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常识范例

文化素养常识

文化素养常识范文1

关键词:微课;语文教学;文学常识;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传授形式也产生了各种可能。现在的学生多是出生在二十一世纪的新人类,成长于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与日益完善的大环境中。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智能化手机的普及,学生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手段也更加多样。再单纯靠口头传授和黑板书写知识的方式,很难满足学生被信息时代培育起来的获取信息的高感官体验需求,微课的运用正好能对这种教学方式起到平衡和互补作用。微课的运用能使教师的教学意图更加明晰,教学内容更加集中,其所用时间少、效率高,正切合教师们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求。另外,以微课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也更符合当下学生的喜好,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勇于尝试,大胆实践,充分挖掘微课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作用。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运用微课进行文学常识教学尤其值得积极尝试和大胆实践。

一、文学常识教学现状

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文学常识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很大的比重。初中语文常识分为文体知识、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涵盖了语基、阅读和写作三大方面,直接关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文学常识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文学常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等。但当前文学常识教学的随意性、无序性、盲目性和简单化等,使语文教学陷入低效甚至无效的窠臼,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人文素养的培育。当前的文学常识教学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第一,死记硬背式。即要求学生把相关的知识点牢牢地记背下来,无讲析、无举例、无训练。第二,提纲归纳式。即为学生做一些知识点的梳理和分类,用提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较前一种多了些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实质还是和前一种相似。第三,蜻蜓点水式。即对文学常识的讲授没有系统合理的规划,随意性很大,不重视拓展和延伸,只是点到即止。

二、在文学常识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优势

微课的运用对于改变低效无趣的文学常识教学现状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与教学内容契合度高,而且可以丰富和延展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积极应用微课开展文学常识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学常识。1.微课技术和文学常识教学内容契合度高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微课技术,因为知识点以微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意味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少了,所以理论性较强、不需要太多师生互动交流就能推进知识理解的教学内容,更适合用微课技术来展示。而文学常识大多都是讲述性较强的理论性知识,如作家、作品、年代以及诗歌流派类型等。另外,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因此微课在教学运用中承载的一般都是较细小单一的问题,知识涉及的范围也宜小,这种特点和文学常识的特点相似度很高。文学常识虽然涉及面很广,但是大多数知识点都比较单一、零碎并且可以拆分,很适合运用微课进行教学。2.微课技术能丰富和拓展文学常识的教学内容文学常识因为理论性较强,所以也相对枯燥,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大多只是简单地讲一遍教学内容,谈不上丰富和拓展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文学常识教学这一内容好像似有若无,存在感很低。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重视不够,掌握情况也不尽如人意,不利于学生文学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微课技术的引进可以大大地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首先,可以借助微课的视频、声音、图示、动画等,把枯燥、呆板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演示出来,将理论性强的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可感。其次,微课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拉近知识和学生认知的距离,创设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学习情境。最后,微课的信息容量大,能对必要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能由此及彼地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体系。

三、结语

总之,微课在文学常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优势,适当巧妙地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授方法的局限,改变当前低效无趣的教学现状,提升学生学习文学常识的热情,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效率。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形式,在文学常识教学中的运用还需要教师不断尝试,大胆实践,扬长避短,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梁增红.文学常识教学误区辨析[J].江苏教育,2013(06).

[2]张卫.文学常识教学现状及试题走向分析[J].中学语文教学,2014(04).

[3]宋志红.不可忽略语文知识与文学常识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2013(08).

文化素养常识范文2

经济对于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不可否认。因此,经济利益是人们行为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然而,万事有度,过犹不及。当今的高职教育受经济动机的驱动,已经呈现出一种偏执与异化,其最为显著的结果是忽视了完整的人的教育。我国职业教育的方针一直以来被确定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2014年,这个方针调整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在这样的方针指引下,高职院校一直注重学生的就业工作。然而,有些高职院校却片面理解就业导向,工作和教学一切以就业为中心,把毕业生能否找到工作,能否找到好工作,作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在教学内容上,他们只重视与职业技能相关的科目,忽视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相关的科目;在教学方式上,他们只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反复操练,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在教学评价上,他们一切以能否掌握职业技能为参照,忽视对学生整个人格的关照。在这样导向下,职业院校俨然成了加工工厂,把原本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加工成具有职业技能却没有人文精神,没有爱心和情感的工作机器。可以想象,这样的“机器”到了工作岗位后,脸上没有喜怒哀乐,不会跟人融洽真诚的沟通,这种“非完整的人”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是一种悲哀。

2高职教育的应然价值取向:以人文素养为核心的“成人”教育

教育到底是什么?或许每个人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但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是不能被忽视的。爱因斯坦曾说,“教育是为了造就和谐的人”。现代教育也认为,教育既是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遵循。说到底,所有的教育都应该是为更美好的生活做准备。因此,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外,教育还应该包括对受教育者健全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与塑造,对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滋养和人文情怀的培育,从而让受教育者成为一个真正社会意义上的、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人文素养指的是“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人们通过学习、实践和受环境影响所获得的人文知识和人文修养。”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政治、历史、法律、文艺、哲学、道德等;人文修养是内化的文化现象,表现形式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独立的人格、责任意识、爱国精神、社会奉献精神等。可以说,人文素养重点在于教人如何做人,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关注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类的终极关怀。“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因此,人要成为一个真正社会意义上的、完整的人,人文素养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品质。因此,职业教育理应把以人文素养为核心的“成人”教育作为应然价值追求。

