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概论范例

经济管理概论

经济管理概论范文1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与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相比,对畜牧学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相对不高,着重需要培养的是管理生产及协调工作人员的能力。结合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为了更好地适应本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有必要对畜牧学概论的课堂教学进行适当调整。

【关键词】

畜牧学概论 农业经济管理 教学改革

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以来,畜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加大。随着我国畜牧业生产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转变,社会对畜牧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在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如何使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快速成长为满足现代化畜牧业生产管理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新世纪人才,是畜牧业领域乃至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

1目前《畜牧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学生来源文理科兼有,教学难平衡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同时招收文科和理科类学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课程里有关动物遗传、育种、繁殖等内容需要学生有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储备,文科类学生却并不具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补充这些知识,同一个班的理科生就要进行二次学习,这极易引起理科生的厌学情绪。

1.2课程设置不合理,难以满足学生学的实际需求

课程常常要连续三节甚至四节,导致学生很难长时间保持对教师的注意力。同时,有关畜牧业发展的新的科研成果每天都在大量涌现,课本知识的更新速度无法及时,内容的脱节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知识观、学习观,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此外,授课教师也容易过多地强调畜牧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能从本专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弱化学生生产管理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本专业学生的最终要求。

1.3教师队伍的水平与实际要求有差距

教师的授课水平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近年来高校中研究型教师的比重逐年加大,这类教师缺乏专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授课的素养锻炼,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授课节奏。而且学术工作做的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倾向于把知识点讲得既全面又细腻,导致出现“唯知识至上”的授课模式,不给学生留知识点上的任何“困惑”之处。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机会,不能培养学生对知识“质疑”和“批判”的意识。尤其是新进教师,由于没有常年教学工作的积累,无法形成自己成熟的教育理念与思想,也难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2《畜牧学概论》教学完善的建议

教学是一项技艺,有一定的规律和章法可循。因此,高校首先要坚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指导。虽然传统的教学方法现今正不断地受到新型信息技术的挑战,但传统的教学方式绝不是一无是处,千百年来形成的教学模式一定有其可取之处[1]。各专业必须实事求是,从其培养目标出发,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和改革。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畜牧学概论》课程的课堂教学,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调整授课内容引入“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现代化的设备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畜牧业生产中,且自动化程度还在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职业目标是“对农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对人员进行激励,以达到预期目的”[2]。因此,课堂上教师除了教授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外,必需着重引入现代高效畜牧业生产管理中的新内容。以养猪生产为例,要更加重视饲料中的霉菌毒素问题、要提高对高产青年母猪重要性和分胎次饲养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现代员工管理、提高电脑控制设备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等等。“微课”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升级形式,已在中小学教育中被广泛提及,但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较少。但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在课堂上一样存在注意力得不到缓解的问题,“微课”同样可以大有作为[3]。对本课程而言,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点外,“微课”还能很好地展示生产的实际过程,更好地为达成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如将一畜牧业生产示范场运营中的饲料营养配比、育种架构设计、疾病防控、销售、环境保护、成本核算、员工培训等各个重要环节录制成“微课视频”,教师针对“微课”视频内容,站在“学”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随时与学生交流“微视频”中的内容,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更能加快学生毕业后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2.2调整授课形式,引入“工作情景”教学模式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每个人低头仿佛都身处于“一个独立的世界”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尤其是大学生。骤然从高中均一化的集体生活中走出来,跳出父母的视线,加上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控制力,大学生非常容易孤立自己。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和提高。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需的一项重要技能恰恰就是“协调工作人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意识到本专业的特殊性,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学生“所说”,透过学生“所说”感知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所想”。为促进课堂上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以往的教学模式改革中提及最多的是讨论式教学[4-5],但这是针对单个学生个体的教学方式。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着重需要的是协调能力,需要他人的配合。因此,在课堂上还要锻炼他们彼此间合作的能力。如根据“微课”视频,在课堂上引入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情景”,设立小的项目论题,让学生以生产管理者的身份,采用分组讨论、课堂分享等方式对某一工作情境进行分析处理,不但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可以提高他们解决矛盾的能力;也可以设定大的宏观问题,以养猪生产为例,可以设定诸如“如何使猪的身生产性能和利润更高效,场区花钱的最佳方案如何制定,如何激励员工”等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统筹管理能力。

3结语

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在《畜牧学概论》课堂上调整授课的内容和形式,综合引入“工作情景”和“微课视频”等多种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管理协调能力,最终更好地为完成本专业的终极培养目标服务。

作者:乔瑞敏 任广志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文晶,王果胜.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及其改革趋势[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12):55~56.

[2]刘海波.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22):46~47.

[3]张肇丰,汪茂华,赵琴,陈彩虹,汪晓慧.微视频的兴起与迷思-第九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5(03):63~66.

经济管理概论范文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人才的供给必须遵循人才需求的市场规律。目前,社会对保险及农业保险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在学科领域方面,农业保险还处于空白。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对在高等农业院校设置农业保险专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农业保险专业;必要性;可行性

一、设置农业保险专业的必要性

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的平稳和持续发展关系着整个社会和国家经济的稳定。[1]在保障和促进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保险可作为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补偿灾害损失的重要方式,与政府防灾救灾体系形成互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由于农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同样面临着源于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随着人们保险知识的不断增强,很多经营者会考虑利用保险、规避风险、降低损失。但是由于对保险知识掌握的不够或是信息的不对称,致使他们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为了能够事先对潜在的风险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从而适时投保,事后能够对损失进行正确的评估并获得合理的赔偿,这些经营主体迫切需要专业的保险人才为他们提供服务。(2)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匮乏。保险业是我国21世纪朝阳产业中的朝阳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随着市场主体大量增加,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大量内资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增设,以及外资保险的不断进入,市场对专业保险人才的潜在需求急剧增长,预计至2020年,中国保险从业人员将递增至1200万人。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显示,2015年,我国保险高级管理人才需求超过5.8万名,高级保险精算人才需求超过700名,保险核保人才需求达到1.3万名。而在2015年,高等院校的专业保险人才供给不到1.3万名,保险人才的缺口达到4.5万。其中,农业保险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农业保险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大量具有农学、林学、畜牧、水产养殖、气象、经济及金融、保险、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专门人才。但现实是,有着丰富农业保险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寥寥无几,现有农业保险从业人员中,往往是懂保险的人不熟悉农业,而熟悉农业的人又不懂保险。目前农业保险人才的极度匮乏,尤其是懂核保、理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3)农村、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各种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直接面向“三农”,可为“三农”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与保障。但是,由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比较大,导致农业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风险增加、向农业领域贷款的意愿降低。鉴于此,这些金融机构的发展也需要农业保险人才,尤其需要既懂管理又熟悉业务的复合型保险人才,来进行资信评估、风险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从而增加收益,促进发展。鉴于社会对保险及农业保险人才的需求缺口,充分利用高等农业院校现有的办学资源,培养大量既懂农业又精通保险的农业保险人才迫在眉睫。

