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创新范例

经济技术创新

经济技术创新范文1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企业的经济管理对于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企业管理层应该以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衡量和评估所开展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和经营活动,并以经济性因素来综合分析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尽量规避工作的隐患和风险,确保企业的经济收入保持稳定的增长状态,并提升持续创收的能力。而目前的经济管理也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紧跟时展和变化的节奏,才能通过创新举措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优势地位。

1现代企业开展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

现代企业开展经济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优化管理工作程序和关键环节,节省经营成本,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经济管理是企业整个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管理能力和水平,可以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严格的管理体制规范来约束员工的不合理工作行为,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和各项工作的良性发展,并排除各类经营风险和管理问题,规避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在此基础上找到实现经济管理目标的科学方法和应对策略,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如果企业能够建立起完善和科学的经济管控体系和运行机制,那么企业就会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规定要求以及管理举措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并在执行过程中发挥出制度本身的优势作用,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科学的经济性分析和在处理各种复杂事务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多方面个人能力的发展和进步,人的作用和潜力被充分发挥和挖掘出来,就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效益。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涉及到的各项工作和规划布局,大多都是围绕和基于经济管理的各项要求和标准得以开展的,经济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生存经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而为了实现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进一步增强这一长远发展目标,有必要对现行的经济管理制度和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对管理工作的程序和流程体系进行优化和改进,使得管理工作和经营活动可以获取科学性的指导和引领,并向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持续进步。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一斤更离不开高效、科学的经济管理,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环境下,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从自身管理体制上入手,不断提高经济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有利于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使得创收能力得到稳步提升。因此,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具有相当关键的作用和意义。

2在当前的知识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不足

其一,很多企业的机制体系本身存在不健全和不合理的问题,企业管理层和核心工作部署都将重点放在可以获取短期利益和效益的业务工作中,而严重忽视了经济管理体系和机制的建设工作,这就使得经济管理体系面临着很多明面上和潜在的问题和矛盾,久而久之就已然形成了长期性的制度缺陷。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所采用的经济性管控方式和手段不尽合理,与当前实际发展需求和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不相符合,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极为不利,而且也会对企业的创收能力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对于经济性的管理活动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认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导致问题愈加严重,进而损耗到企业自身的利益和员工的切身利益,管理理念和观念的落后也阻碍到思想意识上的创新和转变发展,致使经济管理的相应决策和部署得不到执行和落实。其二,经济管理的相应体系建设和工作机制的全面规划布局中存在缺陷和不足之处。经济管理涉及到很多复杂的事务和具体的工作环节,是对企业整个经营管理产生深刻和深远影响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在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中还有很多措施执行不及时、不到位,相关职能部门也缺乏应有的依据和参考来执行相应的经济管理举措和策略。在用人制度和岗位管理体系中,没有将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工作人员很难适应自身的工作职责和相关要求,具体的工作目标和程序也不清晰、不明确,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多困扰和疑惑。这也充分说明目前管理力度不足,管理水平较低。

3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创新举措

3.1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创新管理思想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理念是促进人们思想转变和升华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经济性管理工作来说也同样如此,要想促进经济管理和控制水平的提升,就必要先要转变以往的管理工作意识和思想,将创新和革新的理念精神注入到经济性的管理工作思想和意识之中,并在面对具体问题时企业的管理层能够以应有的重视程度和正确态度来做好合理的应对企业发展困局。一般情况下,经济管理的创新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即战略管理理念与危机理念的创新。在战略管理理念的创新方面,企业需要对新兴战略目标进行制定,并围绕目标执行管理,使其全面性与先进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企业要注重执行方式的改进与调整,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有效方法。此外,企业还要对先进的运作体制加以借鉴与学习,对科学的运作模式进行推广,使自身整体竞争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危机理念创新方面,企业应对危机意识进行培养与提升,在面对内外不同危机时,要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在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对危机意识进行充分贯彻,使危机意识得到有效强化。

3.2加强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

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是以企业工作人员为对象,主要作用在于有效约束与限制员工行为,并且能够对其在工作中进行引导,使企业员工的具体行为与企业管理制度要求相适应。企业就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应基于制度创新进行,应对相应的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使企业相关环节的管理得到增强,实现对全局的统筹规划,及时发现并弥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在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岗位责任制进行制订与落实,使员工的岗位责任得到明确,确保管理中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责任得到落实。第二,企业要针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同时还要加强监督制度建设,确保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得到强化,在实际工作中端正态度,避免消极怠工、玩忽职守的问题出现,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有力保障。第三,内部控制工作对于企业经济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对其进行优化与改进,促使管理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控制,为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结语

经济技术创新范文2

[关键词]数字经济;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改革;人才培养

在当前我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使得高校要适应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经管类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以适应国家发展所需,优化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和理念是提高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重点以改革创新经管类专业的课程教学方法为视角,通过发现、总结现阶段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丰富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形式及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和质量,旨在全面促进我国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提高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经管类专业教学评价考核方式单一化

