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范例

经济理论

经济理论范文1

当前,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几乎都以教师讲授为主,普遍存在重理论课、轻实践课;重主动讲授、轻理论应用的现象。由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大量用到数学与统计学知识,较多地偏于理论方法的证明,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压力大,困难重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加上现有计量经济学教材的呈现方式基本上都是先介绍理论和理论的推导,再介绍理论的应用,而且往往重点在理论的介绍和推导。由于理论分析和推导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来讲过于烦琐,会让学生对学习计量经济学产生恐惧和厌烦。再者,这样的呈现方式会让学生误以为一定要把理论弄清楚,才能往下学习如何应用,导致有不少学生被理论困扰,花了大量时间,继而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计量经济学》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所以,教学要重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本应用,尽量减少或简化烦琐的数学推导,要强调实际的经济背景,增加实际案例。[1]本文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要点”,以河南省经济增长影响要素分析为例,试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模型的融入。

一、理论模型的构建与经济理论的结合

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学与经济学三者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但归根结底是一门经济学科。因此,教学过程中理论模型的建立必须始终以经济理论为基础。

1.确定模型包含的变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以将能源资源内生化为除了资本存量、劳动力、技术进步之外的又一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故模型包含的变量设定为资本存量、劳动力、能源消费总量和技术进步。

2.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确定模型数学形式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利用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的成果;二是根据样本数据做出的变量关系图;三是选择可能的形式试模拟。[2]目前国内学者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主要依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它是由柯布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P.H.道格拉斯共同研究提出的,该模型在定量分析经济增长中各种要素贡献率的研究中,应用极为广泛。本研究可以利用该理论成果,将模型设定为如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Y=AKαLβEγeμ(1)其中,Y为国内生产总值(GDP);A表示综合生产力,代表技术进步;K为资本存量;L为劳动力;E为能源消费量;α、β、γ分别表示各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μ为随机扰动项。考虑到数据的经济学意义,本文对模型两边取对数,得到如下线性模型:LnY=LnA+αLnK+βLnL+γLnE+μ(2)

二、样本数据收集

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对样本数据质量做了明确要求: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一致性。按照该原则,采用1989—2009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相关年度的《河南省统计年鉴》。对模型采用的变量做如下说明:第一,GDP:以1989年为基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对GDP进行缩减,以消除物价因素影响(单位:亿元)。第二,资本存量K:采用现在被OECD国家所广泛使用的永续盘存法测算资本存量,它的基本公式为:Kt=Kt-1(1-Dt)+It(3)其中,Kt表示河南省省第t年的资本存量,Kt-1表示河南省第t-1年的资本存量,It是河南省第t年的投资,Dt表示河南省第t年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本文固定选用5%作为1989—2009年河南省的固定资产折旧率。用河南省1989年的固定资本存量除以5%作为其初始资本存量(单位:亿元)。第三,劳动力投入量L:本文采用年底就业人员数(单位:万人)。第四,能源消费量E:为了全面准确反映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直接使用《河南省统计年鉴》中的能源消费总量(单位:万吨标准煤)。

三、模型参数的估计

目前,主流的参数估计方法是最小二乘法,但要让学生知道最小二乘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应当学会比较各种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和如何选择模型参数估计方法。最小二乘法的假设比较严格,所估计出的参数满足无偏性、线性和具有最小方差,因此本文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借助计量分析软件Eviews6.0,利用所选择的面板数据对模型(3)进行OLS估计,得如下回归结果:)LnY=-8.594+0.315LnK+1.422LnL+0.218LnE(4)(-6.93)R2=0.999(11.67)F=3792.52(10.04)(3.92)D.W=1.124四、模型的检验作为教材内容要求的最后一步,要求模型四级检验: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模型预测检验。[3]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模型的现实基础,模型一般都能满足现实意义,如果不要求模型具有预测功能,预测检验也可省略,所以对于模型的检验,最重要的是统计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并且这两种检验可以融合在一起一并进行。对于本案例的检验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经济理论范文2

一、引言

在古典主义时期,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源于对经济史和经济学说史的梳理和提炼,并且与道德哲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结合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门注重社会制度改良和生活改善的福利经济学;但是,到了古典经济学中后期,经济学逐渐摆脱经济史和经济学说史的影响,并与道德哲学相分离,从而逐渐发展成一门非价值取向的并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纯理论”科学。发生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学受到了牛顿革命和物理学发展的影响,以致学院派的经济学家开始刻意地将政治经济学规律当作“社会物理学”规律、社会进化规律来规范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边际革命将经济学从古典的“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转向了“经济学”的话语体系,在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方法论指导下开始注重演绎分析,并开始大量使用数理逻辑。同时,纯理论研究的兴起使得经济学将其研究重点从“应该是什么”转向了“是什么”,相应地就促进了实证主义思潮在经济学中的壮大,乃至逐渐成为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哲学基础;这样,到了20世纪初叶,逻辑实证主义开始取代了旧实证主义在方法论中的地位,并成为20世纪中期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由此产生出了一门新的经济学分支———计量经济学。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方法主要是整理事实的归纳法,科学命题可以且应该被经验证实,从而科学应统一于物理学;从这个角度上说,只有实证方法才是科学的,其得出的结论才是客观的。正是基于这种实证主义倾向,现代主流经济学极力批判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而推崇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一者,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没有将人的主观性排除在外而充满了价值观,从而是不科学的;二者,古典经济学的分析着眼于具体问题而没有构建普适性的理论体系,从而是含糊的。问题是,实证主义崇尚价值无涉而批判和摒弃古典经济学以及其他非正统经济学流派,但这里的判断逻辑显然存在严重的缺陷:因为根据实证主义,科学无法对任何价值进行评判,因此,科学永远不可能以某种学说具有价值倾向而否定它。同时,现代主流经济学衷于应用所谓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的计量工具进行实证分析,并由此发表了一篇篇“求新求异”的文章,但是,如此甚嚣尘上的实证分析果真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进步和社会制度的优化了吗?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过分偏重于计量实证,现代主流经济学无论是在现象解释、事件预测还是实践指导上都遇到了严重的危机,以致有人将经济学的性质也作了蜕化理解。其实,在现代主流经济学看来,古典经济学无论在研究方法还是具体理论上都已经过时了,从而不再注重从经济史或经济思想史中汲取营养。问题是,学术研究和思想发展果真可以抛开前人的智慧吗?当前的经济学人果真比以前那些经济学大师更加高明吗?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狂傲自大和自以为是的心态,使得现代经济学人并没有取得多少认知上的进展,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思想深度总体上甚至并没有超越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的水平。[1]是以本文对当前流行的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理论发展中的意义和问题作一剖析。

