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研究

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研究

【摘要】在分析湖南本土产业特色和工业设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服务本土企业为目标的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建设意见,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等方面入手,希望能够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在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的职业化设计人才。

【关键词】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建设;湖南

0引言

工业设计作为制造业价值链中最具增值潜力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始终在本科高等院校中展开,这些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的工业设计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然而,企业尤其是地方性的中小微型企业却仍然严重缺乏设计人才。究其原因,一是人才大量流往“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造成地方企业招不到优秀人才;二是现在的本科毕业生自我定位过高,眼高手低。姑且不论设计能力的高低,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不愿意到中小企业来,普遍存在着好高骛远的现象。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技术型人才培养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不少有条件的地区高职院校纷纷创办工业设计专业,试图为企业输送高水平的技能型设计人才。对比本科学生,高职学生的优势在于动手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对于服务中小企业并没有某些本科学生那种“不屑一顾”的傲气,因此部分高职毕业生往往比本科毕业生更受企业的欢迎。湖南作为轻工业发展大省,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大头,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是湖南经济崛起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大转变,中小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竞争力变得尤为关键,在这之中,工业设计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为地方性企业提供充足的高质量工业设计人才变得十分重要。高职院校必须加快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的进度,以满足中小型企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迫切需求。

1湖南省产业发展特色与工业设计发展现状分析

1.1湖南省产业发展特色分析

由湖南统计信息网2015的《湖南经济结构研究》报告可知,湖南产业结构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工业比重较高,轻工业处于稳步上升阶段。湖南省提出走新型工业化战略之路,必然要大力发展新兴高技术产业,同时帮助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这些都需要依托工业设计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湖南省政府在2015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湖南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多项发展本省工业设计的计划与措施。湖南产业结构中以文化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物流产业等发展较为突出,省内有像长丰、北汽、株洲电力机车所等在内的汽车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还有、三一重工、江麓集团和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领域的大型企业,以及众多领域大量的中小微型企业。

1.2湖南省工业设计发展现状

湖南工业设计的中坚力量主要分散在各个企业之中。当前,湖南本土企业的设计人员大部分还是安排在技术部门之下,工业设计师多被冠以工程师或工艺美术师称谓。近年来,随着企业及政府对工业设计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设立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在2015年,湖南省经贸委就认定了包括太阳鸟游艇、忘不了服饰在内的8家省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另一方面,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本科高校,以湖南大学为首,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湘潭大学等众多本科院校都设立了工业设计相关的专业。而在高职院校中,设立工业设计专业的并不多,以长沙地区为例,据调查,仅有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和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且除湖南生物机电职院外,其他2所均是设立在艺术类别下,以产品造型设计为核心。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具体落实中参差不齐,特别是设计类专业特色不够突出,教学观念和理解甚至有歧义,培养的学生在就业中竞争力不强。就工业设计而言,在其专业的发展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高职院校生源层次水平参差不齐,知识基础及学习积极性普遍偏低;教学模式守旧传统,教学效果甚微;人才培养与地方企业用人要求存在一定的脱节,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有待提升。

2基于湖南本土企业需求的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建设建议

2.1结合本土企业需求培养适销对路的设计人才

工业设计的范畴十分广泛,从工业设计定义就可看出。可以说,任何工业产品的设计都可以纳入其领域。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高职学生,在校时间仅有3年。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学校没办法让学生成为通才,掌握所有的产品设计方法,真正实用高效的做法就是以本土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仔细筛选出1~2类工业产品,作为重点培养方向。根据对湖南本土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可知,交通工具、工程机械装备和轻工类小产品等领域属于湖南的重要发展产业,因此学校可积极与企业对接,根据本土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结合本校的教学特色,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可开设交通工具设计、家具产品设计和工程机械产品设计等专业培养方向。从地方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设立人才培养目标有几个优势:首先针对本土特色产业,能够为专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其次,地方企业与地方高校强强联手,校企合作更加容易实现;最后,很大程度上能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

2.2采用“工作室+双导师”的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习效果很不理想。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自制力普遍较差,“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收效甚微。近些年,不少学校逐渐提倡采用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即在学习期间,由专业教师牵头,成立设计工作室,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将学生分散到各个工作室,以小团队的形式展开教学任务。工作室制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大改革,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优化教学资源,能够在运作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合作,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形成“学校—企业—学生”良性循环。大专学生在校时间仅有3年,为了让学生能更早地进入职业角色,工作室制度的实施可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工作室的划分应结合课程设置的特点。依据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特点来看,工业设计专业大一时期多以基础课程为主,学生学习色彩、构成、平面设计软件等基础性课程,大二以专业课程为主,三维软件及手绘学习贯穿其中,大三则以专业设计学习为主。因此,工作室可根据课程安排的特点,设立平面设计工作室、造型设计工作室以及产品设计工作室,形成初级、中级、高级3个梯队,分别吸纳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循序渐进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设计实践中去,逐步树立和培养自身的自信心。其次,工作室教学中最好采用双导师制度,学校可聘请企业设计师为工作室导师,专业教师与企业设计师联合指导,从而避免设计教学与社会严重脱节。企业导师介入不必过早,可在大三阶段参与工作室的指导工作。

2.3建立“以比赛代替考试和以项目代替课程”的课程教学及考核体系

工业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学习者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丰富并不代表其设计水平高超,能够检验设计成功与否的只有广大的用户,市场才是最好的尺子。对于专业设计课程,一方面可以联合企业、政府以及其他院校共同举办大学生工业设计比赛或者展览,让学生通过设计比赛检验所学知识及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与企业合作,对接企业项目,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设计项目中,让市场来检验设计成果。如此一来,学生设计的热情以及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地调动起来。

3结语

随着全球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湖南地方企业为代表的在内的众多中小微型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的脚步,避免为市场所淘汰。为了满足中小微型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强烈需求,高职院校必须担负起为地方企业培养和输送工业设计人才的重担,从地方本土企业的需求出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育教学理念,为社会输送更多“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工业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敏,方忠民,程友斌.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工科类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以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47-48.

[2]晋新敏,陈佳薇,张立敏.基于市场需求的工业设计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大众文艺,2013(1):217-218.

[3]桂元龙.关于高职高专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33):91-92.专题与论述78

作者:李娇 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