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素养教育范例

数字素养教育

数字素养教育范文1

关键词:艺术生;文化自信;人文修养;教育策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艺术生的招生人数也随之增加。艺术生的招生侧重于艺术专业成绩,轻文化基础课,导致艺术生的作品重表现,缺精神文化内涵[1-2]。艺术作品虽然技法成熟,但是缺乏精神文化内涵就如同人失去了灵魂,只剩下干涸的躯壳,没有了感染力。艺术生的创造力需要文化知识的滋养,需要人文素养的提升。高校作为艺术生培养的主要阵地,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文化自信与艺术生人文素养的内在联系

1.1文化自信在艺术中的作用

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3]。”文化自信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淤绵延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母体,集结了中华民族灵魂和文化基因。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这是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基础和新起点。盂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形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阶段也是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时代[4-5]。我国优秀的传统主流文化为儒家文化,如绘画作品《六君子图》《孝经图》《二十四孝图》,都充分展现了儒家仁、义、信、忠、孝的文化,表达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民族气节。其次,艺术在红色文化的表现如歌乐山烈士群雕,刻画了9位牺牲在集中营的烈士群体代表,通过结合当时的战争历史,赋予了艺术红色文化的特质,把烈士们的精神和素质表现得既伟岸又平凡质朴,充分传达出人物内在的神韵,体现了英雄为国献身的革命精神。深圳街头以城市雕塑形式刻画的小平同志塑像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寄托了特区市民对改革开放决策者邓小平同志的敬仰与缅怀之情,对研究实践创新和经济改革开放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邓小平同志雕塑象征着人民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增强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文化自信。艺术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城市文化的内涵,艺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载体,广泛地渗透到人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隐性教育功能[6]。艺术作品的诞生要融合时代的文化、历史、政治,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正如邓小平同志雕塑一样,当人们驻足的时候,脑海里涌现出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的画面,深刻地感受到艺术与政治文化相融的魅力。

1.2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对人文素养的塑造是潜移默化的,文化自信在人文素养的培育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中可以看出我们首先要建立文化自信,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才能积蓄正能量,增强内动力以贡献家庭和社会。文化自信是根本,人文素养是文化自信的内在构成,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大浪淘沙,沉者为金,汉唐以包容的胸怀、恢弘的气势与周边的民族交流互鉴,成就了汉唐盛世;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传播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再到当今的改革开放,同样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作为艺术生,只有深刻地体会这些优秀文化,借鉴优秀文化的有利因素,树立文化自信,努力提高人文修养,才能让自己成为具有人文气息的艺术人。

2艺术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艺术类大学生有自身的专业属性,有别于其他专业,学校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侧重于专业知识,未体现人文教育,过分追求专业技巧,缺乏人文精神方面的引导,艺术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人文精神:其一,艺术生主要表现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衡,学生父母往往工作繁忙疏于陪伴,采用物质补助,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变得冷漠;其二,艺术生为人处世方面表现一定的功利性,认为艺术作品能赚到钱就是有价值的[7]。(2)艺术作品缺乏文化内涵:艺术生的精力和时间大部分都消耗在如何提高专业技巧上,很少阅读人文知识的书籍,缺乏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的人文知识,从而导致对自身文化认识不足,情感缺失,文化自信也相应缺失[8]。所以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时容易忽略艺术作品背后的人文蕴含,但是往往艺术作品的魅力是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和文化底蕴,许多艺术生不能领略艺术的真谛与灵魂,不能真正领悟艺术的深层次理论和所蕴含的人文思想。(3)人文行为弱化:人文行为是将个体较为稳定的人格、气质、修养、境界等内在品质外化为具体行动和实践过程,人文行为是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9]。艺术生人文行为弱化主要表现为感情方面我行我素,生活方面不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缺乏团队精神,特立独行,穿各种搞怪衣服,表面浮夸;学习方面自由随性,时间观念不强,不按时上交老师要求的作业,有的学生作业甚至完全抄袭,没有自己的思想。

3艺术生人文素养的教育策略

3.1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促进艺术创作

树立文化自信首先意识上要坚持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有着博大的胸怀和强大的吸引力,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中华文化自古至今影响了我们的各行各业,同时也对艺术影响深刻,它加强了艺术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艺术的发展力和感召力。充满文化底蕴的艺术作品可以内化于民心,即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直达民众内心,升华我们的精神世界,净化我们的心灵。艺术家的生命就是不断地为大众创造精神食粮,而生产粮食的基本原料是艺术家深厚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来源于艺术家的文化素养,培养文化素养的前提必须建立文化自信,只有具有深刻的文化认同,才能培育出充满人文精神的艺术家。人文知识是帮助艺术类大学生走向艺术殿堂的金钥匙,艺术类的大学生只有充分掌握文学、哲学、历史等人文知识,树立文化自信,具备人文精神,才能使自己的艺术作品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艺术与人文精神是一脉相通的,艺术是人类活动和文化的载体,记录了人类的历史和思想,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人文精神是艺术的灵魂,是艺术生追求的灵动空间[10]。学生在创作时,可以摒弃功利的态度,用一种发散性思维、天马行空的态度去塑造艺术作品,或许可以得到作品的创新。众所周知,艺术设计和艺术题材风格各异,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文化元素来达到升华,比如建筑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打破立体空间设计的局限,加入文艺复兴时期的特色;包装设计可以添加古典文化的韵味;绘画雕塑勾勒历史典故等,把这些文化知识引进到学生的专业教育环境中来,让学生不自觉地接受人文艺术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从提高艺术作品文化内涵的角度切入教学

当今高校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缺乏文、史、哲类人文课程,主要因为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模式单一,以课堂讲解为主[11]。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传授人文知识,教学方法上采用蜜蜂“采蜜”方式,把新知识新内容扩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从各种渠道广泛汲取新知识和新内容。安排每周一次的滚动式人文教学小课堂,结合案例系统地讲解艺术作品融入文化内涵所散发的魅力。如学生可以讲解1939年徐悲鸿创作的《群马》,作品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象征着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借马的形象表达爱国人士的高尚情操,他在艺术作品中所寄托的文化内涵更成为鼓舞人们的精神力量[12]。滚动式的教学主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发展特长,塑造个性,增强心身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挖掘艺术家创作作品的心路历程,让学生感受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文化魅力,并对学生多一点人文关怀,使得整个艺术教育充满人文气息[13]。其次开展文化小沙龙,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主动参与学习;定期举行文化作品展活动,学生可以任何一个历史文化为背景设计一个艺术作品,然后给大家分享创作过程。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觉地广泛阅读,多去历史人文古迹实地考察,主动感受和体验母体文化,创作中融入当地的人文背景,丰富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

3.3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强化人文行为

从形态上来说,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培养学生文化自信需要相关的载体。在高校培养机制中,文化的载体是丰富多样的,学校可以让艺术生多参与公益活动这一载体,使公益活动在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中发挥作用。首先公益活动能让艺术类的大学生发挥其长处,主动参与到人文关怀中来,在活动过程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同理心”,体会“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具体来说,高校可以让学生参与爱心文艺汇演,帮助社区绘制墙绘,去孤儿院教孩子绘画。艺术生多才多艺,学校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同时学生参加了实践活动,体会了社会人的角色,互惠互利。其次鼓励学生参加重要的节日和仪式活动,比如传统的节日、校庆、教师节等来开展相关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从我国传统文化方面来说,传统的节日和仪式是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清明节和端午节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古代拜师礼提倡了尊师重道。近几年,我国确定了传统节日的法定节假日,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高校可以利用好节日做好公益活动,设计与这些节庆日相关的文化公益教育活动,使学生感受其文化的思想和内涵,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公益活动的主题,通过亲身的经历体验文化的魅力,从而达到提高文化素养的目的。学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和集体活动,可以减少学生我行我素的特性,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规范了学生的行为,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2]。