2.学校及学院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需要。

山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学科研型大学。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开办农业保险专业符合“山西农业大学2014—2016年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的要求和指向,即:以现有的优势学科为依托,考虑学科专业之间相互依托和支撑,积极培植新的专业增长点。增设农业保险专业能够充分利用经济管理学院以及山西农业大学现有的办学资源,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目前,全国各类高校设置保险专业的学校仅有20余所,有农业保险专业的学校几乎为零,山西省还没有任何一所院校设置农业保险专业。因此在学科领域方面,农业保险还处于空白。[2]农业保险专业是多学科综合发展的产物,是农业院校的特色专业,该专业的增设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指向。基于农业保险专业学科发展现状、良好的发展前景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保险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办该专业。此举不仅可以填补农业保险专业教育的空白,可以为山西省以及全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培养人才,更可以避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弊端,使高等教育正真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

二、增设农业保险专业的可行性

1.专业特色明显,人才需求巨大,就业稳定。

农业保险学科是在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学及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管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交叉学科。本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培养具有农学、保险、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既懂农业技术又懂保险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其专业特色明显。我国目前农业保险人才缺乏,特别是核保、理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各地各级保险监管部门、保险学会、保险协会,各类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农业企业、风险评估机构、相关金融领域,高校及科研院所都需要大量农业保险人才从事保险经营管理、教学、科研及培训工作。但是据统计,全国每年需要增加的农业保险人才上万名,按我院拟定的每年50~60人的招生规模计算,平均到每省(市、自治区)不足3人,需求缺口巨大,就业前景良好。

2.相关学科、专业的有力支撑。

山西农业大学是以农科为优势,农、理、工、管、经、文、法、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科研型综合农业大学,具有农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人才培养的办学条件和优势。具备增设农业保险专业,培养从事农业保险及相关行业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的基础条件。农业保险专业将设置于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目前,经济管理学院有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含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有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和服务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五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全院开设与农业保险专业相关的课程有:《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林学概论》等;这些学科和专业优势为农业保险专业的设置奠定了基础。

3.具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经管学院在35年的办学历程中,按照强化内涵、追求特色、提高质量的思路,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结合、教学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合理、社会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全院教职工共60人,硕士以上学位的占90%以上,其士学位占10%;副教授以上占35%,其中教授占6%。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五个本科专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培养了多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建了优秀的学术团队,中坚力量具备将农业保险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样一支学历层次高、数量、年龄、学科、专业技术职务结构科学合理,梯队完整的教师队伍能够保证所有专业基础课的正常讲授,特别是十几名具备扎实会计知识的教师更能保证全部专业课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学院一方面选派年轻教师进修学习,另一方面不断引进高层次农业保险专业人才来强化师资队伍。

4.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实训基地。

已建仿真模拟综合实验室,能够满足农业保险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训任务,经管学院将在近期建设农业保险专业综合实验室,借助计算机网络和相关软件进行农业保险市场调查、保险精算、农业保险实务等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其次,学院建有榆次工业园区、泰康人寿、华融证券、百度山西站、顺丰物流等校外实习基地30多个,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应有的实践技能训练和培养。再次,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创新思维,学院积极拓展与保监会等保险机构的合作。再次,学校已与中国保险学会、保监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合作培养意向,并与山西省保险学会已经签署了《联合办学战略协议书》。通过学界与业界的充分合作,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与能力。

5.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农业保险的应用性强,技术性高,涉及面广,用人单位也需要实务型人才。因此,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将采用“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学年学生在校完成理论讲授和教学实践环节;最后一学年把学生送入合作单位实训,在合作单位进行“跟岗”、“顶岗”性质的业务操作学习,接受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训,目的是为了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优势。保证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工作。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人才的供给必须遵循人才需求的市场规律。基于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专业空白的实际,以及社会对农业保险人才的迫切需求,应在有条件的高等农业院校单独设置农业保险专业,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开辟一条新路。

作者:孟志兴 苏国贤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经济管理概论范文3

在自然界中,人们会感受各种颜色。蓝色,海的颜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给课程赋予色彩,需要依据和判别。蓝色课程的界定,一定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地位、课程目标等几方面考虑。一定突出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特点。构建蓝色课程体系,即所有蓝色课程的集合,并以类别和层次区分和联系,使其形成整体,形成合力,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现行的培养计划,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即通识教育层次、专业基础层次、专业层次。三个层次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共同构建农林济经管理专业蓝色特色。蓝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决定的。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蓝色课程群,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特色突出,定位准确,实现专业建设错位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蓝色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发展、竞争压力决定的。增加蓝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通过培养方案,教学实践等诸多环节实施,体现,增强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蓝色课程体系调整,是就业需求、服务面向决定的。通过蓝色课程群调整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使之明确专业方向,就业目标,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2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衔接好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为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2.1蓝色原则

蓝色原则是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海洋与渔业经济管理培养专业人才需要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专业特色。因此,在培养方案中,一定要设置与其他大学相区别的蓝色课程及蓝色课程群,支撑海洋科学和雨夜科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2科学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特有的行业背景和内在规律,是一门科学。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本身,既要考量海洋大学的办学优势和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发展状况,又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还要符合专业建设的实际,培养应适应行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所以,设置必须科学。

2.3创新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没有现成的东西拿来就用,需要创造,需要创新。创新的目的是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探索出一条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之路,以前瞻眼光,瞄准未来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创新中保持优势,使特色专业前景明朗,充满活力。

2.4适应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但再好的课程体系也要适应专业特色建设及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应学校发展的定位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整合优化,适应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的提升。

2.5协调性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首先要与国家及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要求相协调,其次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规格相协调,再次是与海洋大学学科特色优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协调,最后是与学院的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等相协调。

3构建蓝色课程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3.1培养目标问题

解读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一定是围绕海洋、渔业、食品三大产业,培养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如何做到蓝色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既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律,特色突出,专业定位准确的培养目标。

3.2师资队伍问题

海洋大学的师资队伍肩负着为我国培养海洋、渔业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的重任。在所有学科和专业中,均设置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学内容。承担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人数少,年龄偏大,教学任务较重,亟需调整师资结构,引进和培养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师。

3.3资源共享问题

海洋科学的迅速崛起,对人才的刚性需求大幅度增加,而海洋大学的教育资源则明显身单力薄。图书馆、科研成果、期刊、网络等资源共享问题直接影响到蓝色课程体系建设。试想海洋大学建设一个系统、全面、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实现各海洋大学间的教育资源共享,而且利于蓝色课程体系建设。

3.4教材建设问题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蓝色教材。就目前而言,蓝色教材是缺乏的,加强蓝色教材选用及编写工作乃当前要务。首选教育部规划教材、部级重点教材、省部级优秀教材。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原版教材。编写具有海洋和渔业特色的蓝色教材,包括电子教材、多媒体教材,支撑蓝色课程体系。

3.5课程设置问题

构建蓝色课程体系,是从课程设置开始的。这些课程包括通识课(含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公共集中实践)、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集中实践四大模块,既有蓝色课程,又有非蓝色课程。如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服务面向设置蓝色课程,并处理好蓝色课程之间及与非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是较难的。