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根本,健全、良好的教学评价考核方式能够为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和质量的科学监测提供重要的保障支撑。在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评价考核方式呈现单一化的特征,不利于促进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简单依据学生的平时考勤情况和期末试卷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考核方式在培养学生互动交流、积极思考以及主动学习能力方面,不能全面反映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等。

(二)传统教学方式与专业课课时安排有待调整

在现阶段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一些普通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专业课课时安排需要进一步优化。传统教学方式未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方面有待进步。在专业课课时的安排方面,一些普通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总体的课时量偏少,专业课程学习时间有待提升。

(三)专业课程教学理论联系实践有待加强

部分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以及教学整体安排与学生社会实践课时的安排时间总体过少。教师在教学中更多注重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传授与讲解,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平和能力未能在教学环节得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与锻炼。

二、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新举措

(一)优化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考核体系

为了全面考量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高校需要进一步改革、优化教学评价考核方式,使得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考核方式具有综合性和多元化特征。在经管类专业的一些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考核不仅需要包括平时的考勤成绩和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还应加入考核课堂讨论与交流、课程论文、课程创新设计等内容,丰富课程评价考核的内容,对学生的评价考核更加全面,重点体现出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核。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效能,有效搜集、观测并实时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系列相关信息,不断优化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考核方法和体系。通过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考核方式,可以督促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到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认识理解能力,经管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创新能力也得以大幅度提升。

(二)重构、完善经管类专业课程内容

在部分经管类专业课程中,一些内容使用的基本原理存在重叠的现象,但由于教材中将这些内容安排在不同章节里,这不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内容的拓展学习和关联理解,可以尝试将课程中含有相同基本原理的部分内容进行合理重构、整合,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提高教学效果。以《管理经济学》这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例,老师在讲解市场结构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常见四种市场结构所利用的利润最大化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因此,在进行第一种市场结构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其他三种市场结构与第一种市场结构的部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利润最大化基本原理时,对常见的四种市场结构均进行了应用和学习,提高了这一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经管类专业的有些课程中公式和图形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感到枯燥,而且课程中很多图形由多个小图形叠加在一起,整个图形显得非常复杂并且是静态的,学生看到这些复杂图形后,往往表示难以理解。这就需要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专业课程内容中的一些复杂的图形进行不断分解,变静态图形为动态图形,在课程上充分演示这些复杂图形的动态形成过程,由易到难,先让学生理解简单的若干小图形,在此基础上,通过逐渐添加新的小图形方式,帮助学生一步步理解每一个小图形的含义,最终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一个复杂图形的形成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一些专业课程的教材上对复杂图形解释内容较少,老师还需要增加对复杂图形的解释和详细阐述,并合理利用案例教学以进行辅助说明,丰富、完善课程内容,让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注重案例和小组讨论教学

一些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学生在上课时可能会感觉到理论知识比较枯燥,老师在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到教学和学习效果。案例分析是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理解的重要体现,通过列举经管类专业课程的相关经典或者前沿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能够使用理论知识对现实中的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在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尝试以引入案例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结合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对现实中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教学效果。结合当前的数字经济背景,在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灵活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加小组讨论教学环节。建议可以尝试采取小组讨论方式:首先,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组队,形成若干小组,即学习团队,为了尽量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存在,要求每一学习团队中的学生人数不能过多;其次,学习团队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围绕课前选择的课程相关话题进行分工、合作,这些话题可以由老师划定范围,学习团队在此范围内进行自由选择;最后,由学习团队内部推荐的一位同学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学习团队中的其他同学可以对汇报内容予以补充、完善,汇报的同学可随时对班级的其他同学进行随机提问,在课堂上形成充分互动与有效交流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采取案例和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发挥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整个班级和学习团队内部每位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得学生逐渐形成了较强的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具有团队和集体荣誉感,不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和创新精神,着力提高新时代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四)强化课程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

在经管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对专业课程知识进行深入、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要大力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应用与社会实践能力。一般来说,高校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一是强化课程实验实训,完善经管类实验室建设条件和环境,不断增加经管类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课时,并加强对专业教师以及学生实验实训能力的专业培训,提高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效果,在教室内锻炼和提升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知识的应用能力;二是深入推动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高校通过与相关企业进行对接与合作交流,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创造良好条件。高校可以定期专门组织学生去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带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社会实践锻炼,进而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方式提升经管类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应用和社会实践能力,以进一步提高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三、小结

经济技术创新范文3

关键词:校企合作;创新创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

我国高等院校正积极扩大自主招生规模,这一举措为高校吸取了大量人才,但是由此也引发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增大。为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转变就业市场困境,学校应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创新创业的机会。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发展自身创新创业能力十分必要。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面临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1)毕业生创业前景不乐观。市场需求量大,专业人才供过于求,但是专业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并不能很好地契合社会需求。(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缺乏一定的纪律性和责任感,无法理解市场行业发展规则。此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际操作能力,造成他们的能力和实践相脱节[1]。

