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室内设计论文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论文

一、设计基础课程开设的意义

设计基础作为室内设计专业基础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构成创作过程中获得物理、材料和工艺等众多方面的感受。此外,三大构成在整个教学中强调基本素质和技能方面的学习,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得到创作的体验与感悟,随着过程的展开进而不断迸发出新的思路与激情,并在创作过程中把设计思想与材料、工艺不断融合,最终形成设计作品。随着人们审美的提升,对家装设计的要求也更高,这就对我们教书育人也提出了更高标准。设计基础课已经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不可或缺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重要的实际作用。

二、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设置的不足

(一)课程开设时间分散

原有设计基础课程由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组成,每个构成课程占据一个学期的课程,课时总量达到192学时。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课时总量过大,影响到后期专业课的开设,导致专业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就业以后容易出现理论不理解,操作又不熟悉的情况。

(二)课程内容专业性不强,重理论轻实践,与后续专业课程的开设脱轨

由于高职院校设计基础课程的设置主要还是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几乎所有教材在内容设置上都没有一本是专门针对室内设计专业使用的。所以,在内容设置上很多训练是偏向艺术设计专业的,真正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非常少。此外,设计基础课程的设置还沿用本科院校的模式,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理论知识点设置过深过广,导致高职学院的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存在很大的障碍。在内容的设置上,未能体现专业特色,使得学生的实践操作的目的性不清晰,意义不明确,因此对培养学生技能和素质方面都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

(三)教学手段缺乏创新

设计基础课程一直使用较多的是传统教学手段。传统讲授法主要是以教师为主,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课后再以大量的作业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掌握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点。虽然在讲授方面已经采用多媒体的介入,但是这种单一主体性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高职学生本身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理论知识的领悟性较弱,但是他们清楚高职学生的学习目的是要学到实在的专业技能。因此,我们必须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段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设计基础课程的优化措施

由于室内设计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是为后续专业课打基础的,因此教学内容也应该是以室内设计领域为主线,围绕着空间设计而展开。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构成的基本法则进行创作和设计。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门课程重组成一门课程,让它和专业特色衔接,和时代需要接轨,充分突出课程的传承性。

(一)优化课程时间,增强课程连贯性,提高教学高效性

高职院校应该合理优化课程开设的时间,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组合成一门课———《设计基础》。课时量为64学时,周学时为4,开设时间为大一下学期1—15周。前期课程有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作为基础。有更多的训练和创作的时间和基础,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这也为后续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后续课程为公共空间设计、效果图表现和空间设计3dMax等专业课程。此外,考虑到室内设计专业性对教学内容的要求,有必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进行整合,保存经典实用的,去除重复过时的,才能真正体现高职的高效率、高技能的培养特色。

(二)优化教学内容,融入技能竞赛方案,更凸显专业性

原有三大构成的教学内容涵盖面较广,有平面和立体之分,有关于造型、装饰、色彩、材料等,如何合理取舍内容,则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课改能力。另外,教师必须具备前瞻性和较高的专业能力,能直接到设计类装饰公司进行调研工作,了解行业所需设计人才的类要求,有针对性地把行业对人才需求中重要的能力培养落实到设计基础课程中,以此制定教学目标。据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建设小组在专业建设的调研中了解到,室内设计专业侧重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空间划分和色彩搭配的设计能力,因此在课程整合时就应把重点放到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整合。将三大构成整合成一门《设计基础》课后可以分两部分进行教学,第一部分是知识点的学习,以小任务的形式学习平构、色构和立构的经典实用内容,如平构中的点线面的形态变化以及重复构成、渐变构成等常用法则,色构中的色彩三属性和色彩心理等,立构中的材料运用和形式法则等;实训则以单项任务训练为主。第二阶段可以引入全国职业院校室内装饰设计大赛中的模型制作方案进行实践教学。教师将带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设计,方案设计过程中将利用设计基础课程所学知识对方案进行指导,将平面构成法则、色彩搭配、空间分割、材料应用等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房屋效果的设计,最终完成一整套方案模型的制作。采取这样的内容设计,不仅可以将学生前期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专业实践中,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专业素养。以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改革为例,不仅得到业界认可,改革成效已经初步显现,在2014年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室内装饰设计大赛中荣获省级三等奖,其中模型制作的分值占到整个比赛总分值的40%。

(三)优化教学方法,采用任务教学法,提高教学能效性

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给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体现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理论,演示技法,再由学生完成常规训练作业,形式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来看,任务教学法更适合本课程内容的讲解。首先,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筛选分类,以10+1任务形式进行内容分解。其中,10个小任务的内容从平面构成到立体构成,由简单的点线面法则美到空间划分、色彩搭配等。任务由易到难,有课前资料收集、课堂PPT分享及课后练习组成。在各个任务完成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设备引导学生学习,结合电脑制作的手段来弥补手绘设计制作的不足,就能提高任务完成率。1个任务是完成室内设计模型设计制作。由学生分组形式来完成,任务时间为11—15周,内容包括室内设计方案的确定、CAD平面图绘制、按1:20比例绘制模型平面图、效果图的准备、材料的购买、基本形切割、家具设计制作、墙体及整体配色上色。上课地点由教室改为室内设计专业实训室,每个小组又组长带领安排分工,指导教师现场指导,共同完成相关任务。这种工作流程式的任务教学法,能更好地完成专业内容的教学,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四)优化考核方式,展示考核与过程监控相结合,体现成效全面性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在课程结束后展示学生作品,然后进行评分。但是这种方式只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努力及专业素养的评价。因此,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基础》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个学生建立课程成长任务文件夹,内容包括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分组过程中组长记录的每个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这样不仅可以做到过程监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教师还可以通过照片记录工作过程,通过QQ、微信等新手段展示整个工作过程,再结合校园成果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

四、结语

总之,设计基础课程作为室内设计专业基础课,是连接专业基础和专业特色的桥梁,因此巩固桥梁的基石很重要。为了让学生更顺利地通往设计市场的职业岗位,我们必须对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并始终如一地和高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保持一致。具体到教学中,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设计基础教学要合理安排三大构成之间的教学任务,突出每个专业教学模块重点。同时,教师要多注重学生创作能力的引导。唯有如此,才能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岳梦雯 单位: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