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规划范例

经济发展规划

经济发展规划范文1

关键词:汕尾;海洋经济;规划评估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发展,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党的报告再次强调,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设置海洋专章,提出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合作共赢,以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为抓手,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新时期海洋事业发展提供战略导向。“十三五”时期,面对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汕尾市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海洋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海洋强省”战略和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部署,积极参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以全面接轨深圳、全力融入“双区”为主要抓手,强化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功能,加快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全面总结《规划》实施情况,研判分析“十四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方向,对推动海洋经济成为汕尾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助力广东加快海洋强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规划》实施总体情况

《规划》实施以来,汕尾市全面协调发展海洋事业,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效,扎实推进《规划》确定的产业、生态、科技、综合管理等目标落到实处。

(一)产业目标。优势传统海洋产业实力得到增强,海洋新兴产业有所起步。海洋渔业稳定发展,2019年海水产品产值95.73亿元,较2016年增长37.3%,建成部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个,以垂钓、旅游、餐饮、观光为主的休闲渔业日益成为新的渔业经济增长点。临海工业持续推进,陆丰甲湖湾电厂新建工程项目、明阳智能汕尾海上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陆续建成投产,后湖海上风电场接入系统工程顺利投运,汕尾海洋工程基地(陆丰)项目开工建设,中广核甲子二海上风电场项目完成核准批复。海洋船舶工业不断发展,建成包括船舶制造、维修、服务的上下游产业链,渔船升级改造及减船转产项目持续推进。海洋旅游业蓬勃发展,创新文化体育旅游业态,实现多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冬养汕尾”品牌。2019年接待过夜人数97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58亿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23.0%和41.6%。海洋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2020年汕尾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273.7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占24.2%。海洋生物产业创新发展,建成年生产加工量500吨的鱼胶原蛋白肽粉产业链基地。

(二)生态目标。海洋生态环境改善成效突出。加强品清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实施《汕尾市品清湖环境保护条例》,沿岸排污口截污初见成效。作为全国首批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的城市之一,着力提升品清湖海岸带环境和景观价值,品清湖蓝色海湾整治项目获评省优秀示范工程。落实海岛开发与保护工作,完成龟龄岛、江牡岛、芒屿岛等重点海岛整治与生态修复,积极推进遮浪岩保护与开发项目以及小岛升级改造项目。开展龟龄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建设,环岛栈道、海岛监视监测站、沙滩修复、航道疏浚等工程顺利通过省一级验收。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类、二类)率连续5年保持100%佳绩,海水质量居全省首位。

(三)科技目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有所增强。2019年8月,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汕尾分中心建设正式启动,建设总投资10亿元,填补了汕尾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空白。聚焦海上风电和多能互补两大领域,围绕应用基础研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创新性工程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海上风电先进设计建造技术研究、海上风电运维技术研究、发电侧综合调控多能互补系统应用研究。

(四)综合管理目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逐步提升。严格执行用海项目审查审批规范,强化重点项目要素保障,确保中广核陆丰海洋工程基地水工工程(码头)、中广核汕尾后湖海上风电场(500MW)等重点项目落海。全面加强海洋资源监管,建立海域海岛使用日常监管巡查制度。积极推进围填海和用岛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筑牢海洋防灾减灾安全屏障,多部门联合开展海洋灾害预报预警,连续组织海平面变化评估调查。印发实施《关于设立汕尾市海洋经济发展激励补贴资金实施方案》,有效缓解了海洋产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二、“十三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海洋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升。2019年汕尾海洋经济总值392.26亿元,同比增长11.46%,但海洋生产总值仅占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约2.1%。海洋产业第一产业优势明显,第二、第三产业偏弱的结构尚未改变,海洋产业以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传统产业为主,产业链条短且附加值较低,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高端装备等海洋新兴产业仍处于培育阶段。与此同时,港口基础设施偏弱,公用码头泊位不足且分布较为分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尚未成型,支撑和引领临港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二)海洋经济创新驱动力有待增强。海洋科技水平难以满足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涉海科技创新平台和高校院所数量较少,海洋新技术、新设备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不突出。涉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主要处在低附加值产业链环节,企业创新扶持政策力度不够,“政企校”多元合作、“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人才培育与引入机制有待完善。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子信息等产业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亟须加强。

(三)海洋综合管理能力有待加强。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体系缺乏技术支撑,尚未建立海洋经济统计数据库。海域、海岛资源开发审批制度不明晰,海洋环境监测能力薄弱,海域使用动态监管缺乏技术支撑。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尚未完善,海洋环境保护及整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三、“十四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及形势分析

(一)“十四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基础条件

1、地理区位条件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深莞惠汕河经济圈、汕潮揭城市圈的辐射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战略部署的推进,汕尾市加快布局建设由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等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海洋经济发展区位优势日益突出。

2、陆海资源条件

(1)海洋空间资源。海洋资源禀赋高,开发潜力大。拥有红海湾、碣石湾两大海湾,全市海域总面积7,220平方千米(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大陆沿海岸线总长455.2千米(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占全省海岸线长度的11.1%,位居全省第二,列入《中国海域海岛标准名录》的海岛有430个(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居全省首位。(2)海洋生物资源。汕尾海湾滩涂和浅海面积广阔,水质肥沃,增养殖条件优越。辖内海域是南海优良渔场,水产资源富饶。2019年,汕尾市海水产品产量53.3万吨,约占全省海水产业产量11.7%。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200多种、虾蟹类30多种、贝类20多种,种类主要包括石斑鱼、蓝圆鯵、大眼鲷、海鲶、南美白对虾、近江牡蛎、鲍鱼等。(3)海洋旅游资源。汕尾素有“粤东旅游黄金海岸”的美誉,全市共有9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拥有以红海湾旅游区为代表的滨海旅游、以陆丰碣石玄武山景区为代表的山地生态、以海丰红宫红场为代表的革命史迹和以汕尾凤山祖庙旅游区为代表的宗教人文等四大特色旅游资源。2020年8月,汕尾市《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将实施红色文化和旅游提质升级等九大工程,加快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4)可再生能源。汕尾以太阳能、风能为重点,大力推动光伏电站和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其中,汕尾后湖海上风电场规划装机容量50万千瓦,是国内在建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场,计划于2021年底完成并网发电计划,预计年上网电量达13.89亿度。现阶段,汕尾正积极谋划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建设,计划至2025年底,布局3,000万千瓦装机容量,打造集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运营维护于一体的海洋能源全产业链,为汕尾打造海洋新能源产业集群、广东建设海上风电领跑工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助力。(5)港口资源。汕尾港是广东沿海的地区性重要港口。截至2017年底,汕尾港拥有各类生产泊位30个,全港综合通过能力约1,903万吨,建有甲湖湾电厂、汕尾(红海湾)电厂等配套码头,有力地支撑了临港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10月,《交通运输部关于广东汕尾港口岸扩大对国际航行船舶开放的公告》,将支持汕尾港积极拓展港口功能,完善港口物流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打造粤东地区重要航运枢纽,为汕尾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3、社会经济条件

