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范例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范文1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的有机融合,是一门交叉学科,具体指音乐教学中,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为教育者做出正确心理分析,为音乐教育教学提供方法和原则的理论依据,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在音乐教育心理学中,教师可通过对学生注意力转移因素的研究,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并采用综合教学的方法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音乐教育心理学将音乐的学习与感受能力、记忆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结为一体,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乐感和欣赏能力,还有力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和声教学

所谓和声,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按照一定的规律与原则同时发生而构成的一种音响组合。而和声学,则是一种多声部音乐教学中的基础学科,是我国音乐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也是一种研究和声产生与构成原理、和弦的连接和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应用和写作关系的理论。有些音或和弦组合起来符合和声规律,听起来就悦耳;有些和弦组合起来不规律,会让人产生不舒适感。因此,在高校中开设声乐课,让学生在和声学习中掌握基本的和声语言,以及不同和弦所产生的不同音响效果显得尤为必要。事实上,自20世纪和声学由欧洲引入我国以来,和声教学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在音乐教学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一)综合性

随着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心理特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影响学生心理因素的综合化。当代大学生心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还包括个人主观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有生理基础、遗传以及成熟度等;社会因素则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教育制度、民情风俗以及科学水平等;个人主观因素则包涵心理特征、心理倾向、身体素质以及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等。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心理呈现出综合性特征,要求和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综合观点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状态进行有效分析与把握,从多维度提升和声教学质量。

(二)思维灵敏、活跃

思维灵敏、活跃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大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已完成了“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其逻辑思维也逐渐占据整个思维活动的主导地位。在和声课堂中,他们更愿通过自己的发现、分析与探索来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而非单纯听教师的讲解与传授。除此之外,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立性也得到了增强,具体表现为十分注重个人的亲身体验,不盲目跟从其他人,敢于提出不同于和声教师观点的看法与意见。

四、音乐教育心理学对和声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

(一)奉献爱心、关爱学生

爱和奉献不仅是和声教师,还是所有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心理素质。和声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的重要教学职责,不但要有专业的技术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教育、影响学生。因此,和声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教育目标,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关爱学生成长,帮助学生学习,并以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为事业成功的标志,把教育当成一种责任。

(二)创造性思维

随着社会人才素质的不断提升,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及教育的发展需要。因此,创造性思维也成为和声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之一。和声教师应与时俱进,以教学环境和学生实际情况为重要依据,不断改良与创新和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针对理论性基础知识的记忆,教师可以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总结一套记忆口诀,便于学生更加有效地探索其内部规律,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与此同时,不断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钻研,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五、在和声教学中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策略

(一)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由于我国高校和声课程开设课时较少,再加上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各有高低,大大增加了和声教学的难度。因此,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以及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和声教学方案,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心理状况出发,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和声学各个知识点进行仔细讲解,并将不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外,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消化、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加以有效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二)引导学生掌握和声学习方法

在社会经济及科技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已跨入了一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而传统以灌输式为主的和声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当代教育需要。因此,相关和声教师应充分注重对学生智力方面的培养,有效改良传统教学模式,启发学生主动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会学生如何思维、如何在求知过程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例如,在讲解“原位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四部和声”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正三和弦连接方法的基础上,选用一些学生熟悉且相对简单的乐曲片断作为谱例,让学生配以正三和弦。这种方式不仅有效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和声教学

在我国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板书谱例、钢琴弹奏等方式进行和声教学,学习方法过于单一、枯燥。因此,教师应在和声教学中,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传统音乐教学基础上,将教育心理学理论作为重要教学指导原则,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电脑及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和技术,将声谱投影在大屏幕前,同时运用音乐制作软件做好四部和声音响,并通过不同乐器组合进行演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感性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运转下,将感性直觉升华到理性思维高度。

六、结语

教育心理学范文2

[关键词]新课改;教育心理学;教师教育;应用

根据目前我国对于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等多项内容,可以看出教师教育是对于教师进行培养与培训的专有名词,意在培养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同时加强教师对于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反思,对教师入职前进行的培训预考核,鼓励教师在职期间进行学历提升等连续性较强的教育过程。此种新课改标准下的理念,要求不但需要利用一定的新式教学方法,还需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时,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将学生作为提升自身能力以及新课改任务下教育的核心。教育心理学在一定层面上能够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在教师的干预以及学校对于各种便利环境的创设中,教师如何将教育心理与学校教育中的各项条件相融合,深入学生内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学生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值得探讨。

1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在进行教育实践中如果能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当前的教育中,对于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研究,利用科学的教育手段进行课堂建设与创新,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1.1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模式

灵活运用心理学是当下教育对于教师教学提出的标准,教师在进行教学中,不但要求其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还要求其在掌握的基础上,熟练将其应用于其中,对于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洞察,采用因材施教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1]。例如,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新兴的教育进行研究,对分层教育、智慧课堂、翻转课堂有所了解与掌握,在实践中看学生更适合哪种形式的学习,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教学模式进行选择,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反映出的状态进行评判,对于该教学课堂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课后进行反思,查找教学漏洞以及学生在教学课堂上的心理状态,以及学生整体反映出的情况。例如,在进行分层教学法的使用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实际对分组进行合理规划,理解学生的各项特点与能力,使选择成员通过学习能力的高低进行分配,采取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混合的形式进行小组组合。合理分配教学目标,针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小组研究内容划分,从根本上对学生的个体能力及其在小组合作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查看学生在小组中是否有发挥自身价值,如未能发挥自身价值,学生可能会产生不自信的心理状态,可以考虑进行重新划分或调整小组结构,对整体的教学环境进行完善[2]。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的选择过程中,学生进行课程内容学习,教师或小组组长可以组织学生对于课上知识进行预习或者学习,课堂上的时间尽可能地保留,给予学生与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针对不了解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与研究,但是此种教育方法较适合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其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年级较低的学生理解能力与自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待提升与培养。在此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知识的内化和自我构建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尽可能将复杂的知识进行分解,使其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提升学生深入研究的积极性。在此方面教师也应遵守教育心理学上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跟踪,对学习模式进行及时调整,塑造更好的教学环境。

