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管理范例

旅游规划管理

旅游规划管理范文1

高职院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职业化原则

高等职业课程体系突出培养学生应具备系统的应用知识,理论知识讲授以够用、必须为原则,强调人才培养满足职业岗位需求并具有持续发展能力,而非普通高等院校的“系统的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因此相应课程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应强调职业性和实效性。

(二)多元化原则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既注重知识性学习成果的评价,更关注学习者的能力、态度和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提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评价方式转向多元主体的评价方式,重点在于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实践能力是否得到实质性提高。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指在课程评价中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如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等方式。

(三)发展性原则

一是体现在通过评价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二是体现在对课程全过程的评价,包括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以及结果的评价,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评价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课程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课程标准,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结果等方面进行定量测量和定性描述,并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完善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评价依据

建立具有高职专业特色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本课程评价标准是在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就业形势背景下,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主线,基于学生个性差异和阶段差异,达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评价

主体多元化,形成学生、学校、教师、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复合型”评价体系。复合型的评价体系通过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促进自我认识和职业规划评价的能力;同时,学校的教学成果在企业用人实践中得到检验。

(三)评价方式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评价要体现高职教育“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关注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

(四)课程评价的基本框架

旅游规划管理范文2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

1问题的提出

大学阶段是学生全面接受通识教育、专业技能的时期,大学的培养目标更注重学生的素质、应用能力、以及社会的适应性。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瞄准社会服务业,以实用为目标,建设一个面宽项目全、教学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旅游管理类专业建设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满足当前国家旅游人才需求的关键路径。高校实践教学在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诸如在学科建设和管理中重规模扩张轻内涵建设、重建设轻管理、重技术管理轻运行统筹等现象,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程度较弱。通过多年的专业教学以及同类型院校的专业调研,实践事实说明目前制约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充分实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实践教学过程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反馈评价机制的不规范。本科院校的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学校规模扩大与教育投资不足等困境,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呈现严重错位现象,国家人才需求与专业毕业择业的矛盾突出,如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专业投入效率,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无缝对接,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一般模式与困境

2.1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一般模式

目前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一直致力于学科专业群的建设,初步形成一些典型的建设路径,在课程、教材和教法方面分别形成了若干理论流派[1]。课程结构表现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发展,不断推进校内外实训平台的拓展与建设,采取多元培养方式,遴选实习与就业基地,走专业教学的特色化建设道路,具体表现为两大模式:模式一:首先,实训课程体系结构与企业实际应用对接,实习与就业密切联系,以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直接到岗位上,适应多类型的工作,进而扩大就业机会;其次,依托签约合作企业,强化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建设,提高教学社会参与的水平与能力;第三,邀请或者聘请企业的中层及以上人员参与学校内的专业训练以及校外企业实习的过程管理,给予学生来自一线的针对性指导。模式二:设置旅游管理院系,通过一系列实践环节的匹配,形成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日常教学层面的实践体系、课程实习层面的实践、暑期实践(小学期)的实践体系,以及毕业实习的实践环节。首先是来自日常教学层面的实践体系,在课程教学层面,依托旅游开发与规划、酒店管理等课程,通过课程模拟实践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初步了解行业基本内容。如在旅游项目策划课程中,通过分组作业,选择实际旅游景区(目的地),通过实地调研(或资料收集)、规划编制、模拟评审等环节,塑造接近真实的旅游规划、项目策划情境;其次是来自课程实习层面的实践体系,利用假期,增加学生旅游野外实地考察的实践学习,并根据事先布置的小组活动任务,完成相关专项规划实践;第三,暑期实践(小学期)的实践体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暑期统一组织进行实地考察,包括探访古村落及知名景区,逐步提升专业认知;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参与课题组实地项目,提升专业实践技能水平;第四是来自毕业实习的实践环节,即在毕业实习期间选择在酒店、地产公司、规划设计单位、旅行社等单位进行专业实习与就业单位接轨。两大模式是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一般模式,但是在探索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实施过程随意化,实训设施不健全,校企合作有始无终,学生毕业后就业去向统计不到位等等,同时旅游行业受教育者在进入特定的劳动力细分市场后转换工作的频度要高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2]-[3],然而旅游业的迅猛及多样化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5]。基于此,本研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逐步将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引入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建设中并建立起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新模式,引入数据库技术并建立基于数据库的有效反馈信息系统,采用科学、规范的有效反馈方法对实践教学管理有效性进行分析评判,以此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资源效益,这是目前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面临的课题。

2.2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

本研究的初衷是将效益管理理论充分引入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和约束体系的有效评价,构建真正适用于专业的评价机制和管理信息平台,以保障体系推进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期望能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切实能够改变现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式。从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来看,各院校都积极制定适应地方需求的培养方案,学校专业的日常管理能够基本到位,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基本正常运转。新时期,旅游管理实践教学面临着发展效率低下等困境,可初步归纳为以下6个方面:1.对实践教学的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师科研对实践教学需求不足和培养“对口人才”的方法不够多元,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6]。一些院校在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上较为分散,引入教学资源也比较薄弱,甚至出现本科毕业生教本科生的情况,相对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很弱,实践教学也成为教学中的摆设,同时教师的实践教学科研水平以及教学层次也会造成学校培养中对实践教学的需求不足。2.实践教学资源投入不均衡。旅游管理专业相对于传统学科来说,是一门较为新的专业,是应中国旅游高速发展而生的一门学科,部分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属于可有可无的位置,甚至一些重点院校在设置本专业几学期以后便取消,对待旅游专业的教师资源、实训设施配置不够重视,实践教学资源配给在全校处于失衡的状态,专业定位不够明确。3.实践教学安排机制不合理。学校培养“对口”人才的理念还需深化,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匮乏,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需求量较大,表现为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失衡和错位现象突出。4.实践教学队伍建设落后。目前高校中旅游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还存在结构不合理,专业科班出身较少,师资水平还有待于提升,教师本身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如旅游规划、酒店管理等课程教学水平较弱,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效益的发挥,应当实现从单纯教学型向职业导师转变[7];另外,高校对于专业建设的失衡,部分出现边缘旅游专业的现象也是导致实践教学发展滞后的因素。5.实践教学管理运作机制不协调。旅游管理实践教学还处于不断丰富,不断成长的阶段,本身是由于旅游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产生的倒逼效应而产生的,一方面没有完善的体系适用于专业的建设以及发展,另一方面学校的传统管理手段难以适用新型专业的发展需要,一般因专业需求而建设的实训室以及实训设备管理不到位,理念落后,浪费资源以及资金的现象比比皆是。6.对外服务机制不足。实践教学本身是一个开放系统,沟通校内外的有效合作是专业建设基本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也能使实践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目前一些高校中的旅游管理学科中还落在传统学科的建设模式中,不能自拔,与其自身的对外互动属性相悖,这也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瓶颈。