二、计量经济学贵在统计方法和经济理论的契合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而定量探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的交叉性学科。显然,扎实而严谨的计量模型分析对事物之间因果机理的揭示是有帮助的,因为描述经济现象之间联系的理论模型是整个理论分析的出发点,也是理论检验的必要阶段,从而有助于增强理论与检验事实之间的一致性。首先,即使仅仅限于对数据处理的统计分析而言,它对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也有这样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提出以经验为根据的规律,它可能或不能随后进行演绎的阐释;二是通过检查演绎推理的结果并将它们呈送实验进行检测,对演绎推理予以补充,甚至促使理论前提的修正。[2]其次,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技术和经济分析的综合,因而在形成之初就被赋予了一定的经济学特性;这意味着,计量经济学在理论性方面就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统计学,其目的就是为了有助于因果机理的揭示。这一点在弗里希为《计量经济学》杂志创刊号所写的发刊词中就得到了说明: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入手,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与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决非一码事,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同时,计量经济学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在弗里希看来,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来说,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都是必要的;但是,任何一项都并非是充分条件,而只有三者结合起来才构成计量经济学。关于这一点,法学家耶林也有相似的认识:“在各种科学中,都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够写出该科学的历史,因为唯有他们能找到并指明其知识来源,并且获得真正的理解。”[3]

因此,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之间存在着根本性差异。一方面,统计学往往是显示事物本身是什么的事实,譬如,根据统计知识可以说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生产和消费,也可以根据统计资料来显示一种事物或行为的分布状态。另一方面,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却需要根据统计提供的事实,进一步指出这些事实的来源和后果,阐明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所以,如果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蜕化为仅仅是提供事实,而不去进一步了解事实之间的相互联系,那么,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更不能由此提出政策建议。例如,萨伊很早就曾指出,没有一个荒谬理论或狂妄言论未曾援引事实以作说明;使政府当局往往受到迷惑的,也正是事实。正因如此,欧美学术界对这两门学科的性质往往区分得非常清楚:一个是提供事实,一个是机理探讨;有人甚至认为,对那些统计学家来说,观察事物就是简单地收集大量数据,除此之外就无事可做了,因而统计学家仅仅是捆好小麦给他人去打场脱粒的人,而他们本身的思想是贫乏的。而且,与国内混淆两个学科的研究者乃至把统计学家视为理论经济学的权威不同,西方学术界对这两个领域的学者也界定得很清楚:经济学家并非就是统计学家,而统计学家也不是想当然的经济学家;譬如,R.Kalaba是动态规划的创始人Bellman的主要伙伴,一生发表过600多篇经济学论文,12本书,但没有人认为他是经济学家,很多人甚至认为他不懂经济学。[4]#p#分页标题#e#

同时,尽管计量经济学出现的根本目的在于:对经济理论进行检验和预测,并通过对理论的检验而推动假说上升为科学;但显然,这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系统过程,而不是主要体现为数据处理。波普尔曾指出,一个假说的检验包含了四种不同的途径:“第一,在这些结论中进行逻辑比较,以此来检验系统内部的逻辑一致性。第二,考察理论的逻辑形式,决定该理论是否具有一种经验理论或科学理论的特征,或者决定它是否具有其他特征,如累赘重复等。第三,与其他理论进行比较,以决定在该理论经受住我们的各种检验后,是否构成科学的发展;第四,通过从该理论推导出的各种结论的经验应用来检验这种理论”;而且,波普尔强调,“最后一种检验的目的,在于发现该理论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而不管这些实践是由纯粹的科学实验提出的,还是由实际的技术应用提出的。”[5]事实上,是否可以通过对数量之间的定量分析来“发现”理论一直是一个引起争论的话题,丁伯根和凯恩斯曾就经济计量学的本质和有用性展开激烈的争论:凯恩斯认为,经济计量学仅仅是对已经在性质上知道正确的经济关系给出一个定量的精确分析;而丁伯根却认为,回归分析可以帮助验证理论并能提出新的经济学理论。

但不管如何,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发展出能够证实或证伪经济理论的具有完美逻辑的计量方法,相反,当前流行的各种检验工具都存在明显的内在缺陷,大多数理论计量学家对这一点都非常清楚。譬如,就20世纪30年展起来的内曼-皮尔逊假设检验而言,它就是“一个有着深刻缺陷的关于归纳推理的理论”,因为“如果没有相应的随机化技术、抽样设计技术以及控制技术,这个假设检验将迅速变成一种对假设为科学的程序所进行调控的合理化过程,这个假设为科学的程序几乎可以产生调查者渴望的任何结果”;同样,这种自我证实的检验也存在其他方面,例如,“如果有无限的自由可以改变变量和判断程序,那么,所谓的‘需求率’仅仅忽视一个指令,一个要不断尝试可选择规格直到得到关于一个价格变量的负系数为止的指令。”[6]正因如此,基于回归分析的计量结论往往是极不可靠的,因为无论把什么数据放进计算机,只要足够多,这分析总会给你一个“验证”的结论;不过,把数据调来调去,或加进新的,这结论很容易被另一个分析推翻。事实上,西方学术界很早就有学者体会到回归分析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玩意,对计算机处理数字也有“废物进去,废物出来”之说;例如,经济统计的泰斗DaleJorgenson就直言,回归分析的困难在于它的不可靠性。

