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普论文范例

生物科普论文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1

关键词:科技期刊;科普内容;《广西植物》;实践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大气、土壤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已成为全民关注的重大社会生态问题[1]。为此,联合国宣布每年的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每年的6月5日为环境日。2020年9月30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讲话,强调“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2]。肺炎疫情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科技期刊在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时,也要承担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的社会责任,利用特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内容优势开展科普工作,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由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珍惜濒危植物面临灭绝的风险,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化学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亟待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生态学方面知识的科学普及工作。《广西植物》是报道植物系统发育学、植物生理生态、植物与环境、植物化学等方面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在坚持“内容为王”、提升学术质量同时,也重视科学普及,履行科技期刊的科普责任。

1科技期刊在科学普及中的内容资源优势

科技期刊主要发表本学科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及综述文章,以专业性和科学性著称。科技期刊在报道某一专业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传播前沿科学理念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科技期刊以其专业媒介的属性要求也承担对公众传播新的科技成果,宣传最新的科技理念,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社会责任[3-5]。科技期刊在对公众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方面具有强大的内容资源优势,其科学性和权威性是其他大众媒体和自媒体无法相比的。科技期刊的论文作者大多来自学术水平较高的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所发表的论文大多是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了解该领域前沿科学动态具有较强的指导性[6]。另外,科技期刊拥有学术水平很高的编委会和审稿专家库,时需要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在研究的热点来源、内容的准确性和质量把控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因此,科技期刊要增加受众覆盖面,提升期刊影响力,需充分利用其权威的科学内容资源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在更大范围内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多种多样的植物、植物功能及资源利用、植物生存的环境、植物资源的保护等都是《广西植物》科普宣传的内容资源。植物科普的目的是要让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美丽新世界。本刊以自己的内容资源优势,按照不同层次的知识储备将目标对象划分为中小学生、普通民众、大学生、政府机关人员等,从植物介绍、植物功能与利用、植物与环境、植物资源保护等方面,以生动有趣的文字配以图片、视频来帮助公众了解植物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培养公众关注生物多样性,积极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

2《广西植物》传播科普内容的实践

2.1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科技期刊不仅是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还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舆论导向作用[7]。必须坚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重点推介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支持的研究领域,对公众全面普及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宣传研究热点内容,满足公众对前沿科学知识的渴求,在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2013年9月和10月,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以来,我国与有关国家不断拓展合作区域和领域,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针对“一带一路”热点选题,本刊在2018年第11期和2019年第9期刊登了“一带一路”沿线植物多样性研究专栏/专刊,主要介绍了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植物新资料、植物遗传多样性、植物生态适应性、濒危植物生境介绍及致濒危的原因等,对保护沿线植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2普及植物学前沿科学知识。科技期刊都把提高内容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当前科技发展的大潮中,编辑应该转变观念,把学术与科普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切实承担起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4]。科技期刊不仅需要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来提高本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度,更应该利用新媒体技术,用生动有趣的科普化语言弘扬科学精神,进行先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培养公众理性的科学思维,进而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中国喀斯特地貌(也称岩溶地貌)因其多样的造型地貌,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天坑是岩溶地区最壮观奇特的负地形景观,犹如大地之眼,随着贵州、四川、广西等地相继发现大型天坑群,吸引了诸如地质、环境、景观、旅游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度关注,同时也激起了公众探究天坑的好奇心。本刊在2020年第6期发表了《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种子植物区系研究》一文,但其专业性很强,深奥难懂,不适合大众阅读。编辑协助作者运用通俗、有趣的语言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阐述深奥的岩溶植物多样性专业知识。首先将题目改为引起公众阅读兴趣的、适合微信文推广的《探秘大地之眼——大石围天坑群植物篇》;其次用精美的图片对天坑的险、奇、峻、美等罕见的旅游景观进行简单介绍,并重点介绍了天坑相对隔绝的天然屏障和独特生境,保存了大量珍惜濒危植物,是许多难得一见植物的“乐土”;最后利用纪录片的形式详细介绍了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由此可见,科技期刊的学术论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科学普及,不仅能满足大众对前沿知识的需求,还能提高期刊的影响力。

2.3对关注度较高生态事件的科学普及。在发生一些重大生态事件时,科技期刊应凭借其权威的内容资源优势,从科学和专业的角度,约请资深专家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可以弥补公众在面对严重自然灾难或生活困惑时科学知识的不足,提供一定的科技支持和保障[5]。澳大利亚在2019—2020年发生严重的山火灾难,使得近5亿动物丧生,山火烧毁面积超过5.25万km2,这是人类难以忍受的重大自然灾害,导致整个生态系统被破坏,环境污染严重[8]。我国2020年西昌发生森林火灾,致使19名英雄牺牲。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科研工作者都在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与读者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本刊在2020年7月在中国知网优先出版了《5种常绿冬青叶片防火性能评价》,为森林防火树种的筛选,建造防火林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装潢材料和装饰引起环境甲醛超标,导致室内和公共场所环境污染,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9]。甲醛具有污染来源广、持续释放时间长和强致毒致癌等特征。在实际生活中,国内大多数装修后的居家和公共场所内残留的甲醛浓度超标。当前吸附甲醛的方法都因各种条件限制难以被人们接受,植物吸收甲醛已成为便捷、有效改善空气质量的一种可行方法。本刊分别在2012年第6期刊登《竹芋科和蕨类室内盆栽植物对甲醛净化作用的研究》、2015年第4期刊登《甲醛胁迫下四种盆栽植物的生理动态反应》、2019年第6期刊登《室内观赏植物对甲醛的吸收及抗逆效果研究》3篇关于植物吸附甲醛的文章,为公众在选择室内观赏植物时提供了一定的科技支撑。

2.4普及民族植物学的知识。世界上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结了利用本地区传统植物的风俗习惯和丰富经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人们愈来愈重视传统文化,对天然植物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10]。但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民族植物利用经验没有文字记载,因此需要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整理和记录,与此同时对公众进行民族植物学资源利用的科学普及。本刊近年来发表了多篇关于民族植物学的文章,《云南普洱可食用棠梨花的民族植物学初步研究》《西双版纳哈尼族驱蚊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广西龙胜红瑶传统药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知识》《京族药用红树林民族植物学知识及现状》《广东阳春重阳传统药市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湖南通道染制侗布的民族植物学研究》等,主要内容包括京族、瑶族、纳哈尼族、侗族、拉祜族等在食用、药用、驱蚊、建筑等方面的应用。这些论文本身在记录少数民族使用当地植物的一种行为习惯,并且这些民族地区的植物具有多种药物功效,能吸引大众阅读的兴趣,进而拓展了读者对民族文化的吸收范围,丰富了大众的精神文化,使植物学领域的科学普及达到更高的层次。

3科技期刊开展科学普及的建议和思考

3.1学术与科普并重。在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不仅要重视科技知识传播的深度,更要注重广度。编辑的素质和水平是影响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科技快速发展时期,编辑更需要改变自己的观念,认识到科普和学术同等重要,承担好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社会责任[11]。科技期刊可以适当增加科普论文,也可以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进行科普化二次创作,可以提高受众覆盖面,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实现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国际顶尖的科技期刊如Nature不仅设置有学术论文栏目,还有非学术论文栏目,在这个栏目中发表了很多的科普文章,并且经调查发现科普栏目赢得广大读者的高度关注[12]。也有统计结果表示,科普文章的引用率和影响因子往往也很高,甚至超过同期其他的学术文章。科技期刊为宣传学术论文可谓是用尽各种办法,提高学术论文的影响力目前还是各个期刊放到首位的工作任务。科技期刊权威性的内容资源是进行科普的最大优势,同时科技期刊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从多个角度为学术论文做好宣传。所以科技期刊编辑应该把科普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在今后的工作中,力求学术与科普并重。

3.2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科学普及的有效性。新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在发挥其传播学术思想传统优势同时,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采用多媒体的传播方式对科技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可有效提升科技期刊品牌效应。科技期刊编辑可以采用文字短文宣传法,也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在各大平台上对学术论文进行解读,回应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内容,使阅读的可能性变大[13]。同时要注重语言的科普化,考虑受众的阅读习惯,选择适合多媒体传播的内容形式。本刊今年开始选择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将学术论文科普化,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利用精美图片、纪录片的形式对学术论文内容深入浅出进行解读,满足公众对获得科技知识的需求。科普化内容被大量阅读和广泛传播,从而实现学术论文的有效传播。

3.3培养高素质的科普人才。高素质的科普人才是科普工作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根本,也是办好科技期刊、促进科技知识传播交流的基础。国际上顶尖学术期刊的科普专栏对公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拥有较高水平的、善于写科普文章的专家,并且他们写得很好[14]。而我国目前大多科研工作者对科普写作还不擅长,科技期刊的编辑也未有进行科普创作的意识。科技期刊需要培养编辑的科普写作能力,并且协助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学术论文进行科普化创作,促进科研成果能在公众中广泛传播,使公众能够轻松地理解,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2

关键词:科技类学术期刊;社会热点问题;专题征稿;响应;关注

学术期刊以传播科学研究领域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加快成果转化,发现和培养科学人才、服务科学发展为目的,因此,学术期刊既是学术新思想汇集和交流的平台,又是专业人士与决策群体中传播研究成果、发挥政策影响力的有效载体[1-2]。学术期刊特别是科技类学术期刊要考虑社会效益,把承担社会责任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3]。然而,我国大部分科技类学术期刊从业者并没有意识到学术期刊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意义,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不足,导致科技类学术期刊社会效益严重不足等问题[4]。如今,国家发出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科技类学术期刊应当转换办刊理念,在关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本文结合《中国环境科学》几次社会热点问题成功约稿的实践,探讨学术期刊如何快速约稿,对社会热点问题快速响应,进而实现科技类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

