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设计范例

体育课程设计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1

关键词:高职;体育;课程优化与设计

近些年来,国家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一大批中专、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学校,学校转型过程中课程也需要重新建设。对于体育课程而言,从最初沿用中专体育模式,到照搬普通高校体育模式,再到后来结合高职学校特色尝试改革,一直在不断调整完善。《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的下发,为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指明了方向。通过高职体育教学,利用体育教育的特殊育人功能,不仅使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体育素养,而且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职业岗位适应能力,服务学生的终身健康[1]。所以,我们在高职体育课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高职体育的特点,在普通体育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大程度的满足高职学生的职业需求。

1.高职体育课程设计的现状

当前,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还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没有达到应有的育人效果。如没有根据职业教育特点设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缺少职业元素;教学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的组合不够完善;体育课时量不足,运动项目无法面面俱到,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体育存在抵触情绪,课外活动参与度不高;有些项目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很高,个别同学加倍努力也很难拿到理想分数。

2.高职体育课程优化设计方案

针对当前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现状,探索符合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新型体育育人模式、考核评价方式等。

2.1创设科学合理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

2.1.1突出高职院校特色的职业实用性普修课

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需要根据职业岗位一般身体素质、特殊岗位体育知识和岗位适应能力需求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2],所以可以考虑以学期为单位开设体能训练、素质拓展、职业岗位适应性项目等教学内容为主的普修课。通过开展体能训练课强化身体素质练习,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达到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体能、身体机能;通过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心理承受力以及其它各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尽快转换角色,投入新的工作岗位;通过开设部分岗位适应性的体育教学项目,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比如说针对护理专业开设形体课,康复专业开设健身气功等。

2.1.2课程资源新开发,促进生成多样性选项课

为了使学生享受快乐体育,可以打破行政班级界限,开设一到两个学期的体育选项课。内容可以涵盖三大球、三小球、健身操舞、瑜伽、跆拳道、武术、游泳等常规体育项目,也可是地区特色体育项目如毽球、舞龙舞狮、抖空竹等,还可以利用学校地域天然优势设置项目如定向越野、攀岩等。同时,对于有伤病等身体条件特殊的学生,开展康复保健、养生等内容为主的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运动基础和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自己擅长的运动项目,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训练,达到熟练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的目标。教师也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专业优势,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项目进行教学,专长专用,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1.3拓宽学生体育“视野”的第二课堂

发挥好共青团“到梦空间”APP、运动类APP、体育社团、课余体育锻炼和各级体育竞赛等第二课堂的育人价值,延伸和补充体育课教学。利用“到梦空间”APP“体育运动”模块成绩单制度,运动类APP锻炼情况关联体育课成绩,可以督促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将社团活动、课余体育锻炼、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每年度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入学生个人在班级的综合测评,作为学生评优评先、评奖学金、就业推荐等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体育教师积极参与第二课堂的指导工作,保证第二课堂开展的安全性、有效性、持久性,使第二课堂真正起到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作用。

2.2新型体育育人模式

2.2.1创新和借鉴高效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既要有组织纪律,又要宽松活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多多互动,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学生互导法、小组合作法、自主作业法、游戏法与比赛法等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打造更加高效的体育课堂。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老师制作的微课,网上的慕课,更直观的了解动作技术和原理,更快的掌握动作技术。

2.2.2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元素

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不同的德育优势[3],可以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探索体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有意识的在课程中适当渗入显性化德育元素,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影响和熏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比如说通过讲解女排精神灌输学生爱国精神;通过进行篮球项目的比赛培养学生团结拼搏精神和规则意识;通过规范武术互行抱拳礼这一细节动作,引导学生讲礼仪;通过长跑训练磨练学生不怕吃苦、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

2.3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的考核评价是课程设计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考查考核时,既要注重终结性评价,又不要忽视过程性评价,要参考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尽可能科学、合理、准确地反映学生体育课学习状况。考核内容可以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和进步幅度、体育理论、一般身体素质(包括心肺功能)、技术技能掌握程度和第二课堂参与情况等。针对学生的先天差异可以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更加客观的反映学习情况。针对打破原班级的选项课,可以统一设定好不同分数段的人数比例,避免学生选择不同项目产生分数差过大的问题。

3.小结

随着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的提升,高职人才培养标准也越来越高,体育教育教学也应高标准严要求,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职业岗位特征、不同运动项目特点,对体育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使优化后的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体育中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人职业能力和素养,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此过程中,要求高职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观察总结摸索,也需要各学校之间加强学习交流,探寻出更合理的适合高职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2014.

[2]赵庆涛,徐建超.基于项目课程理论的高职护理专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整体设计[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08):36+131.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2

关键词:高专;实用性体育课程;设计;实施

高专肩负向社会输送优质人才教育重任,充分发挥每个学科教育价值,提升高专教育综合水平,使高专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影响,高专对体育教学实用性并不重视,使体育教师也无法意识到教育创新重要性,降低体育教学综合水平,影响人才培育质量。基于此,为了使我国高专体育教学更具价值,研究实用性体育课程设计与实施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1分析高专实用性体育课程内涵

伴随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加之党在“十八大”上,提出“立德树人”教育指导方针,引导教育界规范落实《全国普通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应秉持“全民终身体育运动”战略要求,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提升学生体育实践意识,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对专业服务的体育教育创新目的,提升高专体育课程实用性,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相呼应,使高专教育综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为此,高专体育应针对不同专业教育任务,以学生终身能力为基础,使学生在有效掌握体育教育内容基础上,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养、身体素养、职业素养目的。例如,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体育教师应适当增加体育技巧难度训练,挑战学生心理承受极限,使其心理压力承受能力得以提升,而针对林业专业学生,因其要面对较多体力实践性工作内容,体育教师应适当加强学生有氧耐力训练,使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2研究高专实用性体育课程设计方略

