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改造工程设计研究

道路改造工程设计研究

摘要:

根据太原市学府街道路改造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该项目路线设计的原则,并从设计标准、道路方案设计、交通工程设计三方面,阐述了道路改造工程总体设计方案,缓解了该区域的交通压力。

关键词:

道路,路线设计,连续梁,交通标志

1工程背景

学府街地处省城繁华地段,为东西走向城市主干路,相交于太榆路、坞城路、体育路、长治路、平阳路、滨河东路6条交通干道及多条城市次干路、支路。该工程对缓解太原市东西方向的交通拥堵、美化市容、提升太原市的城建品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府街西起滨河东路,东至太榆路,道路全长4.29km,宽度50m。学府街为连接城南地区的一条东西向通道,沿线连接了太榆路、坞城路、体育路、长治路、平阳路、滨河东路等6条主干路及多条次干路、支路。经过多年使用及道路断面不实用的原因,狭窄、破旧的道路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了。改造后道路设置为双向十车道,将成为一条兼具通行与观赏价值的主干道路。学府街建成后,会大大改善该区域的交通环境及区域面貌。

2方案设计原则

根据我市交通规划、学府街的现状及其在路网中的功能,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的路线设计原则:1)学府街为一条周边社区基本成熟的现状路,路线线位应根据道路现状执行,在避让拆迁的条件下尽量保证通行能力。2)立交范围内合理通过压缩断面等方式减少拆迁。3)道路两侧出入口结合本工程的实施予以设置,保证周边的正常进出。

3工程方案设计

3.1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道路宽度:50m;主线设计车速:50km/h;桥梁设计荷载:城—A级;地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

3.2道路方案设计

学府街西起滨河东路,东至建设路,道路长4.29km,距离长风街约1km,距离南中环约1.2km,具有集中和疏散主流交通的优势。考虑到道路现状板块的不足,同时考虑深挖道路潜能、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水平的需要提出了如下方案:对现状道路的横断面进行改造,同时对交叉口进行必要的渠化,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采用学府街直行高架上跨平阳路、长治路—体育路解决直行与转向交通的分离,从而保证直行连续,地面辅道采用信号灯控制。同时为解决滨河东路节点处由北向东的交通问题,设高架匝道实现左转。其他路口采用灯控平面交叉方式进行处理。立交节点方案:平阳路立交:在上跨平阳路路口处采用(40+56+40)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梁标准段宽度16m,其余采用3×30m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台采用桩接帽梁式桥台,桥墩采用带横梁双立柱桥墩(见图2)。长治路—体育路段:桥梁连续上跨长治路、体育西路、体育路等路口,在长治路和体育路路口处采用(40+56+40)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跨支点截面高3.3m,中跨截面高2.0m,边跨支点截面高2m;其余部分采用等截面连续梁,跨径采用28m~39m,桥梁标准段宽度23.5m、高度2m。主线桥宽16m的标准断面桥墩采用带横梁双立柱桥墩,桥台采用桩接帽梁式桥台。

3.3交通工程设计

为保证道路的通行效率,除了道路设计的合理实用外,也要在交通组织、管理上多下功夫。此次学府街的方案设计就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主要体现在标志、标线及护栏的设计上。

3.3.1标志工程

1)标志设计原则。a.交通标志的设计应简明、准确的向道路使用者提供交通路权、行驶规则以及路径指示等信息,保障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b.交通标志与交通标线等其他管理设施传递的信息一致,互为补充。c.交通标志不应传递与道路交通无关的信息。2)标志布设。本项目交通标志设计在汲取太原市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并结合GB5768—2009进行设计,全线设置包括指路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及辅助标志等功能齐全的各类标志,具体设置如下:a.指路标志:设置于交叉口前方位置。b.指示标志:该标志主要为机非分离标志,设置于交叉口入口处侧分带起点或机非分离起点位置。与信号灯位置冲突时附着于信号灯立柱上。c.禁令标志:该标志主要为限速标志,设置于交叉口前方或者其他需要限速的位置,该类标志结合实际情况与指示、辅助标志合并设置或附着于信号灯横臂上。