1专题征稿组织实施

1.1了解与本期刊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要做专题征稿,编辑首先要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关注行业网站、相关部委网站或公众号,可以筛选出出现频率较高、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中国环境科学》身处环保行业,主要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官网、中国环境保护网、中国环境报官网、绿色和平网站及生态环境部公众号等信息来源渠道。这些渠道的信息非常多,甚至非常庞杂。编辑想要从中筛选到成功的征稿主题,既需要长期关注,通过分析取舍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又需要通过判断,将信息在合适时机推出。2017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5]。2017年12月15日,原环境保护部官网刊载《关于〈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公告》[6]。2018年1月,经过国内外各大网站对“固体废物问题”文件的转载,公众对涉及洋垃圾的固体废物问题有了广泛的关注。编辑意识到“固体废物”这个议题已经是社会热点,确立了“固体废物”这个议题。2017年2月20日,原环境保护部官网中国获得202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的主办权[7]的消息。2018年,生态环境部网站陆续了关于大会筹备方案、承担单位等具体实施文件。2019年2月28日,生态环境部网站正式启动大会筹备工作的通知。有媒体评论称“生物多样性”将成为环保领域新的关注热点[8]。经过2019年两会的部长问答及其他媒体的转载,生物多样性问题在短时间内受到环保行业的关注。因此,编辑部确立了“生物多样性”这个议题。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被正式印发。《纲要》要求在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9]。2018年2月12日,原环境保护部官网通报称,国务院已于近日批准了长09江经济带11省(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10]。2018年4月25日,主席乘船沿长江进行考察时强调,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能搞破坏性开发[11]。2018年12月10日,生态环境部在官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2]。编辑部看到国家对于长江经济带环境问题的重视,于是确立了“长江经济带”这个议题。2018年7月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听取全面深化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13]。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编辑意识到“无废城市”将成为这几年固废领域的热点。另外,上海市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实行垃圾分类。不仅上海,全国各地民众对“垃圾分类”的关注度、参与度和讨论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于是,编辑部确定“垃圾分类”作为新的热点议题。

1.2确立主题征稿范围。对应“固体废物”这个热点议题,围绕“固体废物”相关的“固废处理技术、固体废物管理、循环经济”,编辑部在2017年12月与清华大学固体废物研究所的相关老师展开联合征稿活动。2018年2月初,《中国环境科学》网站和公众微信号了专辑征稿通知。征稿时间3个月,共征集到相关稿件45篇,经过审理后最终录用22篇。由于部分稿件达不到专辑刊发要求,需要返修,因此于当年10期和11期分别于专栏发表。经过此次专题征稿,《中国环境科学》不仅收获了不少的高水平作者,而且部分作者转化成了审者,扩充了期刊的审稿人数据库。专题征稿做到了一次征稿,多个收益。有了“固体废物”专题征稿的经验,对于“生物多样性”议题,在生态环境部2019年2月28日宣布“《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启动后,编辑部在2019年3月8日迅速主题征稿,范围涉及“生物多样性理论和应用研究”。因为《中国环境科学》之前较少涉及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议题,所以征稿时间设定为5个月。最后征集到20篇相关稿件。经过审理,录用8篇,并在2019年10、11、12期陆续刊出。针对之前确定的“长江经济带”和“无废城市”这2个议题,同时于2019年3月8日在期刊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主题征稿启事。“长江经济带”专题主要涉及与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研究,征稿范围涉及“长江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长江流域污染防治等”,征稿期限3个月,共收到28篇投稿。经过审理,录用8篇,并于2019年11期起陆续刊出。“无废城市”征稿范围涉及“工业、农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等细分方向,征稿期4个月,共征集稿件14篇。经过审理,稿件质量均达不到刊发水平。由于这方面的研究主题较为新颖,加上国家刚刚项目方案,稿件征集也遇到很多困难,因此还需要再接洽相关研究单位,落实稿件征集。对于“垃圾分类”这个议题,编辑部于2019年10月16日开始在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单位网站征稿启事。“垃圾分类”这个议题内容涉及范围较窄,之前鲜有研究者从事相关研究,考虑多方因素,最终确定“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关键技术,分类垃圾处理系统成本核算,垃圾分类运输及处理过程的污染物排放监测分析,垃圾分类监督管理制度研究”等细分方向。征稿期设定为5.5个月,最终收到投稿19篇。经过审理,录用5篇,按计划于2019年7期刊出。

1.3建立主题征稿快速响应机制。征稿启事发出乃至作者投稿后,编辑部要在安排好期刊正常出版工作的情况下,做到尽快处理、及时反馈。在2018年开展“固体废物”专题征稿的时候,编辑部委托了清华大学固体废物研究所的老师集中收稿。在征稿过程中,负责收集征稿的老师简单筛选了符合征稿要求的稿件,在征集结束后统一转到编辑部送外审。由于稿件征集时间为3个月,有的投稿作者3个月没有得到处理意见,等外审意见返回时,作者已撤稿。吸取这次征稿的教训,在其他专题征稿时,会提前在征稿启事中提醒有意投稿专题的作者在文章题目前加上专题的名字,通过期刊的投稿系统进行投稿。这样既可以区分哪个是专题来稿,也可以缩短稿件等待集中处理的时间,基本可以做到对专题投稿的文章及时处理。对于稿件的快速处理,编辑部只是解决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得依赖于找到合适的审稿专家。在每次主题征稿开展前,编辑部会跟相关领域专家先沟通,了解其投稿或参与审稿的意愿。然后,经过网站公告、期刊微信公众号及私下专家沟通,征稿消息在相关专业领域有了一定的热度。在收到投稿后,编辑部就可以快速找到乐于审稿的专家,便于稿件快速审理。专题征稿一定要按照征稿启事的时间约定按时出版。如果不能,要提前作出说明。在征稿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作者会打电话或发邮件确认专题的发表时间,这说明大部分作者是看中刊发时间才进行投稿。遵守时间约定按时出版对维持期刊声誉也很重要。在我们的征稿实践过程中,除了按约定时间出版,如果个别作者急于发表,可以提前安排知网优先出版,尽量保证发表时间短于正刊其他的时间。

1.4全方位推广专刊/专栏。快速、高效、精准地进行专题征稿启事推送对于期刊能够成功征稿至关重要。目前,多数期刊都有自建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通过这2个渠道推送专题征稿启事估计仅会推送给部分潜在作者;对于近期没有投过稿的作者或没有关注过期刊公众号的作者,一般都不会留意到这些消息。我们的做法是除了在期刊的网站和公众号外,还找到相应的专业群。这些群有的是领域内专家自发建立,有的是机构建立,可以对潜在作者精准送达。例如,我们找到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分支机构,请他们在相应网站和微信群内推送专题征稿启事;同时,我们也找到领域内的资深专家,邀请专家帮助在其专业群内启事。当下互联网传播信息速度快,更迭也快,期望一次征稿启事就能征集到可用的稿件不太现实,需要在征稿期内适时多次消息。我们的做法是征稿启事后,每个月重新一次,将已征集稿件数量和截止日期在醒目位置处显示。通过几轮,征稿启事已经大概率推送给了潜在作者,剩下的就是做好服务以及等待稿件。

2专题征稿成效显著

2.1专题征稿提升期刊影响力。专题征稿除了能给期刊带来更多稿源,也会短时间内在特定领域内带来传播效应。例如,之前的“固体废物”专题征稿刊出后,不断有作者通过打电话或邮件的方式表达希望投稿到该专题。因此,根据作者的投稿意愿和社会热点的持续性关注,我们在2019年分别推出“垃圾分类”和“循环经济”专题。在开展“生物多样性”专题征稿前,相关内容稿件基本会投到《生物多样性》期刊,或者与之相关其他学科的期刊,很少投到《中国环境科学》或其他环境类期刊。本次征稿在征稿期内一共收到23篇投稿。征稿结束后仍陆续有相关主题的稿件投稿,收稿总量超过50篇。这说明该专题的选题是正确的,尽管征集到稿件数量有限,但征稿在增加了期刊稿源的同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期刊的刊发范围。同时也说明,借由此次专题征稿,提升了《中国环境科学》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群体中的影响力。同样,在“垃圾分类”专题征稿前,这方面似乎鲜有研究性论文。已有的研究也基本是非常简单的管理办法或者推行措施等等。征稿时,我们也很担心征不到研究性的论文,但事实证明有了热度就会有研究者展开相应研究。我们也庆幸没有放弃这个议题,抓住了国家政策实施带来的科学红利。

2.2专题征稿成果应用于实践。专题征稿给期刊带来了更多稿源。后,学术价值高的稿件会通过期刊、论文平台或微信公众号在学术圈内进行传播,引起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部分具有科普价值的稿件被改编成科普读物,可以在科普平台上进行传播,用以提升民众的科学素养;具有应用价值的论文除了能够快速吸引研究兴趣,还可能快速完成成果转化,实现技术成果的落地应用。就本刊而言,按目前统计,2018年固废专栏“稻壳生物炭对污染土壤中稀土元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已在江西农业废弃物利用方面进行了田间试点尝试;论文“中国电子废物循环利用空间优化”研究成果被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和化学品中心采用,该成果对深化电子废物空间流动认识有显著成效。另外,还有综述论文经修改后在科普平台,增加了公众对相关内容的了解。

