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培训范例

安全生产培训

安全生产培训范文1

1.1化工企业安全职责没有落实到位

经过相关部门调查显示,现在很多化工企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企业相关的安全文件都已经制定完善,工厂生产的各个工序也有安全常识提醒和注意事项,但是责任人却不明确,使得这些文件的制定似乎成了摆设,没有管理者去进行监督和管理,即使出现问题,也找不到相关责任人。有一些化工企业稍微做得好一点的,会有相关部门的领导兼责安全的管理,但是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在员工会议上进行宣传一下,很少有企业会深入分析安全的问题,也没有制定细节性的到位的制度措施。有一些企业会将社会上报道出来的其他企业的安全事故拿出来提醒员工注意安全,但仍然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深入管理者的人心,企业内部的安全问题责任不明,没有落实到位。

1.2不重视安全培训,培训效果不佳

由于化工企业的产品特殊性,安全培训是企业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其实际操作效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第一是培训力度还有待大大提升,基本上绝大部分的化工企业对于安全培训的实施是走走场面,拍拍照,流于形式,员工想去参加培训就参加,不想去就不去,正规的考核根本没有落实下去,其效果是很不尽人意的。第二是职工的安全意识差,即使是参加了培训,由于不上心仍然无法很好地掌握安全技能的要领。第三是培训质量差,化工企业由于对安全的不重视,也不会去聘请专业的安全讲师对员工进行培训,通常他们随便在公司内部找一个相关管理者进行培训,其培训质量是不容乐观的,这些现象都体现了化工企业忽视了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2创新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2.1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做科学发展的领先者,要在确保员工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的同时促进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响应“安全第一”的生产标语和生产原则。从里到外、从源到尾抓好安全工作,无论是在设备的引进过程中把好关,还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加强监督,都需要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这种安全意识不仅要深入员工的心理,更有深入到领导者的心里。

2.2明确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

化工企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必须做到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位。首先,相关安全生产的规范制度必须完善。企业必须把每个工序的安全操作规范名列出来,另外,相关的处罚条例一一审核列明,从而使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实时提醒自己,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增强安全隐患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其次,每个工序必须有一个安全负责人,每天监督和管理安全事宜。对于责任人玩忽职守导致安全事故的必须严惩不贷。

2.3认真落实化工企业安全培训工作

对化工企业人员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在培训内容上,尤其是对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作业环境、危险操作、设备状况、消防设施等情况和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剖析和深度讲解,让员工能够深入了解企业安全情况。在培训过程中,采取案例分析,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三方面进行培训,从思想和实际行动上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工作之余多学习多分析,多向老员工老师傅进行请教,切实将自己的安全、企业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全结合起来,高瞻远瞩,为化工企业的长远未来作打算,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注重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培训后必须进行考核,考核不能通过的需要重新进行培训,直至员工都能通过考核,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3结语

安全生产培训范文2

(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重视不足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发展就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安全生产是保证企业安全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如果没有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就会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混乱,生产状况日益恶化,安全事故不断,失去发展甚至生存的机会。许多从业人员也认为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还不如去休息一下或多干几个工。不知道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不懂法律和施工现场特点,对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没有掌握,在施工中自我防范能力又较差,冒险蛮干,这样的从业人员往往会成为事故的肇事者或(和)受害者。在事前和事中全然不顾国家法律的存在,只有在发生事故后才想起要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人比比皆是。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也只是关心从业人员的收入高低,工资能否按时足额发放,工作累不累等。没有人过问从业人员作业环境的安全状况,有没有安全风险和职业病伤害;没有人过问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高低,有没有参加过安全培训。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不够

法律规定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但大部分工地的项目经理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全部交给项目安全员负责。由安全员来组织这样的活动力度是不够的,培训的深度和范围均达不到要求。受到职位和能力限制,原定的培训时间一次次地被项目上的其它事情占据。培训时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班组长等人员不到位,其他培训人员也就无拘无束,来去自由,最终安全员也疲于奔命,培训活动只能流于形式,成了签字活动。监理对项目安全生产工作也负有重要且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现场各类监理人员的安全素质也不高,所以对项目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监管实施力度不够。

(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形式单一枯燥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大多数还是用“填鸭”的方式讲原则讲套话,内容枯燥,针对性不强,与实际工作状况脱节,无法调动广大从业人员的学习兴趣。

(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简单,效果不佳

建设行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每次培训的对象基本都是新面孔,培训的内容也只能是从零开始重复一些简单的常识性东西,致使培训效果很难在紧张复杂的生产活动中体现出来。企业是在给社会不断培养人才,这也严重挫伤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积极性。有些人已从业多年,即使接受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但身边“三违”现象还是不断地发生着,对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还知之甚少,不懂安全操作规程,不能识别存在的危险源,连个人防护用品也不知如何正确使用。

2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建议

(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教育部门应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增加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内容,从源头上为社会培养具备一定安全素质的人才,也为今后各行各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奠定基础。建设主管部门应完善相关的培训体系和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系列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和完善操作性好、约束力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规章制度,将施工(包括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监理等企业在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予以明确,要求企业给参加教育培训人员提供经费和时间支持,并加大监管和惩处力度。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构

建立社会、企业和项目三级培训机构。由政府牵头在社会上利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优势资源组建培训机构,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可聘请学者、专家来授课,比如讲授一些新的法规标准等让从业人员知道这些法规标准的制订背景,修订情况,应用中应注意的重点。通过与从业人员交流互动也能让学者、专家知道这些法规标准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便再版修订能更有效地指导安全生产。各单位在企业层面设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校长的培训学校,每年年初制订培训计划,对从业人员分批次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可聘请本企业或业界资深项目管理者或安全管理者担任讲师,向从业人员讲授一些安全管理新思路新方法,对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分析。

在各个项目部设立分校,由项目经理担任分校校长,在项目开工前的临建策划时就同时考虑分校的建设,配备相应的教学设施,如桌椅、电视机(或投影仪)等。根据工程形象进度分批对各专业各工种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进行授课,讲授项目特点,现场安全生产要求等。为调动讲师和学员的积极性,各培训机构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处罚机制,对表现优秀的讲师和学员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在晋级、职称评审等方面可以优先考虑;同样对表现差的讲师和学员给予通报批评或一定程度的处罚,以鞭策从业人员努力学习安全知识,不违反安全规定,进而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方式

培训机构要结合生产实际,统筹安排,采取集中培训、半工半培、送教上门等形式,利用施工间歇、工种交替、雨天、晚上等时间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并根据学员的文化水平和特点,抓好日常安全教育,开设安全生产培训宣传栏,编制通俗易懂、便于理解的文字和音像资料,利用多媒体、电视、漫画、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等直观方法进行教育培训,坚持针对性教育与系统知识讲解相结合、课堂学习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形象化培训与老工人“传、帮、带”相结合,提高培训实效。

(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思想教育、法制法规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教育四个方面。安全思想教育是整个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以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为主要目的,让他们知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培训时可列举一些不重视安全而导致的事故案例以引起他们重视并牢记。只要从业人员都具有“我要安全”的强烈意识,许多安全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法制法规教育是让从业人员知道法律制度是保护遵守者惩处违反者的,知道法律条文和制度措施都是用生命和血泪换来的,并通过一些典型的“三违”事故案例让从业人员知道违法的沉重代价。通过法制法规教育,使从业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并在生产活动中遵照执行。

安全知识教育包括电气知识、建筑施工知识、机械设备知识、防火防爆知识、劳动保护知识、职业病防治知识、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预控等知识,根据从业人员的职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经验等编制通俗的文字和音像资料向从业人员进行讲解,可张贴安全挂图、发放口袋书供从业人员平时学习。只有从业人员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才能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灵活运用。安全技能教育包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与操作训练技能、应急处置技能和逃生自救技能。要将操作规程与操作技能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从业人员传授,让他们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平时操作中哪些方面做得不对,今后该如何改正。还要让他们知道如果不这样做会对自己、家庭、企业和社会造成什么后果。要将应急处置和逃生技能用漫画、动画、动作示范等形象易懂的方式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让他们知道生产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该如何处置,如何逃生。若发生事故,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价进行自救互救,知道如何进行事故报告和保护现场。

