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管理范例

企业档案管理

企业档案管理范文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管理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应运而生。对于企业来说,其内部的档案管理模式也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而作出适当的调整。知识管理的背景下,对于企业内部的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强调档案管理能够信息化,并且在此基础上予以创新。本文对当前环境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促进档案管理,以更平稳的姿态发展。

【关键词】知识管理;档案管理;企业;管理模式

一、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企业档案管理的内涵。企业的档案管理就是对企业相关资源的建立、存储和传递等工作,并且对于工作的基本流程较为重视,通过对企业的档案进行管理来为其创造更多的价值。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主要是保证用户的体验,并且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符合社会需求的服务。知识管理背景下的档案管理与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有区别,前者更看重的是档案管理的价值,主要是通过知识等技能应用来提高相关工作的质量,从而在企业的生产、研发、经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性服务。(二)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对于档案管理来说,主要侧重点就是对信息或者重要资源进行归类应用,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其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而知识管理注重的是通过具有某种特定的技术来对相关资源进行管理。由于档案管理对于相关专业技能的要求本身就高,因此在二者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促进管理模式的转化,通过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价值,来更好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且档案管理不论是单独来看,还是和知识管理相结合,二者都是建立在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的基础上的,都对企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二、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模式的迫切需求

(一)传统档案管理现状。企业的档案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很多管理理念还较为传统,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并且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内部的数据资源也变得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对相关资源做出有效管理,那么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新的时期就需要将更新的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当中,通过复杂信息的整合利用、开发归类来确保档案管理的价值。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档案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传统的档案管理也并没有将服务理念更好地融合到管理中,因此也就使得很多工作无法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二)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二者相互结合。由于当前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因此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对信息资源简单的记录归类,其实不然。新的时代下需要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相互结合,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否则相关管理工作就是不合格的。通过知识管理可以做的比传统管理更好,比如对于文件的开发、加工以及利用,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而这种管理理念如果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下,就无法做好这些工作。因此新的时代就需要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相互结合,通过对方的优势相互补足,更好地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档案管理模式建设途径探讨

(一)转变传统档案认识。当前很多档案管理工作都偏向边缘化,并且管理模式较为死板,摆脱不了桎梏。在知识经济时代就需要转变对传统档案管理的认识,不仅要将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对信息资源的处理上,还需要更好地将资源处理成满足社会需要的财富,在符合用户或者是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实行创新,对其知识内涵以及实际价值进行深刻的解读,只有将传统的管理理念中的缺陷予以摒弃,并且融合新的知识管理理念,才能更好地实现二者之间的结合。(二)明确必要责任主体。知识管理背景下,想要更好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对于当前处于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有全面的了解。但是这种新兴的技术发展相当快,企业中的管理人员难免会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在知识的应用中也会出现滞后现象,因此在对企业档案信息化的相关部门对于责任的主体概念就会变得模糊。这就需要能够明确必要责任的主体,并且要将档案管理部门作为主要部分,其他部门的辅助作为次要部分对待。(三)同步保证档案管理质量与服务需求。在知识管理的背景下,企业的档案管理也需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应该在保证相关管理工作的质量上进行服务,知识管理主要是强调对于新兴技术的应用,比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就需要通过知识管理来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与企业的需求。同时想要保障工作更高效率地实施,还需要完善相应的软硬件设施,从而更好地实现档案管理的价值,实现质量的提高与服务的供给。

四、结束语

知识管理背景下需要企业对传统的档案管理作出相应的改变,在更新现有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做到二者的相互融合,不仅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心地位,还要通过知识管理为后者注入能量,从而使企业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

【参考文献】

[1]孙燕芝.用知识管理理念带动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J].北京档案,2014(03).

[2]秦伟强.浅析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J].现代商业,2013(03).

[3]刘爱华,罗辉.以知识管理推动企业档案管理跨越发展[J].航天工业管理,2012(07).

[4]徐平,苏爱明.浅议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2).

作者:李珊 单位:中远海运(广州)有限公司档案管理中心

第二篇: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思考

【摘要】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内容有: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鉴别判定、存放和保管、提供使用及统计等工作。是对企业当中的科技档案实体实行专门管理及对信息数据资料进行利用的专项工作。科技档案记载着企业的科技行为活动过程,是企业进行科研的重要载体和财富。企业应提高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力度和市场竞争力。此文,结合本人在实践工作当中的经验,提出了加强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特点;建议

一、活用科技档案,重视开发利用

科学技术档案具有作用范围大的特点,对于这一特征要重视和加强对科技档案管理当中的每一项工作,首先应做好各个生产部门及科技行为所产生的科技文档的归档工作,同时对所收集的科技文件及时进行编号、统计、分门别类及储存保管,为科技档案资源的进一步研发和利用做好准备工作。其次,企业应定期对科技档案密级进行审查,依照相关规定和具体需要对档案的密级灵活进行调整。只有不断扩展大交流范围,才可以实现企业科技档案自身价值的最大化,通过科技档案价值的发挥来节省大量财力人力,继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科学技术档案具备专业性强、类别繁多的特点,所以,这就要求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档案管理工作技能和经验,并应不断提升自我工作素养,尤其是专业工作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二、应加强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建设

应转变陈旧落后的档案管理工作理念和模式,把现代信息化技术及时运用到企业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当中来,逐渐使科技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档案的现代信息化建设应以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为前提,将档案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当作建设目标,使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和档案信息系统进行有效衔接,更加方便对科技档案资源的开发及利用。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协调统一共同发展。档案管理部门的员工应做到与时俱进,充分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并能够熟练运用到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当中,继而实现企业档案的现代化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可以真正实现档案的全方位立体式检索,电子科技档案会利用光盘技术和音像技术及静电复刻等电子技术,通过电子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转变了以往通过人工进行信息数据的收集和记录及信息资料的查询形式,使科技档案管理摆脱了人工操作的工作模式,大幅提升了档案信息收集工作的效率;从企业角度来讲,也应充分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重视起来,构建完善的人员培养机制。企业和单位应定期对负责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和技能的培训。对工作人员进行的业务培训应等同于再进行一次档案管理教育。通过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的强化训练及考核,继而使管理人员自身素养不断得到提高,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三、转变管理工作观念,强化档案服务功能

在企业当中,档案管理部门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只有将做好科技档案服务当成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和目标,强化档案服务意识,给企业单位的核心工作创造和供应具有价值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信息资源,以此为根本基础来实现自身的定位及发展。档案管理人员应摒弃陈旧的“看摊守库”工作理念,从思想意识上应首先进行转变,由原来的被动转变成主动服务,积极服务、超前服务;在服务形式方面,由原来的封闭、半封闭化转向开放自由化,使科技档案的真正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利用,更好地为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供应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服务方法方面,应逐渐从原来的人工档案管理向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为企业核心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四、加强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素养

因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档案管理事业发展。因此企业应重视和加强对企业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使档案管理人员成为多面手,不仅能够使其具备档案管理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档案运用系统等相关知识以外,还应到实际生产前线进行观摩和学习。通过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能够有效地缩短员工业务水平之间的差距。企业应制定合理完善的奖惩制度,使每一位档案管理人员都能够认真负责地参与到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在工作当中使员工的潜力得到开发。通过制定健全完善的奖惩机制和竞争机制,将二者相结合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企业通过类似实用性较强的管理措施再加上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必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束语

近些年来,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导致企业当中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和企业单位的核心工作之间联系更加的紧密,科技档案的作用被突出表现出来。目前新形势下是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良好时机,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加大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使科技档案自身价值获得充分的发挥,使企业在社会市场当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琳.加强企业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与对策[J].现代企业管理,2011,03(12).

[2]李雨欣.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的思考与对策[J].企业文化旬刊,2014,09(16).

[3]刘颖.加强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的思考及对策[J].华章,2013,09(06).

作者:王新 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三篇: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问题探究

【摘要】为了适应日益严峻的经济发展局势,健全企业档案管理体系是必要的,实践证明,通过对企业档案程序的优化、缩减,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经济发展中的整体成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聘用专业档案管理人才,实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运作,有效增强企业的核心发展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问题;管理人员;解决方法

一、企业档案管理的社会化问题

(一)重视的缺乏。随着市场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类型的企业不断涌现,在这种局势下,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工作人员越来越多,有些企业应用了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将人事档案信息转交给专门性的管理组织,实现电子档案的专业化管理。在企业发展阶段,很多企业依旧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电子档案社会外包组织管理工作的要求。(二)缺乏监管力度。整体来看,我国缺乏健全性的社会化监管方案,导致企业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区别于普通的生产经营机构,档案管理部门,无法为企业短期、直接性地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受到这种特点的影响,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对档案管理的重视,没有设立档案管理专门机构,随意应付档案管理工作,难以满足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企业必须进行新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应用,避免企业出现一系列的经济损失。(三)安全性管理差。在现阶段,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缺乏良好的安全性。在档案社会化的管理过程中,有的企业管理者没有要求电子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电子档案库的建设,导致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难以对企业电子档案实现集中性、单独性、规范性管理,在企业工作中,有些电子档案的格式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就容易出现企业档案管理系统不兼容的问题。在企业档案统一性管理模式下,如果不能进行档案数据信息的安全性管理,也会导致企业发生一系列的经济损失。

二、安全性管理的必要性

为了适应现阶段企业发展工作的要求,进行档案社会化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从而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增强档案管理的整体效果。在档案管理社会化模式下,企业需要培养工作人员正确的管理理念,实现项目及文书管理质量的增强,实现其整体管理效益的提升。只有健全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机制,才能满足现阶段档案社会化管理的过程,有利于为项目管理人员、文书工作者等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有利于企业整体工作效益的增强,通过对档案管理社会化、安全化模式的应用,可以增强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率。

三、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的方法

(一)强化宣传。为了增强企业的发展效益,在档案管理阶段,必须落实好管理宣传工作,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团体合作能力等。这需要引起相关企业管理者的重视,进行管理人员工作状况的分析,进行活动宣传机制的优化,根据具体实践要求,做好档案管理的宣传工作。(二)统一性管理。在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模式下,企业必须实现档案的集中化管理、统一性管理,增强档案管理的社会效率。社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大推动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相比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这种新型的档案管理具备高效率、低劳动量的特点。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工作者的文化程度及工作级别,做好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这种传统式的管理容易导致管理混乱,从而不利于提升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通过对社会管理机构进行专业化处理的应用,可以实现档案的集中化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管理部门的工作优势,增强企业档案管理的整体效益。(三)社会化管理制度。企业档案体系是我国知识资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档案信息中涵盖了生产、管理、科研等相关信息,档案信息也涉及到企业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状况。在社会管理机构开展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企业必须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对社会管理机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切实增强档案管理的整体准确性及完整性,满足企业档案管理安全性的要求,企业要全面增强社会管理机构网络数据管理能力,满足现阶段社会档案管理的工作要求。(四)避免自带档案状况。在发展中,有些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对人力档案的足够重视,在工作人员录用环节,由于企业不能实现员工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就容易出现员工档案的流失状况,很难避免对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的侵害,达不到现代化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企业需要进行现代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应用,遵循现代化档案管理标准,避免出现公司员工自带档案的状况,提升档案管理的整体效益,提升档案社会化管理的综合效益。(五)提升档案利用率。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进行档案资源的有效性利用,合理选择档案外包公司,实现档案资源整体利用效率的增强,实现其整体管理效益的提升。通过对档案资源的有效性利用,外包公司可以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在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利于实现文书信息、项目管理信息等的结合,有利于为经济社会输送一系列的高级人才,满足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四、结语

整体来看,我国档案管理的社会改革任重而道远,企业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应用,严格按照管理程序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切实增强企业档案管理的整体发展效益。在档案社会化管理阶段,需要进行先进性网络信息技术及数字化技术的利用,增强档案管理的整体效果,满足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娄微微.对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困惑的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5(05).

