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摘要]校园文化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仍普遍存在劳动教育缺失的问题,客观上制约了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为此,需要从高校精神载体、教职员工、身边榜样、文化活动、新媒体平台、物质制度环境等六个维度,全面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对劳动教育的支撑作用,切实提升劳动教育的实际效能,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格局。

[关键词]校园文化;劳动教育;劳动价值观

2018年4月30日,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强调“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一百周年大会上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要“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一时间,“劳动”“劳动模范”“劳动精神”成为各界关注和媒体热议的话题,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劳动热”。但不可否认,当今社会仍存在“重消费、轻劳动”“重管理、轻技能”“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的不良思潮,严重误导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选择。本文拟从校园文化的视角探讨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致力于提升劳动教育的实际效能。

一、校园文化对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功能支撑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师生员工共同认可、坚守、传承的价值观念,是时代精神在高校的客观反映,是社会主义办学原则和指导方针在高校的集中呈现。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引导、规范、激励、教育、凝聚功能,对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高校整合劳动教育资源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B.Taylor)认为文化具有复合性,“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能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1]。正如校园存在于社会中一样,校园文化同样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镶嵌于社会文化大环境之中的一种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亚文化形态。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同样具有复合性的特点,蕴含着学校的历史传统、领导风格、教师教风、学生学风、课堂教学、校园环境、制度规范等丰富内涵。校园文化建设的多元化载体和多样化形式,为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拓宽了劳动教育的实践形式,形成了多部门、多载体、多形式共同培育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合力;而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又会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鲜活元素,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层次,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抓手,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高校营造崇尚劳动的浓厚氛围

在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通过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具有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的劳动思想,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愚公移山、女娲补天、大禹治水、钻燧取火等神话故事均反映了古人对劳动的赞美和对命运的抗争[2]。如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就非常重视劳动教育,“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倦,日益精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晓庄学院倡导“不会种菜,不算学生”,以“不会烧饭,不得毕业”为口号[3]。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礼赞劳动的悠久传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不仅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繁衍生息的基本保障,而且是我们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动力。然而,在多元文化和不良消费主义的冲击下,中华民族的这一优良传统并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和发扬。譬如,有人把权力与财富作为判断人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崇尚投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有人一切向钱看,看不起一线工人、看不起农民工[4]。部分大学生没有充分领悟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深刻内涵,而是认为“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从而,劳动不是需要的满足,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其他各种需要的手段”[5]。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深入挖掘蕴藏在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资源,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亲临劳动教育现场,通过身体“在场”的劳动体验,实现由“身”到“心”及“身心合一”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6],进而在大学生中营造崇尚劳动的浓厚氛围。

(三)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高校劳动精神的凝练传承

文化具有传承性的特点。文化一经形成就会被他人模仿、借鉴,产生一定的扩散效应,包括在代与代之间进行纵向传递和在地域、民族之间进行横向传递。从纵向来看,借助校园文化建设这一载体而实现的劳动教育,能够在高校校园内形成经久不息、代代相传的崇尚劳动的浓厚氛围。这样的校园氛围一旦形成,身处其中的学生即使不去参加专门的劳动实践,也会在无形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润物细无声”。正如著名教育家涂又光先生所言,“校园是泡菜坛,文化就是泡菜水,学生就是泡菜;有什么样的泡菜水,就会泡制出什么样的泡菜”[7]。从横向来看,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迈向社会的中心,已经不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8]。而大学生普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是当代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劳动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就相当于在全社会播下一粒希望的“种子”,进而孕育出全民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硕果”。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劳动教育缺失的常见问题

从现实情况来看,校园文化尚未成为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建设中仍普遍存在“重视物质环境的改善,忽视劳动精神的凝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忽视以劳动教育为导向的统一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而且从根本上制约了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构建。

(一)重视物质环境的改善,忽视劳动精神的凝练

美丽整洁的校园总是让人心旷神怡。近年来,有些高校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片面地理解为修葺漂亮建筑、购置硬件设施,津津乐道其数量和外观,而弱化了对物质环境所应承载的大学精神的凝练和塑造。其实,每一所高校都是在艰苦奋斗中创造,在锐意进取中改革,都有着自己独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如果高校的物质环境建设脱离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秉承的劳动理念、涌现出的劳动楷模、蕴含其中的劳动精神,单单为建而建的建筑再漂亮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质文化环境,从而失去了物质文化建设对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根本意义。

