在一些工作繁重的部门和学生组织中,仍希望由男性担任会长或主席等主要职务。

(五)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中国作为大陆文化的代表和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属于典型的长期取向文化,人们追求稳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建立长期生活目标。而韩国虽同样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但半岛文化的半封闭、半开放特点明显,吸收外来文化速度快,近代以后更多受到美国和日本的影响②,以实现需求的快速满足为目标,倾向于短期取向文化。例如,韩国学生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即“●●●●●!(快点快点)”,他们对于人际关系缺乏忍耐力,容易急躁,因重视结果导致对过程的疏忽。所以每当考试结束后,学生会急于向老师求证答案,如果发现自己做错了,就会挠着头十分夸张地表现自己的懊恼。而大多数中国学生常会说“没事儿,慢慢来”或“不急不急”,做事重视过程讲究节奏,对待结果往往顺其自然、坦然接受。更多的儒学动力因素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家庭教育上。大多数中国父母把子女当做家庭重心,提早为孩子的未来做各种打算,在经济和生活上给予扶持直至儿女成家立业。而在韩国,大部分学生成年后就不再接受父母接济,假期里会通过打工自己赚取学费,以尽早实现经济独立和生活独立。

四、关于教学的跨文化思考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无论在国内进行整班制韩国班教学,抑或赴韩进行中文教学;无论面对韩国学生,抑或来自韩国的上级和同事,我们似乎都无法回避交际中的跨文化现象,而跨文化交际的实质即是文化移情的过程。霍氏理论的提出距今已有36年,通过实例分析不难发现,有时理论并非能解释或指导当今实践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其实,交际障碍大多源于我们内心无缘由的偏见,而偏见的根源往往是因为不够了解。因此,交际中我们需要克服“民族中心主义”,打破本土文化背景的约束,从自身培养“文化移情”,方能感知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克服文化偏见,最终发展文化认同。

作者:韩文慧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注释:

②金燕玲.中韩日文化对比:从社会交往行为角度[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07).

参考文献:

[1]崔景明.“儒家文化圈”中的中日韩[J].齐鲁文化研究,2005(04).

[2]金燕玲.中韩日文化对比:从社会交往行为角度[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07).

[3]李海英.谈中韩文化差异[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03).

[4]李衡.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等级观念对比探析[D].苏州大学,2012.

[5]张海燕.中韩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因素异同点分析[D].苏州大学,2013.

校园文化研究范文3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和中职院校的招生扩大,导致了各个中职院校的激烈竞争。中职教育是为了向社会和企业提供更专业更优秀的人才,所以,在中职院校发展和竞争的过程中,都应该必须以中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作为出发点,加强中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以企业文化为依托、为基准,进而调整校园文化的构成。在当前时期,应该明确地理解中职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以及更好地和企业文化对接的重大意义,探索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有效途径。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多元对接的意义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对接方式,促进中职校园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

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多元对接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职业教育立项课题XHZZ2015035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的研究

随着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化多元对接的意义和方式一直以来都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比如关于中职院校得课程设置和企业岗位的对接、教材和职业标准的对接以及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对接等等。这些形式和方式的对接,在一定程度上都推动了中职院校校园文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一般来说,中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进行人才的培养,所以,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多元对接的意义和方式都是重大的。

一、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多元对接的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中职院校的教育目标

中职院校办学必须以社会企业的需求为根本目标,所以,中职院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在文化的建设上应该融入市场、企业,并且和市场、企业时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中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决定着中职院校的学生在踏入社会的时候能否更快和更好地融入企业中,适应企业文化。所以,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更有利于学生提前掌握情况,调整自身的状态,迅速地融入企业当中,进而促进中职院校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有利于促进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大学生的增多,当前社会的就业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导致就业率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学生眼高手低、没有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同时也包括学生不能胜任岗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率问题,就应该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企业岗位适应能。因此,在校园的文化建设中,要围绕然企业的文化氛围进行展开,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充分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氛围,从而促使学生从“学生”到“员工”角色的快速转变,达到零距离就业需要。要想实现中职院校学生零距离就业的要求,不仅要在开设的课程、专业和企业相关,包括学生的价值理念也应该充分融入企业的价值理念,吸收企业的文化,从而让学生更早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三创”的需要

“三创”指的是“创业、创优、创新”。“三创”教学是职业教育提出的又一教学目标,能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在中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多元对接的过程中,通过企业文化的促进和规范,更加有利于学生“三创”精神的培养。比如在和企业接触的过程中,学生会充分地体会到职业道德意识、企业创新精神以及和同事之间的交际等等,受到企业文化的长期熏陶,再加上校园文化的升华和强调,将学生培养成企业需要的人才,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优、创业的信心,综合素质得到增强。

