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情境教学范例

生物情境教学

生物情境教学范文1

高中生物是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科学课程之一,自1978年教学改革开始,我国就不断的进行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最后一次改革后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生物技术和科学的新进展有了更多地体现;现如今,当今生物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则是: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部在2001年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2情景教学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生物课程实际上是一种将实验课和概念有效融合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本位,教师讲,学生听,即时是实验课,由于课堂条件的局限,学生也很难融入到课堂试验中去,对概念的理解,依然停留在死记硬背上,虽然生物知识非常有趣,但是,学生的兴趣很难被吸引到课堂中来。而引入情景教学以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学习积极性在生动的情景创设上得到了激发,学生在参与到教师创设的情景中时,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继而,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对下堂生物课,有了期待和企盼,教学氛围不再死板,而取而代之的是其乐融融的教学氛围,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景教学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实例

3.1利用模型创设和ppt进行抽象的生物概念的引入

教师利用一些生物模型和色彩鲜艳直观的ppt插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继而达到生物一些抽象生物概念的教学。例如,DNA(脱氧核糖核酸)这一复杂的概念的引入,如果仅靠照本宣科,学生是非常难以理解的。DNA的一个直观的特性就是它的双螺旋结构,但是如果仅靠板书和讲述,学生根本无法形成双螺旋结构的概念,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先展示旋转式楼梯,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概念,继而,拿出DNA的模型,学生在有了旋转式楼梯这一立体概念后,再看到DNA的模型,就很容易的构建DNA这一概念的立体概念,继而较为容易的理解DNA这个复杂知识点。

3.2互动式教学

生物是一门生命科学,它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然而,高中生物的有些概念是非常枯燥和难以消化理解的,如何在生物课堂中出奇制胜,一进课堂,就得到良好的教学氛围,也是教师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例如“减数分裂”就是高中生物课堂中的一个知识难点,如果仅仅通过概念的讲述,学生很难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和教学模型,循序渐进的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形成减数分裂的过程,这样一堂课以后,学生就很容易的理解和消化“减数分裂”这个概念。

3.3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生物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把生物现象和我们日常生活做到有效的结合,这就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生物科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继而激发他们对生物学习的热情。例如,在细胞呼吸作用的教学实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将新鲜的水果、蔬菜放到冰箱中进行保存,如何用细胞呼吸作用来解释这个现象,学生通过联系日常实际,很容易的接受细胞呼吸作用这个概念,达到教学目标。

3.4引入演示实验

高中生物课堂实际上就是一堂生动的生物实验课堂,通过演示实验的应用,学生通过一起参与动手和操作,会更加容易的理解概念。例如,在植物向光性这一概念的引入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准备培养皿和豆子,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潮湿环境种出豆苗,然后在向光和逆光条件下培养,继而,通过两种条件下培养出的植物生长方向不一样,引出植物向光性这一概念。这种教学方式,比传统的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次,再遇到向光性这个概念,学生会联想到实验课中生长的豆苗,就会很容易的理解,而不是通过生硬的生搬硬套和死记硬背。

4小结

生物情境教学范文2

现代教育技术和情境创设都是当前关注热度较高的教学手段,能满足各个阶段、各门学科的教学改革需求。初中生物教学涉及大量生物体,无法仅依靠语言表述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知识结构和图像,若是将以上两种教学手段相融合,则能达到令人惊喜的教学效果。本文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初中生物教学情境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初中生物教学;创设情境

引言

世界上包含着形态各异的生物,教材中囊括的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且介绍的内容相对简单。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初中阶段生物知识,教师还应充分讲解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生物情境,使学生不再仅仅面对知识,而是真切地感受知识,在与知识的“亲密接触”中,在脑海中留有更加全面、深刻的印记。

