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研讨(10篇)

高中语文教学研讨(10篇)

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信息技术研究

摘要:

国家大力提倡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语文教学也应该积极响应,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是语文教育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融入高中语文课堂之后,必然会对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产生影响,笔者试图分析出融合之后信息技术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语文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

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毋庸置疑的深度的改变着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变化尤为突出,信息技术为高中语文所带来的丰富的信息化教学和学习环境、丰富的信息化教学和学习资源、丰富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提供了更丰富的方式和更便利的条件。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最直观的影响是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的改变,更深层次的影响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点,采用最新的教学理念,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水平。

一、听的材料形象化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听力”教学主要依靠任课教师的发音,后来发展到利用录音机发音进行教学。这种方式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的特点,能够让学生把握文章和字词的情感,但具有方式单一、学生操作不便等缺点。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深度融合令学生“听”的材料形象化。利用优盘存储听力材料。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资料的存储媒介也在飞速的发生着变化,从早期的磁带、软盘到光盘、硬盘、优盘,容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低。现在利用大容量的优盘可以存储无损音质的听力材料,利用班级里的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在播放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暂停、后退和快进,可以随时调整音量的大小。当学生没有听清楚某一段或某一句话时,可以重复收听,相对录音机来说操作更加方便、更加直观。高质量的无损声音文件可以最大化的还原纯正的原始声音,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享受声音所带来的感染,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说的空间无限化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说的环境往往局限在一个教室之中,听众也局限于任课教师和同班级的同学,空间的限制性较大。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深度融合令学生“说”的空间无限化。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地球村早已成为现实,身处异地天各一方的两个人利用网络可以实现实时交流和互动,这也给学生说的空间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络与同学、老师、专家、朋友等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交流,电子邮件、QQ、微信等软件的普及令操作更加简单。非面对面的交流可以避免尴尬和羞涩感,在沟通过程中更多的体现自由和平等,令沟通的效果更好。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的帮助下,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和语言水平,选择不同的交谈内容和交谈对象,快速的提升自己水平。

三、读的内容多样化

阅读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深度融合令学生“读”的内容多样化。传统的阅读基本上都是基于纸质材料进行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可以令阅读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加符合学生的特点,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网上查找下载到最新的,更加具有时代特征的阅读材料,令阅读的材料更加的新颖。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记录学生阅读一份材料的时间,通过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在训练学生阅读能力时可以让教师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令教学效果最优化。

四、写的方式多元化

传统的语文写作训练方法单一乏味。从小学开始写的日记、作文,到高年级缩写的读后感、文章赏析,做法比较死板。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深度融合令学生“写”的方式多样化。教学平台、博客、QQ空间、网络学习空间等平台都是非常好的写作平台,在平台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进行创作,也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讨论的形式进行表达。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平台,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写作训练,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可以进行互动,还可以与社会各界人士成为笔友,在不断的交流中逐渐提升写作水平。

五、总结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理解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深度融合的内涵,不要将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深度融合简单的理解为在教学中应用PPT演示文稿、播放声音和视频等简单的操作,要理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所带来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深度融合的环境下,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学习新的技术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并不断的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修改和创新。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创新才能不断的提升教学水平。

作者:姜艳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世纪中学

第二篇:新形势高中语文教学

摘要:

语文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伴随着学生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全部过程,在培养学生们的语文专业素养和口语交际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中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性阶段,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语文专业素养。高中语文新课改给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活跃语文课堂氛围,提升学生们的自主参与意识,从而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

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师;主动性;创造性

高中语文新课改倡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教学模式,坚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内核,通过组织各种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意识,使学生们在课堂上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我国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普遍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按照课文顺序进行理解,在考试之前组织学生们进行背诵。这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难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所以在新阶段,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们的整体学习水平。本文试通过分析三种新型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引进“微课”模式,发挥教师主动性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上课之前给学生们录制一个几分钟的小视频,在小视频里面对所要讲述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一阐述,使学生们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促进后面教学内容的学习,提升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例如,在讲高中语文(人教版)《我有一个梦想》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读文章,掌握文章中多次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特点,结合他的身世背景,感悟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教师先给学生们播放一个自己提前制作好的小视频,在小视频里面讲述了本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即“马丁路德金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一个演讲?他希望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争取平等和自由?这个演说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对受压迫的黑人民族有什么影响?”教师给学生们展示了小视频之后,学生们基本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大致了解,对演说的结构也有了一个宏观的印象,便于后面的整体感知。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们分析马丁路德金的身世背景,以及他生前采取的一些争取平等和权利的措施,给学生们分析整片演说的行文结构和语言特点,很轻松地就完成了教学目标。“微课”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们的兴趣点,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高效学习语文,从而提升了学生们的整体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发挥教师创造性

