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营论文范例

文化经营论文

文化经营论文范文1

经营管理平台各个信息系统的建设,让企业的各项管理都有了一个规范的标准。通过系统建设,理顺和规范业务流程,消除业务处理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实现了业务处理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得企业各项管理也有标准,工作的质量进一步得到保证,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相同标准的支撑下,经营管理平台实现了多个层次的集成,既有同一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环节的业务综合和集成应用,又有财务与业务的集成,还有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数据集成和业务协同,以及总部层面的全面集中与应用。不同层次的集成,不仅实现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实现了同一企业内部多个应用系统的统一,而且创新了企业间的业务处理模式,提高了企业间的业务协同处理效率。各企业根据业务性质,按照统一的标准将相关系统进行集成,为经营决策提供了一个完善的支持平台。燕山石化通过ERP系统、电子商务系统、设备物资实时监控系统,以及条码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了协议采购和寄售采购模式的应用,打破了物资跨模块管理屏障,实现了物资全寿命周期的信息跟踪,为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创造了条件。山东石油经营管理平台实现ERP与一次物流系统、应急系统、财务清账系统、油库发货系统、零管、OA等9个系统及视频监控、液位仪的数据自动采集和集成,实现了23个系统的单点登录及OA、邮件等待办事项集成,建立了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油品一次调运、二次配送、营销及非油品主要流程的监控及分析。相关企业间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系统集成,做到业务集成、数据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杜绝了销售风险。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炼化企业与销售企业的集成,炼化企业成品油、化工产品、自销产品等销售业务以ERP系统为主线,充分发挥TBM、IC卡、MES和计量管理系统的作用,支持销售计划、销售策略、销售价格、销售订单、发货管理等全流程业务,与销售企业形成了多系统一元化的集成平台,提高了全流程工作效率。

二、工作更加协同高效了

信息技术的应用,让企业的各项管理互动起来,不再是一个个“孤岛”,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经营管理平台启用后,通过系统的应用自动协调各部门的业务,企业的资源得到统一规划和运用,降低库存,加快资金周转的速度,将各部门连成一个富有团队精神的整体,协调运作能力得到加强。统一的经营管理平台,让管理工作直接关联,简化了管理,提升了效率。生产、统计、销售、财务业务连到一起,销售人员不用再打电话问库存了,统计人员不用再追着销售要销售价格和特殊库存了,财务人员也不用再紧着与统计人员对数了;设备管理工作关联在一起,维修不用再打电话问仓库备件有没有,维修人员也不用各地撒网了项目管理、人事管理等工作,也通过经营管理平台融入企业管理的大家庭中,提升了管理的全面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集成实现了薪酬发放、职工信息维护等工作的专业化集中管理,单位间人员调动、人员引进等具体业务的实时在线处理,消除了人力资源业务流程中的瓶颈。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合同管理信息系统从ERP、MDM、EDW等多个业务系统获取供应商、客户、物料等信息和采购订单、销售订单、财务凭证及合同履行情况等基本数据,支撑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通过数据仓库技术,建立合同统计分析的子系统,对系统收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多维度、图形化数据分析,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员工更加喜欢用系统了

“一个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模式就会相应随之改变。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绝大部分工作改由信息系统来完成,就把员工从烦琐的、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人的价值就可以更多地体现在对系统数据进行智能分析等创造性的工作上,这是一个现代化企业提升管理所离不开的。”青岛炼化信息管理中心部长张志海说。经营管理平台的搭建,使得管理人员不用花大量的时间收集与处理数据,从而有更多时间用于管理;业务人员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业务优化与分析,从而提高业务水平。经营管理平台应用后,财务人员不用自己录入业务数据了,统计人员有时间进行深度分析了,销售人员有精力开拓市场了“ERP系统大大降低了我们的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这是ERP系统相关模块应用人员不约而同说的一句话。

四、监管不再是“马后炮”了

文化经营论文范文2

1.1石化企业作业战线长

中国地大物博,石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均或多或少地分布石油勘探企业和化工企业,这一定程度上便拉长战线增加了工作负担。工作人员四处奔波、舟车劳顿还要兼顾工作,难免有些吃不消甚至压根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由此石化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下降。为了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他们得花费额外的时间和金钱工作上的损失,于是这样难免使得预算管理不能有效实行[1]。

