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边角空间设计原则综述

校园边角空间设计原则综述

1校园边角空间的定义及现状分析

经过实际调研后发现,校园边角空间多是分布在道路两侧、广场周边以及建筑附属空间中。其中,道路两侧的边角空间所占比例最大,此类空间是从人行道边界至建筑底层边界这一段过渡性空间。广场周边的边角空间是指广场周边各入口与相邻的道路之间的边界区、广场各个角落区域以及广场与其他空间相邻的过渡空间。建筑附属空间中边角空间存在于建筑与建筑、道路、绿地、围墙等围合所形成的负空间中。从构成要素上看,校园边角空间基本由以下要素组成:划分底层界面的路缘石,硬质或软硬结合的铺地,作为顶部遮盖的高大树木,形成围合感的矮墙、围栏或绿化种植,作为侧界面的堡坎、建筑立面,构建竖向空间限定的树干、景观柱、路灯等。从空间形态上看,可分为开敞式、半开敞式。其中,开敞式空间因缺少空间限定故围合感较弱,但有利于人流等的流通,如操场与道路之间的地带;而兼顾了私密性与畅通视线的半开敞式空间则更具停留感,也更令人感到舒适,如墙根、柱廊、花台、树荫下。从使用功能和状况上看,多是以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为目的的实用型休闲空间(如供人坐卧、斜靠的小空间)及以满足精神需求为目的的主题型景观空间(如小品雕塑所辐射区域),而剩下的则是无明确的功能属性的缓冲空间等。校园内边角空间除了少量有简单的利用之外,大多因为设计不合理而导致使用效率低下、缺乏人气和活力,沦为“被遗忘的角落”。

2营造具有场所感与归属感的校园边角空间的重要性

高校校园不仅是广大师生教学、交流、生活的场所空间,更是满足青年认识和发现欲望、促进交往和培养个性、承载文化传承的载体。场所感的营造能使受众从校园环境获得认同感与归属感,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前提。人是空间环境的创造者与使用者,反之,空间环境也影响人的活动,使用者的行为心理需求决定着校园空间的设计方式。因此校园空间不仅要具备物质上的各种功能与形式,更要体现对于师生的意义,也就是所谓的“场所精神”。在形式先导的设计方法日渐成为主流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内许多新建大学校园过分注重现代、气派、美观的校园景观风貌,片面追求宏大的广场、宽阔的绿化、庞大的建筑体量以及新颖的立面造型,不仅造就了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校园空间与风貌,也导致冷漠、疏离的校园氛围、自身校园文化氛围淡漠、生机和活力的缺乏。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没从人性化角度出发进行思考,造成校园空间场所感与归属感的缺失。而新老校园中普遍存在却又常被忽视的一类空间———边角空间,则暴露出了当今建筑与城市设计对微小空间环境缺乏关注的弊病。由于未将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为设计指导且在好大喜功的固有观念影响下,造就了这些或无人问津或鲜有人使用的边角空间的存在。这样的存在将会影响校园整体空间形态的协调发展。因此,合理利用边角空间来营造场所感与归属感,对于构建个性化的特色校园环境既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不可或缺的。

3设计原则

3.1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性化的校园空间,应该是有情感、有记忆并能够引起心灵共鸣的。这就要求我们所创造的场所空间,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还能兼具安全感与舒适感,而且能与之交流和互动。所以,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基于物质和精神层面双重含义的。物质层面的以人为本是从行为特征出发,利用边角空间解决师生们的多样化功能需求,以“人的尺度”作为空间中各要素的基本标尺,创造富有亲切感和人情昧的空间形象。精神层面的以人为本则是在分析高校师生心理需求基础上(尤其是大学生),利用边角空间为师生们日常交流与交往提供更多可能性,加深学生在思想、感情和心理上对校园的认同和投入。

3.2整体协调的原则

边角空间的设计着眼点不应仅限于该空间本身,而应将其纳入校园公共空间体系中考虑。重视边角空间与周边校园建筑、环境的整体联系,将整体性理念贯彻于功能设置、景观利用和交通组织等各个方面,使边角空间与所在场地环境、周边校园空间氛围形成良性互动。将边角空间与校园空间轴、主要地标和节点空间等有序组织在一起,以增强整体校园的可识别性。对边角空间中各构成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将其与校园人文自然景色、建筑风貌有机联系在一起,把边角空间与校园大环境作为整体加以考虑并在基础上进行设计,以此来提升边角空间对于校园场所感与归属感营造的补充效益。

3.3尊重与延续校园历史文脉的原则

全球范围内的文化“趋同”现象,导致的后果是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与单调乏味的城市空间,它们难以引起人与场所间的情感交流。反观那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所往往都被赋予历史文化意义,凭借其独具个性的形式、尺度、色彩、符号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地域文化的认同与共鸣,唤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产生文化认同感。因此,校园历史文脉的延续与发扬无疑对于构筑校园空间场所精神,建立环境认同感与归属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边角空间的设计也应从尊重校园地域文脉及其自身历史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将校园的各种物质、文化特色融入到空间的构成元素,充实空间的内容与涵义,使身处其中的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3.4注重空间多样性与互动性的原则

