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培训总结范例

化妆培训总结

化妆培训总结范文1

一、基于服装专业的课程内容构建

形象设计研究人的外观与造型,是一种包含化妆发型、服装搭配、视觉营销等专业知识的视觉传达艺术,其目标是达到人、衣、形、神的完美结合。形象设计与服装设计两个专业交叉的课程达百分之五十左右,在形象设计专业中,服装是专业主干课程,在服装设计专业中,化妆与形象设计也是必修科目,同时这两个领域内的从业人员也是交叉性的。“化妆与形象设计”课程是我校服装专业中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课程以化妆设计为基础,串联服装搭配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个人形象设计能力。课程性质属于实践性课程,要求以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活动为中心组织教育内容。在课时分配上教师讲课示范和学生实训创作学时分配为1∶3,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实践训练。在课程的大纲内容构建上立足于服装专业,以“总—分—总”三章来构建知识体系:第一章是形象设计概论,在此章节里总结概述形象设计的概念,及其与化妆、服装的关系;第二章化妆技法分解与选取,首先选取化妆通识技法—五官的分解化妆作为基础教学,然后通过生活化妆进一步加强五官化妆的综合应用,最后通过舞台妆中烟熏的技法,教会学生服装T台表演化妆的运用;第三章形象设计知识综合运用,通过形象设计方案制作与实操,串联化妆与先行课所学的服装相关知识。以前本课程教学设计只有第一课堂,课程结束后,总有一部分学生有继续提升的兴趣和潜力,基于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特别设计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十工作室”的培养模式,从而在服装设计专业中培养具有形象设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专业能力的教学方法设计

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法是教学四个基本要素,其中教学方法较为抽象,但它是连接前三者最重要的纽带,也是影响教学成果最重要的环节。对于知识结构较为复杂的课程,需要把知识分层级,不同层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本课程按基础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及知识综合运用四大部分来设计不同教学方法。

(1)基础知识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是指在网络、移动学习平台、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解环节转移到课堂外,由学生利用教材、微课、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掌握课堂知识;课堂上则主要通过深度讨论和互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基础知识部分主要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第二章的一、二节是化妆基础技法,网络上有很多教学资源,且大部分学生已有一些自我摸索的化妆经验,课程内容的难度属“易”,学生对自我形象认知最感兴趣,特别适合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教师在网络查找较为正规的教学资源,在上课前发给学生,要求认真观看,并布置与之对应的作业,进行简单的实操训练。上课时,先针对同学们课前的作业做点评,指出不足之处与表现较好的地方,在此进行课堂的第一次翻转。随后教师进行实际操作示范,学生再次练习,这时要求学生以老师示范的技法为标准,相互点评及修改,在此进行课堂角色的第二次翻转。通过这样课堂内外学生学习时间的翻转,课程中学生与教师角色的翻转,将基础实操技法牢固内化,为后面重点及难点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基础阶段知识教学约三分之一课程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层级按实操表现、兴趣程度两方面的综合来进行分级。首先教师对学生作业打分,总分为5分;另外学生以对课程的兴趣程度给自己打分,总分为5分;两项合计后分为三级,一级2~6分,此能力层级的学生培养目标为学习任务达标;二级6~8分,培养目标是达标后有所提升;三级是8~10分,培养目标是能达到高级水平,并作为第二课堂工作室的培养对象。学生能力水平层级划分是后续进行分级学习、因材施教的依据,学生能力水平层级划分也是动态的,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重点知识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在实操型课程当中,重点技法的掌握成为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在这类知识点中,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将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各项任务中,学生以任务为驱动,独立或协作完成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具体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需引导学生对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与学习,通过任务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探索能力。通过任务的完成,也可检验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强化。在此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层级,按照进阶性的“易、中、难”三个层级来设计和布置任务。其中“易”任务层级是所有学生(即1、2、3级)都能完成且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中”层级是基础扎实的学生(即2、3级)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难”层级是能力特别强的学生(3级)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设置任务的不同难度是能保持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任务太容易,会缺乏挑战性,任务太难,有些学生则会望而生畏,失去信心。此外还需注重所布置任务的趣味性,可根据学生当下感兴趣的流行元素入手布置。具体如表2所示。

(3)难点知识采用案例模拟性教学。难点知识采用案例教学是比较好的选择,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针对难点知识教学时,首先对相关难点知识进行案例分析,能够很好地把难点知识直观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接下来掌握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其次技法实操的难点可以再通过模拟性案例进行实操训练,观察需要模拟案例的特征,然后动手进行模拟实践,模拟性案例可分组进行,化妆与形象设计课程则正好可通过两人一组的方式为对方化妆造型,一人模拟一个案例,通过两个案例的深度参与,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技法的掌握。在实操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因为有真实案例作为参考,学生也容易发现问题,往往提出的建议也是有参考价值的,这样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难点的认知,同时也可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发现问题的能力。

(4)课程考核采用项目驱动教学。项目驱动型教学是指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协作的方式制定计划,团队协作完成整个项目,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大作业是整个课程检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部分,以项目为驱动,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整体的学习成果。课程大作业考核可以设计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在课程的前两周进行,并通过两人一组的协作方式来完成。项目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及实践性三大特点,开工作室实践项目—华泰珠宝广告形象设计放性是为学生的创作留出空间,综合性是能运用课程的综合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实践性则是要注重社会需求与实用性。如在化妆与形象设计课程教学中,大作业的项目是:根据你的客户的需求,设计休闲、职业、社交三个场合的个人形象。在此过程中,一般实施步骤如下:1)和模拟客户沟通,确定项目2)进行项目的相关准备3)制定项目的实施方案4)指导学生的实施过程5)项目成果展示交流、评价通过知识分层级,不同层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第一课堂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建立本课程对应的知识体系与基础技能,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能力与兴趣也有更好的了解,为接下来多维度课堂设计打下基础。

三、培养就业能力的多维课堂建设

第二课堂活动对于促进大学生应用课堂习得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有利于推动学生向社会职业人转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本课程第一课堂结束后,为能力水平层级3的学生特别设计了“第二课堂——工作室”。企业、行业对人才的评级对第二课堂的设计、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有非常好的引领和指导作用。表3是某行业的人才分级表的一部分,本课程第二课堂的培养目标是将进入工作室的学生培养到行业人才2~3级水平。

