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城市发展步伐已全面跟上世界发展趋势,但由于本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起始时间晚于城市,所以,国家农村整体发展状态虽在国家重视情境下得到一定改善,但从社会主义事业具体建设进程来看,农村发展水平稍显落后。基于此,党和中央提出并实行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这也在无形中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思政课作为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教育阵地,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依托,有序开展对应教育教学活动,进而为农村社会发展培育更多优质乡村振兴人才的基础教育途径。对此,本文将结合申钊编著的《大学生农村创业指导与实践》,阐述思政课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执行情况建立农村实践基地的现实意义,并以强化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运行效率为中心,深入探索益于提高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建设水平的可行性路径,为推动思政教育在农村社会的深化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大学生农村创业指导与实践》,表明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与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该问题是否能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与学生个体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展现有密切联系,还可全面反映社会经济水平发展与进步效率、院校声誉和发展实况等信息,思政站位十分高远,可保证书中所述内容与观点的实时性与应用性。为深化读者对大学生农村创业发展的认识与了解,并使其通过深层次阅读该书,掌握思政教育对增加大学生农村创业成功率的积极影响,本书以大学生农村创业发展趋势为主要研究方向,详细探究了会对大学生农村创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种种因素,且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充分掌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能在农村创业中取得成功的重要性,促进社会发展需求与自身理想价值融合、协同发展的必需性,这都将对人们思考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创建现代化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提供相关理论依据。由整体视角出发,可看出该书阐述农村大学生创业发展实际过程中,深知思政课实践基地有效运行的积极作用与影响,其具体说明也非常注重思政教育的有机渗入。所以,本书问题认知清晰、到位,具体内容贴近实际,概括之语精确且有力,可读性与学习价值极佳。时代与社会文明的不断变迁,促使思政课逐渐成为培养、提升现代人才思政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主要场所,其实际发展进度快慢深受国家与教育领域重视。众所周知,实践是验证真理的惟一标准,思政课也应通过实践教育来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思政课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启,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全面贯彻于学生教育体系中,让该发展理念能深入学生内心,进而让其对相应思政理论知识的认识由感性层面升华为理性层面;同时,思政课实践教育环节还可将枯燥、乏味的固有课本教学内容,合理糅杂于实际事物中,并通过活灵活现的实践教学形式将其反向输送至具体学生教育之中,以便使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变得具象化,让学生能将所获取思政知识、所养成思政品质全面转化为日常行为。因此,下文将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形势,深究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一、创建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的现实影响与作用

农村实践基地作为思政课延伸教学环节,既是引领学生更快、更好理解专业思政知识理论的必要元素,也是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举措;再加上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离不开高素质、强思政的复合型人才的支持。所以,将思政课挪到农村田间劳作中,以当地群众和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开展思政教学,对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有重要作用:首先,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引导学生验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行性。党和中央结合国家国情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使国家进入全新发展时期。因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我国发展革命事业中起到极大丰富与推进作用,所以,思政实践课堂的设置与运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与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极意义的必行之路;同时,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利于指引学生从辩证思维深入认识农村发展当前所存社会矛盾,以此树立正向发展改革思想与信念,形成健康三观理念,从而全面满足当今社会发展要求,并使人的全面发展得到进一步升华。其次,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其思政理论水平。由实际教学层面入手,可明确发现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可营造出符合时展特征与形势的社会实践平台,学生能从中获得更加多样的实践学习机会,进而指引学生成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且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意义,本土社会主义理论与思想有更加深切地认识,以此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构建,使其思想理论与政治素养水平在具体实践中实现稳定提升目标。最后,为学生创造更多与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帮助学生快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新时代快速发展情境下,学生因社会阅历不足,易在多方因素影响下偏激看待现下社会问题,这将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则能为学生提供更多与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使其在与各阶层民众接触时强化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对周围事物形成正确思维认知和价值观念,为其更好地适应并融入社会实际发展奠定基础。

