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论文范例

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1

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企业管理课程是一门集经济学、数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但是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少、专业知识缺乏、对社会组织不太了解的。因此企业管理的教学在要求学生学会基本概念、把握学科理论体系的同时必须结合一定的实践活动进行,以便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管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很多任课教师都是从大学毕业就到学校任教,理论知识基础足够,可没有到企业工作的经历,缺乏企业管理的实战经验,只能通过案例教学法来充实理论知识,造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局面。而且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有一些管理游戏组织实施困难较多,难度较大,因此任课教师安排了实践教学,大多也是安排类似看影片、参观等象征性活动,其结果是培养的学生只懂理论,不会实践操作,更没有良好的管理意识,难以达到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难以达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单一

高职院校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实训条件严重不足,教师无法带领学生完成一些实训环节的教学任务,因此不得不把精力放在教室里,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实践环节。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的过程及结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教师在小组合作中不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倾听者。对学生而言,讨论时间较短,而且本来自律性较差,有些讨论缺乏认真思考,甚至没有交流与沟通,结果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就变成了陪衬和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满足企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

三、考核形式传统单一

我校的汽车服务企业管理课程考核采用统一闭卷考试形式进行,卷面成绩占最终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其中卷面考试题型以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为主,侧重对学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考核,对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力度不够,和人才培养目标是相脱节的。平时成绩的计算依据主要是学生的出勤率、作业、课堂表现,可实际操作起来存在一定能难度,因为班级人数100多人,对平时成绩的认定往往流于形式,对学生的激励程度不够。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未能形成管理思维,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基于以上问题,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真正为学生今后从事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师角色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课堂上听,学生是否有兴趣听,是否在认真听,教师无法确切把握,尤其是100多人的大班级,学生睡觉、玩手机现象严重。为了切实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不仅要听,而且要说、看、动手等。《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的课程改革首先从课堂开始,采用任务式教学方式,以宿舍为单位,因为同宿舍的学生之间较熟悉,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在宿舍的时间讨论练习,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管理游戏等教学方法,将小组成员打造成一个同心协作的团队。例如在讲授企业组织结构的知识时,可以让小组搭建一个汽车4S店的组织结构,小组讨论这种方式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既学习了管理学知识和技能,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讨论本身又是一种决策的过程,是对管理技能的锻炼。

二、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通过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一方面解决了学院实习实训场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高职教育的质量,并增加了企业与高职毕业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可能性。鼓励和支持教师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发课程和教材,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定期邀请企业的专业人才来校讲座、和教师交流沟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教师去企业参观、观摩,接触最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实现企业优质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三、改革考核形式,提高考核实效

我校《汽车服务企业管理》课程改革后,注重过程考核、定量考核和技能考核,加大了实践考核的比重,由原来的卷面成绩占最终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的模式改为卷面占50%,实践占50%,实践部分实行百分制。其中实训态度及表现(可根据学生遵纪守法、劳动表现、学习态度等)占40%,实训日志占20%,实训报告占40%。以上三项加起来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59分以下),分五个等级评定。

作者:魏云暖 单位: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

第二篇:高职院校建筑力学课程改革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偏重理论,针对性不强

教材是教师讲授课程的根本和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资源,选好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同一院系的不同专业对于同一门课程中大都使用同一本教材,这就忽视了高职学生就业渠道多样性的特点,也忽视了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此外,很多版本的教材都偏重理论逻辑性,强调结构严谨,忽略了高职教学侧重工程实际的应用,工程实例介绍得不多,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时安排不足,实践教学缺乏

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专业为例,根据2.5+0.5的学制安排,建筑力学课程每学期的学时数基本在60学时左右(若个别学期短时,再除去假期甚至只有50个学时),按这个学时来安排授课内容,经常是基本理论要讲完都很紧张,更别说安排实践内容了。而事实上,理论源于实践,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都是前人对大量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实践课程的缺失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学生失去对本课程理论原理学习的兴趣。

3.学生基础差,教师教法落后

近几年,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学生数量猛增,甚至成为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这就造成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此外,学生容易受到力学难学、难过关的传言影响,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存在抵触心理,影响学习效果。教师方面,长期以来一直都习惯于“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基本上采用“灌输式”,课堂上讲得很多、很细,但缺乏新意,没有融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没有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时甚至会出现教师自问自答的尴尬场面。

4.考核方式单一

考核是教学环节重要的一种反馈形式,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环节。目前,高职院校中的建筑力学考试仍多采用闭卷笔试,以期末试卷成绩定学生的优劣。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把主要希望寄托在教师最后一节课的考点复习上,把主要精力放在死记硬背课本和笔记内容上,这样难以衡量学生的真正水平,还容易出现作弊等违纪现象,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没有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和反馈作用。

二、教学改革措施针对上述教学中存在的诸多方面问题,笔者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在此提出以下几点改革措施:

1.整合教材,精选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选用教材需要从培养目标、专业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全面考虑。教材内容太深,会增加学习难度;内容太浅,无法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因此必须结合实际选用合适的教材。以我院为例,每年暑假期间,教师都会进入现场学习培训,培训结束后结合当前现场情况更新知识,然后结合专业所需内容并加入现场视频、图片等汇编成讲义,以讲义形式进行授课,可以说讲义本身就是一本以够用为度、贴近实际的教材。教师编写讲义,一方面可以统筹规划教学内容,避免出现知识内容分散、重复的现象;另一方面,更多地与工程实际相联系,充分地保障了学以致用。在汇编讲义时要注意将所讲知识进行归纳汇总成系统,比如,在讲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时可以先从平面任意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入手,把平面汇交力系、平行力系和力偶系等作为平面任意力系的特殊情况来处理。在讲述材料力学部分时,可将四种基本变形统一在一起以“内力分析→应力分析→变形分析→强度条件及刚度条件应用”为主线的教学内容体系来讲授,这样就避免了每种基本变形讲授内容出现小循环的重复。此外,还要注意利用实践所得知识多引入密切联系工程实际和有特色的例题,例题讲解时要贴近现场,要有工程特色。比如可以结合现场施工用塔吊的平衡问题讲解力系的平衡方程应用;学习弯曲时应力时,通过将一根矩形截面的木杆平放和侧放,计算两种情况的许可载荷,总结材料的安全与经济的问题;在讲压杆稳定时可以结合施工搭设的脚手架实例进行讲解,通过比较施工现场有扫地杆和无扫地杆的搭设形式来比较两种情况下压杆的临界应力,指出扫地杆的重要性等。

2.合理利用有限学时,加强实践环节

建筑力学课程实践环节不仅是对力学原理的验证,而且是理论知识向工程实际应用的中间环节。实践课程是最好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顺利掌握理论知识的途径。在有限的学时下,可以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安排适量的实践学时。要充分利用学院内的实训教学基地,参观结构构件的实体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材料力学性能测定实验,首先,利用计算机模拟有关实验过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能利用课外时间熟悉仪器设备及实验程序,然后再上机操作。这样既可缓解设备不足的矛盾,也可减少试验材料的消耗。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到材料σ—ε曲线这样第一手的感性材料后,再经教师启发和讲授,能够很好地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会明显提高。此外,锻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力学模型。从工程实际受力构件中抽象简化出力学模型,选取模型结构计算简图,既要反映实际结构的主要性能,又要尽量简化,以便于计算。通过杆件简化、节点简化和支座的简化,计算分析结构内力,绘制出结构内力图,并讨论结构优化方案。在整个过程中,让学习到的整个力学知识变得系统化。通过力学实践环节将建筑力学抽象的理论变成一个个具体的力学实验实训,建立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减少学生对力学概念、原理理解的难度,同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增加学习的信心。

3.改革授课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要转变思想,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可采用引导归纳法、问题教学法、自学讨论法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一切研究探索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在教学中要注意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求知欲。每个内容讲授前要先根据生活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来学习。如生活中右手提一较重物体时,身体向右倾斜,人感到吃力,可把物体分成两半,分别用两只手提,人感到比较轻松,这是为什么?接着就可以引入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问题了。在讲授轴向拉压部分时,引入学生经历过的拔河比赛的例子,双方争取胜利时绳索受怎样的力?比赛时每个人应该怎样用力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接触到压杆稳定问题时,可以根据建筑工地上井架四周立有钢管,组成承重体系,中间起吊建筑材料,这是为什么?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愿意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工程实例通过屏幕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解决力学模型建立的问题。用动画将抽象难懂的内容形象地表达出来,以达到简化教学难点、缩短学生认知过程的目的。同时,多媒体视频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和多样化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还可以穿插介绍力学学科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介绍力学学科发展中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的感人事迹,介绍力学学科中与当前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知识,以激发学生产生崇高的正义感与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造福人类与社会的热情。

4.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平时学习中普遍存在浮躁情绪,临到期末时往往采用突击死记硬背的方法应付考试,甚至存在侥幸心理企图采用作弊通过考试,为改变这种现象,可采用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读书报告、开卷考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采取符合课程内容特点的考核方式,注重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不只是考学生的记忆力。在评价方式上,改革标准答案式的成绩评价办法,注重考查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中可以出一些灵活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分析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考试能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减少了学生作弊现象的发生,还起到了促进学习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与督促,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平时的考核可以采用作业、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以及阶段性测验等多种形式,学生平时的查阅、收集和利用有关资料的技能也可进行考核,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分析、归纳、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后的成绩评定采取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的全程性考核方法。