(1)陆域经济。“十三五”时期,汕尾市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2020年汕尾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123.8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位居全省首位,见图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汕尾市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6年的14.6∶40.5∶44.9调整为2020年的14.2∶36.3∶49.5,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4和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4.6个百分点,见图2。工业经济规模稳步增长,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增长至41.7%和31.1%。2020年,汕尾第三产业增加值555.9亿元,同比增长7.6%。以金融业、信息运输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图1、图2)(2)海洋经济。2019年汕尾海洋经济总值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6.4%,增速较地区生产总值高4.76个百分点,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78%,海洋经济已成为汕尾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汕尾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与湾区产业对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着力提升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功能,为新时期汕尾市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十四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从国际形势看,“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海上联通,促进国际社会开展高质量海洋经济合作。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价值链进一步整合,多项高精尖技术逐步渗透到海洋产业领域,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数字经济和海洋产业加速融合,为汕尾加快发展高端海洋装备产业、海洋生物、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提供广阔空间。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海洋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对汕尾在全球范围内引进技术、资本、人才等核心要素带来不利影响。从国内形势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统筹展开。关于海洋强国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新时期海洋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海洋经济发展明晰方向,推动建设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集群,有助于拓展汕尾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带动海洋产业发展。但另一方面,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对汕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海洋经济向结构优化、创新驱动转变带来新的时代挑战。从省内形势看,随着“一带一路”“双区建设”以及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等重大举措持续推进,将加速集聚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持续增强海洋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系列政策规划强调了汕尾支点城市功能,为汕尾深化“海上丝绸之路”交流合作、接受“双区”经济辐射带动、加快促进海洋产业迈向中高端赋予机遇。但与此同时,广东经济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依然存在,海洋经济发展仍面临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存在薄弱环节、区域发展不平衡、海域资源空间配置不合理、近岸海洋生态环保压力大等问题。从市内形势看,汕尾毗邻“双区”,是广东省东翼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东承西接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市委市政府谋变破局,更加重视产业培育转型,加快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加之革命老区扶持、深圳都市圈规划建设、深圳全面对口帮扶汕尾、汕潮揭都市圈建设等多重政策利好叠加,为汕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同时,汕尾海洋经济总量偏小、海洋第二、第三产业基础薄弱,港口与临港工业发展不配套,协同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振兴发展、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化成海洋经济优势的任务艰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四五”时期是广东建设海洋强省的重要时期,也是汕尾奋力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的关键五年。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都将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来看,汕尾海洋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四、“十四五”时期汕尾市海洋经济发展建议站

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新形势,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把握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的历史使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科学谋划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创建海洋经济振兴发展示范市。

(一)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汕尾的战略定位,深度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主动承接“双区”先进产业转移、城市功能分工和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强化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功能。坚持陆海统筹,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港产城融合发展,优化向海布局的城市形态,实现高水平扩容提质,推进全国重要海湾建设。依托海洋资源禀赋,构建功能清晰、特色鲜明的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带。以资源要素集聚和空间优化为重点,推动海洋经济功能片区连片开发,引导功能片区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打造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二)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坚持向海而兴,以“汕尾所能”对接“双区所需”,吸引“双区”海洋产业向汕尾延伸,着力打造为珠三角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区和产业集群配套基地的部署。高标准建设汕尾(陆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大南海石化工业园(汕尾基地)等产业发展平台,重点培育发展海洋高端装备、海洋清洁能源、海洋油气化工等产业集群,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创新成果应用水平,形成规模效益。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子信息、现代海洋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实现要素驱动向技术驱动发展的转变,打造海洋经济振兴发展的新增长点。着力推动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产业提质增效,加速产业链向高附加值核心环节迈进,提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三)增强海洋科技创新驱动力。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积极融入大湾区创新体系,共用共享大湾区重点实验室等科研资源。充分发挥涉海大企业集团、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示范作用,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聚焦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上风电、海洋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共建海洋科技创新战略联盟。落实海洋科技人才发展机制,培育和引进海洋科技高端人才,切实强化创新驱动的智力支撑。加强海洋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建设,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四)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系统修复,强化陆海污染综合治理,加强海洋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持续推进海洋资源科学配置,探索海洋生态产品经济价值实现机制,推动海洋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打造对接“双区”的宜居新家园、旅游休闲地、美丽大花园。

(五)拓展海洋经济开放合作格局。充分发挥海洋在对外开放中的门户作用,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在海洋领域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激发海洋经济发展活力。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携手汕潮揭都市圈协同联动发展,深化粤闽浙经济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构筑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合作新局面。以“建设大通道、振兴大港航、发展大物流”为抓手,加快构建外联内畅、智慧立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沿海经济带重要交通枢纽。

(六)提升海洋综合治理能力。强化海洋公共服务保障,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提升海洋业务“一网通办”能力,实现海洋领域政府治理精准化、政务服务现代化。完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海洋经济统计调查和核算制度,提升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能力。建立一体化智慧海洋综合管理平台,打造海洋环境智慧监测与评价系统、海洋环境智慧预报系统、智慧经济监测评估系统、海洋资源一张图管理系统、海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实现对海洋安全权益、综合管理、资源开发、生态文明等的有效支撑。

主要参考文献:

[1]钟鸣.新时代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S2).

[2]王琼,刘强,杨伦庆.海洋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管理对策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1.34(06).

经济发展规划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水利经济发展;规划

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经济也随之应运而生。互联网经济的崛起和发展,对产业的传统发展方式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促使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在这样的局势下,作为我国社会生产和社会文明中的重要内容,水利经济也应该迎合时展趋势,加强改革和调整,保证水利经济的发展规则可以与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现代水利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从现阶段我国水利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其中也有不少问题,为此就更加需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水利经济发展规划的探索和研究,以有效的对策为支撑,促进水利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一、“互联网+”的本质

解析“互联网+”的“+”,很多人不知道字面上加号的意思,具体来说,“+”指的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发展相结合,构建出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并不是简单的产业部门之间的物理叠加,而是需要依托产业之间的有效链接和互动,而构建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1]。而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之间的对接以及网络化发展,过程是比较漫长的,但网络化本就有着较为明确的运行规范,如在线化、数据收集、数据流动与共享等。如果缺少在线化,网络与用户之间依旧是隔离的,也就无法产生用户间的互动,也就难以进行数据的收集,而由于缺少数据的来源,也就难以促进产业经营运作的优化和改善,进而也就无法实现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协作和创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各个传统行业实现了发展模式的创新。“互联网+”倡导的是融合发展的新理念,而实现各个行业的跨界融合,必然离不开互联网思维的应用,并打破传统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结构,更加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避免孤岛式创新,保证积极地迎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新潮流,真正促进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实现“互联网+”发展的初衷。

二、水利经济发展的内涵

水利工程在我国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水利经济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并始终贯穿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与保护的各个流程中。加强水利开发,是提高水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而且对于促进我国水利经济发展以及提高我国现代经济实力有重要作用,同时发展水利经济的本质就属于良性经济的循环发展,其自身就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三、“互联网+”时代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所谓水利经济就是以水为载体,通过开发、利用、保护以及管理水资源而带来经济效能的经济发展模式,水利经济是构成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目前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都是建立在水利经济基础上的,与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更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能创造出较大的经济利润,可以提高财政收入,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解决了当前大量的就业问题,并成为很多地区脱贫致富的项目,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水利经济能够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水源支持,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综合效益。以三峡工程为例,三峡工程起到了预防洪水发生的作用,同时缓解了华中地区的水源紧张情况,使得向长江排放废气废水的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和减少,促进长江航运条件的改善,同时也促进了三峡工程沿线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1]。在“互联网+”时代,国民经济也持续快速发展,水利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更应该对发展模式进行重塑,加强水利行业与互联网优点的结合,构建出全新的“互联网+”的水利经济发展模式,真正促进水利经济的转型和升级,不断提升水利经济的生产力,以便促进水利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