(1)坚持实用性设计方针。高专体育教育应服务专业教育目标,使学生可以更好适应未来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身体素养与机体健康水平,使专业技能可以得到更好发挥,在有效落实体育教育内容的同时,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职业素养等品格的目的,使高专体育教育实用性得以有效提升。(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以往高专体育教育过程中,因教师以自我为课堂中心,注重教育内容落实效率,对学生体育学习需求并不重视,加之高专院校以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为基础,对体育专业教育并不重视,制约高专体育教育创新积极性,削减体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实用性,使教育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高专体育应迎合新课改教育指引方针,加之《全国普通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既定要求,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主体,思考教育设计与实施实用性,使之同专业教育目标相契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目的,确保体育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提升终身健康运动意识,做好专业教育服务效用。(3)坚持高专实用性体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创新理念。受传统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影响,高专体育教师不重视教学模式创新,主要采用满堂灌、机械式、填鸭式等滞后教育手段,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体育知识状态,无法与教师形成高效交互,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无法有效把控,降低体育教育有效性,影响教学综合质量。基于此,体育教师应秉持“能力为核心、练习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育为主导”的教育创新设计实施理念,期许通过教学模式优质创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掌握体育运动方法,提高体育实践兴趣,养成终身运动习惯,在锻造学生良好体魄的同时,使学生心理承受力、自主学习能力、耐力等综合素养得以提升,达到提高高专体育教育实用性目的[1]。通过对高专体育教学实用性内涵进行研究,教师应明确体育教育创新设计与实施实践方向,加之教育设计方略指引,结合专业教育需求,思考高专体育教育实施方法,确保高专体育教育与学生专业成长需求相呼应,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使高专体育教学更具价值。

3研究高专实用性体育课程实施方略

(1)遵照学生专业工作方向实施体育实用性教育创新方略。高专院校是向社会输送专业技术型人才主要教育场所,针对学生未来工作主要形式,体育教师可以灵活开展实用性教育课程,锻造学生身体素质,使其可以更好适应岗位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达到提高专业教育与体育教学相呼应目的。例如,教师在针对会计、行政管理、文秘等需要长期进行伏案工作的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实施时,应考量到学生会出现脊柱压力增大、颈椎变形、肩周劳损等风险,教授学生“脊柱保护操”,进行防治职业病教育,提升学生身体健康关注度,达到提高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目的。再如,教师在针对销售、物流管理等“移动型”专业实施实用性教育时,应通过中长跑训练,锻炼学生耐力,提升学生身体机能应对工作负荷的能力,使学生身体素养得以提升,可以更好适应基层工作,达到提高体育教育价值的目的。不同高专院校所开设专业存在差异,实用性体育侧重培养学生应对未来工作需求的综合能力,使专业教育综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为学生更好应对社会实践挑战奠定基础,为此教师应将学生放在实用性教育实施突出位置,以专业教育目标为指导,思考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使体育教育实用性优势更为突出,达到提高高专体育教学综合质量目的[2]。(2)采用游戏化教学方略丰富实用性体育教育表现形式。受传统高专体育教学单一化教学模式影响,学生无法体悟体育运动乐趣,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产生体育实践抵触情绪,使体育教学实用性沦为空谈,降低高专体育教学综合质量。基于此,体育教师应迎合新课改教育创新需求,总结日常教学中实践经验,探析学生个性化体育教育需求点,不断提升自身教育创新能力,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结合专业教育目标灵活运用创新型教学模式。游戏化作为行之有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可以为实用性体育教学注入活力,例如教师在进行排球技巧教学时,应摒弃模仿等单一化教学模式,引用“排球接力”游戏,以3min为限,引导学生进行排球传球技巧训练,当学生练习熟练后,教师可适当延长游戏时间,增加游戏难度,培养学生敢于挑战的品格。将学生分为两大组,进行游戏比拼,若有学生未能完成排球接力,则被淘汰,在时间结束后,取人数剩余数量多的队伍为胜利方。在游戏实践过程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专注度、团结协作能力、耐力及体力,使体育实用性的实施更具价值。创新型教学方略并无限制,只要凸显学生学习需求,能有效落实教学内容,激发学习趣味性,就可以灵活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如教师在进行三级跳远教学时,可以在课程开始前,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推送“微课”自主学习任务,使学生可以利用“微课”可针对视频画面实施暂停、倒退,加之网络资源丰富等优势,依照自身需求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符合实用性实施目标[3]。

4结语

综上所述,高专体育教育若想科学有效,应凸显实用性,使教育可以与专业发展相结合,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符合社会对人才素养需求,提升体育教育实施价值,为此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微课等创新型教育形式,加之专业发展指引,达到提高高专教育综合质量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晨.北京伽纳体育俱乐部8岁少儿花样游泳课程设计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2]袁圣敏,张吾龙,王洪义,等.中小学微课资源开发的现状调查与实例分析——以北京市体育课程设计为例[J].体育教学,2016(11):31-33.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3

