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问题探析(10篇)

高中语文教学问题探析(10篇)

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在思变中发展浅析

摘要:

高中阶段全面课改以后,高中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沉闷枯燥的教学模式被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互动式、探究式的课堂。这种课堂模式的转变使得课堂上两大主角———教师和学生,也发生了彻底的转变。文中作者将自己教学中感受到的转变一一列举,通过这些转变我们能感受到课改为高中语文课堂带来的活力与蜕变,这种转变必将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良性有效地发展。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变;发展

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卷在题型上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更多的侧重于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阅读和写作两大题型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所占的比重是越来越大。以课程改革全面实行之前(2001———2009年只有部分省市进行试点试行)为例,我们不难发现高考语文题型中阅读与表达所占的分值是越来越多了,以前的高考语文试题基本上都是第Ⅰ卷为客观题,分值约是30分,占总成绩的20%;第Ⅱ卷的阅读、表达、写作题则占120分,占总成绩的80%。而2010年高中阶段全面课改之后,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题型几乎被阅读与写作占的满满的。比如刚刚结束的2015年河北省高考,语文试卷的第Ⅰ卷为阅读,第Ⅱ卷为表达。第Ⅰ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其中文言文阅读19分,诗歌阅读11分,名篇默写6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第Ⅱ卷为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表达题。也就是说满分为150分的河北高考语文试卷,通过改革只剩下阅读与写作了。高考题型的变化势必引起语文课堂教学的变化,也就是教师教的变化和学生学的变化。

1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的变化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因承受高考的巨大压力,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敢有一丝的松懈和变革,担心自己的思变之举会给学生的成绩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高考失利这一惨剧的发生。因此多年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始终保持一个模式———教师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学生低头抄写、闷声不语。教师因不放心而不敢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阅读、去品味、去抒发、去表达,教师将一根无形的铁链牢牢地握在手中生硬地拽着学生按照自己的预定的方案轨道去走。这样的课堂根本毫无策略可言,完全忽视高中生的学习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将学生仅仅当作是承载知识的容器,漠视人性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根本毫无策略何谈教学的高效,何谈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课改的全面实行恰似一股春风吹开了一线教师们禁锢的思维,打开了他们学习的视野,他们开始学着去思考、去探索、去革新、去实践。

1.1教学理念在变化———与时俱进,日益更新:

自2010年高中语文课改全面铺开以后,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在把眼光紧紧盯在高考试题上,而是学会了思考人性的发展,变“唯考试至上论”为“学生素养提高至上论”,将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到了教学的首位。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教师们更多的考虑的是如何创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如何让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贯穿课堂的始终,如何让学生们真正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

1.2目标定位在变化———精准定位,着眼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课改以后高中语文教师们更多的将目标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之上,在正视学生的认知结构差异、学习水平差异和动机意志差异的前提下,设定层次鲜明的教学目标。同时三维目标的设定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这一宗旨,不偏颇不笼统,重点突出难点明确,定位十分的精准。高要依赖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

1.3教学过程在变化———不断优化,打造高效课堂:

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师们改变了以往“填鸭式”单向知识传递模式,摒弃了原来教学过程中知识灌输者、课堂支配者的角色,开始以合作者、引导者、指导者的姿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或生动有趣或贴近时事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敢于表达。沉闷枯燥的满堂灌式的低效语文课堂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热情高涨的互动式的高效课堂。

2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变化

作为课堂上两大主角之一的学生,一直以来处于被动的地位,尤其是高中生们在高考的压力下,他们自身对学习、知识、技能的需求往往被教师们忽视,在教师的眼里他们只不过是一只只将被塞满知识的容器,当然塞进去多少全凭学生自己,教师是不会去深究的。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化,这种状况渐渐被扭转,在教师不断转变的同时高中生们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2.1角色定位在变化———被动的接受者到主动的乐学者:

课改以后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始苏醒,他们不再是闷声不响的知识容器,被动的接受老师们灌输的硬生生的知识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一个个个性张扬的快乐的学习者。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与探讨,乐于将自己的见解展示给教师和同学,在与教师交流中寻求别样的解题思路,在与同学的激辩中碰撞智慧的火花。他们的自觉意识、自律能力、自学水平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互动学习中逐步得到完善与提高。

2.2思维方法在变化———打破定势多向思维,在质疑中求创新:

高中教师在备课时越来越注重思考“哪些知识点不用教”,同样学生也越来越多的倾向于关注于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去重复学习。他们开始用反向思维方式去看待事物,用探究思维方式攻破难点,用发现思维方式去拓宽思路。现在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敢于质疑,质疑老师、质疑专家探其究竟,培养自己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

3总结

总之,思变才能成长,转变才有发展。教师与学生的转变带来了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语文课堂的转变有进一步促使教师和学生的思变。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真心的希望在不断变换、不断发展中,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有效,真正构建起科学高效的语文课堂。

作者:郑红梅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庄文中.新课程、新教材有怎样的新面貌.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6期.

