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一、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概述

1.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所谓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阶段中,应该具备,并且能够适应学生自身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良好品格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能够自主地理解学科中相关的基本知识,并能够掌握基本的探究方法,带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具备尊重事实的精神,密切关注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在较长的时间内,逐步形成有利于自身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以及意识、态度、价值观。生物核心素养是指社会公民在参与社会生活、经济、生产以及个人决策时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知识、研究能力和相应的情感、价值观,构成了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指在高中学习阶段中,学生借助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能够初步建立起生命科学的核心素养,并在学习和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炼出适合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核心素养要素内容有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理性思维及社会责任。

2.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特征

据刘恩山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概念:“核心素养属于一种跨学科素养,重点在学科的综合性、发展性和有用性”,由此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科的综合性、发展性、有用性也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特征体现。第一,综合性。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涉及社会参与、自我发展和文化基础三大板块,每个板块中都含有两个核心的指标,即社会参与为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自我发展为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文化基础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并且各指标之间不是单独存在的关系,具有显著的综合性,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整体性的全面设计和实施。例如,高中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3,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学习中,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生态系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人文底蕴的培养。第二,发展性。生物学科带有鲜明的动态性特点,在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也是发展性、动态性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情境和需求中进行。例如,高中人教版必修2中,教材围绕遗传学为主线展开,关于生物学家对基因探索之路的认知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方法、精神和态度方面的启发。不同阶段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阶段性特点,需要在长期的培养和渗透中,逐步积累生物学知识,然后逐步升华生物情感和价值观。第三,有用性。该特点伴随着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被称为终身性。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应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体现个体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带给个体在后续发展中持续性的积极影响。

二、开展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

教育工作者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其教学观念的先进性决定了教学的质量,也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效果。高中生物教师作为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主体,其核心素养观念是完成该项教学任务的关键。需要教师在行动中和思想中位于前列,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更早了解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及意义,并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2.加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有独立式探究和合作式探究两种,独立式探究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探索的学习习惯,在掌握高中生物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生物的探究意识,实现学生较强的自我管理。合作式教学模式是在分工和合作学习的共同作用下,加强学生之间或者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逐渐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

3.创建贴合生活的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为教师开设的情境教学,情境教学中与生活尽可能地贴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正确的情感引导下,建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除此之外,通过生活常见案例的导入,有助于加深对某知识点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生物学习的技能和方法。核心素养培养与生活中的情境和实际存在紧密的关系,所以需要教师创设尽可能真实性的教学情境,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作者:王君亮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第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