3.4加强师资力量投入,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人才资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校活动的中心和决定因素。首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和参与者,要选择一批受过系统的人文知识熏陶的教师,定期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吸取人文知识,学校要以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为根基培养教师,给教师提供进修和参加文化会议交流的机会,完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从精神、文化、艺术、专业等多方面对教师进行考量,体现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形成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良性竞争局面,让教师成为校园人文建设的主力军。其次,好的大学校园环境应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沉淀下来神奇灵性的空间,高校的文化特色体现在景观建设中,走进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地上整洁干净,使人心旷神怡,到处体现文化气息,使人奋发向上,由此可见校园环境的人文建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14]。高校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可以根据其历史文脉和地域性的环境进行改造。例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旧址是属于燕京大学,其后进行了改造并命名为“未名湖”,它之于北大就像西湖之于杭州,是有灵性的,仿佛凝集了北大师生们的深邃而悠远的思想。高校对校园整体文化氛围的营造其实是对校园文脉的继承,对校园的功能区(如教学楼、图书馆、宿舍)进行整体改造,就如北大对其博雅塔、未名湖、图书馆统一改造为“一塔湖图”,“一塔湖图”是实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高度统一,“一塔湖图”哺育了无数杰出人才,见证了蔡元培、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先行者追求自由平等的历程,书写了一段深沉丰厚的中国近代史。由此可见对校园整体坏境的绿化、美化、人文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和人文修养[15]。

4结语

数字素养教育范文2

关键词:工匠精神;数字媒体艺术;基础教育课程;兴趣培养;大中小学一体化

一、工匠精神所具有的时代特征

1.至尚性

孔子提倡“文质兼备”、韩非子认为“先质后文”、老子提出“无为而治”,这些都被工匠们作为其手艺的最理想状态,当对所处职位的最理想状态定义以后就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达到自身与劳动对象相融合的状态。劳动者以最大主观能动性从事到劳动活动中,使用自身的技巧,运用审美,将精神与感情完全投入其中,脱离强制和机械劳动所带来的痛苦感。好的产品来自于快乐的劳动,工艺品吸引人也在于它承诺“工作本身是快乐的目标”。劳动者不以功利性为主要目的,而全身心投入其职业所属责任感,这样无论是小器还是大器,都会成为工匠精神下所属的国之重器。在工匠精神下教师更应该重视其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投身到其社会使命中。

2.共创性

工匠精神还具有共创性的特征。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职业间的绝缘壁垒已被打破,各个行业之间的限制被消散,新时代的“工匠”绝不再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合作创新就成为时应当下发展的“捷径”。尊重、弘扬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匠人讲究守成守业,但是这种“守”的内核是对于传统工匠精神的守,守的延续就需要打破职业壁垒,营造创新精神,各个行业共生共荣,以开放性的视角审视当下发展情况并为科技时代建树,而不是单打独斗,一家独大。教师们也更应该从各方面和各职业相互借鉴学习,以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素质教育。

3.普适性

当今我们所形容的工匠精神已不再单单指向“工匠”,而是更多更丰富的劳动群体[2]。在传统意义上工匠是指从事精湛手工艺或繁重体力劳动的匠人,这一名词也一直是描述拥有高超技艺的体力劳动者,而其身份地位也会随着时代所处形势而不断发生变化。经过人们对劳动的不断认识,“工匠”一词已不再是狭隘的形容前者,人们对工匠的理解也上升为了“在各行各业从事各种职业,尽忠职守、克己奉公、精益求精的工作者”,渐渐的工匠一词逐渐成为一种精神象征的褒义词,而工匠精神也存在于各个岗位和阶级,无论是教师还是职业技术人员,都是社会主义生产中的工匠,都需要具有崇高的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下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1.带动学生学习兴趣,预防“逃离学习”

“逃离学习”是指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或轻视感,主动逃离学习的一种表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出现在经济发展不乐观的国家,在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也有出现,当经济发展在一个时间段迟缓或者发生倒退时,这样的情况更为明显,如日本在90年代年均GDP增长仅在1%左右,在这一时期逃离学习的情况便大大增加了[3]。中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自1977年以后年平均GDP增长在6%以上。从建国前民国时代我国文盲占比全国人口80%,再到2000年义务教育基本全面普及,本科教育的大面积覆盖且录取率从1977年的5%到现在的75%左右,和如今考研人285万报录比4:1,都离不开当下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工匠精神下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教学具有前瞻性和普及性。在面对这样的教育刺激时,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将定向型学习变为情景式学习,深入到学生的意识中,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意欲和希望,把学习变为学生的兴趣,需要教师积极发挥工匠精神的至尚性在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设计中,进而预防逃离学习的情况发生。

2.适应研究性工作方式转变,积极推动素质教育

以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提出提出“工业4.0”概念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为契机,全球科技时代已经到来。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意味着我国正在向智能化时代迈步,同时还不可忽视泛智能化的到来,著名企业家李开复曾说过“未来十五年会有50%的岗位消失”以此来提醒大家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因此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技术型人才、创意型驱动人才和创业型实业人才的这样的“三创”人才。以此为发展基础,数字媒体艺术在基础教育教学设计当中积极展开素质教育的培养,培养学生个性,养成学生学科素养,提高学生创新创意思维,围绕实际问题展开学科探索,增强学生创业能力。所以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个体展开,由面到点,由粗到细,积极制定学习规范,在教学设计中发挥工匠精神的共创性,让学生从学习当中自发性地引出创新思维。

3.大中小学培养一体化,完善阶段教育链接

基础教育中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展开可提升、把控各个阶段学习的链接程度。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个性和个人素养向中学过度,中学则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这样便可以更好地使学生在大学培养专业知识,使得专业型人才的产出率大大提高。在此大致框架的引导下还需注意基础教育的课程设计与时代的结合性,不能脱离实际或落后于现实。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时候要注重下一阶段的学生生涯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对于学生个人而言需要怎么样的能力,在制定大方向的同时开展课程创新设计,使课程充满时代气息并落实到实际用处,使学生学有所用,合理运用工匠精神的普适性进行数字媒体艺术在基础教育中的课程设计,避免“小学没学好中学上不了大学不好考”的尴尬局面。

三、数字媒体艺术在基础教育中的时代意蕴和现存问题

随着20世纪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这一门全新的技术随之出现,它是一种新的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技术领域,是一种“在创作、传播、鉴赏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推陈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目前我国每年的数字媒体人才需求在15万左右并且缺少专业人才,AR、VR等热门技术有广阔的市场范围和可应用性[4]。作为一门朝阳产业具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壮大是必然的。现在各大高校均有开展数字媒体艺术课程,从2000年开始截止到2015年我国超过234所高校设置有专业点。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开展数字媒体艺术课程有利于将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在大中小学的培育路线中一体化,增加人才培养效率和流动效率,为我国目前该专业人才需求及时填补空缺;同时抓住时下新兴科技产业的应用学习,培养学生对未来科技探索的欲望,紧跟研究性工作转型的个人素养需求;使产学研为一体,积极预防和防止未来可能发生的“逃离学习”,研究数字媒体艺术这样综合性学科的深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但是,发展革新带来的不只有优势,同时也有很多短板,目前我国数字媒体艺术基础教育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1.学科处于边缘化地带

虽然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在高校中如日中天,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着这样的情况,“部分教师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这门学科的认知程度不高,一些中小学对数字媒体艺术这门学科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该课程结合时代价值,对学生核心素养和个性培养的重要性”,导致在课程的相互衔接和素质培养方面存在问题,使得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开展在基础教育中无从下手,从而被孤立和边缘化;还有学校认为这门学科的开展可有可无,不具备必要性。典型的现象,如在数字媒体艺术最适合展开的微机课和美术课中,不少学校的教案还停留在Word、Excel、卡通画的临摹,甚至别的基础科目的老师还会占用这些课程。学科无法打破与学科之间的教学壁垒,无法得到业界的共同认可和重视,自然无法快速有效地进行展开。

2.教学环境需改善提高

我国从普及义务教育以后,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教学环境的改善。首先是班额问题,现阶段我国城市地区的小学中,班级少一些的在30到40人左右,条件不好的学校可能会50人左右,而在农村地区等数字可能会更高,虽然当下教师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班级人数的过多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很难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做受到最细致化的培养,教学质量自然也很难上去,这也是基础教育中所有课程的通用问题。其次是教学设备,作为依托计算机科技的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展开离不开相应的硬件设施,如投影仪、计算机、展示台、电子白板等数字设备,随着VR、AR技术的成熟,将全息投影引入教学或将变成必然。因为缺少资金,一些学校的教学设备非常缺乏或是难以更新换代,这便会造成“纸上谈兵”,给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展开带来很大的困难。