一、角色定位体现个性化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为社会适应,我们期望通过体育课上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形成团队配合、勇于拼搏、不畏困难、敢于担当等意志品质,并使其能够延伸至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形成学生能够带得走的能力。所有运动项目最终高水平运动成绩的获得都需要在团队合作中完成。团体项目在比赛中有队员不同位置的分工和配合,单人项目有专业教练员团队、科研团队、后勤团队为其提供全方位保障。每一个角色都有相应的职责、技能和特点。如果学生学习的仅仅是技术动作,体育课终身体育的目标必定难以实现。但如果与此同时也习得角色背后附加能力的话,学生所获得的运动体验将升华为另一个层次。我校高中女篮模块课程(由崔可心和童伟两位老师牵头进行课程设计)充分利用了角色定位的教学组织方式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需求。自愿选择进入篮球模块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成6~7人的小组,同组成员需在第一次课上完成三项任务:第一,研读《篮球运动季学习手册》,其中包涵本课程的所学内容、学习目标、具体要求以及评价和考核方法等;第二,研读手册中关于“个人角色职责和评价等级标准”的相关内容,根据个人的特点、能力、喜好商讨确定每个人的具体角色(包括技术教练员、体能教练员、后勤人员、裁判员、场上不同位置队员等);第三,建立微信群,熟悉其使用方法。随后便是学生课下讨论练习方案、课上分角色合作训练,教师课下微信指导方案设计和答疑解惑、课上巡回指导技术。每节课根据各个角色的职责,由小组成员和教师共同完成“角色职责履行记录表”,对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追踪评价。学生通过“角色定位”的学习过程,既提高了技术,又产生了为集体贡献的意愿,增强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效率。基础班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段的学习可以熟练掌握基本的投篮、传球、运球和突破技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战术配合。提高班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一场完整篮球教学比赛的组织和进行,并定期外出与兄弟学校进行友谊赛。通过高中篮球模块“角色定位”的个性化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近两年我校篮球联赛从组织到宣传,再到裁判等一系列工作均由学生团队负责完成,且运动水平也逐年提高。

二、层级性体现个性化

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训练因素,学生在运动能力和理解力方面呈现出非常大的差异性,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层教学,则对于学生能力的发掘会有极大的益处。故自2013年起,由我校李海庆、樊庆老师牵头的短式网球特色课程正式出现在我校的初中课堂中。课程面向零基础的学生开设基础网球班,通过快易网球十步教学法让学生在体验网球运动趣味性的过程中以最快的速度学习网球基本技术,快速学会打网球;部分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和经过一段时间基础班学习后达到相应能力的学生可进入提高班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多样化的动感网球和网球比赛课程使学生的网球技术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其中拔尖的学生又可以进入学校网球队进行专业的网球训练。教学难度层层递进,运动水平层层递进,学生的能力培养亦层层递进。学习的层级性还体现在每一节课中,根据学生的能力设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每一名同学都要“跳一跳,才能够到”;同样的练习内容,安排学生使用不同的网球和场地,因球速和球场大小的不同使得练习难度出现层级性,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每一种练习内容均附有相应的微课堂视频内容,学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性的观看。通过这种层级性的个性化网球教学,我校的网球普及度逐年提升,并训练出一批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多次在市级甚至部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功能性体现个性化

初三体育中考对于任何一所学校而言都是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同于其他年级体育课,初三的重心落在备战中考上,而学生因其运动能力不同,考试目标会有所不同,学习需求也会有所不同。传统的的大班教学使得部分学生课上练习发现的问题不能立即得到解答,按照集体进度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不能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进一步提升,等等。信息科技手段的充分利用可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于是由本文作者负责的为初三毕业生量身定制的微信公众平台应运而生。目前,一线城市中学生智能手机的持有率几乎可以达到100%,微信的使用率也可达到80%以上,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信息比起目前使用的其他校内通信平台要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关注。我校初三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功能包括体育中考项目介绍、技术要领、练习方法和成绩标准四个方面。除此之外,平台会定期将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展示,并用投票的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练习方式、追踪练习强度等。学生和家长还可以通过平台的回复功能随时向教师咨询,教师会根据学生情况给出运动处方。微信公众平台多样化的功能既可以使学生获得需要的个性化指导,又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束语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4

关键词:体育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定位与选择

课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核心教学媒介。课程设计是指课纲所指定的在单位时间内需要学生学习掌握的理论进化为能够进行课程实践活动能力的媒介,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要义。课程设计水平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就是指学生转化理论为实践的难易程度,这也是对教学成果的重要保障。

1高校体育教改取得的现有成果与存在问题

1.1取得的成果

从心理教育的角度,高校体育教改确立了健康第一的工作思路[1]。在过去,培养身体素质被教师下意识的认定是绕着操场进行1000m跑,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逐渐确定了以人为本,灵活弹性的工作模式。现在的体育课程,在冬天空气状况不佳的情况下,能够弹性灵活地放在体育馆内进行教学,这就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从生理教育的角度上,健全了体育教学模式,完善了体育选课制度。为了使高校学生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体育课程也被拆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以西安理工大学为例,体育必修课为中长跑和游泳,选修课被分为篮球、散打等兴趣课程。

1.2存在的问题

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部分脱节。高校体育教学中技能教学部分确实非常值得肯定,比如将游泳纳入必修课程,直接关系到日后的毕业。但是兴趣选修课程则依旧是沿用了传统的评分标准,片面地强调及格标准,对素质评价并不重视。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锻炼能力等并人文因素并没有很好地进行评价。

2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定位

体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活学习之中[2]。体育教育承担着维护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的重担。

2.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4个字指出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过程及结果,明确了体育教育的责任,以及培养出有着优秀生理心理素质的优秀毕业生,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有着明显的区别,竞技体育注重成绩,为比赛服务,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2.2维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