(二)重视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地位,忽视教职员工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

有些高校甚至大多数高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片面地理解为学生的文化活动,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导致活动组织者疲于应付、活动参与者应接不暇。久而久之,逐渐在高校中形成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仅仅是学生工作部门的职责,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而实施的劳动教育也理应与管理、教学、科研等部门没有关系的错误认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使得本应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和主力的教职员工,日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旁观者,从而制约了校园文化促进劳动教育这一重要功能的发挥。

(三)重视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忽视以劳动教育为导向的统一性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于是,高校各级学生组织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为了吸引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往往娱乐性偏多而启迪性不足,加强劳动教育的导向不突出,思想引领的作用不充分,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机会的同时,也助长了精致利己主义思想的出现。因此,高校在丰富文化活动形式的基础上,更应重视活动主题的统一性和导向性,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文化活动,使其成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有力载体。

三、劳动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实践路径

校园文化像和煦春风一样,飘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师生员工的价值理念和言谈举止之中,体现在他们的教学、研究、学习、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之中。实现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将劳动观、劳动精神融入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高校加强劳动教育、构筑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可行路径。

(一)让高校精神载体成为劳动教育的思想引领

高校精神载体主要包括校史、校训、校歌等。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挖掘校史中关于开拓创新、奋力拼搏、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典型人物和故事,并用图片、话剧、视频等手段还原历史,让师生员工深刻领会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道理。如新中国高等教育开拓者吴玉章为创建中国人民大学,以逾古稀之年,殚精竭虑、历尽艰辛,在短时期内顺利完成学校筹备工作,并在治校17年间为新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在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时,该校话剧团创作了话剧《吴玉章》,并作为校庆大戏隆重上演,在师生中间引起了强烈共鸣。这就是一个充分发挥校史的教育引导功能,大力弘扬高校办学历史中劳动精神的成功案例。校训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便于记忆,是高校教育理念、人文精神、历史文化积淀的高度凝练。它渗透在高校的办学目标、管理制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贯穿高校育人全过程,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灵魂和航标的作用。在入选一流大学建设的36所高校中,共有16所高校在校训中体现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其中,重庆大学直接把“耐苦劳”写入校训,北京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将“勤奋”写入校训,强调了提出的“辛勤劳动”思想;南京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在校训中以“诚”字承载了“诚实劳动”的要求;浙江大学等9所高校在校训中突出“创新”,是倡导“创造性劳动”的直接体现。校歌以情感人,易于传唱,一直是广大校友情之所系,每次吟唱总能忆起校史中那些难忘岁月,也见证了一代代校园人拼搏奋斗的美好时光。北京大学校歌气势恢宏、激励人心,体现了代代北大人拼搏奋斗的精神;南开大学校歌则歌颂了智勇真纯、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中山大学校歌体现了代代师生的奋斗历程和雄伟壮志。融入劳动思想、弘扬劳动精神的校歌,在传唱中自然于无形中加强了劳动教育。

(二)让高校教职员工成为劳动教育的先锋示范

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育人。高校教职员工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切实做到“行为世范”,通过言传身教,激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与时间赛跑,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优秀教师,是时代楷模,是劳动模范,更是引导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最好示范。高校要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上下功夫,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纳入师德师风的内涵体系,将师德师风建设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在深化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上下功夫,用劳动教育的内涵丰富高等教育理念,着力建设一支为人师表、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重视模范教师的选树工作,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崇尚劳动、勤于劳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先进事迹,以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标杆。