4蓝色课程体系构建与应用

4.1蓝色课程设置

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依据专业定位,突出特色,完善培养模式。在蓝色课程群设置上,既要科学合理,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有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律。蓝色课程的内容相互独立,但相互衔接合理,优势互补,益于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优化,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质量。设置的蓝色课程有: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村社会学、渔业政策学、渔政学、渔业法与海洋法、水产品营销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海洋经济学、渔村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蓝色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数占整个培养计划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数的15%~20%。

4.2蓝色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体系的定义,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我们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系统。第一系统,为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包括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业法与海洋法、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课程;第二系统,为专业基础课系统:包括渔政学、农村经济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程;第三系统,为专业课系统: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水产品营销学、海洋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课程。三个系统的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关系,共同构建蓝色课程体系。

4.3蓝色课程体系应用

构建的蓝色课程体系已经纳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开始实施应用。从应用的实际效果看,明确了专业对培养目标、突出了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体系设置,以及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使之更趋于科学合理,凸显差别优势。蓝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培养蓝色人才,不会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需要不断调整、改进、完善,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总结实施应用效果,有必要对蓝色课程群的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对蓝色课程的课程内容进行增补和删减论证听证,使之更加符合我国海洋经济、渔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增设蓝色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增加蓝色实践环节,补强蓝色课程体系。

5结语

经济管理概论范文4

关键词:农学概论;非农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农学概论”是一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介绍农业和农事活动的课程,从农业发展史、作物起源与分类、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作物生长与生态环境关系、作物生产现代化、作物生长安全化、农业与人类社会的经济关系等方面介绍作物生产与农业。20世纪80年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率先开设“农学概论”课程,至今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农业院校均开设该门课程。根据课程开设专业和教学目的的不同,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程,有些则设为通识选修课程。课程面向专业主要有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经济管理、园艺、植物保护等,因不同专业侧重知识体系不同,授课重点难点不同,学生吸收掌握情况不同,故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同,经过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对知识理解浮于概念上的死记硬背,缺乏理解,背过考过之后忘记了大部分内容,对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立体深入形象化的理解,只有陌生的概念;其次,课程内容重复枯燥,缺乏新意,没有与时俱进,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涉足少,很少带给学生最新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再次,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缺乏生动性和创新性,传统的板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科技进步,难以完成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和生动化讲解,无法实现对教学内容深层次、多样性的教学。现阶段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开设主要针对涉农的非农学专业,如何让这些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相关农业知识,如何系统地、有效地、生动地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一直是课程不断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对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改革进行了总结,探索出一系列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以期顺应新时代农业教育的创新发展趋势,为乡村振兴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一、“农学概论”课程特点及内容完善

(一)农学概论的课程内容及特点

农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为植物保护、园艺、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的本科生讲授,涉及学生多,专业广,专业之间差异大。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课程内容涉及植物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植物生理生化、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等学科领域,课程内容繁复,辐射面广,章节之间缺乏关联。课程内容实践性强,联系生产实际比较紧密,而对于现今很多城市或农村里长大的学生而言,从事农业生产经历经验很少,对课堂上讲授的很多知识缺乏具体、形象和直观认知;课程主要针对非农学专业,上课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一些专业基础知识的铺垫,导致对一些概念、定义和生产环节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学习该课程是为了把农学相关知识与所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让专业知识与农业知识交叉融合达到最优效果,例如课程所学知识与农业机械化、农业生态等相融合,使农业机械更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用农业生态保护指导农业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同时生产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这样才能使学科之间融会贯通,非农学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加强对自身专业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对自身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和运用。

(二)农学概论课程内容完善

在广泛听取并征求了开设“农学概论”课程专业所在学院相关领导、专业负责人和学生的意见的基础上。同时与其他兄弟院校进行相关课程的交流调研,按照教学目标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与完善。根据不同非农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按照不同专业的学时学分,贯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实践教学为补充,同时结合科研试验田现场观摩、田间诊断、校外实践基地考察等田间教学实践环节,拓展授课内容广度,加强授课内容深度,变抽象为生动。在授课内容上,除了作物、生产技术和种植方式等常规内容外,对农业现代化和一些国际研究前沿动态也给予了适当增加,例如智慧农业相关知识、虚拟仿真技术、分子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内容,平衡好教学重点与学生兴趣、传统教学内容与新兴技术、理论与实践等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眼界。

二、课程教师团队与教学文件建设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农学概论”课程覆盖面广。涉及多个农业生产领域知识,因此对任课教师专业素质和授课方法提出了很高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授课经验;既需要教师承担大量科研任务,掌握农业研究前沿动态,又要有农业推广工作经历,对我国农业农村有密切接触;既对学科间交叉融合有深入了解,又要有一定的授课技巧、丰富的教学手段。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概论”有专门的课程小组,采取课程小组负责制,由具有二十多年授课经验和生产实践经验的教授担任组长,其他成员由农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授课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并全部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生产、科研和教学经验。整个授课小组根据不同教师不同科研方向选择不同专业的学生为授课对象,定期集体备课,定期互相听课,定期交流学科发展动态,东北农业大学定期输送教师到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学习交流,以期加强课程小组教师队伍建设。

(二)改革完善教学文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经多年努力。课程小组不断加强教学文件建设,通过反复比较筛选,选用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农学概论》第三版为基础教材,同时根据专业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日历等教学文件,并定期对全部教学文件进行审核。以教材为基本前提,同时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教案等教学文件,体现专业特色,让教学根据专业有的放矢。为了健全完善教学文件,课程小组自制了针对不同专业的多媒体课件,收集了一些影音资料,同时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制作了一些展示课件,例如不同的土壤耕作措施、不同作物种子萌发过程、黑龙江省寒地作物授粉技术、不同作物主要病害展示、田间主要杂草识别等,用于授课时进行展演,同时结合黑龙江省五大作物电子标本库建设,形成图片资料库并制作成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更加清晰透彻地理解授课内容,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改革教学手段及考核体系

(一)多种授课方式融合,促进课程建设

目前“农学概论”课程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随着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经验不断积累,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线上教学平台的应用,课程讲授方式更多样,教学手段更丰富。

1.通过实践类观摩学习,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农学概论”课程一直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兼顾学科融合的授课原则。既要把握基本重点难点的讲授,又要注重授课方式的灵活多样。非农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农学概论”时,由于缺乏植物生产类相关知识,缺少农学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农学专业知识积累贫乏,对概念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入,对农事活动基本没有认知,因此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会安排一些参观,例如作物标本圃参观、农业昆虫与植物病理标本室参观、生产试验田调研等,加强非农学专业学生对植物生产类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运用多种平台和网络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短片、科普小视频等与传统板书相结合,从视觉和听觉上为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和享受。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筛选相关MOOC资源,建立相关的视频课程网站,学生上课之前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预习,完成网站上预留的作业,并把对课程学习疑点难点或感兴趣问题留言反馈给任课教师,这样使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在课堂讲授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结合特色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