二、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多元多对接的方式

(一)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要素

中职文化建设是中职院校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文化建设是多方面的,包括学校的管理制度、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的建筑设计以及人文景观等等。在进行中职院校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入企业文化的元素,比如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培训,同时,利用和企业相一致的实训条件,有效地实现中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将自身的一些操作设备和学校的操作设备合二为一,组建新型的合作工厂,为企业进行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比如当前的“美涂士”、“鸿昌化工”等企业也都和学校签订了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计划,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了解企业的文化,清楚企业的工作流程,从而让中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实现对接,有利于校企双方合作共赢。

(二)把握校企文化建设的主体

在中职院校办校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整个学校要遵守的价值标准和信念。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经营策略、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这两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文化的共性,因此,在对接的过程中,既要实现两者的融合,也要恪守自身的主体职责。就学校和企业的文化建设主体来说,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探索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路径和方法,实现和企业文化的主动连接,充分吸收和学习企业文化,将其渗透到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中,进而更加客观地感受和了解企业文化的需求,进而参与教材的调整中,向学校提出需要的设备配置和场地需求,从而将自身的企业文化主动与校园文化对接。

结语

总的来说,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多元对接有利于中职院校的发展,所以,中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主动积极地吸收社会和优秀企业中的文化,从而激活学校文化的活力,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全面地掌握企业的动态,提前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进而使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符合企业的需求。

作者:杨慧 单位:江苏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唐梨敏.与企业文化接轨建设独具特色的中职校园文化[J].成功(教育版),2013,(6)

[2]王启民.构建与优秀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中职校园文化[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4,(4)

校园文化研究范文4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文章针对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礼仪文化缺失的现状,积极探索两种文化融合共生的有效途径,具体包括:制度先行,构筑校园传承礼仪文化的保障体系;教学保障,构建礼仪教育的课程体系;形式创新,丰富多样的第二课程;环境熏陶,营造具有良好礼仪风范的和谐氛围。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礼仪文化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立项课题“区域传统文化引领高职特色文化建构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A14-43)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礼仪文化是以礼仪观念的共同取向,去调控人们行为的发生、修正和完善人格的文化体系。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也应该成为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共存共生,就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礼仪文化缺失的现状分析

纵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与融入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形成自己的大学精神。所谓“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教育分为7个等级,大学阶段教育定为5级。其中,大学教育(5级)分为学术性为主的教育(5A)和技术性为主的教育(5B)。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想永葆她的生机与活力,培育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至关重要。目前全国的高职院校经历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遴选和建设,在校园硬件设施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培育方面仍然关注不足、重视不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为了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一直以来关注技术多于关注文化,师生员工中不乏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第二,高职院校的学生行为失范问题日益凸显。目无尊长、考试作弊、恶意欠费、乱丢垃圾、出口成“脏”等不良现象虽然只是部分学生的行为,但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学生行为失范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以及社会教育的错位等。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将是大学教育的最大失败。第三,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日益增强。近年来,学生生源数量的减少给高职院校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生源质量的下降,教师教学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一方面,社会和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科研能力等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评聘职称越来越难,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面对着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生,教师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师道尊严时常面临严峻挑战,教师教学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随之而来的职业倦怠感与日俱增。

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意义

汲取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并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无论对于弘扬和传承中国民族文化,还是打造高职特色校园文化都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第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有利于高职院校师生员工规则意识的强化和对各类规范的良好遵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对“礼”的解释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礼,履也”“仪,度也”。无论研究者们如何为礼仪下定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所强调的对社会规则的建立和严格遵守之义都毋庸置疑。在现有的高考录取制度下,录入高职院校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多数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太强的自我约束力。进入大学后,帮助他们不断强化规则意识,学会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里大多数的规章制度都不具有强制性,对违反制度人员的惩罚措施起不到足够的震慑作用,有些规章制度执行起来又有较大的弹性。因此,道德自律是校园内各类规则得以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仁”作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最本质的内涵,强调的恰恰是对人们道德感的培养。荀子曾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说明“礼”对于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有利于人伦秩序的重建和和谐人际关系的维护。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礼”的精神内核是人伦关系,礼是人与人之间秩序的建立。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主要指通过社群关系规范和调控人们行为的文化体系。所谓社群是指“基于自然意志如情感、习惯、记忆等以及基于血缘、地缘和心态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的有机体”①。随着手机、网络等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和人们个体意识的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和模糊化。礼仪是社会交往中人们交流情感的重要形式,礼仪文化中的一些仪式活动是增强个体与群体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通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可以适当满足师生员工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需要,增强他们的内动力,强化美好情感体验,促使他们尽快回归到本真状态。在校园内,经过礼仪文化的熏陶与教化,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逐渐相互认同、和谐共生,形成亲密的社会群体关系,并在社会的互动中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各种角色。