3.教师素养和专业师资不足

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展开的同时,需要其他学科的相互协作,前提是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必须具备相应的学科素养。但在当下,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缺乏这部分素养的,如数字媒体技术素养,在疫情期间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会使用基础媒体设备;还缺少信息素养,多数教师较少去对学生的综合学习信息进行积极处理并给予详细的个性反馈等。中小学中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师也是一样缺乏,少有聘用专门从事相关专业的人才,这样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展开便有很大的困难,甚至存在跑偏的风险。

四、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开展路径

1.项目式学习是开展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重要帮手

无论是什么样的学习,培养学习兴趣、保持学习意欲都是首要的,同时也是贯穿始终的。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开展离不开保持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兴趣。在当前阶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暂无明确的数字媒体艺术课程,但是离不开的是核心素养穿插在现有的课程当中以此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对艺术的热爱,对科技技术的崇拜,从而使其产生兴趣,在中学展开知识探索,大学培养专业能力,形成完整的大中小学培养一体化,使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整个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要使学科教学产生深度学习,其中项目是学习就是主要途径。在高校当中,艺术课程的教学方式就是典型的项目式学习方式,在完成必要的课程教育后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结课任务,也就是项目,并组成学习共同体合作完成产品[5]。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开展项目式学习,使定型化转向情景化学习,提升学生的深层动机,通过切身体验培养高阶思维。同时,项目的设定也可以脱离传统上“学习”的含义,使学生在宽松的游戏氛围中提升自身的非认知能力,潜移默化增强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所以,这就需要在基础教育课程中让教师对时下科技与艺术保持较高的敏感度,提高信息素养和媒体技术素养,积极创新课程设计和与新技术新思想接轨。如语文老师开展“跨媒介交流与阅读学习任务-为学校编写网络百科词条”,任务中包含了对媒介工具的认识和互联网工具的使用、思政老师开展“解读油画《苏格拉底之死》——图像史料运用”,任务中对艺术思想的充分解读使学生认识到艺术创造性思维等这些涵盖数字媒体艺术核心素养触角的项目式学习方案。

2.开展数字媒体艺术需要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尽量普及小班化教学,发达国家的小学一个班人数在18人左右,日本、韩国等一个班的人数平均为22个。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质量才能跟上。积极更新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避免出现设备跟不上技术,硬件跟不上知识的现象出现。多媒体投影教学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普及,而新的交互式学习工具又将开始新的推广。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对硬件进行快速更新,才能防止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中出现知识断层的现象出现,俗语“好马配好鞍”,相关的师资力量再强大,没有配套的基础设备,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就无法从真正的意义上展开。

3.专业的师资力量是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开展的关键

数字素养教育范文3

【关键词】女性青少年;媒介素养;网络暴力;数字鸿沟

网络文化安全建设要在网络技术支持、网络舆情监管、文化内容创新、政策法律保障等各方面着力,还要重视网络传播中的核心要素“人”。人是传播的主体,一切网络文化传播都是围绕人进行的。加强网民媒介素养教育,才能够形成网络文化安全的有效保障和防线。面对网络文化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增强青少年媒介素养、培育青少年网络文化安全意识,将有效提升网络文化安全的防范屏障,形成有效防线,对于构建繁荣健康的网络文化,建设中国网络文化安全体系有重要意义。这其中,女性青少年面临的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有很多特殊性,需要在媒介素养教育中予以重视。

一、女性青少年面临的网络安全新问题

(一)网络暴力成为性别暴力的重要形式

面对网络文化不良内容的侵扰,女性青少年面临的网络61环境更为严峻。传统性别文化使女性常常被“物化”,被“凝视”。相比于同龄男性,女性更容易成为网络中被辱骂攻击和人肉搜索等暴力欺凌的对象。网络暴力是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网络暴力主要表现为“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图片等对人进行伤害及污蔑。”①网络暴力包括了在网络上的语言攻击、侮辱谩骂、威胁诅咒、人肉搜索等,通过网络舆论进行人身攻击。这些暴力行为影响了社会稳定,破坏了网络文化安全。网络暴力已经成为性别暴力的重要形式。女性的网络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络中的性别歧视和各种对女性的网络暴力,包括网络霸凌、网络羞辱,针对女性青少年的网络骚扰、网络跟踪、网络威胁、人肉搜索、公布私密照片和视频等。还有一些以女性青少年为目标的网络性侵骗局,以“招募模特”“选拔练习生”“网络交友”“网络借贷”等名义,诱骗女性青少年拍摄和发送裸体照片、私密视频。甚至在一些社交网络游戏中,有人以支付充值卡券为诱饵,引诱女童,并在线下约见实施猥亵。根据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的统计,2018年性侵儿童的案例中,熟人作案占比近七成。而熟人关系中有18.57%是网友关系。②这类性别暴力尤其需要引起社会重视。此外,网络传播中还存在一些针对女性的符号暴力,通过对网络语言符号的意义建构,传播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如女司机被认为是“马路杀手”,女博士被看作是“第三类人”。一些网络新词汇体现了对女性的污名化,如绿茶婊、圣母婊。性别歧视在网络中盛行,甚至发展为一种“网络厌女症”,需要加以辨识和抵制。青少年对网络媒介充满了探求心和好奇心,但同时青少年的防范意识比较薄弱,这给一些暴力犯罪提供了空间和机会。网络的便捷性和匿名性,使得各种针对女性的暴力变得更加复杂隐秘。很多性别暴力都通过网络渠道实施,利用社交媒体、网络游戏、聊天工具等媒介平台,难以被发现和追踪。这种犯罪形式隐蔽性较高,青少年容易被欺骗诱导,被伤害重创,但这些过程甚至难以被周围的家长和朋友察觉。网络暴力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破坏网络文化安全。

(二)女性面对的数字性别鸿沟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介传播的“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网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但女性群体在信息技术的接触和使用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面对着显著的数字性别鸿沟。数字性别鸿沟是数字鸿沟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的差异呈现,主要表现为媒体信息的有效获得,媒体使用和信息技能等方面的性别差异。数字性别鸿沟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在数字设备的使用、数字技能水平、数字技术的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性别不平等问题。③研究者认为,信息社会的数字鸿沟可以分为三道鸿沟。媒介“接入”(access)是第一道数字鸿沟,媒介“使用”(use)是第二道数字鸿沟,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媒介“知识”(knowledge)是第三道数字鸿沟。④在接入沟、使用沟和知识沟这三方面,女性群体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国际电信联盟《事实与数据:数字化发展监测2020》报告显示,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全球女性中有48%的人能够接触网络,而男性的比例为55%。发展中国家的数字性别鸿沟更为明显,非洲国家女性接触网络比例为20%,男性为37%。而欧洲国家中女性和男性接触网络的比例为86%和88%,趋于平等。⑤在中国,2021年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普及率达70.4%,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网民中的男女比例为51:49,与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基本一致⑥。这说明我国在第一道数字鸿沟中基本实现性别平等,更需要注重的是女性在“使用沟”和“知识沟”方面的差距。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5G时代,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媒介素养和信息技能有了更高要求,这些新要求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数字性别鸿沟。女性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参与人数一直低于男性,很少有女性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领域中占据优势地位。在网络信息技术领域,女性参与人数的比例也大大低于男性。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行业倡导男性为主的冷硬文化,不接受女性气质,从而强调和巩固了男性在ICT文化中的支配地位。这使得女性被进一步排斥和边缘化,难以在这一领域里获得认可,走向成功。传统性别观念中认为女性不擅长理工学科,女性也不适合技术领域,这种性别观念限制了女性接触信息技术和提升媒介素养。性别偏见也造成了女性对信息技术缺乏兴趣,信心不足。在网络文化传播中,由于面临社会文化规范和刻板印象的阻碍,女性比男性更少参与到信息的使用和分享中。教育和经济条件也使得女性在信息技能和知识储备方面存在差距。尤其当一些女性群体受教育程度不高或者收入较低,这种差距会更加扩大。女性贫困阶层和低学历人群中,媒体使用处于相对更弱势的地位,她们在获取媒介信息和运用媒介方面的机会和资源更少。

