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论文范例

数字货币论文

数字货币论文范文1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企业

1引言

区块链技术就本质上而言,是基于数学和密码学为基础,以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为支撑,以分布式共享账本为存在形式的去中心化数据库。由于其所具有的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征,实现了各种应用场景下的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基本技术包括P2P对等互联网络技术、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和非对称加密算法等,有效保障了数据安全。

2数字货币的内涵

数字货币又被称为电子货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为实现形式,摆脱传统物理介质载体,实现货币发行和应用电子化的重要形式。数字货币的产生和发展,既是技术发展推动的必然结果,又在法定货币发行、商业银行支付、企业财务、数字金融体系形成和数据资产交易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当前世界各国央行都已经强化对数字货币发展的重视程度,推动数字货币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为经济运行模式创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

3数字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2008年中本聪所提出的点对点支付交易系统运行,被认为是区块链技术正式应用的开端,之后在世界各国政府和技术力量驱动下,应用领域得到大范围拓展。2014年,英国央行正式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计划,2016年苏格兰银行开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2019年2月,委内维拉开始发行法定数字货币。随后,瑞典、日本、加拿大及新加坡等国家央行和金融管理机构也开始加快这方面的研究。2016年,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区块链技术方面的战略布局,并加大相关方面研究和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发行数字人民币(e-CNY),并在深圳、苏州、成都等开展试点,累积发行数字人民币红包超过1.5亿元,中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正式启航。由央行和不同商业央行所组成的双层运营投放体系,成为我国数字货币发行体系的重大创新。当前在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中,并没有指定唯一的技术,但会与区块链技术有显性结合。

4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的融合

4.1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的融合机制

4.1.1共识机制

共识机制是确保数字货币系统运行一致性和安全性的基础,如何利用特定规则实现在权力分散化的去中心网络中,达到各个节点高效而安全的一致性共识,是共识机制存在和运行的主要目标。当前多数数字货币研究体系中,多是基于中本聪于2008年所提出的PoW机制和2011年署名为“QuantumMechanic”所提出的PoS机制实现。因此,要实现共识机制的优化,需要从这2个机制方面入手,基于某1种机制的单独优化或2种机制的有机结合,都能够实现计算量控制、系统抵御安全风险能力提升等方面优化[2]。

4.1.2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被认为是数字货币系统运行的核心,机制运行主要是在既定规则框架下,通过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在挖矿的同时进行交易验证,以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研究体系中,激励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挖矿奖励机制和交易定价机制2个层面。当前挖矿奖励机制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主要是以按比例分配、PPS和PPLNS这3种机制最为常用,但是每种机制都有自身技术层面的缺陷,因此在研究方向上,更多的是侧重于不同激励机制的相容性而构建新型分配机制。交易定价机制在本质上而言,是通过用户与矿工共同参与群体性而实现的交易费竞价机制,但是受制于技术研究层面限制,当前还没有形成在实践中被广泛接受的统一性交易定价机制。

4.1.3币值机制

法定数字货币是当前数字货币发展的基本方向,基于央行背书代替现金使用,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支付效率,是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和实施的主要目标。当前多数央行在法定数字货币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都持有较为稳健的态度,在确保币值与现钞货币相等同的情形下,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币值机制主要是应用于私营主体发行的,缺乏国家公信力背书的数字货币,在合理评估并基于特定机制条件下,确保数字货币币值保持一定的稳定性[3]。当前这方面的机制研究主要有链下抵押机制、链上抵押机制和算法式稳定机制3种类型。

4.1.4发行机制

受到法定数字货币多元效能影响,当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完全的去中心化发行机制无法与效能实现要求相适应,尤其是在发行量控制、管理方式和发行成本控制方面,需要完善的发行机制作为支撑。在当前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机制中,需要解决货币层次和发行数量、发行方式和发行主体、流通和回笼机制3个基本方面的问题。

4.2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融合的技术支撑

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的融合,必须是以创新性的技术体系为基本支撑,当前这方面的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基础支撑技术和隐私保护技术2个层面。当前技术体系中,无论是私营数字货币还是法定数字货币,基本都是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但是由于法定数字货币本身是建立在国家主权背书基础上的,因此,在可授权中心化、金融大数据的收集与管控、二元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实现技术革新。同时,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交易体系中,还会由于匿名性要求给安全运营和合法监管工作带来影响,因此还应当采用点对点混合协议、分布式混合网络及比特币扩展等技术应用,实现交易信息的安全防护[4]。

4.3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融合的风险监管

数字货币尤其是私营数字货币由于其所具有的优势,必然会对传统货币产生一定的替代性,但同时也会带来较为明显的风险隐患,对风险监管提出更高要求。风险监管的具体实现,主要是集中于4个层面:一是在支付体系方面,由于私营数字货币的支付环节是独立于法定支付体系之外的,因此与现行支付体系必然存在一定的替代作用,并为洗钱和非法买卖等违法活动提供便利,带来一系列不确定性风险,具备良好的风险应对能力,发挥好数字货币支付结算功能,是支付风险监管的首要层面;二是在货币政策方面的风险,央行在无法准确监测货币流通信息、无法高效准确统计广义货币量的情形下,会对宏观层面的货币政策有效性造成影响;三是金融体系方面的风险监管,在削弱国家对金融系统调控能力的同时,对主权国家法定货币汇率波动造成影响,进而损害经济体的金融发展和正常的经济增长;四是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较为明显冲击,将国际货币竞争从线下扩展至线上,给国际贸易甚至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造成影响。

5数字货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5.1在央行支付系统中的应用

在数字货币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基于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推动数字货币发展的主要形式。基于区块链技术在央行支付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有数字票据和跨境支付2种主要形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系统效率不足、交易风险增加和监管难度大等方面实际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对央行现有支付系统进行改革,需要做好如下层面的工作:一是创新区块链及相关方面技术,提升支付系统吞吐量。通过与商业银行结合,构建二元支付体系,通过数据库主链和侧链的高效衔接,能够大幅提升数据吞吐量和交易速度,提升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水平。二是要健全相关方面的管理制度,明确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的责任范围,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提升区块链安全标准,减少由于漏洞存在而产生的运行风险[5]。三是坚守风险防范底线,从应用程序分级监测、区块链中介机构监测和终端用户监测等方面入手,构建系统性的风险监管体系,确保数字货币运行安全。

5.2在商业银行支付中的应用

央行与商业银行结合构建二元支付体系,是当前我国法定货币发行推广的重要形式。受制于传统支付环境和技术因素影响,当前商业银行在支付管理中还存在如下方面问题:一是支付结算账户监管较为滞后,审核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以人工审核方式为主,并存在明显的管理漏洞;二是对账方式和支付结算工具较为落后,基层网点与企业之间对账单会出现对账单信息偏差,甚至是非法挪用资金等问题;三是整体上而言,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在企业结算管理方面存在较大漏洞,并对银行自身管理造成影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法定数字货币体系构建,能够有效规避传统支付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有效提升支付工作效率,消除支付结算环节存在的潜在风险,完善对账方式和支付管理机制,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多元化支付服务。但是数字货币模式的应用,也要求商业银行进行自身理念的强化和技术层面的革新,全面提升员工专业素养,以此才能够真正将数字货币应用实效体现出来。

5.3在企业财务系统优化中的应用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大多数企业运营控制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大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干扰,将区块链技术导入财务管理的对应环节,提升数字货币应用水平,不仅能够有效改善财务系统运行的不足,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升财务分析在企业内部决策活动中的指导作用,还能够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系统安全性,减少人为干扰因素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推动企业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数字货币本身依然处于发展阶段,当前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中,还是以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应用模式为主,距离真正的数字货币应用还有较长距离[6]。随着国家层面在法定数字货币方面的推行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层面的应用水平也将会随之提升。

5.4在数字金融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数字金融体系构建是数字货币发展的必然态势,是有效解决当前金融企业弊端、推动企业金融快速发展的重要路径。一是法定数字货币体系的构建,能够与当前金融体系有机融入,从货币端开始,重构金融生态。二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型支付体系构建,能够有效提升金融体系的运转效率,降低金融运行体系尤其是跨境支付体系中的信用风险。但是由于当前各国央行在数字货币方面的探索和应用力度不同,使得跨境支付金融体系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还无法完全取代传统跨境支付体系。三是将区块链技术应用普惠金融和小微金融发展中,能够更为安全地使用中小企业财务数据信息,改变当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失衡状态,弥补传统金融体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短板[7]。四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还能够通过风险识别、风险监测以及风险控制等环节的优化,有效提升金融管理水平,确保金融体系平稳运行,积极应用数字货币应用带来的新型挑战,促进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