最后,需要指出,我们在评估计量经济学在经济理论发展中的作用时,还需要进一步区分理论和应用这两个层次: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随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用经济计量方法来对既有的经济学理论进行检验,或者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来对经济现象的发展进行预测。一般来说,社会经济现象要比自然现象复杂多变得多,因此,即使理论计量经济学已经具有相当的逻辑严密性,但由于在影响因素的确定、隔离、抽象以及量化上的困难,它在进行理论检验和预测应用上也面临相当的问题。这意味着,即使今天理论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很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学实证研究的主要资产,但是,它在当前的应用价值却很值得怀疑;有学人就认为,当前实证应用一般要落后方法上的创新达30~50年。Backhouse等则指出,直到经济史学家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可得到的数据库资源和现代计算机数之前,对一些领域的更严格的数量分析是不可能的。[7]也即,理论计量经济学的研究也许具有很大的(研究基础)价值,但应用计量经济学却很难有实际意义。正因如此,在西方学术界,那些功底深厚的统计学家转向研究计量经济学时基本上都集中在理论计量学方面,因为他们只有在这个领域才可以专注于方法上的研究而发现研究的意义;相反却不用关心那些自己心里根本无底的经济涵义,而后者本身就是他们的弱项。

三、缺失经济理论基础的计量论断之荒谬性

计量经济学本身是基于对经济理论进行严密化这一目的而产生的,计量实证本身是理论探究的一个重要过程,它注重的是对事物内在因果关系的揭示;而计量经济学要实现它的原初宗旨,就需要将计量分析工具和经济理论有机契合起来,要运用人的知性思维对计量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并将之与现有理论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这包括假设前提、影响因素以及数据处理等各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不能简单地因为一次或少量的实验结果就“证伪”原有理论,除非我们能够建立起一套逻辑严密的解释体系;同时,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计量结果来预测未来事件或者指导实践,除非我们对计量的假设前提与现实的各种因素作了仔细辨识。在很大程度上,只有揭示出事物之间作用的因果机理,我们才可以获得理论上的增进,才能为人们所接受。举一个例子:1847年I.Semmelweiss发现,如果医生在为待产孕妇接生前将手洗干净就会大幅减少产妇的死亡人数,但当他将这一发现告诉医学同行并劝他们改变行为方式时,得到的却是嘲讽,甚至自己也被逼疯而以自杀了结一生。究其原因,Semmel-weiss还没有发现洗干净受减少孕妇死亡的因果机理,也就没有建立起一套真正的理论。而直到后来L.Pasteur和J.Lister完成了细菌理论,对卫生为何至关重要作出了因果机理的解释,医生每年才认为手术前洗干净手是必要的。但不幸的是,当前绝大多数从事统计分析或计量实证的经济学人都是出身于数学、统计学或物理学领域的,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经济理论素养,简单地依靠计量分析不仅无法揭示作用机制,反而常常得出一系列荒谬的论断。

亨利•庞加莱曾写道:“科学是由事实逐步建立的,正如房子是由石头渐渐垒砌的一样;但是,一堆事实并不是科学,正如一堆石头不是房子一样。”[8]显然,单纯的计量实证至多能够提供有关“是什么”的事实,却无法揭示“为什么如此”的原因,从而也就无法直接导向理论;正因如此,计量分析必须与经济理论结合起来,只有具有深厚的经济理论功底才能从计量实证中挖掘出因果机理并将之上升为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如果缺乏足够的经济理论指导,而仅仅凭一些非常片面而狭隘的数据处理就得出结论,那么,往往只会犯下“瞎子摸象”和“见树不见林”的闹剧。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例如,传统的观点认为,饭后不要马上就躺下不动,所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是,目前一些学者凭借其狭隘数据的实证研究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饭后走路对身体健康很不好。再如,传统观点认为,必要的性生活对维持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是必要的,它有助于舒缓人的精神压力并进而活跃人的思维;但是,最近的一些实证研究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性生活会钝化人的智力。所有这些结论似乎都有数据的支撑,从而符合现代经济学强调的客观性要求;但是,所有这些结论却没有能够揭示机理,没有解释“为什么会如此”。读者不要急于反驳说,这些似乎根本与经济学研究无关,不仅它们所研究的东西不属于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而且分析的结论也与经济学理论似乎没有任何关系;相反,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就在做这种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现代经济学人已经将盛行于经济学界的计量方法和实证分析推广到绝大多数领域,而不管这个领域是否属于传统经济学的。例如,笔者在英国Exeter大学经济系访问时参加了系列seminar,其中一位主讲者的题目就是“人的胖瘦与学术成就的关系”;他在计量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肥胖会妨碍学术成就。再如,一个更为荒谬的实证研究是英国华威大学的青年经济学人巴克斯所作的,他自我感觉长相不差,但在30岁之前却有3年找不到女友;于是,写出了一篇《为什么我没有女友:应用德雷克公式在英国找寻爱侣》的论文而宣言,在茫茫人海寻觅真爱人的几率仅比在浩瀚星海中寻外星人容易一点。其做法是:把1961年发明的德雷克外星文明数量公式(DrakeEquation)中符合外星文明条件的变量转为自己的择偶条件,先考虑全英女性人口,再以“伦敦女性人数”、“适合年龄层(即24至34岁)”、“有大学学位”以及“外型具吸引力”等因素逐步缩窄范围;运算结果发现,全英300万女性中仅26人可能成为他的理想女友,而一晚外出可以结识到这些女子的机会仅为0.0000034%。[9]显然,这种研究是荒谬的,因为人类的真爱本身是社会性,需要互动和相互付出才可以得到,而不是符合某些客观条件;事实上,如果按照经济学的这种思维,真爱反而很容易获得,因为只要将个人偏好输入互联网进行匹对就行了。#p#分页标题#e#

在很大程度上,上述所谓的“研究”都不是传统主流经济学的研究领域,甚至是大多数经济学家不具有基本知识的领域;但是,在现代经济学的学术取向下,越来越多的经济学人却转向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发表了一篇篇“前沿”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在实证拜物教以及求新求异学风的支配下,现代经济学对实证研究的推崇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一者,经济学家可以与任何学科进行联合研究,而不需要相关方面的基本知识;二者,经济学家运用计量分析对一些新领域进行分析而往往会得出一些新的结论,而更不需要探索其内在的作用机理。譬如,目前经济学界有人多文章探讨教育的收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最优教育水平的选择等问题,但是,他们却对教育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几乎一无所知,不了解公共教育与私人教育间的差异,不了解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间的差异,不了解教育收益的社会外部性,甚至也不了解教育对个体偏好的影响;但就是这些人的研究,却要为国家教育提供政策建议,这岂不可笑!即使在传统的经济领域也是如此。例如,过去20,30年里发展经济学家十分钟爱的“跨国增长回归”的统计学方法久主要依赖于数据集的精心搜集整理,这些数据只要能够描述大量国家多年的GDP、政治体制、教育程度以及其它变量,然后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观察一国经济中有哪些特征与经济增长相关。显然,这种研究策略可以并已经得出了太多的答案了。2002年,发展经济学家RomainWacziarg用尖刻的笔调写道:“那些宣称可以促进人均收入增长的灵丹妙药中,包括高有形资本投资率……低生育率、距赤道远、低热带病发病率、临海……和条件适当的外国援助。”我已经省略了瓦奇亚克列出的17项“灵丹妙药”,他还指出,这个名单“正变得越来越长,永远列不完”。[10]而且,利用这种跨国增长回归而证明的大量统计学关系中有不少是相互矛盾的:如有的证明外国援助能够促进增长,有的则说不能促进增长,还有的论证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促进增长。

