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医学教育范例

本科医学教育

本科医学教育范文1

关键词: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教学质量;评价

《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带动我国医学教育标准的出台,2008年,我国颁发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并以此为准则对医学院校进行审核与评估,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1]。为适应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2016年我国修订实施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提出了新要求。2016版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出台,不仅是新一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基本标准,更是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基本准则,对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产生了直接影响[2]。《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建立健全医学教育质量评估与认证制度,到2020年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院校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专业认证结果作为高校和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3]。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探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对临床教学以及质量评价的影响,对于推进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改革、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网站及相关网站收集资料,以《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为主要政策分析文本,该标准涵盖了40个亚领域、113条基本标准和80条发展标准。并以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2012年修订的《本科医学教育质量改进全球标准》文本分析作补充。

1.2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通过对文本的不断比较并从中找到概念归属,进而将不同的概念归属按照相应的逻辑连接起来的过程[4]。按照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原则,对政策文本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选择性编码[5]。通过Nvivo8.0质性分析软件对《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与《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进行文本分析并形成模组图。

2结果与分析

2.1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通过Nvivo8.0提取关键词,构建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基本要求的模组图,详见图1。通过分析可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对临床毕业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临床操作、职业道德、医患关系、临床思维、基础理论、学习能力。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强调临床毕业生必须扎实掌握的临床理论知识与具备的临床操作能力,同时对临床毕业生的个人能力与素质也提出了要求,在临床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强调临床毕业生要有终身学习能力,以适应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对临床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上,强调在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临床毕业生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要转变以医生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实现医患和谐发展。

2.2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对临床教师教学的要求

通过Nvivo8.0提取关键词,构建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对临床教师教学基本要求的模组图,详见图2。对临床教师教学要求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教学方法模式转变、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前沿知识更新、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临床理论知识讲解。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强调临床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与模式,从传统的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体现医学的实践性特点。同时也要求临床教师紧跟医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与诊疗技术,为医学生拓宽眼界与平台。还要求临床教师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体现医学的全面性与融合性,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医学生毕业后的岗位胜任能力。

3讨论

3.1扎根理论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文本分析中的应用

扎根理论是一种常用而有影响力的定性研究方法,在搜集数据资料、确定核心概念、探寻社会现象间关系、建构理论等方面有着显著优势[6]。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扎根理论在政策文本分析方面有大量研究,尤其在探析政策文本逻辑归属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进行三级编码,将政策文本中的语言进行连续比较,对资料进行概念化,以形成类属及其属性[7]。在开放式编码阶段,坚持开放的态度,对本科医学教育政策文本逐字逐句地分析,对其中设计的毕业生要求与临床教学要求进行提取,并构建合适的代码;在轴心式编码阶段,在前阶段构建的概念之间多重比较,进一步归纳形成类属;在选择性编码阶段,对前两级编码形成的类属进一步筛选与整合。本次编码主要提取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以及对临床教师教学的要求。先对具体标准文本进行简要提炼,编制自由节点,选取有意义的内容和关键词,对其归纳编制为自由节点;然后对自由节点按照归属原则划分,构建节点树,从而形成最终要素分析模组图。

3.2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对临床教师的新要求

目前,临床医学的教育教学成为培养合格医学生的关键环节,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决定着临床毕业生能否胜任临床岗位。但临床教师在教学上还存在如下问题:教学模式单一,方法陈旧,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的感知,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缺乏临床职业道德培养等。通过探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对“临床毕业生的要求”与“临床教学的要求”,综合分析可形成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对临床教师的新要求。相比其他学科,临床医学专业更具特殊性,要求临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完成“基本标准”,又要力争“发展标准”。标准中强调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全面发展[8]。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的思维与能力,在掌握临床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能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提高临床综合能力和岗位胜任力。针对当前医患关系紧张、部分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滑坡,临床教师在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上起着关键作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这也是标准对于临床教学提出的新要求[9]。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也提出了学科间的融合,教学模式的转变,这也要求临床教师更新教学手段,拓宽知识领域,在自身能力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向学生全面、科学地传授知识。教师应当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与教学理念,以适应医学的快速发展。

3.3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纳入临床教学质量评价的要素分析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对临床毕业生与临床教师都提出了要求,对此,在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纳入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中,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临床教师自我提升,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实现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教育质量的提升。针对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提出的要求,相关标准需要在教学质量评价上得到具体体现,既反馈基本标准的质量评价点,又体现发展标准的教学质量评价导向。医学院校在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中要关注以下几点:(1)转变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2)创新教学模式,减少说教式教学,提倡PBL、案例讨论等教学形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3)加强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逻辑思维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临床岗位胜任力;(4)深化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增加临床实践课程数量;(5)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积极进行课程整合;(6)教师积极拓宽知识面,具备多学科知识。

4总结

现行的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多学科融合后形成的统一化的指标体系,缺乏临床专业针对性,与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不相匹配,对临床教师教学导向不明确[10]。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高等医学院校应以《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为标准,以“基本标准”为基础,以“发展标准”为导向,以改革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为手段,促进临床教学模式的转变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将本科医学教学标准相关要素纳入对临床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中,以标准中对临床教学的要求和临床毕业生的要求作为基点,以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为关键,遵循临床教学特点与本校临床教育现状,重构一套切实可行的临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余海燕,刘平,李辉,等.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对提升教学医院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内涵质量的实践[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132-133,137.

[2]谢阿娜,王媛媛,王景超,等.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十五年回顾与展望[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7(1):13-17.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2017.

[4]沈茜,卢立涛.扎根理论在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与反思———基于文献和实证研究的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6):47-55.

[5]贾哲敏.扎根理论在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与实践[J].中国行政管理,2015(3):90-95.

[6]范培华,高丽,侯明君.扎根理论在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中的运用现状与展望[J].管理学报,2017,14(9):1274-1282.

[7]张骁,周霞,王亚丹.中国科技服务业政策的量化与演变———基于扎根理论和文本挖掘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8(6):6-13.

