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研究范例

课程建设研究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1

关键词:CDIO;产品设计;课程建设

引言

产品设计系列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群。课程群重视相关课程之间的交叉,追求跨学科之间的融合,使得教学内容更具整体性和综合性[1]。我系引入工程教育的CDIO教学模式,结合产品系列课程群建设,提出有利于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以“运作”为目的产品设计课程设置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成果,其内容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倡导“做中学”及“基于项目的教学和学习”。其理论显示出从理论到实际运用过程的递进关系,“运作”是整个教育模式的最后一个模块,对应到产品设计课程的内容,则是产品的市场化。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将每个设计做到最后一步,最大化设计的完成度,才能提高产品设计课程讲课效率。将不同的课程进行模块化设置,有利于初学者快速掌握学习节奏,对教师的备课工作量也有一定的缓解。(如图1)中显示的是现有工业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也是大部分院校采用的形式。这种T形课程设置的好处,能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弊端就是没有太多的实际的设计环节,既“运作(Operate)”部分无法在课程中显示出来。各个课程群都是相对独立的体系,学生对于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无法很好理解。这就可能出现,有些学生课程作品都完成得非常好,但无法做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一)层进式课程设置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在产品系列课程的改革中,提出层进式课程设置。层进式课程设置是在递进式教学的基础上。递进式教学源于个性化、差异化教学,在集体教学和个体教学间构建最佳结合点,实现优势互补[2]。而层进式则更强调不同课程中同一项目的衔接,在调整授课方式的基础上,重点调整项目与课程的融合。在每个课程中,都要求实现构思(Conceive)→运作(Operate)的过程。产品设计系列课程设置,将设计理论与项目结合,强调学习内容在实际项目中应用。为方便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将项目分为几个阶段,对应CDIO的几个内容。其中产品设计Ⅰ的课程,主要进行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的学习,即是设计方案的构思部分。在对应的项目引入后,我们一般将项目的第一阶段交由学生来做,学生在产品设计Ⅰ中完成的项目部分都是构思、草图、建议等内容。项目后面的部分对应的是“设计”和“实现”的部分,由产品设计Ⅱ和产品设计Ⅲ的课程对应完成,(如图2)所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同一项目引入下,参与到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训练。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简单的将项目行进阶段进行分割、对应并分配给不同年级的学生并不完善。实际的产品设计过程并不能单纯地分开几个部分给不同的人进行操作,不能等同于流水作业上的零件组装,设计师在其中的过程必须是连续的,甚至是反复进行修正的。因此,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只要进行了参与,则需全程进行跟进。根据自身的情况在项目中参与度不同,来验证产品设计课程的学习内容。具体的参与程度应该是如图所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构思、设计、实现及运作的参与度有所有不同,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也可能造成在项目的参与度。因此,根据需要我们将产品设计三个课程中设计涉及的内容进行了软性分割,(如图3)所示,学生都在每个产品课程中都有接触到了完整的设计过程,但学习重点有所不同。这种非硬性分割项目阶段的做法更适合产品设计课程的设置。同一项目单纯由低年级学生进行,有可能无法进行到最后,由高年级加入组队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不同年级学生的构思中课程中进行,授课教师进行把控,能避免组队中高年级过多干预低年级学生的设计过程。

(二)向心式教学

由上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并不是线性的发展。而CDIO的教学理念强调的是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及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共享知识(团队合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知识(技术创新)、传播知识(沟通交流)。产品设计系列的课程,设置在大学的中后段,这是因为需要较多的设计基础课进行支持。以本地特色产品——电饭煲设计为例,除了常规的产品设计理论作为指导外,需要工程基础课程群及CAID系列课程作基础,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实践课程群同步补充。若基础并不扎实的同学,在设计过程中必定会有困难,但并不是无法继续,项目的压力会迫使设计者进行更多地自我完善。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现在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也为自学营造了更好的环境。以实际的案例为中心,不断进行自我知识的补充,向项目完成目的中心进行填充。这种自学方式及团队合作的过程完全对应了CDIO的教学理念。

(三)交错式课程设计

课程设置中的常常用到的“课程(course)”是一个兼具内容和培养过程的重要概念[3],无论是实际课题还是虚拟课题,产品设计的过程并不是单纯一门课的理论知识可以解决。以座椅设计为例,如果设计的座椅主要是儿童玩耍应用,除产品课程外还应将材料加工工艺、色彩设计等课程纳入课程群中,进行知识的补充;如果设计的座椅主要用于办公环境,则需加入人机工程学、机械设计等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构建开放性的新型教学模式,打破固定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4]。不同的课程群交错,补充了单一课程群中的不足,又避免内容过多课程群的臃肿。设定课程目标,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课题进展情况进行课程内容的融合,课程设置具有一定模糊性,为机动调整课程提供可能。通过复杂课题的训练,在既提高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又累计了实践技能经验。强调的是不同背景前提下的课题解决方案,寻找众多研究问题或实践方法之间的共性。

二、合理引入自主研学部分

(一)共建工业设计课题平台

在CDIO理论中,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运作。对于设计专业,“运作”最重要的表现是将设计进行市场化。每年课程中学生的设计作品数百件,没有针对性的设计,这些设计将没有意义。相对学生也无法在设计作品中得到适当的市场引导。因地制宜进行平台建设。我系经过多年的发展,经过调整和改革,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教研团队。其中,智能电器研究团队主要的合作对象是本地的电饭煲生产企业。每年固定为合作企业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课程中间开设实践环节进驻企业进行学习。教师通过平台能不断累积自我产品设计的经验,保持设计的手感,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有感染力。作为企业的非专职设计师,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胜任,而这样的累积也为长期与企业合作提供基础。学生在实际的课题训练中,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提高设计能力。而有地方特色的项目训练,能增强地方学生特色,避免教学结果同质化。

(二)课堂内的课题制

“课题制”是设计专业比较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其前提是以工作室为依托[5],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对应课题训练。大部分的课题都是依托院校所在的地理位置,与本地企业进行的合作。这种做法的优势是学生能在多种课题训练下,设计能力得到较好提高;缺点是这种“课题”大部分都安排在课外时间,如果“课题”多则会严重影响正常教学。甚至部分的课题因为时间问题,学生会牺牲上课时间。这样的课题训练完全脱离了教学轨道,也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将部分课题引入课堂中进行,少量课题课外进行,能有效地改善时间不足的问题。以实际课题为目标,贯穿全部课程。同一时期,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相同课题,还可促进不同年级的团队合作。导师制的引入,能有效调整师生比问题,不同的学生根据导师的引导下,在任课教师的时间安排下在课程中行进。