二、网络文化安全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要求

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的主体是网络中的传播者,是掌握了信息技术的人。培养具有网络安全意识的传播主体,需要在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中重视媒介赋权和媒介参与,增强性别平等意识。

(一)媒介素养教育要强调赋权和参与

媒介素养教育是强化网络文化安全,弥合性别数字鸿沟的重要路径。媒介素养教育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学者倡导将媒介素养引入学校教育,帮助青少年辨识大众媒体中“低水平满足”的庸俗媒介内容,形成免疫能力。此后,媒介素养教育逐渐过渡到分析范式阶段,强调对媒体内容的理解和判断,甄别虚假信息,抵抗不良影响。解码范式是认识到媒体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对媒体进行批判和反思。当媒介素养发展进入新阶段,自主范式更强调媒体的赋权作用,强调个人对媒介信息拥有更多的控制权和运用能力。整体来看,媒介素养教育一直存在“防御型教育”和“建设型教育”两种基本思路。⑦但两种教育模式是互动并存的。防御型模式强调要辨识和抵御媒体不良内容和影响;建设型模式重视有效利用媒介,在今天的网络社会更具积极意义。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DavidBuckingham)认为媒介素养教育要“超越保护主义”,尊重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重视媒介主体的体验与参与。鼓励青少年在学习实践中制作媒介产品,评价媒介产品,对“意义生成”的复杂性有所认识。⑧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HenryJenkins)提出的“参与式文化”也促成了当今媒介素养教育“参与模式”的形成。“参与模式”强调传播主体的媒介赋权和媒介参与,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对信息的防御和批判。青少年作为网络社会的原住民,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他们的社会生存技能和社会交往技能。詹金斯认为:“新媒介素养应该被看作是一项社会技能,被看作是在一个较大社区中互动的方式,而不应被简单地看作是用来进行个人表达的技巧。”⑨网络文化传播中,媒介素养有更多内容和要求。新媒介素养是“由听觉视觉以及素质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包括对视觉听觉力量的理解能力,对这种力量的识别与使用能力,对数字媒介的控制与转换能力,对数字内容的普遍传播能力,以及轻易对数字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能力。”???面对复杂的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对媒介技能和媒介理解的要求也更高。

(二)媒介素养教育要增强性别视角

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和普及需要细化发展,分类分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针对性教育。青少年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要重视性别平等,体现性别意识,对网络中的性别暴力保持警觉,对网络文化中的性别歧视保持敏感,秉持性别平等理念,避免性别盲点,引导青少年对各种性别不平等提出质疑和批判。有性别视角的媒介素养教育要关注到女性群体在媒介信息中的技术弱势,认识到性别偏见会导致女性在发展上的差距。女性在信息技术领域依然处于少数化和边缘化的地位,难以做出持续和显著的贡献。这种情况有时是社会和文化的偏见造成的,并非女性的自身能力不足。改变这一局面需要在媒介素养教育中重视性别平等,改变女性对信息技术的态度,引导女性正确认识自我,鼓励女性在信息技术领域建立信心,树立抱负,增强竞争力。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女性的信息辨识能力和媒介参与能力,将有效促进女性发展,推进性别平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0年《教育和技能在弥合数字性别鸿沟中的作用》报告???,指出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消除性别差距,改变传统文化规范,弥合性别数字鸿沟,创造性别平等的网络文化环境。推动女性群体在媒介社会中平等发展,实现媒介赋权。媒介素养对于女性的发展极为重要。媒介素养教育可以给女性提供更多参与网络的机会,通过各种培训和教育,帮助女性学会积极应用网络媒体维护自我权益,具备敏锐的性别意识和批判思维,强化个体认知和主体性,并在自媒体传播中身体力行地做出改变。

三、女性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

数字素养教育范文4

关键词:化学教学;有效整合;数字化资源;化学实验

人类文明发展得益于科学进步。科学技术改变着人类生活方式,也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手段。数字化资源作为时展的产物,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作为新时代的化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并整合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一、数字化资源之于化学教学的作用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数字化资源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各个学科。对于化学学科来说,数字化资源融入化学课堂教学具有以下作用。其一,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人们已置身于信息网络中,教育也无法脱离信息单独存在。融入数字化资源的化学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书本外的信息,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获取相关化学信息以及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数字化资源的应用实现了教学与前沿的信息接轨,能帮助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其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新世纪的教师不能满足于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才是最终的任务。对于化学学科来讲,教师要帮助学生发展的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提高仅靠知识传递是无法实现的,利用数字化资源,创造更多理想化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其三,调整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无论是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都需要在教师的讲解下完成,脱离了教师的讲解,教学无法完成——学生是在被动接受知识。将数字化资源融入化学教学,增加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比如让学生通过微课或者是网页链接在课前自学部分内容,再如学生利用数字化传感器自主探究某些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利用这些数字化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课上或课下对化学课程的自主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其四,易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学科。化学学科有其独特性。化学知识较为抽象,但从认知水平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状态,他们对部分知识理解困难。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可以将很多化学现象的本质用数据或模型等形式表现出来,有效降低了理解难度,易于学生学习。

二、将数字化资源整合融入化学教学的案例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基于化学学科本质高度凝练后提出的适于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化学知识教学是培养化学学科素养的基础——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不应只对应一项素养的培养,往往是多个。在此,笔者将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阐释融合应用数字化资源教学的案例,意在突出如何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借助于数字化资源的应用实现对学生素养的培养目标。需要说明的是:每项素养列举了一个或两个知识点,但并不意味着该知识点的教学只能培养这一项素养,没有将素养或知识割裂之意。

(一)以虚拟实验辅助教学,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从微观与宏观的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最显著的特征,培养学生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化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以传统的方式教学不利于学生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而借助数字化手段可以将微观的粒子展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例如,学习“水的分解”,学生需要理解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但是在实验中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到微观的变化过程,此时教师可以应用动画软件制作电解水的视频,虚拟实验过程。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直接观看电解水的过程甚至参与虚拟实验,拖动H2O分子中的原子,使氢原子和氧原子分离后再组合,然后看到有大量氢气和氧气分子产生。除此之外,很多化学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可以借助动画进行模拟,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反应过程中原子与分子的变化。

(二)利用动画演示离子变化过程,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化学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素养,将这一素养的培养贯穿整个化学教学,需要教师研究并有效整合利用数字化资源。例如,在学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时,教师以尿结石病人为何什么要多喝水为例引发学生思考,接着让学生利用离子浓度传感器观测草酸钙中加入水后离子浓度的变化,然后利用动画软件演示离子变化的过程,最终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明白多喝水可以降低离子浓度,促进平衡向正向移动,帮助草酸钙溶解。

(三)应用传感器量化实验结果,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课标要求通过化学教学使学生具有证据意识,能够基于证据对物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并建立认知模型,揭示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传统教学在此素养的培养方面存在诸多困难,而利用数字化资源可有效引导学生形成证据意识并学会建立模型。例如,在教学“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时,传统的实验模式下教师会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引导学生观察两种物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快慢以及释放气体的多少,进而探讨产生现象的原因(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需先与氢离子结合),最后得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较慢的结论。但此实验缺乏证据支持,只通过肉眼观察是不够的。如果应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教师可将反应的快慢以及释放气体的多少用数据(模型)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观察并计算两种物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以及产生二氧化碳的量。

(四)线上线下探究“原电池”,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进行化学知识的高效探究,深入掌握化学规律,提高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原电池”时,教师可以采取“线上线下+微课”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何自行制作原电池。教师在线上以微课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例如推送关于“1780年,意大利的伽伐尼教授发现将金属分别接触蛙腿的筋腱和肌肉时,当金属的另一端相碰时,蛙腿会抽动”的原因分析以及“生活中常见电池的材料”的介绍。教师设置任务单让学生在线自主学习了解制作原电池所必需的条件,然后在线下课堂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完成原电池的设计。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自主探究学习,在学生自主实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创新思维。又如,江苏中学教师董金水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数字化实验系统在“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中进行尝试性应用,设计启发性学案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使之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中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在利用数字化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时,一定要在基于教材,结合数字化实验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提出明确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达到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的目的。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求较高,现阶段我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为缺乏,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当今教学的重点之一。