(1)“类企业”的工作室。项目实践是第二课堂的核心内容,实践可分为校内项目实践和校外项目实践。化妆与形象设计涵盖的服务内容主要为化妆、服装搭配两大方面,在我们艺术类本科院校中,校内实践特别多,各种活动的演出是实践练习的绝佳机会,同时学校层面对学生第二课堂有相应的学分制度,学生参与实践可获取相对应的实践学分;校外实践一般要求更高更严格,对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就业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好的桥梁过渡作用。采用“类企业”形式的工作室,按照企业的形式设计工作室名称、愿景、文化、人才评级及相关奖惩与晋升制度,以团体的形式参与项目实践,建立一定归属感和规则意识,给学生营造一种准职场环境,为进入社会企业就业打下基础。

(2)技能培训与项目活动相融合。通过社会实际项目活动来开展技能培训和技能实践:1)每接到一个项目,一般尽量组织全体成员对项目中涉及的技能做示范及集体培训;2)根据培训的情况挑选最终参与项目活动的人员,对具体工作进行分工。在这样氛围中,工作室成员能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协作,也相互竞争,在具体实战中又能够进一步检验实践能力;3)项目结束后再组织全体成员进行工作分享与总结,学生在此过程中完整参与整个项目的过程,实践技能与社交能力得到拓展与提升。第一课堂是砂石,第二课堂是水泥,多维课程建设的有机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第二课堂里,实践项目与就业形成有机联动,为社会企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3)持续性、不间断的专业能力养成。企业某一具体工种的核心技能往往与大学专业某一门课程相对应,如服装版型设计课程往往是服装企业版型设计师所需技能形成的核心课程。但是一门课程有限的第一课堂时间形成的往往是基础技能,最多对应到人才评价分级表的水平1,而且课程一结束,相关能力的培养就几乎停止了。工作室培养机制有效地填补了传统课程结束后到学生就业之前的时间空白,填补人才从学校到企业的成长空间与时间,形成了持续性、不间断的专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化妆培训总结范文2

1.1实训形式

1.1.1任务性“创岗实训”任务性“创岗实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一个实训项目就创设模拟情境岗位或寻找校内外岗位,本专业学生全体参与,利用业余时间或是教师的集中安排,参加实训工作,各专业教师具体指导。岗位包括:美发师工作岗位、美容师工作岗位、美甲师工作岗位和化妆师工作岗位等。

1.1.2竞争性“创岗实训”竞争性“创岗实训”是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寻找校内外岗位,全体学生通过竞争上岗,开展项目实训,实现工作任务与学习训练的有机结合。岗位包括:校内、校外大型演出的化妆师,社区服务中的美发师、美容师,学长制下的美容导师和美发导师等。

1.1.3自主性“创岗实训”自主性“创岗实训”是学生已具有基本的技能,她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或专长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地开展校内服务项目,实现工作任务与学习训练有机结合。岗位包括:美发师工作岗位、美容师工作岗位、美甲师工作岗位和化妆师工作岗位等。

1.2实训方法

1.2.1明确目标教师和学生都应明确“创岗实训”的重要性,把它作为日常教学和技能考核的一部分,要求学生每期的“创岗实训”次数应不少于五次并作好相关记录,专业部每学期开展“创岗之星”的评选,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1.2.2密切联系专业部和各专业教师应密切和行业、社区、学校以及其他专业部的联系,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创岗实训”中,实训的程序、要求跟进行业的程序、要求,如美容学科的“皮肤护理卡”、美发、化妆学科的“造型设计方案”都应以行业的标准拟写、设计,都应以“顾客”的满意为服务宗旨。

1.2.3及时反馈“顾客”的评价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收集、整理“顾客”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发现学生在“创岗实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专业教师就会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活动和开展专题培训,强化学生的技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她们有信心参与下一次的“创岗实训”。

1.3实训管理

1)学生的“创岗实训”岗位包括:美发师工作岗位,美容师工作岗位,化妆师工作岗位和美甲师工作岗位等。实训地点包括校内、校外,由专业学长、专业教师、班主任和专业部指导、实施和考评。

2)学校、专业部和指导教师要专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学生熟悉工作防护设施,对学生进行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人身伤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实训期间出现紧急情况应第一时间向专业教师、班主任和学校报告。

3)学生“创岗实训”的次数、记录和反馈计入每期的技能考试成绩和毕业考试中,对工作特别优秀者,经专业教师推荐、专业部审核,优先推荐好的单位。

2“创岗实训”效果

2.1学生发展“创岗实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大的提升。学生在实训总结中这样写道:“以前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有了这几次服务后,才发觉自己在各方面都有欠缺,包括手法的轻重、伏贴度等,特别是心里的紧张感怎么也克服不了……”“人总是遭受挫折后才会成长得更辉煌。虽然‘顾客’在建议栏里写的是‘不满意’,但信我不会因此而灰心丧气,我要加强练习,带着准备与自信再一次为她服务。”“我想说每个人在工作、奋斗的时候是最美丽的……”。实训中“顾客”的评价再次成为学生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创岗实训”为“顶岗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们的优秀表现得到行业和企业的高度肯定与赞誉,重庆标榜美发公司、重庆忆念美美容美发公司、重庆太阳风美容美发公司、重庆琦品美容美发公司等行业单位都与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施订单式培养。黄丽、郭红俊、冉梦仙、游莹、蒋攀、谭海霞等一批优秀学生成长为了学校的骨干教师、美容美发行业老板和公司的技术骨干等。

2.2教师发展

各专业教师具体指导本专业岗位的“创岗实训”,每个岗位都设有负责人和小组长。在工作中,专业课教师既是班主任,又是生产实习的指导者,名师出高徒,教师的职业能力决定着学生的综合能力。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创岗实训”使每个专业教师主动深入行业,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三年来有20名教师参加了行业调研、企业实践和行业培训,依托行业不断更新观念,提升专业技能,参与定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起开发专业项目培训包。其中有1名教师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4名教师参加了高级美发师培训、2名教师参加高级美容师培训、6名教师参加职业鉴定考评员培训、1名教师取得美发技能比赛裁判员资格、2名教师取得形象设计师培训讲师资格。

