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论文范例

融合教育论文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融合教育背景;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学前特殊教育是教育的重要阶段之一,对幼儿进行学前特殊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学前特殊教育发展方面,我国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并且缺乏相应的教育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专业教师的缺乏和教育理念的影响等,阻碍了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学前特殊教育对特殊幼儿有着重要的影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学前特殊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欠缺

很多特殊儿童的家长,希望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特殊的教育机构进行教育,在这些地方特殊儿童能够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得到专业的教育,在这样的过程中对特殊教育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现阶段中,许多的教师接受过幼儿专业的教育,或者是接受过专业的特殊儿童的教育,在从事特殊儿童教育之后,也可能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性的培训,但是,特殊儿童教师的水平距离与专业化教师的水平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1]。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水平直接的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因此,在现阶段教师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二)教育政策落实不彻底

在我国现阶段已经颁布了一些有关学前特殊教育政策,在政策中也明确的提出了一些学前教育发展的策略和方法,但是,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在现阶段,不同的特殊儿童教育机构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关联,并且相应的政府部门也没有发挥出自身的调控功能。我国在1994年已经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的功能,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落实在实际中。

(三)对学前教育认识不深刻

在现阶段教师和社会等,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欠缺,在现阶段很多的教育机构认为如果收托特殊儿童会影响正常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另外,一些正常儿童的家长在面对这样的现象的过程中也会持有反对态度。在实际的过程中,教师和教会机构等,在面对特殊儿童的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偏见,对特殊儿童相关的问题认识的不够深刻。

二融合教育背景下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在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工作是,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现阶段人们对学前特殊教育的认识并不全面,在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社会的认可。教师和教育机构等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在观念上的转变是第一步工作的内容。在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转变教育观念,在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将融合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思想。首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幼儿时期,是其发展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幼儿的情感和性格等都没有发育成熟,外界事物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此时期对幼儿进行教育更加显得非常重要,在教育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教育能够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弥补其某些功能的缺失[2]。其次,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特殊儿童的权利意识,每一位儿童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特殊儿童权利的保护。最后,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相同的态度和眼光来对待不同的儿童,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不同儿童实际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制定适合的教育计划,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特殊儿童。

(二)提供充足经费保证

任何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不开经费的支持,充足的经费保证能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在现阶段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缺乏资金的支持,这样的现象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在学前特殊教育的过程中更加需要资金的支持,学前特殊教育与普通学前教育相比,所需要的教育条件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更好的教育条件来作为保证,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特殊儿童可能会出现不同的需求,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经费来满足儿童的个性化需求[3]。在安全问题上,特殊儿童需要的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在装修的过程中要使用环保材料,在幼儿能够接触到的范围内,避免有坚硬物体的存在,以免影响儿童安全。在经费投入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国家在资金分配的过程中要注重倾向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在相对发达的地区,当地政府有能力支撑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国家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通过合理的财政资金支持,促进不同地区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能够将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联合起来进行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能够在东部地区的带领下快速发展。在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采取多途径发展的方式,鼓励民办学校的建立,在社会中,也要相应的增加宣传的力度,促进社会资金的增加,使更多的学前特殊教育机构能够建立并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培养专业教师

教师在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的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在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能够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在现阶段。我国能够达到要求的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数量并不多,大多数的教师虽然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性训练,但是教师与真正的专业性的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甚至部分教师只接受过学前教育培训,并没有接受过特殊儿童教育的培训。在这样的教师现状下,我国学前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首先,在教育机构方面,要注重增加教师数量,在现阶段中一个教师需要照顾的学生数量比较多,难免会出现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想象,因此,增加教师数量能够缩小师生比例,在教育的过程中使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4]。其次,建立教师考核制度,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对学前特殊教育教师实行资格认定,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教师进行选拔,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注重教师不同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进步。最后,定期培训,在教师进入自身的岗位之后,也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同的时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压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在这样的过程中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从而能够使教师掌握更加全面的教育知识[5]。

(四)注重家园合作

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过程中仅仅依靠教育机构的力量是不够的,在教育的过程中,幼儿的家庭也要相应的发挥出自己的力量,通过家园合作方式的建立能够促进幼儿的成长与进步。在建立家园合作的过程中,要使双方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根据不同的孩子的实际状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在这样的过程中家长要注重参与到其中,家长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要能够树立正确的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孩子的成长与进步。通过家园合作方式的建立,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这样的过程中家长能够对孩子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家长参与到孩子教育结果的评价过程中,家长可以向教育机构方面提出合理的要求和获得合理的解释。家园合作能够促进学前特殊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助于特殊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结语

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同时,也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机遇。在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学前特殊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以融合教育为指导思想,相关的单位和部门也要注重学前教育的发展,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培养更多专业的学前特殊教育教师,从不同的方面共同促进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彭瑜.合教育背景下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策略的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8(1):157-160.

[2]余欣榕.融合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可行性研究[J].时代教育,2018(7):76.

[3]杨茹,程黎.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学生家校互动模式的质性研究[J].教育学报,2018,14(2):97-108.

[4]申仁洪.融合教育背景下的特殊教育学校转型发展:方向与路径[J].现代特殊教育,2017(10):16-26.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双创教育;管理学;教学改革;“一心二联”

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双创能力的人才,是高校教师的应尽之责,将双创教育和课程教学融为一体,也是打造“金课”的具体要求。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促进双创教育和管理学教学的融合,以更好地培养双创人才,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还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双创教育与管理学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一)顺应时代的召唤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对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适应流通管理类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高校流通管理类专业在校生数量庞大,流通管理类专业人才市场似乎也出现了“过剩”迹象。但很多用人单位都反映很难招聘到有工作经验和双创能力的流通管理类专业人才,这类专业人才“过剩”实际显示的是其供给侧出了问题:这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他们的要求。

(三)提升管理学教学效果的需要

重知识传授,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师知识及教学内容更新滞后,课堂上学过的用不上、用不好,工作岗位上要用的、用得上的又没学到、没学好,国内高校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着诸于此类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管理学的教学效果。

二、双创教育与管理学教学融合的教改探索及实践

(一)以双创人才培养为双创教育与管理学教学融合的核心

1.融合的基本思路:构建“一心二联”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

2015年开始,我们先后两次对学生进行了主题为“管理学教学改革与双创能力培养”的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分别为301份、759份。调查显示:学生最不喜欢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最喜欢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企业模拟经营教学法和团队学习;学生不满足于管理学课程只能学到书本知识,希望通过学习本课程来培养管理思维,改善心智模式,提升自己的双创意识和能力。从双创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导向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我们提出了双创教育与管理学教学融合的基本思路:构建“一心二联”的管理学教学模式。“一心二联”的管理学教学模式,就是要把双创人才培养作为管理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围绕它来实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大课堂的融合联动,在教学全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双创意识和潜能,使更多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双创活动和实践中来,成长为有较强双创意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

2.用“四进”举措凸显双创人才培养这一核心

“四进”举措即“进头脑”“进人才培养方案”“进课程教学大纲”“进教学全过程”。“进头脑”,即通过学习有关政策和教育部会议精神,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是育人为本的价值体现,创新创业教育是常态化的教育工作”的教育理念,坚持“以本为本”,着力推进“四个回归”。“进人才培养方案”,即将双创人才培养作为本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条红线。“进课程教学大纲”,即将双创人才培养落实到管理学教学大纲中,把优化学生心智模式、帮助学生学会系统思考、提升双创意识和能力纳入课程教学目标,进一步完善管理学教学内容,更多地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进教学全过程”,即不仅第一课堂教学全过程要围绕双创人才培养这个核心来进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联动也要以更好地培养双创人才为宗旨。