企业档案管理范文2

1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企业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所在。从纪念意义上来说,档案管理是一个企业的历史,是企业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见证,是老员工的情感寄托,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用性来说,详尽的档案记录对于企业维护自身利益有着重要作用。比如,当外界对企业提出质疑和抵制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信用档案、企业产权档案、客户资信档案、知识产权档案、企业文化档案等资料,依靠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2档案管理模式划分

2.1按档案集中程度划分

档案管理的划分方式有很多,通常最为常见的就是根据档案管理的集中程度进行划分。从集中程度由高向低,可以划分为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档案分级管理、档案分散管理三种模式。不同的管理模式有着不同的特性,也使得各自在不同情况下得以使用。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有利于档案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和统一调度,在管理和调用上程序较为精简,但其缺点同样明显,即其管理水平受到企业自身的限制,较难得到提高。档案分级管理应用十分广泛,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权责明确,容易实现“谁签字谁负责”的管理模式,尽管这样的管理模式往往伴随着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但针对我国现阶段企业的发展现状,这一方式无疑是最合适的。最后就是分散管理模式,这种方式是指将档案按照不同内容,交由相关部门各自保管。

2.2按管理对象进行划分

按管理对象进行划分可以将档案管理模式划分为档案综合管理、文档一体化管理、信息一体化管理。但相较于按照集中程度的划分方式,这种划分标准使用率较低。

3立足于当下,完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

3.1行政部门

国家的行政部门作为全国众多企业档案工作的最终管理者,对全国各地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着整体统筹规划的职责,也是各个企业进行各自档案管理工作的风向标,这就需要行政部门首先提高自身工作质量。首先是提高自身的工作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制度创新的前提。其次是端正自身工作态度,充分重视自身工作,尊重各企业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最后是加强全国统一规章制度的建设工作,对于许多企业,特别是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的企业来说,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盲区,经验不足将导致其工作效率低下,如果有一个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作为各企业的行为参照,可以有效帮助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步入正轨。

3.2企业自身

首先是要真正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只有管理层真正重视起来,基层工作人员才有热情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虽然大多数企业还处于壮大阶段,资金更倾向于使用在“刀刃”上,但是一个有着远大目标的企业应该把眼光放远一些,重视档案管理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要内容,应该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号召,从硬件采购、软件升级维护、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制度、奖惩制度建立等诸多方面进行努力,应争取营造出一个积极主动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在现有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4着眼于未来,加强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

4.1工作平台创新

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要想真正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通过先进的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数据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使管理规范性、高效性都迈上新的台阶。

4.2服务机制的创新

档案资源的管理实质上还是应该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档案的保管固然重要,但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才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档案管理从业者历来有着“重藏轻用,以藏为主”的观念,并不能真正放开手脚进行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从而守着财富却不能真正兑现。所以我国企业档案管理除了进行浅层次的修修补补外,更重要的是进行资源利用模式即服务机制的创新。

5结语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档案管理工作环境,需要政府、企业通力合作,改变以往消极的态度,真正将档案管理工作提升到发展战略地位,将推动档案工作与企业同步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保证企业自身稳定、持久发展。

作者:姜丽芬 单位:鹤岗市住房保障局

第二篇: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

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内容

事业单位档案是在各个部门之间公务往来中形成的活动信息,其中还包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事专业化活动中所产生的信息。所以,事业单位的档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为事业单位履行其工作职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文件,其中有价值的文件就会被转化为档案形式;另一方面是事业单位从事专业化活动的工作人员,诸如科研院所、医疗单位和教育单位的人员在从事科研、医疗和教育工作中所产生的、有价值的信息被以档案的形式保存下来。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1.档案是事业单位的备查资料。

事业单位的档案,是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有价值的信息。作为事业单位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对过去工作的整理,也是事业单位对历史发展情况的记录。由于档案是对于有价值信息材料的分类保存和管理,这些档案资料是真实的历史凭证,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靠性,所以,档案被作为事业单位收集历史资料的备查依据。

2.档案是见证历史的可参考资料。

档案是历史文献,对历史活动以客观而真实的记录,是历史的真凭实证。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档案所占据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其所发挥的历史活动凭证的作用是其他文献不可替代的。对于见证历史,档案可谓是第一手的参考材料。

3.档案具有宣传教育功能。

档案是对事业单位活动信息的保存,同时将所涉及到的各种知识储存起来,可见,档案所发挥的功能不仅是对事业单位活动事件真实可靠的记录,还发挥着对过往知识的储备和传承功能,以为后人提供借鉴。档案具有的服务化发展方向使得档案管理起到提供可参考资料的作用的同时,还履行着宣传教育的职责。比如,有关部门进行历史作品展开,档案就是可展出的一部分,也可以被制作成可用于传播的音像作品,使得历史信息在社会上普及,发挥教育引导功能。

三、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

1.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要围绕着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

事业单位不同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存在的差别较大,多体现为部门日常业务活动。由此而造成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难以统一。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围绕着制度展开,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档案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道路,可以使档案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范围有所明确,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从档案管理范围来看,对于本单位日常活动信息要进行考察分析,包括文件材料、电子信息、照片、图片、音像影像资料等等,都可以进行归档。档案资料具有一定的保密性,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职业操守,对档案资料严格保密,特别是机密文件,不可以对外泄露。对于查阅档案的行为,要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执行。前来查阅档案资料的人员,需要经过批准才可以查阅档案,档案工作人员要做好登记。对于借出的档案资料,要做好复印工作,且要对于资料的型号,借出和归还时间都要做好登记。如果档案资料已经严重破损,就要保存复印件。

2.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对档案资料进行鉴别、分类、整理、归档。档案归档过程中,还要对档案资料进行编码,以便检索和查询。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且形成知识结构。处于信息时代,档案工作人员还要适应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档案资料的信息收集、分析和管理,都运用信息管理设备来完成。特别是目前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档案资料出现了多媒体类型,包括文件、单据等等,都运用了电子化设备,并通过网络平台传输。在档案管理中,就要建立现代化管理模式,实现网络信息共享,以实现档案多层次管理、全方位服务。传统的纸质档案在做好档案备份的同时,还要转化为数字文件储存或者制作成为光盘,以实现自动检索功能。

四、事业单位的档案服务

1.树立档案服务意识。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事业单位朝着服务化方向发展。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发挥档案工作的服务职能,才能够真正体现档案管理的价值。档案工作人员要提高服务意识,就要积极地摒弃传统的档案管理思想,探索新的档案服务模式,使档案工作围绕着服务这个中心意识展开。那么,档案工作人员在管理档案中,要走向基层,积极地与各部门取得联系,以获得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管理中,信息技术是主要的服务载体。将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建立起来,对档案信息可以做出快速反应,以发挥档案管理的时效性。优质高效的档案管理服务,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提高工作质量,树立开放意识,能够运用信息工具发挥档案管理的预见性,做好超前服务,以满足多方需求。

2.强化档案管理服务职能。

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就是提供档案服务。档案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要力求全方位服务,包括档案的来源、保管以及档案的使用情况都要进行调查、核实,高度重视信息反馈工作,以提高档案资源的参考价值。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属于是综合性工作。要确保档案管理服务职能系统化展开,就做到档案工作协调有序。从档案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协调各方关系,发挥服务的主动性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通过改变传统的被动档案管理模式,扩大档案服务范围,实现信息资源快速、准确地传递,不仅提高了档案服务效率,还实现了档案管理服务的社会价值。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事业单位服务力度的加强,要进一步建立事业单位的统一登记管理制度,就要实施档案管理的系列改革。传统的被动档案管理已经不再适应事业单位服务化方向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关乎到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需要提升服务能力,并使用新的管理模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够适应现代的事业单位改革,更好地服务于事业单位。

作者:孙玲 单位:连云港市航道管理处

第三篇: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分析

1、档案传统的管理与发展中客观需要二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档案的收藏量与年俱增,载体形式多样化,服务对象、方式及需求利用量的增加,从客观上要求档案提供利用的系统性与实效性,那种管理上的手工劳动,信息上的分散管理,传统的提供利用,那种“坐等待查”的被动守摊,服务方式陈旧单一的工作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要求,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内目录,还可用于库房管理,用于特殊的档案工作项目,如编制个型索引,为档案编研提供服务以及档案统计等工作,计算机管理系统一般具有输入、输出、修改、插入、打印、统计、检索、查询、删除等功能.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对档案的要求是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发展的根本原因,由于社会对档案需求方式的变化,不仅仅是重保管,而且是重视利用,虽然档案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但它可以为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决策的依据,最大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必然对档案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这要求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尽快的适应社会科学技术、经济的高速发展的需要,档案工作必须由原来服务与政治和机关,而面向全社会的经济、军事、科学、文化教育等全方位的服务。

2、利用的系统性提高

利用者已不满足与简单的零散的企业档案信息,而要求全面的了解某一事,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内容信息,这就对过去的收藏分散,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实现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最大化的提供和利用。

3、服务对象的扩大,系统性、时效性、准确性的增强

就对传统的半封闭服务、低效能的检索提出改革的要求。这就迫使档案工作,从形式、内容、手段服务方式上都要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

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工作,需加速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现代化,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如果档案人员没有现代化意识,就会影响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档案工作人员既是专业型人才,又是管理型人才,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新型档案人才队伍,档案事业才能不断兴旺发达,努力提高人员素质。从事档案工作的管理人员,应努力学习先进的档案现代管理知识,掌握先进的管理工具,档案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知识更新新技术培训,使在岗人员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

(2)、加强档案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为现代化管理做好准备。

档案管理部门要有一整套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从收集、整理、编目、保管等全面加强基础工作,特别是在案卷整理上,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使案卷质量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归档的案卷质量达到完整性、准确性、连续性,的要求,以便实现企业档案现代化管理。

(3)、运用计算机管理企业档案。

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重要的一环,就是将计算机应用于档案管理,企业的文书、财会、科研等,以及工程设计管理已普遍应用于计算机,档案实行计算机管理,即与企业其它管理水平相适应,又便于企业实现一体化管理。利用计算机进行编目、保管、借阅、检查、统计,可以使档案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还可以减少档案整理中出现的误差,并有利于提高案卷质量和提高利用查全率、查准率,保证了档案在管理中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档案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提升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

4、总结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对现代企业做大做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知识与信息资源有同等重要的价值。由此可见,档案不只是信息资源,而且也存在着直接的经济价值。对企业的生产力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上台阶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跟上信息社会时代的潮流,丰富企业档案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方向的发展,为企业提供高效、准确提供必要信息。因此档案实现现代化管理意义深远,档案作为企业的信息资源,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宏观决策的依据。

作者:尚丽君 单位: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第四篇: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1.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1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在我国目前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的中上层领导意识不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对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把档案管理工作看成是辅助性的二线工作,相对于企业的整体销售业绩来说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相反还会投入一定量的成本费用,因此,对档案管理部门的经费和人员都实行节俭到极致。使繁多和重要的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管理状态低下的状态,再加上档案管理部门由于各方面条件的不足,导致工作矛盾日益突出。

1.2档案管理功能认识不足。

企业的大部分资料及相关历史文档都属于档案管理部门的管辖范围内,但凡遇到企业较大的业务往来和经营活动,几乎都要调阅企业的历史档案盒相关资料,但是由于企业中的相关部门都只是对档案资料实行经手过程,不负责对档案的历史资料及情况的记录和数据保存,因此在进行各个重大项目的过程中未对档案部门工作进行备案。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部门对企业相关档案和资料的管理并不能发挥重要的职责,导致信息和资料的流失,给企业未来的档案资料调阅带来巨大损失,同时更不能给企业各部门带来资源共享。

1.3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投入不足。

企业中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大多以文字记录的形式进行管理,缺少电子信息化管理,这大多都是由于领导层对管理档案工作的认识程度和经费控制所决定的。对于档案管理来说,硬件及各种自动化软件的投入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严谨性,然而落后的手工操作管理是很难适应高科技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的。很多企业的高层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很多文书档案和资料丢失现象大量产生,在不用时不加以重视,用时却不能及时找到。使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档案现代化管理部同步,档案管理信息严重滞后。

2.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对策

2.1重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发和利用。

档案管理是一个企业资料信息管理的重要工具,作为企业来说,应重视档案管理对企业信息和资料来源的重要性,全面的衡量企业中档案管理部门的价值。从档案挂历的信息资源量开发,熟悉本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和相关情况,通过对档案管理信息内容和价值内容的准确性评估来进行档案管理。只有将档案管理中本企业的内容和资料评估价值越高才能引起领导层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使领导层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情况一目了然,如数家珍。另外,通过对企业用户的调研来进行企业中不同部门和人员对档案的调用程度,只有了解使用者才能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针对性的开发和利用。

2.2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由于需要针对企业的内部档案和相关资料进行深度了解,因此对于涉及面较广、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应配有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也正因为只有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高的人才才是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保证。因此,对于企业中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应以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专业毕业生为主,做好强大的人才储备工作,不断培养专业的档案管理和计算机应用复合型人才,改变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同时给予档案管理人员应有的待遇及地位,帮助其解决切实的工作问题,从而增加企业中档案管理队伍的凝聚力。同时,还应不断增加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素质备询,不断优化企业自身的整体结构,增加档案管理部门的知识结构,使档案管理人员拥有热爱本职工作,遵守档案管理职业操守的综合素质。

2.3建立健全的现代化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应符合《档案法》中的相关要求,应以《档案法》为整体核心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制定本企业相关的、可行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从档案的形成、积累、归档到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每一个环节都应有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同时要从强化基础工作入手,建立科技档案的检索体系,编制实用、系统、多功能、多角度的档案检索工具,为全面准确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创造条件;单位部门领导要切实重视科技档案工作,变分散式为集中式管理,变传统式为现代式管理,配备事业心强、责任感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对档案管理实现标准化、现代化管理,为利用者提供完善的服务,重视利用网络技术搞好科技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工作一方面是企业相关资料和企业整体发展路程的历史资料管理过程,另一方面是企业整体运营中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化的企业,档案管理就是企业经营状态的真实写照,是知识形态生产力,是一种无形资产。随着我国现代化企业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备,相信企业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也会紧紧跟随时展的步伐,为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驾护航。

作者:王珊珊 单位:大庆油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第五篇: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创新问题研究

一、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和体制难以适应时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传统的管理制度需要不断的发展创新,才能紧跟时展的步伐。新时期下,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人事档案过分保密,其使用范围较小,对人事档案的利用不充分。第二,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多以企业内部的人事为主,管理较为封闭和内向,往往限制了人才的流动。第三,很多企业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其管理队伍建设落后,专业管理人员严重缺少,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2.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新时期下,企业注重人才的储备,会充分利用人事档案进行人员的招聘工作。而目前很多企业采用的高价引进以及猎头招聘等招聘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缺乏对招聘人员的了解,需要一定的过渡期对其进行观察,这大大降低了工作的实际效率。如果对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进行创新,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企业可以通过竞聘和内部选拔等多种方式,对人力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通过企业的人事档案,可以全面了解员工的基本情况,根据人事档案提供的信息,可对员工的综合能力进行客观评价,为企业的竞聘选拔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此,为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