5.5在数据资产交易方面的应用

资产数据化和实物资产上链交易是当前数据交易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在大数据技术高速发展的状态下,数据及数据分析的价值水平不断提升。但是数据资产交易与传统交易体系的对接不畅,将会对数据资产交易效率和安全性造成显性影响,限制了数字资产交易行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交易具有传统模式和体系所不具备的全程留痕和可追溯等方面特征,将其应用于数据资产交易,能够将数据资产和货币交接纳入统一的区块链平台,或者实现交易平台接口对接,有效规避传统交易模式的不足。当前数据交易场所和市场建设已经逐步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在未来数据产品交易和实物资产交易方面必将起到更高水平的促进作用。

6结语

数字货币论文范文2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金融创新;风险管理

当今社会对金融需求已经无处不在,金融产品纷繁复杂,但在金融与产业之间并没有真正架起一座雄伟的桥梁。众所周知,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最早发明的几大文明之一,货币的产生极大地解决了商品交换的效率问题。但是商品交换后的多余货币也不能闲着,于是金融就有了自我价值实现与超越的放大器特性。尤其是在金融创新活动日新月异、金融创新业务不断涌现的今天,普遍存在着金融属性与商品属性相分离的现象。这种分离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得金融交易呈现出信息不对称与信息相互分割的特点,没有形成真正的实体产业与金融相融合的交易平台。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上了生动的一课。但这种交易模式的关联性不强,不能形成具有实时性、流量性、连续性的价格反应机制。因此,加大实体产业与金融产业的深度融合是一种必然选择,增强金融创新赋能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力是世界各国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区块链最早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以密码学算法为基础保证点对点传输与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LedgerTechnology,DLT)。这是一种分布式存储数据库,是所有交易或事件的公共账本,可以在参与者之间执行与共享[1]。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新的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社会已进入由区块链技术驱动的价值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信任、公开、透明、匿名、自治、难以篡改、可溯源、隐私保护、数据一致成为区块链的技术特性,高信用与高安全度、分布式数据存储、共识机制、协作共享、以密码学为基础的链状组织架构、资源的有效分配成为这一时代金融创新的重要特征。2019年10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区块链思想与理念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渗透到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区块链技术正在加快与5G、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同时以更快的速度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推动各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与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由此充分展示出区块链技术极强的生命力与无穷魅力。

1区块链技术背景下金融创新的特点与风险

与传统金融创新相比,区块链的技术特性为解决实体经济的金融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而形成了区块链技术背景下金融创新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随着区块链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区块链对金融的作用被不断强化。数字货币方面,目前,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已达数千余种,Token激励机制颠覆了传统法定货币发行机制,衍生出ICO及虚拟币投资等各具特色的新金融形态。金融服务方面,链上数据分布存储、链上节点共同维护、点对点传递等去中心化特征改变了传统数据存储模式,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匿名特征可以充分保护金融服务参与者的隐私,避免不必要的隐私泄露;智能合约建立了机器信任,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因此,近几年来,各国政府都越来越倾向于把区块链技术向金融服务业落地方向发展。一旦区块链技术与金融业深度融合,将重构金融主体、金融架构、金融模式、金融产品、金融行为、金融基础设施,创建新的金融体系与金融业态。尽管区块链技术作为金融创新的一项新兴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在诸多领域获得成功应用。但是,它也给金融创新活动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潜在风险:一是区块链本身的技术风险,主要是在性能、信息安全、标准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风险。性能方面,区块链分布式的记账和存储需要多点验证复制信息,这会导致每个节点的存储容量急速膨胀,加上区块大小与出块时间受网络延迟等因素的制约[2],造成业务吞吐量低、资源冗余、网络延迟及共识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3],难以处理高吞吐量实时金融业务。信息安全方面,计算机算力的飞速提升和量子计算的突破可能使区块链加密算法面临着被破解的风险,这将极大冲击区块链加密体系的安全性;同时,区块链在网络层可能受“女巫攻击”,在共识层可能受“算力攻击”,在智能合约层由于代码的漏洞易受“黑客攻击”[4],从而可能带来巨大损失。标准方面,目前区块链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存在兼容性差、互操性低、法律边界模糊等问题。二是区块链技术衍生出金融创新活动的风险,主要包括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存在冲击传统货币体系、投机炒作、金融犯罪等诸多风险。随着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货币的兴起,非法定数字货币对各国货币结构和货币政策产生影响[5]。而数字货币的投机也会带来套利问题,融资企业在市场上进行首次代币发行时,存在虚假资产以及投机炒作的风险。加密货币在流通过程中无法受到监管部门审核监督,易被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活动利用。三是区块链技术背景下的金融风险管理的难度增大。由于区块链存在节点全球分布、去中心化和匿名机制等特性,因此区块链技术背景下的金融风险种类、风险识别、度量方法、影响因素、演化机理、传播模式更加复杂,增加了风险防范、控制与监管的难度。而事实上,该背景下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式大多数是采用事后的干预和调整等措施,这种模式一般都收效甚微,而要做到事先的预警和防范具有极大的难度。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型还无法适应区块链技术的特性,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也缺乏针对区块链背景下金融活动的统一的监管标准和有效的监管政策,一旦该背景下的金融风险没有及时控制,则极易迅速演化成系统性风险。

2区块链技术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研究动态分析

中本聪于2008发表的《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论文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同时也代表着区块链1.0时代的到来[6],其中比特币的底层架构就是采用了区块链技术,即一串使用加密算法关联产生的数据块形成的分布式数据库。Swan首先提出区块链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0阶段指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数字货币;2.0阶段指智能合约技术的加入,此时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或经济市场,代表性平台是以太坊;3.0阶段是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阶段,代表性平台是超级账本[7]。近年来,国内外业界与学界在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上不断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2.1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信息化革命之后,又一个可能对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带来巨大冲击的核心技术。完整的区块链技术包含核心的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以及可选的激励层、合约层、应用层。区块链具有去中心信任,真实可信、安全可靠、防篡改等技术特性,有着美好的未来和前景。但是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它也有着无法避免的缺点,譬如性能问题、数据的弹性拓展问题、易用性问题[8]。

2.1.1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层

数据层是区块链最核心的部分,数据以链式结构存储于区块中,每一个对等节点都有权利获取底层数据信息。通过Merkle树和哈希链防止数据被篡改,同时区块链还应用非对称公私钥加密技术和时间戳等技术保证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9]。目前区块链在数据存储方面结合云服务器,为大规模商用打下了基础。随着主流区块链架构的成熟,越来越多的数据库配套工具可以方便区块链底层数据查询操作[10]。

2.1.2区块链技术的网络层

网络层包含了区块链系统的信息传播协议、数据验证方式、组网模式等要素。2001年,Gribble等人提出将P2P技术与数据库系统相融合的研究方法[11],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通过特定的传输协议和数据验证机制,只有当数据符合既定的共识机制以及相应的智能合约才能被写入底层数据库。网络层不但是数据传输层也是数据有效性的检验层,网络层保证了每一条链条上的节点有共同的账本。随着节点数目的增多,区块链也可以说是一种分布式的大数据技术,部分节点宕机或者作恶,并不会影响区块链的主链数据。不过这也反映出区块链网络需要更多的产业链节点来参与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随着云平台的逐渐商用,会有越来越成熟的区块链架构来解决区块链高并发以及数据存储等难题。

2.1.3区块链技术的共识层

共识层是指分布式系统中全部或大部分节点就某条数据的真实性或者某条交易的机制达成一致,并据此更新各节点记录的一种机制。因此不同的链条应该要根据具体的商业模式选取合理的共识算法[12]。公链一般采用POW(工作量证明机制)、POS(权益证明机制)、DPOS等(股权授权证明机制),POW主要依靠大规模的算力来保证账本的一致性,但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而POS和DPOS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源的浪费[13],但是随着权益的集中,可能出现垄断记账权的节点。联盟链主要采取PBFT和RAFT两种算法,其中应用广泛的PBFT算法(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是一种基于消息传递的一致性算法,理论上只需要作恶节点不超过总节点数目的1/3[14],具有识别速度快、并发处理能力高等优点。