1.2石化企业高兼容性和高风险性

石化企业作为国民企业的龙头企业,其战略和经济意义甚为重要,许多部门都可能干预到石化企业的正常运营。各个部门可能因为石油调度和分配出现争执,甚至为此失去协调作战的工作能力,彼此互不信任。再者石化企业大多受国际油价不稳定价格影响,国际油价稍有波动整个石化企业便受到牵连而出现预算失策的现象,正是由于国际油价高度的不可预测性才出现了预算管理不能奏效的现象。

1.3石化企业缺乏缺乏良好的预算管理理念

虽说石化企业是国有企业,但它的预算管理仍是在计划经济的范畴下实施的,由于计划经济并不能全面地考虑企业运营过程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诸如灾难、意外伤害等等,资金的拨付和使用都是严格按照原先的套路实行并没有将现实状况纳入其中考虑。另外工程预算的审批大多比较严格,得上级部门一层层的批阅最终经商议达成一致的意见才予以拨付,这便大大地耗费了时力延缓工程的进展[2]。

2.工程预算在石化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1引导企业向规定的方向发展

预算管理作为一项科学的控制行为,是为数不多的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的起点是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核心在于对企业未来的行动进行事先安排和计划,对集团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考核和控制,使企业按照既定目标行事,从而有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工程预算管理事先严格地规定了各项工程细节,包括某项工程的完成时间以及耗费情况,通过严格地执行工程预算,石化企业能够顺利地完成业绩和目标。近几年正是石化集团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工程预算,石化集团才能在经济危机中遭受较小的风险并逐渐发展壮大,倘若没有工程预算的指导,那么企业发展就无章可循变得混乱不堪。

2.2考核管理团队的实际成绩

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已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将集团的发展与过去的发展作比较从而衡量公司的发展之上,它更多地是取决于预算完成的多少。预算完成的多少是我们最为熟悉不过描述集团效益水平的词语,它在实际操控中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现代预算管理基本上都是将预算目标作为业绩考核的标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预算目标管理。公司一年的日常运营都是仰仗工程预算细则来完成的,公司倘若率先地完成了整年的业绩,集团就得调出预算来对公司的管理进行有效的评价。例如完成业绩的时间长短和预算相比是否有区别,耗资情况是否低于或者高于预算,通过一系列的比较集团就可以对公司一整年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评价,通过这种对比公司也能更好地调整发展目标以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2.3加大监督力度监督,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工程预算是集团管理者智慧的结晶,它是经过长期检验的结果。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实施的保障与支持系统,战略管理在任何一个现代企业都居于核心地位,其他的系统管理都要服从,支持企业战略的需要。缺乏战略引导性的预算是没有灵魂的预算,难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价值;而没有预算支撑的战略是不具操作性的空洞的战略。在石化企业的实际运营中,工程预算的开销明细则严格地对此予以了说明,通过考察历年的经费再结合当下的物价情况预算往往有相关明确的批注,工程预算的各项支出均是经过科学的考量和估算得到的结果有着极为广泛的代表性和参考性[4]。

文化经营论文范文3

数字化企业经营管理层特点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矿井经营管理平台数据为支撑,上联集团公司广域网,实现矿井经营管理过程中各流程及制度的电子化、信息化,可提升煤炭企业整体现代化管理水平。2)涵盖矿井主要经营管理相关项目,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与矿井安全生产自动化系统联动,相互提取有关信息,达到煤炭企业不同职能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3)建立企业经营管理统一实时数据库,既保证海量管理数据的实时处理与控制,还为进一步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云计算提供基础,保障整个经营管理应用平台的稳定和弹性扩展。

2数字化企业经营管理平台业务管理层内容

数字化企业经营管理平台中最主要部分是业务管理应用层。数据库层、网络层及数据采集层一般可与矿井自动化系统共用,不作为本文重点讨论,主要讨论业务管理应用层内容。业务管理层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层的核心主要包括生产调度管理系统、运销管理系统、物资供应管理系统、生产成本管理系统、生产衔接管理系统、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等。