第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和教师幸福感的提升。掌握一技之长是很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技能是学生得以谋生的基本手段,而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和职业的升迁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决定了其技能本位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的高等性决定了其不能抛开素质来单纯追求技能。因此,技能和素质不应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在高职院校内应该是相互补充、相融共生的存在。传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既可以与现代职场礼仪相结合,从而巩固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也可以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而不断修正和完善人格,提升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大学之道,重在育人,而文化育人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文化育人,其实质是在知识教育中,通过文化价值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介入,以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对人才发展良好的内在动力因素,从而使培养对象形成一种互生互补、生机勃发的文化生态,达到“文而化之”的目的。②礼仪文化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折射出高职院校中文化的意蕴和层次。礼仪文化中既包含可操作层面的礼仪技能、礼仪规范,又包含审美的意趣和道德的修养等丰富的内容,可以充实校园文化的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的形式,增强校园文化的底蕴。经过这种校园文化浸润的师生员工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这种价值不可估量,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路径

近年来,国内不少高职院校开始关注自身的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也十分重视,笔者通过对江浙地区一些高院院校的调研,总结提炼出一些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

1.制度先行,构筑校园传承礼仪文化的保障体系。校园文化一般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其中,制度文化是在一定管理理念下形成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及具体的规章制度等的综合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在制度建设上,既要有宏观层面的全面规划和设计,又有要微观层面的具体执行措施和奖惩办法。文化建设不应该是整齐划一、一成不变的,既要有通盘的考虑,又要有创新的空间。比如,有些高职院校制定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学生校园文明礼仪规范等相关规章制度,并纳入教师教学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体系中。有些高职院校引入企业管理的理念,将企业文化、礼仪文化和校园文化三者兼容并包,要求在校园内统一佩戴专门制作的“工作证”(分为几类:学生、教师、工作人员等)。同时,各二级学院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需要,为教师和学生定制“工作服”(企业赞助、学院配备等途径),要求课堂教学与实训期间必须穿着,以准职业人的身份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职业角色。

2.教学保障,构建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课程体系。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真正融入校园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纳入到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开设适当课时的礼仪文化类必修课程。在课程的开设形式上可以多样化,网络教学、翻转课堂、理实一体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均适用于礼仪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不同需要,进行分类教学和分层培养。比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开设的淑女学院就颇有特色。为了保证效果,礼仪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既要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实用性的需求,又不能与“文化教育”相脱节。通过礼仪文化的学习和传播,校园内大多数人既能将中国传统礼仪逐渐内化成一种道德修养,又能将中国传统礼仪外化成职业的形象、规范的行为和优雅的举止。

3.形式创新,丰富多样的第二课程。与区域传统文化相结合,更容易打造出高职学院的特色校园文化。笔者所在的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徐州的汉文化资源,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该校开发出了一批多角度普及汉文化的公共选修课,每年坚持开展“牵手非遗”系列活动,邀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校讲座并现场制作,深入介绍徐州民俗,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由于常年的汉文化熏陶,一批学生自觉学习汉文化中的礼文化,自觉编排了《汉风礼韵》,把汉代人与人之间、官与官之间、私与公之间、男与女之间的基本礼仪,通过舞蹈、音乐、服饰等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在2014年徐州市文明礼仪大赛中获得特别奖。

4.环境熏陶,营造具有良好礼仪风范的和谐氛围。校园环境,一般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主要指建筑物、教学场地、实验器材等硬件设施;软环境主要指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等人文环境。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儒家很成功地使整个中国保持了优美的风度完善的礼节……这种礼节并非仅限于上流社会,贫苦的人民也颇讲求。”③中国传统文化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环境熏陶的作用不可估量。首先,在环境的布置上,要有全面的规划和设计。校园内的每个角落都可以发挥教育功能,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传播礼仪文化,如仿古的建筑、艺术风格的园林、文化碑林、礼仪宣传栏、礼仪文化墙、精巧设计的文化长廊和富有文化气息的实训场所等。其次,在行为的规范上,要注重细节。礼仪教育的成效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工作与生活的实践中,通过学习、实践、反馈、修正……养成的过程来不断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也是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然的选择。一旦反馈、修正的环节出现了偏差,就可能功亏一篑。最后,在氛围的营造上,要体现人文关怀。校园环境建设的过程离不开人这个主体,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作风、价值和理想追求等精神层面的内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强调道德规范的同时,很多思想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的尊重为先理念和“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共处思想高度契合了和谐校园最本质的内涵。

作者:张弘 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注释]

①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3.