四、水利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水利经济主体弱小

目前来看,我国很多水利经济产业在发展中都存在规模小、经济主体散乱等问题。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也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农业发展也并未实现高水平的规模化发展,所以水利经济主体大多是小机井或者小水库,而且水利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也并不大。这就导致水利经济主体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也不高,难以有效承担其自身调控水利资源合理利用的使命,对国家水利资源的配置以及水利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2]。

(二)产业经济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足

我国一些省份,有上千家的水利企业,但是不难发现其中资产过亿的企业是少之又少的,市场上的主打产品更是少得可怜,一些以水资源为主的产品,在市场上并不具备竞争优势。水资源利用方面也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产业程度不足等问题,再加上缺乏科学完善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给水利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三)管理机制落后

水利经济在管理方面,也存在权责界限不明的问题,导致频繁出现权利使用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与水利产权利益有关的工作,大多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水利经济的管理体制也存在活力不足的问题,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养护出现了分离的情况,导致水价也随之出现了不合理的问题。另外,水管部门在防洪抗洪方面也存在成本补偿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利部门的工作积极性。虽然政府也重视并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进展十分缓慢。

(四)缺乏财务管理能力

水利企业在发展中多存在现代财务管理理念不足的问题,在进行企业管理时,并未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要求,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体系。而在资源管理工作中,由于财务控制较为薄弱,很多企业在发展中也会随之出现资金闲置或者资金不足的情况,尤其在成本支出方面,很容易出现支出过高的问题;另外在应收账管理中,由于存在一定的不规范问题,导致资金也出现了回收困难的问题。

(五)缺乏配套的政策

如今政府也加强了对水利经济发展和建设的重视,也为水利经济的发展出台了较多新的政策,但是随着时代的更新和发展,这些现行的法规政策已经无法满足水利经济的发展需求,导致出现了政策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矛盾。比如说水价制定、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等工作上,仍旧缺乏与之相关的完善的配套政策。此外,水利部门颁布的政策或者文件,也存在执行难度大、可实施性不强等问题,这些现状都需要不断对配套政策进行改进和完善。

(六)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大多数的水利企业在发展中,依靠政府的财政补助,并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开辟新的资金获取渠道,而且在筹资方面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这些水利企业大多存在经费不足等问题。一些中小水利工程以及供排水工程,并没有获取资金的有效渠道和策略,筹资到的资金也无法满足水利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给水利项目的开发以及水利经济的科学发展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导致投入与产出也出现了不均衡的情况,无法构建良性循环体系,给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提升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3]。

五、“互联网+”时代水利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效措施

(一)重塑经济与环保发展相融合的一体化模式

众所周知,水利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水资源的,水资源是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离开了载体,水利经济也是难以实现持续发展的,所以要想保证新时期下水利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就需要重塑经济与环保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有关工作人员应该发挥出互联网的作用,做好水利经济知识普及及发展重要性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深刻地认识到发展水利经济的紧迫性,保证可以吸引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水利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不断扩大水利经济的影响范围,为水利经济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市场环境,保证为水利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各地的政府及水利部门,还需要注重在发展水利经济的过程中,积极贯彻和落实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出现盲目发展的情况,最重要的是还需要考虑到环境的实际承载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注重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只有建立在环保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推进水利经济的现代化、持续发展。

(二)创新水利发展理念

水利事业是无法脱离水利经济而单独发展的,所以在发展水利经济的过程中要保证水利经济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水利经济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够有效落实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为此,水利经济的发展理念也应该保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水利发展理念,这样才能赋予水利工程长久的生命力,才能促进水利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现阶段,依旧有部分水利企业使用落后的发展理念,但传统机制的活力不足,并不利于促进水利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创新水利发展理念。首先,从市场发展的视角出发,对水利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配置,发挥出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不断推进信息化、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应用,切实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保证可以促进水利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其次,水利发展理念的创新还需要建立在生态基础上。现如今社会发展对生态、节能、环保等也有了更多新的要求,所以水利经济在改革和发展期间还需要考虑到生态因素,比如说可以加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项目的发展,保证促进水利发展可以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充分的结合,并对信息化管理措施加强应用,以便真正促进水利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优化水利经济发展结构

“互联网+”时代下,为了更好地促进水利经济的持续发展,还需要对水利经济发展结构进行优化,最重要的就是要积极贯彻和落实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对策,并保证经济发展与当地的特色、优势进行充分的结合,这样才能保证可以有效优化产业发展结构。首先,不断加大水利资源开发力度,为水电产业开发的落实提供重要的保证,并以此为基础,促使打造更加科学的产业发展布局;其次,对水资源深层加工高度重视,不断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预防和避免水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再次,结合当地的水利优势,对水利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最后,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不断增强水利经济与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同时还需要注重加强高新技术的合理运用,保证水利经济与互联网之间的有效衔接。结合发展现状,加强水利建设措施在社会发展中的有效运用,并结合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在水利经济发展中加强社会资源的合理使用,如此才能真正促进水利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完善。

(四)做好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如今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普遍,但是并不能彻底依赖人工智能,依旧需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从环保理念出发,应该积极加强思想的创新,合理调整产业发展布局,而其中涉及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仅依靠互联网是远远不够的[4]。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发展,对人才也有了更多新的要求。首先,注重推陈出新。在传统的工作理念下,工作人员确实能够积累和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并不能在大数据支持下进行更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也比较落后,无论是员工还是上层干部都存在这一问题,这就需要加强人才的建设和培养,保证人才具备“互联网+”意识。其次,尊重人才和知识。水利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借助创新,而“互联网+”更加离不开创新,水利经济与“互联网+”的结合发展,就更加需要以创新为切入点,注重发挥出人的主观意识。为此,水利单位就应该注重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提供发展的舞台,注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鼓励人员积极大胆地进行创新,将积累的知识切实地应用到实践中,这样才能不断促进水利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最后,提高人才薪酬待遇。人才队伍建设在水利单位中十分关键,除了做好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外,还需要积极引进一些高科技的人才,并对这些新引进的人才进行定向培养,引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避免从事水利建设的人员出现固化思维,切实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便更好地保证水利经济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五)做好长期发展规划

水利经济具有利国利民的性质,为了促进水利经济长期、健康的发展,还需要制定一套可以实现长期、科学发展的水利经济发展规划,为水利经济的长远发展做好准备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保证水利经济的发展与相关项目之间可以实现协同发展,比如水电等项目。另外,政府还需要为水利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扶持,为水利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借此让水利经济真正融入社会经济的发展中[5]。除此之外,为解决水利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建立多元的投资体系,为水利经济的发展加大资金投入。水利企业要做好水利产业市场的开发,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资源,对其进行科学的利用,保证水利产业的资本可以实现科学化、合理化的运行;此外,还需要不断拓展筹资渠道,借助自身优势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来不断增加企业的财政收入。