尽管统计结果在很大程度上站不住脚甚至是荒唐可笑的,将统计学关系转变为一项可行的政策就是非常困难,但现代主流经济学人却往往要基于其实证研究而提出政策建言。举目前在西方社会正日益勃兴的气候和环境经济学为例:经济学家对人类经济活动如何影响大气和环境的作用机制知之甚少,要简单地通过数据的处理来对相关问题指手画脚。譬如,2009年下半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之际,我在英国Exeter大学参加一个Simenar就涉及这类主题,主讲者的大致结论是,计量数据表明,GDP的增长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全球温度上升并没有正相关性,因此,长期被认定为“二氧化氮排放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的结论是不成立的,全球气候会议制定的二氧化碳减排方向根本是“庸人自扰”。确实,迄今为止所使用的气候模型大多未能预测近年来的温度骤增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这些模型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更不要说,目前有关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数据本身也存在问题;而且,即使研究所选取的数据没有问题,目前也没有二氧化碳排放与温度上升间正向关系的研究发现,这也不能得出不应减排的主张。一者,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除温室气体之外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如浮尘对阳光的遮挡、城市化产生的“热岛”、海洋对热量的吸收而导致大气变暖的滞后,以及地球本身也许正处于“寒冬”周期,等等;二者,即使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温上升可以为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抵消,也不能得出二氧化碳减排无足轻重的结论,因为二氧化碳排放为人类也会带来其他危害,这包括环境污染导致的基因变异、疾病爆发,甚至直接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心情,等等。此外,即使气温变暖是一个确切的事实,我们也无法由简单的计量模型来证实高温是由气体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所引起的,相反,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逻辑机理的分析以及其他经验的推测。一者,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已表明,二氧化碳分子能够吸收红外线辐射,从而使得温度变高,这也很容易在实验室中得到检测;二者,天文学的观察也表明,有高密度温室气体的金星的地表温度达到了水的沸点的多倍,而缺乏温室气体的火星的地表温度非常低以致水无法以液态形式存在。

显然,尽管作为处理经济数据以剖析经济现象之间关系的一门日益精确工具,经济学研究中运用实证方法和计量工具是无可厚非的:一者,它可以使得纷繁芜杂的社会关系变得清晰,从而可以更清晰地对现象进行描述和刻画;二者,它借助数学逻辑而有助于认知的严密化和精确化,从而有益于思想的发现和传播。但是,我们必须清晰,计量结论仅仅告诉了我们一些事实,而这些事实并不能展示现象背后的本质和因果机理,而这一切又有赖于研究者的智性思维。一般地,不同学者对同一“事实”的解读往往是不一样的,而解读的合理程度则与他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有关:一个学者的知识结构越广、理论素养越深,那么,他就越容易通过现象挖掘本质,其得出的结论也就越真实。不幸的是,随着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教育越来越偏重于数学技能而越来越忽视基本的思维训练,现代经济学的实证分析者也越来越缺乏足够的经济理论素养;相应地,他们就无法正确合理地使用计量分析工具,甚至往往误读了计量结论。诺思写道:“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我们误解现实的概率远比正确理解现实的概率大得多,因而认识现实的本质就很重要。”[11]显然,当前计量经济学领域就是如此:大多数经济学人只关注如何应用这些计量工具而很少探究这些方法在对研究经济现象的适用性,而且,这些大量形式优美却没有经济理论内涵的计量结论往往很难经得起思辨逻辑的耙疏,甚至很多结论本身就是缺乏基本常识的,但是,它们却往往被当做“创新”和“洞见”而传播。正因如此,我们对这些“洞见”应该持有最大限度的审慎。

事实上,实证主义首先盛行于法学中,而这种取向在兴起之初就遭到耶林等的批判。耶林写道:“实证主义是法学的死敌。因为它将法学贬低为手工艺,故而法学须与其做殊死斗争。倘若法学不能随时保持警觉,那么,实证主义所散布的杂草种子,就会迅速蔓生,使各种科学窒息于其下”,“实证主义意味着逃避独立思考,献身于那作为无意志的工具的制定法”。[12]“关于法律的历史书写,为了要达到能真正理解其发展历程的阶段所走上的道路,会要求人们将史学家、法哲学家与法学家合为一体,来进行探讨活动。谁若是缺少法学教育背景就来承担这样的任务,那么他总是会面临一项危险,亦可能会忽略实际法律上的动机所造成的影响。本身完全不懂法律的人,如何能够正确理解在某个特定时期的法律?本身不熟悉过去时代中实际利益与专门法律要素的人,如何能够正确判断这些利益与要素的实效?……(但在实务法学家的圈子里却存在这种偏见,)仿佛一个完全不了解是无法学的人,也能够成为一位杰出的法律史工作者”,“另一方面,史学家与法学家倘若不将法哲学当作付诸手段而援用之,则他们也有可能错认其所担负之任务。这样的危险并不比较小。毕竟,法律道德各种驱动力,并不完全存在于纯然的实务面向上;应该说,伦理的面向总是跟它衔接在一起。”[13]显然,这也为从事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提供警惕。#p#分页标题#e#