[2]冯力文.浅谈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人教网,2011年.

[3]翟启明主编.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4]张玉明.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变化反思.

第二篇:多媒体进行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探析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科技在教育教学之中运用得越来越频繁,且随着信息技术掌控能力的发展,运用起来愈发灵活,愈发全面。信息技术的引入大幅提升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就高中语文教育而言,往往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特定的诗歌,文章的学习情景构造,而多媒体在教学元素整合与情景构造上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究竟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的运用多媒体呢?本文将结合我多年高中语文教学经验,以及教育技术层面关于多媒体的研究对这个问题展开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高中语文;多媒体运用;情景构造;兴趣;方式与方法

语文教育不同于物理、数学等理科类思维教学科目,语文教学更偏向于对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更适宜用丰富的教学资料去开阔学生的视野,用适宜的情景去引导学生的思维,用多感观的教学方式来刺激学生的学习。而多媒体技术则为以上方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1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资料有效,学习局限于教材:

当我们运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时,课堂中使用的教学资料往往依赖于教学者的学识,而教学者的涉猎范围是有限的,这就导致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资料往往局限于语文教材,缺少知识的拓展与提升。这也就进一步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阻碍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探索。比如,我们在讲授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这一课时,涉及鲁迅先生的文风解析问题时教育者往往只能补充部分鲁迅先生的基本生平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毒》等耳熟能详的作品。而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加详细的分析与更加全面的作品范例。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广度由于学习资料的匮乏而严重缩小,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1.2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者往往采用“照本宣科”的单一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方式缺乏变化,无法应对课堂突发情况。且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使教学变得生硬死板,这样的课堂将会为学生带来消极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进一步降低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1.3新课程教学“开门见山”,缺乏引导性的铺垫: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往往在学习心理上需要一个思维意识的铺垫,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对语文新知识的教学往往采用“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缺少必要的引导铺垫。比如,在我们学习完《再别康桥》,《雨巷》等现代诗之后,进入新课程《烛之武退秦师》等古文课程的学习。由于现代诗的文字感觉与古文的字法天差地别,不加铺垫直奔主题的进入古文讲解,学生的思维意识难免反应不过来,学习模式无法灵活切换,因此学生对古文中重点字词的学习就可能出现一定的混乱,阻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

2如何使用多媒体进行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

2.1运用多媒体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

多媒体比传统的教学媒介更具情景营造力,教育者在教学中要紧紧的抓住多媒体的这一大优势进行情景构造,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氛围,进行高效的学习。比如,我们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育者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荷塘美景,播放悠扬清雅的音乐,将学生引入“月夜荷塘”的氛围之中,以便于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课文内容,实现与作者的共通,将教学效果发挥到极致。

2.2活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多媒体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能够在学生与教育者之间形成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互动,活化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不仅仅能够加强教学效果,增加教学法的课堂应变能力,还有利于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新鲜感,从而对语文学习萌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不断探索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3利用多媒体展示丰富的语文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

多媒体连接互联网,能够实现资源的广泛搜索与瞬间展示,使得学生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成倍扩充,大大的开阔了学生的学视野。比如,我们在讲解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由于教学者与教材所能提供的参照资料有限,无法使得学生对马丁•路德•金的生平以及《我有一个梦想》的从创作背景实现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网上检索,将相关资料以最快的速度呈现的学生的眼前,还能够在网上查询关于《我有一个梦想》的相关“微课”视频给学生作为学习与课下复习的参照。

3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3.1不能将教学完全依赖于多媒体:

多媒体的使用虽然为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确实在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教育者还是不能将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依赖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了教育者讲解的作用,教育者应该将多媒体的运用于自身讲解相配合。

3.2不能盲目追求多媒体教学的形式: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为了促进教学,教育者不能盲目的追求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而是忽略其用于教学的本来意义。

4结语:

多媒体具有同时展示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教学信息的强大功能,对于课堂教学情景的构造以及学习交流平台的搭建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育者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运用引起足够的重视,确保最大力度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避免劣势。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多媒体运用与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契合,以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语文学习。

作者:孙儒君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

参考文献

[1]张颖.高中语文中有效运用多媒体信息化技术的相关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2]温艳.关于高中语文中现代科技教育设备进行教学的一些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7)

[3]崔香一,李修乐.高中语文教学中思维的“产生”与“表达”[J].中国教师2014年08期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学任务型教学应用

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让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中心,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促进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和思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效率。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关注任务的设置,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分析任务,并对学生进行及时地鼓励,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增加,让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它符合了新课改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的要求。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上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目标明确,有了确定的任务,会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进行探究和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一、设置科学任务,激发学生兴趣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关注学习目标、内容、程序、材料、情境、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几个方面。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设置科学的任务,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有事可做,从而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产生了乐学的心理和态度,自然会使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的任务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分析,在探究中掌握知识,逐步地建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探究:“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距关,毋内诸候,秦地可尽王也。”“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羽默然不应。”等句子的特殊用法。初见这些句子学生只会感觉犹如天书一般,不知所云,可是其中蕴含着很多语文中的经典用法和句式,对于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是有重要作用的。如果学生学会了其中的用法会受益匪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探究句子中的重点语句的含义,有没有通假字?有没有词类活用现象?其次分析特殊的句式,是不是省略句?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产生了兴趣,也有了思考的方向。学生完成了任务还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进而增加自信心,在心理产生一种乐学和爱学的欲望。