3实践教学规范建设路径

本研究以高校中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围绕目前实践教学存在的种种困境,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规范建设(如图1),不断提高专业建设的效率,提升教学人员整体水平,建立健全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过程管理和有效的保障体系等,初步探索一些能够解决问题的路径,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一个参考框架。

3.1专业规范建设的内容

结合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以应用型为起点,以灵活为基点,加强实训室的管理,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管理制度。根据旅游专业的学科属性以及社会需求的指向性,系统地制定实践教学体系,合理的分布教师资源,对口专业课程由专门的教师进行指导,科学的配给课时,设置课程专项模块,多元化训练指导,在有必要情况下引入教学设备,并配有专门的实验室管理员,定期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提高学生实践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实践教学体系一般可以包括专业社会实践、专业见习、实训课程、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培训(多元礼仪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以及双师培养等环节,打通专业,提升平台水平:专业社会实践与专业见习,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分学期时段进行,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与到旅行社线路设计与踩点以及景区发展建设;实训课程的开设,需结合专业特色与市场需求,开设专业课程,建立符合专业特色的实训室,鼓励学生依托课程与实训室参加各种类型的学科技能大赛等;设置特色培训课程,建立学校品牌培训课程,可以与社会服务接轨,针对旅游专业的服务属性进行联合培养和训练,如礼仪汇演、宴会展示、公益服务等等。毕业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应注重国内外品牌化,加强与实习基地的深度合作,与企业联合培养,无缝接轨,同时注重校企合作,服务地方,不断增加省内以及全国范围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合作;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是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成果的体现之一,可以结合学习过程中的理论学习、实践拓展展开系统的研究。一般在此研究过程中,要求学生综合所学全部理论,深入实习单位,集中探讨某一层面的具体管理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双师人才,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业挂职锻炼,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参与企业的运营管理。

3.2专业规范建设的路径

正确定位旅游管理专业在全校专业建设中的位置,更新建设与管理的理念。首先,在深入了解所在院校发展目标、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社会需求目标的基础上,明确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广泛参与专业发展较好院校的学习交流以及调研,掌握当前以及未来旅游行业发展人才培养的趋向,制定方案,反复总结校内外、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与管理的经验,最终确定具有年级层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其次,客观看待院校中传统学科的建设和管理方式,旅游管理专业属于一门正在起步中的学科,涉及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够成熟,各院校还处于探索阶段,寻找适合自我院校旅游专业发展道路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不能够把传统学科或者比较成熟的学科建设和管理模式直接嫁接到旅游管理专业,各方面关系的不顺畅也是影响旅游专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子。第三,总结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制定有效的管理、评估以及反馈方案,逐步调整和完善,尤其是针对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拿出实际的解决方案,涵盖具体的实施内容,将效益理论用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过程管理和结果反馈以及全过程的信息反馈和考核。第四,针对参与实践教学的教师,实施专业挂职在岗锻炼,如教酒店餐饮、前厅客房管理、景区规划、茶艺、调酒等等对口的教师,需要到高级别的对应单位进行学习,通过参与式管理,掌握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做到有经验式的任教,不可盲目猜想式教学。第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性实践,由于社会服务性为旅游专业的根本属性,发挥主观创新的空间很大,因此实践教学应当紧密结合这一点,教师引导教学,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诸如餐饮、导游讲解等大赛,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完善的保障体系来支撑,有效的保障实施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否则专业将无法维持正常运行。研究建立专业实践教学有效保障体系是在分析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评价当前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全面研究实践教学效益管理的诸多要素,给出要素发展框架,从校一级层面给予文件性的支持与管理,激励与约束并行,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每一个环节的规范,推广并进行不断修正,如针对不同专业推出《实习实训与就业过程管理手册》与《教师实习实训与就业过程管理手册》,结合专业实习,特推出实习专辑,企业参与式打分评价,实现全过程管理。建立不同类型实践教学有效评价体系,使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工作的目标、方向更加清晰,引导并衡量目标应达到预期的水平和标准,具体包括实践教学实施效益评价的要素内容、方法,每一个要素所构成的具体指标并赋予权重,指标上可以包括实践教学的设施利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成果与推广等等,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与监督制度,跟随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基于数据库的信息系统是面对实践教学有效评价中的大量统计数据存在,用于储备信息、分析数据、管理信息、优化教学平台等,能够有效解决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信息工作周期长、数据混乱、管理失范等问题。具体包括丰富和完善酒店客房实训室、旅游餐饮实训室、前厅综合管理实训室、礼仪服务实训室、旅行社实训室、导游模拟实训室、茶艺实训室、调酒实训室等设施信息化管理,教师、学生、校企合作单位等人员一体化信息管理等。

4结果与讨论

新时期,中国旅游发展建设尤其需要旅游高层次人才,但是目前旅游专业学生毕业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不足,这与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导向以及实践教学的水平息息相关,学生适应多元岗位性质的能力有待于提高,一般就业思想意识还局限在旅行社等单一部门以及行业。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专业性、规范化以及标准化建设显得尤为紧迫。本研究从专业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的内容与路径提出观点,给予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框架。然而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建立在产业行业环境培育、院校发展、专业培养、师资水平等基础上的,是一个系统的多面性问题,我国本科院校目前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构参差不齐,相关专业标准化建设也是门类繁多,说法不一,学校的旅游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相对不足,传统的学科观念束缚着这个新兴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引起业内对专业实践教学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曹国新.我国旅游实践教学课程、教材和教法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09,23(1):67-73.

[2]张丽梅,张毅.受教育者职业生涯视角下的旅游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4):91-93.

[3]邬守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实践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1-2.

[4]马丽卿,姜中伟.新常态下国内旅游实践教学的问题与措施[J].亚太教育,2016(8):262-263.

[5]何忠诚,郝佳,暴莹等.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8):95-95.

[6]龚艳.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商业经济,2009(19):116-118.