2.1.4区块链技术的激励层、合约层及应用层

激励层、合约层以及应用层的相关技术并不是底层区块链核心,很多区块链架构根据自己的实际应用需求适当选取这三层。激励层主要是通过代币或者股份权益来设计一些激励机制以保证链条的正常运转,譬如比特币有矿工记账的挖矿奖励,以太坊体系中有代币利息,目前联盟链也在探索激励模式来促进全产业链的生态良性循环。合约层从商业逻辑上来说是合同,在计算机层面是程序判断执行的代码,可以说以太坊平台开发的智能合约是区块链2.0时代的一个缩影。应用层在未来将会融合大数据、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15],充分发挥数据层的不可篡改的优势,在金融、食品安全、政务等领域发挥价值。

2.1.5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的区块链技术在项目的实际落地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难点,未来的区块链还需要在共识机制、隐私保护、部分存储、链外交易、多链与侧链、跨链、区块树与区块图、区块链数据分析软件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16]。目前区块链正在合约层和应用层寻求应用落地的机会。联盟链可以针对具体的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其数据可信可靠和技术可插拔优势,以解决商业痛点、监管盲点和民生难点。

2.2数字货币

2017年9月,央行联合六部委《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同时要加强代币融资交易平台的管理”[17]。在这一政策环境下,国内关于数字货币的研究项目相对较少,而国外学者则对数字货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数字货币功能研究方面,Swan认为数字货币具有交换媒介、交易软件、记账工具三个方面的作用[7]。Scott介绍了比特币的基本知识,并指出比特币可以使汇款便利化,使更多的人拥有一个全球化的账户,不必与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联系,且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金融服务[18]。韩裕光认为比特币为特殊交易提供清算系统,具备货币的职能,但是不能将比特币作为未来货币以及用比特币来解决经济危机[19]。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只是一种数字商品或资产,或者是一种投资的工具[20]。《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中明确指出:“首次代币发行(ICO)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17]。在数字货币风险种类方面,Weaver认为数字货币的风险可以分为4类:技术风险、经济风险、数字货币系统风险以及社会风险[21]。技术风险是指任何拥有私钥地址的人都可以盗取该地址的比特币;经济风险是指大部分数字货币的价值很低,充满泡沫,唯一价值存储在其他实用程序当中;系统风险包括蠕虫、交易所和政府干预等;社会风险是指由于挖矿所造成的电力损耗,以及使用数字货币规避合规审查[21]。Blanton认为数字货币是高波动性和投机性资产[22]。在数字货币风险的技术分析研究方面,Blanton认为投资者应当深入了解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原理,采用可靠的密码来保护自己的数字账户[22]。Milunovich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网络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网络研究数字资产和非数字资产之间的关系,发现两类资产的组内相关性较强,而组间相关性较弱[23]。Silahli等在技术投资组合VaR时将单变量双侧Weibull分布拓展到多变量的情形,捕捉到数字货币的极端波动、波动聚集以及厚尾偏态,并应用于比特币、莱特币、瑞波币和达世币的投资组合中显著优于其他模型[24]。Venegas运用网络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TheDAO”(DecentralisedAutonomousOrganisation)中的投资组合风险分散问题,发现在去中心化市场中同样要尽量降低数字资产的相关性[25]。

2.3区块链技术背景下的金融创新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已经有许多创新性的应用,即利用安全、灵活、高透明度以及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务创新中降低系统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为金融业赋能。2015年,Swan提出除数字货币范畴外,区块链的首类应用场景便是金融业[7]。2016年10月1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编写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中提出“将金融服务作为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领域”,并指出区块链具备重构金融业基础架构的潜力[26]。周永林认为区块链是革新性的金融基础设施,建立在区块链基础之上的金融服务和商业模式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27]。在传统金融行业中,由于信用的缺失,各种风险制约着金融业的发展。区块链技术主要通过非对称加密、信息共享、智能合约等,建立点对点的“机器信任”,解决金融业的痛点问题。曹磊指出,区块链技术可通过程序化记录、存储、检验、传递、分析数据,从而形成信用[28]。信用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定价、投资、贷款等金融服务的发展。张晓玫等提出区块链金融模式是指在链上进行的投融资模式[29]。杨涛认为区块链金融的核心作用是确定价值,存储价值和传递价值[30]。Tapscott指出区块链可以颠覆金融业传统的中介模式,极大提高金融系统运转效率[31]。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到金融业的各个领域。Scott认为数字货币本身可以作为金融普惠工具,且区块链技术可以拓展到股票、保险等金融服务领域[18]。Treleaven等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给银行等金融服务业带来许多优点,具有巨大的潜力[32]。

2.3.1区块链+银行支付清算

传统金融服务中,支付、结算和清算需要较多人工参与,成本较高,导致小额跨境支付难以广泛开展,同时金融服务也容易受到人为干预及操作失误的影响,造成纠纷,导致低效。应用机制方面,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资产数字化和点对点价值转移改变传统支付清算模式。区块链打造的是一种去中心化信任的交易环境,无需第三方参与,各个对等节点之间直接发生交易,将操作规则或协议代码写入智能合约[33]。支付清算效率方面,自动执行支付结算交易提高服务效率,降低银行交易成本,也将使银行能够满足跨境商业活动快速便捷的付款清算服务要求,提高金融资产清算和结算的流程效率。信息共享方面,用户信息及交易数据分布式存储,数据透明可信,使得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互通[34]。

2.3.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信任缺失、抵押物不足、账期错配是一个世界性金融难题,随着互联网企业的不断下沉,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日益增强,供应链金融正是借助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为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支持[35],但是在整个中心化的供应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只被核心企业掌握,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被碎片化,被分割开来,形成信息孤岛,缺乏信任基础,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普遍存在对上游企业拖欠应付款,同时要求下游企业提前支付预付款等不平等问题。再加之各节点企业之间的缺乏互信,信用记录也不充分,这不仅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扩展,也导致各企业流动性资产流转不畅、资金使用效率低,还导致不良贷款的频繁发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可能面临各种其他问题,如:由于银行无法杜绝贸易过程中的造假行为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设置比较高的门槛,因此融资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36]。区块链有望解决这个问题,中小企业是产业联盟链上的主体节点,链上企业有较强的主动融资能力;金融机构由原来传统的单纯资金贷款方转变为金融创新带来的利益共享协作方,企业与金融机构都可以在区块链上自主地选择共享协作者。所以,区块链应用到供应链金融中可以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将大量纸质单据数据化并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提高业务执行的效率并降低操作风险[33]。同时,区块链分布式、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等特性,可以将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信息整合到一条链上来,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实现业务流程的透明可视化,便于银行实时掌握监控业务运行的各个阶段降低交易风险。利用区块链,企业可以签发数字化的支付承诺,并且数字的支付承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拆分转让,实现企业间的信用传递,扩大服务对象[37]。大部分区块链关于供应链金融应用研究表明,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天然契合,能解决供应链融资中融资难、效率低、风险高等痛点[38]。

2.3.3区块链+保险

传统保险的理赔流程繁杂,需要投保人申请、保险公司审核等步骤,甚至存在信息造假、骗保等风险。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在确保信息真实可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程序自动判断并触发理赔行为。这既能降低风险,也能提高理赔效率;各个节点可以在链上进行资金的管理与分配,既公开透明又节约成本[39]。目前区块链技术尚不成熟,仍存在吞吐量低、智能合约会遭受攻击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区块链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一旦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区块链将得到广泛应用甚至颠覆传统保险行业[40]。

2.4区块链技术背景下的金融风险管理

目前,虽然国内对区块链金融的研究较多,但对其带来的风险及其管理的研究才刚起步,相关文献较少。风险评估方面,徐晓飞构建了区块链金融风险评估体系的一级风险因子,包括政策及法律风险、技术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五个维度,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区块链金融风险评估的多层次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估,识别出了各类风险的相对重要性[41]。风险防范方面,政府各类政策报告已经多次提出要加强防范和处置各类金融风险,区块链金融风险防范和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夏诗园认为应当科学认识区块链技术,发行加密数字货币,加快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及金融行业的布局和应用,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积极开展前瞻性创新与人才储备,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增强话语权,加强全面风险管理[42]。监管制度方面,乔海曙等提出了促进金融智能化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包括正确看待金融智能化发展进展,加强金融智能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及运用,在金融智能化推进过程中确保风险可控,打造“穿透式”智慧监管新体制[43]。侯太领关注区块链代币的有效监管,认为需要首先厘清代币与区块链的关系,既要防范金融风险,也要支持技术创新,然后由于代币的法律实质是“数据财产权”,应当据此建构监管机制,最后建构“数据产权”交易机制,实现对代币的有效监管[44]。陈志峰和钱如锦认为急需通过“授权型立法”模式的建立、企业沙盒准入门槛的制定以及沙盒退出机制的建立形成我国沙盒框架,建构起以“中国式沙盒监管”为核心的区块链金融风险管理机制[45]。总之,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仍面临着业务、技术、风险管理等多维度的挑战,如何对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监管是目前各国政府的研究重点[46]。2020年2月,央行正式了我国金融业首个区块链标准《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规范了分布式账本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为分布式账本技术大规模应用提供业务保障能力和信息安全风险约束能力,对产业应用形成良性的促进作用”[47]。我国应继续积极调整监管策略,寻找适合国家发展的监管方式。