二、引导学生探究,实现学生主体

任务型教学法则属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通过对于任务的探究,学生学会了思考和探究的方法,养成了自主探究的习惯,形成了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通过任务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对任务的探究不断地自主构建知识,掌握规律,形成理论体系。学生思考了,自然会形成自己的理解,产生自己的看法,从而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是怎么样表现这种特色的呢?问题任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主动性,驱动着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和思考,可是如何来给这些问题提供一个完美的答案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作者是如何去描写破屋、碧绿色的天色、牵牛花、秋草等细节内容的。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会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仔细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总结出知识规律。通过认真阅读,学生就会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于故都的秋的描写以及它的特点。

三、学生分析任务,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于任务的探究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探究。教师在学生出现困惑或者是存在疑问时对学生进行指点和引导,会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形成自己的思维和模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在学生出现困惑的时候及时地帮助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点拨下产生灵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例如在学习《老人与海》时,教师让学生探究人物:文章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段是什么?让学生直接完成任务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请找出对鲨鱼的描写并概括”“如此精细的描写鲨鱼的特征有何作用?”“每一次搏斗后都有老人心理的描写,这在文中有何作用?”教师的问题给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使学生可以通过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能力,掌握知识。

四、教师及时评价,增加学生学习信心

新课改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也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肯定学生在任务探究中做的好的地方,帮助学生解决任务思考中存在困惑的地方,促进学生及时改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路,促进学生增加学习信心。学生得到了教师的鼓励,就会产生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从而从自己的成就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进行任务的探究和思考。

五、总结

总之,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有效地调动学习参与的课堂授课方式,它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了快乐和主动探究的欲望。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有效的任务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作者:陈秀丽 单位:云南昆明一中分校金岸中学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学中以审美促成情感共鸣探析

摘要: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对教材选文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可带领学生穿越心理时空,换角度,换立场,思作者所思,感作者所感,与作者促膝对话,进行情感上的交融,促成情感上的共鸣,进而使高中语文教学更有深度。

关键词:

审美教学;情感共鸣;心理时空;促膝对话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难以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这主要是因为时空相隔,学生很难切身体会作者笔下的情感初衷,这样一来,审美活动也就无法展开。所以,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层面入手,跨越这种时空间隔,让学生能够从作者的情感角度出发去感受作品中的情感,进而产生共鸣。

一、以时代背景为感情基础,促成审美情感共鸣

思想和情感沉睡在时代里,由一些具有洞察力和超前意识的艺术家来唤醒,并植入自己的艺术作品当中。可以说,每个时代和民族均会产生一些艺术品,尤其是文学,最具有时代感和民族性。俄国著名理论家普列汉诺夫也说:“一个艺术家如果看不到所处时代最重要的社会思潮,那么他的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实质的内在价值就会降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所处的时代,感悟作者的喜怒哀乐,进而体验其思想情感。以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为例,这篇演说词有其时代意义,它产生于时代的潮流中,并在整个时代中传扬。为了理解作者的情感初衷,教师可从该演说的时代背景切入,让学生穿越心理时空,感受作者对全人类的悲悯之情。在这里,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呈现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白人严重歧视黑人,1955年12月1日,一位黑人妇女因在公交车上不给白人让座被警察带走,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将人们对平等的渴求推向了高潮。八年之后,作者参加大华盛顿特区组织的二十五万人大集会,在会上强烈表达了期望种族平等的情感。

二、从语言层面获得启发,促成审美情感共鸣

“积字成句,集句为篇”,文学语言建构了一个情感的世界,如果能以文学语言为辙迹,我们总会找到作者思想与情感的踪影。所以,对文章思想与情感的把握,还需从语言层面切入,去感受语言内在的张力以及情感基调。但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忽视语言内部细微的情感颤动,对字句的内涵及引申之义视而不见,仅将语言作为构成文本的工具来看待,这不利于学生的有效阅读,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字句中承载的情感变化,以此为启发,实现对主题的深刻理解,促成审美情感共鸣。以郁达夫的散文精品《江南的冬景》为例,这篇文章作于郁达夫中年时期,此时的作者工作顺利、生活舒心,于是笔下的文字也沾染了这样恬然的情调,字里行间所展现的江南冬景也处处悠闲、宁静、可爱,显出了逍遥之感。所以,教师要从语言层面切入,让学生体味作者安放在字句里的情感。在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美妙的语言描画了五幅场景:曝背谈天、冬郊植被、微雨寒村、江南雪景、旱冬闲步。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虽不十分出奇,但却因沾染了作者的悠然情趣而变得十分可爱。教师可让学生在概括出几幅画面之后,找出表现作者情感律动的字眼。如第二段,作者勾勒了一幅曝背谈天图,其中有一句“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这句话展现出江南冬季的活力和明媚,也展现出作者的情感。此情此景如在眼前,学生就像与作者进行了一次促膝对话。