引入专家讲堂。例如在课上介绍为纪念我国著名遗传育种学家、大豆遗传育种奠基人之一、东北农业大学王金陵教授而创建的“金陵讲堂”相关内容,因为课上时间有限,只能简要介绍概括“金陵讲堂”的主要内容,东北农业大学的“金陵讲堂”距今已经举办24期,每一期做客“金陵讲堂”的专家不同,介绍作物不同,研究方向不同,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了解学习。通过“金陵讲堂”的学习,学生们开阔了视野,有了深入思考的愿望和能力,掌握了学科研究前沿,以此为契机学习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技能,才能深入浅出,融会贯通。

4.小组讨论与PPT专题汇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引入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们通过讨论相关问题,寻找问题产生原因,进而加强思考和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课堂上把“为什么黑龙江省五常的稻花香大米种植到别的省份或黑龙江省的其他同积温带地区,就没有了原来的食味品质”这一问题作为一个案例,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找出影响作物品质的原因,并分析遗传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对作物品质的影响,这是一个复杂而枯燥的理论问题,但通过案例分析就变得有趣起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踊跃回答,从而达到了预期效果,枯燥的论述题也变得栩栩如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PT专题汇报,选题小组成员可以自拟,但内容要涉及农业相关,例如“秸秆还田与黑土的保护性耕作”“作物机械收获时期的选择”“不同作物的高产增收措施”“水土保持与农业生态的研究动态”等。学生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4—6人,小组成员经过研讨后选题,选题确定后查阅相关资料文献,撰写切合选题的报告,同时制作PPT,并选出代表做5—10分钟的汇报,小组成员间统筹管理,分工合作。根据选题的实践价值和前瞻性、PPT制作水平、材料准备完整性、语言表述能力、专业知识掌握运用情况、现场提问等环节进行综合评分。

5.结合科研成果讲理论,实现教学生动化

教学内容与科研的结合。教学内容涉及某一章节时以国内外核心期刊中相应最新研究成果为切入点,从最新研究成果与相关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融合讲解。例如当在科研领域对某一作物高产的研究成果或对某种作物某一特定品质指标有了突破性进展时,可以结合相关科研成果,讲授作物生长过程,作物产量形成、作物品质形成、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相互制约关系、影响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等相关内容。通过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不再枯燥,理论教学与科研成果相结合,实践与课本相结合,学生兴趣点与教学重点难点相结合,科研热点与经典理论相结合,实现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式创新化、学生学习自主化。

(二)改革考核体系,多元的考核方式全方位考查学生掌握情况

“农学概论”课程改革了以往考试的单一考核方式。课程小组经过反复摸索,探索出一套有效的考核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期末课程考试占整个成绩的50%,笔试闭卷,主要是对整个学期所学知识汇总后出题;课程论文占10%,“金陵讲堂”观看内容或者家乡的主栽作物、特色作物、高产栽培模式、特殊种植方式等,选取其中一个方向作为论文内容,写一篇论文上交;以小组形式进行的PPT专题研讨,根据内容选题、PPT制作水平、语言组织能力、现场表达能力、专业知识的运用等进行评分,占10%;实验课准备、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报告撰写与讨论等占10%;课内实习完成情况,实践基地参观、标本室参观、科研单位参观后的领悟感受作为课程考核内容之一,占10%;平时成绩占10%。通过改革后的考核制度,考核方式手段更多样,考核更全面,多方位考核学生表现和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不仅仅只专注于期末测试一点,加入了PPT小组讨论和论文撰写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选题、资料查找、论文写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改革考核制度,保证了学生成绩获得的全面而公正,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夯实学生理论基础、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农业的兴趣,使农学知识与其他专业更紧密有效地结合。

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农学概论”实践教学包括农学概论实验课和农学概论课内实习两部分。从实验教学与课内实习两部分进行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一)改革实验教材,甄选实验项目

农学概论实验根据课程内容改革了实验教材及课件。课程小组通过集体研讨并参照于振文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东北农业大学自编教材《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经济作物学实验指导》三本实验教材,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八个实验项目:禾谷类作物形态观察及类型识别、豆类作物类型识别和大豆性状演化、经济作物观察与识别、作物产量构成因子分析、种子检验、马铃薯形态观察及淀粉含量测定、不同农业技术条件下土壤耕层构造、不同栽培耕作措施对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影响。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授课教师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性较大并有代表性的四个实验项目,作为实验课程主要内容。实验室功能齐全、仪器设备先进、实验室环境整洁、实验管理规范,既够保证实验课程高质量完成,又能训练学生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科研素养。

(二)改革实验课授课方式,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

对实验课授课方式进行改革。改变以往传统的课堂讲授,改为线上线下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混合教学模式。线上教学采用相关视频软件及平台。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线上教学灵活性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为了更好体现实验教学效果,方便学生学习,课程小组教师完成了近200个视频,每个视频5—15分钟,覆盖课程要求的全部核心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划分,在实验中心教学平台上开放,方便学生学习。将不同实验项目涉及的安全操作教程、实验注意事项、操作流程等制成视频课件上传到指定教学平台,学生课前自行选择时间和地点进行观看和预习,并进行相应虚拟仿真操作,引导学生线上学习,发现问题并思考,在讨论区参与讨论,并对难以理解内容提问,线下完成实体实验教学,这样学生实验技能更扎实,同时预留一小部分时间用于实验设计方案的改进相关研讨,增加实验探索性。

(三)灵活安排课内实习,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由于“农学概论”课程在非农学专业开设。学生对作物起源分类、不同作物播种出苗、田间中耕管理、作物栽培技术、农业机械等都缺乏认识和了解。“农学概论”课内实习正是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采用分段式的形式,根据生产实践不同环节分段安排学生实习,让学生学习翻地起垄、中耕除草、病虫杂草防治等基本农业操作,同时对不同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同栽培方式、不同种植制度进行掌握。通过课内分段式实习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对理论教学形成补充和提高,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为了适应新农科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涉农人才,东北农业大学为非农学专业开设“农学概论”课程,并对课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与探索,学生反馈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课程在改革过程中经过尝试一些新的方案,摸索出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例如,通过介绍核心期刊研究动态,引出关键章节内容;加入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引出农业发展中或是种植技术或是品种选育或是农业推广方面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对农业发展的新认识。授课教师通过内容创新、手段创新、评价体系创新来引领课程创新。不仅完成了课程教学任务,同时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加深巩固了理论知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与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建文,罗明珠,沈万宽,等.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20,(6):258-259.

[2]敖和军,王晓玉,李瑞莲,等.“农学概论”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9,(32):131-132.

[3]佟艳,朱刘娟.工科院校《农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09,(7):133.

[4]徐丽明,徐春城,王光辉,等.《农学概论》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7,(38):116-119.