3专题征稿成功因素与不足的总结与反思

上述几次《中国环境科学》的专题征稿除了2018年“固体废物”专题是委托清华大学相关老师征集外,其余均是本刊在自己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进行的公开征集。比较遗憾的是,由于最终通过专家审稿的稿件数量均达不到正刊规模,这几次征稿均只以专栏形式出版。总结这几次约稿,我们认为成功约稿的因素如下:1)找到某专业领域比较知名又愿意承担约稿工作的专家。在这几次约稿中,来稿质量和数量属“固体废物”专题最好。究其原因,是找到清华大学的相关老师。除了我们期刊的公开,相关老师也通过自己的专业圈征稿信息,最终发表的论文很大比例是通过相关老师个人征集到的。专家的参与可以更好地将征稿启事投放到最合适的人群,为了保证征稿的成功,建议同行们在开展征稿工作时,尽量找到愿意承担相关工作的专家。2)严把稿件质量关。稿件质量关乎期刊声誉。期刊专题选稿完全按正刊标准,对于达不到要求的稿件,应正常退稿,不能因为是专题征稿而放松对稿件质量的要求。这样做既保证对所有投稿作者的公平,也消除了很多作者对于专题征稿质量的担心。3)建立专题审稿队伍。有研究表明,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需要优质高效的审稿人队伍做支撑[14]。审稿专家对稿件质量的准确判断不仅决定着稿件最终能否录用,也间接影响了期刊的质量。因此,专题征稿找到合适的审稿人对保证整体专题的质量尤为关键。4)多渠道、多次同一征稿启事。对于同一征稿启事的多渠道和多次,能够保证征稿启事被传播给更多的潜在作者,提高专题征稿的数量和效率。征稿的不足有:1)征稿结束后没有及时总结,并把征稿成果进行宣传,这就使得每一次征稿都是单次的、割裂的。尽管通过征稿吸纳到了部分作者,但如果这部分工作做得更好,可能会吸引到更多的作者、读者、专家投入到期刊征稿的各个环节中。2)征稿选题策划不够连贯。例如,“固体废物”这个选题,最初征稿时没有进行长远规划,只是单纯想就这方面内容征稿。其实,此选题可以做成一系列征稿,比如:第1期征集“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第2期征集“垃圾分类及处理技术”;第3期征集“循环经济”;等。每期征稿可以预告后续征稿内容,作者投稿也会有相应安排。尽管在3年的时间里,上述征稿主题也先后涉及,但总体内容和布局上缺乏设计,没能在时间尺度上做到连续性。3)对专栏稿件挖掘不够。专栏刊出后,有的稿件可以作为技术进展到科普类公众号,或者可以作为新闻述评;整体专栏也可以总结后作为学科动态在微信公众号。遗憾的是,专栏刊发一段时间后,我们才意识到可以这样做。因此,对于整体专栏挖掘不够,没有充分利用稿件,使之不间断在行业内产生热度。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3

1找准定位:因势利导,办出特色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科技期刊应综合考虑自身的行业特点、编辑部的优势与不足、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的差异,因势利导,找准定位,办出特色,以吸引用户的兴趣,促进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的融合。找准定位在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融合中起关键性作用。

1.1专业定位

科技期刊是报道学术进展和学术应用的媒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可选择专业定位模式,以科技期刊为核心,以增强期刊品牌竞争力为宗旨,并辅助科技期刊开展各项工作。如《航空学报》微信公众平台抓住“航”这个专业定位点,辐射整个航空航天领域,在内容上及时推送热点文章并紧跟行业的前沿动态,并辅以“SCI小灶系列”和“航空学报小编课堂”等特色内容指导作者写作[11]。这种有选择性的推送热点论文、前沿动态,并配合特色内容的组合,规避了一般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单一转发论文和转载一般性资讯的局限。不仅如此,《航空学报》微信公众平台还大力宣传定期举办的专家论坛,展示编委及编辑团队风采,提升了广大用户对期刊的认同感;在行业资讯中植入了招聘和宣传会议的软广告,实现了一定的广告增值服务。

1.2科普定位

科技期刊不仅是科技论文的把关者,也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可选择科普定位模式,以科技期刊为切入点,进行科学普及大众教育,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如《中国中药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打破传统期刊推送当期目录、优秀论文的桎梏,以“中药”这个主要特色为切入点,在内容上科普中药、养生医疗,并在时令、节气与之关联的健康知识,大幅提高了传播效果。不仅如此,《中国中药杂志》微信公众平台还利用“中药”这个主要特色,发展与之有关的衍生物,如开设微店售卖姜茶和中医药科普书籍等衍生商品,刊登广告等,不仅大幅地提高了期刊的收入,还实现了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的深度融合。

2思维创新:打破常规,敢于“出格”

媒体融合的关键在于运营者思维的转变,绝不能局限于传统媒体思维,把微信公众平台视为纸刊的延伸和补充,当作锦上添花的工具。运营者应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打破常规、敢于“出格”,让微信公众平台具有鲜明的互联网属性。这主要体现在用户思维和平台思维上。

2.1用户思维

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不同,微信公众平台是双向选择的,读者也变成了用户。以用户思维运营微信公众平台,运用“同理心”理论,换位思考,走进用户的内心世界,建立情感的黏性,以扩大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首先应坚持“用户体验至上”,着眼于每个细枝末节,给用户带来惊喜。如提供易读性的文章更符合移动端用户碎片化阅读习惯,更能吸引用户的兴趣;图文并茂、图片贴合主题的文章,更能对推送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诠释。除此之外,运营者还应综合运用线条、样式、音频、视频等手段进行内容展示,适当“标题党”,丰富用户的阅读体验。研究表明,3~5条信息图文推送最受用户欢迎,定点定时及在18:00—20:00和20:00—22:00这2个时段推送最容易保证用户的黏性。运营者应注重用户的体验,形成公众平台的“资深粉”群。其次应“兜售参与感”,加强运营者与用户的互动。运营者不仅应该充分开发被添加自动回复、关键词自动回复、消息回复等功能与用户进行互动,而且还要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扩展新的互动交流。如定期举办行业会议或者名家讲坛,并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广而告之,使大家了解最前沿的研究进展,促进编辑部与作者、用户之间的交流,为今后的审稿、约稿和组稿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展示编辑部和编委风采,开通栏目指导作者写作,让编辑部鲜活地展现在用户面前,这样不仅可以拉近编辑部和用户的距离,也能提高公众平台的影响力。

2.2平台思维

“人力有时而穷,善用众力才可以无敌于天下”。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要具有平台思维———开放、共享、共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起来的力量,加快新媒体发展。首先可以利用各种媒体集群。运营者应建立一种多媒体协同推广模式,搭建纸刊、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之间的桥梁,形成媒体传播矩阵。如在纸刊、网站添加微信公众平台的二维码,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当期目次、添加网站链接、售卖纸刊,实现纸刊、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的协同传播。其次可以构建平台型媒体。平台型媒体是指既拥有媒体的专业编辑权威性,又拥有面向用户平台所特有开放性的数字内容实体。科技期刊可以根据自身行业特色,组建一体化平台型媒体,组织各编辑部进行内容生产和出版经营,形成巨大的行业影响力和号召力。如中华医学会以期刊集群为基础,进行资源整合,创建医学期刊数据标准,构建了集编辑出版、内容管理、信息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型媒体,在行业内有相当大的影响深度和广度。

3人才培养:以人为本,铸牢基石

编辑部现有的人才结构和管理方式还不能适应融合发展的需要。人才,不仅是融合发展的主体,也是融合发展的对象。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的融合归根到底是人才的融合。编辑部应以人为本、铸牢基石,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融合提供根基。笔者根据目前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刊的特点,建议编辑部培养人才主抓以下2个重点。

3.1建设队伍

从媒体融合的发展实践中不难发现,建设一支具有互联网思维、适应新的传播业态、信得过、用得上的媒体人才队伍,是建成强大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新型期刊的关键因素。队伍建设,成为了能否战胜媒体融合这一挑战的核心因素。如《中国药房杂志社》于2015年9月成立新媒体中心,以“构建媒体立体网络”为核心,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中心,逐步建立起集研发、采编、推广于一体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实现了关注人数超过10万和年营销收入超过百万,成功做到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现赢利和转型。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4

关键词:农业科普创作;选题;创作队伍;创作手法;信息化

0引言

农业科普创作是农业科普工作的源头。农业科普创作是将深奥、抽象的农业科学知识、科学原理转化成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传播的创造性劳动。其呈现形式大致包括科普展教品、科普图书、科普挂图、科普游戏、科普讲义、科普视频、科普动漫、多媒体交互等[1]。随着国内农业高新科技以及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科普创作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农业科技新成果不断问世,自然学科之间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日益明显,多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各异等[2],这些变化都是当前农业科普创作面临的新挑战。近年来,国内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科普创作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杨文志[1]针对现代科普创作的基本理念进行了研究,余子真[7]、张天慧[8]、陈玲等[9]、李正兴[16]从科普创作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探讨,肖云[11]从联网时代下的科普融合创作模式进行了探讨等。但针对当前农业科普创作的研究尚属于薄弱环节,故笔者基于多年三农科普工作经验,以如何应对当前科普创作面临的挑战为切入点,提出了农业科普创作过程中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创新思维和互联网思维,并具体从创作的选题、创作队伍的组建、创作手法、传播渠道以及存在问题和建议等5个方面提出认识与看法,以期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