校园文化研究范文5

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项目《校园文化建设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项目编号:C2014D001

【文章摘要】

本分指出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和路径的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析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目前存在的认识上存在片面性、校园文化品味不高、投入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职业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亦策善能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加强高职院校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贯彻落实党的职业教育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以及《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不断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和校风、教风、学风、师风建设,但是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素质良莠不齐,这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高职院校学生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和普通高中的扩招,更多的家长与学生希望能够进入高中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在此情境下,通过层层选拔淘汰之后进入高职院校学校的生源,往往存在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较差、纪律观念淡薄、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一是高职院校学生自信心普遍不足。二是高职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三是高职的学生没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高职院校学生也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动手能力强,二是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可以以此为着入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尽管发展规模与速度有明显提升,依然存在着基础薄弱,资源偏少,师资力量不足等弊端,而且由于社会对技能人才的急需性和对技能要求的片面性,造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单纯强调技能培养,轻视校园文化建设,严重抑制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

2.1对高职校园文化的认识上存在片面性

大部分人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单纯的文体娱乐活动,如唱歌、跳舞、体育比赛。其实校园文化的含义很广,广义上说既包括学风,又涉及校风、师风等一系列文化内涵的东西。目前,高职的校园文化的活动的思想还不够先进、艺术内涵欠缺,显得层次偏低,而目,只重视普通的文体娱乐活动,高雅性质的活动少之又少。其次,很多人都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生处、团委、系部从事学生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做的事情。其他各部门结合实际组织幵展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全员参与的机会少、意识也不够强。例如:高职院校的领导层而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在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办学模式中校园文化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未意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部分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把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放到第一位,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他们只重视职业能力,而忽视职业素养。这些都说明,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观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层次和品味有待提高

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很广,其实包括像学术活动、知识类活动、娱乐性活动、社会实践、参与企业活动等,内容很广。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的形式比较单一、例如文体比赛、社团活动等。同时在大部分高职校园中,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学生课余生活组织开展的活动形式单一,尤其高雅活动太少。另外,在校园文化的所有的活动中,教职员工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过程。但是实际上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少之又少,要想开展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文化的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的师生活动也是十分缺乏,这也是仍有待解决的问题。

2.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硬件设施的投入不足。很多高职院校愿意在实训室、校园基础教学设施上投入很多,但是在活动场地如大礼堂、报告厅等设施投入上还不足。学生开会的大教室、演出的场地、学生活动、运动的场地都特别紧张,由于硬件设施的缺乏导致学生平常在学习之余感到枯燥,没有合适的场所去参与和放松,这也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活动不高的主要原因。二是全员参与不足,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很多教师都是投入教学与科研,忙着发论文,搞项目以及其他领导交派的任务,没有拿出时间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更别提到学生寝室谈心、交流,与学生一起完成文体活动。三是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造成学生参与活动度不高。现在网络发达,学生寝室基本上全部通网,很多学生沉溺于网络,不愿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另外不良网络文化也对校园文化建设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投入不足、建设方法上存在问题。而最为核心的原因是,目前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都没有意识到高职技能型人才需要的技术技能、职业岗位、企业行业的重要性,忽视了它们的彰显。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和路径的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娟 单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校园文化研究范文6

当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竞争,高校是文化高地,高校校园文化肩负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责任,是提升现代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宿迁学院是2002建立的地方高校,属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宿院学子十箴规”是2015年学校出台的劝学劝进的励志语录。本文深入分析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十箴规”的内容、做法、成效、启示,探讨新建本科地方院校如何展开特色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培育;十箴规;启示

当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竞争,文化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文化高地,传承着文化,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展现的是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学校发展的理念,发展方向是可以透过该学校独有的校园文化展示出来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校园,需要一个学校培育好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更是提升高校自身内涵的需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地理位置不优越,本科办学历史不长,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依然较弱,校园文化仍在一个较低的层面运行,因此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重视硬件设施、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要注重校园文化的积淀与大学精神的塑造。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培育现状