四、简短结语

经济理论范文3

关键词:国家转型;宏观经济理论;政策演变

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的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水平都进入了全新的发展进程当中,并且在最快的速度发展到了繁荣的时期。在当前国家实现发展和转型的大环境下,国家出台的各项经济体制也在同步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变革,从而探索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并将其始终贯穿于整个历史进程当中。沿着当前国家转型的发展脉络,关于推进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极为重要的问题逐渐凸显:国家在治理过程中,其宏观经济上的调控是怎样的;人们应当如何理解当前宏观经济理论,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如何实现在宏观角度上对经济的整体调控和转变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国家转型过程中宏观经济调控重要程度不断提高,而这些问题的最终结果会决定着国家未来主要的助力方向。长期宏观经济理论的演变过程正面临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在现代经济学领域当中存在的研究内容过于宽泛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对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过程中存在严密性不足的问题。正是由于上述两种主要问题的存在,才使得当前与宏观经济理论相关的研究不足以支撑国家转型所需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开展国家转型背景下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演变分析研究。

一、形式化宏观经济发展理论解读

在社会经济及其附属产业不断发生变革的背景下,经济新增长理论在市场内兴起,经济动态均衡理论在其所属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截至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形式化宏观经济发展理论。要实现基于此种社会大环境下的国家经济稳定建设,对此,有关金融行业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针对市场经济现状,进行了宏观经济发展理论假设的提出:此过程是一个社会群体产出滞后到产出高效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伴随着人口转型、工业发展形势变革,产业经济将呈现一种动态化变革趋势,而此时,仅按照常规的经济发展形势进行经济产出的阐述与解释是无法满足要求的。在对形式化宏观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度解读中发现,解读的过程不仅要阐述长此以往经济的停滞状态,也要解释与经济相关产业的结构变迁,因此,对于此方面的描述可以从经济长期停滞层面入手。一方面,可以认为宏观经济的发展属于国家的“分内之事”,是为了推进新中国到来的必然性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可以认为宏观经济效应的产生与“马尔萨斯陷阱”理论与假说呈现对接。当越来越多的经济研究学者提出了此假说后,产业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原因也就此浮出水面。综合现如今的研究成果,造成经济停滞不前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产技术落后、人口数量增长比率与人均产出呈现一种反比例关系、土地资源开发的不完善或对现有国土资源利用得不充分。而提出的因素也恰好印证了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在形式化宏观经济发展下,社会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更新、国家多次了人口增长鼓励政策、了土地资源规划方案与执行标准参照文件。总之,只有在满足了上述提出的多个因素正向发展要求,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宏观发展需求。

二、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变革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中国近十年的经济学研究中,市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不断发生变革,与之相关的经济指导文件与产业发展方案也越发完善,尽管这一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价值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干预到了国家经济的宏观环境。其中受到影响最为显著的市场经济要素为“通货”,通货膨胀是每个国家均要考虑的问题,当居民群体的工资与收入持续增长后,为了维持日常生计,市场哄抬物价。一旦这一过程出现失衡问题,便会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甚至会出现“经济攀比”的问题,这些问题均是由于增长率的差异性与增长不确定性导致的。与通货膨胀对应的现象为通货收缩,针对此方面的研究需要从需求角度出发,当群体端需求与市场前端需求不匹配时,市场整体价格下跌,增长速度不断下滑,制度与经济体制的运营将出现障碍,最终影响到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

三、国家转型背景下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演变

1.第一阶段演变

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演变的第一个阶段在 1978 年 ~1996 年,在此阶段,相关理论指导政策的出台在市场内仍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当时社会经济环境已出现了严重的宏观失衡问题,主要现象为群体需求膨胀与社会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为了改善或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有关单位首次提出了“十年规划”方案,以此种方式对产业经济结构进行针对性调整,但由于当时政策的指导思想与社会发展存在偏离问题,因此在政策与宏观指导政策落实后,经济结构出现了严重扭曲现象。产生此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十年规划”方案过于求成,导致理论指导内容偏离社会发展实际。在此方案实施的三年后,党中央及国家附属单位意识到了市场形势变化的问题,并在组织多次指导会议后制定了新的产业发展指导方案,制定的方案结合当时的多种政治举措,对社会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势头过于迅猛的趋势进行了制止。截至 1983 年,市场宏观经济的发展与固定资产投入趋近于稳定,并回归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内。在国家经济发展经历了大型变革后,党中央在国家第十二次代表会议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经济改革目标,即农业生产社会总产值同比当年“翻两番”,与此方面相关社会政治战略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刺激社会经济建设的作用,在新政策的刺激下,资本主义开始了二次盲目投资,此种行为导致了当时时期市场内物价迅速提升。为了制止此种不规范的市场投机行为,有关单位再次提出了“双紧”政策,即财政紧缩政策与信用贷款紧缩政策,并对企业与工厂的工资发放情况进行了协调与控制,通过多方的集中整治,有效地缓解了当时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态势,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经济的可持续与稳定发展。

2.第二阶段演变

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演变的第二个阶段在 1997 年 ~2012 年,在此阶段,市场经济变革与发展已趋近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框架已基本健全,此阶段的演变背景是对经济体制的持续完善,以此更好地面对国际市场与外部风险对其的冲击与干预。在此过程中,市场经济建设呈现出了一种新的方向,但在转折区间,产业出现了严重的过剩问题。除提出的相关因素,在十八世纪发生的金融危机事件,也加剧了产业需求矛盾,导致市场与群体之间存在严重的供需不足问题,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此阶段中较为缓慢。

3.第三阶段演变

经济理论范文4

本文从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角度出发,进一步阐释其在经济学方面的价值,为低碳经济方法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低碳经济;资源经济学;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是整个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工业革命使得小农经济被取代,经济发展从手工劳动转化为依托技术和能源的大工厂化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在促进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换,资源匮乏等。直到21世纪,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加剧,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为此,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一个理念“低碳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理念不再一味关注经济的发展,而是更加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产物,对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产生于21世纪,由于产生时间较晚,理论尚不完善,目前理论界对低碳经济的概念仍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但是根据其来源和发展方式来看,目前普遍认为,低碳经济是依托于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而言。低碳经济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入变革,更是整个社会发展观的变革,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都纳入到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保持现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追求未来更长时间内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种创新的模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2.1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支撑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即使如此,它也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旨在通过某种更加科学的手段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社会经济发展意味着社会物质财富更加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要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必须依托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支撑,研究在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下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发展规律,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回报。研究经济发展与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促进这些目标的共同实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完善。