[8]李燕妮,黄飞,张玉丽,等.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为导向的学业评定体系改革[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1):27-29.

[9]马越川.医患关系认知现状与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1):197,199.

本科医学教育范文2

关键词:医学院校;图书馆;一流本科教育

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1]。2018年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2]。如何建设一流医学学科、一流医学本科、一流医学专业,是所有医学院校都在思考的问题。高校图书馆是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的重要机构,图书馆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学校办学质量和反映学校办学水平。一流本科建设离不开高校图书馆的支持和保障。因此,在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需要加快自身转型和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拓展本科教育支持服务的方式方法,在助力学校一流本科建设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1新时代医学本科教育对高校图书馆提出更高的要求

1.1服务一流本科建设是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基本任务

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提出,图书馆应全面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嵌入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开展学科化服务,根据需求积极探索开展新服务[3]。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天然使命,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承担着为本科教育服务的职能。新时代国家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等实施方案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院校图书馆要在做好图书借还、参考咨询、文献资源和空间提供等基本服务的基础上,根据一流医学本科教育要求,把信息服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本科教育支持服务的方式方法。此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教学和科研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师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也与以往大不相同,医学院校图书馆需转变管理和服务理念,充分利用人工智能、5G、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一流医学本科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高质量信息服务支撑。

1.2服务“新医科”建设是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发展要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进程加快,医药卫生学科发展呈深度交叉融合、系统整合的态势,医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对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出“四新”建设。“新医科”将进一步促进医学内部学科之间以及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包括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医文结合[4]。医学院校图书馆必须转变服务理念,既注重培养医学生的医学科学素养,也注重培养他们的医学人文素养;既注重满足医学学科教学和科研发展需求,也注重发挥对管理学、文学和法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文献服务保障支撑作用。在“新医科”医防并重、医教协同、产教融合以及“大健康”等教育理念下[5],医学院校图书馆需要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新理念、新资源与新服务,不断促进核心竞争力发展,采用更高效、更智能的服务模式,适应医学教育的新局面。

2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一流本科教育的保障机制

2.1制订图书馆服务本科教育发展规划

一流本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图书馆要承担起在一流本科建设中的责任,就需要做好战略规划,制订明确的发展目标、具体措施和实施计划。医学院校图书馆需要树立“以本为本”的服务理念,主动了解和研究一流医学本科建设的内涵,掌握本校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的要求,积极思考图书馆在当中可以做什么、怎么做;不仅把本科教育支持服务纳入图书馆的战略规划中,还需要制订专门的本科教育支持服务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把本科教育支持工作作为图书馆重点工作,并同其他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奖惩;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变化,不断调整本科支持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2建立一流本科教育支持服务机构和制度

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是保证本科教育支持服务目标实现的基础。医学院校图书馆为本科教育服务的创新和转型归根到底需要一个讲大局、有担当、执行力强、纪律性好的团队来确保所有策略和计划能够有效实施。传统根据业务流程来设置内部机构的组织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发展要求。图书馆需以服务为导向,根据自身功能定位来整合和确定业务内容,重组内部机构,设立若干个服务小组,以项目的方式推进各项服务。医学图书馆应整合力量,设立本科教育支持小组,该小组由图书馆馆员、二级院系教学人员、学生三方人员组成,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支持服务。同时,制定相应的本科教育支持服务工作制度、岗位职责、绩效评价制度和奖惩措施,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医学本科教育支持的力度不打折扣。

2.3建设一支能够满足服务现代医学本科教育需求的图书馆

人才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图书馆服务的关键,而医学院校的专业特殊性需要医学图书馆馆员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医学馆员除需要具备图书馆专业基本技能和情报分析与决策能力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储备,能够跟踪医学领域研究进展、了解医学教育动态,为医学教学和科研提供最前沿的信息。在智慧图书馆发展和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本科教育支持馆员还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管理、新媒体技术和广告策划等能力,以及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和提升自身综合技能的能力。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高质量本科教学支持服务的基石,医学院校图书馆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引进具有生物医药、计算机信息技术、图书情报和外语等专业背景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打造一支专业性、创造性强的队伍,这样才能为本科教学和科研提供精准和有效的信息服务。

2.4建立校内外多方协同联动机制

图书馆面向一流本科教育的服务创新和转型,单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上级部门、合作医疗单位、校内其他部门以及学生和教职员工等群体力量的支持与配合。图书馆在了解本科教学科研需求、资源整合和建设、学科服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等方面需要各二级学院、教务处、学工部等多个部门的配合和协作,还特别需要附属医院、合作医疗机构、基层医院的支持和帮助,否则无法真正做到为一流本科提供一流信息服务。服务师生教学科研,医学院校图书馆应树立整体观念,充分调动师生群体的积极性,并做好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工作,达成服务本科教育的共识。只有搭建联动机制,协同发力,才能形成更强的合力,共同助力于学校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复合型医学人才。

3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一流本科教育支持服务策略

3.1打造“重点+特色”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资源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基础。随着本科教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师生所需要的资源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医学院校图书馆需要加强与二级院系师生的合作和联系,全面了解教师、学生、科研工作者和医疗工作者的信息需求,吸引师生参与到资源采购中,拓展师生参与途径,建设本科教育学习资源体系。图书馆不仅需要注重采集传统的纸质资源和数据库资源,还需要有针对性地采集分散的教学资源,如讲座视频、课件、手术视频、实验视频等拓展资源。在资源采集过程中需注重资源的准确性、权威性、及时性和专业性,保证馆藏资料的质量。为更好地保障本科教育教学,图书馆尤其要加强教参特色资源建设,积极跟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逐渐增加整合医学、混合式教学、PBL教学等相关文献资源[6]。此外,还需充分挖掘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文献资源,收集本校学生和教师的科研成果,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数据库,并优化整合其他重点资源,逐渐形成与医学教学、科研和医疗相适应的特色文献资源体系。