体育教育的实体终究是学生,高校课程改革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全面性地认识大学生生活发展的内涵意义,以学生为本,坚持在体育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利用体育课程实践性和功能性极强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将体育和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能够健康生活,能够创造快乐。

3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选择

体育课程设计之中,关系到学科知识、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3种取向。这三要素明面上制约了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实际上则是能够为体育课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框架与思路,促进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速率。

3.1学科知识

高校体育课的学科知识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如何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为如何在体育锻炼中保护自己。学科知识的传授是系统化地向学生传播以上两点的基石,如果仅仅是在形式上将学生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而不能够让学生吸收到足够的体育学科知识,则体育发展也就成为了渺茫的未来。

3.2社会需要

社会需求是体育课程设计的依据。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变革上,当经济发展需要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社会成员,这种自我调节就需要学生在走向社会前能够拥有强悍的身躯和坚定的心灵。

4结语

通过对体育课程改革现状的分析,在价值取向定位方面,从“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提出了在教学价值取向的选择上应当从学科知识、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3个方面进行体育课程设计的改革倡议,希望高校能够为社会提供身心优异的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罗正,范巍.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定位与选择[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8):142-143.

[2]孙彬.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及路径选择[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4):128-130,144.

[3]孙柱兵.析当代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定位[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3):121-125.

[4]唐黎明.试论高校体育教育价值与体育教师定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16-118.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5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持续改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大理念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sCentred,SC)”“成果导向(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以及“持续改进(ContinuousQualityIm⁃provement,CQI)”[1],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学组织的出发点,所有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要以学生最终能够取得的学习效果为目标来组织,通过建立一套机制,形成一个“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2],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当今机械工业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从早期的机械化,到后来的自动化,再到现在的智能化,其对于高校机设等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要求也在时刻变化着。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相应的高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也要根据这种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持续改进机制,用于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反馈以及改进活动,从而使教学活动和课程体系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对机设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

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机设专业)中重要的课程体系之一,包括数字化设计方法、数字化分析方法等理论课程,以及产品建模设计、综合产品创新设计等实践课程,承担着学生现代产品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机设专业培养目标中,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运用现代工具进行产品设计制造、研究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面对复杂工程问题时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有效沟通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在其通用标准中列出了12项基本的毕业要求,其中“使用现代工具”“个人和团队”“终身学习”等3项要求完成了对以上培养目标的有效支撑。在我校的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中,数字化设计方法、数字化分析方法等理论课程,以“学生掌握CAD与CAE方法”作为课程目标,形成了对“使用现代工具”等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产品建模设计、综合产品创新设计等实践课程,以“单一产品的建模”“简单运动仿真”“致力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性机械系统的建模、仿真、分析与优化”等课程目标,通过对建模理论的深刻理解、建模软件的熟练使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的分工与协作、设计软件的自学等环节,形成了对“使用现代工具”“个人和团队”“终身学习”等3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二、机设专业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课程体系是反向设计的,高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3]是一个从社会需求到培养目标、到毕业要求、再到课程体系、最后建立课程目标的过程[4]。国家、行业、职场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决定了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通过毕业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对应矩阵关系,建立对应的毕业要求并分解为各指标点;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通过建立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矩阵,建立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最后确定各课程目标点,明确学生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最终确认课程的授课内容及授课计划。我校机设专业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是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大背景下进行构建的。“选择、使用以及开发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解决机械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5-7],具有团队意识以及有效沟通交流能力,能够自主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意识”是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由此建立对应毕业要求的矩阵关系,最后分解并确定课程目标点。其主要指标点包括:了解并能够正确选择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现代工程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能够针对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或选用合适的工具对其进行预测和模拟,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具有担任多学科背景下团队各类角色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课程体系的实施是通过正向施工完成的,学生根据课程目标达成相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进而通过完成课程体系学习达成毕业要求,再通过五年左右的工作和社会实践,达成培养目标,完成专业培养过程。我校在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数字化设计、有限单元法以及ANSYS分析、产品建模设计、综合产品创新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掌握主要的课程目标点,达成毕业要求矩阵中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达到相应的毕业要求后准予毕业;学生经过五年左右的工程实践,成为可以熟练运用现代工具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与研究开发、具有良好团队合作意识、能够承担多学科背景团队各类角色、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三、机设专业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评价与反馈机制

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也是一个在OBE理念下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持续改进的过程,这就需要建立健全一种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教学过程质量评价和毕业达成情况评价、毕业生反馈以及社会评价等机制,反馈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整改,做到专业的持续改进。在这个质量保障体系中,要做到专业的持续改进,首先要完成教学过程和毕业达成情况的评价。我校机设专业课程体系的评价方法及反馈情况如下。

(一)教学过程与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机制。学校实行校、院、系(中心)三级管理体系,并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在培养方案制订与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撰写与修订、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验教学等各主要教学环节都有面向产出的明确的质量要求,并规定了考核责任者与考核周期,用于保证学校所有课程、各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转。

(二)课程体系设置与评价修订机制。根据国家、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学校发展定位,充分采纳企业行业专家建议,评价与修订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评价与修订工作每四年举行一次,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每两年对部分课程进行小修。

(三)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毕业要求的达成评价每年进行一次,以直接评价为主,间接评价为辅。直接评价针对应届毕业生,根据相关教学活动的支撑材料,对每位学生的考核结果综合分析,得到相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情况,设立可衡量的评价标准;间接评价在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中展开,针对应届、往届毕业生,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使用自我评价的方法统计学生对各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满意程度;针对本专业毕业生在岗人数较多的用人单位,以调查问卷形式统计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的满意程度。

