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核心论文范例

文学核心论文

文学核心论文范文1

关键词:肿瘤学;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引文分析

科学论文的关注度可以通过引文分析来评估,而被引频次是一种对已利用率和贡献率的定量评估方法之一[1-2]。高被引论文是某一学科中质量高、影响力大的精品论文,可以看作是一个研究领域学术发展的风向标[3]。目前,对于肿瘤学中文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2017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10种肿瘤学核心期刊2015-2019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作者选题和期刊编辑进行专题策划、审稿组稿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研究对象为2017《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10种肿瘤学核心期刊:《中华肿瘤杂志》《中国癌症杂志》《肿瘤》《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国肿瘤》《中国肿瘤临床》《中国肺癌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统计资料来源于各刊网站信息、中国知网全文数据。

1.2高被引论文的界定。[1]根据普莱斯定律M=0.749×N?max确定高被引论文,其中,M为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的最小值,Nmax为被引次数最多论文的被引频次。本研究纳入的肿瘤学论文最高被引频次为1672次,根据公式最终将被引频次≥30次的论文确定为高被引论文。

1.3分析方法。利用Excel统计高被引论文的基金资助、栏目分布、作者地区分布、作者合作、机构合作等信息,将这些变量进行编码并逐条记录、汇总后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

2结果与分析

2.1论文被引情况。2015-2019年10种肿瘤学核心期刊共发表14017篇,被引论文9694篇(69.16%),高被引论文248篇。见表1。

2.2高被引论文基金资助情况。2015-2019年10种肿瘤学核心期刊部级资助高被引论文最多,共59篇,总被引频次10352次,篇均被引频次175.46次;省级资助高被引论文52篇,总被引频次2847次,篇均被引频次57.75次。见表2。

2.3高被引论文栏目分布情况。2015-2019年10种肿瘤学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的栏目分布主要来源于临床研究,共90篇,总被引频次4653次;基础研究高被引论文最少,只有2篇,总被引频次92次;最多篇均被引频次来源于临床流行病学,为331.4次。见表3。

2.4高被引论文地区分布情况。2015-2019年10种肿瘤学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地区分布在中国、罗马尼亚和韩国(2篇发表在《肿瘤》杂志英文版作者分别来源于罗马尼亚和韩国,被引频次分别为41和30);中国高被引论文分布在30个地区,其中发表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在前5位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四川省和广东省,被引频次分别为21016、3067、2463、2094和2091次。见表4。

2.5高被引论文作者合作情况。2015-2019年10种肿瘤学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7人合作居多,共67篇,被引频次为9396次,篇均140.24次。见图5。

2.6高被引论文机构合作情况。2015-2019年10种肿瘤学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主要由同一机构产出,共122篇,被引频次为14582次,篇均119.52次。见图6。

2.7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居前10位的文献信息居前10位的高被引论文有5篇来自陈万青作者,机构是国家癌症中心,栏目集中在临床流行病学和指南与共识。见表7。

文学核心论文范文2

关键词:数学教学;核心素养;态度;课堂教学;实践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1版在2018年1月发行,“数学核心素养”贯穿于新课程标准的始终。然而,以数学核心素养为统领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并没有引起部分数学教育者的高度重视。由此,加紧对教师进行新一轮的新课程标准培训,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工作刻不容缓。

一、教师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问题

1.少数教师无知

少数教师无课改意识,不关注教育发展的新变化、新动态,对目前教育界流行的热词“核心素养”漠不关心,对数学核心素养更是充耳不闻,他们的教学“信条”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做题、会做题。这类教师的教学研究仅停留在“解题术”上,不注重自身专业成长的规划是“无知”的根源。

2.个别教师冷眼

个别教师对待教育教学改革持怀疑心态,缺少“21世纪核心素养”中的“积极改变”。“从社会到时代,再到国家,无一例外地处在改变之中,改变诞生创新,创新领跑改变,二者是时代的主题。改变是适应社会的主动态势,促进着社会进步。”所以,惰于改变的教师很难使学生“学会改变”,也就培养不出学生“学会改变”的品质。教师的冷眼导致教学过程中“无人”,教育失去了以人为本的情怀,匮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土壤。

3.个别教师旁观

有些数学教师对“核心素养”仍没有学习、研究、领会,处于旁观者地位。在学校层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尚未真正开始;对数学教师而言,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有待启程。因此,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仍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进入21世纪,教育变革的周期在缩短,速度在加快。目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全球基础教育共同关注的焦点,而课程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1.转变教育观念:“知识为本”走向“核心素养为本”

国家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每一次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宏观上,我国数学课程改革大致经历了由“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现如今的“核心素养”的过程,是一个递进式的发展与超越的进程,每一次改革都是在上一次基础上的跃进和提升,是数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基于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突出变化如下。第一,由“双基”到“四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以下简称“实验稿”)中指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是“双基”的内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第二,由“三能”到“四能”。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要求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第三,由“五大能力”到“六大素养”。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要求“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变为“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数学核心素养”。第四,由“三维目标”到“三会用”的佳境。实验稿的目标要求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中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佳境是“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2.变革教学模式:“讲练结合”转向“问题解决”