3.2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空间设备支持

图书馆对于用户来说,不再仅仅是文献资源存储空间和文献资源获取空间,更是学习空间、知识交流空间、休闲空间和创新空间。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不断创新空间服务方式方法,创建了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信息共享空间、创客空间、学习研讨室、视听影音空间以及新技术体验区等新功能空间,促进读者阅读、研讨和互动交流,提升读者体验,培养读者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促使图书馆功能向多元化方向发展[7]。而医学院校图书馆需要紧跟时展步伐,结合医学学科和其他重点学科专业教学及科研需求,深入挖掘和创建个性化空间。例如,纽约大学健康科学图书馆为护理学专业师生开辟护理创客空间,供护理学生和教师开展医疗保健创新项目。在设施设备配置方面,要将智能技术运用到图书馆建设中,将智能化建筑、智能设备与智慧管理完美结合,打造一个功能齐全、管理先进的智慧图书馆。医学智慧图书馆除需配置有新一代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与社交媒体高度兼容的OPAC查询系统、RFID自助借还机、移动服务系统和大数据展示系统等基础设备之外,还需配备满足医学教学、科研及创新需求的3D打印机、3D扫描机、人工智能设备和VR/AR设备等。

3.3开展全过程和嵌入式课程服务

课程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的以服务学校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为目标的面向课程的学科服务[8]。高等医学教育模式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9]。信息素养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图书馆肩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责任。高校图书馆一般采取开设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开展新生入馆教育、提供数据库培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基础,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下,医学院校图书馆还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把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某一课程或某一章节的内容开展文献检索教育,通过具体的案例实践让学生获得并提高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从而快速掌握知识,促进知识创新。此外,还应把信息服务嵌入教师备课、学生预习、课后作业、考试、实践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全过程中,为师生提供学科导读、文献检索培训、参考咨询、论文查重和数据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持。

3.4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增强文化育人功能

作为医学生增长专业知识、开阔国际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和培育医学人文精神“第二课堂”的图书馆,在协助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医学人才和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医学院校图书馆应积极通过创建文化空间、开展阅读活动和志愿活动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传承和弘扬大医精诚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爱国爱校热情。在创建良好的本科育人环境的过程中,图书馆还要注重文化品牌建设,打造与学校校训、发展愿景和新时代医学专业教育发展相符的活动品牌,以品牌的力量吸引年轻大学生参与,以品牌推动文化传播,拓展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广度和深度。图书馆还需结合新技术和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展多元化的育人服务。例如,运用深受大学生欢迎的微信、微博和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对资源及使用方式、服务功能以及经典图书、“红色”书籍、医学人文图书进行宣传推广;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开展朗读大赛、征文比赛、读书会和真人图书馆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践行“以文化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助力一流本科人才培养。

3.5追踪识别用户需求,主动提供精准服务

用户需求是图书馆服务的风向标。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是医学院校图书馆有效支持一流本科教育的基本保证。医学院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主动调查和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细分用户类别,根据用户的专业背景、学习要求、科研需求、兴趣爱好、关注热点和使用习惯等提供多元化、定制化的精准服务,逐渐建立起能够实现精准信息推送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由于医学院校的特殊性,医学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除校内师生员工之外,还包括分散在各个附属医院的医学生、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他们的信息需求与校内用户有一定差异。医学院校要主动走出物理空间的限制,认真分析这些用户的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主动把信息服务辐射到校外各学习实践基地,真正为一流本科教育提供全方位服务。

4结语

本科医学教育范文3

【关键词】医学院校;本科;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

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不应仅仅体现在学校的资源和声誉上,而应该包含本科教学[1]。目前,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忽视不同专业方向、学制等的培养定位对教学要求的差异性,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个性特色[2];2)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和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3]。我国医学院校的本科教育大多数是以传统教学为主,以教材为基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舞台,把知识传授作为教育核心的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的主动性,完全成为被动的接收方,结果是很大一部分本科生出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不好,创新能力欠缺的状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即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4]。为此,国内许多教育工作者倡导进行本科教育改革,其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备受推崇。

1“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起源

“以学生为中心”的起源发展于古希腊的理性人本主义传统,经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世俗人本主义和费舍尔巴哈生物学人本主义的补充后,逐渐发展成现代西方的非理性人本主义支配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是人本主义思潮与教育学、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社会本位论”和“科学本位论”这类教育观的批判。19世纪末,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将卢梭的“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的教育理念应用于实际,提出用以“儿童为中心”来取代“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强调要将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主动性和能动性放在重要位置。1952年,在一次哈佛大学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用它解释一切教育和教学,将其应用到本科教育。199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巴黎会议上,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从此有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各国教育工作中逐渐受到关注。

2传统教育模式面临的挑战

我国医学院校本科教育以传统模式为主,即以“教材为中心”,忽视了能力与素质培养;“以课堂为中心”,课外的资料利用不充分;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成为被强制的,教学信息只能单项的由“师”到“生”,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被压制,这样的“灌输型”教育观,在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受到强烈冲击,一些急于变革的教育工作者为了寻求更好的教育手段,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纷纷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