三、以人为本的课程设置

首先,核心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学生整体的工作量。无论是层进式课程设置还是交错式课程设置,学生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来消化。课程设置需以人为本,合理安排难度的同时也需考虑学生的精力分配。否则,学生对设计可能产生倦怠感,课程的持续,甚至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课程群的概念,在课程开设初期能从宏观角度把握这类问题。其次,合理安排产品设计课程群外的课程系列。大学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锻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大环境下,产品设计已经不是唯一的出口,现有设计方向还有服务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系统设计等。与产品设计课程群并列的相关课程,对其他方面设计有一定的补充。这样宽口径的课程设置,既完善了学生本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扩大了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以UI设计为例,由于热钱流入的缘故,UI设计需要的人才缺口非常大。而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如果有扎实的设计基础,转型进入该行业压力很小。多设计方向设计课程群能有效补充核心课程中没有涉及的设计方向。

四、总论

工业设计专业距今也已发展近三十年,在不同层级的校园都开设这个专业。本文从岭南师范学院这个普通本科院校出发,引入CDIO理念建设核心课程——产品设计课程群,并以此为基点探讨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课程的研究也将先进的“课题制”、“导师制”优化融入到课程改革中,建设良好的优势课程建设的机制。产品设计系列课程为工业设计的核心课程群,具有带动作用,将与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基地建设等有效联系在一起,对整个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6]。在本次的课程改革中,重点是合理地分配学生的精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规律性和规范性[7]。如果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后的课程很可能会让学生觉得“过饱”,无法消化。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以人为本的课程设计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翔陈晓鹂.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群构建与教学创新研究[J].创意与设计,2015(6):94.

[2]王玥.高校产品设计本科专业“递进式”基础课程设置的新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7(06):129.

[3]张帆赵一鸣.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构想[J].中国培训,2017(06):55-57.

[4]辛向阳.设计教育改革中的3C:语境、内容和经历[J].装饰,2016(7):126.

[5]陈江.“工作室课题制”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以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为例[J].装饰,2013(3):125-126.

[6]伏虎.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工匠”精神[J].艺术与设计,2017(07):143.

[7]吴放王玥胡晓军等.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核心课程群建设的思考[J].学周刊,2017(09):17.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教育;教育平台;教育资源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全民终身制学习观念深入人心,各类远程教育逐渐借助多媒体工具和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师的授课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可以通过各类媒体进行,计算机网络构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的工具。在计算机科技与网络技术的强有力支撑下,经过众多院校十几年的努力建设,远程教育系统逐渐完善。远程教育课程建设过程充分结合了学生成人化的特点,应用文本、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在成人学历教育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现阶段远程教育课程建设特点分析

1.教育资源建设不均衡

远程教育课程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类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已经逐渐形成规模,各大院校纷纷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人力、物力建设远程教育平台,从视频课程录制、网络平台搭建、维护、课程相关辅导知识及后期的维护更新等方面构建网络教育基础资源平台,为继续再教育提供了教学资源。在各类教育资源百花齐放、相促相成的同时,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造成的平台建设局限性和课程自身的特点,大多数远程教育专业课程集中在计算机、管理、经济等热门文科专业,课程重复建设,缺乏基础学科和技术型、应用型学科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网络资源建设。

2.高质量资源缺乏

近些年,随着全民终身制学习的推广和开放式教育试点的推行,一些院校在网络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上作了积极的探索,纷纷提供硬件平台、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奖励措施来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多媒体网络课件开发。但是一部分教师还没有较好地掌握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方法,一部分教师受限于学校网络教育硬件资源水平,不能录制高质量的教学视频,还有些教师受年龄限制等原因,一时还无法较好地适应电子化教学方式,在远程教育课程建设创新方面还不够。因此,教师在从传统的课堂授课到网络视频授课的转换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不能较好地通过高端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表达出来。借助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开发出来的课件,因为计算机专业人才专业知识和教学技术的欠缺,多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不能准确表达教师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技巧和教学过程。因此呈现在网络教育平台的资源更多的是电子教案、静态网页等,类似黑板搬家的文本资料,或是传统上课模式的录像,缺少对学员有吸引力的高质量网络教学资源。

3.网络教育平台支持不力

网络教育课程建设完成后,后期数据的维护和更新至关重要,既包含资料安全维护、网络资源的逐步完善和新教学知识点的扩充,又涉及动漫技术、视频技术等新型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目前远程教育教学中更多地重视网络平台上教学视频材料的建设,学生是否完成作业记录、学生点播课程视频的时间和次数等学习痕迹记录构成的教学系统的完整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支持服务、问题的有效解答、知识点的拓展讲解方面不够完善。因此,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与学生不能形成及时有效的双向沟通,很难适应开放的网络教育形式,与当前的“互联网+”技术也不匹配,使得远程教育的优越性不能完全体现,同时也制约了现代网络教育的发展。

4.远程教育的课程建设需要创新

在“互联网+”的网络教育时代,形成了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视频等诸多全新的概念。随着4G、5G、6G网络的相继出现,二维码技术的逐渐完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广泛应用,以及移动流量费用的降低和无线网络的城市全覆盖建设,远程网络教育课程建设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空间。由此,远程教育师资培养面临着改革与挑战。应顺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技巧、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手法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灵活性,为远程教育和全民终身制教育提供高效的学习资源。

二、更好地实施与开展远程教育系统建设的建议

1.基础资源建设持续更新发展

远程教育的课程建设是远程教育建设的基础,是远程教育的核心内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网络技术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逐渐成熟,运用“互联网+”思维创造建设新的学习服务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远程网络课程建设。同时,现代远程教育要充分结合远程教育学生成人化的特点,采用新科技时代多种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适合在移动设备上学习的教学资源,使需求者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媒体形式,打破现存的远程教育课程“重文轻理”的局面,不断更新知识点,建设新的教学资源,对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及时进行完善与总结。

2.大学术圈精品课程建设

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近几年云技术得到了喷发式发展及应用,各类文本、视频、音频等教育资源达到了空前的聚集和传播。各大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也得到发展,各类主次清晰、重点突出、难点详解、结构合理、语言精准的精品课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供比较和参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同一课程有多个远程教育资源,这使课程得到充分的解读和分析,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之间有了更多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扩大了磨课、听课的学术圈,激励和鼓舞更多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促使更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逐渐打造多类型的“品牌”教师,在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提高知识技能,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远程教育和全民教育的发展。

3.教学资源模块化建设

在“互联网+”网络时代,网络教学资源可以为学员提供更灵活、更便捷学习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建设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在远程教育课程建设中,为了更好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采用不同于传统教育的章节知识结构模式,将各知识点进行合理划分,建立各学科知识点模块资源库,设立搜索关键字,使学员可以更好地搜索到所需的知识点。并将模块化的知识点间设置关联系数,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使学员在搜索某些知识点时,可以得到相关知识点课程模块系统的推荐,从而打破了一个课程教学资源过于庞大的网络数据,更好地与飞速发展的移动网络相结合,为学员提供更为直接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资源。同时也可以融合百家讲坛的优点,从不同的讲述角度、不同的教学方式的解读使知识点的讲解更为透彻,促使同一专业精品课程在不同院校资源间的取长补短,为学员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全面、更多样的教学资源。

