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经济范例

金融与经济

金融与经济范文1

关键词:金融经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策略

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相互依靠的,二者彼此都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同时二者之间也互相补充、彼此制衡,所以两种经济形势应该是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在初期阶段,实体经济作为基础给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在后期金融经济作为指引不断细化完善实体经济的形式。可以说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保证市场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格外重视二者之间发展的均衡性,拿出切实有效的整治措施为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互动式发展“保驾护航”。

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一)基本概念

实体经济,笼统地讲就是一个国家所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也可以表述为人凭借思想活动、利用工具媒介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实体经济的涵盖范围较为广阔,其包含了物质产品的产出、流通,也包括精神产品的生产、服务,总的来说囊括了农业、工业、商业等现代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方式。其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也是维持社会稳定、保障未来发展的关键经济力量。金融经济,就是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金融资源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其关系到货币、证券、股票以及各种衍生产品,但金融经济的最重要特点是以信用活动为中心,不论是货币资金的借贷、债券股票及证券的发行等等都是围绕信用进行资源流通。相较于实体经济,其具有更为方便的交易模式,也促进了经济市场的发展。

(二)内在联系

总的来说,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是一体两面,唇齿相依的。实体经济是金融经济发展的基础,而金融经济又能反过来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虽然是建立在虚拟化的经济市场中的,但其需要依赖于以货币为主要流通工具的实体经济,也只有实体经济创造出足够的金融资源,金融经济才能有足够的运作空间。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实体经济关乎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而金融经济虽然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需要借助实体经济才能起到优化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的最终目的。在发展方面,金融经济搭乘互联网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质的飞跃,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等便利方式更是将股票、债券、基金等“搬上”个人智能终端,让所有人都能随时随地参与到金融经济的交易活动中来。而在金融经济的发展影响下,实体经济的流转速度明显加快,资源配置明显优化,进一步助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近些年来我国凭借金融经济成功跻身于世界大国行列,也一定程度上给实体经济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因此要想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以金融经济的优势不断推动实体经济的进步。

(三)发展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经济持续上行的影响,金融经济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虽然其对实体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更需要有意识地引导,由于我国遗留的一些发展问题以及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性,将金融经济的优势转变为实体经济的动力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从目前我国经济形势上看,企业经济发展占据我国国民经济收入的一半以上,而在企业发展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增多的前提下,其必然会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这也是金融经济对我国实体经济的现实阻碍。

二、促进两种经济形式良性互动的策略

(一)完善金融经济体系

金融经济从本质上讲是对现有金融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因此其对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此带动实体经济发展。但从目前的金融经济优势向实体经济转化的效率来讲,仍然与我国庞大的经济体量不相称,因此金融经济体系仍然存在可优化的方向。首先我们需要不断加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沟通联系,让两种模式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带动情况。如果想要更快地提升国民经济水平,那必然要通过金融经济来实现资本的有效配置,从而再带动各行业、各领域投入到经济市场运作中,一方面进一步提高资金周转效率,让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有更雄厚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金融产品的丰富和完善构建更为健全的金融经济体系,形成更为科学的金融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促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二)调整金融融资标准

不断调整金融融资标准使之与时代、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必需手段。快速、迅猛的经济增长需要金融经济的发展作为支持,而金融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运用科学手段进行合理调控,不仅要通过政策法规将金融经济市场的交易方式、流程进行严格限定,也要对融资标准设置准确设定。从国家发展的角度上看,如果融资标准不合理,难以适应经济发展,难以与金融市场发展相匹配,那必然会对金融经济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而基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性,企业将对实体经济的运营造成严重打击。对于金融融资标准的制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看待,如果融资标准过于宽松,大量融资方的涌入会很快促生金融泡沫,进而引发经济危机;如果融资标准过于苛刻,融资不足的问题又会成为阻碍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金融融资标准应当以市场情况为参考,结合科学预估,更好地促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强化互促影响作用

在相对稳定的金融情况下,金融经济对实体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样实体经济也是支撑金融经济良好发展的前提。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虚拟金融进一步拓宽了金融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推动金融经济一向对高速的态势发展。在这种情况必须加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以金融服务为例,互联网的应用让金融产品的形式更加丰富,但如果要使其与实体经济加强联系,就需要将更多的金融产品及服务面向个人及小微企业倾斜,让更多的社会个体得到发展资源,以此将金融经济的发展优势扩散到实体经济内,让实体经济同样享受到信息技术的红利,从而实现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实体经济的主体地位,将货币拉回到重要位置,才能再次对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利好因素,从而维持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做好金融市场监管

金融市场是一定程度上的开放市场,其在长期的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发展问题或漏洞问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督。首先应当合理利用法律手段适度介入,并严格落实金融经济风险管理制度,对市场发展情况、发展趋势进行细致分析;其次要对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动、资金使用率等情况进行观测和研究,及时发现其流动性减慢、回流不正常、资金冻结等情况,做好问题预防机制;然后就是要对现有的金融体系、规章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要做好预估评判,及时通过制度优化、政策制定来规避世界经济风险,这也是保障金融经济平稳发展,强化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关系的最佳手段;最后监管部门应该努力推动金融沟通机制的落地实施,让市场与监管、监管与政府之间能做到舒畅沟通、有效交流,及时传递、反馈信息,促进金融相关功效的效率不断提升。

(五)加强金融风险管控

虽然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联系紧密,但从性质上说,实体经济是依托于买卖双方的实际交易的,而金融经济则是以信用为基础衍生出的各种价值交易。因此在全球化的经济形势下,金融经济不可避免地比实体经济更容易受到国际冲击,从某种程度上讲其风险程度也相对更高。因此既要重视对金融经济优势的利用,同样也要将金融经济置于严密的管控之下,并通过不断减低金融风险的方式,削弱金融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再次冲击。对此,有关部门应该保持对风险的一视同仁心理,无论大风险小风险,都要谨慎对待、认真制定管控措施,充分发挥法律工具的效果,在一次次风险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相关法律管理条文,用法制武器从根本上消除风险源,加强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力度。

三、结束语

金融与经济范文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并于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显现,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使经济增长奇迹背后的和谐与公平开始受到拷问,并可能最终影响我国未来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近年来,各级政府都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整体看效果并不理想。近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大多聚焦“三农”问题,并且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显然,我国正处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正确理解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清醒地认识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建设农村金融体系,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按照传统经济学逻辑,金融内生于经济发展战略,农村金融是为了有效地动员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经济资源和经济剩余(林毅夫等,1994)。因此,过去农村金融为了服从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成为向工业和城市输送农村经济资源与剩余的管道(温涛等,2005)。从这个意义来讲,我国的农村金融并非内生于农村经济,其发展也不可能沿着自身内在的逻辑展开和扩展,而是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显然,这种由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反而极有可能会抑制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就在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的失调(冉光和,2008)。因此,在新形势下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重新理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促使和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丁志国等,2011)。

关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中,King和Levine(1993)指出发展我国家政府提供的低效率农业信贷投入对农业增长产生了制约效应,这一经验证据表明政府参与的农村金融活动实际上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传统经济理论指出由于政府干预的存在市场很难达到有效,这对于农村金融市场同样成立。正如Burgess和Pande(2002)基于印度1961—2001年银行业政策调整阶段数据所得出的结论:印度农村银行业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活动和雇佣行为,进而使贫困减少和产出增加。由此,撇开外部政策干预,农村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援农村发展,然而这仍然依赖于农村金融市场整体的活跃程度。针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何广文(2001)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能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明显阻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张兵等(2002)和安翔(2005)分别对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绩效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但由于他们的研究都是在没有对数据平稳性进行检验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的回归分析,因此所得出结论的可靠性值得推敲。朱喜和李子奈(2006)、杨栋和郭玉清(2007)分别实证研究了农村信贷效率和农业信贷效率,但研究的视角主要是基于传统农业内部,不涉及农村经济的其他方面。谢琼等(2009)研究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结论认为农村金融制度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存在偏差。我国西部农村地区1978—2008年的数据表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以及投资水平有助于农户收入的增加,而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贾立和王红明,2010)。事实上,之所以出现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效率显著负向影响农民收入增加源于该区域农村金融整体效率偏低。黎翠梅和曹建珍(2012)的研究就直接指出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农村金融效率总体高于中西部地区。温涛等(2005)、余新平等(2010)实证研究了我国金融整体发展、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

