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实践探析

经济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实践探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昆山市经济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与危害概况、病虫害测报重点与做法,总结了主要经济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病虫害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概况;绿色防控;江苏昆山

昆山市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全市粮食及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8820hm2,其中以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1000hm2。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切实开展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病虫监测工作,及时《病虫情报》,召开专业会议,开展绿色防控新技术、新药剂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保障全市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安全和生态安全。

1经济作物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概况

全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00hm2。其中:蔬菜面积920hm2,占92.0%;西甜瓜面积80hm2,占8.0%。蔬菜设施栽培面积650hm2,占蔬菜种植面积的70.65%。经济作物常年发生的病虫害种类较多,主要监测对象有烟粉虱、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草地贪夜蛾、灰霉病、白粉病和霜霉病;次要监测对象为玉米螟、斑潜蝇、大豆毒蛾、茄二十八星瓢虫、红蜘蛛、瓜绢螟、蚜虫、蓟马和菌核病等。根据危害及发病程度分级,常年中等以上发生的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灰霉病和白粉病等,中等发生的有小菜蛾、菜青虫、烟粉虱、瓜绢螟、蓟马和霜霉病等,中等以下发生的有玉米螟、斑潜蝇、茄二十八星瓢虫、红蜘蛛、蚜虫和菌核病等。1.1烟粉虱烟粉虱主要为害茄果类蔬菜和西甜瓜。春季在设施茄子上查见,虫量10.5头/百叶;夏季虫量明显增多,5—7月大棚或者露地茄果类、豆类和瓜类蔬菜虫量5.3~1653.9头/百叶;秋季8—10月大棚或露地茄果类、豆类、瓜类、叶菜类蔬菜虫量16.3~3536.7头/百叶,部分大棚因前茬遗留虫口密度大,对后茬造成危害,如小苗期豇豆田虫量达到了3536.7头/百叶。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

1.2斜纹夜蛾

2020年分别在锦溪镇、张浦镇设了性诱监测点,斜纹夜蛾成虫5月6日始见,较2019年迟了4d。5月1日至10月31日2个镇性诱平均总虫量671头,为近5年最低,较近5年平均同期减少404头,较2019年同期减少210头。虫量主要出现在8—10月,平均单盆累计诱蛾量653头,占全年平均单盆累计诱蛾量的97.3%。田间虫、卵量:8月7日在大棚豇豆、甘蓝和露地大豆上查见,全年大豆、豇豆、扁豆、茄子等蔬菜平均有虫、卵株率0.6%~15.0%,虫量0.6~292.1头/百株,卵量0~14.8块/百株。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1.3甜菜夜蛾

2020年甜菜夜蛾性诱监测4月2日始见成虫,较2019年提前3d。5月1日至10月31日2个镇性诱平均总虫量583头,位于近5年第2位,较近5年平均同期减少43头,较2019年同期增加27头。虫量主要集中在5月和8—10月,平均单盆累计诱蛾量分别为89头和396头,分别占全年平均单盆累计诱蛾量的15.3%和67.9%。田间虫、卵量:5月21日在露地苗期玉米上始查见,7—9月危害较重,全年玉米、豇豆、茄子、番茄、空心菜等蔬菜平均有虫、卵株率0.8%~34.2%,虫量0~321.1头/百株,卵量0~20.0块/百株。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1.4小菜蛾

2020年小菜蛾发生偏早,4月2日性诱监测始见成虫,较2019年推迟1d。虫害主要发生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8月中旬至9月下旬2个时段。4月1日至10月31日锦溪镇和张浦镇性诱平均总虫量为845头,位于近5年第3位,较近5年平均同期减少134头,较2019年同期增加130头。田间虫、卵量:3月17日在大棚西兰花上始查见,全年甘蓝、花椰菜、西兰花、小白菜等蔬菜有虫株率0.8%~100.0%,虫量0.8~540头/百株,有蛹株率0~40.0%,蛹量0~130个/百株。发生程度为春季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秋季中等发生。

1.5菜青虫

2020年菜青虫主要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发生,据锦溪镇和张浦镇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一代菜粉蝶发生偏早,虫量较2019年偏多。田间虫、卵量:全年甘蓝、小白菜、夏白菜等蔬菜有虫株率1.0%~90.0%,虫量1.0~395.0头/百株,有卵株率0~100%,卵量16.7~1160.0个/百株。发生程度为春季中等发生,秋季偏轻发生。

1.6蚜虫

2020年春季,茄子、甘蓝、西兰花和大豆有蚜株率5.0%~100.0%,蚜量7.8~3110.0头/百株,有蚜叶率0.7%~59.8%,蚜量0.7~380.5头/百叶。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