(二)问题的原因

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1)高校计算机专业缺乏人才培养的精准定位,专业导师和院校领导都没有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专业课程在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注重理论教学,但是忽视了与市场环境的良好衔接。(2)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仅注重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关注到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导致其最终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下降。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发展途径

(一)明确人才定位

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明确人才发展定位。据调查,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31.6万亿元,交易额的快速增长,为电子商务行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就业与创业机会。2019年1月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的中国就业市场报告显示,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招聘需求提升了35%,但是申请人数仅增加了1.5%。这一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开始朝向创新创业领域发展,行业发展排名回升至第三位。通过分析了市场需求后,可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地区市场经济环境,为社会培养出电子商务、互联网领域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地方服务,促经济发展。这一发展理念也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新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管理特征,同时也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2]。

(二)完善行业框架

在大数据和云计算信息技术逐步发展壮大的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需要注重行业架构与新模式的构建。例如,某高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在互联网与架构基础上,对微应用平台进行了升级,提出了商业功能虚拟化的BFV概念,创新发展了微服务理念,同时提出了云、移动和大数据三种类型的平台产品。其中BFV承载着微服务,积极探索了“互联网+”的发展战略,确认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企业和高校联合,可将IT架构从原本的SOA模式逐步推动到BFV方向发展。BFV模式是先进架构模式的探索者,企业和高校联合提出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所处空间小是因为大部分的互联网企业并没有真正明确自身定位,行业框架还不完善。面对此种情形,在高校办学管理中,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从客户角度出发,构建小型电子商务O2O,快速响应市场整体需求,并由此逐步发展壮大,与消费者直接接触,获取行业最新发展动向,调整整体产业结构。

(三)加强项目训练

大创项目是高校和企业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的展示自我的平台,以项目为引导,加强项目训练,可以为学生的成长与专业技能的训练提供良好的契机。比如,某地区高校从2011年开始至今,每年都会联合举办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目的就是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实践平台,全面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在每个阶段设定不同的目标,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完成项目的规划和执行:第一阶段是学生们分别进行数据结构、算法和编译原理的设计。这些环节可以作为大创项目的驱动,将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市场需求相融合,了解算法的本质思想,并为项目优化奠定基础。第二阶段是提高软件开发能力,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作为驱动,借助软件工程完成设计,使用编写软件与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算法的深度剖析与各项结果的最优计算,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项目开发。通过这种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水平都能得到提升,为学生今后发展指明方向。

(四)推动深度融合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至2019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部分团队开始将跨境电商作为人才创新创业的切入点。这种发展模式的市场方向正确,并且符合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推动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高校需要先为创新创业提供技术基础。例如,某地区高校在对计算机产品与流通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中,与当地知名电商团队达成合作。最初上架手工商品,单人单日可出售商品达到了40余件。进入到成熟阶段,学校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大数据产品分析,使用火车头代码编写网络数据集,并且在校企合作框架下,完成了产品数据加工、转换、标签、关键词定位,实现了产品批量导入,理论上实现了以“万”为单位的商品上架和销售管理。这种创新创业模式获得了社会高度认可,学生掌握的技术也能与其他企业构建深度合作关系。

三、总结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思路调整的重大探索,对于人才培养和国家社会发展都有关键作用。高校办学中积极推进与优质企业合作,为社会发展、改善就业环境、创造生产价值等方面提供了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叶文全,吴碧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融合研究——以闽北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群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26.

经济技术创新范文4

关键词:县域经济;数字经济;生产要素;数据

自2015年正式提出“互联网+”以来,我国先后推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年)、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2017年)、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智能+”(2019年)和新基建(2020年)等一系列战略举措,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逐步迈入了数字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驱动要素发生了重大改变[1]。这为占全国人口68%、国土面积占90%、GDP占41%(2019年)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2]———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多重挑战。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趋势下,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县域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创新发展步伐,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数字经济时代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一)新的经济发展体系给县域经济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随着“新基建”的大力建设与推进,以5G、AI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催生了新的经济发展体系:1.市场资源配置出现新要素。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携同算法、算力共同赋能物理世界(主要是机器),物理世界将替代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而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人类将进入“数字生产力”新经济时代。2.竞争要素和机制出现新规则。竞争要素已由传统的资源、产品、技术、服务等过渡到生态圈体系竞争时代,市场竞争要素资源将向数字经济体系无限集中,将改写商业经济竞争的规则,传统经济管理被强中心、共生化、无边界、自驱动的数字经济全方位取代。3.经济发展出现新趋势。传统经济形态将与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建立起高度耦合“数字联姻”关系,传统组织、物理世界将在数字化进程中进化出“智能生产力”、“智能生产关系”及“智能产出”的新型经济关系,传统经济的智能数字化转型将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并产出新型智能产品,新的经济发展体系将给县域经济带来全方位的机遇和变革[3]。