3“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

医学本就枯燥难懂,如果一味的实施中国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贯的“灌输型”教育,往往以应试型人才居多,而创新型人才较少。但是医学的学习其实又有着自己的优势,如开展案例式教学十分方便,可以提起学生兴趣。所以,医学院校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可以从几方面进行:3.1注重案例教学的运用专业基础课教师与临床专业课教师共同筛选合适案例,根据学生年级由低到高,案例由单一到复杂。老师在将案例交给学生之前要讨论,对其可行性要反复确认,抓好案例讨论的各个环节,然后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以组(5~8人一组)为单位,每组有一位组长,对案例进行提前准备(图书馆或网络查资料),每个人对老师所提问题作出思考,然后进行课堂讨论,无论小组成员观点是否一致,都要进行讨论汇总,讨论结果不论是否一致都要汇报。最后由老师对此案例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在此过程中,老师的思想一定要呈开环状,接受学生合理的新思路,并鼓励学生不要墨守成规,在疾病的治疗上考虑中医西医多种治疗手段,不要用所谓正确答案限制学生思维。如果学生提出的新观念,老师现场不能确定可行性,一定要和相关专业教师或医生讨论,最后给学生反馈意见。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上讲台展示学习结果,一方面激励组内的成员去准备,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对提高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都大有裨益[5]。3.2实习生独立完成教学查房老师提前选择本科室的常见疾病病例,最好没有并发症的单一病种。让学生2人一组,提前准备查房前需要提出的问题及相关的体格检查,查房后提出处理方法、治疗原则。这两个学生一个负责采集病史、查体等,另一个负责整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汇报病情。下次查房两人角色互换。老师根据汇报提出修改意见。3.3设计小实验或小操作在一门学科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5~8人)为单位,能够选择任一章节的任一兴趣点,组员间团结合作,设计一个小实验去验证或发现某个问题,或设计一个小操作与疾病的预防或治疗相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4“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利弊

本科医学教育范文4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重大调整,高校合并、重组、大规模扩招,这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对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虽然取得了一些好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医学高等院校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机构也参与了这一过程,这对医学教育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课程体系建设和医学生培养模式在改革的浪潮中一变再变。那么,针对目前的医学教育环境是否适合当代医学生培养目标这一问题,本研究拟通过测量某医学生对医学教育环境的主观感受,来探讨医学院校教育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新的教育环境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研究对象为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一、大二的学生;以小班为单位整群抽取一年级和二年级各18个班级,被抽班级中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953份,剔除不符合要求问卷8份,实际获得有效问卷945份,有效率为99.2%。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19.95±1.17)岁;一年级464人,二年级481人,其中男生546人,女生399人。

1.2调查方法

1.2.1调查内容学生对医学教育环境满意度测量主要通过英国Dundee大学医学教育中心编制的教育环境评估量表(DundeeReadyEducationEnvi-ronmentMeasure,DREEM)完成,本次研究将其翻译成中文使用,该量表共50个条目,从5个方面测量学生对医学教育环境的综合感受,分别是:学生对学习的知觉(students’perceptionsoflearning,SPL)、学生对教师的知觉(students’perceptionsofteachers,SPT)、学生对学业的自我知觉(students’academicself-perception,SASP)、学生对学习氛围的知觉(students’perceptionofatmosphere,SPA)和学生的社交自我知觉(students’socialself-perceptions,SSSP)[1]。该量表每1条目都有5个选项,分别是“非常赞同”、“赞同”、“不能确定”、“不赞同”、“非常不赞同”。评分标准为:非常赞同得4分,赞同得3分,不能确定得2分,不赞同得1分,非常不赞同得0分;其中第4、8、9、17、25、35、39、48和50项共9个条目反分计分,量表满分为200分。

1.2.2调查方法

调查员统一使用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调查为不记名调查,整个调查过程充分保护学生的隐私。问卷本着自愿原则填写,可以退出;问卷当场发放,答完后由调查员当场收回。

1.3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DREEM量表测量的总表平均分和分领域平均分占满分的百分比均在50%以上,但只有“学生对教师的知觉”这一项超过了60%,最低的是“学生对学业的自我知觉”方面,为54.81%。从不同年级学生调查的得分情况来看,除了“学生对学业的自我知觉”年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188),其他领域测量的平均得分均为一年级高于二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不同性别的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在“学生对学业的自我知觉”方面,男生的平均得分要高于女生之外,其他领域及总表平均得分在性别之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该量表的每一个条目分析发现,DREEM量表50个条目中不同性别间分量表条目比较,平均得分有差异的条目共11个,其中第9、39、47和48条女生得分高于男生,但这4条中9、39和48为反项计分条目。

3讨论

培养合格医学生,是高等医学院校的根本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本研究通过测量学生的主观感受来反映学校教育环境不足,为进一步实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学校教育环境的测量采用英国Dundee大学医学教育中心编制的DREEM量表进行,该量表目前已经被翻译成6种语言,在12个国家的医学院校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本次调查结果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30,说明问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

3.1学生对学习的知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学习的知觉”方面得分一年级高于二年级,该结果与印度一所医科院校的调查结果一致[3]。可能的原因是一年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初,对于学习的态度、方法是从高中阶段延续过来的,但进入大学一段时间后,部分学生失去了像高中阶段那样明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可能是社会活动比以前增多了,如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勤工俭学、谈恋爱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他们对学习的关注度。从性别情况来看,女性比男性更加反对“教学过于以教师为中心”这个说法,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女生喜静,上课守纪律、听话,对待学习整体比男生认真,对于老师的安排一般容易接受;而男生兴趣广泛,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如女生,所以男生更容易倾向认为教师过于以自己为中心。

3.2学生对教师的知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的知觉”得分在5个领域里得分是最高的,和英国伯明翰大学的调查结果一致[4],而与印度Kasturba医学院的调查结果不同[5]。这一方面可能与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的努力有关。而“学生对教师的知觉”得分一年级要高于二年级,这和单天明等[6]对中国医科大学调查的结果不同,可能与不同学校具体情况不同有关。从分领域得分情况来看,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分条目第9、39项女生均高于男生,说明女生比男生更加反对“教师们很专制”和“教师们上课发脾气”这两种说法,这与单天明等[7]调查的结果一致。可能与这个年龄的男生比女生更加反叛、固执、倔强等心理有关。

3.3学生对学业的自我知觉

国内一些学者将“students’academicself-perception”翻译成“学生对学术的自我知觉”[8],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认为翻译成“学生对学业的自我知觉”更加合适一些。本次调查发现“学生对学业的自我知觉”在5个领域中得分最低,年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性别之间,男生得分高于女生。#p#分页标题#e#