张敬石和郭沛(2011)进一步基于VAR模型考察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不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而农村金融效率则有助于缓解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局面。总体而言,关于我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现有文献为这一问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尚缺少一致性结论,尤其缺少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影响路径和影响效果的深入研究。本文基于经典理论模型,选取1978—2010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基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采用协整检验、Grange因果关系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而科学甄别现行农村金融体系的效率,回答农村金融是否真的有效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为保证有的放矢地发挥农村金融在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以及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二、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关系的基本判别

为了有效刻画和判别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农村金融发展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验证农村金融是否真正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本文选取了农村实际人均增加值、农村投资比率、农村金融相关率、农村存款比率和农村存贷比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计量回归,指标说明及其处理见表1。有效识别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并剖析两者发展态势的背后动因是分析相互影响机理的基础,因此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对比描述和统计分析。图1描绘了我国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与金融信贷的基本状况。从图中可以看出,1978—2010年我国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与农村金融资产总量基本保持趋同的增长趋势,说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确实随着农村产出的增长呈现同步提高,农村金融市场与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双向协同。然而对比农村存款和贷款的变动趋势来看,虽然两者同样保持了较明显的增长态势,但农村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差额却逐步放大,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信贷供求不协调的基本现状,同时也暗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信贷结构为了进一步分析农村金融体系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本文在图2中给出了农村金融市场信贷和投资状况与人均实际增加值变动的趋势分析。由表1可知,农村金融相关率(fir)、农村存款比率(ck)、农村存贷比(cd)和农村投资比率(tz)都不同程度地剔除了农村产出增长所引起的结构变化,因此图2中对比给出的农村人均增加值与农村信贷投资结构变动趋势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发展的基本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相比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的稳步增长趋势,存款比率虽然较平缓,但仍表现出较明显的协同增长趋势,说明我国农村储蓄率处于较平稳的增长态势。投资比率所表现出的平行趋势表明我国投资产出效率在考察期间并未出现显著的调整,其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功效有限。图2结果进一步显示,金融相关率和存贷比具有明显的波动特征,且两者呈现此消彼增的特征。相对而言,金融相关率反映了我国农村整体金融市场规模,而存贷比则一方面反映了投资转化比率,另一方面反映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结构。不难发现,金融相关率虽波动较剧烈,但基本趋势随着人均实际产出而增长,说明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市场规模基本保持平行发展。而存贷比的变动趋势表明我国农村储蓄投资转化率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可能与政策调整和政府扶持力度相关。另外,1990—2010年存贷比处于增长趋势,说明我国农村信贷结构正朝着不协调方向转化,这可能影响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撑功能的实现。总体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指标虽并未完全一致地与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变动趋同,但是总的趋势可以表明,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特征。#p#分页标题#e#

三、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关系分析

上述基本判别的结论表明,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金融确实对农村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借助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一)模型设计及数据选取

为了有效测度金融发展对产出的影响,Pagano(1993)引入了简化的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以表示产出与投资存量之间的相关特征。由此,Pagano指出金融可通过影响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以及投资的产出效率影响经济体的产出模式以及结构。事实上Pagano所提出的结论已被大量学者的经验结论所验证,然而这里忽略了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体系之间内生的相关性。按照经济学理论,理性人对储蓄和消费的决策取决于其财富基础,其中收入是财富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收入本身又受到经济产出和价格体系的影响。金融虽会显著影响经济体的增长模式,但其在本质上又依赖于经济增长,因此单纯考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忽视两者存在的内生相关性,其所得结论虽反映了经济系统的部分信息,但是信息的有效性和可信性值得推敲。为此本文基于Pagano(1993)所提出的结论选取了反映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相关指标,并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测度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内生相关关系,真实反映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系统和金融系统共生依赖的事实。本文数据选取区间为1978—2010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自于《新我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历年《我国统计年鉴》、《我国农村统计年鉴》及《我国金融年鉴》,数据处理采用EViews6.0。数据指标的选取与处理参见表1。按照基本的操作步骤,本文首先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了检验,并基于平稳性结果实施了协整检验,以确定农村经济发展变量与金融发展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稳定长期相关关系;而后则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手段考察两者的相互影响机理。

(二)结果分析

表2给出了实证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协整检验结果。鉴于前文分析和引述中指出金融相关率与存款比率两者在反映的基本信息方面存在交叠,且两者在统计上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本文构建了两个不同的变量组以更好地刻画和检验变量之间的关系(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共同服从单位根过程”还是从“个体服从单位根过程”假设出发的验证结果均表明组别1和组别2中变量的原始序列都显著服从单位根过程。进一步对变量组内一阶差分后变量的平稳性检验显示,一阶差分后的变量组服从平稳过程,说明组别1和组别2内变量都服从一阶单位根过程,因此存在协整的可能性。在表2的下半部分结果中,对组别1和组别2存在协整关系个数的验证结果表明,组别1和组别2均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组别1和组别2各自变量间存在长期相关关系,其对应协整方程为:rpgdp=-7.52tz+49.86fir-24.03cdLoglikelihood=154.9(3)rpgdp=19.16tz+74.06ck-16.24cdLoglikelihood=175.2(4)从公式(4)和公式(5)给出的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农村金融发展通过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比率、投资产出比率等途径与农村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对比方程(4)和方程(5)可以发现,由于在两个方程中分别以fir和ck反映农村储蓄率,进而影响了投资比率影响农村产出的性质,这是因为fir中包含了贷款部分,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贷款,因此投资比率在两个组别内的系数性质发生了改变。总体而言,农村储蓄率正向影响了农村经济增长,而存贷比这一反映农村储蓄投资转化比率的指标则负向影响农村产出增长,并说明了农村信贷结构的恶化将有碍于农村经济增长的事实。

通过平稳性和协整检验分析可知,本文所选取变量不能直接进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估计,但可以运用Granger检验变量之间短期的因果相关性,并选择误差修正模型(ECM)测度变量之间长短期相互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测度变量之间的相互冲击影响效应。鉴于篇幅和阐述的必要性,本文在此略去对误差修正模型回归结果的描述,仅以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来反映回归分析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判断结果。表3给出了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相关指标的短期因果检验。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是投资比率和存贷比的Granger因”的假设在5%的置信水平下成立外,其他假设均在可接受的置信水平下拒绝了农村经济增长同金融发展的因果关系。然而从上文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农村金融发展同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长期稳定关系,只是短期内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彼此的相互影响关系存在一定的“惰性”,即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滞后,如表3中投资比率、金融相关率、存贷比以及存款比率对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的检验结果。不过表3中不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也恰恰说明短期内部分金融发展指标外生于经济发展,这源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完善进度缓慢,整体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显著成立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一步印证了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给出的结论,即农村经济发展在长期和短期内都与农村金融发展产生一定的相互影响,两者具有明显的内生交互效应。从图3所反映的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冲击路径可以看出:

(1)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对来自投资比率的单位冲击反应迟缓,且从总体效应上来看,投资比率对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的影响效应为零,这说明我国农村整体投资效率处于“瓶颈”阶段,其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程度有限,如何有效转变当前农村投资效率低下局面成为政府决策的问题之一;投资比率对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的单位冲击虽在初始表现出负向调整,但后续则保持持续增长趋势,这说明农村经济发展短期内虽会降低投资比率,不过有助于经济发展推动投资产出效率的提高。但是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本身虽会持续推动农村投资的增加,也会变相降低农村投资的产出效率,进一步凸显农村投资效率“瓶颈”问题。

(2)存款比率的正向冲击显著提高了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且这一趋势会由于农村居民储蓄余额放大的存在而持续,这表明农村可用信贷规模真实影响了农村经济增长,不过这一过程需要考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比率;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的正向冲击使存款比率下降,表明模型中未包含反映农村消费变动变量所造成的缺陷,即农村经济发展会适度地影响农村居民传统的消费观念,进而影响农户的储蓄倾向。#p#分页标题#e#