三、结束语

建筑力学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必要的任务,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改革应该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在授课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并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作者:王丽静 单位: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讨

一、高职生的心理问题现状

总体来说,当前高职生的思想主流持续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他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情感丰富,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增强,高度认同并积极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是,由于受到主客观原因的影响,高职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学生增多,自杀等校园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归纳起来,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往压力无法抵抗

走进大学,他们的人际交往面拓宽了,也出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化问题。绝大多数高职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有的高职生从小就缺乏交流的环境:他们是在电子产品的陪伴下长大的,性格偏于内向,不善言谈;有的高职生由于父母对其过于溺爱,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团结友爱精神,这导致他们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较差。由于缺乏交流技巧和协作精神,他们极易出现人际冲突,进而陷入孤独,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交流恐惧、心理失调甚至偏激的性格。

(二)就业压力无法排解

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幅扩招,高职生人数逐年增长,但就业率却不断下降,如何提高就业率成了高职院校的难题。往届高职毕业生的不断沉积,再加上高职学历无法与本科类相比,让原本艰难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这种压力在即将毕业的高职生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他们迫切需要考虑的是毕业后找什么样的工作,怎样工作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才能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但由于学历不够硬,知识储备不充足,再加上职业追求过于理想化,缺乏求职技巧,导致他们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生活和期望的压力,导致高职生偏执焦虑的情绪增多,且无法得到有效缓解。

(三)学习压力无法缓解

高职生的生源往往是成绩中下等的高中生或中专学校学生,进入大学后,他们容易对全新的学习内容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态度不积极,缺乏主动性。虽然高职院校的学习是以社会实践为主,但高职生相对缺乏过硬的理论知识支撑,在实践方面的能力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提高。在学习上,他们容易产生厌学抵触情绪,认为反正也学不好,对自己也没有帮助,不如不学,时常出现逃学甚至退学的现象。

(四)情感压力无法释放

高职学生的性格还没有定型,处于情绪波动最强烈且最动荡的时期。他们的情绪富有冲动性,经常摇摆不定、跌宕起伏,容易缺乏冷静思考,因而常会因做错事而懊丧悔恨。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校园恋爱早已不再是学生难于启齿的事情,绝大多数学生都匆忙加入“恋爱一族”。但他们对爱情缺乏正确的理解,经济上又不独立,心智也不成熟,遇到感情波折不能正确对待,轻者会出现“难以自拔”的精神萎靡不振,重者也可能出现“剑走偏锋”的精神失常,甚至出现自杀等严重后果。

(五)生活压力无法摆脱

很大一部分高职生来自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农村,因此他们往往承受着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为了解决学费和生活费问题,他们只好向学校申请贫困生补助或向国家申请助学贷款,或是勤工俭学、兼职打工。经济上的窘境像大山一样压在他们的心头,致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不能坦然面对困难,在与同学相处时既敏感又自卑,常常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压抑的时间久了,就容易导致心理扭曲变形,遇到矛盾则很可能采取极端手段解决。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新问题

高职院院主要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尤其是培养大量的高级技术工人。所以,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更应该偏重知识的易懂性和实用性。但目前高职院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除了教材封面标注是高职院校专用之外,教师授课的形式、内容和方法等与本科院校没有什么实质性差别,这显然不符合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师资匮乏

过去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高职院校建立的普遍较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总体实力不强,数量严重匮乏。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专任教师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量、教师自身专职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传统观念认为心理健康课一般教师都能讲授,只是存在讲深讲浅的偏差。所以,现在高职院校很多的政工干部、行政干部或辅导员都兼职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实,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复杂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素养,只有接受过系统专业培训的教师才能更好地胜任此项工作。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简单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考核,主要由平时上课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期末笔试成绩等综合而成。这些考核是必需的,但也只是检验学生熟悉和掌握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衡量和考核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不能充分掌握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的自我感知程度,也就不能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特征,延误了及时调整心态、在纠偏中达到完善自我的时机。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创新力度不够

除了日常授课之外,学校开展的一些寓教于乐的互动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辩论赛、联欢会、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等,也是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培养身心健康的高职生的政策要求[5]。但是,在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个性张扬的新时代,这些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仍然没有跳出传统教育的框架。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创新程度依然不够,特别在将高科技手机与传统教育方法有机结合方面的力度不够。

(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不足

国家明确规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并对课时做出了相关要求。由于高职院校专职心理教师缺乏,所以多数教师疲于完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规定课时,稍有点空闲余时,还要完成学生心理咨询、学生心理摸排等任务,基本上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即使有个别教师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对课程改革进行了特定的研究,推出了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意义的教学成果,但更多的也只是涉及这门课程问题或个别现象,而对课程改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深入思考、关于课程改革根本方向问题的研究还任重而道远。

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建议

总体来说,大多数高职院校能够积极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心理健康教育史上也是一个质的飞跃。虽然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时常会遇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社会、学校、学生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紧密配合,还是完全能够解决的。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改进。

(一)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只要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难免会产生不良的情绪。高职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差,更容易引发心理障碍。但是,出现了心理问题,他们却不好意思进行心理咨询。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推广,改变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就是丢人现眼的认识误区。只有合理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实心理状况及时告知老师,学校和老师才能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困惑、解答难题,才能帮助他们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进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建立以积极心理学为主导的课程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不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是对已经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补救的措施,而是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高职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美国顶尖级大学强力推崇的课程不是最热门的经济学,也不是最前沿的信息学,而是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课程。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意识到,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是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决定着人的心智能力的发挥,也决定了人一生的走向与成就。在心理学授课过程中,美国高校的老师围绕什么是幸福、如何感受幸福、如何积极追寻幸福、如何努力实现幸福等话题,进行全方位和多视角的剖析,与学生在课堂上分享积极向上的幸福观,使他们获得正面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高职的专业是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的,每个高职院校都有本校的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专业不同,施教方式和施教内容就必然不同。所以,学校要从本校专业出发,深入研究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心理,围绕学生的职业需要以及心理特征编写适合本校专业的心理教材,切忌用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观念来施教。学生在学习毕业后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基础上,要有选择地接受专门的行业心理教育,加深对该职业岗位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这也有助于学校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

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高职院校要营造一种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提供一个展示风采、张扬个性、感知温馨的精神需求平台,以此减轻高职学生的心理烦恼、心理紧张,创造一个融洽、友爱的校园氛围,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开展拓展活动、演讲比赛、论文比赛、道德讲堂等,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借助校园文化活动更好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2011年,有着“中南六省第一校”美誉的华中科技大学在短短九天时间发生了三名学生相继跳楼的悲剧。可见,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危机干预问题在社会转型期显得尤为突出,亟待关注和解决。心理危机是个人内心世界无法克服的心理冲突或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心理活动。当个别大学生发生心理疾病和危机时,就不能再单纯地依赖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了,而应遵循国家推广的“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模式,积极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它由五大环节的工作组成:一是发现环节,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不定期排查;二是监控环节,辅导员、学生骨干等进行随时观察;三是心理咨询治疗与干预控制环节;四是转介环节,由学校转到校外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五是回归保健环节,对已恢复心理健康返校的学生,仍要持续关注,避免复发。

(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总体实力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教师是高职院校最核心的战略资源。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心理学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可以考虑通过四条途径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师资队伍的总体实力。一是以编写本校专业心理学教材为抓手,推动心理健康公共课教师转变成专业心理学教师。二是对现有在职教师进行转岗培训或通过人才引进来充实师资力量。三是开展深入调研和挂职锻炼活动。组织心理学教师深入专业系部和用人单位,将存在的相关情况及时反馈给学校,从而制定出属于自己学校学生专属的心理健康培训。四是组织心理学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帮助他们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教育是国家的根基所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项系统的教学工作,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优秀人才。

作者:杨辉 于芙红 单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研究

1、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途径分析

1.1做好高职数学教学内容的革新

在进行高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全面综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要求以及与学生的联系在一起,并尽可能与之相适应。这样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加充足的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在课程内容选择过程中,可以适度的对原有的课程体系打破,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对整个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并要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模式,并要强调高职数学的基础性和专业性,保证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高职学校也不能为了一味的满足学生接受能力而不对高职数学的教学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但是我们也不能不顾及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能力和片面的追求高难度的课程改革,因此,在高职数学课程内容改革过程中,应该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1.2做好高职数学课程结构改革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结合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对高职数学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足和知识要求进行有效地明确,确定好不同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需要的教学基础和专业数学技能。并且构架完善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并与任务驱动教学以及和项目教学等方法进行有效的融合,对高职数学的学科体系进行重新的组合,并制定与高职数学教学向适应的教材,积极的建立适合于高职数学专业课程教学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结构域,从有效的提高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有效结合程度。

1.3做好高职数学教学方法改革

在高职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满足专业课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同时还要满足高高职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要求,认真的对高职数学教学的每一个模块进行研究和分析,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十分的重要。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教师灵活,科学合理的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立足于不同的岗位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组,全面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发挥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从而全面促进教学有效的开展。