旅游规划管理范文3

关键词:应用转型;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旅游规划与开发

0前言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20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因此,国家层面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要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党的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旅游管理专业应用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走应用转型发展之路。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多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需要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需改革趋于合理化、科学化。[1]旅游管理专业应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推进专业综合改革。[2]谢爱良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对“旅游学原理”课程建设理念、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重构。[3]黄灵鑫以旅游电子商务课程为案例,探讨了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思路。[4]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应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有针对性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体系,[5]一部分教学实践者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对旅游规范与开发课程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6-8]目前,旅游规划课程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需加强实践教学模式改革。[9,10]总体来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相结合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以“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为例,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有益探索,以期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创新创业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素质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满足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精神,专业思维能力指学生在专业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专业精神指学生的专业自信心、专业兴趣和社会责任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同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具有较强的地方性、职业性和应用性。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素质要求包括: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具有创新意识;面对现阶段就业竞争环境,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具有创业意识等。综合起来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要具有三大素质,即专业素养、教育素养与职业素养。

2“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1“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要求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目的是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满足二十一世纪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宽的专业知识面、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能胜任旅游业相关企业的管理和市场开拓工作的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基础理论;学会分析研究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了解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具体操作流程,形成对规划的总体认识;通过旅游规划与开发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掌握一定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技能。

2.2适应旅游管理专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实用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面临着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转型发展,满足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旅游规划与开发”是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专业核心课之一。在应用转型背景下,“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教学相融合,从创新、创业角度对“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加强示范课程建设,在旅游管理专业中起示范作用,推进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3满足服务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应用基础型课程,与地方旅游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其理论和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区域旅游规划、乡村旅游规划和旅游景区规划等。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学好“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为服务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一方面,根据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素质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地方政府将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及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产业,但诸如旅游规划、旅游项目策划和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的旅游管理专业技能人才较为缺乏。

3“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采取的对策措施

3.1构建“旅游产品设计室(或规划设计实验室)——实践基地”为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以旅游产品设计室(或规划设计实验室)平台为载体,加强与旅游景区、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建设课程实践基地,将校外实践基地实习、见习和校内实训学习等实践教学相结合,建设形成以“旅游产品设计室(或规划设计实验室)——实践基地”为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引导学生学好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旅游规划设计的应用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注重学生旅游资源评价、旅游空间布局分析、旅游项目设计与规划制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经典案例分析与讨论、规划技能训练等,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旅游规划基础知识,熟悉旅游规划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流程,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内容。

3.2推进“互联网+”辅助教学

遵循“课程为核心、实践训练为拓展、网络学习为补充”的原则不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充分利用互联网便捷的交流功能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利用“互联网+”进行辅助教学。课程团队教师不仅要熟悉以及运用新技术,运用新型互联网工具,还要使思维与技术真正结合,真正能够接受互联网思维、大数据等互联网概念,进一步推动教学深度发展,通过推送相关知识、解答疑问等方式,尝试用QQ群、微信等进行扩展教学,实现线上线下师生互动、答疑解难。

3.3实行“创新创业项目+科研项目+竞赛”的学生专业素养培训

围绕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多渠道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科研项目+竞赛”的第二课堂活动,并借助各种创新创业项目、科研项目和学科技能竞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中以项目实践为核心拓展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团队教师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并从项目团队组建、项目选题、申报书的撰写、任务分工、项目实施等方面进行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利用旅游规划与开发实验平台和专业教师资源,可以设置举办旅游资源评价大赛、旅游产品设计技能大赛、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等校院级赛事,进而参加省级与部级技能大赛。

3.4开展参与式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作为独特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相关技术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扮演组织者和激励者的角色,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根据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组织学生对旅游规划与开发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发言等活动,加深对旅游规划与开发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有针对性地自行编写、收集整理不同类型的旅游规划案例,注重案例与所涉及知识的前后衔接性,完善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库。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理论讲授—学习典型案例—对比分析—开展讨论交流—点拨小结”的教学步骤,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奠定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思考和进行知识探索的习惯。

3.5加强小组(团队)建设,构建创新创业型小组(团队)

组建规划小组(团队),通过小组内相互学习、规划实践合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分工合作能力,构建创新创业型小组(团队)。将全班同学分成多个小组(团队),每个小组成员为5-8人。注意合理分配人员,从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确定每个小组(团队)的组长(负责人),能在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讨论交流、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中起到组织者的作用,真正地成为创新创业型小组(团队)。

4结语

旅游规划管理范文4

关键词:秦皇岛;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建设

1.引言

秦皇岛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国际旅游热潮的推动下,其在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建设和开发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不断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品牌的竞争力,借助国际旅游不仅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秦皇岛市的发展。但是,目前秦皇岛市在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缺乏完善的品牌规划、缺乏有效的品牌战略、品牌营销有待于加强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秦皇岛市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建设的步伐,因此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以全面提升其国际旅游城市的品牌效应。

2.秦皇岛市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品牌规划

虽然目前秦皇岛市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也具有一些知名的旅游品牌,但是其在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建设方面还缺乏完善的品牌规划,各类旅游品牌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相对混乱的态势,使得内部竞争较为激烈,难以全面发挥现有旅游品牌的合力。另外,相关部门在建设旅游城市品牌的过程中缺乏长期的品牌战略眼光,没有根据秦皇岛市旅游资源和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目标来制定品牌规划,所以现阶段秦皇岛市在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建设方面的步伐十分缓慢。

2.2缺乏有效的品牌战略

品牌战略主要包括品牌化决策、品牌模式选择、品牌识别界定、品牌延伸规划、品牌管理规划和品牌远景设立等几个重要的方面。现阶段,秦皇岛市在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建设方面,还没有完全理清品牌战略的思路,对其具体内容的掌握能力相对有限,还不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对国际旅游城市品牌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目前秦皇岛市与一些大型的全球知名旅游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在品牌战略方面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另外,很多旅游部门不注重品牌战略,缺乏与旅游企业的合作,进而拖慢了品牌建设的步伐。

2.3品牌营销有待于加强

虽然秦皇岛市在旅游城市及其品牌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营销使其品牌的市场知名度较低,国内很多游客对秦皇岛的旅游资源及品牌的了解程度较低,国外游客对其更是知之甚少。随着国际旅游的不断发展,单纯依赖于线下品牌营销已经难以将秦皇岛市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在短时间内推向全球,其获得的成效也较慢。目前秦皇岛市在品牌营销方面还存在缺乏规划、过度依赖于线下营销、缺乏可行的品牌营销策略等诸多的问题。

3.秦皇岛市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3.1制定完善的品牌规划

秦皇岛市在进行国际旅游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首先制定出完善的品牌规划,根据全球旅游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根据秦皇岛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情况,深入挖掘特色旅游,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各个阶段的品牌规划,比如品牌培养、品牌合并、品牌宣传、品牌管理等。在制定和实施品牌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借助旅游管理部门的资源和能力,全面完善其品牌规划。同时,要对一些旅游资源和品牌进行整合,提升优势旅游品牌的带动和示范效应,争取在短时间内打造一系列全球知名的旅游品牌,强化旅游品牌对秦皇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