三、从“我”的生活体验切入,促成审美情感共鸣

人如果能突破自我的束缚,便能与整个世界形成紧密联系。但怎样才能突破自我呢?这就需要从我处看到他处,从他处想到我处,将相同的人生体验联系在一起,做一次感受的对比,形成一次生活体验所引发的情感上的交流。因为,有了此种交流,我们才能穿越心理时空与“我”之外的人进行心理对话,产生情感的交融和共鸣。在语文课堂中,学生便是这个“我”,而作者便是“他”。作者在文章之中叙述的人生经验是客观的、静止的,而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中心,要凭借联想,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切入,看到作者人生经验之下情感的合情合理,获得启发,并为自己提供参考。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为例,这是一篇哲思散文,充满了对生命的反思。文中,作者由于双腿的残疾一时间感到迷茫,找不到人生的出路及继续活下去的勇气,但在冥冥之中,其在地坛的荒凉景象中逐渐悟到了生活的意义,作者于是从心理痛苦的深渊中跳出来,开始乐观地面对人生。而高中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也非常大,这与其脆弱的心理承受力不成正比,所以,他们或许有与史铁生当年类似的心理感受。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堂作为一个平台,让学生将内心深处的忧闷说出来,直面生命的脆弱,寻找坚强生活的可能。

四、总结

由于时间及空间的阻隔,学生很难对作者从内心迸发的各种思想情感有深刻的认识,只能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作者叙述的故事,对其做出浅层评判,而内心深处却激不起半分波澜,这就说明学生并没有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交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更好地与作者展开情感交流,以推动审美活动的进行。

作者:于建锋 单位: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英]伊格尔顿.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王逢振,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第五篇: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而创新能力通过适当的教育和引导是可以培养的。高中语文是一门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必须着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鉴于此,笔者以为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兴趣、想象、实践生活。

一、兴趣:创新的基本要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高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1.开放课堂是培养学生兴趣、形成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设计和创造良好的情景,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方面要能以深厚的感情关怀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虚心听取学生意见。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如笔者在教授《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散文时,通过照片、绘画作品、简笔勾勒等方式还原写景内容,然后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让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强烈的画面感来把握景物特征和作者写景的方式,也可以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完成关于景物与情理关系的探究。这种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交流不仅增进了师生感情,更重要的是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2.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创新能力的必要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育研究告诉我们,关注学生主体发展,提高并构建主体性教育策略,已经成为当代教育中最重要的课题。例如在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识动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为学生开辟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教师要明确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积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还要注意在学生活动中的个别指导作用。如在学习《鸿门宴》时,通过学生自学,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让学生熟悉故事的情节,充分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也在形象的对比中对项羽的性格特征有了深入的理解,达到了极好的学习效果。

二、想象:创新的思维基础

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关键。笔者以为最有效的想象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完成:

1.置身情境

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笔者在讲授《再别康桥》时,引导学生置身诗境,边读边想,边想边画,边画边悟,学生在读、想、画、悟中感受到了诗歌轻快的节奏、柔和的旋律、精美的画面和灵动的情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质疑问难

布鲁纳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提问的空间和氛围,变学生答题为集体研讨后自行解决,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如笔者讲授《相信未来》时,学生大多质疑前三节中比喻意象的内涵,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建议学生结合创作背景去探讨作者赋予“蜘蛛网”“灰烬的余烟”“炉台”“美丽的雪花”“孩子的笔体”等意象的深刻意蕴。一时间,课堂成了探讨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场所,学生因质疑而探讨、钻研并在交流中得到了提升,最终也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3.逆向发散

在阅读作品时,我们主张不但要正向思考,而且要反向思考。如阅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对玛蒂尔德的解读就可以从正向与逆向两个方面去思考。可以说玛蒂尔德很虚荣、追求享乐;也可以看到的可贵品质:坚强、纯真、质朴、讲信用、吃苦耐劳等。人物形象的矛盾与复杂,构成了艺术典型。我们如果用固定的思维思考问题,那就只能看到一成不变的东西,假若在顺思之后,再作一番逆向思考,那就会领悟到意想不到的内容。

三、实践生活:创新的精神源泉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最终形成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形式多样的实践生活,将“学以致用”“用而促学”的倡导落到实处,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与生活同在,生活与语文共存,教师应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走向生活,把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开辟学生智能活动空间,让学生自由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交友,向劳动人民学习,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创造储存,给学生创造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教师引导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生活的拓展过程可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创造,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四、总结

