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总结范例

课程改革总结

课程改革总结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新课程;改革

技术的发展势必会产生社会的一系列变更。而在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会对应用体系的“生态环境”形成影响。落实到高中教学体系中去,在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新课程改革势必需要适应此种发展趋势而形成新的体系。这也是技术发展倒逼改革的一种核心体现。

一、信息化技术核心与种类

所谓的信息化技术主要是指以计算机及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为核心而构建的相关信息传播平台。在该平台的具体应用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在信息传播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其所带来的便捷性与广泛性而促使了其在后续教学环节中的不断应用,并成为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动力。从技术核心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不同的节点、不同的信息产生方式进行有效的衔接,并在用户成本(主要是指客户不需要直接付出成本,而是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被转嫁到第三方,而有第三方为客户的使用行为支付成本)的刺激下不断地发展。从现阶段的应用模式来看,信息化技术的主要种类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第一,信息资源。所谓的信息资源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手段对教学信息进行传播的基本应用类型。通过此种模式教师与学生能够更为轻松的获得课内(如微课、试题等)与课外(如背景知识、前沿动态等)信息与内容,有效的补充课程体系内容层面上的薄弱环节。第二,功能资源。所谓的功能资源主要是指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来达到拓展课堂功能的目的。如通过PPT来替代传统板书进而提升课堂效率;通过学生管理软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进而提升学生的遵从度;通过计算机形成丰富的软件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客观上降低疲劳感等。第三,拓展资源。除了上文所探讨的相关应用之外,信息化技术还在教学管理、教学辅助、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贡献。

二、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上文的分析,信息化技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按照不同的应用环节大致可以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预习。通过广泛的资源搜集或教师推荐等方式形成教学内容的总体思维导图,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应的预习,从而对课堂内容形成一定的总览。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对课堂进行重构。在形式方面应用多媒体技术来不断提升课堂的效率与吸引度,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效能的根本目的。在内容方面应用信息化技术所提供的资源补充教学大纲内容上的不足,并形成新的思维与新的理解。将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生活化改造,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为灵活与生动。在技术层面应用时间管理软件以及课堂监控软件等方式为教师的备课、授课等环节提供教学辅助支撑,使得其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最后,家长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进而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达成有效的了解与预判。信息技术将课堂与家庭教育统一为一个有效的整体,使得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够在一定时间与空间维度下得以持续。

三、信息化技术促进新课程改革方式研究

其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深刻的改变了教学形式、内容与技术,而此种变更势必会带来更为深远的新课程改革。在具体方式上大致表现如下。第一,信息化内容的来源变革将使得新课程改革从内容提供转向内容筛查。在传统课程改革中,寄希望于提供更为全面的授课内容,并使之形成知识体系以供教学者遵从。而在信息化技术应用广泛的当下,基于互联网教学资源极大丰富,新课程改革在内容层面上的贡献将会得到有效的弱化。进而需要针对现阶段网络资源良莠不齐等现状形成客观的评价与筛选体系,从而帮助教师在众多的资源中找到切实有用于课堂的优质资源。第二,信息化渠道的来源变革将使得新课程改革从渠道构建转向渠道整合。传统的课程改革希望能够为教师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如采用教参、教辅等方式对教师的授课背景知识甚至是具体的授课环节进行规范。而在信息化渠道建设的背景下,信息渠道的来源十分广泛,相较于过去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对渠道的寻找与分散应用等瓶颈。故而,下一步新课程改革将重点从信息渠道的整合角度入手为教师提供更为高效的渠道建设。具体到落实层面,一方面可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采用集中采买的方式来降低一线教师在信息获取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学改革主导部门参与的方式形成统筹平台,进而增加其信息获取的效能。第三,信息化方法的来源变革将使得新课程改革从方法分散转向方法集约。在传统课程改革中,主管单位希望一线教师能够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的在教学方法、内容等层面上产生创新。然而,此种创新势必是一种分散的、不深入的。这一问题将在信息化格局下得到有效解决。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存在,教学改革将不单单是教师群体的责任,而是在经济驱动下产生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尤其是引入了以互联网内容及技术提供商为核心的广义教学改革单位,将使得新课程改革更为深入与有效。

四、总结

本文系统总结了信息化技术的核心,并对其在教学体系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总结。从而引发信息化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具体应用与方式。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层次,有效促进课程改革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林少仪.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思想品德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04):7-9.