3.3.2标线工程

1)标线设计原则。a.交通标线的设计应简明、准确的向道路使用者提供交通路权、行驶规则以及路径指示等信息,保障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b.交通标志与交通标线等其他管理设施传递的信息一致,互为补充。c.交通标线不应传递与道路交通无关的信息。2)标线平面布设。本设计中标线类型有车行道边缘线、车行道分界线、导流标线、导向箭头、地面文字标记等,其中公交车专用车道线设置为震荡标线。a.车行道边缘线设在上下车行道两侧路缘带的内侧,为白色实线,主线及匝道车行道边缘线线宽20cm,在车辆需要跨越处车行道边缘线设置为2m(实线)+4m(间隔)的虚线。b.同向车行道分界线设在车行道之间,为15cm的白色虚线,车行道分界线实线长200cm,间隔400cm。同向车行道分界线在不允许车辆改变车道的位置(如交叉口前方)设置为实线(导向车道线)。c.可跨越的对向车行道分界线(车行道中心线)设置在被交道路双向通行的被交道路中间,为黄色虚线,线宽15cm,实线长400cm,间隔600cm。在不允许车辆变换车道的路线车行道中心线设置为黄色实线。d.人行横道线设置于交叉口及行人需要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人行横道线线宽为40cm,线间隔60cm。本工程人行横道线根据相交道路情况设置4m~6m。e.中心双黄线设置一般设置于单向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机动车道且未设置实体中央分隔带的道路上,为15cm宽双黄实线,两标线间距为20cm。在允许车辆跨越的位置双黄线设置为实线长4m,间距6m的双黄虚线。f.停止线为40cm横向白色标线,设置于交叉路口、人行横道前及其他需要车辆停止的位置,停止线应设置在有利于驾驶人员观察路况的位置或设置于人行横道前。g.导向箭头设在车道中间,图案为白色,导向箭头长度根据车速确定。车速高于60km的导向箭头长度为600cm,车速40km的导向箭头长度为300cm。h.标线设在出入口,加、减速车道与行车道之间,为白色虚线,宽度为45cm,虚实段长均为300cm。i.导流标线设在分合流端部主线边缘线与匝道边缘线之间或平交口处,为白色实线,线宽45cm,与主线边缘线呈45°斜角。j.公交车道专用线为20cm宽虚线,实线长400cm,间隔400cm。

3.3.3护栏及其他安全设施工程

1)护栏平面布设。本项目护栏的设置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a.未设置高架桥的多车道(四车道及四车道以上)路段,在道路双黄线位置设置H1330型铁护栏以隔离上下行车道,在交叉口及有行人穿行的断口处,通过一套H1330-690型波峰渐变铁护栏逐渐降低护栏高度后设置两套H690型波峰铁护栏,确保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b.道路侧分带1.5m范围内设置H1200型铁护栏,以确保行人及行驶车辆安全;c.交叉口处侧分带端头较退后的位置,通过H690型波峰铁护栏延长侧分带隔离长度,以隔离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2)轮廓标平面布设。轮廓标用以指示道路的前进方向和边缘轮廓。本项目轮廓标形式为附着式轮廓标,主要设置于中分带防撞护栏上,或设置于辅道分隔护栏上。附着于护栏机动车侧立柱上的轮廓标,沿行车方向设置间距5m,其反射器中心距地面700mm(矮化护栏轮廓标显示上沿与立柱平齐)。当道路两侧均设置轮廓标时,轮廓标在道路左、右侧应对称布置,按行车方向,左侧设置黄色轮廓标,右侧设置白色轮廓标。3)其他安全设施平面布设。防撞设施:防撞桶主要设置于高架桥的进出口及道路交叉口中央隔离护栏端头等容易发生汽车与路中固定设施发生碰撞的部位,起到隔离中空圆形物体的作用。

作者:郭翔宇 单位: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2020年)[Z].

[2]杨少伟.道路立体交叉规划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3]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

[4]CJJ11—20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S].

[5]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及标线[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