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下文化资源传播与修复探究

乡村旅游下文化资源传播与修复探究

摘要:乡村文化旅游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具有保护、传播、恢复特色传统文化的功能,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如何在乡村旅游中妥善解决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以创新的文化旅游走出农村文化衰落与消解的困境,需要首先分析乡村文化资源的传播与修复中面临的现实状况,只有这样才能给出有效的发展建议。本文从乡村旅游发展的文化功能视角入手,试图对这个问题提供一些浅见。

关键词:乡村文化旅游;文化振兴;文化传播;文化修复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和市场旅游消费的升级,传统的休闲旅游方式逐渐式微,精神层面的旅游诉求受到欢迎,各地区不断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因素,开展文化旅游。我国农村从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中演化出各类风俗与娱乐文化,乡村特色的文化底蕴较为深厚,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乡村文化旅游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解当地特色文化的娱乐功能,在不同文化的感受与冲击中获取文化体验,让游客获取较高的旅游满意度。同时,乡村文化旅游还是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以当地文化为基础,以旅游探索为手段,以记忆活化的方式促进乡村文化传播,更是通过旅游开发捡拾起已经丢失和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对乡村文化起到修复和传承的作用。本文从文化传播与修复的视角开展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以期为乡村旅游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提供一个视角。

一、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的相互作用

从经济视角而言,乡村旅游以强大的产业融合能力既能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又解决农村就业,受到很多农村地区的重视。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中,城镇化的冲击为乡村文化的衰落产生了较大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村传统文化在消解、丢失,乡村文化旅游的兴起将乡村文化以具象的表现形式重现,同时也起到了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乡村旅游的功能不只是娱乐休闲,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目标,而是兼具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一方面,文化资源化为乡村旅游提供创新发展的基础。在传统乡村旅游发展中,旅游发展模式与产品的同质化和粗放式经营已经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如何利用当地传统文化,挖掘特色文化与风俗习惯,将文化资源化和客体化,将农村特有的生产生活文化融入旅游产品,是打破乡村旅游市场激烈竞争局面的切入点。目前,已经有很多利用当地的文化底蕴,整合文化资源,将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不仅提升了旅游的内涵,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但是,文旅融合到底怎么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度的把握是难点,这个度把握不当反而会造成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乡村旅游提升乡村文化凝聚力,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文化资源化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过程。首先,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传统文化扬弃、回归、传承的需求就越强烈,乡村文化旅游就是满足公众文化诉求的载体。同时,人们在乡村文化的传播中获得地区文化认同。最后,真实的文化是乡村文化旅游最根本的市场吸引力,任何虚假或无根基的文化杜撰都难以长久,也无法成为文化旅游的根基。因此,在乡村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也有利于带动乡村文化的真实还原,修复已经失去的部分。

二、乡村旅游中文化资源传播与修复面临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乡村旅游仍然比较传统,即使有些地方已经开展文化旅游的探索,但是,不管是乡村文化的资源化还是文化旅游项目开发,都还处于发展初期,对文化资源的传播与修复问题认识还不够,旅游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仍然做得还不够好。

1.乡村文化面对的现代化与城镇化冲击仍然强大。改革开放后,城乡经济都面临着较大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城乡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发展不断向城镇靠拢,城镇化、工业化与现代化对农村经济文化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这些年,国家针对三农发展的各种政策与战略均有效带动了农村发展。但是,不管是以往城镇较农村更为优越的福利与生活,还是现在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更高的收入,都在将农村文化推向边缘化。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农村传统文化显得与现代文化格格不入,从政府到基层到农民本身,对经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根深蒂固,农村的凋敝和乡村文化的衰退是农村发展中无法忽略的现实,这种来源于社会体制机制的城乡割裂,是不可能通过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而解决的,城乡两种不同文化形态的碰撞与对立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以城乡融合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

2.乡村文化的传承无以为继。农村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是社会文化与农村长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相结合而来,具有深刻的物质基础,其中土地经济是根基,村庄与人口的延续是必要条件。但是,在城镇化的发展下,农耕土地不断减少,农业生产活动逐渐被工业活动取代,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开始演变,传统文化逐渐丧失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并且缺乏新的文化元素注入而出现衰退。而人们在经济的快速冲击下也逐渐对传统文化变得不感兴趣,随着劳动力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人才不断流失,农村对优秀人才和青年男女不再有吸引力,除了少数年长者,农村中已经很少有人对传统风俗与文化感兴趣。事实上,农村人员减少形成的空心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导致的农村精神与文化的空心化,形成了乡村传统文化严重流失与无人传承的困境。