一、以多彩图片创设教学导入情境

初中生物教材中虽然设置了众多图片,但是由于版面有限等原因,图片并不算丰富,每一个知识点基本上只会配有1~2张图片,甚至一些知识点并没有相匹配的图片。且为了版面美观,通常图片都较为分散,学生需要不断翻页,才能连续观赏图片,难以满足学生需求,无法仅依靠教材内容实现教学情境的良好创设。因而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网上搜索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通过连续、丰富、多彩的图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如在学习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形形色色的植物》时,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前先找到相关的植物图片,将窗帘拉好,营造相对密闭的空间和静谧的气氛,以幻灯片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不同的植物图片。在相对暗淡的环境中,现代化教学设备发出的光线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初中生对自然更有亲近感,喜爱植物、动物,在观赏丰富多彩的植物图片时,会产生一种愉悦感,仿佛真的置于花园、森林之中。这时,教师再引出知识点内容,便能快速将学生引导至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知欲望,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二、以Flash动画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Flash动画相对于静态图片来说,更加生动且声情并茂[1]。其能够将生物知识以具体的形态、动作展现出来,实现对生物生理特点等的情境再现。因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Flash动画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对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的有效培养。如在学习冀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种子萌发过程》时,教师则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Flash动画资源,或自己制作种子萌发的动画,为学生播放,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相对来说,教师自己制作的Flash动画会更加符合教学要求,且更具灵活度。由于当前很多初中生十分喜欢动漫和萌元素,因而教师可以在Flash动画制作中融入这些元素,形成Flash动画故事。如为阳光照射下、浇水下等不同情境的种子加上表情,使动画中的种子更具生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观看兴趣。当种子逐渐萌发后,教师还可以在动画中添上“嫩芽开始了新的生活”等字样,使学生对后续知识内容产生探究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真切地了解种子萌发过程的知识,并在愉悦的气氛中对其进行深刻记忆,主动对下节课内容进行复习,促进教学效果显著增强。另外,这一情境的创设有效解决了原本利用挂图展开教学而无法顾及后排学生的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融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对知识内容进行具体化、细致化了解,更有助于初中生物内容中重点、难点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以视频创设教学延伸情境

视频能够将真实的影像和活生生的生物现象重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2]。且视频中包含的内容相对教材更加丰富、生动,实现了对教学知识的充实及对教学情境的进一步延伸。如在学习冀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视频,并呈现人类破坏生物系统后发生的自然灾害,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的相关知识点,并为下一阶段《人类和自然界的协调与发展》课程内容的讲解做好铺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将教学情境与自身生活实际相联系,在观看视频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放大不同生物带来的积极作用,并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产生感慨。从而受到思想上的启发,认识到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另外,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视频为学生创设实验情境[3]。在实验课程中,教师往往需要提前演示,但是很多后排学生无法细致观察到教师动作,而前排同学虽然能细致观看,但会由于教师熟练的动作而无法保持思路的紧跟,并要求教师反复操作。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实验视频代替原本的人工演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验情境,将实验教学延伸至虚拟的实验室中。并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中的暂停、回放等功能,对学生不明确的部分反复播放,或暂停后针对某一知识点详细讲解,充分确保学生对实验步骤等的了解,避免步骤遗漏等问题。并使学生在情境中对实验操作产生强烈的欲望,大大提高实验主动性及自信心[4]。

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前也是未来我国教育领域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技术的运用,利用丰富多彩的图片、生动的Flash动画及内容充实的视频,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兴趣,增强课程教学效果,实现课程内容等的进一步延伸,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学习生物知识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作者:翁红阳 单位:莆田文献中学

参考文献:

[1]吕姝,陕亮,许荣科,鲁胜章.发挥教育技术装备优势开发初中生物课程资源———以《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1(22):56-57.

[2]张永福,曹春国,张雨莲,曹亮.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7(13):113-114.

