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管理范例

企业资产管理

企业资产管理范文1

摘要:

固定资产管理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有益于优化电力企业资产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和目的。继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提出后不久,财务集约化和SAP系统在电力企业得到了覆盖式推广和应用,从而带来了资产管理模式的巨大变革。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以及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的产生过程,最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财务集约化环境对当下电力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

财务集约化 资产管理 全寿命周期引言

在电力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占比高达80%。随着电网分布的飞速发展,主、配网工程及城、农网改造工程的加速投入,固定资产年均递增幅度达20%以上。因此,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尤为重要。然而规模大、分类多、分布广、更新快的突出特点给固定资产管理,尤其是在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衔接、“账、卡、物”相符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多年来,电力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经过不断地尝试创新和改进,资产管理正不断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传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正经历一场彻头彻尾的改革。

1.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此前在电力企业中普遍实行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相分离的管理模式,将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个过程按照空间或时间进行划分,各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进行不同层次和阶段的实物维护或价值管理等工作,在管理过程中涉及财务资产部门、生产技术部门、物资管理部门等多个部门和单位。但由于各个部门和单位的战略目标、工作范围和职能划分的不同,其通常只着眼于自己部门的资源利用和工作绩效,不能够统筹考虑整个资产管理工作的优化配置问题,缺乏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评估机制,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不足。

2.全新资产管理理念的诞生

实施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电力企业基于电网发展的新形势,为改变传统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而做出的新的尝试和创新,是国家电网公司为了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战略目标而做出的新的战略举措[1]。其将电网信息化、系统化融入资产管理工作的思想,实现了资产管理思想由职能划分向系统统筹的转换,极大地提升了资产管理精益化、精细化水平,有效降低了管理冗余和资源浪费,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进一步扫清了障碍[2]。而财务集约化为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实现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它借助现代信息统筹工具进行固定资产信息的高度集成,实现了价值管理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从全局的角度统筹并优化配置信息、管理资源,有效降低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彻底解决过去由于信息不同步、沟通不流畅、配置不合理及管理权力分散而造成的低效、无效问题[3],为全面成本管理和全面内部控制制度的推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财务集约化对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的影响

3.1财务集约化使资产管理实现横向集中

由于国家电网集团覆盖范围广,地域和发展情况各异,不同的分(子)公司有着大相径庭的管理风格和经营模式,资产管理信息不互通、不共享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管理冗余,使得集团内部管理效率极为低下。财务集约化通过引入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SAP系统与生产MIS系统相互集成,搭建起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总体资源的综合统筹利用。财务集约化在SAP系统内建立了完整的固定资产台账,实现了全省乃至全网范围内的信息共享。通过在统一的SAP系统内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进行固定资产价值核算和管理,并通过利润中心相互区分。通过公司代码、利润中心及成本中心的运用,分割省、市、县分(子)公司的操作权限和查询权限。母公司通过灵活方便的综合查询、统计、汇总功能可即时查询和分析各分公司及子公司的资产管理状况。这就有利于母公司从规划、立项、设计、设备招投标等决策环节开始,到交付、建设、安装、投运等建设环节,最终到资产使用、维护、停用、报废等运营环节结束,真正实现全程管控,进行高效的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3.2财务集约化使资产管理实现纵向集成

近年来,虽然电力企业不断加大信息化投入,但大部分资产管理系统模块仍处于信息“孤岛”状态。目前,计划、物资、基建、生产、财务等各职能部门各有其独立的信息系统,资产价值管理信息与实物管理信息的相互孤立,造成了极大的数据浪费,信息传递不及时、不灵活,难以为提供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所需信息。财务集约化通过技术手段制造系统接口集成了财务管控、SAP系统、营销MIS系统、生产PMS系统等各个系统,通过数据联通,彻底改变了过去财务部门只管资产价值、生产部门只管资产实物,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管资产与用资产脱节的状况,实现了物资、项目、设备、资产集约化管理。

3.3财务集约化使资产管理实现流程再造

财务集约化不仅能够实现数据集成,同时能够在管理平台中融入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利用管理工具优化工作流程、细化工作节点、完善工作环节,将工作要求落实到系统操作环节中来,从而有效地提高制度执行力。在财务集约化平台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不断梳理和细化各项业务的操作流程。同时结合固定资产全寿命过程管理的要求,突出对工作节点的控制,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关键流程,在关键环节进行权限控制和审批监督,减少人为影响因素。

3.4财务集约化使资产管理实现动态监控

目前,由于我国电力企业资产分布地域广、规模大、数量多、变化快,大部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是静态和局部的,财务数据难以与实物资产变动保持动态实时更新。大部分电力企业所谓的固定资产管理其管理的主要是固定资产的卡片。但是,固定资产是有生命周期的,在其从建立到报废的整个过程中环环相扣,仅仅依靠静态管理很难全面了解和评价资产状况。而财务集约化通过SAP平台实现了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的实时同步和信息共享。资产从申请采购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完整地记录在案,其运行状态在资产卡片与设备台账中同步并且动态地反映着。即使某项资产的关键字段被改动过,其变更记录也将清楚地记载操作人、变更时间和更改事项。财务集约化突出地表现出与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理念的紧密结合,实现了固定资产动态的、全过程、全生命的管理。

4.结论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需要各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努力的管理体系,而财务集约化这股年轻的力量给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的实现提供了优良的平台。通过细化对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各项具体措施的研究,实现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无缝衔接,从而进一步推进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固定资产管理的崭新面貌和更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作者:张东平 王红梅 姚岚 刘少华 张光亚 程曦 吴周 林士明 赵雪婷 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张勇,魏玢.电网企业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思考.电力技术经济.2008,20(4)

[2]蔡亦竹,柳璐,程浩忠,马则良,朱忠烈.全寿命周期成本(LCC)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综述.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7)

[3]黄颖,林春红.基于财务集约化理论下的供电企业资产管理风险控制探究.2014,42(12)

第二篇:电力企业资产管理模式思考与创新

摘要:

电力企业资产管理问题一直困扰着资产管理人员,由于管理模式过于陈旧,出现了管控能力不足、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此,研究者研究了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大大提高了电力企业资产管理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资产账面相符性,由此可见,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资产管理 思考 创新

对现有的电力企业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具有一定的迫切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电力企业规模每年都在扩大,所涉及到的资产也逐年增多,如果这些资产不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很有可能会危及到国家资产安全,因此对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加以思考以及创新很有必要。

一、电力企业资产管理难点

首先,上级部门无法对各项资产信息进行实时的管控,这主要是因为基层企业资产信息统计不到位,汇总时间比较长,因此上级部门无法随时跟踪基层单位,而基层单位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时常出现资产实物与价值不符合的情况,极其容易导致账实不符,使得资产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其次,电力企业资产管理需要分析数据,而这正是电气企业资产管理的难点之一,因为电力企业需要分析的数据数量非常庞大,分析的过程也十分复杂,分析过程中,又缺少相应的维度,因此无法对资产问题做出准确的分析,也无法对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实时帮助;再次,电力企业负责资产管理的部门比较多,整个管理链条比较长,极其容易出现管理脱节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最后,电力企业资产信息并不集中在专门的业务部门以及专门的系统中,分布十分分散,而各个业务部门以及系统之间存在着比较大差异,数据也难以统一,因此共享十分困难。正是由于电力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着众多的难点,因此相关部门以及企业有必要对现有的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思考创新,以此提高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基于此,研究者运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进行电力企业的资产管理构建了资产管理信息平台。

二、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

1、总体架构

电力企业构建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运用的是信息技术,融入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该平台主要技术架构有两种,分别为展示平台、应用平台,存在两种体系,第一种体系就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第二种就是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这两种平台以及两种体系共同组成了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这其中展示平台主要负责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运营情况进行分析以及综合管理,其主要是由资产报表分析模块、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模块等构成;而应用平台主要负责对资产管理进行审批以及相应的处理,其主要是由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块、资产移动盘点模块等构成。这两大平台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资产信息管理平台的所具有的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

2、“双体系双平台”架构

2.1资产全寿命周期展示

“双体系双平台”是能够对电力企业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展示,则这也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功能之一。电力企业应用资产管理平台之后,能够对资产整个过程以及管理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对资产管理分析报表进行核查。对于单项资产,资产管理人员会从规划计划、运行维护以及报废处置等方面进行管理,并且通过资产管理信息平台来监督资产管理执行的效率,以此保证资产整个过程都能够得到监控。

2.2资产地理信息查询

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中,双体系双平台”架构的构建,不仅能够对资产价值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握,同时对资产实物信息以及地理分析信息也能够全面的掌握。这主要是因为“双体系双平台”架构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这样电力企业所有的资产状况都能够清晰在地图上显现出来,这样电力企业资产存在的价值信息、资产地理信息、资产实物等融合起来,以此方便资产管理人员对资产进行各个阶段的管理,降低资产管理成本。

2.3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电力企业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总体概括来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项目管理,即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健全项目成本管理制度,使得项目成本管理更加的科学合理;第二阶段,资产管理,电力企业应该对资产处置成本、资产的运用成本以及获得的价值进行管理,以此提高资产管理价值的最大化;第三,系统操作,全生命周期管理主要是通过系统软件进行管理,因此管理者必须能够对系统进行操作,否则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将无法实现;第四,绩效评价,管理的过程中,只有对绩效进行不断的评价,才能够不断的完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系统。2.4资产移动盘点电力企业资产一直都以来都无法实现年度盘点,而运用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之后,可以实现对资产的移动盘点。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融入了移动计算技术、手持尖端设备技术等,因此能够对固定资产进行移动式盘点,除此之外,还应用了二维标签技术、RFID技术,从而能够固定资产展开实时跟踪,这对电力企业资产账实相符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成效

因为电力企业资产管理一直以来都沿用传统模式,因此构建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并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主要是以我国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秉承着解决现实问题的原则,不断探索与发展,最终建成了资产管理信息平台,所取得的建设成效如下:1、横向贯穿全寿命周期,拓展资产分析维度首先,它打破计划规划、项目建设、运维检修、财务等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各类资产各阶段的信息在统一平台下的贯通。其次,厘清资产全寿命周期流程,明确资产全寿命各个阶段的关键环节,将事前预警与事后分析相结合,实现对资产全寿命周期信息实时查询、稽核和监控。最后,加强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拓展资产分析维度。2、应用移动盘点技术,实现资产动态跟踪一是构建单个资产身份证,开启固定资产数字化管理新模式。从根本上做到现场资产、实物台账、资产台账——对应,为日后资产全过程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二是大幅度缩短盘点周期、盘点数据真实准确。应用资产移动盘点方式减少了人力成本,缩短盘点周期,提高了资产盘点的工作效率。盘点中,减少了中间环节的人为操作,保证了盘点数据真实性、准确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电力企业资产管理质量,使得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的各个部门进行通力合作,并且实现数据共享。但是由于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缺少经验,以此需要不断的改进,优化系统各个功能,以此保证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能够为发挥出资产管理的功能,使得电力企业财产不丢失。

作者:辛颖 单位: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客服中心计量室

参考文献:

[1]胡建.资源性国有资产之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发展.2009(01)

[2]杨靓婧.国内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企业技术开发.2009(04)

[3]彭照杉,林贻武,朱佑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基于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12)

[4]强化县级电力企业代管的管理[J].农电管理.2000(01)[5]杨纯廉.电力企业商业化营运的探讨[J].大众用电.2000(09)--108

第三篇:铁路企业资产管理浅析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铁路的投资,铁路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加强铁路企业资产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铁路总公司成立后对所占有和使用的全部资产进行了清产核资和资产清查,特别是对土地进行清查和授权经营工作,从而发现资产管理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制度和贯彻落实提高资产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关键词:

铁路企业 资产管理

本文所称铁路企业指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局、专业运输公司及其他由总公司直接出资的全资企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可以按照是否具有实体形态、耗用期限长短等进行不同的分类,也可以综合以上的几种方式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特殊资产等。铁路企业通过资产管理行为充分发挥资产效能,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使资产保值增值,更好的为生产经营服务,实现经济利益流入企业。

一、加强铁路企业资产管理的意义

加强铁路企业资产管理,盘活运用既有铁路存量资源,优化利用新线建设新增资源,最大限度提高铁路经营效益,建立铁路与社会经济利益共享、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因此,铁路企业资产管理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必须站在实现铁路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高度,扎实做好铁路企业资产管理各项工作,为全面推进资产资源、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促进铁路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铁路企业投资发展的历史及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企业投资发展的简要回顾

20世纪50年代三年经济恢复期间,国家对铁路共投资11.34亿元,其中用于新线建设资金4.31亿元,新建建成成(都)渝(重庆)铁路、天(水)兰(州)铁路、湘桂铁路的来(广西来宾)睦(中越边境的睦南关,今友谊关)段。1953年执行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用于铁路基本建设的投资为62.89亿元,其中用于新线建设投资为29.57亿元。长达十年之久的“”时期铁路建设和运输管理进入了一个特殊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20世纪末,建成了京九铁路、南昆铁路、南疆铁路。“八五”期间,铁路建设投资0.18762亿元。截至2002年底,铁道部汇总的资产总额为0.95万亿元,2003年至2012年,铁道部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94万亿元。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铁路总公司资产超4.66万亿元。2014年铁路总资产5.45万亿,预计2015年底铁路总资产将突破6万亿,预计“十三五”期间铁路投资规模将高达3.9万亿。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显示,近十三年来,铁路总公司资产以平均每年约0.388万亿的速度增长,铁路企业资产数额庞大,种类繁多,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系着企业今后的长远发展,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铁路企业资产类别主要分布在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在建工程、货币资金、存货等项目。