1.7蓟马

蓟马主要为害植物的花、叶、果,严重发生的田块出现明显的叶害和果害,造成蔬菜减产并影响蔬菜品质。夏季危害重,发生偏重的茄果类和瓜类蔬菜田块花害率41.7%~45.0%、虫量75.0~160.0头/百朵。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

1.8灰霉病

2020年冬栽大棚番茄灰霉病发生早且较普遍,春栽大棚番茄亦有部分田块发生。主要危害番茄叶片和果实,以大棚排水不良及通风不良、湿度偏高的田块发生比较严重。另外,部分菜农在整枝、点花、疏果等农事操作时不注意消毒以及病枝、病果未及时清理出棚销毁,亦是加重大棚蔬菜灰霉病发生的原因。春季大棚番茄病株率40.0%~72.0%、病叶率3.5%~14.3%、病果率1.8%~21.3%。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发生。

1.9白粉病

2020年白粉病始发时间与2019年相仿,田间白粉病发生情况较普遍,且地段之间差异较大,部分田块发生偏重。据调查,瓜类白粉病病株率0~100.0%,病叶率0~32.4%。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发生。

1.10霜霉病

2020年霜霉病始发时间较2019年偏迟,田块间差异较大,品种抗性差、大棚温湿度高及遇到多阴雨天气时易诱发霜霉病。据调查,瓜类霜霉病病株率0~84.0%,病叶率0~15.8%。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

2主要经济作物病虫害的测报重点与做法

根据昆山市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实际种植情况及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昆山市耕地质量与植物保护站精心布点,合理分工,继续实行定点系统诱测(包括灯诱和性诱)与田间定期或不定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认真开展病虫测报工作。为加强蔬菜测报力量,提高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指导意义,重点以蔬菜基地、有技术实力的蔬菜生产企业及有代表性的蔬菜大户作为主要布点对象,采用灯诱、性诱等监测方法科学设置监测点及监测对象。其中,开展性诱的有斜纹夜蛾(2个点)、甜菜夜蛾(2个点)、玉米螟(2个点)、小菜蛾(2个点)、小地老虎(2个点)、草地贪夜蛾(1个点)。同时,开展菜粉蝶发生情况目测监测工作(2个点)。通过诱测与调查,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为病虫情报、指导蔬菜病虫害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3主要经济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为科学开展蔬菜等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努力将病虫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在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基地、优质蔬果企业的技术力量,以基地为重点,以点带面开展蔬菜等经济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工作,逐步提高蔬菜综合防治技术到位率。近几年,先后在玉山镇、周庄镇、张浦镇等基地建立江苏省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在2020年的省级示范区评比中,获得省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A级示范区称号。在示范区内大力推广蔬菜等经济作物绿色综合防控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3.1农业防控技术

推广应用农膜覆盖大棚,番茄、黄瓜、南瓜等作物应用抗耐性品种,合理布局作物品种,加强水肥管理,清洁田园;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推广农作物间种、轮作等农业生态控害措施[1-2]。

3.2物理防控技术

(1)理化诱杀技术。①利用害虫的趋色习性用色板诱杀,使用黄色黏胶板及蓝色黏胶板诱杀有翅蚜、烟粉虱、斑潜蝇、蓟马等害虫[3]。②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和太阳能杀虫灯诱杀鳞翅目(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小菜蛾、螟虫、地老虎等)、鞘翅目(金龟子等)害虫的成虫。③利用蔬菜用诱捕器及性诱剂诱杀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玉米螟、小地老虎等害虫。④使用多功能植保机,释放臭氧,预防病害、诱杀害虫。针对设施蔬菜上的烟粉虱,近3年来,在张浦镇益谊蔬菜基地分别选用了不同的药剂和方法进行防治试验,2018年、2019年和2020年连续3年在大棚小番茄上开展了可降解黄板与普通黄板诱虫及降解试验,结果见表1、表2、表3和表4。由表1可知,黄板每个月都在降解,5个月后平均降解率为6.23%,降解率较小,外观上表现不明显。由表2可知,随着时间推移,2种黄板平均诱虫量均增加,可降解黄板较普通黄板诱虫数量增加快,2018年6月19日普通黄板诱虫量较可降解黄板多83.36%,6月25日较可降解黄板多35.05%。普通黄板诱虫效果优于可降解黄板,可能是因为普通黄板颜色深、黏液厚于可降解黄板的缘故。由表3可知,黄板每个月都在降解,2个月后平均降解率为21.08%,黄板已经大面积破碎;4个月后平均降解率为28.54%,黄板破碎不成型;6、8、10个月后平均降解率分别为60.24%、65.89%、68.27%,黄板清洗晾干后均破碎不成型。由此可知,黄板在4~6个月之间降解速度较快,6个月以后基本稳定,变化不大,最终降解率保持在68.27%左右。由表4可知,随着时间推移,2种黄板平均诱虫量均增加,普通黄板较可降解黄板诱虫数量多,5月31日较可降解黄板多273.33%,6月6日较可降解黄板多185.35%。普通黄板诱虫效果优于可降解黄板。(2)日光能高温闷棚。夏季7—8月,在上茬作物收获以后,浇水使棚内土壤相对湿度达85%~100%,然后关闭大棚,利用高温有效杀死棚内真菌及害虫,减少棚内下茬作物病虫害的发生。(3)防虫网阻隔应用。将防虫网全面应用于大棚侧面和顶上,利用防虫网的阻隔作用,阻隔一部分害虫入棚危害。