3.4学生对学习氛围的知觉

研究显示,男生和女生在对学习氛围的知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一年级学生要高于二年级学生,说明一年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状态和对学校的满意程度均要好于二年级学生。这一方面可能与学校对刚进校的大学生比较重视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接触到以前从未过的事物,学习的主动性较强有关。

3.5学生对社交的自我知觉

本科医学教育范文5

关键词:学术资本主义;高校教学;科研管理

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任务,其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现代大学中最为重要的关系,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事关现代大学的兴衰成败”[1],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被长期争论的话题,也是被长期研究的主题,复杂性可想而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会出现不同的认知。由于教学和科研关系的复杂性和历史性,也因为“行为是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函数”[2],本文将在学术资本主义视域下分析高校教学和科研的现状,根据教学和科研的应然关系,探索能够更好促进大学教学和科研发展的管理方法。

一、学术资本主义下的“重研轻教”

(一)“重研轻教”的原因

“20世纪末的政治经济全球化则正在打破过去一百年发展起来的大学专业工作模式……作为院校的高等教育和作为其劳动力的教学科研人员在20世纪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3]。20世纪80年代,一方面,各国之间政治经济的竞争越来越转变为对知识的竞争,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越来越寻求大学的帮助;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等使得政府缩减对高校的开支,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鼓励了高校参与市场,竞争外部资金。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方学者称“院校及其教师为确保外部资金的市场活动或具有市场行为特点的活动为学术资本主义”[3]。因此,国家更关注那些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科研项目,从世界著名的大学排行榜也可见一斑,例如QS中“学术声誉”在五个一级指标中占比达30%,ARWU中“科研成果”在四个一级指标中占比达40%。因此,伴随全球化所形成的知识经济是“重研轻教”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当今的世界正处于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全球化把我国高等教育也卷入到“学术资本主义”场域中,专利申请、大学研究所的设立等等行为在大学中已颇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术上称之为“科研漂移”[4]的现象。虽然,目前对重视教学的呼声日益高涨,但在实际教学“重研轻教”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直接原因是教学和科研的差异[5](见表1)。科研是一种显性的评价,和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等关系较大,和学校的排名、声誉关系较大;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很难兼顾二者。因此,大部分大学教师往往在科研上的投入更多,“重研轻教”的现象自然在所难免了。

(二)“重研轻教”的隐患

在“重研轻教”的环境下,很多高校目前对“科研”成就都有着硬性指标规定,给高校、教师及学生的发展埋下了“祸根”。首先,这在很大程度上给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较大的精神压力,可能会打击部分老师的学术积极性;其次,这可能会造成研究的无意义性和无效性。研究变成简单地重复模仿行为,没有实质性的创新,只追求“量”而忽视“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学术造假行为;最后,过于重视科研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教师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中,教学准备、与学生交流的时间也会减少,出现“照本宣科”教条式教学,挫伤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随教师教学质量下降而下降,最终势必会导致教育质量的整体下降。

二、“教学和科研”的应然关系:教学和科研相统一

目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对“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正相关关系。2.负相关关系。3.不存在任何关联”[6]。本文认同其中的第一种关系,即“教学和科研”的应然关系是“教学和科研的统一”,二者当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方面,“教学和科研的统一”表现在院校层面上,这是现代大学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基础。面对高校中“重研轻教”的情况,有人提出将二者相分离,但是“如果不再是‘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大学要么就变成了培训机构或者类似于中小学的一般教育机构,要么就变成了纯粹的科研组织,要么就变成了二者简单的拼盘式的混合体”[7],这是对19世纪德国洪堡“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经典大学理念的回归,现代大学的优势和特色就在于科研和教学的统一和融合,少了任何一个,大学都不能再称之为大学。另一方面,“教学与科研的统一”表现在教师的行为层面,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首先,教师的科研活动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要反映科研的前沿,科研成果要不断地融入教学中去”[8];教师的科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善,具有科研精神的老师在课堂上会更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考,更看重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其次,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可以促进科研,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巩固、强化自身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师也会在教学中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发现新的研究问题,探索出新的研究路径。

三、管理高效教学与科研:寻求二者的平衡

(一)院校层面的管理:营造“教学与科研统一”的氛围

“组成成员的行为……受组织环境无形的力量影响……一个学校的组织氛围是由四个变量的互相能动作用产生的:生态、环境、组织和文化”[2]。在生态层面,学校既要科研设施的配备,也要重视教学设施的配备;在组织层面,学校管理者应实行更加人性化的管理,了解教师在科研和教学上的需求,让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参与决策;在文化假定的层面上,学校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强调教学和科研的同一性,逐渐将此内化为学校的共同信仰和目标。总之,通过营造出“教学和科研统一”的氛围,可在增强学校人员科研意识的同时又提高教学的意识和能动性,以达到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平衡。

(二)教师层面的管理:激励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学校的管理者要认同大部分教师是能够发挥主动性努力完成共同的目标的,因为高校的老师基本上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是一些勤奋而又钻研精神的人。学校管理者应尽可能让教师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促进教师对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动投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波特的工作动机层次模型,学校对教师的工资、“人员裁减”程序、晋升、参与决策等要采取尽可能合理的措施,确保教师的“安全、交往、自尊、自主”需要,促进教师的“自我实现”,以竭尽全力进行工作

1.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决策。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主体之一,是科研和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因此,教师参与决策更有利于促进“教学和科研的统一”。“参与式决策的使用可能有两个好处:(1)做出更好的决定;(2)促进组织参与者的成长和发展”[2],高校管理者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更好地了解教学和科研的矛盾所在,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合理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的积极性。