(四)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主要用于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以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开展往届毕业生跟踪调查、邀请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毕业生回校座谈以及与用人单位等其他校外利益方座谈或调研等形式展开。

四、评价反馈结果用于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

通过课程体系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发现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设置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持续改进,以支撑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8-9],满足国家、行业、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持续改进课程体系持续改进课程体系,以支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评价反馈中,普遍存在非技术性指标支撑力度不足的问题。数字化设计作为重要的实践类课程,应加强对毕业要求指标点中非技术性指标的支撑。数字化设计相关技术在国内的普及与发展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的设计技术经历了从二维到三维,从单一功能的设计软件到集设计、分析仿真、制造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软件的过程。相应的,数字化设计相关课程体系也从单一的数字化设计和有限单元法等理论课程,发展到了集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包含了数字化设计、有限单元法与ANSYS分析、现代设计方法等理论课程,以及产品建模设计、综合产品创新设计等实践课程。课程体系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也从单一的“掌握现代设计工具”,发展到了“能够正确选择并使用现代工程工具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并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各类角色、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意识”等多个方面,加强了对毕业要求多个非技术性指标点的支撑。

(二)持续建设师资队伍持续建设师资队伍,提升教学水平。随着科技水平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设计的理论、技术及其软件在不断更新升级。在往届毕业生的跟踪反馈以及用人单位反馈中,存在数字化设计课程授课内容陈旧、设计软件更新不及时等问题。高校作为研究型机构,应该在先进设计技术及软件方面能够引领前沿。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当前主流的数字化设计方法与软件,需要持续建设师资队伍,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与水平。要建立健全新教师引入制度,引进掌握先进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年轻博士作为师资队伍的储备力量,建立合理的教师梯队;同时要加强老教师的进修与自主学习,持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并时刻关注数字化设计软件的升级换代。跟随社会科技发展,我们应充分创造条件保证师资队伍始终处于当今数字化设计的前沿水平。

(三)持续改进教学活动持续改进教学活动,提升课程内涵。提升课程内涵是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10],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持续改进机制。在课程体系发展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学生设计思维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授课内容以引导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为主、软件建模方法为辅,重点讲授设计思维与方法;上机实践以引导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为主,重点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以便能够适应数字化设计理论、方法的快速发展及其软件的频繁更新。

(四)持续均衡课程设置持续均衡课程设置,优化教学评价。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应用性与实践性强,理论性偏弱,因此其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与其他理论课程差异较大。在课程设置上,应以课堂授课为主,重点讲清基本原理与设计思路;以上机实践为辅,在软件操作过程中消化吸收课堂理论,掌握软件操作方法;以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授课和上机实践成果;最后以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作为契机,提升学生数字化设计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在教学评价上,需要改变传统的以闭卷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做到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并重。尤其是在实践课程上,可以采用平时考核、作业检查、竞赛成绩等多种结果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五、结语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6

关键词:多元主体;课程设计;问题;对策

课程设计是课程论中的基本问题,是将课程基本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是一个关键环节。有学者指出,课程设计的任务就是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知识增长的客观趋势和受教育者成长的客观需要转化为具有适当水准、适当内容和结构优化的课程。课程知识内容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学员学习的完成情况和教学效果,课程设计的好坏对整个培训质量影响较大。可以说,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课程设计的情况。

一、多元主体参与下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模糊、缺乏对模块化课程设计的准确理解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课程设计单位存在认识模糊,缺乏对模块课程设计的准确理解。有的单位把课程设计理解为是为开设一个培训班而为,把课程设计理解为编制培训班的教学计划;还有的单位仅把它当作一种短期、临时性任务来完成,没有真正树立课程意识,缺乏对课程设计是培训生命线的认识,所以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没有一个理性、长远、系统的思考。

(二)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和研究能力不足

课程设计是一个强调课程设计行动和研究的过程。有关课程设计的系统性的规划、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性的研究还十分缺乏。由于参加课程设计的教师群体在专业能力以及课程设计技术水平有限,课程设计能力不足,缺乏课程设计实践经验,以致课程设计工作进程缓慢。在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较慢的单位,普遍存在以下现象:一是课程设计人员对该课程的基本专业知识缺乏,或无从下手,或对课程内容子模块划分不清晰,出现了诸如同一课程模块内容在不同子模块存在交叉重复现象、专业术语用语不规范等问题;二是教育培训理论研究能力不强,对课程设计相关工作没有相应的理论支撑;三是勇于探索实践的精神不够,有些教师没有积极主动地向同类行业的相关单位的专家咨询,来推进课程设计相关工作,存在“等、靠、要”的现象。

(三)课程设计管理机制和投入方式欠佳

课程设计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设计,每一步都离不开组织管理的工作。在课程设计工作的管理机制上出现以下情况:一是在方针政策上缺乏连续性,在课程设计工作启动后,有些单位的工作模式一般是先按要求起草一份课程设计实施方案,然后分配到个别教师手中进行实施。尽管实施方案中有明确的领导小组,但实际上具体负责人只有1-2个,实际开发团队建立与否尚需存疑;二是在经济和技术上缺少支持,开发单位没有提供必要的专项课题立项支撑,在开发方法技术、开发流程规范建设等方面没有给予特定的帮助和支持,不能有效加强提升与课程设计相关的教育培训理论的研究能力。