1.2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调整学生学习方式

在素质教育下,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3]。这也正与教育心理学理论——构建主义教学法的中心思想相一致。根据著名教育学家维果斯基的理论,对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儿童智力发展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即学生自身能力达到的高度在教师或者同伴的帮助下,达到学习高度之间的地带,就是教学的目标。而教育心理学构建主义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内化所学的知识,构建自身框架的过程。因此,支架教学理念被提出来,其主要的教育原则是教育者为学生进行框架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这种框架构成的方法,在学习与实践中逐渐掌握这种能力[4]。所以,教育者在进行学习任务的分析过程中,可以对于复杂的学习内容进行拆分,对于学生来说,在了解与掌握零碎的学习信息后,对所学知识进行串联,进而形成思维体系。在搭建支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逐步将主动权移交给学生自己,在建立支架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提升了自身的独立性,构建了认知模式,同时在对学习内容进行补充时,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得出自身对学习的评价结果。

2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教师有责任将培养学生的个性作为教育中的重要基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将教育面向所有学习群体,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5]。这是在素质教育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在实现此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应用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

2.1运用教育心理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积极性提升方面,教师可将心理学中提倡的教育手段应用于其中,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良好的互动模式应用于教育之中[6]。在此种教育模式之下,课堂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沉浸性较高,学习兴趣逐渐提升,教师可以利用加强沟通的形式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与心理状态。与此同时,课堂教学中的节奏问题也是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何将心理学融入每个教学节点,带动课堂节奏也是目前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之一。例如,积极性的调动绝非易事,根据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心理需求的不同,对于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可以采用物质激励法或者心理需求激励法,对于物质激励法,教师除了需要对学生的喜好进行了解,还需要付出一定的资金投入,这种方法是不受到教育行业认可的,因为这有可能造成物质攀比,虚荣心上升等情况发生,且面对物质生活环境较好的学生,此种方法并不适用[7]。所以,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方面,教育行业内更鼓励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帮助与需求上的满足。教师可能会选择创新课堂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针对一些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给其分配任务,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主动参与学习。

2.2利用教育心理学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是首要条件,没有人能够强迫一个不想学习的人进行学习,只有从内心深处对这项学习内容认可,学生才会愿意接触与了解这门课程[8]。根据新课改对于激发学生能动性的要求,学生如何将所有精力都融入学习中。在相关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基础支撑下,每个学生的心理都是不同的,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但是其对于心理上的需要在某些地方却是相同的,如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能够获得家长的支持,学习伙伴的认同,教师的肯定都是在教育中提升自信心,加强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措施。如果想要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就需要从细节处着手,用心感受他们经常面对的问题,并为之提供解决方法,辅助其攻克难关。例如,激励教学法在当前教育中是最常被应用的,其具有形态多样、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灵活程度较高等特点,同时,其在教学过程中被应用也是较为科学的[9]。在利用心理学方面,教师会对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进行研究,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以及抗压能力。所以,在进行激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进行鼓励,学生在聆听教师的鼓励后,会学会欣赏,更加尊重他人,除此之外,被实施激励教育的学生也会重拾自信、减少自卑,在自信与爱的环境下成长。

2.3运用教育心理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新课改标准下,无论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资格认证中,还是专业技能要求中,或是对于教师学历提升以及继续教育方面,都有着重点研究[10]。在当前教育中,如何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凸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人的兴趣作为引导的方式,成为学习的主人,达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是目前教育中经常被刚步入教育行业的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同时一些年纪较长,长期使用传统英式教育法的教师也展现出了各种困扰,苦于提升教育方法与现代化教育设备的使用。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需要不断观察与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学生心理变化的节点进行观察,了解其在变化的同时带来的动作与反应,了解其所属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保障学生在学习前的所有准备条件都已就绪。作为教师提升的首要步骤,针对学生心理素质以及相关方面的教育细节,教师有责任对其进行了解,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激发与开拓,在尊重与共同讨论中,推进该兴趣的不断发展。其次,教师在进行互动方面,要珍惜每一次与学生互动的机会,这样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利用所掌握的心理学方面知识对学生的行为与言谈进行剖析,一方面,学生在此过程中会对教师有一定的认可,另一方面教师也会接受学生的一些建议,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进行沟通后学生与教师互相尊重,共同进步。最后,在进行教育理论知识的应用方面,系统的理论知识能够提升教育活动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使课堂教学更加有利可寻,课堂教学的每个阶段都与教师科学地应用心理学有关,教师可以与身边具有一定心理学使用经验的教师进行讨论,或者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尽可能完善教育课堂,保证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例如,在进行科学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心理学融入课堂教学中,将课堂学习的目的在课堂教育中率先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教师讲述的过程中,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同时过滤掉一些与该问题无关的知识,提升了筛选能力,属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但是,这与学生的心理有一定的关系,学生在进行学习的同时更具有针对性,提升了专注能力,激发了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并将所学知识串联到大脑中,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提升了整体的学习能力以及信息分辨能力。这不仅缩减了学生学习中的压力与负担,使学习更加轻松,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智能以及个性品质。

3加强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能力

作为教育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受新课改影响,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相较于预期达到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课程设置的价值仍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因此,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应做好一定的调整,以适应新课改对教师教育的要求。