(二)县域经济统计和核算面临重大调整和冲击。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创新和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产品表现形式,创造出了诸如共享经济、共享知识等新型产品、新型消费和新型收益的综合经济形态和数字化产品。而现有宏观统计体系已经无法完全对具有跨界融合、免费服务、动态创新等特征数字和被数字化提升的产品与活动所带来的增加值进行准确的捕捉和计量[4],这对我国传统统计、税收和财政管理体系提出新的重大挑战,国民经济统计与核算体系面临重大调整[5]。而县域在数字技术、数据积累与规范、新产业规模与集聚能力等方面与市域城市或发达区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新型统计与核算体系的完善、实施和推广,县域经济发展的数量与质量都将面临不利的局面。

二、数字经济时代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生产要素运用不足及固化依赖。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先后交替及转换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推动县域经济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型发展。但由于不同县域发展水平和条件的差异,传统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诸多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木桶效应”现象。同时许多县域对传统生产要素产生了“刚性”依赖,这严重束和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随着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劳动力红利逐渐消失、资本门槛逐年提高、环保标准日益提高等一系列发展条件的变化,传统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常态下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两难选择。

(二)数据要素发展积累和沉淀不够。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要,许多县域先后推动诸如智慧县域、数字县域、数字政府等的建设,除了在物流、交通、基础配套等数字化硬件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外,还将线上线下数字化产品市场的触角伸向了偏远的乡村,网上购物、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数字化场景进入并深刻影响县域人们的日常生活。县域数字化建设及数字化产品催生了海量的数据,但相比需求相对规范、采集技术成熟、应用场景系统、渠道兼容较好的一、二线及中心城市来说,由于应用需求、采集技术、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县域内绝大多数的海量数据呈现碎片化、无序化、失联化的特点,处于“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无处可用”的“流浪”状态,规范、有序、标准的数据积累和沉淀明显不够,县域经济智能化发展先天不足。

(三)新型经济形态发展的系统性不足。数字经济的本质是以数据流动的智能化来解决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其经济形态主要表现为消费端和供给端的高效协同和精准匹配。但目前我国县域经济供给端与消费端存在明显的失衡和不匹配:在消费端来说,县域经济范围内拥有较大规模的网购人群和网络零售、快捷便利的快递物流及移动支付体系;但在供给端来说,县域普遍存在全球知名品牌缺乏、精准营销不足、产品定位不准、数据驱动产品不足、数字化制造能力偏低、柔性生产和定制化生产能力供应链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新型经济形态发展的内生动力及韧性严重不足。

(四)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理念与思维“误区”。1.认知误区。数字经济要求县域治理进行创新和适应、跨越不同领域技术、传统创新方式等诸多改变和适应,因此普遍存在害怕、惶恐、抵触、轻视的倾向和情绪,对数字经济的本质、趋势、应用等认知不足。2.思维误区。受传统思维惯性和现实情境双重因素影响,出现了一方面轻视数字经济的引领创新作用,而另一方面则认为领数字经济无所不能的两种极端思维。3.实践误区。在推动数字经济过程中,县域政府普遍存在过于追求国际前沿水准、打造大型新型商业生态而普通民众却对发展数字经济“孤陋寡闻”、参与度较低的不对称情境。同时许多县域过于谋求县域范围内全方位的智能发展,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特色与差异,缺少问题导向的思维转变。

三、数字经济时展县域经济的途径与方法

(一)解放思想,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理念与思维创新。1.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大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和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县域数字经济发展要树立人本理念、惠民理念、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所有的智能产业、技术、产品等均要以县域内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特别是要紧紧围绕并服务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扶贫攻坚等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发展大局。2.坚持问题导向。不同县域的发展均有其自身优势和不足,推动县域数字经济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县域面临的痛点和难题,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方法予以解决,谨防“两张皮”现象再现。3.创新县域管理方式。推动县域管理从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思维向多元包容的管理方式改进,关注用户思维、流量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等,满足并达成县域管理过程中多方的利益需求,实现共赢共享。4.树立全生态思维。在推动县域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一味求大求全,要在夯实数字基础设施、营造数字转型环境、完善数字化积累等多个方面构建数字智能产业生态体系。

(二)确立数据要素引领地位,联动传统生产要素融合创新发展。1.确立数据要素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把数据要素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要素,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全要素中的关键要素。县域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把数据要素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确立其在全要素中的主体与引领地位。用数据思维深度拓展、挖掘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领域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制定完善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和制度,做好县域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2.发挥数据要素的创新带动作用。针对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的生产、发展、应用或挖掘不足的问题,运用智能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生产要素所涉及的行业企业进行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提升,推动对传统生产要素、生产能力等的创新运用、升级和发展,以解决和释放传统生产要素的发挥不足等问题,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智能化转型步伐;同时构建以数据要素引领驱动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新型五要素有机融合的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新函数和新逻辑,推动新型五要素的有机整合与高度融合,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三)推动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1.着力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时代催生了数据核爆与数据价值,必然带来对承载海量数据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刚”性需求,因此建设高质量高标准信息基础设施是必然选择。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县域发展应紧紧抓住政策风口,着力推动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数字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能和基础支撑。2.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步伐。除了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外,县域智能化建设还必须对铁路、公路、水利和市政管网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通过信息技术赋能传统基础设施使其升级形成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创新和释放传统基础设施内生活力与动能。

