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经验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乡村建设经验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摘要:党的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对乡村振兴做出了战略性的安排。乡村是我国目前发展的短板,只有解决好乡村建设,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文章在研究美国乡村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思考我国的乡村振兴。

关键词:美国乡村建设;中国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问题

1引言

农村问题一直是全球各地普遍重视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经济的短板。而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使得“弃田”现象十分严重,农村出现大量荒田,乡村日渐没落。为了解决上述现象,中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面对农村发展落后的问题,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此情况,并取得了成功。本文通过分析美国乡村建设经验,来思考中国乡村振兴。

2美国乡村建设经验

工业革命以前,美国主要以农村发展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开始对乡村进行建设,“1920年,美国的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标志着美国农村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美国非农业人口可支配收入比例,1945—1949年为1.66,1955—1959年则扩大到2.00”[2]。

2.1美国重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农村多以家庭农场为主,因此美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在推动美国乡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完善交通系统不仅有利于美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对农产品销往世界其他地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美国在完善农村网络教育系统时,注重改善学生学习的硬件设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美国教育系统的完善对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2.2美国支持农业产量加速发展

美国注重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对在农产品加工方面进行投资的城市私营企业,美国政府给予补贴。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不仅解决了美国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而且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美国还建立政策性经济体系、农村合作经济体系及农业保险体系来保障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社会福利水平为农民利益提供可靠的保障”[3],以此来促进农民工作积极性。

2.3美国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美国秉持‘土地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这一理念,而农民作为土地的拥有者,在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政策中更是起到关键性作用”[4]。美国对农业科研项目投入大量资金,以此来改善农业耕作技术,注重节水灌田、农场清洁化生产、牲畜饲养标准化,对农业生产的废料进行回收利用,以此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美国各农学院在举行讲座时,还十分注重讲解环保知识,以此来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2.4美国十分注重法律体系的完善

美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法律来保证农村农业正常有序发展的同时,还十分注重保护生态环境,“2014年《美国农场法》为农业产业化项目安排了444亿美元预算,一方面,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企业化和服务社会化”[5]。而“依据法案出台《气候变化政策》《低碳经济法案》等为农业发展、农业补贴”[6]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美国还制定《自然资源保护和恢复法》《荒地和景观河流法》等法律法规,加强自然资源保护,有效维持生态平衡”[7]。

2.5美国注重民本思想

在美国乡村建设规划中,注重民本思想是其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二是对农村进行绿化;三是尊重村民的生活习俗;四是“突出乡村固有的鲜明特色”[8]。美国在对乡村进行开发时,充分利用其资源,展现其特色。

3我国乡村建设现状

3.1基础设施不完善

乡村建设是长期过程,而其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乡村建设中所占比重较大。虽政府给予了乡村建设政策支持,但却很难从源头上解决资金问题,进而被迫暂停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条件较之城市来说相对艰苦,使得大学生“走出去,不回来”的现象严重,进而使得教师、医生等高学历人才缺失严重,使之乡村文化建设较城市建设来说相对困难。

3.2绿色农业发展欠缺

我国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集约型农业发展不足,难以形成产销一体化的生产模式。我国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得绿色有机农作物和农产品产量不足,而化肥、农药、农膜等的残留对土壤、水源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等造成了危害。

3.3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我国早期乡镇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大肆开垦森林、征占耕地,使得乡村绿化美化严重不足;而乡镇企业为谋求一时的经济效益,缺乏污水排放系统,把工业生产污水排放到小溪小河之中,使得“黑臭水体”事件频发。而村民不重视绿化、美化,随意丢弃、堆放生活垃圾,造成道路拥堵等。村民对生态环保意识不足、参与感不强、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3.4缺乏对优秀文化和古建筑的保护

农村不乏有很多特色的优秀文化和古建筑,而对于这些有价值的文化和非文化遗产,在早期乡村建设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破坏现象十分严重。而对于没有被破坏的古建筑,由于缺乏维修和保护,破损老旧现象十分严重,使得优秀古文化和古建筑没落现象十分严重。

3.5农村法治建设不完善

尽管中央对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但是当前我国乡村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其中主要问题为:一是法律体系不完善,无法为乡村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二是法治运行不规范,存在“执法不严”、滥用私权等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三是农民法律意识薄弱,“不知法”“不懂法”“不用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4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4.1乡村振兴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也具有其各自的特色农产品。而这些农产品主要销往其他地区以此来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人才对于乡村建设来说则具有引领作用。学校是农村文化活动的中心,因此在师资力量的匹配上要注重对农村地区的倾斜。要注重对农村教师的补贴。我国现在大多数农村学校缺少长期教师,而提高农村教师的补助有利于教师长期留在乡村,实现从“短期教师”到“长期教师”的转变。因此,完善网络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5G,户户通5G”,以确保每位学生“有学上,上好学”。

4.2乡村振兴要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政策支持

我国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尤其要加大对绿色农业的倾斜力度。我国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远超国际公认的化肥农药的安全上限的1.93倍,这直接导致我国土壤污染、土地盐碱化、水污染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该鼓励农民施用有机肥,培育绿色有机农作物,并对使用有机肥、培育绿色有机农作物的村民实行农业补贴。针对农产品加工,政府应该鼓励乡镇企业进行绿色采购,对农产品进行绿色有机研发,完善企业绿色供应链系统,加强对绿色有机食品的认证管理,对实行绿色有机加工的乡镇企业,政府给予减免税收的政策,以此来提高资源环境效益。

4.3乡村振兴要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我国乡村环境的脏、乱、差主要体现在生活垃圾处置不当、公厕建设不当、农民生态环保意识薄弱等。推进垃圾处理,要立足于实际。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9]。不仅要因地制宜推进厕所革命,还要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粪污进行资源化处理利用。“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生态意识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提高农村居民生态意识着手”[10]。要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对于新观念的接受程度进行走访调查,以此来制定规章条例;还可以组织村委会进行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公益讲座,对村民进行生态环保的普及教育,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对于普及成果,及时进行总结,做到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

4.4乡村振兴要注重以人为本

我国有56个民族,而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点。因此,需结合乡村当地的特色,发展当地特色旅游业、民宿业等相关产业。也要善于弘扬乡村优秀文化,“要善于把弘扬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把握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11],让村民在建设乡村时结合实际情况,在保护乡村原有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乡村振兴。

4.5完善农村法治建设

针对农村法治体系不完善的情况,农村各级乡镇政府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各级乡镇要在遵循中央规定下,根据各村镇的特色健全当地的法律体系;二是健全村镇干部的动态考核评定制并公示其结果,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村镇干部,进行职务罢免,以此来改善执法过程中“执法不公”、滥用私权等侵害村民合法权益的现象;三是充分利用好村委会的功能,对村民进行法律普及,让村民“知法”“懂法”“用法”。

5结论

我国在进行乡村振兴时,既要借鉴美国经验,也要立足于我国实际进行乡村建设。要落实好党的精神和“十四五”规划,努力把我国乡村建设成美丽宜居的乡村,以此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乡村振兴。

作者:刘国新 刘玉莹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