2.采取分类别、融合式的评价。根据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教师……天赋、能力和特长是有差异的”[9],所以,学校应当在老师的评价上采用“分类别”的措施。管理者针对教师个人教学和科研的特点,将教师分为“教学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及“综合型教师”,“综合型”教师是既擅长教学,又擅长科研的教师,对其的评价放在最高层面,“教学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则放在次一级的评价层面。当然,对教师的分类应当是灵活的,要根据教师的绩效成绩等进行调整。在“科研和教学统一”的理念下,学校应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鼓励高校教师既进行教学,又进行科研,因此,在这一层面上采用需要“科研与教学”融合式的评价。针对“教学型教师”,管理者需要关注该教师的科研,更应该关注教师的教学,应给予教学成绩较大的比重。同样的,对于“科研型教师”,管理者则应对教师的科研成绩给予较大的比重。

3.改革高校教师的培养制度。“国内外大学当前的教师发展制度,基本上呈现出教学发展和科研发展分离的模式”[4],这是不符合“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应然关系的。因此,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学校管理者可以探求研究生助教活动的开展,鼓励有志于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研究生参与助教活动,在研究的同时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为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四、结语

本科医学教育范文6

(一)、政治学科教学中德育片面发展

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还存在一些片面发展,表现在:第一,偏重智育,轻视德育。以高考为指挥棒,以应试教育为核心,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有才无德的学生也被认为是好学生;第二,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第三,只管学生在校的表现,不管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第四,重视所谓“优生”,漠视所谓“差生”[1]。政治学科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表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政治课教师不注重思想观念的革新,德育方法因循守旧

有些政治课教师不参加培训进修,拒绝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理论与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学中只能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不能把传授理论知识同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结合起来,不能用恰当的理论阐明具体的事实,不能用生动的事例来感悟、激励学生理解知识。而德育方法单一,依旧是集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样的观念与德育方法很难使学生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教材单一,未整合其他德育资源

目前的政治课本大部分都是人教版的,过于单一,未立足于本校实际,没有乡土性教材,这样在教学中势必会与学生的实际脱离,致使教育的实效性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学中也没有充分整合特殊的节日资源,例如,一些传统的节日、法定节日、历史人物的诞辰、历史事件纪念日等节日资源,这些资源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德育也应该与家庭教育、社会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政治课德育的功能。

(四)、政治课德育实践面临困惑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道德实践严重脱节。本来应当是充满生机的德育变成了没有主体能动性、枯燥乏味、令人厌烦的说教,这必然会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与教育行为的排斥,也收不到良好的德育效果。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人类在利用科技时,丢失了自我价值与精神,导致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的破坏。这些负面结果给政治课的德育实践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二、立足现状,优化政治学科德育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通过政治学科对学生进行的德育遇到了上文提到的一些问题与困惑,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作者在总结多年政治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学校德育资源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立足现状,以学生为本,优化政治课德育目标

课堂教学是政治学科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在进行德育时,要使德育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政治知识内容体系相一致,不能使德育与政治理论知识失衡。要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的关系,发挥政治学科的德育优势,把政治理论知识教学与德育结合在一起。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制定德育目标,例如在进行价值观教学时,既要依据教材,使学生树立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的德育目标,还要以学生之需为本,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道德教育。充分挖掘教材德育潜力,依据教学计划确定行之有效的德育内容与目标。

(二)、提高教师素质,运用灵活的德育方法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使命感,还要善于吸纳新知识。为人师表,通情达理,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和方式的运用,切忌空泛、虚假、唱高调。要将理融于情中,使学生对所接受的教育可感、可亲、可信[2]。

(三)、理论联系“热点”,加强德育的实效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既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生机、活力,也冲击了部分人们的传统观念。因此,在政治教学中,要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社会的“热点”、“敏感点”联系起来进行讲授,能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并增强良好的德育意识,反之会使学生产生逆学心理。

(四)、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良好的德育方法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教育、自我教育的习惯。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有规律性的,都要经过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德育实效性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以下是创新的德育方法的例子:

1、事例结合法。

就是在讲某一知识点时,为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并进行德育教育,而与有关的事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最重要的是选取的事例是可以引发德育思考的事例,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治教学达到智育与德育的目标。例如:在讲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的特征时,可以结合当今贸易保护主义的例子进行教学,使学生既理解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还加强了道德建设。

2、社会实践法。

学生由于不太了解生活,致使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因此教学中让有条件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去接近生活,了解生活,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社会调查法。在讲到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时,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因此让学生去进行社会调查,在社会上寻找真实的例子,以此增进对知识的理解,进而为下一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教学铺路架桥。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有以上两种德育方法,还有故事导入分析法、远行德育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等。

(五)、把德育寓于政治教学各个环节,做到德育系列化

政治课教学是由备课、上课、辅导、考试等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要加强政治课的德育实效必须把德育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德育做到经常化、系列化。备课,要结合教材内容确定德育要求和德育方法。课堂教学。要把知识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则去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现象。课外辅导和考试。在课外辅导中把德育寓于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中,学生既感兴趣,又能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3]。

本科医学教育范文7

关键词:多元式互动  成人开放式教育 能力培养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也曾指出: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在逻辑性、实践性、整体性、革命性、科学性,创新性、时代性、批判性、思辩性、开放性特质的要求,基于成人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学习规律,我们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贯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以达到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能力的教学思路,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和当代社会发展的各种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讨和追思,产生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是在开放教育环境下通过深化和优化教学互动,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有关的教学要素,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相互作用,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与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和谐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新型教学结构形式。通过教学过程、教学要素、教学系统的互动机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一、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的依据

    (一)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混合教学理论提出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混合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如通过人际间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即在学习者内在动机的作用下,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选定学习的内容、策略、方式、时间和地点,自己控制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物质设备条件;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调节和修正,使学习目标最终实现。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学习者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学习目的不同,学习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各种媒体的适应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学习媒体和学习方式,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现代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使学习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是基于成人学生自身的特点提出来的。

    首先,成人学生的年龄一般在20—35岁之间,承担家庭和工作的重担,社会特征比较突出,学习过程受家庭和工作双重干扰,学习压力较大,焦虑程度高,自主学习信心不足,在学习时间、精力、记忆力、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加之受独立性、自我指导性特点的影响,成人学生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能尊重他的独立地位和活动能力,一味的灌输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