2.2相关学科的继承和融合

低碳经济要强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将传统经济学与资源学、气候学、生态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相融合,研究这些学科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生态学与经济学相融合产生生态经济学。这一理念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生态保护,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顺应自然规律,经济发展不能违背自然系统,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这一理念与低碳经济要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资源学与经济学相结合形成资源经济学。资源经济学主要强调资源的利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上的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有限资源和人类对物质财富的无限需求之间必然存在着矛盾,因此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配置是资源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资源经济学通过研究生产方式,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报酬。一方面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保证资源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充足,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低碳经济也强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与资源经济学的理念有着高度一致性,因此资源经济学的理论也是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之一。气候学与经济学相结合形成了气候经济学。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下,石油、煤炭等对大气有着极大危害的能源为主要动力,这些能源的大量消耗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突出的全球性气候问题。气候环境学着重研究气候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寻找最优化的策略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低碳经济也强调通过新科技提高污染性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开发清洁能源。所以低碳经济和气候经济学必然相互借鉴,相互完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文社会学的理论进一步完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与自然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人既要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更要适应自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产物。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既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低碳经济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诉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可持续发展也是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之一。

3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3.1低碳经济是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低碳经济学是传统经济学发展到当今时代的一个全新的产物。将资源和环境结合,丰富了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学研究方式,将传统经济学从单一学科中解放出来,加强了各学科的融合,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使得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经济学的外延得以不断伸展,增强了经济学的时代性。

3.2低碳经济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

环境和资源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在传统的经济合作中,经济发达的国家占据绝对优势,以资金和技术换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环境。这一国际合作方式极其不平等,并且具有可选择性。而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没有选择的余地。发达国家无法通过转移的方式将污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必然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问题上任何国家都是平等的。因此,低碳经济要求的国际经济合作是普遍性的、平等的,有利于协调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协调国际关系。

3.3低碳经济对消费观的引导

从目前来看,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消费为动力。这种发展方式固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但是增加不必要的物质消费必然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以及碳排放的增加,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不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作为生产者要改变这一生产方式,作为消费者也要改变这一消费观和消费方式,更加强调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消费方式从物质层面的需求转为对精神层面的需求。

3.4低碳经济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促进作用

传统的产业结构以高耗能高污染的第二产业为主。这些产业的发展以煤炭、石油等为主要能源,就会造成碳排放过量,环境污染加剧。以资源的大量投入为基础的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也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低碳经济的提出使得环保产业、新能源成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节能环保产业的兴起使得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这是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必然产物。

4结语

在当今世界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必然产物。传统以资源换发展、以环境换经济的发展理念已经不适应当今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是在将传统经济学与资源、环境相结合的产物,融合了多门类、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同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突破了原有的经济学理论,创造性的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学分支,使得传统经济学内涵更加丰富。对低碳经济的诉求也要求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要求世界各国平等地、普遍地参与国际合作,促进国际合作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在要求生产者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同时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新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对整个社会有着长远的影响。但是当前因为理论和经济科技条件都不够成熟,低碳经济的实际推广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但这一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进一步完善条件,这一理念必然会带来一个新的契机,带动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

参考文献:

[1]刘婉晴.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J].商业时代,2016(05).

经济理论范文5

一直以来我国的经济指导理论并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式和特点,我国不能够直接应用西方的一些经济管理理论模式以及指导思想,而是应该将西方的经济管理理论思想作为借鉴和参考,以制定真正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形式和特征的经济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产出最大化,西方的相关学者认为,两个生产的基本要素就是劳动和资本,在西方的一些国家中,特别是发达国家,其劳动力非常稀缺,要确保劳动能够充分实现就业,就能够实现产出的最大化,所以西方的相关经济学所进行的研究是针对劳动充分就业而进行的。由此可见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主要是针对其西方国家的实际发展形势所制定的,与我国劳动力充足的状况截然相反。相对于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来讲,我国的资本是缺乏的,如果和西方国家一样将经济管理重点放在劳动力的研究上就会使得实际产出无法实现最大化。这样强用西方的经济管理理论就算不会破坏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我国应该把研究的重心放在高效实用资本上,并且将此作为前提创建适合我国发展的经济理论。

我国宏观经济相关理论同实际

运行的差异在进行经济理论的探索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模型是LS-LM的相关模式,该项模式能够为执行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提供良好的思路,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均衡了市场产出及利率。依照这样的模型理论,市场的相关利率是通过货币市场均衡以及产品市场均衡来共同决定的,利率自由浮动在经济管理理论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的逻辑为:经济过热,我国政府需执行货币政策中的紧缩性LS-LM。通过市场操作来进行政府债券的出售,将货币收回,减少供给货币,从而使市场的实际利率上升,进一步使投资降低,使实际产出下降,并最终使经济降温。能够看得出,我国政府在运用货币政策影响我国的市场利率,从而达到实际的经济目的,但是在建立LS-LM经济模式时,货币市场的实际均衡却产生了问题,其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的需求是通过预防动机以及投出动机来决定的,和其收入应该成正比。投出的实际存在使得利率能够介入其货币实际需要的理论,为进一步创建LS-LM经济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可以说如果没有投机动机就不存在LS-LM模型。西方国家因为自身拥有强大的市场证券,其投机动机是迎合其自身经济特点的,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这种经济理论并不能够实现与我国经济特征的融合,反而背道而驰。我国的证券市场一是起步相对比较晚,二是因为有各种相关管理制度的存在,其实际的市场规模还有在我国的居民中所产生的实际影响要比西方一些国家小得多,居民进行投机动机的实际货币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一旦缺少了这种投机动机,在我国的LS-LM模式就直接不存在了,更不用说投入实践了。

宏观经济理论的实际条件差异

西方的经济理论在亚当•斯密开始就将其资本主义的实际趋利行为进行了充分的展现,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其成立的基本条件就是凯恩斯的三大心理规律:流动偏好、资本的边际实际效率递减以及边际消费逐渐倾向递减,因为这三大心理理论规律的产生,使得消费降低,投资降低,利率非常小,居民一般都拥有现金,这样就会使得有效需求发生不足,从而为政府进一步干预经济给予有力的理论支持。这三种心理规律刚好是实际趋利行为的真实反映,是将资本主义精神作为其发展的基础的。在我国的经济中,这些指导理论是无法直接进行运用的,我国目前主要的经济理论的主导思想就是“内圣外王”,我国主要声张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理论,主张人的毕生追求不过“修身、齐家、平天下”。因此,三大心理指导规律即便在我国存在,也不会成为经济运用的主导规律,其宏观经济的主要管理理论要在我国成功应用,一定要建立在“内圣外王”的基础上才行。