第一,问题:知识转化为数学核心素养的桥梁。“问题”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阶梯。“问题化学习”重在设计学生学的方式,以问题引领学习过程并组织活动。“在对问题链的追寻中,潜移默化为知识结构———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本学科的内部到跨学科的综合结构,从知识到现实”。数学教师应设计有思维梯度与深度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第二,情境:知识转化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数学教学过程中,情境与问题相伴相随,在情境中发现、提出问题,问题的解决又依据情境的信息提供。数学教师要整体把握探究的教学过程,设计适宜的问题情境。数学问题情境有三种形态:从数学内部提出的问题情境,从现实生活引入的问题情境,从具体数学问题解决切入的问题情境。第三,跨学科:知识转化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合力。学科课程与跨学科课程(即综合性课程)是学校的两种课程。学科课程更加凸显本学科的逻辑体系,以让学生掌握间接经验为目的。跨学科课程充分彰显直接经验的获得过程,给学生面对现实世界时的真实体验,以社会生活统合和调动所学书本知识,有助于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和融通性决定了课程实施应是整合的。

3.改变学习方式:“接受模仿”奔向“探究合作”

第一,自主: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反应堆”。数学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探究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究,养成自主学习、敢于质疑的习惯。还应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审辩式思维、合作问题解决等关键能力的形成。第二,合作: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催化剂”。数学课堂进行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理念的“环形围坐”,便于学生离开座位自由移动,促进合作、互动和分享信息;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化手段开创资源共享平台,用丰富的学习实践和环境来支持教与学;师生、生生保持沟通,建设合作交流的教学文化,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第三,活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加速器”。数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并与数学知识建立联系。数学活动要体现教育性、主体性和经验性。在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下,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来重构数学知识网络,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三、结语

当然,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关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外,还要进行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改革,从强调应试应考转向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重视学生信念、价值观、探索创新精神、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在数学课堂活动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成尚荣.核心素养:开启素质教育新阶段[N].中国教育报,2016-05-18.

[2]尹后庆.核心素养要落地,学习方式必须变[N].中国教育报,2016-09-14.

[3]田一,李美娟.统整推进管理改革,保障核心素养落实[N].中国教育报,2016-09-21.

[4]张振兵.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课堂的华丽转身———以苏教版必修二“空间几何体”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3).

[5]吴显标.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高中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

文学核心论文范文3

一、核心素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现

(一)培养学生形成物理观念和物理概念对物理概念的教学

始终要重视概念的建立和形成过程,要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常常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思考: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想用它来描述什么;概念是如何定义的(包括文字描述和公式描述);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物理意义是什么。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多思考,多练习,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进行鲁科版《物理3-1》“电场强度”的教学时,课本对电场强度的定义是:把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与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用E来表示,公式表达E=F/q。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段话这样理解:电场强度是一个描述场的强弱的物理量,它用了常用的比值法下定义,其中F是电场力,是矢量,要考虑方向,q是电荷量,因为有“+”“-”两种电荷,且正电荷与负电荷所受的力的方向相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讨论,如何来表达场强E的方向比较好,让学生在讨论中不断突破理解上的障碍,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己总结,得出规定E的方向与正电荷受力的方向一致。而且由公式变形F=Eq可得E越大放入电场中的同一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就越大,帮助学生理解此概念是从力的角度描述了电场的性质。

(二)培养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有意识地按照物理解决问题的程序,依据物理的概念和规律,运用物理科学方法探究行动和结果之间特定联结的过程。是基于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的内化。物理科学探究包含七要素:1.提出物理问题;2.形成猜想和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得出结论;7.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和反思。由于中学阶段学生的探究活动多为模仿性的准科研活动,与科学家们严格的科研活动有一定的区别,所以课程标准同时指出:“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选择一些合适的内容让学生完整地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缺要素与全要素的科学探究活动间期进行、相互配合,这才是既符合科学探究内容标准的要求本意,又符合各地教学实际情况的一种较易实现的操作办法。比如,鲁科版《物理选修3-1》中“探究影响导线电阻的因素”的教学就可以很好地实现探究活动。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等环节教材中已经列出,给了学生一些示范,学生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和反思。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都是从学生经历了思维和探究过程所获得的核心素养的角度对课程目标进行的表述,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可观察、可测评的学习结果。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更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观

物理学科是在不断反复的实验中进行的学科,任何一个物理实验都要进行多次的实践操作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物理结论。开展物理实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对物理学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通过不断的物理验证,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物理学的学习中,学生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勇于提出质疑,能够在质疑中进步。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保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勇于质疑的精神。