3.2实施有效的品牌战略

有效的品牌战略是当前秦皇岛市实施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建设的关键。一方面,必须要全面提升秦皇岛市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旅游管理部门的品牌意识,将旅游城市建设视为秦皇岛市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重点培育优势品牌,对旅游企业所实施的品牌战略进行全面的辅导,帮助其寻找旅游城市品牌战略实施的路径,为其提供全面的品牌咨询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全面加强旅游品牌的管理,从品牌化决策、品牌模式选择、品牌识别界定、品牌延伸规划、品牌管理规划和品牌远景设立等方面出发,全面构建出具有秦皇岛市旅游特色的品牌战略,并对其具体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缺乏品牌战略的每一步都能够取得预期的成效。

3.3加强品牌营销策略

在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强化品牌营销工作,以全面增强秦皇岛市国际旅游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产生更大的品牌效应,进而创造更多的品牌价值。一方面,要全面加强国际旅游品牌的宣传,通过线上线下联合宣传的方式,提升秦皇岛市旅游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同时要做好相关的旅游服务,尤其是酒店、路线、餐饮、住宿等,提升综合旅游能力。另一方面,要将秦皇岛市国际旅游品牌的营销工作进行分解,根据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制定相应的品牌营销策略,进行有效的营销规划,在全面提升营销效果的同时,加快秦皇岛市国际旅游城市品牌的建设步伐。

4.总结

品牌建设在国际旅游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关键的地位。从本文的研究来看,秦皇岛市在旅游城市品牌建设应该制定完善的品牌规划、实施有效的品牌战略、加强品牌营销策略等方面出发,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国际旅游城市品牌建设策略,通过发挥品牌效应带动秦皇岛市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促进秦皇岛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冈平,黄韵铃.旅游城市品牌构成要素探索[J].特区经济,2017(11)

旅游规划管理范文5

1.1城市特征

桂林为属于中国西部沿海地区的广西东北部,具有着将近500多年的文化历史。桂林作为广西的旅游中心城市,不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成为城市的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也是旅游集散中心,是地域旅游体系的枢纽点。所以优先发展旅游以及与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大力改善城市发展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使各大产业系统能够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体中高效运行,才会使桂林真正成为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桂林的旅游发展应该是以旅游产业发展为主导的,旨在促进地方国民经济增长的经济活动过程。由于史学藏书对桂林历史的评价,案例概念分析中具有较大的投资比例。其中心城市范围相对于一级城市较为狭小,但是其包含了周边县镇的12个县域,其城市发展重点将城市停留转移到城市周边发展阶段。且人均工资以及城市生活水平相对偏低。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直接带动旅行社、饭店、餐饮业的发展,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商贸、交通、邮电、通信、信息、金融、保险、文化娱乐、教育卫生体育等其他产业及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的发展。因此,一般来说,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经济会获得较快的发展。

1.2经济条件

近几年桂林旅游业在飞速发展,除了2008年出现SARS对旅游业影响很大,使一直稳步上升的旅游业出现了-30.4%的负增长之外,几乎每年都有10%以上的增长,2003~2009平均增长率为9.62%。桂林旅游业近年来的增长速度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桂林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不高,并且这些年呈下降趋势。这有一部分是因为在地市合并后,各个县的农业经济一起加入到大桂林的统计数据中,所以第一产业的比重加大,降低了旅游收入的比重。但同时也说明桂林的旅游业还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水平,旅游业本身经济实力不强,总体素质不高,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现在的旅游业还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摆在新桂林面前的现实,虽然旅游优势十分明显,但是对旅游来说只是资源优势,但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更没有形成经济优势。我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小,2003~2009年平均贡献率为8.72%,但是每年都保持稳定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不够,旅游对各个部门发展的带动力需要加强。这一方面说明桂林市主导产业旅游业的关联带动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也说明,区域经济的增长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产业的推动,而要依靠那些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率的支柱产业群的群体优势的发挥。

二、酒店市场质量分析

整个中心城市与12县域中大型酒店占有不到0.01%的市场,其主要有全球酒店集团的喜来登国际酒店、香格里拉国际酒店为主体的城市中心市场,但三线城市的酒店市场却萎靡,不上档次。相对于日本出名的横滨温泉中心来说,酒店城市挖掘三四线市场的能力欠缺,无法体现市场的深入挖掘能力。由于城市旅游潜力的拉动,城市酒店市场均以中小型酒店为主,大型综合性酒店病没有进入城市酒店的重点。

2.1现有酒店数量与质量

桂林市旅游业起步早,旅游服务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旅游接待设施也比较完善。目前,桂林市共拥有旅游涉外饭店26家,普通旅馆430多家,旅行社83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8家,国内旅行社65家。旅游涉外专用车辆700多辆,漓江游船170多艘,其他如旅游购物、娱乐、医疗等服务性企业70多家,旅游直接从业人数2万余人,具有年接待入境游客100万人次、国内游客1000万人次的综合接待能力,初步形成了融招徕、接待、游览、购物、住宿、文娱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

2.2客源机构及客源特征,比如消费习惯等、

根据对目前酒店市场的资源调查来看,酒店最大的客源机构仍然属于旅游公司。其客源的最基本外地游客以及商务人员为主体。从其消费的形式来看,整个酒店包括消费,一般人均在800块左右,且已饮食、旅游纪念品、土特产为主。在产业结构上,桂林市还没有形成以旅游为中心的产业群体,旅游产业一直定位模糊,缺乏清晰的、长远的产业发展思路。一方面,旅游产业对第一、二产业的带动促进作用没有很好发挥。多年来桂林对旅游业发展的着眼点仅限于资源开发、客源开拓、提高服务质量与加强管理等方面,所提要求也只是坚持山水特色、多元发展、周边开发、与国际接轨等,以致于旅游业的产业化水平低。另一方面,第一、二产业在如何借助旅游业的广阔市场发展自己方面也远远做得不够。例如,时至今日,桂林市大多数饭店、宾馆所用的易耗品如牙膏、牙刷、香皂、梳子、毛巾之类的小商品大多从柳州、广州等地进货。要改变这些现象就需要以旅游业为核心,突破产业界限,形成有机的产业链和联系紧密的产业体系,发挥其纵向一体化联系,才会有利于谋求相关产业对旅游产业的支撑,从而使地方在整体上提高旅游竞争能力。从产业关联角度看,城市旅游的发展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脱离相关及辅助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做好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特别是要加强与工业、农业、商业、文化、体育等行业之间的沟通、联合、开拓,实现旅游产业与其他经济深度结合,使旅游业的带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在桂林地市合并后,各个县域的旅游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桂林由各自独立的旅游单元逐渐形成联合发展的旅游整体。不过目前各县的经济水平低,经济结构落后,城镇化水平也比较低,难以起到各个产业,尤其是旅游产业间的合作和促进的作用;难以形成相互接应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扩散效应,所以就需要从整体考虑来协调和加强各地的旅游产业,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区域单元与区域范围整体的最优配置空间,并通过共同的利益机制使各区域单元旅游产业之间形成紧密的市场联系,最终形成以市区旅游产业为首、各县旅游产业纵向一体化和食、住、行、游、购等各行业之间联合发展的产业网络。