(5)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考核与管理

培训机构应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可采取考试、交流、案例分析、参加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培训和考核情况要进行登记,建立教育培训档案,真实记录培训、考核等情况,并录入企业信用档案和人才信息库。档案、信息与企业资质年检、招投标活动、人员上岗和创先评优工作挂钩。执行一票否决制度,未完成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的企业和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将限制其相关的建筑市场活动,并给予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

3结束语

安全生产培训范文3

摘要:电力生产过程面临较多风险,需要通过安全生产培训确保工作人员掌握各项操作方法,了解各安全注意事项。然而,传统培训方式只能采用看视频等方式帮助工作人员了解电力安全生产期间的风险,工作人员无法直观地感受相关内容。应用VR技术能够解决传统培训存在的问题,使工作人员更直观地感受违章行为的危险。文章论述了VR技术在电力安全生产培训中的应用优势,分析了该技术对电力生产风险的模拟方法,以及VR技术在电力安全生产培训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从而为电力行业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行业;VR技术;安全生产培训;应用研究

电力生产是一门极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专业性强、人才密集、技术密集等特点,电力生产过程中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规避相关问题,电力企业需要做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传统培训模式无法为工作人员带来交互体验,而具有沉浸式体验效果的VR技术能够改善传统安全生产培训存在的问题,为电力工作者营造更加真实的电力生产环境,让工作人员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各类事故或违章行为的危险性,在提升人员操作能力的同时,强化其安全意识,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1VR技术概述

VR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其能够通过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沉浸式的虚拟世界。虚拟现实也叫合成环境、人工现实或信息空间,能够通过计算机用户接口为用户提供自然、真实的交互感知体验,如嗅觉、触觉、听觉、视觉感受等,通过各种感官的交叉刺激,可以建立人机之间的交互联系,营造相应虚拟场景,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1]。在安全生产培训中,企业可以结合VR技术与安全生产理念,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培训,让工作人员基于VR技术平台体验各种电力操作的虚拟场景,通过模拟测试了解各种违规操作带来的事故风险。

2VR技术在电力安全生产培训中的应用优势

当前,国内众多电力企业通常选择面授、视频微课等方式为工作人员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人员只能被动接收各类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反馈、交互效果较差。在安全意识培养方面,传统的理论培训方式难以让工作人员直观地感受电力生产作业风险,而应用VR技术能够解决这一难题。

2.1提升培训自动化水平,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电力企业可以基于VR技术构建相应的培训系统,将一体机、实体设备、移动端设备和VR硬件相互融合,为参训人员带来听觉、视觉、触觉三位一体的感官体验。在培训过程中,电力企业可以通过系统模拟各类电力生产事故、维修作业等场景,让工作人员直观地了解相关作业操作注意点和违规操作行为的后果,从而在突发状况模拟场景中培养工作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VR培训系统可以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对工作人员个人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为各人员匹配合适的教学场景,也可以记录工作人员的学习情况,为后续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2]。

2.2强化安全意识培养效果,减少实操培训成本

电力企业可以利用VR技术为参训人员构建相对真实的电力设备维护场景,利用计算机后期处理,在维护场景中标注容易出现风险的点位,或违规操作可能引发的事故风险,让参训人员更直观地感受电力设备的维护保养过程,甚至直接参与维护工作,起到强化培训效果的作用。应用VR技术,电力企业可以模拟事故真实画面,利用还原的现场让工作人员感受设备火灾、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事故场景,确保工作人员之后更加重视电力安全生产注意事项,规避其不穿戴劳保服装、违规操作设备等问题[3]。在VR技术的帮助下,电力企业能够更好地模拟各类实操工作场景,而无须耗费较多资源成本搭建实训基地或设备。节省的硬件投资成本能够用于开发更多的VR技术应用场景,从而更好地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工作[4]。

3VR技术在电力安全生产培训中的具体应用

在VR虚拟场景中,参训人员能够建立与虚拟环境的交互联系,基于自身的认知与感知能力,对电力设备的操作方法、风险隐患建立正确的认知,形成直观感受。VR虚拟体验场景如图1所示,工作人员可以借助VR体感枪、VR眼镜等虚拟现实套装在虚拟场景中体验机械伤害、误操作、倒杆、高空坠物、触电等各类事故场景,直观地感受违章行为带来的后果[5]。备火灾、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事故场景,确保工作人员之后更加重视电力安全生产注意事项,规避其不穿戴劳保服装、违规操作设备等问题[3]。在VR技术的帮助下,电力企业能够更好地模拟各类实操工作场景,而无须耗费较多资源成本搭建实训基地或设备。节省的硬件投资成本能够用于开发更多的VR技术应用场景,从而更好地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工作[4]。3VR技术在电力安全生产培训中的具体应用在VR虚拟场景中,参训人员能够建立与虚拟环境的交互联系,基于自身的认知与感知能力,对电力设备的操作方法、风险隐患建立正确的认知,形成直观感受。VR虚拟体验场景如图1所示,工作人员可以借助VR体感枪、VR眼镜等虚拟现实套装在虚拟场景中体验机械伤害、误操作、倒杆、高空坠物、触电等各类事故场景,直观地感受违章行为带来的后果[5]。情况,督促工作人员在操作期间注意相关设备的固定,后续可以为工作人员模拟拆除地线、撤离人员机具、送电等场景。(2)变电站电能表检验模拟。电力企业可以利用VR技术构建变电站电能表检验场景,为工作人员提供自由操作的虚拟环境,相关要求如表1所示。在VR场景中,虚拟设备可以为工作人员指出相关操作要点。首先,工作人员需要观察电能表,场景内有语音提示工作人查看调度编号、设备名称、位置等信息;其次,工作人员需要确定电压回路与电流回路,明确相应的端子盒位置,需要检验连接导线,场景中需要做好相关标志。针对仪器接线操作,工作人员需明确电压并联和电流串联接线,误操作时,虚拟设备需要模拟触电、短路等场景;对于接入电压电流时出现的电压回路短路、TA二次侧开路情况,虚拟设备可以展示触电等场景,提醒工作人员严禁此类误操作;电能表检验需确保测试次数不低于3次,否则应提醒工作人员继续测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VR技术能够解决传统电力安全生产培训存在的交互体验效果不佳、人员感触不深等问题。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合理开发VR技术,结合日常巡视、检修、故障处理、应急抢修等操作创建多样化的虚拟培训场景,针对触电、高空坠落、误操作等事故隐患创建真实的场景,提高工作人员参训后的安全操作重视程度和综合能力,从而降低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作者:陈晓波 单位: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酒泉供电公司

电力安全生产培训篇2

电力生产是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专业性强的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怎样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生产事故,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是解决这一难题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针对传统电力安全培训存在交互欠缺和体验性弱的问题,基于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即VR技术设计了电力安全培训VR系统,该培训系统通过沉浸式视觉体验和自然操作交互方式使培训学员在逼真的虚拟培训环境中,深刻体验电力安全事故案例,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1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简称VR)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虚拟化信息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等构造出一个逼真的虚拟世界,使体验者获得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的模拟体验,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于一体,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1]。基于VR技术的诸多优势,受到了很多行业的关注和应用,其中在电力安全生产培训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本文对VR技术在电力安全生产培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2VR技术在电力生产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中的优势

目前大多数电力生产企业开展的安全培训项目普遍以传统的培训方式进行,讲师在课堂向学员面授课程,配合二维图片或视频进行讲授,培训内容是从讲师到学员的单向输送方式,培训效果不能得到及时反馈且形式单一。应用VR技术进行电力安全生产培训,具有显著的优势。