生物情境教学范文3

现代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非常讲究情境创设,讲究互动,讲究如何根据学科特点艺术性地处理好教师和学生,即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教师的教学艺术表现在哪里呢?应当表现在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服务,即如何使学生更有效地、有目的地学习。具体地说,教师就是将所任学科内容分成一个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的问题,并在学生的研究中加以引导、指点、总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提供一个研究问题的环境,二是提出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下就是这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讨论。

1.关于环境的设置。

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下面学生进行分析探索的依据。这个环境指学生认识、发现规律的生态环境。关于环境,我有如下几方面要求:(1)环境的素质必须由一些包括新内容的素材所组成,且信噪比要足够高,即噪声信息应尽量少些,以提升学生的分析和研究水平。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信噪比可适当放低,向自然靠近(这主要涉及分析、鉴别、判断、选择的能力)。这些环境素材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实验、日常现象、生活经验、习题,等等。对生物来说,实验是最理想的环境。(2)要正确充分估计学生的本体,并尽可能使学生本体进入认知概念、规律的最佳状态。这就是说了解清楚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在分析探索新内容过程中涉及的以前学过的内容加以复习、疏通,唤起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回忆,让这些内容从潜意识进入意识王国。如在研究《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时,做两株植物的不同情况下(蒸馏水中、土壤浸出液中)生长状况不同环境影响的实验,这是一个很好的情景。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可以轻松得出结论。

2.关于问题的提出。

(1)首先,所提问题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不清。就是对目标一定要指得准。这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有时同一问题,提法稍不一样,收到的效果就会完全不相同。同时要注意:教师指明的是目标,而不是那条道路。如果指明了道路,就抑制了学生的各种想象和创造力。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要靠学生自己找。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运用一定方法,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探究、发现认识概念、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进行分析、判断、选择、检验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各种能力才有所提高。(2)所提问题一定要适合学生的现实水平,即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易。若教师一问,下面的学生就齐声回答,但它并未使学生认真思考,这样就不能称其为问题。学习的问题不一定是实际问题,但它必须包括学习者心理上的紧张,且紧张程度应达到不至于使人心灰意冷的程度,这种紧张的程度取决于以下几方面:问题对学生的价值;问题显而易见的程度;学生自己放入个性特征。先要尽量说明问题的意义,又要有适当难度。这好比学生摘桃子,既不能使他们伸手即得,又不能让他们费了力也采不到,而要让他们费了力后(跳一跳)即能采到。

3.适当的提示、启发。

有时所提问题难度不一定适中,可能偏难(这在教学中经常碰到,由于对学生估计失误及教材上的一些原因)。这时该如何呢?好比学生跳起以后还是摘不到果实。这时是老师采给他们,还是提醒他们自己想一想其他方法?如找棍子、凳子,等等。应该说采用后者是比较好的。并且我认为,若这样“超难度”处理得好,可能比“难度适中”更好。实际上,提示不外乎如下两种形式,一是设立一个中间目标,相当于在一个比较高的台阶间设立一个比较低的台阶,以适应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如在《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中,维管束的概念按书上的讲法,学生最多只能听懂(即理解记忆),如何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认识呢?我将此问题分成两步,一是拆字:什么是维?什么是管?什么是束?二是直接拿实物给学生看,然后提示学生对照大豆横切模式图,再探究维管束这一概念的真谛。在这个基础上再点拨“维管束不一定都有形成层”,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样才完整而自然地形成维管束这一概念。这样设立中间目标后,学生中大部分就能靠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启发的第二种形式是适当提示实现目标应走的路,不过在此之前,应让学生认真研究情景,先自己寻找选择道路,并在解决问题之后提醒学生回顾这一过程,以对“为何要用这种方法走这条路”有所认识。如关于突变生物实验在生物界有一种称为“表型模拟”的现象,其中果蝇的翅长便是最明显的例子,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即使是纯合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常温为25℃)时,长成的成体果蝇却是残翅。探究:某一生物兴趣小组在暑期培养了一批纯合长翅红眼果蝇准备做遗传学实验,因当时天气炎热,气温高达35℃~37℃,他们将果蝇幼虫放在有空调的实验室中,调节室温至25℃培养。不料培养的第7天停电,空调停用一天,也未采取别的降温措施。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残翅果蝇(有雌有雄)。实验过程:让培养的成虫中的残翅果蝇相互交配并将这些残翅果蝇繁殖的幼虫在25℃下培养。通过前面已给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当温度发生改变时果蝇性状有几种情况呢?通过温度改变后,果蝇性状改变,我们又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通过一步步引导,引发学生的扩散思维,最后将几种可能性结果都加以分析。作为结束语,我还想再提醒一下:在问题解决之后,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分析、研究问题的解决过程,往往会使前面的学习发挥更大的效益,达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作用,让学生知道如何更好地学会学习和学会生活。所谓因势利导、四两拨千斤。不仅是情景教学的艺术表现之一,还是创新教育的艺术表现之一。