课程改革总结范文2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面对七桥初中硬件设备落后的现状,重庆市教委、梁平县政府、教委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3年里对我校硬件投入累计超过1000余万元。逐渐安装了远程培训卫星接收设备,修建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六大功能室;建成了数字校园班班通、电子白板阶梯教室。2012年,在唐诗平副县的帮助下学校面积扩大了6亩,价值200万元。投入320万余元新建了教学楼和标准化的学生食堂。2013年,投入310万元修建的女生宿舍、教师周转房正在建设中;中华慈善总会重庆分会捐赠了近三万多元的数字电影播放设备;薄弱学校图书改造新增图书6000余册;投入45万元进行了校舍维修;投资160万元修建校门、学生运动场等。这些举措都为新课改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方面的保证。

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确保新课改的顺利推进

为了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七桥初中以校长为首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七桥初中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和学科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选派教师通过学习其他学校的新课改理念和课改模式,进一步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培育了“以学活教,心动课堂,心随课动,课随心动”的“新学习”课改理念,切实提高了教师处理教材、教学设计、组织形式、实施教学、评价学生、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3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确保新课改的顺利推进

我校经过多年的不断模式,初步形成了一体两翼七步法新课堂教学模式,后经不断实践和总结有将其改善为一体三环五步主体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所谓一体即学校以教师为主体,而课堂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三环指的是教学中必须具备自主学习、互动研学、评价反思三个环节。五步则主要指的是导学预习、讨论展示、探究点拨、练习巩固、评价反思。

4发展校本特色,确保新课改的顺利推进

七桥初中在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大了对校本课程研究的力度。一是根据我校独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三绝”之一的《梁平木板年画》原创故乡—--屏锦镇,因此将继续传承和学习木版年画、传统造纸是我校教育的义务,为此,我校请来了《梁平木版年画》第六代传承人徐家辉老师开展指导工作,并不断开发和编写了梁平木版年画的历史概述、基本内容、“二元纸”制作、年画纸改造、年画创作要素、手工雕刻技术、年画艺术价值、传承方式等;二是根据我校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根据135课改模式的主体教育,结合养成教育,组织教师研发了校本课程———主体教育《立省》。请要请相关专家来校指导,各位教师积极参与研讨中,在经过一年的不断努力后,我校丛目标自定、学习自主、行为自律、品德自善、人格自尊”五个方面编制了校本教材《立省》七、八、九年级(上册),该课程共计5.5万字。后来又从“礼仪自范、生活自理、心理自信、素质自强、成果自创”五个方面编成了校本教材《立省》七、八、九年级(下册),目前均被用于教学中。三是在社团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了校本微课程。为了进一步丰富七桥初中的校本课程,我校有将每周星期二下午第八节课作为社团活动课,陆陆续续组建了文学社、数学社、英语社、书法社、绘画社、科技社、乒乓社、田径社、篮球社、音乐社、播音社等社团,并积极落实了各个社团的场地、所需器材、内容、主体,并指派专人进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中。将学生优秀的作品和研究成果以及社团活动收集起来,从而不断将其拓展成社团活动的校本微课程。

5不断总结课程改革实践,确保新课改的顺利推进

课程改革总结范文3

关键词:本科应用型工程教育;工程应用;课程改革

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我国的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大学、专业应用型大学或学院(即应用型本科)、职业性技能性高等院校[1]。应用型本科具有3个特点:(1)知识结构的现时性、应用性和复合性;(2)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3)更强的社会能力[2-3]。新疆工程学院是在高等教育趋向大众化时期新成立的工科本科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既重视理论知识学习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中90%以上直接服务于自治区的工业生产第一线,因此学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侧重于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自动化专业在建设的过程中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在培养创新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基础扎实、职业素养好、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高级应用型人才[4]。

1课程改革的定位与目标

(1)课程改革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着眼点与落脚点,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定位。应用型工程教育的课程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紧密聚焦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技术并得到应用的专门人才,面向现代化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生产中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生产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型人才[5],即“技术的实施者和应用者”。而不是培养“技术的发明者”和“技术的使用者”。课程既不同于传统的本科教育,也与高职教育存在较大差异。(2)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真正打破传统本科教育的知识体系和逻辑关系,改变传统教育以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为主线,以知识讲授为形式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工程应用需求为主线的工程能力培养体系,以主动知识学习和积累式知识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2本科过程及关键问题

本科应用型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定以“工程应用”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教学模式实现从“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根本转变,教学主体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广泛调研、行业企业能力需求分析、课程载体设计、课程教学的实施与动态反馈、课程内容修改与完善、课程总结等环节落实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2.1行业、企业调研

行业、企业调研是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科学的调研对课程改革的效果发挥着指导性作用。调研的针对性、真实性、时效性、合理性将直接决定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是课程改革中的关键性问题。如何有效调研、提升调研质量是开展调研前就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因此调研必须明确调研目标,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2.1.1调研的前期准备

(1)调研的行业企业选择。课程改革调研的行业、企业选择的出发点不仅是以课程所属专业应用广泛或学生就业较多,而是要聚焦“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聚焦“课程包含的技术在工程应用现场使用的密集度”,重点调研对发展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较大的,广泛应用课程所涉及的技术的行业、企业。这两者表面上看来差别不大,但关注点不同,调研的需求差异较大,调研的行业企业选择就会不同。(2)企业参与调研的对象选择。企业参与调研的对象必须明确,企业调研不仅是领导座谈,必须要聚焦“知识和技术应用”以及“综合素质”两个关键点,选择“技术”的应用者和“综合素质”的管理者即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作为调研对象,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企业真实技术应用需求与人员综合素质要求,为课程改革提供基础性培养目标与依据。(3)调研内容的准备。在调研前,学校要准确分析课程所含技术的内涵,对课程包含的各项知识与技术进行分解,细化知识、技术点、其他素质需求及需求层次,制定完整的调查需求问卷或需求表,方便调研对象根据自身经验和经历完成对应调研任务。

