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计划范例

文化发展计划

文化发展计划范文1

在历史前进过程中经验表明:文化是社会财富的发源地。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文化的影子随处可见,文化就像是一个可以判别对错的黑洞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无论是在我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甚至是旅游生活背后存在的支撑点永远少不了文化的存在。尤其对于地区文化是这一地区发展的灵魂,当人们对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的增加,文化竞争力也就随着增强,因此文化竞争力时刻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想开发地方的经济,最首先要考虑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特色之处。文化资源带来的无形资产存在着丰厚的经济利益,因为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只有把地区文化的特色牢记在心中,这样才有利于地区文化促进潜在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的经济现象,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源头力量。这样的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中心的好处是有多个方面的,一方面是符合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提升了地区整体的文化修养水平,为地区经济发展埋下了伏笔,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我们不能否认人们对文化品牌的认知度带来的经济效益,如旅游文化就是利用文化品牌的号召力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就说明文化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所以我们才会发现大部分的地区都在忙于打造特有的传统文化,增加本地区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用以吸引外来的投资、带动额外的经济效益。

二、文化发展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的优势

经济的不断发展即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适应发展,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发展是决定经济是否快速前进的核心。文化不断的发展使文化竞争力不断的增强,这为地方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地方经济增长对文化发展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文化和经济发展已经是水乳交融。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生产要素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资本劳动技术逐渐开始向着信息和知识的转变,因此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枢纽,与此同时也不难发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增加了经济对文化的需求。人们对知识文化的需求增长,意味着人类将会在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那么对于地方来说,文化的竞争力也会大大的提升。文化竞争力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国家的政策扶持是文化发展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一个宏观的支撑,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开始,就向全党提出了有关发展文化的战略任务。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扶持文化的发展和增强地区文化的竞争力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文化竞争力作为文化发展的精髓,具有的优势有几个方面来表现:首先地区文化创新能力。同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地区文化的创新力更具优势,地区传统特色文化本就是历史与时间的磨合物,本身就具备了创新的因素,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其次是地区文化产业的综合度高。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把科技与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地区文化新的发展形式;最后是文化发展是培养人才的聚集地。因为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文化发展作为地方新生产力的优势显而易见。

三、文化与地方经济相互作用

文化经济的发展已经是渗透在地方经济活动之中,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精神基础。在地方经济发展之中,一个物品从原始状态到成品的过程中都是当地文化为基本的支撑点,也就可以说,文化是物品创新的源泉,也就是经济发展的不懈动力。地方经济生活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的经济活动,而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人,所以文化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宰者,地方经济要附着于文化发展之中。文化的发展引领着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为什么说文化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引路人,全国经济“百强”县——建湖县,当我们提到建湖的时候你第一个反应是淮剧杂技文化,不错,淮杂文化作为建湖地方文化的名片,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起到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淮杂文化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古代的时候建湖的淮剧杂技文化就是很有渊源的,为建湖的千年文化历史提供了佐证;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为新理念、新技术、新产业的引进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所以我们可以相信是文化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具有引领的作用。

四、总结

文化发展计划范文2

全县23个乡镇

二、考核评价内容

(一)、2020年文化事业发展(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1分)

1、建有符合国家规定和标准的村(社区)文化活动室,面积至少20平方米以上(新建的要达到100平方米),阅览桌至少1张,椅子不少于8把,室内外要干净整齐无杂物,得0.1分。

2、悬挂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牌子,各项管理制度均清晰、整洁、规范、统一,悬挂明显位置,得0.1分。

3、大门口(室外)醒目位置要张贴开放时间安排表,安排表上要有管理人姓名、电话,得0.1分。

4、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配送的书籍3200册图书要分类上架,少于3200册扣0.05分,未分类上架扣0.05分,最多扣分不超过0.1分。

5、有1名专职或兼职文化活动室管理员,得0.1分。

6、图书借阅正常,借阅登记及时、清楚、真实有效,得0.2分。

7、文化活动室每周开放时间达到20小时以上,得0.2分。

8、能够利用文化活动室开展读书、文体活动,得0.1分。

(二)、全域旅游发展考核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体制机制、旅游精准扶贫、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创建与推广、加分项目、减分项目等6个方面。

1.体制机制:主要考核评价党委、政府对全域旅游发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出台规范性文件情况,成立全域旅游推进工作机构情况,出台各类旅游产业奖励奖补政策情况,旅游工作分管领导、办公场所、经费、人员情况等方面的内容。设置权重10分。

2.旅游精准扶贫:主要考核评价工作任务的完成率、受益对象的精准度、贫困户动态管理资料上报等方面内容。设置权重5分。

3.旅游项目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考核评价重点项目引进与开工建设情况,改造提升景区公路情况,旅游交通引导牌情况,A级旅游厕所新建与改扩建情况,乡村旅游精品点建设,文旅融合,民宿建设等方面内容。设置权重50分。

4.品牌创建与推广:主要考核评价景区品牌创建情况,各级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大赛获奖情况,特色餐及景区特色菜肴品牌情况,旅游品牌形象宣传投放情况,举办旅游专题推介活动或大型旅游节情况,吉安旅游惠民卡发行情况,县级以上新闻媒体文旅宣传报道情况。设置权重35分。

5.加分项目:主要考核评价当年度旅游工作荣获县级(含)以上通报表彰,当年度省、市、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召开现场会并推广其经验做法,当年度县级(含)以上有关部门授予特色称号或荣誉等方面内容。设置权重20分。

6.扣分项目:主要考核评价国家A级景区、星级饭店、省级A级乡村旅游点被文化旅游部门通报整改情况,本年度发生的旅游突发事件、旅游投诉等级或造成社会影响情况。设置权重20分。

三、考核评价程序

文化发展计划范文3

近年来,宁海县积极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创新运管机制增强文化单位内生动力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加快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

先人一步换脑子。早在2000年,宁海县就在全省率先开展经营性文化单位“国有民营”体制机制改革。县新华书店作为全省首家“事转企”文化单位,改制后实行集团化管理和多元化经营的民企模式。2011年总销售额达到3455万元,年均增速超15%。2002年,宁海县又以“国助民办”模式,培育出全市首批文化体制改革单位十里红妆博物馆。博物馆由政府全资建设,由社会方市场化管理,除国有文化单位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同等享受以外,政府还给予重大展览等大型活动补助。文企联姻活路子。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的方式,积极探索文艺院团与企业共建的文化改革新思路。2011年对宁海县平调剧团采取“划转”的方式实施股份制改革,转为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并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一中心两公司”的独特运行模式,实现了文化单位改制的资本联合多样化、市场配置方式多元化、主体经营多极化。