2.3专业部、学校发展

化妆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自媒体;美容化妆产品;品牌营销;对策建议

一、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不断趋于完善,用户的门槛也逐渐降低,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下,网络移动终端用户的数量呈现指数级增加的趋势,各种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兴起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自媒体时代。自媒体的特征较为明显,比如交流性,任何用户都可以借助自媒体平台进行交流;独立性,在自媒体平台上,用户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表达自己的观点;开放性,各自媒体账号、平台之间都可以通过分享、转发的方式对同一内容进行传播;社群性,自媒体平台可以将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群体结合到一起,形成具有共同话题的社群;智能化,通过大数据及人工纠偏等手段,自媒体平台可以精准地推送信息。文本以广西古黛美容有限公司为例,对其借助自媒体实施品牌营销问题进行研究,以提升其品牌竞争优势。

二、广西古黛美容有限公司简介

古黛创办于2009年,至今已有11年历史。“古黛”以打造中国轻奢美甲连锁第一品牌为愿景,以做“您身边的变美专家”为追求。古黛目前在广西四大城市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玉林市共有12家高端直营店,均布局在广西各城市核心且高端的商圈。古黛以美甲美睫美容基础服务项目为主,在这些服务获得顾客较好满意度情况下,不断地向更高端的科技美容、科技抗衰,高端塑型、整形类进军。近年来,古黛美甲美容在美容化妆行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覆盖能力不断增强,但其在品牌营销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自媒体为品牌营销提供了新的思路,所以古黛美甲美容要抓住自媒体时代的机遇,改进和完善其品牌营销策略。

三、自媒体时代美容化妆产品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对自媒体营销价值的认识不足。当前大部分美容化妆企业对自媒体营销价值的认识还不到位,认为这是一种不入流的营销方式,思想观念仍然较为落后。古黛美甲美容近年来在品牌营销方面,主要是以传统媒体为渠道进行宣传和营销,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媒体在社会大众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品牌营销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公司没有给予自媒体品牌营销必要的重视,甚至会阻碍自媒体营销活动的开展,进而限制了古黛美甲美容品牌营销的效果。

(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在美容化妆行业,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由于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步伐较慢,这种同质化现象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古黛美甲美容虽然在美容化妆产品方面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也创立了高端品牌——“古荷里”,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古黛美甲美容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的难度不断增大,因此其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在自媒体时代,古黛美甲美容的产品同质化问题对其品牌营销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公司的创新性发展。

(三)缺乏专业化自媒体营销人才。古黛美甲美容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所开展的品牌营销过程中,还缺乏专业化的自媒体营销人才。一方面,公司没有对现有营销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其在自媒体营销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较低,难以借助自媒体进行有效的品牌营销,人才优势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另一方面,古黛美甲美容也没有从外部引进专业化的自媒体营销人才,外部的先进理念和技术难以为公司的品牌营销提供支持,因此难以发挥专业化人才团队的重要作用。

(四)缺乏完善的品牌营销规划。从古黛美甲美容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在借助自媒体实施品牌营销过程中还缺乏完善的营销规划,对品牌营销的目标不明确,没有从公司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制定品牌营销目标,同时对品牌定位不准确,虽然公司开始打造高端美容化妆品牌,但其所占比例较低,仍然是以大众化的中端产品和服务为主,因此使其品牌相对分散。另外,公司对自媒体时代品牌营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没有清晰的预测,也缺乏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而限制了品牌营销的顺利实施。

(五)缺乏完善的自媒体平台。自媒体时代,强化了社会大众之间的联系,深刻影响着企业的营销环境,要想借助自媒体完善品牌营销策略,则需要打造完善的自媒体营销平台以提升营销效果。目前古黛美甲美容在借助自媒体开展品牌营销过程中,还没有根据产品和服务的特征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构建完善的自媒体营销平台,在仅有的自媒体营销中主要是借助其他平台,因此在营销过程中显得十分被动,不仅导致品牌营销的成本高居不下,还难以提升其效果。

四、自媒体时代美容化妆产品品牌营销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对自媒体营销价值的认知。通过召开座谈会和现场调研等方式,在内部对自媒体营销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进行宣传,内部员工能够正确认知自媒体营销对公司美容化妆产品品牌营销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进而可以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支持品牌营销工作的开展,在内部营造出自媒体营销的良好氛围,为自媒体营销工作的开展扫除障碍,可以在公司品牌营销中最大限度上发挥自媒体营销的作用。

(二)打造特色产品及服务。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进而打造更加个性化的美容美甲产品和服务,使其市场知名度快速提升,使消费者对其认可度不断提升,为其在自媒体下的品牌营销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古黛美甲美容等美容化妆企业要打造特色产品及服务,还需要最大限度上减小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比如,古黛美甲美容可以在“古荷里”这一高端品牌基础上,继续探索新的高端美容化妆产品及服务,逐步迈向高端市场,赋予其产品和服务更高的品牌价值,进而可以借助自媒体对其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宣传,提升其产品的竞争优势和获利能力,最终提升美容化妆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三)组建专业化自媒体营销人才团队。注重营销团队建设,通过对现有的营销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其掌握自媒体营销的专业技能,提升其品牌营销的综合能力。在自媒体营销中,由于其涉及的内容较多,复杂程度较高,因此更加需要专业化人才团队。所以,古黛美甲美容等美容化妆公司在借助新媒体实施品牌营销过程中要组建专业化自媒体营销人才团队。同时,要从外部引进一批专业化的自媒体营销人才,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逐渐打造出专业化的自媒体营销人才团队,使其负责企业品牌营销的整体策划和实施,充分发挥内部专业人才团队对美容化妆产品在自媒体时代品牌营销的保障作用。

(四)制定完善的品牌营销规划。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自媒体营销的需要,制定了明确自媒体时代品牌营销的目标。比如古黛美甲美容可以将其品牌营销的目标设定为打造国内高端美容化妆市场的领导者,使其能够确保自媒体营销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同时,实施精准的品牌定位,通过品牌定位可以集中优势资源用于品牌营销,进而可以降低营销的成本并提升效果,比如古黛美甲美容的品牌定位就是高端市场。最后,要对品牌营销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应对,防止某一环节和步骤存在的问题限制了整个品牌营销工作的开展。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得美容化妆企业在自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有条不紊。