二、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建设现状

事实上,根据专业领域调查与研究结果来看,不难发现思政教育行业的农村实践基地挂牌率,虽在新时展中得到一定幅度的提升,但就已建成部分农村实践基地发展实况分析,这些实践基地由于资本投入与重视程度的问题迟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致使基地整体功能性和稳定性仍存不足;再加上一些实践基地仍采用传统运行模式,没有很好地与当今社会发展实际进行联合发展,以致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成果不尽如人意。具体来讲,当今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建设水平虽在多方力量支持下得到一定提高,可新时代的迅速、持续发展,还是促使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面临全新问题和挑战:

第一,思政实践教育内容缺少全面性,乡村振兴与思政教育融合度较低。就最新思政教育形势分析,仍有个别院校或教育机构,将思政教育视作思政教师或对应党组织的工作任务,且在开展具体思政课教学活动时,并未将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内容融进实际理论与实践教学之中,以致使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不够深刻,学生接受实践教育的机会也非常有限,这将极大影响乡村振兴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

第二,农村实践基地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致使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力度偏低。就现下情境可明显看到,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中心偏向基地规模、运行效率及现代化发展进程等要点,忽视了师资队伍的优化构建,以致农村实践基地运行严重滞后,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也由此受到极大不良影响,思政教育对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助力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具体实践教学内容欠缺针对性,未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发展要求。教育者实行具体思政课教学行为时,学生个性发展差异未能得到充分尊重,以致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且与乡村振兴、思政教育相关知识理论在学生日常教育中的融合度也不高,所以,思政课教学严重缺乏实战性特征,复合型人才培育方向也逐渐偏离轨道。

三、优化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建设的有效途径

综合前述内容可知,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在新时代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人们须以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效率与质量为目标,遵循实事求是原则,按照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建设现状,采取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建设方式与教学手段,借助农村地区发展优势创建具有浓厚区域特色的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项目。由此,人们可参考下述途径,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在乡村振兴战略得以全面落实下的创新建设:

第一,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实际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不但能在新时代持续发展中得以实时创新运行,还是扩宽思政教育内容与范围的重要渠道。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贯彻落实,使思政课教学目标和具体内容具有全新追求。因此,各院校和教育机构建设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时,应首要考虑具体实践教学内容时效性与多元性,以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进度与发展需求为参考,将乡村振兴与思政教育相关知识融进日常教育活动之中,以此深化学生对乡村振兴认识同时,使其能接受更多实践教育内容,以提升其思政理论应用与实践能力。

第二,加强农村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力。专业思政教师与高素质、强思政的辅导教育人员,是深化乡村振兴战略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优化建设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主要力量,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深度高低,直接决定了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水平。对此,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建设需时刻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与发展效率,应在明确教师对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所起作用基础上,通过积极引进更多优质专业人才、组建专业培训活动及赴外研修等形式,强化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思政实践教学服务。

第三,顺应学生个性发展差异创建相应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乡村振兴战略持续运行环节中,思政课主要教学内容是扶贫扶智,依托实际案例深化学生扶贫、扶智的思维意识,从而在毕业之际能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建设事业中。对此,教育者实行教学活动阶段,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也需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益于自身个性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经验。所以,思政教育者或教育部门可以学生个性发展差异为依据,构建不同的针对性实践教学内容版块,让每一位学生均能获得符合其个性发展层次的思政实践教学,且后期能通过对应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进一步完善自身综合思政素质与乡村振兴思想。

总之,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的创新建设与发展,不仅与思政课程整体实际教学效果的好坏有密切联系,更对现代学生思政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育成效有直接影响。作者参与广东远程开放教育科研基金课题(YJ1904)、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德育专项课题(2020JKDY070)的研究时,不但深刻意识到思政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结合发展的学术价值、现实影响,还通过探索如何促进爱国主义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发展,明确提出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的有效措施,进而为人们加强思政课农村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因此,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发展视阈下,政府教育部门和院校应从全新视角看待思政课的创新发展,且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创建高效思政课堂,以强化学生创新思维、道德品质及创造能力等素养,使其个性得以全面发展,从而为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进度提供充足助力。

作者:葛丹丹 单位:中山开放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