二、教例示析

1.巧用日常经验,培育科学思维。

生物学科是一门跟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简单的途径就是通过日常生活经验了解和发现问题并创设情境,同时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并学会处理信息的能力,从中获得知识。如在《从生物圈到细胞》这节内容教学中,可以借鉴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2003年我国流行并且大爆发。请你分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如何生存和繁殖的?同时请你说说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哪些细胞中,是如何危害人的健康的?在生物教学中,联系生活,同时结合课本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易懂,更有利于学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

2.运用实验情景,突破重点难点。

生物学科教学要求根据生物相关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创新教育,生物学科是一门要求动手操作能力极强的学科,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使学生具有追求真理的科学素养。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中首先要演示“渗透现象”,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些问题:(1)为什么会出现液面差?(2)如果改用纱布会出现液面差吗?(3)如果不是用蔗糖溶液,而是用NaCL溶液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动脑思考,使学生由被动单纯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学习主体,游刃有余地解决书本中的重点、难点。

3.采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自制或选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动画等手段增加学生间接历练过程,非常有助于学生获得经验。如在《顶端优势》教学时,采用自制的多媒体虚拟动画效果增加学生的间接历练过程,学习效果奇佳,教学效率提升。这种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现场教学情境的现代教学方法,正越来越为广大生物教师采用。

三、注意事项

1.教学情景不是追求华丽好看的空架子,也不是为了热闹好玩虚设的戏眼子。

如果是这样,那么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引起哄乱、鄙视,起反面作用。

2.常用这种情况。

生物情境教学范文4

课堂教学是教学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巧妙的教学方法的引入可以给教学增加不少光彩。笔者分析了几种情境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力求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性和趣味性,使生物教学内容更加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这门学科。

关键词:

情境教学;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引言

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认知,启发学生思维,吸引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向往和探究,在生物学科中这点尤为突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周围的情境,如声音、图片、视频、自然环境、实验等把科学教育和艺术相结合、把知识点的讲解与学生的思维探究相结合,追求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统一。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生物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置情境:

一、谜语情境

生物本身就是描述有生命的物体,因此生物学科有着其特有的趣味性。在各种动植物讲解中,我们就可以采用谜语的方式来创设一个特别的情境。比如说,在讲到软体动物门的时候,给出谜语:“说它是头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学生很快根据谜语描述得出谜底是蜗牛。虽然谜语情境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可以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中,并且通过谜语的描述,自己归纳理解软体动物的特征及其代表物,可以说是一举多用。此种谜语的引入方式,能让学生很快融入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二、故事、新闻情境

故事的主题和情节一般都能够紧紧抓住听众的心,有的故事还会蕴含一些道理在其中,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故事情境或新闻情境穿插其中,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解《人体的神经调节》一节中关于脑干的作用的时候,适当地引用“2011年10月,我国河南散打名将上官鹏飞在争霸赛中因脑干被重拳打击,影响了心脏和血压的正常运转,最终因呼吸不畅导致死亡”的新闻,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情境,让学生能很快理解并记住脑干的功能。这种故事、新闻情境在教学中只要运用得恰当,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自然情境

