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范例6篇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文学;批判;继承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民族特色和民族风貌的集中体现。目前,尽管世界的发展正朝着全球化迈进,但东方人和西方人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东方人的内敛含蓄和西方人的外向粗犷并没有随着全球化发展而改变。尽管同为东方人的民族特征,但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也明显不同,像中华民族和邻近的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民族相比,虽然都具有内敛含蓄的相同点,但民族区别还是存在的,这就是不同的传统文化在不同民族体现出来的不同印记。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但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儒家思想,还包括佛教、道教思想,这我还是广义的传统文化,如果细分起来,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古诗、古文、诗词、国画、医学、戏剧、民族音乐。在时间上可以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从社会层面上可分为宫廷文化、官方文化、文人文化和民间文化;从社会功用来分,还可以分为名号文化、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等。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限于汉民族文化,由于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吸收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就是在当前,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还有自己的特色,这些文化特色和不同民族的信仰有关。从信仰来看,我国汉族人民和大多数民族信仰佛教和道教,这样就形成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但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像地区藏族人民信仰的喇嘛教、回族人民信仰的伊斯兰教以及部分民族信仰的萨满教、基督教,这些不同的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它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被人们一代一代继承下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文化正在经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有的正逐步退出人们的生活。像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关于婚姻方面的“问名、纳彩”等文化形式,以及结婚典礼中的拜天地仪式,在当前的社会中逐步被西方神父证婚仪式所代替。而一些传统的文化游戏,像充满文化气息的对对联、猜灯谜等高雅活动也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除了在生活中体现,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文学艺术形式加以传承。

二、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学中的体现

我国的传统文化能流传至今,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利用之外,更多的则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传承下来的。我国的文学作品是以诗歌开始,然后发展到散文、戏剧、小说这些形式。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载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人们的劳动、生活、祭祀等活动。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哲学得到了告诉发展,“诸子百家”用他们的散文记录了自己的思想,使后人了解到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内涵。到了汉朝,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我国的文人都是用儒家思想来作为行事标准。这种文化思想在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儒家思想对人的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品德的要求是“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治国平天下”,天下太平是每个人的最终理想,因此“文死谏,武死战”成为一种最伟大的献身。一些有抱负的文人就将忧国忧民的思想写进了他们的诗歌中,这些诗歌在《乐府诗》和“建安七子”的诗歌中体现为对战争的不满;在太平年间,诗人们希望人们安居乐业,所以对于国家用人制度、赋税政策造成的内乱忧心忡忡,这种思想从魏晋时代的鲍照、左思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宋朝的范成大、范仲淹的诗歌中。他们用自己的诗歌表达对国家对人民的关心。因为儒家思想的最高准则是“平天下”,因此对于国家完整看得高过自己的生命,对于维护国家的尊严也超出了自己的生命的爱惜。因此才有苏武北海牧羊十八年不变节,辛弃疾的“栏杆拍遍”的愤慨,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牵挂,才有南厓海战后的十万军民跳海为宋帝殉葬的壮举,才有后来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的不屈。进入元朝之后,我国的戏剧得到了高度发展,一些生活趣事,历史典故被编成戏剧广为流传,这种老少皆宜的文化形式不断传承了历史文化,还将人们生活中的一些礼仪文化进行了传播。进入明朝以后,小说又得到了空前发展,当时的小说种类繁多,不同题材的小说都宣传了不同的文化,像才子佳人小说中,大量的诗词唱和,表现了封建时代男女相爱的含蓄委婉;而流传后世的《三国演义》不仅宣传了儒家的忠君思想,还将我国的古代军事文化做了细致的描写;《水浒》宣扬的是我国的侠义文化;《西游记》则是描写了我国的佛教文化。我国明清时期的戏剧对传统文化的传播,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准则的。像戏剧中对于爱情的描写都是突出忠贞不移,在极端情况下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倾向,像《桃花扇》,将个人情感和国家民族气节结合在一起;而《清忠谱》则是为正义,为尊严不惜牺牲个人性命。这个时期流行的小说也是以宣传儒家思想的忠恕、信义、仁义为主,除了四大名著,像《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这些在民间广受欢迎的通俗小说,宣传的是朋友之间的仁义,为了正义而奋斗的主题。《金瓶梅》和《红楼梦》虽然描写的是家庭生活,没有直接歌颂仁义,但对于两个大家族走向衰败时,那些落井下石的背义之人还是进行了讽刺。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关系