经济管理概论范文5

本科院校如何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现有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重复、知识碎片化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等现状,建议以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为导向,构建精简教学内容、破除学科壁垒、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群,并从组织架构、保障机制、评价和反馈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构建课程群的对策。

关键词:

本科教学;应用型人才;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群

1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明确提出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抓手和突破口,转变办学思路,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在“高级专门人才”之上,强调的是专业设置与工作岗位的一一对应关系,试图把学生培养成从事某一部门工作或完成某一岗位职责的专家[1]。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导致专业设置固化和细化,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学生所能胜任的岗位已按培养目标定格,择业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2]。禹奇才等人(2010)提出了“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主体目标,即以应用为主,兼顾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基础教育和政府与社会基层组织的业务骨干、管理骨干以及中小企业的创业人才[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学以致用,通专兼备”的教育理念,即在本科通识教育背景下,通过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其具有一技之长。

2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重复

华东石油大学的赵玺玉在1994年最早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重复的问题,并提出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4]。宋淑琴(2015)认为管理类专业基础课容易产生授课内容重复的问题,并以金融学和财务管理为例分析了整合方案[5]。根据统计结果,管理学类课程分为管理原理方面的重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重复、市场营销方面的重复、财务管理方面的重复和经济学方面的重复等6方面,共存在30个重复知识点,重复109次,最高重复频率6次,每个知识点平均重复频率3.63次[6]。为了衔接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课程之间往往有部分内容是重复的。如金融学和财务管理之间、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之间,关联性越高的课程,重复的知识点越多。如果将关联性高的课程归入同一个课程群,组织教师重新编写大纲和教案并按照课程群的知识体系而不是按照单门课程的知识点授课,则可以有效避免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

2.2学科的细分导致了知识的碎片化

随着学科的细分,国内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点猛增,常见专业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20个左右的专业。专业设置过细,大类专业的知识链条被割裂成知识碎片,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且无法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这一背景下,经济管理类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出现了属地主义的倾向。现有课程设置使得教师囿于主讲1~2门专业课程,这使得教学的能动性受到了课程的极大限制,导致经济管理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国外一流大学很早就在课程设置时尝试了不同学科知识点的融合。如在管理学专业讲授实验理论,在金融专业开设心理学课程,将社会学或神经科学知识点融入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应以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课程群建设有利于课程之间知识点的融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不同能力提升为导向设置课程群,通过课程群构建,达到学科融合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多样化的学术环境下尽量提升自己的综合知识储备,进而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2.3重理论而轻应用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需要专业理论知识,又需要通过实验、实践和实习等环节进行积累。在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比重偏大,而实验、实践和实习课程所占比重偏小且得不到管理部门的重视。在前期调研中发现,有些学校在计算实践环节教师工作量时,将课时数乘以小于1的系数进行折算,而实习环节的工作量则更低,这降低了教师的积极性,导致实践环节缺少优质师资。实验课程内容陈旧、方法单一、实验手段和设备落后而得不到更新,这些都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另外,调研表明,部分经济管理类专业负责人存在“本科教育就是通识教育”、“本科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为主,职业教育应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的心理认知。在这一错误认识的指导下,相关专业很难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3课程群模式构建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打破现有的课程体系,构建新的课程群教学模式。课程群建设不是将内容相近或关联度高的课程简单地归在一起,而应在此基础上重新调配师资力量,围绕精简教学内容、打破专业壁垒来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案,增加实验、实践和实习课程,以提升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有试点的教学实践证明,课程群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组织师资力量积极探索课程群理论。在广泛调研社会对毕业生需求和反思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我们比较和借鉴了国内外高校在课程群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了课程改革的障碍因素,并形成了课程群建设的总体思路。将现有课程归为四大课程群,组织相关师资力量围绕同一课程群中所涉及的知识链改革培养计划、编制教学大纲、撰写新的教案、优化课程设置,并达到了学科融合的目的。在教学层面上,学院积极组建教学团队、推出精品课程并革新教学方法,从而保障课程群教学模式得到了落实。但要达到课程群的建设目标,还需要学校从组织架构、软件与硬件保障、评价与考核等方面出台相应措施。以下分别阐述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群的划分和运行机制。

3.1课程群的划分

按照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的要求,学院将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公共课”“经济管理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方向课”“实践与创新课”四个课程群,按照四个课程群整合优化现有课程。“通识教育公共课”包括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系列体育课程,提升学生政治素养的系列课程,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和系列外语课程,提升计算机素养的计算机基础、以讲解算法为主的编程基础、信息检索、数据库管理等课程。“学科基础课”包括提升学生经济和管理基础知识及自学能力的系列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线性规划、概率论、统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概论、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学和市场营销学。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将三门数学课程合并成经济数学,然后分为三至四个学期来讲授,并且在讲授过程中重点讲授数学知识点在经济与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提升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数学模型的能力和专业课自学能力。“学科专业方向课”按照经济管理类专业不同的培养方案确定相应专业核心课程,并根据本校的特色专业和师资情况开设专业选修课程。“实践与创新课”按照不同专业不同的培养方案安排实践与创新环节。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校应适当提高实践与创新课程的比重。这一类课程主要有实验室操作、数学建模和挑战杯等各类技能竞赛、田野或课外调查、专业认知实习和论文写作等。

3.2课程群的运行机制

课程群建设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相应的课程与能力和素质形成映射关系。学院课程群由过程系统和结构系统有机构成。过程系统包括决策、实施、沟通、评价、反馈和重构六大环节,而课程群的结构系统主要包括建设目标、知识结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另外,还要配套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保证教学质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突出重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推动课程群建设。

4对策建议

课程群建设需要学校自上而下创新现有的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第一,创新组织架构。学校应设计有利于组织协调跨学科教学和研究,也有利于加强各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合作的组织架构。第二,完善保障机制。学校应加强对课程群建设的组织和服务,重视实习、实践教学,特别是增加对实验、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将实习和实践课程提高至与理论课程同等的地位,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倾斜。第三,建立评价和反馈机制。院系应重视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三方的沟通,定期召开课程群教学研讨,在评价与反馈中不断提高课程群建设水平。第四,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将课程群建设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做好课程群建设任务的切分,任务落实到个人,在客观、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下强调权责利对等,发挥制度建设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5结语

总之,课程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围绕课程群建设,推进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的改革,才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没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课程群教学模式的改革就会事倍而功半。课程群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如何围绕课程群补充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设计新的教学管理体制,仍有待深入思索。

作者:赵玉 张玉 熊国保 单位: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贺建清,胡林龙.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140-141.

[2]王艳.中日经济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05(2):57-61.

[3]禹奇才,张俊平,张灵,等.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地方重点建设高校培养目标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42-43.

[4]赵玺玉.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重复问题的认识与探讨[J].石油教育,1994(1):30-32.