(四)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县域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1.找准县域经济发展定位。数字经济是超越传统经济形态的融合型经济,其发展离不开区域发展已有的基础和智能化的融合创新提升发展,因此县域经济智能发展应充分尊重县域发展规律,提前谋划县域发展长远布局,特别是在县域基础、要素禀赋、特色、使命和要求、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数字经济发展前沿和未来等关系过去、当前及未来长远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进行精准研判,寻找数字经济时代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和长效模式。2.构建县域数字经济新型生态体系。运用智能技术赋能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新型生产要素,整合各领域的共性需求,打通一、二、三产间的阻隔,解决传统三产互相区分、相对隔离的现实问题,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和智能化,推动县域经济的产业链、供应链及价值链三链融合,建设跨领域共建共享的运营模式,形成县域内三产价值共生新型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宁朝山.数字经济、要素市场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长白学刊,2021(01).

[2]宋菲菲,宋亚平.县域经济的内涵、特征和高质量发展———以湖北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20(02).

[3]殷梅英.数字经济带动县域发展转型升级[J].经济,2020(06).

[4]徐清源,单志广,马潮江.国内外数字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调研世界,2018(11).

经济技术创新范文5

关键词:农业技术;技术创新;农业经济

0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有限的土地上养育着将近14亿的人口。尽管耕地面积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小。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技术的创新力度。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土地破坏严重,土壤的有害物质也不断增加。所以,推动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绝不能盲目的追逐农业经济利益,而忽略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害。一定程度上,它损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使居住环境受到威胁。因此,一定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一切都应该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前提。在环境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科学的进行农业技术的创新,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

1农业技术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农业技术创新就是指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灵魂。简单来说,它就是指农业新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它将这种发明应用到农业生产活动中,改变了以往旧的农业生产模式,将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它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涉及到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与扩散等。新技术的应用促使农业生产者与企业家都能获得经济利益。但是,它的创新也具有极高的难度。尽管效益很高,但是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农业技术创新的种类分很多种。按照它创新的对象可分为三种,分别是产品、方法和种质。产品创新的内容包括种植所需的化肥、除草和害虫所需要的农药以及新型农具的研制等等。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创造出新的产品并且把它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以此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方法创新是指在饲养、灌溉、防疫、栽培、捕捞等方面的创新。它最大的作用就是通过改变传统的旧技术,使农业生产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减少、劳动力减少。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率。种质创新是指对资源的改造、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上等方面的创新。它是农业技术创新所独有的。最重要的是满足了农业生产对动植物遗传资源的需要,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遗传资源。按照创新的性质可分为硬技术、软技术以及软硬结合技术创新。相对而言,大部分的农业技术创新都属于硬技术创新。它主要是把实物作为研究对象,其实也就是进行实物性资料生产。它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食物,当然也包括衣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仅满足于吃的饱穿的暖,更追求质量与品质。农业软技术创新是指制度和观念上的改变。它涉及的领域很广阔,包括农业经济研究、区划研究、管理研究以及信息研究等。这些内容都是农业技术创新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们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农业软技术创新为农业硬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农业效益不断增强。对于农业软硬结合技术创新来说,它就是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一般都是重大的农业技术创新。我国的农业产业在不断的取得进步。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是我国必走的一条发展之路。为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2农业经济

何为“农业经济”?其实它与工业经济大同小异。它指农业中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从古至今,农业都是最基本的行业。它为人类提供了衣食,具有不可替代性。农业经济一直持续到今天,这足以证明农业的重要性。在19世纪以前,科学技术还不是很发达,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因此,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还不是很大,开采自然资源的能力更是有限。尽管当时的可耕地面积还很多,但是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不是很理想。再加上当时农村劳动力流失的速度还不是很快,农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出现好转。直到今天,我国对农业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导致农业市场中出现了各类新型工具、新型种子、新型农药和新型化肥等新产物。这不仅能够使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当然,在农业经济的初级阶段,一切都还停留在起点,人民的生活极度穷苦,缺衣少食的现象极为普遍。我们没有能力去抵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只要有自然灾害的发生,那我们的物质就会更为短缺。用饥寒交迫形容再贴切不过了。而且,在当时,无论是教育还是工业,都还不是很发达。所以,农业经济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甚至我们可以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才让农业经济崭露头角。而对于现代的农业经济来说,它更侧重的是管理与制度。现代农业的进步靠的就是技术与制度。在技术上,我国实现了农业转型,改变了传统农业的滞后性。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然而,在制度上的突破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一个漫长与艰辛的过程。它一共包括六方面的内容。第一,对技术研发、推广与应用制度的建设。要想实现农业技术创新,就得从技术做起,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研发,要不断完善创新机制。当然也包括科技的推广制度等。第二,对投入制度的建设。我国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更要建设一些相关的机制,对农业的基础设施进行补助,同时,也要奖励优秀的农业建设人才。第三,对经济制度的建设。要制定与农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经济制度,包括对土地制度的建设。第四,对培训制度的建设。农业的主体终归是农民。在现代农业中,我们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生产者与农业经营者。第五,对流通制度的建设,打开农作物的市场十分重要。比如批发市场、期货市场等。第六,对防范风险制度的建设。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我们要提前做好预防机制,将损害降到最小。