结论

经济理论范文6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他心中,所想象的社会主义是一种经历了资本主义最发达的阶段之后的社会形态,并且所想象的社会主义也是建立在生产力具有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但是却脱离了我国的实际情况。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期间,提出以及改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凭借着辩证唯物主义者的这种科学态度,并结合了其社会实践规律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所拥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完善以及发展所需。

二、经济体制、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我们在理论上对于社会主义和市场、商品的经济之间的结合存在问题的认识上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在我国十四大会上明确的指出了:“对于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认识深化上,明确的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总要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确保能够对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解放取得进一步的成功。”而这一结论的提出也表明了其理论的正式确立。也标志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完全进入到了现代化制度的轨道之上,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创新、需要提供了新的理论前提以及创新方法。

三、实践的方法论意义

从我们所了解的其理论形成的过程以及包含的丰富内容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没有为我们提供现成的条例,只是一个指南,作为一个未来研究的出发点,也就是说它给我们展示的只是实践的方法论意义。

四、科学指南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其哲学与经济理论学的基础上建立出来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科学社会主义凭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走出了新的方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改革当中,主要包含了其职能的转型、转变我国党的工作方式,扩大人民民主权利,人民当家作主等等,全都离不开其理论的指导,政府的职能也不是万能的,其能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市场出现了失调的状态,政府才能够发挥其有效作用。

经济理论范文7

1、西方宏观经济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学理论

现代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是凯恩斯经济学说演化而来的,它主张的是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所说的混合经济就是包括了在自由私有企业基础上发挥作用的市场机制,也包含了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控制和调节的机制,西方宏观经济学认为依靠市场机制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失业问题和经济危机,想整治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生活的干预方面就要做出努力,因此得出,西方宏观经济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学理论。

2、西方宏观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庸俗经济理论

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简称“庸俗政治经济学”或“庸俗经济学”。它是一种只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表面现象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体系。它的重要特征是在经济分析过程中用一般经济关系和物质技术关系来代替生产关系进行研究,用经济现象来代替本质分析。西方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的收入为中心,对各种经济变量进行分析,建立起精巧的宏观经济模型,以供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波动的原因,并在分析出原因之后,建立一套宏观调控机制,以期待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失业问题和经济危机。失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问题,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中,资本家常常追求剩余价值,又迫于竞争压力,采用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使成本提高,资本积累和有机构成的提高就导致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相对人口过剩,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歪曲了失业问题的原因,不仅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而且还无视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这种情况下对资本主义的失业问题也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和解决。

3、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不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所有问题的有效办法

西方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问题,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在一定的经济时期内可以解决失业问题,维持经济增长在一个特定的水平上,保证经济危机可以在各种程度上得到合理的解决、减轻破坏程度,虽然它具有这样的优点,但是它并没有揭示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性,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也不可能完全的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二、西方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在我国,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人们的眼界,西方宏观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影响了我国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宏观政策。

1、分析

将西方宏观经济学应用在我国,必须要合理的分析我国的国情和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在我国应用所具备的的条件,这些都是建立在理论加实践的基础上的,运用这一理论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而要将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制定一套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国情的经济学理论,如果理论不符合实际,那么在西方再正确的理论也不适用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应用。

2、借鉴

根据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观点,借鉴一些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用的理论,而摒弃那些不适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观点,由于我国和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的经济条件也有所不同,在应用之前要考虑西方宏观经济学能不能应用在我国这种社会制度下,探索出中西方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所共有的一些东西,从中西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这个角度来看,还是有一些共通的地方,比如说两者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西方社会属于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我国则是计划性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存在共同的规律。两者最终的目的是要实行宏观控制,而西方国家强调更多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必要的。两者对于宏观控制的政策目标具有共通之处,要达到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减少人员的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稳定社会物价水平、财政和对外的收支平衡。介于中西方存在这些共通之处,所以,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理论、概念和方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可以借鉴和应用的。

3、拓展

西方宏观经济学中有一些方面对于我国是不适用的,所以,应该根据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拓展,实现理论的创新,创造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由于中西方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决定了中西方宏观经济运行时有本质的区别,在理论体系的建立上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有些宏观经济学中的理论在西方是被忽略的,但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中却是十分重要的,不能摒弃,这就要求我们需要理论上的创新,创新的内容具体包括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宏观经济的调节体系还有宏观经济中的结构比例关系。

三、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西方宏观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趋势较明显,随着微观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完全有可能实现一次较大程度的综合,尽管如此,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在应用中还存在很多疑惑,值得大家反思。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年代,社会变化速度如此之快,那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将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呢?纵观全局,研究出其具有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更加重视对新增长理论的研究

西方的经济学家在不同角度寻求导致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原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不同的新增长模型,这些不同的模型都是根据某一侧面来创造技术进步的模型,长处和短处也是各自掺半的,不存在某种将会取代另一种的趋势,所以这种局面会持续一段时间。未来的新增长理论将会研究经济增长的过程,为国家的技术进步提供必要的政策建议。而经济增长理论将会向着通过对模型的模拟进而可以把预测的结果与数据作比较、利用经验区别出内生增长理论、研究出各国之间生产率差异的理论、在数据方面加以创新的趋势发展。

2、宏观经济理论和政治学理论将会融合起来

新政治宏观经济学是一个研究的新方向,已经被应用于宏观经济、经济增长和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它关注更多的是政治、宏观经济、经济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尤为注重的是政治因素对于经济方面的影响。

3、西方宏观经济学将会得到综合性的发展

随着不同经济学理论的争论,西方宏观经济学不断的向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纵观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西方经济学在经过争论和分歧后就会出现新的综合,综合之后将会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学体系,使经济学家都会达成共识,因为各个经济学家的观点也不相同,经济学将会综合各个方面的思想,进而形成一种综合比较强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新古典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在进行争论之后,将会促使西方的宏观经济学再一次出现综合性的发展。