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发挥创新才能的重要阵地。其长处是可以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课外实践中,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得到发展。因此,创新能力的许多成果都是第二课堂中取得的。正所谓“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为此,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办手抄报比赛、写日记、演课本剧等语文实践活动,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技能,拓宽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渠道。

作者:李文明 单位:宁夏银川高级中学

第六篇: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渗透问题思考

摘要:

语文作为一门能够弘扬和培养学生民族意识的有效教育课程,在高中阶段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发挥高中语文的优势,我们作为教师应该用语文独有的魅力去影响学生们去关注这门学科,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品格,使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个正确的认识。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人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语文;人文精神;问题;策略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在语文的教学方面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不管提高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使学生们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高中阶段对于一个学生是尤为的特殊,这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塑造人生、学习知识的阶段,因此加强对学生们思想的系统教育就变得尤为的重要,这就使得在高中接受语文教学过程中,引用人文精神渗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具有意义。

1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

1.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人文教育重视力度不够

传统的语文教学,导致大部分高中教师对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比较重视,并将其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们并不会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但是教师并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还会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会偏重对学生技能的训练,这样的最终下场只会是削弱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仅如此,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下,过度的重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往往只会让学生们对语文这一门学科失去兴趣。目前新课改还在进行着,一些较为开明的教师认识到语文学科中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1.2课程安排的不合理

高中语文课程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在高考中也占据着分数比例也不少。虽然在高中对语文安排的课程并不少,但是在教师的安排下,更多的课程用在了课文的学习之中。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中只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们创造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这使学生们慢慢远离了生活实践,丧失了语文教学的主要意义。

1.3教师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在新课改中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扮演好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但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地位,而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学失去兴趣。大部分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样不利于对学生创造性与主动性的培养,而且教师经常会忽略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这样的教学活动就更不能使学生们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不仅达不到语文教育的目的,相反的还可能会使学生们失去对这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2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的策略

人文精神被认为是普通人类的自我关怀,其体现了对人价值、尊严及命运的追求、维护和关切的过程,同时对人类流传下来的精神文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而语文恰好能传承着人文精神,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渗透着人文精神,上文分析了当今语文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类问题,主要是教师自身的问题、教育方式的缘故导致了在高中教育中并不能渗透人文精神,一下就来探究一下解决策略。

2.1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

教师自身所具备的综合素养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文精神能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渗透,高中语文教师不仅是学生课堂的老师,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的老师,因此,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将会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养成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只有这样教师在生活才能为学生做出一个好榜样,才能更好的推动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来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多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以便对人文精神的真正内涵有所了解和掌握,以便将其更好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2.2对高中教材中的人文精神进行挖掘

高中语文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其各部分的内容都具有人文精神。此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大纲中对人类文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因为其不仅是人类生活中所需要的最基本品质,而且也是提高人类综合素养,使人们更好的认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对教材中的人文精神进行充分的挖掘,从而推动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渗透。

2.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如今我国的教育模式仍然受着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教师往往都只是在课堂上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的重要性,这样做并不能真正的反映出人文主义的重要性。因此,要想保证人为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就需要从教师方面进行改善,并未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首先,教师要给予高中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因为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喜欢高高在上的感觉,在教学活动中都是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完全忽视了学生们的感受,这样不仅降低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养成,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并不能体现语文中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所以说教师们改变自身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3总结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会对学生进入社会后有很大帮助。人文精神就是高中语文的属性,所以说高中的教师对于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要尤为的重视,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给学生们讲解。新课改的新要求是把语文教学更好回归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这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秀新 刘翠君 单位:吉林省镇赉县第三中学校

参考文献:

[1]祝庆莲.浅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J].科学中国人,2015,(19):99-100.

[2]李银祁.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青年时代,2015,(19):238-238.

[3]林文端.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都市家教

第七篇:高中语文教学促进有意义学习探析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阅读教学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是不够的。语文教师应具有现代教育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注学生的终身教育,发挥语文学科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的优势。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正是实施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自然状态下进入阅读境界,品读、领悟、欣赏、探索、创造,自主地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停留在围着考试转的应试教学上,老师教课本,学生学课本,教学脱离生活实际脱离学生学习实际,把语文教学作为简单的考试需要,缺乏语文学习的意义的全面认识。

一、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语文的社会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习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身体体验和理解。要求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用心灵去体验文本,从而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丰富自已的精神世界。这就表明,语文学习的目的不能简单地归纳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更为主要的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社会性的理解,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领域,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现代社会的语文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语文学习,用语文学习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社会和更好地建设社会。促进学生有意义的语文学习也就成为新时期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新课程实施后,语文教学的目标更加多元化,不仅要求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还要有价值观、态度和情感目标。这就要求语文学习不能停留在知识和能力教学,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听懂、理解要学的知识都是我们教师的追求,也是我们评价教学的一个起码的标准。不过,直至今日,语文教学在促成学生“有意义学习”方面的成效仍然不能令人满意。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恐怕也会是语文教学改革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语文学习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任务。长期以来,时间问题总是语文教学改革中一个或隐或现的难题,许多教师都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和写作水平,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无疑就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作品,要么加课时,要么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也有许多教师说,如果拥有“足够”的时间,他完全可以放手引导学生去体悟作品的内涵,去欣赏作品中文字之外的意蕴。我的理解是关键不在于教学时间的多少,而在于我们怎么利用这有限的时间,用它来干什么。