3通识教育:高职教育中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手段

通识教育是指高等教育中相对于专业教育的部分。通识教育的“通”,即通晓、明白“;识”即智慧、见识。一般来说,通识教育是指“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通识教育的内容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关注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健全的个人和健全的公民。就课程体系来讲,通识教育主要包括人文常识课程体系、社会常识课程体系和科学常识课程体系。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使得受教育者可以接受基础性的语言、历史、文化、科学、艺术、逻辑等知识的传授,学生在接受通识教育的同时也在进行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同时,通识教育也使得受教育者用适应时代文化的内容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生活的意义及价值变得丰富起来。通过接受通识教育,学生逐渐学会“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分辨各种价值。”学生内化通识教育的过程,也是自身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因此,通识教育应是构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

4通识教育不能缺场:高职教育中人文素养提升的路径探索

4.1建立有效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通识教育是一系列的、复杂的、系统的工作,需要有管理和制度的保障。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可以在院校的教务处下面单独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门的通识教育的管理机构,该机构也可以在院校基础教学部的基础上设置,主要负责包括从教育目标、教学计划、教材选取、课程标准、评价和资金奖助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其它相关的管理、协调工作。该机构也可以承担一定的与通识教育相关的研究工作,以及组织相关的活动。如开展一些与通识教育相关的、非课程形式的活动,如经典名著研读、科普发明比赛、通识知识演讲等,通过这些活动,形成一个良好的通识教育环境,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氛围。

4.2建立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通识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以把高职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基本内容分为以下三类:(1)人文常识类,如哲学常识、文学常识、艺术常识等。(2)科学常识类,如物理常识、地理常识、生物常识等。(3)社会常识类,如历史常识、语言学常识、管理学常识等。不同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和实际,科学安排自己的课程设置,合理组合课程模块,但在一些通用性很强的基础知识方面,一定要有所保证。在课程实施上,首先要保证一定数量的必修课。通过必修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通识知识方面的讲授,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其次,要辅之以合理的选修课,给学生学有所长,培养自己的兴趣提供空间。再者,也要注重经常以讲座、报告等形式普及学生的通识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

4.3加强专业教育中通识教育的渗透

高职中的教育虽然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但这只是一个相对的分类,在实际中,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例如,专业教育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但任何一项职业训练都离不开语言、文化、道德、心理、逻辑等通识教育的知识,这些通识教育中所包含的要素能够给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思维训练,让他们为未来的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再如,在工作实践中,职业人员面对的问题往往具有差异性,工作中的问题都是在或多或少不确定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职业人员需要提高其心智能力,增强理解和洞察的能力,学会对付疑难情境的各种变通方法,学会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理智的选择,这此都是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

4.4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文化素养常识范文3

关键词:职业核心素养;通识教育;培养路径

在教育新常态下,关注受教育者生命健康成长、核心技能和核心素养的养成,是职业院校的中心任务。“中国制造2025”“工业4.0”“互联网+”的提出,要求职业院校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要着眼于专业能力,教会学生掌握职业核心技能,实现未来的生存;还要着眼于职业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实现未来的发展。在当下的职业教育中,德育的知性化使得德育时效性不高,成效不显著,很多职业院校过分注重专业和技能的培养,把精力都集中在技能大赛、专业的深度方面,在学生培养方面出现“重技能轻养成”的现象,这些都影响了职校学生核心职业素养的养成。本文通过对通识教育在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的研究,为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给出相关研究路径。

一、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现状

本文将“职业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结构界定为:职业道德素养、职业理想与信念素养、职业能力素养等。国内学者姜大源对职业能力素养的界定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在抽样设计方面,运用随机抽样方法从无锡市藕塘职教园校区中抽取900名学生进行抽查。调查由该校的学生在自习室、宿舍等场所发放问卷,被试者填完试卷后当即收回。

1.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笔者在2017年12月对无锡市高职院校进行的问卷调查,本次共调查发放问卷900份,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885份,回收率为98.3%。在调查数据中,男生有200人,占样本总数的22.6%;女生有685人,占样本总数的77.4%。总有效样本为885人。

2.核心定义的描述性分析

(1)职业核心素养因素(见表2)。职业核心素养因素包括职业道德素养、职业理想与信念素养、职业能力素养三个层面,由于各层面所包括的题项不同,因而不能直接从平均数的大小来比较,笔者将各层面的平均数除以各层面的题项,求出每题的平均分进行比较。就职业核心素养因素来说,其每题得分平均值为1.9093,居于中等程度范围,在三个层面中,以“职业理想与信念素养”层面的得分(M=2.1410)最高,而以“职业道德”层面的得分最低(M=1.7015)。(2)职业能力因素(见表3)。职业能力因素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层面,将每题求得平均分。以职业能力因素来说,其平均值为1.9191,亦属于中等程度范围,而在三个层面中,以方法能力层面的得分(M=2.0115)最高,以社会能力层面的得分(M=1.7883)最低,可见目前职校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方面较强,但是社会能力方面仍需要加强。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职业理想与信念素养”得分最高,而“职业道德素养”层面得分最低。可以看出在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中,“职业理想与信念教育”显示积极效果,但是“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还是欠缺的,需要加强对职校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从职业能力的三个方面来说,方法能力层面得分(M=2.0115)最高,而社会能力层面得分最低,可见职校学生社会能力即沟通能力、社会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有待加强。