(五)构建完善的自媒体营销平台。管理层认识到自媒体平台建设对于品牌营销的重要作用,逐步构建完善的自媒体营销平台,为自媒体下的品牌营销提供有效的平台;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和设备,构建自身的自媒体营销平台,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管理,在此平台上进行品牌营销工作。另外,古黛美甲美容还可以强化与专业化自媒体营销平台企业的合作,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使其能够为企业的品牌营销出谋划策并提供相应的平台技术支持,确保其品牌营销工作能够在先进的自媒体平台上开展,进而提升品牌营销的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五、总结

与传统营销相比,自媒体营销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优势,其在美容化妆产品的品牌营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作为新兴事物,自媒体营销的应用还存在很多的盲区及问题,美容化妆产品在借助自媒体所实施的品牌营销需要进一步探索。从本文的研究来看,美容化妆产品需要从强化对自媒体营销价值的认知、打造特色产品及服务、组建专业化自媒体营销人才团队、制定完善的品牌营销规划、构建完善的自媒体营销平台等方面出发,全面完善品牌营销策略,以帮助美容化妆企业充分借助自媒体时代机遇,提升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张晓寒.自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策略分析——以美容化妆产品为例[J].品牌研究,2020(04):23-24.

[2]辛桐.后美容消费时代的营销策略[J].商业文化,2020(24):53-55.

[3]赵海鹏.基于自媒体的企业品牌营销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8(07):73-74.

化妆培训总结范文4

一、注重基础数据收集,报告数量和质量稳重有升

(一)全县报告收集总体情况。2019年全县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433份,其中新的和严重的报告165份,严重报告73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13份,其中严重报告21份。药物滥用调查表40份。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35份。

(二)全县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总数完成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人民医院(74例)、妇幼保健院(32例)、龙岗乡卫生院(26例);新的严重报告完成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人民医院(7例)、卫生院(4例)、医院(4例);严重报告完成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人民医院(33例)、卫生院(10例)、卫生院(6例)。(详见附表1)

(三)全县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总数完成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人民医院(20例)、精神病专科医院(12例)、妇幼保健院(8例);严重报告完成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妇幼保健院(7例)、人民医院(4例)、卫生院(3例)。(详见附表2)

(四)全县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总数完成35例,其中皮肤病防治所(20例)、人民医院(15例)。(详见附表3)

二、多措并举,有效推动“四项监测”报告收集工作,充分发挥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预警作用

(一)强化行政推动。一是早作计划。及时印发全县2019年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任务数。各单位积极响应,采取有效措施贯彻落实文件要求。二是实行定期催报制度。县市监局坚持每月催报,并与县卫生计生部门联合下文1次。三是主动争取公安、司法部门的支持。2019年县市监局与县公安局积极沟通,圆满的完成了本年度药物滥用监测工作。

(二)强化应急管理,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充分发挥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预警作用。2019年在日常报告审核的基础上,我县继续保持对风险信号的高度敏感性,不断总结监测经验,全面提高风险信号的发现、报告、分析、评价、处置、预警能力,有效防控药械风险,在发现可疑风险信号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调查、核实、评价和上报工作。并根据已发现并确认的药械不良反应/事件风险信号给予适时预警。

(三)医疗机构大力支持。一是全县大部分医疗机均能够大力支持和配合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和调查工作,基本做到及时、有效、真实上报。二是大部分医院都指定了相应科室和人员负责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收集及上报工作,主动与监测机构沟通交流,提升监测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一)各单位工作进展推进尚不平衡。大多数医疗机构能达到任务进度要求,有的已超额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但是仍有个别医疗机构工作进度缓慢,未完成全年目标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面:医院、厚德医院、仁怀医院、等完成较差,未达到目标数的50%;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方面:中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全年仅上报1例,医院、木兰乡卫生院和小松镇中心卫生院全年未完成年初目标数的75%。希望各单位查找落后的原因,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想方设法迎头赶上。

(二)报告来源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虽然医疗机构报告占比数较高(因卫生院报告数较多),但部分医疗机构主动性仍不足,部分医疗机构对报告收集工作不够重视,报告数与年诊疗量不相称,突击上报、瞒报、漏报的现象仍然存在,且报告的质量仍有待提高,希望引起各单位的重视。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健全机构,确保有人员从事监测工作。所有医疗机构都要明确相应科室和人员负责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收集及上报工作,确保有人员从事监测工作,全面落实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职责。

(二)及早部署,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在报告数量方面:2019年,要求新的和严重的药品报告数达到320份/百万人口,严重药品报告数达到140份/百万人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总数达到700份/百万人口);严重医疗器械报告数65份/百万人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达到160份/百万人口);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数达55份/百万人口;药物滥用报告数达110份/百万人口。二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乡(镇)报告覆盖率达100%。三是鼓励医疗机构上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化妆培训总结范文5

1.课程定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意味着人物形象设计行业将得到飞速发展,相关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会大量增长。在目前教育机制日益完善的情况下,形象设计被纳入教学体系。该课程的开设目的是运用化妆造型结合服装搭配,以及仪态语言培训等手段,为不同层次的社会角色设计出与之相符的人物形象。从根本上讲,就是在人物原有形象上取长补短,将不足之处重新构建,由里至外进行包装的过程,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全方面体现个人风采风貌。形象设计的发展与综合人才的培养,对社会各领域,尤其是服装设计领域具有非凡的意义。课程定位是独立开设形象设计专业,与服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相结合,学习方向侧重于人物整体造型与服装设计、搭配,教学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审美习惯与自我创造性思维为主,发展服装专业学生心、眼、手的协调与统一。