二、语文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和探索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更好地去指导社会实践。所以,在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深刻明了地表达了一个愿望:必须让学生从肉体到精神都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课堂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准备,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让他们自己通过对比、换位、揣摸、尝试去体会、去感受,让他们自己去交流、去总结、去运用。“身体性教学”实践也说明,一旦我们提供了机会允许学生去身体,学生的主动性就会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人只有在说话中学会说话、在理解中学会理解、在身体中学会感悟、在写作中学会写作,同样的,也只有在语言的运用中学会运用。强调实践性,应该是语文能力形成的正途。身体性语文教学在提高语言能力方面的认识是:化整为零,频繁渗透,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够在分析中学会分析,在解读中学会解读,在表达中学会表达,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每堂语文课的任务,而不单单是“阅读课”“写作课”的事情。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比传统的那套做法要有效得多。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语文的方法,学会方法,授之以渔。课堂教学中认知策略的培养,可以有许多方面,如促进注意、促进记忆、促进新旧知识的联系等。许多策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每种策略的练习必须充分,这项教学应是长期而系统的语文学习离不开社会实践,语文知识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才能更好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是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所谓“身体性教学”,简单说,就是在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如调动主动性、鼓励参与和交流等)和方法(如设问—理答;设境、换位、对比等),使学生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有所体验、有所感受、有所领悟,能够把自己已有的经验(直接的生活经验和间接的学习经验、知识背景)与当前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从而能够产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对形象的深刻感受和对方法技能的切实领会。“身体”不是名词,而是主谓结构,就是调动自己的身体感官去体验、体察、体会。可以说,随着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实现从注重形式到注重实质的转变、从注重“教”到注重“学”的转变、从注重“物”(教学内容)到注重“人”的转变,是必然的趋势:基础教育的整体改革如此,各学科的教学改革同样如此。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身体性教学”的设想,才更有意义。

作者:倪金 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海州高级中学

第八篇: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普遍投身于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物质生活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不断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在另一方面导致了人们长期忽视了对人文教育的学习,人文教育的缺失使得人们精神世界匮乏,这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全面发展。近年来,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人文教育对人们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们不断在教学实际中探索出能够更好开展人文教育的方法。高中时期是人们成长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学生不会过多受到社会习气的影响,同时学生的内心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在高中阶段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本文中对现阶段国内高中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的情况进行分析,为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人文教育;实践研究

在高中阶段推进学生人文教育的进程,最重要的载体就是语文学科的学习,语文学科作为学生的母语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倡导人文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扩展语文学科所包含的人文情怀,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语文学科拥有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化的熏染作用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我国丰富的人文情怀,不断深入的去学习文化,洞察人生的意义,对自己的身心逐渐修缮,明白人生的积极意义,找到人生正确的方向。

1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语文学科的教学归根到底就是人文教育,该学科最初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识字学理,但目前鉴于国内高考应试的影响,语文教学的内容形式出现偏差,教师更注重于文法背诵的学习,而忽略了对人文教育的学习。

1.1高中语文学科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

语文课程作为高考的重要学科,在高中的课时安排中得到了普遍重视,但教师普遍将教学内容安排为文法、修辞、写作技巧等理性的内容,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普遍被限定在框架中,丧失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本应是考核学生理解能力的阅读课程却被教师给出固定的模板,这完全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趋向公式化,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阅时就能发现作文中的人性情感缺失,作文普遍靠文字和模板堆积。语文作为学生日常交流的母语,却没有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迸发生命力,而是渐渐的趋向呆板,教师对教学内容安排的不合理是导致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缺乏人文情怀的重要原因。

1.2高中语文学科课程形式开展模块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科学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重要作用,但深入高中语文的课堂中发现某些教师一味的采用模块化的教学形式,而忽略了对学生理解内容的引导,将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转换为可量化的内容,通过形式化的教学手法来为学生讲解语文,将本需要学生亲身体会的内容情愫简单物化,从而造成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一致化,忽略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强化理性文法的学习,弱化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掌握,这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缺少益处。

1.3高中语文学科评价体系方式单一化: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被圈定为高考成绩,同时语文教师也将教学任务定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语文学科因在高考成绩中占据重要部分而得到人们的重视,这由目前国家的考试形式决定,但在高中的生活中教师也同样重视学生的学科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教学的考察,本是考察学生多方面综合水平的“三好学生”评定也往往由学生的考试成绩决定,这就为学生开展人文教育施加压力,让学生觉得在根本上学校不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因此学生降低了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而是一味的追求学习成绩,标准化的评定体系将本应该是自由发展的学生培养成单单追求考试分数的考试机器。