(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双创教育与管理学教学融合的有效路径

1.将双创人才培养这条主线贯穿第一课堂教学全过程

(1)及时播种双创的种子

管理学是流通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本科的第一学期。我们给学生上第一节管理学课时,就开始播种双创的种子。例如,我们会通过“谈谈你眼中的管理”这一互动环节来开始第一节课的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先提出这个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并适时地对已经回答的学生的答案予以总结,启发其他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思考和回答同样的问题,或教师再提出和上一个问题有关联性的问题,让学生再进一步思考和回答。教师穿针引线似地一步步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管理是一种活动、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创新,好的管理者,就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新性地解决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1]

(2)以“理解”式的知识传授模式

激发学生双创的思想火花通过构建“理解”式的知识传授模式和采用师生平等对话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等来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激发出学生双创的思想火花。这种“理解”式的知识传授模式,不仅要求管理学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程现有的知识,还要进一步花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一起探究这些现有知识生成的背景及不确定性[2],探索它有没有重建的可能性,以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和善于探索新知识的好习惯。

(3)不断完善教学内容

我们充实和完善了教材中较少的中国早期管理思想的方面的内容,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我们也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抵制创新的原因、创新管理的技能等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了充实和完善。

(4)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制度保障

结果考核就是指期末考试,而过程考核包括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表现、案例分析报告、调查报告、“商道”等企业经营模拟决策课业完成情况,学生这些方面的表现都是他平时成绩的依据。期末考试题中也增加了开放性、灵活性较强的内容,以测试学生的管理思维和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点燃学生的双创热情

其一,指导学生课外的团队学习,既要努力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其二,指导学生将管理学知识具体运用到物流协会、电商协会、创业协会等社团活动中去。其三,举办“安庆创业讲堂”等“请进来”的校企交流活动和考察安庆48电商园、桐城电商园等“走出去”的校企交流活动相互呼应,使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和鲜活。其四,指导学生网店运营实践,使学生亲身体验网店建设、采购、订单处理、储存、包装、物流和配送等系统性工作,切实锻炼学生的系统思维。

3.借助学科技能竞赛平台和PU系统,使两大课堂的融合联动精准高效

现在不少流通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学科技能竞赛,都借助高仿真、信息化程度极高的软件平台来进行,融互联网、信息化、角色扮演、仿真模拟、商战实训为一体。我们2016年开始指导学生参加以“商道”为平台的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连续三年晋级全国总决赛,2017年还获得了全国总决赛特等奖。学生参加竞赛,培训、练习及比赛都是在课外时间进行的,需要结合第一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第二课堂所获得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借助高仿真的比赛平台,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角色扮演中对企业运作有了更强烈的体验,对管理学理论知识在商战实践中的应用的体会也更加深刻,锻炼了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系统思考、创新、责任感这些该有的管理思维。PU口袋校园系统作为提供高校大学生成长服务的一个互联网平台,以高校第二课堂为切入点,以为学生及学校提供创新创业、就业衍生服务为出口,学生凭学号登录平台,可以在线来开展和参加社团活动,获得第二课堂学分。目前本院学生参加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等赛事的培训、练习及获奖,就可以在PU系统上申请及换算为第二课堂学分。借助学科技能竞赛平台和PU系统,不仅使两大课堂的联合融动有了切实对接的通道,又实现了信息化、互联网和激励机制的有机结合,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成效、问题及对策思考

(一)取得的成效

第一,教师努力践行“四个回归”。教师的本份就是不忘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心,我们课程组教师通过不断地深入学习,在思想上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在教学实践中也积极主动地努力将双创教育与管理学教学融为一体,逐渐形成了“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的良好氛围,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第二,学生得以更好地成长。自组织学习可以真正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它具有开放性、主动性、不确定性和可持续性这些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方式无法比拟的特点[3]。我院参加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的学生90%以上都是一、二年级学生,很多专业课还没有学,他们就通过探究性的、团队式的自组织学习来获得参赛所需的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还利用网络和自媒体来进行团队式的自组织学习,以突破时间和空间对学习的限制。学生学会了探究性的团队式自组织学习方式,情商、逆商、团队合作能力、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第三,形成了较浓厚的“双创”氛围。现在我院有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旨在培养双创能力的学科技能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既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也促成了自身双创能力的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1.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研教改激励机制尚不健全,教师进行教研教改的积极性还不高。第二,专业性的第二课堂活动缺乏必要的设施及硬件,专业教师指导专业性的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还比较有限[4],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不乏功利性的动机,不少学生双创活动中碰到一点困难就退缩。第三,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联动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例如,PU系统在我校都还处于试运行阶段,专业教师对PU系统知之甚少。

2.对策思考

第一,进一步完善教研教改激励机制,切实提升教师教改的积极性。高校要做到像重视科研那样重视教学和教研,对教师教研教改工作的奖励形式也应该多样化,而不能只是简单的物质奖励。第二,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教育和意识品质的培养。从学生入校时起,学校、学院、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就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努力拼搏的精神。第三,健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联动的机制,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性的第二课堂活动与专业教师指导的对接,增加其活动的效果和受益面,与此同时,还要提高PU系统的利用率,更好地利用它来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对接。

【参考文献】

[1]张琴.创新能力培养:“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一条红线[J].中国市场,2016(40):161-163.

[2]刘学忠.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J].教育研究,2008(1):103-105.

[3]史利平,王明平.论基于自组织学习的学习主体构建[J].课程教学研究,2016(11):7-10.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新时代;职教集团;产教融合;精准育人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的伟大工程建设中,对于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新材料等十大重点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有更多的担当。职教集团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全国共组建职教集团1400余个;覆盖90%以上的高职院校,近3万家企业参与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1900余个,产教融合持续深度发展[1]。《制造业人才发展指南》表明我国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高等职业学校制造大类专业点数约6000个,在校生13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点数约1.1万个,在校生186万人,但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够深入。新时代职教集团必须深化产教融合,精准育人,解决人才供需“两张皮”矛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1新时代职教集团产教融合的内涵特征

产教融合始终是职教集团改革的核心与关注点,1996年《职业教育法》确立了产教结合的法律地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推进产教融合机制建设。党的报告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阐述深入产教融合的原则、目标、任务分工和标准要求,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对校企合作形式、促进措施和监督检查等做出明确规定。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发展策略,引领高职院校发展成效显著。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主动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成倍增长,同时校企合作数量递增明显,有866所院校的合作企业专业数高达50%以上,627所高职院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8000元以上,产教融合引领高职院校面向市场、服务地方、行业企业,引导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2]。新时代产教融合不仅是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更是一种国家战略,关乎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战略,关于人才培养的强国建设。新时代产教融合的内涵特征仍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动力,以新时代产业需求为引领,促使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高度匹配,全方位推进产业与教育融合。新时代职教集团产教融合内涵特征必须以“育人培养”为主线和动力,贯穿于人才开发全过程,需重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集团内企业和院校应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实施“内外联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具有技能与道德的“职业人”和全面持续发展的“社会人”。同时,在集团发展思路、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等方面统筹职业教育和产业结构,同步规划集团产教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支持方式,纵向上延伸中高本的整个教育体系,横向上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和社会协同发展,其不仅要改革体制机制设计和优化教育、产业的配置方式,更需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通过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2新时代职教集团产教融合精准育人实践探索