二、在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其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在一个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为受教育者培养一种能够终身接受教育的能力,以此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1.通识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通识教育中的“通”不是通才的“通”,即什么都知道;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联通、贯通、融通、触类旁通,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诸如所学专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其他专业取代或者淘汰时有应对变化的能力,通过知识的迁移、自我学习的能力来适应整个社会的变化。通识教育具体意义可概括如下。(1)培养人的主体能力。这方面主要包括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等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良好的技能和终身学习的习惯。(2)培养人的主体性。这方面主要包括人的情感、兴趣、道德和价值观等。(3)培养人的社会性。这方面主要包括与他人相处、对自然关怀和对社会的贡献。通识教育的特点在于它关注学生作为“人”的个体性,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指引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同时,将教育与学生未来的生活相结合,指出教育应该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校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特点、兴趣和能力,强调用科学的方法教学,形成一种活的教育。

2.职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从职校职业核心素养的调查来看。通过对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职业道德素养层面得分最低,亟待解决;而从职业能力三个方面来说,社会能力层面得分最低,说明职校学生的沟通能力、社会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有待加强。(2)从通识教育内涵来看。通识教育要培育真正的人,主要在于培养人的主体能力(终身学习习惯等)、培养人的主体性(职业道德素养等)、培养人的社会性(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三个方面。(3)从职业教育目标来看。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和职校教育自身的性质,通常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合格的“职业人”上面。按照这个定位,职校要在3~5年内完成培养对象从生物意义上的自然人转化成为社会意义上的职业人的培养任务,从这点上看,职校教育融入通识教育意义重大。综上,在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开展通识教育很有必要。

三、在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开展通识教育的几点建议

1.职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注意点

在职校中开展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有重要的作用,通识教育的目标在职校中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职业人。也就是说,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不仅能做事、会做人,有高尚道德素养,同时兼具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的学习迁移能力和技能潜力,它与普通高校着眼于培养学科基础宽广的博学多才的通才教育不同,它立足于足够常识的获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此来应对社会快速的变化。在开展通识教育也应注意如下几点。(1)重通识教育而轻专业教育。职业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并非以削弱专业教育为前提。而是在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开展技能大赛的同时,也要对通识教育给予足够重视,二者并不矛盾。因为技能培养或者当下流行的技能大赛而取缔通识教育,或者因为通识教育而不重视技能培养都是不可取的,二者不可偏废,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职业核心素养的职校学生。(2)通识教育培养“完美的人”。职业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并非培养的每个职业人都是具有极高职业核心素养的人,或者说没有培养出“完美的人”就是教育的失败。很明显,这样的理解是机械而又片面的。在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融入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向。(3)通识教育效果立竿见影。当下,职业院校都开足马力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技能大赛方面的投入,效果立竿见影。通识教育本质上是非功利的,它对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润物无声,通过时间的积淀,形成体系,厚积薄发。

2.职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内容

按照通识教育的意义,职校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基本内容可以涵括如下三个方面。(1)人文常识。人文常识在于培养学生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比如哲学与人生、文学鉴赏、音乐欣赏、艺术类社团活动等。(2)社会常识。社会常识主要培养学生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比如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常识等。(3)科学常识。科学常识主要培养学生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比如数学、物理、地理常识等。这类划分是比较粗略的,具体还是要根据学校所处地域文化、区域经济、学校特点、专业特色来自主选择、组合,开发一些符合自己学校培养目标的通识教育课程。如笔者所在学校针对学校特点,开发了《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晨读藕塘》《“玩”转学生社团》《这样执著究竟为什么》等一系列职业素养培育体系教材,多年的培育和践行已经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3.通识教育在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的路径

为使通识教育在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达到好的效果,不外乎要让通识教育的开展过程形成闭环,具体可以通过如下四种路径培养。(1)教学计划。在各个专业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要融入通识教育的课程。这类通识教育课程应该与专业教育互为补充,除了必修课外,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经常性地开展通识教育的学术讲座,并且在所有的专业课中渗透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过教学计划的制订,使学生通过所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完成人文、社会、科学的常识获得,以此达到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提升学生应对变化的能力。(2)师资培养。通识教育在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教学计划,就要为相应的课程配备优秀的教师,不能每年只招专业教师,而德育、文学、音乐等专业的课程仅作为考察或者干脆找非专业的教师代课,这样达不到通识教育应有的效果。所以在师资培养方面,一方面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引进教师;另一方面也可以聘请客座教授,定期开班讲解,确保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计划中的通识教育课程。(3)活动体系。如果说教学计划和学校的师资是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路径,那么实践活动就是学生培育职业核心素养的载体。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这个活动体系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使其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院校要根据学校的特点,校系二级管理的院校要根据系部专业特色、职业要求、男女生比例等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培育职业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逐步臻于完善。(4)文化育人。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过:“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文化,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形成一种能够体现人文关怀、尊重科学与人性、充满理性和个性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浸润其中的人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职业核心素养,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笃定坚毅,海纳百川。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作为培育职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重要支点,有其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引进.通识教育的裂变与重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2]童山东.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文化素养常识范文4