经济管理概论范文6

一晚清“京师大学堂”的“文学科”,以及复旦公学的“国文部”可以视为我国大学“中文系”的前身。真正现代意义的中文专业应当是1910年3月21日京师大学堂分设“中国文门”本科教育。因此,我国大学中文专业设置已经有一百零二年的历史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中文系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建立起来的中文系往往属于所在大学的“强势”学科,特别是1952年虽经全国院系调整而未撤销的中文系均具有很强的办学底蕴。这些中文系主要集中在老牌的综合性大学和老牌的师范大学。1977年恢复高考后,这些大学的中文系经历了一段顺畅发展时期。第二类大致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立,到目前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具有比较好的办学基础,办学特色也在逐渐显现。第三类大致上建成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为了满足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需要,原先非综合性大学的理、工、农、医、财经、政法类院校在原来大学语文教研室或写作教研室基础上建立起中文系。相对于前两类中文系,这类中文系的办学特色大多尚在探索中,与所在大学其他院系相比,实力明显不足。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中国高等教育成为吃力的跟跑者。高等教育体系中那些后办的中文系在这次跟跑中颇觉吃力,普遍存在落伍的焦虑;同时,那些老牌中文系也面临着毕业生如何适应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问题。面对新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中文系如何调整自己的办学策略,适应社会需求,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呢?中国大学中文系的应对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更加强调专业基础,向专门化、高端化发展。一种是走学科交叉与融合之路,提高本科生的应变能力。

二北京大学中文系走的是一条强化专业化的“精英”教学之路。中文系下设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处理)四个专业。他们的教学理念,据北大招生网宣称:在本科层次坚持“精英教育”、“优才优育”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术型、研究型、文化创新型中文人才打基础。以向上一教育层次输送中文及其他门类研究生为主业,同时兼顾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汉语言文学和文化实用人才。北大的这个表述体现了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坚持精英教育之路的办学理念,着重于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北大中文系按照精英教育层次设定本科培养目标是有道理的。

首先北大有丰厚的中文底蕴,教学力量排在全国第一位。到2007年中文系有教师105人,其中教授就有47人,大多是国家中文方面著名学者,因此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强大的优势。

其次,北京大学录取的本科生质量优异,每一个年级都有数名省市级高考的文科“状元”,这个优势,没有第二个学校可以与之争美。再次,北京大学中文系是中国大学中文系的“老大”,百年办学历史形成崇高的声誉,社会认可度极高,这是其他学校难以比肩的。从实际效果看,北大中文系的这个办学理念符合社会对她的期待,北大本科生就业尚未成为“问题”,北大宣称:9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都可获得免试推荐本校(包括本系和外系)以及清华、复旦、南京大学等名校研究生的资格,出国深造也是重要选择之一,众多同学去了哈佛、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康奈尔、芝加哥等世界著名大学,他们的知识功底和刻苦精神在欧美等地的世界名校中享有良好声誉,许多国外大学都乐于接受北大中文系学生。愿意就业的学生就业情况良好,近年就业率在100%到98%之间,高于全校平均水平,甚至超过一些应用型热门专业。

但是北大中文系的这一种做法不可复制。尤其是非综合类大学中文系,由于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不雄厚,尚未形成深厚的学术传统,不具备走北大模式的条件。然而我们有理由怀疑北大中文系有意低调处理了他们对中文系办学思路的调整。北大中文系并没有躺在传统优势上吃老本,他们兴办的第四个专业叫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这个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文理科兼收,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培养,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文系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专业本科学生应比较系统地掌握汉语言文字学的基础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与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外语水平,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从事高新科学研究和实践的能力,成为具备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在文理交叉方面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显然,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前面三个专业的相差很大。

我们可以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的专业选修课中更清楚地看出来: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语言学课程,包括汉语方言学、汉语音韵学、理论语言学、汉语发展史、文字学、现代汉语词汇专题、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音学等39门课程,这一类课程依托的是汉语语言学专业优势,显示出北大中文系在汉语基础研究上的强大实力。第二类有逻辑导论、数理逻辑导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几何与代数引论、微积分等六门课程,强调基础数学知识,目的是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打基础。第三类有数据结构、数据库概论、计算语言学导论、自然语言处理基础、机器翻译导论、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汉字数字化研究、VB编程与古籍整理、计算机操作系统等14门课程,属于技术类课程。

从以上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看,该专业方向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突出应用性;第二是强调学科交叉,其课程跨文学、理学和工学三大门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北大中文系设置这个专业,就是为了适应语言文学数字化要求,是应对目前正在爆发的全球信息数字化挑战的一个战略选择。我们由此判断,北大中文系已经走在全国中文系改革的前沿。与前面三个专业的实践相比,北大中文系应用语言学本科专业的做法具有示范意义。社会对于汉字数字化处理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层次也不相同,需求行业从数字出版到政府机构分布广泛,将来的多媒体阅读将替代现有的纸质载体阅读。

三其他重点大学中文专业也做了有益的探索。例如复旦大学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在中文系之下开设了秘书学和文化事业管理两个专科专业,但一直没有在本科层次开设这个专业。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只有两个专业:中国文学与汉语语言学,将应用语言学专业开设在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教育层次。非综合类大学中文系的改革与创新,中央财经大学的做法值得关注。中央财经大学设有中文系,招收本科生,专业方向为财经文秘,培养目标为: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理论素养,适应经济领域及传播媒介业发展的需要,能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媒体特别是财经类行业、中外企业从事文秘、管理、公共关系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专业课程分公共基础类、专业类和财经类三个类别。专业类主要有语言学概论、应用写作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秘书学、文书档案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大众传媒概论、应用语言学、公关写作;公共基础类主要有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公关策划、社交礼仪、社会调查、广告学、中国当代文化发展战略与政策;财经类课程主要有西方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概论。中央财经大学中文系走的是一条与经济、管理类学科相融合之路,以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为主,适当插入经济学、管理学的部分课程。类似于中央财经大学做法的还有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浙江财经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等。与经济管理类院校相似,一些以理、工、农科为主的院校中文系也在积极探索汉语言文学与所在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之路。如安徽农业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与园林学结合,华东政法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法学、商学的融合、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融合等。这些大学中文系基本上是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创具有特色化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些尝试是值得肯定的,效果也值得期待。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这种专业融合或者专业交叉式做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多学科融合不是相关课程放到一起就能起化学反应。从表面上看,融合也有融合的深浅问题;从最终结果看,通才不通、特色不特依然是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有:一些学校在注重专业融合的同时弱化了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同时,中文系的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期待融合的学科了解甚少,监管难以到位;而优势学科对于辅助中文系创特色不一定有积极性,因而教学与管理效果自然不好。#p#分页标题#e#

四中文系本科教学的变革要求主要来自于科技发展带来信息传播手段的变革。中文系本科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优秀的语言文字工作者,一百年前,语言文字的传播手段主要是笔墨纸张与口说,今天除了口说之外,更多依靠的是多媒体,同时,多学科融合让写作和文字处理越来越远离笔墨书写,因而中文系本科教学必须进行课程调整和改革。在阅读形式上,已经从纸质载体文献一统天下局面变为多种物质载体文献并存的态势。从发展趋势看,纸质文献载体必然逐渐退出,数字多媒体载体必将成为主流。文献阅读的变化必然带来书写的变化。目前书写工具已经完成从笔墨到电脑键盘的转变;现在仅仅会敲键盘已经难以适应当代书写要求:必须会使用多种软件,会制作博客、开通“微博”,挑选“模块”,插入各种“效果”:声音的、图像的……一句话,你的作品必须首先吸引住眼球,然后才会被点击。点击率高低成为作品影响力的唯一标识;不然,即使你的作品文字内容优秀,写作技巧高超,均会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而默默无闻。