4.新技术大前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正式到来,4G、5G、6G移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型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无线网络城市全覆盖也逐渐完善,移动网络的费用越来越被大众接受。日本QR码、美国PDF417码,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汉信码、网格矩阵码(GM码)、紧密矩阵码(CM码)三项国产标准的二维码技术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的开发与应用,对推动教育发展特别是远程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应用二维码技术,可以把课程内容的音频、视频或者是课堂直播生成二维码,此类形式新颖、便捷的“微课堂”、手机课堂、智慧课堂越来越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喜爱。将此类新技术运用到远程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空闲时间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教学资源,发展成适合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远程网络教育模式。不限定固定的学习地点和时间的“口袋课堂”有利于推动远程教育更广的普及,并且把它作为传统课堂的有力补充,将为大多数需要学习的人提供便利与支持,满足经济与时代的发展需要,还可以使网络课程教育发展顺应科学的进步发展,紧跟经济科技的步伐,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

三、小结

总之,“互联网+”时代的正式到来,给移动网络提供了更快的速度和更广泛的应用,为远程教育课程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教学创新契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远程教育应紧紧跟随网络技术的革命创新,在传统远程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育资源,促进大学术圈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完善,建设适合当前互联网技术环境下的模块化知识点大数据库。面对“互联网+”时代给出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改革创新,设计、建设符合学员要求,顺应互联网技术的远程教育课程,全力打造出领先于世界水平的“教育新科技”。

参考文献:

[1]韩宏伟,田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学理论和新型教学模式共同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4).

[2]郑金秋.多校区校本资源建设与应用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7).

[3]魏斌,曾青松.“互联网+”背景下内容依托式学术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32).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3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课程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设计应和非职业类高等教育有本质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能力载体上。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为例,阐释能力载体的选择和基于能力载体高职专业课程的设计和组织。

关键词:

能力载体;高职专业课程;市场营销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课程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怎样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职业教育的课程不是将学科体系资料的简单删减和修补,而是基于职业能力对相关知识体系的解构和重构,要制定全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设计全新的教学任务,精心组织教学。下面以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组织管理技能》课程为例,具体说明基于能力载体的高职市场营销课程的设计和组织实施过程。本文中,能力载体是指职业能力所依附的外在形式。

一、课程的确定要充分体现职业性———从能力体系到能力面

通过调研、分析市场营销相关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市场营销专业的能力体系被确定为“懂市场、精销售、能策划、会管理”。《组织管理技能》课程是为了实现“会管理”的专业能力面而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组织管理技能》课程和《管理学》课程有本质区别。后者以完整的学科体系为导向,突出知识的介绍,职业能力在课程中得不到系统的体现,不符合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性。而前者突出职业能力的系统性,不追求知识体系的完备和系统。

二、课程标准主要明确能力线载体———项目

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应该是基于职业能力的标准。离开载体的能力是空中楼阁,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首先应该明确能力线载体。选择能力线载体须遵循的原则有:承载的职业能力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对象对能力载体从熟习到陌生。例如,《组织管理技能》课程标准确定的能力线载体:简单(规模和管理幅度小)非盈利性组织管理、较复杂(管理幅度较大)非盈利性组织管理、复杂(规模和管理幅度大或层次多)非盈利性组织管理、非公司制企业管理、公司制企业管理。根据选择的能力载体,结合实现能力目标中可能用到的主要知识点,制定完整的能力体系目标如下:

1.简单(规模和管理幅度小)非盈利性组织管理技能能组建结构合理的团队,制定科学的领导标准,选出团队领导,进行简单的分工和科学的决策,完成简单的团队任务。

2.较复杂(管理幅度较大)非盈利性组织管理技能能对团队任务进行科学的分解,能进行合理的授权,能迅速高效地处理够沟通中的障碍,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团队任务。

3.复杂(规模和管理幅度大或层次多)非盈利性组织管理技能能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能选择合适的领导,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进行科学的分工,能对活动过程进行控制,能制定合理的评判标准,完成较复杂的团队任务。

4.非公司制企业管理技能能运用滚动计划技术对企业工作做计划,能对团队进行有效的激励,能对企业任务进行分解,能为企业设计岗位,招聘适合的员工。

5.公司制企业管理技能能运用网络计划技术为企业做计划,能确定公司的治理结构,能为公司确定长期计划,能为公司确定分支机构并选择合适的职业经理人。

三、课程设计主要明确能力点载体———学习任务

课程设计要根据课程标准选择具体的能力点载体,即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设计要遵循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要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环境的变化作出调整。例如,《组织管理技能》课程设计包含了14个学习任务。其中,第三个项目———复杂非盈利组织(管理幅度大或层次多)管理技能根据课程开设学期的活动安排选择了3个学习任务:推销竞赛组织技能训练、系奖学金评比活动组织管理技能训练、高校学生会活动组织管理技能训练。课程和学生活动相互配合、相互呼应。课程对相关学生活动起到了指导、训练的作用,学生活动对课程起到了强化和考核作用。

四、实施方案以学生任务为导向

实施方案是课堂组织的关键步骤。实施方案应该包括两部分:学生任务和教师任务。学生任务是学习任务的引领,工作任务书是学生完成课堂工作任务的纲领性文件。工作任务书中要明确每次任务的任务目标、任务步骤、需要用到的辅助工具、参考资料、任务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方式等。教师的任务是辅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按照时间顺序,主要包括:解释任务、介绍相关知识点、组织学生讨论和练习、答疑和考核。在任务的实施中,教师要明确学生任务的难点,深入到任务团队中和学生一起解决疑难,及时控制任务的进度。例如:在项目三的第一个任务推销竞赛组织技能训练中,难点是学生制定的竞赛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其中包括组织结构、分工、授权和控制。因此在学生通过演练发现竞赛现场组织混乱后,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引起混乱的不同方面的原因,指导学生找到解决办法。

五、在教学实践中的收获和问题

通过3年的教学实践,以能力载体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方法已经覆盖了本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大部分课程。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学生和企业的好评。但是,该方法也有局限性,即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微观层面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推销实务》、《统计与市场调查预测》、《组织管理技能》、《促销方案设计》、《商务谈判和礼仪》等课程应用该方法的效果较好。而理论性较强或较宏观的课程则不太适合使用此方法,比如《经济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基础》等课程应用该方法的效果差强人意。同时,采用该方法的课程是以职业能力的系统性为导向,可能会导致学生知识体系的欠缺,甚至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建议配合增设一些知识性较强的选修课或者增加学生课外阅读任务,以弥补学生知识体系的短板。