3.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增强了社会对人才信息资源的利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的流动性也在日益增强,为了有效保证人事档案在流动中的完整性,必须要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和约束。同时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避免出现因人才流动而出现“无档”或者“死档”现象,减少人才流动的阻碍。新时期下,社会各个部门和领域都都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利用,人事档案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个人对人事档案的重视也日益明显。要想加强对人才信息资源的利用,人事档案管理需要进一步创新。

二、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出现的主要问题

1.档案管理部门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存在部分企业重视生产经营,却忽视了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往往把资金和精力投入到产品的生产经营中,对档案管理的基础建设投入少之又少,甚至没有自己的档案管理部门。大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自己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但其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往往出现粗放管理。

2.人事档案管理内容不完善。

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管理人员认真负责的对待,然而目前很多在整理档案时,出现了很多档案材料缺失或者档案手续不完备等问题。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要的档案材料缺失,比如说,干部任免呈报表、职称材料、工资表等。第二,档案内容的填写不规范,时间填写有误或者字迹不清的现象严重。第三,人事档案手续不完备,一是组织审查盖章部分空白,二是部分履历表或登记表内容不全。

3.档案管理机制不完善。

新时期下,部分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仍旧沿用原有的管理机制,即有新员工入职时,将档案转入,当有员工离职时,就将档案转出。这种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十分的僵硬,没有对人事档案进行的充分管理,往往造成档案信息不全面,部分内容不完整等,同时没有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员工在绩效考核和晋升时,往往无法为人事部门提供依据。

4.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滞后。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网络信息化已经十分盛行,通过对网络的合理利用,人事档案也可实现资源共享。虽然目前已有部分企业,致力于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但总的来说,信息化管理水平仍旧滞后,更有很多的企业仍旧采用人工操作,对各类档案进行记录管理,不仅工作效率低下,更阻碍了人才流动。

5.利用人事档案操控员工。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员工的档案往往由企业领导掌握,基于这种内部的封闭性,滋生了部分领导对员工的行政控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员工做出“忤逆”企业领导者的行为,企业领导就有可能会对员工进行操控,在其人事档案上记录不良的行为记录。

三、新时期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措施

1.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意识。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想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首先应提高相关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一方面,通过不同媒体的力量,加大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宣传,提高个人对人事档案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典型的档案管理事例,让他们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充分的认识。

2.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

为更好的将企业员工的个性特点和发展状况充分的展现出来,仅对员工的历史材料进行收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对档案内容进行完善。比如说,对员工的个人职业能力、专业技术水平、目前的工作业绩以及思想道德情况等加以记录,只有不断充实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才能更全面的反映员工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个人的缺点也应如实记录,对于工作失误或者违法乱纪情况,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也应收集记录,为企业人才选用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故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逐渐完善,对于企业的人才选用,促进企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作用。

3.建立健全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根据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新要求、新变化,建立健全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势在必行。首先,对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补充,及时收集各类资料信息,保证档案内容的完整。其次,健全检查核对制度,及时对员工的档案信息进行核查,如有缺失及时索要补充。最后,拓宽人事档案的利用途径,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将人事档案信息进行公开管理。

4.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人工管理带来的操作失误。在新时期下,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利用信息化办公软件,可以将人事档案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通过相关的检索系统,将档案归档收纳,方便相关的管理者进行查阅。与此同时,人事档案信息按照统一形式进行管理,使各种信息系统化、条例化,有利于实现人事档案的动态管理。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能否实现对人才的充分运用,关键在于管理上的创新。在经济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化普及的今天,企业人事档案管理问题也逐渐增多,只有创新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才能更好的提升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实现对人才的充分运用,从而推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应红央 单位: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第六篇:供电企业档案管理改革分析

一、供电企业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改革

供电企业有着较好的建设基础,档案管理有着较为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其一,网络可以通过网络设备生成,企业都有着自己的局域网,同时还有主要的管理功能系统,例如:自动的营销系统、自动化的调度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等等,这些一定程度上都能达到实用化,将良好设施基础条件加以提供。其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将良好的技术和资金能力提供档案信息化建设,在进行重组信息化程序时,同时其他的信息工作程序也得到了推动,也变得更加清楚。其三,所有的员工对计算机的掌握普遍具有一定基础,对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意识,并且还可以加以选拔,为企业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气氛。可是,现在正在逐渐的深入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随着突显出来的就是一些影响阻力。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式之下,对档案的自身管理进行准确定位,促进改革,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追求不断发展。

二、存在在建设供电企业档案信息化中的问题

近些年来,供电企业发展较为迅速的工作就是传统档案的数字化,从信息化的整个过程中供电企业档案管理者获取了相当好的成绩。可是,逐渐的出现了一些较为深层的问题,随之也突显出与实际工作的矛盾,例如:在进行建设档案信息化基础时,没有足够的档案数字化,不能统一管理从信息系统中出现的数据,也不能进行长期的安排,管理层出现的问题就是没有统一标准,这样就会重复建设信息化的工作现象。数据不存在整体标准,这样档案信息就较为单一,而不能管理有用的信息。企业档案的信息化状况,其一就是大量的浪费了很多信息资源,其二就是进行重复的构建信息系统;不能更换档案信息管理的系统,还有很多工作都没有完成,有使用了一些新的系统,这样资源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在应用档案需求这方面,供电企业依据还是被动的档案管理模式,被动利用和改革。现在很多的档案部门和人员已经对其有了更深的意识,这样就不能很好的档案管理。有的管理范围较为封闭,有的意识服务较为薄弱,有的服务能力非常有限。档案有着非常低的利用率、形式单一的利用方式等,这些对档案的工作开展有所影响。没有足够的基层专业人员,根本不能及时的记录档案信息,更不能达到资源共享。这样企业的档案工作者就会天天的只关注计算机系统,作为信息录入人员,其接受与服务都是被动的,其利用需要也得不到满足,在档案开发和编制的过程中根本没有投入精力,根本没有改变档案管理的局面。同时,在对档案信息进行检索时,供电局档案服务的网站是自己的,逐渐的提高检索能力。可是企业如今存在的信息技术软件,根本不能很好的识别实体文件。另外,档案管理人员也不具备较高的信息业务素质,主要就是对开发档案管理系统的人员加以依赖,可是档案公司的所有档案管理知识基础和操作能力其相关人员并不具备。针对这种现象,目前很难实现对这部分资源进行全文检索。上述方面都是较为常见的,对存在在档案管理中的问题都要一一解决,制定出较为符合企业实际的档案管理方案。以下介绍了其改革方案。

三、实现改革的方案

1.重构档案的业务程序。

企业业务程序的重构想法是由钱皮和迈克尔两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它主要的思想就是,现在的企业信息与网络都在飞速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一定要对所有的程序功能加以全面分析,寻找不足之处,对信息和网络技术加以应用,彻底的改革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设计出新的流程,与之相配的组织结构、配置相应的人力资源、对业务加以规范,这样才能跟得上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其中,企业程序的主要组成包含着对档案的管理。现在的档案背景为信息化。这样就需要档案管理部门更加紧密的链接其他部门,业务程序会在移交和档案两部门间出现,同时也会出现在实施档案管理工作间,还会出现在档案部门与利用档案者之间,这就需要对企业程序的重构方案进行参考,梳理档案工作程序。其方式为:将所有阶段的档案信息变化加以了解,将业务工作关系到信息操作的程序规定也要加以了解,同时也要清楚供电企业现在档案管理部门的业务程序和内容。了解清楚产生数据的环节、数据存储的相关地址、进行数据保留的方法、数据进行流转的路径等,并将其加以记录。所以,此工作是需要企业的所有业务人员都积极参加。

2.整合档案信息资源。

现在的企业管理为:大量浪费信息资源的和信息单一,还有就是重构信息系统和缺乏信息。这样档案信息管理与服务会受到档案资源质量所影响。现在,供电企业已经将所有信息化系统加以利用,例如:办公自动化、财务、计算、管理调度、生产等等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将最基本的信息源提供给档案数字化,其中这些系统也输出了很多的档案信息。因此,要对较为成熟的供电系统加以借助,将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加以完善,企业化的整体要引入档案信息化,同时构建档案和供电业务两种信息,使他们进行最好的对接,使供电企业能够实现档案数字化,同时对信息资源进行存储和整合,将数据进行同步有效备份。

四、结语

企业档案管理范文3

摘要:

本文基于人事档案特征,探讨了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科学的实践对策。对全面提升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创设更大的效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

一、人事档案特征

人事档案是企业的重要资料信息,一般记录了工作人员个人履历、考核评估、政治面貌、成长轨迹以及思想发展等重要的内容。由此可见,人事档案必须真实有效,这样一来人事部门方能根据档案内容合理应用人才,解决工资报酬等问题。同时,人事档案信息应全面完整,倘若部分信息残缺,将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价值。另一方面,人事档案呈现出流动性特点,因此应同工作人员人事管理全面统一,一旦员工调离岗位,应在一周的时间里将人事档案调转到新部门之中。由于人事档案信息内容涉及较多个人隐私,因此其体现了高度机密性,任何人不可随意泄露或是私自保管档案文件,更不可提供社会服务。

二、企业人事档案管理重要性

从企业层面来讲,管理决策层唯有利用人事档案之中的内容,方能精准评判人才,了解其是否适合在企业工作,进而全面激发工作人员才能,对他们的综合能力水平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完成员工的合理匹配。通过人事档案信息,企业可在最快的时间里完成用人考核以及人才分配,确保企业赢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信息时代,企业通过计算机系统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可提升人事信息流动效率,进而促进企业在大量的人力资源信息中快速找寻到适合自身需要的优质人才。从员工个人层面来说,企业人事档案反映了员工的个人成长轨迹,涵盖了员工的以往经历、现在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信息,因此可以说是每位员工各个时间段工作经历的真实反映。伴随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各企业规模不断扩充,人事档案为新兴企业选择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员工快速找到符合自身需要的工作提供了更多机会。

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纵观对当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难看出,当前有较多单位没有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工作人员往往错误的认为,人事档案仅仅是员工资料,对企业发展并无太多作用。因此,仅仅在选拔聘用人才时查阅,而后便随意堆放,无法科学分类整理,影响了人事档案应有价值。另外,一些企业并没有培养设置专业管理人事档案的人才,配备的设备系统无法达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对该项工作的开展形成了不良阻碍影响。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应紧跟潮流,实时更新,方能为企业快速发展发挥保障作用。然而,由于企业没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使得工作模式与思想观念相对滞后,无法应用现代科技与新型理念开展工作,较多单位仍旧应用纸质档案进行记录。伴随时间以及环境的不断变化,纸质资料较易损坏,这样导致认识档案资料的不完整。一些企业虽采用电子文档形式管理人事档案,却没有将重要数据信息进行网络备份以及共享应用,对人事信息的合理流动形成了负面影响,导致人事档案信息无法实现全面数字化与信息化发展。部分企业虽完成人事制度改革,突破员工身份限制,然而在管理人事档案过程中仍旧按照身份划分类别,过于看重干部档案管理。日常工作中,由于没能重视档案信息的及时收集与更新,导致员工在取得新学历、考取高职称、获得奖励等信息没有及时补充到档案之中,造成信息缺失。员工方面,由于自身不重视档案信息,导致填写履历过程中存在一定随意性,内容不够细致。

四、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科学对策

1.做好教育宣传,全面重视人事档案管理

信息时代,企业全员均应重视人事档案管理,方能优化人才配置,因此应从员工思想认识入手,做好教育宣传,使他们全面意识到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对人才聘用、选拔与发展的现实重要性,进而提升主观能动性,积极、认真的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当然,该项工作属于长期工程,因此各职能单位应积极配合,加强人事档案信息的整理与收集,确保该项工作顺畅有序的开展。

2.更新工作模式,实现信息化管理

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应树立信息化发展目标,更新传统工作模式,提升人事档案工作先进性。企业应积极同现代科技发展同步,配备数字化档案管理设备,如档案扫描系统、电子数据库系统、网络共享系统等,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打造现代化工作环境,进而提升可控性,使人事档案发挥应有的功能与价值。无论对于普通员工或是干部人员档案,均应做到一视同仁,可依照部门、工种划分人事档案,便于查阅管理。基层员工,应提升档案价值认识,在填写档案信息过程中应做到详尽细致,这无疑对自身或是企业均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基层员工应提升自觉主动性,做好档案信息收集与补充,专业档案员工则应给予有效的指导,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使人事档案管理不仅仅是档案员工的专项工作,而是变成企业全员的工作。

3.强化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为提升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应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档案管理员工素质水平。当前一些企业配备的档案员工队伍多为兼职人员,在管理档案过程中欠缺专业性。为此,应加强教育培训,配备专项工作人员,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思想动向,提升企业凝聚力,使档案管理员工安心工作,主动积极进取。同时,应定期支持档案管理人员走出企业学习充电,使他们了解掌握前沿档案管理技术,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系统、扫描存档、档案搜索系统提升工作效率,做到档案信息及时有效补充,快速存档管理,定期检查档案信息完整性,进而为企业发展、员工晋升提供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

五、结语

伴随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谁赢得人才谁便把握住了竞争主动性。因此,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可辅助企业聘用、选择更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并促进档案信息的合理流动。同时,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应树立信息化发展目标,加强数据库系统建设,更新传统观念,做好宣传教育,调动企业全员参与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玲.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图书情报,2012,(4):73-74.