六、结束语

经济发展规划范文3

(一)研究主体

发展规划评价研究涉及面较广,不仅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而且对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宏观视野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当前活跃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单位多为综合型科研机构,如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等政策研究单位。从自我评估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角度来看,专业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机构不仅数量偏少,而且多为官办机构,缺乏中介机构,不利于提高评估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二)研究对象

国家发改委对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的要求,不仅是推动发展规划评价研究的最主要的动力,而且也构成了研究的主要对象。学术界更多地关注发展规划指标体系的研究,而忽视价值体系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政府的中期评估,而忽视了日常监测机制的研究;更多地关注规划文本与实施目标的一致性,而忽视了文本本身的科学性。总而言之,在研究对象方面,发展规划评价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和层次不够宽广,需要拓宽学术视野,增强系统性、综合性研究视角。

(三)研究成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发展规划评价在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深化,为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以胡鞍钢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我国发展规划评价研究起步较晚,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大多局限于方法论层面,在理论方面建树不多;局限于部级发展规划评价层面,在省级及以下政府发展规划评价方面鲜有涉及。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跨越转型的关键时期,亟需发展规划评价这一指挥棒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但是,总体上看,学术界关于发展规划评价研究不能完全支撑政府的迫切需求,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仍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二、我国发展规划评价研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规划实施评价实证研究

由于历史原因,“二五”至“五五”计划文本未曾正式公布,这给文献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这段时期发生了“”、“三线建设”、“”等重大历史事件,五年计划的编制与执行受到较大影响。董志凯(2003)认为,在计划经济时期,决策的形成与修订缺乏广泛参与的民主基础,以及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的干扰等因素,导致决策科学化难度很大,也使五年计划估价不准确。比如说,“二五”计划主要指标人民日报曾宣布提前3年完成。但经核实1962年核实数仍低于公报数。计划实施结果估价的不可靠性,直接影响到中央做出下一步科学决策。总体来说,五年计划的完成情况差异很大,但是完成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王亚华(2007)通过逐一考察的方式,得出结论:“一五”、“六五”、“八五”、“九五”完成较好。从计划制定的科学程度来看,“二五”、“七五”、“八五”较差。鄢一龙(2012)从目标完成率、偏离度、计划期发展情况等纬度构建了五年计划绩效指数,首次对我国已经实施的11个五年计划绩效进行了定量评估。杨竺松(2013)基于科学发展指数体系,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评估:“九五”科学发展指数为60.79,“十五”为62.52,“十一五”为67.86,“十二五”中期为72.04。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规划评估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出现了一批对单个规划评价的研究成果。王亚华等(2007)从目标一致性角度对“十五”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实施情况总体良好,但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能源与环境等方面出现偏差。社科院经济学部课题组(2009)研究报告表明,“十一五”规划运行三年以来,实施总体进展顺利。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建设和谐社会。胡鞍钢等(2008)按照一致性评估方法,对“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在总体进展良好的同时,存在着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模式转变、资源环境制约硬化等方面的挑战。祝宝良等(2013)认为,预计“十二五”规划期末指标完成率将接近90%,创造我国五年计划(规划)最高记录。

(二)发展规划评价机制建设

发展规划评估机制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还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学者们针对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评估机制改进优化的建议和意见。刘春雨(2012)针对当前规划监测评估缺少推动机制、监测手段和考核办法等问题,分别从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年度考核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郝彦菲(2013)认为,要建立规范完善的规划评估体系,强化人大对中期评估的监督作用,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评估机制,与时俱进创新评估方式与方法,建立人员结构合理的规划评估专家委员会。高辉清(2013)认为,要建立节能减排指标地区间合理分配机制,建立和完善面向各级规划的评估体系和节能环保监测网络,多管齐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对于构建规划评估机制来讲,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可评价性非常关键。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我国规划编制脱胎于“五年计划”,起步于“十一五”,缺乏经验,存在着不少问题。贾川(2012)认为,当前评估工作导向多元表述含糊、指标设置偏于保守等自身缺陷导致难以评估,平行级规划协调不足、上下级规划衔接不够等体系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评估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公众参与程度仍需提高。因此,要完善规划体系,明确规划边界,改进规划编制方法,强化考核评估机制,构建公众参与平台。吴殿廷等(2012)认为,“十一五”规划是系统、严谨、科学的发展规划,但规划中的经济目标偏低,社会和资源环境目标个别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因此,要求必须对规划实施进行评估监测和及时调整。鄢一龙(2009)提出了“规划蓝图—实施情况”一致性评估办法。但是,该方法对规划本身合理性不能作出评价,这使得对规划深度评估较为困难。

(三)发展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指标是构成五年计划(规划)的核心部分,也是规划评估的重要依据,其调整反映了政府执政理念和价值观的变化。改革杂志社专题研究部(2011)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城镇化率3个预期性指标,以及人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国总人口3个约束性指标,对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述评。王永瑜(2010)研究了改革开放后六个五年规划以及31个省级政府“十一五”规划,从纵横两个方面对其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1.指标数量逐期减少;2.指标结构由经济性向非经济性转变;3.指标类型由具体向综合转变。胡鞍钢等(2010)认为,“十二五”规划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彰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和主线。“十二五”规划反映了我国政府由追求经济增长向追求公共服务的转型。指标的合理设置与规划评估直接相关,对于提高规划评估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些专家学者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指标的设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胡铁雯、顾海兵(2012)对“八五”至“十一五”计划(规划)主要指标变化和执行情况进行了研究,建议指标体系应保持稳定性、科学性和预见性。代明、江思莹(2013)通过研究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应用层次分析法编制了规划实施成效量表,提出了九项要素层指标和二十六项具体指标,并还利用量表对国家“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进行了评价。李方正(2014)认为,长期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可带动经济的增长,金融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8)认为,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中长期规划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增长指标在规划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但科技、环境、资源、公共服务以及人民生活等指标重要性更加突出。在这一指导原则下,对规划指标体系的设置提出了政策建议。

(四)规划决策理念与机制

虽然西方国家也通过规划工具进行公共事务管理,但由于国情历史、政治制度的差异,其决策的理念与机制与我国大相径庭。胡鞍钢(2012)从决策哲学的视角分析了中国五年计划的独特性,并得出中国计划决策哲学的核心是实事求是。王亚华(2009)发现,转轨和市场经济时期的计划制定普遍保守,计划经济时期的计划目标制定普遍偏高。因此前者完成情况大大好于后者,但前者的预期准确性和完成的同步性下降。在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计划(规划)决策模式也经历了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逐步向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发展。王亚华(2007)根据历次计划制定的制度化程度,将10个五年计划分为5个时期:“一五”———制度化建立时期;“二五”———制度化破坏时期;“三五”、“四五”———非制度化时期;“五五”、“六五”———制度化重建时期;“七五”至“十五”:制度化深化时期。鄢一龙等(2011)认为,从决策模式来看,中国制定五年计划经历了以下阶段:内部集体决策模式;“一言堂”决策模式;内部集体决策模式的重建;咨询决策模式;集思广益决策模式。胡鞍钢(2011)提出,“十二五”规划编制历经中期评估、前期研究、形成思路等11个步骤,是中国公共决策民主化的最好案例。这说明了我国已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公共决策机制,未来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