(3)存贷比的正向冲击降低了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虽然实际增加值对这一冲击的反应具有2~3期的时滞,但是这种负向影响会持续存在,进而说明农村储蓄投资转化比会显著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储蓄投资转化比的提高会推动经济增长,而这也暗含了农村信贷结构合理配比会改善农村金融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信息;来自农村人均实际增加值的冲击会使存贷比在1~3期出现大幅度下降,即经济发展会改善农村储蓄投资转化比率,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其效应在第4期达到峰值,但该种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趋近于零。这说明经济增长本身对信贷结构或投资转化比率的反馈效应具有时效性。总体而言,农村金融发展通过储蓄比率影响农村市场的信贷规模,并通过储蓄投资转化率影响实际投资规模,进而通过投资的产出效率影响农村经济增长,而农村经济发展本身则会对农村金融发展产生反馈效应。基于协整和Granger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结果均验证了上述结论,而方差分解的结果也表明在20个年度的考察周期内,金融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指标波动的解释能力达35%,经济增长指标对金融发展指标波动的解释能力平均为20%。由此证明了农村金融发展同经济增长内生于农村经济系统的事实。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金融与经济范文3

关键词:混沌理论;金融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对于混沌理论来说,由于可以完成隐匿于随机(貌似随机)经济现象背后有序结构以及规律性的研究与揭示,因此在金融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阶段,基于混沌理论的金融经济学研究与宏观经济学研究形成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证据,能够为相关领域与理论应用指明发展方向,具有极高的探究价值。

一、混沌理论、金融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是一种兼具质性思考与量化分析的方法,一般用于动态系统中(包括人口移动、化学反应、气象变化、社会行为等)只能使用整体的、连续的,而不是单一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与预测的行为的探究[1]。对于混沌现象来说,主要存在于容易变动的物体或系统内,该物体在行动初期相对单纯,但是经过一定规则的连续变动后,则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即混沌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混沌状态与一般杂乱无章的混乱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可以通过长期、完整分析形成某种规则。

(二)金融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主要对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行研究。总体来看,金融资源(金融工具)有着多样化的形态,包括货币、债券、股票及其衍生产品,相对应的,不同形态所带来的收益和风险也存在差异[2]。但是这些多样化的形态中均包含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人们拥有金融资源不再像经济学原理所描述的那样,仅为了想从使用这些商品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满足。当前,更多的是希望通过金融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在可直接提高自身物质购买力的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三)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利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其中主要包含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宏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等;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主要为基于不同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

二、混沌理论视角下金融经济学的分析

(一)有效市场假说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市场研究中将有效性视为证券价格行为的主要特点,并以股票价格反映新信息。从表面上来看,股票价格呈现出随机运动的趋势,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为信息的随机到达,因此在基础上构建起了有效市场假说。但是,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看,多数研究人员对线性等假设提出质疑,认为基于完全信息的有效市场假说并不存在。若存在,则代表着信息收集并不存在收益,极容易引发市场崩溃。所以,在整个经济市场中,必然存在部分个体的竞争力更强、收益更大。事实上,对于线性模型而言,只能够出现摆动的与稳定的、摆动的与爆炸的、不摆动的与稳定的以及不摆动的与爆炸的这四种行为。混沌理论的兴起与应用,使得传统线性思维被打破,研究人员认识到市场属于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二)股票市场中的混沌证据

在当前的研究中,存在着多种衡量股市波动的指标。其中,衡量美国股市波动的最典型的指标为S&P500指标。彼得斯的研究显示,S&P500指标的相关维为2.33。在实际的研究计算中,为了保证整个过程在混沌分析的视角下进行,引入了李雅普诺夫指数,得到的计算结果为0.0241,证实了S&P500指标中存在显著的混沌证据。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彼得斯加大了研究计算样本,选择英国、德国、日本这三个国家进行计算与验证,结果均发现了混沌证据。后续研究中,均发现了股票市场中的混沌证据。例如:叶中行、杨利平等在对上海股市进行研究时,发现了其中包含的混沌证据;赵华对上证指数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呈现为正数,意味着上证指数具备混沌特性。

(三)期货市场中的混沌证据

在期货市场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混沌证据。DeCoster等人利用李雅普诺夫指数、相关维对糖、金属等期货数据进行检查,使用了400多个观测值组成数据集。为了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发现更强的混沌证据,同时对时间序列展开AR与ARCH滤波处理,也发现了相同的混沌证据。就当前的研究来看,对数据进行滤波处理是否是必须的尚未形成统一结论。例如,Theiler等人就数据滤波处理提出了反对意见。相关研究认为,使用滤波进行数据处理可能会过滤掉数据中包含的混沌证据,且不能增加滤波证据。

(四)外汇市场中的混沌证据

在对金融经济学进行混沌分析时,有关研究人员在外汇市场中发现了混沌证据。在早期的实证研究中,普遍使用了随机漫步模型对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展开了检验。例如,Meese等人的研究显示,名义汇款的对数与随机漫步模型相符合。而在近期的实证研究中,更多对汇率的非线性特征进行检验。例如,Bajo-Rubio等人对西班牙银元与美元之间的汇率进行了研究,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与相关维结果均证实了其中包含着混沌证据。具体而言,就是在对即期汇率、远期汇率(一个月与三个月)进行分析计算时,得到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均为正数,在嵌入维增加的情况下,相关维数在3以下保持稳定。Hsieh等人在对美元、英镑、加拿大元、日元、法郎(瑞士)、马克(德国)之间的汇率进行独立同分布检验,结果表明,汇率中存在着极为强烈的非线性,表明了汇率(外汇市场)中存在混沌证据的高可能性。

(五)债券市场中的混沌证据

债券市场是金融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属于金融资源的一种形式。在当前的研究中,相关人员对其中包含的混沌证据也展开了实证分析。例如,Jaditz等人对不同六个月国债、六个月商业票据利率进行了利率风险溢价的计算,并使用了相关维对时间序列中包含的混沌证据实施检验,结果确定了其中存在混沌证据,并对零假设(变化过程属于随机漫步)落实了拒绝。Mahajan等人对利率与汇率进行结合研究,主要使用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等十一个国家的日短利率,十种货币的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包含相应国家的通货膨胀等)展开研究,判断其中(利率与汇率)是否存在混沌证据。在研究中引入了独立同分布检验以及相关维分析,结果表明:远期汇率风险溢价显著,且结构呈现出确定性,但是结构的复杂性也相对较高;汇率红的变量与PPP均衡理论显示出较高的一致性。这一结果强调,汇率与利率并不服从随机漫步,均属于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六)衍生产品市场中的混沌证据

对于衍生产品来说,定价属于证券价格服从随机漫步的假设,若未充分满足这一假设,则衍生产品定价会发生极大的变化。Hagtvedt利用了亚市障碍期权对高度敏感期权定价进行了分析,探究混沌对其影响。结果表明,高度敏感期权价值与正态分布的期权价值存在较大差异。

三、混沌理论视角下宏观经济学的分析

(一)宏观经济数据中的混沌证据

若宏观经济数据具备混沌特征,则这种宏观经济极容易发生较大的波动。对宏观经济数据进行混沌理论视角下的分析,旨在挖掘经济波动中包含的规律。长时间以来,研究人员并未在宏观经济数据中发现混沌证据[3]。例如,Frank等人对加拿大宏观经济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为负数,未确定出宏观经济数据中具有混沌证据。在宏观经济数据中的混沌数据分析中,我国学者陈平在研究中首次发现混沌证据。在实际的研究中,主要对十二种类型货币的货币总量时间序列展开了李雅普诺夫指数以及相关维检测,共计形成了800个周数据点,并发现十二种货币汇中有六种货币的总量时间序列具备混沌特征。此外,沙因克曼等人的研究显示,美国战后人均GNP虽不存在混沌现象,但是表现出了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在混沌理论视角下对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时,难以发现混沌证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相比于金融时间序列来说,宏观经济数据的观测数量相对较少,且包含的噪音较大。而李雅普诺夫指数计算对观测数、噪音的敏感性极高,所以难以获得混沌证据。为了防止这一问题,赵华在研究中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使用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李雅普诺夫指数算法展开我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保证了短时间计算MLE的准确性与稳健性[4]。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年度GDP中存在混沌证据以及结构性变化,可以利用马尔科夫转换模型完成分析。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中的混沌证据

依托混沌理论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进行分析,除了能够探究其中是否包含混沌证据之外,还能够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作出新解释。例如,岳毅宏等人对传统静态经济增长模型进行了分析,结合其中存在的缺陷构建起了动态的经济增长模型。同时,利用李雅普诺夫指数对系统处于倍周期分岔点微小邻域内的收敛行为展开了进一步分析。

四、结语

综上所述,混沌理论为金融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更好地开拓了研究视野。金融数据的研究中,股票、期货、汇率与利率中均发现了混沌证据,证实了金融市场属于复杂动力学行为。在宏观经济学中,宏观经济数据存在非线性以及混沌证据,能够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研究做出新的解释。

参考文献:

[1]何孝星,赵华.关于混沌理论在金融经济学与宏观经济中的应用研究述评[J].金融研究,2006(7):166-173.