(二)铁路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

铁路企业在对每年快速增长的资产进行管理的同时,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有着较为健全的管理监督制度。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从购置、配置、调剂、维护、处置等各个管理环节,到信息化管理方式的运用,计算机动态管理的实施,都有着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

1.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建立统一企业会计标准的要求,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中国铁路总公司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在总公司及各级控股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通过实施企业会计准则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满足铁路企业市场化的需要,使铁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铁路企业走出去,促进铁路企业国际化发展。

2.清产核资和资产清查

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全面摸清铁路企业资产的数量、质量和状态,发现资产管理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核实资产的真实价值水平,完整、准确反映铁路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状况,总公司对所占有和使用的全部资产开展了以2013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的清产核资和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工作包括账务清理、资产清查、资产评估、损溢认定、报表编制、中介审计、结果申报、资金核实、账务处理、完善制度等。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资产效率和经营效益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土地清查和授权经营工作

铁路总公司成立之前,铁路用地多为国家征用地、行政划拨用地,在账面上有列为固定资产,也有列为无形资产,有的甚至没有在账面上反映出来,对铁路土地使用权的管理不够统一和规范。成立总公司以后,在铁路企业开展了土地、房屋资产清查和土地授权经营工作。通过现场勘查、配合专业评估公司进行土地评估、土地证复印和扫描等大量细致认真的工作,并严格把握完善土地权属问题的解决原则和政策界限,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完成土地权属完善和土地使用权与固定资产价值分离工作,真实确认土地使用权价值。

4.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映在制定的规章制度能否得到有效有力的贯彻落实,资产的购置、使用、保管、财务等部门之间能否进行有效有力的沟通协调,共同按照制度规定进行规范的操作。

(1)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没有明细账,有的分类不准确,有的购置的资产已投入使用多年,仍挂在往来账上,没有按照财务制度规定转账。资产的使用保管责任不清,管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存在资产流失的现象。

(2)铁路基本建设工程中拆除房屋、建筑物等既有资产存在的问题。资产所有单位没有在基本建设取得规划、设计时,与基建项目管理机构签订拆除资产补偿协议,没有明确被拆除资产的相关补偿办法,更没有办理被拆除资产报废手续,部分铁路企业存在资产有账无物,或被拆除资产长期挂列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现象,造成账实不符。

(3)资产后续支出存在的问题。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加装改造等方式实现整体或局部更新,提高资产性能或延长使用寿命,就应将为此发生的相关支出计入该项资产成本,同时更新相关卡片、台账、技术履历薄等。如计算机应用软件版本升级,主要技术和应用功能发生重大改变,应当按规定向业务主管部门重新申请登记,审核通过后,按软件系列产品管理,在原登记号基础上进行变更登记,核发新的应用软件登记号,同时增加原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又如成段更换接触网、成段更换电力贯通线、电务整站(整套、成段)连锁设备更新支出应予以资本化,而不能简单地进行费用化,从而准确反应企业资产状况。

(4)资产购置税务问题。《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3]106号)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铁路运输和邮政业营改增试点。铁路企业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开始开具、取得增值税发票,进行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的核算并依法纳税。购置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可以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所以在采购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认证,从而合理降低资产的采购成本,减少每期摊销、折旧额。实际操作中存在经办人员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后未能及时交付财务部门,超过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认证期限,造成购置资产支付的增值税款不能进行抵扣,增加购置资产成本。

作者:徐云 单位:南昌铁路局财务处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

[2]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铁总财[2015]37号,2015-1-22.

企业资产管理范文2

1石油资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三条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第四条规定,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石油资源企业的固定资产大致可分为以下七类:油水井设施、油水集输设施、储运销售设施、石油专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及仪器、建筑物及土地。石油资源企业大都制定了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实行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对口部门分离的管理模式。财务部门负责资产的价值管理,实物由各对口部门管理。生产运行部门是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实物监督管理部门;地质部门是油水井及相关设施类油气资产的实物监督管理部门;各基层单位相应的职能班组是各单位的固定资产的实物监督管理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能够满足资产的日常管理。但是,由于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缺少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所以造成账面资产管理和实物资产管理之间的脱节,一些在账资产与实物资产之间缺少相应的链接。

1.1产建转资。

固定资产的转资入账是进行资产实物管理的开始,也是投资转化为资本的具体体现。加强新购建资产的验收转资,是确保投资真正能够形成资产,而所形成新的资产又能够纳入正常资产管理范畴的前提,也是防止资产流失的关键环节。固定资产转资的主要依据是长庆油田公司业务发展计划、非安装设备购置计划、零星工器具购置计划、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单、设备验收报告单。工程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前,所属项目负责单位要按规定填写工程项目竣工转资验收报告和单项工程明细表,使用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参加验收,资料与实物完全相符时,方能办理验收手续。待资产管理部门签字认可后,才能办理转资手续。

1.2资产折旧、折耗的计提。

设立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岗位,专职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工作。每月末进行资产折旧、折耗的计提,审核资产核算系统生成的各类资产报表。

1.3资产清查。

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清查盘点,对盘盈、盘亏资产提出处理意见,并进行相应账务处理。

2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年底整体转资的现象比较多。

由于年底转资工作量大,时间短,程序复杂,加之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产建项目组不能准确、及时地提供资产明细资料,造成整体转资的现象比较多,以致部分资产在资产账上作为一条记录反映,虽然保证了资产价值的正确性,但是,对于符合资产的附件资产,没有必要的反映和记录,从而造成车间之间资产的调拨没有记录,也没有在价值上进行相应的增加和减少,无法真实的反映各站的资产价值。

2.2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部分基层单位对如何控制、利用好固定成本意识不够,一味的侧重于对成本的控制,成本控制程度的好坏也成了考核基层单位的重要指标,相应的固定成本的管理措施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也就缺乏针对性、具体性。

2.3没有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制度。

只注重对操作成本控制的考核,没有完善的固定资产考核制度。

2.4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

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所以造成账面资产管理和实物资产管理之间的脱节,一些在账资产与实物资产之间缺少相应的链接。有些停用或者待报废的资产,在资产账上依然反映着。

3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改进建议

资产管理一定程度上存在多头管理、组织分散的现状。各机构没有从全盘综合考虑,各单位的资产管理专职人员缺乏,不利于对资产的购置进行事前分析,对资产的管理进行事中控制,对资产的维修、报废进行事后监督。同时,部分单位对如何控制、利用好固定成本意识不够,一味的侧重于对变动成本的控制,相应的固定成本的管理措施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也就缺乏针对性、具体性。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议从资产的取得、使用、维修、处置、记录等方面入手,建立一整套资产管理追究责任制,把资产管理纳入到正常的考核兑现中,并与成本考核同样实行奖惩制度。

3.1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在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框架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权责利。财务部门根据企业实际资产使用强度和管理要求、企业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运行现状的指标体系。通过考评机制,形成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机制,奖励先进管理者,对侵占、挪用、毁坏、窃取固定资产的违法和失职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激励和约束员工行为,调动其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

3.2加强产能建设投资和固定资产管理的衔接。

在进行投资核算时就要为将来的资产管理奠定基础,通过准确的投资成本核算,可以提供准确的资产价值,防止资产流失。开发井、探井维护到各单井,并真正将成本费用准确核算到单井,就能满足转资的需要。重要的是对各种功能站的核算要进行细化,按照资产转资和管理的要求,在进行工程项目的维护时,不仅要维护到各单站,而且要在下级按站内房屋、围墙、泵、储油罐、锅炉、站内管线等进行维护,核算时也要将成本进行明细核算,这样转资信息来自财务信息,更加客观、准确。

3.3将实物资产和账面资产结合起来统一管理。

统一成立专门机构,在基层单位设立资产专职管理人员,并指定一名领导专门负责资产管理工作。

3.4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强化设备监管,坚持设备技术状况的月检查、季评比,建立完善的转资、建账、登记、保管、使用、调拨、保养、报废等制度。建立数据库,实现资产管理工作的网络化,让闲置、低效设备充分发挥作用。

3.5加强实物资产管理,将各单位内部实行实物资产网络化管理。

所有实物资产全部纳入计算机网络管理中,网络终端建在实物资产最基层单位,实物资产发生增减变动,随时动态监控,并相应在计算机网络实时反映。

3.6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需要资产管理人员具备全面的业务知识和良好的工作素质。目前各基层单位资产专(兼)职人员普遍更新较快,资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需要提高,资产的管理工作缺乏连续性,给实物管理造成了一定的疏漏。可组织资产业务的培训学习,也可以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办法,不断提高基层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为资产管理科学先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滕海洲 单位:长庆油田公司财务资产处

第二篇: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完善措施

一、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管理现状

电网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并且电网企业的资产还比较分散,使用资产的部门比较多,地点和范围都比较广泛,基本上会遍布到电网企业辖区的每一处。同时结构分类复杂,覆盖面大,种类比较多,主要包含了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线路及设备、用电计量设备及通讯设备、自动化设备、工具器具、运输设备、房屋建筑物、土地、福利设施等十几大类。但是电力公司本身的人力、技术、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限制,没有简化实用资产分类目录,虽然多次进行清产核资和固定资产清查,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也未能清楚的弄清电网资产家底。随着信息化系统的运用,也出台了很多配套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定,但是还没有针对性的完善检查以及考核制度,对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实物管理、使用管理层级的职责、岗位划分、日常维护等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存在资产价值和实物管理相互脱节,即业务部门管理资产,财务部门管理价值,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配备不足,资产管理职责不明晰等管理痼疾,给我们的生产、经营管理带来了极大不便和损失,固定资产管理提升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二)存在问题

1.设备卡片与实物卡片不相符。

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不协同,现场再用设备无异动手续造成设备台账无法跟踪维护,结合账务反应的资产卡片原值、净值与现场核对差异更大,主要原因:一是因扩技改、改建、大修以及日常的更换等导致电力公司的资产变动比较频繁,特别是更新附属设备,加大了固定资产卡片和实物资产之间的差异;二是资本性支出费用化,部分单位由于技改资金不足利用大修费用购置形成实物资产,未能在财务账面反应,造成账、卡、物不一致;三是在固定资产存量管理中,由于内部调拨问题引起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情况,设备异动后对资产卡片未及时进行更新或维护,实物发生了变化而帐卡未及时变更;四是固定资产未按规定清查整改,由于清查方法不对,清查“走过场”态度,导致清查整改效果不明显。

2.闲置或报废固定资产的处置内控制度不完善。

电网企业闲置固定资产主要指不需用的固定资,形成原因一是设备更新换代造成固定资产无形损耗而产生闲置;二是项目调整、物资需求计划提报不准确造成采购设备闲置,这些资产属于非生息资产,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需要通过“盘存利库”。电网企业报废的固定资产是指运行日久、虽能修复但费用太大、腐蚀严重、严重污染环境、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运营方式改变部分或全部拆除等情况的设备。部分闲置或报废资产存在一些折旧未提足、核算不到位、程序及手续复杂、价值鉴定困、利益驱动等多种原因,主要根源还在于缺乏内控,不重视这方便管理。对于闲置或报废的固定资产处置需要公开、透明,最大限度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3.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性质不够清晰。

在使用固定资产时,经常会存在一些后续支出,后续支出主要包含了两种,首先是修理固定资产的费用,财务上的处理会直接计入到当期费用中去;二是属于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指的是能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或使其质量获得实质提高支出,账务处理进行资本化,按期摊销费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技改、零星购置设备严控,计划规模有限,下达资金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为解决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单位会将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和改良支出混淆,导致会计的计量准确程度较低,会计信息质量也比较差,这会给管理考核的效果造成很大影响,并且也会导致账外资产的形成,企业会出现账卡物不相符的情况,带了审计风险。

4.权属管理意识不强。

在《物权法》颁布和施行的大环境下,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要重点考虑与权属管理的相关问题。电网资产分部较广,这和历史现实有着直接关系。有些电网资产来源比较广泛,但部分资产因种种原因尚未办理权属确认,如一些小区配电设施等容易产生权属不清,给后续资产维护管理及安全带了极大隐患。

二、完善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措施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并不断完善与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各个单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符合单位需要的操作性比较强的资产管理标准和相关的准则,这样能够固定和规范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管理程序,对内部控制进行完善。合理界定固定资产管理职能,解决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实物管理以及使用保管管理三个层面职能缺位的问题,充分体现归口与分级相结合的原则,并直接写入部门管理职责和员工岗位责任。在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归并一些固定资产事物管理和保管职能,根据谁使用谁保管的原则,进行责任人或者责任部门的落实,设立固定资产登记簿,以便对固定资产实行跟踪管理,全面了解和掌握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和质量状况。探索固定资产管理与领导干部业绩考评挂钩,将信息化应用作为重点关注内容纳入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促使各单位“一把手”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重要性。