2、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需要的几个问题

2.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关系

高职的数学教师不仅是做好势数学教学的重要载体,而且还是决定了高职数学课堂教学能否进行有效改革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就现如今高职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忽视学生在可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是一个错误认识,相反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突出教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同时还要认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作用。

2.2高等数学课程内容设置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之间的关系

学数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用数学,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其基础性尤其突出,它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和必备工具,同时为了适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需要,更应体现高等数学课程的应用性特点。因此,以高等数学基础教程为教材传授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具有适度的数学基础和素养,根据专业课教学和专业发展需要,增强高等数学课程的应用性,为专业课教学和实践教学服务。

2.3高职院校数学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要实现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准确把握,其最佳途径是与专业课教师的有效合作。这是因为,数学课教师往往不能直接参与校企合作和实践教学,而专业课教师直接参与校企合作和实践教学,因此,要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教学中应用高等数学知识的意识和应用能力,提高胜任未来职业岗位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必须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关系,以保证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及时地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

作者:崔志新 单位:牡丹江大学

第五篇:高职儿科诊疗课程改革

1儿科诊疗课程改革理念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载体是典型的工作任务,课程实施的原则是行动导向,课程目标是完成工作任务,这是高职教育特点的体现,即体现了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相一致,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相一致,学习领域和工作领域相一致。因此,要寻找职业教育特色的突破口,就应按照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改革,使之成为培养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这种课程模式在国际上非常普及。而目前我国传统学科课程理念根深蒂固,真正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以工科职业技术学院为主,而在医药卫生类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应充分学习他国的先进经验,进一步研究开发出适合我国医药卫生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这就需要我们在这一领域探索具有临床医学职业教育特色的、以培养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之路。

2儿科诊疗课程改革设计思路

2.1根据市场调研和临床岗位能力分析设置课程标准

在充分进行岗位需求调研、与校外实习医院密切合作、与临床医学专家指导委员会多次论证的基础上合作开发课程,以高职临床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依据儿科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结果,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根据儿科临床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临床儿科医生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和依据来设置课程标准。

2.2基于能力培养设计教学过程,实行“理论教学—校内实训—临床见习—校外实习”

递进式的工学交替教学课程设计主要按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采用工学融合、院校联动的深度递进式结构整合教学内容,并通过技能训练、病例分析、临床见习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现实训、见习、实习与岗位技能一体化训练,使学生具备运用儿科知识和技能解决儿科工作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3儿科诊疗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根据完成工作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打破传统课程按系统疾病章节顺序授课的限制,将课程内容分为儿科基本技能与儿童保健指导、新生儿疾病诊断治疗、儿科常见病诊断治疗、儿科急症诊断治疗4个教学单元情境,15个子学习情境,共66学时。

3.1单元情境1:儿科基本技能与儿童保健

本单元情境包括3个子学习情境,主要介绍儿科的内容与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儿科基本诊疗技能和儿童保健能力,共12学时。子学习情境1(2学时):认识儿童。项目载体:儿童图片、视频资料。主要内容及标准:能说出小儿年龄分期。子学习情境2(6学时):学习儿科诊疗基本技能。项目载体:儿童模型、典型病例、病案资料等。主要内容及标准:能说出儿科体格检查特点;知道儿科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方法;能说出儿科基本诊疗方法。子学习情境3(4学时):学习儿童保健。项目载体:案例。主要内容及标准:能说出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能说出小儿营养需求与喂养要求;能说出体格锻炼的具体方法;能说出预防接种的内容和程序等。

3.2单元情境2:新生儿疾病诊断治疗

本单元情境包括4个子学习情境,主要介绍新生儿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对新生儿常见病的诊断治疗能力,共12学时。子学习情境1(3学时):新生儿黄疸;子学习情境2(3学时):新生儿呼吸困难;子学习情境3(3学时):新生儿惊厥;子学习情境4(3学时):新生儿反应迟钝。以上各学习情境的项目载体均为新生儿常见病的案例。主要内容及标准:能说出新生儿常见病的诊断过程、病史询问重点、体格检查要点、常用辅助检查方法、诊断思路;知道新生儿常见病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

3.3单元情境3:儿科常见病诊断治疗

本单元情境包括6个子学习情境,在学生具备基本的儿科基本诊疗技能后,训练学生对儿科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能力,共36学时。子学习情境1(12学时):发育障碍;子学习情境2(4学时):发热、咳嗽;子学习情境3(8学时):腹泻;子学习情境4(4学时):青紫;子学习情境5(4学时):贫血;子学习情境6(4学时):颜面水肿。以上各学习情境的项目载体均为儿科常见病的案例。主要内容及标准:能说出儿科常见病的诊断过程、病史询问重点、体格检查要点、常用辅助检查方法、诊断思路;知道儿科常见病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能够掌握儿科常用临床操作的时机并能在模型上熟练操作等。

3.4单元情境4:儿科急症诊断治疗

本单元情境包括2个子学习情境,在学生具备基本的儿科基本诊疗技能后,训练学生对儿科常见急症的急救处理能力,共6学时。子学习情境1(3学时):惊厥;子学习情境2(3学时):心跳呼吸骤停。以上各学习情境的项目载体均为儿科常见急症的案例。主要内容及标准:能说出儿科常见急症的诊断过程、病史询问重点、体格检查要点、常用辅助检查方法、诊断思路、急救措施;知道儿科常见急症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能在模型上熟练进行腰椎穿刺操作并能够准确判读脑脊液检查结果。

4儿科诊疗课程改革关键及对教师的要求

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应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工作过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并不断思考、总结,同时在过程中完成具体工作,从而提高整体专业能力。因此,为使儿科诊疗课程能有效实施,必须创设真实的临床儿科岗位工作情境,让学生进入真实或模拟的儿科诊疗工作环境,使儿科诊疗课程的学习任务和儿科临床工作任务相一致、课程学习过程和儿科临床工作过程相一致、课程学习领域和儿科临床工作领域相一致。因此,学校必须实施校院合作,充分利用教学医院的真实临床工作环境,为临床专业教学实现理论与临床实践“零距离”提供保障。同时,为满足教学的需要,还必须大力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这样学校课程改革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此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对儿科临床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熟悉儿科临床工作过程及工作要求;其次,教师要有儿科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能力,通过整体教学设计,能将理论和临床儿科实践有机结合,并且能将儿科临床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适合儿科教学的内容。

5教学方法的改革

儿科诊疗在教学方法设计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遵循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突出临床儿科岗位能力的培养,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通过讲授理论、观看多媒体录像、角色扮演、病例分析、医院见习和实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具备所需的职业能力。

6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

教师应突出过程与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技能操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综合能力评价,结合儿科病例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发展学生的临床综合分析能力。

7结语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儿科诊疗课程改革中,教师及教学管理者转变了教育观念,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性学习。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儿科诊疗课程开发理念和方法将在医护类专业课程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周建林 单位: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六篇:高职专业核心知识管理课程改革

一、运用知识管理开展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原因

按照现代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来描述课程改革知识管理,是在课程改革团队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团队中的资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地回馈到知识系统内,不间断地累积个人与团队的知识,形成团队智慧的循环和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效提高课程改革的绩效,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运用知识管理开展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特点

1.课程改革理念上,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课程改革目标和思路,教师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应用转化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2.课程改革对象上,实现了知识无形资产管理为主要对象,更加强调课程资源的重要性。

3.课程改革内容上,遵循了课程资源建设“积累—创造—应用—形成平台—再积累—再创造—再应用—形成新的平台”的循环过程。

4.课程改革重点上,形成了课程显性知识管理和隐性知识管理,但以隐性知识管理为重点,并注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共享与转换。

5.课程改革策略上,实现了以课程资源创新为直接目标,以建立知识创新平台为基本策略,智力性和创新性是其特点。

6.课程改革团队上,建立了开放的、扁平式管理的学习型组织模式。课程改革越来越依赖于课程改革团队所拥有的知识的质量,利用知识创造先进、科学、可行的课程教学资源,对课程改革团队来说始终是一个挑战。

(二)运用知识管理开展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原因

1.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要求,创新速度的加快,客观上要求课程改革团队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课程改革创造核心价值。

2.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改革,需要运用知识管理为学生成才和发展创造更有价值的课程教学资源。

3.教师的流动,特别是每届学生的流动,要求开展好知识管理,以避免因教师的流动可能失去课程积累的教学经验和课程积累的知识风险。

4.课程改革团队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能力,课程理论与实践知识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和稀缺资源。

5.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和手段推陈出新,应用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

二、运用知识管理开展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作用

运用知识管理开展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课程改革的绩效,为学生成长和发展创造有价值的课程教学资源。知识管理是课程改革的工具和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建立课程改革创新机制,从理念、对象、内容、重点、策略和团队上创新,从而实现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显著提升和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运用知识管理开展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1.课程改革教师既是知识的拥有者和提供者,又是知识的接收者,通过知识分享可以检验教师的知识技能。教师个人拥有的隐性知识常常是经验性的、个性化的,通过知识分享和互动,找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成功因素,剔除错误因素,并加以推广。