    其次,成人学生学习的关键所在是学以致用、获得与本职工作紧密相连及急需的知识。漫无边际的知识储存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他们往往看重的是这门课程对工作是否有帮助,教学是否脱离实际,兴趣点集中在对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具体可操作的层面上,不重视内容的理论性、方法性、政策性。

    最后,成人有他们较偏爱的学习方法,成人是通过做而学的成人学员各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并通过实践运用来巩固和加深,从而完成知识构建,单一枯燥的、死记硬背的方式不太适合成人学习。

    二、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1.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交融性。学习意识是学习的主导,为何学习,以何种态度对待学习,决定着学习的整个过程与成效;学习的责任心、责任感是学习的力量支撑;学习措施是有效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保障;学习的能力是学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包括观察力、思考力、实践力、总结力、应变力、调控力等方面;学习的气质为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人资之间、人机之间、人网之间的有机关联、相互交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导学、自学、助学、督学等教学环节的交织,能把抽象的教育思想变为具体的操作性策略。“润物细无声”促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判断、适应、实践、批判、调整自己,从而使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多元互动局面。

    2.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思维的发散性、方法的独特性、认识的多元性,在符合科学研究的规范前提下,允许学生开展交流、质疑、争鸣与探索,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找到头脑中的火种,并使不同火种碰撞。培养其追问意识、批判精神、反思意识、信息搜集意识。

    3.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和谐性。自由、民主、平等、公平、融洽的课堂教学与互助学习的气氛是和谐性的具体体现。教师态度的和蔼可亲,以平等者、合作者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能让学生在宽松的心境下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主动切磋、勇于探索与批判。

    4.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主动、互动的知识获取,注重“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注重挖掘学生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引导学生实践、批判和创新,使学习成为活泼而富有个性的愉快过程。在感悟、探究、体验、分享、交流中积极参与、独立思考、相互启发,真正提高自己的分析、综合、批判、实践思维能力。#p#分页标题#e#

    5.多元式互动的有效性。学习的动力是感动,学习的入门是感觉,学习的基础是感知,学习的升华是感悟,学习的境界是感恩。五感体现了多元互动的有序和有效性,有利于知识构建、学习、领悟、创新。目的是使学习主体和教学本身有实在的效益,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热闹。多元式互动学习比学生单纯的自我学习更为有效,思维的训练更加深刻,能力的提高更为综合,学习的结果更为广泛。多元互动教学模式驱使教学活动的多方产生积极的互动,从而大大增强了互动的有效性。

    三、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步骤

    1.讲授与感悟——步入思化,凸显悟学理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关联性,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核心,科学社会主义是实质。通过一个贯穿三大部分的主题思想或中心线索来把握内在逻辑性和关联性。比如说以人的解放或社会公平作为中心线索或主题思想。以社会公平为主题思想为例。把社会公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目标,来分析当今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我们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看,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自由、平等正在被事实上的不平等、不自由、不民主所替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巨大的贫富差异导致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无法通过自身的调节或变革解决,最终致资本主义灭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既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把社会公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价值观具体化,同现有理论体系并不冲突。多元互动是以“感”为前提,以“悟”为根本,以“感”与“悟”的有机结合作为支点,使这一过程成为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的重要模式。

    为了能使抽象性、概括性、内在逻辑性强的基本理论具体化、通俗化,贯穿中心思想,突出教学活动的生命性,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逻辑上的整合。分为若干个专题,如: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价值、如何进入哲学的思考、唯物辩证法的规律、真理与价值、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人性与人的价值、双刃剑:科学技术的作用、经济学、幸福与终极关怀、危机后的政治经济学、危机的全球化与全球化的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新变化及发展趋势、20年后看东欧转型等,采用开放式课堂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教学。或者依托案例实现从理论的宏大叙述向现实的经验叙述转变,案例选择要具有时代感、典型性和区域性,要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理论只有密切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才会有说服力、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从中感悟哲学缘于生活,哲学是生活的智慧,生活是哲学的智慧。无论你学什么专业、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学会做人,学做一个怎样的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才有价值。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知识越多办坏事的能量也可能越大,从而明确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何在。明白我们每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生活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社会中。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如何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如何理解价值评价,如何使价值观念的更新同社会发展的进步方向相一致,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维方法,办事、想事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要敢想敢闯,具有创新意识和质疑、探究问题能力。

    2.互动交流与分享体验——实现与提升思化,达到教为不教,学为创新的目的。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在发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会发生一些转折,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意味着你要学会适时地疏导、点拨,促使思维转过来,并以此为契机促进思维的发展。互动交流与分享体验是克服思维障碍点的一个必要环节。我们通过把我们所面对的问题转化、分析、综合、假设变化成已解决过问题,依据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分析和综合、具体与抽象、一般与个别、归纳与演绎、逻辑与历史、求同存异等思维方法,使我们的思维能力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在课堂中,采用学理导入法、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情境创设法、启发诱导法、相互交流法、激发兴趣法、抓要点法等方法,通过唱红歌、讲故事、编短信、演讲、辩论、调查、经典研读、视频播放、排座、分组竞赛、游戏等手段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在讲课之前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把这些问题和理论点有机结合,在讲课过程中有机穿插,既讲解理论,又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上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预习、查资料,在课堂上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来演讲,演说的内容是和本课程相关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等有一定深度的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或是以学生自身及身边发生的事或人物为原型的相关内容,或是以自己的旅游经历、考察经历及旅游途中、考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为内容,现身说法,使课堂生活化。有意识地组织几次讨论,比如,讲到唯物史观时,要求学生讨论“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哲学思考”,引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含义。在课堂外,通过对周边的环境问题的了解、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及相关对策的调查了解、对大学生群体自杀现象个案调查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出现用工荒背后深层次原因调查、透视强拆迁等社会问题的调查,身临其境,增强现实感,真心关切学生的疑点。使教学面向实际、面向生活、面向学生。通过这个环节加强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网络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学生与不同社会个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了协作精神、自主学习及探究问题的能力,又能克服思维的障碍点,训练其思维能力、评断问题能力,克服学生害怕失败的心理,增强了自信心、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拓展知识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论