2.推行固定资产全过程管控,加快信息化建设。

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企业内部资产全过程管理,将固定资产的录入、折旧提取、合并拆分、内部转移、报废、调拨、清理的整个过程纳入全程管控。推行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数据资产信息,建立完善的设备台账信息,从设备采购、使用、报废整个生命周期管理,实时反应设备运行状况,实现资源共享。强化工程项目的核算信息管理,将固定资产价值信息从投入建设到竣工决算形成过程记录,加强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和过程管控,强化工程价值管理。通过和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电网运行、地理信息等系统的有效集成,提升数据质量,支持企业资产经济高效运行,实现精细化的资产运维管理。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

保证账、卡、物一致性,在每个部门设置固定资产负责人,负责建立设备台账,对设备新增、报废、变更等情况跟踪登记。成立固定资产资产联席委员会,定期按照分年、分类、分地等形式进行盘点清查,深入细致实施,到现场逐项核查,使设备名称、系统名称、账面记录等协同一致。编制固定资产清查盘点表,对于盘盈、盘亏、信息记录不符等情况,彻查原因,追究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形成报告,上报总部。分析固定资产变动情况和效益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树立成本意识,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

4.加强资产权属管理,规范用户资产接收工作。

根据需要来完善电网企业的资产权属管理,对电网企业资产权属的类别进行规范,完善资产权属日常管控制度,确保管理工作和单位权属登记能够正常进行,对于资产产权需要清理分析,加强与当地政府领导之间沟通,制定清理措施,对权属登记资料齐全或收集难度较小的不动产应尽早进行权属确认,对于用户投资形成资产应尽早与用户签订无偿移交协议,明确资产产权和运行管理职责,维护电网运行安全稳定。

作者:侯凤 单位:国网淮北供电公司

第三篇:电力企业资产管理及其实现探讨

1、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信息化平台在电力企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是一项创新性的举措,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新手段、新形式。这一过程不仅是只要拥有技术就能完成的,同时还需要非技术性的因素作为指导,例如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等,可以说电力企业的资产化管理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了众多综合性的要素,但是这并不是不能完成的任务,只要以系统性的思想作为指导,各部门的团结配合,就可以建立起完备的信息化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开展企业的资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企业电力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还融入了众多的学科,例如自然以及社会科学等,电力企业同时还具有自身的发展战略,将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实现资产管理的目标。电力企业的资产管理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做是一项重要的项目,为了使项目的最终结果达到预期的标准,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进行考量。其一为建设的前期准备阶段,其二为建设的过程中,其三为建设的后期收尾阶段,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认识,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手段加以实施,最终就会实现既定的目标。下面,我们就这一实现的过程进行具体的论述。

2、电力企业资产管理实现的全过程

2.1注重技术经济评价与可行性研究

众所周知,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设计,只有按照设计的要求,循序渐进的执行,才能顺利的完成相关的工作,保证最终的效果。可见,设计在建设的初期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设计的过程中,包含了众多的设计内容,例如关于技术是否可行,从经济角度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社会的影响力等,都是设计中应该考虑的要素。在设计中必须要让人明确开展资产管理的必要性,使相关人士能够信服。同时,技术作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应用范围,该技术能否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其所具有的功能是否可以得到更广泛的扩展等,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在经济合理性的方面,将该技术所需要耗费的资金进行评估并且对预期的收益进行计算,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在社会中地位的提升。

2.2注重技术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控制

加强对电力企业资产管理中技术的管理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管理。例如设计制造的方面,技术成本投资的方面以及质量与安全相协调的方面,技术管理作为资本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实施的初期阶段就应该开展行之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资本管理的进一步落实,在保证效果的同时,还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并且还能保证在安全的环境中促进质量的达标,因而具有比效果更为重要的作用。相关人员在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技术方面的管理。

2.3注重内外部环境的分析

资产管理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环境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环境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内部的管理中,外部的环境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加强对企业环境的分析,才能保证管理技术的顺利实施,实现根本性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从自身的现状出发,因为只有切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技术才是最为实际的,能够有效的保证企业的今后发展。并且还要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是具有风险的,如果企业过于保守自封,对每一步行动都要思考良久,很有可能就失去了机会,当机立断是管理技术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并且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电力企业必然能够获得永葆生机的动力。这是对内部环境的调节。外部环境在调节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遵循国家的相应规定,并且严格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等。

2.4企业资产管理中所涉及的因素

企业在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除了上述要考虑的问题外,还要充分认识到企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对于资产管理具有促进的作用。如果人员的专业素质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那么在实际的操作中,就可以为资源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将其中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有机的结合,最终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样不仅能达到资源管理的最终效果,同时还能保障相关管理水平的提高,例如人力资源的管理以及经济方面的管理等。

2.5资产管理中加强软硬件的结合

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依靠软件而发展的,硬件在这一过程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能够将这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相信效果将会是十分显著的。因为软件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硬件是企业中所必须具备的产物,在充分了解电力企业特征的前提下,软件与硬件进行结合可以保证资产管理的水平的提升,落实相关的工作,使企业在进行转型的过程中,无论是在软件方面还是在硬件方面,都能达到相应的功能与要求。

2.6电力企业对自身特点的要求

电力企业资产管理技术既要结合电力工业和电力企业的自身特点,又要密切结合电力市场化进程要求,既要注意新技术、新方案、新思想的采用,又要以电力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及信息化管理工作为基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电力企业资产管理技术方案选择及设计要充分考虑网厂分开、竞价上网、输电“三公”服务、可靠供电及需求侧管理,还要考虑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电力交易规则及电力交易买卖、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和电力监管条例要求等。

3、结语

企业资产管理范文3

关键词:资产管理;企业管理

一、企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一)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机制薄弱

企业在现阶段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些许问题,成为影响企业资产配置和经营运转的重要因素。企业高层管理者首先需要正视资产管理的现状,然后进行有效的完善改进。第一点,企业上至管理层下至员工对于资产管理的理念较为淡薄。大多数管理人员的思维理念较为传统保守,不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资产管理方式的创新,造成企业大量资产的闲置和浪费,降低了资产的利用效率。理念意识上的认知不足,使得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缺乏动力,阻碍了资产管理的改革进程。第二点,企业资产管理机制的缺乏。资产管理机制的缺乏主要表现在:首先是资产申报机制有待完善。企业资产申报机制的缺陷使得资产登记存档以及审报批环节等缺乏规范性,企业主体不能够有效把控资产存量,易造成企业资产的直接利用或是再利用环节受阻,从而降低了企业资产利用率。其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企业资产管理水平。企业会计体系不健全,采购审批环节的财务预算、会计核算等出现纰漏,导致账实不匹配问题的出现,对资产管理造成阻碍。

(二)资产闲置流失,监督考核管理欠缺

依据现阶段发展状况来看,企业资产利用率整体偏低,资产流失较为严重,考核监督机制欠缺。第一点,企业资产数据信息建设的不完善使得资产重复购买状况时有发生。资产的重复购买、再利用途径的受阻、企业员工资产管理意识的淡薄、决策失误增加的隐性资产成本、资产转换不当、流动资产管理经验不足等都会降低企业资产配置水平,造成资产的不合理流失。第二点,依据资产生命周期理论,企业资产从购进到退出的全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首先是未能将企业资产管理水准与员工的绩效薪酬相挂钩,导致基层员工甚至是管理层对资产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其次,资产的动态信息化数据平台动能机制发挥不完善,资产购入、使用、退出、再利用的信息更新较慢,数据信息和资产使用现状无法有效的衔接。最后,对于企业资产管理的流程系统各环节的职员责任主体不明晰,且监管责任不清晰,监管效能无法有效发挥。企业外部或是内部监督部门机制的功能性作用发挥常处于无效的状态,导致资产管理弱化。

二、完善企业资产管理的有效建议

(一)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加强资产管理改革

资产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提升是企业运营管理有效提高的基础所在。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要深化资产管理意识。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需要改革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借助产权交易机制来降低资产流失率。企业对交易行为及其交易流程进行制度确立,使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转换交易,提升规范化水平,以防不合规操作的出现。其次,完善企业组织架构,必要的时候打破甚至是重组组织架构。按照岗位和人员特性相结合的方式,对两者进行有效地匹配,使其权责对应,有效的进行资产管理核算等相关工作。再者,要注重对资产的精细化管理。资产管理是一项庞大工程,在建立有效完善的资产核算机制基础之上,要注重对日常资产的核查监督,加强精细化管理工作,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收账款、半成品、商品等按照类别科目进行详细的划分,并在台账、手续、流程等方面为其设置详细的管理体系。最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是企业资产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财务部门最为清晰的记录了企业资产交易以及资产存量等数据,对企业资产具有较为清楚地把控,有效建设企业财务制度,提升企业财管水平,是进一步优化资产管理的保障。

(二)建设考核激励机制,加强一体化监督

一方面,管理者在进行绩效考核、奖赏激励时,可以将资产管理纳入绩效考核的范围之内,将资产管理单列为激励奖赏的内容,另一方面,建设完善资产管理的一体化监督机制。监督机制的建设可以从几方面进行:首先,从企业内部着手,需要设立独立性较高的专属部门对企业资产管理的监督进行管理。企业要设立监督部门并保持其独立性,由监督部门协商其他各部门建立监事会机制,对企业自上向下进行无缝隙监督,可以将政府等行政部门纳入到监督体系中来,强化监督力度。其次,从企业外部环境入手,可以通过国家在立法体系上的建设来提升监督力度。借助法律体系对其企业资产进行良好的界定、对资产的各种转换交易模式进行清晰地规范,落实企业资产监督管理章程,提升监督效力。最后,对资产管理的各过程进行精细化监督。包括资产的采购以及再利用等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在对企业进行资产采购时,人员及其流程要规范化操作,账面记录要真实透明,有据可循。在陈旧资产再次获取时,相应的追踪和巡查机制体系要完善,确保资产的合理利用转化,提高企业资产利用率。

(三)提升员工素质,建设信息化数据平台

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得益于其机制建设的完备性,同时也来自于其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和信息化数据平台的支撑。企业要重视资产管理员工队伍建设:首先,信息化社会下企业要加强对员工专业技能和业务的培训,提升其工作能力和水平。其次,可以借鉴成本责任目标管理机制的人岗匹配原则,记录员工考核业绩,使得后续激励奖赏有据可循及为后续内部晋升提拔奠定基础。再者,绩效考核制度的有效确立是选任人才、赏罚分明的有效依据。将员工资产管理的结果和其绩效赏罚相联系,及时了解进展情况,发现并改正问题,签署工作计划书,进行考核评分,明晰各岗位员工的职责,更新创新性思维,为资产管理提供经验。从各方面增强员工资产管理意识、责任以及学习等,为资产管理奠定基础,有效管理企业资产。此外,信息化数据平台的有效建设为企业资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第一点,企业要利用数据平台建立数据分析利用机制,将企业各项资产信息进行整体的统计分析,了解企业现有的资产存量,把控企业整体资产实力,拓宽加深资产数据信息,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第二点,强化资产的流程体系建设,加强资产采购、再利用以及资产流动去向的数据信息并进行动态更新,保证信息真实有效,实现资产一体化的管理。第三点,深化企业资产系统化建设。注重财务体系和资产管理体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既注重对财管水平的提升,同时加强资产管理建设,相互促进推进,提升管理效率。同时注重依据生命周期概念,对资产从采购到流通以及最后的退出全过程进行信息化建设,加强数据编控水平,创新资产管理方式,有效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水平。

三、结语

企业资产管理是企业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持续经营运转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明晰企业在资产模式创新动能不足、资产转换不当、再利用受阻等现状,清晰企业资产流失严重及利用率低下的根节,并对此在一体化监督、人员平台建设、资产申报、产权交易机制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1]贾玉芝.如何加强企业资产管理[J].中国外资,2017(01):86-87.

[2]罗韬.加强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以传媒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8(12):139-140.