3发展趋势与未来研究方向

3.1发展趋势

传统金融业具有人工化程度高、业务流程繁琐等特点,因此会带来高额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降低了业务处理的效率,还存在各种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最终导致信任问题。而信用恰恰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一切金融服务的核心都是围绕“信用”而展开。区块链是未来价值物联网的底层架构,它天然通过智能合约与非对称加密等技术,建立了信息共享、价值传递的“机器信任”平台,解决了传统金融的许多痛点,为未来金融业的智能化、自治化、体系化奠定基础。目前,国内外已有诸多机构成功地把区块链应用在金融领域。数字货币方面,有经典的比特币(Bitcoin)、以太坊(Ethereum)、瑞波币(XRP),还有Facebook于2019年6月推出的Libra。银行支付清算方面,SWIFTGPI采用分布式账本提供透明、可追溯的跨境支付,国内招商银行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特性和点对点传输特性进行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方面,“腾讯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连接企业与金融机构以帮助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并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保险方面,安永携手Guardtime等公司创建全球首个航运保险区块链平台以提高保险公司的运营效率和风控水平。还有许多金融机构联合起来以探索区块链金融的发展模式,如R3CEV联盟、FISCO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BankChain等等。当前,由于区块链的许多关键技术尚未获得重大突破,在金融领域还没有形成大规模应用场景,但是其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能充分为金融业赋能,甚至重构金融体系。一旦区块链技术获得突破,传统金融产业将发生重大变革,传统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式将会失效。因此,在研究区块链金融创新的同时,同样需要重点加强区块链技术背景下的金融风险管理创新研究。

3.2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块链搭建金融创新的需求不断上升,区块链技术衍生出的新金融形态也日益增多,如层出不穷的代币发行,众筹(ICO、STO)及虚拟币投资等。在此情形下,如何及时把握区块链技术背景下金融数据的变化特征;如何发挥区块链技术对金融创新的支撑与价值导向作用;如何从区块链底层逻辑出发,从各种有关实际金融场景中挖掘出隐藏在其中的复杂行为模式,实现对投资者的精细服务及对金融风险的有效管理;如何适应区块链时代的信息技术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与变迁,提升区块链技术背景下金融创新的发展水平与风险管理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是各级政府与相关职能管理部门、金融机构、投资者日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区块链技术背景下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理论研究所必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具体来说,未来的研究方向应主要集中在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金融创新的应用机理、风险管理与金融监管制度。

3.2.1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

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至关重要,由于存在有业务吞吐量低、计算和存储资源冗余、网络延迟及分布式共识效率低等一系列技术性能问题,我国应该以数据透明、数据共享、数据互联、数据真实、数据安全、可追溯、可验真、可审计及可监管为目标原则,着重解决高性能、高安全、高可用、高可靠、高拓展等共性关键技术瓶颈;积极推进区块链与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与集成;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解决区块链兼容性和互联互通标准问题,重视公链与联盟链的应用,提升我国在全球区块链技术领域的话语权。

3.2.2金融创新的应用机理

在金融创新应用机理方面,一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中还有许多潜在应用领域与应用场景,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提升与改造传统金融产业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二是对于联盟链与公链,除非政府强制要求上链,不然阻力巨大,因此,合理的激励机制、协作机制与收益分配机制也是未来的研究领域;三是资产通证化①后,会产生许多区块链技术赋能的金融衍生品,该类衍生品的定价问题是未来必须重点研究与解决的。

3.2.3风险管理与监管制度

风险管理方面,区块链衍生出的非正规金融活动中潜藏着许多未知的风险,且这些风险相比传统金融风险扩散性大、传染性强。若这些风险迅速累积,极易引发金融震荡,从而极大地冲击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区块链技术背景下的全程风险管理,特别是隐匿性强的金融风险识别、区块链复杂网络上的金融风险传播、金融风险演化及突变、金融风险防范与治理等都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监管制度方面,传统的监管政策已无法应对日新月异的金融活动,金融监管也需要运用新科技进行变革。我国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态度是“先发展、后规范”,即先默许其发展,暴露问题后采取“一刀切”模式杜绝风险,然后再通过深入研究慢慢放开政策。这对于金融创新的发展十分不利:有些创新带来的后果较为严重,如P2P暴雷事件;有些创新则被扼杀于摇篮之中。因此,要使区块链技术下的金融创新健康发展,则需要在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初期尽早开展监管科技的研究以实现“事前监管”。因此,我国应加强针对区块链及其风险的监管制度建设,尤其是监管沙盒、风险预警机制等,以及加快行业监督政策与标准政策的制定。

4结语

数字货币论文范文3

2008年,中本聪发表了题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提出了一种可通过完全点对点的技术形式去实现的电子现金交易系统。比特币基于密码学原理而非信用,使得在线支付能够直接由一方发起并支付给另外一方,中间不需要通过任何金融机构。由此,比特币作为最基本的底层应用技术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中的应用受到关注。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区块链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已经到了3.5时代,自身的技术特点也慢慢得以展现。

一、区块链技术的特点

1.区块链技术核心是去中心化

在区块链的交互信息系统中,任意多节点间的义务及权利都是公开且平等的,每个节点都有能力进行计算投票,因此从数据交换本质上基本保证了信任。如果数据交换得到承认的结果是过半数节点都认可的解决方式,那么即使受到网络或者黑客攻击,只要他们控制的节点数不超过全球节点总数一半以上,数据交互系统依然能正常运行。

2.颠覆性在于数据交换信用的建立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如此评价区块链:“创造信任的机器,将重塑世界经济。”可以看出,区块链技术对于数据的存真去伪有着跨时代的创新意义。区块链也让人们在互不信任且没有中立中央机构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互相协作。相信日趋成熟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将为打击假货和问题溯源提供途径。

3.集体维护可以降低成本

在中心化网络体系下,系统的维护和经营依赖于数据中心等平台的运维和经营,成本不可省略。区块链节点任何人都可参与,每一个节点在参与记录的同时也用来验证其他节点记录结果的正确性,维护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二、区块链技术在包装行业的主要应用

1.货品及食品生产安全性包装溯源

当今社会,货品及食品安全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上链数据不可篡改等技术特点为此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并最终在货品及食品包装上通过二维码的方式进行呈现。如果在有机食品生产的每个节点上链均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消费者只需要通过手机扫码就能清晰了解该产品来自于哪个农场、什么时候采摘、通过什么方式运输、在哪里包装及生产,买得安心也吃得放心。通过包装技术的赋能价值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可谓一举多得。

2.食品产品防窜货管理

食品安全每个节点上链即可满足消费者的验真需求,也方便企业建立安全追溯体系和智能防窜货管理体系。由于区块链技术的信息不可篡改,一经上链就无法修改,相当于每个节点都上了不可修改的“身份信息”,也为企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信息追溯技术手段。企业可凭不可修改的“身份信息”追查到生产的每个节点,消费者可以扫描食品包装的二维码,后台数据库都会一一记录。由此企业可建立安全、有效、可信的追溯机制,以及智能防窜货管理系统。通过平台的智能管理及大数据分析,产品的最终流向可做到清晰明了。

3.数字化营销管理

在“互联网+”背景下,零售行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平台电商、直播带货成为热点,每个厂家都想在互联网的红利下分一杯羹。企业可以将包装作为最终商品的媒介,在消费者对食品包装扫码验真伪及查询生产信息的同时进行流量的引流,从而完成从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的转换,再配合数字化的营销手段,进一步扩大终端产品销量。

三、区块链在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展望

1.呈现方式的抗复制性

虽然区块链解决了从原材料加工至生产、包装到运输、销售乃至产品最终流向等食品供应链一系列的问题,但呈现在终端的基本形式是二维码。一旦此码被造假者复制出来贴在伪劣商品上,那么假货也就变成了真货。这给防伪二维码提出了新的课题,相信通过印刷技术手段能得到解决。