3.3生物防控技术

利用赤眼蜂以虫治虫,利用细菌、真菌、植物源农药、抗生素等生物制剂防治经济作物的病虫害,选用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等生物农药防治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叶螨、斑潜蝇、夜蛾类害虫等。2019年进行了硅藻粉防治大棚甜瓜烟粉虱试验,试验用药3次,时间分别为2019年9月9日、9月18日和9月26日。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首次药后3d,硅藻粉处理防效为70.03%,防效较好,药后9d降至59.56%,药后7d防效相对较理想;第2次用药后8d,硅藻粉处理防效升至76.30%,表明连续用药效果较佳;第3次用药后18d,硅藻粉处理防效降至50%以下,表明持效期不长。需要根据甜瓜的生长,对新叶持续用药,用药间隔1周左右较佳。2020年进行了植物源农药扑利旺防治烟粉虱的试验,在薄荷上试验,第一次用药后,每天目测成虫的死亡量,药后5d效果最显著,药后第6天进行第2次用药,以后每天虫量都在减少,2次用药后,虫量减少70%以上;在甜瓜上试验,做了2个处理,一个处理为单独用药,另一个处理为作为助剂与其他防治烟粉虱的药剂一起施用,结果表明,作为助剂与其他药剂一起施用效果更好。

3.4化学防治技术

在认真测报的基础上,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农药,适期、适量、对症科学用药;采用新型施药器械,提高药液雾化效果,以减少农药用量,提高控害效果。

3.5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以经济作物“清园控害+综合诱杀+生化调控”为技术模式,以重大病虫防控为主线,集成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形成了有效、可复制、可推广、轻简易行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4]。

4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思路

4.1存在的问题

昆山市蔬菜等经济作物植保工作水平稳步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病虫害调查点有待增加。全市蔬菜面积较少,原有调查点面积减少或土地流转另作他用,一部分市镇蔬菜基地建址偏僻,部分蔬菜大棚上锁,不利于开展多点调查。二是病虫监测上缺乏基层配合。乡镇植保员更换频繁且兼职的多,无更多精力协助做好蔬菜病虫害测报工作。三是监测数据系统性、代表性有待加强。由于蔬菜种植布局、种植品种及播栽期复杂多变,各地生产管理方式和水平不同,蔬菜病虫地区间发生情况差异大,影响了监测数据的系统性、代表性及地区间与年度间的可比性。四是菜农防治技术有待及时跟进。由于菜地和菜农经常变化,且部分菜农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差,有些菜农年龄大或缺乏通信设备,不能及时接收防治信息,从而影响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到位率的提高。五是菜农偏向使用化学防治。部分菜农在蔬菜防病治虫上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对农业、物理等其他防治措施重视不够。

4.2创新思路

一是继续联合基地、优质蔬菜生产企业及技术过硬的菜农开展蔬菜病虫害性诱、灯诱监测工作,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增加监测点,进一步调整和扩大蔬菜病虫害的监测种类,完善监测方法,加大实地调查力度,使监测数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5]。二是结合江苏省蔬菜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以基地为重点,通过扩大防虫网、四诱技术等物理防治方法应用范围,引导菜农积极开展高温闷棚、轮作等农业防治措施,扩大生物农药的应用范围等,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实地指导和一对一服务[6]。通过典型示范,进一步带动周边菜农掌握植保新技术,提高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入户率。三是开展室内、室外培训,组织观摩,培养提高区镇植保员蔬菜病虫害测报和防控技术指导能力,提高区镇的参与率,提高菜农的病虫害知识水平和防治能力。四是根据实际问题针对性地开展田间试验示范,提高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储备水平。

作者:陈雪琴 潘林芳 陆凉夏 冯涛 朱秀芳 单位:昆山市耕地质量与植物保护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