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扶贫发展困境和路径探析

乡村旅游扶贫发展困境和路径探析

摘要:实施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已经被证实能够有效减缓我国农村地区贫困程度,在实现全面脱贫之后,旅游引发的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等相对贫困问题依然长期存在。通过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政策引导和保障、延长产业链扩大包容性、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提高扶贫效应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乡村旅游;相对贫困;扶贫机制

我国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结合发展的策略,通过精准识别帮扶对象和精准定位帮扶地区,综合了产业、资金、就业等多项措施,实现了农村地区绝对贫困人口数量的显著减少,地方经济发展获得长足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国扶贫监测点的贫困人口中,依靠发展旅游实现脱贫的人口占脱贫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进一步验证了旅游扶贫的有效性。然而由于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对贫困人口的社会经济相对剥夺等问题,贫困地区仍然面临相对贫困和防止返贫的严峻挑战。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扶贫机制

用推拉理论分析贫困人口的减贫效应,受多重要素共同作用。从脱贫内部要素分析,包括贫困人口自主脱贫的意愿和个人参与能力。前者受到贫困心理的影响,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中。后者包括贫困人口的教育背景、相关行业的知识与技能、意识形态、具备物质资产。以上是造成贫困长期盘踞的内在影响因素,也是扶贫攻坚战的重要节点。内力消长受到内外合力推拉产生变化,如技能提升会促进参与旅游经营的积极性。从外力分析,包括旅游脱贫所需的产业环境、宏观的政策倾斜与保障机制、外部资本与社会组织的帮扶。旅游扶贫作为产业扶贫,建立在旅游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上,良好的外部环境会拉动贫困人口积极参与到产业建设中,需要多方力量从资金、政策、制度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保障。在内外合力推动下,力的作用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个人内生力量会随着旅游产业发展和减贫工作的持续推进发生改变;外部环境在贫困人口积极参与和能力提升的促发下逐渐向高质量发展,推动两者步入良性循环,实现扶贫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二、乡村旅游和减缓贫困的发展困境

(一)贫困人口内生乏力,造血功能有待改善。贫困人群长期困据于贫困地区,缺少与外界必要的信息交流和经济流通渠道,意识形态和教育水平不高,自救能力有限。对旅游扶贫心存疑虑和“等、靠、要”的思维惯性,属于“志贫”因素,旅游相关产业的从业技能缺失,属于“智贫”因素,加之参与旅游经营所必需的资金和资源的匮乏,多重阻力牵绊,产生参与障碍的贫困心理,内生动力不足从根本上阻碍了脱贫的实现。

(二)社会剥夺增加脱贫难度,保障机制不健全。政策推动和引导下的乡村旅游产业极大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然而来自外部的政策剥夺、市场失效、利益损漏加剧了不同村落和贫困人群之间的贫富差异。有学者研究乡村旅游扶贫的政策剥夺,令旅游村镇的贫困人口丧失了对种养殖业等其他高效产业的参与权,而相应的土地和资源补偿机制不尽合理,致使农民利益受损,落入“贫困陷阱”。即便通过劳力参与产业转型,因能力限制和旅游产业链附加利益的差异性,贫困人口只能从事收益小的工种,带来分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农民处于权利弱势地位,对重要信息掌握的滞后性、对参与规则制定的权利剥夺,分享旅游收益被边缘化,加剧了其摆脱贫困的难度。

(三)资金严重短缺,融资渠道单一。启动资金不足是阻碍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主要困境。宏观层面,政府单方面的投入有限,无法满足对基础设施、景区环境、配套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缺口。而贫困乡村普遍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衰败,旅游开发难度大,资金链严重短缺。微观层面,旅游经营的资金门槛高,贫困人口资本匮乏个人无力承担。旅游开发的不确定性,投资成本收回期长,缺乏债务担保,导致农村金融机构提供金融贷款意愿低,阻碍了贫困人口获得参与机会。

(四)旅游产业竞争力不足,产业链较短。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业六大要素发展失衡,经济收入仍为门票经济为主,缺乏对行、游、购、娱等旅游环节产品内涵的拓展,因此游客景点停留时间短,二次消费低。门票收入多为政府或企业获取,贫困户从中获益较低。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创意,其一是对地方文化的挖掘不够充分,文化转化的创新度低,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不合理,导致旅游形象、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其二是景观与村落人居环境缺乏特色,某些尺度失调的乡村广场、城市化的乡村景观和浓重的商业氛围,削弱了乡村的自然之美。