2.1生产调度管理系统

生产调度管理系统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视,及时收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调度指挥;收集采煤、掘进、洗选等生产进度信息并形成调度报表,供各级管理者随时掌握安全生产执行情况。

2.2运销管理系统

运销管理系统将各煤种的发运计划和实际外运量按日进行实时采集和监测,制定原煤生产计划、洗选加工计划、原煤库存等方案,对实际出煤量、销售情况、回款率等指标的均衡性进行分析汇总,也为公司制定营销战略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

2.3物资供应管理系统

物资供应管理系统内容涵盖物资需求计划制定、采购计划制作、物资出入库管理、项目管理、物资核算等物资管理的全过程,将物资应用架构在整个企业网络上,改变了以往物资系统只是为实现电子化库存的准确而管理的局限性,达到真正的电子化全面物资管理。以充足的货源、快捷的配送、合理的库存来保证安全生产作业的正常开展。

2.4生产成本管理系统

生产成本管理系统是煤炭企业以作业工程为主线的生产组织方式,引入作业成本法,结合各矿井的地质赋存条件、生产方式及历史成本核算结果,帮助企业制定生产成本定额,作为成本预算的基础。依据成本定额和生产衔接计划,自动测算生产作业成本形成与经营目标相一致、与作业性质相匹配的生产成本计划,作为生产成本控制与考核的依据。

2.5生产衔接管理系统

生产衔接管理是以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为支撑,以矿井长期均衡生产为目标,根据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组织方式以及管理特点,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抽放、开拓、准备、回采相关工程的有序衔接,合理配置生产区队、综采设备等生产资源,实现煤矿生产各作业的高效组织和有序衔接,有效保障矿井生产的均衡与稳定。

2.6机电设备管理系统

机电设备管理系统主要实现设备采购计划管理,设备档案管理,设备的调拨、转移、报废、变动管理,运行及维修管理,统计报表,备品备件管理等一系列管理事务;提供设备台账查询、设备卡片查询,设备管理员可以随时了解各种设备的调拨、转移、报废、变动、事故、维修、检验、技术资料、现在所处地点、运行状况、设备状态等信息;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在线检测。

3经营管理系统在数字化企业的应用分析

3.1有利于优化管理流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数字化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建设,有效提高了企业生产及运行效率,促进了现代化企业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使企业管理流程更加标准化与规范化。有效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持续运营与创新的源动力。

3.2更好地控制生产及运营成本

生产及运营成本是影响煤炭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成本指标,通过数字化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细化各项成本指标,确立以作业成本为核心的成本管理模式,建立生产成本数据库,计算投入产出比,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了更好地控制煤炭企业生产运营成本的目的。

3.3提高生产物资的调配水平

通过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对生产物资进行规范化管理,统一调配,使每类物资既能满足生产,又能保证设备配品备件的要求,使库存降至最低,改变了以往笼统的物资管理方式,使得煤炭企业生产物资调配更加合理。

3.4正确的辅助决策

正确的决策依托于准确的数据来源,通过数字化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可以得出准确量化的分析结果,有助于企业领导者制定正确的管理决策,降低决策风险。

3.5有利于信息化人才队伍的持续培养

有效的企业经营管理需要过硬的人才资源作为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企业管理更需要管理人才的不断培养和磨练,通过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培养一支适应未来需求的合格人才队伍。

4结语

文化经营论文范文4

1.1面对多元化经济,需要创新组织载体

企业文化创新的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类是指在国企改革中通过改制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型国有企业。第二类是合资、合作经营的各种企业,按照西方的现代企业制度模式进行管理。第三类是指非公有制的民营企业。经济成份多元化,决定了企业文化的特点是对外的差异性。企业文化只有强烈支持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才有生命力。所以成功的企业文化必然既充满着浓厚的市场色彩,又具有鲜明的行业个性。

1.2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创新管理机制和推进文化融合

企业文化体现着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累和价值观体现。市场竞争的加剧,更突显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借鉴外国企业文化的有益经验,把继承与创新、民族性与时代性结合起来,通过文化融合和管理体制的创新,以理性、制度和规范来重塑我国的企业的管理模式。

2推动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与文化培育有效结合的措施

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对员工为实现企业共同目标起着凝聚、规范、引导和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管理也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如何创新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培育的与经营发展战略结合起来?