(一)拥有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前提和基础。高校校园内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校园环境、图书馆、实验室、教室、宿舍、食堂等也都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一部分。另外,校园内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艺术楼、体育馆、校内广播、宣传栏也属于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的内涵。它们用它们的外在表现形式展示这一所高校的独特气质和良好形象,让师生能够即时、直观地感知校园文化内涵,与高校特有的精神内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拥有新的功能齐全的硬件设施,建设效果显著,给当地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大大促进了当地的教育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校园制度文化起点高,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自身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能够使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得以保障。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都属于校园制度文化的范畴。一个高校为了确保正常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秩序,就必须制定出的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与引导在校师生的行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时俱进,起点高,结合师生的身心特点、学校的办学和管理理念、发展历程,并结合对先进文化的借鉴与思考来积极地营造,构建属于自己的校园制度文化。

(三)校园精神文化得到了提升。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校园精神文化对校园师生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模式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高校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是高校独有的精神理念和特有的价值观念;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沉淀和打磨而成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其主要是以大学的校级领导、广大师生的精神观念为表现形式。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中采众家所长,因此在沉淀与打磨中得了速度的提升,进展地扎实有效,拥有校训、校歌、校徽等外在校园精神文化表现形式,也拥有特定的校园师生价值观、精神气等内在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成和谐校园的氛围,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而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上存在短板。

物质文化建设是外在的、直观的、成效显著的,因此大部分高校积极建设校园物质文化。而校园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是内在的、潜移默化的,因此需要时间沉淀的与积累的。这需要高校在办学的过程中不断地累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而被广大师生所接收地校园制度与精神文化,从而能促使广大师生不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形成优秀的氛围。

(二)把校园文化培育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

校园文化活动是目前大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培育的主要形式,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主体是大学生。辅导员担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组织开展校园活动的职责,因此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处处看到辅导员与学生的身影。高校校园文化培育除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外,也要同时重视大学校园的另一个主体-教师。他们拥有先进文化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行为方式和较为丰富的人生经验。他们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模式等也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而且是重要的引领作用。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功利意识和娱乐化倾向突出。

大多数高校校园文化的培育中校园文化活动等同于娱乐活动,这在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层次比较低。娱乐活动可以丰富师生课外生活,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学生愿意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娱乐性较强也较吸引学生的参与。但是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校园活动中文化层次低,过多强调娱乐活动,导致校园文化品位不高缺乏教育性,更谈不上形成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四)对校园文化建设中互联网的深刻影响重视不够。

国家早在2004年就指出,高校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使网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特别是在微信、微博、QQ、智能手机等快速便捷网络工作发展,校园师生交流离不开网络新媒体的今天,更加要重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用网络文化提高了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形态和表现方式,这代表着校园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三、宿迁学院学子十箴规内容、特点、成效

(一)《宿院学子十箴规》既是对我校学生基本行为规范的明确要求,也是劝学劝进、鼓励学子成人成才的励志语录。

十条箴规涵盖品德修养、遵章守纪、学习指导、生涯指要等多个方面。遇到老师问声好,做人感恩最重要;人际和谐互谦让,班舍文明齐打造;教室会场图书馆,手机静音环境保;迟到早退和旷课,恶小累积比山高;违章用电危害大,夜不归宿险如刀;考试作弊和斗殴,违法乱纪不可饶;生涯规划定目标,就业创业与深造;英语四级大一过,成功考研路不遥;绝不挂科是底线,全面发展是王道;大学四年莫虚度,成人成才传捷报。

(二)《宿院学子十箴规》以劝勉为主,辅以警示,导向鲜明、针对性强,且文字简要、合辙押韵、便于记诵。

此次十条箴规的,旨在让学生“诵于口、铭于心、践于行”,从而实现“修身立德、强化自律、精进学业,立志成才”的育人效果,使众多学子真正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是校园“软文化”建设的新举措,以学生为主体,建设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三)《十箴规》出台以来,学校通过学校广播台、宣传栏、学院《宿院青年》微信公共平台、网络媒体等宣传渠道广泛传达信息

全校各年级各班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等平台,使得《十箴规》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使得学生熟知,并积极践行,在学生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学校还以漫画、宣传片、海报等学生更受欢迎的形式,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了解、熟知、内化、践行的氛围,掀起新一轮校园文化的建设狂潮。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培育的对策

(一)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在校园文培育的实践中落细落小落实。

2014年共青团中央要求在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培育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与引领,是高校校园文化培育的正确方向,《十箴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启发,从“细”着眼,从“小”着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浅显易懂,便于领会与传播。

(二)结合自身,准确的定位,这是开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新建本科地方高校拥有自己独特的情况,建校短,底子薄,需要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拥有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班风是关键,而如何拥有这些良好的风气,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就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办学目标、办学特点来给自身有个准确的定位。宿迁学院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管理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加强内涵建设,以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针对自身的特点,以良好校风、学风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

