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县域实体经济发展情况

金融支持县域实体经济发展情况

摘要:近几年,县域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矛盾影响了信贷资金的投入,因此,必须加大对中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不断创新思路,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改善投融资环境,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力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关键词:实体经济;差别信贷;信用环境

衡水市冀州区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距北京30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市110公里,辖10个乡镇,382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人。1993年撤县建市,2016年7月“撤市建区”,成为衡水市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109亿元,财政收入10.6亿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218元、14971元。

一、金融支持县域实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信贷投放增速放缓

2019年以来,面对经济增长乏力,实体经济效益下滑的形势,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2019年10月末,冀州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3亿元,同比增长10.45%,低于衡水市平均增速(11.05%)0.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增速(23%)14个百分点。前10个月贷款增速在衡水市居第8位,深州市、武强县和枣强县,同比分别增长了16.67%、15.52%和15.36%。2016-2018年冀州金融机构贷款增速分别为15%、14%、6.1%,贷款增速逐年下降。

(二)降低利率浮动幅度,为企业减负

一是积极落实国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截至2019年8月,全辖区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5.8亿元。冀州中国银行对优质客户贷款利率仅上浮10%,一般企业贷款为基准利率上浮49%,减轻了企业压力,满足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二是与地方政府合作发放“政银担”贷款(地方政府与银行、担保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财政根据企业付息、付费凭单资料,将贷款利息的2%、担保费的3%补贴给企业),为企业减少融资成本5%。2019年以来全区发放“政银担”贷款2030万元。

(三)创新信贷产品,支持特色产业

冀州区经过多年发展,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复合材料、医药化工、棉纺针织等四大产业集群。金融机构围绕特色产业、骨干企业不断创新信贷产品,满足产业的资金需求。丰源村镇银行采用房屋抵押搭配设备抵押方式,发放三年期循环额度贷款,支持医疗包装企业。建设银行积极开办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2019年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2559万元。邮储银行开办“快捷贷”,无需提供财务报表及税费缴纳等凭证材料,以不动产为抵押物,最高额500万元,使用期最长5年,按需支用,循环使用,10天内放款。2019年发放小企业快捷贷2236万元,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急、快、短的矛盾。

(四)优化综合金融服务,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一是开展信用证、贸易融资、保函等业务,冀州农业银行开展保函业务,近两年,开立保函笔数均在20笔以上,助力企业拓展市场。二是深入实施“有扶有控”信贷政策,发放中长期贷款,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如春风集团是河北省民营企业十强,近五年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10亿元,支持春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由传统采暖铸造产业向科技型、环保型绿色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其新型散热器在国内占有率33%,占全国出口量80%。

(五)采用PPP融资模式,培育生态旅游产业

政府依托其控股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采取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与银行合作融资。如农业银行成立了“三农”事业部,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贷款投放力度,打造特色小镇,发展乡村旅游,支持乡村振兴。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投放长期贷款8300万元支持冀州区岳良村、北岳家庄村的美丽乡村建设。

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银行存差大、存贷比低,资金利用率低

目前全区银行存贷比逐年下降,据统计,2016-2018年,存贷差分别为106亿元、100亿元、117亿元,存贷比分别为48.3%、53.1%、50.6%。2019年10区存贷差124亿元,存贷比51.7%,衡水市2019年10月存贷比为59.3%,冀州低于全市7.6个百分点,最高为74.6%(桃城区),最低为38%(景县)。

(二)贷款抵押范围不够宽,贷款期限不相匹配

抵押、担保贷款仍是银行主要贷款形式,县级银行没有开办订单、应收账款、专利权、知识产权等质押贷款业务,贷款抵押范围小影响了实体企业的融资能力。县域企业大多数是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相对较高,目前只能获得银行的短期流动贷款,支持企业持续成长的长期资金需求较难满足。2019年10月末,冀州区中长期贷款29.9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2.5%,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2.1亿元,仅占全部贷款的1.5%,贷款总额的20.5%为个人住房贷款。