多媒体课件教学法作为一种新时代的教学方式,以其特有的优势,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们展示动态的图画、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的视频,提升学生们的课堂参与程度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促进了课堂的高效进行。例如,在讲高中语文(人教版)《沁园春•长沙》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分析作者的身世背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分析具体的描写意象,对本词进行鉴赏,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多媒体上先给学生们播放《沁园春•长沙》的视频剪辑和课文的录音,使学生们用心感受作者所描写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描写的独到之处。这种视频剪辑的播放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兴趣,把学生们的思绪带到了课堂中来。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了解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时代特征,其次带领学生们找出整首词的写作线索“立、看、怅、问”,并分析具体的意象,体会作者的表达用意,即“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切赞美以及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由于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了学生们对课堂的整体参与性,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来,促进了学生们的有效学习。

三、设置具体教学情境,发挥教师主动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一些课文的主题比较复杂,学生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给学生们设置一些具体的、可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们更直观的教学表达,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例如,在讲高中语文(人教版)《故都的秋》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读整篇课文,通过寻找一些具体的意象,分析作者是怎么样来描写故都的秋,同时如何把故都的秋与南国进行对比,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们展示出有关“故都的秋”和“南国之秋”的精美画作,使学生们进行欣赏,同时找出一些不同点。之后教师给学生们讲述文章每一段的具体段意,理解整篇文章的含义。另外带领学生们理解“故都之秋”所赋予的情感内涵,体会作者“用衬托,取景,语言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国家的担忧之情。”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们设置具体的、可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们在可见的、可触摸的教学环境中深刻感受所讲课的具体内容,从而促进学生们的理解,提升学生们的整体感知度,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设计新型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首先,引进“微课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促进有效教学;其次,合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们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画、音乐和视频,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轻松达到教学目标;另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给学生们设置具体的、可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们在可见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们的认知能力和分析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要完成一节完整的语文教学,一方面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给学生创设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需要学生们的积极配合和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作者:吴金花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刘玲双.浅谈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5,(08).

[2]俞发亮.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03)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学诗歌文本解读探讨

摘要:

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从古至今,历史源远流长。在高中语文课程安排上,诗歌比重很大,诗歌的解读,不只是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提高文学感受力。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良好的解读氛围,让学上充分发挥想象,参与到诗歌的鉴赏中来,从诗歌形式、内容、意境等全方面的进行解读,真正感受到诗歌的文学魅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诗歌;文本解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如何对诗歌进行更好的解读成为目前教学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针对目前在学习诗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的解读能力不足,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新颖,本文将对这一课题进行如下探讨。

一、诗歌文本的含义

诗歌实际上是一种文学体裁,既有诗的隽永又有歌的韵律。是一种形式短小,语言精练、感情丰富、意境优美的文学体裁。从内容上说,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表现形式。[1]诗歌也不例外,高度凝练了生活中的情感。从题材上来看,诗歌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有描述事件的,有反应自然田园生活的,有描绘祖国山水的,有缅怀古人古迹的,有描写战乱民苦的,有抒发儿女情长的有写鸿鹄之志的等等。情感丰富,内容广泛。在形式上,语言短小精练,言辞优美,韵律和谐。诗歌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有很高的文学鉴赏价值。

二、高中语文教学诗歌文本解读的意义

通过对诗歌的基本了解,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诗歌的文本解读的意义显而易见。首先,教学中正确解读文本,有利于师生互动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诗歌是一种智慧的凝聚,在诗歌的解读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达到情感共鸣,抛开客观限制因素,身心完全融入到诗歌的气氛中,平静的感受诗歌的意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主观意识,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体。其次,良好的诗歌文本解读有利于提高诗歌的教学水平。良好的文本解读状态,教师不但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够切实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与文学素养。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的方法

诗歌文本解读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那么,要想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提高诗歌教学的水平,必须要讲求方式方法,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具体的方式方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诗歌解读能力

教师要想带领学生更好的解读诗歌文本,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素养。注重文学积累,多看好的书籍,特别是古诗词,在阅读过程中认真感受,仔细鉴赏,也是为教学打基础,在不断地阅读过程中,文学感受力,文学审美力都会得到很大提升,这样本身文学底蕴就很深厚,在教学中自然如鱼得水,游刃有余。[2]在诗歌的教学中,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教师的文学魅力,受其影响,自然会对诗歌文本解读产生兴趣。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引导。这样诗歌的文本解读才能顺利展开。

(二)诗歌教学注意细节解读

所谓“细节就是一切。”[3]在诗歌的解读中,这一点也非常重要。诗歌的情感表达细腻,往往一个字,一个词,一处景,一件事…都会表达出强大的意蕴,这就需要注意细节。下面我们举例说明。教学案例:如刘永的《雨霖铃》有这样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意境凄凉。一个“晓”字一个“残”字一写出酒醉一夜,然后通篇,作者并未写酒醉,这就是细节之处,需要我们解读。体会,感悟。所以说细节往往是解读诗歌情感,意境,神韵的关键。