广东工贸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2012年成立,现有成员142个,企业101家,其中有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蓝盾信息、华中数控集团、苏宁、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和比亚迪等20多家大型龙头骨干企业,集团内规模以上企业数53个,集团内限额以上企业数26个,集团内企业职工数32万人。集团机构完善,运行有序,实行理事会制,设立“理事会—秘书处—专业建设委员会”三级机构,下设四个工作小组,校企合作共建“1园7院5中心1公司7工作室”,每年召开集团年会并定期召开常务理事会,共同商议协调专业、师资、实训和就业等工作;实施资产与契约混合制以及多种合作机制形成合力,深化产教融合,精准育人。

2.1搭建精准育人平台

集团搭建多元合作育人平台,推动多元合作育人发展,成员单位共建模9个专业建设委员会、7个工作室(站)、5个产业学院、2个协同育人中心、1个创新应用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创新创业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形成中高本衔接、学徒制、订单式、卓越人才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及创新“工程化、学院化、体系化”。集团共建并优化37个专业,联合制定14个专业标准和开展行业内67个职业技能鉴定工种及模块,培养行业紧缺人才8059人。同时集团开展“VR/AR卓越(创新)人才培养班”、“工业机器人技术卓越创新班”、“大飞机、无人机LiDAR测量与数据处理卓越技能人才”、“百果园卓越店长班”等卓越人才培养班,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和社会人才多样化的需求,2018年培养学生250人次。同时,集团搭建产学研创服务平台,成员单位共建13个校级工程技术中心,依托中心建立科研服务平台,面向行业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广泛组织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集团在VR/AR技术、LIDAR技术、无人机数据处理、智能制造等领域形成了特色的科研方向,推进与科研院所、学会协会、大型企业的深度合作,并获得省地质科学技术二等奖1个、20个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5个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2个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公开出版教材13部,成果转化经费增幅20万元。同时,集团完善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教师投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选拔培养20名科研团队带头人,组建20个学院内或跨学院研究方向。

2.2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

2.2.1校企协同,统筹融合教育和产业

集团通过校企合作,创新育人新模式。集团校企共建15个基于“共融体”的校内外“双工作室”,与广州市万绿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低碳产业协会以及英国林肯大学David教授合作开设“中英低碳设计教学实践合作工作坊”,开展项目式实训教学,通过构建了“创业通识教育——创新创业专项培训——创业模拟实训——创业实践”的渐进式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形成了“岗位需求导向,职业能力递进”双轨育人的人才培养特色。同时集团探索大学生农村电商助推精准扶贫创新模式,与广州市茂名商会、茂名金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丽岗镇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特色扶贫项目,创新育人培养模式。集团通过校企共育,铸造工匠精神。集团采用“教学与工程项目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努力探索学生职业化素养与技能的有效融合方式,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践行大国工匠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式,在课堂和实践教学环节、技能竞赛等方面将工匠精神培养落到实处、创新发展。集团努力锤炼“精技强能”的技能文化品牌,通过课程实验、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技能竞赛等多种途径,打造技能培训阵地、社会实践平台、校企共育园地塑造匠心文化,培育“工匠精神”。集团成员牵头单位院校、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南方测绘集团等与全省200多家测绘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2017-2018年逾1700名学生参与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广州地铁、城轨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亲身体验中国测绘精神、当代“工匠精神”。

2.2.2校校合作,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集团搭建中高本衔接人才培养“立交桥”,完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把加强教学一体化建设作为校际合作目标,重点加强教学交流、教学研究和教材开发,初步在教学方面实现培养规格、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使用和考核评价标准的“五个统一”,有效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推进中高本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相对完整的人才成长通道。2018年集团牵头单位对接肇庆学院、嘉应学院2所集团成员本科院校单位,试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2个专业,在校生人数共70人;对口10所集团成员中职单位,试点12个专业,申请试点招生人数760人。集团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通过国际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动集团师生互访互换和学分互认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不断。集团选派73名教师和77名学生赴韩国东国大学、德国F+U教育集团、澳大利亚南澳职业技术学院、赞比亚卢安夏技工学校、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等进行交流访问和学习培训,同时招收两名来自韩国釜山女子大学的交换生来校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并邀请DavidBramston教授介来校指导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开展低碳产品设计和制作,带领学生进行空间设计创新。

2.3共建创新创业发展摇篮

集团成员牵头单位与成员单位广州市茂名商会、广东万讯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共建“创新创业学院”,建立起“学校—二级学院—班级”的创新创业教育架构,形成“扶持—指导—实施—孵化”的一体化创新创业通道,2018年集团获得32项省部级以上学生创新创业奖。首先,打造创新创业“航空港”。集团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实践,建立了48个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场所,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划分了创业孵化区、创新孵化区、电商创业中心等12个区域,建设了5个校外创新创业孵化(实践)基地。其次,打造创新创业“停机坪”。集团采用现代企业和现代管理运营模式,通过建立创业教育体系、项目对接人才培养、提供孵化服务和构建创客城生态链等特色建设,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大学生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现入驻学生团队超过100个。再次,打造创新创业“燃油库”。集团成立“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引企入校加入到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政校行企共同组成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共同投入,共同开发,形成校企融合共同扶持创新创业项目的格局。投资基金通过吸纳天使投资资金、社会公益捐赠、扶持项目获利返还助力资金、扶持项目获利回报资金等进行发展、扩充,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内涵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最后,打造创新创业“新跑道”。集团构建“通识性创新创业课程+专门性创新创业课程+嵌入式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通过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执行空间,通过建设具有“服务型创业孵化室+技术型创新培训室+文化型创意活动室+就业型创客空间”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新时代职教集团产教融合精准育人的实现路径

3.1构建紧密型职教集团运行机制

集团体制机制不完善是制约新时代职教集团发展的主要瓶颈,集团组织管理不健全,运作缺乏规范,必然呈现松散型组织机构,更多只是章程为纽带的契约型组建模式。新时代职教集团实现产教融合精准育人,就必须要创新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构建紧密型职教集团运行机制。首先,要健全集团治理机制。集团要坚持紧密性特征,发挥章程作用,构建集团内部结构和运行的管理制度框架,明确集团决策、执行和监督三大主体机构的权利义务,保障各方利益诉求表达权力,增强集团决策科学性、准确性。其次,创新利益协调机制。集团利益协调机制必须全方位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通过利益诉求将集团利益相关者紧密织绕在一起,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共建的积极性,增强对利益共同体发展前景和目标的价值认同。再次,构建活力动力机制。集团围绕技能人才培养的利益各方共性的核心诉求,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和共谋发展原则,健全凝心聚力和充分激发各自活力的动力机制,实现人才培养创新发展动力最大化。然后,建立共建共享机制。职教集团各合作方应坚持公平公正、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达到互惠共赢的目标,通过共建优质教学团队和共建多位一体实训基地打造共建共享机制,促使产学研各方深度融合,培养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人才。最后,完善监督评价机制。集团要培养高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健全客观科学的监督评价机制,坚持多角度评价,建立集团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监督评价机制,实现人才培养“有效供给”。

3.2强化集团企业重要主体作用

新时代职教集团要实现产教融合精准育人,就必须调动集团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育人机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首先,发挥集团骨干企业引领作用。集团要积极纳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集团理事会和秘书处应增设龙头骨干企业成员单位,规范完善职教集团治理结构,发挥集团骨干企业引领作用,并带动集团中小企业,推进集团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促进产业链、岗位链和教学链深度融合。其次,以集团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集团要加快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研发中心和共享型教学团队,加强集团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成立集团产业投资基金,增强企业在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的话语权,利用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集团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产业化,要调动企业参与集团共建教学、生产、培训等功能的共享性实训基地的积极性,将成果转化作为集团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最后,拓宽集团企业参与途径。依托集团企业成立产业学院、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和实践基地,通过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集团骨干企业与集团院校单位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集团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支持企业参与集体院校单位办学,以企业为主体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集体院校单位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3.3推进集团产教融合人才培育改革