企业资产管理范文4

摘要: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固定资产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固定资产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也是企业产生效益的源头,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及市场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发电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及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发电企业在固定资产保值、增值,资源充分利用及利润创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有待完善。基于此,本文对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完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发电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

一、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根据我国《电力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可将发电企业固定资产分为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基建用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及未使用固定资产。相对于其他类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而言,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内容更多,复杂程度更高,整体工作具有一定难度[1]。发电企业属于典型的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其固定资产不仅类型多,而且数量多,且价值较高,分布较为广泛。同时,发电企业固定资产变动较为频繁,且更新频率快,且规模愈来愈大若要通过财务管理及时、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变化,存在一定难度。发电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能够让高层管理者确切地掌握固定资产实际情况,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避免重复购买,有利于降低发电企业运营成本。

二、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部分问题分析

在电力行业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电企业运营管理水平较以往有了显著提升,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在部分环节上还是暴露了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固定资产管理与实物管理存在偏差。在发电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价值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然而,很多发电企业财务部门偏向于资产价值管理,但却忽视了设备运行管理。在构建固定资产台账的初期,工程技术人员及生产技术人员参与度较低,导致固定资产价值与实物价值出现偏差,容易出现“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的情况。另外,部分发电企业在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未能做到按时、按量盘点,使得固定资产台账未能及时更新,实物与账面记录存在差异。(2)固定资产内部转移不够规范。部分发电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转移时仅进行实物交接,但相关信息归集及记录工作却未及时跟上,因此无法及时、有效地收集固定资产转移信息,可能会导致资产丢失、权责不清等问题,会对固定资产安全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国有发电企业存在多种低价使用主业固定资产的现象,这给发电企业运营带来了一定风险,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安全。(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以往国有发电企业是整个行业的垄断者,市场竞争意识不足,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落后,整体管理效率不高。然而,随着电力改革及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压力愈来愈大,相关管理制度有待优化、完善,工作重心也需要调整。

三、发电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策略

1.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完善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有利于促使相关工作规范化开展,保证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成效。在体制完善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树立先进的、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并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加大制度执行力,让制度具有可操作性。管理人员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过程记录,包括固定资产购入、更换、租赁、报废等环节。同时,要对固定资产预算、审批、验收等制度进行优化,其中重要设备要由专人负责[3]。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类型复杂,且专业性较强。因此,要制定出有效的沟通机制,促使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标准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另外,要完善考核、奖惩制度,以发挥督促、激励作用,增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让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2.加强固定资产计价工作

很多发电企业所涉及的固定资产金额、数量较大,这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也对固定资产计价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保证发电企业固定资产计价工作顺利实施,一方面,发电企业内部要加强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工作,促使其业务能力不断提升。要求资产管理人员不但要把握固定资产增减账务处理工作,而且要与单位各部门之间密切联络,随时掌握固定资产变更情况,实现固定资产动态跟踪管理。另一方面,要充分落实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工作。资产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对旧设备进行合理、科学地资产折旧,并由专人进行核实,以保证固定资产折旧的精确度。

3.重视固定资产内部控制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固定资产是其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要构建出有效的岗位分离制度。固定资产采购由使用部门提出,采购期间审批人员及请购人员要相互分离;同时,固定资产记账人员与资产保管人员要相互分离,盘点工作由记账人员、保管人员及独立的第三人共同协作实施;固定资产报废处理过程中,要保证报废通知人与保管人员相互分离。通过岗位分离,让固定资产管理更加透明化、规范化,避免出现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的行为,让企业利益得到最大程度保护。同时,企业可结合实际运营情况,设置固定资产考核指标,对固定资产管理行为进行约束,达到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目标。另外,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强化内部审计,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有效监督,避免账实不符、闲置浪费等问题,让固定资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四、结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发电企业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涉及因素较多,影响范围较大,流程较为复杂。为了保证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取得成效,必然要对管理体制、计价工作及内部控制工作等进行完善,科学、合理地支配并利用固定资产,促使发电企业资金利用率提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宋文颖 单位:国家电投集团东北电力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俊.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有效管理途径[J].商场现代化,2015(26):56-57.

[2]蔡爱兰.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之我见[J].现代商业,2011(27):86-87.

[3]杨永刚.浅议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金融经济,2012(12):173-175.

第二篇:新能源发电企业资产管理研究

摘要:

新能源发电企业是整个新能源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管理直接影响整个电力建设的效率与水平,由此也使得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资产管理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必须要采取更全面合理的措施来加强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资产管理,通过提高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来促进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就是对新能源发电企业资产管理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新能源发电企业资产的特点,并为如何改进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资产管理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企业;资产管理;改进措施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与能源供需之间矛盾的加剧,使得新能源企业的开发与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新能源企业逐渐成为了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新能源发电企业在整个新能源企业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对社会的生产建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也就必须要保证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也就要求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提高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对企业的资产管理,不断提高新能源发电企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促进新能源发电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就是关于新能源发电企业资产管理的相关研究。

一、新能源发电企业资产的特点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指出,根据新能源发电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其资产分为十三大类,分别是变电设备、光伏发电设备、输电设备、通信线路及设备、线路及配电系统设备、运输设备、电能计量设备、机械加工与维修设备、自动化控制与仪器设备、房屋、土地、生产管理设备以及其他生产建筑物等。这些固定资产都是新能源发电企业开展各项业务与经营的基本载体,是使新能源发电企业获得生产效益的源泉。总的来说,新能源发电企业资产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资产具有巨大的资产价值。新能源发电企业作为一个资本密集型企业,仅消耗在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就高达数十亿,其资产价值不言而喻,是影响新能源发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资产管理也就成为了新能源发电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次,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资产具有系统性。新能源发电企业不仅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新能源发电企业资产的生产环节非常众多,比如电力存储设备、风力发电系统等都是新能源发电企业资产生产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缺失了任何一个系统都会导致整个新能源发电企业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

二、改进新能源发电企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结合新能源发电企业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

新能源发电企业有着非常繁多种类的固定资产,而且不同种类的固定资产分别有着不同的实用性能,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并完善新能源发电企业的电算化建设,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科学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增加财务核算管理与经营计划管理等模块。同时,还可以从新能源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的立项、构建、竣工等各个业务环节来健全该信息系统,为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设置申请、审核、制单等管理权限,让其可以全面实现对新能源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的在线监控与管理。如此一来,也就方便了新能源发电企业实时掌握企业内部的各种固定资产信息,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水平。

(二)将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年度计划加以落实,不断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权威性

对于新能源发电企业而言,将年度计划落实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权威性,同时也能够不断促进整个新能源发电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为了避免制定年度计划时发生失控或扭曲等问题,年度计划要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主线工作,严格遵循“无计划不执行”的理念,确保新能源发电企业预期的发展目标能够得到有效实现。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与企业批准的计划相一致,则企业项目计划在跨年度的时候必须要重新进行申请。对于新能源发电企业各级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来说,也要加快转变管理观念,对自身的岗位权限要做到严格履行,在制定年度计划的过程中还要加强企业风险预控与内部监控的力度。此外还要加强企业的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对年度计划进行合理地安排与有序的实施,保证企业的项目成本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优化,尽量减少超计划投资项目的出现。

(三)强化新能源发电企业竣工项目的决算编制,不断提高企业编制决算的效率与质量

在新能源发电企业固定资产中,企业基础建设工程竣工转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新能源发电企业基础建设项目的周期较短、占用资金较大、编制工作繁琐等,长期没有进行竣工决算的项目会对整个新能源发电企业经营效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高效、及时、准确地做好企业项目竣工决算编制工作,才能够为企业之后的资产管理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从当前新能源发电企业配置到电站的工作人员情况来看,整体竣工决算任务十分艰巨。对于电站资产而言,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新能源电站竣工决算编制任务、将工程项目的竣工决算工作顺利完成是其最终价值。所以新能源发电企业在进行资产管理时,必须要结合竣工决算得到的相关资料对资产账面价值加以合理调整,从而才能够将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更加客观地反映出来。

(四)加强新能源发电企业内部监督报废资产的管理,对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引起重视

对新能源发电企业内部资产的损毁或报废状况加强监督是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要从内部执行以及内控制度等方面完善审批程序。首先,资产的实际使用部门要将企业损毁或者报废的资产的处理审批单准确填写好,对这类资产的处理意见以及现状加以说明,再由固定资产管理部分对其展开综合评估,并由企业总经理审批评估意见,资产管理人员依据相关意见来对资产进行处理,及时召开经济活动加以确定。其次,还要挖掘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理的各种渠道,让企业报废资产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对新能源发电企业中的盘活闲置资产引起重视,不断提高企业盘活闲置资产的利用率,让其得到增值,将企业资产流失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首先,要加强企业各发电系统相互之间的联系,借助信息系统平台,对企业资产的可使用状况进行及时交流,从而不断扩大企业闲置资产的可使用范围,将其应用的作用重新发挥出来。其次,还要积极进行各种市场调研活动,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技术支持,保证即使投入较少资金同时能够实现企业闲置资产功能的增加,从而为新能源发电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最后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奖励体系,对于那些重视企业盘活闲置资产且做出一定成绩的个人与单位,要给予其充分的肯定与奖励。

(五)在新能源发电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人事监督机制,不断优化企业的资产管理

人事监督机制是新能源发电企业整个管理机制中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健全的人事监督机制也就提高了新能源发电企业管理机制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从而也就为新能源发电企业资产管理奠定了更好的机制保障。而且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能源发电企业的管理目标,让企业资产管理的各项流程得到顺利有序的进行,就必须要保证新能源发电企业各级监督机构管理人员将其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因此,就必须要对新能源发电企业各级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加以明确,设定其任职资格,选拔优秀的人员来负责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新能源发电企业资产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还要针对企业的资产管理岗位制定一个严格的工作标准与要求,将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位与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挂钩,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其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在保证了新能源发电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之后,整个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也就能够得到巨大的提升。最后还要对新能源发电企业资产管理各项措施加以优化与健全,确保做到处置有下账、新增有上涨、清理有对账、变动有调账等,对于资产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资产管理工作,为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资产管理不仅是新能源发电企业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更是决定新能源发电企业发展效益的重要因素。今后,随着新能源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逐渐加快与完善,必须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来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发电企业资产管理的水平,投入更多力度到新能源发电企业资产的监控中,为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奠定一个充实稳定的资产基础。

作者:白云峰 单位:中国航空工业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叶泽,陈天恩,刘瑞丰,张新华,李焰.新能源与火电跨省跨区发电权交易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基于机会成本的发电权交易价格确定[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53-55

[2]石旻,张大永,邹沛江,DavidBroadstock.中国新能源行业效率——基于DEA方法和微观数据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04:60-77

[3]周竞,王珂,王维洲,郭晓蕊,梁琛,李亚平.自备电厂参与新能源消纳的交易模式效益分析及应用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14:145-150

[4]王家新,刘萍,胡帆,韩立英,李卫华,刘宇,李挺伟.发挥评估价值发现作用加强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J].中国资产评估,2015,02:28-32

[5]曾博,杨雍琦,段金辉,曾鸣,欧阳邵杰,李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需求侧响应关键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17:10-18

[6]李彦斌,陈静,杨静,李晓宇,商远生.企业项目化管理模式探究——基于大唐新能源公司的案例分析[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2,06:463-474

[7]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张鹏,王志刚,程瑜,梁强.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调控:从短期到中长期的分析认识[J].经济研究参考,2012,61:3-50

[8]熊正德,阳芳娟,万军.基于两阶段DEA模型的上市公司债权融资效率研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05:51-56

第三篇:烟草企业资产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摘要:

提出企业资产管理是企业内部重要的管理制度之一,应在各个层面予以重视。烟草企业作为传统业务领域的企业,存在着设备众多、管理分散、效率低下等问题,指出应该建立资产管理系统,使用二维码等先进技术进行资产的录入管理,同时在企业中也应该培养一批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关键词:

信息技术;烟草企业;资产管理

企业资产管理是企业内部重要的管理制度之一,是企业资金、技术等领域各种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总称。这一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减少运营成本,同时将企业资源核心进行大规模的优化。这一目标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的,以更好地合理安排资源、合理组织相关活动。企业资产管理是企业增加收益、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有力途径。目前,我国烟草企业众多,管理方式各异。但烟草企业作为传统企业,技术含量不高,管理方式落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主要集中在管理创新层面,因此,运用信息技术做好烟草企业资产管理势在必行。

1烟草企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传统企业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导致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的落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烟草企业在人事管理、专卖系统、OA系统中都应用了信息化技术,但在资产管理层面使用信息化手段的企业还是少数,管理方式多集中于手工登记、档案袋存档、标签标识、年底盘点等。这一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由于手工录入数据,很容易产生错误。烟草企业的特征需要实行资产信息化管理:①这是由企业的硬件决定的。烟草企业的设备比较多,价值也相对较高,同时企业的性质使设备无法集中在一个地点,比较分散,但是设备的完好率要求高。②这是由企业的管理要求决定的。虽然烟草企业看似管理简单,但其具有资产分散、数据集中、管理集中的特征。在企业的运营成本中,设备、材料、维修等费用占据了一部分比重。因此需要烟草企业尽快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资产管理,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烟草企业实行资产管理拥有诸多好处:首先,信息技术应用在企业资产管理中可有效集中资产,根据需要进行实时调配,动态跟踪资产的来源及去向,提高资产利用率;其次,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以使管理更为客观公正,避免漏洞的出现,保障资产的有效调配。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产管理的路径

烟草企业的基础信息化硬件在于各类服务器,其中包括WEB服务器、域服务器、防病毒服务器、备份服务器等,各类交换机、存储设备、办公电脑、路由器等。在软件方面,包括各种办公软件、杀毒软件、管理软件等。由此构成了烟草企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基础。

2.1资产管理信息服务平台

该平台的建设需要一台服务器,然后在服务器上安装相应的资产管理软件。软件需要由基本的功能模块、数据接口模块、管理模块、条码模块、后台管理模块组成。软件系统除完成日常的信息交互外,还应具有强大的后台管理功能,比如一些资产档案的打印、系统密码的修改、查询文件、系统日志、系统升级等。

2.2二维码技术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二维码技术的兴起是手机客户端参与资产管理的过程,从而使管理可随时随地进行。二维码技术利用“物联网”原理实现信息的存储,从而完成资产管理的动态与可视。使用二维码技术进行资产管理具有以下优势:①二维码的使用使每件资产都获得自身的标识,使日常的录入、查询、采集更加方便,同时使用手机客户端查询资产状态更加有效。②扫描技术的使用解放了人力,管理的过程更加客观、高效。提高了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的产生。③简化了工作程序,特别是资产的调配、维修、报废等,资产管理工作人员使用手机就可以现场完成管理工作。④解决了资产管理过程中一些陈旧设备闲置、设备使用情况不明、资产流失等问题。

2.3注重过程控制与动态管理

在开发资产管理平台时就要将过程控制和动态管理的理念渗入其中,真正将标准化落实到资产管理的始终。此外,要确保资产管理平台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进行有效拓展。系统的自检功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强化安全保障措施,有效保证平台的平稳运行,避免重大损失。

2.4资产录入注意事项

在资产录入的过程中,将生成的二维码扫描后粘贴在实物上,保证编码与实物对应准确。完成录入后,通过电脑、无线终端(802.11b/GPRS/CDMA)等将条码采集器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资产数据平台,保障数量和内容的正确性。

2.5设置不同的资产管理员岗位

资产管理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资产管理平台的建设,更需要掌握不同权限的资产管理人员。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大概应有:系统管理员、安全保障员、会计、录入员、保管员等。其中,系统管理员拥有系统的所有权限;安全保障员对各种安全软件进行查询、安装,保障系统的安全性;会计管理相关的资料,在其他部门需要的时候及时调出相关资料;录入员负责资产的录入;保管员有查询资产卡片的权限。

3结语

作为传统领域的企业,烟草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应利用一些新的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效率。烟草企业的资产管理非常重要,要做到不漏、不丢则需要企业人员共同的努力。通过创建烟草企业资产管理平台,把责任分到每个部门、每名员工,使员工建立责任心。如资产的管理,各部门要有资产管理员,购入时使用部门的资产管理员要签字,部门经理也要签字,才能到财务报账,出了问题哪个部门使用则哪个部门负责。作为烟草行业企业,应规范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的管理,建立购置、使用及出入库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物资采购、验收、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监管等。企业必须认识到工具再先进、再易用,如果不贯彻落实,不好好利用,也无法对资产进行有效管理。

作者:韩静 单位:天津市武清区烟草专卖局

参考文献

[1]高祥生,刘亚楠.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烟草商业企业资产动态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4(13):162-163.