2.食品包装领域应用场景有待探索

大浪淘沙,区块链技术经过近年来的沉淀日趋完善,应用场景也日益丰富。在数字金融、数字政务、数字版权等领域有很多应用,但在食品包装行业却是初露头角。食品包装的供应链复杂、物流系统复杂、销售渠道复杂等特点,对区块链数据的安全性、吞吐量、数据交换的延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方案能否真实落地提出了新的课题。

数字货币论文范文4

1学术期刊转型升级中的发展瓶颈

作为知识传播的关键环节,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冲击下,学术期出版面临着升级转型。学术出版包括学术期刊出版和学术图书出版,虽然学术期刊出版在学术出版领域比重有限,但学术期刊的文化传递功能和社会思潮影响力是其他舆论介质无法替代的[3]。从目前来看,制约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科研诚信困难和协作效率低下。

1.1科研诚信困境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由学术不端行为特别是剽窃、造假等引起的科研诚信问题层出不穷,并屡屡引起各界激烈讨论和反响,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从在国内引发巨大争议的某电影学院博士学术不端事件到席卷国际学术界的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传统学术出版模式在科研诚信上的短板。传统学术期刊出版业一直以来都充斥着关于版权、内容及其来源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的争议,并且经常要和剽窃科研成果进行斗争。基于传统出版模式的学术不端行为具有长期隐蔽性,剽窃来的文章很难被立即发现。这不仅会减缓科学进步,还会破坏科学的核心价值。

1.2协作效率低下

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生态链是不透明的,内容的创造者、同行评审人员、出版商、研究机构、资助机构、内容的使用者之间充满了壁垒,这其实违背了科学研究在协作和交流中前进的特性。学术期刊出版对质量把控的高要求、层层壁垒的协作模式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都造成了整个行业的低效率。研究人员对学术期刊出版的低效也十分了解,根据2013年开放获取网站Rubriq的一篇报告,每年学者们需要花费共计350万个小时在那些被拒绝接收的论文上,如果加上研究者们等待稿件被拒通知的时间,总耗时显然还要再增加好几倍。[4]冗长的同行评审过程被认为是延缓学术期刊出版的主要原因。目前使用的同行评审工具不仅耗费时间,而且无法检测重复研究和学术不端行为。此外,由于评审专家的匿名性,相互之间无法交流对稿件的评审意见,无法形成一致的修改意见反馈给作者。不透明的同行评审过程还容易造成诚信问题。2017年由于同行评审造假,来自中国的多达107篇文章从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集团旗下杂志撤稿。

2无缝链接的学术交流——基于区块链的学术期刊出版创新路径

区块链技术可布局学术期刊出版的分配资金、研究合作、评审发表、传播引用等各个环节。本文结合区块链的特性,借鉴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情况,探索其与学术期刊出版产业的结合并突破发展瓶颈的路径。

2.1区块链:以技术保障诚信

区块链其最核心的价值是改变了现有的信任机制。信任的建立将不再依赖于强大的第三方,而是通过计算机代码,基于智能合约和信任协议。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布式记录和存储。区块链记录了全网、全过程、全交易的数据,并且所有数据被全网所有节点所共同拥有。区块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访问整个数据库及其完整的交易记录。交易数据或者信息不被任何一方所控制。每个参与节点均拥有数据副本,任意节点的数据损坏或者异常都不会影响整个数据系统的运行。[6]区块链的每个新区块都包含一个哈希指针。当新数据写入区块以后,会生成该数据块的哈希指针,我们可以把这个指针理解成该数据块的指纹,用于链接下一个数据块和实现校验,由系统中所有参与的节点共同认定记录的真伪。因为加密哈希函数的特性,所有的区块都是紧密相连的。对任一区块链的哈希指数改变都会影响整个区块链的数据。正因为如此,区块链被认为仅添加、不可篡改,并且透明可溯源。学术期刊出版业对于诚信的高度要求成为区块链技术的完美应用场景。区块链技术是一项以技术保障诚信的创新。学术交流无疑会受益于将每次提交、引用、编辑、评议和出版的明确时间戳记录在区块链里。区块链可对每次学术研究和行为进行确权,为成果提供不可篡改的数字化证明。当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数据和文章上传至区块链平台以后,这个学术成果的名称、权利人和登记时间等核心信息将生成唯一对应的数字块指纹,并将数字指纹封存于不可篡改的区块链数据中,实现版权信息的永久存证。之后,不管谁抄袭或者转载了这部作品都可以被轻易追踪。可追溯的数字化证明,大幅度降低了学术不端的风险,也降低了因知识产权纠纷而产生的人力与时间浪费。学术期刊的同行评审过程无疑可以得益于区块链兼具透明性和匿名性的技术特征。在区块链环境下,任何有权限访问系统的用户都可以看见链上的所有信息和记录。每个用户在区块链上都有一个独特的身份认证,这个身份认证是长达30多个字符的数字地址。加密算法允许对同行评审的身份进行验证,但仍然保持其匿名性并将评审内容永久储存。在区块链上,任何对文章的评审和对数据的检验都可以被加盖时间戳,这将有效实现版权追溯,鼓励学术分享与合作。此外,这项技术的衍生作用是可以更加高效地收集研究人员、研究团队和学术机构的科研绩效,从而使学科评估、专业排名等环节更加可信。英国技术研究公司数字科学(DigitalScience)于2017年11月在伦敦和波士顿《区块链研究报告——学术交流新范式展望》(《BlockchainforResearch:PerspectivesonaNewParadigmforScholarlyCommunication》),报告把视线聚焦在区块链对诚信问题的解决上,认为区块链带来的技术革新对学术实践会有积极影响,区块链的技术潜力可以延伸到解决学术交流危机和减低信任成本。[7]报告强调了区块链技术怎样触及学术交流中的许多关键方面,如透明度、开放科学和重现性。国际STM出版商协会的标准和技术负责人EefkeSmith对区块链技术持有肯定而谨慎的态度,他认为学术出版界目前正陷入自身的一系列信任危机中,虽然学术出版系统目前仍然很强大,也可以提供高效的基础设施,但是区块链技术在解决学术出版信任危机方面大有可为。

2.2区块链:无缝对接的高效平台

区块链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术诚信,同时可以使内容创作者、同行评审专家和内容使用者打破壁垒进行直接沟通。区块链的分布式结构带来的双向链接系统,让我们有可能在不依赖第三方的情况下计量链接的使用情况,并通过智能合约让使用知识内容的用户向作者自动实时付款,对整个知识经济产业都将造成巨大影响。智能合约(smartcontracts),本质上是运行在区块链上的一段代码,具有透明可信、自动执行、强制履约等特点,由尼克•萨博(NickSzabo)于1994年发明。[9-10]在加密货币或可编程支付的概念出现之前,智能合约并没有发挥出多大的作用。在区块链的背景下,当触发合同协议的预编程条件被满足时,智能合约可以触发自动付款和其他相关行为,这使验证和交易数字资产变得十分便捷。[11]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结构”“共识互信”“可内设智能合约”等特点基于公共账本打破了各协作主体的信任不对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智能合约和代币经济模式构建了一个去中介的利益共同体,将知识内容的创建者和使用者无缝对接,从而打破壁垒,减少中间成本,提高协作效率、优化知识传播的过程。例如,同行评审环节可以通过区块链得到极大的优化。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约有1/3的研究成果可以复制。[12]在区块链协议中纳入智能合约和基于加密代币的激励措施,可以对包括同行评审、验证数据有效性、检测实验可复性等任何形式的学术活动进行有效激励。此外,出版业对科研人员研究方向的影响过大,反而会对科学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例如,普遍存在的出版偏见使大量带有负面结果的论文未能发表,这可能对科学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出版那些进行相同假设的研究成果,也会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区块链带来的无缝对接平台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为了发表而进行科研的现状。总部设在维也纳的区块链项目Scienceroot致力于创建一个透明、高效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该平台研究成果、申请资金和参与同行评审,在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该项目还发行“科学代币”用于奖励任何形式的科学贡献。该平台的三个要素分别是:分散的开放式访问协作平台、基于代币经济的激励机制和基于区块链的《科学根源杂志》(《SciencerootsJournal》)。无论实验结果如何,所有科学成果都可能被公布和奖励。这很好地改善了目前许多科学家为迎合出版商口味而进行科研的现象。在优化协作关系,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上,区块链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展现科学家的整个研究思路和所有成果。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区块链项目Artifacts认为科研成果应该不仅限于最后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Artifacts不仅基于区块链技术整合学术论文,还整合传统学术期刊出版系统中通常不发表的、关于科学研究的所有内容,包括数据集、研究设计、手稿、同行评审内容以及文章发表后的评论。

