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特色文化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小学特色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小学特色文化

小学特色文化范文1

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汲取民族特色文化作为教育资源,要从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和理解基础出发,遵从因材施教和因地制宜地原则,在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民族特色文化元素。

1、传授民族特色文化基本知识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出生于2000年之后,可以说是“跨一代的新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和新潮事物,电子科技十分发达,民族特色文化对他们来说,十分遥远,不少中小学生甚至觉得民族文化土、粗、俗,这是他们认识上出现了严重偏差。教师要予以及时纠正。因此,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上传授民族特色文化的相关知识,增强中小学生的民族文化认知。教师可以引导中小学生一起挖掘生活中的民族特色文化。比如北京奥运福娃形象,让学生知道福娃妮妮的形象就是传统的北京沙燕风筝的外形;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脱胎于“喜相逢”图形;APEC会议中领导人穿着的唐装图案的设计来源于民间剪纸艺术“团花”。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都是民族特色文化的精髓,教师要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爱上民族文化。

2、以欣赏课的方式汲取民族特色文化

中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五颜六色的事物,所以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民俗欣赏课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首先,教师要注意挖掘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的主题内容,精心选择教学用具,比如多媒体课件、范作、幻灯片、电视录像等,将这些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其次,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要放低欣赏难度,以民俗话的文本诵读为主,比如经典儿童故事、童谣等,以此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到了初中阶段,可以以民俗文化欣赏为主,这个时候的学生已经发展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他们能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影视或者多媒体的方式让这个阶段的学生接触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电视、记录片等,让他们谈谈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看法、见解,培养他们的爱国之心;到了高中阶段,可以以民族文化艺术的表演和再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模仿、创作具有民族风味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独立文化意识。

3、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民族特色文化

少数民族的编织、刺绣和歌舞等民间艺术都可以成为中小学美术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比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到了这些节日的时候,教师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室外,去参观、考察各种民俗活动,比如划龙舟、包粽子,欣赏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并与民间艺人进行交谈,当学生亲身感受过民俗文化的魅力后,再让他们回到课堂,拿起自己的画笔,画出自己的所见到的一切,不在乎画技精湛与否,只要学生能够画出心中对民族文化的见解,教师就要给予表扬。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中小学生走进当地的民俗博物馆、民间文化陈列馆,或者带领学生调查当地现存的古迹文化,与学生一起分析民族器具的色彩、造型、质地等,并邀请当地老艺人传授手工技艺和制作方法,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会引起中小学生的极大兴趣,让他们爱上民族文化。同时,学校内部也可以开展民族文化活动,让中小学生拿出自己的剪纸、绘画、泥塑作品等参加活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结束语

小学特色文化范文2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策略

红色文化资源主要以中国革命道路、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为内涵,不但适用于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也是推动国家和社会稳步前行的不竭动力。加强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应用红色文化资源,既可加快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步伐,也能以红色精神滋养学生的品格情操,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爱国情怀,从而使学生的德育素质迈入更高的层次。基于此,在新时期的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应该明确红色文化资源卓越的育人功能,将德育工作和红色文化资源有机整合,以期拓展学生的精神视域、涵育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而使宝贵的红色精神财富薪火相传。

一、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价值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拼搏进取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将其应用于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无论是对于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还是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育人体系来讲,都发挥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价值可归纳为两方面:第一,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可拓展农村小学德育教育途径,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以往的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不但制约着学生德育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和谐发展,也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德育学习的积极性。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将其引入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不但可拓展德育工作途径、提升德育工作质效,也能带给学生更加新颖的德育学习体验,从而促使学生自发地参与德育学习,收获更加丰硕的德育教育成果。第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可构建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工程,促进优良革命传统的沿袭与发扬。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核主要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等等,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反映革命历程的遗址、纪念地和实物等,将这些资源应用于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不但可使革命传统占领小学德育工作主阵地,也能构建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工程,从而促进优良革命传统的沿袭和发扬,落实我国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

二、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策略

(一)营造红色校园环境,建设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新风尚

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和谐的校园环境不但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能潜移默化地启迪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的思想精神得到良好的塑造和感化。基于此,农村小学在将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德育教育过程中,应该明确环境的育人功效,加强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为学生营造红色校园环境,这样一方面可建设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新风尚,使学生对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产生一定的感性认知;另一方面也能深化学生对中国革命历程发展脉络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无形渗透。在营造红色校园环境过程中,相关教育人士应该尽量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隐形德育功能,将红色文化贯穿德育工作全过程,润物无声地为学生提供精神给养,从而使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真正在学生的精神视域中生根发芽,显著强化农村小学德育教育质量[1]。

(二)开发乡土红色文化资源,充实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内容

在传统的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很多学校应用的教育内容还局限在理论层面,不但无法驱动学生吸纳德育思想的内在动机,也会造成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体系趋向片面化发展的不良局面。基于此,在新时期的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各学校应该积极开发乡土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地方的红色物质文化,将厚重凝练、内涵深广、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真正引入本校的德育教育体系,这样一方面可充实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内容,拓展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能引领学生直观真切地感受到家乡的文化魅力,深化学生对革命英雄主义和伟大民族精神的理解和体悟,从而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利用[2]。

(三)组织多样化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实践能力都处于起步阶段,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学校和教师想要最大程度地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实践性教育措施是不可或缺的。首先,实践性活动可优化红色文化资源在德育教育中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从理论层面跃升到实践层面,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优良革命传统,培植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知行合一精神。其次,实践性活动还可激发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兴趣,通过活动化的教育形式拉近学生与红色精神的距离,使红色精神入脑入心,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心灵,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基于此,在新时期的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让嘹亮的红歌响彻校园,让激荡人心的革命故事口口相传,这样一方面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另一方面也能大幅度提升德育教育效率,激励学生铭记历史和革命传统,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树立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从而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充分渗透。

(四)加强凝练红色文化精神,完善学生的品德情操

农村小学在德育教育中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核心目标,是要通过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与革命精神,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促使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始终坚持求真、向上、尚美的原则,从而开阔学生的心胸,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信条,想要实现以上目标,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从红色文化精神内核入手,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隐性德育功能。基于此,在新时期的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相关教育人员应加强凝练红色文化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多维度涵育小学生的感恩品质、吃苦耐劳精神、助人为乐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这样一方面可完善小学生的品德情操,另一方面也能将红色文化资源落到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实处,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为载体的全新育人体系,从而推动我国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顺利实现。