[2]宋冬艳.浅析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档案天地,2012,(4):52-53.

[3]应红央.新时期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问题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10):220-221.

[4]甘秋歌.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创新模式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84-86.

作者:凌敏 单位: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篇:企业实物档案管理

摘要:

实物档案可以说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然而日常工作中却往往忽视该环节,导致实物档案管理陷入混乱局面,对企业的持续长效发展形成了负面影响。就企业实物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实物档案管理制定了科学对策。对全面激发实物档案资源核心功能价值,推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企业;实物档案;管理

一、引言

企业实物档案主要是其在经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时需要归档管理的各类奖牌、证书、奖励、公务活动纪念品、题词字画、企业使用的牌匾、停用印章、活动宣传品以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实物。实际上,实物档案是企业获得荣誉、组织活动、发展历史的印证,是他类载体无可取代的重要实物,是企业档案管理系统之中的重要内容。做好实物档案管理对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意义重大。

二、企业实物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收集不完整、归档效率不高。基于企业实物档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非与纸质档案一样较易吸引相关人员的注意力,因此员工对该档案资源进行归档管理的意识并不强。另外,实物档案反映出企业各项荣誉、工作业绩、组织活动、取得成就,如果摆放在显著的位置将起到装点门面的良好效果。而各个业务单位通常不情愿将自身辛苦获得的奖品、荣誉归档至档案部门。另外,企业众多部门均会形成大量的实物档案,来源较为分散,因此收集整理难度较大,导致实物档案管理归档效率不高。2.分散管理、局面混乱。企业实物档案通常大量的分散在各个相关业务单位,例如综合类实物会保存在办公室、工会活动实物档案会保存在工会,团委活动实物档案会保存在团委,其他单位组织开展活动实物档案也会保存在相关单位,变成这些单位囊中的私有物品。该类实物档案在得到初期会被悬挂在各部门的显著位置,供人瞻仰、观赏。伴随时间的发展,特别是高级别的荣誉、纪念品等实物档案一旦产生,则旧的事物档案则会受到冷遇,被束之高阁,长久的存放在企业仓库中或遗忘在某个角落,黯淡无光,企业则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清晰的编号以及整理。一些企业甚至在部门合并、重组并购或办公室迁移之时将这些珍贵的实物档案当做废品丢弃,导致实物档案管理陷入混乱局面。3.管理条件不佳。当前,部分企业各个部门之中没有设置专门用于存放事物档案的架柜,通常是随便堆放实物档案,管理条件较为恶劣。基于实物档案载体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即便是综合管理单位,也通常欠缺专项档案存放工具,通常将事物档案放置在传统档案卷柜之中,体积较大的实物档案则仅能堆放于柜架顶端,使其长期落满灰尘,内在价值大打折扣,形成较大损害,对档案管理的长久存储、应用与可靠安全服务形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企业实物档案管理科学策略

1.集中管理实物档案。我国关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明确要求为,统一集中管理本单位的各项档案资料。目前,多数企业采用分散管理模式并不契合国家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同时对安全管理极为不利,无法达到便利应用档案的标准。因此依照档案管理工作要求与原则,企业应积极引入集中管理模式,真正激发实物档案应用价值。2.重点突出,做好实物档案归档收集。依照企业发展现实状况,应合理明确收集实物档案的具体范畴。收集管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核心基础,企业应将具备保存应用价值、能够体现企业发展历史、反映全貌的各类实物档案,做好全面收集以及合理归档,这样一来不但会扩充企业档案馆馆藏资源,还会保护企业档案信息的全面完整性以及可靠安全性。另外,应采用丰富灵活的档案收集方式,例如在做好日常收集的基础上应合理采用定期收集的方法。负责管理档案的部门应及时做好的档案登记,全面掌握企业各类获奖、活动信息,进而能够有的放矢完整收集各类档案信息,特别是能够反映企业发展历史进程的用章、牌匾等应加强安全管理。另外,应创建网络化档案收集管理系统,加强各职能单位兼职档案员工队伍建设,及时进行各项实物档案信息登记,规定实物档案产生的一周时间里完成归档,同时要按月度、季度进行归档核查,加强监督管理,并规范移交实物档案。3.加强实物档案分类整理。实物档案属于一项特殊的档案资源,在整理环节同其他档案有着相似之处,即要遵循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同时,应依照实物档案自身特征,由载体形式,管理应用等特征入手分析其中的规律,进而全面提升企业实物档案管理规范性。例如,可将一个实物档案作为一个自然管理单位,为每件实物档案进行案卷编号,分类方式可在全宗之中依照载体形式、级别、产生年份以及时间的次序划分编号,实物档案总量如果较多则可再行划分级别,如果总量较少则不必划分级别。再者,应针对实物内容编制档案标签,选择在实物明显的位置进行标记,方便快速的查找以及应用实物档案。4.优化实物档案安全管理环境。为确保企业实物档案的可靠安全管理与高效应用,应针对各类实物档案的内在特殊性,即由一件又一件真实物品组成,因此载体与形态各不相同,例如纸质档案、金属物品、玻璃物品或是布类制品,因此存管的架柜应不同于传统卷柜。陈列过程中应本着直观、显著、方便取用、可以防尘、防火、预防潮气、避免鼠害的架柜之中。例如,依照实物档案载体形式可配设具有一定透视性的玻璃架柜存放事物档案,该类直观、透明的架柜,不仅便于对外做展览,参观者可一目了然观看企业实物档案,同时也方便查找应用。实物档案商家排序应按照档号操作,通常奖杯类实物档案应竖向存放,奖章、锦旗可选关于柜体之中,获奖证书、企业曾用牌匾则可斜靠于柜架之中,或是平放展示。

四、结语

总之,为全面激发企业实物档案核心功能价值,我们应针对企业实物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策略,集中管理实物档案、重点突出,做好实物档案归档管理,加强实物档案分类整理、为实物档案开创安全可靠的管理存储环境,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提升企业实物档案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更大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吕媛娇.浅谈综艺节目主持人的素质要求.才智,2011(18).

[2]金重建.有声语言传播主体创作自觉问题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

[3]孙倩.主体生存视域中的播音主持生态研究[D].河南大学,2008.

[4]周勇群.浅谈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南方论刊,2009(52).

作者:刘绕冬 单位: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篇:企业文书档案管理滞后性探析

摘要:

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反映了其现代化发展程度,具体体现在文书档案管理,即管理类档案管理。为做好该项工作,应明确任务流程,制定科学管理制度,加强管理类档案各环节的有效衔接,提升规范性,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本文探讨了引发该现状的成因,并制定了科学对策。对全面提升企业文书档案管理水平,创设更大的利润与效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企业;文书档案;管理

一、企业文书档案管理滞后性现象与成因

企业文书档案的最终成型首先需要进行有效收集与整理,而后完成科学的开发应用,以上环节需要经历大量时间,因此可以说,在某种层面,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存在滞后性实属必然。企业文书档案管理也叫做管理类档案管理,由于资料来源广泛、较为分散,涉及业务部门收集标准不一致,便会导致管理类档案资料无法全面完整的问题,阻碍了企业后续的查考编研管理。另外,一些业务单位没有全面重视本部门档案,使得收集环节进展缓慢,存在滞后性。开发应用企业管理类档案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需要,一些单位却仅仅收集过时资料存储在档案室,没有合理开发应用,呈现出较多资源的闲置现象。即便一些单位进行了开发,然而档案系统却欠缺深度,导致检索应用与查询纸质文件不能有效衔接。任何单位均存在组织结构变化、员工调动等问题,因此档案员工队伍也存在变化,由于他们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新进员工不熟悉工作业务,无法掌握全面的工作技能,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并不规范。一些年龄较大的员工则欠缺创新意识,无法符合现代化管理标准。部分企业文书档案管理显现出闭门造车的问题,由于较为封闭,无法适应管理类档案管理的现实要求,再加上领导阶层不够重视,导致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不高。现实工作中企业文书与档案采用分管体制,因此在交接环节较易形成相互脱钩、信息丢失等问题。具体成因在于员工意识淡薄,欠缺专业知识,监督机制不完善,使得档案收集范畴不清晰、装订管理不规范、编号不清晰。当前,较多单位应用管理类档案效率不高,成因在于一些企业没有配备网络化系统,员工专业水平有限,使得管理类档案应用不便利,服务水平不高。

二、企业文书档案管理科学对策

1.规范文书档案管理

为全面优化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应提升该项工作规范性,确保各项责任全面落实到位。另外,企业可采用一体化管理模式,由文书档案用纸样式、标准直到档案信息的存储格式、撰写要求等均应做出一致统一的要求,制定工作细则。应由资料的最初环节便进行层层控制,对文档资料管理流程做细致把控,同时对做完整理的资料要第一时间存储,进而有效杜绝企业管理类档案资料丢失的问题。

2.提升员工专业技能

员工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方能开展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因此企业应加强员工技能训练,使他们可在内心之中形成对管理类档案管理科学重要性的清醒认识,不应单纯的停留在口头层面。企业可通过集中培训、定期组织讲座增强员工管理意识。管理文书档案的员工自身也应重视理论学习,为自己充电,提升各项工作技能与整体素质。另外,伴随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的稳步向前,企业应根据时代特征,创建现代化办公环境,优化办公流程,进而全面提升工作效率以及档案管理专业性。文书工作以及档案管理密切关联,文件始终是形成档案的核心基础,而档案则是文件的终极形式。因此,文书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的效果水平。负责文书的员工应提升档案意识,定期参与培训,唯有通过培训,方能形成强烈的责任感以及管理意识,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企业应针对岗位人员组织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使员工熟练应用现代化工具做好档案管理。可通过企业内部广泛宣传加强教育,使企业全员明确文书档案管理重要性,积极组织各类档案管理知识普及教育,使得各岗位员工均能认识了解档案管理,明确该项工作重要性,并为文书档案管理开创优质、有序的工作环境,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

3.创建完善的企业档案管理网络系统

伴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应加快创建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系统,围绕档案部门这一核心,各个职能单位组成二级机构,进而形成一体化、全员合作、全方位、覆盖面广泛的档案管理现代化网络系统,企业档案管理部门与各业务单位负责直接领导,确保文书档案管理的层级化开展。文书档案是企业建设发展进程中一项宝贵的无形资产,是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一项重要因素,企业可否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赢取竞争主动,关键要看信息基础是否牢固。因此,为确保档案信息资料的完整、全面与有效,企业应做好文书档案信息的整理与收集,通过科学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达到良好的效果。另外,企业应创建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监督体系,通过设置有效的奖惩管理制度促进档案管理的更新改革与有效提升。归档管理制度应力求深入到各个单位,预防权责不清晰的问题,应做到切实、认真、客观、具体,细化到文档归档日期、种类范围、各项归档标准等。

三、结语

透过企业文书档案管理水平可清晰的判定企业现代化发展的程度,反映企业整体实力与综合水平。提升文书档案管理质量可全面推动企业单位的长效持久发展。因此,实践工作中应树立现代化工作理念,建立信息化工作系统,符合新时期发展需要,夯实文书档案管理基础。众所周知,企业文书档案印证了其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优质的档案管理可为企业现代化发展形成强有力支撑。为此,应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规范工作流程,细化各项制度,提升员工服务管理意识,加强各单位的有效衔接,方能确保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性,令其更好的为企业单位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道逸.浅析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3(1):47-49.

[2]侯明,白玉红.谈文书档案管理的现有问题级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2,31(11):1591-1598.

[3]库俊平.大数据环境中企业文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及利用[J].创新科技,2013,(9):50-51.

[4]赵欲勤.谈企业文书档案分类体系简化的必要性[J].兰台世界,2013,(23):43-44.