2.3需求及市场的发展趋势

在市场经济中,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竞争,所以旅游企业的横向一体化发展,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克服同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使企业相互协调、分工、互补,形成整体效益,促进区域行业发展。桂林旅游圈旅游企业间目前合作较少,合作的形式较单一,主要是在其他区域单元建立旅行社分社和商,各县域内的企业之间也较忌讳信息交流与合作,闭关自守、各自为战的情形较普遍。在桂林市旅游业连连“宏观报喜”的形势下,旅游业“微观报忧”等深层次问题不容忽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多数企业没有得到落实;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旅游业的三大支柱——饭店、旅行社、车船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桂林市大部分饭店债务沉重,长期无力对饭店内硬件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有的星级饭店已不具备从事涉外接待的要求;大多数旅游车辆游船,全年使用率低;旅行社内部问题相当严重,为争夺客源,削价竞争、高额回扣等现象屡禁不止,花样层出不穷。桂林市旅游企业的这些问题已持续多年,桂林旅游市场在这种内外夹击、恶性竞争的困扰下,旅游业的声誉和前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形成桂林旅游圈企业的网络化,就是要使旅游龙头跨产业、跨行业横向联合,立体渗透。国外一些大的旅游集团企业,最早是旅游企业之间纵向联合,但是现在一些旅游集团出现了跨产业、跨行业的倾向,显示出很大的后劲。如法国的雅高饭店集团就包容了建筑、制造加工和食品生产的横向联合,发展势头甚旺。桂林也可在这方面做些尝试,以大型旅游企业为核心,跨产业、跨行业组成大型企业集团,依靠大集团名牌战略推动旅游经济向集团化规模效益型方向发展。地方性旅游企业集团的建立,可以避免力量分散的中、小旅游企业各自为战、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等行为,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提高城市旅游整体的接待水平,有利于创立名牌。对于县域旅游企业则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控区域单元各县域旅游企业的数量;另一方面,区域单元内部以及区域各县之间同类旅游企业对其服务的范围、内容以及方式,力求突出自身特色,避免重复,形成市场分工,各企业在旅游区域产业一体化的基础上加强企业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三、万豪集团在北京城市酒店发展情况

在国外的一个城市中曾出现过几十家万豪酒店同时存在的现象,它们彼此之间反而能够形成互补。例如,入住JW万豪酒店的客人多以纯粹的商务为主,娱乐等配套需求则相对较小,同时在房间设计上采用了全球统一的标准。而入住万怡酒店的客人则相对年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因此,JW万豪酒店通常选址于城市的核心商务区内,万怡酒店则会青睐城市的新兴商圈。在对城市进行综合考察之后,如果项目所在城市达到了万豪所需要的市场空间,那么项目地处的区位价值则成为万豪进驻与否的关键所在。通常,区位价值是指某区域拥有的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相对其他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因素,包括地段、交通、环境。因此,万豪在选址的过程中,项目所在区域呈现的价值大小将成为是否进驻的关键所在。比如通过对备选项目的软硬件进行实地考察,来确保有足够的客源来支撑起不同类型酒店的运营。尤其在涉及到五星级酒店的选址时,万豪会显得更加谨慎,因为这往往关系到五星级酒店投资的最终成败。“万豪旗下高端酒店品牌在扩张时,需要确保每个新开酒店都能保持一样的品质,一味追求开店速度和数量并非是万豪所采取的开发策略。因此,万豪在选址时通常会青睐于城市核心商业区的主要街道,尤其在多种交通工具均能抵达的地方应列为首选目标。”林聪说道。以丽思卡尔顿和JW万豪同时落户北京华贸中心为例,华贸中心的项目规划以及整个北京CBD的推动显然能为这两个酒店带来直接的客源。同时,优越的交通环境和由周边高档商业、高档写字楼带来的商务氛围为两座五星级酒店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空间。谈及之所以选择华贸中心,万豪国际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尚伟谦曾公开表示:“在目前遍及全球各地的56家丽思卡尔顿,没有任何两家酒店看起来是完全一样的。每一家丽思卡尔顿酒店或度假村都融合现代创新与古典高雅,尊重古典建筑学的设计因素,同时又特别强调地域感。这一切在华贸中心都能得到体现和满足。”随着中国对驻外行政人员常租酒店式公寓的需求日益增加,万豪行政公寓这一酒店品牌也在不断扩展。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万豪行政公寓在选址时通常是选择具有浓厚生活氛围和交通便利的高品质社区。因为万豪行政公寓的定位就是为了协助行政人员更好地融入派驻地的生活,同时满足他们在宽阔居住空间、酒店式服务、安全及辅助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以北京棕榈泉万豪行政公寓为例,凭借棕榈泉地处北京商业休闲中心,与朝阳公园、燕莎商务圈、三里屯酒吧街、三大使馆区毗邻的地理优势和楼盘营造的高档次生活氛围,才能吸引万豪入驻于此。

四、万豪集团进入桂林酒店市场的研究

 

当旅游发展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旅游发展呈现复杂特点,游客、旅行社、开发商、当地居民、政府管理部门各个利益相关者在旅游发展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忽略任何一个利益相关者,都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程度,尤其需要特别关注某些弱势利益相关者,成为这一阶段的重点。规划人员逐渐转变为协调人和技术援助人员。目前,进入成熟区发展阶段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的旅游规划还不多,中山大学保继刚主持的桂林旅游发展规划是其中一例。中国很多旅游地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旅游规划注重旅游相关者分析,多学科合作成为必然趋势。

五、桂林城市酒店市场发展前景的展望

以笔者从事旅游二十年的经验看,中国的旅游企业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观念的落后;二是人才的短缺;三是管理的落后;四是体制的缺乏创新;五是条块分割严重,企业规模小,抗风险的能力差;六是服务缺少知名品牌;七是航空保险业发展滞后;八是各地接待水平、标准和模式不一,沟通困难;九是政府的管理亟待改革;十是旅游产品千篇一律,缺少创新,行业之间的竞争停留在行业自杀式的价格层面上,游客参团信心受挫。