引凤来巢结果子。树立抓文化建设与抓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理念,把文化产业项目与其他重点产业项目共同推介,吸引外资。2011年,宁海县把城区中心地段的一地块作为文化用地区块开发,规划高端文化项目,得到了港资青睐,投资1.5亿元建设“大观文化园”。积极打造集艺术创作、艺术交易及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工艺美术特色街区,目前已经引进了西泠印社、红点设计等一批知名文化企业入驻,发展态势良好。

创新联动机制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活力

坚持政府主导为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化事业建设。发挥政府头羊效应。自2008年以来,先后出台实施了10个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重大综合性政策文件,并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文化事业行政审批服务标准一体化,建立文化产业市场准入机制,营造文化企业发展良好宽松环境。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参与文化建设。

发挥财政杠杆效应。着力改革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的投入方式,切实提升财政资金的投入效益。采用政府公开招标,集中采购等方式,广泛推行公共文化活动服务外包,提升公共文化活动品质。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奖励制度,依托宁海历史名人资源优势,设立“柔石小说奖”、“潘天寿艺术奖”等奖项,鼓励文艺出精品、出人才。每年投入近1000万元奖励指定的24项群众性文化活动。

发挥民企鲶鱼效应。出台实施了有关政策意见,鼓励个人和民营企业出资建造博物馆,政府最高补助达500万元,并在用地指标上予以技持。目前已有宁波东方艺术品公司投资4000万元建造艺术造像博物馆,宁波宝德轮业公司规划投资1亿元建造古船博物馆。此外,海洋博物馆、刀剑博物馆和方孝孺纪念馆等都已经达成明确投资意向,启动了各项前期筹建工作。

创新激励机制催发文化产业生产力

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种经济实体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扩大文化产业在全县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经济结构和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发展科学化。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产业一政策”。如成立宁海平调开发和保护委员会扶持平调戏曲艺术发展,投资3亿元用于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前童古镇的保护开发等。实行文化产业发展“一把手工程”,重大项目全部由党政领导挂帅。

文化发展计划范文4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并作出了具体部署,小康社会的内涵进一步充实、外延进一步拓展,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林业的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现代林业建设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是一种现代生态文化的体现与要求。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对于实现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准确把握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其表现形态

《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有三种解释:一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二是指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三是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这里所说的生态文化主要指的是第一种文化。生态文化是和谐的文化,是以生态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体现在对待生态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社会风尚、文化产品等形式上,它不仅能创造无穷的精神文明更能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生态文化体现着人类对美的追求,蕴含着一种和谐、自然、恬淡的生活情趣

1、生态文化是自然生态与人类智力活动相结合的文化

生态文化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环境,是人类智力活动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完美结合。自然生态本身并不是文化,仅靠自己也不可能成为文化。但当它与人类的智力活动相结合时,与人类的想象力相统一时,就产生了生态文化。两者缺一不可,互相影响。生态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人类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不仅能充分认识自然界,还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不仅能被大自然美妙幽静的景观陶醉,还能尽情地赞美那如诗如画的景色。当我们亲爱地祖国到处呈现一片茂林修竹、鸟语花香、天高云淡、生机勃勃时,一定是盛产生态文化的大好时节。

2、生态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一方面,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人类的居住、生存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创造较好的发展条件。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必定要消耗一定量的资源和环境。如何把资源和环境消耗量控制在自然界自净能力之内,关键还要看人类的自身品质、科技水平以及人文素养等因素。良好的道德,高尚的情操,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生态文化是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文化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经历了盲目崇拜、掠夺开发等阶段。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全球大气变暖、土地荒漠化、乱砍滥伐等现象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断被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认同,也成为我国的基本战略。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协调好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的关系。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工具的改进,技术的升级,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资源破坏性、生态污染性的产业不断发展,自然环境恶化的脚步就伴随着技术更新的脚步而不断向前。面对如此恶化的自然环境,当务之急是树立一种全新的生态价值观,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化的表现形态:生态文化的表现形态极其丰富,主要指由自然生态所衍生、演化、孕育、塑造、派生的种种文化及其艺术作品,涉及的范围较为宽泛

1、由自然生态衍生的群众文化

文化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并伴随劳动的发展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和发明的一些既能愉悦身心又能促进生产的健康活泼的文化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示着人民群众的智慧。鄂西土家山寨的“摆手舞”、“巴山舞”,体现着土家先民对自然的崇拜与天人合一的思想;神农架的梆鼓,就是伟大的劳动人民在生产中,由抵御野猪入侵而编演的一种歌舞形式。这些文化将大自然的博大精深和人类杰出的才智体现得淋漓尽致。

2、由自然生态演化的文学作品

在中国的文学发展潮流中,有一批心系自然、热爱自然的山水田园文学家,用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对生态的关怀,书写着宁静志远、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如诗歌、散文、小说、电影、电视、歌舞、绘画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对大自然环境优美的最好赞美;“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对田园生活的最好诠释。文学作品与大自然的结合,使得抒情更加和谐自然,使得意境更加悠远缠绵,使得情感更加真挚感人。

3、由自然生态孕育的宗教文化

我国大多数道观庙宇或是建在深山密林里,或是修在山顶云端间,或是伴着潺潺流水声,或是和着鸟鸣蝉啼音。一种天地人和的思想,一派人类文明与大自然互相融合的景象,将我国的宗教文化与自然生态照耀得熠熠生辉。那峨眉山顶的“金顶”,那武当山上的道观,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

4、由自然生态造就的自然景观

自然遗产,是大自然以其神仙般的画笔为人类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自然图画;是大自然以其诗人般的情怀为人类书写的高远深邃的散文诗。久负盛名的“三山五岳”,钟毓灵秀的“张家界”、神农架,神奇的“九寨沟”,用它们那千百年来没受污染的身躯向我们诉说着人类远古的文明;洁净清澈的“三江源”将洁白的雪莲从高山带入海洋,向我们讲述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蜿蜒绵绵的九曲黄河,养育了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并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5、由自然生态派生的城市园林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城市污染的日益严重,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城市里的树木、花草大多是走出寂静冷清的深山沟壑在繁华喧嚣的城市繁衍生息,城市中美丽的园林景观也是大自然的缩影,通过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改造与加工,就是一种绝好的蕴涵着人的智慧的文化作品。

6、由自然生态微缩的盆景、花卉和插花艺术盆景、花卉和插花艺术,来源于大自然,是人类通过对自然界树根、树枝和花卉等的雕琢、培育和剪插,使其具有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融入其中,从而达到无穷的拟人、拟物、拟景化效果。许多十分出色的盆景、花卉和插花艺术作品,其最初也不过是一些废弃与闲置在荒山野岭里的“木头疙瘩”和普通花卉,但经过艺术家的加工与制作,就成为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品,就形成了一种生态文化。#p#分页标题#e#