(四)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

课程设计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教学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各模块课程设计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够,导致出现重复劳动、课程设计进程缓慢等。此外,参与课程设计的合作专家承担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一部分教学任务,从课程设计到将来的教学活动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合作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课程设计工作,是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很多专家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工作并不够了解。合作专家在参与课程设计时,可能存在合作过程中的目标追求不一致、合作双方拥有的资源不对等、合作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课程内容的知识点归类、细化不够,教学内容和要求与教学适用对象不匹配的情况。

二、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下的课程设计质量提高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准确理解课程设计理念

理念的确立有助于课程设计的方向。岗位模块课程设计已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突出各设计单位特色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首先,要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高度重视加深对课程体系建设在新时期对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理解的意义。其次,各单位要有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一个理性、长远、系统的思考,深刻理解建立岗位模块课程的意义与内涵及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要树立课程意识,加强学习研究课程设计理论与技术,不能仅把它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同时,还要考虑到实战培训课程设计的主要特点是课程内容要突出操作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要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

(二)进一步加大对课程设计的投入力度

课程设计人员需要具备扎实深厚的课程设计理论和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课程设计团队应该由落实课程设计工作的所有专业人员和课程设计单位的课程设计负责人共同组成。这种团队的管理机制目前尚不健全,不能由设计单位的专业人员和课程设计负责人处在工作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两个极端的任意一方来承担,需要二者共同协商与管理。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各单位的课程设计人员大都不具备扎实深厚的课程设计理论和丰富的开发经验。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课程设计的投入力度,首先要按照特色专业建设和教师培养计划的要求,配备课程设计专职团队;其次,设立必要的有关课程设计技术方法研究的专项课题,用于课程设计的调研、学习、聘请专家指导等费用的开支,加大对课程设计技术方法的指导和扶持力度,同时也能增强教师进行课程设计的积极主动性和研究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课程设计也是如此,这就需要一套组织领导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课程设计工作不仅要设立领导小组及项目办公室,还需要明确和细化职责分工。第一,领导小组要把课程设计工作重视起来,定期研究部署,保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具体科室具体抓;第二,定期召开课程设计研讨会,课程设计的具体科室定期向领导小组及项目办公室提交所承担工作的进度、存在的问题和工作计划报告;第三,项目办公室及时总结课程设计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对课程设计工作实施组织、协调和指导;第四,把课程体系建设作为课程设计单位的年度工作重点方向和重点任务,纳入考核目标,并对课程设计工作完成较好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四)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一方面,有些岗位课程模块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如果在对不同岗位模块课程定位时,各单位之间能够保持足够的沟通交流,那么各模块课程设计的重点必然不同。这样既可以有效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又能提高课程设计的效率。另一方面,对于各岗位模块间的内容本身不存在联系的情况,加强各课程设计单位之间的紧密合作,可以相互学习工作方法,借鉴工作经验,在提高课程设计能力方面很有帮助。此外,参与课程设计的合作专家从课程设计到将来的教学活动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课程设计单位需要与合作专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与参与课程设计的每个专家沟通交流,使得每个专家在课程目标、适用对象、教学要求、课程内容等方面具有较为一致的认识,使得合作专家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工作足够了解,这样才能达到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同时,让合作专家能够深度参与,不仅参与课程大纲的编写工作,还参与到教材、课件制作、授课等工作中。

三、结语

课程设计主体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国内外课程理论界的共识。随着持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的要求,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计主体也必将走向多元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应该吸收与课程有关的多个领域的人员参加。在多元主体参与下的课程设计过程中,问题的出现离不开课程设计主体的因素。多元主体参与课程设计的程度和效果直接受制于多元主体个人的研究素质、理论素质、业务素质等。由于多元主体之间的复杂性关系,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工作面临着具有复杂性特点的状态,迫切需要对多元主体参与下的课程设计模式进行研究,而多元主体参与下的课程设计模式的研究也必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于海波,孟凡丽.课程设计研究20年:历程、问题与走向[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7

【关键词】字体设计;书法;高校

一、书法和篆刻在“字体设计”中的意义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未曾间断过的文明,而维系这个文明的最核心的要素之一就是汉字。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商业社会文化的繁荣,在字体设计的应用中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中国元素。这一变化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同时又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探究中国元素在字体设计中的价值和意义。汉字字体设计中最主要的中国元素是书法和篆刻。而今的字体设计课程很多时候还是借用西方的“形体教学”模式,对于书法、篆刻等触及中国文化内核的形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发展和研究汉字字体设计,必须从本民族传统文化出发,在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汉字字体设计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因此,分析书法、篆刻在“字体设计”课程中如何运用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书法、篆刻、字体设计三者传递给观众的信息都可称为“象”。书法可谓“线象”,篆刻可谓“印象”,字体设计可谓“面象”,三者之间虽各有侧重,但却又统而为一。因此,如何更深入地将书法、篆刻运用到字体设计当中,并在“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中予以体现,便成为专业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应该指出,目前也出现商业字体设计借鉴书法、篆刻的形式取得较好效果的案例,如设计师郭仕杰一系列的字体设计作品。他较好地理解了各种书体的特征,对字体进行了再创作。其作品风格典雅,具有很强的个性。该设计师也是一位书法研习者,其字体作品也体现了创作者较深的书法功底。从现今的商业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字库书法字体套用、滥用,很多作品虽然利用了书法的笔触和飞白效果,但制作并不讲究、其整体没有精神。一些字库书法字体,由于设计人员自身能力的限制,并没有体现出原有的书法味道和气韵。这些现象的出现也说明很多设计师缺乏对于书法、篆刻艺术的深层美学感受,不能对汉字结构和书法篆刻风格、章法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这也进一步说明未来的设计师学习书法和篆刻知识的必要性。