2.1丰富职工教学内容和方式

VR安全体验培训系统能对事故场景进行模拟,参与的学员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和听觉,实现三位一体的感官体验,融合VR硬件、移动端、实体设备和一体机等多终端的管理平台,从第一视觉亲身感受违规操作后产生的后果,效果逼真,感受也更深刻。场景模拟更加真实完整,能真实反映学员在遇到突发状况时的临场反应,根据参培人员选择的专业信息等,系统可自动分配或选择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开始培训,系统根据学员的应急处置操作,自动记录学员在每台设备上的学习时长、考试成绩,生成培训档案。

2.2加强职工电力安全培训效果

VR系统软件内容根据真实事故画面模拟,电力现场实景还原,利用功能模块,配合虚拟仿真场景,触电事故、物体打击、高空坠落、设备起火等模拟事故场景,仿若亲身体验。让员工身临其境感受事故发生过程,从而在内心深处对事故产生敬畏心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从而增强培训效果。2.3降低培训成本VR虚拟体验区不需要重复搭建实体体验区,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建设成本和拆除成本,可重复使用,并且按照培训需求的增加,可在硬件设备中增加开发拓展其他安全培训项目,更加经济高效和环保。

3VR技术在电力安全培训教学的几种整合

3.1增强现实实操培训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Reality,简称AR)包含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视频显示及控制、多传感器融合、实时跟踪及注册、场景融合等新技术与新手段。增强现实将LBS(基于位置服务)、Marker(特征标识)、SLM(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等技术进行融合。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如增加安全培训中的触电、灼烧、跌落等交互体感,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AR电力培训能够让还未进入工作岗位的人员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工作中问题出现的不确定性,利用AR技术还能通过模拟实现运检作业引导,识别目标操作设备,将生产运行指令以可视化操作指导,让操作人员按规程、按步骤完成工作。受训人员可以通过VR设备身临其境地置身作业现场,通过岗前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2VRHMD虚拟实操培训系统

VRHMD虚拟实操培训系统,即HMD(头戴式显示器),可以看作是眼前的增强式显示屏。这些产品和设备通常绑定到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或其他类型的计算平台,需集成一个或多个图像传感器、无线连接、当然还有非常高的分辨率显示屏(高帧速率和宽广的视野),以提供极具真实感的图像和身临其境的培训体验。VRHMD虚拟实操培训系统是一种完全陶醉式立体视觉体验培训,将教学、虚拟实操以及科学分析整合在一起,设置出满足于平时教学培训要求的虚拟实操培训平台。其结合头部以及手部的方位,开展虚拟现实的立体交流互动,与现实环境分开,拥有较强的新奇特性质,比较适合人多大空间范围中使用[2]。

3.3智能MR交互培训系统

混合现实(MixedReality,简称MR)交互系统(MIS),混合现实是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混合,开启了人、计算机和环境之间的自然且直观的3D交互。这种新的技术基于计算机视觉、图形处理、显示技术、输入系统和云计算的进步,MR技术是虚拟现实VR和AR技术的更深一层次的发展,该技术通过在现实场景中呈现虚拟场景的信息,在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感知智能MR互相交流系统不需借助任一屏幕等多个介质,就可以将2D/3D图像造影技术呈现在空中,观看人员用眼睛就能看到前方非常真实的三维图像,不需要利用立体眼镜或是VR头盔等一些辅助设施。系统还设置了人机互相交流的功能,观看人员可以以图像进行交流互动,再次提高了系统的趣味化以及实用化[2]。

4结语

近年来,VR技术在电力培训系统中有了一定的运用,在设备认知、培训管理等领域中均有试点,并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但VR技术在电力生产培训中的运用范围有待扩大,参与使用的人数及频率仍然较低[3]。相信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和发展,VR技术设施成本也随之降低,VR技术将会给电力生产培训行业带来更加丰富的培训方式,并为电力生产企业降低各类隐患事故出现的概率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作者:安迪 单位: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电力安全生产培训篇3

一、引言

随着电力业的发展,电力的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职工的安全意识与企业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虽然各种宣传途径都在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安全意识薄弱,员工在工作中很难有效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电力企业重视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的必要性,充分发挥安全培训在电力生产中的作用,保证企业安全运行。

二、电力企业生产中安全培训现状

对电力企业来说,安全培训对其安全生产尤为重要。安全培训方案应该包含培训活动的方式,培训的内容,培训师的水平和安全培训模式的系统性建设等。而目前电力企业安全培训工作中还存在问题:(1)安全培训模式不完整、系统性不强目前电力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注意事项的宣讲,简单地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建立完整的安全培训方案。每个阶段员工接触的生产工作可能不同,需要关注的生产安全事项不同,无论缺乏哪种安全培训都会造成安全生产问题,目前的安全培训缺乏系统的安全培训模式建设。(2)培训缺乏反馈评价机制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的培训仍然是安全技术人员通过PPT的形式对员工进行灌输,而且培训结束后并没有答疑和反馈的途径,然后随便经过测试就让员工开始从事生产工作,并不关心培训的效果如何。另外缺少对培训质量的评价反馈机制,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的疑问和对培训工作的建议无处反馈,无法实现安全培训质量的实效。(3)安全培训注重理论学习,脱离实践目前电力企业的培训缺乏实践性的指导培训,新员工对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并不熟悉,仅仅通过理论宣讲和学习,员工在生产中仍然不知道如何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对于员工的生产安全意识的培养很难产生效果,不利于员工对电力设备和电力生产安全的掌握。(4)缺乏安全培训专业老师电力企业作为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特殊性行业,由于企业规模和成本的限制,往往直接找企业中工作时间较长的员工,或者仅具备安全理论知识的老师对员工进行培训,对于安全培训老师的质量不作要求。这就容易造成安全技术人员不能全力以赴投入培训或者培训的老师缺乏实践经验,造成培训质量的下降,很难满足员工安全生产的培训要求,培训结果并不理想。

三、安全培训在电力生产中的作用

1.通过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决定安全行为。制定完善的安全培训方案,培养员工对于生产安全的认知,进而提高员工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主动地参与生产的安全管理。如今很多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完全追求利益,而缺乏对安全生产的意识。当生产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时,为了追赶工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小程度的安全隐患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不会发生安全事故,而恰恰就是这种小的安全隐患一直不去防范,逐渐形成大的安全问题,一旦安全事故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就很难再进行弥补。因此,安全生产要未雨绸缪,经常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指导,使员工提高生产安全意识。只有通过不断地安全培训,使员工牢记安全的必要性,提高安全生产的自觉意识,才能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

2.丰富员工的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在电力企业的安全培训中,通过各个途径对安全知识进行宣传和教育,将安全防范工作落到实处,使员工有丰富的安全预防和应急知识。当事故发生时,能够运用所学习的安全知识,将事故危害降至最低。在电力企业中,虽然有大量的高学历、高能力的员工,但是其安全意识不够,因此需要加强安全培训的力度,利用实际场景的演练对电力安全生产进行直观的宣传,加深员工对安全事故危害的认识。通过对员工进行岗前安全培训、潜在危险源的辨别、安全应急措施以及安全管理方法的培训等,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3.安全培训保障安全生产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逐渐提高,电力企业也逐渐开始利用智能机器操作取代人工低水平重复性操作,这就对员工的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通过专业系统的安全培训,能够使员工时刻保持对安全事故的警惕,提前做好各个生产流程中的安全预防,并利用检测设备,对故障提前进行诊断,采取故障防范和维护措施,一旦事故发生,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处理,从而保障生产的安全,使损失降至最低。

4.安全培训可以有效地建立安全体系

作为一个高危行业,在整个的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检查队伍不可或缺。企业中最基层的操作工大多文化水平比较低,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很难进行管理,不可控的因素比较多,即使员工通过了安全培训,但是缺乏安全检查机制,也很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安全体系,组建安全检查队伍,不定期的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加大监管力度,对于不合格操作进行批评教育,并采取一系列惩罚和管理措施,保障生产的安全进行。不仅企业中的安全检查队伍会对安全生产进行检查,政府的监管部门也会对企业的安全进行不定期抽查,尤其是事故多发的企业。现在很多企业已经转变了思想,不再仅仅追求高利润而放弃安全生产,而是以安全为重,保障生产的安全进行。通过加强安全培训,对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四、电力企业安全培训管理体系建设