(三)开阔学生视野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对诗歌文本的解读,学生当然也是主体。所以要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诗歌的解读才具有真正的意义。而要想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就要努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想象力。学生要多度书,读好书,只有拥有大量的文学知识,受过良好的文学熏陶,对文字的敏感程度才会增强,文学底蕴深厚,学生对文化的感受力才能增强,这样在解读诗歌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从诗歌的背景、内容、形式、意境、内涵等各方面去欣赏,能够切实在诗歌中感受到其蕴含的魅力,这样才能把知识与情感相融合,完全领悟诗歌的美感。情感达到共鸣,诗歌文本的解读自然完成,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文学品位自然上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育中,诗歌的文本解读不只是知识的学习,更是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这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关注学生能力提升,思维发展是关键。通过转变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正确拼读诗歌,让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走出来,提高主体意识,切身感受诗歌的魅力,提高文学修养,真正愿意走到诗歌的意境中去,真正认识到诗歌的价值,这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作者:孙显辉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第八中学

参考文献:

[1]曹文生.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探究[D].渤海大学,2012.

[2]张华.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J].语文建设,2014,(20).

[3]许桂娟.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学合作性教学研究

摘要:

自从合作学习这一概念在美国重新兴起,直到现在这几十年,世界各国都抓紧根据本国实际情况研究合作学习策略和方法,一时间,合作学习风靡全球。我国也不例外,国家现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更将合作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理念引进我国。但现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合作学习的实施并不彻底,或者说只是开展了一些形式化活动。本文对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教学现状、意义、策略和方法等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教育界高中语文教学中关于合作学习相关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心得和建议。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策略与方法

语文是我们从小学到大的一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这种紧密的联系有时成了学生学好语文的羁绊。目前来说,语文在很多学生心里仅代表说话和升学考试。从小对言语、文字的熟悉,更使这门学科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神秘感。但在社会飞快发展的现在,要想顺应时代潮流,必须对我国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由原来“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使学生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快速掌握合适的知识与技巧。“学会学习”成为大家的共识。基于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课程学习新理念———建立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1]。近些年,我国教育界许多专家对合作教学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但是目前看来,实践环节,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性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尚不能将合作学习与教学紧密结合,使合作教学停留在表面。

一、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进行合作性教学的现状

1.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足。根据在某市中学做的调查可知:知道并了解合作学习的学生仅占8.8%,而将合作性学习仅仅当成一种暂时性活动,认为并没有实际收获的占26.75%,充分表现出我国高中教师和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足。

2.教师不敢积极实践。由于对合作教学并不十分了解,再加上高中生高考压力大,因此一些高中教师虽然认同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但面对高考,部分教师还是认为合作学习花费的时间较多,得不偿失,因此不敢轻易进行合作教学实践。

3.教育部门缺乏明确的指导措施。虽然教育部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并倡导,但相关部门对基层教育缺乏明确指导措施。造成现在基层教学中存在一个很大问题,新课改趋于形式。教师仅在公开课上按照课改的要求,平时教学中依然缺少合作教学。

4.学生阅读量少。在高考压力下,一些语文教师已经放弃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自由阅读和思考,使学生阅读面仅停留在课本。长此以往,就算教师真的让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合作探讨,那么学生的答案想必也是缺少创意性。

5.存在滥用合作学习的情况。有些教师对合作性教学的把握并不恰当,存在滥用情况。如讲解《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时,让同学们就进谏形式和结果进行合作学习,但在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答案十分明显,学生阅读课文后便可得知,没有讨论的必要,这种合作学习便是浪费时间。

二、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合作性教学的必要性

1.学会合作是适应时代的必然要求。合作是人类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社会飞快发展的当下,只有在学生时代就掌握合作学习能力,才能在以后更适应社会,才更容易成功。脱离合作,一个人的力量和精力总是有限的,单打独斗是无法顺利成功的。

2.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经之路。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最好的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更能在互相合作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并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合作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3.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很大作用。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利于课堂氛围的营造,往往高中语文课气氛沉闷,师生互动较少。进行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在与其他人的思维碰撞中使学生成为交流主体,有利于学生克服不敢发言的弊病,提升与人交流的能力和勇气,提高心理素质。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合作性教学的方法

进行有效的合作性教学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想要使合作性教学有效果,首要目标就是教师与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要做好。对教师来说,应当提前几天将下一篇课文的全部内容吃透,对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再三思考,对于那些学生很容易就从课本上得到答案的问题不应该花大的精力,而应该想一些值得学生讨论、能增加学生知识储备的问题。然后提前一至两天先将自己准备的问题告诉学生让他们预习及思考,或者对一些资料进行收集。如讲解《祝福》这一课文时,对于祥林嫂遭遇的不幸和结果,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就可以找到答案,如果教师的问题是“真正杀害祥林嫂的凶手是谁”,那么学生的答案肯定有分歧。这样的分歧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发现除去表面原因,真正逼死祥林嫂的是当时的社会,是封建迷信和礼教害死她的[2]。