现代文学是从之后开始的,以现代白话文写成的诗歌和戏剧、小说,它们和古代文学相比,无论是形式还是表现手法都有较大的区别。现代文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个从隔离到传承的过程。

1、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隔离

的爆发是在我国民族处在落后、衰微的状态之下,一代热心青年在为民族为国家的落后深感痛心的同时,在积极寻找落后的思想根源,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是几千年来思想体系建立在以儒家思想为准绳的体系之上造成。因此,在文化上对我国的儒家思想进行的彻底否定,将西方的个性解放思想引进到中国。之后的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隔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形式上,用白话文代替了八股文,用现代诗代替了律诗。另一个是在表现内容上,现代文学受西方影响,表现的是人物个性和命运,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忠孝和节操对人性的压抑进行了批判。与此同时,现代文学摈弃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引进了西方一些思想家的哲学思潮,像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这种隔离在上世纪前半叶表现得还不明显,在新中国建国之后,尤其是时期,现代文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隔离现状发展到了彻底否定的地步,不仅否定了儒家文化,也否定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好在这种状态随着的结束得到了改善。

2、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体现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的现代文学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隔离状态,但由于作家的思想观念不同,一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落后,但也有一部分作家在作品中用现代的文学眼光来传承传统文化。沈从文在他的小说中以反映湘西地域文化为主,他的代表作《边城》就将我国传统的道教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家的“和”“仁”“信”等思想通过小说反映出来。巴金的《家》《春》《秋》是用批判的态度来描写封建家族,但对于封建家族方面的文化也有所涉及。在张恨水的系列小说中,通过对生活在下层的民间艺人生活的描写,将我国的民间曲艺和家族文化都做了比较细致的描写。老舍的《四世同堂》描写的是抗战时期一个大家族的遭遇,其中对于国家兴亡的关心和我国古代作品中对于国家兴亡的看法是一致的。丰子恺的散文集《缘缘堂随笔》通篇都充满了传统的佛教思想,将爱护生灵,体现童真作为表现主题。叶圣陶等人的作品也同样反映了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和我国古代诗人对民生的关注相似。解放后,赵树理写的一系列“山药蛋”派作品,像《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作品,其中也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结束后,我国的文学创作在思想上得到了彻底解放,文学作品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出现了大批既有现代文学特点又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像莫言的《红高粱》,内容是反映国家兴亡与个人的关系,但表现方式上又综合了西方的文学表现手法。阿来的《尘埃落定》,表现的是我国藏族土司文化小说中有大量的佛教文化的表现;而实的《白鹿原》反映的是“民族的秘史”,涉及到了我国传统的儒家精髓,而白鹿两家秉承的“耕读传家”的治家传统以及家传的“修身齐家”的人格理想都对儒家思想做了诠释。在当代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籍作家迟子建,她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反映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生活,其中对于鄂温克的历史、生活现状以及他们信奉的萨满教都做了详细描写。《洲国》则是将时期的下层百姓作为表现对象,表现了东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在她的所有作品中,都是以表现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为主,向世人展示了东北黑土地上的特色文化。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一些著名作家都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上来,像王蒙对老子的研究,刘心武对《红楼梦》的研究。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学对现代文学发展的主要作用,离开了传统文化,文学也失去了民族特性。

[参考文献]

[1]骆素青,刘义婧,赵秀忠.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J].中国宗教.2011(07).

[2]翟文铖,杨新刚.“传统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10(01).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出版文化;传统出版文化;现代出版文化

一、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

传统出版文化、现代出版文化是传统出版和现代出版活动中,出版人所具有的出版观念以及与出版观念相适应的出版制度、出版机构、出版设施、出版物及其影响等的总合。①也就是说,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是在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活动中孕育、发展而形成的文化样式。对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的研究,有必要从对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的认识出发。