四、结语

经济理论范文8

关键词: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趋势;探讨

对于经济学的划分,西方有自己的研究规定,他们通常将经济学划分为两大类,主要依据它所针对的研究经济的不同分为,资源最佳配置的微观以及最佳利用的宏观经济学。首先,就宏观经济学而言,国民的收入状况为其主要的核心,也是其最终的决定理论。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整个国家的民族经济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的研究,主要是采用总量分析的方法所进行的。将国家经济的民族活动作为研究的对象,将社会所存在的生产资源及利用的问题作为研究的核心部分。并根据这一研究结论反映出社会所存在的基本问题以及社会经济正常运作的规律。

一、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

对于国家经济的运行模式以及社会经济资源的利用的研究就称为西方宏观经济学。对于其所研究的对象具体化就是研究经济发展的波动现象。其中,主要研究的对象为有,属于中心问题中的总产出,以及国民就业状况,以及物价、国际的汇率等相关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行展开,其中研究的主要内容国民的失业就业论、还有座位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收入支出决定论、经济运转周期与增长论、通货压缩与膨胀论等等一系列问题。

1.是国家进行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学理论

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平衡,可以依靠市场的需求来保持就业平衡。因此,政府部门在国家经济的运转方面就不需要过多的进行干预。尤其是在经济危机持续较长且较为严重的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社会生产力降低且失业人员大幅度的增加。对于已经完备的经济学理论而言,已经不再适用于这个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再能够满足垄断主义的需求。在这一特殊的时期,凯恩斯经济学说逐渐的发展与完善,演化成为适应社会经济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这一全新的理论属于全新的混合型经济论,主要是对资本主义所展开的。其中,它所针对的混合经济,不仅包括作用于存在的私有企业基础上的市场机制,还包括了基本的对于经济生活等方面的调控机制。

2.是资产阶级的庸俗经济理论

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又可称为政治经济学,简称“庸俗政治经济学”。这一经济学理论体系,仅仅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表面现象进行简单的描述。所特有的特征为在这一研究中运用经济以及物质方面的技术来代替生产技术,并且对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代替对经济现象的本质。它主要是以国民的收入为经济中心且对所存在的变量进行与研究,从而建立起完善的经济模型。这一经济模型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今后分析资本主义产生波动的具体原因提供参考。在具体的分析出所存在的原因之后,对这些原因进行总结与归纳,从而制定出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宏观调控机制。以期为后续资本主义所产生的经济危机以及失业等一系列的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案。其中出现失业这一状况最根本的因素便是资本主义在生产方式上的不足。

二、西方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与实施

目前,随着各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走出了国门,从而开拓了国民的眼界。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依据市场体制的建立与管控工作,需要以深刻开放的技术,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产生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全面的掌控。进而达到一定的专科学研究与探讨能力。因此,西方经济学逐渐在我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我国宏观经济理论的建立与政策的完善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与制约。

1.趋势

我国对于现代宏观经济的引用与参考接近了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中,经历了多个环节,首先是对西方经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吸收,随后在转化为自己内容之后进行了思考与批判。随后进行了借鉴。首先,我国在1949年建国之后到改革开放这一阶段,对经济额发展主要实行高度集中责任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因此与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宏观经济是不适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现状。因此,对于我国目前所存在的经济体制不能全面的进行应用与推广,所以,现代宏观经济学在我国的应用以及发展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分析

每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发展程度不同,对于西方宏观经济学在我国的具体应用与实施,必须要全面的根据我国发经济发展的程度以及形式,且要全面的考虑我国的国情以及这一体系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条件。这一制度不仅仅是简单的理论,都必须将这些理论建立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因此,对于它的应用与借鉴,不可以对其理论内容进行原封不动的照抄。而是要将这一理论体系与中国的实际发展状况相协调并结合,从而制定出一套完备的,且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学体系。及时西方经济学在合理科学正确,但不符合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那么它依旧不适用于中国。

3.借鉴

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西方的宏观经济学中的相关内容,我国可以有选择性的进行借鉴。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用的理论内容,可以进行具体领域的实施。因为我国无论是从经济的发展状况,还是字社会制度的建立上都与西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具体的应用之前,专业人士要全面的考虑这一体系是否可以在我国这一社会制度下进行应用。进而探索出适用于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运行商所共存的体系。在对中西方所共存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分析,还是存在一定的共同点的。

三、西方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探讨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经济上,都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宏观经济学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也逐渐提升。随着对西方经济体系的不断引进与完善。这一经济学体系可能在今后实现全面的综合。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西方宏观经济在我国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加强了对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在对生产技术的进步与生产率提高的原因方面,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且对于研究结果全面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增长模型。每个模型的提出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造的,对于模型的创造也是将其长处与短处相结合的,也不存在一种模型会取代另一种模型的状况。因此,这一创新模型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并且在未来对于经济增长的规律以及过程也会深层次的研究,从而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额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制定的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可以将预测到的结果进行数据的比较与分析。进而为各国在数据以及生产率的理论知识加以创新。

2.宏观学和政治学理论两者将有效的融合

目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认识到了学习国外的高新技术的重要性,进而全面的引进与学习国外的科学技术,因此,对于在国外引进的经济学理论也全面的进行研究与分析。政治宏观经济学理论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各个层面,主要有宏观经济和经济的增长以及国际关系。属于全新的研究趋势。这一理论更多的关注于经济、政策以及政治等相互作用的层面。尤其是对政治要素对国家经济的影响。这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也就是宏观与微观经济学间的融合。这种融合的真正形成是在“理性预期革命”中,卢卡斯和其他专业人士试图运用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方式、动机等,来进行对宏观经济和政策展开解释。因此,这一应用是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来以微观基础说明经济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所制定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虽然,在这一基本体系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但是它的适用性较强,不仅仅对于商品经济的规律进行了探讨,也对社会化中所存在的大生产现象进行了分析。因此,对于西方宏观经济学这一体系,要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不能对于其存在着弊端就全盘否定。一方面,不仅要从这一体系中看到市场调节的规律,还要看到西方经济发展的阶级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我国社会经济公有制与西方宏观经济学是存在着显著差异的。要从根本上看到两者的不同之处,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平稳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进而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杜文娟,刘强.对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构成的认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6-28.

[2]范书夏,于温申,柳景.新宏观经济学的演进及研究对象[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