生物学科的学习脱离不了大自然,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一些自然元素,更能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在讲解植物分类时,完全可以利用校园中现有的各种植物帮助学生学习,甚至可以直接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直接带到校园中,来一场现场教学,让学生了解他们生活的校园中的植物类型,既很好地学习了课本上的各类植物的特征和代表物,又能够让他们体会到身边的生物学,培养他们欣赏美、热爱美的情感,以及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价值观。这是新课标中提高学生生物素养的有效途径,是生物科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体现。

四、俗语、歌谣、古诗情境

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有许多俗语、歌谣,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用。如在讲解《两栖类生殖和发育》一节内容中,关于两栖类代表物青蛙就有许多俗语,如“蛙满塘、谷满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等都是很好的描述。再如讲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时讲到蝗虫时以歌谣“蝗虫蝗虫,像条凶龙;凶龙一过,十家九穷”来控诉其危害,学生们配合图片看蝗灾的场景,议论纷纷,注意力立刻集中到教学中来。老师在此时适当引导,面对蝗灾我们如何才能消灭它们呢?很自然地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共鸣,使其积极地投入本课关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中来。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个顺口溜“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来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肉来外头骨”让学生很快记住昆虫纲的特征。

五、角色扮演情境

试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曾经用实验证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也就是说,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一方面可以听到、看到,甚至是自己去演绎课本中的一些内容,那么就能提高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如果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能够采用角色扮演的情境教学法,学生会特别地感兴趣,参与度会很高,学生要想把分配到的角色扮演好,首先就要熟悉课本的内容,甚至会主动在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讲解《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这节内容时,其中各种疾病的介绍本身是非常枯燥单调的,但是我们安排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病人,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搜集和自学,课堂上表演,无论是台上台下,同学们的参与度都很高,在玩的同时也能很容易地记住几种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和病症,以及如何预防。学生对这种类型的课接受程度高,特别感兴趣,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更能加深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喜欢,并理解到生物科学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

六、实验情境

生物教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本身对实验的要求就比较多,而无论是探究实验还是验证实验对学生来说都是充满吸引力的。如果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尽可能地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理、分析、讨论等一系列活动去发现其中所包含的规律,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符合新课标中所提到的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能力。比如在讲解《植物光合作用》时,老师提前准备好天竺葵实验,然后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过程,观察叶片的变化。在实验过程中,酒精脱色以及最后的淀粉显色环节让学生感到惊奇的同时也能引发他们对实验现象的思考,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情境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同时,很自然地引发他们的思考,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学生的认可度很高。

七、课外拓展情境

现在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途径已经不像传统那么单一,学校教育是个小课堂,而课外的拓展才是大课堂。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著作《老子》中曾记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现代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两者同时指出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教育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导他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新闻、书籍等方式去获取生物知识,而老师只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即可。比如在讲到生物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调查报告,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途径(如采访、网络搜索、市场调查等)做一份关于生物技术与日常生活关系的报告,也可以通过某一个方面去调查,如“转基因食品”等。这种课外拓展的情境教学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形式灵活,方法多样,更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结语

情境教学如果运用得合理、恰当,就能很好地为这节课的主题所服务,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然而,如果运用得不好,为营造情境而情境,就会导致这个环节成为一种表演模式,画蛇添足。因此,提升教师课堂驾驭能力,设置贴切的情境以及完善的评价模式都是必须考虑的。情境教学是现代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枯燥无味的教育方式,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使学生的各项学习和生活技能得到培养和锻炼,有利于营造更有趣、更高效的课堂教学。

作者:王媛媛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参考文献]