对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当前人们基本上有两种看法。一是,力图从时间上对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加以区分,因传统出版的时间范围的不确定,这一问题又转化为对现代出版的确认。许多学者言及现代出版,均将其与更早的近代出版对举,但现今有关出版史著中,对近代出版的时间下限有着不同的划分,导致对现代出版的时间范围的认识不尽一致。二是,在更为宽泛的意义上谈论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而不涉及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的时间分野。如有学者认为:“现代出版是以多种现代媒体为手段的内容提供,其特征是以市场经济为基本前提,以高新技术作为物质基础,以大出版大市场为生产形态,以多媒体的共同发展为运行载体,以知识管理为产业原则,以国际规则为发展参照。”②有人指出现代出版“是高科技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③也有人单纯从技术方面区分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传统出版是“以纸介质和案头编辑工作为主要特征的出版工作”;现代出版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声光电为载体来进行的出版行为”。④进而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网络出版对举。

因此,对于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的认识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视角——一种是着重于时间上的区分,另一种是偏向于观念上的认识。从时间上看,与“近代出版”相对的现代出版,是一历史概念,可以找到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这在探讨出版历史的发展时是必需明确的。如笔者以为,伴随着经济改革和思想开放而重新加快发展的中国出版业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步入轨道的,此后的20年出版业处于变革、发展的酝酿阶段,因此将20世纪80年代初期作为我国现代出版发展的开始,较为符合我国出版业发展的实际。另一方面,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之划分,除却出版的复制技术、经营方式、管理制度外,主要是用来指称两者在出版观念、形态、内容等方面的不同,其所内涵的时间意味不是很明确。我们所说的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即是在此意义上说的。这是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在出版活动中,出版生产力主要是指出版技术能力,“出版生产关系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出版业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因此,与传统出版业相较,现代出版业的发展、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的现代化,一个则是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⑤因此,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就并不仅仅单纯是时间向度上的概念,更是包含了技术,特别是理念与内容在内的综合体,对其划分应综合考虑。

二、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的差异

传统出版文化和现代出版文化应该从出版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出版物质文化、出版制度文化及出版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统一起来认识。依此,现代出版进步发展所体现的技术的现代化、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分别属于出版文化构成中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并未涉及出版文化的精神层面——主要包括出版意识、观念及理论等。在我们看来,出版业属于内容提供(中介)者,而内容的提供(中介)者——编辑出版人受时代、社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学识、观念、思想,对于出版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出版技术、制度都是为此而服务的。因此,在探讨现代出版(文化)与传统出版(文化)时,除却技术、制度因素外,出版观念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可小觑。

1. 出版物质文化

出版物质文化是出版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其中最突出的构成因素莫过于出版技术,无论是传统出版文化还是现代出版文化,都表现出对出版技术的依赖,出版业每一次质的飞跃都是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出版的直接结果,为此出版技术成为传统出版物质文化、现代出版物质文化相区隔的最显著特征。相对于信息时代,富含工业时代色彩的传统出版文化带有大机器生产的特点;而现代出版文化成长于以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为生产力代表的出版活动,现代高新技术给出版业带来复制技术与内容载体的升级,进而带来阅读方式的巨变。新型出版技术也大地提高了出版业的运营水平,拓展了出版市场空间。这一切都使传统与现代出版物质文化之间产生疏离。

2. 出版制度文化

出版管理体制和出版运行机制是出版制度文化的重要构成因素。出版管理的方式与人们对出版属性的认识密不可分。由此来看,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在管理体制上的最大不同,在于政治化管理和专业化管理的区别。传统出版观将出版视为政治斗争和宣传的工具和手段,因而与此相应的管理体制是政治化的;现代出版既有商业性又具文化性,在注重出版的社会政治文化功能的同时,也须注重出版的经济效益。传统出版由经验管理逐步向制度管理转变;现代出版则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⑥

出版运行机制主要指的是出版生产机制,是出版生产中各个环节相互协调而构成的有机运作体系,其本质是参与出版活动的各种要素在由显性出版制度(如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规范等)和隐性出版制度(如出版传统、出版观念等)构成的制度环境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活动过程。因此,出版机制对出版生产的各个环节发挥着巨大的调节和关键纽带作用,是社会需求与出版生产之间的中介环节。由此看来,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出版文化,由于整个社会的文化需求受到抑制,出版生产的计划性成为出版运行机制最显著的标志;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现代出版运营中,出版既是文化事业,更是文化产业,须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来进行。

