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大学生思修课中创新运用

乡村振兴在大学生思修课中创新运用

指出,解决城乡贫富差距的主要战略是进行乡村振兴规划,连接城市地区经济产业,打通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实现农村地区脱贫目标。 政策支持和经济援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条件,然而,就可持续发展理念来说,最根本的战略需求是发展技术与战略人才。 高等院校是高质量人才培养中心基地,强化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培养高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主要表现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

将乡村振兴纳入高校思修课程是应对战略人才稀缺的有效策略,同时也是正确发挥高校科研成果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有力方式。 作为智库资源的核心来源,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报告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技术要素,乡村振兴也不例外。高校智库服务于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培养大学生的服务意识,通过强化大学生智库资料的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将其运用于具体的战略中。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生态系统构建是维持乡村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如何利用高校智库资源促进乡村振兴的生态系统构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高校智库服务乡村振兴的生态系统构建》就高等院校的智库资源服务于乡村振兴生态系统构建进行研究。 编者立足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在历史轨迹中探寻高校智库的发展流变,并且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对比了多个高校智库服务乡村振兴的案例,从中获取高校智库系统的组成要素和生态构建决策。 全书论述严谨,内容实际丰富,可为我国乡村振兴生态系统构建的智库资源利用决策做出一定的指导。

高校智库服务于乡村振兴生态系统构建,可表现为科学研究理论转化为专业技术实践,在此过程中,生态系统构建的人才规划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加强高素质人才建设,将其落实到具体战略部署计划中,乡村振兴生态系统构建才得以落实。 除去生态系统构建之外,在乡村振兴中,经济产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战略规划同样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来引导,在人才稀缺的困境之下,高等院校可通过思修课来强化大学生的乡村振兴服务意识。高校思修课的全称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偏于思想教化的学科。 从内容部署上看,可分为思想道德建设与法律意识培养。 思修课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为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建设要求,课程明确要求要促进高校学生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念,强化全面的法制社会意识。 在思想道德建设内容中,以个体爱国思想、民族精神、价值意识、理想意识、奉献精神为基本内容,在法律意识培养中,高校思修课以基础性的法律内容为基础性内容,培养有道德、有法制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其中,价值观念与理想观念的培养关系到高校大学生教育目标的实现,即个人职业理想的实现。思修课中的价值观念和理想意识的培养重在培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念,正确看待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通过树立个体社会发展意识,培养具有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的学生。 在新时代强国建设背景之下,现代高等院校思修课的学习内容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在价值观念、理想意识、国家意识等内容学习中融入乡村振兴建设精神。 乡村振兴在思修课中的应用是促进高校大学生树立奉献服务意识的表现,具体可表现为将个人的价值应用于乡村发展战略中,通过参与战略部署,投身于乡村战略建设工程,于社会理想中实现个人理想,于国家复兴理想中实现个人价值。

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乡村振兴战略属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学习内容,将其应用到思修课中,不能以具体的战略计划内容为学习内容,而要以思想价值内容为理论依据,联合乡村振兴背景来进行教学,做到理论思想与时代背景的创新应用。 在理论学习中,乡村振兴在思修课中的应用与人生价值观念和理想观念相联系,通过强化大学生重视乡村振兴在国家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此来思考个人社会价值与国家建设目标之间的关系,提高大学生乡村振兴服务意识和奉献觉悟。在实践学习方面,高校思修课应做到社会实践案例和人生理想规划的结合,通过展示乡村振兴时代楷模的奉献事迹,带领大学生展开实际的乡村振兴建设活动,在实践过程中获取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经验,启发大学生强烈的乡村服务精神。

在一般认知中,高校思修课的设立是高等教育德育观念的践行,实际上,该课程是促进高校大学生养成乐观的社会就业道德观念的重要推力,通过人生价值观念与个人理想的正确思考,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会呈现为国家发展的服务观念,即传统个人功利性目标转化为集体幸福观念。 农村地区的发展一直以来是我国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内容,尽管当下小康目标基本实现,但是农村地区的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农业生产、农业经济、乡村生态构建等问题依然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是时代青年的代表,肩担党的历史任务,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是基本价值观念。 唯有将乡村振兴战略纳入高校思修课中,强化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理想观念,保障乡村发展人才资源,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目标和个体价值存在意义的完美融合。

作者:陈吉平 单位: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