(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奉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这一过程中,也付出了环境和资源的巨大代价。李强(2013)通过对绿色发展相关指标中期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对“十二五”规划绿色发展情况和趋势开展了评估,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张雪花(2005)等认为,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一五”规划中应体现资源与环境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影响,并探讨了在区域“十一五”规划中体现资源价值与环境成本的必要性、基本思路与工作程序。唐忠辉(2009)提出,目前,开展国民经济规划环评的法制、政策和技术等条件已初步具备。应按照预先评价、整体评价和评价审查三个阶段,由不同主体组织实施国民经济规划环评,并统筹考虑与其他类型环评之间的协调关系。赵书新(2010)提出,当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没有体现全面性原则,没有满足动态考评的需求,考评方法单一。因此,重新界定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并提出要定量与定性描述相结合;重视预测方法的科学性;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口分析;注意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分析;科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周敬宣(2010)提出,基于目前战略环境评价存在的问题,可以选择区域国民经济和发展规划环境评价作为突破口。要建立区域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导则,将“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作为评价对象,分别从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

三、我国发展规划评价下一步研究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发展规划评价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应在以下方面争取有所突破:

(一)优化研究主体结构

当前,我国从事发展规划评价的研究主体官方背景过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评价的客观性。政府应落实行政职能转移的有关精神,利用政策工具等手段,积极引导具有实力的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参与发展规划评价工作,建立常态化研究机制,持续对发展规划进行跟踪研究,切实提高评价研究的独立性和可信度,推动发展规划真正落地。

(二)拓宽研究对象范围

针对我国发展规划评价研究范围较窄的情况,建议应在进一步做好中期评估研究的同时,加强对监测机制的研究,努力将研究视野拓宽到整个评价体系。在进一步做深对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同时,加强对指标体系背后的价值体系研究,提高研究的深度。在做好对中央层面发展规划评价支撑的同时,加大对省级和以下政府层面发展规划评价的支持,以促进我国发展规划评价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丰富研究成果深度

经济发展规划范文4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特别是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对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做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视察和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以及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三个一”工作要求[12],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六稳”[13]工作力度,坚决落实“六保”[14]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样板,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财政总收入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和出口总额增长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节能减排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

202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今年一季度,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我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虽然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也同比全面回落,特别是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出现负增长。然而,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3月份以来我县经济指标已触底回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恢复到疫前正常水平。对此,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我们要充分评估困难,坚定信心、后发赶超、持续发力,适时采取精准有效的应对措施,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进度追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

(一)抓项目扩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项目建设提速年”为契机,坚持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抓规划谋项目,千方百计抓早抓紧抓好项目建设。

    积极谋划“十四五”规划。把握国家“十四五”规划编制“窗口期”,把准国家政策和投资导向,高质量做好我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各项工作。同时,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沟通,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省、市“十四五”各项规划的篮子。

加大“北上争资”力度。抢抓国家“新基建”[15]等因疫情影响释放的投资机遇,加大专项债、中央预算内等项目的争取力度,争取更多的资金、项目落地。完成通用机场选址,力争瑞梅铁路年内开工建设,推进南至高速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加快推进省级天然气管网(段)工程建设,争取年底达到通气条件。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认真贯彻《政府投资条例》,做好做足项目前期工作。以列入重点调度的全县六大攻坚战重点项目为突破口,畅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土地、拆迁、环评等问题,推动落地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产早见效。

(二)加快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构建高质量的产业体系。

大力推动创新发展。坚持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推动增长动力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建强产业创新平台,推进产城新区产业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扶持支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创建、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创新活动。

大力推进产业集聚。突出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建设,规范工业园区服务与管理,深入实施产城新区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贯彻落实园区“两型三化”[16]提标提档行动,积极推动将我县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为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加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及电商产业园建设,大力推进黑木耳、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区域农产品聚集地,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大力实施品牌建设。坚持以脐橙为农业首位产业,加强脐橙苗木市场监管,加快赣南脐橙交易中心项目建设运营,建立全程可追溯体系,打造形成全国柑橘产业集散地,做大做强脐橙品牌。坚持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打造主题鲜明的村落风貌和田园景观,加快打造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做大做强以三百山、东生围为龙头的“两天半”旅游圈品牌。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家园

以县城为引领,做强版石等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做美三百山特色小镇,着力建设秀美宜居新。

抓科学规划展全新蓝图。科学布局城镇体系、发展空间,全面推进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启动金石、石湾片区规划建设,做精城南片区。大力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完成年度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完善城区、圩镇公厕布局,启动欣山农贸市场和乡镇农贸市场改造。

抓乡村整治改人居环境。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狠抓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大力实施以河塘沟渠为重点的清淤疏浚工程,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加快建设圩镇公厕,完善旅游公厕。规范农村自来水厂建设与管理,加强村庄道路养护,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

抓共建共享建宜居新村。启动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圩镇评选活动,全面完成圩镇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特色圩镇。加快版石、鹤子新型城镇化示范镇、三百山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总结推广“高屋模式”,在南、中、北片各打造两个乡村振兴核心示范区,每个乡(镇)至少打造一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经济活力

持续推进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攻坚、开放再提升、环境再优化行动,为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源泉活水”。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17]改革,加快推进“网上办、一次办、马上办”,打造“四最”营商环境[18]。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开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继续落实减税降费、应对疫情稳增长、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系列政策。推进“五型”政府[19]建设,整治公共资源交易、政务诚信等领域突出问题。

着力释放内生活力。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如期完成全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深化考核制度改革,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完成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县乡村政务服务“三级联动”工作模式。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医疗、教育、企业高管、高精尖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深化开放合作。积极争取会寻安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强化“会寻安”三县资源整合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争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排头兵”,积极打造革命老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示范地经典样板。

(五)推进生态建设,提升绿色发展优势

生态是的“金字招牌”,以更高标准打造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样板”。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巩固和扩大污染防治成效。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标志性战役[20]27个专项行动,确保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29.8微克以下,二氧化碳强度同比下降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以上。确保地表水县界断面Ⅲ类水体比例达到100%,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加强上级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后续监管,完善生态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持续推进“三禁”“三停”“三转”,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行动计划,全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示范区。推进镇江河上中下游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启动北片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污泥处置工程,加快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加强管网的日常巡查管护,全面提升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加快推进首轮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项目建设,大力争取第二轮补偿项目。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管理,加快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年底前基本建成永镇水库水源工程。

着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实施绿色产业扩面提质工程,新建3万亩脐橙生态复产示范园。编制实施富硒产业规划,开展富硒农产品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加快培育富硒农业品牌。严格执行“绿色招商”“生态准入”制度,坚持招大引强补链条。瞄准智能终端及配套元器件、电子音响等重点产业,补齐电子信息首位产业链条,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围绕金属新材料龙头企业,补齐与企业相互关联的小链条,逐步打造基础工业制造产业链。

(六)坚持民生为本,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聚焦民生热点,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互促共进。

稳步推进富民增收。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严格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坚决打击欠薪违法犯罪行为,扎实做好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工作。大力发展小吃产业,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创业形态支持力度。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加快推进实施一批教育、医疗、文体、养老等公共服务重大项目。启动城西小学、第三幼儿园、版石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加快推进二中和一批乡镇初中、小学改(扩)建。完成新人民医院、新妇保院主体工程建设,启动中西结合医院、新康定医院和产城新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完成城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年度建设任务。