生物情境教学范文5

【关键词】教学媒体;情境创设;学科教学;媒体作用

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特点,了解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从而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情感。在此过程中,情境创设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学科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情境教学策略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生物学科的情境教学策略多集中于联系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等方面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认识并感知学科的价值,从而引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科素养。教学情境创设需借助于相应的媒体。教学媒体除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纸笔文本,教师的语言、动作,实物、实验、实践外,还有现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计算机多媒体、手机等媒体手段,它们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认知情境、操作情境等,为教学带来持续的生机和活力。

一、教学媒体扩大了学生的认知领域

学生的认知世界不仅仅是我们肉眼可见的范围,还有宏观和微观领域。初中阶段,学生可借助于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扩大认知范围。

(一)计算机多媒体带学生走向宏观世界

中学生物学的学习探索范畴是“生物圈”,内容是初步了解地球上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但是,生命是否仅存在于地球呢?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在拓展课《探索地球外的生命》中,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前沿科学探索过程、数据分析、宇宙空间视频等多种形式创设了问题情境、认知情境、虚拟情境等,展现人类探索宇宙世界生命存在空间的过程,学生带着问题,跟随教师,犹如被“催眠”一样,神游遥远、宏大、神奇、梦幻的宇宙世界。其中,教师的恰当引领和媒体所带来的震撼效果至今无法忘记。当然,生物学中的宏观世界主要指的是生态系统,在《了解生物圈》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图片和视频,结合问题串创设问题情境和认知情境,多种感官并用,收到良好效果。

(二)显微观察带学生走向微观世界

探索微观世界一般是通过显微观察,初中阶段所有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实验活动,都为学生认识微观世界开启了大门。如《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单细胞生物》《观察叶片的结构》《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等课例,通过练习显微仪器的使用,练习玻片标本的制作等,以显微镜作为媒介进行实验观察,为学生呈现了肉眼看不到的真实微观世界,这将是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理解科学与技术关系的重要途径,唤醒一些同学对科学的热情和关注。

(三)实验、实物、实践教学带学生感知世界

创设真实情境的途径有多种,教师在教学中会经常用到的主要有实验教学、实物教学、实践教学。比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检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细菌和真菌》《观察鸡卵》等实验教学;《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开花和结果》《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植物的生殖》等实物教学;饲养和观察动物(如蚂蚁、鼠妇、菜青虫)的行为,观察家燕的迁徙行为,制作动植物标本,调查伊通河沿岸生物种类,走进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新立成水库等生态系统,参观动植物园、博物馆、大学等实践活动。通过这些途径,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认知情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轻易放弃的科学精神、不拘一格的创新思维。

二、媒体教学发展了学生的技能

(一)通过实验活动发展使用仪器设备的能力

能够正确安全使用生物学的实验仪器设备是生物学科教学的一项要求。通过实验课,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实验仪器设备等媒体的功能和使用技巧,通过多次训练,达到能够精准使用的目的。例如,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正确制作各种玻片标本,正确使用放大镜、刀片、解剖针,等等。通过动手实验,手脑并用,培养了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发展了实验操作的能力。

(二)通过实践活动发展学以致用的能力

学生的世界大多与社会和生活离得很远,学生多数五谷不分、锹镐不动,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都很差。要锻炼他们能独立技能,实践活动是一项好办法。培育并观察植物如西红柿、土豆、向日葵等被子植物的一生;饲养并观察动物如狗、猫、龟、鸟、家蚕等的取食及习性,并进行看护等,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深化,应用到实际当中进行应用和感知。

(三)通过拓展课,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指导学生生活和为学生生活服务是生物学科教学的价值之一。在这方面模拟教学起到重要作用,如在《用药和急救》课例中,学生设计“家庭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利用模型训练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止血等急救技能,这是学生走出校园,在生活中应知应会的技能。再如,利用适当媒体创设情境,学习一些卫生保健的常识、食品安全的辨识能力等。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和精心设计,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在发展学生的生活技能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媒体教学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生物情境教学范文6