[2]张杰.当经济学遭遇中国金融改革:几个问题的新解释[J].国际金融研究,2019(6):3-13.

[3]张军,张晏,王永钦.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宏观经济学:新问题、新范式与中国学者的探索——首届中国宏观经济学者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19,54(9):203-208.

金融与经济范文4

我国农村山区、丘陵较多,机械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机械化水平是衡量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方面。我国拥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珠江三角洲平原,占地约70万平方公里,其它区域一般为山地、丘陵等地形。对于我国农村地形,更是以山地、丘陵为主,这种地形结构不利于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可以看出,在1991~1996年机械化动力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近年来发展速度非常缓慢,从2008年开始出现急剧下降。从而可以看出我国农村机械化水平发展的局限性。机械化水平低除了地形原因限制外,其它因素的影响也非常关键。如我国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我国农村农业从业人员较多,农村居民较多,而耕地少,人均耕地非常有限。大部分农村人均耕地不到0.4亩。这种生产模式下,农户不需要通过机械就可以完成,如果勉强使用机械化水平只会增加生产成本。城乡生活水平、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存在差距,但是差距逐渐变小。城乡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的差距是反映农村经济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指标,而降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与生活条件差距是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目标。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支持,99%的农村已经实现水泥马路到家,农村师资、医疗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并且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城乡资源共享水平越来越高,许多农村居民购物也较以前便利,很多农村孩子在县城读书就业。可以看出,在1990~2001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拉大,但是在2002年之后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缩小,特别是在2007年之后,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大幅度靠近。但是,城乡的差距依然存在,并且城乡居民的生活状态以及精神文化水平的差距非常大。我国农业生产产量持续增加,但农产品深加工不足,农企发展困难。农业企业是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方面,农企结构和实力的改善是实现农村经济转型的基本要求。2001~2010年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幅超过20%,2011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经超过15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7.6%,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的年均速度显著高于GDP增长速度,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大。目前,我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已经超过22万个,加工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500万。但是我国农企发展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主要为农产品粗加工,深加工严重不足。第二,我国农业企业人才不足,管理水平有限。第三,我国农企资质不佳,在5万多个食品加工企业中,只有100多个达到国家二级企业要求,所占比例不到3%。第四,我国农企规模小,融资困难,企业升级艰难,这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经济转型的专业化、技术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不足,农村商品贸易、物流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比较城镇发展情况,农村基础设施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于农村企业发展的道路、水电等基本基础设施发展不足;第二,生活与娱乐设施不足,农村居民生活依然靠打牌等自娱自乐,缺乏政府引导,没有经常举办活动的娱乐组织;第三,医疗、教育、通信、购物条件不足,农村居民生活依然非常不便利。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流服务的不足,很多农村地区只有邮政可以到达,其他快递物流服务缺失,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都产生了重要的限制;二是商品贸易发展的不足,农村商品存在质量无保证不合格商品充斥、商品种类与品牌单以及商品贸易环境不足等问题;三是各种中介与技术服务缺失,这对农村企业产业升级产生重要影响。

二、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存在的主要困难

第一,农村各种条件的改善需要大批量资金,但是基层政府财政困难,无力支撑。我国城镇的发展经历了20多年,这期间中央、省市等各级政策和资金都集中在城镇发展中,农村的大批量资金也进入城镇当中。但是当前,各级政府虽然在倡导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战略,但是我国对城镇的扶持也必不可少的。中央以及各级政府虽然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但是投入有限,主要依靠基层政府的支撑。近年来随着医疗、教育等条件的不断改善基层政府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即使在上级政府的有限支持下也难以满足农村庞大的资金需求。比如说每一年一个县的农村道路设施、水利设施、电力设施的开支非常庞大,每年耗费数亿元。如果要增加其它各种设施,大多数县级政府都无力承担。

第二,农村企业效益水平较低,薪资水平等各方面的综合条件与城市企业存在差距,无法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吸引农户放弃农耕,导致农村土地无法集中生产,实现规模化、机械化。薪资水平一直是吸引劳动力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我国劳动力大批量往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集中的关键原因。相比城市与农村企业,除了薪资水平无法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外,企业的工作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管理规范化水平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但是农村富余劳动依然很多。农村企业对富余劳动力吸引不够,导致大量劳动力停留在有限的土地中,导致小农经营的现状无法改变,也将影响土地的集中生产,不利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模式的实现,而这些是农村经济转型的基本要求。

第三,农村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农户,信贷困难,满足率低,不利于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张,不利于农户生产条件的改善。近年宏观经济不稳定,农村许多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但是由于规模小,资产有限,无法在正规金融机构实现信贷,而在非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利息较高,生产的效益无力支撑,导致农村近年来中小企业大量破产。对于市场前景好的农村企业,由于信贷无法实现,融资不足,规模无法适时扩大,影响企业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小额贷款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但是依然供不应求。同时对于农户来说,在没有关系和担保人的情况下,基本很难实现贷款。目前我国农村的信贷满足率不到40%,这还不包括一些有贷款需求但是没有贷款意识的农户。

第四,除了信贷业务外,其他金融业务发展严重不足,不利于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生产风险的分散(保险行业发展不足),也不利于其进行投资和融资活动。城镇各种金融业务发展迅速,一方面可以降低意外风险,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投资工具,也可以作为集中零散资金的融资工具,可以说金融业务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各种金融业务在农村发展严重不足。首先是保险业务。保险对于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来说越来越重要,可以有效降低意外风险事故,降低个人和企业承担风险。但是我国农村保险业务除了基本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外,生育保险、意外保险、大病险以及农业生产风险、企业生产风险等各种关乎居民生活和农村生产风险缺乏推广和应用。其次是金融投资与融资业务在农村的应用不足。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闲余资金越来越多,但是农村居民的投资意识却不高,一般存在银行等着贬值或者将现金留在身边,这样不利于农民增收,不利于改善城乡居民差距。实际上,农村闲余资金在增加的同时,农村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农户或者中小企业要扩大生产或者农户想从事非农活动,在自身资金不足时就需要向外融资,但是农村融资非常困难。这就形成了大量的农村闲散资金和农村融资困难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农村金融业务发展不足的重要体现。