3.对乡村文化的修复意识不足以形成文化发展的高投入。尽管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但是,文化振兴是需要高投入的,对于挣扎于经济发展道路的农村而言,这种高投入需要长远的眼光与格局,也需要政府给予较多的财政支撑。但是,即使政府财政给予较多的支持,实施过程也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比较典型的是政府资金的分配。我国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形态多种多样,而文化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各个地方只能通过构建乡村图书馆、搭建乡村娱乐场所等完善基础设施的方式投入农村文化建设,很难开展传统文化的修复工作。只能由专业机构从事这一工作,但是,乡村传统文化与风俗往往比较粗放、小众,只在特定区域内传播,商业化的投入较高,很难吸引足够的文化建设投入。

4.乡村文化旅游的品牌形成难度大,文化保护不足。即使很多地方通过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打造文化旅游项目,但是,很少能够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旅游品牌是旅游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标签,能够吸引游客产生了解该文化的动力,激发消费者的旅游体验需求。但是,我国产品与服务的品牌化意识普遍不足,这一点在农村发展中体现得尤其明显。这来源于人们长期的农耕思想与小农意识,与当地市场化发展程度有关,同时也与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难度有关。乡村文化旅游在一定范围内仍然是小作坊或小农模式的开发,还没有形成系统化,也缺乏对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品牌意识的缺失和系统化开发与经营的不足都制约了文旅品牌的塑造,不利于文化资源的传播,更遑论衰落文化的修复问题。

三、乡村旅游中文化资源传播与修复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农村传统文化特点,强化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开展不同的文化旅游产品创新活动,实现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价值。

1.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价值,形成保护性开发的观念。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功能是多样性的,在文化旅游发展趋势和文化消解的推拉下,挖掘文化资源的商业价值并不是丧失传统文化的本原,而是基于文化资源的脆弱性,以商业化形成一道保护屏障。因此,要创新文化资源的现实载体,挖掘文化资源的多种表现形式,鼓励以乡村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民俗工艺、奇闻逸事等,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与服务。但是,应该注意,在挖掘文化价值时,要以文化的真实性为基础,结合当地历史发展与经济基础,对已经丧失或缺失的文化内涵小心求证,通过文化的修补力求文化价值的深入开发,以优质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扩大乡村传统文化的影响,实现农村经济与文化的协同振兴。

2.立足传统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近些年乡村旅游一味迎合城镇游客喜好,也是造成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原因。因此,在乡村旅游文化产品设计中,首先要立足于本地区特色,这是区别于其他地区旅游的最基本优势。同时,结合游客的市场定位,融合目标游客群体的消费特点与心理需求,区分不同种类的产品与服务,打造符合不同旅游需求的文化产品体系。在不同的产品类型中只要能够突出观赏性、体验性或趣味性等的其中一个,就足以吸引不同层次游客。既要杜绝过于商业化,也要杜绝面面俱到,否则一旦形成短板效应,就会影响当地文化的传播和社会认同感。最后,要完善乡村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满足游客日常旅游所需,提升旅游过程的体验感。

3.打造乡村旅游文化品牌,扩大乡村文化影响力。随着乡村旅游与文化资源的不断融合,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是提高乡村旅游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旅游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要求通过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农村文化旅游的开发要制定统一的地方性开发方案,协调各类文化开发行为,规范文化资源的价值化路径。特别是,为了弥补小作坊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要积极开展各类扶持,鼓励文旅开发商入驻,以系统化开发、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经营以及一致性宣传推广活动,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产品与产品的同时,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突出地方特色文化影响力。综合来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仍然还在不断探索与创新。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性文旅品牌,提高乡村文化影响力,是符合农村发展趋势的有效选择。各地区通过地方特色乡村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发挥文化资源的复合价值,以旅游带动乡村文化振兴。

参考文献

[1]陈灿,黄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M].湖南科技出版社,2018.

[2]陈加红.复兴和传承乡村文化,打造杭州乡村旅游特色[J].中国市场,2020(9):28-29.

[3]孙九霞.旅游循环凝视与乡村文化修复[J].旅游学刊,2019,34(6):1-4.

[4]王艳红,秦宗财.文化带传统文旅品牌的形象塑造与国际传播[J].2020,48(2):107-114.

作者:龚佳 周雪 单位: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