经济发展规划范文5

伴随我国的改革开放发展,企业的管理也经历了种种变革。但目前,特别是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这些变革仍不能与当前企业发展同步,并不能真正引导企业走向更好更快地发展,往往是由于发展的需要而催生了制度的改革。其主要体现在:

1、绩效考核体系落后

人资管理系统与企业各部门的脱节,绩效考核过于形式是企业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主要问题,这在当前一些大型企业中尤为显著。这将导致员工对考核结果不关心,仅仅把绩效考核当成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去分析其过程和结果。这使得在员工工作理念、方法和责任心背离了绩效考核的核心目标,激励、沟通和评价是绩效考核的核心要义。

2、缺少激励与沟通因素

企业对于内部中对于有约束市场和关联团队要利用额外工作报酬奖励员工。其优点在于能够让员工对企业产生高度认同感和忠诚度,同时还能提高员工的产出。但当前企业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存在下述情况,使得公司运行成本增加:1)由于工作的失误或者错误更容易引起管理者的注意,因此存在奖惩手段单一、有罚无奖或重罚轻奖;2)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更倾向于进行再生产,员工的薪资上未得到公平的体现;3)在员工沟通对话方面:基层员工话语权往往较小,沟通方式单一且被动,认同感较难建立。

3、薪酬管理过分讲究员工的行政级别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核心,如果薪酬管理过于死板,不重视从事高技能、高知识、高能力工作岗位的基层员工应当获得的薪酬和福利,则将会出现严重的官僚主义,工作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不受重视,丧失企业应有的活力,竞争力逐步下降。

二、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在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1、薪酬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的应用

根据自身的发展速度和盈利水平,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仅要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还要基于企业发展方向对员工进行引导。通过绩效和考明确员工工作的重点,指明员工工作的方向和内容,确保企业政策与规划的有效实施。当企业进入持续盈利阶段,也应逐步提升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的福利和待遇,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发展成果。

2、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

为提高绩效考核制度的力度,合理运用考核结果,真正发挥绩效考核评价的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1)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奖金等相联系;2)将考核结果作为对绩效等级相对较低的员工给予指导和激励的依据;3)将考核结果作为培训计划制定的参考依据;4)将考核结果为实施员工忠告计划和负强化的依据。通过这些途径,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绩效,最终达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同时,针对薪酬激励的一些实施缺陷可以进一步采取奖惩公正对待、宽容处理工作失误,使奖励和惩罚能够得到等同实施。

3、新的沟通方法和渠道的应用

应尽可能避免以往人资经济管理单方面运行的缺陷,为员工构建沟通渠道。良好的沟通能及时排除工作中的障碍,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公司运行成本。沟通应该贯穿于人资经济管理的全过程,允许员工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通过面谈、电话等多渠道向领导反映自己的需求及问题。管理者要重视问题的反馈,使人力资源经济管理能顺利进行下去。从大多数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通过宣传和渗透人力资源经济管理评价的理念是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评价沟通机制的主要手段。要使人力资源经济管理评价达到理想效果,就要通过沟通使考核的双方充分认识到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经济管理评价来评价和完成组织目标的重要作用,最终达成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真诚合作和双赢。沟通的时间周期可能会比较长,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同时还能防患于未然。

三、结语

经济发展规划范文6

一是抓规划体系完善。贯彻实施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启动全省海岸带综合利用规划思路和若干海洋经济发展重大问题课题研究;指导沿海六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完善各地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试点工作方案,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二是抓政策措施落实。把落实《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和落实《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九条措施》结合起来,协调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及试点各项工作和政策的落实,加强试点、示范,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三是抓载体平台建设。用好优惠政策,扶持壮大一批海洋产业示范园区、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加强海洋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梳理、项目策划和境内外招商推介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一些海洋产业科技成果专场对接活动,推进一批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和研发平台建设,引领、带动海洋经济发展。

四是抓考核评价督查。抓紧制订考核评价办法和奖惩办法,将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推进试点工作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目标任务考核,并协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督促检查工作,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二、加快重点区域开放开发

一是配合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认真做好配合起草和联系协调工作,细化实化各项工作任务和扶持政策。

二是推动国家层面尽快建立贯彻实施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协调工作机制,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尽早落实到位。配合做好《平潭综合实验区产业准入目录》修改完善和促批工作。

三是加大对苏区老区等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国家扶持苏区老区等政策的落实,争取国家加大对我省以工代赈资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专项资金等资金支持,促进我省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库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发展。继续做好扶持欠发达地区投资专项管理和挂钩帮扶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少数民族乡和扶贫开发重点村的具体联络、协调工作。

三、加强生态省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研究起草请求国家支持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报告。加强生态省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推动建立评价考核机制。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和安排好省级预算内专项资金,推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重大示范项目、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加强项目实施的督查工作。

二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编制2014年省级温室气体清单,基本完成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编制,推动碳强度下降目标责任的落实,指导推进我省低碳城市、低碳园区等低碳发展试点工作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开发利用。

三是继续做好推进资源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可持续发展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国土开发整治、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基础测绘、水资源利用等相关工作。

四、做好区域合作等相关工作

经济发展规划范文7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地方经济发展;作用

一、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方面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借助职业教育的组织规划从多角度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加快地方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进程。因此要客观分析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实现协调性发展的目标,为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切实带动地方经济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状态。

二、中等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我国全面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并从多角度制定了有效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方案,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规划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也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加快了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进程。细化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产生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中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在我国全面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地方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并制定合理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借助中等职业教育的力量提高本地区范围内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对于教育的普及化发展和劳动者实践能力的提升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基础性的高素质劳动者条件,从而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地方经济发展实践中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从侧面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有效的带动作用[1]。

(二)中等职业教育将劳动力转变为人力资本

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丰富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而在地方经济发展实践中,有意识地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强化他们的职业胜任力,使本地区范围内的劳动者具备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基础素养,可以形成人力资本参与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中,为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化的配置,进一步展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能,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人才支撑作用,也促进了经济社会建设的优化开展。

(三)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劳动力就业

在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现代经济结构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对人才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明显提高,传统低素质的劳动者逐渐无法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出现失业的情况。而中等职业教育的组织实施,能为劳动者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从而对人们的学习潜能进行挖掘,使低素质的劳动者按照市场需求以及个人发展需要参与到不同类型的职业技能学习实践中,从而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在有效促进地方劳动者顺利就业的同时,也会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还能增加劳动者的收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2]。

三、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措施

在对中等职业教育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形成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新时期为了更好地发挥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就需要把握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政策的影响,积极制定合理化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方案,确保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的高水平发展。下面就有效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进行细化分析,力求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全面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