企业档案管理范文4

关键词:档案管理;创新发展;企业

企业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可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随着经济社会和档案管理方式方法的不断发展变化,档案工作者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挖掘企业潜在价值,促进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效益的提升,推进企业发展。

1现阶段企业档案管理现状

现阶段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和内容都在向着多样化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1.1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现代企业的管理层在管理方法、企业经营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很多企业领导在实际工作中仍缺乏档案管理意识,对档案资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虽然能够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管理重点不突出,在工作摆布发生冲突时,档案工作往往让位于企业的其他职能工作,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人、财、物支持,工作难以充分开展。一些企业档案管理仪器和设备已经老化,想要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设备,满足高效管理需求,打印机、扫描仪等必须的设备都需要优化配置,设备维护上也要投入部分资金和人力,才能够提升人员工作效率,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1]。

1.2档案管理功能不足

企业经营活动的绝大部分文件资料都需要进行归档管理,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具有很显著的复杂性特点,前期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往往会增加后续管理工作的压力,影响企业档案的齐全完整,相关工作人员的决策调研工作将没有准确依据,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也成为问题,造成恶性循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作矛盾。根据对多家企业的观察,档案工作不规范,往往意味着前期文件没有进行规范管理。一个文件管理混乱的企业,往往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此外,档案的来源、载体等管理要素都趋向多样化发展,如果不能够统一规划,统筹管控,则会在后续的管理和应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这也是目前很多企业档案管理中的通病———档案管理功能不足。

1.3技术管理不到位

管理技术对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产生的影响是直接的。管理技术具有综合性特点,典型的就是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网络环境的逐步拓展,传统档案服务与档案管理系统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用户多元化、全面化和智能化的信息需求,急需一种集成的、高效的档案服务,使用户获得全新的服务体验,实现用户与档案的全方位对接,将档案服务的作用和功能彻底发挥出来。如果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缺少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会增加现代企业档案管理难度,同时也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但目前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往往对技术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还不到位,导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落后于时展需要。

1.4企业档案管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目前,很多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直接依据不是相关的法律法规,而是以一些合同文件和人事档案作为参考,这些文件中的信息资料没有形成良好的档案管理规定体系。有关企业档案管理法规规范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应该得到全面深入的贯彻落实,但显然很多企业在档案管理法治化水平不高,依法管档没有得到落实。

2如何做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

针对现阶段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档案工作者应研究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1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基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我们在实施企业档案管理过程中,必须以一定的制度作为依据和保障,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2]。应以档案管理方法的可操作性作为前提和基础,从档案形成、积累和归档等方面入手,将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融入到管理制度中,针对原来档案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完善阶段化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同样需要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作为支撑。因此,在财务制度上应当对档案工作设置独立的预算科目,以便在档案设施设备优化配置、档案信息系统开发等工作中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

2.2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其实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但需要管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因此,在企业档案管理创新过程中,需要关注人员素质的提升。2.2.1档案管理部门要设定日常工作自查互查机制,确保工作质量。2.2.2需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和创新能力,加速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适应现代化管理需求。

2.3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无论企业处于哪个阶段,档案管理工作采用何种模式,“收得齐、管得好、用得活”始终是衡量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标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在档案工作的收集、鉴定、整理、保管、检索、利用、统计、编研各个业务环节都有不同问题存在,且环环相扣,互相影响。要想更好地掌控整个业务流程,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必然要使用档案信息系统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管理部门在实施档案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强化档案数据库建设,促进档案资源的多元发展,加快档案馆原始信息的数字化转换进程和电子文件的积累,保证可传输数字信息的数量,满足企业运营管理需求,为企业其他的内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4]。与此同时,文档管理系统还可以拓展到文件生成领域,使文件材料从编写开始在系统平台上规范化产生,以确保文件归档的完整性、格式规范和质量。此外,对于企业其他业务中设计的信息化系统,也应接入文档管理信息化系统中,以实现电子文件和信息的顺利归档。

2.4搞好企业档案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理念已不能满足档案用户的利用需求,档案信息服务理念也应随之发生变化。新的档案服务平台相继建立,导致档案信息服务的内容、对象、方式进一步拓宽,档案用户的需求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从而推动档案信息服务有针对性地发展,档案信息服务理念也应向集成化、个性化和知识服务扩展。档案的知识属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体现得愈加明显,与之相适应的知识性档案服务应当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知识挖掘、知识开发、知识重组,形成一定的具有新的特性的知识资源,通过档案服务人员的智力和经验加工,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充分的信息支持[5],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价值。

2.5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监督执法力度

除了直接法律依据不足之外,企业依法管档工作质量不高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执行监督上力度不够,问责机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如国家档案局的“第九号令”,与1986年的《各级国家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对比,在移交档案、接受档案时限以及档案保管期限范围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内容上有了明显改动,在企业依法管档过程中应关注这些变化,强化相应工作。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应不断强化档案管理工作,融入新的理念,创新工作模式,解决存在的问题,优化管理效果,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和企业发展需求同步,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司家兰.关于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8,22(17):1163—1164援

[2]杨南雁,江路路.浅谈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与创新思维[J].科技视界,2014(11):274—275,2756—278.

[3]杨辉.对现代企业管理思维与模式创新的思考与探讨[J].环渤海经济?望,2013,22(03):148—149.

[4]王珊珊,张志宇,王志勇.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才智,2015,22(28):316—317.

企业档案管理范文5

摘要:企业绩效考核是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目前的企业绩效考核中,却普遍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量化”评分体系,打分中无法摆脱“凭印象”、“看人缘”的怪圈。面对这一现象,应以独立模块的方式,将档案管理纳入企业绩效考核,发挥档案模块可量化评分的优势,加快企业绩效考核量化评分的改革进程,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关键词:档案管理;档案模块;绩效考核;量化

企业绩效考核的核心目的是更好地管理企业,激发企业中全体部门、全体员工的活力,让成绩效益与工资挂钩、与奖金挂钩,是现代企业打破平均主义,调动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式,也是企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自由选择。然而,企业绩效考核的现状却普遍不尽如人意。有些企业,在绩效考核中,对各个部门之间、所有人员之间直接打分,完全凭感觉,让绩效考核成了企业内部权衡、制衡的工具。稍好一些的企业,在绩效考核中加入了任务完成情况、协作精神、创新创造力等几方面的模块,强化了打分的科学性,但是依旧没有找到一个“量化”的标准,无法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为了推动企业绩效考核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当在企业绩效考核中,加入部分模块,采用量化标准,实现部分模块的量化打分,进而实现企业绩效考核科学合理的量化体系。档案管理因其自身的特点,应作为独立的模块,纳入企业绩效考核,成为企业绩效考核量化改革的中坚力量。

1企业绩效考核现状

目前,企业绩效考核普遍没有实现绩效考核设置的初衷,流于形式、表面功夫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没有起到积极效果。究其原因,在于企业绩效考核尚未形成合理的量化方法,打分摆脱不了“凭印象”、“看人缘”的怪圈。所谓“凭印象”,在不熟悉的部门之间尤为常见。身处一个大型企业,各部门之间有分工,并不是所有部门之间都有联系的机会,有些部门因职责划分,也许一直处于平行线上,很难有工作上的交集。在这种情况下,互相打分,就只能“凭印象”而为之了。所谓“看人缘”,是量化之前的绩效考核都避免不了的弊端,也是令人诟病的所在。部门“一把手”负责制,是将责任有序划分的高效工作机制。然而这也造成在绩效考核中,各个部门互相打分时,部门“一把手”的人缘,则成了部门占比最高的权重。如果部门“一把手”在公司深得领导器重、颇有威望,则整个部门一起沾光;反之,则是部门全体员工一起受牵连,绩效考核反而成了不公平的制造者。

2档案管理纳入企业绩效考核的原因

为了企业实现自下而上的完成生产经营的目的,树立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企业应采取特定的标准和指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绩效考核客观量化。具体方式是在绩效考核的总分中,划定部分分数为档案模块分数,由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该模块的分数评定工作。第一,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通常隶属于企业总经理办公室等部门,身份上具有纳入绩效考核的条件。企业总经理办公室等部门,在企业中的职能设置是协助领导处理企业日常工作,主管企业文秘、行政事务的综合职能部门,在企业中具有上传下达的工作性质,并直接由企业的总经理负责。档案管理部门作为企业总经理办公室中的一名成员,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独立模块纳入绩效考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身份上可以服众,客观上也在企业中肩负着作为先行者、先驱者的责任。档案模块以量化的打分方法,纳入绩效考核,是由企业总经理主抓企业绩效的体现,表现了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决心,是企业综合管理量化、制度化的一面镜子。第二,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需要所有其他部门协作的鲜明特点。档案管理工作可分解为收集、整理、归档这三大步骤。归档之后,档案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开发利用、编纂创新,让档案增加附加值。但是档案管理部门永远不是一个“制造性”机构。档案管理开展的“第一步”,是从各个部门移交开始的,这是档案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客观事实。这一鲜明特点,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与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无一例外的紧密联系,档案管理部门与企业其他所有部门均具有协作工作的关系。第三,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以时间为节点、以归档卷数和件数等为统计依据的量化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家档案局令第10号《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和《企业档案管理规定》等政策文件的有关要求,结合企业多年档案管理工作形成的工作方法,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时间节点特点,这样的时间节点可以成为量化打分中,毫无争议的评分标准。通常可理解为企业各个部门在每年的六月前,将前一年的文书档案、前两年的会计档案,移交至档案管理部门,即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完成“收集”工作。档案管理部门在下半年,集中实施本年度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工作。各个部门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的文件,均可以以卷和件的方式进行精确的统计,这一数据客观精准,毫无修饰、商量空间可言。虽然因为各个部门因工作性质不同,档案移交的卷数件数具有客观上的差异,但不否认的是,移交档案卷数件数多的部门,档案工作量必然随之上升,在档案模块的绩效分数中获得更多的肯定,亦是合情合理。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以移交文件的时间节点,还是以移交的卷和件的数量作为绩效考核中的量化打分指标,都具有客观性、真实性。这是无可辩驳的打分标准,完全避免的凭印象、看人缘的弊端。

3档案管理在企业绩效考核中量化评分的实施方案

企业绩效考核的量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坚决规避“不管就乱、一管就死”的风险,最大限度发挥企业绩效考核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档案管理作为企业绩效考核量化改革的一员,本着对企业负责、对部门负责、对个人负责的态度,应由简到难,在尝试中完善,在完善中圆满。

3.1以时间为节点作为考核标准

在档案的收集工作中,各个部门不能按时移交文件一直是一个困扰档案工作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在企业中,以生产经营为公司的主业,档案工作因其无法及时看到经济效益的自身特点,难免为其他工作让路,久而久之形成惯性,造成了收集工作年年催、一直催的现象,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困扰。在档案管理纳入企业绩效考核,开展量化评分的第一步,可以以时间节点这一简单、高效的方式进行打分。即如果六月之前,各个部门完成了档案移交,就是满分,否则没分。这种“非黑即白”的打分方式,看似不近人情,却是各方都无法挑出问题、瑕疵的方法,况且按时移交档案本也不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以时间节点作为绩效考核量化的第一步,是非常妥帖恰当的。同时,也是对档案收集时间要求以至于对企业制度的一次再强调。

3.2以归档卷数、件数作为考核标准

企业中各个部门对于档案的认识不同,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在各个部门归档时,有些部门能够抱着认真的态度,将部门有保留价值的文件均移交至档案管理部门,这给保留下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文件创造了条件,也提升了档案管理的含金量。但是,还有一些部门,抱着应付了事、完成任务即可的态度,仅仅移交不得不归的文件,这就大大限制了档案管理的发挥空间。将归档卷数、件数作为绩效考核量化的参照指标,具有数据清晰透明、客观真实的特点。但是,因为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不同,客观上会造成部分部门归档的卷数、件数具有先天的优势,比如人力资源部门会形成大量的人事任免档案。这时,如果完全用这一量化指标给绩效考核中的档案模块进行打分,不可避免的将造成对其他部门不甚公平的遗憾。面对这个问题,一方面,归档卷数、件数多的部门获得更高的绩效考核分数,是对其档案工作难度大、任务重的鼓励;另一方面,企业可通过适当的调整变通,采取加权评分的政策,避免这种“不公平”造成的负面影响。

3.3以档案质量、数量、完整度、时间等多项指标为基础,设计加权打分方案

企业绩效考核评分标准从来都是一个需要全局考虑,通过加权组合,从实际工作出发,巧妙设计各打分项的权重比例和打分标准,最终得到一个经得起推敲、耐得住考验的科学体系。缩影到档案模块作为绩效考核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过以时间、卷数件数等简单明了的指标实践检验后,最终也要发展成为通过对各个部门的归档质量、数量、完整程度、归档时间等各个指标的综合考虑、科学测评,得出的一个经过加权之后的理想分数。档案管理部门在绩效考核量化的完善中,要通盘考虑所需要的各种要素,以及各要素所占权重比例,并制定出各要素的打分标准。这一评分方式,要做到科学、合理、公正。这一工作,要成为档案管理部门在企业发光发亮的亮点工作,对档案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重视程度、在各个部门中的普遍评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绩效考核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动力,对企业各个部门、全体员工应起到鼓励促进的作用,而不是又一官僚化的产物。将档案管理纳入企业绩效考核,是企业绩效考核通过量化,向科学、精准、高效发展的最优选择之一。这对档案管理部门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档案管理部门应借助企业绩效考核量化改革这一平台,改变刻板、陈旧、一成不变的既往印象,利用科学研判、合理评分,树立档案是企业一个严肃的、认真的、可依靠的力量的正面形象,担好企业绩效考核量化改革的责任,让企业绩效考核通过档案管理的加入,实现稳步发展,进而推动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的有效完成。

参考文献:

[1]张璟瑜.企业档案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J].山西档案,2010(3):17-20.

[2]高霏.浅谈档案机构管理中的绩效考核[J].四川档案,2005(4):62-63.

[3]王琼.浅议企业绩效考核与档案管理工作[J].云南档案,2013(10):49-50.

[4]程林红.企业档案人员绩效管理办法谈[J].浙江档案,2010(12):38.

[5]王秀琴.浅谈绩效考核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17):216.