新时代集团化办学始终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首先,推进集团“引企入教”改革。集团支持鼓励企业参与集团规划、专业建设、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训实训等多方面的集团教学改革,对接新时代行业专业需求,对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明晰院校、企业和学生三方权利义务关系,实现校企育人“双主体”,学生学徒“双身份”,实践性教学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50%。促进行业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境。其次,推动集团“师资队伍”改革。新时代集团要探索产业导师特设岗位计划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支持集团行业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集团院校任教,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集团成员的深度合作和协同发展;集团要发挥大中型企业作用,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同时完善集团院校教师实践假期制度,支持集团院校教师定期到集团行业企业实践锻炼。最后,促进集团“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改革。职教集团要共建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以大平台数字化、智能化核心引擎为依托,校企共建智慧型学习项目产教融合基地平台,在集团学科建设、师资培养、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科研支撑和产业实践方面深度贯彻数字化和智能化战略,能够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人工职能类专业人才。

3.4促进集团产教供需双向对接

新时代职教集团要提升集团服务能力,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发展需求,促进集团产教供需双向对接。首先,打造集团服务平台。新时代职教集团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和开放供需的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深度融合集团化办学与信息化技术,大力支持“互联网+教育培训”发展,形成梯次有序、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作紧密的产教融合网络。依托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集团内部成员的交流和互动,成员单位可通过平台及时实现信息共享,可以通过汇聚区域和行业人才供需、项目研发、校企合作和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拓宽成员单位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提高集团信息化管理水平。其次,强化行业协调指导。集团要充分发挥行业成员单位的指导作用,授权集团行业职能职务,支持行业制定集团化办学深化产教融合的工作计划,鼓励集团行业参与教育教育指导、职业技能鉴定、人才需求预测和校企合作对接等方面的工作。最后,积极引入社会第三方评价。新时代职教集团要积极引入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集团产教融合效能评价,对接全国示范职教集团评价指标体系,健全集团统计评价体系,同时强化监测评价结果运用,作为集团成员单位绩效考核和表彰激励的重要依据。

4结论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室内设计;教学;融入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室内设计课堂教学,能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珍惜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一.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

室内设计课程是由建筑设计专业延伸发展过来的一门课程,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再结合相应标准和设计原则,利用现代材料、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的室内环境,满足人们使用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现代室内设计是针对室内空间环境的综合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既重视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要求,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也重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氛围和意境等精神需求。室内设计课程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该课程教学的目的,现已成为室内设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20世纪末,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社会上许多人追求欧式风格,导致学生在设计时的设计思路过多的模仿西方流派,追求与西方形式上的相似。并且,在设计时东拼西凑,缺乏原创性,抄袭之风严重,还缺乏相应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高端客户更倾向于中式风格。国学的兴起,使得国人开始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审视周身的事物,追寻中国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中华文明成为了一种社会时尚。为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本课程教学内容也需要寻求一个新的侧重点,那就是在教学中明确学习目的,设专题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系统的将这些设计元素融入到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拓展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中华传统文化,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经历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到夏朝建立,发展至今,形成具有丰富多彩文化元素的灿烂文化。这由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逐步演进而汇集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各民族历史上的文化思想、道德传承及其精神观念形态,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前辈祖先一代代继承并不断发展创造的具有悠久历史、鲜明特色、内涵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在儒、佛、道三家文化基础上派生出各种艺术,具体以绘画、书法、雕塑、民族戏剧、音民族乐、古文、古诗词、节日等为载体,表现出我国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的设计主题中,我们可以融入儒、佛、道三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儒家与道家都提出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和谐之美,提倡“文”与“质”统一的审美观,在设计作品中美的感性形式只有表达“质”的内容,才有其价值和意义。佛家文化的禅意思想融入室内空间设计中,为人们带来了一张淡然清雅、宁静超脱的磁场环境。道家文化的“道法自然”是人类与天地万物共存共荣的最高准则,融入道家思想的室内空间设计不仅可以创造出美奂美轮的室内环境,还可形成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理念。除了以上三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到室内设计中,我们还可以将中国画、中国书法、中国传统图案、中国建筑样式、雕塑、明清家具、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甲骨文、文房四宝、中国古乐器、彩陶瓷器、古文诗词、节日等元素,融入到室内设计的设计主题里,既能体现设计作品的独特性,又能继承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理论研究方案在教育部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中强调,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高校的室内设计课程也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内涵的宣传教育,以培养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的,使学生通过对中华民族艺术的学习,感受各族艺术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了解。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方案里要明确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室内设计中的设计要求。首先,教学计划里明确规定室内设计作品的主题,设计主题要注重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以提升自己设计作品的民族性和文化内涵。第二,在教学内容里,具体的列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将这些艺术元素融入平时课堂里小的设计项目中,并进行系统反复的练习,再结合大的专项设计作品的综合练习方案,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室内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更能够运用感人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精神追求,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并不断提高。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高校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是办学育人与全方位育人不可或缺的践行环节。在进行室内设计课程规划时,我们在教学内容分配比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将能够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式设计元素作为教学重点进行推广,通过文化感染和熏陶,以文育人、以文化,从而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首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材中,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为标识打造室内空间的文化意境,如:茶文化空间设计、禅文化空间设计、竹文化空间设计等,陶冶学生性情、锤炼学生品格、锻炼学生能力。其次,举办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讲座形式,如:明清家具的传承的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座、中国传统纹样的讲座等,使学生能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开拓眼界,帮助学生正确认知人生与世界,提升自我修养。第三,带领学生参观传统文化遗址和遗迹等实践活动,如:参观省博物馆、省艺术馆等,体验传统地域民族文化艺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并能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之,通过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传承者和创新者。

(二)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法。室内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只是在教室中通过教师讲授,运用多媒体观看课件的方式,造成的结果就是内容枯燥,学生兴趣不大的尴尬局面。针对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和方法缺乏变化、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等教学问题,提出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引入实践教学理念、明确教学内容与重点、采用合理的考核模式、多途径提高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重难点,通过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的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讲解、讨论;多媒体展示;室内实景分析;案例解析;方案概念设计;设计方案陈述;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设计方案细化;设计方案实施及方案总结等手段相结合,使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有深入具体的理解,并使学生从基本理论到整套方案的实施都有全面具体的认识。。经过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个教学方法有效的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增强课程学习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1、研究调查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研究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2、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式教学实践,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3、信息化教学法:运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解决室内设计教学过程的重点难点以及特定的教学任务等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4、成果展示法:策划成果展示的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四.结论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5

1.两位教师课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在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可谓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掌舵者,对课堂教学起着主导的作用,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与舞蹈教师有着紧密的关系。作为舞蹈教师课前准备工作应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进行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把即将上的新课内容,按照重点、难点、需要解决和预期达到的训练要求,清楚地罗列出来。同时应与钢琴伴奏教师进行课前沟通的工作,针对新课内容训练的特点、节奏节拍变化、动作发展规律进行说明,使伴奏教师了解课堂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曲目。伴奏教师在此期间应熟练曲目,还应对舞蹈组合动作进行细致分析,从组合的整体结构、句法、段落变化特点来对应音乐的乐句、乐段、节奏、节拍、速度变化的发展规律。最后,待上新课之前,两位教师还应有一次合作的过程,舞蹈教师应对音乐特点有所了解,同时检查舞蹈动作的编排与音乐的吻合性。