结合电力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企业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制定能够保障电力企业安全的有梯度、分专业、重考核的新型安全培训模式。

1.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需要根据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发展需求和职工工作安全培训需求,制定针对不同工种的培训方案。所制定的培训方案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并且要提前确定好培训计划,按计划推进安全培训的进行。每个培训方案完成后,做好培训人员的反馈调查,同时进行效果满意度调研,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方案的修订,对员工进行更完善的培训。

2.建立系统的安全培训资源体系

高品质培训必然要满足两个条件,优秀的培训教师和丰富的培训资源。安全培训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培训经验,并且具有安全实践的经验,能够从企业的实际生产出发,结合活动和案例,进行生动的安全培训。一方面需要电力企业在培训师招聘方面严格把关,聘用综合素质高和培训理念丰富的培训师,保证培训的高效进行。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企业存在的培训资源,将之前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例和档案整理成文档,让员工清楚违反安全规则的严重后果,让企业中具有丰富安全管理的工程师兼任培训师,更加明确的进行生产安全地培训,保证培训的有效性。

3.各层管理人员应重视安全培训管理体系建设

只有企业高层明确生产安全的重要性,重视企业安全培训的必要性,使整个企业员工树立自觉的安全生产意识,才能有助于生产过程的安全保障。通过企业高层的高度重视,才能使建立的安全培训管理体系发挥最大的作用,结合安全培训的管理制度、安全培训方案和安全培训管理工作等,有效地保障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五、结束语

安全生产培训范文4

工作目标: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体制机制逐步完善,“顶天立地、铺天盖地、开天辟地、感天动地”的新闻宣传总要求和“管行业必须管培训、管业务必须管培训、管执法必须查培训”的安全培训总要求得到全面落实,全面构建多媒体、立体化、全覆盖的宣传教育培训大格局。具体是围绕全县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中心工作,创新思路,主动发力,全县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氛围更加浓厚,正面宣传更加有力,舆情应对及时高效,企业安全培训考核持续规范、培训效果更加显著,应急和安全文化再上台阶,“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深入人心,全县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水平逐渐提升,推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二十一项工作:

一、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增强应急管理意识

1.强化政策理论宣传。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大举措,在系统内网站、政务新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及时转载中央主要媒体评论言论和重点报道,通过组织开展座谈研讨和征文活动,制作宣传展板、宣传画册、宣传卡片等形式,向全县应急管理系统干部职工和基层、企业宣传,让上级决策部署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2.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深入宣贯“两法两条例三意见”即:《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省安全生产条例》《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安全生产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宣传解读。通过举办应急和安全知识竞赛、制作宣传手册、刊登政策解读、分级宣讲等多种方式,推进依法治安。

二、加强应急宣传报道,建立全媒体宣传格局

3.强化传统媒体宣传。加强与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中国应急管理报、日报、经济日报、《安全生产》、日报等传统媒体沟通联系,全面系统报道全县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重要决策部署和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双控”机制建设、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敏感时期监管监察、应急准备与应急救援等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曝光非法违法行为,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每季度至少选送1个视频专题、5篇新闻稿件报至市级以上媒体。

4.拓展网络媒体宣传。建立应急管理公众号、微博、微信群,用好“安全提示群”,第一时间向外有关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解读、工作动态。

5.加强社会公益宣传。各乡镇、各部门要利用户外电子屏、广告牌、宣传栏、公共车辆视频广播、农村(社区)广播、电视广播、广场、农村集贸市场、车站、商场、超市、企业安全文化橱窗或长廊等媒介载体,设置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宣传栏,循环播发公益广告、应急避险、防灾减灾知识和12350有奖举报电话等内容。加强星级宾馆饭店公益宣传,通过客房电视开机提示、电子屏滚动播出宣传标语、醒目位置设置宣传栏、悬挂宣传牌和宣传画等形式,扩大社会影响力。

6.扎实做好安全提示。建立健全安全提示工作机制,根据季节特点、气象信息、事故灾害规律等,按照《市应急管理系统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研判提示制度》要求,提前进行分析研判,研究制订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火、防汛、防灾避险等安全提示。在电视台、电台、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等媒体及时四季、复产复工、春节、清明节、国庆、汛期等重要时段及大风降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安全提示,逐级建立安全提示

群,直至行政村和企业,力求全覆盖、无盲区,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创新开展宣教活动,助推安全文化建设

7.深化安全生产月活动。持续开展主题宣讲周、法制宣传周、警示教育周、应急演练周、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四周一日”活动,创新宣传教育形式,举办线上线下活动,通过刊发署名文章或电视动员、开展在线访谈、主题宣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讲身边事等多种宣教活动,提高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质量。集中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促进全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

8.融合推进宣教活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好“5.12防灾减灾日”“7.28防震减灾日”“11.9消防宣传月”《安全生产法》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组织主题宣传日、应急演练、安全隐患排查、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警示等活动,充分运用影音宣传、视频直播、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全面普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知识,增强公众安全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社会应急处置和综合减灾水平。

9.开展主题志愿服务。联合共青团组织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并有效运转,加强对企业、乡村志愿服务工作指导帮扶力度,逐渐把志愿者队伍打造成应急与安全生产基层宣传、文艺演出和专家服务队伍,让志愿者当好宣传员、信息员、网评员、事故(隐患)举报员和企业管理员。联合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安全带回家,祥和过大年”“弘扬雷锋精神,助力安全生产”“安全进万家,幸福你我他”“青春扬帆,安全护航”“课前五分钟,安全驻心中”“12350¬-安全伴你行”六项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结合宣传教育“五进”活动,组织志愿服务队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宣传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知识,扩大安全生产志愿服务覆盖面和影响力。

10.创建安全文化示范单位。年内,县域内推荐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不少于1家,推荐市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不少于2家,创建本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不少于3家、班组不少于5个。联合工会、共青团创新开展好“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活动,积极推进县区应急与安全文化示范公园、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安全体验馆,逐渐扩建至学校、医院、景区等不同领域,拓宽安全文化受众面,着力打造自身的安全文化品牌。

11.培树行业先进典型。以“树立榜样旗帜,散播向上力量”为目标,持续开展“应急管理年度人物”、“安全卫士”、“应急先锋”推荐命名活动;以“树立安全意识,涵育安全家风”为目标,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安全文明之星”“安全文明家庭”推荐命名活动。通过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激发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热情,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文明素质,为应急管理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凝聚应急管理正能量

12.建立舆情管理机制。建立应急、网信、媒体密切合作的舆情管理机制,对舆情信息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引导、早处置,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预案,建立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明确承办股(站)室、职责分工和承办事项。

13.加强舆情应对与引导。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舆情应对处置业务培训,提升舆论引导、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能力。强化舆情事件线上舆论的引导,线下问题的解决,线上线下同时发力,确保舆情事件及时化解,及时、高效、妥善处置好上级机关交办的舆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舆论走向。

14.完善新闻制度。完善新闻工作机制,对重大决策、重点工作,社会公众和媒体关注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及重特大灾害事故,通过百姓热线、电视专题、微信、媒体集中采写等形式及时准确权威信息,正确引领全社会关注应急管理,重视安全生产。积极与宣传部、新闻办建立密切沟通协作机制,按计划组织新闻,不断提升新闻的质量和水平。

五、加强安全培训监管,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15.严密组织安全培训考核。督促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省属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参加省、市专项安全培训考核工作。协助市局组织考核高危行业管理人员100人,一般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100人,特种作业人员300人;开展全行业一般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确保全覆盖。强力推进矿山、危化、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确保企业在岗、转岗、新招录、特种作业人员100%考核合格上岗。