二、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辅助方法

(一)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前人将实验作出的结果、总结的规律归纳在课本中供学生学习,但是能否理解和消化还是靠学生自己,因此,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往往决定了学生能否掌握基础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预习的开展,让学生在课前对全文知识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有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基础内容,但有些学生在预习完之后还对知识点一知半解,这就是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决定的。因此,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是中学物理教师的重要任务。在物理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进行分析和总结,不断地与学生交流讨论,从日常交流中影响学生的理解方式,引导学生对物理学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分析能力是能否解决中学物理问题的核心,只有对题目要求有了明确的分析才能准确地把握题目的意图,找到解题的最佳思路和最佳方法。所以,在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学生要对问题有正确独到的见解,并且能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解答。归纳总结能力是自学的核心能力之一。学生学习的内容越有逻辑、归纳总结做得越好,大脑就越容易理解和记忆,就更容易把某个知识学好。例如,在学习“静止的原子核衰变后产生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可分析衰变后粒子与新核的动量关系、电量关系、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关系、受力与旋转方向关系、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关系等。理清思路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口诀:“大圆粒子小圆新,外切α同顺逆”,粒子指α或β粒子,“新”指新核,“外切”指α粒子和新核运动轨迹外切,“顺逆”指运动方向。这样一归纳,学生要在具体的题目中进行具体的分析解题就快多了。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动手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到物理学科的学习中,让学生在学习时具有较强的参与感。例如,在学习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时,教师就可以将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带到班级中去,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两种测量仪器动手操作、仔细观察,理解两种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对身边的物体进行测量,感受各种长度并多次练习读数。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间接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许东明.联系生活实际在中学物理核心素养课堂中的促进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120.

文学核心论文范文4

众所周知,“纠正错别字”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学中往往费时多、收效少,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在作文学习方面刚刚起步,而习作中用到的词句往往有一些字不能正确写出。认真的学生或许还能通过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教师把它写正确,而粗心的学生就会急中生“字”,用同音字、形近字取而代之。针对这种情况,考虑到纠正错别字并非短期工程,而正面进行教育又收效甚微,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一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那就是带领全班同学到大街上寻找错别字。学生在平时经常会出现这种错误,那就是自己会把某个字写错,但是自己却找不出来,而这个字如果别人写错了,他的“火眼金睛”就会马上找出来。到大街小巷开展“消灭错别字”的活动使学生对“发现错别字”“纠正错别字”有了极浓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果然发现了许许多多的错别字,诸如“录‘响’厅”“肉麦‘并’”“油‘柒’店”等。于是笔者和学生一起和出现这些错别字的单位、个人进行沟通,帮助他们改正店名和广告。大部分店主、业主都非常配合,有的当场改正,有的答应日后重新做广告牌和店牌。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对纠正错别字的热情极其高涨,回校之后又把这些错别字进行分类整理,学生立志要当一个消灭错别字的小能手。在学生以后的习作中错别字的出现率大大降低了。在中年级学生中笔者开展了广告语阅读活动,也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首先,笔者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各类广告语,并在语文活动课中对收集到的广告语进行归类,让学生了解这些广告语是怎样创作出来的,有的是“开门见山”,有的是“悬念迭起”,也有的是“谐音双关”。有了这些广告语的阅读基础之后,笔者马上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在执教《家乡的秋白梨》一课时,等学生学完课文内容之后,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江湾人的自豪之情,笔者让学生为江湾的秋白梨做广告,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学生说:“江湾的秋白梨价格便宜量又足。”有的学生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秋白梨。”更让笔者意外的是有一个学生说出了这样一句经典的广告语:“日啖‘白梨’三百颗,不辞长做江苏人。”笔者真心为学生的精彩广告而自豪,但更让笔者感触深刻的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为语文课堂、为笔者自己带来的惊人变化,以及学生更加地热爱语文学习。以上活动创意立足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以生动鲜活的方式,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最大限度的兴趣,从而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效。

二、目标定位,把握两个“度”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教与学双边经过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奋力达到的目的,是检查评定教学效果的参照物。长期以来,制定教学目标常常被教师忽视,以“抄”目标取而代之。殊不知参考书意为参考,参考书上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或许是高级教师的精心佳作,但它只是代表了一个定向,一个典型的目标,其他教师任教的学生水平不同,起点也不相当,因而学生需求也不相当,目标也就不能同一而论。在新课程标准体系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目标定位下尤其要把握“整合度”。教师在制定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时,尤其要注意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与协调发展,使学生以知识为基础,以学习方法为中介,逐渐获得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并产生情感、激发想象、启动思维,形成一定的学习态度。例如,教学《太阳》一课时,笔者立足教参目标,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制定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①课文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②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11个新词的意思。③知道课文运用数据和比较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④学会通过网络、书报等各种途径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⑤学会在合作中学会知识,学会学习。以上教学目标中①与②偏重知识性,③④⑤偏重综合性,学生在每堂语文课中不只是学知识、学语文,更重要的是学本领、学方法。教师在实施综合性学习时,目标定位要把握的第二个“度”就是“灵活度”。因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加侧重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对部分(如知识性内容)内容的学习在短时间内的达成速度有相应的影响。但在操作中教师理应灵活把握,要有长远的目光,只有这样方能使语文学习真正为学生的一生服务。

三、教学设计,立足三个“点”