(三)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不断创新特色校园文化。

创新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灵魂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高品位的建设需要不断地学习,更需要不断地创新。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包括学术创新、科技创新、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表现形式的创新等。《十箴规》是文化培育创新的一个有效尝试,将学生的大学学习生活具体化,形成十条箴规,形成学生的行为规范。

(四)要利用好网络阵地,占领网络高地。

当今的校园文化面临着一个新的时代境遇,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人们的思想也深受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人们信息的获得也是多元渠道送达的,新媒体在当代人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高校是先进思想的集中地与发散地,高校引领着先进的文化潮流。校园文化培育更加离不开网络这个主阵地,高校要利用好网络最大化地传播信息,最大化地对师生的行为与思想进行浇灌,最大化地培育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十箴规》在传播过程中,极大化地运用好了新媒体的作用,使得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传唱,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师生的认同,形成积极向上的内动力。

(五)校园文化形成中要贴近学校办学定位、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师生生活

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第二课程活动外,也要重视校园大师的养成,重视科研与课程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中,形成娱乐与文化相结合的有效方式。?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贴近学生实际;在教学活动中的教风、学风、校风,包括人际关系、校园文化等构成特殊的学校氛围,使学校全体师生情操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人格得到塑造。通过开展学术、科研、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寓教育于乐的活动,结合各种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特色文化培育需要全方位的,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工程,校园文化的培育是有长期性的、艰巨性的,任重道远。只有做好校园文化培育工作,才能使地方本科院校逐渐成熟完善,才能吸引更多的凤凰飞上枝头,才能创办家长学生满意,社会认可的本科院校。要做好校园文化培育工作,需要全校师生共同的努力,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也只有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全员认识、全员参与,在教学管理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才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创建属于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作者:王倩 单位:宿迁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永生.新建本科院校应注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J].理工高教研究,2006(10).

校园文化研究范文7

1.两者在很多地方存在同质性

“同质性”是指两种以上的事物具有相同的属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之间就存在着许多“同质性”,[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任务的同质性。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精神的具体表现,而高校思想引领工作是以引导青年学生了解、感悟、掌握这种文化精神为目标的。由此看来,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引领工作的最终目标都是力图能够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以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2)工作对象的同质性。“以人为本”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之一,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落实校园文化建设时务必做到“以青年学生为根本”。高校要围绕教育工作者如何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来开展思想引领工作。因此,二者的工作核心都针对于“人”,工作主旨皆在于“人心”,二者在工作对象方面具有同质性。(3)引导效果的同质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开展所采取的方式方法虽然存在差异性,但是因为其目标与对象一致,导致其最终的引导效果是相同的,即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其全面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二者在引导效果上存在同质性。(4)研究领域的同质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引领工作的研究领域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其中思想引领工作是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而校园文化则是研究如何将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形成广大师生都能够接受认同的具有高校自身特点的共同思想观念。

2.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由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二者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包容、相互渗透,以共同促进高校育人的实现。一方面,校园文化因素对思想引领工作起到制约和引导作用。高校思想引领工作不可能游离于校园文化环境之外,独立开展。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思想引领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途径,高校思想引领工作必须立足于现有的高校校园文化,吸收接纳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现有文化进行整合、创新,把握时代特征,从而完善自身,以更好地姿态教育青年学生。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在社会大文化的冲击下,迫切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才能使得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因此,也只有合理运用二者的互动关系,高校才能最终达到双赢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现实问题

1.新媒体时代对“互动关系”的冲击自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以来,信息化就一直伴随着大学校园的成长过程,致力于信息化校园建设已然成为美国高校的重要任务。虽然我国高校信息化起步较晚,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互动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包括网络在内的新媒体,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丰富青年学生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开阔其眼界,发散其思维。但是也正因为新媒体的虚拟性、开放性,使得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庞杂的信息,从而致使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冲击和影响,产生了一些负面反应。因此,该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实现二者的互动关系便成为课题研究的重点。

2.思想观念未能适应互动趋势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互动趋势已十分明朗,然而大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仍未重视这一变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开展也因此无法深入。学术界对于二者关系的探讨从未停歇,但因其视角较为狭窄,从而导致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因为缺乏对二者互动关系的认识,不能将二者严格区分或者无法有意识地利用二者的互动关系将二者结合。此外,虽然中央针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下发了诸多文件,但是由于未能认识到二者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互动关系,导致无法科学开展高校建设活动。由此可见,在思想观念上不受重视,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局面。[3]