2.实施阶段。由于我国课堂教学基本都是大班额,因此只能通过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应在每个小组选定组长,提出问题后,由小组长进行协调、角色分工,如记录员、汇报员等,注意角色之间经常互换,以便所有同学都能得到锻炼。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让每组汇报员代表本组发言并进行点评与指导。

3.评价阶段。合理的评价对学生正确进行合作学习有促进作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能单单靠成绩判定一名学生的语文水平,教师应对学生合作学习时的参与程度、创新意识、合作能力、讨论能力等分别进行评价。实践表明,有效的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增加知识储备,改善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合作教学成果并不太明显,但只要相关部门和教师共同努力,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一些难题,就能有效促使学生往更深层次思考,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

作者:韩玲 单位: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朱万香.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探析[J].教学研究,2013,02:86-89+124.

[2]顾春红.试论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2005.

第五篇: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运用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各大教学课堂,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丰富了各大教学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在为教学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因其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语文教学课堂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工作者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辅助高中语文教学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高中语文;运用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倘若多媒体技术运用得当,则可以有效地丰富教学课堂,改善教学效果,反之则可能会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并制约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提升。那么,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如何才能将其运用得当呢?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找到学生情感共鸣点

众所周知,一定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们深入教学内容之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高中语文教学,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们了解教材内容,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与进行。然而,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并非易事,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利用口头讲述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显然,如此创设的情境过于抽象,不仅难以取得期望中的教学效果,还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为了改观这种教学现状,多媒体技术被逐步引入到教学课堂之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集音像于一体的特点,制作出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从而创设更为生动的教学情境,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教学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中《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课时,笔者便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头添加了马丁•路德•金当年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演讲的视频,并在上课伊始播放这则视频。马丁•路德•金在演讲过程中慷慨激昂,富有激情,学生们也颇为动容。可见,在激昂的演讲的感染下,学生们的情感有了共鸣,如此便成功为高效课堂打下了基础。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课堂,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这种课堂可能更让学生觉得具有吸引力,这也在无形中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二、尝试让学生参与多媒体课件制作,充分了解授课内容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换言之,一堂生动高效的现代化课堂往往离不开一个巧妙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据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课件经常由教师一人包办,这就好比机械讲述所授内容,所以制作出来的多媒体课件一般是枯燥无味的。那么,教师该如何设计出学生乐于接受并主动参与课堂,甚至想尝试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们在预习中找出自己的疑惑,以纸条形式交给组长,组长再汇总交给老师,老师再根据共同的问题去制作课堂中要用的多媒体课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已自主了解授课内容,不懂的内容教师上课会针对性讲解,这就有利于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有效地解开自己的困惑。另外,在时充足、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们参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能够训练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深入理解相关知识。例如,在教学《再别康桥》这一课时,笔者便让学生们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查找徐志摩的生平资料以及本词的写作背景,并将这些内容添加到该课的多媒体课件之中,辅助教学过程,然后笔者再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对本词的初步理解描绘出《再别康桥》这首词的意境,并查找相应的图片或者视频。,笔者结合自己的讲课内容以及学生们所查找的资料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可见,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机会也相应地得以增加,同时学生们在参与制作多媒体课件之时自身的语文能力也得以提升,一举两得

三、结合教材实际制作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正如前文所述,多媒体技术仅为教学辅助工具,而非教学主体,故而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联系教材实际,从而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实际教材的完美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然而,在一些公开课,甚至平时教学中,不少教师却过分追求多媒体课件形式上的完美,而缺乏与教学实际的结合。显然,这种多媒体教学课件不仅会影响语文教学质量,还可能会制约学生们语文能力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根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课堂内容需要,并在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们在此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上的升华。例如,在教学契诃夫所著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笔者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仅加入了契诃夫在写作此文的背景,还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们在听课的同时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如在剖析一些题目时就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何文章取名为“装在套子里的人”?其深层含义是什么?再如,在讲到文章末尾时,笔者设置了如下的一系列问题:你知道别里科夫的死因是什么吗?作者在文末写别里科夫的死的理由又是什么?如此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们一层一层地剖析文章,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多媒体技术有利也有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合理巧妙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汲取传统教学课堂的成功做法,在丰富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形式与内容中,逐步提升学生们的语文诸种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进而真正地提升高中语文各方面的教学质量。

作者:储秀梅 单位:海安县实验中学

第六篇:高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策略应用

摘要:

合作学习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种较为成功的教学策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80年代中期在中小学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其理论也日渐趋于成熟。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而合作学习作为极为成功的教学策略,已被列入重点的改革对象。

关键词:

合作;学习;高中;语文

0引言

合作学习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现在的学生,一方面是不爱学习、厌学,而另一方面则是喜欢一个人学习。虽然能够静下心来钻到其中,但是一旦遇到问题就需要自己冥思苦想,然而有时并无结果。合作学习是进行灵感与灵感的交流,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在合作学习交流中有些问题会迎刃而解,有时也会产生新的想法、新的思路。