3.1优化课程教育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主要是将学生在学习中的课程内容进行心理规划,教育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其主要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教师与学生面对的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等。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地整合教育学习中的内容,选择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将教学内容与心理学方面知识紧密联系,实施高质量的教学。在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过程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将心理学应用发挥到最大价值,否则一切理论都是空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减少一定的基本教学,将简单易理解的知识进行概括性表述,将侧重点放在现代教育理论之中。由于新课改倡导教学应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对心理学知识的更新,吸纳心理学方面的最新研究理论,扩充自身知识体系,研究当前在教育学中最热门的话题,通过把创新与融合的手段进行推进,吸纳优秀的国内外教学理论;通过国际上著名的教育学家提出的理论,进行实践与验证,同时提出自身对该种方法实践所得出的思想,查找在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寻找自身在实践中表达与不足的地方,确认未来的实践与发展方向。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分割的建立,并使学生熟悉这种风格,可以提升学生对这种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教育、赏识教育等都是教育心理学实践探索的重要方向。在利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有效达成对教学课堂优化的目的。教师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从初步接触与探索到逐渐深入,通过大量的教育案例探究关于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在实践中,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课程体系的完善与优化是教学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3.2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提升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应分析实际教学课程中所教授的课程内容,根据学生当下的状态以及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进行研究,改变教学方法。在教育心理学中,教育方法分为体验教学法、试教法和案例教学法,在上述3种教学法中,第一种旨在强调教师将实际生活与教学相结合,利用联想、迁移等一系列教学手段达成教育目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更多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进而对学生提出鼓励,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种教育形式,主要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角色的互换,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辅助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将学生带入其中,进而达成将教育心理学引入实际教学的目的。第三种教育方法,主要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设置教学目的,进而营造与该项目相关的教学情境,对学生采用引导的方式,采取讨论、研究、分析等形式进行教学,进而达到将心理学理论与实际教学相融,营造良好课堂的目的。总体来说,教师对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因为应试教育等传统教育形式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充分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3.3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利用反馈进行改进与提升

教育心理学范文3

【关键词】心理学;小学教育;应用策略

近年来,“教育改革”“双减”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小学教育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促进了我国的教育事业朝着更优化的方向前进,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能帮助小学教师进一步了解小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以及各阶段发展所需要的支持,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合理推测,确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此外,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也是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应在小学教育中积极应用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一、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一)把握心理发展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心理学与教育学一脉相承,教育实践以心理学为基础。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合理确定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可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发展。如在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既适合学生学习能力,又能顺应学生要求的学习内容。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提到,学习者受到环境刺激的影响,进行内在知识的加工,这就给如何构建一个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好教学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教学中应用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理论,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重新定义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实践的创新。

(二)科学确定德育目标与方法,提高德育水平

在素质教育中,道德教育十分重要。而教师学习和利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机和需求,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进行教育,把不良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杜绝一些不良的想法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1]。教师以心理发展规律为指导,进行科学的道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校德育水平。

(三)把握心理教育重点,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由于当今社会发展迅猛,学生受到外界环境刺激越来越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加之个体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不同阶段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而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青少年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和规律。所以,良好的心理学基础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前提,教师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抓好心理教育的重点任务,全面关注学生发展,可以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四)进行自我评价,促进自我教育

当前,我国青少年在校内虽然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但并非仅学习知识,还要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实现全面发展。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应达到的水平,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思想修养,促进自身心理发展。

二、小学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不够紧密

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小学生心理问题仍然存在,这与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有密切关联。学生都具有可塑性,大部分学生在恰当科学的教育下都能得到适当的发展,学会课堂内容,但要使学生透彻掌握内容,需在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很难将所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导致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沟通方式以及对学生心理发展关注不足。也有一部分教师在实践中,往往过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忽略了教学方法及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忽视了将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

(二)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研究人员不断推动教学方法走向现代化、科学化、多样化。然而,就目前我国的教育实践而言,仍有部分小学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有的教师在备课时,主要从自身情况出发,依据教材内容和自身经历,设计教学活动,不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心理发展需要;也有教师将学生成绩作为自身教学能力的体现,潜意识中过分关注成绩,此种情景下,更侧重于知识的单一传授,会导致对心理发展的关注欠缺。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更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传统教学模式仍占据主导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专家及研究人员不断推出新的教学模式,力求帮助教师给予学生更加科学的教育,让学生得到更好发展。例如,某中学形成了学生探索、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三十五分钟展示自学成果、十分钟预习的循环大课堂模式等,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都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高年级教师,依然仅注重成绩,强调知识点灌输,认为学生讲不好,讨论交流就是浪费时间等。但就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对某些简单的知识已经具备了自学能力,可以尝试新型的教学模式。而教师在实际授课时,依然以教师为主,注重教师讲解,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

(四)教学评价对个体差异关注不足

无论是新课改背景下,还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甚至是核心素养下,教学评价都强调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形成的传统评价方式很难转变,部分教师忽视小学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诉求,忽视学生的独特性,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以期末测评为评价媒介。事实上,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技能的掌握、性格转变、社交能力、思维发展等方面的评价并不多,这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差异化评价关注不足,这不利于教师依据评价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激发学科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学习效果也存在直接关系,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学生如果能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克服排斥心理,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就会培养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控力较弱,注意力容易转移,因此,教师要把握学生的特征心理,在使用课件或其他教学用具时,可以尽可能使用色彩鲜艳或卡通可爱的图案,以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逐渐使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兴趣。心理学家西·索洛维契克通过实验证明,积极的态度可以帮助个体培养学习兴趣。在教育实践和实验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只选择有趣的东西,而是应根据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主张学生“不要只做有兴趣的事情,而要有兴趣地去做一切必须做的事情”[2]。兴趣在小学各阶段都很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态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