2.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改革需求,形象设计可包含六个模块:形象设计概论、面部化妆造型、发型设计、仪态与礼仪、整体形象塑造。其中形象设计概论可划分为国内外形象设计发展溯源、近代形象设计概况;面部化妆造型可分为美容化妆基本知识、化妆技巧以等;发型设计可分为三种:头发护理,发型与脸型的关系、基本手法变坏与创新。仪态与礼仪主要以商务礼仪为主,最后一个整体形象塑造则是将前面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将人物从服饰、妆容、仪表等多方面进行塑造,使学生的综合技能得到总结和提高。由此看来,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加入形象设计课程的设置,是顺应时展需求。

二、服装设计与形象设计

服装设计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与核心课程。结合现代设计的特点,服装设计的包装对象为人体,根据人体基本特征与社会角色的转换,构思服装并进行形态化创作。人物形象设计与服装设计的构成形式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分别对人体修饰的部位具有差异性。形象设计使服装设计更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因此,两者皆是服装专业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缺少任何一部分,设计出来的人物形象都具有一定的残缺性、不完美。

1.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针对服装设计师而言,对设计对象进行综合分析是设计工作的重要前提。除了要考虑服装穿着的人物身份、场合、时间以及目的因素外,还要对设计主体的体貌特征具有充分的了解与掌握。换言之,就是设计师在具备对服装色彩、面料与款式分析能力的同时,还需具备对设计对象的肤质、脸型以及发型等基本特征的分析能力,这样才能有助于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例如,在参加某个主题服装设计大赛中,最后有一个由模特展示成衣的重要环节。在此环境下,则需设计师对模特进行发型设计与化妆,以达到完美地突出服装设计的主体。由此看来,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服装设计要素,还需掌握形象设计要素,在形象设计技巧的作用下,塑造出人物形象。由此可见,同时掌握形象设计基础与专业素养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提高设计能力的重要前提。无论是在专业方面,还是非专业方面,形象设计课程都是服装设计专业得以完善的依据,形象设计服务与服装设计,只有在这种相互补充,和谐统一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出完美的人物形象。又如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穿着很严谨得体,发型却设计得很前卫另类,妆面夸张浓艳,明显与人物、场合、服装不搭调,造成整体性的脱节,严重影响了人物形象的完美体现。由此可见,服装设计与形象设计具有互补关系,缺一不可,形象设计的知识的掌握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形象设计是服装设计的人性化体现

人是群居于社会的生物,在社会里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身份以及相应的位置,充当某一角色,分担某一种任务。为了使人物行为、社会规范以及社会角色保持一致,在穿着方面则应充分符合人物身份,所谓“什么马配什么鞍”,因此,除了服饰的选择,人物发型、妆容与气质修养等方面也需要保持相对统一。区别于其他艺术学科,形象设计艺术的特点是审美主体与客体具有绝对统一性。因此,人性化设计是服装专业所追求的目标。无论是服装设计,还是形象设计最终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换句话讲,服装设计与形象设计工作作用下,才能塑造一个完整、完美的人物形象。两者不可分割。

三、教学目的与教学需求

形象设计课程以面部妆容、发型搭配、仪态与礼仪等基本技巧为内容,以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熟练掌握为教学目的,以培养学生对服装与形象设计关系的认识为任务,提高学生对时尚的理解,提高对人物形象的整体设计能力,以便为之后的服装专业课程打好扎实基础。为达到教学目的,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整体的设计思维,摆脱单纯的服装设计教学的局限性,在服装设计的课程中,加入形象设计类课程,在进入大三之后的课程应设立针对服装与形象设计的综合运用课程,要求学生在设计服装的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人物形象进行整体的塑造,这不仅有利于实现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有利于实现形象设计方面的教学目标,二者相辅相成。总之,仅依靠服装语言是有局限性的。学生应具有丰富的形象知识积累,并对这些知识熟练掌握,才能把整体设计继续深化。在服装设计教学中,仅具有脑海影像,没有扎实的人物形象设计知识作为补充,是难以实现完美设计的。

四、结语

化妆培训总结范文6

形象设计师一职诞生于欧美,是一个运作很成熟的行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从王室贵族到每个大中型企业,甚至每个社会成员,都会接受个人形象的学习。国内1998年由于西曼女士引进并整理了适合中国人的完整理论,并成立了专业的形象设计服务机构和培训机构。形象设计师原本是专门服务影视明星、政治领袖、商界名流,今天,更多的人也希望请形象设计师做自己的形象顾问,为自己进行魅力形象指导,让自己更能有魅力、更能具备竞争力。形象设计师不仅可以帮助个人进行形象塑造,形象指导,更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形象培训、员工形象培训等工作。形象设计是运用各种设计方法,对人的整体形象进行综合设计再塑造的人员,主要工作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与顾客沟通、相关专业测试等手段,发掘其内在的个性,并根据顾客自身的实际情况,从整体风格、衣饰搭配、色彩、体形、化妆、发型、礼仪、体态语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整体的包装造型,使内在个性有恰当、丰富的外在表现。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为普通消费者或特定客户提供化妆设计、发型设计、着装指导、色彩咨询、美容指导、摄影形象指导、体态语言表达指导,礼仪指导、陪同购物等。据统计,目前日本专业工作人员47万人,国内从事色彩及形象设计的人约10万人,行业发展空间无限。我国的形象设计业和国外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认识和要求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增大,形象设计职业也变热。但就目前行业状况来看,多数是从其它相关行业转型过来学习形象设计,成为形象设计师的,整体学历偏低,而且行业内部混乱。因此,现在很多高校也设立了与形象设计相关课程。高校设置形象设计课程优势是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和高学历专业性人才,因此,学生学成后对自我提升很有帮助,拓宽就业渠道,同时,形象设计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二、形象设计课程改革的方法研究

1.完善课程内容衔接

打破固有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界限,整合课程研究课程教学内容,把形象设计三个阶段授课内容做些调整衔接,避免重复课程内容,使学生首先能熟练掌握化妆技巧、形象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其次,要求学生掌握诊断工具的使用,学会个人形象设计诊断的基本方法及工具实用,并且通过实例练习掌握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个人的诊断及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结果并进行分析整理。最后能熟练服饰色彩搭配和款式搭配技巧,在形象设计实践运用中准确把握流行色和流行款式,不断研究创新,整理衣橱和陪同购物的技巧,综合形象设计整体搭配练习。这样衔接起来使学生更循序渐进系统规范的进行专业学习,也有利于内容的贯通融汇。