经济管理概论范文7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支持,金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中俄之间的国际关系是影响黑河地区经济与金融的重要因素,只有贸易与金融专业的协同发展才能更有效地推动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发挥专业合力,以战略思维为导向,立足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规划师资培训方案,就经济系国贸与金融专业对接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经济与金融专业;论证思路

1战略思维

1.1命运共同体

黑河学院经济系与管理系是命运共同体,经济系内的各位老师是学科专业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政府、企业、银行、学校、经济系肩负着振兴黑河经济,服务中俄区域经济的时代使命,也是命运共同体。

1.2科学发展观,学科专业融合

科学的发展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融合,专业之间的融合,众所周知,国贸与金融专业在经济大类中一向不分家,在学院现有系内课题研究层面,我们应该注重国贸与金融类别的融合和跨界渗透研究。

1.3国家创新创业战略和专业储备

专业创新在专业设置名称上要慎重选择,以此体现差异性、特色性、创新性:差异性体现在专业与黑河地方对俄贸易要有高度的相关性,不同于其他高校,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文化金融、产业金融的跨境应用,以此服务地方小微企业;创新性体现在名称上和地域服务性上。未来从创业角度、金融考证、经济师考证辅导等可成为教师挂职锻炼与社会对接的渠道与机会,同时侧面提升师生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为就业打通任督二脉。

1.4与省情、市情的战略对接

黑龙江省在积极地寻找国家社科研究分院,提出了黑河金融创新试验区方案,此方案正在不断地完善论证中,黑河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也在积极地推进落实中。同时,哈尔滨银行也期许在俄罗斯受到美欧制裁的当口,寻求中俄贸易的金融契机,力主在黑河建立分支机构,此项目也在调研论证当中。黑河市是中俄边境口岸城市,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提振东北经济,要将黑河建成国际城市和东北亚区域性金融中心,可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具备开展绿色金融和试点的价值,对边贸小微企业的服务也将水到渠成。

1.5形成战略智库

黑河学院对俄经贸研究基地(中俄经贸战略智库)的战略探索:结合经济系、管理系两系教师的科研方向和研究层次,以课题项目为依托,深入国家、省、市企业、银行、政府调研,搭建各层社会关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战略,服务政府、企业、银行,形成黑河学院的特色智库。

2立足点

2.1微观层面———培养模式的差异化

从学生角度而言,不应漠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应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质、兴奋点,从而培养出高情商、高智商的学生,在态度上要敬业,应用上突出实践操作,动力上加强创新教育。从教师角度而言,教科研的学科专业融合渗透、国际国内高水平的特色课程、特色研究均充分体现了渗透性和融合性。

2.2中观层面———“学院+”“学校+”信息网络建设的必要手段

专业发展不是孤立的,它是学校二级学院群的通力合作发展的产物和结晶。“学院+”是指要加强与数学、教育、俄语、英语、通识、俄罗斯研究所、俄罗斯流域所的交流与合作。合作原因如下:(1)+数学系:因为现代金融具有技术流前景,学生需要具备定量化的模型分析基础,具备SPSS、SAS、Eviees、Matlab、Excel软件的应用能力,在现有师资下要充分利用兄弟院系的师资,获取合力,形成长板效应,即汇通兄弟院系比较优势,交换我方比较优势,将我方比较劣势服务外包,实现合作共赢。(2)+教育学院:因为教育理念、方法、现代媒体技术的理论实践比较优势在教育学院,所以我院需要取其精华的“拿来主义”。(3)+通识学院:因为公共选修课是学生素质提升的快车道,要深入调研,明确哪些课程能够有效辅助金融专业的学生更有效地提升专业素养。(4)+外语学院:因为语言是国际交流的工具,是学术和教科研提升的工具。(5)+校内研究所:是对俄金融问题的跨界交流融合的必然选择。“学校+”,要着重从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哈尔滨金融学院为切入点,找到合作学习的切入口。学校+政府+企业+银行,着重从各级发改委、各城市人民银行支行、各城市商务局、工农中建银行分行、市政府、市委、各级党校、对俄贸易公司入手,打通学校外部圈层的社会关系,为我院所用。

2.3宏观层面———国家战略对接

目前国家有六个层面的战略,分别是“一带一路”“互联网+”、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监管、黑河金融试验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黑河市好比中国对俄棋局中的一粒棋子,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未来申报的金融专业好比下棋的棋手,有棋子说明有发展的机会,有棋手说明有金融人才布局的可能性,关键是如何让可能性成为现实。

3师资解决方案

3.1二级学院层面的内培外引

对内要集群式培养,要全方位地提升现有师资的能力,鼓励推进发展双师人才。对外引进高水平、高职称、高学历专业人才。总之,要有计算机的“软件”。

3.2学校层面的上层建筑

一是政策支持,要具有特殊引进人才的待遇;二是对内要加强访学、读博政策倾斜和优惠,正视教师人才的内外流动,敢于放,能够进,给予学术假和病休假,在教学安排上教务部门要能够灵活处理,尽可能地留住人才、激励人才。以上两点是计算机“内存”;三是兑现各类职称,激发占学校7成以上的助教、讲师等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机会公平化、培训集群化、待遇福利化。这第三点可以说是计算机“缓存”;四是要与企业、银行、政府搭建合作关系,服务学院建设,这应该是学校各专业运转的“CPU”。

4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4.1公共课模块

经过长时间调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笔者认为公共课模块应开设以下课程:大学英语、经贸俄语、大学体育、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马克思哲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心理学、计算机、数据库设计。

4.2专业基础课模块

经过调研,专业基础课模块应包括以下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管理学(侧重于企业管理)、统计学。

4.3专业课模块

经调研,综合考虑,专业课模块应开设: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期货投资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市场学、信托与租赁、运筹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金融工程、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国际市场营销。

4.4选修课模块

经过长时间调研,选修课部分应包括以下课程:军事理论、公司个人理财、区域经济学、中俄经贸概论、电子商务、信息检索。

5经济系国贸与金融专业对接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建议

策动政府建立中俄跨境电商互动信息平台,鼓励中俄在校大学生从事跨境电子商务,进行互联网金融交易,加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自媒体社会监管,建立黑河地区中俄跨境电商大数据公布制度,建立中俄大学生电商创业实践大赛奖励机制,定期聘请工农、中建、交通、邮储银行高层领导进行金融实战演讲与培训。

作者:于慧玲 成榕 单位:黑河学院

参考文献:

[1]成榕,于慧玲.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研究———以黑河学院为例[J].教育探索,2014(10):16-18.

[2]成榕,王志宏.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融资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3):178-179.

[3]成榕,于慧玲,于凤丽.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7):254-255.

[4]成榕,张柏琴,于维刚.中俄边境高校经管类专业创新教育的战略性交易模型构建[J].高教学刊,2016(15):7-8.