关键词:高校;学生;法律素养;提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扩张,我国的在校大学生总人口不断增长。近年来,由于部分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淡薄和个人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问题等,高校的社会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注意,需要相关的社会部门等将大学生法律素养水平的提升重视起来。不论是法学专业还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基本的法律知识的掌握都应该是大学生在高校期间的必修内容。基本的法律常识也是高校学生进行合法与安全的社会交往活动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体对法律的深入掌握是我国法治化社会成功运行的必要基础条件。

一、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基本内涵

高校学生的法律素养水平和法律素养的概念本身具有相关性。就法律素养这一概念本身而言,法律素养指的是某一个社会主体对法律的掌握程度和利用水平的高低。具体而言,首先,一个有优良法律素养的社会主体应该对法律的一般性规定有大概的了解,明确自身合法行为的边界。其次,一个有优良法律素养的社会主体应该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在遇到法律纠纷或者事实纠纷时,坚持从法律规定的角度出发来处理问题,以合法手段或者救济途径维护自身的利益。当法律规定对自身的行为作出否定性评价时,该社会主体能够积极主动的履行自身的责任。最后,一个有优良法律素养的社会主体应该对法律和法治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在法律的坚定维护之下,人类社会可以实现良好的运转。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以共产党为领导地位的法治化体系运行下,高校学生应该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信法律规则对社会行为的兜底性规范作用的发挥。高校学生的法律素养就是高校大学生群体对法律的掌握程度与利用水平的高低。其法律素养越高,则对法律规则的掌握程度越良好,对法律规则的利用水平愈加优良。高校大学生群体拥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意味着其群体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拥有坚定的法律信念。而法律知识的贫乏,法律意识的单薄,法律信念的缺失等的综合作用下,高校的社会治安等事件时有发生,高校学生的法律自我保护能力薄弱。为了实现我国高校学生治安事件等的减少发生,为了提高我国高校学生对突发性问题的法律保护能力的提升,高校应该重视学生法律素养提高工作,采用多种有效措施提高高校学生的法律素养。

二、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基本现状

(一)高校学生对一般性法律常识掌握不足为了能够明确高校学生的法律素养现实情况,笔者对一些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有关法律政策的课堂问答。笔者还根据其他学者的有关研究结果,认为我国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基本现状不容乐观,高校学生的法律素养亟待提升[1]。很多高校学生对民法的一般性内容,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律内容等都有一些本能性的理解,但是对其具体的内容的理解程度和了解程度不足,总体来说,高校学生对法律常识的了解程度不够,这会影响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合法性程度和其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能力的提升。

(二)高校学生对普遍性法律意识认识不足

在相关学者的抽样调查中,很多高校学生在面对日常纠纷时很少第一时间想到选择法律纠纷解决机制。很多学生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均是自力救济,只有自己无法解决而又必须解决其纠纷时,高校学生才会可能采用合法的救济途径。而在救济途径的选择中,高校学生的首选方式一般就是投诉,不论是向学校投诉还是向有关部门投诉。而向有关法律部门进行反应的高校学生群体大概占到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左右。当然因为高校学生的生活经历的简单性,有接近百分之四十的学生在遇到侵权事件时不会采用自力或者公力救济的方法来实现其对受损害权益的维护,这部分高校学生在面对权益被侵害的行为时通常不会采用任何积极性措施,仅仅是将其受到侵害的事实向周边亲友倾诉。

(三)高校学生对基础性法律技能利用不足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很多高校学生在面对侵权事件时,对于被侵害权益的事实其感到需要反击的必要,但是却不掌握正确的维权途径。很多高校学生不知道向什么部门具体反映其遭受到的违法境况,很多高校学生在掌握正确的维权对象的同时不了解正确的维权过程,导致其程序错误而无法实现维权的效果[2]。在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过程的实践中,很多高校学生利用此对基础性法律技能的使用方法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妥当回复。但是很多高校学生尽管经历过数次的维权行为,但是其维权的期待性结果却始终没有实现。

三、高校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的必要

(一)高校学生提升其法律素养水平,有利于对其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

现阶段的高校学生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与存续的主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未来核心,其对法律知识与技能等的掌握程度,对法律意识的树立等对我国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关系到我国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治理成本的显著降低,同样关系到我国发展时间的持久性,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福祉的提高。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素养的提升,是时展的当然要求。近些年,高校安全事件的发生时常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之中,很多高校的安全事件当事人对法律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甚至以自身对法律规则的了解来作为其违法行为的凭借,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高校应该不但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掌握程度,更应该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让高校学生意识到法律价值的重要性。学生的法律素养得到提高,当其面对自身合法权益受到危害的情况时,就有能力以自己的法律素养为自身权益的保护贡献力量,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高校学生提升其法律素养水平,有利于实现高校建设水平的提升

高校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其发展规模与情况的改善等都与其学生素质水平有直接的关联,教育成果要通过高校学生素质来展现,学生群体的素质提高,高校的声誉才有提高的真实可依托之处。很多高校的法律素养培养措施实施良好,学生的综合素养等因此提高,高校的社会评价上升,进而导致高校建设水平实现提升。举例而言,我国的云南大学因为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而导致其发展速度与水平受到了显著限制,近些年,其招生的规模与学生素质明显要弱于相关事件发生之前。因此,高校的建设水平与发展潜力等与高校学生的情况相关性非常大。所以高校为了提高其在社会上的声誉,提高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实现其自身建设水平的提升,高校应该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水平。

