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培育和推广分析

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培育和推广分析

摘要:近年来,河北省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但目前这些景区的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缺少品牌意识。以河北省沙河市乡村旅游为例,在深度挖掘乡村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塑造文化品牌,关注消费者的旅游体验和反馈,做好文化品牌的传播,培育与当地景观相适应的文化品牌。通过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做好文化品牌推广的长效策略等方式使文化品牌得以推广,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品牌;体制机制;长效策略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特有的聚落景观、乡村经济景观、乡村文化景观及自然环境景观为基础的一种生态旅游形式。近年来,乡村旅游已成为河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河北省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2018-2025)》显示,“截至2017年底,河北省发展旅游的乡村达到1650个,经营户突破4.5万个,8万多人通过发展旅游实现稳定脱贫。”[1]河北乡村旅游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这些景区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薄弱,存在重视硬件建设,忽略文化挖掘等问题,更没有形成特有的文化品牌。如何挖掘乡村旅游的文化,培育文化品牌并将其进行推广,使每一景区成为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文化品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打造乡村旅游文化品牌的现实基础

品牌具有经济价值,可以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等无形资产。文化品牌是基于文化的优势而形成的为消费者认可的名片,“具有精神性、意识形态性、创意性、价值延伸性、多义性和增值性,它凝聚着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国家和民族文化形象的典型代表”[2]。本文以河北省沙河市乡村旅游发展[3]为对象进行调研,从中找寻乡村旅游文化品牌挖掘的途径以及推广方式。沙河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山区、丘陵、平原各占1 ̸3,全市总面积858平方公里,总人口46万,近年来开始发展旅游业,努力实现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以文化类型为标准,如表1所示,主要的旅游景区分成以下几类:以上所示,是沙河乡村旅游的主要景区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由于位于同一个区域内,文化相同、地域相近、血脉相亲,但又位于不同的位置,景区分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同景区之间相互关联,以研学、演艺、展览等方式,延续地域文脉,形成一个体系,在挖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形成文化品牌。

二、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培育路径

(一)深度挖掘乡村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处于同一个社会中的群体共同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由于各乡村景区的特点不一、形态多样,既有自然状态下呈现的文化遗产,如地方建筑、自然风光、文化遗址等静态景观,又有如饮食、歌舞、手工艺等通过亲身体验的动态景观,严格区分打造动、静文化品牌所需条件,赋予这些景区以更深的文化内涵。文化品牌的形成需要载体,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结合河北地理、历史以及村落本身的地域特色,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传统的文化产品,加强对反映农耕文明的物品、民居、民俗、节令、民间艺术等的保护,比如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古代儒家宗法制社会下形成的重视亲情和家族关系的文化代表;中国人传统的婚礼、丧礼、成人礼等,通过种种仪式感来凸显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突出景区文化的深度,探究乡村文化传承的新方式,保持和营造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品牌。

(二)在文化内涵基础上塑造文化品牌

每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结合地缘优势,合理规划现有资源,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重点、有特色、有表层、有深层,层次分明,发挥文化品牌对景区的带动作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背景进行分析,突出不同文化品牌在景区的不同作用。与我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相统一,打造“突出乡土特色和乡愁体验,以环大中城市周边的乡村为重点,做好品牌定位,以吃、住、游、购、娱为主要内容,培育‘冀忆•田园’、‘冀忆•乡居’、‘冀忆•家味’、‘冀忆•名品’、‘冀忆•绝活’等乡土旅游品牌,形成‘乡愁冀忆’的核心支撑。”[1]乡村景区的负责人应采取措施,要抓住乡村旅游文化的核心来塑造品牌,充分发挥村落中的建筑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农事文化、手工技艺等特色,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都用来作为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培育的方式方法,将乡村旅游的土、野、鲜、奇和农等特色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形成众星拱月的形式,以点带面,共同发展,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三)关注消费者的旅游体验和反馈,做好文化品牌的传播

消费者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最终目标和主要目的,旅游文化品牌必须在消费者接受后方可发挥价值。消费者本身兴趣爱好不一,知识背景多样,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由于是在同一地域环境下,受到大体相似的文化教育和影响,又有大致相当的文化需求和价值导向,这种一致性为塑造文化品牌提供了客观基础。立足河北广阔的农村和特殊的乡土风情,促进乡村产业、文化、旅游等多功能融合,满足消费者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激发起游客的旅游动机,将品牌的单向设计转化为景区的设计和消费者参与的共同合作。同时,关注品牌的传播,品牌传播指的是一个企业向消费者告知其自家品牌信息,变相游说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借此使得广大消费者对其品牌维持记忆的一种宣传手段[3]。品牌传播途径很多,如以县为单位,建立一只专业化的品牌传播队伍,让乡村旅游呈现出“全民传播”的模式;参与“中国品牌日”,讲好乡村旅游文化品牌故事;利用旅发大会的平台和契机,举办乡村旅游文化品牌介绍,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乡村旅游文化品牌推广策略

(一)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作

乡村旅游文化品牌的培育,需要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作。文化品牌的培育涉及文学、艺术、哲学、民俗、宗教、饮食、生态、园艺等学科中与旅游相关的部分,统筹乡村旅游文化与经济社会、自然生态、历史人文、康养医疗等产业的融合,“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层次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主体从整体性、系统性的高度组织品牌营销活动的实施”[4]。传承乡村旅游业已形成的文化品牌,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多种形式,从不同层面入手,多渠道共同发展,形成文化品牌传承的合力。各旅游开发主体、当地农民等不同的参与主体在政府主导下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市场、企业、政府推动作用和社会参与作用。

(二)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各乡村自然地理风貌不同,农副产品多种多样,民俗民风丰富多彩,乡村旅游文化品牌的培育需创新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参与乡村旅游文化品牌的建设,“支持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开发一批有潜质的旅游资源……现代旅游业品牌体系”[5]打造文化品牌,形成旅游产业链。做好新技术引入的制度建设。利用现代化技术助力文化品牌建设,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不断兴起,不同的传播媒介之间相互交融、深度合作的现象层出不穷。在文字媒介和视频媒介共同发展的当前,出现了大量文化品牌传播的新载体、新手段、新平台,这些都有利于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在新时代的快速传播和创新发展,从而更便捷地被社会所接受。

(三)做好乡村旅游文化品牌推广的长效策略

乡村旅游文化品牌的推广是为了实现其长远发展的目的,这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其一,景区的建设。结合景区的生态环境、文化资源、历史传承等条件进行总体规划,引入经济学的一些概念和做法,抓准核心要素,重点统筹,做好目标定位、特色打造和长期稳定等工作,兼顾眼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持之以恒,凸显景区文化品牌,实现景区文化品牌的推广。其二,专业人才队伍。制定实施旅游人才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充分利用好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开展课题研究、产业创新、行业实践服务或教学开发等。将旅游人才的培养和乡村的各项资源结合,优化整合各类旅游教育资源,重点建设旅游人才发展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旅游实训基地,多种方式齐抓共管,培养更多复合型、技能型和应用型于一身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总结

河北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培育的路径,将这种文化品牌培育模式进行推广,传承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活方式、思维特点、价值观念等,促进传统农耕文明和现代经济体系、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融合,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差异化、多样化发展探索融合机制,形成新兴文化旅游社区,增强文化吸引力,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河北省乡村旅游景区建设的文化品位,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打造景区特色,对保护传统文化,孕育新乡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丽平 刘志霞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人文与法律学院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