3.机制体制掣肘互动运行当前由于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关系的认识不足,高校还未能普遍建立健全完善、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机制,诸多体制还存在较大程度的缺失,存在缺乏动力机制、互动的运行机制不完备及保障措施不足等问题。[4]此外,在高校建设中缺乏针对两方面的协调管理机构。因此,高校必须优化机构职能,清晰工作定位及职责分工,同时整合出一支工作团队,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良性互动的共建意识,实现教育资源优势配置的最大化,不断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开展。

4.实践操作缺乏有效手段在实践操作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互动还存在着缺乏统筹协调性、保障性投入不足、无法及时有效评估等问题。部分高校由于存在工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二者良性互动的操作设计不够成熟,诸多措施仍然单体化,缺乏系统的统筹规划。而在物质保障方面,其经费、工作队伍建设等问题还不能满足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发展的需要。另外,二者的互动效果因缺乏评估平台,而不能得到及时、客观的评价和信息反馈,导致无法取得有效的育人效果。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现途径

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现提供了机遇,当然也存在诸多挑战。为此,针对二者互动的现有问题,笔者提出了“两点一线式”模型,为有效落实和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现提供了参考。“两点一线式”模型是基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目标,创新提出以原则、机制为两个重点,以新媒体技术为手段贯穿始终,两点一线式的互动实践能够实现效果最大化,使高校培养全面型人才成为可能。

1.明确活动原则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要实现良性互动,就必须明确活动原则,在思想上清晰的认识与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拓展设计操作方案,并最终获得理想的育人效果。(1)方向性原则。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践中,只有确立明确的发展方向,才不会偏离理想的轨道,浪费高校教育资源,影响最终的育人效果。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要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作为思想指导,以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从而有意识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互动中,实施品牌战略,树立独树一帜的大学精神,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2)参与性原则。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开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工作要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就要充分发挥高校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主导作用和青年学生及其群团组织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在实践互动的过程中,重视并坚持参与性原则,努力提升教育工作者的自觉性意识,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以及群团组织积极参与到互动实践中去。(3)整体性原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因其存在同质性,二者在诸多方面紧密相连。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认识到二者的互动关系后,应树立整体性观念,将其作为一个互动系统去实施、统筹。(4)动态性原则。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也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保持动态性观念,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二者互动的走向,把握其动态规律。

2.完善三项机制

机制完善主要是指通过深入理解和运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通过必要的工作方式,将二者“合二为一”,最终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践发挥出应有的育人效果。

(1)动力机制。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能够推动整个过程实现的“发动机”,而这个“发动机”需要围绕三个方面来驱动。一是利益驱动机制。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互动过程中,若缺少一定的利益驱动,在二者互动的实践初期则很难进行自觉性建设,高校教育工作者将缺乏应有的热情。因此,为推动人们形成自觉的互动意识,激发教育工作者的参与热情,应给予其一定的物质、精神激励。另外,高校应在资金方面大力支持融合校园文化建设及思想引领工作的校园活动的开展,鼓励建设具有校园文化建设及思想引领工作双向职能的工作团队,同时,针对在二者互动实践方面具有创新贡献的教育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二是政策驱动机制。由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及思想引领工作尚处于初期阶段,需要一系列强制性手段进行“刺激”来推动过程顺利进行,虽然国家在已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两份中央重要文献中存有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思想”,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学校在实施过程中颁布各项政策来促进二者互动的开展。三是心理驱动机制。心理推动往往是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隐形力量。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中的心理推动需要学校方面保持持久的热情、完整系统的操作规划设计以及必要的惩戒措施。为此,在实践中需重视心理推动的作用,通过各种心理推动手段,并将其致力于工作职能中,从而培养二者互动的自觉意识,不断整合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两方面的资源。

(2)运行机制。运行机制是影响和制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良性互动的内在运行原理和运行方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因其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互动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只有掌握二者互动关系的运行原理和运行方式,才能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入到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摒弃其单一、枯燥的问题,要善于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的特点,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从这两方面来说,即实现了“高校思想引领工作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的思想引领工作”,然而,只实现这两方面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联系二者的互动关系,将二者统一协调,实现有机融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存在同质性,因此,要通过建立二者的统一协调机制来作为整个互动实践的运行机制,可以将二者产生“合力”,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形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相统一、协调,达到教育功能的最有效性。可见,建立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相融合的机制,能够使校园文化得到正确的思想引导,同时使思想引领工作更加有效,最终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3)保障机制。保障机制即为实现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引领工作的互动而提供的物质或精神需要的机制。高校在思想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前提下,给予其必要的经费支持是保持其正常运行的基础。有了物质基础,再根据自身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组织安排,合理整合资源,优化组织结构,清晰工作分工,才能为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践提供保障。当然,在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全面的监督保障。不仅仅是通过新媒体设立的评估体系,更需要一系列的、长久的、明确的配套政策,对二者互动实践的情况进行考察,不断落实操作方案,及时把握新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研究解决,同时,针对这些新情况开展有关二者互动的课题研究,为实践落实提供理论基础,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循环,有效保证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引领工作互动的实践顺利开展。