2.1更新文化理念,创新文化思维

创新的前提是观念的创新。纵观历史,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以观念的创新为开篇,总是以思想的解放为先导。企业文化建设也离不开创新,要树立经营与文化并重的理念,在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将经营发展战略与创新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使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牵引和支撑,把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作为文化建设的落脚点。企业经营者要有一种“创新立企”、“创新兴企”的共识,一方面关注企业文化和社会先进文化的同步,使企业文化体现先进的社会文化,吸收先进的社会文化的精华,达到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推动企业文化培育与经营发展战略有效结合。企业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只有真正体现了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企业的发展才插上了软资源和硬资源两个翅膀,才具备了崭新的动力。

2.2突出企业特点,体现文化特色

创新的基本要求是特色,是差异性。目前国内不同区域、不同经济成分、不同经营性质的企业在文化创新实践中越来越聚焦于创新,注重发挥文化在塑造企业形象方面的功能。但企业文化建设趋同化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把握企业经营特点,发掘企业特色文化,彰显企业个性,以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体现企业的生命力。同时,在打造企业特色文化的同时,也要博采众长、融合提炼,努力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融先进文化一身的企业文化。所以,要建立一种基于自身管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既突出企业特色,又把社会先进的文化理念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使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有效结合。

2.3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员工素质

建立学习型组织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认同感,凝聚力和企业文化创新积极性,建立学习型组织,可以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能力。为此,企业要确立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战略,把铸造终身学习的组织就成为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目标,形成一种“终身学习”,“创新学习”的文化氛围。企业要制订鼓励学习措施,激励创新的方法,这样,打造富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未来前景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机结合,是文化与经济的大融合。为了使企业组织的经营更有效率,需要企业文化的价值体现,需要团队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需要在企业经营目标下形成学习和知识创造的共享意识和自觉行动。

2.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企业文化

文化经营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新闻英语;语篇特征;翻译策略;文化差异

一直以来,英语作为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国与国之间的沟通和交往的重要手段,十分受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新闻英语的不断发展,成为沟通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桥梁的重要媒介,也是促进国家外交关系稳健提升的重要准绳。然而,英语和汉语之间本身存在一定的差异,新闻英语有着自身的特性,翻译绝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转换和代号,其所连接的,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交融(黄燕平,2017)。所以,值此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和大潮流,新闻语篇的相关策略和方法值得人们探究。

1新闻英语语篇特征分析

对新闻英语语篇进行系统的考察之后,研究其特定的翻译策略,可以促进信息的有效保护和完美传播。在英语新闻中,语篇的整体感知,具体语篇的词汇筛选、语段交汇、语篇衔接和修辞表达都会对语篇整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成效,需要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需要对此进行特别的调整和规范。

1.1新闻英语语篇词汇特征

新闻英语语篇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词汇的文化特征,传达出各种各样的信息。英语新闻语篇中的词汇通常给人前沿的时髦感,并且通过假借、引申等特殊形式,突出新闻英语的语篇特色。例如,一些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创造的新词,或者随着特定的时代环境,而进行的“旧词新意”等,都会推衍出新的时代内涵。(陈绍新,2017)新闻英语在词汇方面主要具有以下几种特点。首先,新闻英语善于使用短效精悍的词汇,由于篇幅有限,利用短小的词汇,可以在有限的篇幅之内将新闻英语表现清楚,不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新闻英语善于利用缩略词的特殊功能,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等,节省新闻英语使用面积,在有限的空间里传达更多的信息,表现更多的新闻价值。与此同时,在新闻英语的语篇词汇上,运用一些相对新颖的热门词汇和流行语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新闻英语的有效推进和有效传播。虽然新闻语言具有灵活的特征,但这并不背离其严谨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的准则,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和宣传特色。最后,由于新闻英语的词汇存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趋势,新闻英语是特定时期的产物,也是特定时期的证明,需要随着社会的推进而不断改变,不同时代会产生不同的词汇,还会借用许多很多外来的词汇,不断适应其他国家的文化元素,加强新闻英语的生动性和有效性,体现新闻英语对各国文化的包容性。