(五)编制红色德育校本教材,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体系化利用

虽然近年来各农村小学在德育教育中都积极引入红色文化资源,但是总体来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比较松散的,在这种条件下,农村小学的红色德育工作很难实现常态化发展。编制红色德育校本教材,是农村小学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在德育教育中深度利用的主要途径。首先,编制红色德育校本教材可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的针对性和导向性,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编制符合其发展需求和认知特点的校本教材,可显著增强红色德育的可操作性。其次,编制红色德育校本教材,还有助于农村小学打造特色化育人体系,是推动红色德育长效开展的必要举措。基于此,农村小学在将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德育教育过程中,应该延展工作思路,积极编制红色德育校本教材,这样一方面可打造富有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另一方面也能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体系化利用,从而加快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体系的创新和改革进程[3]。

(六)建立红色主题校园网站,打造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新载体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互联网不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农村小学传播红色文化、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基于此,农村小学在将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德育教育过程中,应该顺应信息化教育趋势,着力建设红色主题校园网站,这样一方面可为学生开辟更多了解红色文化的途径,发挥互联网技术资源卓越的德育优势;另一方面也能打造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新载体,丰富红色精神在德育工作中的渗透形式,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涵养和综合素质,达成理想的德育目标。

(七)开发整合多学科课程,扩大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空间

在立德树人思想引领下,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被赋予更多职能,教育主体想要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在德育工作中的高效应用,依靠单一化的德育教学结构是远远不够的,想要突破这一教育瓶颈,农村小学应该重视开发整合多学科课程,构建系统化、标准化的德育教育体系,这样一方面可夯实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基础,使学生拥有充足的接触红色文化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能扩大红色文化资源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空间,从而加深学生对红色革命精神的感悟,借助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引领。首先,农村学校应该针对红色文化资源在德育教育中的利用,落实多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具体的课程内容,明确德育教育和红色文化资源的渗透点,这样一则可对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结构和内容进行系统化的调整,二则也能充分发挥多学科教学工作在德育教育中的融合促进作用,从而使红色文化资源在农村学校德育教育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其次,在以多学科教学联合结构为基础的农村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教育主体还应该重视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唤醒学生参与学科学习和德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红色文化资源和德育教育工作的黏合度,这样既可使红色革命精神入脑又入心,润泽学生的精神品格,也有助于促进农村小学生综合性知识技能体系的自主构建,从而发挥应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德育素养完善的重大奠基作用。最后,在多学科课程教学的德育教育环节应用红色文化资源时,教育主体还应该着力开发相匹配的评价机制,考查学生对红色文化精神的领会情况,这样不但可丰富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指标,也能充分彰显农村小学教育体系的全新德育职能,从而达到红色文化资源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常态化应用的目的。

(八)建设完善家校共育体系,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全面覆盖

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学校要攻克的教学改革任务,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建设家校共育体系是势在必行的德育改革举措。因此,农村小学在新时期的德育教育中应用红色文化资源时,应该延展教育视野和思路,明确家庭德育在整个德育工作中不可撼动的地位,积极建设完善家校共育体系,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全面覆盖,这样一方面可使校园德育和家庭德育形成合力,为红色文化资源开辟畅通无阻的渗透渠道;另一方面也能切实开阔学生的心胸和文化视野,帮助学生在家校一体化的德育学习模式中领会红色文化的内涵精髓,从而涵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将红色革命精神厚植于学生的思想和心田。在具体的策略实施方面,农村小学应该先针对德育教育工作搭建有效的家校沟通平台,号召家长参与和配合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定期在家校沟通平台上宣传红色文化知识,组织开展亲子主题德育活动,这样不仅可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配合,提高红色文化资源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利用效率,也能显著增进亲子关系,有助于小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接下来,农村学校还应该鼓励家长多留意日常生活中的红色文化元素,并将这些红色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孩子,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参与,也能促进红色文化资源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的进一步应用和生成,从而增强红色文化资源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效果。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资源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不但可拓展德育工作途径,也能打造特色化育人工程,从而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与综合素养的和谐发展。基于此,在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精神的内涵全面渗透于小学生的思想、心灵、语言和行为中,涵育学生的品格情操,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高效应用。

参考文献:

[1]詹茂龙.红色文化与小学德育融合的路径[J].教育观察,2021(23):9.

[2]宋生娟.关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7):13.

小学特色文化范文3

关键词:发掘;文化;构建;特色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师生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因此,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内在要求。笔者从教32年,20年来先后担任5所小学的校长,无论规模大小,都坚持以创建校园特色文化为突破口,来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实现办学层次的整体提升,使一所又一所学校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多年的实践表明:发掘独特文化基因、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是丰富学校教育内涵、推动学校教育特色形成的有效途径。

1发掘校园文化的基因

一所学校植根在一定的地域环境,面向一定的族群,融合了一定的文化传统,拥有自身发展的历史轨迹,必然有它独特的文化基因。从独具慧眼的视角,深入探索研究学校的历史渊源和固有特征,从而发掘出这些文化基因,这是创建校园特色文化的必由之路。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视角去发掘校园文化基因。

1.1从学校历史文化中发掘

每所学校在它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都会形成文化积淀,构成这所学校的文化底蕴,就像是学校的灵魂。在设计校园景观和定位办学理念时,我首先锁定学校历史文化视角,从校园发展历史去发现文化积淀,提炼优秀文化基因,并赋予它时代精神和内涵,在延续和传承中用心加以培植,让发展历史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彰显出来,使老树绽放新花,杏坛一枝独秀,逐步发挥出它的张力,从而提升学校独特的文化品味与魅力。从深入调研中,笔者发现北关小学历来崇尚读书,喜好诵读经典,于是我给她注入了新的内容,引导读名著名篇、读传统文化经典,开辟图书角,设置文化长廊,成立读书会,组建“经典诵读”社团,把“好读书”打造成了北关小学的一张名片。

1.2从继承传统文化中发掘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具有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爱国”“和谐”“诚信”等理念,还包含着许多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智慧,它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更是学校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发展校园特色文化,笔者喜欢发掘本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侧重点,研究它们的现实意义,将它们固化为办学理念加以弘扬,从而营造浓郁厚重的人文气息。北关小学侧重儒家思想的传承,因此办学目标强调了人文课堂、儒雅学生,“三风”建设注重诚信笃学。

1.3从地域民族文化中发掘

学校的文化基因,突出表现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色彩上。突出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会千人一面,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环境造就个性,特定的地域必定产生独特的文化。我们在汉中这片热土上长大,满脑子汉文化而不是楚文化,在汉中留下足迹的刘邦、韩信、诸葛亮,因汉中而兴起的汉朝、汉人、汉族、汉字……,我们都能娓娓道来,这些正是汉中地域文化在课内外教育下的回音。具体到一所学校所在的地方,自然也有其特定的文化因子。因此,创建校园特色文化,就要从大到区域、小到村落,去发掘融入校园文化的地域民族特色,并把它们做大做强。北关小学八十年建校史与虎头桥和石马坡结下深厚的渊源,魏延及其墓前石马的传说,给它赋予了特有的人文色彩,也使三国文化中勇敢威猛、矢志报国的思想代代传承,成为了北关小学校园文化的血脉之一。