2.课程改革教师包括学生要在知识管理学习中成长。彼得•圣吉指出,真正的知识分享不是给他人什么,或是从他人处得到什么,而是一种学习,是一种使他人获得有效行动的过程。

3.课程改革知识分享帮助教师发展新的行动能力,体现教师的价值。个人的价值存在于自身之外,取决于他能为他人做出什么贡献。知识拥有者通过知识分享使接收者获得了知识和有效行动的能力,也为所在团队的绩效做出贡献,其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承认和提升,自身价值也能得到充分体现。

4.课程改革知识分享使知识与其原始拥有者分离,由个人知识升华为团队知识,减少了团队对个人的依赖。团队不用担心由于教师的流动导致团队失去某些重要的经验和知识,从而也减少了团队人力资本的投资风险。

5.课程改革知识分享的发展,团队学习绩效将发生指数倍增的提升。美国安达信公司提出的知识管理要素公式KM=(P+K)S明确指出,知识分享对于知识管理的绩效和团队学习的重要性。

6.课程改革借助于知识管理技术平台、组织体系、文化氛围等,构成知识分享平台,教师在此平台下将更易创新出特有的课程知识和经验,并且这些知识和经验可能是有价值的、稀有的、难以模仿的、不可替代的,形成了课程改革特色。同时,创造出一种持续的动力和优势。知识管理不仅是对知识的管理,也是对教师和学生知识活动的管理,即知识沉淀、共享、应用学习、创新等环节的管理。由此就会延伸到对教师和学生知识行为的管理,即管理制度、团队文化等方面,实现更高层次的知识和能力的应用转化。

(二)运用知识管理开展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作用

1.通过知识管理使课程改革信息资源得到延伸和发展。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与以往的信息管理各阶段不同,知识管理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接起来,在人际交流互动过程中,通过信息与知识和共享,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因此,在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课程改革信息与知识的共享,使教师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2.通过知识管理培育课程改革团队创造力。知识与其他生产要素不同,知识可以渗透到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力以及科技、教育等各个因素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商誉、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以及员工的经验和技能等一些知识资本或智力资本也需要进行评估和管理。因此,通过知识管理建立课程改革学习型团队组织,并运用课程改革知识管理系统的发育和建设,培育和提高教师和团队的创造力。

3.通过知识管理推动课程改革的不断创新。创新是技术行为与经济行为的有效结合,主要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其中制度创新是前提,技术创新是动力,管理创新是保证。课程改革中,知识管理的作用就是要促进课程改革团队内部、团队与外部、团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加快知识流通、加强知识联网,推动课程改革不断创新。同时,知识管理通过培训使课程改革新知识向团队全面渗透,加大知识在团队内部的流动,创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三、运用知识管理开展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策略和方法

运用知识管理开展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实质在于提升课程改革的效率,整合课程改革信息资源,提高课程改革的绩效。同时,教师如果能在不断的课程改革教学工作中更加有意识地对个人和团队课程改革知识进行管理,形成一种行为习惯,那么,知识管理工作会变成一件简单的事情。知识管理有两个原则:一个是简单有效的原则,另一个是经济的原则。一个是期望教师和课改团队能够根据知识管理实施方法对知识进行管理,另一个是教师和课改团队的知识管理实施不需要额外去投资什么,以利用能得到的工具为主。

(一)运用知识管理开展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策略

1.通过保守系统化策略,降低课程改革成本。知识的标准化、系统化是知识管理活动的重点。着力建设系统化的显性知识课程资源,提高课程资源的传播、再利用和高复制等课程改革绩效。

2.通过保守个性化策略,提高课程改革价值。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的优势。着力建设具有隐性属性的、不易被模仿或复制的、高水平、高质量的课程教学资源。

3.通过积极系统化策略,利于课程改革管理。标杆学习是重要的知识管理活动。着力学习和领会课程改革新理念和要求,分析和吸收标杆课程改革优秀成果,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改革能力和绩效。

4.通过积极个性化策略,开展课程改革交流。学习和交流是获得创新的基础,应鼓励教师开展校内外课程改革交流沟通,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和新成果,适应环境新变化,形成课程改革优势。运用知识管理开展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变革,是对现有教学工作习惯的一种改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积极性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要从教师的角度,转变促成知识管理。

(二)运用知识管理开展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方法

1.降低教师对知识管理的敏感性,增加知识管理的透明度。每个教师对知识管理的理解可能不同,因此,在开展课程改革管理管理项目之初,要向团队教师说明管理的目标、愿景、主要工作内容以及对个人的影响等,调动教师运用知识管理开展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2.科学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开展教师能力综合评估。运用知识管理开展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和实施,关键是看教师的能力能否符合课程改革目标要求。对于一个刚刚组成推行知识管理的课程改革团队而言,希望在短时间内把所有的隐性知识和经验都发掘出来是不可能实现的。

3.强调教师的义务和责任,依靠相关制度保证。教师运用知识管理开展课程改革态度的改变,才能促成其行为的改变。通过相关约束和激励机制推动课程改革运用知识管理,实现由外部强加到内部自发进行的知识管理工作。

4.教师课程改革目标应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通过教师将自我设定的课程改革目标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知识管理课程改革成果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

四、总结

运用知识管理开展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如果简单地将其看做是课程资料、知识的搜集与总结,那么,很多课程很久以前就做过。如果课程改革不把知识管理作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作为增强课程改革的有利工具和手段,那么,知识管理永远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说到底,知识管理是对人的管理,是发掘人的潜力、协作、分享、创新的管理。

作者:韩肃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篇: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改革探索

一、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机械类专业中,液压与气动技术是比较重要的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比较多采用纯理论的讲解气压传动系统和液压传动系统的构成,还有系统元件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接着选择一些书本上比较典型的例子,对照书上的教学图进行讲解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1.教学方式因循守旧

在目前,许多机械类专业的老师,由于受到自身情况、仪器设备和教学环境的制约,在教学中比较因循守旧,常常使用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式或者是纯理论的教学方式。在日常学习当中,老师在教授理论知识时占用时间较多,而缩短了学生进行实践的时间。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将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打击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热情,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

2.缺少专业的实训基地

职业学校一直存在钱不够花的现象,因为专业多,课程种类多,需要花钱购买的仪器设备多,导致学校实践模拟实验室的内部设施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无法满足学生对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需求。同时现在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没有专业的实训基地则无法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3.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学校在缺少相关设备的情况下,设置课程时难免有不合理的地方,同时专业教师比较缺乏,无法使学生拥有专业的操作能力,阻碍了学生培养自身实践能力的热情。同时在课堂上,老师多重视理论教学,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无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也使得课堂教学无法适应学生的要求。

4.学生操作能力不强

现在许多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存在操作能力不强,实践经验匮乏的情况,许多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没有真正进入企业学习,并且学校安排的企业调查也没有进行实际操作,导致学生理论与实际脱节,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二、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课程改革的措施

1.改变教学体系

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中,一方面,安排液压与气动技术的上课时间比较少,而且学校对课程的编排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学生无法深入学习液压与气动技术。另一方面,老师通常向学生讲解一些复杂的元件回路时,由于没有直观手段让学生直接观看,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无法进行正确理解,更不要谈可以熟练掌握了。另外液压气压元件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只是按照课本的解析方法进行教学,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也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教学方式,即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进行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学习。同时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可以要把元件的内容时常穿插在回路的内容中,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2.改革教学大纲

教学的学时与内容设置是按照由教学大纲进行操作的,教学大纲是让教学得以正常进行的主要因素。所以教师要改革教学大纲的内容,增加学生学习液压与气动技术的时间。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制订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安排,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要结合信息化时代对机械人才的要求,更新教学大纲的内容,减少液压与气动技术理论知识教学的时间,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尽可能地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授液压与气动技术时,需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与内容,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操作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3.开展项目式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内容包含比较多机械的知识。例如,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动力元件等部件构成了完整的液压体系。其中元件的工作位置不仅可以控制回路中的油液流量与流向,也可以影响元件的工作情况。液压与气压系统中不但在操作方面比较复杂,而且系统中的某个元件操作过程也是比较复杂的。例如系统中的溢流阀,其是由不同作用的零件构成的,其中组成结构的安排也是非常复杂的。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对其操作过程无法进行准确理解,从而无法真正掌握元件的知识。课程的内容比较复杂难懂,极易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失去耐心,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其中开展项目式教学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中使用案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快了解系统的运行方式,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在做实际项目时,可以更快地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内容,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4.建立实训基地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学校需要提供专业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当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实训基地包括机械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机械模拟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的机器,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机器的运行情况,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课本的知识;建立校外实习场所,校外实习场所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提供匹配的技术与设施,让学生在暑期进入一些大型机械生产的企业。通过实施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统一的策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训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实训中,更好地理解元件的作用,更好地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知识。

三、总结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2

一、高校化工专业现状

20世纪前叶,一批重大化学工艺出现使得化学工程这个学科在学术界崭露头角,而煤和石油迅速发展也要求有透彻的理论指导与专业知识,因此作为化学工程的一级学科应运而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化工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国内各大地方院校中,绝大部分开设了化工工程专业及其类似专业,为我国化学工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化工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也成为我们亟待改革教学模式的原因。