三、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转型的支持

(一)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现状

为了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转型的支持度,政策对农村金融支持在不断加强,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支持力度越来越大。金融对农村经济转型支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收减免,如《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对金融机构发放的农户小额贷款(5万元以下)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二是定向补贴和奖励支持。近年来政府对农村信贷实行贴息政策,即对常年亏损的农村信用社保值贴补利息给予补贴的政策。同时为了引导引导金融资金进入投入到农村地区,支持农村经济转型和发啊站,对农村专项贷款实行贴息政策,例如自2008年起财政部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给予费用补贴《;中央财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达到一定要求的村镇银行,按其上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补贴。2012年财政部将小额贷款公司也纳入了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的试点,以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据统计,2012年中央财政向农村提供金融支持的金融机构定向补贴了36.21亿元,2013年已经超过了41亿元,增幅非常大。目前,我国对农村金融的支持政策已经覆盖了所有农村区域。可以看出,政策上我国对农村金融的支持程度越来越大,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策支持依然集中在国有银行的涉农贷款定向补贴,针对个人的支持度较少,此外针对地区性银行的支持度较低;二是政策的实施与规定目标偏离,这是因为我国农村经济与县域经济的界限不明,很多银行将资金投入到县域经济而非农村经济中,但是其也能获得涉农金融政策支持;三是,虽然政府对农村金融支持的额度越来越大,支持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其支持资金相对于农村经济转型的庞大资金需求依然存在很大差距,而实际上,我国财政力量有限,仅凭政策补贴来实现农村金融发展满足农村发展需求的路径行不通。因此,农村金融机构依然供给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农村经济转型与快速发展的要求。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第一,金融机构的数量不足。比较城市各种商业银行,随处可见,包括国有银行,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以及地方性银行等各种规模的银行机构,但是农村的银行非常局限,主要是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非常少,其网点也非常少,这不仅影响农村的金融规模,也影响农村居民办理金融业务的便利性。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陆续在县级以下区域退出。在1998~2007年,四大国有银行相继撤出了3万个县级以下机构,近年来撤并还在继续。当前商业性保险、证券、担保、信托投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在县以下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是空白。农村信用社成为勉强支持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主力军。第二,金融机构业务规模总量的不足。我国城市经济依然在稳步发展当中,其中资金需求量非常大,很多金融机构的资金集中投向了城市,而农村的配额非常低。例如我国农村的贷款额度,从下表可知。2013年我国农村涉农贷款余额大约为20万亿元,同比增长率才3%,而我国金融机构总的贷款余额为72万亿元,涉农比重为27.8%。也就说,我国绝大部分资金投向非农领域和非农区域。第三,我国农村金融业务存在严重的供给不足,首先体现在贷款上。我国农村贷款不满足率达到72.4%,也就说只有27.6%的满足程度,大部分的农村贷款得不到满足。同时在我国农村借贷中,正规借贷(金融机构借贷)的比例非常低,为27.6%,绝大部分贷款需要依靠民间借贷来完成。大部分家庭因为资质不合格不会提出申请,而提出申请的有三分之一的可能被拒绝。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借贷的缺口很大实际上,我国保险等其它业务的缺口更大,只是由于没有推广,潜在需求没有被开发出。

(三)我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转型的支持与影响

第一,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血脉,是农村经济转型重要的资金来源。从农业来看,我国农村居民的储备资金不足,如果要提高机械化水平进行扩大生产,需要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而农业生产风险可以通过保险等业务来分散。从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来看,虽然通过项目来实现,但是项目的实施基本需要通过银行融资贷款来完成。目前基层政府入不敷出,很多提前支出也需要依靠金融机构来实现。从农村企业的发展来看,无论是中小企业扩大规模,还是中小企业的兼并重组,都离不开银行的参与。农村经济转型的任何方面都需要资金进行依托,而金融是资金的主导者,因此农村经济转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与发展。

第二,金融影响农村经济转型的速度和方向。金融直接影响农村经济转型的速度,这是因为金融的发展情况,金融对农村经济转型的支持程度,是否满足农村经济转型的基本要求,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转型的速度。如果金融能够大力支持农村经济转型,能够满足农村经济转型的基本要求,那么农村经济转型的实施速度就会加快。同时,金融业影响了农村经济转型的方向,这是因为资金的去向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也就影响了农村金融转型的方向。例如,如果金融机构的资金大量流入某个农村区域的水稻加工产业,那么该区域水稻加工产业在资金充足下会扩大规模生产,在加工技术上也能够大幅度提高,并且在加工需求下水稻种植需求也会大幅度增长。

第三,金融影响农村经济转型的质量和效果。农村经济转型的质量和效果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区域农村经济转型的目标和金融支持的方向是否匹配;二是金融支持的程度是否满足区域农村经济转型的速度和要求;三是农村经济转型的战略和政府政策的正确性和匹配性。可以看出,前二者都与金融相关,并且是实施成功的关键。具体分析,金融对农村经济转型质量与效果的影响如下:金融机构与业务的丰富性影响农村经济转型后经济的稳定性,金融机构越多,其资金实力越雄厚,支持程度越高;金融机构和业务发展的稳定性影响农村经济转型实施的顺利程度。近年来经济不稳定,金融不稳定,导致金融对经济的支撑不够屡见不鲜。如果农村金融发展不稳定,存在各种风险,那么其对农村经济转型的支持也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就不能为农村经济转型提供稳定的资金供应以及其他金融服务,这将影响农村经济转型的顺利程度。

四、基于农村经济转型条件下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农村经济转型环境的改善需要依托金融支持,农村经济转型的问题需要金融来协调解决,而农村经济转型的关键问题实际上还是金融问题。基于农村经济转型的需要,为促进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笔者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策略:

第一,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构建丰富的、具有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解决农村金融供不应求的问题应该从多样性着手,允许社会资金进入金融行业,以需求为基础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多样化金融市场。当前民间资金非常多,应该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正规金融机构,放宽农村的金融供给,同时对于非正规金融机构也需要不断规范,加强管理。

第二,鼓励农村金融创新,加快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建立适宜农村经济转型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比如我国保险业应该针对农业经济设立各种保险业务,以分散农村生产风险。各种金融融资工具和业务可以适度创新,吸引民间资金进入,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和放贷能力。

第三,为加强农村经济转型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匹配性,应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在此政府需要引导金融机构、农村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好三者联系的桥梁,实现资金与需求的对接,使得农村金融真正落实在农村,服务于农村。

金融与经济范文5

关键词:金融产业;聚集;区域经济

当下,金融产业集聚现象遍布全球,大量对国内外均具有重要影响的金融中心不断涌现,带动了所在区域的经济迅速增长。我国可通过借鉴国外金融产业集聚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寻有助于推动我国区域经济更进一步发展的金融产业集聚发展途径。

一、金融产业集聚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走向

金融产业集聚发展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分别为:地理效应、区位效应、空间效应。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聚集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三类金融产业聚集现象,下文将分别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聚集的角度,结合影响产业聚集的因素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银行业集聚

基于空间效应与溢出效应的共同作用,当集聚区域内的银行数量及资金量增加之后,相邻区域发展金融产业集聚的速度将显著提高,而相邻区域发展产生的溢出效应又可反向促进本区域的金融产业集聚发展。地区的投资开发水平以及人力资源水平的高低将决定本地区与相邻区域在空间效应与溢出效应方面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当两个相邻区域同时出现经济增长的现象,意味着银行业集聚产生的空间效应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保险业集聚

当集聚区域内的保险企业数量及分布密度增加时,引发的溢出效应既可带动自身的经济增长,同时有助于推动相邻区域金融产业集聚的发展,但对相邻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小于对自身发展的推动作用。随着区域投资开发力度的增加,本地区及相邻区域的经济均将显著增长,而提升人力资源水平产生的作用相对较薄弱。可见保险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可显著提升本区域的整体经济水平,并对相邻区域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所在区域的影响更为突出。

(三)证券业集聚

证券业集聚的空间效应与保险业相似,溢出效应的作用力随集聚区域内股票资金总数及企业数量的增加而加强,促使本地区及相邻区域的经济增长更为迅速,因此证券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对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且对本区域的经济促进作用强于相邻区域。通过对以上三种集聚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产业集聚引发的空间效应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投资开发水平、资金活跃度及人力资源水平均可加强空间效应,但人力资源水平对空间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对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控制有助于最大限度发挥产业集聚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金融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一)引发外部规模效应

相关领域的学者曾就金融产业集聚引发的外部规模效应展开研究,部分学者认为,金融业集聚不仅对金融业本身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有利,同时具有引发一定程度经济外部性的作用。例如,金融集聚区的建立可吸引大量的企业、工厂以及就业人员的到来,产生一定程度的连锁反应,同时政府为努力扩大金融集聚区的规模及树立口碑,必将投入必备的基础设施及引进大量的公共资源,从而引发外部规模效应。而外部规模效应可为金融产业聚集区域带来更多的外部投资,增加产业投资的多样性,扩大区域经济的规模,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二)引发扩散规模效应