二、深刻认识生态文化建设在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一)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生态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首先,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国解决一切问题的核心与关键。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不论是在把握生态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时,还是在具体传播积极向上的生态文化时,都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化建设的有序发展。其次,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生态的良好,使自然环境得到保护和恢复。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也有助于促进和繁荣生态文化建设。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环境逐渐呈现出负面影响。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全球环境问题不断出现,诸如大气臭氧层耗损、温室气体增加、植被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退化与沙漠化、淡水资源短缺等,使人们在感受着人类创造的辉煌文明成果的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逐渐恶化。试想,当人类面对荒漠与荒山时,面对干涸的湖泊和江河时,还能舒心地吟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吗?第三,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是我国林业建设在今后要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它对改善我国日益恶化的环境和不断下降的生态质量有着突出的作用,其重要地位也是十分明显的。生态文化建设,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从而能从根本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当漫山碧透、层林尽染时,自然会出现万千种类的生态文化交相辉映。

(二)生态文化发挥着生态文明的重要功能

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共同组成了生态文明的三大功能。生态文化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生态功能和森林的文化功能。其一,生态文化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生态功能。生态文化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或由一定的载体加以表现,形成的一种物质与精神的综合。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如果不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质量的改善,将会使环境严重恶化。那么,生态文化将直接把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反映出来,其结果不但不能促进生态文化的进步,反而遏止了它的发展。其二,生态文化体现着森林的文化功能。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乔、灌、草多种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集的共生相结合的,与其相应的水、土、气资源共处于同一空间范围的自然资源综合体。人类许多文化都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类告别喧嚣的城市来到这空气清新、风景秀丽的大自然,怎不抒发压抑许久的情感?怎不安抚疲惫不堪的身心?其三,生态文化的社会效益经过积累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生态文化经过深层次的挖掘,可以实行生态文化产业化。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将生态文化发展成一种产业,可以从一个侧面促进经济的增长,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有效地整体推进我省生态文化建设

(一)我省生态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的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不能忽略,由于长期受原有体制的影响,我省生态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对生态文化的认识程度与社会、人民群众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省对生态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与人民群众对生态的需求,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一,大多数人对生态文化建设的认识只停留在对生态保护上,而忽略了生态文化建设中还包含着生态文化产业。生态文化产业能够促进林业经济增长,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二,没有把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多数人认为,生态文化建设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属于文化部门的职责范围。其实,这种认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它不仅包含精神文明还包含着物质文明,它需要文化部门的参与,更需要林业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为它与生态文明紧密相连。

2、管理机制不够合理,发展思路不够科学在林业部门内部,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生态文化建设,而是由多个部门共同负责、管理。因此,涉及部门多、牵扯到的关系复杂、职权不够集中,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不利。在林业部门外部,没有一个专门的或者能够有效的行使监督职能的部门对生态文化建设进行监督,对于生态文化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3、对生态文化衍生的相关产业的内涵挖掘不够生态文化产业是由生态文化衍生出的相关产业,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深入挖掘山区民间艺术的文化产业价值不够。民间艺术,可以按照发展一种文化产业的思路进行发展。在发挥市场的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生态文化的进步。其二,深入挖掘生态艺术工艺品的内涵不够。生态文化产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我们要不遗余力的挖掘其内涵,发挥其功能。

4、政策引导与支持力度不够从目前来看,社会各界对生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算太高。首先,林业主管部门自身的宣传力度不够。应该较好的履行职能,提供政策指导,鼓励大家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来。其次,没有较好的提供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条件。应为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较好的环境,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二)加强我省生态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是现代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要措施和步骤。根据当前社会对林业的要求,我省应如何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实行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各项工作的展开和各项事业的进行,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扎实推进。首先,努力做好节能降耗减排,增强对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的意识,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其次,更新观念,增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意识,紧跟世界的发展潮流和时代前进的步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的需求。

2、必须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是生态保护和环境恢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生态和资源的恢复与保护,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我省这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深度挖掘方面还有待加强,还有许多环节亟待完善。其一,要理清思路,不断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其二,要精简编制,提高效率。我省许多自然保护区,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保护区内部机构臃肿,编制没有落实等问题还很突出。其三,要确定目标,明确责任。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我们在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要对生态和资源的长远建设和保护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付诸实施。#p#分页标题#e#

文化发展计划范文5

红色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存业态,也是文化研究领域的崭新课题。文章说明了培育与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并对其实践机制进行探讨,认为培育和发展红色文化产业,需要从资源利用、资金支持、科技融合、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走出一条具体化、差异化、品牌化的特色之路。

【关键词】

红色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机制

近年来,随着红色文化研究不断深入和红色文化资源大力挖掘,红色文化产业已现雏形。红色文化产业作为红色文化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体,既是红色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和新趋势。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和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既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必要举措,也是培育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一、培育与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必要性

当前,一大批红色旅游基地成功运营,一系列革命经典影视广泛热播,红色文化产业市场价值及潜力得到印证。但因思想认识、资金投入、发展环境等因素和条件限制,红色文化产业在产值、规模和影响力方面还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一)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发展成为产业的潜质和竞争力

文化产业是市场运作的文化,是可供大众消费的文化,其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经济功能、意识形态功能、知识功能和娱乐交往功能。①因此,不是任何文化内容都可以转为以产业形态存在的方式。一种文化以产业形态存在,就能够通过人们的消费来支配和影响人的价值选择,能够通过其所蕴含的知识吸纳,转化为消费者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力量。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史中蕴含和创造的优秀文化,是一座涵纳浩繁的精神宝库。红色文化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先进文化结合的产物,具有其他文化不可比拟的历史体验的直接现实性。绝大多数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影响面广、感召力强、生动具体、简明易懂等特点,具备发展成为产业的潜质和竞争力。通过进行市场开发和艺术创作,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实现市场化,转化成群众乐于购买和消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培育和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当今社会,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成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现代性标志。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②有学者指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文化产业发展来实现和体现,而软实力主要是指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以及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在2016年3月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培育和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重大。红色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其规模的发展壮大、产品和服务形式的丰富多彩,必将有力充实文化产业整体规模,改变和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促进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提升。

(三)培育与发展红色文化产业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播扬践行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既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构建的提倡者和领导者。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过程中,无数优秀的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前仆后继,艰苦奋斗,书写了历史发展的壮丽篇章,涌现出了杰出人物,培育了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品格。红色文化展现的是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是时代精神的体现。红色文化产业就是挖掘和利用这些精神性资源,开发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这是红色文化产业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本能条件和先天优势。所以,培育和发展红色文化产业,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要求。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一种建构性的认同实践,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能使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地对一个国家产生精神层面上的认同感。④因此,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应该具有引导整个社会健康价值取向的精神追求,向世人显示中国人高尚的内心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⑤