2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开展的建议

2.1调整语文教学内容安排,凸显人文教育内容: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内容单一围绕于考试考点,课程安排刻僵硬,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培养的目的,为了更好的开展人文素质培养,这就需要在高中建立更加开放的语文教学体系,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刻板的记忆而是需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中构建人文氛围,调整语文教学中刻板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人文气氛中培养自己的思想品德,实现从内到外自身修养的升华,做到对语文内容从记忆到理解再到运用的转变。

2.2优化语文教学形式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探索:

为了实现学生自主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采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可以切身从语文教学中体会到人文情怀,传统的“一本书,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能适应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为了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保障。此外,教师还应该不断创新语文教学手法,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时候做到情感从内至外的迸发,自主的去理解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自我感悟,真正做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引导者。

2.3改革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传统的语文评价体系将语文学科的学习成果局限为考试分数,这是造成语文教学人文性流失的重要原因,为了从根上在高中语文教学开展人文素质的培养就需要调整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将量化考核与人文考核充分结合,倡导多元化的考核制度,使得语文学科的考核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正面评价学生在人文素质上的进步,在一定层度上使学生产生自主投身于人文学习的动力,不断完善自己的身心发展。教师应充分解放固有思想,转变分数观念,以学生的实践和成长作为教学评价的出发点,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3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切实需要,就必须凸显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实现从传业讲课到引导学习的转变,建立出更加开放的语文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实现精神思想的更加丰富。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注意优化语文学科教学,凸显人文素质教育不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是要赋予高中语文学科人文教学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内涵,培养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作者:贾云成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第一中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建文.基础教育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孙建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育[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

[3]殷迅波.培养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及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J].现代阅读.2011(11)

[4]杨明.语文人文素养课程内容的探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7(03)

[5]李丽娜.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才智.2010(03)

第九篇:高中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探析

【摘要】

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在新的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思维

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高中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教师要对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给予高度的重视,将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民族兴亡联系起来,发挥教育的重要的作用,培养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创新人才。与社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相比较,学校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面非常薄弱,在教学方式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仍然占据课堂,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如何突破教学的瓶颈,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下面笔者将该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做出一点贡献。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努力,师生之间要和谐相处、积极的互动。因此,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积极的进行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营造民主的、自由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效的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自身的角色定位,教师与教材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要将学生思维发展作为中心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师生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感与信任感,更好地进行创新教育。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时候,这首诗像一首轻柔的小夜曲,值得每个人去慢慢的品味,教学的重点就在于体会现代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学会鉴赏诗歌。在教学中,假如教师仅仅是让学生去读、去朗诵、去分析意境,学生得到的也只是基本的知识与基本技能,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太大的价值。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首先播放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在歌曲营造的环境下让学生欣赏诗歌,教师在学生阅读中逐渐的提出问题:在你心里《再别康桥》是什么样的印象?康桥很美,美在哪里呢?在这样的优美环境与问题激发下,学生就是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主动的进行思考。在整个过程中,教学气氛非常的活跃,在回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激发,大家在欢乐的学习环境中,对诗歌描绘的意象与情境进行想象,有效的诱发学生的创新的意识

二、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学会质疑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从教材中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境进行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出创新性的见解、学会按照不同的思路去思考与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不同的思路与看法都要给与高度的重视,即使他们的见解不够成熟与完美,教师也要给予相应适当的鼓励与评价。例如,在学习《纪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没有仅仅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去教学,而是以问题为出发点,不断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学生基本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刘和珍是怎样的青年呢?”学生会从文章中寻找思路,但是文章没有明确的说过刘和珍是怎样的人,学生要从文本阅读寻找答案,去思考,去探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1.然而这样……只有她这一段,强调刘和珍是与众不同的一位青年,体现了她是一位向往真理与革命的好青年。2.女师大复校一段,是体现了她的责任感。3.欣然请愿体现了她敢于斗争……很多这样的思路与线索都被学生一一的发现,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答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生具体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提出新的问题,作者欲言又止的表达方式以及长短句的交错使用有什么用意?学生就会积极的钻研,积极探索,主动地寻求答案,思维逐渐的活跃起来,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进行思考,创新意识逐渐的得到提高。笔者将这些问题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同时,教师在讲解之后要让学生提出自己内心仍然没有解决的疑问,不断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有方法,但是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方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促进学生创造性的进行学习,满足学生发展性的需要,有效的创设教学情境,将抽象难懂的问题具体化,枯燥难懂的文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因此,要按照学生思维发展与知识的排列规律,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窦娥冤》的时候,篇幅长、生字词较多,按照正常的顺序学习比较困难,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非常的低迷。因此,笔者在自身的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演一部分的内容,每个同学演哪一个角色需要小组内部的协调,学生在表演的时候,会充分的揣摩角色的心理,在表演的过程中,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将手里的废纸做成衙役手里的杀威棒,用纸条图上颜色做成胡子,充分的反映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在欢声笑语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的激发,学习热情被不断的提升,创新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逐渐深入实施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中语文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提升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吴玉英 单位: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于桂俊.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33:72-73.