3. 出版精神文化

出版文化最为集中地体现于出版观念。因此,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的不同,在最深层次体现为出版观念上的差异。在我国,传统出版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其出版观念是与此相适应的。现代出版文化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其出版观念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色。20世纪中叶至80年代前,出版文化理念以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为主导,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的启动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如果说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下,出版主要依托其意识形态政治功能主要服务于政权和阶级利益,那么发展理念则着眼于国家利益和国民生活发展的利益考量。⑦这种转变集中体现于出版制度的变革,而出版制度的改革必然带来出版文化的转型,而转型的实现又将对出版实践有着深入持久的推动作用。

三、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的联系

对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时代化”的理解主要源于对传统出版、现代出版所作的时序化认识,其根本原因是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由于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就导致人们往往企图寻找、确立一个唯一的标准以便把所涉及的东西确定地归类于传统文化或现代文化中。这也意味着,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能简单地作整体化的抽象讨论,如果这样,就在实质上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都视为一个逻辑上周详严谨的、抽象的、统一的整体。”⑧以此观照出版文化,我们就不能将传统出版文化和现代出版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那不符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以及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的实际。

同时,过于纠结于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的“时间性”理解,恐怕还在于对“传统”的认识。有学者在谈到传统时说,“传统”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意识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⑨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并非全然割裂的,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现代出版文化与传统出版文化源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其中现代出版文化是基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需求,并借助于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出版印刷技术、信息传输技术)而实现的,它体现了出版业发展的新趋势。从出版实践的角度看,现代出版文化的优势在于出版技术、出版观念和出版物价格等方面的因素,而传统出版文化则在阅读习惯、出版资源和出版人才等方面占据优势;一方的优势即是另一方的劣势,优势互补可成为两者合作的基础。我们今天所认可的部分传统出版文化,是因为其整个价值体系中有诸多因素同当前时代的价值系统保持了一致。也就是说,已进入传统出版文化范畴的东西,随着社会变迁、时代转型、价值观变化,常常被重新评价、选择、阐释,它可能被保持,从而进入现代出版文化,也可能被淘汰。因此,现代出版文化与传统出版文化的关系如唇齿,是密不可分的,两者走向融合是发展的趋势所在。所以说,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而是交错共生、相辅相成的关系。

(杨军,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

*本文系教育部2011年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明代图书出版与社会文化互动研究”(11YJA87002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① 杨军. 出版文化研究:理论、现状与范式[J]. 出版科学,2009(4): 44-48.

② 王建辉. 现代出版的内涵[J]. 出版科学,2000(4):卷首语.

③ 蔡学俭. 现代出版与出版本质[J]. 中国编辑,2005(6):82.

④ 胡守文. 迎接现代出版对传统出版的严峻挑战[J]. 出版参考,2000 (9):1.

⑤ 师曾志. 现代出版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

⑥ 聂震宁. 以文化管理推动出版集团图书选题创新[J]. 编辑之友,2007 (1):16-19.

⑦ 蔡敏.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传媒文化转型研究[D].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03:12.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动画艺术;传统文化;关系;发展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142-01

一、我国动画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对我国动画创作的影响

在我国的动画创作过程中,在很长的一个阶段内,其主要的创意来源和故事剧本大部分都与传统文化及相关因素有关。如我国的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等都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解放后,随着国家支持和动画艺术研究领域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故事和构思在动画艺术创作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如我国著名的动画长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故事剧本都是来自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故事和民间传说。同时这种传统文化传说故事,不仅包括了汉族民间文化特点,也包括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如我国著名的连续木偶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等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

(二)传统文化对我国动画形式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动画艺术创作的发展不仅包括了故事创作和构思的影响,还为我国动画艺术类型的发展提供了扩展空间。动画片在传入我国后,我国的动画创作研究者结合我国传统的美术艺术对其进行改革,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我国特有艺术因素的动画片形式。在这些动画艺术形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水墨动画片。作为我国美术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水墨画在动画艺术中的应用具有其特殊的代表意义,也是我国动画创作领域的重要代表。其主要代表作包括了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等重要作品。这些作品在国际动画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皮影动画片。我国的皮影艺术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其在用艺术造型和表现力形式上都有着极强的艺术特点。我国的动画创作,很好地借鉴了这一艺术形式,创作出了皮影动画片。其代表作包括了《张飞审瓜》、《金色的海螺》等极具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