(四)科技进步为红色文化产业培育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本身就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快速融合发展,大众交往方式、宣传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较大变化,这种情况必将促进文化产业的调整和升级。新媒体以其趣味性、多样性、自主性等特点,为红色文化产业业态与形式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QQ群、微博、微信成为承载和传播红色文化的新型载体,这些新媒体既可通过技术介入增强互动,以新技术变革载体,增强红色文化辐射范围和教育效果,也能够以新技术打破空间限制。网络和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够拓展和革新传播方式,同样也促进红色文化资源实现个性化。网络资源的开放性,为红色文化资源共享搭建了更多阵地和平台,增加了受众对象自我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红色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和红色文化研究融合发展的产物,在社会基础、时代条件和特色优势等方面具有支撑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本能资质,必将展现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二、红色文化产业培育与发展实践机制探索

培育与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在思想上提高对其必要性认识的同时,在行动上要从资源利用、资金支持、科技融合、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推进思路,进行创新实践,进而营造一个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外在环境,扶植产业自身形成内在的竞争素质。在此,需要探索四个方面的实践机制。

(一)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机制

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需要注重发挥特色和优势。红色文化资源反映着党在不同革命阶段的历史精神风貌,既涵盖党组织发展历程中所积累的重要资料、重要遗址及纪念物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实物所承载和传导的革命气概、民族精神等无形的非物质资源。挖掘利用这些资源,首先要对本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再结合资源存在形式、发生年代、传播特点和影响程度,深入研究其特色和优势,形成独特文化品牌,这是红色文化产品在市场占领高地的前提。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产业的发展壮大。要注意从消费需求入手,充分了解和分析市场,掌握市场文化需求的方向。既要从宏观角度把握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又要从微观角度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动机和消费水平。同时,从中观察角度掌握红色文化资源与宏观及微观要求之间的契合度,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加以梳理和提炼,进而系统地谋划项目总体设计,有的放矢地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需要不同类别资源的搭配和融合,突出优势和特色,但不等于不同产业形式的特色和优势的阻隔。如某一地区的红色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红色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之间、红色文化产业的不同业态之间,可以有机融合,增强红色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在资源选择过程中,还要坚持用先进文化标准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过滤分析。

(二)红色文化产业投资融资机制

探索红色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将大大促进红色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针对红色文化产业投资风险高、无形资产比例高的特点,应努力构建政府资金保证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投资机制。红色文化产业的特性,决定了社会资本必须主动承担起在创造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创造其社会价值。完善红色文化产业投资融资机制,需要多渠道、多方式化解投资风险,应建立区域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及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以参股、委托运作和提供风险补偿等方式支持担保机构设立与发展,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结合等方式,多渠道分散区域文化产业风险。⑥培育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必须建设支持产业发展金融平台,鼓励引导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红色文化资源对接,也可与金融机构、各类企业共同开展重大项目投资,实现组团式的发展,有效化解投资风险。可与银行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联动机制,通过组建担保公司进行信贷担保,探索无形资产作价抵押和实施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减少银行贷款的风险,鼓励更多信贷资金投向红色文化产业领域。完善红色文化产业的投资政策支持机制,可以参照借鉴文化产业其他业态发展初期扶持项目有关做法,建立专项资金,在红色文化产业项目培育初期,地方政府可依法将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税收中的地方政府留成部分,划出一定比例回馈产业项目,或由地方财政每年划拨一定补贴资金,重点扶持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红色文化与科技成果融合转化机制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杠杆,是文化产业形态演进发展的催化剂。”⑦红色文化是先进文化,是文化产业的新兴文化业态。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进步,红色文化产业应是新科技成果重点应用领域之一。红色文化与科技成果实现融合转化,能够催生新的红色文化业态,延伸红色文化产业链。如运用声光电等新技术成果改造红色文化产品初级形式,可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虚拟现实空间的模拟,实现消费者与文化产品之间的互动。红色文化与科技成果实现融合转化,能够创造出红色文化产业新的消费终端。如将电子书、智能手机中植入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内容,这种文化终端就能够为红色文化产业所用。红色文化与科技成果实现融合转化的另一个重要方式是以数字化、信息化高新技术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在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制作上,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制作高质量文化精品,赢得产业品牌优势。以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和现代传播方式改造红色文化产业的创意、生产、传播、销售的新模式,通过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促进红色文化数字化产业化模式。红色文化与科技成果实现融合,可以利用科技成果修复和整理老唱片、胶片电影等红色文化资源,再现红色文化经典音像,提高红色文化传播能力,繁荣红色文化产业。例如,2006年以来,中国电影资料馆实施的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复工程已完成包括《开国大典》《平原游击队》等红色电影在内的5000多部影片的数字化转换。

(四)行业实体运营管理机制

有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包括整体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⑧其中,市场拓展能力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包括实体经营模式、运营管理水平、营销策划能力和内部管理效率等方面。做好红色文化产业的运营管理,可以对照市场拓展能力的四个方向进行探索。在实体经营模式方面,红色文化企业大多是从事业单位转制而来,市场化意识和商业模式创新不够。而一些自发的中小民营文化公司,尽管部分地承担着红色文化产业实体的角色,但存在着体量小、竞争无序、品牌意识缺乏、内容同质化等劣势。支持红色文化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富有活力、实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是实现红色文化产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方向。在运营管理方面,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尊重市场经济主体的投资和经营意愿,鼓励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吸引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合作,构建红色文化市场的良性运行体系。根据不同文化项目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运营模式。比如可以将项目委托给有经验的专业团队,由社会主体进行运营管理,以达到品牌拉动项目、项目促生品牌的双促效应。在营销策划方面,要积极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策略,以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为核心,组织专门团队做好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调研策划工作,提高产业吸引力和影响力,打造出一批群众愿意购买、乐于分享、舒心消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有效市场策划营销获得有效回报。在内部管理方面,要正确处理好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和强化管理的关系,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对红色文化产品生产销售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建立、健全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对文化产业主体的市场行为监管和产品的内容监管。

结语

上述机制涉及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性问题,是红色文化产业培育与发展实践的重要参鉴,此外还需有政策保障、产业规划、领导协调等机制与上述机制并进实施。当然,推动我国红色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还应总结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其他业态发展经验,处理好红色文化产业与红色文化事业的关系、作品真实性与创意性的关系、红色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其他形式的关系、红色文化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走出一条具体化、差异化、品牌化的中国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作者:周瑞辉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邹广文,任丽梅.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文化产业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73.

②③.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0,163.

④⑤叶朗.重视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N].光明日报,2009-01-14.

⑥周毅、罗英.以金融创新支持区域文化产业发展[N].人民日报,2012-06-18.