作者:谢泽力 单位: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4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化学实验课;课程建设

伴随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行和完善,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也不再是闭门造车式的教育,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成为当代我国职业教育的追求之一,故而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中也开始另辟蹊径,以学徒制为背景,重视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让高职院校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和理解课程开设在现实应用中的价值,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建设水平。

一、学徒制背景下高职化学课程建设特点分析

高职院校中展开学徒制式的化学课程意味着课程建设本身已经将传统化学课程和学徒制化学课程区分开来,进一步关注到高职院校当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不难发现,高职院校化学课程的学徒制式是指化学课程构建与企业合作相联系,在明确高职院校学徒制式化学课程的上述联系后,就能够明确学徒制式化学课程存在以下特点:

(一)课程建设的真实情景性

传统高职院校化学实验课程构建中,学生仅仅是在观摩教师实验后,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或者学生在观摩教师试验后,自己动手实验,观测实验结果,该种教学方式看似让学生都参与到实验课程中,但是学生仅仅从表象上理解了步骤和现象,并没有对化学实验课程在实际生活或者工业中的应用有直观的认知,学习又一次停留在表面。学徒制式化学实验课程与传统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真实场景的参与和化学实验课程中与教师的互动,都能够让高职院校学生对化学实验课程产生探索的兴趣,课程建设的真实性能够直接促进学生对课程本身和课程改革的兴趣。现代学徒制度之下,高职化学实验课程的构建思路和构建情景,能够驱动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参与性,强化知识获取的真实情景。

(二)课堂建设主体的扭转

学徒制度下的高职院校化学实验课程建设主体发生扭转,高职院校学生以学徒身份参与到企业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中,课堂建设的主体需要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学徒在企业化学实验学习中是以边缘化参与的形式在进行学习,在正式进入化学实验课程学习之前,企业需要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培训,大量培训之后,让学生以学徒身份参与到企业的化学课程构建中,学徒在整体的学习过程中不再是以课堂形式展开学习,而是以观摩形式展开学习,课堂建设中主体不再是学生,也不再是教师,而是企业化学设备,保障设备安全、保障步骤正确、保障过程清晰,高职院校学生在该种学习方法之下能够以职业标准和职业素养进行学习,课堂建设主体的颠覆,提高高职院校化学课程质量。

(三)高职院校学生身份多元化的培养

学徒制度意味着融入了传统教学体系和教学思维,学徒制度下的课程体系构建中让学生的身份更加多元化,高职院校学生学徒制的化学实验课程,让学生在企业中以准员工的形式展开学习,学徒既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是企业中准备正式进入工作的员工,学徒身份让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份不再单一,多元的身份让学生在掌握化学实验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对岗位和职业有所要求。

(四)内容培训的全面性

化学实验课程在校内的教授是具有单一性的,教学内容更多停留在文字上,教学实验的深入难以真正形成有效的知识应用,且教师在校内的化学实验课程教授难以重视到细节性内容的教学。而学徒制的化学实验课程教授内容较为多样,在企业中化学实验课程内容涵盖范围被扩大,学徒制的化学实验课程不仅仅针对化学实验课程内容本身展开讲解,同时还会对化学实验课程进行延伸讲解,与此同时,职业的核心能力也会被培养,学徒制之下的高职院校化学实验课程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习层面更加丰富。

二、学徒制背景下高职化学课程建设路径分析

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化学课程建设不仅仅要包括在企业中的学习内容,还应该将校园化学实验课程包括在内,通过结合校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和企业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两个部分,构建学徒制的化学课程,但是在该种两项课程结合的化学实验课程展开过程中,需要具体的路径,帮助高职院校化学实验课程建设。

(一)校园和企业的一体化课程开发

学徒制背景下的化学实验课程构建中需要让校园和企业都参与其中,因此在化学实验课程构建过程中需要把校园和企业两大要素都考虑在内,需要通过校园和企业一体化的形式开发化学实验课程,课程的具体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分别发挥校园和企业的优势,从校园角度出发,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发挥校园课程优势,将基本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体系中,让高职院校学生在正式进入企业成为学徒之前,能够对基本的化学实验课程安全知识、操作流程等基本信息有所了解,避免在实际操作或者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从企业角度出发,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从职业性和化学实验课程的实践性、延展性入手,在学徒进入企业后要针对化学实验课程本身的内容深化和实践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观摩、理解、实践的基础上,强化对化学实验课程的认识,提高学习能力。校园和企业的一体化化学实验课程开发的最重要问题,集中在两个地区课程的衔接上,要充分发挥校园和企业化学实验课程的优势,需要让课程之间良好衔接,避免课程内容交织下产生重复的内容,避免课程资源的浪费和课程资源的反复使用。校园和企业之间要对课程内容展开积极的协调,通过双方共同参与的形式开发课程和课程教学资源。

(二)集体化和个性化课程开发

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之下,化学实验课程的开发还需要让个性化和集体化课程并存,化学实验课程的开发中需要重视学徒在课程参与上的集体性和学徒学习过程中的个人性。故而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展开既针对集体,又容纳个人的培养方式构建学徒的学习模式。化学实验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化学实验的基本过程、基本操作、化学实验的常识等较为通用的知识,可以以集体讲学、集体观摩等形式完成;而针对一些个人操作、个人水平展示、个人答疑等非通用的知识中,可以以学徒化的讲解等模式展开教学工作。集体化教学和个体化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是为了切实落实高职院校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要求,并促使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深入。集体化的教学是从知识层面上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在集体化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保留了学生的身份,是以学生角度展开学习,知识的教授方面要以基础、够用为原则展开系统性地教学,集体化的教学最好在校内展开,企业在学徒式的教学中也要针对一些安全、操作的基础问题展开集体化的教学。集体化教学的目的是切实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课程基础理解。个性化的课程是让高职院校学生身份出现变化,学生不再是学生,而是学徒。学徒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关注个人的教学,在学徒教学制度构建中,一名教师需要带领3至5名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教学,深入的学习过程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工作技能和学徒对化学实验课程的理解。两个课程的开发是从内容上相互弥补,形式上相互填充的,从而能够弥补化学实验课程建设中的不足,构建完着的化学实验课程体系。