(二)改革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社会不断发展,学生也在不断进步,小学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改善和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实现心理健康发展。从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可以看出,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通过各科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并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根据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采用表扬多于批评的方式。小学生在心理上已经得到明显发展,因此,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教师的批评与气愤只会让学生产生更多负面情绪,特别是性格相对比较倔强的学生,他们面对教师家长的责备更是不理不睬,甚至心生怨恨,致使学生产生不良情绪,造成不健康的心理。反之,小学生心理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抓住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情况及同阶段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采取表扬、奖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则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学生会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在不同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状态,各学科也能成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通过心理暗示,提升教学效果

暗示是以不引人注目的方式使对方接受到期望信息,并对此作出反应。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在强调心理暗示的积极作用。研究者认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其本质是利用每个人都天生具有的一种“被别人肯定和认同”的潜在心理,在对象个体并不优秀的某领域对其进行能被其充分感受到的高出其平常水平的肯定和认同,使其心理状态由“不自信”到“被肯定和认同”,最后转变为“自我肯定和认同”,并由此激发提高此领域水准的内在动因,最终达到期待水准[3]。小学生需要被认可,被重视,被鼓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学层面的积极暗示教学策略,表达对学生明确的期望,使学生找到学习的目标,增强自信,产生充足的学习动力,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学习效果。面对学困生或纪律性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谈话,肯定学生的智慧,并暗示他一个明确的目标,如学习成效进步多少,或者一周时间学会某单元的知识,同时告诉他“你有能力做得更好,你一定会获得很大的进步,最后在班级脱颖而出”。这样学生会有明确的目标,并带着教师的暗示,认可自己,此后,该学生会开始遵守课堂纪律,而且会主动查阅资料、问问题,达成教师的期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巧妙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善于通过积极暗示,向学生表达科学的期望,提升教学效果。

(四)重视情境创设,运用情感教学

小学生处在6~12岁年龄段,属于皮亚杰提出的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个体能进行心理运算,但必须以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为支撑。因此,在进行情境创设时,应尽可能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课堂上使用的教具、呈现的内容也应尽量具体直观,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同时潜移默化促进学生的情感培养。不同的课程创设不同的情境会有体验,不同的内容则会增强不同的情感。例如,在教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拍手歌》时,教师并没有简单带学生朗读,而是针对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的特点,在上课期间播放节奏性强且极具跳跃性的音乐做背景,吸引学生,使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学习课文,而后播放视频,让学生边玩边学。在课堂的最后,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动物园看到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如此既拉近了与大自然的距离,又增进了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使课堂丰富有趣。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小学不同学段的心理特点,进行情境创设导入,激发学生情感,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五)应用心理学理论,促进专业成长

教育学与心理学是教师必备的理论知识,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下的一个小分支,但对教师的教学实践仍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教育心理学主要是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课程内容进行心理规划,但受教师与学生的相处时间所限,心理学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制约。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能准确把握小学各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并利用科学先进的心理学理论调整教学方式,尽可能整合学习内容,选择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将教学内容与心理学知识结合起来,实施高质量的教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效,发展健全的心理,还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4]。总之,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5]。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心理上的培养,教师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保健医,是学生人生之旅的灯塔。教师要致力于构建高效课堂,将所学理论学以致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心理学相关理论筛选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开展课后评价。只有充分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娜.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04):106-107.

[2]邱熙.新课改下教育心理学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8,7(01):51-52.

[3]石磊丽.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小学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影响[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5.

[4]吴波.浅谈心理学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20(01):69-70.

教育心理学范文4

【关键词】教育教学;心理学;心理健康

在职业教育心理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理论和实践难以融合,传统的教学中以文化教育为主的理念难以改变,因此,本文就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相关具体措施进行讨论。

1.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符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原则

在90年代国家就颁布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也多次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再次强调了要完善人格、开发智力、培育人才的工作目标。这些都可以看出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特别是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该学科理论较强,但在理论基础上以实践应用为主体,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

1.2完善实践教学经验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但在我国却长期存在短板,特别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够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将文化教育同心理健康教育同等对待,特别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同学科教学的实践相结合,在不断地反思与改进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不断地教学中也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1.3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深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体不同,如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或对学习不感兴趣,采取多样式教学,甚至是利用游戏来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自愿参与进来。

2.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2.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学习的动力,学生才能学得好,记得牢。我们要以教材为基础,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案,通过互动,设置学习目标或提供课外知识,培养学生自身兴趣爱好。

2.2提高自信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也能促进人格的完善与健全,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越是深入学生的内心……不应该损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在教学中也可通过合作学习来助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以此提高自信心,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在沟通中学会包容,学会友爱,在遇到问题时学会如何找到有效方法来解决问题。老师也应该学会赞美他人,给予肯定性评价,如激励学生勇敢发言,克服心理障碍,也可让学生表达对问题自我看法,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3培养良好习惯

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好的习惯将受益终生。良好的习惯不仅是学习方面,也要注意生活方面,如今通讯发达,老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与家长合作,共同探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使之建立积极生活态度,才能保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们的问题主要有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做事拖沓,没效率,做题马虎等,学生平常在家时可能就是边做作业边看电视,或者丢三落四,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需要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使之良好习惯的养成。

2.4发挥榜样的力量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平常学生待得最久的场所不是家里就是学校。在家里,家长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而在学校,老师应充分发挥自身榜样的作用。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作用首先是老师的品格熏陶、行为的教育,其次才是科学文化知识。且学生多具有“向师性”,对老师的一点善举就产生崇敬,对老师的些许处事不公将产生无限失望。老师的“为人师表”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加以正确引导,树立正确观念,在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这种心理教育的渗透,也可产生良好效果。

3.结束语

虽然在现代教育中,素质教育越发受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成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教学获得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教师在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达到教学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长英.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职教通讯,2007(10):65-66.