(五)借助数字技术研讨化学事件,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化学。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文明与生态环境出现了一些矛盾。如何平衡化学在人类生活中的角色,也是教师应当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例如,教学“氯气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将授课所需要的图文资料输入资料库,建立独立的网页。上课时让学生打开网页,通过网页了解生产生活中氯气的用途以及因氯气引发的安全事故。比如,生活中使用氯气净化水(或制作84消毒液),氯气泄漏事故的处理过程。再如,教学“二氧化硫”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以网页形式链接二氧化硫形成酸雨以及二氧化硫被用作食品保鲜剂的数字化资源。教师以“二氧化硫的功与过”为主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并用形象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对化学事件保持正确的态度与看法。

三、数字化资源使用中尚存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迫于课时压力,仍以传统教学为主

化学课程集中在初中三年级及高中阶段。这两个阶段都是学生生涯中较为重要的学习时期,多数教师迫于升学压力,没有办法在课堂教学中高频应用数字化资源。原因在于数字化资源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由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教学方式变为增加更多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造成教学质量不佳;另一方面学生的好奇心重,对一些新鲜的事物存在极大的兴趣,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偏离教学中心,造成注意力分散,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很多教师不敢轻易尝试在教学的过程中大量使用数字化资源。

2.教师信息化素养薄弱

教师整体的信息素养水平不高,主要存在认识和能力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大部分化学教师对信息化资源的认识较肤浅,对信息化资源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教师认为化学课堂教学中不宜使用数字化资源,数字化资源只能用以辅助课堂教学,过多应用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所以很多教师不愿意探索和使用数字化资源。另一方面,教师使用数字化资源的水平参差不齐。这与教师知识结构和心态等因素有关,部分年长的教师在他们在校接受教育的年代几乎接触不到数字化资源,现在让其使用数字化资源教学困难重重,一些年轻的化学教师虽然在使用上不存在困难,但是缺乏自主探究的精神,还有部分教师存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等问题。一些教师对如何将其应用于化学教学中的思考较少,在化学教学中使用数字化资源教学自然就少。

3.数字化校园建设不健全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随着通信、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化、个性化、多元化成为现代教学的需要。一方面,我国已经启动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工作,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依旧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数字化校园建设体制尚不完善。另一方面,由于数字化校园建设费用较高,而我国各地区经济、教育水平发展不平衡,存在城乡差异,导致部分农村学校还没有启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工作,因此接触不到优质数字化资源。一些学校还缺乏条件为教师提供数字化教学资源培训的机会以及学习平台,部分教师无法及时共享国内外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此外,很多教师对一些较为专业的数字化资源较为陌生,不能及时掌握并使用最新的数字化资源。

(二)有效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意见

1.国家与社会层面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近日,教育部又印发了中小学六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其中包括《初中化学教学装备配置标准(JY/T0620—2019)》(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不仅充分吸纳了近十几年来我国化学教学装备研究与实践的新成果,有力呼应了当前素养导向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学装备的新要求,还增加了数字化、微型化等实验仪器,精心筛选出适合初中化学教学使用的能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数字化实验仪器,更新了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技术手段。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实验仪器的配置更强调时代性,有力体现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追求。从国家层面来看,初中化学教学装备标准的提出为化学学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国家教育部门应当出台更多有利于教育向着现代化迈进的政策,为各个学科的教学现代化指明方向。从社会层面来看,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社会各界应当积极配合与响应国家的政策,为我国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目前愈加迫切地向出版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做好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优质的数字化教材资源,成为迫切需求。笔者建议,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投入到教学资源的研发中,倡导企业与教育机构联合,吸收国外精品数字化资源,研发出更多适合我国数字化教学的教材(精品课程)和装备(仪器)等,形成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教学资源立体开发格局,为我国的数字化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尽可能降低数字化资源使用成本,让每所学校都能享用数字化资源。

2.学校与教师层面

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要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建立并完善教育现代化教学领导机制和评价机制。学校要积极为教师提供数字化教学的平台,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定期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同时,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合作交流,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建立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中心的数字化教学科研团队,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从教师层面来看,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改变的不仅是教学目标,还有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化学教师要学会利用云平台等网络空间关注并使用优质教学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信息化能力,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将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应用于本学科教学。同时,教师应当加强合作交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独特育人功能,实现跨学科综合育人的目标,最终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互联网时代,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整合利用数字化资源,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带着浓厚兴趣的自主学习;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积极思考如何利用数字化资源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马琳.国内外优秀数字化教学资源出版情况的比较与研究[J].学园,2014(15):190-191.

数字素养教育范文5

关键词:中国;英国;数字媒体设计;继续教育

数字媒体设计作为当前市场稀缺专业,继续教育能为市场提供大量专业人才,英国数字媒体设计类人才继续教育的成功与国内教育的培养现状形成鲜明对比,为了更好地培养国内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数字媒体设计人才,就要结合国内数字媒体设计类人才继续教育培养现状,提出应对之策。

1中国数字媒体设计类人才继续教育的培养

中国数字媒体专业开设较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数字媒体专业的丰富和完善是不现实的,但是由于中国科技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迅速,使得中国数字媒体专业发展迅速,各个高校不断扩展数字媒体学科专业的范围,教学成果显著,而且也在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正是由于中国数字媒体专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会和时展对于数字媒体设计类人才的极大需求,使得中国数字媒体设计类人才的继续教育领域也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中国科技与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中国数字媒体专业以及设计类人才继续教育蓬勃发展,但是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国内数字媒体专业尤其是设计类人才的培育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与国外数字媒体设计类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国内数字媒体专业也根据地域分布、社会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而出现较大区别。第一,数字媒体设计类继续教育的学习者与教师往往之前从事的是其他专业。在国内,数字媒体专业作为新兴专业,不仅人才急缺,而且社会需求量极大,面对这样的现实需求,就使得许多原本从事其他专业的学习者在单纯以就业为目的需求下进行数字媒体设计学习,但是这就造成了学习者的设计基础较差,基本知识掌握不够,对数字媒体以及设计的基本概念不清晰,从而使得学习者在继续教育学习中只能从最基本的数字媒体以及设计知识开始,而继续教育只是作为高等教育的继续深造和学习,其目的对接实际操作和设计,这就导致了国内数字媒体设计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难以实现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数字媒体发展起步较晚,专业的数字媒体设计类人才数量还较少,从事数字媒体设计的教师数量更少,这就造成数字媒体设计继续教育的教师专业往往与教学要求不匹配,很多都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转调到本专业的教师,而一些计算机技术、影视技术等方面偏重技术性的专业教师在进行数字媒体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就会重视技术层面,而忽视学习者创新和艺术设计的美学思维的培养,这就直接导致了国内数字媒体设计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第二,国内数字媒体设计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也突出技术培养。由于数字媒体设计专业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媒体技术以及艺术设计专业,而由于我国数字媒体专业起步较晚,使得该专业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仍然要将技术培训作为重点,而艺术设计内容则相对欠缺,尽管一些高校和机构都提出要重视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继续教育的技术和艺术素养,但是在课程设置中,往往出现偏重技术层面,而忽视艺术设计技能的提升。这就造成了国内数字媒体设计专业实际上培养出的是数字媒体技术人才,而对艺术设计则仅仅是入门级别,没有实现继续教育的真正内涵。第三,国内数字媒体设计人才继续教育缺乏“专”“精”。一些国内数字媒体设计继续教育的学习者都有较宽的知识面,而且也符合数字媒体设计的跨学科属性,这些都有助于学习者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更好地进行知识深造,但是由于国内数字媒体设计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强调庞杂,而忽视精简,使得学习者无法从之前的宽泛的数字媒体设计知识向“专、精”的高端设计人才转换,继续教育依然还是延续丰富的课程内容,学习者忙于学习各种知识,而忽视了对艺术设计的思考和对专业的理解,这就造成了当前国内数字媒体设计类人才稀缺的局面。

