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边缘空间设计研讨

城市公园边缘空间设计研讨

1概念的界定

边缘空间是相对于公园母体空间而言的,本文所指的城市公园边缘空间是指以开放性的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从属于公园范围内的,母体空间与外界的分界面以及相互联结的空间或过渡区域。相对于核心空间拥有更复杂的属性,如异质性、中介性、实效性等。边缘空间受母体空间和毗邻公园周边环境的双重影响,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类型、性质、功能及边缘效应的强弱。

2边缘空间中人的活动类型

人在户外的活动扼要概括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通过对综合公园边缘空间的调查发现,边缘空间相对核心空间而言,承载的活动、使用人群类型更倾向于多样性和短暂性,如短暂性的等候、停留、交谈、休憩、观察、穿越等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因此,对各种活动类型进行适当的庇护,是城市公园边缘空间成为更加充满生气的人性化场所的首要条件。

3边缘空间中人的行为特性

3.1边缘效应

边缘空间是一类异质性、不稳定性形成的具有丰富的能流和物流的特殊性空间,成为了人们行为发生及参与的活跃空间。在公园边缘空间中,边缘空间与行为空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具有强烈的边缘效应,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边缘空间通常聚集大量的活动,如:聊天、休憩、观赏、停留等,活动内容异常丰富;二、人流聚集处多为边缘空间。此外,边缘效应有正负之分,边缘空间是边缘正效应的直接受益区,也可能是边缘负效应的第一受害区。鉴于此,对于城市公园边缘空间而言,应充分考虑人们的行为特征,提供各种活动类型的支持,积极创造边缘正效应,对城市公园边缘空间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3.2“人看人”的需求

中介性决定了边缘空间具有丰富的信息流,是“人看人”最易发生的场所。在边缘空间中,应积极提供及创造观察他人的场所、环境和设施,如边界形式以凹处和转角为主,提供良好坐的观察条件,满足人们“人看人”的行为特性。

3.3安全性、领域性、公共性以及私密性的需要

人类具有生物性、社会性和主体性三大特性,这些特性反映在人对空间的需求上,相对应就是领域性、公共性和私密性。安全性指的是在“安全点”观看他人活动的同时,通过保持一定的距离,使自己的“安全气泡”不受侵犯。芦原义信认为,边缘空间受欢迎的原因是边缘帮个体或群体与他人保持距离。城市公园边缘空间受公园内外的双重影响,这些特性在设计中通过空间以及景观元素的体现显得尤为重要。如设计时不仅要考虑观察者的朝向与视野,还需保证能隐蔽自己,有一种置身事外的距离感。

3.4支持或依靠的需求

“在逗留区域中,人们很细心地选择在凹处、转角、入口或者靠近柱子、树木、街灯之类可依靠物体的地方驻足”,并不仅仅是为了身体上的支持,更多的是心理对空间依附的需求。更多的实例表明,公园边缘空间常常是大量偶然、短暂行为活动发生的聚集地,只有在这些位置设以如花台、栏杆、树木、廊架、座椅等可以进行直接的身体接触的实体,使人们在身体或心理上获得具体支持,空间才会吸引更多的人。

4环境行为学对城市公园边缘空间设计的启示

目前,很多城市公园边缘空间现状不佳,很大原因是从甲方和设计者的角度来考虑,而没真正全面考虑到公园内外两个空间的使用者对于游憩、交流等各种活动类型及内容的需要及支持,这样直接导致边缘空间利用率低,人们自觉维护意识差,边缘空间环境严重破坏。公园边缘空间主要使用者是周边居民,应该体现绝大部分公众的利益,边缘空间景观设计应以环境行为学为基础,以人的行为、心理需要以及人们对景观环境的要求为出发点,以真正达到服务于公众的目的。

作者:向丽珊 单位: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