(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共存

高职院校学徒制化学实验课程模式教学中,学徒的学习评价方式应该具有综合性,生成能够对高职院校学生化学实验课程学习产生正面效果的评价方式。因此需要综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终结性评价以化学实验课程中的结课型考试为主,通过考试得到学生的最终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然而在终结性考试中考试成绩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成绩的发挥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故而终结性评价难以有效评定高职院校学生化学实验课程的最终成绩。形成性评价也被称为过程性评价,是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化学实验课程中的表现评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基本表现,形成性评价中包括了以下内容:学生的日常化学实验课程表现、日常学习情况、学习过程中的专注度等等。由于过程性评价需要贯穿到化学实验课程的始终,故而在学徒制度下过程性评价需要综合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和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两个部分内容,结合企业和校园两个部分生成的评价,以书面形式形成过程性评价。在学徒制度背景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评价方式存在明显的区别,意味着两种评价方式需要有效融合,两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让教师清晰看到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不足和缺陷。两种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的不一致,也决定了在高职院校中化学实验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复杂性,化学实验课程构建越为复杂,就需要校园、教师、企业三方都积极参与到评价体系构建中,在评价体系的落实建设中,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也可以根据学生评价情况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法和企业、高职院校教学的合并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化学实验课程构建是以企业+学校的联合模式培养现代职业技术人才的一种手段,从课程角度出发,化学实验课程中学徒制模式展开存在相当难度,其中最大的难度在于课程内容、形式以及方法的对接,校园需要积极和企业之间对接教学管理方法和形式,只有通过长期的磨合与配合,才能够让高职院校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构建完全,而这条道路的建设完成也需要当前高职院校积极参与、勇于配合,才能够让企业和高职院校的联合教学模式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夏侯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困境及出路探讨[J].大学教育,2019(6)

[2]李昕.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以陕西工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9(21)

[3]宋秦中,陆春元.关于推进现代学徒制路径选择的研究———以高职院校模具专业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05)

[4]楼彦涛.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筑类新形态教学管理探讨[J].智库时代,2019(20)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5

关键词:新建本科大学;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建设;实践

物理化学实验,作为依托物理手段与方法,借助数学工具探索物质体系的化学,物理性质及化学反应规律的重要学科,其融合化学领域当中各分支学科需求的基础研究方法与技术,在衔接基础理论和应用学科以及科学研究方面发挥着桥梁作用,同时在帮助大学生掌握物理化学相关理论内容,了解化学研究多元化方法及手段,加强实践应用水平与培育科研,创新能力等层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基于新形势与新时期人才培育新要求,以及新建本科大学办学定位特征,原有的教育模式对培育具备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已显得有心无力,因此物理化学实验教改已迫在眉睫。

1新建本科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教育现状

1.1教学条件欠佳

因大型精密仪器设施设备价值相对较高,多数院校并不会频繁更新,所以在物理化学相关实验室所配备的仪器多已应用十余年乃至二十余年。多数仪器设施因超过本身使用年限,仪器性能不具备较高的稳定性,使得实验具体操作中检测数据存在较大误差,难以获得有效且科学的实验结论,此现象严重弱化了大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与认真完成实验的积极性,甚至部分老师都会有“没意思”的感觉。并且,如若实验仪器或相关设施更新时间缓慢还易致使新建本科大学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人才培育脱离社会需求。部分陈旧的实验仪器设施操作步骤繁琐,在不断实践中已经被集成度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新型仪器设施所淘汰,例如,阿贝折射仪、自治热电偶以及托盘天平等。

1.2教育环节不合理

教育环节不合理的问题具体呈现在下述两个层面:一方面,教育环节相对保守且实验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普遍甚至所有实验内容均源自传统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材当中所包括的经典实验内容。这一内容的设计有其可取之处,体现在容易把控教育过程,可以最大程度确保学生们在规定时间里切实完成课程实验内容,并达到理想化的训练目标。然而,这一形式的不足之处也极为显著,此类历经反复交叉验证过的且较为成熟的课程实验项目,在实验开始前便已得知最终实验结果与结论,在较大程度上会导致学生们放弃主动思考,从而机械化的完成课程实验任务,并且对学生们创新意识以及思维能力均会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教育手段及考核形式较为单一化。一直以来,物理化学实验教育普遍采用教师讲析、学生实践操作、课后撰写实验报告以及期末实施考核传统教育形式。同时,考核内容普遍离不开陈旧的实验教育内容,甚至有时在实验教育内容设计层面仅凭教师主观意识。

1.3教师授课模式陈旧

现如今,在相对保守的实验教育环节当中,教师具有较强的主动性。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教育成效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新建本科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教师普遍由学校理论课教师担任,但是因为诸多因素影响,物理化学实验教育并未获得和理论教育相同重要的教学地位,甚至有时沦为相关理论课教育的附属学科,致使多数实验教学教师对于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此现象所导致的结果便是,教师并未主动积极更新个体知识架构,探究学生们知识学习、能力培育以及素质提高等层面的内在关联,忽略学生们于具体学习过程当中的现实需求。此时,教师和学生需要通过共同努力与探讨研究才可找寻到解决问题的答案[1]。

2新建本科大学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有效策略

2.1合理设计实验内容,完善课程大纲

当前,新建本科大学应按照专业育人目标及学校软硬件设施,创新实验课程体系,完善针对各专业物理化学的课程大纲。同时,精选以往经典实验内容,并对于实验物品、方法与实验环节等层面实施整合、优化以及延伸,科学安排和专业育人目标现实需求契合且具备创新意义的实验项目,最终归纳总结为课程讲义[2]。比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相关实验,为使得实验教学过程具有针对性,紧密联系专业实践运用,将教材当中的萘以蔗糖代替,此实验便转换成食品领域专业性较强的食物热值实验,而对化工专业的大学生,可使检测煤的燃烧热,此改革在提升大学生对实验学习兴趣及热情的同时,还能使其把握新的专业研究手段,调动其创新思维。另外,将教师科研创新成果引进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当中,不仅可加强实验项目创新性,还可使学生们接触到科学前沿的实验研究。

2.2改革物理化学实验教育手段

首先,开设实验绪论课,调动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实验绪论课涵盖:课程要求与目的、实验数据处理与实验误差、计算机技术在数据处理环节的运用、所用实验仪器功能和介绍。课程教学前,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绪论讲座的进行,令学生们掌握物理化学实验所具备的综合性及较强的指导应用功能,运用物理学实验方法及化学手段、计算机软件与数学为工具多途径结合,综合分析结果特征等,引起大学生关注并提升其学习兴趣。其次,突出学生主体性,创新教育手段。以往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育中,教师占据绝对的课堂主导地位,并面向学生群体实施知识单向传输,消耗过多精力与时间在实验原理、步骤以及数据处理等实验细节讲解方面,导致学生生成依赖心理,对于课前预习存在懈怠心理,从而对学生们实验能力培育造成消极影响,也制约了学生们创造性与积极性的发展。