3思考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分割性。技术的创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不断为农业生产增添色彩。我们要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我国农业技术的创新提供理论基础,让它的出现能够经得起实践的考验。经过实践证明,农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农业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不断地将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同时,也要处理好科研方与使用方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他们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作为企业,要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机械化收割机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劳动力,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更省时省力。同时,也要在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要求从业人员有很高的职业素养。并且对他们进行科学的管理。作为国家,制定相关的国家政策。鼓励人们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对成功的科学家给予丰厚的薪酬等,以此来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充满创新意识,为农业技术创新不断的作出贡献。

4结语

我国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负责任的大国。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建设的投资力度,从方方面面解决农业发展所遇到的挑战。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更是不断学习和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优秀之处。农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也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且也为农村保留了一定的劳动力,使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不再那么悬殊。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现代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徐晓鹏,郭慧君,罗泮.农民:城市和市场的“雇佣工”——现代农业技术对农民的控制作用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1):118-120.

经济技术创新范文6

关键词:第二课堂;数字经济;创新路径

1数字经济背景下第二课堂开展情况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稳定发展迅速,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根据信通院测算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预计2019年数字经济总量达到35万亿元,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大学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要求,不仅要求大学生有扎实的知识,更应该有创造性的思维。高校不断开展第二课堂作为新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为高校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更为高校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开展第二课堂建设指明了方向。

2第二课堂建设存在的困境

2.1对第二课堂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上层设计

高校虽然陆续开展了第二课堂的教育,但很多高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将第二课堂纳入教育教学管理当中,没有给予第二课堂应有的地位,没有从根本上对学校第二课堂的开展进行具体的设计。其次缺乏对第二课堂的支持,虽然开设了第二课堂教育,但没有建立起合理的评价体系,途径单一,仅仅是通过学生相关部门进行管理,缺乏系统性、广泛性的参与。

2.2学生对第二课堂的参与度不高,缺少灵活性

虽然高校开展了第二课堂的活动,但是形式单一,缺乏特点,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没有找到适合学生发展、适合学生兴趣的活动,因此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第二课堂的任务,随意性很大,降低了第二课堂的认同感,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下降,从而使第二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2.3指导老师师资力量不强,缺少权威性

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更多的指导落在辅导员、学生管理人员等教师身上,这些老师面临很重的管理任务,对于指导不同学生层次、不同类型的第二课堂捉襟见肘,理论知识水平和职称不高,对学生的指导不能更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欠缺,不能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全面指导。

3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改善对策

3.1转变观念,建立第二课堂管理评价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这就更要求高校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完善管理机构、制度体系的建设,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保障评价机制,促进第二课堂的有序发展。成立由高校主要领导为首,学生工作相关的各部门共同参与,统一领导,统一协调各项工作,组织建立起领导制度,建立健全第二课堂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日常工作的开展,将第二课堂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给予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同样的地位,统筹兼顾,做好服务保障,为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有利的环境,促进学生广泛的参与。做好第二课堂的评价体系建设,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情况,做好真实客观记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并形成评价报告,保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情况评估的正确性、公正性,形成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并建立奖励机制,更好的促进第二课堂的成为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

3.2与时俱进,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新媒体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撑,给学生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教育平台,与时俱进,增强第二课堂的时代感,利用多元化的网络内容,借鉴优秀的可操控的多元化的内容,增强学生在第二课堂学习知识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性,开设学生有兴趣参加的第二课堂活动,根据不同社团、专业分类指导,使得每个专业、社团都有特色的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从中挑选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第二课堂活动,打造成专而精的品牌特色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每个同学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培养自身兴趣,从而达到全面发展。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三下乡活动等,丰富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撰写参与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开展分享活动,形成学生实践经验相互分享、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氛围,并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从而促进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3.3博采众长,加强第二课堂师资力量建设

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高校都有很多的高职称、高学历、精通专业的师资队伍,第二课堂的开展可以让这些教师参与指导,丰富第二课堂的师资队伍,专职和兼职相融合,加强对指导老师的培训,增加各类培训、交流、研讨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开拓思路、相互学习,借鉴其他教师优秀的成功的作法,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打造专业的指导教师队伍。其次采用专业导师制度,每名专业的任课教师作为专业学生的导师,参与学生成长的过程,强化第二课堂的教学环节,发挥第二课堂的时效性。在者积极聘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校友、社会学者等,组成校外师资队伍,利用大讲堂、交流会、报告会等形式和学生进行交流,让更多的社会资源融入第二课堂的教育当中,增加学生的见识。