教学设计是一堂课能否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好的教学设计应该使深奥的知识浅显化、枯燥的学习内容生动化、烦琐的教学规律化。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成效主要也是通过教学设计体现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学设计更加合理,更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呢?笔者认为应该立足以下三点:一是教材的重难点,二是学生的起点,三是教师的特点。在五年级学生中,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综合学习方案。这个方案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习作上也是如此。那么,习作中的创新又应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呢?应该从词的创新、句的创新、选材的创新等方面思考。因此,笔者决定从词汇的创新打开学生的创意之门。为了使学生了解谐音双关在习作中带来的妙用,笔者把自己的说课稿中的标题是怎样一次次修改出来的过程向学生作了专门的介绍。教学设计:欲“情”故纵,“读”来“读”往。教学实施:“课”随主“变”。教学效果:“语”味无穷。学生听了笔者的介绍之后,马上就对谐音双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笔者再让学生联系电视或周围环境中关于谐音双关的例子,引导他们也学着创作出几句广告语。学生热情高涨,作品丰富,有的为快餐店想出了“天‘肠’地‘酒’”,有的为制衣店想出了“‘衣衣’不舍”。尽管学生写的东西并不完美,但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对谐音双关的作用已从陌生到熟悉,在写作中加以运用也迈出了第一步,对人们常说的创新两字也有了深刻体会。这些活动的设计都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应该立足以上三个“点”,方能事半功倍,真正为语文教学服务,为学生的语文终身学习能力的训练服务。

四、课堂实施,实现四个“化”

1.角色综合化

新课程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让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得到了更合理的定位。由以前的灌输式教育转变成了互动式教育,改变了师生关系本质区别。让学生更爱老师也让老师更尊重学生。老师除了是学生的授业者也是学生的引路人、朋友、合作探究者。因此,在课堂授业的过程中教师会更注重与跟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使得学生对学习更加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主人。

2.教法生活化

新世纪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把语文学习内容的外延与生活等同,要求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文本的学习中,更重要的是超越文本,使之生活化。

3.学法系统化

歌德说:“只有规律才能给我们自由。”这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方法。因此,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法训练的有意性,教师都要让学生充分地感知整个知识学成的过程,并从中发现规律、摸索方法,这方法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探究而成的,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合作而成的,更可以是学生独立操作而成的。因此,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与探索,旨在从小就使学生养成一种主动、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并在一个阶段后把学生悟出来的学法进行归纳分类,使之变零碎为系统,从而使学生通过六年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但能获取一定量的知识、一定的技能,更能掌握一套受用终身的好方法,才是语文教学留给学生的最大财富。在边学边教的过程,教师应及时将涉及的学法进行归类总结。实践证明,一套好的学习方法就是一个好师傅,综合性学习尤其能给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全方位培养。有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进行自学,有的学生三四年级就可以完成小学六年的语文课程,因为这时候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学生是带着自己的兴趣去学,当然事半功倍。

4.评价个性化

文学核心论文范文5

公正性问题无疑是现代伦理学的一个核心性问题。随着上世纪中后期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关注的焦点性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公正问题是具有历史性的,代际公正问题是公正性问题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维。然而理论界却一直缺少对这一问题的可靠理论支撑。正义伦理学是在整个伦理学史中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伦理学流派,它的提出恰恰处在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也就不可避免地关注了代际公正问题。

一、代际公正———新视野中的理论难题

不可否认,代际公正问题只是到了现代社会才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进入人们探讨的论域。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一者,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人们维持自己的生计尚且困难,根本无暇顾及后代人的发展问题;再者,像我们中国古代那样的社会由于等级制度森严,代内公平尚无从谈起,更罔论代际公平问题;第三,彼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对资源的消耗和需求并非如今天这般强烈,资源短缺的矛盾并未凸显出来,所以人们也不会关注到代际公平问题。因此完全可以说这是一个新时代、新视野中的新理论问题。同时,说这个问题是理论难题也并不为过。代际关系分为“共时性代际关系”和“历时性代际关系”。[1]前者指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几代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几代人尚可直接交流和对话,后者指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当代人和前代人以及未来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从现实人类延续的角度讲,我们高声呼吁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是可以得到广泛认同的,但是如果从理论的角度讲,当代人和后代人,尤其在历时性代际关系中是不能平等对话的,从占有资源的时间性角度讲无疑未来人对当代人来说是处于弱势的。那么凭什么我要关照未来人的利益便是一个不得不回答而其实又并不像看上去那样好回答的问题,因为关照未来人势必会影响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因此,罗尔斯这样评价:“不用说,这个问题是困难的。它使各种伦理学理论受到了即使不是不可忍受也是很严厉的考验。”[2]224而这个问题又是不可回避的,不回答它,我们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的人类延续就只能停留在喊口号的层次上。罗尔斯的《正义论》旨在建立一种以“公平的正义”为核心理念的正义伦理学体系,从而批判和超越功利主义伦理学,并使以康德、洛克、卢梭为代表的传统契约论更加普遍化和具有更高的抽象层次。然而要建立一个新的正义伦理学的完整体系,就不得不考虑到代际公正问题。当然,从体系建构的需要考虑,代际公正问题并不是正义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但是他所提出的“正义储存原则”无疑对解决代际公正问题是具有理论启发性和现实可操作性意义的。