教育心理学范文5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学习;技术;信息技术;学生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在逐步进入智慧、智能的时代,各种新技术、新方法都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给人们带来了史无前例的便利和实惠。近些年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十分火热的话题[1-2]。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给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埋下了新的种子,点燃了新的希望。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技,尤其是建立在相应的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之上,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感测技术;(2)通信技术;(3)计算机技术;(4)控制技术等[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也在持续发展,各种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各种信息技术的影响和作用之下,教育心理学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首先是教学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其次是教育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使得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和完善,推陈出新,更加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3]。但是,信息技术对教育心理学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之中,相关人员应该充分了解信息技术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进而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效率和效果[1-3]。

1信息技术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

信息技术(简称IT或者ICT),通常是指用计算机和相应的通信技术来管理以及处理信息的技术[3-4]。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它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尤其是教育行业。对于教育心理学而言,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产生了以下两种影响:

1.1积极性的影响

信息技术可以给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注入新的血液,可以为学生带来比较积极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点:(1)相对于教育心理学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信息技术采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打破了之前单向灌输的方式,使教学方式和模式愈加多样化。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信息技术在潜移默化之中也为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使其变得更为生活化、更具活力以及趣味性[3]。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钉钉等互联网手机软件建立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交流群,让学生们在课上课后都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利用这种虚拟的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教育心理学的主动性,增强他们的教学参与度,另一方面让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情况,有利于老师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进而能够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让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最终提高教师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水平;(2)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而言,信息技术打破了教育心理学研究人员和学习者之间的各种限制,一方面可以让这些人员进行教育心理学的各种信息交流,让他们可以及时了解世界各国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动态,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理论和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先进技术手段,可以让从事教育心理学的相关人员联系得更加紧密,使其思想上有所碰撞[4-5]。

1.2消极性的影响

对于教育心理学而言,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刀,在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主要有以下4点:85(1)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却十分缓慢,前者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已经远超后者,例如一些学生难以抵抗网络的诱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2)在网络直播的影响下,学习无用论盛行,部分学生认为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3)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而言,虽然信息技术可以对教育心理学的教育方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但是也不可以因此而忽视和弱化了传统的教育方式。由于信息技术具有虚拟的特点,不能面对面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而很难真正洞察对方的心理,该问题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不但要让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更要让学生们意识到坦诚相待的重要意义;(4)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之中,时常出现错用、滥用的问题,如部分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如很多老师不再进行课堂板书,而是采用PowerPoint形式,教学速度过快,部分学生完全跟不上教学速度,不但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效果,而且也降低了学生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质量和效率,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而且也没有完全体现出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意义[3-5]。

2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建议

2.1构建信息技术的教育环境

老师应该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灵活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1)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育心理学的课本内容,不断丰富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可以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2)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将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渗透给学生,让他们学会科学地使用信息技术;(3)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构建信息技术的教育环境,转变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养成信息化的学习理念[4-6]。

2.2整合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中包含海量的信息资源,这些都是教育心理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动力[6]。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优势,对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整合以及优化,为自己和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以及学习资源,在这个过程之中,应该注意以下三点:(1)老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源并予以有效整合,进而确保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2)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更易接受,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3)尊重学生,创新和优化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自愿并且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3,6]。待教育心理学的相关资源整合完之后,老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如微信、QQ、钉钉等,与学生共享相关的各种资源,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尽可能地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心理学中的使用价值。

2.3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心理学应用的不断深入,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主要有以下四点:(1)选派优秀的老师去高校进修,专门学习信息技术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知识或者技能,然后让这些老师回校给其他老师培训,以此提高老师的专业能力;(2)在招聘的过程中,不但具备较好的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水平,而且还要灵活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并且可以将其融入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3)每年定期聘请大专院校或者研究机构的专家到校讲座或者培训,让老师可以了解和学习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以此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4)及时更新学校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并且让相关企业安排专门人员来给老师培训相关的操作技能[6-7]。

3结语

教育心理学范文6

心理学课程是县级职业中专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县级职业中专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目的就是培养优秀的幼师。一名优秀的幼师,必须有过硬的心理学知识,懂得幼童的心理尤为重要,所以必须提高县级职业中专心理学的教学效果。为此,本文主要研究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

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教学对策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其中心理学在县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里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自从2012年县级中职教育扩招后,县级中职学生的数量呈几何级增长,再加上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迫切需要新的解决方法。

一、问题

1.中职学生

学习态度消极。一些县级中职学生心里一直耿耿于怀考不上大学这事。认为是自己智商不高,只能到职业中专学校,一开始就对中职的学习生活产生厌烦情绪。长期抱着这样消极的态度,不能正确面对自己,极易自暴自弃,更不能端正学习心态,影响学习效果。学生家境贫困。县级中职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是家境贫困的学生,来中职就读,也主要是看中了中职学杂费免费的优惠条件。家境贫困的学生能得到这个读书机会,内心其实是非常珍惜的,只是限于客观条件,有些人还需要打工才能有生活费。打工分散了学生的精力与体力,有些学生经常刚结束工作,就匆忙赶回来上课,这样很难深入学习知识。对专业认同度不高。一些学生虽然选择了教育学,但是对于教师职位没有太大的认同感。有些学生甚至是被家长逼着选择这个专业,一开始就对教育专业产生敌对情绪。端正学生心态,改善他们的客观环境,是提高心理学教学效果的前提。

2.社会发展,教育观念发生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观念,特别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迭代。从前人们认为认真学习,尽可能多地吸收知识,能全面综合地发展就是最好的教育,但现在提倡的不再是“填鸭式”教育,而是鼓励学生多问,多体验,尽量保持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各自的特长,才是好的教育。教育方法要随着教育观念的变化而改变,才能跟上时代潮流。