2.3建设严格与合理的考核制度

严格、公平与合理的考核制度能够达到有效激励学生的作用。针对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而言,教师应建立每学期学生实验档案记录卡,并记录其课程预习成绩、具体实验操作成绩与实验报告成绩,学生最后课程成绩由三者共同构成,这是近年来相对合理与严格的考核制度,但学生实验课程最终成绩依然难以真实的体现其综合能力。因此,应在此基础上设计新的物理化学实验报告范式及其相匹配的原始数据记录报表,采用实验报告兼具实验档案卡与预习本,大学生们把预习内容确切整理归纳到实验报告中,不可重复抄写以往内容,实验报告最后确立打分栏,涵盖预习、实操、报告与综合成绩等。教师授课前检查学生们预习成果,并在实验报告相关板块进行打分。在实验结束后,大学生们把单页实验数据交由教师,教师按照实操表现与数据操作栏为学生打分,最终数据记录与实验报告共同上交。教师审核两个表格当中实验数据和结果,并判断该实验报告在数据处理环节是否为学生原创,从而给予相应成绩,随后确定学生综合成绩。这一考核方式,便于教师更为严格与有效的实施考核制度,学生也能感受到公平合理的成绩,从而提升实验兴趣与认证程度,最终提高实验教育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化学实验教育有着培育学生们创新意识、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其综合能力的作用,并在专业课和基础课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所以物理化学实验教育在工科类专业大学本科教育体系当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与地位,尤其在新建本科大学当中。因诸多主观与客观因素,现阶段该实验教育面临众多难题,学校与教师应针对自身面临的实际问题,制定针对化解决措施,融合教育内容及学生们实际状况进行因材施教,进而培育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白心爱.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探究式教学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2):112-113.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6

加强应用技术大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及教学管理,对其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对于深化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拓展课基本内涵,接着分析了应用技术大学开设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广东白云学院实际,重点对应用技术大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管理、教学管理、质量保障制度及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

人才培养;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应用技术大学

一、职业能力拓展的基本内涵

职业能力是指劳动者在先天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锻炼逐步形成的成功完成某一职业工作的个性特征。职业能力拓展,是相对于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而言的,也就是非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非专业职业能力既包括各行业都需要的一般职业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也包括各行业所需要的除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特殊职业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非专业职业能力的拓展,既包括一般职业能力的拓展,也包括除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特殊职业能力的拓展。

二、应用技术大学开设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重要意义

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与普通大学并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和面向工作生活的类型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促进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协同育人是应用技术大学的基本特征。为实现应用技术大学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构建一个基于能力本位的适合专业发展定位和区域特点课程体系十分重要。课程体系应包括基本素质理论课程、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几方面。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纳入到应用技术大学课程教学体系中,体现了应用技术大学“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顺利实现就业,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职业能力系统中,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职业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专业能力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良好的非专业职业能力。非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其专业能力得以验证和提升的过程。要提高就业竞争力,在重视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高校要培养既有坚实的专业能力、又具有健全的理想人格、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在搞好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关注其他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三、应用技术大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实践研究

广东白云学院从2010年起开始试点“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校内教学+1年企业实践教学”,并在试点改革的基础上,从2014年开始全面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拓展课作为学校开展企业实践教学6个重要环节之一,旨在通过该类课程教学,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积累学生的职场经验,实现学生向具有良好职业品德的职业人的转变,为就业(创业)做准备。学校通过引进为主、开发为辅方式,共开发建设了137门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开展此类课程教学,在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教学管理与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

1.职业能力拓展课资源建设

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授课形式主要是以网络课程学习为主,课程资源分为自主开发和资源引入。自主开发是指由任课教师自主开发课程内容、网络教学视频(课件)、教学大纲、学习指南、考核方案等网络资源。资源引入是指引入国内外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网络教学视频(课件),并由任课教师完成教学大纲、学习指南、考核方案等教学资料和文件的编写。

2.职业能力拓展课课程管理

学校各教学部门根据每年职业能力拓展课的相关工作要求及时间安排,落实每一门归属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任课教师,并由相应的任课教师完成该门课的教学文件准备工作;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任课教师根据每年职业能力拓展课的相关工作要求及时间安排,按时完成教学大纲和学习指南等教学文件的编写及上传工作;学校各教学部门,教学副院长(部主任)负责组织各归口管理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教学文件初审工作。初审通过后,再由教务处组织专家完成各课程教学文件的审核工作。学校出台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质量标准方面的相关文件,分别从课程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展示界面、教学资料文件等方面,对课程进行质量评价。通过审核的课程,作为职业能力拓展课网络课程资源投入使用。

3.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管理

职业能力拓展课教学由教务处统筹、各教学部门负责。

(1)选课管理。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0周前后,教务处下发选课通知,由各二级学院组织学生进行选课;各二级学院按照教务处的通知要求,同时依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选课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结合本人专业及参加企业实践教学实际,在学校教务综合管理网络选课系统进行选课。选课原则上由学生本人上网完成,因条件限制无法上网选课的,由学生委托指导老师(专业指导教师或辅导员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代选工作。为了加强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过程管理及质量管理,规定每门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班级人数原则上为20-80人。学生选课时如遇到所选课程总人数少于20人的情况,则选择该课程的学生需要重新选择其他课程;选课结束后,由职业能力拓展课任课教师将各门课程学生名单导入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与管理。

(2)教学管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课程管理、学习指导、考核及成绩评定等工作由相应任课教师负责。任课教师应按照职业能力拓展课的工作要求与时间安排,在学生参加企业实践教学前完成职业能力拓展课的面授,明确学生学习网络课程资源的下载和使用方法,讲解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和学习指南,并告知学生本门课的考核及成绩评定标准、作业上传方式等具体要求;任课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或其他方式联系选课学生,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及时获得教学资源,并以网络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参与互动、提交作业等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任课教师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与管理,并在规定日期内完成学生学习资料收集整理及考核工作。原则上,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应按照8周时间安排学习进度。该课程是开放性自主学习课程,课程进度可以由任课教师与学生协商安排,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教学及学习任务。

(3)成绩评定。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考核应采用开放性(课业)考核方式。课程学习成绩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分制。学习成绩由任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考核评定,课程成绩单及必要资料由课程归属部门负责审核及上报。

(4)重修管理。凡是没有按照规定取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分的同学,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得该课程成绩:一是用企业实践创新学分替代,成绩评定后的下一学期开学前两周,由学生填报审批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所在学院审核报教务处审批;二是学生按照学校职业能力拓展课重修安排及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重修选课、学习。

4.职业能力拓展课制度保障

结合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实际工作开展,为了保障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及教学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提高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学校先后出台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广东白云学院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工作规范》、《广东白云学院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质量标准》、《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说明》、《广东白云学院职业能力拓展课课程建设、教学及工效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及相关工作通知,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管理制度体系,规范了包括企业实践教学规程、质量标准、运行管理、保障措施等方面工作。