2打造特色文化的平台

创建校园文化特色,就是将发掘出来的校园文化基因,进行扬弃、提炼和升华,通过学校各种教育平台呈现出来,使它更加丰韵卓越、不断发扬光大。因此,我们要创造性地打造校园文化平台,让校园文化基因依托众多的文化平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校园文化特色才会更加灿烂。

2.1以办学理念彰显文化特色

办学理念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和师生群体意识的综合体现,它以办学宗旨、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校训、校徽与校歌,校风、教风与学风为展示平台,体现在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和师生思想行为中。校园特色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名片,要通过办学理念加以固化,使之成为师生的一种文化意识,追求的一种时尚。办学理念应该内涵精辟凝练,彰显办学特色,内容简洁明了,易于师生记诵。学校的办学策略和发展规划,也应该将校园特色文化创建的具体项目、方法步骤涵盖其中。北关小学将“书香校园”“人文课堂”“因材施教”“崇美向善”等特色文化基因,定格为办学目标、校训校风的内容,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展示出来,为全体师生所熟知。在设计校徽图案时,我校以打开的书页体现对“喜好阅读”的传承;把“北关小学”四个字的首字母,变幻成极富动感的人物、腾空的巨龙和星星,将源自魏延“勇敢威猛”的龙马精神、探究科学与凿空未来的汉文化精髓,形象地展示给师生和社会,较好地展现了丰富的校园特色文化。

2.2以校园环境展现文化个性

校园环境最能直观地展示校园文化,只有将校园特色文化用景观具体化,校园必然会“每一面墙能说话,每一处景能育人”。制作校园景观,需要以精巧、和谐、实用的设计,表述特色文化的内涵;把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特色,物化为名人画像、人文图案、景观名称,以此弘扬本校文化特色。在景观文化建设中,笔者坚持一要彰显思想文化特色,二要弘扬育人文化特色,三要指向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和审美特征。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既融合各种文化要素,又因地制宜、彰显本校文化特色,师生耳濡目染,文化特色自然会潜移默化为本校特有的人文素养。

2.3让行为举止体现独特教养

学校教育不仅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的本领,更要传授做人的道理,以思想道德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五千年中华文明形成的礼仪规范、传统美德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行为举止的重要规范。学校需要通过系列行为教育,让儿童潜意识中的核心价值观,通过行为举止变得具体化、规范化,与日常生活接轨,同时打上富有本校特色的烙印。我校开辟“学礼仪、讲文明”校园电视节目、“读经典、学传统”等道德礼仪文化宣传阵地,开展“与书同行,与经典为伴”阅读系列周活动、“寻找美德足迹”体验活动,将传统礼仪教育与现代礼仪培养融合起来,纠正了日常不文明的行为举止,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4用教育活动滋养文化基因

学校教育活动无不具有导向性,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弘扬校园特色文化、滋养文化基因的沃土,必须围绕本校积淀的文化特色,组织开展有趣的课内外活动,才能使这种文化特色更加鲜明耀眼、得到发扬光大。开展与本校文化特色相关的传统节日、特定人物纪念活动,使相应的文化特色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推动课内外阅读经典、评说历史人物、展现家风家训、参观故居遗址等,在重温与辨析中深入了解所涉及的文化特色,增强对这一文化特色的认同感。开设国学系列讲座,举办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让活动中蕴含的文化特色滋润儿童的心灵,提升儿童的人文素养。北关小学坚持以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平台,融合本校特色文化的诸多因素,推动了校园特色文化的深入发展。

3推动教育特色的形成

学校的教育特色是以校园文化特色为基础逐渐形成的。伴随特色校园文化的蓬勃兴起,富有特色的教育成果就会不断涌现,学校的教育特色自然而然地随之凸显出来,所谓“办学显特色、育人出特长”,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多年来,笔者以创建校园文化特色为抓手,深入发掘校园文化基因,开展校园文化特色创建工作,推动教育特色的形成,收获了富有特色的丰硕成果。

3.1学校特色发展成效明显

北关小学“浸润书香,诵读经典;球中练技,剪纸学艺”的教育特色已然形成,学生社团多次参加省市区经典朗诵比赛,曾荣获陕西省三等奖、汉中市汉台区特等奖,机器人社团勇夺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WER)2018赛季中国赛区华东地区公开赛冠军和2017赛季中国赛区西北地区公开赛季军,在2018汉中市中小学机器人大赛中囊括小学组前三名,在陕西省中小学机器人大赛中夺得小学组第一名;体操社团在2018年陕西省大众艺术体操公开赛上获得三金三银二铜的优异成绩;剪纸社团作品丰富,参加了汉中市“油菜花节”的展出,北关小学被认定为“汉台区足球特色学校”,也被确定为陕西理工大学教学实习基地、汉中市青少年艺术人才培育扶持工程示范基地。陕西省政府教育督导团2017年4月进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过程性督导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北关小学书香校园已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3.2教师业务能力迅速提升

创建校园文化特色、推动特色教育发展的过程,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更多的锻炼平台,近年来培养出陕西省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5人次,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汉中名师12人次,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汉台名师9人次,区级以上体育竞技优秀教练员、艺术类优秀指导老师等16名。

3.3学生个性特长脱颖而出

以社团活动为引擎,特色教育与个性培养紧密结合,学生获奖的层次和比例逐年上升。其中,3名学生入选市级足球运动员档案库;在“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书征文、“大地测绘杯”少儿手绘地图大赛、少儿科幻绘画、“春芽杯”美术绘画、中小学生电脑大赛、优秀童谣征集等十余项活动中,学校荣获省级奖项12个、市级奖项28个、区级奖项42个。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创新型课题,形成稳固、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希望以上观点和体会,能给同仁们一些启示,以便在创建校园文化特色中少走弯路,推动基础教育走上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名篇.