二、县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学特点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心理想象极其变化规律,然后根据这些观察,再进行教与学方法的提高。这也决定了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较多,较枯燥的课程。教育心理学是县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因为县级中职学校教育的本身就是职业教育,所以学前教育的心理学教学目标应该以就业为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从业素养,胜任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

三、心理学教学对策

1.端正学生态度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心理暗示,或者在教学中运用一些暗示性的语言。让学生认识到,人有所短,必有所长。在考试成绩上不如别人,那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就有可能强于别人。县级中职教育就是以实践为主要教育方式的教育,在这里更适合的情况。况且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人才。社会上的岗位是平等的,人也是平等的。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你有没有付出努力,付出的程度有多少。越努力的人,越受尊敬。为了不在以后的岗位上落后别人,应该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

2.教学内容更新换代

首先,课程的目的必须明确:即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系统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成为合格的幼师工作者。所以必须以幼儿心理学为基础,提高专业能力为目标。随着时代变化,教育理念也要跟着更新迭代,课程内容的设置也需要跟进时代潮流。内容设置上应该是理论与活动,或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情景应该创造一种真实的教学情景,把幼儿园的日常规定与活动和心理学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幼儿的心理行为特点。

3.课堂技巧注重寓教于乐

以课堂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把教学活动和实际案列结合起来,或者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在投入中习得知识,让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培养学生“问”的能力。知识是无涯的,实际情况也层出不穷,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毕竟有限,难以解决现实中的所有问题。只有培养学生“多问,多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才能让学生在一起后的工作生活中,轻松应对难题。

4.实践与教学相结合

心理学课程本身非常理论化和抽象化。县级中职学生缺乏对幼儿研究的实践,所以上课时感觉异常枯燥。所以心理学教学过程要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内容应该紧紧结合实际案例,或者模拟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而启发学生求得解决方案。课堂外应该鼓励学生多去接触学前儿童,亲身感受学前儿童的心理变化。让他们清晰地知道未来职业将面临的情况。

5.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网络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通过影像的方式具体地阐述一些枯燥的知识,效果非常好。让学生学会在海量的互联网中寻求知识,不仅拓展了他们的学习空间,也让他们能够提高自学能力。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提高教学课堂的时效性,因为互联网知识是相对于课本更有时效性。

6.作业形式也要紧跟潮流

一门完整的课程,包括课堂和课外。课堂教学要有效,还要课外作业有效才能完整实现课程教育的目的。过去教师布置任务时,限于学生接受力有限,一般是布置记诵,抄写的作业。这种枯燥的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课后的作业也应该是有趣的,让人喜欢的。这就要求教师多布置些活动式的作业,比如让学生寻找案例,分析案例的得与失,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最后由学生和老师品评等。如此,既能增加学生学习热情,又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了。

7.评价系统也要创新

过往对学生的评价通常通过具体的分数来体现,分数好就是优秀的学生,分数不好就是差生。学习其实是个过程,不应该以结果的分数为导向,而是应该注重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鼓励,注重学生的点滴进步。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进步,才能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所以,应该创立一个鼓励与监测并重的评价体系。评价也要兼顾差异性,有些人擅长语言,有些人擅长表演,有些人擅长理论……要根据不同的人量身定做不同的评价语言。

四、结束语

提高县级中职教育专业学前教育的心理学教学水平,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钻研,改进。本文强调通过增强学生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实践,并且与时俱进。希望通过这些视角,能给提高县级中职教育专业学前教育的心理学教学水平,提供一些启发。

作者:田洪卫 单位:湖南省凤凰县职业中专学校

参考文献:

[1]曾丽娜.中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教育与管理[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4.

[2]粟童.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学周刊B版,2013.

[3]伍美玲,徐东,兰喻斐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幽默风格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

[4]于淑丽.架起幼儿园教学与中职幼教实践教学的桥梁[J].教育艺术,2014.

教育心理学范文7

舞蹈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因而舞蹈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的理论知识教授,需要“言传”与“身教”的双管齐下才能完成,本文拟从舞蹈教学中常用的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为主要分析对象,在当代的教育心理学视域中,审视和分析三种常规教学方法的内在原理,为舞蹈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舞蹈教学方法;心理学;教学模式

对舞者身体的功能性训练是为了打造舞蹈所需的身体素质,使舞者能够拥有完成舞蹈动作的身体能力,而舞蹈内在的情绪、情感的肢体表现则是学习舞蹈的另一层面目的。其中的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的常规舞蹈教学三种方法的分类仅仅是作为分析对象而言,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往往是三种教学方法交互进行的过程,也正是这种教学方法的交互运用弥补了各自存在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三种教学方法又存在着各自的优长,都有其各自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针对三种教学方法的教学特点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更进一步的发挥每种教学方法的更优教学效果。

一、示范法

(一)方法论阐述

示范法在舞蹈教学实践中使用时间最长、效果最明显、最常用的一类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动作示范、图解剧照、现场观摩以及观看录像等。示范法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直观直接接触舞蹈动作这一客观事物的信息,解决动作的形象和想象,从而获得舞蹈知识、技术和技能训练的方法。舞蹈课堂中最常使用的“动作示范”就是示范法中最基本的手段之一。除动作示范外,属于示范法范畴的手段还有:图解、剧照和现场观摩及观看录像。

(二)涉及理论阐释

示范法对于学习者而言,涉及到了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替代性学习”和“观察学习”,以及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中的“潜伏性学习”。“替代性学习”是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学习过程中没有外显的行为,通常是通过观察或聆听下列榜样而进行的:现实生活中的、象征性的或者非人类的(广播中说话的卡通人物或动物)、电子产品或印刷品中的。“观察学习”包含了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潜伏性学习”是指人或动物在无强化的过程中进行的学习。其中,“替代性学习”和“潜伏性学习”是两种学习的方式,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相对被动的,而“观察学习”则贯穿在整个示范教学的过程当中。