5.职业能力拓展课经费保障

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学校专门出台了相关经费管理办法,给予教师一定的课程开发费用。引入网络课程资源、网络教学视频(课件)的课程,由教师负责编写教学大纲、学习指南、考核方案等教学资料和文件,通过审核后,由学校按相关规定支付建设经费。教师担任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学工效,依据规定学时数与职称系数、班级人数系数等计发,每学期末计发,该课程授课工作量纳入教师学期超工作量统计。学校专门设立了企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用于支付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经费和教学工效,保障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等工作顺利开展。

四、结语

加强应用技术大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及教学管理,对其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对于深化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正如本文所述,结合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特点,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是提倡网络教学、翻转课堂等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所在。如何高质量、高效地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网络教学,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以提升职业能力拓展课的课程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李念良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基金项目】

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3JK309)”、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特色创新项目(教育科研类)“应用技术大学企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课题编号:2014GXJK173)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腊姣.将拓展项目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践的研究———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角度[J].青少年体育,2015(7)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7

关键词: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多维考量

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我国国家层面的战略任务。社区教育具有全方位开放的特征,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处于关键位置。而在社区教育中,课程建设又居于核心地位,关乎社区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健康发展。上海市近年来致力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取得诸多成效,现已形成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及布局。对于上海市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情况进行多维考量,有助于总结推广经验,同时揭示不足与问题,进而引导社区教育良性发展。

一、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现状

(一)以需定供

社区教育应以人为本,课程建设应面向居民需求。上海市在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坚持了需求导向,遵循了“以需定供”理念,有效提高了课程的针对性,涌现了《木兰拳》《剪纸》等诸多契合居民所需的优秀课程。木兰拳动静结合,有机吸收结合了太极拳基本功、气功要领、武术技击基本功、体操基本功及舞台艺术造型等特点,伴随优雅音乐舞动,有利于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但是,学习者多是自发、分散练习,缺乏统一组织指导交流平台。社区学校关注到居民对木兰拳学习的需求痛点,开发了木兰拳社区教育课程。一方面,组织开发了《木兰拳规定套路28式》课程教材,不断推进木兰拳学习规范化。另一方面,通过组织课程学习,搭建各类课堂、比赛等交流平台,促进了学习者之间的切磋交流。居民对木兰拳的需求不断被释放,许多社区、学校、村委等都纷纷组织了木兰拳学习团队。

(二)弘扬传统

上海市在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建设中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构建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社区教育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把村居民的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引导村居民认识、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上海市在传统民俗文化课程开发过程中做到了与时俱进,适时将口口相传的特色文化沉淀为教材,增强了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上海市在社区教育传统文化课程方面取得累累硕果。在传统民俗文化课程开发过程中做到了与时俱进,适时将口口相传的特色文化沉淀为教材,增强了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例如,编写了《打莲湘———廊下民间艺术》校本教材,这是首次将口传耳闻的莲湘转化为文本教材。其后,莲湘教材不断更新升级,内容不断丰富。再如《亭林腰鼓》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历史回溯,又有创新介绍,理论实践兼具,很好地传承了亭林腰鼓这一特色民俗文化。

(三)以评促建

在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中,注重课程开发主体与学习受众之间的互动反馈,不断总结学习者的评价建议,促进课程体系的完善。对学习者而言,通过反馈评价,可以充分展示学习情况,提升学习效果;于社区教育的供给方而言,及时收到具体的反馈意见,可据此适时对课程进行诊断、修正,有利于提升社区教育课程的供给效能。在评价具体课程时,上海市坚持目标评价和阶段性评价并重,同时又结合了社会评价和校内评价。如《木兰拳规定套路28式》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通过学期结束时学员汇演木兰拳的方式进行。通过开展“学期学员汇报展示”活动,考察学员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通过奖励和鼓励两种手段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同时,学校还组织学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竞赛活动,通过群众反响和竞赛结果检验教学效果。在课程评价反馈方面,上海市注重考核规范、完善机制,确保课程所需资金的投入,促进课程全面系统开展。如《木兰拳规定套路28式》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通过学期结束时学员汇演木兰拳的方式进行。通过开展“学期学员汇报展示”活动,考察学员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通过奖励和鼓励两种手段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同时,还组织学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竞赛活动,通过群众反响和竞赛结果检验教学效果。

二、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设置众口难调

在设置课程时,开发者考虑的问题是“通过学习要解决学员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这门课程对参加学习的学员有什么用”。但是课程设置目标的实现受制于诸多因素,每一因素都存在变动空间,直接影响到课程设置目标的实现。目前,囿于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教室软硬件设备的配备仍然存在不均衡的现状;而学习者的知识构成情况,街镇居民与村居学习点的村民存在着现实差距;同样,不同社区学校配备引入的教师也存在水平差异,课程设置目标难以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建设缺乏统整

上海市社区教育课程中,课程体系建设缺乏统整,各个区都有自己开发的课程,有些课程的设置缺乏审慎论证,以致出现了不同层次的重复,折射出开发者从众与跟风心态。由于课程定位不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是课程内容选材不准,叠床架屋;二是课程体系缺乏统整,有些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处理不当。

(三)课程内容整合亟待优化

时代不断发展,有些传统的特色文化会随之退出主舞台,但作为民俗文化仍有其存在的意义,需要进行抢救保存,但需适当摒弃这些文化中负面愚昧构成部分,保留其正面积极的文化内涵。此类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注重的是传统文化的传承,面向的是历史体验。课程内容设置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传统资源,丰富相应的课程设置开发。

三、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优化建议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仍需要契合时展不断推进。由此,社区教育课程仍需正视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再优化。

(一)课程设置因材施教

教室软硬件设备配备情况,学习者的已有知识储备构成情况,教师的授课技巧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着已有课程的设置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对于已有课程体系而言,需要从软硬件提升、教师水平提高、学习者因材施教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二)课程体系合理构建

目前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中出现的课程大纲与授课内容雷同,有的甚至是课程名称几乎相同。同质化的课程设置导致师资、教室等教学资源不能有效综合利用,浪费了教育资源。针对此类存在重复的课程,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合并,以节省的资源用以提升课程质量。

(三)合理开发新课程

社区教育课程要以社区成员终身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和社区发展需求为依据,此类需求会应时代经济发展而发生新变化,新的社区教育课程需求即应运而生。对此,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优化。1.从旧。时代不断发展,有些传统的特色文化会随之退出主舞台,但作为民俗文化仍有其存在的意义,需要我们进行抢救保存,但需适当摒弃这些文化中负面愚昧构成部分,保留其正面积极的文化内涵。此类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注重的是传统文化的传承,面向的是历史体验。在这方面,上海市社区教育课程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可在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传统资源,丰富相应的课程设置开发。2.从新。民俗特色与现代性发展不可偏废,新的前沿现代性课程亦需纳入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此类课程面向的是现代体验。例如,现在热潮不断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内容都可适当纳入此类社区课程体系中。在设置开发此类课程时,可考虑与一些科研高校或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已弥补课程供给短板。

参考文献:

[1]钱亮,吴君民.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探究———基于微课平台[J].机械职业教育,2017(3).