小学特色文化范文4

【关键词】红色文化;培养;小学生

环县踞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民主革命时期,环县广大人民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极大的牺牲。这里有革命者用鲜血染红的土地,沉积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环县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环县领导广大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环县红色文化资源数量多,分布广,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内涵深厚,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有独特的精神教育价值。作为革命老区基础教育一线的小学教师,我认为在基础教育中加强对小学生红色文化的熏陶,对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拟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对小学生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和培养的目的、意义

(一)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有传递红色文化的责任。红色文化及思想的传承是中华儿女的重要使命,而红色革命的年代已经日渐久远,教师就应该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传递红色文化,引导学生了解红色文化,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对红色文化的初步认同。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值得后人传承的文化思想和精神是相当广泛的。广义的红色思想不只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红色故事,而应该指对中国发展与前进起着重要作用的一切先进的文化和思想的总和。在中国近代的发展史上,红色思想对革命和变革,都曾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红色文化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红色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作为老师,不能只为传授知识而存在,要把红色文化的培养深入开展在教学和管理中去。

(二)小学生思想思维的发展需要得到红色文化“养料”。小学生正处于思想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正在逐渐形成,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红色文化的学习和培养也是理所当然。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在迅速形成和发展,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吸收和认识的兴趣非常浓厚。对于90后、2000后的学生来说,红色经典文化是一种新鲜事物,针对这一特点,对小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具体说来,红色文化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热爱自然、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等多方面的思想情感;能促使学生形成艰苦奋斗、刻苦钻研、不骄不躁、不怕困难和挫折等等正确的态度;能养成热爱生命、勤俭节约、知恩感恩等多种正确的生活价值取向。如:学了炸碉堡的故事,学生被舍身报国的精神感动,萌生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听了雷锋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事情是为人民利益着想的好事,我们不能做对人民无益的事情;唱了《团结就是力量》这首催人奋进的歌曲,学生明白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道理……这一切都是红色文化对于小学生思想思维发展所起到的重大催化作用。

(三)学习红色文化可有效抵制。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与扩大,世界与中国,中国和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多元化的文化格局将长期存在。但是西方国家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中国文明的侵蚀力度正在加大。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中国的意识形态有着很大的差异,许多价值取向是不利于青少年成长,也不利于国家的建设和进步的。要有效抵御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中国文化的侵蚀,降低其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那么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是必要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二、对小学生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在具体实施中的几点不成熟的做法

(一)充分利用当地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环县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工农红军四次途径环县,在这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筹帷幄,决战山城堡,胜利结束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36年6月,出任环县第一任县委书记;7月初,陕甘宁省委省政府迁驻环县河连湾,李富春、马锡五、蔡畅等党的早期领导人在这里工作和生活;7月17日,在曲子花旗组建成立了陕甘宁独立师;这里建立起了四个县级政权(环县、曲子县、定环县、固北县);三八五旅老五团二连在演武乡路家原开展军民大生产长达三年。在革命战争年代,环县广大人民为新中国建立做出巨大的贡献。这片热土到处流传着人民子弟兵英勇杀敌和广大人民拥军支前的动人事迹。抗战时期,曲子农民诗人孙万福创作演唱《咱们的领袖》唱红了大江南北。这里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是红色教育的传播地。现存环县境内有山城堡战役遗址、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遗迹、东老爷山红军长征宿营地、庆环分区遗址、曲环工委旧址、红大三科遗址、烈士陵园、红色革命家庭李凤存家等红色革命遗址等。

小学特色文化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任何一种文化的延续都离不开教育。少数民族留存下来的无论是历史、语言、文字、思想,还是音乐、体育、绘画、服饰、宗教,都是人类文化发展长河中的瑰宝。那么如何使文化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教育的这种方式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是当前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特色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民族学领域,对“文化”一词的解释与文化学界的解释基本类似,即文化是人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所造出来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1]民族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需要国家政府做好保护措施,使得物质文化能够长期的保留下去,精神文化需要借助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的存在对一个民族有独特的价值,它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内涵。民族文化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与西方国家文化的交流渗透日益频繁,使得我国一些民族文化呈现出逐渐消失的态势。从某种程度来讲,发展和传承特色民族文化我们应从教育抓起,在教育中实施特色民族文化的精髓,使祖国文化在保护性传承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活力源泉,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所以说,了解一个民族,必须先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做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2]因此,将特色民族文化融入在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扩大繁荣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使之不断发扬广大。

二、特色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实施现状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处于断裂和重构之中,当前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衰落消亡是普遍性的。[3]紧抓少数民族的教育,重视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刻不容缓。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现代文化不断增多的过程也基本成为传统文化衰退过程。[4]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使得少数民族的教育现状相对滞后于汉族文化教育。首先,发展不均衡问题突显。在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现状就截然不同,那么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教育现状更是不均衡的。少数民族地区间、聚居地与杂散地间、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也相差甚远。例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比较少,许多孩子都是直接升入小学,很少有从学前教育升入小学教育的这个过程,孩子们很难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师资缺乏,辅导少数民族的专业幼儿教师较少。发展的不均衡性很难实现多民族文化交融学习的理想形态目标,特别是考评体系的省际统一性标准,使得少数民族聚居地特色民族文化很难纳入基础教育范畴内。其次,教师缺乏民族文化的知识。有调查数据表明,教师对本地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特色语言及风俗等了解匮乏。教师也很难承担传授民族文化的这份责任,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特色民族文化的了解与掌握。教师是小学教育中的主力,无论是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还是学校在开展有关于特色民族教育文化的实践活动时,教师都发挥着主要引领作用。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这什么样的校风,教育出来的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素质,教师对于民族文化知识的掌握及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特色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当地情况,学习特色民族文化、民俗、历史、风俗等有关的知识,掌握少数民族文化精髓所在,并和学校教育体系、课程体系进行匹配发展分析,使得学校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最后,教育资源匮乏问题突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协同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素,少数民族一般都生活在偏远的乡村地区,艰苦的生活条件,造成了人们的教育意识普遍薄弱。许多人们生活都不能有一个很好的保障,他们也很难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的建设中,很难展开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活动。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短缺,不能及时的开展有助于特色民族文化的教育活动。学校的教学设备贫乏且陈旧,民族特色文化不能很好的在教学实践中生成。

三、特色民族文化在教育中发展与传承的有效策略

1.巩固民族地区教育体系,改善师资力量及办学条件

普及教育体系方法是现在刻不容缓的事情,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是一项重要的决策。尽管全国大多数城市已经实现义务教育的指标,但对于生活环境较差的地区,教学环境、师资力量仍存在着极大的隐患,虽然已经存在着特岗教师等一系列的改善方法,然而艰苦的教学环境使得很多教师望而却步,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很多特岗教师存在“下不去”“回不来”的问题。因此,建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本民族教师优先考取特岗教师等针对性政策,选取可以在本地扎根的少数民族优秀教师执教,在课程设置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聚居地学校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落实教师之间的轮流交换机制,完善教师的培训体系,本着发展民族文化的宗旨,多元融合的发挥教育合力。此外,还应通过多渠道整合,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学环境。彻底解决因为环境因素影响造成的民族地区师资力量入不敷出的情况,可以通过一些慈善的方式,让许多热爱公益的人士参与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来。培养具有专业的少数民族教师,赋予他们更好的优惠政策;也可以通过本地区特色民族文化的宣传,推动当地产业链及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自给自足的解决好当地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2.积极做好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性传承