2.课堂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及解决方法

⑴舞蹈教师出现的问题

①课堂中有些教师会为某个动作反复重复地让学生练习,但又讲不清问题的核心,抓不到问题的根源,只是一味地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做动作,结果是学生的体力消耗了不少,但还是达不到训练要求。这种现象一方面证明教师的教学经验需要提升,另一方面是教学的方法需要改进。为此教师应先自我分析,确定学生对动作的训练要求是否清楚、对动作组合的节拍是否理解、是否存在自身技术能力的限制等问题后认真作出判断并积极解决。没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只是重复着作机械的练习,是达不到任何教学效果的。②教师对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对于有计划、有准备、依据教学大纲及教案教学的教师,课堂是有组织有序地进行的,而有的教师课堂教学随意性过强,因此应当规范教学制度,提升科学有效的教学组织能力。③教师音乐素养的程度,也是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因素所在。如舞蹈教授李春华所说“:音乐对于芭蕾舞的教学不只是简单的节奏伴奏,也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选择一个好的乐曲可以使训练组合更完整,更能烘托组合和展现视觉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可以使教员编出更有针对性的训练组合①”。从这句话里可以让大家感受到李教授对于音乐有着资深的造诣,她诠释出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能够把音乐与舞蹈两者融为一体,运用到教学中,并希望经过共同层面上的艺术理解,最终碰撞出更完美更具表现力的艺术作品。

⑵钢琴伴奏教师出现的问题

①合作意识的欠缺极大影响课堂教学的进行,这一点在教学中问题最为突出。很多伴奏教师由于多年从事钢琴独奏训练,自我意识较强,对于合作课程接触甚少,经验不足。往往在弹奏中忽视了合作伙伴,节奏的稳定性、速度的快慢变化及音色的效果、织体的变化都与课堂不相一致。这需要伴奏教师多观看、多感受、多练习,不断在舞蹈教学实践中学习摸索,增强合作能力,提升合作意识。②在课堂进行中经常会发生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如:由于动作训练的临时需要,舞蹈教师随即更换对音乐的要求,可能会对音乐的音型、音乐的处理、音乐的曲目等方面都有所改变,这就需要伴奏教师冷静灵活地快速选择新曲目,即兴编排音乐织体,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二、舞蹈教师与学生

1.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

舞蹈教学中,示范性教学是最为典型的教学方法,它不仅使学生对舞蹈动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还可以使学生对动作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互动性教学方法也是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课堂中应发挥双方的互动意识,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

2.教学能力的多重体现

⑴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①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②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录像;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⑵教师应当熟悉自己教学领域的特定学科知识

在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加强对教学的研究与创新改革的尝试,才能为自己的教学领域不断开创新天地。

⑶教学语言的运用:

教师在运用语言时一定要做到用词恰当、准确、简明扼要、富于感情的表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的积极配合

舞蹈课堂中学生作为主体成员如能积极配合教师教学,能够接受教师的指导,对所学的知识做到充分理解和展现,才能证明课堂的整体效果。而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课后进行巩固性的练习,认真做好笔记,加强舞蹈相关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术语的学习,才能全面有效地配合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钢琴伴奏教师与学生

1.钢琴伴奏教师要有把控课堂的能力

众所周知,舞蹈专业的学生,是以舞蹈相关的理论与技术课程为主,其他为辅。所以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从各自的心理角度来说:一方面不重视,感觉不是自己的专业,另一方面也没有很好地经过系统学习,对音乐的掌握和理解甚微,在课堂中的表现只能靠自身具有的音乐感觉来体现。所以要想一个班能对音乐的速度、节奏、情绪表现接近统一完整的状态,伴奏教师一定要起到稳定局面的作用,要能明确地给学生一个启示,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同步进行。比如:突出音乐的强弱拍、把重拍音弹奏得明显些、速度方面不要随着学生跑,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伴奏声部和声要简化等方法的采用,慢慢培养学生听音乐、跟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2.学生应该借用音乐记忆舞蹈动作

音乐与舞蹈两种艺术至始至终都是相依相伴的,大家都懂得音乐可以激发舞者的灵感,舞蹈可以诠释音乐的内涵,而音乐在其教学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听音乐来记忆舞蹈训练动作,帮助学生强化对舞蹈动作训练的要领,使学生对动作的记忆更深刻更准确。课堂中学生对训练组合的记忆是靠动作的训练特点、分类、方向、速度、模仿等方法记忆,最终达到训练目的。而伴奏教师给出的音乐可以提示动作的节拍、段落、分句、节奏特点,以及呼吸、延伸等方面的记忆,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动作的熟练要求,帮助学生深刻记忆舞蹈动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3.音乐的丰富,为舞蹈课堂增添声色

舞蹈课堂中如果遇到经验丰富的伴奏教师,可以说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起着不可磨灭作用。伴奏教师不仅要能默契地配合舞蹈教师教学,还应熟练地应对课堂中学生们出现的种种问题,最重要是能够组成一套与课堂动作相匹配的音乐曲目,要有能力运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伴奏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⑴不断增添新曲目,使课堂的气氛具有新鲜的活力;⑵注重音乐的调式调性,让学生感受丰富的声音变化,使他们对音乐不同层次的和声色彩,以及声响效果有所了解;⑶选用不同风格的音乐曲调,让学生接触个性鲜明的音乐作品,以及与众不同的音乐表达形式,触动他们对音乐艺术有更高境界的追求。

四、结语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老年教学;创新发展;老龄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65周岁以上人口数量为1760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2.57%。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2538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8.10%,按照联合国的标准(7.00%),我国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加,构建完善的老年教学体系成为提升老年人幸福生活指数,推动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随着老年群体基数的不断增加,尤其是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老年大学供给严重不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老年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构建符合老年人学习需求,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学习特点的教学体系成为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实践表明构建线下融合线上教学模式不失为较为合理的策略。

1线下融合线上老年教育教学发展的必要性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教育线下融合线上发展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线上+线下”教学体系,以此满足不同层次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构建线下融合线上老年教学发展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线下融合线上发展适应了我国“互联网+教育”战略的迫切需求。受教育权是老年人基本权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已成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老年教育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互联网+教育”是推进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相关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创新教育的新业态。“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向,通过“互联网教育”不仅可以创新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监测与无感化数据采集,达到精准评价教学效果的目的,而且其还可以发挥网络教育资源优势,有效解决教育教学规模与个性化矛盾问题。目前我国65周岁以上人口数量为17603万人,单纯依靠老年大学难以满足老年人教育的供给需求,因此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是适应“互联网+教育”的迫切需求。

(2)线下融合线上发展是满足新常态老年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老年教学工作具有特殊性,在教学工作中既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知识层次,又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态。例如,部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虽然其具有强烈的学习需求,但是受自身身体因素制约,不能接受老年教育。同时2020年爆发的肺炎疫情对线下教学工作造成巨大影响,老年大学不得不停课,导致老年人“无学可上”。线下融合线上发展模式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既可以照顾因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的学习需求,还可以满足肺炎疫情环境下,老年人居家学习的欲望,达到了修身养性的目的,有效地推动了老年教育的常态化发展,适应了新时代终身教育的发展要求[2]。

