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现代农业发展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探究

摘要:“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农业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背景下,农业依赖物质要素投入来实现增产增效已没有空间。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智能生产、电子商务、智慧物流和普惠金融是“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的4种模式。实践证明,只有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树立新思维,采用新技术、新手段,促进绿色生产,才能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

2015年3月,总理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此后,理论界对其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自然,“互联网+现代农业”也成为研究热点。陈红川?2015?认为,“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就是拉长农业产业链,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和构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1];李圣军?2016?提出,“互联网+现代农业”全产业链融合架构应涵盖环节融合构架和链条融合构架[2];梁瑞华?2017?建议,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新型业态的出现,完善顶层设计,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互联网金融平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3]。当前,中国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业发展长期依赖化肥、农药、农膜、农机等物质要素投入,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位下降、污染加重、竞争乏力等许多问题。在农业部于2015年《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背景下,农业依赖物质要素投入来实现增产增效已没有空间,只有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树立新思维,采用新技术、新手段,促进绿色生产,才能实现提质增效。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该规划第三章《创新强农,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指出:农业转型升级有赖于提高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有赖于推进信息化与农业深度融合,有赖于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是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农业生产经营要素配置和集成,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互联网、大数据等是新型战略资源,它们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这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要素耦合,必将延伸农业产业链、利益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使农业新型业态产生,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4]。本文拟围绕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全要素进行分析,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一、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

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产前需要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和农机具等农资。如果资金短缺,还需要进行融资。农业生产风险具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农业保障,但是当前我国的农业保障是一块短板。总之,产前涉及农资供应、农业金融和保险。产中主要是进行农经作物生产、畜牧饲养等。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土地流转的推进和民众回归自然的渴望日益增强,那种以一家一户为生产主体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向产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转变,大型农场、特色林场、品牌果蔬园、生态园区等不断涌现,并且,农业与观光体验旅游、采摘休闲旅游融合,出现观光体验式农业、采摘休闲式农业等新型业态。产后主要是进行农产品销售以及与销售密切相关的农产品、物资运输等。店面销售属于传统的销售方式和渠道。创新销售方式和提高运输效率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

二、“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一)智能生产模式

阅读全文

现代农业发展思考

摘要:

兖州是传统农业强县,小麦玉米栽培技术、产量品质等一直处在全国前列。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兖州紧跟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展现出新的发展特点。文章通过总结当前农业生产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发展方向做出分析。

关键词:

现代农业;一体化种植;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理念

兖州地处鲁西南平原,是全国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从21世纪90年代的“吨粮县”、“双千市”到21世纪初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兖州始终将农业发展作为全区的主导产业。特别是近年来,兖州区紧跟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布局,不断注入科技要素,创新小麦玉米一体化标准种植模式,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划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现代示范区,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建设兖州农业生产大数据信息平台等,兖州农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1目前的生产特点

1.1粮食作物面积占据优势,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阅读全文

农业信息化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初探

1石家庄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不断夯实

1.1生产规模化经营稳步发展。随着石家庄市农村土地流转稳步推进,到2017年底,石家庄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41.58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7.2%,居全省前列。全市实体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826家,到2018年,全市认定的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380个。生产规模化经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成为石家庄市现代农业发展必要的基础支撑。

1.2农业机械化趋向全程发展。石家庄市农机深松作业机具全部安装了智能监控,无人植保机和大型植保机械快速增长,各种轻简新型农机不断涌现。机械化服务从“耕种收”向“管”延伸,从平原覆盖向丘陵山区推进,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延伸。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面积达到97.3%,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重要的装备支撑。

1.3农业信息化发展不断深入。石家庄市农业信息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至今三十余年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八十年代中到九十年代末是起步阶段,农业部门引入袖珍机、PC机,开启了数理统计、文字和报表处理计算机化。第二阶段从九十年代末到2002年是计算机普及阶段,微软视窗系统的普及、办公软件的应用,推动了办公电子化由市区向县区覆盖。第三阶段从2003到2016年是农业政务平台建设和农技推广信息化阶段,随着互联网普及,网站建设形成热潮,政务信息和农业技术传播实现了远程化、零距离。通过发展乡村科技服务站,推动了基层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第四阶段是互联网+农业阶段,2017年我市农业部门完成了一个平台、两个中心、四大体系和N个支撑系统的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标志着石家庄市农业信息化进入了新的阶段。实践表明,农技信息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核心要素,已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重要的科技支撑。

2农业信息化引领石家庄市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显现

2.1提升了农技信息化水平。通过全市数字农业综合支撑服务平台及17个县级、700多村级益农信息社建设,形成了信息传播站点网络,再加上4303个村宽带覆盖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加快了信息与技术的传播,有效地缓解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促进了新型农民的培养,农民科技创新的事例不断涌现,农业生产科技含量逐步提高。

2.2提升了生产智能化水平。通过对农业集中生产区建立了涉及11个县45个区域站的大田物联网监测系统和27个设施农业物联网试点建设,形成智慧农业的雏形。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实施,节省了劳动力和劳动力成本,减少了生产资料的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带动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的推进。