作者:国测 单位: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篇:建筑企业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建筑企业开始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企业的档案管理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建筑企业档案管理中经常出现档案质量较低以及整理时间不及时的现象,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会对建筑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建筑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建筑企业实现更加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企业;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建筑企业档案就是针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做出的相应记录,然后经过系统的整理进行存档保存。但是建筑企业档案在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工程项目的整个流程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加强对内部档案的管理工作,针对其中的问题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建筑企业档案管理问题

(一)没有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引起重视。目前,大部分建筑企业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是将管理的重点放在了项目施工的过程上,甚至还有很多的管理人员认为只要将施工中的工作做好,那么整个企业的发展就可以得到一定的保证,从而忽略了对建筑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调整。另外,档案资料在整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资料的整体性,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的记录情况与实际的施工进度没有保持一致,对具体的内容只是草草了事,这些都是因为管理人员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很难真正地发挥出来。(二)档案在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建筑企业档案在管理的过程中,按照具体的要求可以将工程档案管理分为三个部门,分别是总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分公司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工程项目部资料室等。其中前两个部分主要体现出来的问题是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并且存放档案的设施都比较的陈旧,还存在着一些项目资料都没有固定的存放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保存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在实际的档案管理过程中,还经常出现设备落后并且运行比较缓慢的现象。(三)工程项目的档案质量比较低。在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档案进行整理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资料信息与实际的现象相符合,在每一个环节都不可以私自对数据信息进行变更,因为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需要进行审批与盖章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档案资料的准确性。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流程都没有按照标准的要求来执行,另外在档案资料中还存在着很多弄虚作假的现象。

二、建筑企业档案管理对策

(一)强化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在企业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自身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的质量。目前建筑企业档案管理中出现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管理人员整体的能力与素质逐渐呈现下滑的现象,要想保证建筑企业的合理运行,首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一些相应的培训课程,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但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能不断促进他们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二)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规章制度。任何一项工作在开始之前都需要具备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对具体的内容和行为进行约束。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不仅要结合存在的困难对档案管理进行补充,同时还需要加强规章制度的优化能力,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来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对于项目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效地把握。对于档案部门每天的档案管理工作,都必须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能实现有法可依。通过这种方式,工作人员才能够认清自己的职责,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责任进行严格的落实,从而不断提高建筑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三)丰富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的方法。结合目前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的方法可以看出,在具体的方法应用上还呈现了一定的单一性,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一直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因此,相关的建筑企业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因为建筑档案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可能会增加一定的工作量,这样就需要建筑企业不断拓展自己的管理模式。比如企业可以召开一些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进行相互的介绍和讨论,有利于之后的工作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这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针对这些问题及时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不但要加强建筑档案管理,还应该强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对建筑企业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促进建筑企业更加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向利.新时期建筑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档案,2017(02):46-47.

[2]张海英.建筑企业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办公自动化,2015(11):49-51.

[3]白晓琴.浅谈建筑企业档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山西建筑,2009(18):203-204.

作者:黄兵 单位: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公司

第三篇:中外合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摘要:中外合资企业因同时存在中方、外方两种经济成分,不同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使得人事档案管理也较为特殊。对中外合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研究,首先从中外合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出发,然后分析了现阶段自我管理及委托管理两种模式的优势与劣势,并对新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希望对中外合资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外合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中外合资企业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中外合资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科学、有效、系统地管理企业的人事档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国内的研究现状,笔者查阅统计结果如下。1.在中国知网(CNKI)下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以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采用篇名关键词检索的方式,检索分类及结果为:有专门针对“中外合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研究,主要论述对象为中外合资企业档案整体的管理工作。对于检索到的23篇文章,讨论焦点则集中在怎样加强和完善中外合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上,其次是中外合资企业档案特征。详细统计结果如下。(2)第四项检索出的文献数量急剧增加,可以看出我国对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探讨十分活跃,但限定为中外合资企业后则十分有限。笔者又尝试将搜索的关键词中“企业”的限定去掉,即主题关键字为“人事档案管理”,结果仅期刊数据库一项初步未筛选检索文章竟有9666条之多,可见当前的研究主要着眼点为人事档案整体,但具体领域的针对性讨论较少。2.对于档案管理模式(自我管理及档案托管),通过检索相当数量的文章,本文认为其探讨焦点主要集中在对档案托管的优劣势、问题、对策分析上。其中提倡档案托管的代表专家是卞昭玲,她先后发表多篇文章分析了档案托管的可行性、必要性及优势[1]。李咏娟阐述了档案托管的可行性前景、问题及展望[2]。周永军在《浅析业务外包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中详细分析了档案外包托管的优势及必然性[3]。本文以此前研究为参考,针对中外合资企业的人事档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外合资企业人事档案的特点

中外合资企业是指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根据中国有关法律,共同以股权方式在中国境内投资建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在从事生产和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及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即为企业档案[4]21。中外合资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由于机构设置和管理理念等的不同,与我国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着些许差异。1.非系统性。我国的档案工作秉承“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一般是在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与指导下开展的,无论是管理机构还是制度办法都比较完善。而合资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处处体现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十分注重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因此对于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联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其重视程度往往并不高,一般也不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人员配置上,数量素质不足。中外合资企业往往只安排少量的人员管理人事档案,且这些人员多属兼职,主要负责的实际上是行政或人事工作,一般缺少档案学相关理论知识。工作方式上,缺少统一的管理规范。实际工作中大多是按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各自为政”“按指示行事”,一般没有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办法,没有固定的流程手续,甚至于档案的分类、装具都十分随意,没有具体的标准。2.多样性。语种版本多。由于投资者国别的不同,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事资料往往也会有英语、俄语、日语、法语等多种语言,文件的版本也会因国情、习惯的不同而有些许差异。介质载体多。合资企业的办公现代化程度一般比较高,办公室普遍配有自动化办公设备,除了国内企业常见的纸质人事档案,其他介质载体的人事档案也层出不穷,比如光盘档案、磁介质档案、移动硬盘档案等。来源渠道多。人事档案中的材料一般来源于投资主体的中方,也有外方,一些认证或证明材料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或有关单位,甚至于一些特殊资料原存于某定向机构或专门负责人员[5]22。3.动态性。中外合资企业人员流动大,不定期的入职、退职人员数量多,使得企业要经常性的增进、整理人员名单和档案。国外科学技术更新换代快,相应的人员招聘、资质考核、证书获得也相对较多,加上中外合资企业一般实行定期或不定期人力资源考核制度,使人事档案文件资料处于经常性的补充、改变之中,波动性较大。

二、中外合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现阶段中外合资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主要有封闭式的自我管理以及社会化的档案托管两种方式,它们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各自的优势以及劣势如下。1.自我管理。封闭式的自我管理是我国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即企业的人事档案是由具有专门档案管理能力的企业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来管理的,这在特殊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以及防止人事档案流失的管理观念下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严格细致的管理方式保证了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形式上的一致性,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大大提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类型和组织形式不断多样化,封闭式管理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1)管理成本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扩大再生产,进而获得更多的利润,而自我管理需要企业配置专门的人员和设备来负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力物力的投入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负担。(2)缺乏自主性。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企业人事档案工作的开展以及运行机制的形成主要依托于行政力量,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有计划管理往往比较死板,没有考虑到各企业的特殊性,企业难以发挥自主能动性,无法形成个性化的发展模式,也就不能充分实现对人事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利用不充分。封闭的自我管理对于档案的保密工作十分重视,人事档案的使用范围很小,员工本人甚至都不清楚自己的人事档案内容,对人事档案的利用十分有限。封闭内向的管理也限制了人才的流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2.委托管理。社会化的委托管理是现在很多企业采取的一种档案管理模式,人事档案的委托管理是指企业将员工的人事档案交由外包机构管理,外包机构全盘负责档案的整理、存放、调阅及其他的日常管理。人事档案委托管理最直接的现实意义就是节省了企业的投入成本,提高档案利用效率,这种集约化、社会化、规模化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对人财物的有效利用,加强了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此外,对于丰富档案学理论、促进档案学人才培养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档案委托管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虽然有其不可忽略的优势,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托管机构资质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委托机构数量众多,但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档案管理的社会服务还没有设立合法的准入门槛,档案托管服务的业务规范和质量标准尚未出台,个别托管机构管理落后,服务水平差,企业如何选择一家经验丰富、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的外包机构成为档案外包的重中之重。(2)信息保密问题。人事档案是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信息资料,提高托管机构的安全保密意识,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教育十分重要。如何规避泄密风险、发生泄密事件该如何处理,合资企业与委托机构之间应建立起职责明确、互相制约、程序分明的工作体系。(3)监管问题。对托管机构的有效监管,现在仍有一定的盲区,虽然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些相关文件,但对于人事档案托管中具体的服务标准、约束标准、评价标准等仍没有系统的管理规范,对档案托管机构的背景和档案保管条件等缺乏必要的审核把关,对到保管期限的档案缺少监销程序,使档案信息安全存在隐患[6]48。

三、中外合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1.云存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已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人事档案的云存储业务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云存储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7]290。中外合资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也可以采取这样的管理模式,利用扫描技术等将人事档案电子化,电子化的信息存储在云端,可利用计算机实现快捷准确的检索,还可利用网络传输代替传统的档案邮寄,或者针对员工年龄、专业等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等。同时,原版的纸质资料要妥善保管,以备查考。人事档案云存储可实现档案实体管理和内容管理的有效分离,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率。(1)云存储的优势。云存储能节约企业软硬件的投入。企业在档案云存储管理中,不再需要配备专业的服务器、终端、系统以及档案应用软件等,网络设备的更新与维护也变得更加简单,降低了企业成本。云存储提高了档案的安全性。云存储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不是将档案储存在固定的地方,而是将网络中大量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人事档案被存放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出了故障的服务器可由其他服务器进行数据恢复,档案安全性得以保障。纸质档案因时间、潮湿、火灾等产生的洇化、破损也可避免。(2)云存储类型。云存储有公共型、私有型以及混合型三个种类。公共型是把数据放在公共、共享的储存空间中,来访和下载数据的用户需要通过客户端来进行获取。私有型一般是建立在组织或团队内部,其中的数据也只是组织内部人员共享。混合型是结合上述两种方式的一种存储方式,结合了二者的优势,但成本较高[8]38。各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云存储模式。2.档案行业协会。当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条件成熟时,可以成立行业协会。按照一定标准和科学的方法,对档案管理中介机构的服务成果、效益等进行测评,从而促进这些中介机构之间的友好竞争。档案行业协会还可以加强各外资企业间的管理经验以及思想交流,协助国家有关外资企业档案管理法规、政策、标准的制定和推行实施,促进档案人员和档案部门有效地沟通协作,从而提高整体的档案管理水平。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推动着人事档案管理不断走向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中外合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更有效地管理人事档案,也将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卞昭玲.关于“档案托管机构的设想”[J].档案学通讯,2001(4).卞昭玲.企业档案的托管机构[J].中国档案,2002(11).卞昭玲.论我国国土资源数字信息托管模式的可行性[J].档案天地,2004(1).卞昭玲.论中小商业银行数字信息的托管[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2]李咏娟.谈企业档案的托管[J].中国档案,2017(5).

[3]周永军.业务外包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云南档案,2010(5).

[4]罗功堂,沈晓星.外商投资企业档案管理初探[J].湖北档案,1994(2).

[5]蔡盈芳.档案托管安全第一[J].中国档案,2014(4).

[6]谢靖.档案托管机构的几点思考[J].上海房地,2015(12).

[7]徐鑫.大数据和云计算云储存在未来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26).

企业档案管理范文6

关键词:7S管理法;企业管理;档案管理

17S管理法概述

1.17S管理法的由来

7S管理法是5S管理的延伸。5S管理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这种独特的管理方法在日本企业中被广泛推行,因“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这5个词语罗马拼音首字母都是“S”,所以称之为“5S管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这一活动认识的不断深入,引入安全(Safety)和节约(Save)的内容,合称为“7S管理法”。

1.27S管理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整理(Seiri):将生产区域、办公场所、库房等区域的设备、资料、物品清楚地分为“要”和“不要”,工作场所只放置必需品,释放空间、消除混放、降低误用风险等。整顿(Seiton):合理安排生产及办公现场物品放置,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做到定位、定类、定量,明确标识,便于快捷取用。清扫(Seiso):对生产现场、设备及办公区域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清除工作场所的垃圾、灰尘、污渍等,保持现场干净整洁和设备、工具的状态良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清洁(Seiketsu):维护前3S的工作成果,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持久化,为标准化奠定基础。素养(Shitsuke):员工能够主动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养成良好习惯,品质素养得以提升,同时铸造积极的团队精神,逐步形成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安全(Safety):消除事故隐患,保障设备稳定运行,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生产经营稳定进行。节约(Save):对时间、空间、资源、作业流程、管理方法等合理利用,找到主要浪费源,减少浪费,通过改善活动实现节约、优化,提高能效。

2企业档案管理引入7S管理法的现实作用

2.1有利于防范和消除档案安全隐患

7S管理法的基础要求就是通过对现场的精细化管理,保障设施设备安全运行,防范和消除事故隐患,创造一个整齐、整洁、有序、优美、安全的工作环境。企业档案工作引入7S管理法,可以有效加强对档案库房、档案整理用房、档案查阅场所和档案设备、用具的精细化管理,使档案库房温湿度控制和“八防”保护措施得到更好的落实,使企业档案室的每一个空间始终处于干净整洁的状态,每一件档案始终处于有序存放的状态,每一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有效防范和消除档案安全隐患,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2.2有利于优化档案业务流程

7S管理法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专注日复一日、追求精益求精,也就是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不断重复性的工作中,不断地优化工作流程,这对企业流程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档案业务工作,如归档、整理、编目、鉴定、保管、检索、提供利用等都是重复性的工作,都有一定的工作流程。这些流程,有的需要细化,有的需要固化,有的需要优化。企业档案工作引入7S管理法,可以使这些业务流程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得到改进,从而实现档案业务流程的优化。

2.3有利于提升档案管理标准化水平

7S管理法本质上是推进企业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并以此促进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这与企业档案管理的内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企业档案工作引入7S管理法,可以使各项档案日常业务活动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持久化,最后形成相对固定的企业管理标准,从而提升企业档案管理标准化水平。

