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研究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是指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指定的任务,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完成或学习,进而达到教学目标。通过“任务驱动”能够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激励性,推进教学效率提高等,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教学中,教师以适当的教学任务作为引导,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学习,并给予他们激励性评价,将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统筹。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高中

前言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当前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不合理之处。例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时间分配的不均,很多时候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教师讲解,自主练习时间少之又少,为了化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种种问题,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能够推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全面发展。

一、“任务驱动”教学及其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更多的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中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被动的听讲、观看的情况,而是在一定目标下,由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在既定目标指导下,学生的行为、分工等都是由自己决定的。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具有如下积极意义:其一,有效优化高中计算机课堂。计算机课程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而且内容设计上也许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在传统教学中一周一节的课程往往成了教师主讲的课程,学生虽然面对计算机,但能够进行的演练操作少之又少。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由学生自主的去完成学习任务,操作、参与其中,才能实现课堂的发展。其二,符合新课程要求。在新课程的指导下,要求将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这显然与传统教学方式是不一致的。但是采用“任务驱动”,不仅能够将计算机练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还将课堂组织设计的权利给了学生。除此之外,也将更多的设计、规划的权利给了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养。高中阶段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与家庭情况、教育水平等有很大关联,因此学生的基础是不同的,这些在以教师为主的课堂中很少能暴露出来,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学生间能够通过交流合作共同进步,全面提升成绩。其三,符合计算机课程设置要求。计算机课程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是在教材设计中存在内容深浅不一等情况,最终教师能够讲给学生的都只是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课堂侧重点的不同,都会使计算机教学失去原有的内涵与意义。“任务驱动”教学,能够巧妙化解这种尴尬,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教师可以将理论的部分交给学生自行学习,而在课堂带领学生一同练习,以及在实践中讲解。

二、“任务驱动”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1、制定目标明确的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展开核心就是任务的制定,并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任务驱动的。在教学之前,教师先要对课程进行简单规划,对于一些较为简单,但又重实践基础的内容,比较适合“任务驱动”教学,如多媒体课件制作、办公软件等,这些都比较基础但运用广泛操作性强,就可以交由学生自主处理。而类似于程序编写等,需要简单化处理,再将最简的内容交由学生处理。整体而言,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化简为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在项目目标制定上要清晰、简洁、明确,便于学生理解。2、充分给予学生学习的空间。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才能让学生有足够的实践与讨论的时间。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可以先将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其中,对于一些理论的知识,学生可以在课下自主完成,而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内容以及实践的部分,可以在课堂共同完成。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与学习中,顺着学生的思路给予提醒,而不是直接告知结果,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存在与关注,形成师生和谐的关系。教师还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学生的思路以及问题所在,以学定教,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3、学生的汇报与展示。在每节课的后半部分,学生可以将本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班级汇报,展示自己小组的实践情况,小组讨论完成情况,包括具体的分工等,进而提出自己小组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及班级同学求助。在展示过程中,不同小组之间的作品成果被充分地展现出来,能够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寻找思维的误区等,再由教师进行统一的整理与解答。学生的汇报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在学生汇报完毕,留给教师与同学的提问时间,由该小组的学生代表回答。汇报过程是当前教学中的重要环节。4、教师的总结与点评环节。在课程的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与点评。首先,是要对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的困惑进行解答;其次,是要对课程中围绕教学目标的重点与难点进行解答,这是最终的总结环节,需要教师加以重视。尤其是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暴露出来的不自觉的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进行发现与提示,这些问题学生并不自知,但很可能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在总结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点评,最终实现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于此,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与分析,进而实现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三、结论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在实践中共同完成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实现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教学的发展,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简单阐释,仍然需要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探索。

参考文献

[1]孙惠颖.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建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23(12):198—199.

[2]魏玉凤.建构主义理论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13,26(15):54—55.

[3]李鹏.浅议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17(8):11.

作者:主志猛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