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下高校网络舆情生态建设思考

大思政下高校网络舆情生态建设思考

摘要:调整网络舆情生态建设重点,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发展过程同向同行已成为高校需要思考的新课题。立足“大思政”格局,结合“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探索高校网络舆情生态建设优化路径,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角度为高校网络舆情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大思政;高校;网络舆情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成为社会舆论交锋的主要阵地。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个过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近年来频发的高校网络舆情事件表明,高校网络舆情生态建设还较为被动。在“大思政”格局明确提出后,“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为高校网络舆情生态建设提供了高水平行动指引,也成为了高校必然面对的新的时代课题。中国网民规模已达10.11亿。从职业角度来看,学生占比最高,达到21%。从年龄结构角度来看,20~29岁网民占比达到17.4%,在所有年龄段群体中占比位列第三位。可见,当前大学生群体已成为互联网的主力军[1-2]。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频率和活跃度最高的群体之一,已不单单满足于从网络中接受信息,而是逐渐转化为网络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自媒体时代,由于网络信息的成本大幅降低,大学生群体更青睐于借助朋友圈、微博、短视频等网络载体,针对学习生活中的教学、科研、就业、生活服务、社会热点等方面表达自己的态度,形成一个所有人皆可参与到信息、消费和传播中的校园舆论生态。正是由于网络信息成本极低,导致了纷乱庞杂的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极易受到虚假信息和别有用心的群体所影响。另外,大学生群体通常在诉求、认知、表达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在众声喧哗中,某个言论容易引起学生群体的情感共鸣,在短时间内促使负面舆情大幅扩散,甚至引发意识形态问题。

一、现存问题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优化高校网络舆情生态建设密切相关,相辅相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举措对网络舆情生态建设成效起着直接影响作用。随着网络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格局和网络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革。

(一)学生层面

1.辨别能力不足

大学生处在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关键过程,尽管部分高校提出“微思政”“互联网+”等网络思政相关举措,由于其传播范围局限、内容和形式吸引性差等特点,导致网络思政教育举措往往让学生陷入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因此,现阶段大学生形成完善的认知体系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大学生难以控制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完美契合,在面对网络中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时,难免落入居心叵测的群体设置的圈套,在某个舆论热点下成为助推舆论发酵的一股力量。

2.表达缺乏理性

在今年的热点网络舆论中不难发现,涉及大学生舆论内容多数是由于其诉求没有得到妥当、及时处理。大学生群体本身对学校和政府就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相对于其他群体,他们更加期望得到学校和社会的价值认同。当学校或政府采取的处理结果没有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时,他们通常不会冷静分析,而是产生被边缘化和不被认同的挫败感,当消极情绪堆积到一定程度时,通常会在网络中寻求发泄渠道,通过较为偏激的方式抒发不满情绪和压力。

3.盲从倾向突出

虽然大学生群体能够在自媒体网络平台实现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在法律和到的约束较弱的网络空间发表独特见解,但当其与网络中抱怨、反叛的声音产生情感共鸣时,往往难以做出深入分析,更容易不经判断选择盲从。一旦大学生参与到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的围观附和当中,原本虚假、负面的网络信息就成为了大学生的主观意愿输出,将进一步引起他们对学校和社会的信任丢失,进而由一个舆论旁观者的身份转化为参与者和助推者,成为引爆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引线。

(二)学校层面

1.舆情引导队伍单薄

从育人主体角度看,高校目前能够直接参与到大学生网络舆情价值引导的主要人员还只是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由于科研任务、教学进程、考核指标等原因,理论课教师队伍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现象,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还停留在理论知识传输,缺乏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高校其他部门教职员工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有待提升,在工作中难以认真关注学生思想动态,面对突发舆情事件时也往往只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认为辅导员才是唯一责任者,形成了对辅导员的过度依赖。参与学生管理的各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合理衔接和多元联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后勤服务人员、服务管理人员、优秀校友等参与,造成管理服务和思政教育的脱节,难以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3]。

2.舆情引导过程间断

高校教学任务繁重,更倾向于增大教学、科研、就业等方面的比重,对思政教育比重进行压缩,容易在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阶段造成智育和德育的分离。从学生成长角度看,大学生从入学到就业的各个阶段存在不同思想动态和需求。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舆情引导的关注点并没有与大学生各个阶段的需求匹配,存在各个环节衔接不到位的情况,只注重在入学、毕业等特定时间节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节假日、实习期间、待就业等时间段缺乏持续性、系统性、贯穿性的价值引导,造成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空档期[4]。

3.舆情引导方位欠缺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较为集中,未完全贯穿理论课教学,还存在思政课和专业课的“两张皮”现象。思政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目前不够丰富,仍然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想法和体验,难以在立场和观点上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距离真正实现全方位价值引领还存在差距。价值引领不到位,难以使大学生在主观上对舆情进行理性分析[5]。

二、优化路径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构建。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6]。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总要求[7]。“大思政”格局的构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推进提供了鲜明指引,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网络舆情生态建设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上问题的产生归根到底是高校网络舆情生态建设的根基没有打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格局还没有健全。这就需要高校网络舆情生态建设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一)强化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

高校网络舆情生态建设的成效,取决于网络舆情引导队伍的质量。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高校各部门人员只是其中一部分,还要加强校内校外的联动,要将家庭、学校、社会相关人员共同纳入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当中。一是建立家庭-学校常态化沟通机制,构建辅导员和学生家长间的阶段性反馈,让学校进一步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动态,进而有针对性地对网络舆情引导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二是扩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请后勤服务人员、机关管理人员、网络工作人员、学生干部等广泛参与,摆脱辅导员孤军奋战的窘境,加强各部门之间在网络舆情引导方面的协作,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二)强化学生成长过程舆情引导

强化高校舆情引导的持续性,使舆情引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才能保证高校网络舆情生态建设形成一以贯之的良好局面。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网络舆情走向、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紧密结合起来,牢牢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科学研判学生在成长各阶段中可能出现的思想波动,提前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协同育人,及时了解学生节假日、双休日等特殊节点的思想动态,对接学生实际需求,将主流思想观念融入学生的具体生活之中。采取适应学生实际需求的舆情引导方式和内容,增强网络思想教育的感性表达,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和关注,学生由被动灌输状态转为主动接受状态,实现网络舆情引导全过程渗透。

(三)建立舆情引导全方位联动机制

进一步加强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切实树立“一盘棋”思想,合理设置分工,有针对性地主动回应学生在对职业规划、知识获取、生活起居等各个领域的诉求,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网络舆情生态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推进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将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自律教育渗透进理论课程、体育课程、艺术课程教学,实现网络舆情生态建设的横向联通。促进各大思政平台的一体化构建,推动平台资源的高效利用,将课程资源、科研资讯、网络信息等充分整合,形成上下贯通、多元联动的网络舆情生态建设体系。

作者:姜杰 张金铭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