3.折纸和剪纸动画片。我国的动画艺术形式也受到了传统折纸和剪纸艺术的影响,出现了折纸片和剪纸片的动画艺术类型。这两种动画艺术类型的出现为我国动画艺术形式提供了发展空间。其主要的代表作包括了《猪八戒吃西瓜》、《三只狼》以及著名的系列动画片《葫芦兄弟》等。

(三)动画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作用

我国的动画片制作在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其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样具有很好的传播作用。这种传播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两个方面。

1.传统文化的内部传播。在我国的动画发展过程中,因为大量传统素材的采用,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传播。不论是《神笔马良》这样的神话题材,还是《中国传统美德故事》这种历史题材,都在不经意间传播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美德。特别是在儿童和少年中,这种传统文化传播形式具有极强的优势。

2.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宣传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动画艺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以我国的水墨动画为例,我国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因其特有的水墨画风格,得到了世界动画艺术研究者的一致赞扬,同时获得了1961年瑞士第十四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1962年法国第四届安纳西国际动画节短片特别奖和1964年第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等重要的动画艺术奖项。

二、传统文化对我国动画发展的未来影响研究

(一)继续为动画制作提供创作素材。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其可开发的艺术素材和创意是非常多的。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积极地开发传统文化中的深层因素,为我国的动画发展提供创意素材。如我国传统英雄人物传记、神话传说故事、民间人物等故事可以为我国未来动画创作提供大量的创作素材和创意。如系列动画片《十二生肖系列》就很好地对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元素进行了再次的挖掘,促成了故事创意和剧本设计的完成。

(二)为动画形象和镜头设计提供灵感。在我国的动画产业发展中,无论是二维动画还是三维动画,在其形象和镜头设计中,传统文化中的美术因素可以为其提供很好的创作灵感。这种灵感的产生受到了水墨写意风格、剪纸风格、年画风格等不同传统美术风格影响,其应用的领域也不相同。如在大全景镜头中,中国的大写意风格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高动画片的艺术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动画片的观赏性。

三、结语

我国的动画创作在其发展之初就与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关系。随着其艺术和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与动画创作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我们应该清楚,这种变化并没有消除两者之间的关系,反而使得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促进动画艺术创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范文4

论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文 章 来自 3 e d u 教 育 网

摘要:由于历史原因,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圣贤”教育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回视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已有些陌生,更不知其是“本有的家珍”。今天的艺术教育中存在着“重技艺,轻人文”的现象。如果艺术教育仅仅停留在教授唱歌、画画的层面上,是难以完成其使命的,必须回过头来从已被扬弃的,被误认为封建的、过时的传统文化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来填补今天艺术教育的空洞。

关键词:艺术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师道 孝道 经典 内学

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应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这块土壤。这是艺术教育发展、成长的源泉,离开它,艺术教育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种不同的艺术教育模式,不管是舶来的,还是本土的,无论是学习、继承还是发展,我们本身应具有一个较高的视点去评判。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否则舶来的东西就难辨良莠,或导致另一个结果,即盲目地排外而妄自尊大。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偏颇,即重技艺而轻人文。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人文教育产生了严重的断层,这足以导致人的精神领域极其浅薄与苍白,加之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介入,我们正在加速度地蜕变为“香蕉人”,而我们的艺术教育也增加了“功利”与“竞争”的倾向。过分重功利就会轻仁义,人与人的过度竞争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国与国的过度竞争最终的结果将是共同毁灭。

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比较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科技教育。在科技进步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环境污染等。核能的开发本来是可以造福于人类的,但我们今天却随时都要遭受核战争的威胁。因此,人们形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盲目地发展科技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竞争教育。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竞争意识,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教人礼让、互助合作、共存共荣。中国古人并非不懂科技,但更懂得科技发展的弊端,因此,大力提倡发展人文教育,认为这样,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当前是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意开历史的倒车,只是尽可能地让科技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科技好似一匹野马,需要一名睿智的骑手去驾驭。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并非基于一种民族情结去赞美和宣扬自己的文化,也并非基于一种复古的情结而厚古薄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集称为经典,“经”是纵贯通达,“典”是典范、标准,古今一成不变之真理,可以超越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 艺术教育包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之内

马一浮先生在《论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文中曾提到:“六艺不唯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举其大概言之,如自然科学可统于《易》,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可统于《春秋》……文学、艺术统于《诗》《乐》。”艺术教育依托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使其理论更加完备、深广,还可使其教育理念达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层面,在其空洞的“形式”中摄入更多的人文色彩,使其能够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的前途命运。