16.推动落实安全培训标准。严格落实《省安全生产培训管理规定》《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实施细则》《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训设施配备指南》《一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规范》《一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规范》,进一步优化安全培训考试工作流程,推动各项安全培训及考核标准全面落实。

17.加强安全培训机构监管。按照《安全培训机构从业规范》要求,组织开展安全培训机构基本条件达标行动,实行最严格的安全培训机构监管,对违法违规的机构一律停业整顿,对条件不达标的机构一律淘汰。严把新设机构条件准入关,确保新设机构质量。支持在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安全培训技术中心,明确标准规范,严格条件评估。

18.加强安全培训执法监督检查。将安全培训执法纳入法定执法计划和日常执法中,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培训、管业务必须管培训、管执法必须查培训”原则,做到首查必查培训。协同有关业务科室、监察大队组织开展安全培训专项执法,重点把“三项岗位人员”持证情况,特种作业人员规范作业情况,从业人员培训档案建立情况以及岗位应知应会知识作为安全培训执法的重要内容,全年抽查抽查生产经营单位不少于10家。

六、加强宣传培训保障,夯实基层管理基础

19.完善宣传培训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应急局为主导,宣传、教育、旅游和文化广电、交通、工会、团委、妇联、新闻媒体等部门新闻宣传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分析研究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宣传形势,合力做好重点宣教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培训暗查抽考、安全培训挂牌督办、安全培训通报公告、安全培训责任倒查制度,强力推进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落实。

安全生产培训范文5

关键词:供热企业;生产技术;安全管理;培训模式创新

青岛能源集团秉承“精细管理,超前把握”安全理念,把安全教育培训作为维护员工人身安全的“第一关口”,保障企业本质安全的“第一工序”,宣贯企业安全文化的“第一课堂”,结合安全生产新形势新要求,创新企业生产技术及安全培训管理模式,构建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1企业概况

青岛能源集团是青岛市直国有独资大型能源企业,主营燃气、供热、发电有关的投资、建设、管理、服务及新能源的推广应用等业务,经营范围覆盖市内六区以及胶州、即墨、平度和莱西,拥有燃气用户1.1×106户,供热用户8×105余户,供热面积1.2×108m2。

2青岛能源集团创新培训模式主要做法

2.1构建问题导向学习模式。集团建立了运行指标岗位评价管理系统,以机组负荷率、供热煤耗、厂用电率、主汽压力等为对标指标。示范岗在当班期间对完成的指标进行评分,每月进行排名,激励班组及成员之间“比、学、赶、超”。指标倒逼,让示范岗带着问题教,将对标差距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提高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问题导向,让员工边思边学,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了示范岗带骨干,骨干带全员良性循环,示范岗通过学习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培训模式优化,提高学习效率。开展新老互助的一对一培训模式,掌握重点培养对象的学习进度,进行知识点的查遗补漏和整合推广,快速提高各培养对象的操作技能[1]。进行培训导师的定期交叉培训,实现培训导师能力整合和优势互补,使培养对象得到全面发展。

2.2引入“互联网+”学习模式。集团各班组创建了微信群,及时有关会议精神、专业技术、安全知识等内容,引导员工在线互动讨论学习交流。同时,以“网络职工书屋”为载体,引导职工读书“充电”,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素养和工作本领。

2.3“码上学”模式助力管理新提升。扫一扫二维码,设备详细参数全知晓。青岛能源集团以提升管理为目标,依托当前管理成果,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管理,启动“码上学”模式,将二维码与班组、设备、培训、日常工作管理等方面有机融合,助力工作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快捷化、智能化[2]。技术操作不规范,容易错项、漏项、缺项始终是制约员工现场标准化作业能力提升及现场管理的瓶颈。对此:a)启动设备参数“码上学”,对各区域设备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各设备的主要信息、注意事项、技术管理要求及标准,生成二维码,确保日常巡检人员、点检人员随时掌握设备信息、了解设备状况,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b)启动专业知识“码上学”,与专业技术培训相融合,使各班组工作计划及培训内容进入实时共享,通过扫描二维码选择对应班组,实现培训学习随时化。

3生产技术及安全管理培训模式创新实证分析

选用青岛能源集团(一级企业)、青岛能源热电有限公司(二级企业)、青岛恒源热电有限公司(三级企业)为实例,进行分析探究。

3.1青岛能源集团创新打造“421”安全教育培训模式。青岛能源集团秉承“精细管理,超前把握”安全理念,把安全教育培训作为维护员工人身安全的“第一关口”,保障企业本质安全的“第一工序”,宣贯安全文化的“第一课堂”,结合安全生产要求,创新打造“421”模式。a)“4”。明确“四个统一”安全培训标准。按照“统一培训教材、统一培训内容、统一培训课时、统一考核方式”的标准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统一编制职工安全教育统编培训教材、安全手册、事故案例教材,实现安全培训及考核的规范化、标准化、一体化[3]。b)“2”。发挥“两个平台”日常教育作用。公司统一组织各基层单位建设了安全文化长廊,在生产场所因地制宜,通过警示标语、图片、漫画、案例等形式,将安全生产理念融入日常工作。c)“1”。建成“一个基地”,树立行业标杆。建成并投入使用了青岛市供热行业首个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基地建筑面积252m2,设有工艺流程、危险作业、火灾逃生、隐患排查、安全工具、岗位风险辨识、多媒体安全培训等7个主体验区及1条安全文化长廊。依托声、光、电、雾多位一体的演示效果,体验式、可视化、全感官、零距离的独特优势,搭建起安全培训的全新平台。

3.2加强培训管理培养能源工匠。每年7月份为青岛能源集团“技能竞赛月”,活动由工会主办,持续1个月时间,采用“1+1+N”的模式,即集团承办一场竞赛,各企业开展一场技能竞赛,开展若干场适合各自实际的技能竞赛。竞赛内容丰富,既有生产运行、检修维护、燃料煤质判别、燃料采制化竞赛,还有财务知识、办公室业务知识等,理论实操相结合,基本实现全员覆盖。集团以实施专家库建设为契机,利用专家库量化积分管理标准,采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选拔和培养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储备和积累各种人才力量。通过开展运行岗位培训、检修技能培训、管理岗位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技能(技术)竞赛、职业技能鉴定等,强化公司、分场、班组三级培训网的功能性作用,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形成统一领导、逐级负责、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培训网格化管理。

