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一、小学语文阅读对文本细读应用存在的认识误区

新课程背景下,大语文观使语文教学的外延不断扩大,拓展延伸得到了语文教学从未有过的重视。再加上语文教材自身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多学科的知识融合于教材文本之中。逢课必拓展成了语文教学的常态,教师既要拓展语文的知识让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又忙着关注语文教材文本中其它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教师把重点落在拓与语文学科无关的知识上,语文教学的实质并未在教学中有效体现。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应用方案

1.教师要还原动情之处

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离不开学生与老师的积极配合。一些文章具有很强的情节性,思想感情跌宕起伏。教师在范读之后,鼓励学生们动情的细读整个文本。亲自去感受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从而实现自身把握情感能力的升华。在一些特殊文章的理解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联想能力。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中,有一段动容的描写,那就是文中的父亲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说好平安归家的他,再次回家却只化作了灵柩,孩子悲伤至极,在父亲的灵柩旁悲天悯人地哭喊。该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动作描写,强烈的环境衬托,凸显出一位失去父亲的孩子从心底最真挚的情感,感人至深。在这一段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的深沉情感,可以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假若我是那个失去父亲的孩子我又会怎样?”“我又会对父亲的灵柩说些什么?”这些假设问题的提出可以有效烘托出悲伤的氛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进一步的理解、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了生活场景,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人物之间的距离,便于学生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更好的了解文章所要传达的内容和情感。

2.根据学生的年段制定教学目标,直奔教学重点

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像借景抒情这一常见表现手法,低年级的学生可能只需要辨识其在文章的使用。而对于一些高年级的同学,教师就要着重在怎样使快速、正确的把握这些写作方法加大力度讲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联系能力,从而对文章内容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其次,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兴趣点从文章情节引入到语言表现方面。一些优秀的修辞方法、词汇运用都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完美表现。

3.教师要立足语文的特点来解读课文

首先,教师要注重了解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掌握的情况。在文本解读方面,不能仅仅只局限于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方面,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文章叙述的手法和语言表达的美感。于此同时,在文章的结构、写作特点、表达特色都是教师给学生讲解的重点。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非常大的影响。其次,教师要注意捕捉文章中情感的触发点,把握语言的核心,让学生在把握文章情感的同时还能学到文章作者优秀的写作方式。

4.多举行一些课外阅读活动

学生除了完成课堂上的文本细读之外,还要扩大阅读范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一些优秀的国内外名著、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读物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挖掘其阅读文本的兴趣。于此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课外阅读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1)以我爱读书为题目举办小型演讲活动。学生在阅读完文本后,必定会产生自己的见解。教师就可以举办一些演讲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积极交流。学生在进行演讲时,不但可以让其他的学生了解书籍内容,开阔了视野,还能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2)专题阅读指导。教师可以定期制定一些阅读专题来指导学生们的阅读。给学生的阅读选择起到了示范和导向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定期写阅读笔记。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作者:张琴 单位:新疆伊宁县莫洛托乎提于孜乡武功学校