(三)高校学生提升其法律素养水平,有利于实现法治化社会良好运转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接受高等教育人群,而接受高等教育人群已经成为我国职业市场上的中坚力量。法治化社会的实现与存续需要公民的自主法制意识的树立,需要公民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对法治化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3]。而高校学生在学校期间的法律素养的培育能够实现对法治化社会对公民基本要求的满足,为法治化社会的运行提供合格的参与者。因此,为了我国法治化社会与国家的建设,高校应该重视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工作。

四、高校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的问题

(一)我国文化环境对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的影响

首先,我国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我国的中央集权的等级法律制度有相当程度的思想传承性。中华法系是典型的以行政法律为核心的多种法律融合在一起的法律形态。在传统法律思想的影响之下,中国人的等级观念和在等级观念下的秩序意识和领导意识比较强烈,不利于自由与民主等法治思想在国人中的传播,也影响了其在高校学生中的作用发挥。其次,我国的国家治理方式长期以道德治理方式为主,讲究榜样力量与思想教化的治理手段。当然我国古代社会的法制建设也比较健全,有光辉灿烂的法制文明。但是我国古代的法律文化内容主要是服务于礼治与德治内容的。这些文化背景、文化环境内容等有效维持我国的广大领土居民思想上的统一,对我国的五千年文明传承不绝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事物具有两面性。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同样对我国的法治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因为平等、自由等思想观念的认同是法治社会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而不是结果。我国的长期历史实践都是以人的治理为最理想的政治制度等的设计核心,而现代法律的本土化和我国的漫长历史实践经验产生冲突,不利于我国现代化法治体系的构建,当然传统历史经验已经不能够在政策层面影响法治化国家建设进程的加快,但是其仍旧影响人们的潜意识与行为偏好等。我国高校学生也会受到我国传统的消极一面的影响,进而影响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4]

(二)我国社会环境对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的影响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最近些年呈现指数级提升的趋势,在经济变革剧烈的情况下,很多人的思想观念会受到较强的社会现实的冲击,在自身心理素质薄弱的情况下,产生一些偏激心理和做出偏激行为等,对社会秩序的维护造成不良影响。很多大学生的成长年代也正是我国社会变革加快的时期,在高校内部的大学生在脱离其父母之后对社会的多种社会思潮积极接收,难免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导致其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差,进而影响其行为选择,造成对法律价值的不当破坏。此种社会环境不利于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

(三)我国教育环境对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的影响

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公共法律基本知识讲述课程,但是其讲授的效果不佳,很多高校的法律常识教育环境影响了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在我国有一部分高校除了开展法律基本常识课程之外,还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以促进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但是还有一部分高校对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实行任何措施以提升该校大学生群体的法律素养。而相较于高校的法律素养提升工作,高校的学生会因为高校普法工作的效果而改变其法律素养情况。在高校法律知识教育活动较为丰富的情况下,高校学生的法律素养提高效果比较好。在高校普法工作方式单一的情况下,高校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情况不佳。因应于高校的普法工作措施,很多高校学生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视为专业学习之外的负担,没有自发树立良好法律常识学习意识,影响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

(四)自我思想意识对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的影响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很多高校的招生规模持续扩张。在此背景下,我国受高等教育人群数量持续增长,但是我国很多高校的生源素质也因此有所下降。很多高校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因为其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对自身放松了要求,其对法律素养的自我提高也并不重视。而且由于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很多高校学生在校园生活期间只注意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法律常识的掌握,不愿意参与到法律课程等活动中。即便是被动学习法律相关知识,很对高校学生也将其视为考试需要,而没有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这一客观情况导致高校对学生法律素养提升工作难度的提高。

五、高校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的路径

(一)改善社会法律文化氛围,影响学生自主提高法律素养

让大学生在高校内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锻炼自身优良法律技能,需要高校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各方主体的系统性配合。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的法律素养水平,高校和相关社会主体应该将这份工作充分重视起来,认识到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对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力。社会主体应该积极向高校学生宣传法律文化,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律文化的氛围。在社会主体的广泛参与下,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对社会关系的广泛合理调整,保证法律制度和法治实践能够对社会公共权力的行使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在社会主体的共同参与下,社会法律氛围会得到明显改善,相关执法人员的执法合理性会随着氛围的形成而更加提高,能够促进社会主体对法律的自觉遵守,减少违法行为发生概率。社会应该对违背法律规定与法律价值的行为予以法律观念上的否定,对违法人员进行及时的、有效的追责,保证违法人员的违法成本的高企,积极促进良好社会法律文化氛围的形成。在社会相关主体的共同努力之下,高校学生的法律素养将会得到有效提升。

(二)建设高校法律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提高法律素养水平

为了帮助高校学生群体提高其法律素养水平,高校应该借助校园教育平台等多种教育工具对学生的法律文化知识与法律技能等进行灌输。高校学生的一般主要学习动力就在于其本身专业知识在未来的职场能够带给其的优势。当然,学生的自主求知意愿也是重要的高校学生学习动力之一。而相比较于专业知识,在一般的高校学生看来,对法律文化的学习与其日常生活的关联程度不大,高校学生对法律文化的学习兴趣不强。而高校在校园中营造一个有利于法律知识学习的氛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高校学生对法律文化的兴趣,让法治理念融入到高校学生的心中。高校可以定期举办有关法律文化常识与知识等的主题活动,将一些前沿的法律问题与法律文化相关内容向高校学生群体做介绍,激发高校学生对法律文化的兴趣。高校学生也可以在多种校园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对于法律文化的理解,进而提高其法律素养水平。