2.1.2调研实施

在做好调研前期准备的前提下,调研的实施形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座谈、电函、问卷调查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形式,相对而言将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及相关领导与学校的专业教师一起面对面座谈的方式能好的反映调研效果,座谈过程中参与调研的企业专家和教师能就问题作出现场的解释和回答,有利于问题的全面沟通解决。同时面对面座谈时,现场氛围能激发不同专家的思想碰撞,思考问题时间更充分有效。

2.1.3调研总结

调研完成后,要对调研过程中在调研范围、调研形式、调研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及调研结果方面进行分析,为进一步调研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初步分析,对课程改革提出初步的指导性意见与建议。

2.2行业企业能力需求分析

2.2.1调研结果的分析

受调研对象工作范围、环境和自身能力的差异性影响,调研的结果存在发散性,不规则性和非关联性特征。因此,必须对问卷调研结果进行科学性分析,运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结果信息进行全面分析,要将调研信息与调研对象工作范围、环境和自身能力等因素都纳入分析要素。通过科学分析得出能够指导课程建设的基础信息,为课程改革提供实践应用依据。

2.2.2能力要素分解

经过科学分析的调研结果能够代表企业的技术能力和素质需求,但由于企业的实际工作对技术与能力的需求的具体内涵与传统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实现教育从“知识体系向技术能力构架”转变,知识体系教育向工程能力培养转变就成为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点。为此,必须首先对企业需求的“技术能力”构架的内容进行分解,以在实际工程应用一致性与工程技术应用产品、设备的基本分类为划分原则,将“技术能力”细分为许多基础“能力点”与“技术点”,为实现教育从“知识体系向技术能力构架”打好基础。

2.2.3课程内容分解

课程内容的分解实际上就是将知识体系逐层分解成若干个知识单元,最终分解成知识点,也就是要把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分解成一系列“知识基本单元”。为打破传统知识体系教学模式,实现从知识培养转变为技术能力培养做准备。

2.2.4形成知识载体单元

形成知识载体单元是实现课程教学模式转变的关键,通过对课程内容在工程应用的实践应用分析,以实际工程应用为目标,将若干个密切关联的“能力点”与“技术点”构建并形成一系列“技术能力基本单元”。同时,将经过知识体系分解后的各个“知识基本单元”融入每个“技术能力基本单元”中,每个“技术能力基本单元”包含若干个“知识基本单元”。即以“技术单元为载体”,以“知识单元为内涵”。

2.3课程教学的实施与动态反馈

在按照“课程设计(课程教学载体,不是传统意义的课程设计)”的预定方案实施课程教学工作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抓手推动课程教学。要特别关注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积极研究整改与解决办法。通过不断改进提高,提升学生培养能力与水平。

2.4课程总结

课程改革是应用型工程教育永远的主题,课程改革永远在路上。因此,要实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课程总结工作尤为重要。课程总结的基础性信息不但要来自于指导教师的实际感受,还要收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真实体会、后续课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企业对学生的相关能力评价等相关信息。通过科学分析,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目标,不断提升课程改革的实效性。

3结语

应用型工程教育课程改革是摆在许多应用型高校面前的共同问题,各个高校都推出了富有特色和适合该地区该学校的课程改革方法,鉴于个人工程及教育水平能力所限,文中关于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尚有许多不完善和不足之处。但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能力一定会不断提升,学校的应用型工程教育水平必定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2]夏建国,刘晓保.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与实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92-95.

[3]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7-60.

[4]王家军,俞亚萍.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的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10(1):56-58.