第十篇:高中语文教学导语设计分析

摘要: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好的语文课往往是从精彩的导语开始的。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导语在语文课中的重要性,运用得当的方法设计吸引学生的导语,指引着学生们走向知识的殿堂。

关键词:

高中语文;导语;设计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好的语文课往往是从精彩的导语开始的。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导语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引人入胜的导语。

1导语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重要性

如果把语文课比作一首优美的旋律,那么导语就好比者首旋律的序曲,它的好听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当中。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就曾经把导入比作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她用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教师设计的导语要直击学生心灵、触动他们的灵魂,要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们。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走向知识殿堂。

2教师设计导语的原则

了解了导语的重要性,我想教师们一定都希望设计出精彩的导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到底什么样导语算得上精彩的导语?设计导语时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2.1精彩的导语应该让学生感到新鲜、特别,能够吊足学生的胃口。因此教师设计导语时要遵循新、奇、特原则。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探知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到渠成。因此教师的导语必须充满新鲜感,已呈现出来就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得他们产生迫不及待要往下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

2.2精彩的导语应该让学生感觉出美。因此教师设计导语是要遵循美感和情感相结合的原则。

高中阶段的学生审美情趣日臻完善,审美水平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他们爱美的天性和独特的审美观要求我们教师设计的导语要充满美感。因此教师要结合所学内容用生动、形象、优美而又富有诗意的语言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在学生审美的湖海中激起朵朵浪花,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使他们的审美能力不断得到提升。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篇饱含情感的文章,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以情感唤醒情感、以心灵召唤心灵,从而达到师生情感共鸣的境界,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陶冶情感、增长才智。

2.3精彩的导语应该是有内涵的。

因此教师设计导语时要遵循知识性原则。高中语文课本中各单元内安排的文章都是有着内在联系,不干事知识点还是写作风格、文章体裁等等,每篇文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的时候要做到“温故知新”,通过已有的知识点引出对新知识的初步认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而且会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同时也能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任务之中。

3教师设计导语的方法

了解了导语的重要性,掌握了设计导语时的原则,现在我们来说说设计高中语文课堂导语的方法。

3.1创建情景激趣法:

情景激趣法是利用率最高的导入方法。课堂伊始,文学造诣较高或者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可运用自己丰富、优美的语言直接描述为学生创造的传神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更多的教师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们,更愿意借助多媒体等外在媒介来辅助自己创建情景,给学生直观形象的视觉冲击,从而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盎然的学习兴趣和十足的学习动力。

3.2设计悬念促思法:

这种导入方法是最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的方法。教师往往是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种种互相矛盾的疑难,促使学生产生解决疑惑、寻求答案的欲望。在这些疑问的刺激下,学生凝精聚力,带着思索开始学习新课的征途。

3.3温故知新导入法:

温故知新导入法在众多导入法当中是最具有实效性的。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将曾经学到的知识或是技能迁移到新的知识体系当中。温故知新导入法由“温故”引出“知新”这种自然而然的导入会让学生减少对新知的陌生感、畏惧感,从内心深处认同新知识,愿意也乐于参与到新知的学习探究之中,做到“故”为“新”所用、不仅“知彼”而且“知此”。

3.4评析导入法:

评析导入法适用于很多文本的课堂教学导入,但我个人认为那些名人名家的经典巨著更适合运用这种导入法。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中精选了很多大家巨作,都是作者千锤百炼的精品,是名垂青史的大手笔,很多作品不仅在当时就是在当代也有着非凡的价值和意义,可谓是文学史上的艺术丰碑,比如《史记》、《红楼梦》等等。而创作出这些名篇巨著的作者更是我们只能膜拜、模仿却从未超越的“大家”“文豪”们,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鲁迅等等,都是令人折服的。讲授这些大家的作品时,语文教师就可以运用评析法导入,通过评价作者、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激起学生对作者的崇敬、对作品的渴求。记得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唐代诗人杜甫叙事史诗《石壕吏》时曾经设计过这样的导入语:“唐代大散文家韩愈在诗中赞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指李白,杜指杜甫是公认的‘诗史’,而代表‘诗史’杜甫的作品是六姊妹花‘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而其中最艳丽、最芬芳的一朵花当属《石壕吏》。《石壕吏》妙在何处?它为什么能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千古绝唱。”当然,都说语文教学教无定法,其实导语的设计与选择运用更是无特定的模式可循,只要“得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最适合的导入方法,甚至可以将多种导入法糅合运用。

4总结

总之,精彩的导语能在课堂一开始就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往下继续学习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用独特的“匠心”精心雕琢出适合学生的导语,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作者:温继锋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冯力文.浅谈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人教网,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