在金融产业经历发展、聚合、整合三个阶段后,优质的金融资源不断汇聚到集聚区域的中心地带,政府将分配更多的优质资源至集聚中心区域,同时低劣、竞争力差、收益低的公共资源逐渐被淘汰,分散的金融资源经整合后再进行中心辐射型的分配。由此可以实现庞大的资金流由金融中心向四周输送的模式,满足行业发展及升级的各类需求。同时,金融中心可为各类产业提供高级金融服务,整合分配金融资源,为集聚区的产业升级提供资助,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协调发展。此外,金融研究机构及创新企业的建立与汇集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并通过扩散效应将技术力量传递至周边区域,从而推动相邻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促使溢出效应产生

金融产业集聚可以引发两种溢出效应,即信息外溢效应以及知识学习效应。当集聚区内存在发展水平不一的金融机构时,各机构间的信息交流与业务沟通程度将大幅提升,引发知识溢出效应。知识溢出效应的产生增强了机构之间的互动性,加深了各机构间的经验共享程度。大型金融机构还可借助地理位置的优势快速掌握周边区域其他机构的需求,迅速制定出适合不同需求的供给方案,加快服务速度的同时保证金融服务与产品的质量。此外,溢出效应的产生有助于企业领导与投资者收集更为准确、全面的金融信息,及时调整企业目标,合理规划企业的经营任务,努力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为区域经济增长助力。

(四)激发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动力,因此经济的增长离不开创新。而金融中心的存在促使大部分金融机构、创新机构以及其他类型的企业聚集在同一区域,增强了技术交流与信息流通的水平,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基础保障。一方面,地理位置的聚集降低了信息传递与技术交流的成本,提高了各机构、企业相互合作的效率,确保企业可尽快获得核心技术与信息。因此,金融产业集聚区域的知识储备明显强于其他地区。另一方面,金融产业集聚区域的高级技术人才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人力保障,有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

三、高效发挥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途径

(一)完善金融业基础环境,提高金融产业集聚水平

作为金融业主体,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高低对金融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级金融人才稀少且多数分布在发达城市,因此各省市应加快建立高级金融人才的培养及引进机制。一方面,应加快推出人才政策,吸引优秀技术人才的视线,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充分给予其发挥能力的平台与机会,放宽职位晋升限制并提高薪酬标准,以便在保护当地人才的同时,引进其他地区的高级金融管理人才,最终形成金融人才的集聚。另一方面,应在金融发达城市建立金融人才交流培训中心,通过业务培训及理论知识学习培养专业的金融人才。此外,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务必与金融业发展需求同步。首先,区域交通及网络通讯设施应满足金融业以及从业人员的需求,为金融机构获取信息提供便利,以便加强客户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吸引其他金融机构的入驻与建立,加快金融产业的集聚;其次,政府应加快打造公平、公正、透明的行业环境,推动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再者,各城市间应加强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缩小地区间的差异,促进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引导金融产业专业化发展

科学合理的政策是实现金融产业化改革的必要条件,政策应围绕产业结构升级、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展开,以加快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力。针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的集聚发展规划应当遵从专业化的要求,分别制定可行性高、效果好、完整性强的发展模式。实施合理的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源分配向金融产业倾斜,利用累积循环效应加快金融产业集聚速度。此外,应加快调整金融产业结构,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产业体系,帮助金融产业步入正确的发展方向,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例如,针对保险业可进行业务创新,将农业生产活动与保险业的各项业务结合,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将我国现行的种植业及林业补贴作为农业保险加入保险业务范围中,以降低农业发展风险,提高农业发展的积极性。针对传统商业保险市场,可采取对象细分、保险特订的方式为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特色化产品,同时为保险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强化企业的资金实力。

(三)推动金融国际化改革,加强政策与监管协调性

加快实现金融宏观制度改革以及金融自由化是当前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长期要求。为推动国内资本市场多样化发展,应尽快完善股票、债券及货币市场的交易环节,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与衍生产品。深化改革汇率机制,促进金融价格机制向市场化转变。拓宽金融产业的发展视野,加快金融产业国际化改革,为我国金融中心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基础。监管部门应以安全稳健为要求,制定金融监管措施,以此促进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推动一体化发展。并在平衡监管工作与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尽可能为企业保留宽松且合理的发展空间。面对金融机构提出的创新发展方案,应当以积极、认真、严格的态度进行全方位考查,大力支持有利于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方案。

(四)加强各区域政府协作,借鉴发达经济带经验

金融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帮扶,达到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度需要提升区域的政治地位,重抓强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责任制,并出台国家战略政策扶持金融产业集聚发展。以长江经济带为例,位于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板块内的各级城市应加强与中央的协同工作,研究适合经济带实际情况的发展途径,结合城市地理位置与资源情况,准确定位发展方向,避免区域内的不良竞争。同时,应借鉴京津翼地区的发展经验,设立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委员会,由国务院负责人担任委员会组长,省级政府的高层领导担任副组长,分别在上、中、下游设立3个区域协调小组,独立进行各区域内的经济推动工作。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大会,各个省市的主要负责人需在会议上确定年度工作的具体执行计划,通报重大合作项目的推进落实情况。此外,由于各个金融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水平不一,因此,各地应制定差异化的金融政策,以更好地适应各集聚区的发展需求。譬如,在金融产业集聚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可将金融政策重点倾向于优惠方面,适当降低集聚区内的企业注册资金限制及税率,并提供一定额度的金融补贴等,以吸引更多内外部资金的投入,加快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缩小不同集聚区间的差异。而在金融产业集聚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则应适当提高准入门槛,以提高集聚区内资源的整体质量与层次。金融产业集聚带动经济增长的效果较为显著,但当前我国正处于金融产业集聚的发展阶段,调动社会资源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时需谨慎操作。地区环境、地理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是促进金融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在此先决条件下应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利用资金力量推动金融产业的技术革新与推广,以政府相关政策与管理为导向是我国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周佰成,迟雪丹,王晗.货币政策、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增长[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2]张治栋,吴迪.产业空间集聚、要素流动与区域平衡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的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9(04).

[3]谢婷婷,刘锦华.金融集聚、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增长[J].武汉金融,2019(02).

[4]张同功,孙一君.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副省级城市的比较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8(01).

金融与经济范文6

县域金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金融体系的终端环节,对支持辖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县域经济在金融支持的作用下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但应该注意到作用背后存在的差距与缺陷,充分发挥金融支持贡献的潜力。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1.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处于转型期。

以湖北省为例,2014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6365.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幅高出全省0.6个百分点,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为59.8%。2014年,县域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8.9∶50.8∶30.2调整为18.1∶51.1∶30.8,县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995.45亿元,占全省比重为44.8%,第三产业增长11.8%,县域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2.县域经济构成成分复杂,综合性明显。

县级行政单位是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重要桥梁,是联系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枢纽,包含了公有制、集体所有制、民营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形式,以及集体统一经营和个人承包经营(农村)多种经营方式,部门齐全、行业众多、功能完备,是相对完整的经济运行体系和基本单位,涉及诸多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领域、经济管理职能部门、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二)金融支持的现状

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提供的金融支持体现在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主要指非大额金融投资的贷款需求。县域经济综合性强,包含农户、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和基层政府组织多种金融需求主体,不同类型主体根据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自身需求特点等,形成了互有倚重、相互交叉的金融需求-供给网络,主要可以分为“三农”金融需求、县域工业化金融需求和城镇建设金融需求、民营经济发展金融需求和居民消费金融需求。

二、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需求旺盛与金融供给抑制之间的矛盾

随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中单个微观经济主体对资金需求明显扩大,引发信贷需求总量快速增长,而同期县域金融供给却相对不足,旺盛的金融需求和抑制的金融供给间存在矛盾。具体表现为:

1.金融需求与供给数量上的差异。

由于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商业化运作,其将防范金融风险、保持业务的稳定运行和获取最大限度利润作为首要经营目标。受此驱动,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推行城市发展战略,商业银行战略重点在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其信贷资金重点投向城市和工业项目,对县域“三农”金融需求、民营经济发展需求关注不足。

2.金融需求与供给质量上的差异。

不同的经济主体在融资需求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金融需求的形式特征如规模、渠道、期限等存在差异,表现出多层次性特征。此外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长期资金借贷和中间业务需求相对增加,对金融创新产品和创新业务需求亦不断增长,原有较为传统、单一的融资方式、业务种类、金融产品种类和数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金融需求。

(二)金融资源来源与去路之间的矛盾

县域金融资源特别是农村金融资源的逆向流动导致的“抽血”效应是长久以来存在的,主要表现为储蓄资金大量外流的现象,即储蓄资金由基层金融机构向上级金融机构集中、信用社向国有商业银行集中、农村向城市集中的逆向流动趋势。以湖北省为例,2014年一季度湖北省县域金融机构增量贷存比为41.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1个百分点。导致逆向流动的原因包括某些金融规定导致的制度性流动、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战略导致的经营性流动、商业银行追逐更高利率的逐利性流动以及邮政储蓄、保险系统等渠道行流动。“抽血”效应势必会加剧地区信贷资金的紧张程度。

(三)金融资源在县域内分布不均匀的矛盾

县域金融资源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不均匀状态,信贷投向与需求对接失衡,表现为有限的金融资源在多种类经济主体之间不均衡分布。商业银行为防范风险,加强资金的集约管理和审慎经营。中小企业贷款额度较小,风险偏高,贷款管理成本高,预期收益低,因此县域商业银行贷款结构不平衡,有限的信贷资金明显偏向大中型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即主要满足了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建设金融需求。在金融需求总量规模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更凸显了“三农”、民营经济发展金融需求紧张态势。

三、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县域企业发展水平缓慢,加剧信息不对称局面

县域民营经济多为中小企业,多数仍处于发育期,由于运转不规范、管理制度落后、财务不透明等缺陷,加剧了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间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信息不对称会带来“逆向选择”效应和“道德风险”,并提高了单位交易成本,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预期收益率。进而促使银行采取信贷配给措施,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二)金融中介服务缺失,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

县域经济体内,缺乏基本的金融中介服务组织,如担保公司、评级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中介服务严重缺失,导致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县域经济体内部分经济主体无法通过完善的担保服务来满足贷款需求;此外金融中介服务组织弱化信息不对称的作用也无法发挥。

(三)组织形式缺陷,信息传递滞缓

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按行政区划设置总行、省级分行、地市分行、县支行,形成了“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的组织模式格局。而县支行缺乏信贷自主权,贷款核查、审批多由一级分行或总行负责。管理权限与经营主体的不匹配、深层次银行科层结构和过长的委托—关系链条,影响了信息传递速度和效率,加剧了信息不对称;同时影响贷款发放速度,降低资金时效性。

(四)不合理行政干预

金融机构按照行政区划和政府层级设置的组织结构,使得地方政府对于辖区内国有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行政影响力。部分县级政府为了达到县级经济的快速增长,强制要求县域内金融机构为当地的基础设施或招商引资项目进行资金支持,争夺有限的金融资源。在信贷资金投向已经偏向工业化和城镇建设融资需求地情况下,不合理行政干预更加剧了其他经济主体的融资困境。

四、完善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重构县域金融体系

应该完善重构现有县域金融格局,使之适应县域经济发展,使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有序竞争,并引入民营金融机构,满足多层次的融资需求。

1.强化县域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

农业发展银行应该明确其性质及定位,发挥政策性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导向、杠杆作用,填补商业性金融功能的空白,为农业生产、科技开发与推广、基本设施建设等作为信贷支持重点,保护广大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2.优化组织机构。

商业银行应该优化现有组织结构,例如县级支行可以结合各个县域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发育状况、货币化程度等方面的实际进行分类重组,根据金融趋同、鼓励适度竞争的原则,按照业务量的大小对县级支行进行优化组合和调整,重新规划布局。此外,应该扩大基层行信贷自主权,进一步清理和减少对基层机构的干预,增加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但同时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内部控制。

3.完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通过组织制度和产权制度的创新,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在经济发达地区,改建农村商业银行,通过满足农村内部中小企业和经营大户的资金需求来争取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与农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在欠发达区,成立由农户入股按合作制原则发展的小额信贷合作社,为入股农户生活和自给性生产提供小额信贷。

4.规范发展县域非正规金融。

放松金融市场进入管制,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种形式的民营金融机构进入县域金融市场,缓解现有金融功能有限和信贷供给不足的局面。有条件地允许民间金融合法化,鼓励正常的民间借贷。但同时要做到合理利用和有效监管,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降低不稳定风险。

(二)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征信体系建设

1.加强县域信用体系建设。

征信系统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支撑,是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基础。积极推进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完善征信系统监管体系,建立县域经济信用等级评定机制,改善县域社会信用环境,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效率。

2.健全金融中介机构体系。

通过培育、引入有规模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担保机构、评级机构等,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信用增级、信用担保等金融服务,提高企业信息透明程度和财务管理能力,弱化信息不对称,保证企业资金运用的时效性和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金融与经济范文7

关键词:信贷激增;经济金融;金融风险

一、导致信贷激增的原因

导致信贷激增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从需求方的角度来看,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当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其整体投资欲望与投资需求通常要远远高于正常的发达国家。因此,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投资需求的急剧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信贷的大幅度扩张。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实体经济的发展,往往会加强消费者的消费动力与投资信心,并营造出一种繁荣的商业投资氛围,进而使大量增加的消费与投资带动信贷的扩张。同时,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民间企业的发展都会在很大程度上使信贷需求快速增加。第二个方面,从供给方的角度来看,信贷的急剧增加通常是由银行对利润的不合理追求导致的。银行作为经济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贷的发展方向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随着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的不断发展,其投资环境逐渐改善,高收益的金融市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此外,政府的经济政策也对信贷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信贷激增对经济金融风险的影响

(一)信贷激增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信贷的激增通常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潜在的产出造成刺激作用,并带来过热的经济压力,进而给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在短时间内加大对很多资源类进口产品的依赖程度。而银行通常可以为消费以及不断增加的进口需求提供相应的信贷服务,进而给经济的发展方向造成影响。同时,由于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出口经济在国家整体GDP中所占据的比例通常较小,且增长速度通常较慢,国家宏观范围内存款的上涨速度明显低于投资的增长速递,导致其通常需要采用银行借入外资的方式来弥补实际的逆差,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负债的大幅度增加。并且,其商品需求对进口依赖程度过强的问题,还会加大其经常账户的逆差,并带来较为严重的外债负担,进而严重加剧经济的不平衡现象。此外,信贷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还会导致能源、食品、以及工资等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进而严重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信贷激增对资产市场的影响

资产市场的震荡是信贷激增对经济金融风险影响的重要表现。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财务杠杆的价值,很多金融机构的投资者经常会选择用已经购置的股票作为抵押条件,向银行申请新的贷款,并将申请到的新贷款重新投入到股票市场。而一旦股票行情发生变化,股票的价格发生下降的情况,相关的投资者不仅需要承担实际的经济损失,还很有可能需要面临无力偿还银行贷款的问题。同时,如果抵押品在抵押的过程中发生贬值的现象,也很容易导致银行无法通过变卖抵押品的方式来收回应收的贷款,进而给银行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此外,由于资产市场通常具备着很大的感染性,一旦股票的市场发生严重的震荡,股票的价格大规模下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很多投资者放弃对股票的投资,进而给资产市场与金融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三)信贷激增对银行业的影响

信贷的激增也会给银行业的运营与发展带来很大程度上的影响。由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预测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的信贷情况与信贷问题通常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实际的金融经济风险经常会被低估。且很多金融机构经常会采取一些相关的激励机制来加快信贷的增长速度。特别是随着货币政策的不断放松与市场竞争的逐渐激烈,很多银行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通常会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放款对贷款人的审核标准,对很多本来不符合银行审核标准的贷款人进行放款,导致银行的实际管理水平逐渐无法满足贷款的快速增长,不合理的贷款率给银行的正常运营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从需求方的角度与供给方的角度全面明确导致信贷激增的原因,并充分认识到信贷激增对宏观经济、资产市场、以及银行业的影响,积极加强对信贷激增的合理控制,以有效降低经济金融的风险,保证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金融与经济范文8