1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与所有的教学一样,语文教学也存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进行大胆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这是所以教学的通病。现在的学生已不是以前的学生,学生的特点也已不同于以往,那么以往的教学方式就不再适用于现在的学生。如今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追求更大的自由,是新式的学生,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已不再仅局限于老师,所以教师要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的方式,采用更适用于如今学生的教学模式。同时,现下的学生不爱思考,玩心较大,“寒窗苦读”已经不再适用。那么。当今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很显然,既然一个人无心学习,那么,几个人合作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不错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得到解决问题的信心。而且增加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也获得了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举三得的教学方法。

2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2.1“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策略加入了奖励机制,对于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而言无疑是极为有用的。几人一组的小组会为了竞争奖励而更加认真地去学习,这对于学生的高效学习是有利的,会促使他们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不知不觉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2.2合作学习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意识,并激发出他们学习语文的潜能。当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被激发后,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可以实现质的飞跃。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得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在不断使用中得到锻炼,同时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教互学、交流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具有研究性的合作学习还能够将小组合作推向广域的学习情境,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在更加广阔的时空中进行,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具有多维性和交互性。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让学生获得类似于科学研究的体验以及相关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因此,将合作学习引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为了提高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合作学习对于改善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包括个主要的方面:第一,学习动机适应。即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等引发并维持语文学习活动的动因。第二,学习环境因素适应。学习环境适应是指能适应语文学习的场所、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问题。第三,学习能力适应。学习能力主要是指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也包括学习方法。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强调实效性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的影响不仅在其成绩的高低,也影响其适应能力。在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是使生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其次,小组内的学习不是单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一起面对困难,那么就需要学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要齐心协力的面对困难。小组成员也学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时间,合理的分配学习内容,那么就需要学生去适应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能力与时间。的评判标准是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依据的,所以小组成员就必须通力合作已取得满意的成绩。

3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的重要方法

合作学习打破的以往面对黑板的课堂模式,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交流讨论。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呢?首先,学生要有自觉意识。如果合作学习中,学生仅仅只是用于聊天,谈天说地,那么这样的合作学习是无效的。其次,学生之间要相互包容与协调。合作已不再是一个人的学习,学生需要迁就别人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时间以及学习能力,这样便不能遵循自己以往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之间会出现摩擦或一些别的问题,这就需要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包容,通力合作。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的每一位都参与其中,这样才会起到想要的效果。除了学生之外,老师在合作学习中也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于指导作用。老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需要及时的进行解,并且尽可能的加以引导,但不能将解决思路全部的讲出来,需要使学生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法。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消极怠工的情绪,或者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或者争论问题的时候恼羞成怒,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这都是有可能出现的,这都需要老师进行调解。当然,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分组讨论,它需要学生的自觉与老师的负责,否则也只是走走形式而已,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都应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合作学习策略才能起到想要的效果,才有可能会成为今后教学中的重要模式。

4结束语

合作学习是极为成功的学习策略,当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只要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有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那么合作学习策略就是成功的教学及学习模式。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机制,避免出现副作用,逐步的完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作者:聂中华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第十中学

第七篇:高中语文教学微课运用

摘要:

随着教育体制逐渐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较高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学是提升学生语言运用与文字分析能力的重点课程,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双面夹击下难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积极性不高。[1]新时期,教育改革中将“微课”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以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微课”;高中语文教学;运用;研究

一、引言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播放视频,为学生的创设比较生动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力增进对于课文、主旨、情感的理解,提升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基于微课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够摆脱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束缚。

二、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第一,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生搬硬套。对现行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教学中虽然应用了多媒体设备,但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依然没有改变。教师将黑板教学转移到了多媒体PPT教学中,省去了粉笔板书,却成了鼠标的操作员,这样的教学方式前后没有差别,不能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深度挖掘多媒体教学设备对于语文教学中优势,教学方式一成不变。第二,忽视学生的在多媒体教学下的思考。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形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从某种意义上分析,有效的促进了教学改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这点很难。在实际教学中的需要掌握好先进的教学设备应用的尺度。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课堂上已有很多年,但是其教学成果不显著,分析其原因,最为主要的就是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的方式存在问题。在进行教学课件制作中也是照本宣科,更有甚者,为了方便,在网上直接下载教学课件复制到实际课件中,这样的方式使得多媒体下的课件制作缺乏一定的针对性。[2]

三、微课的教学特点

“微课”是新时期教育与科技结合的产物,“微课”与传统的多媒体视频教学相比,具有“微”、“精”、“灵活”等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牢牢抓住微课的特点,结合实际教学,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微课”视频根据某一重要知识点,采取碎片式的形式细化学习资源,以微见其精深。其教学内容比较短小,一般时间在3-5分钟内,知识点总结比较精练,足以体现“微”的特点。知识点核心比较突出,摒弃传统视频教学中的单一的文字叙述,引出教学重点,注重知识传授的精益求精,这体现出了微课的“精致”。此外在实际教学中能够体现出微课的半独立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点欠缺来实现自主学习。教学形式多变,能够向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知识教学,因此说在实际教学中具有一定灵活性。