(三)教学原理分析

当学习者通过观看教师的动作示范、观看舞蹈图解剧照、观摩现场演出以及观看舞蹈录像等方式进行学习时,并没有直接参与到舞蹈实践当中,只是通过视觉来接受动作信息,以“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将舞蹈动作信息传递到大脑当中:在“注意过程”中观察动作的外在形式;在“保持过程”中提炼动作特点并产生记忆;在“复制过程”中将动作信息进一步简化,并进行自我观察和矫正反馈;最后在“动机过程”中深化对动作要领的了解,形成自我对动作内在运行机制的思考。虽然动作的信息直观易懂,且图片、录像等资料可以反复观看,舞者可以相对准确地将动作完全模仿下来,但示范法依然存在一定局限性。舞蹈不仅是肢体的展示,舞蹈往往以内在的情感和思想的传达为核心,会以相近的动作质感表现出不完全相同的动作形态,其动作呈现具有瞬时性和随机性。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的“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人也不可能两次跳同一支舞蹈,所以每次动作示范、每次现场演出都只是无数种动作形态中的一种,图片和录像资料也只能保存无数种动作形态中的其中一种形态,所以此时的“潜伏性学习”与“替代性学习”所接收的舞蹈信息是不完整的,是单一的。因此纯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舞蹈动作的内在运动机制,会使舞蹈的语言内容产生流失。

二、讲解法

(一)方法论阐述

讲解法是运用第二信号系统(包括语言、文字等形式)的条件联系,通过语言(或文字)来达到教授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舞蹈动作技术、技能和进行训练等教学的一种方法。讲解法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器官,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动作技术及要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速掌握舞蹈动作。

(二)涉及理论阐释

讲解法对于教育者而言,涉及到了奥苏贝尔所提出的“讲授教学”,对于学习者而言,涉及到了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替代性学习”和桑代克的“相同元素说”,并且与学习的“迁移”和“精细加工策略”相关。“讲授教学”以一种有组织、有意义的方式将知识讲授给学生,对学习者而言主要适用于有意义的言语学习,或称为言语信息的学习。“相同元素说”是指在相同学习情境中,相同元素使旧有的学习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迁移”是一种学习对于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精细加工策略”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帮助知识的记忆。

(三)教学原理分析

在舞蹈课程中,教师通过“讲授教学”向学生宣布课的任务、内容、要求、纪律等事实材料,向学生阐明动作名称、过程、技术要领等问题,解说动作原理与技术关键,使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动作概念等所做的讲解,或者对学生练习动作的正确部分进行的强调,纠正错误动作技术的提示。与示范法不同,讲解法中“替代性学习”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听觉,这时就要发挥教师启发式语言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通过这种语言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启动脑海中原有的认知经验储备,将其与肢体表现过程中的“相同元素”进行比对与分析,从而将过往的生活语境“迁移”到舞蹈语境当中,使肢体动态能够有意识地向海鸥等意象内容靠近,并最终得以表现出来。而通过讲解法对动作内涵和语义进行解说也可视为一种“精细加工策略”,促进学生对动作的学习与记忆。但讲解法毕竟属于口头的语言讲述,不能够完全传达舞蹈教学的所有信息,其直观的静态舞姿与动态形象没有动作示范教学配合的话,终究只是纸上谈兵。

三、练习法

(一)方法论阐述

练习法是通过舞蹈实践活动接受教学信息,使学生形成与完善所学的舞蹈技术、技能的方法。按照舞蹈教学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实践需要,练习方法通常都依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它们依次是:分解练习、完整练习、重复练习和综合检验。

(二)涉及理论阐释

练习法对于学习者而言,涉及到了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中的“参与性学习”和“潜伏性学习”、加涅的“学习层级说”、斯金纳“强化理论”中的“连锁塑造”,动作技能形成中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菲茨与波斯纳的“三阶段模型”。“参与性学习”是通过实做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做中学。“学习层级说”是指每一级智力技能的学习要以低一级智力技能的获得为前提,最复杂的智力技能则是把许多简单的技能组合起来而形成。“连锁塑造”则是将学习任务分成许多小步子,当学生完成每一步时都予以强化的过程。“条件反射学说”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菲茨与波斯纳的“三阶段模型”将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认知阶段、练习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

(三)教学原理分析

练习法的第一步就是分解练习,是舞蹈练习的最基本方法。这与斯金纳“强化理论”中的“连锁塑造”原理相关,教师把单个动作分成几个部分,或把复杂动作分成单个动作进行教学,但尚未将其各部分连接起来。同时,分解练习也处于“三阶段模型”中的认知阶段,是头脑中形成技能最一般的、最粗略的表象的第一步。练习法的第二步是完整练习,这种方法多建立在分解法的基础上,即在教学中,让学生完整地练习动作的教学方法。这一步是“连锁塑造”的技能整合完成阶段,也是“三阶段模型”中的联系阶段,将各个独立的步骤进行合并或者“组块”,以形成更大的单元。练习法的第三步是重复练习。是舞蹈教学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任务,有目的地反复练习动作,使动作产生定型。这一步也就是进入到了“三阶段模型”中的自动化阶段,这是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整个程序的完成不用经过刻意的注意。其目的最主要是对肢体体能的强化,体能的训练必须要运用重复练习的方法。练习法的第四步是综合检验。此方法是基于分解练习、完整练习和重复练习之上,检验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组合掌握与运用。