2.4有利于提升员工档案专业素养

人是7S管理法的核心要素,7S管理法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着眼于员工素养的提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发挥团队的力量。企业档案工作引入7S管理法,可以通过素养等管理活动,使企业管理人员和档案专兼职人员主动遵守企业各项档案管理制度,自觉养成良好归档、管档、用档习惯,使企业管理人员的档案专业素养得以提升。同时,打造担当作为的档案专兼职人员的团队精神,营造高效协作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机制。

2.5有利于提升档案管理效率

企业档案工作引入7S管理法,可以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活动为企业档案工作创造一个整洁优美工作环境和一套有序高效的工作流程;通过素养管理活动,为企业打造一支懂专业、高素养的档案专兼职人才队伍,从而有效提升档案工作效率。

3基于7S管理法的企业档案管理实践与思考

3.1基于7S管理法的企业档案管理

7S管理法作用于企业档案管理,既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又具有独立性,即7S既可以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运作来促进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等管理活动又可以独立地助力企业档案管理。从另一方面分析也是如此,7S管理法既可以作用于企业档案管理统一的系统,又可以对档案的收、管、存、用等各项具体业务工作产生改善作用。

3.2基于7S管理法的企业档案管理的目标与重点

在企业档案管理中应用7S管理法,需要明确实现的目标和改善活动的重点内容。整理改善活动,以优化档案工作环境为重点,目标是“零杂物”;整顿改善活动,以优化档案工作流程为重点,目标是“零积事”;清扫改善活动,以强化档案工作现场管理为重点,目标是“零故障”;清洁改善活动,以档案业务工作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为重点,目标是“零差错”;素养改善活动,以提高档案人员素质为重点,目标是“零失误”;安全改善活动,以确保档案安全为重点,目标是“零事故”;节约改善活动,以减少浪费为重点,目标是“零浪费”。

3.3企业档案管理应用7S管理法的实践成效

浙江浙能中煤舟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在企业档案管理中应用7S管理法,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3.1档案办公环境明显改善。全面检查档案工作场所(包括办公室、档案库房、阅览室等区域),制定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的判别标准,并进行分类清理、存放;对工作场所进行彻底清扫,从源头消除污垢,制定改善措施和循环检查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对档案室文件、记录、台账、设备等进行定制、定位管理,合理利用空间,减少空间浪费,保持通道畅通;根据办公环境条件控制要求,将不相容的区域进行有效隔离,设置区域标识、危险标识等,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通过7S管理法应用,初步营造了一个安全健康、整洁明亮、高效有序的档案工作环境。

3.3.2档案业务流程得到细化优化。通过7S活动,认真梳理各类档案的形成、积累、归档、管理、利用等工作流程,对档案管理现状进行诊断,找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推进目标,制定推进方案,优化改善工作流程,理顺各环节间的衔接程序,提高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如我们将7S管理法引入照片档案管理中去,细化优化了照片档案管理流程:(1)根据新闻事件主题、地点、场景进行分类“定置”照片拍摄路线、流程、角度以及画面构图和拍摄数量要求,使得拍摄者在接到拍摄工作任务之初,基本了解需要拍摄的内容、需要携带的拍摄工具等事项,确保在拍摄过程中关键节点、关键工序拍摄无遗漏、无缺失;(2)明确照片归档质量要求,照片在归档选取时要确保画面的连贯性,通过一组照片影像所反映的相关信息可以真实、准确地回顾历史事件、场景的主要内容;(3)“定位”事件关键字段,通过细化分析,多角度、多字段录入照片档案相关信息,快速定位事件、人物、地点等相关内容,便于统计、编研、利用。

3.3.3档案管理人员素养得到提升。通过7S活动,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通过看板、图表等方式展示给员工,包括机械、设备操作规范和使用注意事项等,简洁明了,使员工充分理解并执行,可操性强。通过7S推进过程也加强档案工作的宣传,加强企业员工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提升档案归档意识;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同时,培养档案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3.3.4档案管理成本进一步降低。通过7S改善活动,检查档案日常管理工作中是否存在浪费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制定消除浪费的整改措施;确定设备的使用状态,加以标签进行识别,每台设备落实责任人,负责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并做好设备使用和保养维护记录,延长使用寿命,节省维修成本;将废旧物资进行筛选和分类,对可通过改造加工后恢复使用和改变用途的物资进行充分利用,减少浪费。

参考文献:

[1]张逸昕,张丽.管理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陈秀菊.电力科技档案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发电企业7S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企业档案管理范文7

摘要:

以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为题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当前企业在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解决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希望可以使企业档案文书管理更加正规化、合理化、科学化,进而提高档案文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最终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公文管理;电子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企业在档案文书方面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以此来保证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已经与企业未来的发展不可分割。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企业在文书档案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文书档案管理水平低下,甚至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因此,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探讨非常有必要。那么,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呢?下面进行详细论述。

1当前企业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

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给企业带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企业往往更重视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久而久之,日益忽略了文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企业纷纷建立了现代管理制度,以此来提高内部管理的水平。此时,企业职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新管理方式、新思想的冲击,进而忽略了提供历史经验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1.2传统文书档案与电子版公文制作管理脱节

在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以纸质的公文为主,其内容庞杂,管理难度大,工作任务繁重。同时,给管理人员带了很大压力。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促进了电子档案的发展。电子档案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与传统的手工作业相比,具有很大优势。然而,由于目前传统的文书制作还处于向电子档案转变的过程,在各方面还很不成熟。比如,企业档案部在管理这些电子文书、资料时,往往缺乏设备,无法有效的保存电子档案。其次,制作文书的部门不承担档案管理的职责。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导致大量电子文书、档案的丢失,最终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

1.3公文管理与档案工作失衡

当前,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往往采用精简效能的办法,不断精简办公室文员的岗位。部分企业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甚至没有专门的负责人,而是临时由其他部门的人员来兼顾。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文书档案工作的不规范、不合理化。除此之外,档案管理工作属于二线岗位,与一线岗位的薪资相比,明显比较低。所以,这些人的综合素质也就比较低,缺乏责任感。同时,在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中,往往缺乏动力。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能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国家相关的归档文件制度。表现为:档案管理不达标,电子、音像档案缺失等。

1.4文书档案管理设备的滞后性

在现代企业文书档案管理中,要求传统的纸质文书、电力文书并存,数字与音像并存。为了满足上面的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内部网络,实现文书、档案的电子检索、保管等。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在配制设备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一线自动操作系统,而将二线岗位需要的设备放在从属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网络传输系统缺乏设备,导致文书档案无法实现快速检索、储存、传递等。所以,与现代化的文书档案管理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应该引起重视。

2加强企业文书档案管理中的措施

可以看出,当前企业在文书档案管理中还存在很多弊端。因此,企业必须引起重视。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提出解决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提高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

企业领导层应该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改变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观念,本着溪流长流的原则,提高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以此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受手:①加大资金的投入,补充足够的工作人员,不断完善管理设备。同时,制订有效的考核机制,对文书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充分发挥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价值。②整理企业在生存、发展、改革中形成的系列文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与教训,然后将其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当中,以此提高工作效率。③借鉴以往经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作出详细的规划,根据其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当前的经济结构作出合理的调整,促进企业的深化改革。在此基础上,为企业的发展增加更多的动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文书、档案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2.2建立健全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规定各项工作的流程,明确人员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文书制作、档案归档、保管、调阅的规范化、标准化。一般而言,基于工作的需求,应该建立多种制度,包括文书制作制度、档案归档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以及对管理人员的制度。除此之外,在企业日常管理中有效地纳入文书档案考核机制,定期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绩效、态度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落实奖惩制度。针对表现优异、工作绩效突出的人员,应该给予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对于工作业绩差、应付差事的人员,要给予严厉的批评或扣除奖金。在必要的情况下,直接辞退。在此基础上,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2.3利用电子技术实现文书档案管理现代化

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电子网络系统,将各个部门办公系统连接起来,便于进行文件、资料的传递、收集、借阅等。其次,依赖于计算机硬件系统加快电子档案的建设,将传统的纸质资料录入到其中。再次,借助电子办公系统快速地查阅、检索文书与档案。最后,安装多样化的电子监控设备,对室内的温度、湿度进行控制,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当前,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因此,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专业的档案管理队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落实各项工作。要积极引入专业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充实到档案管理部门当中,为该项工作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除此之外,定期对文书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能力,比如计算机网络知识、文书档案保管方法、电子档案的制作等。

4结束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企业在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提高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建立健全制度,促进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利用现在电子技术增强文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等一系列加强企业文书档案管理的办法和措施,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作者:冯倩 单位: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刘红英.浅谈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企业,2016(08).

[2]陈黎.信息社会视角下企业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J].办公室业务,2013(01).

[3]张惠敏.浅谈办公室人员如何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6(02).

[4]何凤葵.浅析电力企业文书档案的管理及合理利用[J].建材与装饰,2016(19).

[5]周家兴.浅谈办公室文书档案收集与归档工作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3(23).

[6]张杰.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5(15).

第二篇: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经验

摘要:

档案管理系统是指用于对档案信息和档案实体进行辅助管理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如何建立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该文结合本单位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体会进行经验总结。

关键词:

企业档案;理系统建设;实施

本课题以研究航天晨光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例,浅谈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经验。基于该公司目前呈现规模集团化、地域分布广泛化、产品多元化等特点,公司已建立了以档案馆为一级管理机构,档案室为二级管理机构的档案管理模式,其中档案馆负责对本公司各类重要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各档案资料室负责对本单位的各类档案集中统一管理。

一、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背景简介

1.1 公司信息系统广泛应用。近几年,公司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OA)广泛应用,致使电子文档的数量急剧增加;PDM系统的应用,使得科技档案也逐趋电子化。这些应用系统的普及既为公司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也给电子档案管理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置身于公司信息集成系统中,档案人员如果不进入到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去,则很难掌控企业信息的核心部分甚至收集不到有价值的档案,故而档案工作者不能坐等档案的最后形成与归档,要适时主动出击。

1.2 档案管理方式存在缺陷。仅依靠EXCEL手工操作来实现对公司档案的管理只是公司档案馆建馆之初的权宜之计[1]。由于缺乏档案管理应用系统,越来越多的档案数据在录入、整理编目和分类统计等方面存在困难,容易出错,工作效率低下;业务流程的规范度不高,虽然制订了详细的档案管理制度、流程和表格,但在执行中,随意性大,规范管理不够。

1.3 档案利用受制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受到明显制约。起初档案馆提供档案利用的服务方式一般是采取来馆借阅、传真、发邮件、电话咨询等方式,由于公司各园区比较分散,相对于通过网络提供查询和检索档案信息的服务平台,档案利用服务的覆盖面和便捷程度存在较大的差距。

1.4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困难。因公司档案管理模式为以档案馆为一级管理机构,档案室为二级管理机构的档案管理模式,各档案室负责对本单位的各类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所以公司各档案资料室尤其是控股子公司档案资料室还保管着数量庞大的传统档案,其档案自成一体,犹如一个个资源孤岛,相对封闭,无形中造成了公司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信息壁垒。

二、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过程

2.1 准备阶段 

2.1.1 广泛收集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相关信息,选定3-5家档案软件开发公司多方面进行比较,联系到试用版档案软件进行一段时间试用,然后对试用结果比较满意的档案软件开发公司及其使用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走访,摸清档案管理系统的发展动态,最后形成书面化的调研报告。

2.1.2结合公司人、财、技术等实际情况,充分分析公司档案工作特点,提出公司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建设总体目标和需求分析报告。

2.1.3 多方调研和对比分析,选定软件开发方式,公开招标确定软件开发商,签订委托开发合同和技术协议。

2.2 实施阶段 

2.2.1 组织召开项目启动大会,软件开发公司进驻实施现场。

2.2.2 引进系统所需基础设施。首先引进系统必需的内部设备和标准版本软件,初步搭建公司档案管理基础平台。

2.2.3 系统二次开发。由于公司独特的档案管理方式和规模集团化特点,需对软件开发公司标准版档案管理软件进行二次开发[2]。首先商讨系统开发建设目标和需求分析报告,确认项目解决方案;再依据项目解决方案进行系统二次开发与反复测试最终实现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业务环节的基本管理需求。

2.2.4 系统培训。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用户角色,培训不同的内容。首先由软件开发公司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全面的系统培训;再做好典型,针对性地选取试用对象,高标准开展系统培训工作;待系统全面普及公司各单位档案室后再进行所有档案人员培训。   

2.2.5 系统试运行。选定小范围内让系统试运行一个月,选好试用对象,以点带面,逐步推开,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在系统试运行期间,要制定一定数据量的录入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充分使用系统。

2.3 交付使用阶段 

2.3.1 编制项目解决方案、使用手册、上线报告、实施总结报告等项目文档,使项目实施过程文档化,知识由软件开发商向公司实施人员转移。

2.3.2 进行技术培训,使公司技术人员能够独立处理故障、掌握日常维护技能和经验。  

2.3.3 系统推广至全面运行,经运行证明其性能和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后双方鉴定验收,正式交付使用。  

三、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经验之谈

3.1 组织保障。一是加强领导,选定项目负责人。二是成立专门项目组,至少包括软件开发商、档案部门和技术支持的信息部门[3]。三是建立需求变更及方案确认机制。四是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

3.2 充分的准备工作。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其他部门、资金和技术保障。前期需做细致的项目规划、需求的调研与分析,整理出档案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使软件开发与档案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两方面向中间靠拢。另外,软件开发商的选择也尤为关键,尽量选择开发能力强、有档案管理系统开发经验的软件开发公司。 