四、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第一,以多媒体创新教学情境。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借助微课的先进性、易懂性创设教学情境。在传统的该种语文教学中,教学方式传统,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按部就班地在课堂上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理解文章,而对于文章的情感挖掘不能深入。学生对于文章中的特定情感挖掘,需要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才能够实现。微课正是一种灵活式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在短时内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的内容时,学生仅从书本上难以准确地分析出林黛玉、贾宝玉以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林黛玉的心情变化。当学生没有接触过《红楼梦》的情况下,学生会在以后的人物关系中产生疑惑。此时,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将贾、史、王、薛四大家,以及荣国府、宁国府之间的关系、社会地位等,以框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并且在分析到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身份时,可以将电视剧《红楼梦》的人物细节展示出来,创设人物情境。第二,微课在小说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小说部分的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比较难以理解。通过“微课”强化小说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使得小说教学更加的灵活。在鲁迅小说《祝福》中,作者在对鲁四爷这一形象的塑造手法上与祥林嫂不同,没有从人物的衣着、外貌以及神情上进行描述。在文中的人物塑造形式只是通过简短的对话,完成人物刻画。因此,在此处的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微课,根据文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在视频中将身材瘦小、面如刀削、横眉立眼、虚伪且冷酷的老人形象塑造出来。这样的直观的人物形象展示,一方面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另一方面吸引学生注意。同时在接受美学视野下,促进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第三,微课在语文课后的辅导。课后复习是巩固课堂知识的关键途径,在很多课程教学中都忽视了课后的辅导,导致学生再学习新课程时,难以实现知识的衔接。因此,采用微课帮助学生复习知识。微课与传统视频教学最大的差别就是微课可以采用短视频,将学生学习中的重点知识筛选出来,以小视频的形式推送给学生,学生能够在小视频中迅速地找到课堂上学习中重点。在学生复习中,微课起到了辅助、提示复习的作用,根据教师小视频中所提供的学习框架,学生能够强化知识记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高中语文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研发出很多有益的教学模式,“微课”是一项重点的教学方式,将“微课”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模式的变更。

作者:雷卫贤 单位:合阳县路井中学

参考文献:

[1]齐婉萍.“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2]张蔚蔚.新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5

第八篇:高中语文教学人文价值性研究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育在突出工具性的同时彰显出人文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性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为此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探究工作。

关键词:

高中语文;人文价值性

学科性质决定了学科发展的方向,如果定位不准则会影响学科的发展,甚至会对学生学习的方向产生一定的误导,高中语文的教学就是如此。一直以来,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都是强调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在现在的高考制度之下,高中语文的人文性缺失非常严重。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来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性。

一、必要性

1、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精神是一个人素质的综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人品性的重要指标,对于学生而言其也是衡量其品格的重要指标。

2、语文教育的特殊性所在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充满人文关怀以及内涵丰富的作品,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不自觉的受其影响,最终提升自身的品格。

3、现今语文人文的缺失性

构建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当今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性的缺失。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更多的传授是应试的知识点与技巧,而学生受其影响只是机械的记忆,完成知识的储备,这样就不能体会到教材编著过程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二、如何做

1、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蕴含人文性

新课改对于学习的主体进行了很明确的说明,即高中语文学习的主体就是学生。为此,在教学设计上必须以学生作为授课的主体,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必须选取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有效的文化作品。在此过程中,还应该想办法在授课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一定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性的关怀。针对这一点,笔者认为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可以有多种办法,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必须选取贴近学生与充满人文色彩的作品;其次,针对学生要将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在激发兴趣的过程中,也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每周可以选择一名学生,让他来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表彰,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得到认可,这样他们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享受学习,自己更多的自发去感悟学习过程中所渗透的人文色彩。

2、提升课堂效率,适当地加入课外阅读

高中生的学业比较紧张,而且还要兼顾其他学科,尤其是大部分学生就将学业的重心放在了那些丢分比较多的科目上,很少有学生会在意高中语文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学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的时候,去充分展示出教材中所包含的人文色彩。高中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很多文章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无论是历史故事、散文,还是名人传记等,作者在所创造出的文章不只语言凝练,而且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每一句话都渗透着人文精神。为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去充分的挖掘,细心的体会。同时要高度重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没有一定的阅读功底是很难说得上具备人文精神的。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号召学生每周读一篇文章,抄写自己认为的好词好句,然后在写出自己阅读完后的心得体会,这样坚持下来,学生不知不觉中就能够提升对于文章的鉴赏能力,最终培养起一定的人文素养。