1.2新闻英语语篇衔接特征

在语篇衔接方面,英语新闻语篇的呈现与汉语新闻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英语语篇的衔接具有显现和外露的成分,虽然在一定情况下的衔接表达是隐形的,但是这不同于汉语的新闻特点,这是由于中文与英文本身的文化差异和环境差异产生的问题,虽然不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但我们可以看到英语属于形合的语言,语篇中断句的规则十分严格,任意性极小。

1.3新闻英语语篇修辞特征

新闻英语语篇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促进新闻英语的趣味性和生动程度,确保新闻英语以一种灵活、开放、生动的形象传播出去。常常运用隐喻、拟人、典故、仿拟和双关语等传统修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新闻的传播效果。例如,“theopenbarndoor”本意为“敞开的谷仓大门”,喻指“美国科技情报容易获取”;“ahouseintwoparts”本意为“两个部分拼凑成的房子”,喻指“英语加拿大和法语加拿大之间缺乏牢靠的关系”。在英语新闻语篇中,还常常使用典故来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比如:“heapcoalsoffire”,中文翻译:为以德报怨;“awolfinsheep’sclothing”,中文的解释为“伪君子”。这些具有特色的表达往往来源于圣经典故。以上修辞的使用可以增强新闻英语的灵活度和活跃度,吸引读者进行阅读。(陈凯,2015)

2新闻英语语篇翻译策略

在英语新闻语篇中,怎样才能有效筛选出最精准的词汇,怎样才能通过有效的衔接和特殊的修辞加以修饰,从而使人一目了然,进行有效的翻译行为,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传播效果,扩展信息的交流和传播途径,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播和信息的合理运行。本文将从形合与意合、静态和动态、复合与简约三个方面进行新闻英语的语篇翻译,寻找其中的翻译策略与翻译途径。

2.1形合与意合

在英语新闻中,运用句法和语义进行信息的沟通时,我们可以将之称之为“形合”,而在对不同语言进行沟通时,采用词汇的手段加以交流,我们将之称为“意合”。在汉语的表达中,我们往往采用“意合”的途径,即采用隐性连贯的方法,注重功能,以神统形。而在英语的表达中,我们更多情况下采用“形合”,注重“形合”,即显性的逻辑与连接,表达多种多样的逻辑关系。在新闻语篇翻译作品中,我们往往发现有比较严重的翻译痕迹,这对于许多本地语言的读者而言,会带来不适的效果和感觉。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原文本身的束缚,在过于纠结原文文体的情况下,就会具有很明显的翻译痕迹,就很难具备汉语上富有节奏、自然流畅的语言特征,也就不利于读者进行阅读。比如英语新闻报道“Theunitednationshasconsid-eredsendingalargepeace-keepingforcewithnearly12thousandsoldierstoCroatia”,在很多记者的常规翻译中,往往会翻译为“联合国已考虑向克罗地亚派遣一支约由1.2万士兵组成的大型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这很显然具有乏味无趣的特征,生硬机械的语言亦步亦趋,不能够给人以汉语中“意合”的体验。故而,在面对这段新闻表达时,应该在身体力行上向“译合”的方向加以靠拢,形成转变。在翻译的进程中,可以或多或少地去掉过多的逻辑性的表达,融入对于英语语感的整体感知,对于句子的结构进行科学的调整,对于句子的整体感觉进行重新地安排和统筹,加以系统地组织,尽可能地做到符合汉语的表达与认知。(黎姿,2017)