课程改革总结范文4

高职课程改革质量标准的背景和意义

高职院校传统的课程教学步履艰难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造成高校生源的质量呈下降趋势,高职又属于高校招生的末端,高职院校学生的录取分数更低,这些学生在知识水平上、素质教育上相对薄弱,再加上学习兴趣不浓、不良习惯较多等问题,导致传统课程教学在组织方式上、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上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因此,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一直在探索,但是在培养方式和模式上存在一些争议。虽然我国已有480所高职院校开办物流专业,在校生达百万人,但高职院校毕业生不能顺应企业严格的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高职教育没有体现企业职业特色,使培养的学生高不成低不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出现社会上高职很热但就业很难的一种现象。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改革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实施的情况,而课程改革的质量标准是考查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大力支持与引导下,各高职院校纷纷对课程改革进行整体设计,并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与通用权威的职业资格认证引进课程,形成了以职业实践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质量标准研究体系。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而课程改革质量标准研究则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先决条件。课程改革质量标准是指依据课程改革设计的目标,应该达到的改革程度。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质量标准研究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课程改革质量标准与评价机制具有诊断、调节、反思、指导课程改革等功能,能够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职课程改革的质量标准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技能为宗旨,课程改革是专业教学改革的窗口,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专业教学改革的质量。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地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改革,但课程改革的好与坏,缺乏有效的技术分析和评价,即使有专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但针对不同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评价内容是否完善、可行、通用、具体及课程改革中能否实现等,没有深入地进行研究。目前,国外最典型的课程改革模式有北美CBE(能力本位模块课程)模式、国际劳工组织MEC(技能模块组合课程)模式、德国双元制核心阶梯式课程模式、英国BTEC课程模式、澳大利亚TAFE培训包课程模式和美国生涯技术教育职业群课程模式等。其中,德国职业教育课程设计质量标准是以职业活动的行为过程为导向,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合理地组合成一个专业技术知识体系,普通理论课教学内容较为浅显,不过多强调高深的理论知识,做到浅而实在、学以致用,而专业必修课门类虽少,却几乎覆盖了专业所需的所有理论,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非常有利于培养“宽基础、复合型”的职业技术人才。如今,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大多还是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主的自主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权主要掌握在高职院校自己手里。课程改革质量标准的重点是对教师的教学环节的过程监控,并没有从教学质量的源头“课程”的质量上来实施监控;主要通过听课制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等形式实行,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质量标准的建设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自2004年申办以来,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多次对课程进行了改革,特别是2010年以学院精品课建设为契机,在总结多年课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仓储业务操作》课程改革质量标准。我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以能力本位和工学结合为理念,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思路为指导,根据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在总结本专业多年来课程改革过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合理、科学地制订了相关课程改革的质量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对主要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同时,为同类课程及相关院校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课程改革总结范文5

教师可以尝试一些整体化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将美术鉴赏教学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以及演讲等等相互结合,除此之外,要求教师可以再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以及直观性的绘画语言,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美术作品,领悟美术作品中的精华所在,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

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要充分利用多媒体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是集学生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于一身的科目,美术鉴赏课程并没有一个确切以及固定的答案,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上面来对高中学生进行正确和准确的引导,使自己的学生能够拓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目的。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发挥网络所具有的作用,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实施美术鉴赏课程的时候,高中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以及自己所具有的能力通过网络来进行反馈,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能够更好的实施美术欣赏。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等工具来设计自己的美术作品,在美术鉴赏课堂上面来展示给大家,使大家一起来欣赏以及评价他的作品,学生可以自己查找一些资料,组织和美术鉴赏课相关的课题内容,在课堂上面展开讨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的对请问题进行探索。

三、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要具有一定特色

美术教师能够建立起个性化的美术鉴赏教学,并且使其形成一定的规模,具有特色的美术鉴赏课程往往能够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使得课堂上和课堂之外的教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为审美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并且为学校实施美术教学以及设计教学提供基础,与此同时,还可以为城市美术教育教学提供一个发展契机,因此,新课程改革下开发具有特色的美术鉴赏教育教学能够使高中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并且在无形之中培养了高中学生创新意识。(本文来自于《现代阅读·教育版》杂志。《现代阅读·教育版》杂志简介详见)

四、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要创新作业

作业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手段,因此,想要保证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对作业进行创新,比如说,在思考以及讨论旅游景点门票、手套以及购物袋等等物品是否属于美术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产品会场景,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每一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学生代表就是美术作品设计人员,其他的学生就产品会参与的人员,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要将作品的造型、颜色以及功能等等设计理念为参会人员详细介绍。在这一个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对于自己所要表达的要点进行思考,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引导高中生完美并且充分的将自己所设计的作品展现出来。在学生表达自身思想的时候,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对主题进行讨论,在无形之中对于语文写作以及演讲起到了巩固、促进以及锻炼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与此同时,使美术鉴赏课堂作业完成效果更加完美。

五、总结

课程改革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中教学;管理;优化

在如今社会发展高潮之下,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几乎是密不可分的,而要让这种现象一直维持下去,高中教学管理必须要深入各个教学一线,课程改革更是要让每一个家庭了然心中。

一、着重以教学管理的督察为目的,改善教学过程的问题

当代大部分的教学管理当中,主要看重的是教师的教学情况,而往往忽略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的督促的作用。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当中,教师常以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来引领学生学习。潜移默化中,学生渐渐缺少主观学习的意识,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从而导致其综合能力的下降。为了应对当前的情况,深入教学管理的监察迫在眉睫。并应有专门的人员对教师每一学期的教学状况做反馈报道。然而面对众多的高校林立,不同的学校要对应着不同的监察制度,提高教学过程的重要性,使得教学过程成为教师的侧重方向。从而成为完整的反馈路径。