3.3 实施过程有效监控。制定项目计划,安排系统开发进度,明确阶段目标,设定里程碑,每周召开周例会,通过周例会将待定的重大事宜进行确认,对本周的工作进行总结,对下周的安排进行部署,做到每个人都清楚项目的进度和自己接下来的工作,保障了项目进度,确保系统开发有条不紊地朝着预定方向发展。同时避免无限扩大范围,因为软件不是“万能”的,管理永无止境,如果项目没有明确的边界,软件完全向现实靠拢,项目将永远不可能结束。

3.4 系统安全风险管控。可靠、安全是系统开发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原则。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在保证信息共享、稳定运行的同时,要考虑电子档案信息的保护与隔离,防止非法用户的侵入和信息泄密。系统安全应从物理安全、软件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风险管控。

3.5 系统兼容性与前瞻性。系统的开发研制与功能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档案工作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业务技术标准。软件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兼容性及可扩展性,又要兼顾将来技术发展的趋势。系统的兼容性主要表现在档案管理系统要留有接口,能够实现与企业其它系统集成,如OA接口可实现与OA系统集成,满足文档一体化管理需要,PDM接口可实现与PDM系统集成,满足科档一体化管理需要,形成完整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信息的共享性和可开发性。系统的前瞻性主要表现在可支持档案管理系统后续发展与软件升级,使其具有发展潜力,便于更新换代。  

3.6 项目文档化。在项目的每个阶段,我们都会及时整理相关的文档,对关键性的文档进行签字确认,保障了项目的成果及时形成文档得以保存,同时达到知识转移的目的,这样系统以后再有什么配置需求,公司档案管理系统维护人员就可以自行完成配置,减少对软件开发公司的依赖。

3.7 立体培训。档案信息化建设遇到阻力是必然的,因为很多人对“管理系统”不太了解,对新生事物天然地怀疑和抵触,而且新的管理系统会改变我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习惯,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学习使用它。抵触越大,多方位的培训就越发重要。针对项目准备、启动、实施和持续改善等不同阶段,需要做不同的培训,同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针对项目组成员与其他档案人员、项目组中档案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等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不同。公司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采用一对多集中培训方式和一对一针对性培训方式相结合。

3.8 档案队伍建设要跟上。首先,电子档案队伍中缺乏复合型、综合型档案管理人才,缺乏主动开发与运用档案信息资源,仍然停留在对档案实体管理的角色,而未能真正地向知识管理和咨询服务的角色转变。要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培训交流等多种方式,为档案人才队伍的成长创造条件,实现档案人员由日常事务管理型向知识管理型、价值创造型转变,积极构建档案工作发展的良好生态[4]。其次是电子档案队伍中缺乏计算机专业人员,目前许多企业都采取档案部门与信息部门合作的方式,将档案管理系统的软硬件维护交由企业信息部门负责。

3.9 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要跟上。为加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新的档案管理模式的需要,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系统的作用,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的制订工作也要同步进行。公司特对《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同时新增了《档案管理系统维护与使用规范》。

四、结束语

航天晨光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经过4个多月的时间,建立了公司档案管理基础平台,实现了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业务环节的基本管理需求,实现了档案馆和档案室相对独立的业务管理模式,又在移交、检查等功能上紧密联系。同时实现与公司OA系统集成。公司档案管理模式由不适应档案数字化管理需求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成功转变为适应公司信息化要求的集档案收集、整理、利用于一体的科学化管理的新模式。

作者:王朵 单位: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档案馆

参考文献

[1]邓红英,卜宪英.如何建立企业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J].四川档案,2004(6).

[2]李学宏.特大型国有企业联合档案信息资源系统的创建[J].浙江档案,2006(7).

[3]曹纫兰.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如何建立电子档案[J].机电兵船档案,2008(5).

[4]孙长美.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第三篇:煤炭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强化

摘要:

目前,我国的煤炭市场正处于最为困难的时期,由于煤炭需求量的不断下降,仅煤炭企业的煤炭库存就达到了1.1亿t,通过改制来寻求煤炭企业的转型升级成为了一众煤炭企业的共识。而在这个改制过程中,煤炭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如何通过强化档案管理工作,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为煤炭企业改制服务,成为了档案管理部门必须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煤炭企业;改制;档案管理

一、前言

档案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是对企业所有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记录,贯穿着企业经营、管理、采购、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煤炭企业寻求通过改制来实现转型升级[1],再这样的形势背景下,煤炭档案管理部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积极思考如何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使其更好地应对煤炭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的更多变、更多元的要求[2]。

二、改制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忽视档案管理工作。即使是在改制前,许多煤炭企业也并未对档案管理工作引起足够重视,并未将“档案”看作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来看待,也就不可能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企业软实力来加以打造了。而在改制过程中,企业的工作重心也更加投向了企业改制,因此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也就更加忽视了。其次,档案管理相关制度不完善。煤炭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主要有两条准绳横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一是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各煤炭企业内部制度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与监督。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以及规则制度中的条款大多比较大条,没有在细节上对档案管理工作给予详细的规定,也就无法有效指导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再次,档案管理手段较为单一。虽然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且充分的应用,为人们的各项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由于煤炭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目前煤炭企业的档案管理手段仍然较为单一、落后,现代化水平不高,信息化程度不足。当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需要调用大量档案的时候,此时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效率就显得捉襟见肘,间接影响了煤炭企业的改制进程。最后,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由于平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因此在改制过程中,管理层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解聘或任用也就显得不是很在意和慎重,这就导致新任用的档案管理人员也许并不具备充足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专业技能,有的企业甚至还可能存在其他岗位人员兼职档案管理工作的情况。这些都可能导致原本应当详细记载的文件被草草记录,原本应当及时整理的档案文件没有获得及时整理等等,当企业改制需要调用这部分档案的时候,档案部门无法立即拿出来。

三、改制过程中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意识

煤炭企业领导层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企业全体成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煤炭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否做好,尤其是在煤炭企业改制的关键时期,煤炭企业领导层更应当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从而对档案管理工作引起充分重视,并积极采取可行措施来提高企业全体成员的档案管理意识,要求企业各个部门、各个成员必须积极配合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从而在全企业形成一股良好的档案管理氛围,让企业档案管理部门也能趁企业改制这个关键时期对自身也进行改制,对档案管理相关工作积极予以改革和完善,努力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化,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改制服务,为企业后续发展服务。

(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即使煤炭企业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根本举措,同时也是加强档案管理制度约束力度的重要手段。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应当包含详细的档案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利用制度等等各个方面,要涵盖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此外,档案管理工作毕竟涉及到煤炭企业各个部门,涉及到企业每个成员,不能仅仅依靠档案管理部门独自作战,而是要各个部门、各个成员积极配合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流程,因此煤炭企业还应当对这方面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用于约束和促使大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与配合力度,进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三)更新档案管理方式方法

为了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煤炭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地将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中来,更新档案管理方式方法,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这直接影响着档案录入的灵活性与及时性,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和成果。为了实现企业档案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档案管理部门还应当增强档案工作服务意识,积极采取可行的措施为企业快捷提供档案服务。比如档案部门可以在企业官网中建设档案部门网页,为企业成员提供档案查询、浏览、下载等服务。比如为了提高企业电子文件、数据资源等档案信息的利用效果,统一提升企业总体的数据资源应用效果,大型煤炭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组织管理、业务规范、数据标准、储存安全等实际情况,构建企业统一的数字档案馆[3],有效解决下属企业较多,每个分支企业都有自己的档案数据标准,都有自己的档案管理标准这一弊端。

(四)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为了有效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煤炭企业还应当对档案管理人员加强教育培训。一方面,对档案管理人员加强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煤炭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学习交流活动[4]或者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专业技能水平。一方面,对档案管理人员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其更好地满足档案管理信息化实际需要。一方面,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要使其充分认识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对于煤炭企业改制、以及后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当档案管理人员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认识后,才能有助于煤炭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作者:王玥 单位:东北煤田地质局一O三勘探队

参考文献:

[1]仵明丽.新常态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煤炭,2015,(03):30-32.

[2]王红.新常态下对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6,(02):345.

企业档案管理范文8

(一)档案意识有待提高。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企业改革重组,机构调整,内部机构人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个别人员档案意识不强,对档案不重视,造成归档文件资料不能及时地归档立卷。档案意识的薄弱,如:上级来文未按规定发送到公司综合管理部,而直接发到承办部门,这些部门往往忽视应到公司综合管理部办理签收的程序,而自行传递、办理,导致不归档,造成了企业档案的不完整、不准确、不系统,使档案失去应有的价值。完整、系统的文书档案不仅反映企业管理水平,而且映射企业管理整体素质。因此可以说,文书档案管理的好坏,档案意识至关重要。

(二)档案保护收集工作。

档案工作人员不可能参加公司的各项活动,及时掌握各类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而参加各种重要活动、会议的人员,若无人督促,很少人能主动将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因而难以收集齐全。至使档案材料短缺,手续不完备,直接影响档案立卷的归档,档案管理不规范。如:有关的内部单位部门不熟悉或不遵守文书及档案管理方面的操作规范和方法,只凭经验办事,文件的收集递送工作不及时、不规范,结果只能使许多重要的有存档价值的文件失去归案的机会。而档案材料来源渠道多、内容涉及范围广,且这些材料分散于不同的工作阶段,以及不同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手中,只有及时地进行收集、整理,才能确保其齐全完整。

(三)档案人员队伍不稳。

企业改革重组,机构调整,内部人员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档案产生于工作及工作管理部门,需要有既懂档案业务、又有责任心的人员来管理。企业档案管理模式重构是对传统方式、手段的改进与提高,需要具有一支精通企业档案管理业务、掌握企业信息服务技能的人才队伍,这也是企业档案管理模式重构的必然要求。

(四)档案制度方面。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档案的交接缺乏约束机制,造成档案资料的遗失和断档。在企业改革或重组的操作程序中,对撤、并或整体划转的单位,其人、财、物的交接都有比较具体的规定,而档案如何交接,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或规定,致使部分撤、并单位的档案,或者有一定价值的档案资料,仍留在部分管理人员手中。如果这些人员面临下岗分流、重新就业的选择,势必无暇顾及档案的整理移交。这就是档案管理制度方面不明确,责任不分明造成的后果之一。应当完善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配备,完善档案管理体制。

二、企业改革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一)提高档案意识。

档案管理人员应依据档案工作的新特点、新情况,深入细致地开展宣传档案法规和档案工作的活动,努力提高员工的档案意识,特别要强化各管理部门领导的档案意识,使他们能充分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同时,档案工作人员应不失时机地宣传企业档案的重要性,让人人知道档案重要,档案必须集中保管。使企业全体员工清楚地认识到,在从事企业各项活动中所形成的属于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既是自己辛勤劳动汗水的结晶,更是企业各个环节的历史文化财富,受《档案法》保护,私人无权占为己有,必须使之完整无缺,并按规定向档案工作人员移交。

(二)切实改进档案收集工作。

档案部门要定期对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档案工作人员要深入了解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规律,把握其归档的文件材料的范围,制定出相应的收集工作计划,指导各部门有步骤、有计划地安排落实好档案的收集工作。同时档案部门工作人员要及时了解各立档部门的工作动态,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企业档案工作做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何抓好企业改制后的档案工作,本人认为:首先要加大《档案法》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全体职工的档案意识。各级领导和企业法人要提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把档案工作真正纳入企业管理程序,列入企业的工作计划,纳入企业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有关人员岗位责任制。其次要强化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全面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各级主管部门的档案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所属企业改制后的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各级档案部门也要大胆地抓好改制后企业档案工作,要明确企业改制后档案的收集、分类、归档等具体办法,帮助推进企业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最后要转变工作作风,重视对改革后企业档案工作的调研,做好服务工作。改革后的企业档案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情况,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我们必须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企业开展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企业档案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总结出一套符合企业现状、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办法,使企业档案工作为促进企业管理、加速企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三)建立高素质的档案工作队伍。

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有一支比较稳定且业务能力较强的档案工作队伍。其次要注重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再教育,包括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敬业爱岗精神,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再次,要逐步培养档案人员的创造性,激励档案工作人员研究档案和档案工作,提高其学术水平。在企业档案管理的模式重构实践中,人是企业档案管理模式重构的核心,既是模式重构的实施者,又是模式重构的受益者,其整体素质的优劣高低,必将影响到企业档案管理模式重构的建设质量与实际效果。因此,必须研究制定提升企业档案管理人才素质与业务技能的培养办法、培养内容和培养制度,加大对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办法,并从吸收、激励、管理、教育等方面不断地加以完善,切实使企业档案管理的模式重构获得良好的人才条件支持。

(四)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档案工作制度必须遵循以下要求:第一,规章制度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单位特点和档案管理实际,以适应单位档案管理的需要。第二,简明实用。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其建立应以方便实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为目标,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第三,坚持制度约束的双向性。既约束领导又约束职工。领导的行为和形象直接影响着制度的顺利执行,而职工是企业的主要构成群体,是制度的主要约束对象和执行者。第四,坚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档案部门既是制定档案规章制度的主管部门,又是规章制度的执行部门。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此外,还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档案管理服务,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编码管理,提高查询效率,建立电子档案和数据库,使档案更高效地为企业服务。只有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并确定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使档案管理人员树立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这样才能体现档案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