文化发展计划范文6

【关键词】基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对策

一、当前基层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虽然相对慢一些,但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网络等文化传播载体也基本全面普及,应该说,当前绝大部分农民普通的文化服务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但是,人的精神需求也是在不断提高的,广大农民对文化生活服务同样也有着更高层次的需要,但这样的需要往往是要支付费用的有偿服务才能提供。尽管农民收入与前些年相比大有改善,但让他们付费接受文化服务,目前来看还存在较大的障碍,主要为:一是农民收入偏低,他们舍不得也承受不起有偿的文化服务。目前,即使在县城,看场电影也需要50元左右,看场现场演出要数百元,同时因地理原因,相对于城市居民,农民还要多支付数目不菲的交通费,以广大农民的收入来看,有偿文化消费是件很奢侈的事情。二是在农村,尤其是在老一代农民心目中,根本也没有花钱购买无实物形态服务产品的思想意识。而文化服务恰恰就属于这种情况。一位农民,可能花几十元去买一本自己几乎用不上的实物书,也不愿花同样的价钱去看场电影或演出。三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大比例农民文化素质、层次比较低,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消费倾向。目前中年以上农民,都经历过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都形成了一定的历史观,对政府现在免费提供的一些文化服务并不认同。如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仍然提供补贴进行电影下乡,放的都是一些过时的电影,吸引力不大,看的人很少,效果并不太好,很多地方也就悄然停止了。四是现在网络新媒体把老一代的农民排除在社会之外,让他们感觉更加孤独,缺乏社会认同感。互联网的发展,让新一代年轻农民和正接受正规教育的农民子女在接受信息化方面与城市孩子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但这部分人要么离开农村到城市居住变为城市人,要么因为代沟问题与父辈农民缺乏沟通和交流。这样的情景在农村非常多见,孩子整天泡在网络上做着各种应用,而他们的父母根本不知道网络为何物,对他们来说,即使互联网就在身边,但也与没有完全一样。在目前的基层农村,以文化产业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要有三种,但都存在着一些相应的隐患,如果不加以有效监管和引导,都有可能出现偏差。一是网吧,主要是对青少年服务的,价格非常便宜,几元就能玩半天,不少青少年的网瘾、暴力、色情等就是在这里形成的。随着家庭网络的普及,农村网吧现正处于慢慢消亡阶段。二是室,往往也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一般与相伴而生,为农民带来的快乐不多,但对农村村风的恶化可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三是婚丧嫁娶活动中的戏曲歌舞等表演活动,这样的表演互动性强,由东家付费,群众可以免费欣赏,而且现场具备一定的互动性,深受广大农民喜爱,往往吸引农民人群非常多,但经常会出现一些低俗节目泛滥的问题。除此以外,在一些乡镇中可能有书店和练歌房等经营单位,但大部分书店经营都不景气,景气点的练歌房往往又容易存有黄毒等隐患。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笔者认为,大部分基层农村地区文化产业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缺乏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

二、如何化解基层农村文化产业资金不足的矛盾

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体尽管文化层次、素质偏低,但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相应的文化服务需求,最关键的是看有没有适合他们的文化服务。要想繁荣基层农村文化生活,必须要保证相应的资金投入,为了保持资金源源不断,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措施和方法。首先,政府必须要担负起相应的职责,保证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在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之后,这一点尤其重要。社会文化也是战场和阵地,在与非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中,如果我们不主动占领,这块阵地就会被各种宗教、外国文化,甚至封建会道门甚至邪教占领,现在部分基层偏远农村已经出现这样的征兆,构成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威胁,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进行适当的文化投入是非常值得和必要的。其次,政府投入必须考虑对居民服务的均等化,不能都集中于城市地域,使大部分人无法享受到服务成果。投资形式的投入不应该由政府进行,而应该由文化企业主体进行。例如建设面向小众的大型文化设施,除了成为形象工程之外,并没有很大的意义,浪费了有限的政府财力,侵害了普通人民群众的利益,尤其是基层农民的利益。最后,政府投入形式不能再搞政府直接参与管理,而是要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保证投入资金的效果。如可以考虑对本地的面向农村的文化企业按工作量进行补贴补助。就像电影下乡的形式差不多,政府可以监管,但不应干预文化企业的自主经营,只要不违法、能够传播正能量就行。从前些年的经验看,政府倡导的一味的高大上形式和内容并不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只会让财政资金浪费掉。

三、制定有效政策和措施,推动基层文化产业发展

一是对脱胎于基层农村,面对市场又主要在农村的文化产业进行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举例来说,在烟台市的乡村农村广泛存在的吹鼓手团体,目前主要服务于农村家庭的红白喜事,有着很多的受众群体。目前这些团体数量众多,结构松散、服务水平不一,而且是完全游离于政府的监管之外。如果把他们纳入监管,规范演艺内容、服务水平等,符合政府导向及监管要求的,每年给予一定数额补助,并利用空闲时间可以安排一定数量的公益演出,不仅能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还能实现有效的监管,避免出现脱衣舞等低俗演出现象。这样的模式,比政府办的组织效率要高的多,也不会增加人员负担。这种模式同样可实施于农村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方面。二是鼓励企业以广告形式加大对农村的文化投入。这些年已经有不少企业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投资建设公益候车室、健身场地、书报亭、图书室等,不仅提升了企业形象,还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免费的文化服务。但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有较强的倾向性,相对喜欢人流较多的地方,一般不愿投放在偏远农村,而且投入额也不够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政府进行政策上的扶持,如允许企业将针对乡村的文化广告投入全额税前扣除、投入额不受广告费支出占收入比例限制、允许企业在投入的基层农村免费企业宣传等措施,利用这些手段,可提高企业资金流向农村文化市场的积极性,不仅节省财政资金,还能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合理配置文化产业的资源。三是制定鼓励个人资金流向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改革开放后,有许多基层农村走出的成功人士,成功之后,他们定居城市,享受着高层次的文化服务,但许多人内心仍然牵挂着自己的家乡,有能力也有意愿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点什么。从经济实力来看,基层农村力量较弱,但同时也有着城市难以比拟的土地、资源、环境等优势,而这些,是很多城市人群所青睐和向往的,如果国家、村级政权能够采取一些政策,如考虑给予荣誉村民称号、享受部分村民待遇权利等,必定会吸引部分资金流向基层文化事业建设,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在全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基层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并不全面的了解,分析了目前农村文化产业的实际情况,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分析并不是很透彻,建议也未必符合实际情况,能否行得通也不好说,但无论如何,笔者认为各级政府都不应该漠视这个事关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问题,希望在未来几年,能够看到广大基层农民能够享受到更高水平的文化服务,构建起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文化发展计划范文7