经济管理概论范文8

关键词:新农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复合应用型人才

一、引言

2018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2019年4月,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该计划,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同年,新农科建设奏响“三部曲”:“安吉共识”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新农科的“四个面向”新理念;“北大仓行动”从中观层面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北京指南”将从微观层面实施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百校千项”新项目。综合教育部等部门对新农科的论述并对比第一版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可以认为:新农科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农科与理、工、文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根本目的是“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思想指导下,潍坊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潍科)扎根寿光大地,在新农科框架下探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

二、国内普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是我国高校传统专业,原来分为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两个专业。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1998年这两个专业合并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0年,我国开设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共有约65所。本科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内容(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包含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但因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特别重要,单独列出。)。其中,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基本能够反映出一个专业的建设情况。因此,本课题组选取国内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19所院校本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此了解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人才培养的类型上,10所高校培养复合型或高素质的应用人才,3所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2所高校培养专门或专业人才,北京农学院和东北林业大学明确提出培养“卓越农林人才”。个别高校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在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方面,具备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学科基本理论素养以及相关农业科学基础知识是各高校人才培养的普遍知识要求;能够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涉农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教学研究机构从事农林经济管理相关工作是各高校人才培养的普遍能力要求。

(二)毕业学分及实践教学学分情况

1.各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要求。各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要求如图1所示。19所高校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46~184.5分。其中,石河子大学最低为146分,青岛农业大学最高为184.5分。14所学校学分为150~170分。2.各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学分要求。各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学分要求如图2所示。19所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学分为18~41分。其中,东北林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最低为18分,北京农学院最高为41分。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占比为11%~26%。其中,四川农业大学最低为11%,云南农业大学最高为26%。

(三)课程体系情况

从课程本身性质和特点的角度,高校的课题体系基本分为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和实践课四大模块,实践课又分为通识实践课(如军事训练、毕业论文等课程)和专业实践课。19所高校四大模块的课题设置不尽相同。其中,各高校的通识教育课(包括通识实践课)、学科基础课差异不大,专业教育课和专业实践课差异较大。专业教育课和专业实践课的设置是能够充分反映各高校专业特色的课程。但实际情况是,各高校的专业教育课和专业实践课设置虽然差异较大,却基本都没有形成各自鲜明的专业特色。19所高校差异较大、有特色的专业教育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信息量较大,受篇幅限制,具体内容从略。

三、潍科的新农科专业建设资源

潍科与复制大学模式的独立学院不同。潍科诞生于寿光,自建立之初就是独立办学。潍科的专业设置、师资、管理始终与寿光的发展融合在一起,是立足脚下大地办大学的典范。在新农科框架下进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潍科既有深厚的“大地”资源,又有丰富的“大学”资源。

(一)“大地”资源———寿光市的“新农科”资源

潍科坐落于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中国海盐之都”———山东省寿光市。寿光发展的“寿光模式”受到的关注和肯定。寿光发展的模式是:蔬菜产业化引领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寿光拥有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园———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寿光以蔬菜扬名,但是以工业和服务业强市。自2011年以来,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始终在14%以下,第三产业占比略高于第二产业。寿光市围绕蔬菜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征突出。寿光市有省级种业技术研发中心7家,自主知识产权蔬菜新品种69个,种苗年繁育能力17亿株,国产蔬菜种子市场占有率达70%。寿光市品质蔬菜产业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寿光蔬菜”成功注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寿光市有4家企业入选山东省百强企业,纳税过5000万元企业达到44家,其中过亿元的有17家;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寿光市的产业结构为潍科新农科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农业基础以及工业和服务业的应用和发展空间。

(二)“大学”资源———潍科自身的新农科专业建设资源

1.学科、专业资源。潍科形成了工学、农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有农学与环境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通识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开设42个本科专业,39个专科专业。其中,2008年设置并招生的园艺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及“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设施园艺教学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人才资源。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力量。潍科有2位兼职工程院院士,多位理、工、农、经济学学科的全职博士生导师,100余位全职的各学科领域博士。另有潍科培养的在读博士生100余位。同时潍科正在大力引进各学科高层次人才。

3.实践教学基地。潍科拥有包括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寿光支行在内的10余家经济管理类的实践教学基地;另有合计占地面积16.67hm2的5个农学类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包括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9号厅(又称潍坊科技学院馆)。该馆占地面积10000m2,是潍科自主知识产权蔬菜新品种和国内外蔬菜新品种及新栽培技术展示馆。此外,潍科还有1个生物工程研发中心可用于实践教学。

4.校地、校企合作资源。潍科与寿光市政府、寿光市百余家企业及济南市、潍坊市、东营市、临沂市等地企业有合作项目。项目内容包括政府购买服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完成企业委托项目等。

5.大学生创业基地。潍科现有3个创业教育、培训基地,另有作为“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寿光市软件园。软件园内建有“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现有42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入驻孵化,累计孵化成功107家,带动就业5000多人,被团中央确定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四、新农科框架下潍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内容

潍科的定位是“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新农科框架下,潍科在已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建设有特色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身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基于潍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点,在新农科框架下,潍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在政府部门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从事组织、管理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所谓复合应用型人才,根本点在“应用”,特点是“复合”。传统的应用型人才是指具备某一专一技能、适于从事某一专门领域工作的人才。在各种技术、信息高度发展和深度融合的今天,具备多种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学制、学分、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潍科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是在新农科框架下制订的。在新农科框架下,为培养复合型的应用人才,需要对现有方案进行修订。修订的指导思想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适当减少现有毕业最低学分要求(176学分)的前提下,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提高专业实践课学分要求。据此修改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三)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工具和途径,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和人才培养质量。潍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密切结合寿光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强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农、经、管三大学科课程并重,做实专业实践课程。三大学科并重,旨在“复合”;做实专业实践课,旨在“应用”。基于寿光市农业发达、林业薄弱的特点,潍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重农轻林”。通识教育课的性质决定了各高校之间在课程设置上基本没有差异。潍科探索建设“通识教育课加新农科框架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新农科框架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和专业实践课三大模块。这三大课程模块将形成并体现潍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学科基础课模块包括农学、经济学、管理学三大学科的基础课程:农业概论、设施园艺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专业教育课模块同样包括农学、经济学、管理学三大学科的专业课程。农学类增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智慧农业专题、大数据与农业应用等课程;经济学类增设区域经济专题、宏观经济专题等课程;管理学类增设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乡村治理专题等课程。专业实践课模块包括五类课程:生产实践课,主要利用潍科的生产实践基地开展;营销、物流实践课,主要利用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和农村合作社开展;社会实践课,主要利用校地、校企合作单位开展;调研实践课,对寿光或其他地区进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创业实践课程,主要利用潍科创业基地开展。通过专业实践课程,探索构建“基地实训+企业实习+园区创业”一体化的实践体系,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要素。寿光市政府与潍科正在合作,切实推进“招才引智”工程。农学是潍科的传统优势学科,师资力量最为雄厚并且仍在加强。经管人才方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与寿光市政府共建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寿光分站”和“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区域发展研究院”成为潍科吸引经管类人才的高地。同时,潍科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加强将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科建设水平,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