(一)化学工程与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发展

化学工程涉及面广,且涉及品种多、数量大,不仅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载体”和“桥梁”。而化工在学科上与材料、能源、化学等学科联系越来越紧密和深入,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也应该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培养专业化、多样性复合人才。目前,我国高校专业教育仍然停留在过去传统教学方式,与高新技术发展的现实有所脱节,学科交叉引起专业界限的淡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在仅仅强调本专业知识的把握,更应着眼于未来,打造化工与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交叉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就业观念和培养模式改革

这就要求高校化工教育人员转变教学模式,从化学教育深层理念创新入手,扩大学科内涵,改变教学设置和教学方法,开展以理论教学作为基础,以实践训练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化工学科教学质量。就目前情况来看,“平台加方向”实为不错的选择。近年来,我们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深化改革教学模式与实践等教学项目为依托,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压缩冷门内容,采取专业互补的形式,拓宽专业发展方向,尽可能增加知识含量。此外,化学工程专业应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通过建立不同种类的培训基地,在打好基础理论知识前提之外,尽可能增加实际操作的经验,以便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环境。

(三)教育模式落后,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核心。教学模式的落后直接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承担新领域开发和高新技术研发的重任。高校教学仍然遵循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授课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化学工业的热情,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这也是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上述情况,未来高校必须在人才培养以及课程教学方面有所改变,适应当今社会对化工人才的要求和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说来,可从基础专业知识和课程改革入手,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高校化工类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改革探讨

(一)适应社会发展,拓展专业外延和内涵

1.重视新兴专业,与社会接轨。

近年来,高新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与人们生活有关的各种新科技层出不穷,特别是生物化工与新能源等发展十分迅速,在日常生活与生产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高等教育院校应该抓住当前发展契机,重视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努力调整专业课程,与社会发展接轨。特别是生物制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作为人类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这些都是当前化学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要领域。高校教育应及时了解行业最深动态,调整教学方案,以适应当前化工行业发展的现状。

2.把握发展趋势,发掘专业内涵。

化学工程最早包括“化学工程”、“化工自动化”等几个板块,但就目前的形式看,仅仅围绕这几个传统板块展开教学已不能满足现在的产业发展现状,应在原有基础上发掘专业内涵,确保传统人才培养紧跟学科发展趋势,不断充实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另外,根据信息技术在化工领域应用的愈加广泛的特点,一方面将其纳入传统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与信息学院、生物学院等展开合作,探索和实践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化学工程焕发新的生机。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美、英、德等西方发达主义国家早就将“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澳大利亚也明确指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的使命是输送符合国家和全球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有知识、技能和适应能力的优秀人才。我国紧跟世界发展步伐,也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未来一段时间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领域来把握。尤其当前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导致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速度非常快,毕业生也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因此,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

1.变革课程体系,注重课程质量。

本着务实专业基础,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高等院校,特别是石油高校应认真梳理与优化传统化工课程,同时根据现代化工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打造适应化工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这不仅要求高校对传统课程进行整合,更要抓住重点,利用化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拓展化工专业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有机整理,以满足新形式下的化学工程技术发展要求。努力提高课程质量也是当下高校发展需着重考虑的重要方面,如何将枯燥的原理课程讲得精彩、生动,培养学生对于化工产业的热爱并激发学生投身化工实业的热情,这是衡量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根据一项研究调查显示,在化工专业毕业生对高校教学效果等评价中,与世界总平均值相比,中国化工教育只有教师优秀与敬业精神一项略高于平均值,而包括教师激励作用、就业所需课程深度、授业满意度以及课程组织优劣等其他四项评选,中国的得分全部低于世界平均值。这其中尤其需要警惕的是,中国学生学习化工专业愉悦程度仅仅为67%,这一成绩远远低于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英国等同类学生,这一调查结果也给我们化工教育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

2.加强创新实践教学环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高校可利用自身资源和外部条件,从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两方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高校可利用现有实验室,开设大量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等实验项目,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实验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习教学作为化工专业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过于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就业环境,必须积极的组织实习教学,建立高效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人才输送等渠道加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构建优良育人环境。

在我国高校教育领域,过去往往过分强调“教书”,而忽略了“育人”;过分强调“教学”,而忽略了“教育”。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高校毕业生很多时候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学专业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缺乏应有的动手操作能力,或者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最终不得不背弃自己所学专业。西方教育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而中国目前这种情况则相当突出。我们如何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将可迁移性技能培养作为基础知识领域外的重要环节,努力培养学生可迁移性技能是高校教育的必由之路。除了这些基础知识的培养外,更应该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学生可通过良好的素质进行自觉地学习与提升,很快适应未来的就业岗位与就业环境,这是高校未来人才的培养方向。在高校课程设置过程中,以专业知识为主线,以可迁移性技能培养为辅线,增加学生团队合作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精神和交流理解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社会与企业放心人才。

三、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来自知识经济与新科技革命的冲击和挑战,科技与人文及其他学科的交融、渗透,使得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对高校化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石油院校为代表的高等教育院校必须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遵循原有学科基础上,依托国内外化工产业发展大背景,结合本校本专业的特色以及社会需求,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取得先机,提高毕业生整体素质,从而保证高校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陈爽 刘会娥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第二篇:高校测量平差课程改革

一、测量平差课程的教学改进

(一)巩固测量平差中应用的数学知识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该课程感到困难主要是因为数学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即便在以前课程中对数学知识有了系统的学习,一方面由于时间的原因对已有知识有所遗忘,另一方面即便很好地掌握了所学的数学知识,但不能把已有的数学知识和平差课程结合起来,也就是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有待提高。针对这两种情况特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鉴于数学知识的内容比较多,可以在已有的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和高等数学课程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加强对该课程中所用到的知识点的讲解,即教学内容的编排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为前提。该方式是建立在系统的数学知识基础知识上,需要不同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上的进一步沟通。其次,是在测量平差课时中适当增加线性代数、高等数学和概率论的知识讲解,比如在讲解偶然误差的统计规律时,可增强概率密度函数的讲解,协方差传播定律在讲授过程中,用的矢量和矩阵的知识比较多,因此,可以适当补充下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的相关知识点,在观测量的讲解中最好举例进行讲解,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线性函数在误差传播率中的应用有更深的了解,这将为后续协因子传播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讲到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时,可适当穿插讲解行列式运算、求偏导、极值问题以及非线性方程的线性化。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达到对所学数学知识有一个复习和总结,并且可以实现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测量平差中的应用,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测量平差主要讲述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四种经典平差方法,为控制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和GPS测量等的数据处理提供一个共同的工具,因此教学应侧重于各种平差方法的具体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两个阶段,一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平差习题的解算,即能够对所学基础知识灵活运用。二是能将所学平差知识对测量实训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求解最优解和精度评定,也即理论和实践结合。前一个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运用,并且能够加深对前一阶段的理解,两个阶段相辅相成。首先在第一该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所学数学知识在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它不涉及测量学的实践课程,学生测量学的实践课程所进行的是进行具体的测量任务,实践性更强。因此该阶段的理论教学更多一点,首先该阶段教学过程中和以往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计算量比较大,尤其涉及到矩阵、行列式运算的时候,要注意我们在这个阶段的学习重点是数学知识的运用,所以在计算上我们可以借助Matlab辅助计算。由于Matlab对矩阵计算实现比较简单,再者Matlab也比较适合矩阵算法进行编程实现,因此,在学生掌握基本平差原理的基础上,在计算上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对测量平差的初学者非常有利。注意到测量平差基础课程中,往往理论性知识较多,缺少一些例题,因此学生在对公式的理解上不像其他学科那样直观,所以,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实训项目,通过实验来得出平差数据,进而转化为运用所学平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第二阶段的理论联系实践,测量实训学习课可以通过建立水平网或导线网,测量小组进行外业观测采集的数据可用于测量平差的内业处理,当然,这里可以通过不同平差方法和手段到达更佳的效果,比如在平差方法上可以分别采用条件平差、间接平差,通过不同平差处理方法,可以进一步通过对比的学习方法加深对不同平差方法的理解,发现两种方法中的共同点和差异。还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平差和手工平差的对比,既可以加深对一般平差软件的认识,可以理解对平差软件的使用是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之上的。另外,可以用Excel表格进行平差计算,在Excel表格中进行平差计算,Excel具有不需编程、过程可视化的特点,将平差原理、计算公式、计算步骤等融合于表格中的计算过程,非常适合测量初学者使用,即在解决测量平差问题的同时,掌握平差原理。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在讲授完一个知识单元内容后,针对讲授知识点适当增加有代表性的课外习题,通过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分别就小组结论的得出进行讲解,通过小组讨论首先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所学过的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增强学习的兴趣,通过小组讨论有助于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另外通过每个小组对该习题的讲解,可以使学生的思路清晰。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不同,授课的进度和内容一般是针对大部分同学进行调整的,所以对那些对课堂进度和内容不适应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外辅导的方式来弥补,当然课外辅导的形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比如每周安排答疑时间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可以在网络上进行答疑,构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比如可以充分利用QQ、微信等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现代通讯手段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可以在QQ或者微信里直接留言,对于某些共性的问题可以拿到课堂来讲解,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正确利用多媒体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也可以进一步遏制学生对当前网络的过份好奇感,通过这种“网络教学”,教师可以及时和学生互动,更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对课程内容和进度进行调整。(四)在教学手段上实现传统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势互来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各种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单一的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相反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一些优点往往在多媒体教学中被忽略,如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因此,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必须实现优势互补,使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测量平差课程理论性较强,尤其涉及公式较多,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省去这些繁琐公式的书写,但同时这使得本来数学基础不太扎实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起来更显得困难,从而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或者关联式教学使学生在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补充的基础上,和测量平差知识联系起来,可以采用提问或者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计算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两者的联系,当然在计算的过程中,往往计算量较大,可以借助于前面讲到的Matlab等软件实现其计算,进而增强学习兴趣,总之,在教学手段上必须考虑到两种教学手段的优缺点,达到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进。虽然计算机辅助教学做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得到广泛应用,但通过近几年来对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分析,其结果不是很令人满意。相反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一些优点往往在多媒体教学中被忽略,如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应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化手段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公式较多,内容单调、枯燥,实际计算工作量较大,难以手工计算完成,但也具有逻辑性强的优点,因此在教学课件的研制中互动式教学方式应该是最基本要求。通过实际多年的教学比较,这部分内容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效果更好。对于一些计算实例,其计算量很大,就要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经过多年Powerpoint格式CAI教学和平差软件实践,证明以推导公式为主的平差课程,只有在开始或小结、总结时使用才能有较好的效果,而例题讲解最好的辅助教学软件是Matlab。