(一)发挥地方政府导向,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支撑,只有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地方政策的支持和配合,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才能夯实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基础,促进综合发展效能的彰显。首先,发挥国家政策的保障作用。在实际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促进国家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扶持方针,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对操作规程进行细化处理,确保让群众享受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机会,能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在地区范围内实现全面普及化发展[3]。其次,构建现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体系。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在发展地方中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理念、目标和具体工作战略进行确定,确保在2035年初步构建能适应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教育规划发展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展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建设发展价值。再次,发挥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市委、市政府要结合本地区范围内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意见和指导意见等,并设置扶持中等职业教育的专项资金,确保从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角度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构建良好的地方环境,使中等职业教育的建设发展获得政府的支持,益智得到良好的发展前景,增强发展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提高整体发展水平[4]。最后,有效促进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对本地区范围内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资源进行合理化的规划,并尽量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建设,在企业和社会教育相关组织的共同支撑下,保障本地区范围内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稳定性和高效性,真正为本地区范围内企业发展提供相应的职业技能型人才支持,优化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

(二)深化校企合作,全面改革教学内容

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校企深度合作是有效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要从深化校企合作的角度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确保从多角度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真正面向企业发展需求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和设置,使所培养的职业教育人才实现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真正为企业发展服务[5]。首先,要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按照企业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设置和完善,对接岗位工作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开发,紧密围绕本地区范围内的重点产业集群建设需求,从服务新兴产业发展和本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角度对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进行创新,使课程内容的选择与产业建设保持高度的契合。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文化课与专业课融合发展路径的构建,将劳动准入课程体系的构建作为主要的方向,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体系,为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提供有效支撑。其次,以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人才需求促进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确保在发展职业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束缚,可以尝试以专业为基础引入单位承包管理模式的教育思想,实现对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实施承包管理,从而真正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实践的有效对接,将专业教育向产业园区、工厂、村屯等延伸,从而面向社会、市场需求优化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体系,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服务区域经济、服务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完善办学制度,创新教学组织管理

教学组织管理对于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新时期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进一步推行现代学徒制教育组织管理模式,并按照地域经济发展实践中企业人才需求引入企业新型学徒制,确保对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优化人才培养的综合效果[6]。首先,要构建现代学徒制与企业新型学徒制有机联系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体系,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教育局的有效引导下,促进本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按照现代学徒制要求以及构建企业新型学徒制的现实需要,对教育教学体系进行发展和规划,积极鼓励优势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构建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育人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融入职业教育所需产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材料等对课程教学进行创新,在全新课程体系的作用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构建现代学徒制与企业新型学徒制融合发展的职业教育运行管理机制,发挥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本地区范围内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与相关企业要寻求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专业群体系的建设,保障新的教育模式得到有效的运行,彰显本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综合效果,为企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全面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有效设定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多方力量的支持,能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教育发展和规划体系,也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带动性的影响,从而提高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因此要客观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重要的工作,确保可以借助中等职业教育的力量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芳.职业教育扶贫: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体制探析——以“三区三州”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21,22(03):121-128.

[2]何素娟,苑潇卜,张成飞.以太行山区为例谈精准扶贫战略下职业教育的支持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1,19(06):43-46.

[3]印罗观,刘会平.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省农村职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发展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36(06):89-93.

[4]杨梅.终身教育视野下职业院校发展改革的思考[J].职教发展研究,2021,25(01):67-76.

[5]王振玲.认清职业教育使命促进职业教育发展[J].山东畜牧兽医,2021,42(02):46-49.

经济发展规划范文8

关键词:战略管理;经济环境;企业管理;现状与问题;转型与改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以及管理学领域中的战略管理理论得到广泛应用,企业管理自然要从传统的制度化管理迈向现代化的战略管理。然而,在实践中真正将其变为现实却是一项极为系统的工程,必须做到深入了解企业管理的总体状况,并且发现问题找出根源,由此才能确保在当今经济环境之下和战略管理背景之下,企业管理转型之路更为科学、合理、高效。本文就以此为课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希望广大企业管理者能够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一、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的基本现状

(一)经济环境的认知方面。从企业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条件来看,客观而又准确的认知“经济环境”显然至关重要。因为在经济环境之中,能够充分反映出消费者基本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存款与支出结构情况、经济发展水平与行业发展状况等等,这些显然都是企业客观制定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所以企业管理的质量往往将经济环境的认知作为首要评价指标,认知深刻意味着企业管理质量较高,反之则不然。但从当前我国我国企业管理的经济环境认知情况来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重视所在地区行业发展现状的统计,忽视了消费者收入支出与支出结构的统计。第二,针对政府所提供的扶持政策的认知较为片面。这两方面恰恰能够反映出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中,普遍在经济环境的认知上存在明显的片面性特征,正是该特征的存在势必会影响我国企业的发展脚步和发展道路,更会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进程。

(二)日常经营与计划的控制方面。日常经营是企业经营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可以成为企业日常发展道路中的策略所在,计划的控制往往是指在企业经营道路中,针对已经制定的策略进行相关控制,其中包括成本方面,还包括资源方面,其目的就是要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从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中的日常经营与计划的控制方面来看,体现出的基本状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经营方案的改进往往视为企业管理的全部。第二,成本控制缺少明确的原则。针对前者而言,过于重视经营方案的改进,而忽视经营模式、经营措施等方面的科学选择与指定,必然会导致经营观念很难与时代经济发展的步伐相同步,经营道路必然会越走越窄,最后被时代经济环境所淘汰。针对后者而言,在成本控制中确守明确的原则作为支撑,必然会导致成本控制的下限很难得到坚守,产品利益的最大化与企业生存空间性成反比,导致利益越大生存空间越小的局面产生。

(三)企业发展规划的评价方面。企业发展规划通常是指企业短期内发展计划和长期发展谋略的总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准确定位和发展方向,也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所在。就当前我国企业管理而言,针对企业发展规划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评价的内容集中体现在日常生产经营。第二,评价的视角主要以当下经济环境为主。就前者而言,日常生产经营情况显然能够体现出企业当前发展的基本状态,但针对行业内部发展的基本状态,以及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认知还并没有做出客观地了解。就后者而言,评价的视角不能放眼未来就意味着发展的眼光只是局限在当下,并未上升到战略高度,企业发展规划的评估结果只能表现出常规层面,并不能上升到战略层面。这两方面基本现状显然会直接影响到我国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经济发展大环境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二、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针对当前市场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了解不够透彻。就上述当前企业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状况而言,可以看出企业往往针对经济环境的了解程度并不是非常透彻,也就是说往往企业在地区消费者的经济状况方面,以及行业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等多个方面并没有作出深入的了解。而这样的现状中就会导致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产生,即:市场经济转型的大趋势认知模糊,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也必然不会准确,战略发展的规划也不能与经济发展大环境之间保持高度的适应,完全不利于企业当前与未来的发展。这恰恰是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中普遍体现出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摆在每一位企业管理面前的棘手问题,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并得到及时解决,由此方可确保企业未来发展处于不败之地,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转型的大潮流。

(二)日常经营规划的着眼点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就企业的长足发展而言,日常经营规划显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原因在于日常经营规划包括经营模式的选择与调整、经营方案构建与优化、经营目标的制定与革新、经营措施的打造与改进等等。但是通过以上针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基本现状概述情况不难发现,目前我国企业在管理工作关注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营方案的合理性,二是经营目标的可行性。这两方面显然都是日常经营规划中的常规思考,经营模式的合理性、经营措施的可行性显然应该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忽视的恰恰是这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正是企业发展道路中战略意图、战略行动的具体表达,更是影响到企业发展能否适应时代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关键条件所在。为此,在企业管理转型之路的构建中,有效解决日常经营规划的着眼点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这一问题必须摆在重要的位置。