高校学生乐于追循新思想和潮流,追求多样的生活和舒适的环境,而形式单一与气质呆板的空间只能让年轻人避之不及,更不能构筑学生对校园空间场所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边角空间的利用应从尊重高校学生青春好动、思维敏捷、渴望随意交谈和多元化信息交流的个性特征,满足其在校园里的多样化交往方式的需求。多样化可体现在空间构成元素、形式及功能等各方面,为边角空间内交往活动的产生提供更多可能性。而环境设施方面不仅应具有观赏性,更强调与人的交互性,重视强调参与性,使审美、参与、娱乐相互渗透。参与式的空间体验使得学生的认知需求得到满足,校园活动也就愈发活跃,由此也可获得持久的校园生机与活力。

4设计策略

4.1空间与情境结合

将情节与意境融入边角空间,旨在通过在精神层面触发情感与唤起记忆来引发心理认同与情感共鸣。边角空间的情节塑造围绕着的有意味的故事来编排、组织、创造,这些故事应是积极地、有情感的、有文化的、能赋予空间内容与活力、戏剧性的。校园中有意味故事的题材可来源于各个领域:校园生活、地域文化、自然环境、艺术哲学、社会风情等,可以是一段本土文化中的故事,一段学校辉煌的历史记忆,一段莘莘学子对校园的眷恋情怀。在此基础上再为空间寻找不同的主题,用适当的道具来表现主题,将道具的设立和参与者的体验活动结合,让参与者在有限的景观空间中创造专属空间、专属情节,这样才能真正赋予空间以情感、赋予场所以生命、赋予参与者以惊喜。而意境的追求则利用虚实相生的手法使人在空间体验中主观衍生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场所精神由此获得了升华。营造空间意境重在回归真实空间,丰富知觉体验,精于细部处理,借虚实相生、阴阳互动、赋景于意、情景交融的方式,烘托气氛并塑造空间场所感,让人们用想象和体验创造出一种边界莫测、内外交融的不定性空间。

4.2环境与人结合

边角空间的塑造离不开人性化的宗旨,这不仅限于为人创造舒适、方便的活动空间,更体现在对校园的主体使用人群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尊重,体现在构建环境与人和谐共生的互动关系上。行为则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媒介”,故设计应从分析校园群体在空间中行为及其特征的角度出发,从边角空间能容纳的活动形式入手。比如,校园常见行为习性之一的“看与被看”就能作为边角空间设施布置与围合处理的设计依据。在满足行为需求的前提下,环境与人的结合还应进一步表现在充分考虑使用者心理感受上。空间形象上符合校园主要使用人群———大学生的视觉和审美特征,空间氛围上力求营造节奏舒缓、贴近自然,空间划分上注意区分公共与私密性,空间感受上确保具有安全感与依托感。此外,尺度的宜人性、设施的舒适性也是创造富有亲切感及人情味的空间环境的重要前提。边角空间中如桌椅、栏杆、绿篱、矮墙等构件的尺度应与成年人人体尺度相适宜,而处于景观视觉中心的小品雕塑等的尺度宜与该空间尺度相符或根据空间所追求的主题氛围来定夺。

4.3文化特性营造

地域性格、文化传承是校园场所精神的主要方面,是师生们对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根基所在,因此,作为校园景观体系一部分的边角空间应当吸纳地域人文内涵。从景观主题、小品布局、材质表达、植被配置等方面着手,适当利用地形及配合周边节点景观空间,在边角空间中适当展现学校所在地域氛围及风土人情,使其成为延续地方文化、构建教育场所的校园空间。在取得对地域特性尊重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师生们对本校文化脉络的认识,巩固认同感、增加内聚力,边角空间进而还可以融入能反映本校历史文化、办学特色的景观元素。或是以借景的手法,利用地形环境因素,将校园内已有的极具人文与历史韵昧的标志性建筑或景观纳入边角空间视野内。边角空间设计既要注重传承先哲们的文化思想,也不应忽视新时代背景下衍生出的新兴校园文化。这些符合当下大学生心理特征、贴近他们校园生活的新兴文化,有助于熏陶和培养创新思维,对归属感的营造更是无不裨益。如此,与校园文化产生对话关系的边角空间才能在文化和精神层面取得师生们的向心性和趋同感,才能使边角空间的景观具有深厚有力且历久弥新的观感。

4.4交往行为引导

校园中无处不在的交往行为在产生沟通和相互作用的同时更建立起人际关系与情感联系,因此成为大学师生归属认同感来源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思想和情绪易波动的特点决定了其交往对象、内容和形式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就要求作为引导交往活动的边角空间应具备多样性。在空间划分上尽可能兼顾私密与半私密等不同属性的活动需求,避免微空间形态的单一乏味,以协助人在需要的时候选择独处或共处的自由。在活动设施的布置上应从考虑诱发多种形式的交往行为产生出发,注重设施的可变性。比如设置的小品除具备围合空间的功能外,经使用者挪动后又可形成具备桌椅功能的设施,这样既赋予了交往场所可参与性又活跃了交往氛围。由于边角空间多分布于道路、广场等动态空间两侧,易受其干扰,故建立空间领域感对引导活动发生更为有利。通过采用多种围合方式、铺地材质划分等手段可增强领域感。另外,在临近动态空间的一侧需有一定遮挡,避免边角空间中的活动被来往行人尽收眼底,由此提升边角空间使用者安全感的同时增强场所认同感。

5结语

合理地利用和设计边角空间,不仅可以改善校园单调的景观氛围,过渡空间功能性质的转变,还能成为满足使用者需求、与时代和文脉相关联、富有多元意义的场所,在提升校园人群心理认同感与精神归属感的基础上,促进了交往行为、丰富了生活方式,因而对提高校园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蜀阳 张静怡 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