二、结束语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仪器和测量数据采集方法的不断更新,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手段也要作相应的改变,教学课程也得相对的改进,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工程测量专业教学改革作好基础工作。测量平差课程建设是测绘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工程测量试点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作者:宋志英 崔文艳 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课程改革

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高校体育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教学通过其课程改革得到新的发展,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不仅可以促进体育教学的转变,也能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挥体育教育的强大功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有效促进学生的体质和智力发展

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中国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高校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以健康为中心,倡导“终身体育教育”的精神。因此,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也随之展开,成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积极改革体育课程,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渗透进体育课程中,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和智力发展。

(二)切实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

高校体育课程中设计的活动项目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为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田径项目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耐力,激发起强烈的竞争意识。有效的体育项目可以培养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高校体育课程通过开展不同的体育项目,鼓励学生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中,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背景下,高校教育改革也在寻求创新,如何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发挥高校体育课程的特点,在其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一)努力实现体育课程的实用性和多样性

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将课程中的一些内容进行调整,削减一部分的竞技类教学内容,添加一些娱乐型、健康型的体育项目,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原则。将体育课程的内容进行多样化的设计,体现现代社会的特点,与时俱进的添加一些切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二)转变课程编写的观念,倡导“绿色健康”的体育锻炼思想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改革需要高效体育课程的有效改革,在新的生活理念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较大的转变。因此,高效体育课程编写的观念也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而进行调整,积极倡导“绿色健康”的锻炼思想,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实际生活中的锻炼活动紧密相连,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三)建立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体育课程测评体系

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落实造具体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就是制定一套可行性强的体育课程的测评体系。在课程改革与教学的过程中围绕素质教育的要求,制定一系列指标,从单一的指标向多样化的指标转变,突出评价的科学性。这样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课程内容、教材内容的组织以及教学目的等。在高校体育课程及教学改革中,全面开展课程评价,经有效推动体育课程的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在高校教育逐渐走向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中,寻求有效的途径,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有效方法。体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努力实现其课程改革,实现体育课程的实用性和多样性,倡导“绿色健康”的锻炼思想,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萍姐体系,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作者:尹文芳 单位:成都医学院

第四篇: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

一、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从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也是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而改变的,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市场和顾客的需求。从当前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来看,高职院校也应紧扣市场发展,瞄准企业用工需求,改革课程培养目标,适应市场的需求。当前,市场营销作为一种理念已渗透到各类企业当中。企业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来开拓市场,高职院校也顺势而上,基本都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生源也很充足,但在实际就业中发现,一方面企业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毕业生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企业需要的优秀营销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这种供求矛盾一直存在,困扰着企业和高校的发展。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来看,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应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从理论教学中分出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理论够用”的前提下,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努力培养可从事商品销售、市场开发、市场调研、企业经营策划等营销业务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营销人才。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市场营销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发展迅速,但由于受传统思维的营销,课程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市场营销作为一门经久不衰的专业,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市场营销专业也蓬勃发展。与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实用性、技能型的人才为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校的培养目标都很模糊,不能与本科院校区分开来。例如,教学目标,一些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目标与本科院校设置的教学目标大同小异,表述雷同,不够具体和细化。造成现实中教师对高职市场营销学教学目标的不同理解,从而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不同。

(二)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培养的目标决定了课程内容,一切课程设置都要围绕着目标来展开。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应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特点,立足学生实际,结合市场需求来合理安排课程。市场营销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课程内容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同时,还应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衔接。但一些高校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内容安排过于单一,与其它学科之间衔接不紧密,且知识内容更新较慢,不能跟进市场的发展,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陈旧,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实践能力培养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的重点。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陈旧,依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学生所需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能体现,这也是导致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工作的关键问题。此外,学校的教材建设也比较落后。目前高校市场营销教材及辅导书大多是以西方营销思想为基础进行编写的,营销案例大部分都是国外企业的操作案例,而且有的内容十分陈旧,与我国的发展实际和现代市场营销的发展阶段都不匹配,这也导致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培养目标有所偏离。

(四)实践教学不完善。

一方面,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完善,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都是诸如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不能针对课程需求和不同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实践课程。另一方面,缺少实习实训基地。一般高职院校校内实习实训设备和场地建设不足。由于专业性质和特点,很多高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也比较困难。对于学生需要掌握的销售管理技能实训、推销能力实训、市场调查实训等,都需要深入企业内部体验锻炼,但这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学生需要的真正实践技能,在校期间很难得到实践和培养。

(五)专业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市场营销专业要求教师兼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重能力,他们不仅要培养理论考试的高手,更是要培养具有实践技能的营销干将。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从事市场营销的专业教师一种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们有自身固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不愿尝试新方法新内容;一种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他们有朝气有活力,也有新鲜的教学内容,但刚刚经历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自身营销实践技能也比较匮乏。长此以往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

三、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明确课程改革目标,把握改革方向。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要结合课程培养目标和企业用工需求,明确学生素质目标,通过丰富的课程教学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营销知识应用能力、营销决策能力和营销创新能力。在课程改革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理论讲授与专业前言动态相结合,及时将行业发展最新成果体现到课堂上。二是将理论学习与营销实践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三是课程改革要与企业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相结合,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

(二)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要立足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内容,要切实根据企业对学生市场营销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体系。要尽量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性和交叉性,要针对企业实际工作设计知识模块,开展项目化教学。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及时跟进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前沿,适时更新和增加课程内容。

(三)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时代的发展给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途径,注重学生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针对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能力要求,可以开展项目教学法,模拟企业真实的环境,开展项目学习,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此外,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

(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3

1.1教材与现实的脱轨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很多地方都出现教材与现实脱轨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当今经常出现。现在的各种版本的教材大多都是理论性的教材,专门的实验等实践教材很少并且内容相对来说是落后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倡导有关部门应当与现在的现实生活进行结合,这样会使得建筑工程测量能够与现实有效的结合起来。有助于加强建筑工程测量的实训。但是现阶段很多实验实习等实践教材大多都是各大高校自己编制的,供自己使用的,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和真实性。

1.2忽视实践教学,教与用脱轨

理论教学与工程教学脱轨,在上课的时候学生会出现理解困难的现象。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够很好的与现实当中的一些问题结合起来。如果在讲授课程的时候,仅仅注重建筑工程测量的理论性,而不重视建筑工程的实践性。这样就会大大的减弱学生的一些上岗自制能力。在当今的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当中,出现很多的情况影响了学生们的真实能力,还存在教与用脱轨的情况。

1.3实验设备问题

实验设备是学生自己实践的一个最基本的步骤,如果在设备方面出现设备短缺或是设备数量不够,都会大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行为。由于建筑测量仪器经常由于各种的原因被损坏,所以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设备不全造成了学生实践延误问题。仪器的损坏不仅仅能够影响学生的实践,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有关部门一定要对自己的仪器定期进行检查,避免由于仪器的原因而耽误学习的效果。

2《建筑工程测量》课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

2.1调整教学内容

为了能够改进现有的教学内容,我们应该将现在的一些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为了调整现有的教学内容,我们应该针对现有教材的种种和合理现象进行具体改革措施的制定。除此之外调整的教学内容还应当注重学员的具体认知和理解能力。所以应当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局面,采用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创新的实践和能力的提高。