(三)让高校身边榜样成为劳动教育的时尚表率

任何时候,高校校园内都不缺乏向上向善的感人故事,总有自力更生的励志传奇,还有艰苦奋斗的勤奋典范。这些榜样就在大学生身边。为此,应成立身边榜样事迹采编队伍,开展身边榜样选树活动,挖掘普通学生中勤奋刻苦、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勇于创新的点滴,选树学生党员中信念坚定、攻坚克难、默默奉献、奋力拼搏的典型,整理各届校友中自强不息、勤于钻研、苦干实干、创新创业的感人故事,并以他们的成长经历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积极参与劳动。北京大学自2016年起举办“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每年评选10位优秀学生,其中有变废为宝的大工程师、成绩斐然的学习之星、向珠峰进发的科研达人、勤于实践的全能女生、英姿飒爽的军中玫瑰、热心志愿服务的学霸、信息时代的弄潮儿等。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来自于国家各行各业,分布在祖国各个角落,他们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充分发挥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的引领示范效应,将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请进校园,让他们从电视屏幕上、图书画册上、橱窗展板上走下来,走进教室、走上讲台、走到大学生中间,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其立足刻苦学习、立志劳动创造,切实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培育深厚劳动情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自2015年起,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校园,大国工匠在身边”的优势,聘请劳动模范担任大学生德育导师或兼职辅导员,让他们与大学生一起开展班级活动,共同参加社会实践,在深入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用劳模品质感染青年大学生,用劳模精神引领青年大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让高校文化活动成为劳动教育的有力抓手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让大学生在知校爱校的同时,深刻领会劳动和劳动精神的内涵;在毕业生离校时,选拔学校形象代言人,鼓励毕业生用“干劲、闯劲、钻劲”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实现个人梦想、为国家创新发展不懈努力;开展创新创业系列讲座、创新创业作品设计大赛,开辟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在劳动中成就未来;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面对面”“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在校园中传播劳模故事、展示精湛技艺、弘扬劳动精神;开展以弘扬劳动精神为主题的摄影大赛、微视频大赛、征文大赛等,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劳动的内涵,主动宣传劳动精神,自觉践行劳模精神;以“探寻劳模成长历程”“弘扬劳模精神”为主题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大学生深入劳模工作单位,感受一线劳动的魅力。同时,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引导师生举行劳动精神学习沙龙、举办劳动精神专题论坛、申请劳动教育研究课题、组织劳动教育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劳模代表、优秀校友开展主题讲座、学术论坛,为学生深入解读劳动精神,为开展劳动教育、传播劳动精神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五)让高校新媒体平台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

要在灵活运用橱窗、海报、报纸等“线下”媒体的基础上,主动抢占新媒体阵地,推出更多轻量化、可视性高、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宣传作品;掌握网络传播的规律,依据“网络原住民”的媒体接触特点,用平视的角度、平和的心态、平等的互动实现劳动教育的“线上传播”。打造“身边劳模”“我身边的最美劳动者”“青年劳动之声”等形象生动的多媒体产品,提升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开设“人物志”“榜样的力量”等栏目,将校园人物的典型事迹用图文、视频、快问快答等方式呈现,增强劳动教育的感染力;通过微直播、微图说、微寄语等板块,鼓励师生参与讨论劳动教育话题,分享劳动教育感悟,提出劳动教育建议,增强劳动教育的互动性。开设“我与榜样面对面”等网络访谈节目,邀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师德标兵、十佳教师、三好学生等先进人物,讲述成长故事,分享劳动理念,探讨劳动精神。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感、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切实让劳动教育“活起来”“实起来”“酷起来”“火起来”。

(六)让高校物质制度环境成为劳动教育的肥沃土壤

完善的校园设施,为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劳动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阵地;健全的制度体系,为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重视校园楼宇文化建设,在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宿舍、食堂等主要场所,以图片、实物、文字、视频等多样化形式,充分展示各领域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的成长历程、卓越业绩,使劳模精神有机融入师生员工的日常学习生活,鲜活自然地传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摒弃精致利己主义思想,着力塑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打造劳动教育文化墙,在文化广场、运动场等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集中展示劳动理念、劳动标语、劳动模范、劳模事迹等内容,增强师生员工的思想认同感。建立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学评价制度,健全师资队伍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劳动教育相关奖学金和荣誉评选实施细则。努力让这些不会“说话”的物质制度环境发挥正向的激励作用,引导师生员工崇尚劳动、开拓进取,通过制度建设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涵养深厚的劳动情怀。

作者:刘瑶瑶 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