1农业科普创作如何选题

选题是科普创作顶层设计,是关键步骤,它几乎统领创作的全过程。在农业科普创作选题时,应先考虑农业科普的受众特点和科普目的,充分了解受众的科普需求,选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1受众特点与科普目的

随着公众对农业科普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科普的对象较以往变得更为广泛,除农民外,城市居民、政府人员以及中小学生也已成为农业科普服务对象[3]。对于城市居民、政府人员以及中小学生而言,个体差异大,需求多样化,需要根据不同对象,围绕与农业相关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新技术新发现开展科普创作,目的是普及农业生产常识与农耕文化、消除日常消费疑惑等,从而提升他们的农业科学素质。但对广大农民来说,科普的目的是提升他们科学生产、科学生活、科学经营与科学发展的能力,以及他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综合素质。但农民这个群体,文化程度普遍低,对新生事物的理解能力不强,掌握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水平较低,个体差异大。《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2018年)》显示,2018年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为8.47%,而农村居民仅为4.93%。此处说的农村居民,并不全是在农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否则农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会更低。所以,建议在科普创作时更多地扮演“科普二传手”的角色。所谓“科普二传手”,通常指基层两委委员、基层信息员、科普员、致富带头人等,他们文化水平一般较高,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信息灵通,是科技类信息传播的意见领袖和重要承载者,是农民获得科普信息的重要渠道,故可以发挥他们的人际作用达到科普的目的。

1.2真正了解受众需求

科普创作必须贴近公众与公众生活,围绕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等科学问题,围绕科学家的新发现与新创造,一切围绕公众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公众的兴奋点、兴趣点,以人为本[1]。受众需求是创作选题的方向和目标。首先需要通过如调研、征集、搜索等方式了解公众的需求,获得一手的资料,直接对标公众现实需求开展科普创作最接地气。如孙宝国主编《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院士、教授告诉你食品添加剂背后的那些事》,编创初衷就是为了消除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误会,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以及维护食品安全,这部科普作品广受公众欢迎,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再如,2015年在笔者编创《农村妇女科学素质提升系列丛书》时,选题和重点内容是基于2012年参加的针对350个农村妇女的调查数据,即农村妇女对“种植、养殖技术”、“子女教育”和“健康与卫生保健”3项内容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6]。因此就编创了美好生活、妇幼保健、健康养殖、农村政策法规、美丽乡村5个方面的内容,过程中又征求了基层妇联与农业部门的意见。该丛书获得了第四届中国科协作家协会银奖。也证明这样的科普创作比较受欢迎,并为农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此外,还可以关注官方的调查报告与创作指南。公众高度关注科技进展,主要集中在生活与健康、环境污染及治理、农业发展、科学新发现、新发明和新技术、医学新进展、宇宙与空间探索等科技领域[4],尤其是对生活与健康的关注比例高达92.9%,对环境污染及治理的关注比例也高达85.1%。中国科协与中国科学院每年会向社会科普创作指南,2019年农业方面的选题为绿色生产、农作物高效育种、农业合成生物、有害生物长效绿色防控、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近海养殖、深海养殖等内容[5],以上信息都可以作为选题的参考和来源。

2如何组建农业科普创作队伍

科普创作人才是指专门从事科普作品创作,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思想、原理和精神的工作者[7]。目前,科普创作主要来自承担重大前沿项目的科技工作者、已经告别科技前沿的老科学家以及专业的科普创作人才3个方面的力量[8]。从科学传播的逻辑脉络来看,科学家团队应该是科学普及的源头,他们掌握着第一手的科研资源,对本领域的科学前沿有着直接且清晰的认识和理解[9]。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提出的“元科普”是其他各类科普作品坚实的依据,又真实地传递了探索和原始创新过程中深深蕴含的科学精神,是开展层层科普的源头,能为更广泛的次级传播提供无可替代的扎实科学基础[10]。从另一个角度,只有掌握科学的人占领了科普的高地,谣言和伪科学才会无处立身。但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一部好的科普视频、电影、动漫和游戏等科普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不仅需要科研人员这个权威、一手内容提供者,还需要科普创作人员或团队的创意、方法和手段,同时也需要技术人员的设计、包装与传播等,是多方通力合作的产物。所以,互联网时代下需要科普融合创作新模式,在科研资源向科普受众转化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家团队、科普创作团队与媒体渠道这3个科普信息生产和传播的相关主体协作,否则,将会导致每一方参与科普创作与传播的门槛都较高,而收效又偏低[11]。中国农学会近几年尝试一种新的科普创作与传播模式,既发挥我会专职科普工作者的组织、策划与专家优势,搭建一个科学家队伍、科普创作团队和媒体渠道共同协作的服务平台,又依靠知名网络媒体的后台制作与传播能力,不断编创出形式新颖、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好的科普作品。如策划编创的《农村妇女脱贫攻坚知识读本》系列丛书,荣获了第五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金奖;《你知道转基因、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生物》动漫,荣获了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全国优秀微视频科普作品;《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列动画,荣获了“典赞•2017科普中国”十大网络科普优秀作品。

3农业科普创作手法

创作手法是科普作品成功的关键。如何让科普作品体现科学精神、让受众喜闻乐见,需要在创作手法上下功夫。

3.1创作理念

要体现科学性、思想性,以人为本。农业具有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农耕文化传承功能,它的多功能性与受众的需求多样性,注定了农业科普创作不是简单的科学知识描述,不是教材,也不是技术推广操作规程,是在向公众传授知识,使公众受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因此要求创作者也必须确立科学和技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融合的科学文化观念,需要很强的人文精神。如傅廷栋编著的《西游后记——漫游农业》,它是集科普、杂文、神话于一体,通过神话人物的游览、参观、学习,深入浅出地介绍生产、生活和环保的命题,这本书能有效地让青少年从中学到知识、引起兴趣、激发灵感、培养科学精神。又如最近笔者在组编的农民读本,在向一位常与农民打交道的科研人员征求编写目录意见时,在针对“什么是农业机械化?你的家乡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吗?”这个题目时,她认为题设会给读者实现农业机械化就一定好的暗示,“你”的称谓会被读者误解为有所特指。所以在科普创作时一定尊重读者的感受,强化人文精神。

3.2创作技巧与手段

要注重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创作技巧以及各种新技术手段在科普创作中的应用。人类的形象记忆强于文字记忆力。在读图时代,好的科普作品先从“吸引眼球”开始。一篇好的科普文章配上大量的动图、视频,能够大大增加通俗性和趣味性;一句高度提炼的顺口溜、小快板,比起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更朗朗上口、便于传播。另外,形象思维、交互性以及各种新技术手段在创作科普视频、动漫、多媒体交互、游戏等科普作品时也尤为重要。例如科普游戏就是应用虚拟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的科普创作,它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有强烈的吸引力。

4农业科普作品传播渠道

“酒香也怕巷子深”,传播速度与渠道决定一部科普作品的影响范围和效果。与传统媒体不同,互联网科普具有动态性、报道信息的及时性、超链接功能、多媒体表达方式和与受众的互动性五大特性[12],其中,多媒体表达方式是指可以充分运用“文、图、声、像、影”等各种能够通过计算机表现的形式提供各种阅读。所以借助互联网科普是拓宽科学传播渠道的有效手段,新的科普作品应与新媒体融合,并与科普信息化有机结合[13],运用网络技术拓展传播范围,增强传播效果。2018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笔者主编《秸秆综合利用》一书,尝试扫描二维码播出短视频的形式,即在图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高度契合的音频视频以及更多有价值的延伸内容,大大提升了该书的体验感与可读性,特别是移动电话这一“新农具”的普及应用,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同时,在“互联网+”的时代,为了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还可以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做好科普需求跟踪分析,将数字化科普内容定向分发,通过手机推送、电视推送、多媒体视窗推送等定制性传播方式,定向、精准地将科普文章、科普视频、科普微电影、科普动漫等信息资源送达目标人群,满足公众对科普信息的个性化需求[14]。

5存在问题和建议

在科技三会的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尽管农业科普工作已受到普遍重视,每年的科普专项经费以政府拨款为主,但仍有不少因素制约着农业科普创作的繁荣与发展。

5.1存在问题

5.1.1农业科普创作人才匮乏且老龄化严重

据2018年中国科普统计可知,2017年全国专职科普创作人员1.49万人,占科普专职人员的6.57%。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注册的全国会员人数约为3400人,60岁以上的会员占60%。虽无具体统计,农业科普创作人员状况也不容乐观。当前承担前沿项目的年轻农业科技工作者很少参与科普创作,究其原因,科普作家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被全社会所重视,从事科普创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同样也需要一定的创作素养与技巧,创作的农业科普作品在考核及奖励中占比小,甚至不被认可。再者,队伍的年龄结构老化,不能适应现代科学知识和信息传播手段的飞速发展。所以,专业的农业科普创作队伍人才缺乏,已经严重制约农业科普工作的发展,急需懂技术和有科普热情的年轻人加入到创作队伍中来[9]。

5.1.2农业科普创作中“重技术,轻理念”的现象普遍存在

不少部门把农业推广工作视同为农业科普工作,科普创作中以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为主,却忽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传播,对用科学理念占领思想文化阵地重视不够。一些科普作家依旧停留在“古老知识”的低水准“灌输”水平上,不能满足现在公众的农业科普需要[15]。