2英国数字媒体设计类人才继续教育的培养

英国数字媒体教育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受到美国特效电影和动画的影响,英国一些高校就已经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而这些专业的开设也为英国早期设计类人才进行数字媒体继续教育提供了便利。随着英国高校和机构设立数字媒体学科,英国其他院校也开始纷纷效仿,并且将数字媒体学科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宽,电影、游戏、以及新媒体等学科相继成立,随着数字媒体学科的不断完善,“线上+线下”“产+学”融合的继续教育模式也开始出现,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英国较早地完成了先进教学设备的更新以满足数字媒体设计类高端人才的教育需求。数字媒体作为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跨学科专业,英国数字媒体教育的先行使得数字媒体高等教育以及继续教育都得到长足的发展,英国数字媒体设计继续教育有着其特殊性,由于继续教育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它是建立在一定的专业基础上进行的深度教育,二次学习,所以英国数字媒体设计类人才继续教育十分强调就业与社会需求,不仅强调学习者基本数字媒体设计知识,而且重视学生商业意识和知识的培养以及与社会需求向衔接。此外,英国数字媒体设计类继续教育突出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在继续教育中,教育机构以开放精神鼓励继续教育学习者开发创新和发散思维,在教学上追求“差异化”,这就使得有部分数字媒体设计类继续教育的学习者并非是为了就业,而仅仅是因为设计兴趣而进行继续教育深造。此外,英国教育拥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各个专业都会进入英国教育系统,根据详细的评分标准对各自教育专业进行评分,这就使得英国数字媒体设计继续教育的机构和高校都十分重视教学设备以及教学质量,这也使得英国数字媒体设计继续教育能够真正起到人才再深造的作用。英国数字媒体设计类人才继续教育具有成功性,具体而言,一方面,这得益于英国高校的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英国高等教育中,固定的教科书较少,教师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学科专业的情况去制定合适的教材,差异化的教科书就能够让学习者最大范围的了解不同的观点和艺术见解,而继续教育学习者往往具有一定的专业功底,这就为学习者打开更广阔的思路提供了良好的途径。而且继续教育教师在授课时,不会再将系统性知识作为主要的授课内容,而是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注意对数字媒体设计新的前沿成果和言论进行讲授,并且将更多时间放在了对设计类作品的赏析和讨论中,而不过多的涉及设计理念和设计的基本概念,教师会因此准备与这节课相关的非常丰富的参考资料以供学习者学习。此外,针对数字媒体设计的不同课程,还会配备详细的课程指南,其中详细记录了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安排和对学生学习、作业等方面的要求,这样就使得每位学习者能够在课程学习之前就对课程有着清晰的认识,对课程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一方面,英国数字媒体设计类人才继续教育强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教育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它强调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实际的设计创新能力,而不同于高等教育中强调学生在专业设计能力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决策能力等方面。正如之前所说,英国教育内外结合,政府督导与独立评估机构监控相结合的质量评价体系,[2]也为英国数字媒体设计人才的继续教育成功创造了条件。

3针对国内数字媒体设计类人才继续教育的启示和建议

第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继续教育理念。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就是要强调在设计人才培养的艺术和技术同时,重视学习者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同时要针对学习者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教授和学习内容。在继续教育的课程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一定程度上脱离教材,运用实例进行讲解,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着重培养,积极引导和培养学习者的设计个性和艺术素养,让数字媒体设计类人才明确本专业继续教育的目的、意义,同时根据机构和高校情况制定相应的继续教育制度和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案,真正起到数字媒体设计人才继续教育的作用。第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继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针对继续教育的特点,明确需要教授课程所涉及的学科,制定科学有效的课程,合理安排各个课程内容所占比重。与此同时,要根据机构和高校自身情况,构建和突出学校继续教育的办学特色,根据影视设计需要、游戏设计技能需求以及其他需求进行侧重内容培养,在课程教学中,将学生艺术综合素养的提升和技术学习相结合,针对有理工科基础的学生侧重对艺术思维的培养和艺术创新设计思维的引导,对艺术专业学生,则在继续教育课程中相对淡化艺术概念、基础知识的教授,着重对学生艺术与技术结合技能的传授,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机构的办学特色,对学习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真正通过继续教育,培养出具有差异性的社会复合型数字媒体设计人才。第三,校企联合,将继续教育模式引向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适应市场需求,借鉴英国学徒制教育模式,校企合作,一方面为学习者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场所,另一方面,企业为继续教育提供实践教师,学校聘请企业设计高端人才作为学校第二导师,利用“互联网+”,微课教学,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及答疑解惑。[3]此外,设计类继续教育还要与国际接轨,积极与国际上优秀的数字媒体设计类院校进行相互合作和互访学习,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仅提升国内数字媒体设计类继续教育领域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也为培养链接国际需求和国际视野的现代设计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大鹏.国内外高校的数字媒体类专业教学比对和探索———以英国伯恩茅斯大学和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J].艺术科技,2017(5):6.

[2]葛建民.中英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57.

数字素养教育范文6

北美高校图书馆采取的数字学术教育的形式主要为:开设课程、开展工作坊、提供在线培训教程与指南、开展融入数字学术活动的教育。

(1)开设课程

在调查的对象中,有7所北美高校图书馆开设了数字学术教育课程。这些课程由提供数字学术支持的不同部门负责,课程的类别与数字学术支持部门服务定位有关。例如,俄勒冈大学图书馆和埃默里大学图书馆分别由数字学术中心负责开设了名称涉及数字学术的课程,而普渡大学图书馆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图书馆由GIS服务部门负责开设的课程与GIS相关。从数字学术教育课程的内容来看,课程主要涉及数字人文、数字学术等综合性的课程,以及数据管理、各种分析方法、GIS和映像等专门性的课程,其中以具体的分析方法、数字人文介绍、数据管理等类别的课程为多数。数字学术教育课程面向的对象以研究生为主,这反映了研究生是数字学术教育需求的主要群体。

(2)开展工作坊

在24所开展了工作坊的北美高校图书馆中,笔者选择10所工作坊信息较详细的高校图书馆,将其开展工作坊的基本情况列于表2。由表2可知,北美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工作坊内容更加丰富、具体,尤其是以软件使用方面的工作坊为多数。由图书馆的数学学术中心或数字学术服务人员负责组织的工作坊,内容包括数字学术介绍、数字人文介绍等基本的知识介绍,以及数字素养、数据管理、版权、软件使用等多方面的内容;由专门开展某种类型服务的中心开展的工作坊的内容则与中心的主要服务有关。例如,地图和地理空间中心开展的工作坊的内容则涉及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等方面。从北美高校图书馆开展工作坊的内容我们也可以认为,数字学术活动需要必要的软件、工具进行数据创建与分析,数字学术活动涉及版权问题。同时,数字学术涉及的方面也较广泛,数字项目管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与处理、构建数据集等是数字学术的重要方面。

(3)提供在线培训教程与指南

有7所北美高校图书馆提供在线培训教程与指南,既有高校图书馆本馆制作的在线教程与指南,也有引入的外部机构的在线教程与指南。例如,俄勒冈大学图书馆为了满足想到数字学术中心体验数字工具的用户的学习需要,制作了“快速成功”系列在线教程;圣地亚哥大学图书馆数字媒体实验室则是提供了Tinker-cad公司的3D教程、来自lynda公司的在线教程等。北美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在线培训教程与指南,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学习。不但能让用户对数字学术工具有所了解,也能便于用户使用图书馆的软件资源,还能通过引入外部机构的教程增加图书馆的学习资源。

(4)开展融入数字学术活动的教育

笔者通过文献调查发现,有的北美高校图书馆开展了融入数字项目研究、数字学术成果保存等活动的数字学术教育。例如,拉斐特学院图书馆实施了为期2年的本科生参与数字学术项目的实习,使学生在建立数字学术项目过程中,学习数字学术相关的工具与知识。中田纳西大学图书馆对该校荣誉学院的教工进行教育,培训教工们如何登陆软件、提交项目、通知提交的作者,在培训中演示如何进行操作、如何查找错误,使该校荣誉学院的教工能够顺利的向机构知识库提交数字成果。北美高校图书馆通过开展融入数字学术活动的教育,近距离与用户接触,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2数字学术教育典型案例