(3)线下融合线上发展是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必然举措。文化养老是新时代养老方式之一。推动老年教育教学既能够有效地调动老年人参与社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提升老年人的文化素养、发挥老年人余热价值。由于老年人知识结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尤其是枯燥的课堂授课模式无法真正调动老年人学习的积极性。而“线上+线下”教育模式可以互联网技术构建多元化的网络学习资源库,实现精准化、个性化的教学,这样既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知识需求,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例如,基于老年人需要为子女接送孩子无法参与到老年大学课堂授课的问题,老年大学可以构建微课堂模式,设置网络教学平台,这样老年人可以结合自己的时间自由的登入系统进行学习,既能满足其生活要求,还可以满足其学习需求,真正丰富老年人的物质文化生活。

2线下融合线上老年教育教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面对老年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日益增长及肺炎疫情的影响,推动线下融合线上发展教学体系成为推动老年教学工作的重要举措。结合多年实践工作经验,老年教学线下融合入线上发展中还存在诸多困境。具体表现如下。

2.1老年人网络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参与线上教学积极性不高

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推动老年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学习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线上教学需要老年人自己动手操作网络教学平台系统,而实践过程中老年人对互联网设备的操作技能不高导致其难以融入线上教学中:一方面网络学习成本高,网络学习理念急需改变。线上学习必须要具备基本的配套设施,如计算机设备、网络资源等。根据调查显示,由于我国城市老年人大部分独居,基于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59.3%的老年人家中没有安装网络、配备电脑设备。而网络学习则需要老年人购置上述设备,这对于老年人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制约其参与网络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老年人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设备[3],导致难以参与到线上教学平台中。根据调查显示,虽然80%的老年人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例如会开机关机等基本操作,但是其却不懂得如何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交作业或者与教师进行互动,这样必然会限制老年人参与网络课堂的积极性。尤其是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各种新型网络诈骗案例的增加给老年人使用网络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老年人选择网络授课的积极性不高。

2.2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课堂实效性不高

教学资源是“线下+线上”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构建科学的教学资源配置体系是提高老年教学质量的基础。据调查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下存在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课堂实效性不高的问题:一是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不仅体现在区域差异上,而且还体现在线上与线下两种不同的教学资源配置上。以线上教学为例,目前我国老年线上教学平台资源存在同质化问题,很多老年大学在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时往往是采取照搬其他院校的方式,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评价考核方式上基本没有差异[4]。其脱离老年人学习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影响老年人的学习积极性;二是课堂实效性不强。老年课堂教学不同于常规教学工作,其必须要结合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老年人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快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围绕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开展教学工作。但是在实践教学中经常会陷入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体系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完全照搬书本知识,而忽视对老年人自身学习结构差异的分析,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例如在绘画专业教学中,教师一上来就对老年人讲解绘画的基本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需要死记硬背。可见其对于老年人学习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2.3课程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层次性不明显

构建“线上+线下”老年教学模式必须要构建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其中课程标准是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老年教学模式必须以统一的课程标准体系为依据,但是目前我国老年大学在课程建设上,尤其是在线上课程建设上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一是老年大学在网络课程设置上存在标准化规定,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部分老年教育机构为了突出“时代性”,在网络课程设置上没有参照课程的具体内容而盲目开设,结果导致一些具有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转化为网络教学课程,影响老年人的学习效果。二是“线上+线下”课程体系的层次性不强,缺乏对老年人学习需求的实际调查。据调查老年人参与老年学习的动机主要是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但是根据调查很多教育机构在网络课程设置上是以开展理论教学为主的,缺乏休闲娱乐功能的讲解。另外在网络课程内容设置上缺乏针对性,使得基础好的学生参加网络学习没有学到相应的知识,而没有基础知识的老年人学习后“一脸懵”。

2.4师资队伍质量不高,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

教师是推动“线上+线下”老年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虽然近些年我国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工作,加大了老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但是相比日益增长的老年学习需求,我国老年教育教师队伍所暴露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是我国老年教育教师队伍结构尚不均衡。据调查从事老年教学工作的教师一般是高校返聘或者自由职业者兼任,而从事老年教育工作的专业教师比较少,尤其是缺乏优秀的教师队伍;二是老年教育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尤其是制作优质课件的能力不足。网络教学需要教师结合老年人的特点构建与其自身知识结构相结合的网络课件,而网络课件的制作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相应的知识,而且还要懂得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但是目前教师在计算机操作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三是针对老年教师的培训体系不完善,由于老年教育师资培训经费的匮乏以及培训资源不够丰富,使得师资培训随意性较大,入职培训几乎空缺,入职后的培训方式也多为学校领导指导或教师间的交流学习。

3促进线下融合线上老年教育教学发展的路径策略

基于线下融合线上老年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中所存在的困境问题,为了有效推进老年“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3.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老年人计算机操作技能

制约老年“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老年人网络学习技能匮乏、参与积极性不高。因此为了推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发展,需要提高老年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一是要加强宣传,提高老年人参与网络教学平台的积极性。为构建与“互联网+教育”模式相适应的教学体系,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强宣传,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氛围。例如教育部门要深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管理,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统一规划;二是扩大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影响力,让全社会参与到老年教学平台建设体系中。肺炎疫情的发生对老年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年教育机构要按照居家学习的要求做好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三是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操作计算机设备的能力。网络学习平台对于老年人而言既是学习的良好平台,也是影响其学习积极性的阻碍因素,由于网络学习平台具有相对复杂的操作系统,因此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教育培训,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的方式提高老年人参与网络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该校通过引导老年人网上学习和开展网上“班级”管理模式,定期开展游学活动和线下辅导进一步推动老年人学习线上线下结合,促使“互联网+老年教育”扩面、提质,在构建老年人网上学习园区等方面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3.2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老年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学习夯实业余生活,以此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长期以来我国老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老年教育发展不均衡。而“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则可以有效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一是要合作分享,共同推进优质教学资源体系建设。针对网络教学课件同质化问题,老年教育机构必须要本着合作、共享的原则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形成符合老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网上学习网络,满足老年人对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老年网络课件建设中必须要围绕区域特色优势,结合老年人的兴趣爱好而开展相关的课程。例如,针对老年人网络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老年教育机构可以与当地医疗机构开展合作,邀请医院权威专家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形成了“课程上线,网上闹欢天”的线上线下学习氛围[5];二是丰富教学模式,构建以老年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老年教学的中心。为了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结合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对于理论性的知识可以放在线上,这样可以便于老年人利用休闲时间重复学习,而具有体验式的课程则可以以线下的模式开展,通过线下娱乐教学缓解老年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3.3明确课程标准,构建适合老年人需求的多层次课程体系

做好课程设计关键要遵循老年人的需求,按照“线上+线下”的教学要求,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构建针对性的课程体系:首先,教育部门要结合“互联网+教育”的要求构建统一的课程建设标准,从顶层设计上对老年教育课程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实现顶层设计和微观落实相结合[6]。其次,要构建适合老年学习需求的多层次课程体系。老年人学习需求不同,为了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学习的要求,老年教育机构必须要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根据调查显示,老年人的兴趣不同,他们对于课程内容的需求也就不同,如有些老年人热衷于体育项目、有的则热衷于书法、唱歌等活动。传统的课程体系虽然兼顾了老年人的学习差异性,但是其仍然难以满足全部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因此教育部门要发挥在线课程资源的优势,依托网络资源构建优质化的网络课件;最后,要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机制,促进优质课件建设。针对老年教学工作的特点,要构建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老年教学评价体系,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功能构建双向交流的评价机制。例如,对老年人学习成效的评价要侧重对老年人学习过程的考核,通过在线教学平台的互动交流模式评价老年人的学习成效。