3、举办多种活动,使语文教学更加有趣

语文学习是一项有意思的活动,例如之前所说的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扩展学生的阅读量,使他们享受阅读的过程,培养其人文精神。为此,在基本培养了学生语文素养以后,教师要举行一定的活动,来展示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而激励他们更多的去学习。为此,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创立了以下的活动:(1)举行读书会,故事会等。让学生将自己一定阶段所读到的故事在好友之间分享,从而达到交流读书感悟与经验的效果。(2)开展读书征文活动。让学生针对自己所读的内容,自愿进行一定的创作,从而使学生将作者所传达的东西用自己的笔传达出来,这样就能进一步深化对于作品的印象与感悟。

4、尊重学生观点,进行平等和谐的交流

高中语文课堂的授课主体是的学生,因此在进行培养其人文精神的时候,在维持教学主线的情况下更多的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究知识,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的学生去学会应用,而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交流对于学生是很重要的。因此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和学生的平等交流,去真正明白学生的需求。在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平等交流,不要总想着凌驾于学生之上。当学生们说出自身的想法的时候,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与观点,与他们进行平等有效的交流,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的过程。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对于学生进行了人文的关怀,从教师人文性的表现去影响学生,这种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5、建立评价标准,更好的完成学习计划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给学生一定的学习任务与对于学生一段时间学习的成果进行一定的评定。而在新课改以后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机械重复的任务与以分数为本的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在实际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并不只以学生所取得的书面上的成绩为主,而应应该更多的侧重于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应该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使整个初中语文的教学体系能够真正服务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总结

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从教师自身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一定的改革,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尊重他们发展的需求与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入适当课外阅读,举办多样活动,还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建立一定恰当的评价标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这样就能真正的实现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性的目标。

作者:李微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宋瑶.浅析积累与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2016(09)

[2]史海英.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学周刊.2016(07)

第九篇: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探析

摘要:

传统的教育往往会忽略或者减少对情感方面的教育[1],偏重于文化素质的培养,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但要具有高水平的认知能力,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情感素质。人们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所接触的各种学科当中,情感因素最多的学科就是语文[2],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内涵,对学生的人格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中语音教学中必须对情感教育引起重视,适当的引入情感教育思想,激发学生的情感细胞,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表达自身的情感,不但可以提高其情感素质,还可以优化高中语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1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学的发展要秉着以人为本的客观要求,而教育发展的趋势要求文化素质教育与情感教育有机的进行融合,教育行业的现代化进程越来越注重情感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利用蕴含丰富情感的语文教学能够将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充分的结合起来,最终实现理想化教育目的。

2情感教育的概念

情感教育是一种开发式教育[3],主要通过感情交流、情感反馈等教育手段进行情感教育,是一种创新思路和创新教育方式。相关学者认为,教育过程中带有一定的情感因素,考虑到学生的情绪变化、情感波动、学习态度以及个人信念等等因素,从而完善学生的情感素质,适应社会健康的发展需求。西方教育把情感教育当成教育过程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在教育的各个领域都会有所涉及,这种教育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下使人们对情感教育的理解区别很大,值得我们深思。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能够更为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将学生情感培养和认识能力的培养综合的建立在一起,提高教育效果的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3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能够更好的使情感教育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最基本要求是让学生了解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具有足够的兴趣,从而在学习文章时能够达到一定的情感境界。作者的每一篇文章都存在其情感因素在内,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文章中的意境通过丰富的情感传递,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思想,从而对文章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和思想性,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浓烈而持久。学生学习的最佳阶段在高中时期[4],他们的心理成长和情感的学习也在这个时期最为关键,高中时期也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学生的情感在这个时期非常丰富并且很复杂,认知能力、想象力、判断力趋向于成熟稳定,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思想上具有独立性,对事物的评价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所以在高中时期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水平,引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尤为重要。语文这门学科涵盖诗词、小说、散文、戏剧等一些列的丰富的情感因素,能够让学生体会各种情感的变化,认识并正确理解情感内容。语文老师在教学当中,依据课本的内容加以施行情感教育方式,使学生能够融入到文章当中,切身体会文章不同人物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各自内心的情感因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建立完善并健康的情感世界,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其文化素质和情感素质。

4情感教育的方法

4.1发掘情感资源:

语文学科比较富有感染力,语文老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提炼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充分的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需依赖于课本,教师要充分理解课本内容做到对教材内容融会贯通,运用课本内容进行情感教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但要熟知和领会课文思想,还要对教学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扩展和提炼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其中的情感因素,运用简单易懂的、通俗的语言文字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容易接受并快速融入到学习当中。情感的渗透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能够使语文课堂饱含情感色彩,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发掘,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体会和享受语文学科所带来的情感和乐趣。

4.2激发学生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不但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对文章中人物情感的把握。语文老师利用丰富的情感色彩进行语文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让文章中的情感因素更好的表现出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充满情感色彩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素质。在语文老师形象生动的对文章进行朗读时,学生会被逐渐的带入到其中,对文章中的景色、环境、绘画、音乐等情感因素有强烈的体会。深情的朗读能够使老师、教学内容、学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学生被情绪盎然的教学内容所吸引老师通过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递情感,在教学内容的意境中与学生产生共鸣。