二、深入教学环节,着重教学管理

高中教学管理不仅要深入各个教学环节当中,而且着重在于管理方法的加强。如今全国的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为了找出课程改革中问题的所在,应当鼓励教职员工更加踊跃的参加各式类型的教学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由此更能以长远的目光看待整个教学模式。当各种类型的教学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的时候,我们要规划好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向在职教师反映。首先当深入教学环节过程当中,需要根据目前的教学状况,来判断是否符合教学理念的所需。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按照教学要求制定并完成其相对应的要求。其次在深入问题的解决办法时,应以教材中所覆盖的问题为主要,在实验探索中得出相对应的结论,这不再是千篇一律的以教师传达的理念为主旨。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只做旁观者,有时问题解决途径有很多种,教师应在解决问题是为学生提供帮助和便利,就如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教师所要采取的方法也不同。学生们也可以自己组建小组进行问题的讨论,教师应当根据教学规划要求来管理学生工作,并且了解都有那些学生来参加,预期的目标达到了没有。新的教学方法要求每一位教师经常去反馈了解其在教学工作中所持有的优点和不足,并对这些不足问题做出解决的办法。在这过程中,教材和方法是教师应注意的重点,特别是在一些知识点方面做深度挖掘,由此教师和学生都能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管理与教学培训相结合,着重教学科研

在高中改革教学管理中,教学管理与教学培训是密不可分的,由此着重于教学科研的全力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引导教职员工不但要以教学基本任务为主要核心,更应把发挥教学经验作用做为基础,由此宣传的各个教学领域中,使得教职员工到科研人员的转变。教学管理与教学培训的结合需要共同合作的力量来探索和深入研究完整的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工作者需要规划出更多的课程来让教师在一起共享教学观念、理念和方法。深入到每一次集体备课和学校培训当中去。再者,课程的改革更需要以科研为目标,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过程当中,各年级教师需要在引领下,以课程改革实验作为重点深入对象,并持续以科研来带动课程改革,使科研辅助课程改革的进程,并把科学规范作为其发展特性。学校管理工作者应当积极开展教师的科研工作,并且让其贴近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当中去,从而形成课题申报、评审、开展与总结的模版形式。在教学培训当中,应当以周期为计划进行有目的性的培训活动,这些活动,需要教育管理者的深入引领,并把每一次的培训结论宣传到位。从而有更多的教学工作者参与到这一培训计划当中来。教学培训不仅是对内的工作,更要使教学工作者走入各个不同高校了解到他们的教学理念,从总结各高校的教学经验。

四、课程改革观念应当深入人心

高中新课程改革过程当中,教育管理者应当做好对教师和学生的宣传工作,使得师生了解课程改革的本质所在。高中校园应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方式来使大家了解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例如以全新的课程改革标语在校园进行传播,将新课程提前让师生知晓,并把新课程作为校园网的兴起栏目。各个家访的教师更应把新课程改革让每一位深知于心,同时下发新课程改革手册。为了新课程改革做好更多宣传工作,应当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多多开展教师工作会议和学生家长会谈。教师正真意义上了解基础课程改革的内容,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师们做好深入宣传动员工作,从而了解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师生间的互相理解包容。在新课程改革当中,应把网络宣传作为首选位,并在校园网中设立课程改革和科学研究专栏,从而让教师和家长方便了解新课程改革。

五、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统一发展,统一结合

在新课程改革教学管理当中,应把学生的学习当成重点管理对象,而以教师和学校为辅助管理对象,并且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统一发展,统一结合才是新课程改革的最主要目标之一。学校可以将学生处和教务处的职务结合起来,统一发展。并且不同的老师虽然教授不同的学科,但同样能深入到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来。这样才能以最大程度使得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统一发展,统一结合。教务管理与学生工作共同发展的理念更能把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翻上一个台阶。总之,教师自我意识的教学管理已成为过去时,如今,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包含着对学生,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不同的学校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应当对彼此学校的情形,做出相应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改制措施,这样才能在更好的学习环境下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水妍.优化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学教学参考,2014(10)

[2]胡冰.浅议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优化与改革[J].读书文摘,2015(20)

课程改革总结范文7

【关键词】应用物理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育人

0引言

2018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8〕15号)中指出: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全体教职员工把工作的重心和目标落在育人成效上,推动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构建中观的一体化育人体系[1]。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本文从笔者所在学院的应用物理专业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讲授和实践环节中,总结出针对该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1应用物理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应用物理专业是以强大的数理知识为基石,建立物理与高新技术的结合点,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的专业。所以,各高校在培养方案的主干课程设置上,多是遵循以数理为基础,以技术为导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数理课程自不必说,是学习后续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的基石。在应用物理专业众多技术类的专业课程中,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具有知识体系完整、实践性强及应用面广等特点,尤其对于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应用领域可以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智能手机、家电、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特别是近两年,由于疫情等多方面因素,芯片产业面临重大缺口,涉及全行业,有甚者芯片厂商交付周期达到30周以上。而我国在芯片产业发展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这就需要大量的相关专业人才共同发力。作为高校,培养兼备较强数理理论及电子技术的人才更是重中之重。依据应用物理专业的特点及我国在相关领域的行业现状,应用物理专业数字电子技术的讲授应是让学生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辩证的思维,加强课程体系的联系,提高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实现育德育人的目的。