5.2建议

5.2.1改善农业科普工作的激励机制

(1)科普创作作品纳入年底绩效考核指标,职称评审时视同为科研论文、专著等。(2)设立部级科普奖项。目前部级的科普奖项数量太少,特别是面向科普创作的奖项更少,已有的激励机制主要都集中在科普图书的评奖中,建议增加奖项数量,扩大涉及的科普作品种类范围。

5.2.2培养专兼职科普创作队伍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5

专著概述:根据学术论文的长短,又可以分为单篇学术论文、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三种。一般而言,超过4—5万字的,可以称为学术专著。当然,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学术专著的字数可能还要更多些。 编撰学术专著比发表单篇论文更具学术价值。因此,在评定职称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加分和认可。详情请参阅核心期刊中心。学术论文,学术通常是指专深而系统的学问,而论文则是指研究、讨论问题的文章。因此,所谓学术论文就是在科学领域内表达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从这一意义上理解,学术论文一般也可以称为科学论文。在理解学术论文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把握下面两层含义:其一,学术论文的范围限制在科学研究领域,非此领域的文章,不能算学术论文,如新闻报道、报告文李、散文和杂文等就不能算学术论文。其二,我们说学术论文限制在学术领域,但并非说,科学领域的所有的文章都是学术论文,而只有表达科学研究新成果的文章才是学术论文。照这样理解,科幻和科普作品就应被排除于学术论文之外了。从上述两点来看,我们可以说,科学论文的灵魂必须是科学研究的成果。科学领域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前者包括理、工专业,有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学科;后者则包括文、史、哲、经等。我们美术教育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编著概述:一种著作方式,基本上属于编写,但有独自见解的陈述,或补充有部分个人研究、发现的成果。凡无独特见解陈述的书稿,不应判定为编著。(出自经济日报出版社柳建明主编的《舆论学达辞典》727页)著、编著、编都是著作权法确认的创作行为,但独创性程度和创作结果不同。著的独创性最高,产生的是绝对的原始作品;编的独创性最低,产生的是演绎作品;编著则处于二者之间(编译类似于编著,但独创性略低于编著)。如果作者的作品不是基于任何已有作品产生的,作者的创作行为就可以视为著。一部著成的作品中可以有适量的引文,但必须指明出处和原作者。如果作者的作品中的引文已构成对已有作品的实质性使用,或者包含对已有作品的汇集或改写成份,作者的创作行为应该视为编著。

教材概述: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补充练习、辅导资料、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光盘、复印材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幻灯片、照片、卡片、教学实物等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另外,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总之,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从目前来看,教科书除了学生用书以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挂图、卡片、音像带等。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6

关键词:全媒体;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专业传播;媒体融合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一指导意见虽是针对主流媒体,但同时也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科技期刊具有内容专业性、受众群体特定性等特点,属于典型的小众传播。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所承载的传播专业化科技信息的功能被弱化,科学传播呈现去权威化倾向,降低了传统科技期刊传播知识的优势和影响力。目前,科技期刊界普遍更重视期刊的学术生产环节,忽视了其作为媒体本身的功能,大多数科技期刊的发展格局仍旧禁锢于以前狭小的空间内。科学普及是科技期刊应承载的社会功能之一,大众传播有助于科技期刊拓展生存空间和履行科普责任。中国科学院在快手的官方账号“中科院之声”通过短视频传播前沿科普信息,其中关于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北极接收站的短视频收获了1355万的播放量[1],彰显了权威科研机构传播科普知识的影响力。科技期刊的媒体功能同样体现在利用其权威性对科技知识进行普及和推广,引导科研创新和促进信息交流等。在共享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传统出版模式已无法满足移动互联时代用户的需求,科技期刊若想占领信息制高点就必须拓宽传播渠道。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不仅是提升科技信息传播深度和广度的需求,也是传统科技期刊走出发展困境的现实选择。现阶段,科技期刊专业传播路径主要集中在纸刊、期刊网站和大型数据库等,有少部分科技期刊开始关注大众传播,期望借助大众传播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闫蓓等[2]、王亚男等[3]分别总结了《中国科学》和《航空知识》与大众媒体合作的实践经验;顾艳等[4]、朱倩蓉等[5]分别归纳了《实用心电学杂志》和《中国药理学报》将学术论文改写为科学新闻的细节步骤和实践体会;金玲等[6]、刘新艳[7]分别探讨了《大气科学进展》和《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开展科学普及传播的具体方法。上述有关科技期刊大众传播的研究均是从单一视角针对科技期刊个案的具体实践探索展开讨论,缺乏从理论层面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同时,国内大多数科技期刊并不重视大众传播的应用实践。因此,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本文探讨全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的构建,并从不同维度对科技期刊大众传播进行理性审视。全媒体时代,将大众传播纳入科技期刊的内容建设和发展规划中,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是科技期刊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新技术、新手段、新渠道的快速发展,也为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1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的构建

在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上有优势,新兴媒体在渠道、时效、成本上有优势,二者各有所长。科技期刊应打造一个能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大众传播体系,以实现内容生产的再迁移和再扩散,担负起科技期刊的职责使命。

1.1内容建设:专业性基础上的大众化定位1)内容定位的专业性与大众化。科技期刊传播分为大众传播和专业传播。大众传播与专业传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内容产品的定位上:大众传播更追求信息的普适性以及目标群体的广泛性,用户既可以是专业人士也可以是普通民众,内容主要涉及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民众关注的知识信息,需要考虑内容的通俗性以及与大众需求的匹配性等因素,强调信息传播的广度,更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关注度和影响力;专业传播更关注细分专业领域的用户,受众相对窄小,面向的是特定的、小众的用户,侧重于信息传播的专业性、特色化,更注重信息传播的深度,目标用户相对精英化,主要服务于小众群体的特定信息需求。这2种传播方式并无绝对界限,可以协同发展。2)科研成果的科普化和新闻化。科技期刊是重要的科普资源供给者,将高深枯燥的学术内容科普化后进行推送,有助于提升科技期刊在社会大众中的影响力,形成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循环。国外的《Nature》《Science》以及国内的《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等均设置了科普栏目;《航空知识》《航空学报》更是通过其共同的新媒体运营团队,分别从科普和学术角度进行信息推送[8],实现了科技信息价值的最大化。在确保信息科学性的前提下,科技期刊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科普化加工,在内容表达方式上注重更接地气的语言风格和富媒体化的呈现形式,摆脱以往枯燥、严肃的叙事风格。例如,《药学进展》遴选其2019年第1期发表的论文《尼古丁的药物转化研究进展》,编辑与作者合力改写为一篇风趣幽默的优秀科普文章《致病帮凶or潜在新药?世界无烟日,聊一聊你不知道的尼古丁!》,并辅以漫画、微视频等新媒体元素,向公众生动诠释了尼古丁的“双刃剑”角色[9]。新闻属性是科技期刊的内在属性之一,科技期刊可以挑选有新闻推广价值的文章改写成新闻稿,把晦涩难懂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普通公众易于理解的科学新闻,通过大众媒体呈现给用户,促进科学普及工作。科技期刊论文是科学新闻的优质来源,可以增加科技类新闻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公信力。科学新闻需要在专业化与大众化之间寻求平衡,在公众可理解的基础上增加科学性元素,发挥科技期刊的科普功能。为增加论文显示度,国外一些大型出版机构如Springer、Elsevi-er、美国物理联合会(AIP)、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等都设置专门的媒体部门定期推送科学新闻稿件[10],向公众传达重大科研成果的进展。科学新闻是在遴选的文章精华部分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的,除在篇幅上需要亮点化、精炼化外,还需在语言表达上注重通俗化、趣味化。除了科研领域的重要科研成果、科研政策、科技人文等信息适合撰写为科学新闻外,与科技有关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事件的科学新闻报道,也有助于公众更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原委和蕴含的科学原理。3)呈现形态的多元化和沉浸感。新媒体时代,出版内容的呈现形态更加丰富、灵动和有趣,给用户带来艺术的、美学的感受。科技期刊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内容推送时,应结合平台特点向用户提供基于不同媒介介质的多元化产品,满足不同终端用户的体验需求。随着融媒语境的推动和5G等技术的成熟,出版业向视频化、体验化方向发展,不仅可以将蕴含高端摄影及动画的视频技术应用于科普产品中,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AR)技术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将抽象和难以再现的场景直观呈现。《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对其数字影视技术专栏里的文章《基于分组鲁棒主成分分析的老电影修复》,借助AR技术向受众展现了老电影修复前后的画面对比,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学术期刊内容的AR展示[11],使科技信息的传播与共享更具沉浸感,极大提高了期刊内容产品的科普传播效果。