2.2静态与动态

英语和汉语在静态与动态上有很大的差异。英文不怎么使用动词,而汉语通常会采用大量的动词,直接对动作加以意义的阐释和表达。因而,在新闻英语语篇中,我们会常常看到动词的“名词化”,这样不仅能够将一个动词巧妙而自然地加以表达,也可以简单便捷地化“静”为“动”。译者要适应英语名词化的特点,在使用的过程中掌握其中的规律,更好地强调和突出原文的动态色彩,将英语新闻语篇原文中晦涩难懂的抽象名词用动作的表达介绍清楚,充分利用汉语动词的特征,以“动”代“静”。例如,“Hehadsurfacedwithlessvisibili-tyinthepolicydecisions.”可译为“在决策过程中,他已经不那么抛头露面了”。(李小龙,2016)除此之外,英语中经常有一系列名词代替动词的行为,通常情况下以“-er”或“-or”结尾的名词既可以作为动作的施事者,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表达动作的意义,向动态化的方向加以表达。因为汉语是一种独具动态色彩的语言,我们就应该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动态化语言的特征优势,在翻译过程中也要进行动态化处理。比如“Heisagoodeaterandagoodsleeper”,应将其主旨表达为:“他能吃能睡”。

2.3复合与简约

文化经营论文范文6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现已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核心力量,并表现出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仍然存在着起步晚、规模小、农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充分认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供以下解决思路。

1.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快建设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产区,为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原料供给,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2.提高农民自身认识,加强农业产业化意识。

各地政府应组织农业产业化培训,让农民在思想上对产业化经营有一定认识,逐渐改变落后的观念,把农业真正作为一种产业来对待,以奠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想基础,这样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进一步发展。

3.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民组织化程度过低是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和服务机构要引导农民建立起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并由农民自发管理,实行民主决策制。同时鼓励有能力的农民和组织跨区域经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4.完善市场服务机制,改善农村经济融资环境。

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长期发展滞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支持,要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金融需求问题,应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努力开拓融资渠道以扩大信贷资金的来源,同时政府加强统筹安排,保证划拨的支农资金切实到位。第二,加强农业产业化资本运营管理。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农业投资基金,采取并购等手段发展股份制企业或上市公司,以提高资本运营效率。第三,创建完善的农业金融体系。整合农村信用社,使之成为农民参与的金融实体;同时发挥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固有优势,加大其支农范围和力度。

5.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力,提高产业化的市场竞争力。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龙头企业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有桥梁的作用,发展龙头企业成为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政府应引导集中各类资本,发展优质龙头企业,并加强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联系,带动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过程中来。同时围绕地区的特色产业开展系列产品的研发,扩充产业链,促进农村区域化产业经营的长期稳定发展,实现农户、龙头企业与市场经济的联动发展。

二、小结与展望

文化经营论文范文7

针对如何进行文化教学问题的提出,出现了对于跨文化语言教学法的讨论,它是基于研究者对文化与语言之间关系建立的多种假设而提出的教学法。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通过研究文化与语言的潜在联系,发现了文化与语言相互促进的关系,提出了可以在语言教学课堂中介入文化的主张。在语言学中的文化到底是什么?研究者们对于“文化”下的定义有很多,其中被较多人所认可的定义之一是Kramsch的,其将文化定义为一种特权。享有这种特权的成员具有共同的认知观与价值观,同时,这些成员在一个特定的语境范围内进行着可以被其他成员认可的行为。但是之后的研究中对此定义又有所改进,其实只要是在特定语境范围内与其他成员具有话语行为的人,就可以算作是这个语境范围的一名成员,即使他可能拥有不同的身份、性别或是职业。在这种定义之下,语言在这文化环境中只是充当一种媒介,帮助语境范围内成员凸显自己的特权,包括知识与经历。语言被话语行为者用作一种特定的文化暗号来表达与反应自己的话语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语言使用者在文化的驱使下会主动利用语言进行交流。