企业资产管理范文5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国有资产

一、引言

国有资产关系着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和效率,国有资产管理是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把资产资源用在有利于国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地方,这不仅仅有利于优化国有资本的布局结构,还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资源的共享水平、利用效率,有利于强化规模效应、节省投资,化解过剩产能退出的步伐,推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发展,资产的结构及管理情况关系着企业的长期发展,加强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变得日益重要,特别是重资产、以资产运营管理为主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尤为重要。高质量的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资产运营能力及资源的合理化分配,提高企业综合实力,有效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企业未来的经营和发展。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对于以资产运营为主的国有企业来说,资产运营管理能力是公司最重要的能力,而精细化的管理成为提高资产运营管理能力的必要手段。目前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逐步规范化、系统化,资产折旧的计提、资产信息录入传递等工作已能通过信息系统自动完成,虽然降低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了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但资产管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对资产管理不够重视

目前国有企业的投资规模较大、历时较长且涉及的部门较多,形成为企业提供效益的资产也较多,增加了资产管理的难度,资产管理的模式也由过去的粗放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但仍有些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意识和方式落后,公司管理层过于重视资产的交付时间、投资回报及公司整体效益等,而忽视资产的管理,对国有资产管理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造成一些资产得不到有效利用,无法充分发挥资产应有的效能。在国有资产管理上缺乏详细的规范流程、合理的管理方式方法,或者企业已具有相应的资产管理规范制度,但由于国有企业非市场化的选人用人制度,负责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不具备专业管理能力且缺乏执行力,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管理过程中随意性较大,资产盘点工作流于形式,造成账实不相符,国有资产损失及浪费。

(二)资产账目与实际情况不符

以资产运营为主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规模、价值占企业整体资产的比重非常大,较少的专业资产管理人员配备难以将整个企业的资产管理清晰,较少的人员与庞大的资产资源形成一对矛盾。目前固定资产的总额与数量基本上都是以财务部门的统计及账面的显示作为重要依据,在资产投入使用之前,由于工程建设安装时各类物资采购到货时间的不同,再加上建设工期的要求,具有相似功能但型号、价格不同的工程物资没有经过审批手续就在项目之间进行调拨使用,固定资产验收时也未严格账实核对,造成财务账面价值与实际情况不符,虽然对整体的投资无影响,但各单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型号等则与实际不相符。国有企业内部各单位的固定资产在调拨过程中没有专门安排人员进行监督,财务部门仅依靠业务部门资产管理人员提交的材料完成审批流程,无法了解被调拨的固定资产实际情况与数量,导致入账的固定资产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部分资产在没有经过审批的情况下就进行拆除、报废,或者资产先拆除报废,后提交申请审批,造成财务账面上资产仍存在并计提折旧,而实际资产已不存在,大大降低资产的价值。

(三)资产管理效率低,部分资产利用程度不高

随着国有企业运营规模的扩大,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管理流程未能按照要求被执行,对陈旧落后的资产未能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和改造,造成资产管理效率的低下,导致资产的使用寿命和功能未能充分得到体现。国有企业的资产由于国家地方政策和行业自身的性质、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设备本身陈旧老化落后等因素被拆除,这些拆除后的资产被搁置未能及时处理或直接报废,形成大量不良资产,大大降低了资产的价值,而在清理、处置资产时,也未进行资产价值的评估并回收利用,造成资产资源的浪费及重复投资。

三、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建议

针对上述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账实不符、资产利用率低等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一)提高资产管理意识,推进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对于重资产的国有企业来说,资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公司管理层应改变重经营的理念,重视资产的管理,建设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资产全过程管理,明确资产管理的相关责任人,提升资产精益化管理,同时加强资产管理人员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以资产规范管理为抓手,着力提升资产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能力,夯实资产运营基础。

(二)重视资产的前期管理,加强资产投入使用前验收管理

推进资产管理前置,规范工程资产管理制度,实施业财一体的管理流程,在资产投资之前合理评估投资方案,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合理管控投资规模。坚持以工程交付实物为准,在项目验收环节现场核实资产是否真实,准确按照实物信息入账。财务部门应在内部验收审签环节建立稽核机制,资产与实物不符的拒绝验收,保证账实一致性。

(三)完善资产盘点制度,做到账实相符

目前国有企业对资产的实物管理环节处于薄弱阶段,因此要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盘点制度,加强资产的现场管理工作,加强资产核算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沟通,避免出现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的脱节,造成账实不一致。财务部门可采取定期、不定期和抽样的检查方式,牵头组织清查固定资产的来源与组成部分,资产的数量、型号等是否与账面一致,尤其对资产的调拨、报废,可安排资产核算人员到现场了解、记录资产情况,做好资产管理的监督工作,保证资产的实际情况与账面上相吻合。

(四)加强日常维护和精细化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国有企业应落实资产运营管理的效益导向,发挥资产的最大利用效率,因此要加强资产日常的维护、修理及改造,保障资产的可靠稳定运行,尽量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资产运行质量,严控折旧期内资产拆除、报废,最大可能发挥资产的效益效率,使资产管理水平稳步提高,达到挖掘资产价值潜力、提升公司运营效益的目的。加强资产的保全,强化资产处置中的规范性管理,对于已经拆除、报废的资产,可利旧的应及时回收再利用,资产核算人员及时记录资产的利用状况,无法利旧的资产应聘请专业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对资产进行合理处置,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五)全面整合资产管理流程,推进资产全生命周期系统化、数据化管理

在流程体系建设上,完善工程资产管理,强化采购管理,实现工程项目从物资采购到验收使用整个流程系统自动入账、自动转资和全量资产资源统一管理。全量资产与资源的匹配,确保资源和资产颗粒度一致,资源的新增实时触发资产的新增,资源的变动实时反映资产变动,资产折旧维护成本实时与使用性能进行匹配,实现资源资产管理流程一体化,从流程上保证资产账实一致。在系统体系建设上,要进一步厘清财务系统和资产系统的职能和关键字段,财务系统负责资产账和资产价值管理,资产系统负责实物信息管理,并通过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从源头统一数据、提高管理效率。在数据体系建设上,积极探索统一的编码体系,实现每一项资产从采购、到货、安装、交资、运营、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化管理,为企业资产运营提供坚实的管理支撑基础。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资产维护的远程监控、数据远程稽核,准确记录实物的数量、使用状态等信息的变化,确保资产与实物的一致性匹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市场的发展,国有企业结构性调整迫在眉睫,而资产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生产因素,其管理也由之前的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通过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资产管理的制度约束和责任落实,降低管理成本、经营成本,减少重复建设、节省投资,有效提高投资效益,促进资产提质增效,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稳步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林少芬.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分析[J].经管空间,2016,(7):70-71.

企业资产管理范文6

供电企业资产管理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长期以来都是企业高度重视的焦点问题。特别是随着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为了降低企业的成产成本、保证生产的安全运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供电企业在企业生产管理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工作,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企业的生产管理,但是还远远达不到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管理机制的目标。下面是供电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1.没有实现企业设备资产的量化管理,不清楚企业设备资产的具体库存、具体成本和运行状态等情况,或者是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各个部门不统一,无法确定哪一方的是准确数据,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2.没有对企业设备资产的运行情况和历史维修进行统一记录,导致无法快速获得维修设备的历史缺陷和移动情况,难以通过对设备资产的历史状态分析以快速得出维修措施,影响维修效率和生产进度。3.缺乏设备维修的标准化作业规范,对设备的检修主要依赖专家的经验与能力,既影响设备维修的工作效率,还加大了出现人为误差的概率。4.由于缺少对设备历史数据的记录,设备检修过程中没有历史故障和缺陷的分析依据,从而无法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检修规范和方法,维修效率和费用无法达到最优化。5.由于各部门之间的生产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加大了库存管理的难度、增加了成本负担,设备抢修无法迅速查询到储备品,增加了抢修时间和成本。6.由于没有充分实现信息的共享,难以完成设备维修成本的预算和控制,给生产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都带了很大难度。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实现企业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国内供电企业已经普遍应用MIS(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维修水平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没有充分实现设备维修成本控制和资产信息管理效益,因此,供电企业要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控制生产维修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需要应用一种更先进的管理系统,EAM即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正是能满足供电企业这一需求的先进成熟的管理系统。

二、企业资产管理的概念及方法

企业资产管理(EnterpriseAssetMan-agement,简称EAM),是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合理安排设备维修计划、企业资源及相关活动的进行,从而实现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目的。与传统的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相比,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在保持静态核算功能的同时,还实现了对资产从申购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企业资产管理是以资产、设备台帐为基础,以工作单的提交、审批、执行为主线,按照缺陷处理、计划检修、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几种可能模式,以提高维修效率、降低总体维护成本为目标,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集成在一个数据充分共享的信息系统中。”企业资产管理就是一个将众多密切相关的模块科学合理地整合在一起的集成系统,充分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功能,确保了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和即时更新,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资产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三、企业资产管理在供电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供电企业具有典型的资产密集型特点,良好的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还是企业获取利益的重要战略方式。因此,将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引入供电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对生产设备进行集约化的规范管理,为供电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生产成本、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在供电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应用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应用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有利于供电企业实现企业资产的量化统计,有效地对设备资产的具体库存、运行状态、库存成本,库存备品进行集约化管理,解决了供电企业因设备资产庞杂而带来的管理难题。2.庞大的设备维修、维护费用是导致供电企业生产成本过高的重要原因,没有经过合理规划的库存备品更是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施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对供电企业生产管理相关数据进行统一记录和科学规划,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3.企业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先进开放的技术平台,在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准确有力的依据,辅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决策。4.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具有先进开放的平台属性,有效地实现了供电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的统一规划和实时共享,可以方便灵活地根据供电企业的业务特点进行二次开发和定制服务,很好的满足了供电企业管理服务业务的不断发展与变化的需求。5.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在记录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的基础上,增加了根据设备维修计划进行工作安排、分析维修人员工作效率的辅助功能,为企业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提供了更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方式,这也与目前国内人事管理逐步向人资管理发展的趋势相契合。

四、结语

企业资产管理范文7

摘要:

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同时也是企业完成各项工作的基本生产资料。本文分析了一般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对应的管理与核算的改进策略,希望有助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突出问题;改进策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的扩大,以及管理体制的逐步深化,固定资产在企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并且,固定资产往往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据主导地位,价值较高,使用时间也长,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但是,现如今部分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改进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突出问题势在必行。文章从一般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部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一、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多元化的生产发展趋势,企业要适当的调整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其更有效的解决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找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策略。

(一)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

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轻视固定资产管理的现象,主要问题表现在“重财力管理,轻物力管理”。同时,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更重视那些直接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工作和活动,而忽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这样,就导致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人员配备不足,加之工作人员本身也不够重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导致固定资产损耗、丢失等现象。比如,企业购置的一些用于技术检测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数量多,单价高,日常的领用、归还、维修工作做的不够到位,导致此类固定资产损耗严重,造成企业资产流失。此外,一些企业对拥有的大型生产设备,在维修、保养、改良过程中缺乏系统的动态跟踪管理。

(二)部分固定资产核算不力

固定资产核算不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企业中一些非生产型设备具有较大的移动性,难以进行统一管理,导致固定资产盘点的过程无法寻找到对应设备。例如,笔记本,打印机等一些小型设备。第二,单位人员对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没有及时的统计,对一些报废的固定资产的处置具有随意性等,都会造成固定资产核算不力。第三,固定资产增减变化方式多,相应的科目也较多,会计核算会很复杂,造成固定资产核算不力。同时,会计准则对机器设备、办公设备、通信工具、办工用品等资产计提折旧的年限,并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核算人员往往依据自已的职业判断来预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从而计提折旧;并且准则取消了固定资产的价值衡量标准,导致财务人员对于购置的资产是否属于固定资产的界定不清晰。所以,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对于企业固定资产核算造成的影响很大。