2.理论基础课授课方式增加互动,理解性记忆更牢固

改善授课方法方式,规范授课内容,建立灵活的授课形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创新,灵活进行形象设计实践的能力,满足不同领域和不同人的形象需求。形象设计中的基础课学习很重要,基础扎实才能更好的推进后面课程的实操与演练,而理论课程授课的难点在于讲授时由于理论知识体系复杂,需要记忆的知识过多,而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枯燥,同时也容易将理论基础知识混淆。如果一味的死记硬背也不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基础课的教学上可以在授课形式上更灵活些,可以多增加与学生互动交流的环节,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学习与总结,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点的结论。当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得出结论时再进行总结,可以加强记忆,同时不宜混淆。当多个理论知识点相似通过互动发现学生混淆时,应该立刻进行知识点的对比解释与总结,清晰学生思路,及时纠正与区分特点。授课方式也不一定都是老师讲学生听,也可以设置学生讲授环节,这个环节比较适合放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理论基础,需要知识拓展的环节。老师可以针对知识点设计些题目和要求,让学生填充内容,分小组讨论,并且提出方案,最后公开讲授自己观点和想法。通过调整,增加互动后学生暴露问题便能够及时纠正解决,也更能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程度,有利于及时调整授课能内容。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讲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经常会给老师带来意想不到的新想法和创意,推动课程的调整与改革,也为今后的延续性课题研究提供的很好的依据。

3.研究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培养

根据形象设计课程的现状,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以阶段性课程实践成果为检验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提高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往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形象设计及相关专业人才方向培养;并且注重新教学模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方面研究。实践课环节增加授课工具更生动直接帮助学生理解。形象设计三个阶段的课程都需要一些上课用的教学工具,而现在课程授课基本工具还很欠缺,因此会影响授课效果。添置最基本的授课工具如在形象设计的诊断课程,需要用到专业色布来诊断专属每个人的色彩季型和用色范围;用领型工具、女士丝巾、男士领带、饰品等工具来测试和诊断个人在9大风格中属于那种风格。诊断课程在形象设计课程中属于重点和难点。因为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样貌特征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色彩季型,风格也不同,要想掌握诊断的基本方法,首先就要学会诊断工具的使用,还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完全掌握。而以前的课程因为缺少授课工具,基本都是靠粘贴杂志,学生自带些衣服配饰来学习诊断,这样教学效果不好。相信通过向学校申请建立专业教室,会逐渐配备教学工具和设施,相信以后上课会更加事半功倍。现在形象设计的诊断课程,案例分析与教师讲评环节都是以本班学生为模特,在进行色彩季型和风格诊断点评时都存在很大的片面性,缺少丰富的实例来巩固判断,因此在诊断环节应请些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模特来进行案例分析,针对案例的多样性来提高学生对不同季型和风格人群的认识度,改善授课面单一的教学效果,通过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分析和诊断,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结合实际情况,符合市场需要培养人才,因为现在形象设计行业主要服务人群往往都是28岁以上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群。目的通过调整和改革增加了诊断课程授课环节的模特,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模特进行分析总结,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分析能力,为学生今后实操训练提供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更加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结合现状调整服饰搭配与陪同购物课授课方式和方法,进行课程设计和引导教学。可以在授课地点与方式上有所调整。在众多服饰品中选择搭配适合指定模特的服饰,并且搭配和谐,客户满意是服饰搭配与陪同购物课程的难点,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整体形象设计服饰搭配练习,可以根据课程需要设计课程内容和练习地点,例如:可以指定一些大众自选的快餐式品牌(如H&M、ZARA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3-5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小组练习,每组选定一个为模特,到指定品牌,为模特挑选职场、休闲、约会场合的服饰,最后拍照做成PPT介绍每组的难点、经验和收获,最后老师总结并给出建议,和改进的方法。使得课程更加生动,并在掌握方法的同时,还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因此这样的练习比在课堂上列举别人的成功案例更实用更直接。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服饰搭配练习,效果很好,学生学习热情高,而且很积极主动的讨论方案,选择地点与品牌,有的组还超额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合作,做为设计师进行搭配的同学提高了自信心和实操能力,做为模特的同学打破了自己原有的风格,惊讶自己的蜕变。每个不同的小组讲解搭配设计时,其他各组也都学习到了经验和方法。做为老师,学生的创意也带给我了很多灵感和教学收获。因此这样的设计引导教学有利于课程的建设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4.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实操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首先,是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参赛是提高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竞争力的很好手段,因此一般会从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鼓励参赛,及时公布国内外与专业相关的比赛信息,并且指导学生参赛,获奖的同学给予奖励。其次,鼓励学生参与校内校外的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如帮助学校演出的同学设计形象;去形象设计工作室实习;指导帮助家人朋友购买服饰品;参与服装卖场服装陈列的搭配等。都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市场意识,增强社会竞争力,为今后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需要。最后,贯彻国家给出的大学生培养创新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率指出的“双证毕业”一个本科学历证书和一个专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在课程的内容中增加一些考取中国形象设计师资格证(中国形象设计师协会与国家劳动部认可证书)的考证内容。学习过形象设计基础课的时尚设计与管理班的学生都可以自愿去报考中国形象设计师资格证考试,去获得专业资格证书。这样既证明了学生专业能力,又有利于响应国家政策又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推动学生毕业时就业竞争力。5.学科交叉性研究,拓宽学习领域形象设计课程中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个人色彩搭配规律和个人风格搭配规律的研究,并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并推动时尚行业发展;在与其他院校、专业形象服务机构交流学习、专家讲座等教学研讨过程中发现,学科间是互通共荣的,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找到深入研究的切合点。就以个人形象色彩规律而言,掌握了色彩与人的关系后,更清楚色彩搭配规律和方法,在研究色彩在其它领域的应用时会更加得心应手,如产品色彩、广告色彩、城市环境色彩等都离不开色彩应用规律,因此学科的交叉性研究,既能拓展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能推展就业方向,使学生了解市场需求,更适应市场需要,达到双赢的局面。