4.3创建意境并营造教学气氛:

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情景和所诱导开发出来的想象空间称之为意境[5],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章中的意境,充分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从而使学生的情感融入其中。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情感的体会,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增加感情的投入,在和谐、融洽、饱满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是必要的。

5结论

情感教育是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融入美好的情感因素,是一种理想的创新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其能够积极自主的收受所学的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引入情感教育方式,充分的利用和发掘教学资源,结合健康的、丰富的情感因素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作者:陈秀梅 单位:大庆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刘永艳.高中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6(1):37-37.

[2]刘建美,杨茂林.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181-181.

[3]张娟.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J].群文天地,2012(6):178-178.

[4]袁如俊,高国金.高中语文教学应注重情感教育[J].学习月刊,2012(12):96-96.

[5]杨晶晶.着重探讨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J].课外语文,2016(1):120-120.

第十篇:高中语文教诵读学应用

摘要:

古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传承优良文化,潜移默化地滋润学生的心灵。并且可以成为学生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

关键词:

诵读;高中语文教学;作用

诵读就是学生看着文字念出声音,并且读出的声音有高低、有长短、有抑扬顿挫、有节奏。诵读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一般的教学古典诗文就是先教学生读,再或粗略或详细的讲解,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诵读。老师可以从学生的诵读中了解学生对诗文的理解程度。由此可见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诵读的重视程度。诵读是我国古代教育教学的优良传统。而今,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窗明几净的校园里却难闻到琅琅的读书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我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里,家长外出打工的占绝大多数。这些留守孩子学习动力小,比较贪玩,对诵读没有兴趣,更没有养成诵读的良好习惯。二、在学校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多媒体技术融入了动画、图片、声音、视频等技术,展示了“全方位、多视角、多变化、多层次”的主体演示功能,使教学内容清晰直观、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最大化的追求多媒体的演示功能,使诵读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缺少锻炼学生诵读能力的机会,忽视了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三、学生的诵读能力存在着差异。原因找到了,我们怎样才能尽全力改变这种校园里少闻诵读声的现状,传承我国古代教育教学的优良传统呢?我就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做几点建议。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

好多学生没有诵读的兴趣,主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到诵读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让学生知道,诵读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诵读可以深刻理解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的魅力,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获取文章内容的主要方式。诵读可以培养语感和增强学生理解能力,学生只有改变了对诵读的观念和认识,了解了诵读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对诵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心甘情愿的投入到诵读的行列中来。

其次、诵读必须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文意,准确断句。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绝大部分作品,学生可以通过文章注释和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字音、词义,也有些易读错和易混淆的字词、语句,我们教师在重点强调,为诵读扫清障碍。例苏辙写的《六国论》中,“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中的“塞”读“se”,是阻挡的意思。多音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老师应该多强调。读正确了字音,有利于理解文章意思。文中句子断句不同,意思会发生改变,诗文的意境也会改变。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若改成“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断句变了,诗文意境也大不相同。朱熹强调:“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然后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只有正确理解文章,把握作者写作意图,才能正确诵读。例如在诵读苏轼的《赤壁赋》时,我们应了解作者是以欢欣的情绪、旷达的胸怀,跟客人共同欣赏眼前迷人的风光,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作品中,景色描写、主人和客人的心情、哲学意味的对话浑然成为一体。今天诵读这篇名赋,我们也好像游了一次赤壁,心里充满了遨游之乐。那清风,那明月,那东山,那流水,那箫声,那对话,在我们眼底心上,织成了一个诗味十足、含义深远、声色俱佳的崇高而美丽的境界。苏轼和他的客人游得虽然是假赤壁,但是他写出来的文章,却是多么优美、多么动人情思。只有了解了作者的情感,才能在诵读中表现出情感的变化,体会到诵读的奥妙才会在文章的布局谋篇和遣词用句方面达到“只可意会,不了言传”的境界,在无形中提高自身的诵读能力。

最后、诵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要进行严格正规训练,使学生诵读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我们可以利用课前5分钟时间进行诵读,全班依次轮流,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也可以举办诵读小讲座,讨论诵读过程中的得失优劣,一起学习,分享经验,共同提高。老师不可小视语文课堂中的诵读。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诵读的机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发挥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同时亦应通过语文教学逐步提高诵读水平,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向广度与深度发展。重视诵读,应该成为教育的共识,诵读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手段,应该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继续继承和发扬光大。永恒不朽的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人文精神。似源头活水,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灵。诵读经典诗文,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眼看口读心想,增加了给大脑传输信息的渠道,加深对诗文的理解。反复诵读名言佳句,优秀篇章,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写作能力也会进一步加强。更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增长见识。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素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者:朱仙萍 单位:江西省乐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