三、艺术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

艺术教育不应被认为仅仅是画画、唱歌、弹琴等技艺的传授,艺术教育是要把人类最高的智慧、德能与才艺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造福于人类。

中国历史中的绘画、雕塑、戏剧等大多展示、宣扬的主题思想是“忠、孝、仁、义”,在娱乐之余不失其“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育功用。无论是过去的君主时代还是现在的民主时代,艺术教育也要承担起一种责任与义务来改善我们的身、心、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集又可称为内典,内典即是内学之典集,其中所盛载的智慧与德能来自心灵的最深处,是人心本来具有而非从外学来的一种亲证的现量境界,不是一种想象、推理构建的理论。通过这些典集可以开启我们内心深处处于休眠状态的智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国学,被马一浮先生称之为“六艺之学”。马一浮先生在《论六艺统摄于一心》的文章中写道:“举网者必提其纲,振衣者必挈其领。”先要识得纲领,然后可及其条目。六艺之教可以统摄一切学术,这是一个总纲领,真是“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一遗。学者须知六艺本是吾人性分内所具的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吾人性量本来广大,性德本来具足,帮六艺之道即是此性德中自然流出的,性外无道也。”艺术也本是人心中分内的事。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表里的关系。艺术教育中的“教育”本身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艺术教育中的“教”,左边是“孝”,意思是说老与子、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右边是“文”,其意为文以载“道”。教育是师道,其根本是孝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师道与孝道。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人生宇宙的真理、规律。在人与人之间表现为五伦十义,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人与人的关系应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长惠幼序、朋谊友信、君敬臣忠等关系为原则。思想、行为不违背自然规律,并把这种品德保持、发扬、增长就是“育”,久而久之会有所得,德者,得也。人与人的关系依止于“仁”,仁者爱人,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他人,这种爱是“仁爱、博爱”,而非贪爱,这种博大而崇高的品质正是出自这样的文化背景的熏陶,这种品质可物化、外现于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艺术教育以人为本,首先要确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价值观。艺术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的出现对于社会人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是艺术教育首要关注的事情。高雅的艺术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的境界是大有益处的。艺术即使不能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用,至少也不应是“精神污染”而有害于社会人群,何去何从基本上取决于艺术教育的导向。

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持反对意见者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是对于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刻、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其二是由于年代久远,必然会产生一些流弊,这是人的原因,并不代表主流文化,且不可因人故而废其法。儒、释、道三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三者之间名词、名相虽有异,但理无二致。南怀谨先生把儒家比喻成开粮店的,把道家比喻成开药店的,把佛家比喻成开百货店的。“儒”字即人需要“仁”,就像人需要粮食一样重要;得了病不能不吃药,此病是不懂得爱物的“心病”,物是指我们的生活环境,再广一点如山河、大地、宇宙万物,“物”与我们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体;百货店自然无所不包。三家的典集称为“经典”,这些典集并非是某个人的学术观点,所述都是古圣先贤之法,都是真性的流露。真性也叫真心,心、佛、众生不二,否定了经典也就等于否定了我们自己本身。

以传统文化注入艺术教育,并作为其精神内核,“真、善、美、慧”四字足以概括。“真”是真实之理,是人生宇宙的真象;“善”是完善,我们内心深处本来具足无限完美的智慧、德能与才艺(美、慧自然在其中)。“真、善、美、慧”这种教育理念完全可以凭借经典的引导开发出来。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传统文化;动画;发展方式;发展历史

一、动画的简介及发展历史

(一)动画简介

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是工业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它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

动画的英文有:animation、cartoon、animated cartoon、cameracature。其中,比较正式的 "Animation" 一词源自于拉丁文字根的anima,意思为灵魂;动词animate是赋予生命,引申为使某物活起来的意思。所以animation可以解释为经由创作者的安排,使原本不具生命的东西像获得生命一般的活动。早期,中国是将动画称为美术片的,现在国际上通称为动画片。

动画世界让我们感受着童真、感受着美。动画是以绘画为基础的影视形式,但它绝不单纯的依赖绘画,它综合文学、绘画、音乐、表演、摄影等艺术手段共同创作,涉及的门类众多,因而形成了自己的特殊的创作规律,这种规律就形成了它的特性。动画艺术是一种假定性的电影艺术,它不追求逼真性。剧情和动作的虚拟与夸张,成为了动画艺术的一种特殊手段,使影片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博得观众的喜爱。在创作上经常运用夸张、幻想、变化、虚构、神似等手法来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并且能获得非常强烈、有趣、奇妙和出人意料的银幕效果。