3区块链技术的重点、难点

3.1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商对新角色的适应

虽然学术期刊出版商目前对区块链持积极态度,他们发现区块链可以帮助他们改进日常工作流程,特别在有多种期刊和海量论文需要管理的时候,区块链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明晰知识产权归属,便捷管理数字版权。但从理论上来说,区块链学术平台的开发,有可能消除学术期刊出版业中间商的角色。新型的学术交流平台允许作者上传内容、设置价格,之后分发内容,甚至无需出版商就可以完成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个流程。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商可能将会失去对科研成果传播的垄断权,如何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和价值体系将是推行区块链学术期刊出版平台的难点。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商可能将侧重于提供编辑和同行评审等服务,作为重要的内容过滤机制为科研成果的质量把关。

3.2技术不足、成本高昂和缺乏监督体系带来的挑战

作为一个新兴技术,区块链依然面临行业标准缺失、底层技术不成熟等问题。当我们将现有的学术期刊出版业务框架转移到区块链上的时候也涉及大量的成本。区块链产业发展还面临政策和法规空白,针对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法理性仍然不能得到确认,特别是基于区块链的通证经济模式,需要特别考虑其监管和法律风险。目前,大多区块链项目仍然在概念或起步阶段。区块链技术的许多理念和解决方案都建立在Science2.0、开放存取、开放数据、开放同行评审的倡议和想法之上。区块链的分布式结构、智能合约和代币经济将这些想法提升到新的水平。然而,虽然学术界肯定了区块链技术的潜力并表现出了热情,但区块链的落地运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每个学科、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同的痛点,我们不能依赖一项技术来提供一个万能的解决方案。区块链到底可以对学术期刊出版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和革新还有待观察。

数字货币论文范文5

1关于开放获取利弊分析的已有研究

目前,已有的关于开放获取的利弊分析多是基于成本(cost)和费用(fee)(广义的成本包括费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人们大多认为开放获取运动的直接原因与连续出版物危机(serialscrisis)有关,连续出版物危机给图书馆造成了财政困境,从长远来看,仅仅通过增加连续出版物预算是无法解决的[5,6],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开放获取[7].后来,随着文章处理费(articleprocessingcharge,APC)的引入,人们发现开放获取本身也需要投入,增加了一些新的成本,从而提出包括订阅成本、文章处理费和额外管理成本的总出版成本(totalcostofpublication)概念,并分析了23个英国机构在2007~2014年间的总出版成本数据[8].目前,在OA2020国际开放获取行动和S计划(PlanS)的推动下,人们希望可以把当前用于期刊订阅的经费转换为支持开放获取出版的资金,快速实现大规模开放获取出版的同时,不增加或尽量少增加总出版成本.涉及收益的开放获取研究鲜有报道.2009年1月,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InformationSystemsCommittee)研究报告,尝试着分析替代学术出版模式的成本和潜在收益(替代学术出版主要指开放获取出版和自存档,即金色开放获取和绿色开放获取)[9].不过报告中关于潜在收益的分析,核心是成本的节约,关于可访问性的收益没有实质性展开,并且该报告后引起很大争议[10].也有学者认为,如果全世界经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全部由作者自行存档(绿色开放获取),它将产生40倍收益/成本比[11].

2学术传播净收益概念的提出

开放获取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究其源头仍还是以学术出版为代表的学术传播问题.为了搭建全新的分析开放获取利弊的框架,基于整个社会或某个特定国家的视角(类似宏观经济学的宏观视角),一个新概念被提出:学术传播净收益(netbenefitofscholarlycommunication,NBSC).对应的两个概念为学术传播收益(benefitofscholarlycommunication,BSC)和学术传播成本(costofscholarlycommunication,CSC).学术传播净收益(NBSC)=学术传播收益(BSC)–学术传播成本(CSC).本概念基于以下常识.(1)学术传播有收益(benefit),比如:知识传承(教育角度)、成果转移转化(经济角度)、促进人类文明(社会角度)等.经济学中,收益通常指财富的增加.广义上的收益可以是实际物质财富的增加,也可以是精神上获得的满足;既有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的,也有不可直接用货币计量的.(2)学术传播有成本,无论传统的订阅成本还是文章处理费.为了简化处理,不再区分成本和费用,统称为成本.经济学中,成本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应付出的代价.从图书期刊的产业链看很容易理解学术传播成本,编辑加工、排版、印刷、发行等均有实实在在的成本发生.(3)理性决策,对于开放获取利弊的分析,不应只关心学术传播收益的变化,也不应只关心学术传播成本的变化,而是应该测度学术传播净收益的变化.经济学中,净收益通常是收益与成本的差额.用净收益的变化,而不是收益或成本的变化去评估目标对象(特定企业或项目等),在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被普遍采用.这些概念并不复杂,只是将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经常使用的收益、成本和净收益等概念与相关理念,简单移植到学术传播相关问题的讨论中.此概念只基于宏观视角,不涉及微观的特定企业或机构的学术传播成本、收益和净收益分析.

3基于学术传播净收益概念的开放获取利弊

分析新框架基于前文的学术传播净收益概念,分析开放获取利弊,变成论证如果实施开放获取,学术传播净收益的变化ΔNBSC是否大于零,大于零则开放获取有利于学术传播,反之则不利于学术传播.而ΔNBSC大于零,可能的实现路径有4种.路径1:ΔBSC>0,ΔCSC<0.这条路径最理想,即开放获取不仅增加了学术传播收益,也节约了学术传播成本.路径2:BSC不变,ΔCSC<0.这是目前讨论较多的路径:开放获取是否节约了学术传播成本?路径3:CSC不变,ΔBSC>0,即开放获取后学术传播成本其实没有变化,但是学术传播收益增加了.路径4:ΔBSC>0,ΔCSC>0,但ΔBSC–ΔCSC>0,即开放获取既增加了学术传播收益,又增加了学术传播成本,但学术传播收益的增加超过了学术传播成本的增加.此分析框架非常简单,但这一理性分析框架有助于从根本上思考开放获取的利弊得失.此分析框架同样适用于分析我国是否应该“拥抱”开放获取.开放获取很可能使我国的学术传播成本增加.根据大致的测算,由于历史上定价参照标准较低、我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相对欧美国家较少等原因,我国目前支付给全球大型出版社的订阅费用,占全球大型出版社销售额的比率一般不超过10%.这个数据也可以从已经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市的大型商业出版社的年报信息中得到一定的验证.如果简单化处理,假设我国学术研究成果全部金色开放获取,文章处理费总额通常按照发文量计算,基于SCI数据库的简单统计,2019~2021年我国(香港、澳门、台湾除外)论文在全球占比均超过20%且继续增长.因此,可以推测开放获取很可能会使我国的学术传播成本增加.但开放获取给我国带来的学术传播收益很可能更大,足以弥补开放获取给我国带来的学术传播成本的增加.开放获取可以直接造福我国庞大的研发人员和学生,促成工程师红利和科学家红利.我国研发人员数量和研究生数量均居世界前列.《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7%,从2016年的387.8万人/年,增长到2020年的509.2万人/年,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12].2021年,我国招收研究生117.7万人,在校研究生总数增至333.2万人[13].如果我国和世界的科研成果是开放的,所有这些研发人员和研究生都可以立即从中受益.开放获取可以助力我国的经济转型.创新在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国继续追求增长质量而不仅仅是增长速度,以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持续过渡.不仅在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关注研究的大学和关注应用的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通过提高科研成果的可见性,促进对科学数据的公开访问,有助于促进科研合作和成果转化.整体上判断,开放获取给我国带来的学术传播收益的增加额足以弥补开放获取给我国带来的学术传播成本的增加,因此我国应该“拥抱”开放获取.当然,对学术传播净收益的准确度量非常困难,此结论尚需更加严密的测算和论证.期待更多的学者参与到这一研究中.