1.2用户体系:以用户为中心的分众化服务1)树立用户意识,进行信息精准推送。全媒体背景下,内容资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用户成为信息传播圈层中的重要节点,没有用户需求的产品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所谓的“大众”实则已分解为许多个差异化的小型群体,大众传播必须面对用户的分众化,致力于满足特定的受众群体的多样化需求。科技期刊进行信息的精准推送,首先要将信息排序、消重和分类,根据获取的用户行为数据和偏好建立标签体系,然后结合算法分析生成面向不同用户的推荐列表。科技期刊大众传播需要把用户需求纳入融媒体发展的全局框架中,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和增值,以用户为中心打通多个平台的终端资源。通过内容+平台+渠道的联动方式进行信息内容推广,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形成多层次、全链条的复合体系,快速高效地向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产品服务。2)加强互动交流,增强用户群体黏性。在全媒体传播中,用户自主权扩大,需求呈现泛化趋势。用户不仅是科技信息的接受者、消费者,同时还是内容生产者、使用者以及二次分享的传播者。科技期刊大众传播必须重视用户反馈和加强互动交流。但纵观现有的科技期刊新媒体平台,普遍不注重与受众的互动,互动频率较低。科技期刊由小众传播转为大众传播,需将互动交流放到运营管理的重要位置,利用多种媒介形态和表现方式拓展传播渠道和整合信息内容,形成开放化、合作化、共享化的期刊运营与管理模式。科技期刊可以在新媒体平台通过问卷调查或投票等活动对用户需求进行调研,其中用户的参与度、满意度、忠诚度等都是可以挖掘分析与利用的具体指标,促使科技期刊大众传播流程的各个环节更加明晰,有利于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1.3平台搭建:多渠道的立体化传播网络1)利用社交媒体拓展受众范围,增强信息传播广度。社交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可与科技期刊其他平台共同构建立体化传播网络。与传统科技期刊狭小的受众群体不同,社交媒体的用户包括对平台内容有兴趣的普通大众。例如,Elsevier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关注者超过28万,《NEJM医学前沿》的关注者超过226万[12]。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形式不再只是简单的点对点的线性模式,而是围绕信息中心呈现圈层式的多层联动传播模式,不同媒介元素在社交媒体环境中寻求平衡,媒介属性被弱化。这种联动传播方式通过信息转发可以模糊专业领域间的界限,平台价值和功能被进一步整合,科技信息就可以轻松扩散到非学术领域。科技期刊在保持原有线性传播的基础上,随着圈层的辐射带来了更多的用户和流量,形成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推送的信息内容可以涵盖与论文相关的附加材料、文章导读、科学新闻等素材。科技期刊进行大众传播时,需要根据平台特点进行多角度、差异化定位,侧重于品牌推广、科普宣传和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期刊信息的传播效率和覆盖率。2)与第三方专业推广平台合作,提升科学新闻显示度。自有传播平台的建设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撑,与第三方专业推广平台合作是科技期刊大众传播的现实选择,也是科技期刊拓展媒体渠道的重要举措。例如,EurekAlert!是由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全球最大、最权威的科技新闻服务网站之一。该网站的内容涵盖所有的医学和科学技术领域,向30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等提供科技信息,将科学新闻传达至世界60多个国家的6000多名注册记者,在科研人员和公众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细胞》、《中国科学》系列期刊、《科学通报(英文版)》等知名科技期刊均在其网站平台科学新闻稿件。与EurekAlert!类似,我国的科学网同样旨在提供快捷权威的科学新闻报道。该网站的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小柯”可以利用机器算法语言,通过融合领域知识进行语句智能筛选,在论文英文摘要的基础上撰写中文科学新闻底稿,帮助我国科研人员快速获取世界最新科研进展。科技期刊利用第三方专业推广平台进行融合发展,可以提升科技论文的社会价值。3)构建全媒体融合矩阵,通过协同效应增强传播效果。面对信息传播的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发展趋势,科技期刊大众传播应积极搭建涵盖传统纸刊、网站、社交媒体、视频直播、线下宣传推广等的媒体融合矩阵平台,使信息内容与不同载体相互助益。与主流媒体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营机制不同,科技期刊大众传播是在信息内容专业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全媒体模式具有小体量、小场景的运营特点。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针对科技热点进行选题策划,打造以专业化内容为核心的全媒体传播矩阵,矩阵成员间通过差异化定位进行信息的分众传播,利用科技信息共享和聚合效应实现最佳的大众传播效果。例如,航空知识杂志社利用全媒体手段展现科技魅力,对珠海航展进行了全媒体报道,除纸刊的特别策划外,还包括图文、微视频、网络直播、游戏、电台、电视台节目等多种形式,其中歼20首秀的网络直播虽然只有1min,但在腾讯视频平台上点击量超过18万,不同平台的点击量合计30万次,全方位地进行专业科普[13]。

1.4人才资源:具备全媒体思维的复合型编辑队伍媒体占据传播优势的核心要素是人才,人才资源是媒体融合的推进者,也是媒体充满活力的基础。构建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需要技术、财力的支持,更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投入。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编辑精通纸质出版流程,但缺少新媒体出版的运营经验。全媒体时代,传统期刊编辑角色将被重新定位,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以往单纯的编辑校对能力,扩展到数据分析能力、创意策划能力、新技术学习能力、运营管理能力等诸多层面,迫切需要具有清晰媒介观念和传播意识的复合型融合出版人才。科技期刊大众传播的编辑队伍除了应具备专业领域的学科背景外,还需要具备敏锐的新闻意识和强烈的科普创作驱动力,善于筛选出具有科学性与新闻性双重属性的论文,并对内容的结构化、碎片化标引以及超文本、多格式数字文本技术有初步的了解。虽然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主要是运用成熟的技术和平台手段,一般无须精通高深的专业知识,但是对于技术升级和平台维护有一定的要求,需要编辑队伍与时俱进,了解新技术在融媒体产品生产、传播方面的应用技巧,熟悉不同媒介传播形态、传播符号的特点和规律,能够在遵循科研基本规律和方法的前提下,运用用户思维、融合思维等适度推动科技期刊的全媒体传播,在引领科技前沿、承担社会功能等方面体现出科技期刊编辑高水平的职业素养。

2理性审视科技期刊大众传播

1)科技期刊是一种传播媒介,但其所具有的专业性、学术性,使得其融合发展不能完全照搬主流媒体的融合模式。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切不可片面追求过多过全的传播工具和技术,而忽视科技期刊本身的媒体属性和优势,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借鉴融合效果较好的科技期刊的经验,不断尝试多元化、互动性强的传播方式,探索出适宜于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2)科技期刊种类繁多,在传播对象、信息内容、服务范畴、资源优势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应结合期刊自身情况和定位推进大众传播,并根据媒体特质发力差异化服务,解决期刊生态位重叠问题。例如,医学期刊涉及养生保健、疾病预防等关注度高的内容,同时医学领域的重大临床成果、医疗政策、医学人文等均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是科普化后特别适合进行大众传播的一类科技期刊,有利于增强公众对医学谣言的免疫力和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因此,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是建立在分众基础上的,必须明确目标用户群体的范围和特征,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3)科技期刊在专业传播和大众传播时的内容特色、表现形式和社会功能等都有所区别,应当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在传播过程中分别面向大众和特定用户进行信息推送,重构科技期刊生态秩序,共同构建适用于科技期刊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达到融合发展效益的最大化。重视科技期刊大众传播,并非是把科技期刊的论文全部面向大众进行传播,而是需要结合期刊的专业特色适度扩大目标人群范围,在内容遴选时必须考虑推送的信息是否满足目标用户的兴趣点,积极寻找信息专业性与大众需求的契合点。4)科技期刊大众传播应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但并不是一味地迎合用户,而是在熟悉用户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用户喜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元素符号,满足用户对产品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需求。如果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不注重推送内容的品位与格调,经常用夸张的标题和浮夸的内容博取眼球,短期内可能会提升阅读量,但长期来看,华而不实的内容必将被用户所抛弃。因此,科技期刊大众传播应科学地引导用户,致力于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使得期刊从小众的藩篱走向更宽阔的传播空间,充分彰显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7

1科学文艺类期刊需要明确发展定位

科学性和文学性兼备是科学文艺类期刊的两大本质属性,也是区别于一般科普类期刊和文学期刊的基本特质。科学文艺类期刊应在明确自身特质的基础上,走分众化、专业化、特色化之路。由综合性向专业性转变是国际期刊业在“二战”后就逐步显现的态势,目前这一趋势更为明显,曾经辉煌的大型综合类期刊慢慢走向沉寂,分工越来越细的专业性期刊却奇军崛起。例如,美国田纳西州有一家《鞋带》杂志,专门介绍各种鞋带的制作、质量和使用方法,杂志创刊五年,就成为一家拥有2500万美元资产的公司,赢得不少读者。细分市场,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期刊才能在市场竞争的冲击下获得一席之地。分众化和专业化要求期刊“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地选择传播对象与受众范围,分清核心读者、非核心读者与潜在读者,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以《科幻世界》的发展与更名为例,1979年该刊创刊时名为《科学文艺》,办刊宗旨是“以文艺的形式普及科学”,栏目设置有报告文学、传记、小说、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幻电影剧本、科学诗、随笔、科学家故事、文艺理论、科学史话等,内容驳杂,科幻小说仅是其中一个栏目。1991年,《科学文艺》正式更名为《科幻世界》,定位为面对中学生群体的科幻期刊。“这并不是简单的更名,而是把一个面目模糊的刊物,变成一个定位明晰,宗旨明了的市场杂志”[5]。明晰的定位是《科幻世界》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随着市场不断延展,《科幻世界》杂志进一步分众分层化,相继创办《科幻世界》《科幻世界•译文版》《科幻世界•少年版》和《科幻世界画刊•小牛顿》四种深受中国青少年读者欢迎的畅销期刊和幻想类图书项目。2016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在“科幻文学馆”书系的基础上创办“时尚新锐科幻杂志”《科幻Cube》,这是一本主要面向对新兴科技、科幻文化和文学等感兴趣的、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成人读者群的时尚科幻刊物,每期策划一个科幻主题,非小说栏目围绕主题组织,其读者定位较为明晰地锁定在白领读者,某种程度上也避免了与老牌科幻杂志《科幻世界》的受众定位发生冲突。