(二)动画的发展历史

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是诞生在1926年,1935年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1941年上映的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53年,我们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在1954年的木偶片《小梅的梦》里,真人和木偶第一次同时出现在了一部片子里。而1956年的木偶片《神笔》,在国际上获得了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到1955年,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问世,1958年,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这为我国的美术片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1960年,令全世界惊叹的“水墨动画”横空出世,代表作品就是《小蝌蚪找妈妈》还有《牧笛》,然后是中国动画的巅峰之作——《大闹天宫》,另外,这个时期著名的动画还有《小鲤鱼跳龙门》,《骄傲的将军》,《渔童》、《孔雀公主》等。

文革的十年动乱,使黄金时期的中国动画落进了低谷,虽然后期也出了几部作品,但题材比较受限制。而且,这段时期对中国动画造成的最大冲击,是对人才的摧残,这场劫难使中国动画在未来的发展,整整缺失了一代人……甚至可以推测,现在动画的低潮状态,除了受外来动画的影响,也有那个时候造成的人才缺失的原因。文革之后,中国动画又迎来了一个复兴时期,被称为中国动画的白银时代。《哪吒闹海》就出现在这个时期。除它之外,像充满智慧的《阿凡提》,简洁幽默的《三个和尚》,还有水墨动画《鹿铃》,风格古雅的《南郭先生》,毛茸茸的剪纸片《猴子捞月》,水墨风格剪纸片《鹬蚌相争》,幽默有哲理的《崂山道士》,还有《孔雀的焰火》、《小熊猫学木匠》《假如我是武松》《天书奇谭》《除夕的故事》《水鹿》《女娲补天》,还有优美感人的《雪孩子》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早期的中国动画,在造型和场景方面,都带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民族化故事。而民族化视觉元素是体现民族风格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在民族心理上作深层挖掘,才能表达民族化风格的内涵。

时光机进入了85年,在85年到95年这十年间,也是80后接触国产动画最多的时间,这十年,应该说是咱们中国动画的一个转折时期,可惜不是好的转折。这段时间呢,咱们的国产动画也出现了一些好作品,这里面,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些动画系列片,比如《葫芦兄弟》,这部动画不论情节、色彩,还有明显的中国风格,都给80后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另外还有《邋遢大王奇遇记》、《舒克和贝塔》,到现在还是经典。这段时间的单集动画里值得一提的是《山水情》和《不射之射》,这些动画就不像刚才那些系列片普及面那么广了……这些非著名的优秀动画里,《山水情》在国内外获得了多项大奖,但是,它也被称为中国水墨动画的绝唱,因为这个时候,这种精工细作的电影动画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慢慢地开始走向了后来的学院派,而产业化模式制作的外国动画片已经开始冲击国产动画市场。从85年开始,有很多中外合资的动画公司进入了中国,大批动画人才都被这些公司挖角了。而相对的,还有很多外国动画却在这个时候低价卖入了中国市场。《变形金刚》、《花仙子》、《OZ国历险记》《铁臂阿童木》,这些动画大多题材新颖,想象奇特,色彩鲜明,受到了中国观众的欢迎。95年以后的动画开始有了粗制滥造,内容幼稚这些问题,而相比之下,进口动画可以说是势不可挡啊,什么圣斗士、忍者神龟、加上后来网络的发达,国外的动画几乎可以同步地进入国内。

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动画借鉴传统造型形象有利条件较多,因为几千年形成的中国本土艺术语言比较恒定,有着深厚的受众群体。从文化传承的血脉上是无法割断的,尤其是艺术造型元素突出,有较强的包容性,承传着文化脉络的基因,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多重因素。如何把这些无形的资源开发利用好,适用于动画造型之中,应该说上是振兴中国当代动画产业的一大命题。文化上的借鉴与传承,并非是空洞的概念,的确需要有识之士从研究入手,从创作开启,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把传统的形式重新解读,并融入市场之中,获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注重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现代化的动画产业,借鉴传统也是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的文化生活。在继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语言并非是照搬照抄,如果仅把一些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的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搬到动画片上,或许永远找不到与时代的对接点,也就无法找到动画的本土文化基因。如果照搬敦煌壁画、中国水墨画、民间剪纸、皮影、玩具等的具体形象,将无法脱离它自身的功能特点,或许又走入模仿抄袭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如果在造型的形态、制作工艺、技术加工及传播形式等方面不能形成动画的一个整体,那么动画造型艺术再美也无生存的价值。动画是一个形象化较强文化产业整体。文化是艺术的内涵,动画是各国精神内涵的文化形象,具有象征性和多元性,如何让动画片富有“活性”呢,必须根植文化的底蕴。