三、结语

化妆培训总结范文7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医学美容技术是美容医学整体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以中、西医基础医学及医学美容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实施、修复和维护人体之美[1]。我国现代医学美容教育始于1993年,然而2006年原卫生部下达文件,指出医学技术类专业将不再有考取助理执业医师的资格,与之前已有且相近的临床医学专业(美容方向)相比,其专业定位、专业教育及专业发展等各方面必然随之改变。医学美容技术培养的是从事生活美容技术操作、美容产品营销、医美咨询等工作的实用型人才,而非临床美容医生或护理人员[2]。专业课程在突出中医美容、医学文饰、美甲、护肤等专业实践技术基础上,更强化美容咨询沟通、化妆品应用及美容市场营销等全面能力的培养。因此,不同于临床医学(美容方向)及护理学等专业,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建设将是医学新专业教育领域[3]。

1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的意义

1.1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强烈。庞大的人口基数奠定了我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已达2245亿元,截止当年年底,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成为全球医疗美容第三大市场。医学美容行业在我国已经成为继房地产、汽车、服饰、餐饮之后的第五个消费热点[4]。从目前的行业热度来看,国内医美规模的爆炸性增长也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美容需求,医美市场需求的缺口还将不断扩大[5-6]。与此同时,我国美容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但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等问题,大中型美容机构的工作人员普遍以初中学历为主,大专及以上学历者非常少,短时培训即可上岗,这意味者美容机构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状况令人担忧[7-9]。大量非专业的无证人士从事着文饰、药物注射、设备仪器操作等医学美容项目,非正规的美容培训班遍地开花,医疗美容纠纷发生不断,对医疗美容市场的规范和健康发展形成巨大的冲击[10]。医学美容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对迟缓、专业人才的缺乏将是未来行业发展最大的瓶颈[11]。

1.2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教育发展现状。医学美容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被引入国内。但直到2004年,我国印发了《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指南》,医学美容技术逐渐为人们所承认,国内的高职院校才开始陆续增设医学美容技术专业[12-13]。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六十多所高等(职业)学校开设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毕业生每年不足6000人,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14]。医美行业的迅猛发展与人才供应不足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开设医学美容技术专业、进行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培养一批批从事生活美容技术操作、美容产品营销、医美咨询等工作的实用型人才[15],将为医疗美容服务步入专业化注入持续动力。

2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建设实践研究的目标及待解决的问题

医学美容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的目标为“加强学科基础、重视实践、提高素质,培养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体现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特色”。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1)整合学科的基础课和专业课,规范课程设置;(2)完善专业教学团队的素质和结构建设;(3)将课程体系的内容与医美岗位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4)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5)加强实训、实习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医美技术服务能力;(6)建立教育质量监督反馈评价体系,以定期督导检查促专业整体教学水平提升。

3我院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建设与实践的内容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作为医学教育新专业,对于各大高职院校而言,开展和开设并不普遍。而贵州健康职业学院地处西南地区,相较其他兄弟院校,医学美容教育起步晚、起点低。2018年为适应地方医疗卫事业及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学院申办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学制3年、属专科(高职)教育层次。2019年秋季正式招生开课,2019、2020年报考招生率均达90%以上。但专业发展的时间较短、教学体系尚不成熟,存在许多问题,还处在研究和摸索阶段。

3.1明确专业定位。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定位医学美容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当前美容行业迅猛发展和专业岗位素养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从业素质,掌握专业必备扎实的知识理论、娴熟的操作技能、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胜任美容保健技术服务、美容咨询服务及美容产品导购销售、美容机构管理服务等岗位的高端综合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两年在校和8个月的顶岗学习,学生具备中、西医学美容的知识理论、各项实用美容技术、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化妆产品营销技术、常见皮肤病的美容诊疗能力、美容项目咨询及服务能力、美容仪器使用及维护的能力[16]。毕业后学生可胜任激光美容、注射美容、物理美容、皮肤美容治疗和医学文饰等技术岗位,及在大中型美容企业里担当美容助理、美容咨询顾问、美容培训导师和讲师、形象设计和化妆师、美容美体指导、化妆品调配研发销售、企业高级管理者等职务。

3.2探索培养人才的模式。参考中高级美容师的职业资格要求,以其具体的职业岗位上工作任务的要求为引领[17]。强化职业技能,构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兄弟院校合作力度,优势互补、双赢互动,共同发展。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利用院校教育环境和资源,联手建设专业,共管学生,积极开展技术与教学交流。“教学做”一体化,通过积极引入企业美容文化进课堂和学生在校外的实习实训,最大限度使学生融入本行业环境,增强其行业认同感,全面提高职业思维、意识及能力[18]。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利用校内多站式考点的优势,争取医疗系统的技能培训、竞赛、职业技能鉴定及考核,提升社会服务能力[19],向全校师生及校园周围其他社区人群提供免费的美容技术服务、皮肤护理知识讲座及医学美容相关知识的宣传。严格考证制度,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美容师资格”等行业准入证书,提升就业的竞争力。毕业后我院将持续追踪其就业情况,将职业市场就业信息纳入人才培养调研的一部分,以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3.3确立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国家早在2007年就明确了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类型是“技师”[20],因此我校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为前提,每年进行调研论证,确保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技能扎实基础上进行复合型综合能力培养的模式,实现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专业素质发展的有机统一。理论知识够用,强调实践能力,尤其是医疗美容项目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医美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临床技能训练、考核和临床思维、沟通能力训练。

3.4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适应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教学培养目标,打破单一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打造模块式教学体系[21],全部课程分为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建立工作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例如专业课程按行业工作实际不同化分为多个大的模块,每个大模块按其需具备的知识、技术及能力可再细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子模块。使学生既掌握医美领域某一个特定的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掌握了同领域其他岗位所需的通用知识和能力。专业教学以“必须”和“够用”为原则,适当减少基本素质课程的学时,删减具有重复教学内容的课程,同时增加实训课程比重,突出重点或技能,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22]。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补充适应市场需求、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内容。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拓展更大的教学空间,积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反转课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项目教学、案例探讨等多种手段相结合,提高师生互动和教学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医学美容技术。