2版式设计、稿件内容的表达要遵从“三性”原则

科学文艺类期刊的版式设计、稿件内容的表达要具有科学性、文学性和思想性,这三条准则是辩证的统一体内的几个方面,缺一不可,体现了科学文艺中真善美的紧密关联,共同构建了科学文艺作品的独特质地与景观。

2.1科学性

由于科学文艺涵盖姓“科”和姓“文”的作品,在实际编辑工作中,对其科学性要采取分别对待的方法。姓“科”的作品,诸如科学小品、科学故事、科学传记、科学考察记等,必须严守科学性的要求,即这类稿件中的科学知识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和深度,表述的科学知识,包括科学思想、方法和内容,必须正确、准确、先进,避免出现科学硬伤。姓“文”的科学文艺类作品,如科幻小说、科学童话,也要注意科学性,不能违反基本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常识,还要有助于培养读者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同时,应考虑科学文艺作品的特殊性,它既不是数理化教材,不是科学论文,也非一般的科普文章,对其包含的科学内容,决不能以精准缜密来要求,因为这里的科学已经是艺术化了的科学。围绕科学文艺作品的科学性的争论时有发生,20世纪80年代围绕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引发的论争就是一例。当时叶永烈的小说《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描写科考队在珠穆朗玛峰发现恐龙蛋化石并孵化出古代恐龙,被古生物学家批评为“伪科学”,会毒害青少年。《太平洋人》说从太平洋底26期年第第卷PUBLISHINGJOURNAL分裂出一个行星,上面的猿人复活了。科学评论家指出,“死而复活违反自然规律”,“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新石器时代的人属于智人”,小说里200万年前的猿人能制造陶罐“无论如何也讲不通”,“是对人类发展史和考古学的极大不尊重”。无独有偶,2016年也有一场关于科学童话的科学性的论争,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有一篇科学童话——《会上树的鱼》,里面提到海边一棵大树上有一群小蜗牛在吃树叶,弹涂鱼爬到树顶,将这群“害虫”全吃光。故事所讲的“弹涂鱼上树吃蜗牛”遭到国内相关专家批评,认为这一说法违背科学,内容“不靠谱”。该篇童话的作者张冲则找出例证反驳:弹涂鱼的视力很好,在看到树上有蜗牛时,是有可能爬到树上捕食的。之所以发生这种论争,是因为公众乃至专家没有廓清科学文艺作品的独特属性,即作品中表现的科学是艺术化的科学。这要求编辑在编校科学文艺类稿件时,对其涉及的科学问题要拿捏好分寸。对于对科学性要求较高的“科”类稿件中涉及的较为专业的知识或是新兴学科知识,慎重起见,应该请相关专家审阅,把好科学性这道关。

2.2文学性

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说过,“科学文艺……失去了文艺性就失去了它的吸引力”[6]。有人更以吃菜作比喻来说明文学性在科学文艺中的重要性,“我们为了取得营养而去吃一盘菜(科学知识),如果这盘菜看上去颜色鲜美,闻一闻,气味芬芳,吃起来味道可口(文学性),更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足见文学性对科学知识传播的作用。文学性的高低往往是儿童科学文艺作品质量、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科学文艺是科学和文学的结合,文学不是它的外衣,应是它的实体,科学也是它的实体。编辑科学文艺类作品,从标题到内文都要仔细打磨,尽力做到语言的惟妙惟肖,叙事的深入浅出。数学家王梓坤写过一篇题为《林黛玉的学习方法》的文章,不看内容,光是出现在标题里的“林黛玉”三个字,就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事实上,这篇文章写的是学习自然科学的方法问题,如果起个“板正”的题目《自然科学方法之我见》,激起人们阅读兴趣的效果会大打折扣。鲁迅的三弟周建人是生物学家,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科学小品,文学性很强,比如他描写蜘蛛:“我就留心这八条腿的诸葛亮怎样捉拿飞将,并且看出,它有各种各样捉拿的方法,如果蚊蚋等小虫飞去,触在网上,急待挣扎时,蜘蛛忽然赶到,急忙地把它捉住,咬在嘴里,或者就吸食它的汁液,或者咬了回到网中央或檐下去了,好像我们咬片面包或饼干一般不费力气。”[7]此外,还要考虑科学文艺作品的不同体裁对编校的不同要求。例如,科学诗除了科学性的一般要求之外,还要符合诗歌韵律及意象的审美要求;科幻小说除了要求有一定的科学创意,还要符合主流文学小说的要求,精巧的故事架构、紧致的叙事节奏、对人物及内心的把握、优美的叙事语言等。复旦大学教授戴从容说:“直到今天,文学性依然是评判科幻文学的一个重要依据。”[8]

2.3思想性

科学文艺作品在描绘科学的现在和未来时,会自然表现出某种科学思想或倾向。一般来说,科学文艺作品或者颂扬一种事物(如科学小品《祝螳螂南行》),或是赞美一种精神(如科幻小说《和平的梦》),要么表现一种哲理(如叶永烈的科学童话《圆圆和方方》),或是跨越思维边界的科学创想(如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优秀的文艺作品应有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样是科学文艺佳作的应有之义。科学文艺作品要为公众提供审美对象和意义,拒绝平庸、苍白、空心、浅薄以及炒作、消费化、单纯娱乐化的作品。

3在作者队伍的建设上,要做到文理兼抓

科学文艺类作品在组稿工作上有特殊要求,要发掘那些既有一定文学素养和写作才能又有坚实的专业科学知识的作者。未必是专家教授,但至少拥有比较坚实的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基础,掌握比较扎实的材料。不懂科学和科学素养不高的人,很难写好科学文艺作品。科学文艺作品的写作和一般文学作品、科普作品都不一样,它要求作者有大胆的想象力、丰富的幻想、叙事的本领,要文笔隽永、文字生动活泼,能把要写的事或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因此在组稿时,要物色具备上述两方面条件的作者。目前,我国高中文理分科的教育模式往往导致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以致文理兼备的人才并不是那么充裕。科学文艺期刊的编辑要主动走出去挖掘人才,自由投稿来的作品很难尽如人意,挖掘非主动投稿的作品十分必要;除了刊发成熟优质稿件,也可以刊登不成熟的作品,让评论家看到问题;发现对科学文艺创作感兴趣的科学家,条件成熟后可考虑请科学家就其研究方向写文章辟专栏;有的作家不是科普作家,但参与重大的科学项目,可以邀请他们写报告文学;还可以为文学家和科学家结对写作创造有利条件。科学文艺类期刊要转变杂志的单维办刊模式,要有放射性发展的思路,利用新媒体增值,从而创立品牌。依托杂志,建立人才聚集地,通过培训、沙龙等形式,组织科学家、作家来学习、结对子,引导调动主流文学作家参与,互相学习。培养杂志自己的作者和人才,吸引科学文艺作家加入圈子。编辑还要增强组稿的方向性,为确保充足稿源,要开门办刊。可以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例如建立微信作者圈,把当期需要的稿件主题在群内,并派专人运营微信,随时随地交流信息,借此把月刊、双月刊、季刊变成经常性的刊物。编辑还要留意科学文艺相关的研讨会,主动参与进去发掘作者。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8

1.1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治及疫情防控

疫情流行初期,广大医务人员及疾控防疫人员因没有相关医学学术成果的指导,对COVID-19认识较少,故防控措施不到位,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中华医学会共建肺炎专题学术交流平台,该平台也被指定为国内唯一的关于肺炎官方学术交流平台。平台整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政策、中医药相关指南和文献,并汇集国外权威期刊刊发的文献及原文链接,形成了关于肺炎学术成果集中呈现的交流平台[7]。中华医学杂志社同时开放旗下《中华医学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等41种医学期刊供抗疫人员免费使用,并呼吁国内其他生物医学期刊快速发表肺炎科研成果。自2020年2月27日起,国际4大知名医学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NEJM)、《Lancet》、《The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JAMA)、《TheBritishMedicalJournal》(BMJ)也加速了肺炎成果的科学研究报道,还单独为肺炎开设了专栏,《Lancet》还发表了27位国际医学界大咖力挺中国同行抗疫的联合声明信。

1.2助力科学抗疫宣传

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医学期刊作为服务于人类健康的专业媒体,理应践行社会责任,尤其是该领域内权威医学期刊,更应率先垂范,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与科学抗疫宣传,及时向民众传递科学权威抗疫信息。权威医学期刊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做好抗疫宣传:1)全面服务于人类健康,专注肺炎相关研究成果的正面报道。例如,2020年2月18日《Lancet》发表通讯文章,支持中国广大科研、公共卫生及医务工作者抗击肺炎疫情,并谴责COVID-19非自然起源的阴谋论。2)搭建抗疫一线专家“云相约”交流平台,帮助公众了解全球抗疫现状。例如,2020年4月22日晚国际权威医学期刊《NEJM医学前沿》邀请13位来自中、美2国抗疫一线的临床专家、科研人员和NEJM主编团队“云相约”探讨疫情防控走向,会议视频资料向全球观众免费开放,为强化民众防控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3)凝心聚力抗疫,人文关怀宣传彰显学术情。例如,2020年5月5日《Chest》在线发表中国医师李佳的抗疫诗《和你一样》,这也是其首次发表中国医师创作的抗疫文学作品,彰显权威医学期刊的学术情。4)启动快速审稿流程,助力科学权威抗疫信息传播。NEJM等权威医学期刊纷纷为肺炎论文的发表开辟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在预印本网站,平时从提交到正式最快也需要2周时间,在战时状态下整个流程仅用了48h,充分展示了战时医学期刊审稿流程的高效性。