3.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师培训机制

教师是推动老年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基于老年人学习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趋势要求。老年教育机构要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增强老年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长期以来从事老年教学工作的教师要么是社会兼职人员要么是退休返聘的教师,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老年教学工作的要求。所以基于线下融合线上发展模式的要求,老年教育部门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一是要拓宽从事老年教学工作人才选聘渠道。我国政府要将老年教育纳入事业单位招聘体系中,通过事业单位招聘的方式选拔高质量的专业老年教育工作者[7]。同时在教师知识结构选择上必须要实行严格的教师资格准入机制,要求从事老年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要具有教师资格证。另外老年教育机构还要构建退出机制,以完善的退出机制强化对教师的考核。例如,教育部门要将学员的满意度、网络课件、计算机操作水平等纳入对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中。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7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及其要求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进展以下:一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的综合性,打破了以往基础教育课程过早开始分科教学、造成知识系统性、完整性欠缺的局面,使学生能够对知识和世界形成整体认识;二是新基础教育课程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小学生提供贴近社会生活的机会,发展综合实践能力;三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勇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四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对当前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特别是实践课程设置应具有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体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协调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实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

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时间不长,还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其专业建设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特别是其课程体系的建构尚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小教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能有效融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小学教育相脱节;另外,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并没有作为一种课程去建设,实习内容单一,实习任务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教育科研、教育行政、教育调查等其他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极大地忽视,因而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难以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此,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要不断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建立实践课程体系,促进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如果像过去一样,将学习期和工作期截然分开为两个阶段,人们仅仅拥有学校学到的知识,那将难以适应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需求。由此,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备持续学习能力,满足他们终身发展的需要。早在1991年,美国劳工部就对终身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做出明确的规定,包括: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交流思想和信息;计划和组织资源;理解和设计系统;解决问题;使用技术;运用数学概念和技术;与他人共事。目前的高等教育课程常常只限于特定领域的知识技能,从终身学习的需要出发,坎迪等呼吁大学课程改革要以终身学习知识技能作为核心,其次一级是通用性知识技能,最后表面层为各学科内容和情景性知识。终身学习的社会现实使传统高等教育课程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培养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应该在教学目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学生成为兼具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性精神的人才。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构想

人才培养是一个完整、动态和渐进的过程,高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构建要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这一构筑思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在时间维度上,实践教学贯穿大学四学年八学期,体现全程性;在目标内容维度上,实践教学包括专业情意、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体现综合性;在实践课程的实施上,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体现开放性;在实践课程评价维度上,通过课程考核、职业技能展示。

三、小学教育专业全程教育实践的实践探索

(一)在教育实践的时间上安排体现全程性

目前,通常的做法是新生入学第一学年举办专业认知教育活动,同时开始学科教学和教学基本功训练;第二学年是组织各种教学实践竞赛活动、社团活动等,同时组织教育见习,主要是组织师范生到小学进行观察,深入地了解小学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小学班队会的组织与实施等;第三学年安排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以及教育实习,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教案、并且能够站上讲台讲课,让学生体验课堂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同时,通过组织班队活动,培养班级管理能力;并初步学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第四学年就业(顶岗)实习和进行理论提升,围绕教育见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论文。

(二)在教育实践的目标与内容上体现综合性

1.专业情意培养。专业情意培养主要是通过第一学年举办专业认知教育活动,以及学科教学,还有各个学期的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来进行培养。首先是新生入学阶段就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其次,结合教育科学类课程,引领学生形成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等良好职业意识;第三,通过课程和课外相结合,组织教育见(实)习以及志愿支教活动,帮助学生直接的感知和体验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感受体验中培养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为将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专业技能训练。教师专业技能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必备技能。按照《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大纲》的要求,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普通话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工作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书写规范汉字,教育工作文本写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结合我校实际,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专业技能主要通过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和教育实践三个方面来训练。

(1)教学基本功。内容包括汉字书写(三笔字)、普通话、儿童歌舞、琴法、简笔画等。主要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分别开设普通话、书法和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同时安排学生通过早读、晚自习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每学期安排基本功验收以及各项基本功比赛,促进学生进行训练。

(2)教学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第一,教学的设计技能,主要表现在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现有水平对学习方式进行选择,根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或设计板书等方面;第二,课堂教学的组织技能,主要表现在课的导入、讲解、提问、课堂组织、交往互动、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技能等,主要通过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以及教育实习进行训练。

(3)教育实践。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顶岗(就业)实习以及综合社会实践部分。第一阶段是教育见习。目的在于通过专业见习活动,让师范生对小学教育教学常规活动的构成,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心理特点和活动形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帮助其对未来职业有比较清晰的认知。一般安排在一年级、二年级,每学期集中安排一周时间。第二阶段是教育实习,要求学生在对教育理论进行学习之后,结合学科教学法课程和班主任工作课程到中小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级,大约安排五周左右。平时每周安排一个下午到小学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辅导与课外活动。第三阶段是就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阶段,主要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等内容,要求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学会处理班级日常事务和学习做好个别学生的引导工作,在充分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完成教育调查报告。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年,大约13周时间。

3.班级管理能力培养。班级管理能力是合格小学教师的必备条件。这主要包括:第一,组建班集体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制订班级工作计划、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班风建设等方面;第二,进行个别教育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对学生的观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实施发展性评价等方面;第三,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主要表现在根据班级特点和学校要求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主题活动方案,组

织班队主题活动;第四,与学生、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沟通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和学生交往、指导家长实施家庭教育、协调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等。4.教育研究能力培养。教育研究能力是现代教师专业技能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计划的制订、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论文的撰写等。结合学生实际,应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1)案例研究分析。围绕案例搜集资料、写出符合要求的案例描述;能够分析案例,能够写出符合规范的案例研究报告。

(2)教育问题调研。能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照要求制订调查问卷,列出调研提纲,在调研中能做好相关记录并进行相关分析,写出调研报告。

(3)教育论文写作。能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做好教育论文的选题、研究、写作。主要安排在毕业学年。

(三)在教育实践的实施上安排体现开放性

1.结合教师技能课程,规范校内的常规训练。技能必须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我们依托校内的师范生专业技能培训中心,统一规范和安排了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专门的教师专业技能课程的训练和学生自主练习。一是修订和完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设教师专业技能课程。如开设了《口语训练》《书法》《美术》《儿童舞蹈》《琴法》《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技能类课程,通过课程促进学生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掌握。二是统一安排低年级学生的课余训练。课内学习时间和效果毕竟受到限制,因此,我们统一安排学生的早晚练习,要求全体学生在练习时间到相应的多媒体教室、琴房、舞蹈室、书画技能室等去练习技能。主要安排有:早读、每日一画(简笔画)、每日一写、每周一歌(舞)等,每学期末按年级组织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成果验收。三是抓好学生的自主练习。其余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自主选择特长项目加以练习。确保每个学生的基础技能和特长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2.结合教育实践课程,组织学生深入小学接受培养和检验。首先,组织学生到小学开展专业认知,请优秀小学教师给学生讲授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的发展的动态,同时,初步接触小学生以及小学教师的工作;其次,让学生走进小学开展教育见习活动,全方位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以及安排,协助小学教师评改作业、组织班队活动等,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与合格教师的差距,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再次,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小学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接受培养。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围绕教育见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四)在教育实践的评价上体现形成性

1.建立训练规范,完善课程评价机制。规范的评价机制对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既有监督又有指导作用。首先,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建立规范:小学教学技能考核标准、小学教学技能训练方案、小学教学技能训练检测办法等;其次,按照标准,自我检测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更正,促使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确保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落到实处。