二、书法和篆刻在“字体设计”的课堂设计

在空前国际化的语境中,只有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在设计领域,越有传统特色的元素,越具有走向世界的可能,也越有广阔运用的前景。目前,大多设计院校的字体设计课程开设在大学二年级,一般为72个课时,其中讲授12课时,课内实践60课时。笔者认为,书法和篆刻课程可以在大一基础课程或者选修课中进行合理设置,让学生能够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探究和练习,也是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设计课程中能够做到将传统书法美学与现代设计融会贯通,而不仅仅只停留在形式的表面。对设计系的同学而言,学习书法、篆刻,无疑更有助于其设计能力和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为什么要将书法、篆刻纳入到“字体设计”的课堂之中?这一问题的答案恐怕需要首先回答一个更大的问题,即“字体设计”究竟是西方的“舶来品”,还是中国历史长河之中被掩埋的“遗珠”?笔者倾向的答案是后者。事实上,如果跳出中西认知谱系的泥潭,我们未尝不可以怀疑:难道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小篆、隶属、楷书、行书、草书等不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字体设计”?刻在骨、壳上的甲骨文,在器皿之上的铭文和在印章之上的篆刻等便是一种利用不同工具和材质进行的一种“字体设计”。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视角,本课程的设计也自是与以往的“字体设计”不同。首先,学习书法、篆刻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艰辛的探索过程,同时,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因此,这类课程的开设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课程的开设可以分别由视觉传达专业和国画或者书法专业的两名教师担任。在课堂实践中进行跨界,以打破专业学科壁垒,同时展开学科交叉学习。通过对书法篆刻和字体设计的学习,体验两者的内涵,把握书法、篆刻和设计的本质:书法篆刻艺术是以线条的组合和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字体设计是通过对字体结构以及文字内容或信息的传达进行解构和再设计。把两者结合的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结构特征和韵律美感,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书写能力。其次,“字体设计”课程不是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以“剪刀加糨糊”的简单形式强行注入到“字体设计”之中,而是需要学生理解文字演变的历史、人文、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从而实现“字体设计”中西融会贯通等目的。因此,在学习书法、篆刻和字体设计等基础知识之后,还需要有选择性地引导学生关注文字背后的历史。一种“字体”的流行,必然有一个不断设计、不断修改、不断打磨的过程。那么,这种“字体”如何设计?改向何方?如何打磨?这些自然又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等因素决定的。如果不了解这些,“字体设计”则永远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之中。在这一环节的课程设计中,笔者认为,可以联系历代文人(知识分子)与当时“字体”之间的关系,以个案的形式进行讲述,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具有历史传统元素。它们能够使学生在新技术和新媒介下发展出新的创意与技法,这是设计教育中不能忽视的内容。

三、书法和篆刻在“字体设计”中的运用和再现

书法篆刻艺术在字体设计中的运用分为直接运用和间接运用。直接运用主要是指书法篆刻中的笔画、书体、结构等不经过艺术加工处理,或多或少地原样运用到字体设计中去。我们所看到的很多字体设计都是运用书法在线生成软件进行再设计,因为书法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对字形审美的高级设计,所以,作品还是具有一定美感,但是缺乏对书法篆刻的实践和理解。一般的电脑书法字体设计作品,其字体元素相对生硬,不能够很好地展示笔墨语言,结合整体往往不能够很好地营造产品内涵和氛围。而有过书法篆刻学习背景的设计师,往往会依据设计需要进行创作,比如对字面、中宫、重心的把握,不经大量实践、缺乏书法基础则难以提高。书法篆刻的直接运用可使其精气神得以充分展现。在设计作品中,字体的点画轻重、笔力强弱、行笔缓急、空间布局、章法疏密,进而令设计作品更加有情感韵味。间接运用是指借鉴书法作品的笔墨、印章等元素进行拆解再创作,字体是可以简单拆解的,借用建立在解剖学上的西医观点,字就是由筋骨、血肉、皮毛即结构线(章法线)、笔画、修饰组成的,那么,借助对结构或章法的大胆创新再结合笔划特征和修饰将出现很多新字体。然后,用类似图形设计的方式创造性地运用到字体设计中,这些被间接运用的书法元素,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经过不断的演变和特效效果在视觉上极具煽动力,增强了字体设计作品的时代感和设计感,赋予传统艺术以新意。但这样的表达方式,事实上没有对书法篆刻有较深的研究,把字体仅仅看作是点线面的变化则难以把握和传递汉字的美感。在古圣先贤无数的书写和刻画中,汉字饱含精气神,与自然环境相呼应,其中的深意需要我们不断地研读、揣摩和理解。只有不断地挖掘汉字深层次的含义,体会书法(书写)的美感,充分感受书法篆刻作品的精气神,才能创作出更多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有前期构思,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特征,我们应该找到最合适的表达方式。然后就是书法或者篆刻表现,所以,在很多品牌设计策划的时候,设计师都会查阅一些金石字典,一方面是为了精准挖掘字形字义,把品牌定位和名称内涵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创作手法的多样性和合理性。思考成熟后先画手稿,把发散性的想法涂鸦出来,这个过程也会激发很多新的思考。接下来就是把思路收回来,选择若干方向定稿。最后才是在电脑上做出矢量稿来,然后是细节调整,毛笔的笔刷尝试,不同的使用方法和表现形式,笔画和字结构的调整。

四、结语

书法和篆刻总的而言是线的艺术,其创造出来的形象是抽象的。线条的细微变化和组合能使不同的字体产生不同的意境与文化精神,这种点线面表现的内涵是委婉生动的,丰厚有趣的。俗话说,隔行不隔理。现代字体设计建立在对传统的承袭与创新的基础上,越来越趋向多样化和开放性。对于书法篆刻这样的国粹,我们必须对自身的传统文化加以重视,而不是去照搬和模仿西方国家的设计,积极创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设计,努力研究探索其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王雪青.字体设计与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2][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靳埭强.字体设计100+1[M].香港:经济日报出版社,2016.