群众文化是指以群众为主导,自我创造开展的或社会提供的文化娱乐活动。政府对群众文化建设应给予大力的支持,提供相关的文化设备设施,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场馆等。群众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群众文化的开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保障了人民文化权利的实现,满足了人们精神文明需要,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

关键词:

知识经济;群众文化;发展;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政府加大群众文化建设力度,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群众文化素质的培养,同时加快和谐社会构建的步伐。本文针对知识经济下群众文化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群众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意见。

一、知识经济下群众文化出现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群众文化发展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例如:近期工作内容是什么、具体怎么发展本土文化等;地区文化本地的特色和地域特点不够突出;文化组织体系建设不完善,人民群众缺少文化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一般都是自发性质的;地域性文化比赛、展出等文艺活动较少,人们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群众文化管理跟不上,人们的文化活动节目较少,导致人们的文化建设积极性较低[1]。

二、促进群众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意见

(一)明确群众文化建设目标,制定文化发展总规划

根据国家政策方针要求,明确群众文化建设目标,打造文化强区,制定文化建设近期、中期以及长期工作目标,清晰文化建设基本内容,确定表现形式以及发展路径,从而制定明确的群众文化发展规划,促进人民群众的文化建设。

(二)突出地域特色,展现区域文化特征

立足群众文化发展现状,开展突出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化。对于本地区开展什么形态的文化,应该根据本地具体情况深入分析。特殊情况下,可以组织相关专家、知名学者、文化爱好者,对本区域文化进行考察,从而发掘本区域文化的精髓,确立本区域文化的特色,从而建设具有本区域特征的文化,这对群众文化发展起着引导作用。

(三)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工作

群众文化建设的实现依赖于公共文化体系的建立,因此政府应该加强文化组织建设,例如恢复区镇文化站,并配备1-2名工作人员,专门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同时,需要保证工作人员的编制以及待遇问题,这样既调动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又促进了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各地区文化站的建设,促进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完善。政府需要重视对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在基层文化开展中要有相关领导进行管理,同时需要配备办公场所、活动场地以及活动经费等,保证公共文化工程落到实处,惠及群众。群众文化建设中需要经常组织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文艺活动,[2]例如戏曲、声乐等,引导群众参与到高雅文化中去,陶冶群众的情操。同时,可以扶持或者培育一批有格调、有档次的规范书吧、文艺讲堂等,以满足不同群众的文化需要,营造了适合群众文化发展的社会和人文大环境。对于地区文化馆以及图书馆等单位的人才予以重点培养,为文化事业发展储备人才资源,充实文化建设队伍,同时应该注重本土文化人才的培养。

(四)集中各方力量,促进群众文化长久发展

群众文化建设离不开文艺人才的努力,对此,政府应该建立人才奖励机制,通过对优秀人才的重奖,达到留住人才和促进人才发展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对基层文艺工作者实行评选活动,对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优秀工作者给予表彰并授予荣誉称号,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各级文化部门更是要发挥带头作用,自觉地把群众文化建设与经济工作放在同等地位,认真贯彻各项文化发展政策,加大建设力度,加强文化宣传,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的文化建设热情,并组织他们投身到文化建设中。

(五)发挥引导作用,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实行严格的行政制度,对于首次审批的企业以及首次违反规定的企业采取不收费不处罚制度。为文化建设的开展提供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公开执法,为文化企业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引导文化企业加强自律意识。对于人们越来越高的文化需求可以开展创新机制和自我创新,鼓励群众进行文化形式以及内容的创新,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促进群众文化建设。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建设应从基层做起,集合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保证群众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为了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建设,各级党政部门应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明确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目标任务,把群众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为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促进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进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丰君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文化馆

参考文献:

文化发展计划范文8

关键词:徽州廉政文化;新安理学;实用性

新安理学是在古徽州地区产生,以弘扬儒学理念、传承程朱理学为宗旨的一个理学派别。因古徽州原名新安,故名“新安理学”。它始于南宋,传于元朝,盛于明朝,衰于清末。[1]新安理学是徽州文化的底色,是徽州文化的灵魂。同样新安理学也成为徽州廉政文化的指导思想,在其影响下徽州廉政文化主张修身是齐家之本,齐家又是治国之本,必须加强官吏自我约束和管理。徽州廉政文化在理学的长期浸染下,形成了独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廉政风尚。徽州廉政文化中洁身自律以养廉、举贤与能以防腐、重典肃贪以扬廉、爱民仁政以固本的思想,对徽州大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清正廉洁风尚的教育下,徽州涌现了一大批清官廉吏,他们以自身的廉洁修养和廉政实践,为徽州廉政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徽州廉政文化的内涵及历史发展脉络

(一)徽州廉政文化的内涵

徽州廉政文化主要是指在古徽州地区社会形成的,与廉政相关的知识、信仰、规范要求、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评价等方面的总和。徽州廉政文化以廉洁从政为核心,内容丰富多彩。这种文化始终强调廉洁自律,它展示了一种信念,显现了一种精神,表达了一种态度。徽州廉政文化以新安理学为基础,以独特的廉政理论为引导,以丰富的廉政表现形式为载体。它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总之,徽州廉政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1.徽州廉政文化历史悠久

徽州处于“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的地理环境中,徽州文化历经了原始文化、山越文化、中原文化的演变发展,中间也有多次的交融组合。徽州廉政文化就在这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人文环境中生成。徽州自南宋以来就被称为“程朱阙里”,并产生了新安理学。徽州地区受理学影响很大,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徽州社会自古以来重视廉政风尚,强调廉洁思想。古徽州人一直信奉“学而以为官为上、仕而以勤廉为荣”,以此来激励自己、警示自己,并用此作为建功立事、光宗耀祖的行为规则。在历史发展中,徽州出现了一大批清正廉明、大公无私、奉公守法的廉洁人士。他们或以人为本、箕风毕雨;或洁身自好、廉洁奉公;或持正不阿、直抒己见;或毁家纾难、光明正大;或勤勉慎独,凛然正气;或激浊扬清、除暴安良。他们遍布不同层次,涉及了不同地域,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清、慎、勤”这三个字的精髓。

2.徽州廉政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对廉政的思索和追求,徽州廉政文化把优秀的内容和完美的形式合理的统一起来。徽州廉政文化不断展现着有关廉政的理念、思想、制度以及生活方式、准则规范等等,徽州廉政文化又利用各种形式,来传播水火无交、名堂正道、发愤图强、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徽州廉政文化中的这种思想觉悟和严苛制度,一定程度上对维护民众利益,缓解社会矛盾有积极作用。廉政文化已经渗透到民间,成为徽州社会的行为规范,它滋润着徽州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在徽州,廉政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一种文化自觉。时至今日,徽州廉政文化的一些内容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徽州廉政文化具有突出的道德属性