1.规划方法的转变。

规划方法的转变包括很多方面,如规划程序、技术方法等,但其中一个容易被我们忽略而又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规划队伍的组织,这也是规划方法的一个方面。综合性的旅游规划要求的是各有所长的一个专家组来进行规划工作。西方国家咨询业非常发达,并且咨询行业已形成一定的行规,这为规划队伍的组织提供了条件。作为综合性特别强的旅游规划,任何一个公司都很难拥有规划所需要的全部人才,考察承担四川、山东、云南、海南和贵州旅游规划的国外专家队伍不难发现,专家组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公司和不同的国家,每个专家擅长某一方面的工作,在专家组组长的统一协调下围绕总体规划开展工作。我国的咨询公司尚不发达,目前的旅游规划多是由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承担,加之我国旅游业发展时间不长,有经验的旅游规划专家的供给与高速发展的旅游业的需求相比缺口很大,这使得旅游规划专家队伍的组织更加困难,进而影响到规划质量和规划水平的提高。但无论如何困难,组织综合性的规划专家队伍开展旅游规划是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旅游规划的大趋势,谁转变得快,谁就有机会掌握主动;反之,则要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2.规划供给增多,竞争加剧,规划质量不断提高。

供给增多主要表现在国内外两个方面。一是国内专家、机构以及专业人才增多。如前所述,我国从事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的专业人员已达600多人,旅游规划专业机构达40多家。到2000年末,我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4所,开设旅游学院(系)的普通高等院校多达128所,遍及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每年培养大量的旅游类专业人才。二是国外专家、组织的参与。目前已经有多个省级规划国外规划专家完成,可以预见,国外专家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我国的旅游规划中来。

供给的增多必然导致竞争加剧,竞争的结果一定是规划质量的提高。

3.规划的供给市场将从无序走向有序,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000年国家旅游局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旅游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这三个规范的颁布实施,使旅游规划工作一有了综合性规范,二有了对事物本身及规划内容的规范,三有了对规划单位的规范。这三个方面环环相扣,使旅游规划市场管理有一套规则,避免走弯路(魏小安,2001)。2001年,国家旅游局按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了9家甲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标志着国家管理机构已经对旅游规划提供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标准和管理方法,旅游规划将向规范有序方向发展。

4.从规划的需求方来看,将逐渐从政府为主转向政府和企业并重。

目前我国很多省市地区都把旅游业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来发展,因此,政府旅游规划的需求较大。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市场的自动调控作用将逐渐占领主导地位,政府的作用将逐渐转向宏观调控方面。旅游业作为一股新生的经济力量,随着开放政策和经济政策的放开,将会直接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近几年已经出现了旅游企业委托规划机构编制旅游规划的情况。相信随着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旅游上市公司和旅游企业,委托进行旅游规划和研究。

旅游规划管理范文6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发展策略

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是党和人民对于乡村发展的新期望,乡村旅游对于乡村经济建设及环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充分平衡旅游业发展与乡村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从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出发,对中国的乡村旅游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提出更多助力乡村旅游以及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1]。

1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为进一步概括研究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对乡村旅游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发展最多的乡村农业旅游。即将农业种植、采摘与旅游相结合,形成一种帮助游客体验农村生活的旅游模式。农业旅游项目主要包括种植体验、农产品采摘及农田观光等。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能够拓展游客的知识,还能够帮助游客体验乡村生活。二是现阶段较为流行的农家乐形式的乡村旅游。即农户利用自己的庭院及周边的自然景观吸引游客,并为游客提供民俗表演及农家饭等,是一种利用景观和乡村文化吸引游客的旅游模式。三是休闲乡村旅游。即为游客提供时间较长的休闲度假地点,并依托周边的自然环境以及文化等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放松环境,是现阶段高压城市生活背景下催生出的旅游产品形式[2]。四是以文化环境作为依托的红色旅游。即利用乡村当地的红色历史文化进行红色主体教育宣传,是一种将文化传播与旅游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的旅游模式,如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乡村旅游模式就是最为典型的红色旅游。

2中国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旅游品牌建设,难以为乡村经济发展助力。虽然现阶段很多区域的乡村旅游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在旅游品牌构建方面还存在诸多欠缺。乡村旅游品牌缺失影响了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难以为乡村振兴提供足够的助力。乡村旅游大部分是依赖独特的自然环境进行旅游行业拓展。由于中国地域较为广阔,很多乡村旅游仅在当地具有一定知名度。这些地区没有抓紧时机构建品牌化的旅游宣传策略,使旅游的发展过分依赖于政府主导和参与,缺乏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能力[3]。同时,非政府组织在乡村旅游中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这也使得乡村旅游资源的利用存在不均衡问题。因此未来需要不断构建系统化的旅游品牌,维护旅游经济的发展潜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2.2乡村旅游的管理机制不科学。中国乡村旅游管理机制方面还存在不科学的地方,缺乏科学的旅游监管机制。部分乡村旅游是由农户自行构建的,缺乏对乡村旅游的专门的监督管理机制或者监管职责混乱,使得旅游产品的价位以及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对消费者的权益以及区域旅游业的长远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4]。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措施,旅游相关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使旅游市场出现一个项目被多部门同时监管而部分项目根本没有相关部门监管的问题。这也使同一区域的不同旅游主体之间存在利益竞争,而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恶意竞争,不利于乡村旅游高质量、平稳发展。

2.3缺乏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已经成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上述关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的研究发现,现阶段乡村旅游产品主要是农产品采摘、民宿等,是比较简单而且容易复制的产品形式,缺乏具有标志性的地域特色因素,这也使得乡村旅游发展的持久力受到了影响。特色的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能够持续发展、在旅游市场上吸引游客以及提升核心的竞争能力的关键之一。因此,需要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及环境特点,发掘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必要的经济发展基础。

3中国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策略

3.1构建品牌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助力经济发展。现阶段,中国乡村旅游缺乏品牌建设意识,导致乡村难以通过旅游行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助力,需要进一步构建具有特色的品牌化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提升乡村旅游的竞争力以及发展潜力,以期从经济发展的层面为乡村振兴助力。首先,需要根据区域的乡村特色,发掘可以树立的旅游品牌。确定区域旅游品牌方向后,需要在旅游品牌框架下科学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路径,为后期乡村旅游发展以及资源统筹规划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根据确定的旅游品牌寻找旅游发展的目标消费群体。在对旅游行业发展规划的实践中,不断对目标群体的需求进行调查与研究,向满足目标客户需求的方向进行旅游发展规划。再次,基于互联网及现阶段的康养旅游、文化旅游等旅游发展方向,对乡村旅游的品牌特色进行宣传与推广,在较大的范围内形成品牌影响力,提升乡村旅游的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提供经济基础,实现以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最终目的[5]。