二、正义伦理学的理论背景和理论旨趣

如前所述,罗尔斯的正义伦理学是奠基在传统契约论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契约论。传统的契约论可以说是自霍布斯而始的,霍布斯是将契约论系统化的第一人,也是“自由主义”这一政治概念的奠基人。在他看来,在自然条件下,人是天然地具有自由和平等权利的,然而这种状态下,由于人性的自私,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一种狼与狼的关系,人们处在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为避免这种情况,人们必须订立契约,将权利交给主权者,这样,所谓的“利维坦”就诞生了,这是具有理性能力的人的合理选择。而在洛克看来,以自由、平等、和谐为特征的自然状态由于缺乏法治而并不完美,人们为了保护生命、自由、财产需要达成契约,放弃部分而非霍布斯所说的全部权利,交给人们指定的专门人员而非利维坦。卢梭则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交往的孤立状态,在此状态下,人人生而平等,然而这种状态并不完美,必须过度到社会状态,而这时社会环境中的不公平现象则使人们感到愤怒,因而人们通过订立契约将所有人的全部力量贡献给共同体———国家,从而每个人的力量都得到保护。可以说与霍布斯和洛克相比,卢梭的思想具有强烈的平等主义色彩。在以上三者的基础上,康德认为,自然状态下人的自由是一种野蛮的自由,必须从这种自然状态过度到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公民社会,这种社会契约来自于纯粹理性和绝对命令,国家是一个先验的、理性的、精神的“目的国”,它的作用是使每个人的自由、权利、独立免受侵害。传统的契约论依赖于自然法的观念,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它主要解决了自由而没有解决平等问题。而罗尔斯的契约论从一开始就是以解决平等问题为目的的,他关注得更多的是现实而不是形而上学问题。当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开始对形而上学失望,罗尔斯的新契约论就因为其务实性而显得格外有魅力。传统的契约论后来受到了休谟、边沁等功利主义思想家的攻击,此后的150年,是功利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功利主义倡导一种“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这种蕴含着整体主义的原则必然导致取大舍小,使整体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那么就不可避免地牺牲多数较不利者的权益,导致以社会最大利益来压制或损害个人权益的非普遍性后果,而这种后果显然是不公正的。因此,罗尔斯要建立公正的伦理学就首先要以功利主义为论敌,这构成了他的理论背景和旨趣。

三、从正义伦理学的逻辑前提看代际公正问题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诉求社会公正时有一个很明确的逻辑前提,那就是他所谓的“原初状态”。罗尔斯设立原初状态(originalposition)是为了取代传统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然状态”(thestateofnature)。“这种原初状态当然不可以被看做一种现实的历史状态,更非文明之初的那种真实的原始状况,它应被理解为一种用来表达某种确定的正义观的纯粹假设状态”。[2]10可见这种原初状态是正义伦理学的一个逻辑起点而非现实起点。怎样界定这种原初状态的基本特征呢?罗尔斯又设定了一个“无知之幕”(veilofignorance),“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在社会中的地位,———无论是阶级地位还是社会出身,也没有人知道他在先天的资质、能力、智力、体力等方面的运气。我们甚至假定各方并不知道他们的善的观念或他们的特殊的心理倾向。”[2]10设置这种“无知之幕”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人们在选择时受各种自身的特殊性和环境的偶然性的影响,在这种原初状态下才能保证达成的契约是公平的。在原初状态中,各方被设想为有理性的和相互冷淡(mutuallydisinterested)的,这能保证每个人对他人的利益不感兴趣,在这种条件下,社会规则会被广泛接受。继而罗尔斯阐述了在原初状态下各方都能接受的两个正义原则:第一原则———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平等自由原则)。第二原则———社会的经济的不平等应当这样安排,使他们(1)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2)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这两个原则正是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的依据。[2]237,同样,关于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的设定也适用于解决代际公平问题:“他们不知道他们属于哪一代人,或者不知道属于某个世代的结果会是什么样的,不知道他们的社会处在文明的哪个阶段。他们无法弄清楚自己这一代是贫穷的还是相对富裕的,大体是农业社会还是大体工业化了等等。在这些方面,无知之幕是彻底的。”[2]227在这种状况下,每代人要为后代人储存财富,但又不能因过多地储存而损害当代人的利益。可见,在解决社会制度公正的时候,罗尔斯依托原初状态引申出两个正义原则,在解决代际公正的时候他依然要在原初状态中设计他的“正义储存原则”。原初状态的假设在他的整个理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p#分页标题#e#