廉政,是一种品德,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社会价值理念。道德可以提高大众的思想觉悟,可以规范社会制度,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徽州廉政文化就非常注重与道德的结合。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儒家学说为从政者树立了道德规范。朱熹从新安理学角度对“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进行解释,强调有道心,则人心为所节制,人心皆道心也。朱子大力倡导发扬个人的仁爱之德,这些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民众的人生追求,造就大批有志之士。徽州廉政文化大部分内容都是有关道德修养和品格操守的,它强调奉公守法、刚正不阿的道德情操,强调正确处理好公与私、道德和利益的关系。这些内容无不体现着徽州廉政文化的价值取向。从道德品性的角度进行有效的规范,能让民众思想境界得以提高、价值理念得以引导、行事准则得以约束。在道德观念的约束下,徽州地区涌现的大批清官廉吏,他们奉公守法、清正廉明,为政治昌明奋斗一生,力求河清海晏。

(二)徽州廉政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徽州廉政文化的形成发展是与新安理学相互交织的,在新安理学的主导下,徽州廉政文化逐渐完善并达到鼎盛。

1.形成时期

严格的说徽州廉政文化是在新安理学影响下逐渐发展形成的,新安理学的初创和形成时期实在两宋,徽州是新安理学的发源之处。学宗朱熹、发扬光大朱子理学是当时新安地区的普遍学风。特别是南宋后期的新安理学家致力于阐述“朱子之学”的精髓,研究性命义理之学,他们继承和弘扬朱子理学,主张积极入世,捍卫儒学正统地位。此时期的理学家对吏治、狱治、军事、财政、农业、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深入的思考,对当时的徽州的政治现实和贫困潦倒的民生都非常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徽州廉政文化初步形成。

2.过渡与发展时期

徽州廉政文化的过渡发展时期是在元代。元代在官办儒学和后期恢复的科举的影响下,理学正式上升为官学。即使在当时朱子理学处于晦暗难明时刻,元代的新安理学家们仍致力深究朱学宗旨,维护其纯洁性。元代只是新安理学发展的过渡阶段,是为其在明清的发展做铺垫。元代的新安理学家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推动朱学发展,将学术应用于社会实践,这一结果就是促进了徽州廉政文化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徽州地区高度重视理学教育,关注道德实践,努力探索廉政建设的途径和形式。

3.鼎盛时期

徽州廉政文化随着新安理学的繁荣而鼎盛。明清新安理学家在元学的基础上,打破成规,创新发展,注重实用。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编撰的《皇明祖训》、清朝《圣祖皇帝康熙遗训》都有很多内容是关于廉政建设的,这其实都受到了当时新安理学影响。明清之交,以新安理学为核心的徽州廉政文化大致完善了对“理、义、道”的阐述,这对徽州廉政文化理性思维的建构提供了很大的帮助。[3]这一时期,徽州地区因为受理学影响深远,廉政思想深入人心,被老百姓普遍接受,廉政成为社会风尚。徽州社会因重视廉政教育和廉政建设,基本形成了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

二、徽州廉政文化的理学因素

历史上的徽州地区,或生于斯或布政于斯的清官廉吏不胜枚举。这和徽州山清水秀、钟灵毓秀的“廉泉”哺育有很大关系,也和徽州独特的人文历史环境有关。徽州廉政文化在新安理学的影响下,特点突出,充满了理学因素。

(一)徽州廉政文化具有严苛性

1.理学基调

徽州是“程朱阙里”,对理学是“恪守不离”。在理学的影响下,倡导读书,认为穷理之要必在读书,因此促进了徽州读书好学的风气。徽州地区大量书院、学堂的开办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徽州地区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贤才辈出局面的形成。在此背景下,大多新安学者著书立说,注释经书,阐明经义,倡导“天理为义,人欲为利”。他们恪守其义利之说,提倡人与人之间在立身处世方面应当“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理学家的道德讲说与廉政文化密切关联,长期影响着徽州人的廉政观念。新安理学强调“灭人欲,存天理”,《朱子语录》中朱熹说“一日三餐,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妇之道,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这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解释,即要保持公正之心,心存良知,保持自身修养,强化品德。这些理念成为徽州廉政文化的底蕴。[4]新安理学是徽州社会、徽州廉政文化的伦理道德支柱,新安理学的思想渗入到徽州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层面,徽州廉政文化无时无刻不闪现着理学光辉。

2.尊礼重礼

安理学影响下,徽州廉政文化形成了尊礼重礼的严谨体系,这也促使徽州社会形成了严苛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这种严苛的尊礼重礼的道德规范可以维护徽州社会的稳定发展,调节社会矛盾,促进政治清正廉明。朱熹将四书中的“天”“天命”诠释为“理”“天理”,把神秘的“天”“天命”转变为更具有哲学理论色彩的“理”“天理”,并把“天理”规定为宇宙万物统一的最高的本体。同时,“理”不局限于抽象的精神实体,而是具体的,“理”就是“礼文”,使人有规矩,有礼仪,都是“理”的体现。这最终促使“礼”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世俗化的现实社会得以确认。在古徽州,《朱子家礼》已成为检验百姓生活状态,规范百姓婚丧嫁娶、日常生活的一部“庶民之礼”,这也顺应了官僚士大夫化民成俗的追求。“不学礼无以立”①,“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②”这是徽州社会的共识。徽州廉政文化一直强调以礼治国、以礼立身,整个社会要约之以礼、行之以礼,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尊崇礼、安于礼、行依礼的社会。

(二)徽州廉政文化具有系统性

廉政制度建设、廉政社会文化建设和廉政个人品德建设等三个方面构成了徽州廉政文化建设的体系。这个体系有效构建了一个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的廉政文化体系。三个层面互相兼容、相互促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徽州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政治清明,促进了徽州廉政文化的繁荣。徽州的廉政制度建设运用的是特色的权利制衡理论。在历史悠久的徽州封建社会中,官吏的权利是非常忌讳过于集中的。因此分散权利,对于官吏的各种权利进行限定分工,权利制衡。这种思想和做法在徽州廉政制度文化建设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相对完善的监察制度也促进了徽州廉政制度文化建设。在徽州社会,有着特殊的选贤用人的标准和体系。在官员选拔时重视德行操守,新安理学所主张的“孝梯廉让”、“清廉守节”等理念成为官员选拔的重要标准。徽州的廉政社会文化建设在新安理学的影响下,对廉政更为重视。对廉洁进行表彰,对贪腐予以惩戒,大力促进了徽州社会清正廉洁社会风气的形成。[6]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学思想影响下,徽州廉政文化将孝悌的家庭观念和清廉的政治观念结合起来,推动了廉政文化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影响,形成了有效的舆论宣传和监督。这种舆论宣传和监督主要表现在老百姓对贪官污吏的不满、痛恨和对廉洁自律官员的赞美和歌颂。同时徽州廉政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廉政思想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广为传播,徽州社会的廉洁氛围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7]徽州社会始终重视个人品德的建设。徽州百姓世受清廉思想的浸润,新安理学强调“德行”,强调为政者对自身的约束和道德修养,强调若想为官清廉,必“以德为先”,以“德”化民,做到“德”“礼”“政”“刑”相辅相成。