2.1埃默里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学术教育课程

(1)案例介绍

埃默里大学图书馆开设了《数字学术与媒体研究》系列的证书课程。该课程面向完成该校研究生院的博士课程的学生,以及埃默里大学的员工和图书馆员。参与学习者需要完成4门课程的学习,其中,《数字学术和媒体研究》专题课程为必修课,并需要通过数字学术方面的实习,另外2门课程需要从给定的课程列表中选择,选择的课程需要以数字媒体和学术为特色。《数字学术和媒体研究》专题课程包括什么是数字学术、什么是数字人文等基本问题,提供数字技术对于研究影响的广泛介绍,特别是对于人文学科影响的介绍。实习需要围绕数字学术项目,可以在埃默里校内或校外的数字学术相关机构实习。学习者完成4门课程后,还需要完成最后的研究论文或数字项目。按要求完成全部内容后,将会获得由埃默里大学研究生院授予的证书。

(2)案例分析

埃默里大学图书馆开设的证书课程的课程设计极具典型性。该证书课程以“数字学术与媒体研究”为核心,不但设置了与数字学术、数字媒体相关的必修课、选修课,还安排了数字项目实习课程,并要求完成研究论文或数字项目。这体现了埃默里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学术教育教学程序规范,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内容丰富的特点;也体现了既注重教授理论知识,又重视培养学习者的实践操作能力。此外,由研究生学院为通过学习要求的学习者授予证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者通过学习数字学术证书课程,可以对数字学术与数字人文、数字媒体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有全面的了解,还可以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数字项目研究,从而了解数字学术工具,了解数字学术项目研究的方法与流程,为进一步开展数字学术研究积累经验。

2.2拉斐特学院图书馆融入数字学术项目的教育

(1)案例介绍

拉斐特学院的图书馆员分别于2015年、2016年设计了为期6周的暑期实习项目———数字人文暑期学术项目(DigitalHumanitiesSummerScholarship,简称DH-SS),DHSS是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本科生参与数字学术的模式。实习期间,本科生可以设计和创建原创数字研究项目;学生自己选择研究问题、工具和方法以及最终的项目;图书馆员通过开展贯穿数字学术项目研究过程的数字学术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在研究中互相学习的机会。比如,图书馆通过开展工作坊的方式,聚焦学生的研究问题,分析研究问题是否可行,然后集思广益如何去进行研究;图书馆员带领学生讨论如何评估和引用工具、图像、媒体、文章、书籍和参考资料;图书馆员与学生们讨论文献合理使用、原创作者和版权等方面的问题等。在DHSS项目中,当学生们学习了不同的人文主义者在阅读材料中使用的词汇后,他们的首要任务之一是找到可能在现场或方法上与他们的工作联系起来的数字人文项目,并对它们进行解压和分析;然后,学生之间互相展示工具、方法,讨论其对项目论证及最终目标所起的作用。接下来的几周时间里,学生们通过识别这些项目所使用的软件,以及为同学们进行工具演示来掌握有关工具、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拉斐特学院图书馆的这种数字学术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6年的实习项目结束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他们比之前更了解如何研究;5名学生继续在巴克内尔数字学术会议上展示他们的成果和DHSS模式。学生们建立了一个数字人文俱乐部,继续探索自己的研究,并将这些想法传播到更广阔的校园。

(2)案例分析

拉斐特学院图书馆开展的融入数字学术研究项目的数字学术教育的典型性体现在,这是一种面向用户实际需求的、贯穿用户整个数字项目研究过程的嵌入式教育,是一种多赢的数字学术教育模式。首先,图书馆通过实施实习项目,将数字学术教育融入学生的实习项目中,不但可以教授数字工具,还可以根据实习过程涉及到的具体环节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数字学术教育,这就实现了将信息素养概念化为与数字学术相关的内容,创新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并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字学术素养。同时,创造了图书馆与用户深入交流、沟通的机会。其次,学生通过建立原创项目,能够切身体验数字学术项目研究过程,不但可以练习传统的研究方法,还可以探索数字学术,从而了解如何开展研究;并且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加深了自身对数字学术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掌握数字学术相关的知识。再次,拉斐特学院图书馆的这种数字学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不断研究的兴趣,进而开展持续性的研究工作;参与实习项目的学生积累了研究经验,还可以协助图书馆员开展数字学术相关的工作坊,指导同伴开展数字学术研究;从而起到在全校范围宣传推广数字学术的作用,可以带动整个校园数字学术研究的氛围。

数字素养教育范文7

【关键词】数字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效性

一、数字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迅速渗透到教育领域,打破了传统教学限制,给劳动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数字时代带来的劳动教育形式多样,劳动能力的高要求,给作为人才培育主阵地的高校带来重大挑战。

(一)数字时代创造劳动实践新形式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数字媒体、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等新兴产业崛起,衍生了许多新颖的劳动实践方式,如脑力劳动、创意劳动等。这种通过创新、知识与劳动相结合带来劳动成果的方式,有趣且富有创造力,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就感。而现行高校劳动实践最普遍的途径就是打扫校园卫生、参与家庭劳动、社区服务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劳动观念就停留在了劳动就是脏活、累活上,以致出现大学生对于劳动兴趣不浓,不爱劳动,甚至轻视劳动、抵触接受劳动教育的现象[1]。数字时代学生对于劳动的新要求与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形式的滞后性不相匹配,加剧了学生对于高校传统劳动教育的抗拒。如何根据时代新要求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方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数字时代呼吁劳动教育新模式

数字时代,互联网、科学技术迅速渗透到了教育领域,二者结合产生的网络授课、视频辅助授课等新兴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时空限制,促进了学科领域教学模式革新。而劳动教育不同于学科教育,不单单只通过视频授课、图文展示,辅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即可,更需要大量的课外时间、环境场地加以实践。特别是数字时代,传统劳动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产生的劳动新要求,更需要高校根据劳动育人新特点,采用新的劳动教育模式,促进其革新。但观察现阶段高校劳动教育,多数高校仍采用适合传统学科的教学方式,教育内容多脱离实际,难以在课余生活中加以运用。因此,探索适合数字时代劳动教育的教学模式是高校面临的又一难题[2]。

(三)数字时代催促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首先,多数高校并不缺乏博学多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但是,在运用数字时代优势开展劳动教育方面,多数高校存在不足。一方面,精通劳动理论教育的教师未经过专业数字化劳动教学技能培养,就数字时代如何展开劳动教育这一问题,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自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考验;另一方面,数字时代提供的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缺乏数字能力的教师。要想将数字时代新特征注入劳动教育实现劳动与时代的结合,赋予劳动教育新的活力,又成为对教师的另一大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数字时代给劳动教师设置的重重考验,促使劳动教师提升教学能力迫在眉睫[3]。

二、数字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效性调查

关于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我们不仅要关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高校反馈的劳动教育成果,也要从学生群体出发,了解学生劳动教育知识素养是否提高、劳动态度是否有所好转以及学生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掌握的情况。经过综上多方面的考察,才能逐步检验高校劳动教育成效。本次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形式,分为线下纸质问卷调查和线上填写问卷调查。线下调查是由小组成员走访校园,进行发放。为提高问卷质量,等被调查者填完问卷,调查小组成员及时检查填写情况,对于谬误较大的地方,及时提醒被调查者修改;线上调查是在网上问卷,并由小组成员经微信、QQ转发等形式传播出去。与此同时,我们涉及不同专业领域以及年龄阶段,加大数据的可读性。本次调查发放问卷430份,经过仔细筛选有漏答、写错等情况的一些废卷,获得有效问卷426份。有效回收率99.06%。通过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如下。经过调查初步数据统计,根据学生选择赋值分为5个评分标准:“劳动态度优秀”“劳动态度良好”“劳动态度一般”“劳动态度较差”“劳动态度很差”。总计20分,分数越高,劳动态度越好,反之,劳动态度越差。分析表1可以看出,劳动态度优秀及良好分别占比31.1%和44.9%,二者总占比已经超过了70%,这表明高校进行的劳动教育已经使大学生对于劳动的态度好转,持积极的态度。劳动习惯统计数据总分共计25分,根据得分情况分为5个层面,分数越高,表示被调查者劳动习惯越好,反之,劳动习惯越差。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劳动习惯一般者占比达到了56.8%。这表示,在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人的劳动习惯处于中等水平,并没有达到时代要求,仍有提升的空间。劳动技能总分共计20分,根据统计情况,分数越高,劳动技能掌握情况越好,相反,如果分数低,则代表被调查者劳动技能素养有待提升。结果显示(见表3),劳动技能一般水平的人占比最高,达到了37.1%。这表明,在调查人数中,劳动技能掌握情况处于中等水平的人最多,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全社会普遍弘扬劳动教育,高校积极践行劳动教育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劳动态度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对劳动持一种积极的态度。这表明,高校劳动的理论价值教育,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检验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除了劳动态度,更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劳动习惯、劳动技能掌握情况。劳动习惯代表着劳动态度向更高层面转化,而劳动技能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只有将学到的理论、价值观运用到社会实践过程中,在社会生活中全面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较多的劳动技能,才算发挥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但纵观数据,高校劳动教育实效性仍存在问题。