2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正是由于英语语言在世界文化范围内基本成为了一种通用语,被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当做成一种与外界沟通的媒介,所以人们对于英语实用性的需求才越来越大。虽然英语作为通用语种被人们所使用,但当它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被使用时,体现着当地的文化特色,正如在本文开头提到的在不同英语语言使用国家对于cheers的不同使用方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盲目地对文化进行介绍或教学是不可取的。文化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英语语言了解目标文化与自身所在文化的差异性,真正意识到英语语言在其中作为信息传递媒介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突出英语作为通用语传递信息的功能,激发学生对于差异性探索的热情,而并非强调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或是一门课程进行学习。这里所谈的可以接受的范围,指的是英语教学中不必完全被英语语言规则所束缚而导致其失去了真正进行信息交流的作用,例如在英语教学中过多地强调语法与拼读的准确性、过多地纠正或是死记硬背的方法等,只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排斥性。Baker曾在泰国对几个泰国的英语学习者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泰国学生在使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交流时,其使用方式不同于其使用泰语的方式。这个结论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泰语与英文具有不同的语言系统,而且使用国家也有地域文化差异,这都可能导致泰国学生在使用英语时改变其固有的使用泰语的方式。然而,即使研究也表明,英语语言系统与文化都对泰国学生交流方式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但英语中的语言习惯并没有在这些泰国学生交流中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时,既脱离了泰语的思维束缚,同时也没有被英语语言中的规则所禁锢。泰国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流时,甚至会利用英语语言规则并结合自己的交流需求进行调整来达到他们的交流目的。这同ScollonR.和ScollonS.W.得出的结论相似:外语学了可以作为文化沟通的媒介外,同时还要满足使用者个人不同的使用目的,这其实也就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

3跨文化英语教学

跨文化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既包括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使用语言能力外,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这种能力可使学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能将英语语言看做是信息传递的媒介,将英语当做工具来使用,融合目标文化与自己所在国家文化。目前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时,通常把重心放在掌握更多的词汇或是学习语法规则上,这都是老师在英语教学中不恰当的引导所导致的。英语教学中,知识通常被大量地灌输,但学生缺乏在真实环境中使用的机会,使得在课堂学习的大部分知识被白白浪费掉。跨文化英语教学法的实施,不仅能使学生了解英语词汇或语法的正确使用环境与规则,而且可以在考试中作为联想记忆法的依据,使学生快速回忆词组或语法的正确使用法则。但是包括Valdes在内的一部分教学研究者一直质疑在英语教学中植入文化的想法,因为他们认为文化与语言不分家,语言教学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文化元素进行讲解。其实,语言教学中文化的教学部分远远不够,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在国内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汉语,但仍要在中小学开设语文课程来提高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了解。英语教学中的教科书,许多只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有些甚至出现了在英语语言中都不常出现的用法,完全失去文化的真实性。最近Kramsch的一项研究同样也证明了在教学中对文化进行教学或有意识地将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Kramsch在其研究中分析了运用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的效果。两个课堂虽都很好地利用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课堂讨论以及角色扮演活动等,增加学生对语言进行练习的机会。但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仅仅局限在对于语言语法准确性或是教科书中语言点的讨论,丝毫没有对教科书中文章真正要表达的文化意义感兴趣,仅仅局限在学习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使得教科书中精心挑选的课文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即使语言教学中确实存在文化的因素,但对文化进行明确的教学也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跳出语言的束缚,将语言真正地当做信息传递与交换的工具。当学生在看待英语语言时,能够从单纯地把它当做是一门课程转变到把其当做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英语教学也应该会变得更容易进行。Kramsch还提出,跨文化语言教学是交际语言教学的升华,但似乎两者其实并没有先后顺序,教学中植入文化甚至可以说促进了交际教学法的实施。

4课堂教学实例分析

这里要介绍的实例是澳大利亚悉尼TESOL专业(对外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成功地将中西方文化元素融入教学中,使课堂气氛变得融洽活跃。特别要声明的一点是,以此课堂教学作为实例分析,主要是鉴于其对于我国国内高校英语教学启发的特殊性。在TESOL专业,中国学生较多,与国内高校英语学习者相似,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学习与使用。虽然与国内中学课堂还是有所区别,例如,授课教师母语为英语,班级中会有来自世界不同地方具有文化差异的同学,这些条件都更适合对于跨文化语言教学法的施行。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模式是可以被用来借鉴的。在教学案例中,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要求每个小组对两段典型的分别为澳洲以及中国小朋友设计的寓言故事进行讨论。小组先进行组内讨论,之后再进行组间讨论。澳洲的故事以袋熊(wombat;澳洲特有的动物)自我成长的故事为主线,而中国的故事是以3只小猪如何从不听话的小猪变成听妈妈话的乖巧3兄弟的故事为主线。故事显著的区别激发了学生们很高的热情,课堂上,很多中国学生都踊跃发言,从不同角度解读故事背后所蕴涵的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包括澳洲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以及中国文化中的孝道。中国学生在讨论中使用英语进行表达时,语法错误仍然很多,口语表达也不是很流利,但教师没有刻意去纠正所有的错误,而是以抓住他们要表达的意思为主。由于有故事情节作为参照,虽然老师不会过多纠正语言上的错误,但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不少中国学生能够根据寓言材料,自发对出错的语句进行修改。讨论之后,老师才开始对寓言中的一般现在时用法进行归纳。新鲜的文化差异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探索,其中的过程便是学生进行自主性英语学习的过程,这比教师苦口婆心反复重复语言点效果要好得多。这样的教学模式成功地在不降低英语语言学习效果的前提下,将英语课程转型为文化差异性讨论。在课程内容上,也更符合大学生的口味。