2应用物理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考

在“新工科”大背景下,高校需根据产业需求和技术发展来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和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因此,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安排也会相应地削减一定的理论学时,增加学生实践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整合资源,全局思考。以理论为支撑,以实践促发展,要以点带面,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不同于以往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考角度[2-5],本文从知识习得、协作提升、思维引导、方法改进及质量发展几个方面对应用物理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加以分析和思考。

2.1知识:主次矛盾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取渠道早已不是仅靠教师的讲授,学生在学习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可以通过慕课、云课堂等多种途径获得课程的知识。这对当今的高等教育是机遇,也是挑战。笔者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发现,因为知识的获取渠道变多,对于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在学习完课堂上的课程知识后,会自行查找相关知识的网络资源进行复习总结。而对一些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说,有时会认为,反正课下也可以学习,不仅上课开小差,常常下课后也没有去主动习得相关知识。数字电子技术虽然不像很多数理课程应用很多具有前后联系的公式,但相关的器件的基础知识和知识的延续性也是很明显的。因此,如果前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如卡诺图,触发器等),后期分析设计时序电路是容易理解得不透彻,造成知识结构断层。针对上面的问题,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坚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让学生理解,课堂讲授是主要矛盾,网络学习是次要矛盾。从某种角度打一个比方,如果学习知识是吃一顿饭,那么课堂学习就是“主菜”。因为丰富的数理基础,应用物理专业的学生对基本的电子元器件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那么,教师就应该较好地利用这个专业优势。在主体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专业优势,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融合。例如,在讲解逻辑门电路时,可以利用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关于PN结的知识点,而PN结的讲解又可以与高中化学的知识结合起来。而讲到MOS管的可变电阻的推导时,可以和微积分结合起来,甚至在说明MOS管的各个管教和参变量时,可以讲解字母下角标的英文全称,让大家理解它们的实际含义。知识的融合让先修课程变得有归处,扎实的数理让学生觉得可应用。课堂的主体地位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连接知识”的意识。从价值观的角度,让学生理解,在知识的获取上不能取巧,并明确课堂讲授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知识效能的最大化。

2.2协作:全面提升

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任何课程的展开都应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对于“理”大于“工”的应用物理专业学生来说,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个很好的饯行课程。实践出真知,故在实践的过程中最能体现出理论的应用效果,而课程实践环节也正是模拟工作岗位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环节。信息网络时代,除了知识的获取途径多样化,人的交流合作应用网络也越来越便利。然而,这并没有构成很好的沟通渠道,反而让很多学生变得不愿正面与人合作交流。理科专业认证的第三级认证重点考查“五个度”,其一为: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是符合社会需求的。笔者所在学院应用物理专业在讲授数字电子课程的过程中,试将问题导向+翻转课堂引入课堂。以小组的形式,采取抽签的方式,将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践相关的综合性设计问题分发给各个小组,小组成员需做到明确分工,例如,篮球24秒倒计时这个选题,分工可以拟从设计方案认证、理论计算、电路图仿真工作、PPT制作,教案撰写等方面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小组团体的不断交流和合作,拟定各环节负责人。在翻转课堂上,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各个环节怀有的疑问进行现场提问,由负责翻转课堂的小组成员进行解答。在这个过程中,既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而且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很好地发挥作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显著提高。以此为基础,在数字电子技术实践环节,将翻转课堂中的理论及仿真分析,进行实验验证,对已经进行过翻转课堂的小组同学在所实践的问题上就略显优势,这样可以相互照应地带动其他小组同学的实践环节,实现共同进步。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引入问题导向+翻转课堂,对全面提升应用物理专业学生全面提升协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示范作用。

2.3思维:始终创新

在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中,在历史进程的反复印证中,我们看到,只有改变才是永远的不变,而创新就是改变。时展需要创新、社会进步需要创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创新,这是社会所需,也是时代所用。应用物理专业较强的数理基础,是更深入的认识专业内涵的基石。有针对性地应用数理基础,加强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对学生学习认识新事物来说事半功倍。不同的课程体系也可以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对于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加强创新思维,更适合采用“溯本求源”和“全方位”的方法。例如,在学习计数器的知识部分,从纵向的知识学习体系来说,计数器的构成单元为触发器,触发器的构成单元为基本门电路,而基本门电路的构成单元为CMOS电路,再不断深入下去。在这样的追根溯源过程中把最底层的器件知识了解清楚,再从底层器件知识逐层认识器件之间的联系,逐步做到在设计和分析计数器的环节增加新的认识。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理论知识的创新思维培养上要“溯本求源”,在实践课程中应采用全方位的提高创新思维方法。“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在数字电子技术的实践中,问题常常是层出不穷的。一个数字电子电路设计成功与否是整个系统各个分部的因素:理论逻辑是否正确、线路是否连接、芯片是否能正常使用,等等,缺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整个电路的功能。因此,“全方位”地思考、多角度地布局,是在学习数字电子技术实践课的环节所要求具备的。