3.引进新媒体技术

校园文化研究范文8

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具有密切联系。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以砀山县金山实验小学为案例,分析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模式,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信、自强”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校园文化;高素质;人才

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子系统,作为环境育人的重要载体,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砀山县金山实验小学是民办学校,以培养合格的学生为目标,女生占学生总数的40%,男生占学生总数的60%。笔者以此校为例,探究学校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问题。

一、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之初,笔者做了一些必要的前期调查和分析,认为从学生群体视角看,不少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成才意识不强、自立自强意识较弱,集体观念淡化等问题;从学校施教层面看,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

二、校园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一条隐性途径,它对人才培养往往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近年来,砀山县金山实验小学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娱乐学生身心,让他们从玩中学习并得到能力的培养,如:学校组织排练的大型舞蹈《打水的姑娘》《我的家在东北》《彩虹的约定》及《明天更辉煌》;全校歌咏比赛;全校作文比赛……有效增加了学生的自我认可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观念。这对于引导其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引导力量

信息化时代使学校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各种思想、观念在这里冲突交融,并不断融入校园文化。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各方面发展势必发挥导向作用;而一些不健康的校园文化,也随时会影响正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变化学生的成长。近年来,砀山县金山实验小学一直都注重建设安全、健康的校园文化,连续被评为“文明单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国家工作先进单位”等,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强有力的引导学生主动接受和吸纳正确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成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精神力量。

3.校园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激励作用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它通过与校园环境和人活动的融合,营造出积极、健康的和谐氛围,激发了广大学生对祖国、对社会、对学习和对生活的热爱,有利于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学校通过发动全校上下申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开展了一次深入持久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怀,革命先辈的精神不断激励广大学生在生活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建设校园文化,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1.建设和谐校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

以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抓手,积极创建“书香校园特色”的校园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实践。(1)突出学生特色结合学校实际,以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良品格为目标,积极邀请专家做开展“最美孝心少年”的专题系列讲座,开展学生教育课题研究,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突出教师特色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师生培养的内涵和目标要求;还可以扩大与砀山县各个小学的“校园合作”,联合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演讲比赛、举办师德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倡导良好的师德师风。

2.创新思政课教学,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坚持“发展为先,人本为纲;内涵为实,质量为上”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教改力度,调整课程设置,构建适应学生实际、适应新设备一体机、适应教师特点的新教学模式,注重实践,突出提升学生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同时,积极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和教育中,建设“马克思主义观”“学生地位与发展”“学生形象与礼仪”“学生自我认知”等系列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主动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教育,结合主题社会实践,如:开展反面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创新学校文化育人模式和实现人才健康成长奠定基石。

3.营造书香文化氛围,传诵国学经典佳句

学校是培养学生、教育学生的地方,它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不仅仅是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一个幽雅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学生个性培养、心理素质锻炼、道德习惯形成、知识才能增长,法律意识强化。校园既是文化建设的传播场地,又是文化创造的诞生地。营造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育人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它所产生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既有隐蔽性和延续性,又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育人的功能。因此,努力创造适应学生和谐环境的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自己的一些工作实践,真正融入金山实小这个大家庭

为实现国富民安的生活,我们的先辈进行了漫长而不懈的追求,积累了内涵十分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和文化。“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准则……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文化思想在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得到了全面而集中的体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七岁左右的学生竟然能将《三字经》倒背如流。或许,他们并不理解意思,只因读起来朗朗上口,只因好玩。学校统一规定:一、二年级背诵《三字经》,三、四年级背诵《百家姓》,五、六年级背诵《千字文》。教师让学生从小就适当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不仅可以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牢做人的根基,而且也有利于语文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让学生不感觉到枯燥乏味,于是,我开展了“国学早知道”知识竞赛,通过同桌比赛、小组比赛、男女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为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为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奖状、礼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深受学校师生和家长们的欢迎。

5.坚持“人本为纲”理念,强化人才培养

砀山县金山实验小学教育的主体是人。人既是小学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其必然的归宿。对于金山实验小学学校来说,其教育的主体和核心就是学生。因此,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始终遵循“人本为纲”的原则,以学生成长与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积极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围绕满足其学习及生活的各种需求。在组织文化活动时,要着力体现以“学生”为本,从而突出其主体地位,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

综上所述,从三大方面分析了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作者:刘思琦 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金山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