发展文化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文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国有许多民族语言种类,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阿尔泰语族、蒙古语族等。由于汉语的发展和西方语言的引进,使得少数民族语言逐渐衰落。一个国家的教育无论有着多么深刻的改革,无论受到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影响多大,都不可彻底摒弃自己的传统,所谓教育的民族性正在于此。[5]因此,我们应在基础教育中全面开展民族语和汉语的双语教学活动工作,逐渐形成以“授课民族语”和以“授课汉语”为主的教学活动模式。近年来,许多省份开始重视少数民族的语言,为抢救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开启了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传承的工作。但是规模较小,影响范围不是很大。

3.扎实长效的推进少数民族文字的学习

文字也是文化交流与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特色,传承与保护特色民族文化中的文字也是十分必要的。在现代的书法教学中,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教学,大都是以汉字为基础,极少涉及到少数民族的文字。可以在小学书法课上同时开设汉字和民族文字的教学,增加书法课的乐趣,使得小学生了解多种文字形式。尽管现在的语文课程中已经教授了汉字的写法及其用法,然而无论是汉族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文化,不能仅仅学习汉字,所以在民族地区的教学活动中也应涉及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使其传承下去。从而达到充分发扬特色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激发学习少数民族文字的热情。

4.开展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

在小学阶段,可以由学校的少先队、班会、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开展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促进同学们积极参与,使其了解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中每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精髓。这些多元化的文化精髓恰恰体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保护、传承与创造性发展更是当前函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唤起每个生命保护特色民族文化精髓的使命感。现在汉族文化占据了国内极大的一部分,很多少数民族也逐渐“汉化”,对民族特色的了解也逐渐在减少,开展这类的主题活动,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去认识这些文化,去细细品味不同的文化知识所带来的不同的感受,其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少数民族文化都是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让人忍不住去探索研究那些带有独特韵味的文化传承,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各族文化的特色、起源、仪式等等,加深各族文化的交流,并进行融合发酵。教育人类学认为,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因为人的发展方式也应是丰富多彩、多样化的。正因如此,把特色民族文化渗透在教育的各个领域中,使学生对人类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与特色民族文化精髓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多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共存,使得特色民族文化能通过教育的形式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宏.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J].大众文艺,2010(18).

[3]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J].思想路线,1998(5).

[4]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J].民族研究,2000(6).

小学特色文化范文6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总书记在党的五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由“实施”到“全面推进”,充分体现了党在新时代对乡村振兴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推进建设不断深入。笔者以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为例,提出将其挖掘并融入江西乡村产业发展、人才培育、基层治理、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实践途径,为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1乡村振兴战略和江西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1.1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充分认识、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科学判断基础上提出的伟大战略。党的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后,为了系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个规划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展开。“产业兴旺”,要求提高乡村产业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和健全产业体系,更好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推动农业农村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生态宜居”,不仅要求村容村貌要整洁,还要做好生态保护与修复,实现绿色发展、清洁生产,建立美丽宜居的乡村。“乡风文明”,要求在乡村普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整体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治理有效”,要求乡村治理主体、治理手段要实现多元化,自治、法治与德治的治理体系有机结合,最终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生活富裕”,是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为落脚点,而且这种生活水平的富裕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裕,还是体现在精神上的富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江西省结合江西实际,制定了《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要着力打造彰显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江西新时代“五美”乡村,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1]。“五美”乡村建设也体现了乡村振兴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要求。

1.2江西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的革命斗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2]。红色文化资源包括了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物质资源主要包括革命遗址、文物以及烈士陵园、纪念地、陈列馆等;精神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红色精神及理论、文艺作品等[3]。江西是一片红色的热土,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胜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当时江西有29个县属于较为集中的连片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在江西产生了中国革命的四个“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产生了三种影响深远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八一精神。物质资源方面,红色江西的革命旧址、故居及纪念建筑物数量多、分布广,其中,井冈山革命旧址群、瑞金革命旧址群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两处革命旧址。全省登记在册的革命旧居旧址有1500多处,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达4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9处,共40个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76处[4]。精神资源方面,红歌、红色故事、革命英雄的事迹十分丰富,影响很大。近年来,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助力江西农村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色文化产业大发展助力很多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比如,井冈山斗争就为井冈山留下了众多革命遗址、革命史料和革命故事。数十年来,井冈山市从只有5条羊肠小道的穷乡僻壤起步,到立体交通网四通八达,建成了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大批游客的到来也带火了当地乡村发展[5]。这些都证明了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功能在不断拓展提升。

2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2.1融入乡村产业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能够为村民解决就业,帮助村民实现富裕。通过“红色文化+特色产业”的方式来做好发展红色文化资源和乡村特色产业结合的文章,能够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比如,江西很多地方通过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不仅发展了乡村旅游业,而且带动乡村种植业、餐饮业、住宿业的发展,从而让当地乡村的村民在家乡就业致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红色旅游引领江西乡村产业业态不断丰富,据统计,2021年“五一”期间,仅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就有16户村民发展农家乐、5户开起了民宿,80%的村民参与到旅游产业中[5]。还可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或者通过红色文化的宣传,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

2.2融入乡村人才培育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乡村振兴中来,就不可能实现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资源最重要的价值就是资政育人,红色文化中蕴含着可贵的精神价值,比如,革命先烈们那种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国家独立富强、为人民幸福生活舍生忘死的精神,对于培育乡村人才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滋养。把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精神养料,融入乡村职业农民培养培训,提升职业农民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融入高校大学生乡村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精神境界,对让大学生立志参与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融入中小学生参与的红色文化相关的夏令营活动,帮助中小学生从小树立热爱乡村、建设乡村的理想。

2.3融入乡村基层治理

乡村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制度文化对于乡村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年江西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时候,红色政权建设中的高效的组织建设、优良的作风建设对于今天的乡村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红色精神在凝聚人心、团结村民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江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提升乡村组织的精神面貌、治理能力、服务能力,帮助乡村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为民宗旨、奋斗精神挖掘出来,引导基层党员树立崇高的使命担当精神,将他们的先锋带头作用发挥出来。

2.4融入乡村文化建设

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红色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对乡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江西很多乡村也有着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具有优秀的人文历史文化,同时也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鼓励和引导村民投入乡村文化建设,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乡村,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既能够使得传统村落的文化发生创新性发展,对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巨大的引导作用,又能够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起到加强作用,让村民在物质上获得富裕。