一、金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银行业务能力盈利不足。在金融经济发展上,银行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可是经济发展太过迅速,总是会出现更新的局面,当出现一次新局面时,银行就会出现业务能力上的盈利损害,导致银行利率出现持续下降,不利于银行经济持续发展。所以,造成银行经济对国家经济需求供给不足时,国家就针对这一现象开始实行改变,采取了银行利率化改变措施,这一过程上还要保证利率化与市场之间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变化,目前虽然对这种情况看上去还不是很普遍,近年内看不出来情况到底怎样,但是也在持续发展改进当中,在今后可能会越来越显眼。而且银行利率情况的调整对整个金融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利率还在持续下降,那么将会造成银行存储资金严重流失,银行将会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利率,吸引更多的人进行稳定存款,但是这种形势不利于银行持续发展。

(二)信贷下降通道逐渐扩大。金融经济慢慢稳定之后,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信贷下降通道逐渐扩大,这样一来会使金融出现真正的危机,并且也是用眼睛可以看到的。曾经国家经济发展来源是出口业,或者就是投资法,但是由于现在这两种方法已经不能够维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导致信贷出现危机,经济来源进出口失去具体方向,甚至还有一些大型企业对人员方面下手,使工作人员遭受了提前下岗,所以,要采取措施,避免信贷下降。此外,要对各个行业进行关注,对一些产能过高的行业进行整改,在保证行业中经济不被损害的情况下,进入到信贷下降通道中,否则就会导致经济发展越来越差。经济的强大能够保证信贷通道正常,结合经济过高的行业进行调整,保证经济能够发展上来,使其实现共同发展目标,信贷中还要做好账目清算,不然会对后期金融经济发展造成影响,信贷下降通道也不会以此得到提升。

(三)金融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弱。在金融经济发展中,金融和银行所遇到的问题大多数都是一样的,但是金融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弱。在经济发展不足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本身也失去了经济支撑,所以就需要去借贷才能进行经济维持,把企业的经济损失补救回来。但是企业一经负债水,在进行企业经济补救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借的钱越多,里面的利息就越高,所以在企业中,借贷已经不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了,这也就导致在大型金融业盈利能力上有所亏损,小型金融业上盈利亏损更严重一些。而目前大数据表明,现在的金融业发展状况确实不是很好,并且发展不持续也是有原因的,金融业在收益上已经损失很多了,所以就需要找到合适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完善,找到合适的增长点才能在金融业中实行,能够让金融业开始迅速增长收益,因此,多样化盈利发展模式在当前可以进行使用。

(四)金融业竞争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引起了金融界的注意力,所以,开始逐步形成金融业的竞争格局。在日常中开始逐渐实现网上借贷和理财,而且也有大数据表示,每一年的增长量都在逐步上升,这样看来,这种互联网方式具有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因此,大多数大型企业根据这一发展模式开始逐渐进攻,想在今后实现经济最大化效益,但是,其中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时,网上理财在市场中占比比较大,使人们开始逐渐加入到互联网信息时代,并且关注互联网发展迅速这一特点,在互联网用户上已经突破了不可想象的数字。通过互联网用户的增长使网上各种经济开始逐渐收益增加,互联网因为放贷审核的速度非常快,而且速度可以快到几分钟,比起在银行中借贷,需要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速度何止是快了一倍,并且还能拦截住信誉度不高的人借贷,这一操作省去了很多的繁琐步骤。虽然这种模式可以实现经济收益,但是其中还存在大量问题,一些高额借贷以及高利息借贷者开始放宽政策,导致一些不太了解的人陷入高利贷之中,并且还对此种高利贷进行大力宣传,当一些投资能力强的,转入巨额资金之后,不及时还,导致资金大量流失,使小额贷款形象受损,但是国家也为这些人讨回了公道,对这些跑路人员进行了法律制裁,这也是给任何一个公民打造出公平。

二、金融经济发展的有效应对措施

(一)完善金融管理发展制度,降低金融风险。在金融经济发展上,降低金融带来的风险相信所有人都会有这种保卫意识,但是,现在还有很多人都抑制不住金融贷款的风险,造成很多的人因为金融投资、理财失败还想在继续坚持,导致欠债金额越来越多,因为抵制不住金钱的诱惑使更多的人陷入其中。所以,需要国家政府完善金融管理发展制度,按照相应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整改,各个监督部门也要加强整改,其中人员综合素质必须要提升,在目前金融经济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制定好相关的政策,对互联网金融经济以及网络投资理财进行严格监管,这样才能使金融经济更好的持续发展。因为近年来互联网经济的开展,其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把互联网打造成法律管控之内的平台,让每一个人的经济财产都能得到安全保障。此外,还要对网上理财的人加强保护,并且提供法律保护制度,不会使公民的每一分钱受到侵害,降低人民在金融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促进金融经济的持续发展战略。

(二)完善金融管理监督制度,保证金融发展。目前在金融经济中由于金融管理监督制度不到位,使金融的发展得不到有效保障,很多金融机构在监督管理上很繁琐,并且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过低,导致金融行业中会出现一些人员挪动资金等现象。对于金融业来说,完善金融管理监督制度,才能推动金融经济持续发展,并且要从企业底层到高层进行逐一监管,才能体现监督制度的完善性。各个银行还要对想要借款的人员进行严格审查,做好监督,如果征信不过关的人一律不放款,避免因为银行本身产生的各种金融风险,甚至在风险的责任承担上,要落实到个人。还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人员,一些不按正常规范流程的人员进行放款,要遭受严重惩罚,对于一些严守规章制度的人进行奖励表扬,使每个人在工作时都能做到遵守自己的职业操守。还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优势,给各个地区制定相应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与国家共同发展,一些小型贷款银行要采取当地经济优势,找到适合的经济发展点,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国家金融经济持续发展。

(三)建立金融管理预警制度,增强金融管理。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银行与小额贷款上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会给金融经济带来一定的风险。所以政府要建立金融管理预警致度,增强金融经济的管理。大多数人都知道银行与小额贷款是有区别的,贷款中只能借不能存,但是银行借款审核快,放款速度也相对较快,还能抑制征信不好的人进行借款,这也是银行和小额贷款利益冲突的原因。之所以要建立预警制度,是因为要对借款人员以及企业的验证,是否能够及时还款,如果还款不及时是否能够有物抵押,这是对风险评估的基础保障。因此,风险评估的建立可以对征信低的人员以及没有信用的人进行严格审查,然后再决定是否放款,而且一些没有征信的人还要强行借款就要采取相应法律措施,对其进行制止,并且强行进入黑名单,这也才能保证贷款的可行性。再就是贷款银行要对大数据进行更新,使工作人员能及时了解到个人也为业务,以此来继续增强业务能力,促进金融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完善金融管理业务制度,增强金融业务水平。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要把银行的各种业务以及金融投资理财进行大数据表明,用互联网数据进行完善。在金融管理中如果实现合理的数据业务展示,那么投资理财的人随之可以看到自己的钱涨跌形式,并且还能及时数据进行导出,另外对于银行业务办理上,可以随时预约,可以随时取号,比无顺序的排队更合理一点,业务制度的完善,更好的增强了金融业务水平。此外,还要对借款人员所在机构进行整理,及时建立档案,使每个借款人员都存在征信系统,这也是为了以后借钱人员不还、甚至一些跑路的人不能及时还款做好基础保障,以免对金融业务产生影响。互联网的出现,给银行业务带来极大便利,并且也使业务流程合理进行,节约了更多人力物力。因此,互联网信息时代在不断进步,各个金融行业和各大银行要做好相应准备,相关资料都要进行完善和整理,这样在今后的数据信息上才减少错误产生,给人们的投资理财做好基础,这样才能使金融经济更好的持续发展。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