4我国推行开放获取的可能行动

数字货币论文范文6

关键词:比特币;区块链;以太坊;智能合约;未来应用;安全

在中本聪的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中提到现在互联网上的交易大多依赖第三方金融机构,但是不管这个金融机构做的有多么的好,它总会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第三方金融机构是否可信的问题,第三发机构对账单的隐私保护能力不足问题,第三方金融机构被黑客攻击的问题。这些是金融机构即使做的再好也不能完全保证的,这使得互联网中价值的转移会出现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问题。所以如果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任价值转移”,那么就需要移除第三方金融机构,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价值转移体系,区块链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一、区块链1.0--比特币

区块链是比特实现的底层实现技术,比特是区块链的一个典型的应用。其实,在开始的时候人们只知道比特币并不知道区块链,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渐引发出了区块链技术。由于比特币利用公共链中的完全去中心化,通过密码学的技术保证账单交易的不可更改与不可逆转性,在各个节点之间形成共识算法,从而是使得比特币的交易安全可信。比特币的安全性是相对可靠的。比特币对账单的所有权和隐私其实是指对比特币账户地址的所有权,因为比特币没有第三方金融机构的参与,所以比特币的账户是用地址来表示的。在账本上并不会显示个人的信息,转账的实质就是从一个地址转移到另外一个地址。那么如果你拥有这个地址的私钥那么就相当于你对比特币账单拥有了所有权。私钥经过一系列的数学运算,利用密码学的知识(hash运算),保证了账单地址的不可逆转性。但是如果你的私钥丢失,那么比特币就有可能会出现丢失。

二、区块链2.0--以太坊

如果说比特币是区块链发展的开始,那么以太坊便是区块链应用中的一个完备框架平台,它是区块链与智能合约的完美结合。尽管比特币在区块链的架构中展示了较好的鲁棒性与飘逸感,但是那只是针对数字虚拟货币而言的,在除了虚拟货币以外的其他的应用场景中还是十分的不足的。比特币的思维缺陷在于它是不具备图灵完备性的,由于其脚本引擎就不具有图灵完备性,而以太坊虚拟机EVM提供了图灵完备的计算环境,可以进行更为复杂的运算。以太坊中的智能合约是以太坊的灵魂。这儿可分开理解“智能”指的是智能化,指的是在区块链中的一段由计算机执行和验证的程序,而“合约”也就是交易双方规定的协议。因为智能合约存在在以太坊中的每一个节点上,所以只有每一个节点都执行智能合约得到相同的结果,才可以确定这个交易是合法的。

三、区块链3.0--未来应用

区块链3.0意味着它的应用将不在局限在数字货币,金融方面,它将更为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医疗,文化,企业等方面。从区块链的安全性来说,它的安全性能相当于区块链2.0来说也必将得到一个提升。在这里浅谈区块链在未来物联网方向上的应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可以应用到物联网中的交易上,可以通过点对点的形式与智能设备上的接口实现智能对接,保证在区块链上转账,而在物理世界实现等价功能的转换。在物联网中智能设备中的数据是十分重要的,在智能设备中对应的各个数据区块可以以区块链的形式进行存储,利用区块链优良的特性,可以防止数据被篡改,对数据可追踪等。在很早的时候IBM就提出区块链将成为物联网的最佳解决方案。如麻省理工学院的NeuroMesh(物联网疫苗)项目。该项目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为当前物联网基础设备所面临的的安全威胁提供防护,可以有效识别网络中的潜在威胁,同时将攻击源纳入黑名单。物联网的发展将会带来日益增多的安全威胁,这使得该区块链应用将得到十分长远的发展。

四、区块链安全

数字货币论文范文7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教学创新;“中国金融简史”

2020年教育部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育人作用,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人才成长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专业课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各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探索将课程思政目标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的有效方法。文章以“中国金融简史”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及其与教学知识点融合为切入点,提供了一种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的实践借鉴。

一、加强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第一,课程思政具有理论、实践和传统的深厚根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是课程思政的理论指引,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思政工作及德育教育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则为课程思政铺垫了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1-3]。作为思政课程的延伸,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做出了整体设计。为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高校应促进显性思政课程和隐性课程思政的协同,发挥课程体系的育人功能,并通过加强校企协同育人让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第二,课程思政是专业思政价值链的重要环节。双一流学科与双一流专业建设要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结合,培养一大批能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创新型人才。课程思政在专业思政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载着专业育人目标,又推动教材、教学规范、教学条件、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等专业思政体系建设,发挥着育人的中心功能[4]。

第三,课程思政是建立整体性课程观的必然要求。教育哲学要求课程教学实现育人目标与课程载体的统一,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导的融合,实现单一课程与课程体系的协调统一。课程思政是以知识奠定基础,以价值升华意义,回归育人本质的有益实践。

二、“中国金融简史”课程思政元素及其融合点发掘和分析

课程思政的德育元素,是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关键环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正确的价值引领、精神构建、人格塑造,增加人文与情感色彩,有助于学生形成政治认同、正确的价值判断、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5]。“中国金融简史”是金融学专业的前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主要讲述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金融发展的历史,内容涵盖货币及货币制度的演进、金融机构及金融工具的演变、金融制度及其变迁。由于课程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所以兼具知识性、学术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中国近代金融学在“西学东渐”的引进吸收方面虽有较大的进步,但仍应从中国千年金融史演进经验中总结发展规律及厚植传统金融哲学思想基础和理论根基[6],凸显课程思政对专业学习的指导意义。因此,“中国金融简史”课程思政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道路自信,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等育人使命(思政目标),蕴含着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辩证思维、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结合“中国金融简史”课程教学内容,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的融合关联如表1所示。

三、“中国金融简史”课程思政创新思路及实践课程思政

首先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理解自身与国家、所授课程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后通过思政目标设定、重点内容筛选和对象识别转化为课程思政的实践,并在教学目标设计、课件编写、内容安排、教学方法提升的全过程反思政治方向感、敏锐性和是非观,从实践中获得成长和发展[7]。课程思政最终要落实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和引导学生在心理上从专业学习转向思政学习,通过思政的有机融入提升专业教学深度和广度,并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实现这种迁移。“中国金融简史”课程选用部级规划教材为基础编写课件,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以“三全育人”为导向,围绕课程思政目标细化思政融合的知识点,从教学内容重构升级、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效果评价等角度进行实践探索。从教学内容与方法角度,在整合性、具象化、高阶性等方面寻找思路;从教学对象角度,在个人、社会、自我系统等方面进行触发学习动机、增强合作能力、激活进步需求等创新[8]。

(一)学史明今,以思政目标为导向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金融简史”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以思政目标为导向讲好中国金融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中国古代进行了很多独具特色的金融创新,从货币形式、金融制度到货币金融思想的创新,中国智慧处处可圈可点。因此,首先要确定思政元素融合点分布及其内在关联,以此为导向,围绕课程思政目标重构知识网络图,合理安排讲授重点,实现寓思政元素于学习内容的目标。课程章节第一部分涉及货币与货币制度,以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为主要思政目标。例如,关于法币的产生和秦代币制的统一、汉五铢成为全球货币重量标准、唐代通宝钱体制的出现等内容,可重点讲解其重要意义,归纳总结其对相关领域后续创新的启迪或价值。课程章节第二部分介绍金融机构产生、发展与沿革的轨迹,这部分的思政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责任感,讲授中可侧重阐述各类机构的业务兴衰及其原因、金融工具的创新及其意义。例如,讲解明代会票时,分析其兴起的原因,并与宋代交子作比较,还可联系现实谈谈数字货币及其他金融工具的创新。课程章节第三部分涉及各个历史时期的金融思想,思政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在讲解中国领先的金融思想时,重点介绍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沈括的货币流通速度说、劣币驱逐良币说等理论,说明其产生先于西方类似理论数百年的事实,阐述中国金融思想的优点及其创新,有助于学生理解先人创新智慧,增强自信心。