5结语

文化经营论文范文8

威海市始终把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载体,自2008年以来,全市共有近百家省以上龙头企业争取到省级贴息贷款扶持,极大缓解了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2009年,为加大对中小型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威海市出台了《威海市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奖励办法》,将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及规模以上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纳入奖励范围内。根据企业经营业绩、辐射带动基地及农户、年实际纳税额、产品科技含量、市场发展潜力等指标进行综合考核,对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及规模以上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给予奖励。截至2014年,市级财政累计安排龙头企业奖励资金1100万元。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奖励资金与省级贷款贴息政策互为补充,形成对大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全覆盖,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目前,全市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40多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93家。其中:部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数量居全省第三位,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6家,数量居全省第五位。

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

针对传统的单个农户抵御市场风险差、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组织化程度低的现状,威海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努力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营造氛围,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户联合起来闯市场。2009年制定了《威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奖励办法》,根据带动农户、基地规模、销售份额等因素,综合考核奖励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13年,威海市对合作社扶持办法进行了调整,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对接。截至目前,市级财政共安排扶持资金1000多万元,通过扶持,促使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少到多,从弱到强,迅速发展壮大。据调查,山东家家悦连锁超市销售的农产品,除自身基地生产的以外,90%来自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221家,注册资金总额27亿元,社员11万户,辐射带动24万多农民。全市共创立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31家,市级示范合作社68家。预计这些示范社年经营收入可达5亿元,盈余可达8千万元,可带动社员户均增收8000多元。

三、支持农业标准化生产,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

为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2006年,威海市政府出台了《威海市农产品认证(认定)奖励办法》,对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给予奖励,累计发放奖励资金2600多万元。2014年3月,又出台了《威海市农业标准生产示范基地项目资金奖励办法》,对符合条件的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给予奖励,极大地推动了威海市“三品一标”工作的整体开展。截至2013年底,全市“三品一标“产品累计认证1173个,数量居全省前列,农业标准化基地面积累计达到158.8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3个,“三品一标”产品产地认定面积占当地食用农产品产地面积的比率达到50%以上。文登西洋参、乳山大花生等22个种植业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在“三品”品牌认证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应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四、支持农村土地流转,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

威海市在稳定和完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2013年市财政局、农业局联合出台了《威海市2013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财政奖补资金管理使用意见》,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流转主体当年集中连片流转土地500亩以上,并用于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特色高效农业的,给予奖励扶持;对当年新增连片规模流转面积较大的村,给予工作资金奖励。目前,全市累计流转土地62.35万亩,占家庭承包地面积的30.1%,其中规模流转37.8万亩,占流转面积的60.6%。通过市级财政支持土地流转,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农村土地经营权向有能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集中,带动大量社会资本流向农业、反哺农业,解决了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形成了土地利用的良性循环。同时,全市80%以上新增流转土地用于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区。2013年以来全市现代苹果园新增12万多亩,保持全省领先的规模优势;西洋参发展到3万多亩,成为全国三大生产基地之一;无花果发展到4万多亩,是国内最大的规模化栽培区;大姜、茶叶、蓝莓、草莓等“小特色”快速发展,向着“大产业”不断迈进,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支持优势农业产业发展,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