(三)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

就我国目前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形式来看,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普遍存在。首先,在不同时期购置的不同资产,企业没有形成统一采购的情况下,由于购置人员、购置部门不同,常常出现资产的台账与实物不相符的情况。其次,账实不清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固定资产购置的过程中,也出现在企业运营期间,由于固定资产使用及维护过程中涉及的部门以及人员较多,在移交固定资产的过程当中就很有可能发生资产遗漏、丢失甚至是损毁的情况。这样造成固定资产的遗失往往不会入账,最终导致账实不清。最后,某些实物资产管理人员由于管理意识淡薄,把资产管理简单理解为资产的保管及使用,造成管理不够规范,使一些固定资产损坏甚至丢失。固定资产账实不清,对于企业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隐患,是企业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可能一直适用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制度必须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调整而调整。当企业固定资产出现损坏需维修时,制度没有明确具体的落实细则,就造成了部分固定资产没有人维护、维修的状况。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实施的标准,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却经常有会计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出现,归根结底是因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其次,各个职能部门责任落实不到位,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不能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目前大部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并没有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二、关于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问题的策略

会计核算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处理好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问题,必将对企业提高生产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针对以所分析的一般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应该从以下对应的几方面着手:

(一)规范企业资产购置及管理,完善资产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是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企业应将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贯穿于日常工作。而防止企业固定资产流失的方法之一是完善和落实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首先,杜绝“重财力管理,轻物力管理”的现象。企业固定资产构建完成后,管理人员不能置之不理,应当定期清查、维护和维修。其次,在固定资产维护过程中实行分配到个人的制度,并将分配情况记录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只有改善企业固定资产损耗严重这一现象,才能以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的效益。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不仅包括资产购置管理还包括资产维修、改良、处置等流程管理及对应的财务核算管理,企业通过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做好资产的动态跟踪管理,这样才能真正的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只有完善了资产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的问题。

(二)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核算流程

针对固定资产核算不到位的现象,我们可以合理设置帐卡,并实行网络管理。首先,合理设置帐卡,有利于正确核算资产的价值。适当的设置“固定资产登记薄”和“固定资产铭牌”,按固定资产类别标记,有助于企业各部门对每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在设立帐卡的同时公司应当设置总账,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其次,会计信息系统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应实行网络化管理。实行办公室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和应用,这样,就能及时,迅速的获取资产管理运行及实时变动的情况。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也会变得轻松容易很多。这样,面对台式电脑、笔记本等数量多,单价低,管理难度大的物品,核算起来就更加容易方便,也会提升核算的效率,降低核算的失误。在年底盘点清算的时候,也不会出现核算不到位以及账实不符等现象。

(三)明确企业岗位分工及职责,优化日常管理路径

一些企业存在着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有总账,无明细账,无卡片账,账实不符的现象。为了解决企业总体资产账实不清这一现象,企业应当明确不同岗位的分工及职责,从而优化日常管理路径。在当今会计信息系统科技进步的环境下,各个部门要建立起分工协作的关系,建立合理的内部网络系统,以便于加强工作中的联系与交流。同时,也要对固定资产开展跟踪管理,及时掌握资产账目的变化情况。财务人员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分工,不只是完成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对固定资产的后续跟踪管理,监督检查,核实购置及使用年限也属于其范畴之内。同时,财务人员也要准确把握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实际盘点情况,这样才能在出现盘盈、盘亏的时候,将盘点结果报相关资产管理部门调查核实后进行账务处理,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四)完善资产的核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会计的基本职能不仅有会计核算职能,还有会计监督职能。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这两种职能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因此,要使会计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当强化对会计的监督,规范操作流程,因此稽查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监察和内部审计监督力度,保证资产清查等各个环节工作真正有效。企业应不断规范操作流程,并落实到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中去,同时要健全内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部会计制度和措施,对内部会计监督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针对监督盲点、弱点及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企业正常运行的保障是固定资产,做好该部分的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是保证企业生产效益的前提。固定资产是企业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是否合理规范,关系着企业的效益与未来的健康发展。只有使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核算工作制度化、流程化、常态化才能减少固定资产的流失,才能提高公司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才能为公司带来更好的效益,保证公司长久稳定的发展。

作者:刘虎 单位:武汉光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相力华.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1(02):31.

[2]周丽丽.浅谈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J].财经界,2013(09):26.

[3]盖地.中型企业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2014(12):18

第二篇:新金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摘要:

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国有企业全部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说它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劳动资料,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在整个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新金融背景下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管理环境不理想、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有效控制活动的缺失等,为此探讨如何利用不同的方式来改善国有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杜绝出现错误和舞弊现象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就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新金融背景;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强化对策

一、新金融背景下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1.管理环境不理想。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环境不理想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①外部沟通渠道不畅通。由于没有良好的沟通平台和投诉渠道,使得国有企业的道德与诚信观念不能很好的传达给外部供应商,还会使国有企业不能及时发现员工的一些舞弊或违法行为,让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发挥不了其作用;②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流程亟待完善。虽然多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都非常注重加强对关键岗位的管理,但是在固定资产管理员、固定资产会计等类似的关键岗位说明书中的内容还亟待完善(比如其中对员工是否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与能力,是否掌握了关键性的核心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很不完善);③缺少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推广实施的渠道与机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于高级管理层没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主要靠财务部门进行落实,并且由于缺少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这就加大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推行难度,使其不能有效地执行。

2.固定资产的管理处置不规范。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固定资产登记单,但很多国有企业却并未照此做法实施。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专业人员的日常护理,而是主要依赖于财务部门的账面资产。还有一些闲置报废的资产,在没有经过审批处理,也没有经过任何处置手续就对其随意处理,造成了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浪费。国有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大多情况下都存在不经过任何财务调拨手续就擅自对各种固定资产进行随意转移的现象,这会造成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账目不相符合的情况发生。例如,部分国有企业汽车的调配都不需要进行调配手续就随意的调配到下属的各个单位中去,导致了财务部门完全不知道企业汽车的调配情况,在做固定资产的统计时账目与实际的总固定资产不相吻合。

3.缺乏必要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机制。在传统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下,国有企业针对固定资产的管控却很不到位,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上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如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人权责不明晰,缺乏专职人员管理固定资产等;②缺乏对固定资产使用的管理制度,具体的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等往往各自为政,沟通缺乏,管理部门缺乏对固定资产具体使用的约束和监控,往往导致固定资产出现不必要的闲置甚至遗失。同时,由于具体的使用管理制度缺乏,从而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较为随意,国有企业的各个部门间可能会处于攀比,随意报废和重置固定资产,这也造成了固定资产的人为浪费。

二、新金融背景下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强化对策

1.完善固定资产盘点,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固定资产需要定期进行盘点,以准确的了解固定资产的详细情况,盘点的次数每年应该不低于一次,对盘点的人员应该实行轮换制度,同时盘点的人数最好设置为两人以实现相互监督,保证结果能够真实的反应事实。管理和使用固定资产的部门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来负责盘点工作,核实盘点的结果。各级管理层需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对盘点结果进行审批。设定明确的问责机制,发生问题时能够准确的找到相关责任人,并制定合理的惩处手段,管理层对处理结果进行确认。依照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合理的处理盘盈资产、盘亏资产,并保留原始的盘点单据,为核查提供数据支持。

2.加强对闲置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国有企业要从如下方面来加强对闲置固定资产的管理:(1)对于缺乏有效管理措施的闲置固定资产管理,国有企业应积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建立综合管理部来实现管理,准确掌握辖区内的闲置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并制定针对性强的意见来指导其使用和处理;(2)制定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对闲置资产的处理能力,充分发掘其潜在价值。综合管理部应定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记录那些长期未被使用的资产,建立一个专用的统计系统来记录和管理这些资产,并对其进行维护保持信息实时有效。采用出售、出租、对外投资等各种方式及时处理那些没有利用价值或者已经损坏的固定资产,避免资产的贬值或失效等原因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充分发掘其潜在价值,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3.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自我评估机制,建立考评机制。(1)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自我评估机制。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要求有合理的决策机制,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自我评估机制来为决策提供参考的信息,保证国有企业的各项活动能够按照规范进行,保证政策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提高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为此,国有企业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来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自我评估机制:①建立长效的自我评估制度。领导小组应重视自我评估的执行情况,将该制度常态化,定期举行交流会商讨制度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评估管理取得的成效,制定相应的对策;②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之所以建立自我评估制度,是因为这种制度有利于发现现存制度的缺陷和不足,以便制定针对性强的对策。改进措施的确定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控制点并制定合理的控制目标,其次综合各种控制措施,多管齐下来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2)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考核机制。一方面,国有企业要对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考核方法加以改革,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考核的主体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考核相关的职能部门,形成一个考核系统的基本执行力量;确定考核工作的目标、内容、要求等;制定考核的标准以及基本原则;制定激励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被考核对象的绩效参考因素;及时反馈和处理考核所得结果,并对其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要增强考核评价的有效性。国有企业应按照自身的基本情况,综合各种固定资产管理考核方式,考核的次数每年应不低于一次,综合运用定期和专项检查的方式,考核时应全面深入的了解,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便对制度加以改革使其更完善。

4.推进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国有企业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加速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具体说来:(1)建立一个专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来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国有企业要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新的系统来记录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将固定资产的购置、入库、出库等环节实现信息的电子化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2)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国有企业应掌握自身的现实情况,建立一个属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在系统中开发各类功能模块,每一个模块对应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一个方面。系统将集成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流程,从而提高企业进行投资预算管理活动的效率,以最小的时间代价完成实物信息记录、会计核算、档案管理等工作。

三、结语

固定资产是国有企业最主要的劳动工具,代表着国有企业的生产力水平,缺乏固定资产会造成国有企业不能正常运作,同时固定资产管理是我国国有企业非常重要的资产管理工作,要想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经济效益,那么就必须做到合理利用并科学管理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尤其是要加大管理固定资产使用状况信息化的力度。

作者:胡静 单位: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旭安.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J].教育管理,2012(10).

[2]周媛.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才智,2012(07).

[3]张晓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J].中国市场,2015(30).

第三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管理效率的高低,对能否为企业生产经营发挥作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期传统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对资产管理不够重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本文重点探讨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完善对策,希望能够提高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效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对策

自从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取得企业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途径。据统计,一般企业的固定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50%左右,而对于石化企业来说,其固定资产所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相当大,超过了50%,并且其固定资产具有规模大、价值高的特点。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石化企业固定资产的结构状况、管理使用水平和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正常运营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其使用效能。

一、企业固资产管理特征

(一)企业中固定资产特征

企业中的固定资产其实常常所说的有形资产,顾名思义就是指具有一定实际形态的企业资产。一般来说,石化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很大,在使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的固定资产在直接参与企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改变事物本身的状态,但是却会发生损耗,这时候企业固定资产所具有的价值就会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固定资产中所蕴含的服务期限和会计周期没有多大关系,企业需要分批次优化处理企业的费用支出。

(二)企业中固定资产核算特征

前文提到,石化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具有很大的价值,企业固定资产价值增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此同时,企业的固定资产会计科目也是十分复杂的,这就给石化企业的资产核算增加了难度。再加上固定资产价值变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可以选择一种固定的累计折旧的方式对转移固定资产的价值。

(三)企业中固定资产管理特征

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涉及到各个项目,企业的财政部门、销售部门以及后勤部门等。由此可见,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活动相当繁杂,管理起来也是相当有难度的。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需要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打下坚实的保障。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许多企业对其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生产经营,轻资产管理”的观念倾向,这就导致企业在管理职责方面并没有明确,也没有将管理责任具体落实到位,制约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有些企业存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现象,如在固定资产采购、使用、维护、盘点、处置等环节没有作出明确要求,这就导致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处于失控的状态,存在严重的账实不符、设备使用效能远低于设计指标、购置成本不能有效控制等问题,从而引发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固定资产流失严重等一系列的问题。

(三)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企业固定资产流失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财务审计不严格,对企业固定资产的评价不够真实,虚构虚增企业运营成本。还有一些不法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转移、私吞固定资产,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二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一些固定资产提早出现故障甚至“带病”运行,增加了维修成本。三是闲置资产处置不及时,造成人为的闲置,从而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浪费。

(四)信息系统开发滞后

目前许多石化企业采用了SAP系统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提高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在这种系统下,企业在项目建设、资产交付、资产维修、资产调拨甚至资产报废等过程中,仍然需要工程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实务单位等部门的参与,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就SAP系统中的资产维修来讲,设备管理和资产模块是分离的,维修效率较为低下。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完善对策

(一)提高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

在企业的运营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提高领导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较为复杂,涉及到的内容较广,倘若管理人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出现疏漏的情况,那么必将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除了意识形态层面的重视外,还要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从基层员工入手,把固定资产与员工的绩效考核相挂钩,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队伍中来;开展领导与各级管理人员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分级制度,将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具体落实到位;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发现损坏及时处理;制定奖惩制度,奖励那些对固定资产管理作出贡献的员工,以引起员工的重视。

(二)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促使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也在不断提高,企业的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进一步加大。比如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问题,一定要查明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与使用单位领导的责任;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强化固定资产的报废管理;加强对固定资产闲置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流失;健全固定资产实物、运转维护、保养等管理责任制,提高设备的产量定额、台时定额,节约使用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纳入生产经营考核体系,奖惩分明,保障企业固定资产不流失。

(三)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对于企业来说,要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固定资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节约企业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要采用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对固定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评估项目成本收益,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其次,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如条形码技术,有效监督与盘查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同时,还要优化闲置固定资产的配置,如可以开展租赁或抵押业务,加强对企业闲置资产的再利用;对企业闲置的、没有使用但仍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还可以在集团内部进行互相调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第三,企业闲置的固定资产还可以通过中介机构,面向社会进行拍卖,变废为宝,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

(四)创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也可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如在处理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通过利用条形码,全面记录固定资产处理过程。也可以充分利用ERP这一先进信息系统,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更加科学,具体来说规定了固定资产管理的业务流程、规定了对固定资产编码的使用、以供应商寄售物质的形式解决零库存管理问题、真实地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库存材料成本、实现固定资产与财务的同步管理,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总之,ERP系统的使用能够改善固定资产流失严重、账实不符的现象,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五)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和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现阶段我国石化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业务水平不高,不能有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等,增加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技术的更新换代,新的固定资产不断涌现,其能耗少、生产效率高、性能卓越、为企业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导致了企业原有资产的无形减值。这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也要与时俱进,通过多种途径来为自己“充电”,更新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企业要为管理人员积极创造各种培训的机会,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在思想上,要实现管理人员的高度统一,确定固定资产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其次,要根据不同的部门进行培训,明确规范企业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检修等工作,加强审核与监督,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

四、结语

总之,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相当复杂、技术性较强的过程,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石化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严重制约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企业应该在借鉴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从多角度采取相应的完善对策如提高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

作者:皇甫雷 单位: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何德琨.企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1(30).