3.5重资打造校内实训基地。依照医疗机构真实场景,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特点和医美职业准入要求,认真进行实训室功能分布和布局,高度仿真职业环境,建成美容护肤实训室1间、形象设计实训室1间、美容一体化实训室1间、美容中医实训室1间及相应设备器材,打造满足教学、科研、开展技能竞赛的校内实训基地。全程对学生开放,允许学生参与实训室管理及根据其实际学习情况利用课后时间强化技能训练。实行健全管理机制、日常值班安全监督,打造标准化、学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共管模式[23]。

3.6重视专业教学团队培养。针对现阶段医美专业教师队伍年轻、职称低、经验及技能不足等薄弱环节,我校将加大师资引进力度。同时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技术更新,制定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24],鼓励年轻教师考取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利用寒暑假进入行业锻炼技术技能、积极跟踪医疗美容先进技术、安排国内专业前沿技术培训等[25],完善教师教学能力考评标准,对优秀的教师给予相应荣誉与奖励[26]。对兼职教师的聘任从实际出发,管理上需更加灵活[27]。具有较高职称和多年临床经验的一线医疗人员专业能力较强,但存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不足等问题,聘用时应考虑其教学能力是否能承担课堂教学的任务,或尽量安排其负责实践技能的教学和实习期跟岗带教的工作[28-29]。另外兼职教师聘任时间较短、流动性大,在岗期间促进同课程专职教师与其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保证教学质量[29]。据预测未来3~5年的中国美容行业年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按每年增长20%的速度来算,每年需新增240万从业人员[30]。医美行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给高职院校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我院积极探索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在医疗美容行业中的发展空间,确定专业发展的方向;了解当前国内美容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定位,不断修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参与制定专业建设相关标准,从而提升毕业生的质量与职业竞争力。

4总结

化妆培训总结范文8

传统的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依旧被礼仪课堂采纳,除此以外,还采用了示范法、指导法(个别指导和分组指导)、点评法(老师点评、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情境模拟法等。根据教学任务和需要将各种方法灵活地综合运用。例如,在仪容仪表教学部分,除了结合课本,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妆的步骤和技巧外,教师还将学生带到形象设计室内进行现场操作,让学生当模特,教师亲自为其打底妆、画眼妆等;打领带、系丝巾等教学环节都可依此方式授课,所谓“言传身教”,教师的亲身示范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近距离地观察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技能更加了解,再辅助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技能。在示范的过程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现场反馈得到第一手资料,按照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灵活地调整教学进度和重点,针对性强的授课方式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在仪态教学部分,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讲解+示范+练习+指导+拍摄+点评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先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从直观上感知什么站姿得体恰当,什么站姿失态不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由老师讲解站姿要领,亲自做示范,接着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进行规范动作的训练。单纯的动作练习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此时可播放音乐,缓解学生的疲惫感,同时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品位和文化修养。期间挑选个别学生做重点指导,指出其不足和优点,还采用了分组演示的方式,将他人视为第二面镜子(第一面镜子为形体训练房内的镜子),让学生在参照对比的过程中更加明白动作的规范,这种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和点评更能增加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练习后是分阶段考核环节,由学生自行选乐和分组练习,最后用DV录下每个小组的配乐展示,然后现场用投影仪回放给学生,这种及时的反馈形式能让学生站在第三方角度客观看待自己的表现,清楚地了解并掌握动作规范。观看过程中笑声不断,掌声不停。在轻松热烈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掌握了站姿要领,获得了成就感,提高了审美和表现能力,而且自信和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在握手礼仪教学部分,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告诉他们本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接着设定不同的情境,要求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这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检验,也是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演练,更是对学生团队合作、随机应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每组表演结束后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最后由教师对表演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将之回归到理论,同时教师自己也可查漏补缺,改进下一次的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切实做到“做中学,学中做”,都获得提升。

二、革新考核形式

传统的一纸化理论考核形式使得礼仪课程考试流于形式,根本无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运用,无法实现开设该课程的目标。礼仪的考核应侧重于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礼仪素养的提升。具体说起来,礼仪课程分数应当由平时成绩、形成性成绩、最终考核和奖励分四部分构成。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依旧纳入平时成绩,这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建立即时的考核评价记录系统,每次教学任务完成后都应有相应的考核项目,如书面作业、讨论、表演等,教师记录每个项目的得分,这种形成性考核记录的形式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最终的考核成绩来自于特定礼仪主题的微电影,即学生自己创设一个主题,如参加面试、接待访客等,采用各种摄影设备进行拍摄的作品。

从剧本、台词、人物设计、服装化妆、场地布置、到后期的字幕、配音配乐、剪辑合成等,统统交由学生自己完成,这对他们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热情异常高涨。期末考核的时候按照分组的顺序,先集体观看每组动手制作的作品,接着是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点评,三方面的综合评价形成考核成绩。播放和点评完后,该组学生结合他人和老师的点评再次进行现场表演。老师和全班同学依据该组综合表现评出“最佳编剧奖”、“最佳男(女)演员”等奖项,老师或其他领导现场颁奖、拍照留念等。将学生感兴趣的颁奖仪式搬到课堂上,学生欣喜不已,纷纷表示这是他们上过的印象最深刻的课。奖励分给予参加校内外礼仪活动的学生,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礼仪。

三、改革的方向

(一)打造礼仪实训室,积极编写礼仪实训教材,为礼仪教学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礼仪实训室配备基本的礼仪教学设施和道具,逼真环境的呈现能够减少学生情境模拟实训的随意性和失范性,为其提供了一个锻炼实践技能的基地。以职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编写操作性强的礼仪实训教材,便于学生操作和自主学习。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加强对礼仪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打造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精良教学团队。同时,礼仪教师应努力寻求机会进行自我增值和充电,还必须有高度自律性,使自身的形象与言谈举止符合礼仪规范,起到表率作用,产生说服力和公信力。

(三)拓展延伸礼仪课堂,探求校企合作途径。打破固定教室的限制,将礼仪课堂延伸拓展,校园、公司乃至社会都可以成为礼仪学习的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如职业形象设计比赛、礼仪展示比赛等,组建校园礼仪队,为学院或企业提供礼仪服务。争取校外社会实践的机会,在校外实习基地参与实习,立身践行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