(三)提高高校法律教育投入,为学生法律素养提高而服务

大学生群体是未来中国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其法律素养水平的高低影响中国未来的法治化进程。高校应该在其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在高校进行对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工作的重要性。高校应该将法律文化内容纳入到其基本的教学计划之中,将其视为与专业教学内容同等重要的部分。高校应该提高其对法律教育的投入水平,以扎实的法律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高校应该建立一支能够胜任校园法律普及工作的专业教师队伍。首先,高校应该对教师进行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法律教育水平。高校应该建立专业教师法律教授技能培训机制,为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提供充分的渠道。教师可以通过高校安排和自主学习等,不断提升自身对法律文化的理解程度,进而实现对学生法律素养的有效提升。高校应该对法律文化的普及进行激励性手段的实施。高校提升资源消耗水平用于吸引社会上的优秀教师,提高其法律教育的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水平。高校应该为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提供平台,为学生的法律文化交流行为提供方便。高校还应该在其课程的设置上充分贯彻高校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的目的,在课程计划中融入法律文化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法律文化素养。高校可以在开设法律基础课程之外,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设法律文化的选修课程,使高校的法律教育工作能够贴合高校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法律教育的有效性。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不确定性的社会发展中,高校学生的法律素养水平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各相关主体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促进高校学生法律素养水平的提高,高校更应该在校园范围内营造有利于法律知识学习的浓厚法律文化氛围。高校学生应该对法律文化的学习有更加正确的认识,积极主动学习法律文化知识,树立良好的法律文化意识,锻炼自身法律知识利用能力,进而保证自身法律文化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翠芬.民办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以云南工商学院为个案[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22):25-26.

[2]贾辉.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7(01):108-111.

[3]严芮.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07):121-122.

文化素养常识范文5

大学语文的课程标准对大学与稳定教学目的主要要求有:教师上大学语文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为了达到大学语文的教育目的,建议教师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讲述了模块化教学设计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提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教学建议

在每个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它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现在,高校学生的语文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学生对中国文学知识了解甚少,对中国文化理解不多,文化素质不高。很多高校对于大学语文的教育不重视,认为学生应学习比较实用的学科,比如英语或与专业课相关的课程。汉语是我们的国语,是我们最为熟悉的语言,语文课更是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课程,所以很多学生认为语文课只需要看看课文就可以,不需要花费时间去理解学习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意思、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的应用。面对这个现状,我认为高校要注重对大学语文的教育,采用模块化教学,把内容复杂零散、形式多样混乱的语文知识进行模块划分,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清晰明朗,提高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改善大学生普遍文学素养不高这一现状。当然,要想使大学语文教育的效果更好,高校还应充分发挥教学人才的作用,对教学人才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专业任课教师也要注意大学语文领域中的问题,积极主动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的作用

大学语文教学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语文基础知识、文学材料阅读分析、文学常识、文学作品鉴赏、文章写作、语言表达。这六块内容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又相互独立。大学语文教师进行模块化教学有益于学生得知自己哪一个部分没有掌握牢固,以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在每个语文教学模块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知道学生哪个方面没有掌握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补习,同时也有利于教师针对某一项内容从不同的教育角度进行多方面的延伸和拓展,有利于学校总体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模块化教学不仅可以优化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还有助于学生树立对其他课程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各科学习效果,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学模块化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宽广而分散,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讲完比较困难,且高校学生的文娱知识水平存在差异,所以没有万能的语文教学方法去适应每个高校的教学特点,这就需要教课老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自己的编改。我们把上面提到的六个大学语文教学模块进行一个目的性、系统性的方案设计:根据文体的不同进行模块划分,把同一文章体裁组合到一起,以凸显体裁的特点。比如我们以诗歌体裁为中心,把古今中外的诗歌集中在一起教学,小说、文言文也可以这样,以便于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体裁进行全面学习。

(二)理论讲解的模块化

理论讲解的内容主要是与文学作品有关的写作知识、文学常识等。理论的模块化讲解主要是以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能够引导学生探究课外知识,对学生文学常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扩大学生的思维广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理论讲解的模块知识很广泛,所以讲的时候一定要突出重点,把书上每一篇文章所包含的文学常识集中起来讲解,学生就不至于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记忆混乱。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突出层次,要适合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和理解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与文章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三、大学语文应用模块化教学的方法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良好的语文基础文化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针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集中强化训练,统一学习某方面的内容,以提高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对于阅读模块,教师要丰富阅读部分的教学模式,可以出阅读类的题目,采用纸质形式让学生对多种体裁的文章进行理解和分析。教师要积极从各个角度启发学生如何理解文章要考查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正确、有深度的思考;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要对文学常识进行系统清晰的分类,以便于学生可以对作品文体常识、文学著作、文化发展史等多个方面的掌握,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这个模块中,教师要确保文学鉴赏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引导学生主动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性格特征和人生经历,全方位把握对文章的理解,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大学语文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实际学习生活息息相关,采用模块化教学可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综合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作者:杨恺 单位:云南省文山学院

参考文献

[1]卢莹.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9(5).

[2]赵超.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探索[J].教育评论,2014(12).