在讲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可以利用“苹果性喜寒,栽植不宜南”;在讲到水肥对植物的重要性时,引用“庄稼要长好,底肥要上饱”“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并用“掏金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来说明作物不同时期的需水量不同的道理。

二、利用古诗词创设问题情境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揭示了哪一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揭示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通过诗句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后,再去查书、看书,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其中的生物学知识就学会了。

三、利用多媒体动画,变静为动,调动多种感官获取的信息

例如“减数分裂”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书中有插图,但细胞分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此时应用多媒体课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类似的还有蛋白质的合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内容,利用动画效果均较好。

四、利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情境教学范文7

1.1通过生活实例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

高中生物是来自日常生活和大自然的学科,因此高中生物研究的对象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对于教材上的知识来说,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更为亲切,更受学生欢迎。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善于尝试将生物学科的这个优势发挥出来,通过生活实例为学生多创造教学情境,并将学生引入情境中。举个例子:在学习“细胞的呼吸”这个内容时,教师要事先让学生准备三到五个苹果,将这些苹果放到不同的袋子中,其中一个袋子敞开袋口,另外一个袋子扎紧袋口。经过一个星期之后,学生将这些袋子打开,发现敞开袋口的袋子与先前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扎紧袋口的袋子却有一股浓浓的酒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产生很多疑问,为什么敞开袋口的袋子与先前没有明显的差别?为什么扎紧袋口的袋子有一股浓浓的酒味?在这些疑问中,教师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进思考和学习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1.2通过生物实验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相对于理论知识来说,实验操作往往能将抽象的或者难度高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简单化,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展实验活动,通过生物实验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举个例子:在学习“向光性”的内容时,教师事先让学生将燕麦胚芽鞘的实验准备好,也就是准备一组见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和一组有单侧光照射的燕麦胚芽鞘。上课的时候,将先前的实验结果拿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认真查看燕麦胚芽鞘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状态。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得出结论,燕麦胚芽鞘弯曲的方向是向着阳光方向的,因此学生脑海中有了朦胧的“向光性”概念。学生在直观想象的刺激下,就会有更多的激情投入到生物学科的学习中。

1.3通过故事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听故事是一个乐趣,如果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能将教材内容结合动听的故事,通过故事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必定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举个例子:当学习“遗传和变异”的知识时,可以将鼎鼎有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故事告诉学生,30岁的达尔文与其舅舅的女儿艾玛结婚,不久之后,这对夫妇生了六个孩子,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幼年夭折的总共有三个孩子,另外三个孩子命运也很悲惨,他们都是终生不孕者。我们都明白,这些孩子的悲剧都是由于近亲结婚造成的,但是达尔文的时代是没有近亲结婚的研究的。等到晚年时,达尔文通过异花授粉和自花授粉明白了这些知识。通过达尔文悲剧性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近亲结婚知识,接下来,教师趁热打铁,将遗传和变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4通过旧知识的复习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

生物学科的逻辑性较严密,教材上的前后知识往往有很大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旧知识的复习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也就是通过旧知识的复习,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新知识上,自然而然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举个例子:在学习“基因工程”这个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复习先前学习的有关基因知识,例如基因的表达、基因的结构等。在复习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如世界万物各种生物的性状为什么千差万别?人类能不能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改变某些生物的某些性状?创造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依靠的是什么力量?学生通过旧知识的复习具有了知识基础,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就不会感觉苦难了。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思路更为明确。通过旧知识的复习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不仅将学生的新旧知识连成一体,同时将新知识纳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2.结束语

生物情境教学范文8

初中生物是学生们接触生物学知识,并建立起生物学习思维意识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学生们之前几乎没有了解过相关的生物知识,在刚开始学习期间,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而情境教学方法,以其更直观、生动的特点,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正是基于此,对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结合实例做了详细的探究,希望可以对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提高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水平,起到一定的积极思考作用。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直观感受;生物标本