(三)徽州廉政文化具有宗法性

古徽州自古以来聚族而居,宗族组织作为乡村社会的控制系统长期存在,宗法关系支撑着徽州稳定的社会结构。实际上在徽州宗族组织作为保甲组织的重要补充,起着稳定乡村社会的秩序的重要作用。明清时期宗族组织获得了控制社会运转的合法性地位。徽州宗族组织通过族权控制,成功实施了对徽州社会的有序管控。具体而言,徽州宗族和祠堂是徽州社会最强大的掌控力量。理学提倡和精心打造的宗法制,主旨是将理学的教化面向基层,使其平民化、实践化,最终实现稳定社会,纯正民风的目的。徽州宗族和祠堂尊奉程朱理学,在宗族组织的倡导下,徽州百姓自觉做到了清正廉洁、光明正大、忠君爱国,实现了为官做事都要强调以民为本。徽州地区涌现出的大批清官廉吏,最终会被徽州宗族供奉在祠堂,供人祭拜;如若出现贪官污吏,徽州宗族祠堂便会将其除名,赶出宗族。在徽州宗族和祠堂强大的掌控力量下,徽州廉政风气的日益浓郁,在廉政的思想浇灌下,徽州百姓格外注重名节,清正廉明成为常态,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三、徽州廉政文化的实用性

(一)经世致用

朱子一直强调经世致用,后世有些理学家却走上了“穷理”之途,并将“理”的思想僵化,违背了朱熹“经世”的本意,失去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因而自明中叶以后,理学日渐式微。清末“经世致用”又被重提。但徽州地区“经世致用”的思想一直没有中断。这一思想也在深刻影响着徽州的廉政文化。清代廉吏徽州婺源人齐彦槐为官期间,除了轻徭赋,废严刑、办教育之外,还精研技艺以解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不仅精心制造了“浑天仪”和“中星仪”,而且还制造了“龙尾车”和“恒升车”这两种水车,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大灾之年,他还独创“图赈法”救助灾民。明代廉吏绩溪人胡光,在任上针对都江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堤坝被毁,勇于担当责任,亲自主持,改进施工技术,设法提高功效。明代广东人何歆在弘治十六年出任徽州知府,到任后发觉徽州民宅多为砖木结构,且蔓延连绵,有很多的火灾隐患,于是他反复斟酌,最后下令修砌“封火墙”,这一措施造福了百姓,使当地安全状况大为改善。古徽州的廉政建设注重从实处着手,最终实现廉政效果看得到,摸得着,又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二)平民化日常化

在新安理学影响下的徽州廉政文化关注现实,主张经世致用,徽州廉政文化建设注重将廉政思想运用于实际,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廉政思想不仅属于官僚、知识精英阶层,而且也有庶民百姓的受众。只有通过世俗化之路,将廉政思想真正植入草根民间,得到百姓认同,并化为百姓所用,才算完成廉政精神的切实传承。注重教育是其实践性的表现之一,徽州廉政文化倡导以启蒙之教对接《大学》之道,广兴教育,培养圣贤品格。其覆盖面非常广泛,从义理到修身、从为学到为人等不一而足。另外它还倡导士人以理修己,示范庶民,将廉洁自律等廉政思想,下移到社会中下层。徽州廉政文化还包括五伦、修身、处世、接物等伦理要义,这是廉政文化走向平民化日常化的途径。在日常生活中徽州百姓“知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努力去做清清白白之人。徽州廉政文化在新安理学的影响下,非常重视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廉政思想落实在平民生活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庶民的廉政精神。至此,廉政文化不再是遥不可及、与己无关的,而是在日常生活的常用之道。

(三)形式多样化

徽州廉政文化有突出的亲和力、渗透力和巨大的感染力,这得益于其丰富的表现形态。徽州廉政文化形式的多元化使得它能够渗入百姓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达到影响广泛,深入人心的效果。[8]明代廉吏黟县胡寿安在任期间勤政尽职,清廉自持,任满离职时,赋诗一首“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神道有灵当鉴我,去时还似来时贫。”此诗在当地广为流传。徽州人陶行知是徽州廉政文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有几首小诗,都体现了浓浓的廉政思想。如《一文钱》:“公家一文钱,百姓一身汗。将汗来比钱,花钱容易流汗难。”此外还有一首著名廉政诗“万分廉洁,不过小善。一念贪污,即为大恶”。这些诗歌通俗易懂,至今在徽州地区广为流传,引导着社会风气。徽州地区楹联文化丰富,很多地方的楹联都体现了浓厚的廉政思想。最近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徽州廉政楹联辑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一百余副遗存至今、散见各地的徽州廉政楹联,如:“清白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五任为官风两袖,一家长日粥三餐”“慎思明辨识大义杜渐防微避小眚”等等。这些熠熠生辉、令人警省的廉政楹联,范围广泛,影响深远,蕴含着徽州廉政文化的智慧,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徽州地区也存在大量的廉政民谣,如民谣《城里有官府》:“城里有官府,乡下有山坞。城里有铁索狞狞,乡下有红藤葛藤。鱼为贪食钩上死,官为受贿误终身。谁说老天不容人,事物成败全在人。”①这些民谣通俗易懂,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让廉政文化浸润百姓心田。除了廉政诗歌、廉政楹联、廉政民谣这些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之外,徽州地区至今还留存一些“戒石碑”,上刻“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尔为戒,体朕深思”等内容。此外徽州地区还广泛流传一些有关廉政文化的民间故事如《三戒碑》等等。

四、结语

尽管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廉政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理念不同,但其初衷都有相通之处[9]。徽州廉政文化在新安理学的影响下,独具特色,自成系统。它以独特的魅力和力量去感化民众,使人们在不自觉中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并用这种文化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最终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同时,它也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从而使反腐倡廉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以廉为美成为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周晓光.新安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2.

[2]汪学致,汪大白.古徽州官吏勤廉史迹[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4:3.

[3]王国良.新安理学与宋元明清哲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36-40.

[4]解光宇.新安理学论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105-112.

[5]胡培红.我国预防腐败地方性立法现状述评[J].法治与社会,2014(5):183-187.

[6]徐公喜.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67.

[7]胡杨.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及其建设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1(8):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