2.2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

除此之外在讲授建筑工程测量实训的时候还应当更多的注意教学的多元化问题,因为在当今的二十一世纪当中,信息的多元化已经遍及到了世界各地。将多媒体设备良好的引入到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当中能够很好的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因为建筑工程需要注重的就是增强学生的实训性和实际性。所以采用多媒体设备能够将学生的思维拓展的更为宽广。使得学员在学习建筑工程测量的时候能够通过多媒体的设备更好的拓宽思维,将课外与课内的内容相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2.3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基地

为了能够更好的将建筑工程实训更好的让学生接受,笔者建议应当将建筑物定位放线模式实训场,与此同时建立一些其他的能够有助于增强学生实训的施工和建筑工程测量样式,让学习建筑工程测量的人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实训技能和实训技巧。除此之外,在实训期间还可以以工地工程技术人员带徒弟的形式真正的让学生参加工程实践测量训练,实现学用的结合。

2.4加强校企合作和实验硬件的投入

企业为了能够让学校有着自己的实践场所,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一些有关课题研究的内容,将实验当中的硬件投入放在实训当中,因为在当今的社会当中,企业需要的是建设型的人才和全方位的领先型人才,为了能够让建筑工程实训课程有着一定的可实践性,有关部门的人员应当将自身培养的人才和校企方面进行合作。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开放实验室,为各大企业培养出适用的精英型人才。

3结束语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4

随着国际形势及国内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质性变革,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目的等均已今非昔比。尽管国家高教司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院校学生提出了“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的分层次标准,但究其本质还只是一个单纯以基础英语为核心的纲领性文件。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无法满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必须对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进行根本改革,基础英语教学应向专门用途英语转移,大学生应以学科知识为依托来继续提高英语水平,尤其是发展专业学习所需要的学术英语能力。但有些学者持质疑态度,认为通识英语更适合我国大学英语改革现状。总之,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之方向问题始终存在不同的声音,但改革之必要性是早已达成共识的,本文将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进行客观、综合的分析。

二、基于实际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一)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定位

众所周知,关于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问题早就存在着教学理念上的分歧,即“基础论”和“专业论”。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有部分学者提出以外语为工具,学习世界上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外语教学的任务就是为各行各业培养既精通外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实质上,是将外语看成为科技服务的工具。目前,蔡基刚等学者极力主张将大学英语课程定位全面转向ESP方向,以满足国家对外语人才的战略要求。同时,“基础论”思想在我国大学英语界也是长盛不衰,很多学者认为只要打好语言基础就可以很容易入手任何专业性篇章,甚至在不少人看来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并无本质差别。此外,专门用途英语阅读材料通常术语较多,缺乏情节,可思性和趣味性都很低,因此,并不是提高英语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无论是“基础论”还是“专业论”都应以实际需求,特别是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课程体系改革。具体而言,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工科院校与综合性院校之间乃至不同专业院系之间都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应搞一刀切,同时也不能过于因循守旧,无视社会和学生的专业需求。那么,如何处理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之间的关系呢?下面将结合相关理论进行讨论与分析。

(二)通用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

既然是改革的两个不同方向,那么有必要弄清楚何为“通用英语”,何为“专门用途英语”,以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从学术术语的定义来看,通用英语即目前大部分院校为大学英语设置的普通英语课程体系,长期以来,它以打好英语基础、训练基本英语技能为主要目标,不能体现具体的专业性和服务性。那么究竟什么是专门用途英语呢?Strevens为其归纳了四个区别性特征:教学目标必须能够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教学内容必须与某一个专业、职业及其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教学的重点落实在与特定的专业或职业相关的词汇、语法和语篇运用上;必须具有与通用英语(EGP)相对照的特征。有学者根据使用英语目标的不同又进一步将专门用途英语分为学术英语(EAP)和职业英语(EOP/EVP)。Jordan又将学术英语细分为通用学术英语(EGAP)和专门学术用途英语(ESAP)两类,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通用学术英语主要针对各个学科英语中存在的共性的东西,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学术英语口语及书面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如利用英语听讲座、记笔记、撰写论文、查阅文献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学术性活动);专门学术用途英语则更侧重特定学科(如冶金、法律、计算机等)的语篇体裁及工作职场所需要的英语交流能力。由此看来,学术英语并不等同于专业英语,更不同于侧重打语言基础的通用英语。根据Hyland的观点,学术英语中的通用学术英语和目前我国大学英语中的综合英语相近,目的都是培养语言能力,甚至在学习起始时间及语言难度上并没有前后阶段。二者的主要不同在于后者缺乏应用目的,具有为学语言而学语言的通用英语性质,而学术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培养为专业学习和研究服务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改革实施所面临的挑战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5

学校高度重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始终把培养矿业类一流人才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用”即为应用,为工程实践,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知识、实践和素养的有机结合。“以用促学,以用导学”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方法和手段。“以用促学”是通过校内培养、情景模拟训练与校外实践应用,促进学生掌握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使学生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精神素养。“以用导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工程实践应用中能正确提出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此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契机,以“以用促学、以用导学”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维、方法和手段,着力改变教学内容的陈旧性和与企业、社会脱节的现象,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理论知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课堂教学,不断加强培养人才向“卓越”的转变。

二、以“用”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基础

改革采矿工程专业“井巷工程”课程向业务专长、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拓展,在学校大矿业背景和“以用促学、以用导学”理念下,培养具备“工程性”和“创新性”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着力提升教学质量。“用”为基础,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学生个体不同,自身综合素质存在差异,理解和应用能力不同。传统教学方式往往一刀切,教学方法面向学生全体,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所引起的负面影响。而采用多元化教学形式,针对学生个体制定教学方案,与学生实现面对面,点对点沟通,注重引导学生加强课程理论学习,强调素质培养。

2.构建课程教师团队,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

在“井巷工程”课程教师中组成教师团队。每名教师基本情况通过公示的方式介绍给学生,由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同时,教师也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对学生进行选择。学生可根据每名教师研究方向与工程应用的侧重点不同和制定的教学方案选择教师。在课程理论讲授过程中,教师团队作为整体,共同组成承担教学任务;为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团队中每名教师又分时、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指导、授课,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3.重点突出“用”,强调工程意识。

我国现有的相关人才培养规模与模式远远满足不了煤炭工业的发展规划与需求。由于培养方式不同而造成个体差异,使得一部分学生,虽然基础理论较扎实,但缺乏企业所需的工程实践经验,毕业生分到企业后还需要进行岗前的培训,较长时间的见习期,这无疑加大了人才培养质量与实际要求间的矛盾,也延长了人才培养的周期。故而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强调学生工程意识。

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丰富的教学手段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6

(一)课程的性质

《统计学原理》是一门关于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课程,是笔者所在的劳动经济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务管理、电子政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共54学时,属于考试课。

(二)课程的定位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各行各业、各门学科都需要。对于课程的定位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培养职业核心(关键)能力,二是培养专业岗位群的任职能力,三是衔接前后续课程。

1.培养职业核心(关键)能力。

所谓职业核心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必备的通用的、基本能力。澳大利亚提出了七大关键能力,“收集、分析与组织信息”的能力列在第一位,美国劳工部将职业核心能力归结为五类,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是其重要一类。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称为“8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可见,信息处理能力是八项核心能力的重要一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提高其职业迁徙能力,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2.培养专业岗位群的任职能力。

随着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动保障事业的深入发展,信息量日益扩大,需要从业人员掌握信息处理和分析方法。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的职业资格,如《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保障协理员》、《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信息分析师》等,都对计算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统计与社会调查能力提出了明确的国家职业标准。本课程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问题进行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任职能力。

3.衔接前、后续课程的桥梁。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经济数学、应用文写作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是《统计学原理》学习的基础。经济数学为本门课程提供了数学的基础,对于理解课程中的原理大有帮助;应用文写作为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提供了支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尤其是Excel的学习为运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分析数据打下了基础。而后续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力市场等专业课则需要统计方法的支持。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及内容选取原则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从实际岗位的工作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出发,以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内容,以统计的工作流程为主线,以项目为导向,组建项目学习小组,将项目按流程分解任务,以任务为驱动,理论知识作为加油站嵌入流程中,从而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合一。

(二)课程内容的选取原则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重点,通过改革最终达到课程的“四结合”目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统计原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统计课程与资格证书相结合;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职业素质的养成相结合。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1.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按工作流程选取模块化内容。

在内容的整体编排上,以统计工作大流程分模块,共分为五大模块,包括认识统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报告撰写。在模块下分实践项目,如收集数据模块中分为收集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两大子模块,在收集一手数据中设有问卷调查项目,项目再按工作流程分解任务,如确定主题—设计问卷—修改问卷—测试问卷—完成问卷,将理论知识作为加油站嵌入工作流程中。

2.结合职业资格证书。

结合《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保障协理员》等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的要求,在课程内容和考核内容上进行课证融合。

3.结合高职学生特点。

高职学生与普高学生存在一定区别,相比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往往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逻辑归纳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较差的劣势,但他们也拥有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社会活动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等优势。因此,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要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一是通过实际工作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实训项目激发学生兴趣;二是避免难、深问题,重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从培养统计技能出发,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