从情境教学法的基本内涵来看,主要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环节,授课教师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按照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创设基本相似的场景和氛围,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场景氛围中,更好的学习知识。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将教材中一些植物、动物等内容,借助生动的生物学电影、照片等情境,例如,让学生们观看动物世界等题材的视频短片,从而吸引学生们建立起对动物学的热爱。可以说,情境教学法运用的方式方法非常多,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创新,进而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

一、在课堂内容导入环节,创设问题式情境

生物学知识相对其他科目,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在正式讲述教材章节内容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们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引导,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们建立起对学习内容的大体印象。如果教师的导入内容设计的生动有趣,并且还能构建一种形象的情境,在这种情景下,学生们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因为情境教学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通过情境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做出一些举例、假设,以及提问等,这样丰富而生动情境导入,一定会激发学生们生物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举例来说,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基因的显性和阴性”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我并没有一开始就讲解本节内容的生物概念和知识要点,而是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一位长相特别漂亮的小姐给一位获得诺贝尔奖且相貌不好的科学家写信求婚,信中一部分写道‘若我俩结合,生的孩子一定像我一样漂亮,像你一样聪明’,这位科学家马上回复了一封,信里面说:‘假如我们结合,生的孩子可能也会像我一样丑陋,像你那样愚笨,因此我们不宜结合’。”学生听完,都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我趁机说道:“同学们,到底他们两个谁说得正确,原因又是什么?你们想知道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道:“想!”这样,在上课的一开始,我们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为我们接下来的生物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直观式情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育是目前VR正在发展与改变的一个重要领域。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因为枯燥的学习方式而逐渐消磨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抹杀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力。现在运用VR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可以营造完全不同于教学环境的师生交互方式,学生可以在模拟的教学场所中自行去探索,并配合游戏等趣味元素,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平时容易被忽略的知识点,在寓教于乐的情况下,为学生完善知识架构,并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湖南虚拟现实世界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在VR情景教育领域深耕多年,并与北京重点高校合作,推出了一系列“沉浸式教学”VR课程,广受师生好评。VR的全景教学模式的“沉浸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构建真实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带来场景式学习体验。生物课件《分子与细胞》,打开课件,戴上VR眼镜,你便如置身风景优美的荷塘边。出色的引擎渲染技术甚至能让学生清晰的看到荷叶上颗颗凝结的露水,伴随着声声蛙叫和蝉鸣,让学生如置身真实的场景,极其震撼。将vr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结合,为课程内容做辅导和优化,集终端、平台、内容于一体,为学生打造开放、可交互、沉浸式的三维学习环境,不仅可以创设更加形象的情境,还可让学生们切身体验到这种情境,对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生物学的学习兴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利用理论联系实际,创设生活式情境

让课堂教学尽量的源于生活,融于生活———创设生活情景。生活情境是类似于现实生活的情境,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实例,从而为学生营造一种现实而又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就会有兴趣。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能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生物,感受到生物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生物,以此开启学生的思绪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光照、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可以这样设置情境:市场上卖的哈密瓜多数都是来自于新疆的,因为新疆的哈密瓜既大又甜。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新疆的哈密瓜大而甜呢?教师展示了情境后,有学生马上提出疑问:“是不是因为新疆地区地处高原没有污染呢?”另有同学提出:“是不是因为草原上牛羊的粪便为哈密瓜苗提供了氮源?”(学生大笑)突然有学生站起来说:“是不是因为光合速率较高光合作用强,有机物的合成量较多呢?”教师引导该同学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是因为新疆地区光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较大有机物的积累量较多造成的,最后再稍做总结。这样会激起其他同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教学内容上。

四、结语

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形象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像生物学这样,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的课程,合理的运用情境教学方法,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本文在研究中,在不断总结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上述几种比较成熟的运用模式,希望可以对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作者:黄宁波 单位: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白果镇大地中学

参考文献:

[1]王晓蕾.新课标下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应用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2]买日叶木•卡地尔.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生物词汇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