2.5融入乡村生态建设

生态宜居的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生态宜居的自然环境也是村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江西具有着天蓝、地绿、水清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在江西领导红色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都非常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工农红军在井冈山、赣南打游击战争的时候,从不破坏生态环境,而且是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把其中的历史故事挖掘出来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具有重要价值。比如,在苏区革命时期,在瑞金亲自挖水井的故事,在改革开放时期,1998年解放军在九江抗击洪水的故事,等等,充分挖掘这些历史故事,对村民进行教育,激发村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使得红色与绿色相辅相成,让村民享受天蓝、地绿、水清的人居环境,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3结束语

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挥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6]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挖掘其价值,对于助力乡村振兴、提高村民的素质、实现乡村现代化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放射新的时代光芒。

参考文献:

[1]郑荣林,钟金平.江西:乡村振兴五年规划打造“五美”乡村[N/OL].(2019-05-28)[2021-05-16].

[2]安巧珍,张茜.红色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应用:以河北博物院为例[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8,4(2):189-196.

[3]曾长秋.论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提升与功能拓展[J].湖湘论坛,2016,29(6):56-61.

[4]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介绍:江西红色旅游[Z/OL].

[5]程迪,范帆.江西:红色旅游“火爆”助力乡村振兴[Z/OL].

小学特色文化范文7

本文基于公共管理项目的视角对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分别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几个方面展开。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是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主体。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在教育形式、动力、考评机制、认可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未来的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需要通过确立多元的文化教育理念、加强政府与民众沟通、注重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加强民族特色文化宣传、注重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开发与保护并举等措施加以改进。

关键词:

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公共项目管理

0引言

在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在向外传播的同时受到世界多元文化的侵蚀日益严重,导致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特色产业的遗失、消亡。因此,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保护和教育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课题。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在保护、弘扬和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多位效益一体积极发展的动力。公共项目是指直接或间接向社会提供公共消费品,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人民素质为目的,着眼于创造社会效益而不是商业利润为主,进行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的一次性活动。而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民族特色文化,如何将发展民族文化与创造社会财富相结合一直是各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公共项目管理的视角对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进行探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研究意义

1.1理论意义

公共项目管理体系发展成熟,但其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方面几近空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项目管理理论在政府公共服务、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公共项目管理这一特色领域。民族地区由于其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背景,以及复杂的地理和周边环境等共同特征决定了其进行公共项目管理时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尤其迫切;如能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公共管理领域也引入项目管理思想,不仅能推进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传承的发展,更能弥补理论研究的这一空白。因此,在公共项目管理的视角下,研究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以期利用公共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来探究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1.2现实意义

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推动经济、文化、社会多位效益一体共同发展的积极动力,不仅有着保护、弘扬、传承珍贵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功能,更是有效利用当地资源,挖掘民族地区特色与潜力,创造社会发展新型模式的良好契机对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是适机推出响应市场需求的民族文化产品,打造科学的、环保的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推动力量。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开启了发展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新途径,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等其他功能的实现,提高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培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复合型少数民族人才,在文化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与共同进步中营造利益、高效的良性循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由56个民族的璀璨文化构成。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全球化和信息化对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冲击,社会对于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保护问题越来越关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问题成为专家学者探讨的热点社会现象。因此,研究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研究综述

2.1基本概念界定

2.1.1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

民族地区也即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指少数民族聚局的地区,本文中主要是指国家法律明确划分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也即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的系统学习,如民族语言、歌舞、运动、习俗等。

2.1.2公共项目管理

公共项目是指直接或间接向社会提供公共消费品,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人民素质为目的,着眼于创造社会效益而不是商业利润为主,进行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的一次性活动。同普通项目相比,公共项目具有产出的公共品性、收益和成本的外部性、项目运转的系统性和协调性。项目管理是指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公共项目管理指运用管理的知识、工具和技术于公共项目活动上,以满足公众对于公共项目的需求,包括项目范围、时间、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集成管理等一系列的活动内容。

2.2相关研究现状

2.2.1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相关研究

1988年,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指出“一体”是中华民族这一实体,“多元”指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这是小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有着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内涵和交叉叠合的错综复杂的网络。56个民族的璀璨民族文化汇成了我国多元的民族文化体系,有关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的研究很多,主要分为几个层面:一是针对民族文化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互动关系研究,如张俊豪在《教育多样性与民族文化传承》一文分别从时代变迁和社会变迁两个层次,从教育发展的多样性特征分析了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二是课改、科目等同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如金志远《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文中提出在课程改革的文化观上,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并存;在课程改革的方法论上,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三是选取某一特定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内容进行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的针对性研究,如陈延亮通过对湘西州5所中小学双语教学试点的实践考察,发现对于是否应该开展“土家•汉”双语双文教学试点、是否有必要传承土家语的问题上,部分群众甚至少数领导干部都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四是从某一理论视角对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进行研究,如陈爽《文化人类学视角下蒙古族家庭教育的价值探析》一文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研究蒙古族家庭教育价值对指导个体健康成长、民族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构建和谐社会、民族教育理念的完善和发展以及对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都具有重要意义。

2.2.2公共项目管理相关研究

我国的公共项目管理工作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像比如国外的公共项目管理研究起步晚,发展还不太成熟。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任淮秀教授出版《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1997年同济大学黄渝祥教授在《石油化工技术经济》杂志上发表系列论文,对公共项目评价的内容、方法、评价原则、评价报告的撰写做了系统的介绍。很多学者在推动我国公共项目管理进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93年以后,国家计委、建设部、交通部、国家开发银行等先后了关于公共项目评价的文件,制定了评价办法。财政部于2002年印发了《企业绩效评价标准》,2004年印发的《财政部关于开展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2006年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联合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标志了我国公共项目管理工作已经得到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虽然我国公共项目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目前公共投资项目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看,一些公共项目在管理上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和漏洞。例如,出现了许多“豆腐渣”工程,一些单位和个人挤占、挪用建设投资等,所以这些使得公共投资项目管理与评估日益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密切关注。

3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3.1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主体单一