3.3青岛能源热电有限公司创新生产技术及安全管理培训模式。青岛能源热电有限公司,作为具有30a运营历史的国有热电企业,近年来随着转型升级的要求,生产岗位新进员工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达到70%,员工在趋于高学历和年轻化的同时,单兵技术素质偏低,现场动手能力偏弱的短板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显不足。青岛能源热电有限公司近年来的设备大修改造任务繁重,仅2016年、2017年2a就实施检修11台次。上安电厂通过搭建专业培训平台,100%仿真现场生产实际,既大大降低了大修的耗时,也为青年职工提供了实践的平台。检修专业培训平台,目前已建成热工专业、汽机专业、热电保护专业3个平台,电厂将机组更新改造更换下来的设备补充至培训平台,节约了大量费用,更使培训富有现场感、更贴近实战,使平台兼具了技能成果转化、人才交流培养和锤炼技术功能。近年来,能源热电工会深入实施全员培训和素质提升工程,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积极与市总工会和系统内先进单位沟通交流,对标先进、取长补短,健全完善全员培训计划,针对不同部门、专业岗位,配合人资部制定了详细的培训方案,突出“理论+实践”教育相结合,还定期为职工购买专业书籍、定期举办培训班、技能竞赛,为公司安全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4青岛恒源热电有限公司创新生产技术及安全管理培训模式。以青岛恒源热电有限公司为实例进行分析。该公司运行车间以加强班组管理、培训、创新、安全文化建设为主要任务,激活班组“细胞”,推进班组建设不断发展,为企业发展积蓄大能量[4]。a)健全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班组建设管理标准》,通过对班组管理实行日抽查、周检查、月自查、季普查的方式,定期开展优秀班组评定活动,奖优罚劣。每月对班组设备台账、定期工作及隐患排查等项目进行分别检查,对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验收,促使班组各资料、台账管理标准统一、规范,制度规程完善。b)开展现场“定制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取“传、帮、带”师徒互助,新老互学的方式提升现场实际操作水平,并将其充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班组实际进行“定制培训”。按专业培训,突出重点,以培促学,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借助岗位竞赛、技术比武,调动班组员工学技能的积极性,结合实际,以赛促学,提升员工素质能力[5]。以赛促学,激发岗位成才热情。积极组织培训考试、专业技术考试、岗位晋升考试及各类指标竞赛活动,积极参加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以考促学,培养全能人才。c)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以专业为单位成立“一带一路”安全培训技术攻关小组,鼓励各班组员工积极参与,围绕技术疑点难题,借助互助小组、学习日活动平台,讲解攻关课题,引导和激励员工围绕安全生产、精细管理,广泛开展岗位创新创效活动,提升班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班组建设迈上新水平。d)外出交流“取经”。组织班值人员轮流外出参观培训学习,抽出部分人员参加集团公司技能竞赛,拓展班组建设新思路,开展班组优秀人才培养,建设交流经验学习平台[6]。e)创新培训模式。特别对班组新入职青工采取师徒合同面对面、手把手辅导与交流讨论结合的方式,展示班组在定制管理、安全培训、创新创效、区域治理等方面的特色亮点,为班组建设积累经验,以典型促规范,以示范带全盘,引导班组在学习或工作交流中取长补短、提升素质,促使班组水平再上新台阶。

4结语

安全生产培训范文6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转变也逐步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但是,在工业产值不断提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前有“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后有“3·21响水化工企业爆炸事故”。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对良好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更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了威胁。因此,统筹好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2件大事,需要构建和实施适合的工业企业良性循环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1.1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常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脱离企业整体管理体系建立单一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大部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为企业法人–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生产车间一条线,其他职能部门被排除在外;另一方面是很多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成本的过度控制导致各类畸形的“精兵简政”局面出现,例如某些企业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管理人员配置数量虽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但实则远远低于企业实际工作的需求人力资源匹配数量,由此导致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身兼多职,各种工作任务缠身,最终演变成“各个板块业务都会一点,但就是不精不专”,很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

1.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都是在20世纪完成初次创业,一方面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基本以老职工为主,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着制度管理和家族式管理并存的现象,甚至在一些时候家族式管理凌驾于制度管理之上,造成“有法不依”的局面[1]。还有一些企业缺乏责任意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时常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日积月累,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这一类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普遍停留在口头或者拍脑袋管理模式中,口头指示强于制度流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停留在口头的归纳和总结,高层管理人员习惯性地直接作出口头指示,缺乏规范性工作流程,忽视了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无法构建标准的管理制度,取而代之的是“人治”,原有的制度也会逐渐被架空,最终完全丧失其原有的效用,这将造成同类问题频繁发生,人力、财力的浪费,责任无法落实到岗位和个人,无法进行考核和奖惩,甚至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另一方面存在“拿来主义”泛滥和企业管理职责划分不清晰的问题,一是看到优秀的管理制度,就大搞强行“嫁接”,直接生搬硬套过来施行,忽视将具体条文与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制度内容空洞乏味,实际应用过程中处处不顺畅,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一些企业管理职责划分不清晰,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指令执行过程中经常权责不明,任务不清,某些工作事项存在职能部门任务交叉重叠现象,一旦出现管理责任后又相互推诿扯皮,无法实现权责利一致化管理,职责不清导致制度无法落地实施。

1.3安全管理不规范

安全管理是整个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素之一,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才能保障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当前传统管理手段在一些企业仍然占据主流。首先,受限于知识和技能水平,中基层管理人员信息化技能较差,因此,在安全工作管理过程中多以传统管理方式为主,无法形成良好的原始数据资料,为后续的整改溯源带来困扰;其次,传统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很多信息无法及时传递,也无法及时交换意见和获取资源,往往一个待办事项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同时一些企业还缺乏标准化管理流程和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性,更多的是凭借经验主义,各自为战[4]。

1.4安全教育培训薄弱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职工素养、岗位技术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2]。安全教育培训薄弱主要存在以下2个方面问题:一是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视度不够,没有合理的培训教育绩效考核体系[3]。“随意培训”是企业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特别是在生产岗位,教育培训工作比较随意,除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外,几乎没有其他拓展培训,更没有制定清晰明确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安全培训工作往往与班前班后会合并进行,以节约时间,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基层管理人员普遍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度较低,认为生产考核才是第一位,不能因为培训工作耽搁正常生产工作,从而采取放弃培训保生产的“高效”策略。二是安全技术和技能教育培训占比较低。各类安全教育培训课程中,通用类课程占主要部分,而安全技术和技能类培训教育课程占比相对较低,造成职工安全操作能力水平长期处于低位,此种情况在特种作业、岗位作业等岗位较为明显。

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1安全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主要是解决安全生产中因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不确定性,而导致事故隐患,最终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组织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网络,设立民主监督机构,建立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和制定适合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有效推动和实现企业短期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和中长期规划。2.1.1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统筹组织,引进和培养专业安全生产管理人才。一方面,企业通过设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确定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明确部门职能和人员职责。另一方面,企业要注重安全生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要创新用人机制,营造有利于专业人才稳定发展的机制和环境,培育和促进安全生产管理队伍不断成长和壮大,其次要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理念,实行工作绩效考核,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制度,同时要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2.1.2打造“专职+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全模式”,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全覆盖”。传统企业根据政策法规以及自身经验的实际需求,灵活设置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若构建新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实现其全覆盖,则必须打破常规做法,按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投入足额的安全经费,建立优质的安全管理人力资源队伍,以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为主力,同时再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相互配合。

2.2安全制度管理

制度管人、流程做事,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的一道屏障。企业具备符合自我发展的科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仅能充分调动、鼓励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责任心、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而且可以解决安全生产中的人、机和环等不确定的隐患问题。适应本企业发展的科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重要标志。2.2.1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想要“做细做实、落地有声”,必须摒弃“一个制度通管”的思想,需要针对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制定完备、细化的分支制度。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全面构建和有效实施,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设要以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观念和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以充分调动职工主观能动性为目的,将先进性和实际性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建立一套符合本企业的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且要兼顾职工的利益,能得到广大一线职工们的认可。同时,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中应不断总结、完善、创新和改进管理制度。2.2.2建立确保制度有效执行的机制设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贯彻执行监督专职岗,动态跟踪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并及时反馈执行情况。建立完备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仅是制度管理的第一项工作,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之后,还要建立使这些制度有效执行的机制。通过对近年来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可知,很多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并不是“无章无法可循”,而是“有章有法不依”。因此,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的人和事都要惩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5]。

2.3安全投入费用管理

2.3.1保障基础安全费用的投入。安全固定性的投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确保根据企业实际使用情况采购安全生产所需安全设备和设施,例如保障安全生产运行的设备和配套设施,标准化运行的全覆盖监控和网络联动报警装置,环保除尘设备,安全生产所需的防爆灯、防爆摄像头等;落实职工健康和劳动保护费用,例如给职工购买工伤保险,依据主管部门要求购买安全生产责任险和雇主责任险等社会责任险、商业险;确保定期为职工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组织职工做好岗前、岗中、离岗后的职业健康体检工作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奖惩制,在进行精神激励的同时,加大物质奖励,表彰先进,宣扬模范,促使职工树立安全生产理念,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深化安全生产意识;加大安全文明建设费用投入,为职工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该费用可用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文化宣传教育、职工培训等,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职工关注安全、重视安全,将安全生产意识刻入职工骨子里;落实应急演练的相关物资、装备等费用,充分投入并实际开展应急救援方案演练,以提高员工识别事故隐患、预防事故、避免事故的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合理性与可实施性,结合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2.3.2监督安全整改费用的使用。安全浮动性的投入。安全是相对性的概念,无论是在日常检查、定期检查,还是在专项检查、综合检查、不定期检查和全面检查中,发现需要整改的事故隐患,在落实整改负责人的基础上,都需要及时有效地保证安全生产经费的投入。浮动性的安全整改费用和企业日常的安全生产状况息息相关,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越好,安全整改费用投入越少,反之,安全生产状况越差,需要投入的安全整改费用越高。