三、课程实施

(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参与式、个性化、差异化教学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以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任务推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工作流程中以任务驱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统计技能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担当评委、计算分析成绩等。同时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力求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差异化教学。对学习程度较差的同学进行反复耐心讲解,对于学习程度较好、有更高学习要求的同学通过担任助教、参与科研课题、课程改革、专业建设等实践活动满足其学习需求,提高统计分析能力,培养个人的综合素质。

(二)借鉴项目管理知识,制作教学进程甘特图进行教学设计

借鉴项目管理的日程安排知识,利用Excel绘制教学进程甘特图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进程甘特图从教师和学生不同的角色出发设计教学进程,主要包括任务名称、任务注释、教学方法、教与学的行动、教学素材、学习成果和教与学的时间分配,教与学的时间分别用不同的颜色用以区分,便于观察教与学的时间分配比例。

(三)借鉴德国学习领域教学组织的“六步法”,采用多样化方法和手段教学

1.按“六步法”设计学习任务书组织教学。

根据学习需要设计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任务书,利用任务书分步骤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书参考学习领域课程教学组织的“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所属章节、任务主题、学习目标、阅读材料、任务描述、任务执行、任务评价、学习反馈(疑问及建议)。

2.采用多样化方法、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利用项目法、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启发引导法、成果展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同时利用现实的教学手段和网络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现实的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利用CAI教学、利用Excel、SPSS软件教学、利用实训室模拟教学等,网络教学手段主要包括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利用电子邮箱、QQ、微博、博客等网络交流工具进行辅导。

3.建立两阶段、多元化、多形式的课程考核体系。

本课程建立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两阶段评价模式。在评价主体上体现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社会评价主要通过从业资格考试题目引入期末考试的方式予以评价。在评价形式上,包括笔试、提问、撰写调查报告、成果展示、上机操作、演讲等多种形式。在评价内容上体现理实一体化,既考察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考察实践技能的掌握。

四、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建立课程内容体系的思路尚不明晰

目前的课程内容体系是以理论知识结构组织内容,按工作流程以项目的形式加入实践环节,一个项目要跨几个章节,优点是理论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结构,但破坏了项目的完整性。如果以一个个完整的项目为章节编排课程内容,又会破坏理论知识的结构。如何将理论知识的结构性和项目的完整性二者有机结合,尚未有一个明确的思路。

(二)课程内容的适用性有待完善

由于专任教师均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适用实际工作的需要有待商榷,课程内容对学生的适用性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师资队伍的素质和结构有待提升

师资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由于《统计学原理》是专业基础课,各专业都要开设,凸显师资力量不足,专任教师实践经历不够。同时,教师团队缺乏企业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授课课时比例不高。

(四)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有待提高

《统计学原理》课程相对其他专业课程而言,公式、计算较多,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困难,因而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参与度不够。

五、课程改革设想

(一)明确改革思路,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进一步理顺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关系,充分考虑理论知识的结构和实践项目的完整。从实际工作需要角度入手,探索适合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加强师资培训和企业实践,建设双师素质和结构优良的师资队伍

加强对教师的教育理论、方法以及专业方面的进修培训,密切专任教师与企业的联系,丰富企业实践经历,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同时,聘用企业专家能手担任兼职教师,优化双师结构。

(三)借鉴各领域专业知识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程的教学中,不仅仅关乎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下一步拟借鉴项目管理知识,管理教学项目;借鉴档案管理知识,学生自建学习档案;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师生共同制定、完善考核办法;运用应用文写作知识,锻炼学生统计分析报告写作能力等。

(四)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大力推动课程改革力度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解《我的战友》一文时,考虑到学生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对战争的直观感受并不十分清晰。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当时身处烈火的艰难,我给学生播放了有关的电影材料,让学生感受到了烈士在就义前的那种坚持与痛苦,同时也让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又如在给学生讲解《五彩池》一课内容时,我没有直接讲解课文,而是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组五彩池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图片,学生纷纷惊诧五彩池仙境一般的美景,再加上配乐的渲染,学生迫切地想了解五彩池到底有何美妙之处。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让课文展开得更加轻松形象了。情境导入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课文内容,选择不同的情境,既可以是一个视频资料,也可以是一段音乐作品,或是一首朗诵诗。对于剧情性比较强的课文,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小话剧的形式进行新课导入。情境导入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展现功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开始新课程的学习,从而让小学语文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二、通过目的激发,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过程中,还引入了一些应用文和常识性的文章,这些课文内容要相对枯燥一些,不太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但这部分内容又是不能省略的。对于这部分知识,笔者在讲课的时候采取了目的性导入的策略。在课堂开始之初,就给学生明确地指出了学习该课的目的和意义,以便让学生对课本内容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在讲解《给表妹的一封信》一文时,笔者首先告诉学生:“该文采取了书信的写作方式,通过书信来反映主人公是如何逐步喜欢上邮递员这份工作的。大家在学习了该文以后,会深刻地感受到这名邮递员在送信的过程中,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次,通过该文的学习,我们要掌握一种重要的文体,即书信。书信是人与人交流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虽然书信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已较少使用,但是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书信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诗人就曾经说过“家书抵万金”的名言。通过该文的学习,可让学生掌握书信的基本写作规范。最后会给学生布置一封写信的作业。”这样,课堂展开的目的性就比较强,也较好地落实了三维教学的目标。

三、借道具导入,让课堂生动形象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懂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则不如乐之者”的道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一切道具,让语文课程以一种更有趣的方式展开。笔者曾看过一段讲课视频,讲课者是黄河边的一位教师,而他讲的课又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名教育同行在讲课之前给学生展示了自己提前装好的黄河水,同时又通过视频资料给学生展示了不同区域的黄河水的颜色,让学生首先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对黄河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灵活地使用身边的道具,比如在讲和水果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准备一些水果,这样学生自然觉得生动有趣,提起了学习的兴趣。

四、总结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8

其一,我国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忽视了体育教学以锻炼身体为主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其二,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备课簿每学期都是新的,而内容“依旧如故”,备课内容“换汤不换药”,教学方式仍旧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其三,高中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机制单一,体育成绩靠运动成绩核定。最后,我国高中体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重视培养学生刻苦锻炼,忽视了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愉快和成功及运动的合作精神,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新课改下如何创新体育教学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课程能力

每一位体育教师不仅是新课改的执行者,又是新课改的不断完善、提升和实验的创新者。体育教师要加强本专业的学习,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教师应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走近学生,要以平等、民主、关心的态度对待学生,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促进他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最后,体育教师应成为课程内容设定的开发者和较强的体育科研能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向学生教授体育动作要领和体育拼搏的精神,还应该把新的体育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具有较强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要摆脱头脑中陈旧的教育观念和狭隘经验,形成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塑造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新课改目标背景下,教师可选择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师的选择应从实际出发。教师应考虑地区、学校、学生的现实实况;应考虑是否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应考虑学校资源的可利用性与课程开发的成本等问题。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中体育教学当中要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如果教师单纯讲解动作如何去做,或者动作示范,这样,站在不同角度的学生或者领悟能力不同的学生获得效果差异性很大。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这门课产生厌倦。教师需要根据高中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特点,组织和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情绪,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比如,学校的晨练中,一般以陈旧的跑步或传统的体操为主要内容,这就扼杀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采用乐曲或搏击操等多种形式的晨练来丰富学生的体育形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而使学生愿意主动参加到晨练中来。

(三)扩展课堂设计思路

传统的高中体育课堂多数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易于管理,课堂具有严肃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思路必须得到改变,体育教师的思路必须与时俱进,拓展课堂设计的思路,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进行授课。比如,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上台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化意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例如,在篮球的学习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别和身高等特征,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学生先观看NBA赛,然后再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NBA球星的经典投篮技术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小组派代表进行示范。在学生示范的基础上,教师再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进行系统练习,小组成员通过互相帮助和相互监督,教师对动作进行纠正,达到熟练掌握篮球此项技能。

(四)创新课堂组织模式

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大,主动性与参与性不高,这除了其自身的身体条件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现行教育体制当中课堂组织模式的固步自封。其实,体育是一项全民参与的运动,主要是对学生意志的坚韧性与健康锻炼养成的一种教育。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采用更为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模式。目前,高中体育在课程内容上仍然是以篮球、田径或者足球为主导,而具有新时代气息的体育运动如游泳、瑜伽及网球等则涉及较少。学校可以开设各种类型的体育俱乐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点选择项目参加学习,使体育教学成为一种人生享受,找到乐趣,找到自己所愿意终身热爱并从事的运动项目。

(五)学生学习评价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评价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发展体育潜能。新课改对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评价提出新的挑战,如何更加完善地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体育评价?评价模式应分为小组成员互评、学生自评和教师测评这三个模块。体育教学学习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心理健康、运动参与性和小组成员合作性以及运动协调性。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包括在长跑中能坚持下去不气馁、敢于同强手比赛以及对能克服对体育器械的恐惧心理。运动参与性,不仅指在体育课堂参与体育游戏还应包括一周进行了多长的体育锻炼,是否和家人朋友在周末进行体育锻炼,把体育锻炼成为终生运动的理念。小组成员合作性,在体育游戏或竞赛中,乐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体育项目,为集体争得荣誉并努力完成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运动协调性是指在体育运动中能充分开发大脑与四肢的协调。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