在民族特色文化传承教育层面,主要依靠政府的主导作用,缺乏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由于政府更多的是从宏观和管理的视角进行决策,与民众的信息存在不对称和沟通不畅等局限,导致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执行不够到位,民众参与度不够。从各地开展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来看,一方面学校依据政府相关政策积极行动,拓充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及部分教师却不买账,认为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会影响学生的升学能力;此外,一些老师对新课知之甚少,甚至对民族文化教育产生误解。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和传承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单一主体主导难以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3.2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民族特色不明显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是关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机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国民族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级各类现代人才和传承民族特色文化。而民族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等方面较为落后,在教育方面多是照搬内地模式,没有切实的考虑民族地区自身状态,忽略本地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一味地学习主流文化。长期以来,民族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一部分,忽视了其民族性,教学上,作为民族教育最有特色的民族教学论尚属空白,科学的双语教学理论没有形成,各地的双语教学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课程设置上忽视了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与内地课程设置一致,追求“应试”“升学”教育。

3.3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动力不足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动力不足表现在民众参与积极性不高,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相关利益团体主要由起主导作用的政府、被动配合的学校、被动参与的学生及和心有疑虑的家长组成,其中除了政府基于社会责任担任主导和组织的角色外,其他群体的主动性都不强。以四川兴文县为例,其推行的“川南?苗文化艺术特色教育工程”项目几乎全部是由政府一手推动,学校的作用主要是依据政府的要求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添加一些民族特色文化课程,学生在文化课累了后就参与一下文化娱乐活动,而家长则不太认可在学校开设这些民族特色文娱活动,并认为其影响孩子们的学习。

3.4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机制的局限性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是教育的一部分,更是政府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综合能力的一个反映。但是现而今由政府主导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主要停留在义务教育的附属位置。在政府层面,考评结果也主要围绕政府的投入、决策、规划展开,即政府考评主题和对象都是政府自己;而在学校层面,针对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机制包括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活动、开设课程等,只是高校以应试成绩为主要考核的附庸。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是公共项目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需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全面考虑。而目前的考评机制不仅在考核标准上、考核程序上,还有考核结果上都存在局限。

3.5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认可度不高

在应试教育的推动下,我国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认可度一直不高。比如四川省兴文县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在各个乡镇迅速的繁荣起来,但是事关学校的教育大计、升学率,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对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活动持怀疑态度。在教师层面,主要体现在学校开设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主要局限在美术、体育等学生教育过程中的次级学科里,而没有专门的民族特色文化课程和教师;此外,学校也不放心在主要学习时间中配置太多的民族特色文化学习时间。在家长层面,一方面认为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不关孩子的事,不应该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认为学校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就应该减少学生在校期间各种外在的学习干扰,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统考课程中。

3.6民族特色文化遗失,传承艰难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众多少数民族并存的大国。在文化上,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一直处于弱势。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现代化在带给全世界人民便利和舒适的同时,遗失的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传承变得日益艰难。在民族教育层面,寄宿制的推广让新一代的青少年接触纯正民俗文化的机会日益减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日益淡薄,民族特色文化传承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

4基于公共项目管理的视角分析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4.1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公共性强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分析,民族特色文化教育长期主体单一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其是一个公共性强的公共项目。首先,教育本身就是具有公共性的公共项目的一种。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珍宝,是一个国家的荣誉。然后,民族特色文化很重要,但并不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政府是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最好的提供者。但现实是,政府由于其自身的局限型,无法周全考虑一个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工程在各个区域、时间点的变化需求,导致单一主体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发展并不健全。

4.2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创新性不足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形式主要以上课为主是受长期教育惯性思维影响的结果。义务教育体制下,上课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但对于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而言,其多样化的文化形态、民族特色,光依靠简单的上课是无法展现出来的。这种单一的教育形式也不能激发当代年轻人的兴趣。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长远发展需要创新文化教育的管理体制、教学形式和考评机制,让多样化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能以多样化的姿态不断发展。

4.3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激励体制缺乏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是一种特殊的造福社会的公共项目,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其对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无论是对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治理还是文化传承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社会、政治、教育政策方面却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动力和参与度不足。在经济领域,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成本高,是一项需要长期投资的事业,经济效益并不稳定且需要长期才能显现出来;在社会领域,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只对极少数行业领域工作有益;在政治领域,民族文化教育只是地方政府形象工程的一部分,花费时间长,且对绩效考核和评比意义不大;在教育领域,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属于次级教育课目,不是应试教育的必要条件。

4.4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体系不完善

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设有民族小学、中学、民族师范和职业技术学校、民族学院和民族高等院校,但是,适合自身特点的完整而科学的民族教育体系一直没有形成。多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体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在小范围内以娱乐的形式给大家提供民族娱乐性教育,缺乏相应的考评机制和配套机制。例如兴文县的“川南?苗文化艺术特色教育工程”原定于今年实现的“利用大坝苗族乡的教师资源,构建起幼儿园、小学、初中、高民族艺术教育链条,注重民族艺术教育的承前启后性,让全县学生从幼儿园时期起就接受系统化、序列化的民族艺术熏陶。”还未实现,到目前为止最有成效的也只有“沙坝学校”。完整而科学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体系有待形成和完善。

4.5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宣传度不够

尽管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已经作为政府发展民族教育的形式,并以政令的形式推动着。但是由于社会固有的信息滞后性,大部分民众对于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存在任职缺乏或理解片面甚至误解的倾向。这主要是政府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宣传度不够造成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宣传仅针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或是民族文化节日民族文化比赛等形式宣传显然是不够的,普通百姓并没有弄清楚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真正内涵。

4.6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力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浪潮。许多地区由于建筑修路,对传统民族文化肆意掠夺,导致民族文化流失。在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政府缺乏对民族特色文化的全面了解,忽略了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的保护,导致民族特色文化的消亡。

5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发展对策

5.1确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要求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要走出“应试”教育的一元教育,更多的尝试多元文化教育,共同将我国的多元民族文化教育推向前进。首先要参与主体多元化,如家长联盟、社团、学校等;然后要丰富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形式,不仅仅是上课的方式,还有让学生以参观或出游的形式亲身体验民族特色文化。

5.2加强政府与民众沟通

加强政府与民众沟通,提升民族教育政策的认可程度。政府在实施相关政策前应对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做充分的调研,了解各方的利益需求,做好各方利益权重的考量,在决策执行的过程中,依据反馈结果进行政策调整,争取各方利益团体的认同和配合。加强政府与民众沟通,让各方利益群体都参与进来,实现多方协调合作,促进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发展。

5.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是公共项目的一种,且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其公共性更强。要让民众积极地参与进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需要对民族特色文化教育项目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评价分析标准。针对其存在的困境和现实需求,做出符合预期的激励机制。例如少数民族教育加分、学校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办学投资等。

5.4教育评价的多元化

唯有教育评价标准不局限于教学成绩和升学率,民族文化教育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继续发展网络工具加强民众绩效评估工作的同时,同时注意偏远民族地区的意见收集,例如采取走访、定期座谈会、长老会谈制等传统沟通方式的有效运用。

5.5加强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宣传

宣传是促进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获得民众的认同,让民众自发地参与到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建设事业中来。做好宣传就要首先针对利益相关群体进行需求调研,依据调研结果做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项目规划,再借用多种渠道宣传民族特色文化教育项目。让民众对于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充满期待。

5.6注重民族文化教育保护与开发并举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保护和传承民族特色文化。针对民族特色文化传承问题,需要保护与开发并举。首先就其保护层面,民族地区有这些文化遗产由于外在原因逐渐遗失,需要在政府的主导和社会多元合作下加强对这些濒危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包括申报国家或地方文化遗产、建立特色文化产业经济、培养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技能人才等;然后就其开发层面,可以将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优势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让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与时俱进。

作者:孙鲁毅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2]张旭霞.公共行政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1:37.