3.2综合规划乡村资源,强化旅游管理。针对中国乡村旅游现阶段存在的管理机制不科学问题,需要进一步对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进行调查与研究,综合规划乡村资源以便强化对资源的利用与管理能力,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管理层面的基础。乡村旅游在管理机制方面存在问题,一方面是当地管理机制不健全,另一方面是由于管理规划经验存在欠缺。因此需要由政府部门引导,提升相关人员的旅游管理规划能力,对区域的资源进行管理与优化,提升乡村资源的利用效率,以便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助力[6]。首先,在旅游行业发展中合理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对旅游行业的监管实行需求监管方式,着重针对旅游产品的定价、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督,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的同时,维护旅游市场的良性竞争环境。其次,政府部门需要在旅游资源审批以及协调中及时了解不同旅游项目的发展需求,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将旅游发展的有益方式充分利用到乡村振兴中,通过旅游带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3.3根据乡村特色发掘乡村旅游产品。针对部分区域乡村旅游缺乏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对本地农产品及文化状况进行汇总,提炼乡村特色并进一步发掘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乡村的基础设施及经济建设[7-8]。首先,旅游产品的经营人员要认识到旅游产品特色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行业的经营理念与相关产品发掘结合在一起,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重视特色产品发掘工作。其次,搜集与总结乡村中的传统元素,将传统元素充分应用到旅游产品设计中。在发展乡村旅游时,需要认识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不是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是乡村文化的二次发掘与利用,在该过程中需要对乡村文化的发扬,而不是引入新的城市文化替代乡村文化。只有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发扬保护传统文化的理念,才能够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真正意义,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及社会发展,提升区域旅游的竞争力。同时,对乡村文化的发掘与利用,展现了乡村独特的精神魅力,是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振兴的双赢举措。

4结束语

旅游规划管理范文7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管理; 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区更多的作用是改善环境、保持水土及生态平衡。有些自然保护区是濒危物种自然保护区,有些是历史自然文化遗迹,有些是国家公园,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发展,但从生态旅游过程中可以看出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还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应重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的管理,实现当地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1]。据统计,我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占 2010 年全国土地面积的 14. 86% ,风景名胜区面积占 2. 23% ,如表 1 所示。

1 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生态旅游资源管理现状

根据目前我国发展趋势来看,生态旅游是必然趋势。加强黄山自然保护区区域生态旅游项目管理是深入践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发展路径,优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旅游项目管理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客观现实意义。近几年,所有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类活动新增加现象。其中,海洋湿地海岸生物类至少有 88% ,古生物文化遗迹生态类至少有 86%,地质文化遗迹生物类至少有 85% ,草原湿地草甸生物类至少有 75% ,野生植物生态类至少有 68% ,森林平原生态生物类至少有 67% ,内陆平原湿地生态类至少有 66% ,野生动物生态类至少有 63% ,荒漠平原生态生物类至少有 38% ,如表 2 所示。由表 2 可知,人类在各自然保护区的活动足迹逐渐增加,遍布各个角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难度加大。

2 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生态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A. 管理机制有待完善。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经营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具体规定不明确[2]。同时,一些旅游行业管理机构没有充分做到推陈出新,习惯了沿用传统的旅游管理机制,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B. 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相符。许多地区都非常注重自然保护区和旅游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过度开发自然生态旅游观光资源,或多或少会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一定影响[3]。少数地方旅游开发企业在推进重点旅游项目的投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忽视了旅游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A. 加大对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想要真正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最先要做的就是引导人们加强环保意识,加大对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在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要继续加强绿色生态旅游管理,从土地保护、开发、利用和加强经营效益管理这几个基本方面进行,让绿色生态旅游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B.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进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必须充分借助国家法律的权威性[4]。要根据我国重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重点自然保护区现有法律法规,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保护和管理作出具体规定,明确好法律关系和主体责任。执法力度仍然需要不断加强,对破坏生态资源等违法行为必须严处。

C. 旅游开发要以保护为基础。旅游开发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旅游开发企业较为注重对黄山自然保护区内旅游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为更好地满足游客的不同要求,在努力打造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区区域生态旅游特色的同时,要继续加强对特色自然保护区区域人文景观、自然生态景观及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力度,以有效保护生态为主要手段,推进特色自然保护区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D. 合理规划自然保护区的内部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功能范围可以再细分为核心区、休息区、游玩体验区、观赏区及服务区。核心区严格按照保护要求进行修建,不再被允许自行开发,只可以提供一个观测站进行研究; 休息区可让游客进行短暂性的休息; 游玩体验区可让游客进行休闲游玩和风景观赏; 风景观赏区也可供游客进行风景观赏; 服务区可作为游客休息的集中开放场所[5]。

E. 制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保护旅游生态资源并对其进行持续综合利用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发展管理的最终目标,需要对发展自然保护区旅游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6]。( 1) 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资源现状进行全面动态统计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地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资源的不同特点; ( 2) 根据当地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生态旅游具体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 ( 3) 结合当地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前提,合理开发并推出适合当地生态旅游产业的产品; ( 4) 根据当地生态旅游产业产品群的特点,合理制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设施建设总体规划,为当地游客提供免费的生态旅游服务。

4 结语

旅游规划管理范文8

关键词:文化资本;乡村旅游;营销机制;人才队伍

我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已从2012年的8亿人次激增至2018年的30亿人次;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400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8000亿元,可见乡村旅游正逐渐转变为城镇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然而,目前许多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本,使得乡村旅游线路趋于固化、乡村旅游产品渐显单一,这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缺乏足够的后劲。因此,基于文化资本视角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本,实现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进而促进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对于保障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资本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

一方面,文化资本能够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乡村文化资本集合了广大乡村群众的智慧与创造力,对乡村文化资本进行深入挖掘与利用,实现其与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有助于开发出彰显乡村文化特点的产品,突破产品单一化、粗糙化问题,延伸乡村旅游的市场空间,从而推动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同时,实现文化资本与乡村旅游的融合,还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可持续再生的文化资源,从而有效化解乡村旅游资源不足的问题,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文化资本能够推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已成为众多经营主体的必然选择,而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产品、产业等层面。其一,实现文化资本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有助于开发出融合乡村文化生态、文化生活等诸多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附加值,进而实现产品层面的转型升级;其二,实现文化资本与乡村旅游的融合,能够将文化具有的强大融合性赋予乡村旅游,使得乡村旅游能够与众多相关产业深入融合,与众多相关产业共享发展资源,进而实现产业层面的转型升级。