(二)思史鉴今,以思想共鸣为着力点解读中国智慧

以思政目标为导向升级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是以思想共鸣、情感共振为基础,解读中国智慧,推动认知升级。认知的突破常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大师级人物的事例形成情感和思想共鸣,再进行详细阐述,使学生更易理解相关概念和前人的创新思想。例如,讲到宋代的钱荒问题,必提及宋代科学家沈括对货币流通速度的思考,即货币流通速度会影响对交易中货币数量的需求。沈括据此提出了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的建议,同时,由于黄金的价值稳定性超过铜钱,他还提出应增加黄金为货币,这些独创性认知正是从寻找钱荒问题的根源入手,独立思考的结果。引起思想共鸣还可以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实现,善用对比分析法和类比法是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比分析法适用于有争议问题的讲授,而争议本质上是各种观点及相应政策的冲突,其反映来自不同阶层、各个角度的认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矛盾冲突的根源,学会剖析其背后的理论及概念体系,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争议的结果,对正确认识特定历史阶段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对盐铁之争的讲解,实质上是理解实物货币观与金属货币观之间的差异,而这两种观点又代表着对货币本质的认知差异,这个争议不仅在隋唐时期有,还延续到两宋。但无论是以实物形式存在还是以金属形式存在,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都具有货币属性,二者在媒介交易方面各有优缺点。又如,对官营借贷之争的阐释,不仅涉及收取利息的原因、借贷方式的选择,还关乎不同借贷形式的替代关系,这对学生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官营金融思想、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必要干预大有帮助。类比法可用于中国古代金融创新与西方金融实践的比较,如讲解通宝钱体制下货币名称与币材重量的分离时,可以和美元与黄金的脱钩相比较,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以思政目标为导向,用对比分析法和类比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内容升级将更具指向性。

(三)通史创新,以探究式学习为工具激发创新活力

培养一批能探索中国金融发展新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新模式的人才,是新时代提出的高要求。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要以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活力为终极目标,教学中应以案例讲授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以问题为线索引发探究式学习,将教学链条延伸到课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同样是钱荒问题,通过课堂剖析两宋时期与隋唐时期钱荒的差异,说明流通中货币的不同,指出这一问题在现代社会中表现为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让学生在课后尝试从信贷供给特征、可得性、资金需求等角度分析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并提出金融、税收等方面的对策,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又如,在解释近代中国金融式微的原因时,结合中美贸易战中华为公司受到靶向限制的事实,鼓励学生思考突围之策;同一个案例,还可以从比较的视角让学生分析各策略措施的优点与不足,权衡利弊,合理选择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实现“实践—理论—实践”的跨越。通过激活创新认知、进步意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优化决策能力。

(四)多措并举,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思政教学

数字货币论文范文8

在词源文化研究方面,研究主要目前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1) 书写工具的历史演变: 吴玉璋通过英、德、法、西班牙语和汉语词源对比研究,探讨了人类书写工具的演变[1]。( 2) 婚姻家庭观念的变迁。吴世雄在其多篇文章中通过英法日德俄汉等语言对“婚姻”、“家庭”、“女婿”概念的表达解释人类婚姻观念及其演变[14 -15]。( 3) 货币的演变。伍铁平具体阐释了古代钱币的演变以及价值形态的演变的四个阶段在语言中的体现[16]。( 4) 语言文化地理学,研究某一概念的词如: “柑橘”、“书”、“纸”、“糖”、“同志”、“货物”、“瓷”、“丝”、“菽”、“茶”等在世界语言中的分布和传播情况[17]。由于研究内容不同,比较词源学前后阶段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也有所不同。通过上面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前一阶段主要侧重于从具体词汇语音和语义的比较中揭示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共性;而后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采用文化词语的意义阐释与历史文化证据的比较互证,侧重从历时的角度展示词义的和文化的演变过程,把社会历史文化的演变一一呈现。“进行比较工作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一种是从比较中揭示普遍的规律,一种是从比较中找出历史的情况。这两个类型的比较都是正当的,可又是完全不同的”[18]。跨语系的词源对比使我们更清楚的了解文字所反映的人类历史的进程和文明的发展,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从而对历史和文化研究提供语言的佐证和新的研究线索。同时,比较词源学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广泛的交叉融合特征受到其他语言学分支学科的重视。作为一门新学科,比较词源学和语言学中其他分支的交叉研究趋势正在展开,在相关学科边缘产生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例如: 伍铁平认为我们可以结合英汉词源对比研究,深化语言教学[19]。学者们通过比较不同语言中的动植物名称,颜色词数字,以及亲属称谓词的语义的演变,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论述了语言的模糊性[8][20]; 吴世雄运用“比较词源学”理论和“比较互证法”系统地考察了英汉情感隐喻语义的变化及其文化理据[21]。

问题与展望

综观比较词源学近 30 年来的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比较词源学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 从对象上看,词源研究范围更加宽广,研究层面逐渐深入。和传统的训诂学和西方词源学相比,比较词源学的研究跨越亲属语言的界限,将非亲属语言中的词源材料引入词源研究,这无疑丰富了语言中的词源文化研究材料,拓宽了其研究范围。就比较词源学自身发展而言,其研究层面在不断深入。比较词源学最初只聚焦在各种语言词汇比较研究,将汉语中某一文化词的词源和对应的外语词源进行对比,发掘它们共同的造词理据及其承载的人类思维共同点; 后来的研究将范围拓展到一个主题,其涉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生活习俗及制度等各个方面。与此相对应,学者们把目光更多地投放到挖掘语言演变事实背后的民族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并为此提供理据。比较词源文化学有别于比较词源学的另一个特征在于,它突破了后者主要以词汇为瓶颈,而从内容主题入手,深入人类社会文化相关研究,使比较词源学研究的对象更为系统丰富。2. 从研究方法上看,比较词源学继承并发展了汉语词源研究范式。在比较词源学研究中,伍铁平反复强调: 每个词都必须在语音和语义方面有充分的证据; 在语音方面必须引证亲属语言材料,但在语义方面可以引证非亲属语言材料,不能对不同语系语言中词的语音偶合进行主观猜测。在语义对比中不可强不同为同,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4]。这个原则首先确保比较词源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同时,在词源文化求证上,比较词源学继承并发展汉语词源研究所采用“比较互证”的研究方法,形成词源和历史文献互证,语言和文化的互证。3. 从结果来看,比较词源学的研究成果更具解释力。丰富而系统的研究对象及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得其研究成果更令人信服。比较词源研究的目的是发掘词源所反映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为古代文化( 包括对人类思维发展和物质文化发展) 的研究提供语言上直接和间接的旁证”[1],丰富的词源材料的引入将为研究人类的文化及其发展的历史,为人类学,历史学及考古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更为普遍的语言佐证。总体来看,国内比较词源学和比较文化词源学研究领域无疑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依然面临艰巨的任务,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共同合力,以取得更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国内学者从以下方面有望取得突破:第一,比较词源学对语言教学的研究。#p#分页标题#e#

在《比较词源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中伍铁平指出词源研究有助于学生在汉字和汉语教学中理解词义。这是因为,比较词源研究涉及多种语言的造词理据和词源文化,把适当的词源引入教学,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词义演变过程,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对词汇意义的理解,这对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和英语教学无疑都有很大的作用。目前,就论文数据库搜索,我们还没有见到一篇关于词源研究的实证论文; 基于比较词源学教学理念的教学研究仍是一片空白,也没有形成一个符合课堂教学实践的词源学教学体系。我们希望更多的努力投入探索合适的系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中。第二,比较词源辞典学研究。“辞书编撰是应用语言学中通世界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同时也是反映语言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侧面”[22]。伍铁平提出,希望经过一两代人的努力,建立起比较词源学这门学科,撰写出专著《比较词源学》及《比较词源学词典》和《世界主要语言语义演变类型词典》等[16]。就目前而言,《比较词源学》这部专著已经出版。但是,如何编撰一系列比较词源学词典,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词典编撰最基本的条件是具备足够数量的已经被证实的词源,就目前比较词源研究的语料准备来看,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同时,这项工程需要大量有扎实学术功底的人才。笔者认为,很多从事汉语词源学的研究者无法从事比较词源学研究就是受到自身外语能力的局限,而精通外语的学者又缺乏训诂知识。所以,两方面的学者如果实现知识的互补,这样更多的研究者投入这个学科的研究,更多课题立项,以促进这个学科的壮大发展。第三,比较研究的对象的拓展。目前比较词源研究主要采用汉语和外语为语料,刘宝俊利用比较词源学理论对我国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的词源意义进行对比研究,挖掘或验证某些词的词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据《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统计,我国 55 个少数民族中,共有 73 种语言,分属五个语系。因此,“中国的比较词源学不光可以以国外的民族语言材料为依据,还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发掘、利用国内丰富的少数民族语言材料,只要它们不存在同源关系或借贷关系”[23]。由此可见,少数民族语言中也存在大量的同源词材料,这也是今后研究中值得探索的一方面。同时,比较词源学也可以结合其他学科进行研究。词源研究涉及词的语义演变,而隐喻是推动词义变化的重要机制。吴世雄把比较词源学研究方法运用到隐喻研究,也给我们今后的研究指明一个新的方向。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