阅读全文

农业保险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2007年中央出台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安徽省农业保险也迎来了强力发展的春天。本文首先从了解农业保险支持安徽农业发展的现状出发,进一步找出农业保险在支持安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农业保险对安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持。结合农业保险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市场对于农业保险的关键需求,提出解决两者矛盾与农业保险结构性问题的政策建议,从而使得农业保险更好地服务于安徽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农业保险;现代农业;农业风险;可持续发展

保险作为防范系统风险的重要途径,为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自古以来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为剧烈的产业,因此最大程度上发挥农业保险支持农业发展的作用,对于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业保险支持安徽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农业保险支持安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农业保险支农深度持续加强。安徽省各类自然灾害在全国较为严重,灾害类型主要包括洪涝、干旱、风暴、霜冻、地震、病虫害等。2016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近13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5.3%。保险在维护农业生产方面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2016年全省农险保额、保费及赔款额分别首次突破600亿元、20亿元、25亿元,主粮作物补充保险覆盖全省。特色农险助推产业扶贫,品种达到53项,全年支付赔款9731万元,渗透力不断增强。同时,2014年安徽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大宗农作物承保面积过1亿亩的省份,并成为第一个实现农业保险全覆盖的省份,基本形成了以中央政策性农险为主,特色农险为辅,整体全面发展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农业产业的不断升级促进了安徽省农业保险的规模扩大,并反过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形成了农业保险与农业之间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良好局面。

(二)农业保险支持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全文

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摘要:“科技兴农”是我国对于农业发展提出的新理念,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与农业大国,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以来都把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不论社会发展进行的快速与否,农业发展始终是我国发展的重要产业,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进行简要探述。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发展

1我国农业科技的改革

1.11985年的改革

第一次农业科技的改革目标是为了通过调整科研方向,促使传统农业转向科技农业发展,实现科研多渠道创收而进行的改革,主要的手段是基于当时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拨款制度的改革。

1.21992年的改革

第二次改革的目标是将科技与经济结合,全面投入农业科技发展道路的创新上,并形成了“三三制”。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深入推广了农业科技的优势与好处,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创新。

阅读全文

农业技术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摘要:我国是著名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现阶段农业发展滞缓,主要是由于耕地面积减少,加上不可抵御的自然灾害,农业发展处于停滞阶段。为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要大力开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技术,合理运用耕地,提高粮食总产量。本文主要阐述现代农业概念,并主要分析四川省宜宾地区采用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与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农业技术;现代农业;注意事项;四川省

引言

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挑战,显然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并不适用于国家现阶段发展,因此就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时,需要利用到先进农业技术,改善耕地面积较少、粮食需求量大的现状,在满足人们粮食需求基础上,推动农业发展。

1现代农业概念

现代农业主要指的是将先进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并采用科学管理模式对农业进行合理管理,避免出现农业资源浪费现象。现代农业是现阶段我国主要发展的农业类型,这种农业开展模式具有较多优势,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够保证农业生产质量,在提升农户经济收入基础上,改善我国粮食短缺问题。现代农业改变传统农业生产弊端,使用先进技术代替人力与畜力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传统农业生产规模较小,难以集中管理,而现代农业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进行集中管理,具有多种优势。

2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与农业技术创新注意事项

阅读全文

现代农业对农业发展的启示

摘要:

巫溪县山大坡陡,立体气候变化多端,耕作水平严重滞后,农产品种类小而全、多而杂,没有支柱产业支撑,有特色没产业。陕西省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土地流转、产业培育、产品定位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成效给给巫溪县农业发展创新带来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

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措施

为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有效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成生态农业,参观了陕西省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他们在土地流转、产业培育、产品定位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成效给参观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巫溪县农业发展创新带来了新的启示。

1杨凌现代农业园区概况

杨凌区位于渭河流域关中平原腹地,东距西安市82km,西距宝鸡86km,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线及西(安)宝(鸡)高速、中线公路从区内穿过,旅游交通十分便利。下辖4乡1镇、1个街道办事处,人口18.59万,其中农业人口11.9万,土地面积134km2,其中耕地面积70.67km2。1997年7月29日在咸阳市杨陵区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面积22.12km2,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由陕西省直辖,并和19个中央部委共管。现代农业园区位于杨凌示范区西北部,主要包括五泉镇、大寨乡、揉谷乡及杨村乡的一部分,规划总面积55.33km2。