体育课程设计范文8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背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乒乓球课程调整

“双一流”建设现已迈入正式实施阶段,如何顺应教育教学发展趋势、把握先机、加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在改革中需要思考、探索和解答的重要问题。2017年郑州大学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名单,给郑州大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如何借助“双一流”建设的契机,对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进行建设与创新,构建新型的体育学科体系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郑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郑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存在的现状与问题

1.1乒乓球专业技术课倾向结果的测评,忽视了技术动作的规范性

通过对郑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课程的观察发现,在每一堂课的结束之后,教师都会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测,但很少对学生技术动作是否规范进行总结。乒乓球是一个训练周期性较长的运动项目,学生学习专业技术动作时间有限,一时很难准确地把握自身技术动作的正确与否,但是为了提高他们自己的上台率,学生们往往会按照自己能保障“上台”的动作去击球,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专业技术的规范性,所以忽视了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动作规范性要求及教学方法的要求。

1.2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的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教学技能的培养

乒乓球课程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与其他课程一起培养和输送优秀的教师。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乒乓球课程方案》的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中,特别强调要重点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学以及创造方面的能力。乒乓球课程的目标应符合体育专业培养的总体目标,即培养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师。然而在高校乒乓球课程目标设计中存在过度强调以“技术水平”为中心的问题,表现在课程目标制定中缺少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课程设置时间较少,限制了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教学技能是大学生站上讲台的重要保障,能力的欠缺就必然导致心理紧张、表情不自然,甚至动作不流畅、语言缺乏逻辑,因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是我们很多教师普遍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的重要性要高于教师教育技能。轻视教育教学课程的设置,认为简单易学,因而课时总量安排的时间偏少,导致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事实上在中学里,对一个优秀体育教师的评价不但看重他的技术好,更看重的是他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

1.3实习时间少,学生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属性了解不充分

教育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教育教学的实习工作。这个过程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亲身参与到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一般在学生入大学之后的前2年对其所进行的是感受教师职业属性的教育;而在大三、大四高年级阶段,主要是让学生体验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班级管理等一些工作的细节,感悟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换以及对教师教育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体会体育教师在中小学工作的辛苦与快乐,以此来培养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的热爱精神。说到实习,每个大学都认为非常重要,但是真正让学生进入到一些中小学实习,并且对学生整个实习过程的密切实时关注的学校并不多见。很多学校都是说着实习非常重要,做起来次要,更多的是给学生统一安排到某一中小学进行实习,但并不关注学生实习效果的好坏,这让学生的实习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2“双一流”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程改革的建议

2.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乒乓球课程中的使用过于单一,传统的乒乓球教学方法中,大多数都是教师亲身示范,然而随着学生的增多,教师很难把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技术动作的规范性。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的研究,如看网上的教学视频,这样学生能更加直观地学习到技术动作的每一个环节。多媒体教学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地学习专业技术动作,并提高教师的课件的制作水平和使用效果,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建立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加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课后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学习巩固所学专业技术动作。

2.2根据社会需求改革教育类课程,为乒乓球体教生夯实教育知识

教育类课程是专门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以后走到工作岗位之后解决工作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方向的学生要想能成为一名好的教师,离不开自身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具备专业的教师技能水平,有较强的备组织能力和协助能力也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要前提。所以,高校需要调整教育类课程结构,侧重点应放在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指出,除开办教育基础理论课、学科教育课程、教育研究课程外,还应开设教育技能与技术课程,帮助体教生了解教育教学所需要教师必备技能:心理咨询与教育技能、特殊学生的教育技能等,同时应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2.3完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既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又要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专项技能的培训及综合技能的培训。掌握专业技能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专业技能的培训关键在教师对学生的教,教师在授课时要用标准的动作进行示范,在语言上的讲解上要通俗易懂,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敢于创新,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与讲解。专项技能要求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其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基础技能的培训与掌握。所以,在学生专项技能的培训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爱好与个性,给学生树立信心,不断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为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做相应的指导。综合技能培训是建立在专项技能和专业技能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如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职业素养、教育素养、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依据综合技能的培训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实习时间,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夯实基础,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实习评测体系,让每一位学生对自己的实习有一个了解与体会,这样能更好地实现对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

3结语

“双一流”高校的建设与推进给我国高校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但与此同时,也对高校课程的设置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要紧跟“双一流”步伐,加快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审视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借鉴国外中小学教师培养的优秀经验,全方位推进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有质有量地推进“双一流”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关北光.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调查与反思[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11).

[2]梁燕莹.“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3).

[3]杜雪峰,唐进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与课程建设研究[J].体育科技,2018(7).

[4]赵振民,党振乾,许寒梅,沈剑红.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建设目标定位与体系构建———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

[5]王玉玮.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现代交际,2018(5).

[6]梁文萍,杜丹妮,杨玲,钱钰,贾佳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