三、乡村旅游与贫困减缓的实现路径

(一)激发内力,加强引导。扶贫的关键是让贫困人口受益,在扶贫工作中应积极发挥以人为本的理念,走群众路线,采取针对性地差异化帮扶措施。针对“志贫”,积极发挥乡村熟人社会和新乡贤的带动作用,加强社区的引导作用。通过对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帮助贫困人口解放传统思想,积极参与产业经营。有脱贫意愿的贫困对象是扶贫重点,这些人由于传统生产技能不适用,又缺乏旅游相关产业的从业技能,应考虑到具体的就业特征和经营需要,侧重于对职业技能、服务态度和意识的培养,尤其当今数字时代在服务业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的条件下对网络技术的使用要求,帮助他们从传统农业一产向当前所需的旅游服务第三产业转变。扶贫措施需要考虑到贫困人口的不同特点,具体到特定的经营需求和职业培训差异较大,应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对有劳动能力的人,引导发展旅游经营,参与景区建设,以出地、出钱、出力等多种模式共享扶贫产业红利分配;因病老问题难以自主脱贫的人,采取资金补偿、政策兜底等措施,共享扶贫收益。

(二)多元驱动,创新融资渠道。早期旅游开发,应以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主,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注入,鼓励贫困农民以出地、出钱等多种形式参与股份。旅游市场渐趋成熟后,政府应从主导向引导地位转变,与企业资本、社会组织内外合力,发挥“无形的手”的作用,营造扶贫所需的旅游资源和营商环境。针对贫困农民资本缺乏的参与困境,鼓励以村集体经济模式经营乡村旅游,并促进金融与旅游业合作,撬动金融杠杆,利用其优势创新融资渠道,以多种方式解决资金需求。结合乡村旅游差异化的开发思路,健全金融体系和各项金融产品,为贫困人口提供金融优惠。

(三)多方参与,合理分配,健全利益保障。旅游扶贫鼓励多方参与,重视政府、农民、企业三者利益权衡,推动健康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强调农民在乡村社区的主人地位,增加农民对产业发展和社区制度的话语权、参与权和决策制定权,以此激发自下而上的凝聚力量。政府应对贫困人口建立公平合理的补偿机制和适当倾斜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如土地房屋的价值流转,应以市场价值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偿,真正发挥旅游对贫困的缓解作用。农民的话语权和参与广度决定其参与深度,避免贫困人口被产业发展边缘化。引入专业旅游公司维持乡村旅游市场化运转的有效管理,对参与扶贫的外来资本应明确社会责任,结合考核评价与奖励机制,促进企业和社会精英积极投身扶贫事业。提高社区活力,发挥基层组织优势,加强社区主导下的约束效力,避免企业和农民、农民和农民之间因盲目造成恶性竞争,加剧贫困和社会失衡。(四)延长旅游产业链,扩大包容性。围绕旅游产业核心品牌,调动地方资源多元化开发,加强产业间融合与渗透,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提高贫困地区“造血能力”。如结合贫困村非遗的传承保护,增强对传统技能的价值认可和文化认同,提升传统工艺产品的附加值,为贫困人口争取更多旅游就业机会。可以借鉴台湾的“生活美学”和欧洲的“创意欧洲”经验,将创意设计与二、三产业巧妙融合,挖掘乡村特殊的文化内涵与符号,将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结合,扩大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和旅游产品业态,打造满足游客需求的立体化的旅游体验。发挥NGO或高校的创造性力量,以多种方式将创意人才引进贫困乡村,突出旅游商品及其销售展示环节的设计创意,借创意+的优势,发挥旅游乘数效应。

(五)发展优质旅游,提升旅游形象。乡村旅游向高质量建设和内涵式发展努力,应突出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打造精品旅游形象,提高游客美誉度。一是旅游规划科学精准定位,细分客源市场;对接游客需求,推出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吸引力。二是注重乡村旅游项目文化内涵的提升,探索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模式。针对乡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组织专家团队实施专题研究,保证对文化需求的供给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同时满足大众文化的个性化追求。三是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完善乡村旅游的游憩环境。努力补齐旅游基础设施短板,包括景区内外交通路网建设以及绿化廊道的疏通,完善停车场规划以及旅游营商环境的配建。四是加强智慧景区建设,健全硬件设备设施,提高乡村旅游的数字化运营能力,为旅游电商平台的建设与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数字脱贫。五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专业旅游公司或专业管理团队加强旅游管理,建立考核机制,提高对景区的管理水平。

(六)构建特色品牌,对外宣传营销。综合采用多种营销手段和传播渠道,加大力度将乡村旅游区的特色主题、地域文化、旅游产品、旅游形象宣传出去。加强传统媒介对500公里半径内的宣传密度,构建近程市场;配合商业化运作,发挥新媒体优势,如推广数字文旅产品,借助微博、微信等网络社区中的网红和旅游意见领袖在网络社群的影响力,提高乡村旅游地区的社会知名度,扩大远程市场范围。

参考文献

[1]笪玲,刘晓鹰.相对剥夺视角下乡村旅游扶贫研究——以贵州兴义万峰林社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8(2):124-128.

[2]张大鹏,陈池波.旅游发展促进了连片特困地区的包容性增长吗——来自中部贫困县的证据[J].农业技术经济,2020,卷缺失(4):107-116.

[3]周琼,曾玉荣.台湾农村发展政策变迁、成效及走向分析[J].农业经济,2017,卷缺失(1):24-26.

作者:侯薇 范潇潇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