文化素养常识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推动学生们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这种数学文化教学在新时期的运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应用便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为此,这些小学老师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去寻求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之间的一种结合点,不断地进行创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充分地挖掘出来,引导这些小学生从日常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感受数学文化知识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文化素养,从而进一步达到新时期小学数学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坚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具体学科知识进行巧妙的融合与渗透,这是当前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方向,教师要刻苦钻研,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1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的重大意义

(1)是新时期小学数学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利于整体全面的提升学生们数学学素养能力。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正是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需要,这种方式与恰好适应了新时期数学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传统文化教学日益兴盛的大背景之下,国家在除以语文为主要内容来教授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学科之外也大力推行传统文化教学,以此来不断增强学生们对于相关数学知识的了解与认知。同时,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要求下,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就显得更加重要,对新时期小学数学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学生们数学学素养能力的提升来说,数学文化常识的渗透也是学生们文化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新时期培养专业数学人才的需要。

(2)是新时期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推动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融合与渗透也是适应了新时期小学学科教学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久不衰的优秀文化教育对新时期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当这些小学生从小就处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他们才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这种文化教学还有利于推动国家层面的历史文化素养的建设,对推动国家文化体制建设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国家在文化教育建设方面力度的增加,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重要。无论是从小学生数学学素养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是从国家历史文化体制建设的层面来看,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便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进一步探讨其有效的应用策略。

2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学科有效渗透的策略探究

(1)采取具体适宜的方式方法来不断进行数学文化常识的渗透,充分挖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涵,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对这些小学生来说,老师们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来不断进行相关的数学文化常识的渗透。在应用传统文化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主要引路人,需要给予这些学生适宜的方式方法上的指引,为他们能够更好的去进行数学知识结构框架的构建、数学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指导,让他们养成一些良好的数学学习行为习惯,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应该给予这些小学生一定的数学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引,让这些小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而这些好习惯的养成与从课前的预习、课堂的认真学习和课后的努力复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就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具体的教育教学要求。课前主动预习,在教师未讲解新知识点之前,做到认真阅读课本,做完相关的练习题等工作,养成课前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后及时整理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数学练习题之后,盘问自己能否举一反三,解出同一类型的题目。此外,善于质疑问难也是很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不懂就问”的重要性,一味地不懂装懂,就会从一开始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不仅对于学生本身来说有着重要的行为习惯的指引,而且对于老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老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们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对具体的数学教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挖掘,对与相关知识点背后的数学文化知识进行有趣的讲解,让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引下曲去进行深入而有趣的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以数学界中一个有趣的数学文化知识为例来进行相关的阐述。比如,老师在六年级数学教学有关“鸡兔同笼”问题的讲解过程中就可以援引《孙子算经》中与“鸡兔同笼”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对其中问题的具体讲解来让学生们看到这个问题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鸡兔同笼”问题的趣味性与复杂性也对这些小学生们的问题解决与解题思路的拓展和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之如“曹冲称象”“田忌赛马”等方面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老师们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趣味性课堂教学的构建,以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多方面的数学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2)不断进行具体的小学数学实践知识教学的深入拓展与延伸,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进一步增强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有机融合与渗透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信息多媒体教学形式来进行相关课程教学的讲授,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实践教学的深入与拓展。为了改变小学数学课堂单一的授课模式,丰富课堂互动的形式,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升级”,将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视频、图片、故事等加入其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还要适当增强问题的趣味性和难度,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学生回答,以及学生提问,教师来答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在教育领域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化、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不断促使着教育方式方法的更新换代。因此,教师也可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例如,常见的有多媒体、希沃白板等等,在课堂中形成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多个感官系统,大大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的方式来对具体的数学知识进行形象的展示与生动地讲解,将其中所蕴含的数学传统文化知识与新兴技术进行巧妙的结合。有必要的话,还可以采用学生们所易于接受的动画展示和视频展示的方式来进行具体课程的讲授。比如,老师在进行“曹冲称象”这个数学问题的讲解过程中,他们就可以采用PPT展示的方式来对“曹冲称象”的整个过程以动画的方式来进行具体的展现,并且将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有趣的方式教授给学生,采取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常识教学之下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来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综上所述,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与应用在新时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们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学生们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从国家层面来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制度建设。从总体上看,这种传统文化知识与小学数学学科的结合在新时期更加彰显出其教学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耿淑英.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研究[J].才智,2019(08):119.

文化素养常识范文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服务专业,服务就业”的教学理念随之产生。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模块化教学,可以将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专业性融为一体,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将模块化教学引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发挥出模块化教学的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职;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语文教育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有的高职院校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选择将大学语文课程删去,也有的院校将大学语文与其他课程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导致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陷入困境。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又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坚持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过分重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

我国从引入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开始,就不断改进现有的教育制度,重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但却忽略了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导致语文教育方向逐渐迷失。而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这就致使语文教育发展处于劣势,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率低下

大学语文教学缺乏准确的课程定位,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没有系统性的研究。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旧的讲授法,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且大学语文教学缺乏一些实训性的教学手段,导致大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比如,启发式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但在实际的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则变成了提问式教学,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并没有体现出来。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1.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模块教学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基础,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入学时选用短时、高效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注重语文基础字词的训练,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力。在相关的心理学研究中显示,个体的机械性记忆力会在27岁之后逐渐下降,而个体的逻辑性记忆力会随之增强。高职教育阶段是学生机械记忆力培养的关键期,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模块,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2.培养语文阅读、分析能力