2.训练成绩与各项等级证书、资格证书挂钩。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进行训练成绩评定,单项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次。学生通过规定的各项专业技能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方可参加教育实习。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大批研究生成为我国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我国研究生教育,立足于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但是,与国际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培养经验不足,创新应用能力较弱、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等。”教育部2011年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要求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2016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强调:“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由此可见,现行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朝着“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方向深化改革。

一、当前地方院校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长期定位于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而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相对较弱。2016年,全国有大约有124家高等院校招收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每年为全国培养几千名国际贸易学硕士。但总体来看,目前国际贸易学硕士培养模式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模式相对单一

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着眼于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而国际贸易学专业对硕士研究生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扎实的经济学和国际贸易方面的理论基础以及系统的外经贸专业知识,能够针对现实国际经贸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具有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毕业后到外经贸部门、各类涉外企业从事中高层次实际对外经贸实务工作,或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有关教学和科研工作。但从课程设置来看,高校仍将大部分精力投放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难以培养出创新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所以,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清晰,在培养学术型还是应用型人才定位方面也不太明确。另外,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学生通过了入学考试后,在培养过程中,规定了课程考核、科研论文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等质量监督评价环节,但这些环节的评价制度、管理体系不太严格。在经过三年的学习、学术研究、论文答辩,一般都可以拿到学分,顺利毕业。“严进宽出”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影响并降低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通过学生情况来评价其能力和水平,忽视了硕士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符的现象。

(二)师资队伍结构单一,课程体系不完善

地方院校国际贸易硕士导师队伍建设落后,导师质量参差不齐、导师结构不合理、近亲繁殖情况严重,不能满足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很多高校国际贸易学硕士培养方式采取的是“师徒制”模式。这种方式使硕士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环节都有导师指导,其学习视野也受导师水平的限制。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导师大多是学术型的导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课程体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载体,我国很多高校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包括国际贸易学基础的理论课程、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课程。从课程设置来看,课程体系还不太完善,特色不突出。从课程安排来看,实践课程体系不完善,偏重于传授知识,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这导致其实践能力较差,适应社会所需的时间偏长。

(三)创新能力不足,实践机会较少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体现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地方院校的国际贸易学科起步较晚,科研力量相对较弱,科研经费有限,限制了部分学生的研究和学习,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主要立足于导师的科研项目,导师能力差距较大,科研项目没有形成体系,难以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平台,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行程。此外,国际贸易硕士研究生培养重视理论知识,缺乏国际贸易相关的实践经验,高校与外贸企业建立的合作平台不完善,学生的实习机会有限,没有建立起共同培养机制,致使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到社会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四)地方院校生源紧张,质量相对较差

在逐年研究生报考数量萎缩和专硕招生数量剧增的双重形势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越来越难,研究生招生数量下滑严重,并且生源质量也难以保证。从近几年地方高校国际贸易学学术型硕士招生情况来看,推免生外流,一志愿报考人数逐年缩减,生源一半以上属于调剂录取,专业不符情况较多,生源质量不高。

二、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模式的内涵

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是指由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等人才培养主体共同参与、整合资源、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将以学术研究为主的高校环境同以创新实践为主的应用环境相融合,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联合发挥作用。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的“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如下图所示,在政府营造的大环境中,以培养国际贸易学创新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为中心目标,各主体为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服务。参与联合培养的各方是相互联系、互惠互利的。其中政府机构处于宏观层面,为联合培养各方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环境,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不同环节具体的培养活动,属于微观层面,用人单位代表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效果的检验田。首先,在联合培养模式中,政府应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政府要营造好有利于企业、高校和研究所合作的大环境,出台明确的法律政策来确保“政产学研用”各主体的合法权益、知识产权归属等重要问题,同时,政府应通过设立项目来锻炼人才,在硬件基础设施和专项研究资金提供等方面提供政策引导与支持,将政府服务和市场导向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正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保护网。第二,在产业中的企业是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对市场反应最灵敏,社会需求最了解,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大型跨国公司和外贸企业接纳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进行社会实习实践,吸纳研究生的创新思想和成果,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第三,高校为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传授专业前沿知识和提供必要的师资及学术环境。高校中云集了众多专家和学者,其研究成果代表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内最前沿的新知识,在政产学研用中,高校扮演了知识与技术“加油站”的角色。第四,科研院所以项目合作、联合培养等方式为研究生提供项目研究和实践机会;研究院所具有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和便利条件,可以检验研究成果在市场中的接受程度。最后,用人单位为研究生提供工作岗位,人才创新应用能力评估反馈。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国贸研究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所以用人单位是人才创新应用能力检验器。政府营造联合培养的政策环境和相关的经费支持;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岗位实习机会,同时接收科研成果应用;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体提供师资与学术环境;科研院所通过项目合作提供科研环境和成果转化环境;用人单位及时反馈人才评估结果和岗位用人需求。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利用各自资源和优势,弥补了高校硬件和师资的不足,形成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的联合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模式。

三、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建议

(一)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

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政府应立足于创造好的合作环境,协调好各方关系,出台各项政策引导,促进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网络的形成。政府可以建立国际贸易高层次人才政产学研用联合育人中心、国贸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基地和研究生实习实践企业联盟等多方合作组织,由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人员参与,明晰政产学研用各自职责,协调各方行动。政府可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设立政产学研用合作专项资金,扶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的科研项目,促进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通过提供市场需求促使研究生科研选题瞄准产业应用;高校要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和自身优势,不断深化培养模式改革;企业和用人单位要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完善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时向高校反馈用人需求信息,科研院所依托项目合作实现优势共享;用人单位应及时向高校反馈用人情况,以便优化培养方案等。

(二)改进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以应用创新型为主

国际贸易学是一个实践应用性强、涉及范围广的经济学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学术研究素质和创新应用能力。改革的重点在于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实践基地。培养目标要以培养人才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科学有能力水平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和进行科研项目合作,实现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无缝衔接

(三)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多层次师资结构

高质量的生源是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基础。学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倾向于教育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具有国际贸易学突出优势和特色的高校。地方院校对国际贸易学硕士的吸引力较弱,一志愿上线生源严重不足。为此,高校应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促进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高校应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手机、网络以及参与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等宣传其国际贸易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为学生报考提供充足完善的信息。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应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培养和提高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安排国际贸易学硕士授课教师和导师到企业学习考察,聘请外贸知名企业人员来校进行讲座,使教师获得实践教学方面的思考和指导。由企业推荐一些专家,聘为高校校外导师,形成“双师”制培养模式或由政产学研用各方专家组成导师组,集体指导学生,发挥不同部门导师的专业优势,强化研究生的交叉思维能力,促进其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加大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地方院校应积极支持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的科研工作,利用各种资源和优势,争取层次高、水平高、含金量高的科研课题,开展创造性工作。此外,科研经费的多少也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应加大对研究生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设立国际贸易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为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平台,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校外优质资源,通过与企业联合进行横向课题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来吸引企业资金的支持,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有力补充。同时,以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扩大研究生创新实践的参与范围,充分调动政产学研用各方资源支持创新实践活动,支持创新成果的转化,在实践中提升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

(五)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确保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使研究生始终处于规范的有效的培养氛围之中,踏实地开展学习研究活动。落实淘汰机制,从严考核。从重处理在课程考核、科研论文考核、学位论文答辩、实习实践等环节中不合格的同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硕士研究生予以警告,要求其限期整改,如在整改期内仍不能达标者,予以延期毕业或清退,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爽,谭忠昕.高等农业院校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对外经贸,2017(2):129-131.

[2]胡伟辉.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J].教育论丛,2013(3):159-160.

[3]王安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4):40-43.

[4]涂亚庆,毛育文,杨辉跃.“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