2疫情给医学期刊出版带来的变化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期刊传统的生产出版模式,迫使其采取新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来践行社会责任。

2.1颠覆传统的出版思维模式

疫情期间线下出版模式全部处于暂停状态,平时作为互动和沟通的线上模式成了疫情之下出版的主流模式,而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期刊能否在肺炎疫情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关键。国内大部分医学期刊的同行审稿专家都参加了保卫湖北、保卫武汉的疫情阻击战,编辑很难通过线上模式联系到专家,寄希望于一线专家为期刊提供肺炎最新研究成果的思维方式难以实现。肺炎对于专家来说也存在许多的未知,编辑需通过多看新闻、疫情专题报道、学术网站和官方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等积累专业知识,运用新媒体平台及时疫情信息,由过去的线下出版思维模式全面转变为线上出版思维模式,这种变化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出版思维模式。

2.2考验网络办公协同能力

期刊的编辑出版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许多编辑已习惯了通过面谈与审稿专家、编委、作者、读者、排版人员及同事进行协作沟通。疫情期间只能通过电话、网络视频、智能移动办公平台及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协同办公。这可谓是对期刊的网络协同办公能力进行了一次大考。主编、编辑部主任面对面开会下达组稿、选题策划等任务的工作方式中断,团队之间的相互协作分工需全部线上沟通完成,原有的网络办公协作系统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不断完善期刊网络办公平台的功能,提高办公效率,促进团队的网络协同办公能力。期刊网络协同办公能力不高的情况下难以组织团队精心策划选题。网络协同办公不仅可以传达团队指令或者通信,还可以使团队成员间的信息沟通保持通畅。读者、作者、专家等的加入需要期刊社对原有的网络协同办公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升级改造,以便更有利于期刊的线上选题策划及组稿,同时增加线上视频会议办公、工作提交及完成提醒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完善将提高期刊的网络办公协同能力。由此可见,要想获得关于肺炎的优秀选题,期刊网络协同办公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参与抗疫的专家、作者及编辑的幕后策划。

2.3推动出版生产流程改造升级

印刷厂停工停产导致期刊线下出版生产流程被按下暂停键。这给期刊出版生产流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从工作模式来看,如果期刊原来没有建立线上出版生产流程,则无法快速启动线上出版生产流程,出版工作无法正常进行,难以践行医学期刊的社会责任。《遵义医科大学学报》联系采编系统开发商,对系统进行升级,新版采编系统可与微信深度融合;支持移动阅读、移动办公;参考文献辅助校对;“一键”预出版等功能。“一键”预出版可以把稿件最新版本转化为PDF进行,暂时解决了疫情期间期刊的排版问题。参考文献辅助校对也为编辑节省了大量用于核对参考文献的时间,使编辑更加专注于稿件内容的编辑加工。通过采编系统的升级,整个出版生产流程可完全满足疫情期间的线上出版。编辑部可调整人员在出版生产流程中的角色和职责,解决因人员不能按时到岗导致出版生产流程不畅,确保“投、审、编、排、校”等数字化生产出版流程畅通无阻,为抗疫提供技术支撑。

3医学期刊践行社会责任的路径

疫情期间医学期刊的工作模式进入战时状态,在纸媒办公的基础上增加新媒体、网站工作群,将全部办公电话设置手机呼叫转移,开启“电话+网站+智能平台”办公模式,出版生产模式全面转换为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数字优先出版模式。在线上出版模式下,医学期刊如何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并寻求践行社会责任的有效路径值得思考。

3.1转变出版思维模式

疫情期间受国家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期刊出版以“居家线上办公”为主要工作模式。传统的线下出版思维模式转为战时的线上出版思维模式,这种转变有利于期刊在紧急情况下创新出版思维模式,勇于改进医学期刊传统的审稿机制。例如,《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快速组织该校从事脓毒血症研究的周红教授等[8]撰写专家述评《重视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诱导的脓毒症免疫抑制》,整个出版流程仅用了7d,于3月3日通过中国知网首发。《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于1月30日在线预出版国内关于病毒病原的第一篇论文,从收稿到发表仅用了5d,2篇论文的发表均为国内临床诊治和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9]。出版思维模式的创新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选题的创新。选题要紧跟疫情发展动态,策划出适合相应时机的选题。疫情初期情况紧急,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准备时间仓促,加上医疗物资供应短缺,一线医务人员均需穿上3层防护服,大部分医务人员及患者都易产生焦虑和恐慌。此时的选题策划要关注如何在疫情下克服紧张、恐惧心理,疏导抗疫人员的心理障碍。二是沟通的创新。在疫情下开展线上视频会议和工作,这是工作方式的创新。利用医学期刊资源优势,聘请业界专家参与评论和开通疫情防控咨询服务,为参与抗疫人员送去人文关怀,倾听一线抗疫人员的心声,缓解抗疫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由此可见,出版思维模式的转变可适应动态变化的肺炎疫情,为抗疫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3.2优化出版生产流程

疫情发生后,医学期刊原有的出版生产流程难以保障期刊的正常出版,因此,优化期刊出版生产流程,尤其是编校生产流程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期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整个出版生产流程的优化要突出时效性,通过建立线上出版肺炎论文的应急工作机制,合理分工,优化整个出版生产流程。实行智能化签到,确保编辑部工作人员按时到岗,引入智能编校系统及云排版等升级改造编校出版生产流程。整个出版流程的优化以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为主,同时兼顾纸媒,待条件成熟时发行纸媒。大力倡导全程移动化办公,以提前适应5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出版。将所有肺炎的科技论文配上二维码,通过二维码与网站实现互联互通,二维码可为民众防疫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由此可见,出版生产流程的优化为医学期刊践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

3.3精心策划抗疫专题、专刊

开展应对“肺炎”的专题征稿活动,征稿范围可不限制文章体裁,各刊应根据自己的刊登范围精心策划抗疫专栏[10]。如《暨南大学学报》、中华医学期刊网为抗疫设置的《肺炎防治专栏》,《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为抗疫特设《同舟共济》《科学防疫》栏目,其中《同舟共济》栏目刊出内容涉及中华医学会20个专科分会,《科学防疫》栏目刊出40篇各分会制定的指南或共识[7]。《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医苑雅兴》栏目向医务人员征集诗歌、书法、绘画等人文医学艺术和情怀的稿件,引导医护人员用文学和艺术形式来调节心理状态,缓解参加抗疫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精心组织专家、编辑及作者共同策划专刊,构建线上策划专刊的组织机构框架,确定专刊栏目编辑,根据栏目设置精心策划选题,规定各个环节完成时限,以确保的时效性。专刊可以围绕肺炎一两个研究领域组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系统、深入的报道,便于抗疫人员了解肺炎的最新研究进展。紧急选题可直接提交终审,以最快速度决定稿件取舍,以最快速度实现专刊网络首发;对于特殊稿件也可通过绿色发表通道或由策划团体快速决定稿件取舍。如《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在2020年第3期策划的“凝心聚力、共战疫情”专刊,《中华医学杂志》在2月出版的肺炎特刊,都集中展示了近期肺炎研究成果,受到抗疫人员欢迎。由此可见,医学期刊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挖掘各种题材,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网络首发,为抗疫践行医学期刊的社会责任。

3.4开展线上抗疫科普知识及先进人物宣传

向普通群众普及肺炎防疫知识是医学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科普知识宣传可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帮助群众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掌握防疫知识。线上平台可开设防疫科普知识宣传专栏,编辑可向抗疫专家及作者征集科普题材类文章,及时将防疫知识到线上出版专栏。例如,2月5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在微信公众号和网站指导广大陆军官兵科学防护、理性应对的《陆军官兵病毒感染防护手册》。5月1日《重庆医学》在微信公众号向全社会征集最美“逆行者”摄影图片及优秀科普作品。宣传抗疫先进人物及感人事迹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民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医学期刊可运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大力宣传抗疫先进人物,充分挖掘参与抗疫专家、作者的感人事迹,为抗疫传递正能量。例如,《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抗疫一线》《战地日记》栏目对30个单位或个人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3月9日《重庆医学》在微信公众号其编委宋彩萍教授在抗疫中的英雄事迹。4月3日《护士进修杂志》在《一线日记》栏目“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文中记录了吴雪等7人参加抗疫的感人事迹。

3.5借助网络首发平台及时发表肺炎论文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建设的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开展了COVID-19病例征集,并肺炎特殊病例,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借鉴。中国知网联合国内外出版机构及学会,开设了“肺炎”专题网络首发平台进行OA出版和整合传播,并与NEJM出版方NEJM集团达成中英全文合作意向,第一时间将NEJM中英文版本的肺炎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知网“肺炎”专题进行OA出版。万方医学网也开辟了“肺炎”专题,对所有肺炎科研成果全文OA出版。线上出版平台不够完善的医学期刊可借助上述平台对肺炎论文进行网络首发,如《现代医药卫生》《中医学报》《复旦学报(医学版)》等分别与中华医学会、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签署了优先在线发表肺炎论文合作协议。每个期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述肺炎论文网络首发平台优先出版肺炎论文,力争将肺炎最新研究成果传递给抗疫人员,为战胜疫情贡献期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