[2]钱海燕.中小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5(13).

第四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对策思考

摘要: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依靠政策资源等优势,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的三项资产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三项资产余额持续在高位徘徊,严重影响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针对国有企业三项资产管理现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加强国有企业三项资产管理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加强三项资产管理对策

一、国有企业三项资产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三项资产管理制度处在不断健全和完善的阶段,但仍存在种种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伴随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化,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与自身企业经济业务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就三项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风险措施的建立与实施而言,大部分国有企业只有一些基础的内部控制措施,缺乏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三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应有的风险防范意识欠缺,注重事后控制而忽略事前预防,奖惩制度模糊,都会导致国有企业在对三项资产管理方面处于被动地位。

(二)三项资产的整体质量欠佳

国有企业三项资产的整体质量欠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三项资产的账龄普遍较长;国有企业三项资产的账龄出现明显的“翘尾”现象,有3年以上账龄的款项在三项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是较高的。第二方面,三项资产款项逾期现象严重;经过对国有企业三项资产中现存逾期款项的分析,可以发现,逾期款项在整个三项资产总额中的占比居高不下,比例超过五成,甚至出现账龄接近30年的逾期款项的。同时,三项资产的逾期款项都具有较高的集中度。不少国有企业将三项资产中的其他应收款作为“垃圾桶”,存在严重的长期挂账现象。以某省属国有企业为例,账龄在3年以上的其他应收账款占比接近40%,计提坏账比例高达68%。

(三)出现三项资产流失严重的情况

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体现在其公益性上,由于经济形式的特殊性,国有企业有着与私营企业不同的定位,这也就决定了国有企业的三项资产管理将不同于一般企业的资产管理。一家缺乏竞争的国有企业在做大的同时,可能导致其内部监督的失控,进而出现国有资产的浪费现象。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往往具有隐蔽性,社会公众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督。通过分析国有企业大额逾期款往来客户的企业性质,可以发现超过五成的逾期款项是发生在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大额逾期款项的存在,难免其中存在“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可能性。

二、国有企业三项资产余额较大的原因分析

总体来说,分析国有企业三项资产余额持续高位徘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企业自身原因;国有企业自身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对往来款项未能进行及时追讨和处理,造成三项资产管理不善现象的出现。二是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国有企业自身管理不善之外的客观原因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原因有许多,包括但不限于企业改制或重组、产权变更、与政府之间的往来款、负债方无力偿还但不破产,导致无法核销只能长期挂账、财产转让纠纷、未决诉讼等。三是会计信息化程度不够;国有企业的内部企业之间存在大量需要对冲的应收、应付等款项,但是由于自身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程度有所欠缺,内部的往来款项往往难以抵扣,导致国有企业的关联方之间出现长期挂账情形。

三、加强企业三项资产管理的几点对策

(一)完善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

国有企业要提高资产管理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切实将制度落实到位,抓住内部控制的关键风险点,从制度源头上构建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避免因为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三项资产管理中出现所谓的“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在采购业务、销售业务和资产管理的关键风险点,逐一进行自查,发现风险点时及时整改。

(二)提高清理账款的技术手段

大力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保持内部信息通畅,组织各级企业分析并制定款项清理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往来、历史挂账和个人挂账款项,要认真理顺企业集团内部、企业集团之间关系,减轻企业的包袱。同时,国有企业要借助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契机,建立企业集团对各级企业的监控机制,争取做到业务留痕、有据可查,切实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三)明确款项清收责任人

国有企业可以推行“老账老办法,新账新办法”,明确款项清收的责任人。结合企业主要领导的任期情况,明确法人代表为逾期款项的第一责任人,业务分管领导为逾期款项的主要责任人,业务部门负责人和经办人为逾期款项的直接责任人,对主要领导任期内产生的逾期款项进行彻底的检查。为了加大款项追讨力度,企业领导可以亲自带队,原领导已另有任用的,可暂停新单位工作,调回原单位组织开展款项追讨工作。

(四)及时做好财务核销工作

结合实际情况,对部分形成时间较长且损失事实确凿的债权,在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后,进行财务核销处理,及时消化部分资产损失,有助于通过税务机关的损失认定,进而降低企业税负成本。同时,应按照“账销案存”的原则,实行台账管理,继续对已核销债权的追收工作。对于尚未形成的坏账,国有企业应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决策层、操作层和监管层分离,做到事前把关,事中监控,事后检查,避免造成更大的国有资产损失。

(五)加强客户资信管理台账

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要做到密切关注客户的资信状况,动态掌握客户的资信状况,可以采取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的形式,保持对资信风险的敏感度。通过定期前往客户经营生产场所等途径,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最大限度规避风险。对于资产抵押不足,尤其是经营规模小且经营状况不佳的民营企业,要严格按照合同或相关约定执行收款政策,尽量缩短款项回收期,降低企业的坏账风险。同时,国有企业可以建立客户黑名单通报制度,对于有不良记录的客户,各级企业要做到层层上报,禁止与纳入黑名单的客户开展业务。

作者:曾文媚 单位:广东国资财务会计学会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刘杏萍,陈列波.降低经营成本和三项资产途径探究—以XX企业集团为例[J].国际商务财会,2013.4

第五篇:茶叶企业会计核算资产管理应用

摘要:

会计核算作为资产管理的有力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其数据统计结果对于企业经营目标、经营计划、经营战略和经营决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我国茶叶企业的发展正面临多方挑战,采用正确的资产管理形式,保证财务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可以为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提供有力保障。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茶叶企业运用传统资产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而后指出会计核算对于资产管理的重大意义,最后从建立循环账务处理程序、把握环境变化、采用科学方法以及谨慎性原则四个方面,阐释了将会计核算纳入茶叶企业资产管理体系之中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会计核算;茶叶企业;资产管理;应用策略

会计核算致力于以直观的财务报表将企业的现金流量、经营状况、盈亏数据等表现出来,具有全面性、正确性、真实性、准确性与及时性特征,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我国茶叶企业起步较晚,绝大多数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存在设备落后、资金不足、人才紧缺等问题,经营者的科学管理理念较为薄弱,财务核算意识也相对欠缺,在资产管理中表现出诸如资本性支出与收入界限不清、资产设备与市场价值标准脱节、所有权模糊混乱等实际问题,轻则影响企业财务处理工作与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重则导致且破产、危机债权人与股东的合法权益,对社会的资金周转与现金流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茶叶企业应当积极学习会计核算理念,建立严谨的资金核算程序,实现企业的科学运营与持续发展。

1当前茶叶企业在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确立起来,茶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神州大地之上,我国的企业管理制度日益健全,会计专业职能不断完善,账务处理模式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茶叶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所采用的资产管理形式主要有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日记总账表等,其中,大中型茶叶企业大都采用后两种资产管理形式,这两种形式的显著特点是,会计工作中不同岗位之间要有鲜明的先后顺序且衔接非常顺畅,凭证、账簿、财务报表之间要一一对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尽管这种管理方式具有很强的纠错功能,可以为资金流向“正名”,但是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形式过于传统老套,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网络时代、数字时代、科技时代的要求,很容易造成会计核算信息的缺损,不利于茶叶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也不利于茶叶企业的健康发展。

2将会计核算纳入茶叶企业资产管理体系的意义

将会计核算纳入茶叶企业资产管理体系之中,可以有效提升相关工作的专业性与效益性,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第一,可以有效提高账务人员的业务素养与工作能力。将会计核算融入资金管理体系,可以将制单、对账、总账三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统一纳入账务管理部门的管辖之中,加强岗位之间的协调合作,明确不同人员之间的责任承担,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养和专业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资产管理流程的循环性会大大提高,会计人员与审计人员之间的对接更加紧密,加强两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加频繁,这些都有利于提高账务工作的有效性。第二,可以有效防止会计信息缺损和造假。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带来了效益的极大提升,资金流动规模呈指数模式扩大,企业利润不断增加,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开始拥有了一席之地,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一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在账务工作中掺假或造假,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将系统而全面的会计核算流程纳入企业资产管理体系中,可以实现财务对账与审阅工作之间的对接,令产品采购计划、生茶计划、加工计划、销售计划、宣传计划、服务计划等各个层面受到全方位的监督,增强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第三,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会计核算的主要职能包括战略职能、决策职能、开发职能和财务职能,将其纳入企业资产管理,就是要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之中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及发展愿景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方案,对日常经营管理收支、人员调动、部门统筹等做出决策,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做出规划与调整,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对财务管理人员与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统一安排,从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3会计核算在茶叶企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建立循环账务处理程序

循环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会计内部监督工作的顺利执行,加强会计工作与审计工作的有机结合,从出纳、采购、生产、加工、销售、融资等各个环节遏制造假行为的生成,积极促进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循环账务处理程序主要由制单、细账、总账、对账及审阅、编制会计报表五个基本环节构成。其中,制单是以原始凭证为基准而编制的记账凭证,制单人员要详细标注物资的采购及销售信息,并标明制单工作结束以后仍然需要进行的工作,并以此为据向下传递;细账包括对日记账和其他各种明细账的登记,销售与收款环节的相关账户有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税费及其他应付款项,购物和付款的相关账户有预付账款、固定资产、累计折扣、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在该环节,企业应当进一步明晰各个工作岗位之间的责任,加强对会计信息的审计与监督;总账是指根据记账凭证每月汇总等级,或者根据资产负债表每年汇总登记,从而加强会计信息确认和计量的科学性;对账与审阅是指对总账、细账的核对工作,众所周知,会计信息对于任何一种类型的企业而言都是它们使用资金、调配资源的权威性数据参考,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节约企业资金,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茶叶企业应当对这一环节给予高度重视,设立专门的监察岗位,在必要的情况下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更为专业、更为权威的会计数据审查、统计与处理;会计报表是以数据的形式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直观展现,可以用于计算企业日常经营性支出与盈亏状况,令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拥有科学的把握,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支出计划。

3.2把握会计环境的实时变化

会计环境主要由经济环境、科技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企业组织环境等方面构成,其中,经济环境与科技环境对会计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政策环境对会计环境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牢固把握会计环境的实时变化应当从以下两个层面着手。一方面,要选择恰当的会计政策,它是企业开展会计决策活动的前提条件,直接决定了决策活动的内容与方向,所以,茶叶企业在保证会计信息准确无误的同时,也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当前情况与未来愿景,制定适宜的会计政策辅助自身发展。当然,会计政策并非由企业独自决定,而是要在政府的统领之下进行,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会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账务特点,制定不同的政策对每一类会计活动加以统筹规范,而茶叶企业则应当找准自主权与规范化之间的平衡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最佳账务计算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内外矛盾,协调各方利益,从而更好地推进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学习会计领域的专业理论与操作方法,牢固把握外部经济环境与科技环境的变化趋势,科学统筹管理层、决策层、实践层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保证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3.3采用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企业进行资产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简化账务处理流程、加快会计信息处理,提高企业会计数据核算的工作效率,主要应用于企业日常经营性支出和盈亏状况的计算与分析,通过会计核算,企业经营人员可以方便快捷地审查财务支出,更加迅速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收支计划。会计核算方法根据会计活动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四种,茶叶企业应当从自身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股东、企业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评估机构的意见,选择正确的核算方法,保证会计资料及数据的可靠性,确保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决策方案的持久性。