[3]张旭霞.公共行政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1:76.

[4]宏江.公共项目管理过程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5]程铁信,付聪.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1:10.

[6]费孝通.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学出版社,1991.3:32.

[7]张俊豪.教育多样性与民族文化传承[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3).

[8]金志远.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09(5).

[9]陈延亮.土家族语言传承的断代与拯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汉双语双文教学试点调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6):49-54.

[10]夏铸,谭志松主编:全面提高民族教育质量,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小学特色文化范文8

关键词:地方红色文化;高校思政课;融合;载体和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高校思政课是红色文化弘扬与传承的一座桥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利用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进行‘四史’学习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而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地方红色文化是不同地区发展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主要包括红色人物、红色事迹、红色遗迹、红色遗物、红色建筑等。江苏苏州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苏州烈士陵园、常熟市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巫山渡江登陆纪念碑、太仓郑和公园等,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课程资源,也带来了独特的育人价值。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性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是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1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现实困境

通过对苏州某高校师生进行《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了解情况问卷》和《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情况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从国家到学校层面,都提高了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视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1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关注度不够高

通过对苏州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调查显示,有8%的大学生全面系统了解苏州红色文化资源,36.7%的大学生了解,47.5%的大学生了解一些,7.8%的大学生不了解。37%的学生完全能够理解苏州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43%的学生能够理解一些,20%的学生选择一点也不理解。这部分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于苏州红色文化资源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也说明近年来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反映出来一定问题,学生对于地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不够高。

1.2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率不充分

对在校大学生进一步调查显示,有13%的学生参加过两次以上学校组织的参观红色基地等活动,36%的学生参加过一次的,51%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在问及“学校组织参观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对您价值观是否产生了影响”,参加过集体活动的49%的学生中,有14%的学生选择有很大的影响,62%的学生选择有一点影响,24%的学生选择没有影响。这部分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高校已经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全员覆盖,实践性不强,效果不高。高校未能充分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学中。

1.3普遍缺乏创新型融合手段与方法

对该校在校学生调研“学校对苏州红色文化传播途径有哪些”,有唱红歌、红色主题演讲、红色故事宣讲、参观红色基地、红色宣传栏等。有68%的学生选择学校经常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32%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在地方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形式上缺乏创新性,对自身的价值观影响不大,授课效果不佳。这部分调查数据显示,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教学方式较为成旧,普遍缺乏创新型融入手段与方法。

1.4欠缺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成果

对该校思政教师、辅导员开展调研,15%的教师选择非常了解苏州红色文化,并且深入研究过其精神内涵,68%教师选择了解一些但没有深入研究过,17%教师选择了解一些但从来没有深入研究过。17%的教师选择深入研究过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教学中的方法和途径,74%教师选择简单学习过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教学中的方法和途径,9%的教师选择从来没有研究过。这部分调查数据显示,思政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完全深入了解过地方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融入方式方法,也没有对地方红色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2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创新载体和路径

“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弘扬和传承地方红色文化。众学者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较好的经验和方法,但还存在一些难题,就创新载体和路径进行以下改进和完善。

2.1建立顶层统筹设计

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作为顶层设计的地方政府应该统筹规划好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弘扬和传承。地方政府不仅有着开发、保护、利用等决策,还肩负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活动的政治责任。一方面加强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弘扬和保护,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使其发挥极致的教育和传承作用,真正做到影响力大、受众面广、教育效果好。地方政府要统筹推进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相结合。鼓励有能力、有实力的高校教师深入研究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教学的方法与路径,编撰地方红色文化思政教学的系列教材,形成地方思教学品牌。地方政府要统筹规划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与学校思政实践教学相结合。苏州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围绕新四军“铁人”精神,建成的极具爱国主义教育特色的红色纪念馆,成为苏州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基地,地方政府可以结合地方红色文化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共享红色基地,让大中小学生、社会人士在潜移默化下接受红色精神的熏陶和教育。

2.2夯实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教学的一大阵地,随着思政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方法呈现出多元化。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结合校史、地方史建立校内红色实践基地,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便于师生校内进行红色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在校园内用红色文化命名公共场地,如“烈士文化广场”“红色文化大楼”“英雄事迹走廊”等校内红色景观,全方位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以“视听嗅味触”五感潜移默化。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红色+”模式为载体,将红色文化活动品牌化、可视化、直观化,例如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载体,开展“百年征程田径运动会”“学史力行践初心读书分享会”“薪火相传担使命政治生活”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开展红色文化熏陶。开展受“00后”学生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对红色文化“圈粉”,让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促进红色文化学习走远、走深、走实。例如开展“红色舞台剧”“红色舞蹈大赛”“红色歌曲大赛”等,高校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将这些资源融入舞台剧、舞蹈、歌曲之中,让学生自导自演,真正理解、感悟、运用红色文化,让这些活动成为红色文化熏陶的助推器。

2.3创新第二课堂阵地

“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第二课堂也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第二课堂思政也是作为完善“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手段。有效利用第二课堂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利用地方优势、挖掘地方资源,建立校外红色文化实践基地,为学校思政课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基地,实现全员覆盖面。高校可以依托青年志愿者,组织学生走进红色实践基地担任讲解志愿者,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悟。高校可以依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红色文化活动,例如开展寻访老党员活动、调研地方红色文化活动、为村民讲党史活动等,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聆听红色文化故事,走访红色文化基地,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色文化,真正做到红色文化入眼入脑入心。利用“三下乡”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基层、社区,让学生感受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带来的成效,感受党和国家的正确方针政策,激发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受疫情影响,响应线上授课号召,高校以此契机,开展“云上思政课”活动,让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教学中活起来、动起来、亮起来。例如开展“我的家乡红色文化之旅”“VR虚拟实景参观红色基地”“互联网+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等,打造多元化、立体化、信息化的地方红色文化思政课。

2.4完善评价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