阅读教学模块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语文阅读教学得以实现,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模块教学活动时,要不断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多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堂进行讨论,分析阅读材料,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材料选择上,要广泛取材,丰富阅读材料的内容,选用多样化的文学体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对学生提出的阅读问题,要及时进行解答,启发学生深思。

3.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模块也是教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语文文学常识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训练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在文学常识模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对文学常识进行分类,可以将文学常识分为文体常识、作者常识、文学名著常识等多个方面,方便学生学习和掌握,有效培养学生的多维度思维。此外,文学常识模块教学是分模块进行教学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教学也是可以的。在文学模块教学的初期,要注重文学常识基础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学常识大纲,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加强对文学常识的普及,提升文学素养。

4.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文学鉴赏模块教学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思。在实际的文学鉴赏模块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保障文学作品鉴赏的深度,在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写作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信息以及作品中所要传达出的内在含义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学生在实际的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才能多维度地进行鉴赏,提高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文学作品鉴赏要有一定的广度,要涉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此外,文学作品鉴赏教学,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文学作品鉴赏模块教学的效率。

5.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模块教学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模块教学。学生的表达能力一般是借助语文写作呈现出来的,在口语交际方面是少之又少。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需要进行实际的职场沟通交流,有利于拓展学生的交际圈。在实际的口语表达模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开展相应的辩论赛、主题演讲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提升教师的整体素养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学环节的“硬件”和“软件”,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时展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整体素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进行自我突破,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起来,让语文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焕发出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提升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大学语文教学还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而模块化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桂英 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文化素养常识范文8

1.基础薄弱,能力低下

在我所带的两个班120多人中,书写潦草,错别字太多的学生占到一半。一些常用的字都写错,一篇作文错字达40个的有20多个学生;语句不通顺,表达不清的有20多个;文无章法,中心不明,逻辑不清的就更多;还有大概50%的学生知识面狭窄,语文知识积累不够,知识的迁移能力更是不足。

2.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不会做笔记或作注释

大多数学困生,由于长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上课时精神注意力处于迷糊混沌状态,把握不住教师上课的重、难点,思维不活跃。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及时把老师讲的重难点作标记、作注释,才能使学习事半功倍,效果明显,也为日后的复习提供了便利。尤其是文言文的阅读,只有及时记录,才能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等的积累有一个综合与汇总,也才能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进而提高能力。

3.作业练习不认真,粗枝大叶

高中语文的作业有两大块,一是辅导资料,二是作文。课外复习的资料,一般都是紧扣高考考纲、考点,由课内到课外。既注重课本知识的积累、练习,又注重知识的迁移,针对性强,几乎接近高考真题。认真做好复习资料意义重大,但一些学困生对此不够重视,做作业时不钻研思考、查资料,而是照抄答案,敷衍塞责。作文是语文素养的一个综合反映,大部分语文学困生对作文重视不够,书写潦草,文面脏、乱、差,错别字多,语句不通,中心不明,缺乏真情实感,一说写作文便是东抄抄、西凑凑。自我思维缺失,自我语言缺失,书面表达水平低下,整个作文素质不高,进而影响语文成绩的提高。

4.平时积累不够,语文综合素质差

有人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生活里处处有语文。春节门前的楹联,电视上精彩的广告词,报纸、杂志里的精美文章、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文辞赋、幽默笑话、轶闻趣事、神话传说等无不包含语文、包含语文的应用和表达,包含着汉文化的精华。积累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法门,学困生由于平时积累不够,孤陋寡闻,知识面狭窄,语文素养自然不高。5.语文学习兴趣缺乏,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不够由于小学、初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缺乏激情,缺乏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恰当教法,进行大量重复抄写的作业,课堂教学五马分尸,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被机械地割裂。“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使整个语文课堂死气沉沉,万马齐喑,学生的思维停滞,激情丧失,本来应该是生动活泼、情趣横生、妙语连珠的语文教学变得索然无味。长此以往,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丧失,语文学习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

二、转化的措施

1.点燃激情,重塑自信

首先要消除不良的心理障碍,重塑自信。学困生也有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平时多接触,多沟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少批评,多鼓励,使他们能摆脱自卑的阴影,重塑对于语文学习的自信,消除不良心理的影响。

2.认清形势,积极积累,厚积薄发

认清语文学习和高考的关系,语文是主要学科,语文学习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观点在语文学习上行不通,而且语文只要注意平时有效的积累,针对考点、题型进行训练,成绩上升很快。学困生一定要在心理上重视语文,平时就做好积累,包括诗词名句的积累,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成语、熟语的积累,佳作精彩片段的积累。在阅读教学上,应提倡学生博览群书,每天中午都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到阅览室读收看报,尤其是《意林》《读者文摘》《经典美文》《新作文》等扩大阅读量,培养语感,审美感,积累词汇,借鉴别人文章的立意构思,遣词造句上的独到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读促写,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和作文水平。

3.紧扣高考考点,精讲多练,提高应试技巧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要充分利用辅导资料,辅导资料上的一些题,紧扣高考考点,题型与高考题型相似,而且注重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完成课本教学的同时,应充分利用辅导资料,由课内而课外,精讲多练,在精讲的同时,教师要结合近几年高考题型,紧扣考点,突出重点,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归纳综合,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和应试技巧,及早进行有针对性的高考意识的培养和考题的训练。

4.确立目标,跟踪管理,注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