3.4将谨慎性原则纳入企业资产计量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一种核算的态度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在时间概念上保持谨慎,茶叶企业不能以未来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对资产进行预计,而应当在过去资产交易的基础上进行估计,也就是说,只有已经发生的固定资产购买交易才能够成为资产,而那些仍然处于计划之中的固定资产购买则不能够成为当下茶叶企业的资产内容。其二,在所有权的确认问题上保持谨慎。由茶叶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才能够称之为资产,如果企业无法拥有或控制能够创造经济利益的资源,比如某项专利权,便不能够将这项资源列入其资产范围。其三,在预期获利能力上保持谨慎。资产的本质特征在于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所以,那些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是已经损毁或贬值的存货、被淘汰的机器设备等,都不能够被划入茶叶企业资产的范围内。依据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茶叶企业的资产应当按照实际成本或实际发生的数额记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采用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对市场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等进行预估。在这种以历史成本为计算基础的会计模式下,茶叶企业应当将会计中的谨慎性原则纳入计量体系之中,根据资产不同的获得渠道及其在经营过程中的不同作用,预期其未来能够带来的经济利益,体现资产的实际价值。不过,价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趋势,所以,茶叶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一次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核查与评估,根据谨慎性原则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做好资产减值准备,包括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等,从而保证会计数据所体现的企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4结语

有效的资产管理对我国茶叶企业的科学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准确的会计核算则是资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传统形式的账务处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不仅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容易出现会计数据缺损、造假的问题,因此,茶叶企业应当将现代会计核算制度纳入资产管理的范围内,加大账务系统化处理力度,建立循环账务处理程序,深度把握会计环境的变化趋势,采用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立足于谨慎性原则,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与相互监督,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建立适合茶叶企业持续发展的资产管理制度,从而实现茶叶企业的长足发展。

作者:殷云飞 赵艳涛 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制度[S].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汪?.会计账务的处理对成本核算结果的影响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

第六篇: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摘要】

近年来,高速公路的经营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非常重视,并且在经营管理的工作中总结出了许多十分有价值的管理措施和管理经验。但是据现状来看,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上仍有疏漏之处,有些方面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加强。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有助于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

【关键词】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具有总量庞大、类目繁多,价值高等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公路及构筑物、房屋及建筑物、机器机械设备、三大系统设备、交通运输工具以及办公设备等六大类。纵观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我们可以发现,长期以来,由于高速公路点多线长,固定资产分布较为分散等特点,加之高速公路完工交付时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过程中,资产明细化程度欠缺,经营企业的管理者对资产实物管理重视不够,没有形成全员参与意识,这就导致了资产管理部门的信息延时和缺失,资产的变化情况无法及时反馈到资产管理部门,因此资产的管理资料不齐全,资产清查时工作效率较低。另外,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的固定资产也没有统一的规划,资产配置欠合理,资源浪费的问题比较严重。

1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资产原始数据资料不全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固定资产缺少完整的原始数据资料,特别是在各条高速公路工程竣工后需要验收的房产和三大系统设备,由于交付时的原始资料不够详细,有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没有按照单项固定资产的明细逐一登记造册,财务核算也很笼统,给营运期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此外,有些企业没有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办法区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导致部分固定资产被费用化,久而久之,固定资产附带的另一些重要文件资料,例如各种审批文件、施工图纸等,都无从查找。

1.2不能及时、准确提供资产管理数据

随着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逐年发展,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类目繁多,仅靠人工统计数据,统计过程极为艰难,既无法及时提交固定资产的客观信息,又无法保证提交信息的准确性。

1.3不能掌握固定资产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动态变化情况

这里,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固定资产的属性。固定资产有实物属性、价值属性、收益属性、费用属性这四种属性[1]。那么,一个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该能够实现四种属性的有机统一。然而,由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数据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反馈,所以固定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里的收益、支出、变动情况也就无法得以准确、连续、完整地记录下来,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就不能够掌握固定资产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动态变化情况。

1.4资产清查效率低

为了保障企业固定资产的完整,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每年都至少要进行一次对固定资产的全面清查盘点工作。清查工作需人工操作,人工操作在进行资产盘点时完全暴露出了费时费力的缺点,直接导致了资产清查效率的低下。这种状态下的资产清查,显然不足以有效地控制固定资产的流失。

2改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2.1完善管理制度,确保有章可循

要改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制度:(1)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得以有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做到管理工作有章可循。(2)对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进行规范,这样能够有效规范资产购置行为,避免大量购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减少低效无效资产,也方便固定资产的数据管理。(3)积极组织一年一度的资产清查工作,防止固定资产因管理不当而产生的流失状况。(4)制定土地确权和房产办证计划,明确产权关系,确保固定资产的合法归属。(5)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构建管理网络,确保责任落实

有了制度的保障,还必须要保证各种制度的落实,这就需要给管理部门合理分配管理范围,落实管理责任。(1)在企业各级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或者指定某些特定的部门来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2)构建完善的企业资产管理网络,保证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3)打造信息化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得固定资产的相关动态信息能够及时和反馈,还可以就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对策进行交流学习,提高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2]。

2.3强化全员、全过程的资产管理意识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固定管理工作并不仅仅是某些管理人员或某个管理部门的工作范畴,它应当是企业全员参与的共同工作。此外,资产管理是一项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它整个生命周期里发生的动态变化都是值得企业去密切关注的。(1)事前管理,就是在固定资产购置之前,做好购置计划并将其纳入预算;事中管理,就是强化资产使用人的责任意识;事后管理,就是在对资产的报废更新以及对资产的处置时,进行严格地审核,完善报批制度,采用专家组审核机制,以及纪检监督指导机制,这样能够保证审核工作公开透明、科学严谨。(2)对固定资产进行系统性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当今固定资产管理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具体来说,就是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融合。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财务部是资产的价值属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或指定的相关职能部门是资产的实物属性管理部门,这两个部门之间应该密切合作,共同保管经营企业的固定资产。

2.4开发研究管理方式,推行信息管理

如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高速公路企业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摆脱了低效的传统人工操作模式,采用先进的条码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研发了“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成功地突破了传统模式下的管理局限。将条码技术应用于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能够大大提高清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利用高效便捷的互联网来管理固定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安全、完整、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数据信息可全员共享,真正实现了全员、全过程的资产管理。此外,信息系统还可以对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动态变化进行全天候的实时监控,生命周期内的日常消耗、维修、保养、变动、出售、报废等动态变化状况能够被信息系统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并自动进行统计和分析。信息系统强大的查询功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决策的依据和参考。

2.5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企业应该加强固定资产的经营意识,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的价值属性,挖掘利用价值,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让企业的固定资产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企业应当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及时清理闲置的固定资产,采用出租、转让等方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对于无效资产,采用报废等方式及时处理,减少资产占用,提高资产收益率。

3结束语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很高的价值,且资产总量大、类目繁多,使用处所非常分散,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非常快。所以,高速公路经营企业非常有必要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在此基础上要善于利用和经营,使固定资产能够发挥效用保值增值。管理好固定资产,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大有好处的。

作者:陈荣 单位: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

参考文献

[1]徐继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4,24:198.

企业资产管理范文8

(一)中小型企业的特点

中小型企业与大企业相比较之下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由于水平技术、资金筹集、人工征收,缺乏创新等局限性导致其很难扩张发展,生产规模也就比较小。二是中小规模由于注册资金少,所以也相对容易,全国有很多的中小企业,解决了很多的就业问题,其分布范围也是十分广泛。但是,较发达的地区比较密集,西部的比较稀疏,也就是说分布不均匀。据有关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一大半以上,由此可见我国中小企业具备数量多的特点。三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少,技术薄弱,所以竞争能力差,与大公司相比,企业存活率低,破产几率比较高。四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导致就业压力大,所以中小企业就迅速发展起来了,由于技术低,水平不高,所以主要是劳动型产业比较密集,也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最为主要的生产模式。同时,中小型企业门槛也是比较低的。

(二)中小型企业固定资产的概念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特征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一般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工具器具等。固定资产属于长期资产,是企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企业来说也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没有很好的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那么将会对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作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我们都应该承担好各自应有的责任,实现企业固定资产的优化,从而也能挽回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三)中小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在大部分中小企业中,固定资产所占的资金比例是非常大的,所以对于其来说意义是非常大的。由于所占比例非常大,所以财务状况也是受其很大的影响。而且,在大多数企业中,哪怕大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也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如果固定资产没有科学完善的制度,那么就一定会出现固定资产管理不好,人员懒散,从而导致资金的缺失以及固定资产寿命的减短,最终造成了成本的增加,企业竞争力的降低。所以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重要部分是有着很大的地位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固定资产管理能力直接决定着这个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存活能力。一个中小企业要想往好的方向发展,固定资产管理很重要,要受到领导以及管理者的重视。它能为企业带来发展前景以及业务空间,在大市场条件下,中小企业虽然也有一定的制度,但是仍存在管理薄弱等问题。本文因此描述了具体的问题以及给出的对策。对于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怎样能够管理好,对于企业的前景来说有着非常特殊重大的意义。

二、当今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有些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没有制定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就导致很多责任不是很明确,判定不明了。一是管理人员因此也会相当懒散,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以及保护也会不到位,缺乏一定的责任感,甚至不少人还会出现,反正是公家的东西,又没有明确的赏罚制度,我没必要那么认真。这样一来,企业的这个部门人员等于吃白饭,给企业也会带来损失。二是没有建立很好的盘点制度,从而造成账和实际的不相符合。三是没有明确的检验、登记等制度。使得固定资产在购买来或建立以后,在使用过程中或者挑拨的时候,使得固定资产的情况不是很明晰。

(二)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

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现象了,它存在于不少的企业当中,这也是企业当中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一些企业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而忽略本质。有些该计固定资产的却将其计入成本,比如购进一台设备,却将其分成若干零件计入成本,使得固定资产账面减少,因此造成了假象,从而也违反了会计真实性的原则。一些企业在记账时只记录总账而不去记录明晰,这样就无法去核实记录的与实际使用的状况。还有一些企业将捐赠的设备不及时入账。有的企业还会出现报废、变卖的资产没有及时入账,报废的固定资产还存在于账面上。还有种种情况都没有按照正常处理情况来处理,违反了会计法的相关规定,从而出现了核算的不规范。

(三)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缺乏

目前一些企业使用的依然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只注重经费的收支,缺乏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领导不重视,管理者也不重视,同时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导致了很多的问题,比如:管理人员的懈怠和懒散以及对工作的不负责任、有人要用设备也不登记,管理人员也不追究,领导也不重视。虽然表面看起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很完善,但是其中隐藏着很多潜在的问题,使得企业的很多固定资产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出现资产的浪费状况。

(四)固定资产的购建计划不合理

我国很多企业在购建固定资产的时候,没有从实际出发。不去考虑企业的生产是否真实需要,是否存在一定的风险,是否值得。而是一味的要求创新,一味的从新和大上面考虑,考虑的都是片面的东西,然后再盲目投资。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编制的报告也不是从最终的可行性上考虑的,没有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没有进行详细深入科学的研究。最后有的固定资产在购建后,却出现了闲置的状况,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使得企业也造成了损失。

(五)忽视设备的保养

不珍惜设备,使用者也不爱护,领导也不管,从而使得固定资产造成一定的破坏,最终在无形中减少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在上文中,根据我自己的见解与分析讲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制度的不完善、固定资产核算的不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缺乏、购建计划不合理、忽视设备保养等问题,下面,我想根据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来缓解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首先必须要制定科学,没有什么漏洞的可行性的优化制度,这样才能有保障。应该明确每个人的责任,这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这个,还应该做的是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资金减少和流出的可能性。例如,企业应该将不同的职务提交给不同的人做,做到相互牵制,同时也很好的体现了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细心的做好固定资产的盘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且找到相应的责任主管追究其责任,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同时还要有赏罚分明的制度以及将管理工作作为员工的一项日常考勤。做的好的,可以进行表彰和奖金发放;对于做的不好的,或违反规定制度的,可以进行通报批评,进行扣工资的方法。这样一来,就能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让他们在工作中不敢有一点马虎,最终的结果就是能够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二)规范固定资产核算

进行资产的核算是会计的工作,所以要从规范会计人员入手。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经常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以此来提高他们的业务处理能力。会计做好业务的处理之后,上级要进行仔细的检查与审核。对于捐赠的固定资产不能延迟,作为账外处理。从固定资产的购建,使用,修理到报废的程序,都要进行严谨的操作,凡事都做到规范。会计学中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清查,当然固定资产也不例外,所以对于固定资产也要做好定期的清查工作。各部门都配合好,才能将会计工作很好的进行。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

领导应该起到示范作用,从根本上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不要一味的注重资金的收益,而忽略了固定资产的本身。领导应该建立良好的制度去提高管理中的意识,了解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同时,领导还应该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意识,可以写横幅进行宣传,可以进行简单的教学,以提高管理者的意识,这样,固定资产也能得到一定的保护,从而发挥其最大的效益,不至于出现没有达到使用年限就报废的现象,这样也能给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益。

(四)注重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进行多方面考虑

在进行一项固定资产投资的时候,不能盲目的去决定,更不能片面的草率的了事。一味的追求做大和利益的收取,这是不可行的。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看是否有那个必要。如果有那个必要,那么也要谨慎,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首先,必须进行市场的调查,项目的研究,最后还要请资产评估师来预测一下,有多大的可行性,做到将风险降到最低,也能做到就算失败也是最少的损失,不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相反还能带来很好的收益。

(五)重视固定资产管理与保养

定期做好固定资产的清查,对于固定资产损坏的要及时修理,要定期做好保养与维护。要定期的做好维修保养记录,使得设备能够随时很好的进行工作,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对于固定资产,还可以了解保险行业的业务,为其购买保险,一旦损坏,保险公司将会有一定的补偿,这样也能为企业挽回一定的损失和资金的流入。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