首先,在观点,内容取材上凸现文化品格的深度和广度,文化品格就是民族“观念体系”的本性透露,也是文化现象的社会指标。在动画艺术里,观念体系是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是动画行为和动画文本在抽象精神层面上的集中体现。通过动画文化的隐喻性再现,在物化对象的象征形式中囊括了一切超越个体之上的思想、信仰等抽象的价值观念。

其次,在艺术形式上,借用民族元素,传达文化符号。借鉴民族的艺术形式,丰富艺术表现语言。有效的民族语言,快速传递形象意象。在中国动画艺术《老鼠嫁女》中的角色形象,融合剪纸艺术形式,捕捉到民族文化视觉元素,浓郁的民间味道,亦使视觉形象鲜明。动画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符号,承担文化传播意义。文化的传承和新的动画语言手段的结合,是动画艺术走向生命之路的方法,同时将优秀民族文化艺术形式与现代先进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创新和发展,中国的动画才能以崭新的、丰富的面貌展现于观众面前,才能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精髓,了解大众的审美心理和精神需求,并将本土文化精神融入到动画这一形式中去,使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大众艺术形式,散发出独特的本土文化个性魅力,同时也为弘扬中国本土民族文化找到一条更易为大众接受的影像之路。

三、动画的发展方式

每一部动画作品,无论什么题材、何种风格,都会受到创作者的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角色性格、思想、动作、言语、场景、道具、甚至主题思想等各方面体现出本民族特征。每一部动画都或强或弱的带有本民族的文化烙印。

动画是一种和小说一样的人的思想感情的表达形式,也就是一种媒介。所以我认为动画是可以用来表现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在:

(一)内容比较传统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但中国的动画不是由漫画或小说来改编,而大多都是由动画公司直接制作,由多人来一起构思规划故事的框架,结果呢讨论来讨论去,题材就变的很死板,当然国家相关机构对于动画内容的严厉控制也起到很大作用,最后就只剩下传统的东西,毕竟这些东西前人已经尝试过,并被批判的继承了下来。

(二)从中国动画与外国文化的关系上讲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外国的动画行业比较成熟和发达的不外乎就是日本和美国。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日军的侵华战争),导致社会上有许多反对中国模仿日本的呼声,而美国与中国相距甚远文化和思想有太大的差异,国人有些也难以接受。其实啊,最主要的依我之见,还是潜意识里的封建残余思想在妨碍外化。中国是以“教”为主的民族,不像以学为主的大和民族可以轻易接受外来的文化和思想。

(三)传统与外化的对比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范文6

(一)以人为本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精神

冯友兰曾说过:“古今中外,无论哪种哲学,归根到底都要讲到人,而中国的哲学特别地突出人”。的确,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围绕着人进行的。“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以及尚群文化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如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孔子的“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等。另外,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由此可见,两者可谓是不谋而合,正是这二者的相通性,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同志带领人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将人本主义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融入到治国方略中,并升华为我党的群众路线。而这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和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又一次飞跃。如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并反复要求全党始终要把人民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观点。除此之外,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总书记提出的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思想等,不仅仅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美好社会,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二)哲学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和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与传统文化一样,同样拥有着丰富的内容体系。它的基本思想就在于:其一,知行合一即强调认识和行动、思想和生活的一致性;其二,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不断地更新自己以发展自己,始终与时代同步伐。因而可以得知这两种哲学虽不属于同一地域中的文化,但两者之间存在着融合之处。曾说过“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古者为学,重在行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并强调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要读“有字之书”,更要习“无字之书”。而这就是实事求是思想的正确解读,也正是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先进的中国人带领人们取得革命的胜利,始终朝着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前进。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