四、从正义伦理学的价值基点看代际公正问题

正当(theright)与善(good)是两个基本的道德价值概念,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一种伦理学的性质。在伦理学史上,目的论(Teleology)或价值论(Axiology)认为善优先于正当,他们以人的行为的价值效果为最终的道德评价标准,功利主义是其典型代表。道义论(Deontology)则恰好相反,他们认为道德规范的标准应当是一种合理层次上的行为约束,因此一种正当的规范行为才是有可能普遍化的道德行为,所以正当应优先于善,代表人物是康德。[3]罗尔斯无疑是更倾向于后者,他一直认为善与正当具有一致性,“我一直假定,在一个良序的社会里,公民们关于他们自身善的观念与公认的正当原则是一致的,并且各种善在其中占有恰当的地位。”[2]311然而罗尔斯对这两个道德价值概念的态度是不同的,他认为善是为正当服务的。对此,罗尔斯区分了“善的弱理论”和“善的强理论”。那种为确定各方在原处状态中的动机,以保证论证正义原则的基本善的前提的被称为“善的弱理论”,在这种善的弱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综合性善理论即为“善的强理论”,它指人理性地选择正义的内在道德价值基础。“善概念一直在一种相当弱的意义上被使用的……在公平的正义这里,正当概念优于善的概念。”[2]311应该说,以“善”为核心的目的论或价值论是一种个人主义或相对主义的理论,因为“善”更倾向于对个人的道德要求,而且是较高的道德要求,当以这种个人主义为依托去诉求一种普遍化的幸福要求———“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必然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空中楼阁。罗尔斯意图建立的以“公平的正义”为核心价值的伦理学应该是一种寻求合理社会制度的社会伦理学,而迥别于以“善”为宗旨的个体伦理学。他选择较“善”而言要求更低,更“合宜”的“正当”作为理论奠基,无疑这个理论基础是更容易为所有人认同接受和执行的。另外,这种“正当”与“善”的争论延伸到今天的经济社会,演变成了关于“效率”与“公平”何者更为优先的现实制度设计方案之争,那么无疑,功利主义者认为应该是效率优先的,也正是由于这种观念长期占统治地位,造成了今天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面具下出现了很多不平等的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裂痕。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罗尔斯才要建立起他的正义伦理学,重置“公平”与“正当”于伦理学的核心地位。在诉求代际公正的时候,罗尔斯仍然是以“正当”为前提的,“在这种情况下,伦理问题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即不计时间地同意一种在一个社会的全部历史过程中公正地对待所有世代的方式。”[2]329因此,正义的储存原则并不要求当代人为后代人做出多大的牺牲,而是要求他们在合理享用前代人储存的成果并不影响自己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地为后代人储存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

文学核心论文范文6

职业核心能力对一个个体来说,无论是工作或生活都是必不可少的,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必须贯彻落实的一项基本能力。但是要有的放矢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首先必须了解用人单位最看重人才的哪些能力素质。据调查,目前有些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上和企业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上海第二工大高职研究所王益宇老师对上海市171家企业进行调查,显示企业反映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专业基础不扎实,在与人交往、合作、解决问题、创新、责任感、自我学习等综合素质方面较为欠缺。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作为大学语文课程,也应该精准把握职业教育导向,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融人文性、工具性和职业性于一体。

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课程定位模糊,课程目标不清晰

1.课程的性质定位不明确。

高职院校为什么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很多同仁的回答是,现在的学生人文素质不高,文学修养不够,所以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很少有人会去考虑大学语文课程到底解决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是强调其工具性,还是强调其人文性?抑或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

2.大学语文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不清晰,甚至是非常模糊。

究竟大学语文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承担哪些功能,每个专业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笔者在教学中就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虽然各个专业同时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是大学语文课程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定位,也就是这个专业为什么要开,开的目的是什么?通过教与学,想让学生达到什么目标?定位不是十分明确。可能很多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所以,大学语文课程既要有一个总体目标,又要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分目标。总目标关照的是所有专业学生通用的目标,具有概括、宏观、抽象等特点,对分目标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分目标关照的是某一专业侧重的目标倾向,具有操作性强、针对性突出、明确具体的特点。

(二)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

信息化时代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非常广泛,其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纯文学解读的教学方式恐怕已经不能适应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需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的长期存在,最终将会使大学语文课程失去吸引力和活力,更不能培养学生与人交流、解决问题、自我学习等职业核心能力。怎样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激发学习欲望恐怕也是大学语文教学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法趋同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无论是在其他课程还是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授人以鱼”的现象大量存在,导致了学生永远在为“考”而“学”。考核内容上,重视学生对知识点记忆,忽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考核手段上,期末考试成为单一衡量指标,通过量化的考试成绩决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忽视了平时学习和实践表现,更难以考查学生与人合作、自我学习的实践状态。

三、大学语文课程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在联系

(一)大学语文课程应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1.高职大学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二维属性

一方面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另一方面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而在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大学语文的双重属性,有的把大学语文开成了文学鉴赏课,有的开成了文学史课,有的开成了应用文写作课,有的开成了经典品读课,不一而足、五花八门。无论哪一种开课方式都注重了大学语文的一维属性,二维属性难以兼顾。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语文承担着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的双重责任,素质教育是基础,没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就不成其为一位合格的公民。没有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大受影响。在实践中,这双重责任都没有很好地承担起来,学生的交流、表达、写作能力被企业诟病,学生的人文素养缺失,为社会所诟病。

2.大学语文边缘化与学生语文能力低下现状。

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课程中处于边缘化位置,有的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但其课时大量减缩,一般为每周2课时,有很多高职院校甚至不开大学语文课程,认为“开与不开一个样,开了也白开”,大学语文课程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的一块鸡肋。另一方面,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不大,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讲授方式表示不满意。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依然用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课程观点来统领课程讲授,太讲究系统化、知识化,这完全不合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而在对企业的调查中发现,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文素养是非常看重的,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恰好在这两方面都很欠缺。推导其根本原因,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感兴趣,课程设计过于强调系统化、知识化。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课程要立足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需求,提炼岗位所需的职业核心能力点和语文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点,在课程教学中以项目化的形式加以融汇贯通。