二、文化资本视域下的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困境

(一)乡村文化旅游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第一,地方政府的统筹作用发挥不足。其一,部分地方政府对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将其纳入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规划。其二,部分地方政府未能引导乡村旅游产业协会和企业建立扶持基金,导致乡村旅游企业在乡村文化资本开发过程中缺乏资金支持。其三,部分地方政府未能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无法对乡村文化旅游项目进行统一管理。第二,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不够完善。其一,许多地方政府未能制定相关管理办法,难以有效规范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其二,许多地方的规划人员准入门槛较低,难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同时缺乏民办规划机构,难以汇集社会人才的智慧提升规划质量。其三,许多地方政府未能完善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登记制度,难以对乡村文化旅游规划项目进行全面监督。

(二)乡村文化旅游营销机制不够完善。第一,产品策略不够完善。其一,乡村文化旅游产品过于单一,难以满足不同乡村文化旅游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其二,乡村文化旅游线路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诉求,难以有效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第二,价格策略不够完善。既未能针对客源的不同采取差异化定价,也未能针对乡村文化旅游产品的不同采取差异化定价。第三,渠道策略不够完善。其一,部分有实力的乡村文化旅游经营主体未能重视在省内和客源较为集中的临近省份建立直销点,无法直接面向潜在游客推广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其二,大部分实力偏弱的乡村文化旅游经营主体未能重视借助旅行社进行间接营销,难以尽快抢占目标市场。

(三)乡村文化旅游人才队伍亟待壮大。第一,乡村文化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够完善。其一,部分地方政府未能定期安排轮训,既难以提升部门领导的业务水平与领导能力,也难以提升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的能力。其二,部分地方政府未能定期安排挂职培训,导致机关干部难以切实了解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难以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第二,乡村文化旅游导游人员的培训工作不够完善。其一,部分地方政府未能重视构建导游在线培训平台,导致培训效率不高,同时也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大纲、教材以及课件。其二,部分地方政府未能严格落实年审培训,导致部分导游人员忽视了年审培训的重要性。其三,部分地方政府未能重视构建名师名导人才库,难以建立高水平的乡村文化旅游导游队伍。

三、文化资本视域下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困境的应对策略

(一)优化乡村文化旅游管理机制。第一,发挥地方政府的统筹作用。其一,各地方政府需要提高对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将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计划,推动建设一批重点乡村文化旅游景区。其二,各地方政府应当引导乡村旅游产业协会和企业建立乡村影视旅游基金、乡村动漫旅游基金、乡村旅游演艺基金等促进文化资本开发的扶持基金,为乡村旅游企业开发乡村文化资本提供融资便利。例如,2018年4月,银泰旅游产业集团与莱茵达集团共同设立了规模50亿元的银泰莱茵乡村振兴体育文旅产业基金,为优质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其三,各地方政府应当组建专业的管理机构,对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实施统一管理,为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服务保障;建立乡村文化旅游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制定本地区的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实施细则,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第二,完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其一,2019年5月7日,文旅部了《文化和旅游规划管理办法》,有效推进了文化旅游规划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各地方政府应当基于《文化和旅游规划管理办法》,制定内容具体、具体地方特色、可操作性较强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使得发展规划得到法律的保障与约束。其二,各地方政府应当提高乡村文化旅游规划人员的准入门槛,不断提升规划人员队伍的专业水平,确保乡村文化旅游规划的科学性;扶持一部分实力较强的民办规划机构,充分汇集社会人才的创造力,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旅游规划质量。其三,各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登记制度,对所有乡村文化旅游规划项目进行登记,以便对乡村文化旅游规划项目进行全面监督,并在审核通过后向社会进行公开。

(二)完善乡村文化旅游营销机制。第一,完善产品策略。其一,开发多元化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不同的乡村文化旅游消费者在经济水平、文化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经营主体需要对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古迹遗址、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本进行整合,开发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但层次清晰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其二,优化乡村文化旅游线路设计。在乡村文化旅游线路设计过程中,乡村文化旅游经营主体需要全面考虑乡村文化景区景点的分布,将多个文化景区进行串联,设计一系列主题不同的旅游路线。第二,完善价格策略。其一,针对客源的不同采取差异化定价。对于本省或指定身份的游客提供折扣价,对于其他省份的游客则提供正常价格,例如2017年9月9日至19日,安徽11家5A级旅游景区、100多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面向周边九省九市推出5折以上特价或免费优惠政策,有效吸引了周边游客,对于乡村文化旅游同样适用;对于乡村游客提供折扣价,对于城镇游客提供正常价格。其二,针对产品的不同采取差异化定价。对于乡村文化旅游核心产品,可以采取高定价策略,以便树立起品牌形象;对于同质化程度较高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在定价过程中需要综合周边地区的收入水平和其他同类型产品的定价。第三,完善渠道策略。其一,完善直接营销渠道。有实力的乡村文化旅游经营主体可以在省内和客源较为集中的临近省份建立直销点,以便直接面向潜在游客推广乡村文化旅游产品。这有助于密切自身与游客的联系,从而深入了解游客的真实需求。其二,完善间接营销渠道。旅行社在拓展客源、采集游客需求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此,实力偏弱的乡村文化旅游经营主体需要深化与本地旅行社的沟通合作,尽快抢占目标市场。

(三)壮大乡村文化旅游人才队伍。第一,完善乡村文化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其一,各地方政府应当定期安排轮训。针对部门领导,一般以三年为一周期安排轮训,旨在提升其业务水平与领导能力;针对执法人员,一般以两年为一周期安排轮训,旨在提升其依法行政的能力。其二,各地方政府应当选派机关干部前往下属乡镇的文化旅游景区与旅游管理部门进行挂职锻炼,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第二,完善乡村文化旅游导游人员的培训工作。其一,推广导游在线培训。各地方政府可以基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部署,构建全市乃至全省统一的导游在线培训平台,根据本地区的旅游发展情况与旅游资源禀赋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培训大纲、教材以及课件。其二,严格落实年审培训。各地方政府应当严格落实年审培训,对于通过年审培训考核的导游人员提供年审合格证明;对于未通过年审培训考核的导游人员,要求其参加再培训。其三,实施名师名导工程。各地方政府可以构建名师名导人才库,从本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校以及旅游企业中选拔名师名导,定期前往各高等院校的旅游院系和旅游企业开展讲座与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勇军,王庆生.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6,37(3):128-133.

[2]王卫才.中原地区传统乡村文化重构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8(3):17-19.

[3]钟小东,赵影.以乡村文化为核心要素发展海南乡村旅游[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1):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