    通过创建学习——思考——交流——分享——体验的多元化互动模式,使学生明了了学习的含义、学习的理论、学习的类型、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环境;做到了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决策、善于实践、善于总结;达到感动、感觉、感知、感悟、感恩的目的;提升了意识、责任、措施、能力和气质。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应变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心智不断成熟,人格不断完善。真正实现了由主客对立向主体间性转变;由叙理向叙事转变;由理论语言向生活语言转变;实现了“教为不教,学而创新”的现代教育目标。#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哈佛校长陆登庭 坦言挑战 中国教育报 1998-05-04

[2]李余华,李立玲,何中. 成人学员学习心理及教学模式的调查与分析[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6)。

[3]侯宝力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现代教育科学,2003 (4)

本科医学教育范文8

在我国医学教育主要是以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的,由于近些年来医学生数量的增长,医学授课一般是以大班授课为主,而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对知识的灌输,轻视对学生批判思维的锻炼。医院见习和实习阶段一般是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由于医学生数量较多以及涉及到医学临床工作合法化的问题,所以医学生的动手机会并不是很多。并且我国的医学生招生为理科学生,这些学生普遍存在着人文素质较低、知识面窄的问题,在进入医学院的学习后,医学院由于医学生的专业课程繁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对也存在着的忽视的现象。

二、医生职业准入比较

美国的医师资格考试分3个阶段进行,医学生在大学2年级完成医学课程之后参加全美医师资格考试的第一部分考试,这部分考试主要是对医学基础知识的考察,通过后才允许进入临床阶段的学习。在大学阶段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第二部分测试,这部分考试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称为STEPⅡCK(ClinicalKnowledge),内容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预防医学、精神科等临床学科;第二部分称为STEPⅡCS(ClinicalSkill),主要测试参试者病史采集和体检技能及与病人沟通交流能力。这两次测试都合格后才能有资格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医师资格的最后一个阶段的考试在医学生完成住院医师培训后完成,医学生完成了医学院阶段的学习后开始申请住院医生,和报考医学院一样,美国医学教育联合教育委员会汇编住院医师计划指南(Di-rectoryofResidencyTrainingPrograms),提供给医学生各医院的培训信息,医学生通过电子申报系统(ElectronicResi-dencyApplicationService,ERAS)申报志愿,申请者一般可以填报至少十几个志愿,获得大概15~20个面试机会,医院通过对申请者考察择优录取。在住院医师阶段根据所申请专业的不同需要经过3~7年不等的住院医师培训,普通外科医生需要5年左右,家庭医师、儿科医生至少需要三年培训。只有这三个阶段的考试都合格,才能获得医师执照成为一名真正医生。我国的医师资格证的考取是一次性完成的,医学本科生在毕业后一年参加医师资格证考试的笔试和技能两部分考试,如果以研究生资格报考则要在研究生毕业当年参加考试,其形式和内容与本科生相同。为了严格地考察医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阶段的学习任务的学习情况,2012年,受原卫生部医考办委托,医考中心正式立题研究分段式考试。而对于医师培训我国目前并没有与医师资格证考取挂钩。

三、医学学制学位颁布条件比较

美国的医学教育是采用“4+4”的教学方式,医学生入学前就已经接受过四年制的本科阶段的教育,在本科阶段医学生学习了文理科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并取得了学士学位证书。真正的医学院阶段教育为4年制,前两年学生在学校接受医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基础课学习结束后要参加美国医生执照考试的第一部分(USMLEstepI)。考试合格后进入临床阶段学习,这阶段主要是轮转见习和实习,在大学的第四年通常安排为专科轮转,学生们同时准备USMLEstepII的考试。我国的学制由于历史原因类型比较复杂,大体上分为3年制的专科阶段教育、5年制本科教育、7年制的本硕连读和8年制的本硕博连读。1978年我国学位制度建立,将我国学位制度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个级别。目前,我国医学阶段的教育三年制的专业毕业不颁发学位证书,五年制本科毕业后颁发临床医学学士学位、7年制本硕连读毕业后颁发医学硕士学位,8年制本硕博连读在5年本科毕业后颁发医学学士学位,在8年制本硕博连读学生毕业后颁发医学博士学位。

四、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1.改革招生方式,精简办学层次。目前,我国每千人口中医生数已经达到1.65人,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的卫生人力资源是充足的,但是,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已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对医学生的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有较高要求。根据我国国情需要,建议仍旧保留三年制专科阶段教育,以五年制为主体,积极推进我国七、八年制长学制医学教育的发展。在本科以上阶段的医学教育,增加对医学生的面试,通过对英语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考察与高考成绩相结合,提高医学生的招生水平。

2.做好医学教育各阶段的衔接,保障医学教育的完整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医学教育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这也同时决定了医学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目前医学教育已基本形成了医学院教育、毕业后教育以及继续教育三个阶段,而我国医学教育存在着毕业后教育阶段比较混乱、研究生阶段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相对独立、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培训发展缓慢等问题。统一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是由相应的完整的制度或法规体系来支撑的,因此国家有必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每个阶段的医学教育所要承担的任务和使命,可以借鉴美国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的方式,通过对各个阶段培养形式的考核,保障医学教育的完整性。

3.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改善以往过于死板的教育方式,整合教育内容,减少重复教学。注重PBL教育方法的采用,鼓励并开展小组学习,锻炼学生的创新性、团队精神。另外,也要注重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所采用的三段式教育模式,使基础课程与临床实践相分离。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育模式,造成了学生临床技能的欠缺。针对这一问题,应当加强医学生临床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尽早进入临床实习和见习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