[2]罗志强,邵晓枫.对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居民参与问题的理性思考[J].职教论坛,2017(24).

[3]丁红玲,王秀荣.多维视角下的社区教育课程学习方式[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1).

[4]张奕.社区教育课程的分析与建设策略[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5]杜君英.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职教论坛,2012(12).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8

关键词:设计基础;跨校修读;通识教育;设计色彩

随着国家人才战略决策的推进,精品资源课的网上资源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了艺术设计专业通识教育的发展。跨校修读、学分互认的教学模式为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指出了新的方向。目前,跨校修读课程体系中的设计色彩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艺术设计专业不同专业方向未来的发展趋势出发,针对跨校修读教学模式下相关教学目标、方法、考核、课程链衔接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要求,以及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探索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机制,构建满足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跨校修读教学需要、符合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跨校修读课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跨校修读教学模式的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教学目标、培养目的不明确的问题;跨校修读课程学习的考核评价的标准问题;基础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的过渡与衔接问题;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的网络教学课程结构调整问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上,由于各个设计专业、各高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方向不同,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培养的目标、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所提出的要求也不同。高校应该总结共性与差异,制定课程建设的教学目标,建立适用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动态教学目标调整机制。在考核评价的标准问题上,应针对不同院校的评价机制与教学目标,调整信息平台课程的考核标准。通过对考核的依据、考核的模式、考核实施手段等方面进行实践分析与创新性探索,创建“进程式”考核、“动态式”评价的课程成绩评定体系。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过渡与衔接问题上,依据视频公开课的教学实践、艺术设计类专业发展动态与教学特点,针对专业课程体系中基础教育的通识性、开放性、适应性等特点,研究具体教学环节中课程训练的目的和内容,使基础课程切实有效融入专业设计课程,形成完整的课程链。在网络教学课程结构调整问题上,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要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把握课程教学中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不同环节,进行深入研究。

二、跨校修读模式下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建设

1.教学理念、内容与方式的改革

在教学理念方面,需要分析设计基础教学的目标和出发点,确立符合跨校修读模式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的整合方面,结合跨校修读的新型教育改革模式,利用模块化组织架构。信息化平台跨校修读模式的人才培养特点与国家人才战略发展需求,对设计教育尤其是设计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积极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完整的、适合设计专业不同方向的跨校修读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单纯依靠教师讲解难以使学生真正了解训练目的和用途,容易造成设计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脱节。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与训练课题,重点解决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中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训练中采取案例式教学和workshop等教学方法,凸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课程体系的建设

建立信息化平台教学示范课程,即在跨校修读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指导下,构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合理、教学考核方法适用、课程体系衔接融洽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课程,形成跨校修读灵活培养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针对以往教学体系中仅注重课堂讲授而难以有效掌控学生课前、课后学习的连贯性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对于课程教学中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不同环节设定不同内容。课前,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指导学生积极获取信息化课程内容;课中,教师运用动态导入讨论、案例式学习模式和workshop机制等手段开展教学;课后,教师引导学生灵活选择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拓展学习材料,强化学习效果。

三、跨校修读模式下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三个阶段

跨校修读模式下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总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论分析研究阶段、课程教学实践验证阶段、理论动态修正与体系确定阶段。在理论分析研究阶段,针对教学培养目标、课程成绩考核机制、课程链体系的过渡与衔接等主要理论内容进行深化研究,形成跨校修读专业基础课的初步理论指导依据。在课程教学实践验证阶段,针对前期研究得出的理论,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践检验,将理论研究成果具体落实在跨校选课修读的教学实践中,并深入研究教学完成质量、学生修读效果等方面的问题,筛选、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归纳理论研究成果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学效果提升的促进作用以及不足之处,从而得出有待完善的理论调整的机制和计划。在理论动态修正与体系确定阶段,依据上一阶段实践检验的成果,针对理论调整的机制和计划,结合课程的具体特征进行调整、修正。在教学实践的检验中,依据效果为导向的理论调整机制,强化提升跨校修读教学效果的指导性理论;对于效果提升不显著的相关环节的问题,进行理论的修正;对于没有起到提升教学效果或在实施过程中操作困难等问题,进行理论整改和创新研究,寻求突破点。通过以上三种方式,修正理论成果,并最终确立跨校修读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以指导实践,促进人才培养机制的革新与拓展。

2.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检验与修正

基于跨校修读模式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重点检验与修正以下四点内容,以形成切实可行的专业基础课程跨校修读教学模式。即:跨校修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适用性研究;建立跨校修读专业基础课程成绩考核机制;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链的过渡与衔接研究;建设适合艺术设计专业多方向性的网络教学平台。

3.跨校修读模式下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案例

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作为美术学、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国内外各院校均对其开展了广泛研究。但由于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往往体现出不同的特点。相比之下,视频公开课《设计•色彩•艺术》主要具备以下特点:首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了理论教学中案例教学的作用。其次,教学内容涵盖了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到专业应用的整个学科体系,形成了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设计专业紧密结合,课程主题设置结构合理、目的明确,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分析、表现、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理选取、设置课程主题和设计案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并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与创造潜能。最后,课程教学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针对跨校修读的适用性、操作性进行系统研究,创建了新型考核标准,即“进程式”考核、“动态式”评价的课程成绩评定体系;创立了新型课程全程修读模式,即通过对课程教学中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导入,增强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模式。

四、结语

文章研究跨校修读教学模式下相关教学目标、方法、考核、课程链衔接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以视频公开课《设计•色彩•艺术》为例,总结信息化课程建设的重要经验,为专业通识教育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中的完善和推广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何波,李景春,郑逢美.机械设计课程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方式和授课艺术探索.机械设计,2018(S2).

[2]薛明智,吴祥恩.省域内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共建共享的实践与研究——以辽宁省为例.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

[3]江红霞,段玉玺,袁玲,李竹林,王兴阳.“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工作研究与实践——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7).

[4]谭冬平,王君妆.区域内高职院校跨校选课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施.教育现代化,2017(19).

[5]纪常鲲,冯文艳,纪常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跨校修读学分的研究与实践——以辽宁省大学生跨校修读学分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16(3).

[6]郑淑媛.高校资源共享背景下跨校修读的人文课程建设思考.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7]段金明.新媒体背景下跨校修读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以“品牌形象设计”课程为例.艺术科技,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