(三)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机制与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不适应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主要集中在省分行,如某国有银行县支行的流动性贷款审批权限只有100万元,二级分行流动性贷款的审批权限3000万元,而信贷审批权限过于集中,造成基层行经营自主权弱化,贷款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手续繁、效率低。这种信贷审批管理机制,不能适应县域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小、时效性强的特点,也不利于调动县支行工作的积极性。

(四)不良贷款率增长较快影响了信贷资产质量

2014年以来,冀州区银行业不良贷款年平均增速14.8%,贷款年平均增速为12.0%,高于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截至2018年末,全区不良贷款余额44068.15万元,较2014年末增加32307.51万元,增幅为73.31%;不良率3.65%,较2014年末增加2.19个百分点。特别是2017年、2018年,不良贷款集中爆发。据统计,衡水银行某支行2018年的不良贷款率22%,比2016年上升22个百分点。不良资产形成的主要原因受经济下行影响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困难,陷入担保链危机,风险防控不到位。

(五)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影响了银行信贷投放

一是有的借款人及担保人缺乏信用意识,寻找各种原因拖欠银行贷款,甚至采取破产等方式恶意逃废债务。二是县域没有信用担保公司,许多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被银行拒贷。三是金融债权保全难,赢了官司赔了钱。2014-2018年,冀州区农村商业银行累计提起诉讼案件400起,全部胜诉,涉案金额为15748万元,顺利执行的案件73起,追偿2249.2万元,占比仅为14.28%;衡水银行冀州支行提起诉讼且胜诉案件68起,但最终执行到位的案件为零。

三、政策建议

(一)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效性

一是央行应调整商业银行相关的宏观审慎评估参数,引导、鼓励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机构增加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央行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满足中小银行的资金需求。二是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简化贴现业务流程,为中小企业票据融资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三是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通过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转股型二级资本债券等创新工具补充资本。

(二)商业银行要优化信贷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

一是完善企业的授信评级和审批模式。深化联合授信政策,以信用为纽带建立长期的、融洽的银企合作关系。商业银行要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和大数据,商业银行开展线上审批操作,支持风险评估与信贷决策,提高授信审批效率。商业银行省分行应根据地方信用环境状况,给予县支行下放部分信贷业务审批权限。二是创新服务模式。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将传统的支付结算、融资、保理业务、现金管理、资产托管等业务流程整合,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三是创新金融产品。针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和对资金需求急的特点,开展应收账款、订单、知识产权质押等业务。四是建立科学的信贷管理机制。成立中小企业信贷事业部,完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绩效考核机制,对中小企业信贷实行单独考核,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提高不良贷款考核容忍度。

(三)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一是逐步减少财政资金对企业直接补助比重,改为贴息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如中央财政预算每年安排部分专项资金用于贴息贷款,对商业银行进行招标,配套发放贴息贷款,给予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补贴,降低融资担保成本。二是落实银行机构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贷款损失准备金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三是商业银行应逐步减免中小企业贷款时强制要求办理的资产评估、公证等费用,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四)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打造资金“洼地效应”

一是发挥地方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金融监管、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开展诚信城市、诚信社区、诚信企业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二是优化金融司法环境,保护银行债权。依靠公、检、法、司等部门加大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切实解决银行债权执行难的问题,彻底扭转“赢了官司赔了钱”的现象,最大程度维护银行的合法权益。三是完善市场资源配置机制。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地方政府要积极利用财政资金入股方式,成立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最大限度分散银行信贷风险;增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四是构建新型的政、银、企关系,实现银企合作、银企双赢。地方政府应通过定期牵头召开银政企项目交流会、银企座谈会、金融产品对接会等形式,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解决银政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参考文献:

[1]耿成武,潘振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县域银行信贷投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北金融,2009(7):24-25.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R].

作者:胡学民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冀州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