2.4方法:持续改进

课程改革总结范文8

关键词:课程改革;整体联动;典型引路;教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它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明确了方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旨,以课程改革为主要载体,牵动教育理念、运行机制、培养模式等全方位变革,极大地促进了以学生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和积极实践,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课程改革必须向纵深推进。基于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以求进一步明晰未来深化课程改革之方向。

一、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全社会整体联动

近1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往的经验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整体联动才能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无论是宏观政策的制定,还是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在运行进程中随着矛盾的运演而日渐清晰和完善的。因此,深化课程改革不只是对学校层面广大校长、教师的新课程执行能力的严峻挑战,也是对政府、家长及整个社会的一次考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Ⅲ,政府、学校、家长等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将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首先,就政府层面来说,我国的课程改革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系统改革,政府在这场改革中始终担当着主体角色。从这个角度讲,课程改革的推动和进一步深化取决于各级政府的课程领导力。代表国家意志的宏观政策,其作为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欲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必须通过省、地、县各级政府对课程改革政策的深刻领会和科学解构,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科学设定区域改革目标及其行动线路,通过资源配置、制度保障、检查督导、专业引领等有效的行政举措,为课程改革创设条件与环境,形成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这其中,区域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改革目标的调整和完善是否到位?相关政策、举措的出台是否适合、有效?检查督导、专业引领是否得力?这些问题无疑对各级政府课程改革领导力的专业化水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目前,各地课程改革的推进还很不平衡,这与所在地区的经济条件、教育基础、文化传统等不无关系,但其与当地政府对课程改革领导的执政能力也高度相关。一些率先进行课程改革并成效显著的地区的经验表明,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当地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有力的专业指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学校层面而言,课程改革的终端结果必定要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方能实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校长与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态度、状态、素质、能力至关重要。“多年的改革实践表明,学校办学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基层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改革力,关键是如何使它焕发出来。课改总的改革方案不可能具体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具体的实施模式及经验必须在学校里创造,学校的价值就在这里,学校的作用也在这里。”其中,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动者、组织者、指挥者,是保证学校这一组织机体得以良性发展的大脑和中枢。校长对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是否认同,校长能否将课程的宏大目标及相关政策转化为广泛认同的学校愿景,校长能否通过思想发动、制度安排等举措有效动员人、财、物等资源形成促动课改的整体合力,校长能否对课程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提供专业支持、咨询与帮助,等等,决定着一所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实施水平。就目前现状而言,校长队伍的素质还远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难以担负课程改革的重任。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无疑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校长专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p#分页标题#e#

最后,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新课程较原有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力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角色上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师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并不断提高对课程的整合能力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育结果向重教育过程转变、由重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转变。目前,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正驱动教师的职业状态及生存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依赖于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高度认同,依赖于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实践,并能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挑战自我,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重塑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提高自己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力,以全新的职业状态为课程改革的新探索、新进展提供重要支撑。

将新课程由政策理念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由宏大的政策主旨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有力度的专业支持。在既没有成功的案例及经验参照,又缺乏专家有效指导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一线校长、教师独自完成这种转化是不现实的。一线校长、教师大都没有丰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淀,而日常又被绑定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没有能力也无更多的精力来开展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校长、教师形成紧密的对话机制,实现实质性的连接与互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帮助教师理解、体会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共同探索、创生新课程的实施模式。一线校长、教师也只有经过课改实践及与之相伴的不断深入、层层递进的系统化专业引领,才能正确把握新课程要领,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不断付诸教学实践。

当然,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社会子系统,文化传统、社会评价导向、家长价值取向等无不影响着教育的实际走向和实践形态。因此,课程改革不单是教育系统自身就能包揽完成的,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及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需要政府、社会、家长共同来深刻反思传统的功利主义教育观

念的弊端,广泛认同新课程的理念,共同构建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舆论环境,共同促动课程改革实现新的跨越。

二、“典型引路”是目前深化课程改革实践的迫切诉求,要切实以此为抓手将课改引向深入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中,涌现出一批改革的急先锋,特别是广为人知的江苏省洋思中学所进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所进行的“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他们勇作改革的弄潮儿,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使新课程实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和追崇,为我国新课程的整体推进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洋思现象”“杜郎口现象”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即一线校长、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予以广泛认同,并表现出空前的参与积极性。但这也表明我国广大一线校长、教师的素质能力存在局限性,在驾驭新课程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教学一线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难以独自完成有效实施新课程的任务。同时也表明,受制于教研机制和教研力量的制约,目前教研员对中小学的专业指导根本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难以为一线校长、教师提供及时、有力的专业支持。寻找可参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改榜样、摹本成为广大一线校长、教师迫切的实践诉求。他们希望找到实施新课程的有形载体,找到具体可行的实施模式,找到在具体实施中应当注意解决和规避的问题,找到可用来借鉴的具体经验。这是因为,只有在与具体经验的对照中,他们才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政策与理念,悟出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具体通道,找到实施新课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有效步入个性化的新课程探索实践。 #p#分页标题#e#