2.4安全教育培训管理

2.4.1拓展安全培训教育课程,提高安全培训效果。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与国内知名院校、行业协会等达成“共育”培训教育模式,邀请化工类、安全类专家、教授到企业现场授课,或者企业选派职工参加高校、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培训班进行全脱产培训,有针对性地为职工培训安全生产管理的先进知识和技能,提升职工安全生产管理的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从第三方安全培训机构引入优质培训课程,针对各操作岗位的危险特性进行针对性培训,例如防范高处坠落、高温灼烫、粉尘爆炸等的培训,杜绝职工在实际操作中仅凭“经验”或麻痹违章作业,培养职工在工作中不仅“要安全”,更要“会安全”。2.4.2丰富安全教育培训方式,提高职工参与积极性。首先,建立“师带徒”的培训模式,让每一位职工都有机会成为师傅,拥有带徒弟的机会。通过这种模式,既可以激发职工的学习兴趣,也可培养职工的培训素质,让职工获得职业成就感;其次,完善职业晋升通道,将职工年度培训考核成绩纳入职位晋升、工资调整方案中,激励职工不断学习,提高其不断进步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定期举办“安全技能大比拼”等安全技能竞赛活动,将安全培训教育同技能竞赛活动有机融合,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可以极大地提高职工的参与度。

2.5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建设

2.5.1引入先进的ERP、OA等信息化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现代化的ERP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相较传统工作管理平台,现代化ERP信息系统平台可以显著提升安全工作管理效率,通过整合生产、安全、采购、人力资源、销售等各板块业务,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数据化管理,达到数据传输的及时性。例如,生产部门发现某项事故隐患,在逐级上报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现代化ERP信息系统平台上只需用手机拍照,并在手机APP程序中上传,即可实现事故隐患的快速上报,相关责任人员接到隐患通知后,可以更及时地到现场处置,通过系统还可以形成更规范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数据,更方便地完成隐患跟踪、管理、关闭等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建立OA标准化工作流程,提升对安全工作管理的规范性。传统安全单据的审批流程需要逐级签批递交,导致很多安全工作“先开展、后签批”的现象,存在严重的安全监管缺失情况。建立OA标准化工作审批流程,在提升审批快捷性、规范性的同时,可实现安全监管的动态管控。2.5.2打造“五位一体”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第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数据中心、物联网络、智能设备等基础硬件设施;第二,要采集完善数据库信息,将风险数据库、隐患排查治理数据库、人员岗位信息数据库等进行采集录入;第三,搭建“五位一体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智慧平台,实现各类安全信息数据的智能管理;第四,建设应用服务,配备个人PDA,实现危险检测预警,人员在岗管理等情景应用;第五,实现综合展示,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登录网站或者相关应用程序,实现全局动态管控,在特定监控区域,还可实现大屏动态展示。

3结论

企业通过构建和实施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有助于为职工树立良好的安全文化价值观,减少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可以有效提升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效率,尽快消除事故隐患;推动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挖掘职工的工作潜能;加快了企业体系化建设进程,持续完善标准化管理;促进了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最大化避免生产资源浪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为安全生产服务的,并要在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云辉.浅谈企业生产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J].管理观察,2015,35(17):2.

[2]刘香俭.浅谈企业安全教育培训问题[J].中国化工贸易,2013,5(2):1.

[3]刘妍.浅谈企业安全培训教育[J].安全,2010,31(5):3.

[4]陈小平.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十大忌[J].安全,2007,28(7):2.

安全生产培训范文7

一、总体要求

通过三年的努力,坚持和实现“三个导向”(即以“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为问题导向、以“扎实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导向、以“有效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根绝重特大事故”为结果导向),加快完善和落实“六个关键”(即企业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开展“五项任务”(即压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强化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培育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加强安全生产监督引导),全面落实企业“九项责任”(即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依法生产经营责任、制度和组织保障责任、安全投入责任、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安全管理责任、隐患治理和风险管控责任、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责任、职业病防治责任);推进“三个转变”(即企业安全生产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安全风险管控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自主开展转变,隐患排查治理由部门行政执法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变)。

二、重点工作任务

以危险化学品、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企业为重点,督促全镇所有企业积极开展专项行动,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一)压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覆盖各岗位、各工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和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明确各岗位、各工种安全职责和责任人员、责任范围、责任清单,让每个员工都明白自己的安全责任。

2.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企业要建立健全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根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变化,及时更新,让每个员工都明白不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企业要全面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一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登记造册;一次全面安全隐患排查并上线运行;一次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对标梳理并补充完善;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一次彻底的反“三违”集中行动),深入查找在规章制度、风险管控、隐患排查、职业卫生、安全培训、高危作业审批、外委作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并登记造册,提出整改计划。

3.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必须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职责,坚决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4.落实安全投入责任。在安全培训教育、按规定配备专业技术人员、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重大灾害超前治理、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奖励、安全科技创新费用等方面,企业要确保资金投入。严格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使用制度,确保足额提取、使用到位,严禁违规挪作他用。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艺、装备力度,及时更新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企业要加强从业人员劳动保护,配齐并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安责险;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参加安责险。

5.落实安全教育培训责任。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措施。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要依法依规持证上岗。要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企业生产涉及的相关标准规范,纳入企业三级培训的内容,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学时及工作衔接点进行培训,未经培训不得上岗。实行培训人员责任追究制,未按规定培训且因此导致员工“三违”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凡未达到培训要求安排上岗作业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要严格落实以师带徒制度,新入职员工应经过实操培训、车间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生产岗位,确保新招员工安全作业。企业要创新改进安全教育方式方法,设立“安全日”、“小喇叭、小讲台、小展台”等,通过书面资料、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等各种形式,向员工宣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警惕安全生产风险。

6.落实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责任。企业要认真落实《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如实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报告事故,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和谎报。企业要认真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企业要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行。

7.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企业要及时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做好职业卫生培训工作。要规范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牌和警示标识,设置除尘、排毒、降噪、通风等防护设施。要做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二)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1.全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巩固“双千示范”工程成果,打造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各类企业要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和行业标准化评定标准的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从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八个方面,建立与企业日常安全管理相适应、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规范化。企业要根据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因素的变化,持续改进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凡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或者没有达到所在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最低等级要求的,一律不得生产经营建设。

各村、镇直各单位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制定激励政策,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并将达标情况作为授予安全生产“流动红旗”和参与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评选的首要条件。

2.建立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团队。企业要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管理层要全力支持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推动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持续提升安全管理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危险物品储存使用、矿山、金属冶炼企业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规范承包租赁经营行为。企业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企业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出租给其他单位的,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企业要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企业要将项目发包或场所出租的安全风险,列入企业统一分级分类辨识,建立重大安全风险管理台账档案,制定管控措施并落实到位。

4.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全面规划、总体部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主题宣传教育,促进员工自觉执行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企业要将安全生产宣传阵地向一线班组和工作现场延伸,利用岗前培训、班前班后会,引导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安全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安全技能,逐步形成安全制度与安全文化、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融为一体的宣传教育新格局,让安全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传承载体。

(三)强化企业安全风险管控

1.落实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责任。企业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科学制定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定期组织专业力量和全体员工,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风险辨识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要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科学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实现“一企一清单”。

2.落实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企业要根据风险辨识评估结果,按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通用指南》(赣安办字〔2016〕55号),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并建立管控责任清单,制定具体的管控措施,加强动态分级管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