4第二课育人模式创新路径提升探索

4.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如何培养好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前途。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高校在第二课堂实施过程中,要加大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第二课堂,组织重大节日、重大历史纪念日等教育活动,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开拓创新的活动中来,对学生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在学习思政课程之外能够更加深刻、生动的践行爱国情怀,更生动、更形象、更贴近学生的内心、更具有说服力。举办弘扬爱国主义讲座,弘扬雷锋精神的讲堂,聘请专家、学者和英雄模范人物来校讲座,因为他们理论更有高度,研究问题更有深度,或者本身就是一部爱国主义案例,结合当代中国面临的危机和机遇,使得学生感到亲切,从内心深处自觉接受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广泛开展读书活动,一本好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读爱国主义的书,多读富有民族精神的书。让学生从书中认识历史、认识社会,从书中吸取爱国主义的精神营养,激励自己成为一个爱国主义者,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4.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社会思潮多样化,各种观念相互交织,迫切需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人文精神深入到大学生生活当中。中华文化传承至今,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第二课堂的课堂体系当中,首先,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国学文化讲座、国学基础课、国学特色课,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学习传统文化当中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其次,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讲座以及重大传统节日活动教育,如“二十四节气”由来,“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节日风俗教育。再者,学校的文化建设也可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具体感知、认可、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后,组织形成多样式的学生社团,引导学生兴趣,展示传统技艺,养成高雅爱好,由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4.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渠道,2012年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深入到大学生当中,加强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要构建协同育人的机制,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创新创业能力等构建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完善应用型综合实践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培养的全过程;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覆盖全体学生,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创青春”等创新创业类大赛,通过参加大赛、获取专业资格证书等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成立创业导师库,构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利用企业家、优秀创业者、创业协会等给创业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记载系统,对学生的创业实践进行动态管理并做出客观评价;开展师生同创工作室制度,按照专业建立各种工作室,以现实企业项目和工作任务为驱动,打造线上线下创业模式,更好的促进第二课堂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吕宏凌,陈金庆,田兆富.大学生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

[2]张旭念,杨金丹.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供给提升路径探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8,(2).

[3]宋丹,崔强,陆凯.提升高校第二课堂育人实效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05).

经济技术创新范文7

1环保友好型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1.1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与科技普及的关系

在农业科技创新作用下,科技普及水平得到提高,同时科技创新是普及科技的重要条件。反之,科技普及也能够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科技创新初期推动成效显著。

1.2科技普及与农业经济的关系

科技普及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调动农业主体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动性。

1.3科技创新活动与农业经济的关系

科技创新成果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2环境友好型农业科技创新存在问题

2.1缺乏创新理念

目前,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得到巨大转变,但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时间较短,创新理念相对较差,科技创新目的不明确,科技资金投入较少,科技工作者创新认识不足,对农业科技创新进程产生不良影响。

2.2效益风险较高新

型农业环保技术应用于农业发展过程中,经济风险较大。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因素会对农业发展有很大影响,而环境友好型农业科技创新需要投入较多的经费,面临的效益风险较高。

2.3科研工作者紧缺

环保友好型农业科技创新需要人才创新,才能稳定发展。当前,国内农业人才缺口较大,农业专业理论知识不足,阻碍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4营销路径不当

有些地区即使应用了先进的农业科技,但是农产品营销路径不科学,导致农产品滞销,影响农民收益,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3环境友好型农业科技创新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3.1制定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方针

方针政策是环境友好型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3.2改革经费使用体制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无法在短期内实现,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及财力资源,但目前中国环境友好型农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体制还不健全,导致技术应用成果较差,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有效减轻政府经费负担,建立多样化投资系统。

3.3加强培训专业人才

从长期来看,要大力培训环境友好型农业创新科技人才,提升人才待遇与社会地位,聘请著名专家讲授课,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借鉴。强化校企协作,为人才提供实践机会。

3.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经济技术创新范文8

关键词: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经济增长

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增长的有效方式,特别是在我国,人口基数大,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需要运用创新的方式实现农业的增长与转型,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当然,在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甚至因为过度的开垦、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原因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因此,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研究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完成环境优化与农业技术创新工作双赢,实现农业经济的稳健发展。

一、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会运用经济贡献、土地占有及劳动生产率等内容去衡量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但因为农业经济发展较晚,所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诸多矛盾。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许多农民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多的农民会放弃在家务农,转入城市务工。这就造成务农人员的减少,还会出现农村土地抛荒等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甚至由于城市快速发展,一些城市区域向着农村的土地逐步扩张,致使农村的土地减少,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优化和技术创新有着紧密地联系,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以来,党和国家越来越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追求安全丰富的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同时,我国基本国情又急需发展壮大农业经济,故农业技术的创新作用尤为显著。通过环境优化的方式对农业技术进行有效的创新,可以平衡当前的资源内容与农业生产间的关系,强化农业经济的稳定性,使其周期性变长,开发难度降低等。但由于我国多数农业生产起步较为缓慢,整体的投资金额仍不够、研发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扩张性与环境资源有限性等矛盾状况的出现,造成农业技术在推广与应用的过程中,甚至出现设备、推广体系空缺的状态,但又苦于没有相关的人才完成这项内容。为此,应不断强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创新,通过农业科研的方式完成人才的培养,探索一些简单易行、风险低、成本少、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的新技术应用,还可以参考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理念,加大对该内容的投入,推动环境优化与技术创新,使各类资源得以有效地运用,突显我国自然环境与资源间的合理优势,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增长[1]。