因此,相关教育部门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新课改中先进的典型和成功的榜样,积极帮助和扶持这些学校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帮助它们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给予它们办学条件、专业指导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协助它们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逐步由局部到整体走向模式化建构。同时,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行政导向的作用,推出一批诸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这样的全国性、区域性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它们实施课改的创新精神和宝贵经验,充分发挥成功榜样的示范作用。这无疑将对课程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等院校、相关教科研机构要增强课程改革的急迫感、使命感,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形式,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一线校长、教师一起开展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形成务实、高效、直接对话的教研共同体。高校或教科研机构可以重点扶持一批学校、教师率先进行创新尝试,由局部突破到整体建构,摸索改革路子,积累成功经验,不断加以理论总结和提升,形成对课程改革推进路径的普遍性规律的认识,并通过鲜活的成功个案、不断深化的理论认识来引导和推动更多的学校与教师步入课程改革的快车道,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各地、各学校都应深刻认识到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要从各地、各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帮助、扶持、培植所在地区的学校典型、学科典型。各个学校也应树立起自己的学科典型、教师典型,大胆地走“典型引路”的课改之路。一批批典型将以它们成功的鲜活经验演绎出有形的课改实践图景,以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范例、教育信息化手段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成功做法、有效改进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状态所产生的积极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等具体、有形的“现身说法”,对广大一线校长、教师就新课程理念进行生动的解读,以实践经验所具有的现场感强、启发性强、操作性强、贴近实际、易于借鉴效仿等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来引领和带动一个个区域、一批批学校、一支支队伍更加深刻地领悟新课程、适应新课程,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新课程。

三、深化课程改革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要载体,努力推动新课程运行的常态化

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以适合的载体为支撑。近年来,许多地区和学校通过组织学习观摩典型经验、听取专家报告、实施校本研修等方式,积极为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努力探索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换的通道,即从多种维度来寻求有利于新课程有效实施的适合的载体。但是,目前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做法和尝试还显得凌乱无序,要么应景性地组织教师听几场专家报告,要么抓一阵子教师集体备课,要么组织几次教师公开课,要么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几所学校,等等。这些做法停留于被动应付,走过场的成分多些,使课程改革成了注重外在形式的跟风应景之作;或是受制于能力不足,只是在局部细节上小打小闹,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内涵建设则远远不够。我国课程改革走到今天,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建构已势在必行,而选择适合的载体则尤为关键。

就学校层面而言,实现新课程实施的常态化,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依托。教学模式是任何学校等教育组织都必须依托的组织、计划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一般意义而言,教学模式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提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教学目标,设定较稳定的结构和方式来调配和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内容、方法与管理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活动程序和操作要领,以保证教学活动按规定方式展开和功能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中介性。它上秉抽象理论,下承具体实践,既可将教学理论范型化,又可将具体经验概括化,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正是适合的教学模式的建构,才使得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成为可能,使新的理念转变成人们易于接受和掌握的方式,实现了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具体指导;同时又使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个别化的具体经验得以理论凝练和提升,使之系统化、概括化并具有了普遍性与推广性。基于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属性与功能,学校要担当起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实现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的转换,必须以教学模式为载体。 #p#分页标题#e#

只有以创新教学模式为载体,才能使课程改革由理论体系转化为实践体系。教学模式内含着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价值体系,并框定了相应的结构方式和操作要领,离开了教学模式的创新,课程改革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进而言之,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其核心就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各地不少学校围绕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积极的多样化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譬如前文提及的江苏省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自主学习”的教改实验,它们就是在教学模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目前,令人担忧的是尚有不少学校还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对课程改革还滞留于外在表层的理论政策的学习、了解或是观望,还未完成课程改革在学校的“内化”过程;对学校课程改革的目标尚不清晰,还未将课程改革的国家意志付诸于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实践。它们在凌乱无序的应景之举中使课程改革一再被虚化,而没能通过对教学模式创新的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来牵动学校的全面变革。

毋庸讳言,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学校可以将课程改革由政策主旨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和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机制、师生关系的基本设定以及对教学活动基本程序和操作要领的基本要求,这样就形成了清晰而具体化的课改目标,进而将牵动学校的资源配置、管理举措、教师发展等都整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旗帜下,由此激活学校所有办学力量,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找差距,寻对策,围绕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目标不断深化改革,从而使课程改革转化为全员的办学行为。这必将大力促进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建构,并促进学校的整体良性发展,促进学校朝着新课程实施常态化模式迈出重要步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

[2]张民生,校长必须学会领导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7-01-16(6)

[3]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