(二)大学语文课程可以承担起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大学语文课程的使命与职业核心能力存在契合点。如其中的开拓学生思维和良好的语文能力恰好与职业核心能力中的与人沟通、创新能力是契合的。从课程开发角度看,高职大学语文并不强调知识的体系性和完整性,更多的是针对学生未来岗位需求的各种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创新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搜寻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而这些恰好是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是某一门课程所能完全涵盖的。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可以承担部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沿着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线,做好课程设计重设、教学方法重设、评价方式重设,全方位融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四.针对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思路

(一)课程再造

大学语文课程要在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方面取得成效,必须知己知彼,要了解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方面有哪些优势,更要了解相关岗位需要什么核心能力。语文教师应该深入企事业单位调查,与用人单位专家共同分析研讨。根据行业岗位特点进行课程开发设计,确定课程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坚持能力本位,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遴选课程中与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有关的知识内容。

(二)教学模式方法创新

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每节课都以布置任务开始,完成任务结束。任务驱动贯彻始终。在教学过程中控制各个环节的目标实现。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和任务的实施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职业情景,突出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充分应用

文学核心论文范文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概论》课程教学方法论   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必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概论》课程教学。这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感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从而深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的现实意义;就是要使广大学生在教师渊博的知识传输中熟悉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增进他们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的社会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从而时刻成为先进文化的方向和旗帜;就是通过活化教学内容和实践课程,增进同学们对于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情感认同,使传承优秀民族精神的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意识、品格、和气质之中,使力求创新的时代精神成为大学生的价值诉求,从而充分调动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帮助他们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就是要利用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要求融入在细微的、常见的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总结、自己领悟、自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另一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概论》课程的德育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在改革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立足实践、总结经验基础上凝练出来的,也是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进一步切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诉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概论》课程的备课过程中,应该把德育目标与这三个层面紧紧相连,要求教育者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过程中应该以此为基础,将学生是否实现这些要求作为课堂理论教学效果和实践性教学效果的评价依据,从而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在教学内容中有价值观的体现,通过教育者的身体力行传递出的信息导向,增强受教育者对其提出的践行要求的信任度,从而实现思想的共振。   二、融入《概论》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教育方式创新思考   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效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改革,我们必须直视课程教学实效性不高的现实,通过课堂教学增进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融入《概论》课程教学为契机,在教育方式的创新上多做思考。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概论》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的教育方式创新,不仅是引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大众文化的需要,更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客观要求。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即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系统的理论,其自身有着极强的层次性、巨大的包容性、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能够统摄多元、规范多变。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当前大学生群体具有不同的社会家庭背景、不同的价值需求、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和不同个性特征,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群体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求融入的方法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融入全过程可以运用价值体系来指导,选择学生大众接受教育的各种工作方法、路径、载体等方面的发展走向,极大地提升教育的针对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的向前发展提供有利因素。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概论》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的要义在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其重点在于方向主导、内容框定及方法转化。“融入全过程”的价值转化,至少需要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核心价值体系到大学生群体大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化,主要解决理论过渡到教育实践的问题;第二阶段是大学生群体大众思想政治教育到大众价值观的转化,主要解决由内容转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实践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核心价值体系是理想信念的彰显、是价值标准的准则,是道德规范的体现,是内容丰富、层次鲜明的,“融入全过程”也必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的价值灌输和传授已经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转变人们的思想或实现价值诉求的转化,必然要通过教育的过程来实现。因为作为教育对象的人,毕竟是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③是有个性和差异的,是活灵活现的,是追求尊严和人格的,而不是“片面的、抽象的人。”   ④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概论》课程教学全过程,不仅仅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进行一步地探讨,需要高校教师在更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总结感悟,更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情感需要,从而与时俱进地创新融入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探索出更多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实现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增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和吸引力。   作者:李宗艳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文学核心论文范文8

1.1体育经济学认识分析

体育经济是以发展体育事业为根本目的的,体育经济学是围绕体育事业发展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等体育实践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人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等,以及人的思想、习惯对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的影响等等;体育资金的有效利用、体育行业的投资与收益等。提高各种投资在体育实践中的收益,使投资的效益最大化。我国的体育经济学研究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以取得了部分成绩。第一,随着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大部分体育经济研究者的付出,我国体育经济研究收获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包括体育经济学相关专著的发表,体育经济学相关学刊的发展等。第二,体育经济学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逐渐的成熟和完善,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第三,高校对于社会经济学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在不同的岗位上积极的促进了体育业的发展。当前,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社会在发展、体育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在不断的扩展,只有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才能适应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指导。