二、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的问题分析

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的本意是在坚持改造和科学利用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对现有的资源内容进行优化,并通过不同的资源优势促进对农业进行技术的开发、推广、应用等创新工作;同时通过农业技术的创新,用高科技技术更加合理分配资源,从而达到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目的。但在当前两者结合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环境污染与恶化的问题严重。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在追逐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更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不可小觑,存在着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过分强调效率、讲求效益,只考虑当前利益和需要,而忽视长远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性,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缺乏等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又要做到统筹发展农业经济,就需要充分、合理、节约、高效利用现有资源,不断开创新的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改善环境污染与恶化的问题,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的排放,才能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通过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才能进一步优化环境,实现生态的平衡与发展[2]。

(二)技术有待提升。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的落脚点是对技术内容加以创新。但在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多技术的应用没有根据农业生产的实情进行,导致农业技术创新的目标较为单一,缺乏一定的创新,甚至一些技术在研发过程中缺乏资金投入,导致技术研发上的滞后,影响技术开发与创新[3]。

(三)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是人才,具备足够的人才资源才能通过他们的知识储备和开辟创新精神,强化整体的技术创新工作。然而,就我国当前发展状况而言,多数农业经济发展缺乏人才的支持,这使得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脚步减缓。特别是每年农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数据审核下仅有10万人次,这样的人才储备不足以完成农业技术创新工作。除上述问题外,资源也是一大问题。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整体呈分布不均的趋势,这些都往往制约着我国技术创新,致使农业技术创新出现缓慢的问题[4]。

三、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

(一)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作用。依照初期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式而言,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会随着时间的逐步过渡,极大推动经济的发展,甚至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通过这样的方式不难看出,农业技术创新是可以逐步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刺激经济的发展,并起到持续推动的作用。当然,也要注意到当前农业技术的发展,通过技术的创新可以改进农业生产的方式,提升农业经济。在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将环境优化作为主导,让更多的务农人员基于农业机制完善对环境的保护,修订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要针对不同的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强化对人才的培养,可以与当地的教育机构相互合作,利用人才输送的方式,做好有关技术人员的储备工作。政府也可以针对技术研发中的问题,搭建培训平台和给予相应的资金补贴等,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完善农业技术创新工作。可以说,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逐步向着平缓的态势过渡,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激发经济的快速发展[5]。

(二)对农业推广的影响作用。上文说道,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呈现先慢后快的状态,所以在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既要保障其自身的独特性,还要强化对环境的优化功能。当地党委政府、农业有关部门、嘎查村支部、村委员会等要做好农业有关知识、技术创新的宣传工作,只有相关务农人士真正了解环境与农业间的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环境优化与农业技术创新工作。特别是在技术推广的初期,就应强化对环境的优化,并使其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指引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说,农业经济的发展,应不断对技术内容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其中要阐述下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间的关联性,首先,在技术创新初期,会强化技术使用的频率,在逐步推广的过程中,强化对技术创新的运用,并在后期该技术使用呈现平稳的状态。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我国环境优化的基础上进行农业技术的创新,可以强化农业技术的推广,若长期对该技术内容进行推广工作,将会成功推动经济的发展。相反,依靠技术推广将对技术创新起到刺激的作用,整体会出现前期作用大后期作用小的趋势。所以说,技术推广对农业技术创新而言,并没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三)对技术推广的影响作用。要做好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的工作,就应强化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帮扶作用,可以通过资金资助的方式,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的资金来源,将其应用在技术研发端口。在资金分配与调拨的过程中,要深入地了解不同研发项目对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甚至要了解整体技术的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术创新的实际意义,合理指引不同的组织完成技术研发的相关工作,将环境优化技术创新的压力降低,实施更为精准的技术创新计;还可以拓宽资金投入的途径,与当地知名的资本相连接,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构建更为多元化的资金投资结构,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经历上一个阶段后,就要强化技术创新的实用性,通过环境优化技术创新的方式,可以激发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见证相关的成果后,要将该技术内容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让更多的农户了解到该技术的优势,转变为更多的农业生产力,才能强化整体农业经济的增长。相关的应用方法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等方式,强化有关农户对技术的运用,还要不断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技术创新内容加以更为严谨的验证。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操控,改进政府与环境保护、研发单位间的关系,使其变得更为紧密,利用合作的方式,构建更为积极主动的小团体,并将结合后的优势转换成农业生产的动力,强化农业技术创新的成。另外,在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不断推行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的思想,让更多的农户认识到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的特色,减少他们内心的抵触心理,从而使环境与经济的发展更为协调化。通过技术创新与推广的方式,创建一个个人、集体、政府部门、企业组织相关联的环境优化农业技术创新机制,深入推动农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