三、数字时代高校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加速新旧劳动体系结合,促进劳动教育一以贯之

针对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发挥最大作用的一环仍是高校。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将劳动教育贯彻到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每一个阶段。小学初中劳动教育以趣味性劳动为主,使学生初步了解劳动,激发学生对于劳动的兴趣;高中时期将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实现知识观念向技能掌握的转变;在大学期间,提供丰富多样劳动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智力机能、道德水平、技能为标准,把劳动作为专业成绩考核之一,最大程度增强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形成一套体系化的劳动教育。另一方面,在数字时代,一些传统劳动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许多新型劳动方式,如网络运营、软件研发、IT等。因此,促进新旧劳动体系的结合,需要教授学生学会利用数字网络进行实践甚至从事工作,使学生融入以大数据为主导的数字时代,创造数字时代的劳动成果。

(二)扩大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推动专业技能提升

针对劳动教育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的就是改变高校对于大学生劳动素养教育实效性相对较低现状,培育一批专业化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开展专业性劳动授课。一方面,需要促进教师传统劳动教育知识技能的更新。数字时代的发展使得劳动教育展现出了很多新的特点。现代的劳动更需要的是在掌握劳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其注入信息因素和创造性思维,以实现劳动向智力成果的转变。学生要转变只能以出卖劳动力赚取收益的思想,用专业知识与头脑相结合,利用数字时代的便利性,将知识直接转化为效益。另一方面,开展数字时代技术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教学,采用多样、有趣方式进行劳动授课,提高劳动学习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劳动实践结束后,教师及时进行课后回顾,巩固教育成果。大学生在情感和劳动实践的双重推动下,提高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从而成为符合数字时代需要的新兴人才。

(三)打造数字教育平台,营造全社会劳动氛围

对于劳动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劳动知识、劳动精神的传授,也要强调劳动知识和数字时代劳动实践相互衔接,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实现这个转化。首先,高校需要利用数字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打造一个专业、有安全保障的劳动教育场所,为学生提供综合全面的劳动教育设施。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从不同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特色专长出发,分成小组进行劳动教育实践以获得劳动教育技能的提升。其次,高校也要积极利用社会为学生打造的劳动教育平台。当下,全社会鼓励劳动教育,有很多地方成立了教育基地、还有具有劳动教育意义的博物馆对学生开放。各高校应该学会对社会资源加以利用,在课余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有意义的实践,从而在学校、社会劳动教育环境的双重影响下,促进学生质的改变。

【参考文献】

[1]李政林.成事与成人:信息时代劳动教育的突破与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20(08).

[2]汤素娥,柳礼泉.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方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01).

数字素养教育范文8

1.调整美术教育师资力量结构

以往,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很多美术教师和美术专家只能局限于某个学校或者某个地区授课,学生对于外界的美术发展也没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而数字化时代的主要特点就是信息的共享和通讯的即时化,如此一来,学校可以不定期地聘用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专家教授对学生进行网络授课,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美术修养,学生也可以通过计算机了解更多的美术信息,欣赏更多的优秀美术作品。总体来说,数字化时代的美术教育师资力量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加合理。

2.催生美术教学内容的创新

一般来说,美术教育主要包括美术专业知识、美术专业技能、美术创意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数字化时代,虽然教师的知识传授仍然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专业技能和创意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此外,学生知识信息的来源更加广泛,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必须时时刻刻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学资料,否则教师的知识信息将有可能落后于学生。该将哪些知识通过在线授课传授给学生,又该将哪些内容作为课题授课的重点,也是值得每一位美术教师研究思考的。数字化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授课方式的变化,其更促使授课内容朝着网络授课和课堂授课两个方向发展。

3.带来更为广阔的教学资源

如今,美术教师已经不再抱着画笔、画板和课案来回奔波,开始更多地使用数字化技术产品——多媒体设施进行授课,主要原因就在于多媒体设施具有联网的优势,可以让教师随时调动全球优秀艺术大师的作品供学生欣赏,使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课堂之内。如,以往讲授欧美印象派的相关美术作品时,教师只能通过文字让学生感受其美术作品的特点或者准备一些照片让学生观察,但在数字化时代,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搜索该画派的著名作品,可以通过网络即时与学生交流。另外,现在很多艺术馆都有自己的网络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了解最新的艺术动向,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可以说,数字化时代的教学资源使得美术教育摆脱了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利用全球的教学资源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4.促进美术教学形式的改革

目前,美术教育以班级教育为主,但是由于美术教育的特点,师徒传授在美术教育中仍或多或少地存在,从本质上来说,师徒传授对于培养优秀的美术人才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师徒传授和班级教学完美结合的可能性出现了,使用数字化产品,可以在发挥班级授课的信息交流优势的同时,突出个别化培养艺术个性的特点。如网络论坛组织上的讨论交流、电子邮件的作业修改等,这些方式既保留了班级授课的优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教学形式,使学生更加具有自己的艺术个性。

二、数字化时代美术教育的社会责任

1.倡导精英文化的建设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建设内容就是要提高广大人民的审美能力,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满足的今天,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发现生活之美,挖掘生活之美的精神文化内涵,而这些都需要艺术作为基础,因为在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但又是难以发现的,如黄金分割、色彩的对比、色彩的情感等都是艺术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因此,美术教育并不是单纯地培养优秀的美术人才,而要放眼整个社会,为社会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丰厚的土壤,使美术教育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

2.构建艺术化的社会环境

培养美术人才、使美术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全民艺术修养是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目标。随着美术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与各种最新的数字化产品应用于美术教育,一些人迷失于先进的科技当中,忽略了艺术的本质。之所以出现这种思想,主要原因在于艺术和科技之间本身存在一道鸿沟,艺术具有高雅的属性,而科技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类追求物质生活的一种体现,是属于世俗的,二者的结合固然使得美术教育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其固有的矛盾也使得美术教育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当下的美术教育以学校专业教育为基础,以提高全民的艺术修养为目标,构建一个艺术化的社会环境,实现艺术与科技的共同发展。

3.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生活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虽然给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但是也给美术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数字化时代带来的信息浪潮。海量的信息在给美术教育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师生难以从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对于这种情况,当下的美术教育者不能将目光局限于美术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新的知识,掌握科技的发展动向,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毕业之后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生活,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深刻地领会和运用现代设计思想、设计手段和设计方法。

三、数字化时代的美术教育

1.充分认识数字化技术的优势

在过去,无论美术教育如何变革,画板、画笔和颜料都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美术教师还是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都很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干扰,有时候辛苦了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一幅作品,受到一点外在因素的影响便毁于一旦,这并不仅仅是绘画作品的损失,更是美术教育的一次中断。而数字化时代的美术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以鼠标和屏幕取代了传统的画笔和画板,通过在电脑上进行绘画不仅不易造成画面的污损,还可以根据需要对绘画作品进行复制并进行大规模的传播,从而提高了绘画作品的艺术宣传效果,这也是数字化技术的最大优势。

2.借助数字化技术提高美术素养

提高美术素养是一个难度大、耗时长的过程。在美术教育期间内,学生不仅要学会相关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更要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毫无疑问,这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无论是美术技能水平还是美术素养的提高,都需要经过长期的绘画实践,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有时候一幅绘画作品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够完成,而在绘画的过程中,绘画所花费的时间可能还没有颜料调色等工作花费的多。借助数字化技术,学生就可以摆脱反复的绘画练习过程,将颜料调色等耗时费力的工作交给电脑完成,自己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作品画面的构图与造型技巧的锻炼上,如此一来,学生的专业美术技能就会得到很好的强化。同时,由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很多绘画软件不断完善,学生可以通过绘画软件完成许多大师的技巧,这可以使学生通过模仿绘画大师,从而提高其美术素养。

3.数字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