1.2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在体育经济学发展前,我国的体育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无足轻重。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身娱乐、体育竞技观赏等的兴趣日益浓厚,形成了迅速膨胀的消费市场,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第三产业的领域,,使社会产业布局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体育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第二产业发展,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体育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实现。并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全民身心的健康水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体育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2.1体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到今天已取得部分成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发的深入,当前的体育经济学研究已不能满足体育行业发展对经济理论的需求,体育经济理论亦不能科学的、全面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第一,目前体育经济学研究的重心仍停留在以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体育行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对于体育经济理论体育的构建研究不足。第二,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对实践经验的概括较为成熟,对于实践概括的加工、提炼、升华不够深入,体育经济学理论对于体育经济实践活动的指导力不足。第三,对于国外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成功过于极端。要么全盘否定,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到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要么盲目借鉴,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真实情况考虑的不足。但不论那种情况都不利于我国体育竞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第四,对于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仍有一些分歧,导致了理论研究的滞后和盲目。一部分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基本的经济学特点,应为经济学属性;而另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育产业、体育消费、体育投资等,应为体育学属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多学科交叉属性。像这类的分歧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并制约了体育经济学对体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2.2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趋向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增长的物质财富为人们的精神追求鉴定的基础,更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消费。体育经济实践的发展丰富了体育经济学理论,促进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同时,体育经济作物社会经济的一部分,与整体经济有着情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化促使体育经济的发展也日趋复杂化,这就要求研究者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拓展体育经济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实践出发提高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水平。并能注意体育业发展中大众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市场等因素,将其作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研究。此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的体育经济已逐渐的与国际接轨,受国际一些思想、理论的影响,国内的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以促进其对体育实践活动更广范围的指导作用的实现。

2.3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分析

体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换而言之经济是体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反之,体育也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我们一定要看到经济与体育的内在联系,理解二者的重叠性、互交性,避免片面的属性争执。对于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一方面,要结合实际,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以体育经济实践为基础,科学的、事实求是的进行概况、分析、研究,并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另一方,客观的、理性的借鉴其他理论成果,结合实践对相关理论进行融合、加工,以形成适应我国体育业发展的体育理论体系。在体育经济发展中,“人”是发展的核心理论,对于人力资本论的研究很有必要。第一,人力资本论是西方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我国虽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但并不能因此排除一切“异己”,应结合我国国情、制度以及现状,科学的、理性的对该领域较成熟的理论加以引入、吸收和利用。第二,人力投资在体育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例如,对体育教育、体育保健等进行投资,提高人在体育技能、体育保健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使人获得了一定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这一过程就是一个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在我国体育经济实践中真实的存在过程,因此不可忽视。产业组织论是产业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体育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拓展了第三参与,对相关的第二产业也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需重视对产业组织论的研究,使这一理论能更好的指导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体育经济业的繁荣。体育专利权、商标权、冠名权等知识产权都属于体育业无形资产,此外,体育业的无形产权还包括技术秘密、经营秘密、特许经营权等,这些产权的保护和利用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体育业发展的良好秩序,是客观存在于体育行业的财富。因此,对于无形资产论的研究对于体育经济学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无形资产形成中,“人”投入了相应的资金、智慧等成本,促进了体育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提升了体育业的经济效益。此外,体育业的无形资产可用货币竞相计量,属于可交易商品。同时又具有产业经济效益、供给的有限性等特点,利用无形资产论对其进行研究,并结合体育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分析、利用,对于促进体育业发展极为重要。总之,体育经济的核心理论是以体育经济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经济学的各种理论,对体育经济发展过程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和提炼体育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以理论为基础更好的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3.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

3.1体育经济学定位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对于提高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效率、效果极为关键。在体育经济学研究定位中,主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实践是一切理论发展的基础,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必须重视现实中的体育经济现象和体育实践,通过对体育领域各种现象、实践的总结、思考、分析获得更高层次的体育经济发展规律,从而利用体育经济的相关问题解决体育利于所发生的各种问题及经济现象,促进体育业的发展。其次,重视“人”的因素对体育经济现象的影响,通过对人的活动、意向、需求等的研究深入挖掘体育活动中的各种行为、需求等变化规律,以促进体育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再次,理清体育经济发展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索体育实践中各种因素的相互渗透、影响等,通过研究分析提炼体育活动中的各种经济规律,用以更好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

3.2体育经济学科学定位的思考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体育经济现象及实践研究中,人们不断的发现、总结其经济发展规律。然而体育经济发展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着体育经济发展,也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对于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首先,在当前理论研究基础上,全面的掌握、分析体育经济发展的各种规律、特点,联系实践在体育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基础上对该学科进行定位。其次,对于体育经济学定位过程中的分歧要全面的分析、研究、领悟,不能盲从他人观点,轻易做出结论。例如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面对体育经济学的“体育学属性”、“经济学属性”、“多学科交叉属性”这三种不同观点,一方面,要联系实际,通过对体育实践中经济现象的发生、体育实践问题的解决等对其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要打破界限,挖掘最有利于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属性定位,以创新思想求得该学科的最有利发展途径。再次,研究定位是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关键,对于研究的定位一定要突破抽象的表面现象,深入体育经济发展的核心,找准影响体育业发展的关键进行定位。第四,人才是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于培养的定位要联系社会实践,突破学科差异、思想差异,以人力资本论为基层,培养多元化人才,促进体育业和体育经济学的发展。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