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改革下景观设计论文

课程教学改革下景观设计论文

1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城市景观设计课程系统地讲授了城市景观的含义、研究领域、景观设计的要素、景观设计的基础、景观设计的方法等知识,研究运用地形、植物、建筑、水体、景观小品等构成要素,依据科学、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巧妙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把握人对生态、社会、经济及审美等方面的要求,着力塑造能够在感官方面和和情感上给人以感染力的景观效果。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城市景观设计的专业语言、设计意义、特性及程序方法等基础知识,并通过案例分析、实地参观提高学生的景观设计能力。

2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景观设计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尽管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程,但是由于园林专业在本校开办时间较短,受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影响,教学大纲将城市景观设计概论课程列为理论讲解课程之一,观念的影响、以及认识的偏差直接导致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发生变化,严重制约着课程的教学水平;另外,学生对于纯理论知识的接收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师教学过程中对于设计方法、设计创意、设计理念等核心内容的讲授也基本属于纸上谈兵。

2.1“理论灌输”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课堂教学中讲解不足100分钟,就认定课程节奏安排不合理。这充分说明了“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深深影响着现代教学模式。当高校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而非中学生,大学生拥有年轻的体魄、拥有创意与头脑、渴望知识的拓展与扩充,一味的灌输只会适得其反,难以收到预期的目标,偏离了“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

2.2景观设计课程大纲设置存在偏差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城市景观设计概论课程48学时,无实践教学学时,也没有实训安排。48学时仅仅为理论讲解。这一偏差直接导致课程由专业必修课变为“教师长篇大论课”;加之课程设置为考查,对于学生而言,其作用不外乎凑学分,最终导致课程性质大大改变,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更是可有可无,所谓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也就变成空谈。

2.3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对于景观设计而言是硬伤

设计是在理论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创作,而非理论知识的堆积,它需要美学的基础、需要专业的表达、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城市景观设计是通过专业的语言、较为浑厚的专业技能和活跃的思维,在相关规范条理的约束下,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的整体创作。其中又包含景观设计中的人、道路、植物、小品等各个要素的设计安排,其中“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也是景观设计的主体,所有的设计都要结合人的行为心理进行。因此,单一的死记硬背很难理解设计的过程,无法发挥设计灵感,也就难以创作出符合实际、富有美感的方案作品。

2.4课程考核设置不合理

因为教学大纲设置的不合理,导致课程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其中,课程考核设置的不合理就是城市景观设计概论课程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之一。该课程设置为理论性考查课,也就决定了其唯一的考核方式———试题考查,这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死记硬背的理由,否则课程考核难以通过。如此一来,课程存在的所有的问题和矛盾处于一种反复、循环、关联的状态,无疑也加大了教学改革的难度。

3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针对上述存在的基本问题的分析研究,明确了城市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只有改变传统的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从本质上履行学校对学生的责任,达到“应用型技能人才”的整体培养目标,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整体上,应强调实践教学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模式,具体的改革中,从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引导、实践案例设计以及课程考核等几个方面来实现。

3.1调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比例

根据学校的整体培养目标,以及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来修正教学大纲。课程课时设置总数不变,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呈3:2比重进行。实践课时主要包括相关案例的学习观摩、手绘技能训练、实际方案的设计训练等环节,以强调学生的动手技能训练和宏观空间思维为主;理论讲解主要包括城市相关的各类用地的性质,城市绿地系统的分类、特点,城市景观设计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应用方式等内容,目的在于为实践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3.2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理论教学时,适当调整课堂教学节奏与时间,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讲解外,还可加入讨论、思考、实际生活联系等内容,使理论知识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记忆,而是有血有肉的案例实践基础;实践教学当中,可结合外出参观调研、案例学习研究、手绘技能训练、方案设计等进行,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自主设计和思考、教师随堂指导的教学模式,一方面留给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展示自我的机会,另一方面,老师随时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实现教学上的积极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3.3创新作业内容及课程考核

作业布置时应摈弃理论大条抄写的方式,而以方案设计和手绘训练为主,结合案例学习的心得体会等方式进行,保证设计是一个时时学习、事事学习的过程,不断的观察和思考,扩展思维,完善知识结构。课程考核不再以试题考查的方式进行,而是布置课程相关的方案进行设计,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学习应用能力、以及手绘技能等,并最终以平时成绩(30%)+方案设计成绩(70%)的考核标准计入到课程最终成绩当中。

3.4设计实践教学方案

根据城市景观设计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该阶段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设计符合教学需要的四大方案。

4结语

尽管受传统农学、师范院校教学模式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当前我校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思路,园林专业城市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任重道。就目前在教学模式、作业内容创新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实施情况来看,收效颇丰。

(1)通过调整课堂教学节奏,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与表达的空间,课堂气氛不再是一味的昏昏沉沉,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口头表达能力大大提升,师生配合良好,课堂教学顺利而高效;

(2)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适当引入较为完整的实践案例,对学生进行设计启发与引导,比较不同案例的优劣和合理性,同时对方案设计不足之处提出可行、科学的改进意见和措施,不仅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习惯,也可提高其方案设计的整体素质;

(3)作业布置当中,强化设计技能和设计理念的训练,从作业的整体水平来看,学生对比以前,对该课程投入更多,不再是一味的抄书本文字,在动手设计的基础上,加入必要的设计说明和设计理念,使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学习应用能力、以及手绘技能等都大大提高;。

(4)实践教学中,以园林专业最主要的构成要素———植物为基础,进行不间断的速绘训练,以城市景观设计课程中最小的要素———景观小品为园林设计打开思路,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每一次实践案例的进行都是一次综合学习的过程,通过考察,能明显体会到学生对各类案例的设计都能发挥较好的水平,学以致用,达到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由于课程教学大纲尚未修订完成,致使教学当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比例、以及课程考核方式不能按照改革模式进行,在以后的教学的过程中,须完善教学大纲、主导平时成绩(30%)+方案设计成绩(70%)的课程考核方式,以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综合素质。

作者:白晓霞 张颖 徐月伶 单位: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神木煤业石窑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