总体而言,整个练习法都在“条件反射学说”的原理中进行,并将“学习层级说”贯穿其中,通过分解练习、完整练习、重复练习和综合检验四个步骤,从起初有意识的身体肌肉控制训练到最后动作技能自动化,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整个练习法教学过程离不开“参与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是在身体的长时间实践中慢慢形成新的舞蹈动作技能的。而在动作的练习过程中,如果身边有大量的人也在练习同样的动作,就有可能激发“潜伏性学习”的作用。且这种作用不同于前述观察法的“潜伏性学习”,由于每个人对舞蹈动作的表现能力存在差异性,所以基于对舞蹈动作内容有相同理解的基础上,可能会产生出多种多样的外在舞蹈表现形态,这种时候也就为学习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潜在学习对象,所以练习法的“潜伏性学习”相对于观察法的收获要更大一些,所接收到的舞蹈信息也更全面一些。但练习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动作的练习进步程度随着时间的增加会逐渐下降,最终出现“高原现象”,即动作练习到一定阶段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需要通过改变训练方式等方法来进行技能的迁移性学习,从而突破“高原现象”,继续推进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四、结语

在舞蹈的课堂教学当中,示范法的直观、讲解法的深入和练习法的实践都具有相互之间独立而不可替代的特性,但示范法不配合讲解的话,学生在捕捉动作外在形态的时候可能并不能完全表达舞蹈的内在语义;讲解法不配合示范的话,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境地;有了示范法和讲解法的交互运用,不运用练习法亲身实践的话,舞蹈教学的目的就会从实践变成欣赏......因此教师绝不可能始终只用一种方法,而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的、教师个人的经验和习惯。这种依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才是舞蹈教学的正确方法和路线,深入熟知每种舞蹈教学方法的优长与局限,并进行取长补短,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才能够将舞蹈教学逐渐推向合理和高效。

作者:冯伟杰 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德孺.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3]唐怡.浅谈拉班舞谱及其动作分析体系对舞蹈教学的意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4).

[4]平心.论舞蹈与移情—兼谈舞蹈艺术的表情说、表现说和体现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12).

教育心理学范文8

1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条件

加强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十分有必要,其能够满足当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从小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正确面对现如今多元化的文化思潮。思政建设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目标上来说,心理学课程教育目标和思政任务目标相统一。心理学课程关注于学生的心灵,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其教学目标并不只是传授学生心理学知识,而是强调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育,旨在教会学生管理情绪,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应周围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立德树人相统一,同样是对学生内在潜能的挖掘;其次,从内容上来说,心理学课程内容补充了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结合不仅加强了对学生道德思想的培育,树立正确价值观,还强调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关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走出误区,正确对待多元化的世界;最后,心理学课程具备隐性课程功能。相较于心理学课程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体系化,其主要是以课本内容为主,多属于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就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态度较为消极。而心理学课程属于隐性课程,其并没有精确的系统化内容,充分体现了言传身教,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学生,可消除学生的厌烦情绪[1]。

2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原则

2.1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小学教育心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在于以心理课程内容为依据,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防止过于生硬地嫁接而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消极对待心理课程学习。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意识,积极乐观地生活态度,形成独立个性,学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是学生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2]。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化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2.2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在进行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时候,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要遵循发展性原则。指的是要明确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主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为基础,来不断地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二是要遵循积极性原则。指的是在实施小学心理课程教育的时候,既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从正面予以学生积极指导,帮助学生完善自我,使之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获得更多的正能量[3];三是要遵循主体性原则。指的是在开展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时候,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制定适宜的教学内容,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扰,使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3加强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措施

3.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将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融入其中,正确认识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本质,不仅仅着眼于课程内容或是学生在专业教育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而是要认识到教学过程中人际关系的体现,简而言之指的是在实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其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并予以其更多的信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建立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彼此之间通过和谐的沟通交流、分享互动,来形成健康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成长[4]。在实施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作出示范,介绍自己,然后让学生也来介绍自己,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和学生互相熟悉。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或是提出一个话题与学生共同探讨,以此来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价值观,或是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2开展主题体验式教育

从构建主义理论知识来说,其认为所谓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构建理解的过程。基于此,在开展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过程中,应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变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可通过问题情境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健康知识体系,予以学生更多的鼓舞和激励。可实施主题体验式教育活动,围绕某一中心,将其作为思想政治课程开展的主题。比如说,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得到与失去”为主题来进行探讨,让学生学会面对困境,并从中发现真善美[5]。具体操作如下:教师拿出学生最喜欢的物品,然后学生通过参与比赛的方式来获取奖品,获胜者可得到此物品,其他学生则无法获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比赛的成功与失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得失观,并且在失败后保持积极雷管的态度,并去体会比赛过程中的收获,以促使学生积极应对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又如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或是分小组共同完成某一个项目,通过这种合作体验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并且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体谅对方、尊重伙伴、包容朋友。

3.3重视本土文化导入

在小学教育心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本土文化导入,这是因为当前受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各类文化思潮涌入,对学生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为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高效的心理健康本土化教育。例如,虽然小学生的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相对来说较小些,但同样需要引导其管理自己的情绪,积极面对所遇到的压力,基于这种情况则可将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的身心和谐统一观念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通过运动、唱歌、调节呼吸等方式来进行放松。

3.4坚持与时俱进,提升心理健康教师教学水平

加强小学教育心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离不开心理教师的作用,其需要贯彻落实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指导纲要,明确心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必要性,从自身做起,有效融合心理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小学教育心理课程教学水平,完成思政建设任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全面了解心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坚持立德树人原则,全方位、全面化、全过程地开展育人工作。一方面要转变传统的课程思政建设认知理念,不断地学习新的心理健康知识,并且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从而实现心理课程思政目标;第二,提升教师的思想意识水平。对于心理教师来说,其不仅仅是为学生解答疑惑,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作为心理教师其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意识,要明确自身职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学生扎实的心理知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培育,实现育人目标,升华心理课程,满足思政建设要求;三是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培训。指的是心理教师应当坚定政治立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将其融入于小学心理课程教育中,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围绕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挖掘更多的思政因素,开创全新的协同式育人模式。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