(三)缺少战略层面的评估与更新。企业谋求未来发展不仅要针对当前经济环境和日常经营规划做出明确的分析和战略部署,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强有力的保障条件作为支撑,以此确保企业在未来发展道路上始终能够客观认知所保持的发展姿态,及时找出在发展道路中所存在的不足,并作出及时有效地调整。然而,通过以上反映出的当前我国企业管理基本现状,不难发现我国企业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恰恰没有针对未来发展形成及时而又有效的评估。在这里,及时指的是“更新”的速度,有效是指“战略层面”,这两方面正式决定企业能否适应市场经济转型步伐,能否与时代经济发展速度保持相一致,能否满足未来经济发展新要求的重要保证所在,该问题的存在无疑会导致企业发展很难上升到战略层面,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与转变。

三、战略管理和经济环境视角下的企业管理转型之路

(一)客观审视经济环境必须放在企业管理的首位。由于“经济环境”能够反映某一地域范围内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消费者的支出结构与模式、具体的行业发展整体现状、经济发展水平等等,所以通常是企业制定长远发展规划首要关注的对象。针对于此,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让企业能够准确结合所在地区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将消费者的购买力最大程度挖掘出来,并通过了解行业发展整体现状,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确保企业未来发展之路与实时变化的经济环境之间始终保持相互适应。而这恰恰说明了企业管理道路的发展中,必须将客观审视经济环境放在第一位,将以上各个方面进行阶段性的分析,由此确保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一直保持科学合理,企业管理的实际作用效果也能够得到最为直观的展现,企业未来发展的空间也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拓展。

(二)发展战略分析应视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发展战略也称之为战略层面的发展,何谓“战略层面”?其实质在于所选目标的意图和行动影响到发展全局。针对企业管理而言,企业发展战略是指所坚持的观念、制定的目标、采取的行动能够影响到行业经济发展,并且能够为行业内部其他企业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或引领作用,这无疑标志着企业管理已经走上了成功道路。但是,企业管理中所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否有着极强的战略意义和价值,必须经过发展战略分析方可确定。其中,既要针对企业发展的意图是否与全面加快经济环境建设步伐相统一做出客观分析,还要就战略行动是否能够推动行业经济快速增长做出明确的判定,最终所获得的结果才能说明企业管理中的发展战略具有战略意义和战略价值。对此,在战略管理和经济环境视角下的企业转型之路中,必须将发展战略分析视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确保发展战略能够为社会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战略规划应视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从定义的角度来讲,“战略规划”是指针对重大的、全局性的、基本的、未来的目标、方针、任务的谋划。具体表现在于将影响全局的发展要素进行客观分析,找出最基本的也是未来发展必将实现的目标,并有针对性的结合相关方针政策做出具体任务规划。针对企业管理而言,战略规划是指根据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行业发展现实状况,将影响全局发展的核心要素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判定出企业未来发展必须实现的基本目标,并根据国家和地区所出台的方针政策,有针对性的做出具体任务规划。在此期间,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显然是决定性因素,因为核心竞争力意味着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优势,是企业充分掌握应有效运用国家或地方方针政策的具体表现,战略规划中必须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视为重中之重,以此确保企业战略规划切实以满足未来经济环境为最终追求。

(四)全程化、全员化、最优化应视为企业管理转型的基本原则。从企业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层面来看,管理工作针对的是企业整体,更是针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企业管理真正达到战略发展高度就必须做到全员化、全程化的转变,无论是在管理的观念上,还是在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措施方面,必须做到深入到企业每一位员工内心之中,并且要做到“善始善终”。除此之外,针对以上各个方面还要做到不断将其进行合理优化,确保企业管理的整体发展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大环境所提出的新要求,更能与战略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相统一,切实让企业管理向战略发展层面迈进。这显然是企业管理转型道路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更是企业管理面向未来的发展目标,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与速度由此方能得到强有力的保障,企业在谋求行业发展空间上才能实现最大化。

四、战略管理和经济环境视角下的企业管理的改进策略

(一)有效结合经济环境分析报告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经济环境分析报告”是指企业营销活动之中,针对外部社会经济条件做出有效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报表和相关文字说明的形式呈现,确保所在地区人均收入情况、支出结构、行业发展状态、区域经济政策情况等多方面因素都能够最直观的展现出来,为企业谋求可持续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客观依据。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力求企业长期处于又好又快发展状态之下,所以有效结合经济环境分析报告制定长远发展规划自然应该放在首位,具体操作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以所在地区人均收入情况,判断企业产品购买力。企业的发展之路显然是产品的营销之路,产品营销成功就意味着企业已经完全掌握消费者产品购买力,企业发展的空间也因此能够实现最大化拓展,反之则不然。针对于此,企业管理先要结合所在地区的人均收入情况,将消费者的产品购买力做出准确判断,进而为断定企业营销方向的准确性提供有力的证据。第二,根据所在区域消费者支出结构,明确企业产品创新与研发方向。在明确所在地区消费者关于企业产品购买力的基础上,随后企业管理者要针对其支出结构做出准确划分,也就是说要确定消费者购买企业的哪一类或者哪几类产品较多,其原因又是什么,进而能够反映出企业在产品研发与创新的具体优势所在,这也显然为企业明确产品创新与研发方向提供了最为直接的依据。第三,立足行业发展状态与区域政策情况,确定企业发展空间,并最终形成长远发展规划。从企业发展的必然条件来看,单纯做到客观分析消费者收入和产品购买的具体情况显然不够,还要做到深刻了解所在地区行业发展的基本状态,以及精准把握当地政府部门所给予的政策支持,行业发展状态蒸蒸日上且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大,意味着企业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反之则说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还存在政策层面上的欠缺。以上述三个方面为基础,企业制定出的长远发展规划才能与市场经济环境相吻合,企业管理工作的视角才能呈现出战略性。

(二)围绕市场竞争趋势量化结果制定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毋庸置疑,企业管理转型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行业中拥有绝对竞争能力,让常态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转变为战略管理模式,从而制定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在此期间,就需要企业围绕市场竞争趋势量化结果作为支撑,具体操作应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辨明市场竞争量化走势的基本特点。从市场竞争量化走势来看,往往会呈现出“深V”“对勾”等特点,这充分反映出行业内部核心竞争力是否普遍增强,或者普遍减弱,辨明这一基本特点显然为企业做到“知己知彼”提供了理想前提。第二,认定企业与市场竞争量化走势的基本特点是否一致。企业在深刻意识到市场竞争量化走势的基本特征之后,必须根据自身在行业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准确认定已具备的竞争力是否与市场竞争量化走势的基本特征相一致,答案如果是肯定的就说明与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相一致,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无疑能够说明两种情况:一种是核心竞争力低于行业内部的平均水平,二是高于行业内部的平均水平。第三,有针对性制定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在认定企业与市场竞争量化走势的基本特点能否保持高度一致之后,企业要结合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水平制定出战略发展目标,如果已经达到甚至超出平均水平,那么战略发展目标就应体现在引领行业发展,如果尚未达到平均水平,那么战略发展目标就应放在尽快补齐短板,企业管理工作重心的调整也由此体现出战略意义和战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