阅读全文

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新疆巴州现代农业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科技含量低,难以适应新时代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因此,对焦巴州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问题,从科技创新角度引领巴州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必要,切实把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以科技创新带动巴州现代农业发展,从而为巴州的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关键词】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农村   党的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明确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原则。“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针对当前新形势、新需求和新任务,对焦巴州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找准巴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加大巴州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以科技创新引领巴州现代农业发展,切实把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   1巴州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   巴州现代农业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为统领,以一产上水平为主攻方向,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目标,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新进步。同时,巴州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如下:一是农业生产从拼资源拼消耗拼规模、追高产总产向以质量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以环保为前提的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缓慢。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少、价值链短、附加值低。三是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大宗农产品“大众化”、“一般化”特征明显,特色农产品缺乏深度开发,品质品牌效应不强,全州国家级优质农产品品牌少,市场占有率、影响力有待提高。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滞后,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方法不清,措施不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受各自局限,在带领农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及开拓市场作用不强。五是农牧民的科技素质水平不一,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亟需提高和改善[1]。针对巴州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巴州丰富的农业科技资源是进行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巴州农业科技创新获得了极大发展:一是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多,科技创新平台多,技术水平较高。我州有4家农业科研所,317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技术人员2500余名。涉农高新技术企业12家、产学研联合开发示范基地15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企业)2家、“科技兴新众创基地”1个、“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十八大以来,全州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农业10项,巴州在棉花种植技术集成应用、红枣新品种选育、辣椒栽培及产业化推广、戈壁葡萄种植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在州域内及疆内其他地州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是巴州科技创新的力量源头,是巴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二是巴州特色优势产业已形成。全州有49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国家级、自治区级、自治州级重点龙头企业112家。形成了棉花、小麦、辣椒、番茄、香梨、红枣、白杏、酿酒葡萄、黑红枸杞、肉牛羊、奶制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形成,是科技创新支撑的结果,同时,企业也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主阵地。三是农业绿色生态技术全面应用。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58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430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20万亩。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39%。到2019年底,全州拥有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147个(农林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5个,绿色食品企业和合作社16家、产品17个。这表明,农业先进技术应用在巴州具备良好基础,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具有肥沃土壤。四是“互联网+农业”有一定基础。多次举办“互联网+在传统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培训和论坛,电子商务在巴州一二三产各个领域拓展。全州95%的重点骨干企业、51%的中小企业建立了网站,部分企业建立了自已的电商平台、微网站。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尉犁县、和静县入选全国“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库尔勒市、和静县、尉犁县被列为首批自治区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   2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巴州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对照巴州现代农业发展短板,及发展现代农业具备的条件,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巴州现代农业发展需从七个方面入手:   2.1作好规划,确定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及重点方向。巴州科技创新以提升现代农业技术水平为目标,以新品种选育、高效种养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标准化农业生产技术、疫病防治技术、农业节水技术、设施农业、精准农业为重点,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有效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加强全产业链统筹设计,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智能化、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式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全链条增值、品牌化、专业化发展转型,以科技创新引领自治州现代农业发展。确定的重点创新方向有3个方面:一是加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作物优良新品种选育,开展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二是积极开展农业配套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三是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2.2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科技创新成果只有通过转化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要加大产学研用相结合,发挥科技创新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一是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加强以农业科技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在巴州建立以育种、工业番茄、辣椒、酿酒葡萄、特色林果产品、生物农药、饲料等优势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推广机构等联建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二是了解需求。摸清巴州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的现实需求,加强科技创新的供需对接。通过科技资源整合,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   2.3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产业融合。推进休闲、观光、旅游、品牌建设、产业文化与高科技相结合的多业态发展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促进利益共享。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引导有能力的科技型企业规范合理流转农民的土地,建立规模连片的标准化生产基地。二是促进产业聚集。依托库尔勒市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区域性农产品综合市场体系建设,打造以库尔勒为核心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建成特色林果产品集散中心和采购中心。三是加快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抓好现有龙头企业改造提升,引导企业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贮运保鲜,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技术设备升级、经营机制创新、尽快形成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培育做强本地龙头企业,利用援疆机制引进中高端农林畜产品加工企业。   2.4加快巴州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农村实用技术集成配。套升级优化一是通过政策扶持,激活农业科研人员活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二是通过项目引导,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大力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特色产业;四是坚持服务技术、对象、时间节点三精准,把科技成果落实到农民的田地里,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五是支持高新技术成果集成应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2.5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巴州现有的库尔勒市、尉犁县2个农业科技园区,要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园区水平,达到科技含量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综合经济效益高和经营管理机制新的标准。园区规划要突出科技创新,要具有研发、试验、示范、科技服务和培训等功能,建设农业科技孵化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人员创业平台,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园“三园三区”创建。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确定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加快划定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尉犁县已被自治区确定为棉花实施县,以此为契机,将农产品加工向主产区、“三园三区”聚集发展,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农林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2.6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一是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通过开展科技之冬、科技下乡等活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合作社对农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有针对性的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二是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的培训。发挥各部门培训作用,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加强对农民企业家培训。通过参观考察及组织专门培训,开阔农民企业家眼界,让他们了解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四是培育以现代青年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民大军。   2.7推进农业信息化。用现代信息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形成农业基础数据库,发展农业物联网、农村电商、休闲观光等新业态、新模式。积极争取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构建兴农信息服务站。   参考文献   [1]姜保雨.现代农业"四化"发展的问题与路径选择[J].开发研究,2014(5):44-47.   [2]程艳.科技创新引领武汉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C]//第八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0.   作者:景丽 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党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