3.落实隐患排查责任。企业要建立健全以风险辨识管控为基础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记录、通报、报告等重点环节的程序、方法和标准,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鼓励企业开展“查身边隐患,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

4.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企业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要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和有关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加强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要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实现闭环管理。

(四)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引导

1.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推进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执法,健全重点监管和一般监管相结合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要建立重点监督和一般监督检查单位名录库,重点监督检查单位由镇、村两级实行全覆盖检查,一般监督检查单位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检查。要突出对企业重点车间、重点部位、重点事项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查处率为100%,形成对违法违规震慑高压态势,督促企业夯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安委会关于印发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若干规定的通知》(赣安〔2018〕28号),督促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对未按规定建立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未按规定报告风险和隐患,未落实企业安全承诺制度、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到位的企业,要依法进行查处。坚持寓执法于服务之中,既要严格执法检查,又要避免简单化、“一刀切”,更不能一关了之。要组织专家对重点企业开展精准指导服务。

2.督促企业如实报告主体责任履职情况。企业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履职报告与检查暂行办法》(赣安〔2018〕40号)要求,围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任务,按照分级属地和分类分级监管原则,如实报告主体责任履职情况。要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对履职报告情况进行抽查,并及时报送总结情况。对拒不报告、不如实报告的企业,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

3.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承诺制。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公开承诺制度,实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员工安全生产双向承诺。企业主要负责人承诺书应依据主要负责人法定职责并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经主要负责人签字后,公布在职工易见常见的地方,接受员工工群众监督。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承诺书应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员工岗位职责分别进行明确,经员工签字后留档备查,作为企业实施安全生产奖惩的依据。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结合企业实际,在进行全面安全风险评估研判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向社会和全体员工公开主体责任、管理体系、安全投入、风险管控、隐患治理等情况。要加强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完善和落实举报奖励制度,督促企业严守承诺、执行到位。

三、整治步骤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6月25日前)。按照统一工作部署,各村、镇直各单位要进行全面部署安排,广泛宣传发动;要结合实际制定细化落实方案,明确具体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

(二)组织实施(2020年6月至12月)。各村、镇直各单位要对相关企业情况进行梳理研判,重点分析企业层面目前存在的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实际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强化推动重点工程、研究建立工作机制,不断推动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重点推动(2021年)。各村、镇直各单位要坚持统筹推进、持续深入、重点突出、务求实效,紧盯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实施等重点目标任务,按照时间进度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结合各相关单位和企业工作开展情况,深入分析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健全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逐项推动落实。

各村、镇直各单位要总结形成本专题年度工作报告和三年行动报告并报镇“三年行动”推进组办公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镇直各单位要统筹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安监员具体抓。要紧密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和督促落实,对主体责任落实差的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务求取得实效,不断提升企业自主管理安全生产能力水平。

安全生产培训范文8

关键词: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机构;培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落实,再加上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变得愈加普遍。为了提升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确保农业生产作业效率,除了对农机操作人员加强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农机操作技能之外,还要注重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提升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从而预防安全事故发生,让农机在农业生产中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

一、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

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机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得到推广与应用,其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农机操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如果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农机手没有按照要求操作机械设备,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因此,有必要健全农机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让他们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各项操作,从而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有利于农机在农业生产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如果安全管理不到位,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轻者导致农机设备受到损坏,重者给农机操作人员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有必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机械设备养护维修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各项操作,从而确保农机作用的充分发挥,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1]。

(三)保障农业生产质量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脱贫时代背景下,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广大农民的劳动强度,注重农机推广,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是必要的。为此,应重视农机设备推广,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与养护,使其综合性能得到有效发挥。同时,要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对农机设备的养护维修和安全管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有效保障现代农业的生产质量[2]。

二、宣威市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虽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云南省宣威市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部分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注重加强宣传和推广,制约了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宣传力度不足

为提升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让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各项操作,首先应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让农机操作人员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各项操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然而调查显示,目前宣威市在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宣传力度不足,未能建立有效的宣传体系,不注重发挥报纸、电视等的作用。此外,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新的宣传方式出现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宣威市在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宣传中,忽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也未能构建完善的宣传体系,难以提升宣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相关制度不健全

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的约束。为提升管理效果,应创新思想观念,制定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然后严格落实各项规定。但调查显示,部分管理人员不注重调查研究,未能结合农机安全生产管理需要,制定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或者照搬其他地区的管理规章制度,难以有效适应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影响管理效果的提升。此外,一些地区没有建立严格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不注重管理规范化与制度化,忽视农机的养护、维修,最终影响农机综合性能的提升,也制约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管理机构不完善

要想提高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实效性,及时修复和处理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促进农机设备综合性能的有效发挥,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合理安排管理人员是必要的。然而,目前宣威市在这方面存在不足,相应的农机管理机构数量不足,专业管理人员较少,难以有效满足农机安全生产管理需要。部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难以根据农机管理实际采取管理措施,对农机设备出现的质量缺陷也没有及时进行修复。

(四)安全培训不到位

加强安全管理培训,既能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技能,还有利于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各项活动。但目前宣威市在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方面存在不足,没有根据具体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对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导致管理人员未能有效掌握安全管理措施和技能,制约管理人员综合技能的提升,甚至致使其难以胜任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需要。

三、宣威市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一)加大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宣传力度

为保证农机操作安全,应不断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让农机设备操作人员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责任心,掌握正确的农机设备使用技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具体而言,要向农民群众说明农机的使用方法,让他们详细了解农机使用相关知识;加强安全事故具体案例宣传,让农民群众认识到安全事故带来的危害,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一定了解,增强安全生产意识,确保遵循规范要求操作农机。另外,注重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发挥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智能手机、微信和微博等的作用,让农民多渠道了解农机设备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的规范要求[3]。

(二)健全并严格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提升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目的,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有效约束和规范农机设备操作各项活动。例如,明确农机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让操作人员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按照要求开展操作,防止出现违章操作现象[4]。总之,要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使其有效规范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各环节,推动安全管理制度化与规范化。

(三)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加大执法力度

完善机构设置,明确管理部门职责,让他们负责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各项活动。要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确保管理人员数量充足,认真加强宣传、巡视和检查,及时排除农机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修复,让农机设备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要加大执法力度,深入田间地头,就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宣传,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认真开展检查活动,杜绝违规操作,确保农机设备操作安全[5]。

(四)注重农机操作人员安全培训

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培训,对农机设备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汇总和分析,探究原因,提出预防对策,让操作人员熟练掌握预防方法,避免类似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健全培训机制,加强辖区内农机设备的管理和整顿,实施统一管理,确保农机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各项操作,尽量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重视农机购置培训,教会农民正确查看质量合格证书、质量检测报告、安全证书等,保证所采购的农机设备综合性能良好,提升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6]。加强工作人员的农机操作培训,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或操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对农民集中传授农机正确的操作方法,让他们严格遵循规范流程操作,避免操作失误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定期进行农机设备安全检查,对于发现的质量缺陷,有必要立即采取修复和完善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农机一旦达到使用年限应立即淘汰,保证设备安全。此外,还要加强养护维修技能方面的培训,让农民掌握农机养护维修技巧,及时修复存在的质量缺陷,确保充分发挥农机的作用。

四、结语

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意义,根据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完善措施,并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安全管理制度化与规范化。此外,要注重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让他们正确掌握农机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要求使用农机,从而预防安全事故,提升农业生产作业效率,让农机设备在农业生产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伍石安.新形势下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8(10):41.

[2]郭云.我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对策[J].南方农业,2017(1):89-90.

[3]马晓林.浅析如何抓好乡镇农机管理安全生产[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1):62-63.

[4]王爱实,贺广峰,何广西.浅谈如何强化农机合作社安全生产管理工作[J].江苏农机化,2017(5):24-26.

[5]查志刚.农机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和长效管理机制的构建[J].现代农机,2018(2):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